高一物理必修二《6.3万有引力定律》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二:6.3《万有引力定律》优质课件(共22张PPT)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二:6.3《万有引力定律》优质课件(共22张PPT)

牛 顿 的 猜 想
这些力是同一种性质 的力,并且都遵从与 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的 规律。
当然这仅仅是猜想, 还需要事实来检验!
月 地 检 验
检验目的: 地球和月球之间的吸 引力是否与地球吸引苹果的力 为同一种力. 检验原理: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
月—地检验 地表重力加速度: g
地球半径:
9.8 m /s
一个伟大的定律——万有引力定律诞生了!
太 阳 与 行 星 间 的 引 力
为什么行星不会飞离太阳? 行星和太阳之间存在引力!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满足以下关系:
即引力的大小与二者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牛 顿 的 猜 想
为什么月球也不会飞离地球呢?
月球和地球之间存在引力
牛 顿 的 猜 想
苹果和地 球之间存 在引力
2
11
2
100多年后,由英国物理学 家卡文迪许测出
卡文迪许
引 3.引力常量G的测定 力 常 (1)卡文迪许扭秤装置 量
引 力 常 量
(2)卡文迪许扭秤实验
引 力 常 量
(3)卡文迪许扭秤实验的意义: a.证明了万有引力的存在,使万有引力定 律进入了真正实用的时代; b.开创了微小量测量的先河,使科学放大 思想得到了推广.
我们的思想还可以更加解放!是否宇宙 中任意两个物体之间都有这样的力呢???
万 有 引 力 定 律
★1、内容:
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方向在
它们的连线上,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 m1和m2
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2、方向: 在两物体的连线上 ★3、表达式:
m1m2 F G 2 r
万 有 引 力 定 律

新人教版物理必修二:6.3万有引力定律课件 (共33张PPT)

新人教版物理必修二:6.3万有引力定律课件 (共33张PPT)
万有引力定律
苹 果 落 地
一:初探引力的本质。
思考与交流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使得行星不能飞离太阳; 这种引力是否只存在于太阳和行星之间?这种
引力是否是太阳和行星所独有的?

•你认为还有哪些物体间也存在着吸引力?
一:初探引力的本质。
月亮绕地球运行
一:初探引力的本质。
说一说
• 这些引力中有与太阳和行星间的引力是同一性质、 遵循相同规律的力吗?地球对月球的引力与太阳对 行星的引力是同一种性质的力吗?地球使地面上物 体(如苹果)下落的重力与地球对月球的引力是同 一种性质的力吗?你为什么这样认为。说一说支持 的理由或反驳的证据。
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就是月地之间的引力,即:
Gm6地0Rm2月 m月a
又因为地球表面的物体所受重力近似等于地球对它的引 力,即:
mgGm地 R2m
所以,
a 1 g
3600
三:实验是检验真理的最终标准
著名的牛顿月-地检验
牛顿根据月球的周期和轨道半径,计算 了月球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 度为:
假定 设想 成立
进行 逻辑 推理
可检 测的 结论
实验 鉴定 猜想
三:实验是检验真理的最终标准
问题思考
• 假定月球的向心力和地面上物体的重力与 太阳吸引行星的力是同一种力,都遵循平 方反比规律。我们向哪个方向进行逻辑推 理才能推得“可检验的结论”呢?
• 联想上节课的问题3,对你有什么启发! • 你能说一说检验的基本思路吗。
=3.5×1022(N)
能拉断直径为9000km的钢柱!!!
太阳对质量为50kg的人,引力很小,不到0.3N 我们感受不到太阳的引力
几种引力的比较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2 第六章 第3节 万有引力定律(共32张PPT)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2  第六章 第3节 万有引力定律(共32张PPT)
扭转力矩:M扭=Kθ θ—为F金L属=K丝θ扭转的F角度KL
m´T型架平衡时:mM引=MF扭
F设反射光线转过的角度r为θ/
K为金属丝的扭转系数

则θ/=2θ
设r 平面m镜到刻度尺的距离为r/,光
斑移动的距离为d
则:
/
d r/
F

K L

θ/=2θ
θ—为金属丝扭转的角度 K为金属丝的扭转系数
)2
GMm 7d2 8dR 2R2 8d2 (d R )2
2
2
的关系,算出微小变化量。
放大的思想方法
二次放大法m´
F
mF

r
一次放大 r m
二次放大
引力F
扭转角度θ
光斑移动的距离d
4测定引力常量的重要意义
1.证明了万有引力的存在。 2.开创了测量弱力的新时代(英国物理学家坡 印廷语)。 3.使万有引力定律有了真正的实用价值,可测 定远离地球的一些天体的质量、平均密度等。如: 根据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可以测定地球的质量。
m1
m2 r
4.万有引力定律理解 ⑴普遍性: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引力(大到天体小到微观 粒子),它是自然界的物体间的基本相互作用之一。 ⑵相互性:两个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引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 作用力,符合牛顿第三定律。
(3)宏观性:通常情况下万有引力非常小,只有在质量巨大 的天体间或天体与物体间它的存在才有宏观的物理意义。 在微观世界中,粒子的质量都非常小,粒子间的万有引力 很不显著,万有引力可以忽略不计。
关系式有什么关系?
思考:苹果为什么要落回地面?
飞人跳得再高也会 落地,为什么他不 能漂浮在空中?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 课件6.3 :万有引力定律(共14张PPT)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 课件6.3 :万有引力定律(共14张PPT)
第三节 万有引力定律
一 万有引力定律
1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 引的,引力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的质量 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 成反比.万有引力.swf
2公式:F G m1m2
G
6.67
1011
N
r •
2
m
2
/
kg2
3适用范围 1)质点之间的相互作用 2)两个物体是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 3)常见的两个物体间引力不适用
思考:把一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 地心上,问它和地球之间的万有 引力是多少?
例2:质量为M的均匀实心球体半径为R,球心 为O点.在球的右测挖去一个半径为R/2的小 球,将该小球置于OO`连线上距O为L的P点, O`为挖去小球后空腔部分的中心,则大球 剩余部分对P点小球的引力F为多少?
· O O`
万有引力定律的证明
里地 卡定
比利 文律
较 准 确
用 扭 秤
迪 许 (
一 百 多
年 , 即
地装 年 在
测 出 了
置 , 第

以 后 ,
牛 顿 发
引一 英 现
力 常 量
次 在 实 验 室
) , 巧 妙
国 物 理 学 家
万 有 引 力
引力常量的测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用实验证明了万有引力的存在, 更使得万有引力有了真正的实用价值. 例如,可以用测定地球表面物体重力加 速度的方法,测定地球的质量.也是这 一应用,卡文迪许被人们称为”能称出 地球质量的人”
。2021年3月18日星期四2021/3/182021/3/182021/3/18
1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021年3月2021/3/182021/3/182021/3/183/18/2021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二第六章:6.3万有引力定律(共28张PPT)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二第六章:6.3万有引力定律(共28张PPT)
=3.5×1022(N)
能拉断直径为9000km的钢柱!!!
太阳对质量为50kg的人,引力很小,不到 0.3N我们感受不到太阳的引力
1、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
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m1和m2的乘积成正比,与 它们之间距离r的二次方成反比。
2、公式: F G m1m2 m1 F F m2
B、
G
m 1m2 r12
D 、G (r
m1m2 r1 r2)2
r1
r2
r
公式中的r应为球心之间的距离
关于万有引力的说法,正确的有( BC )
A.物体落到地面上,说明地球对物体有引 力,物体对地球没有引力 万有引力具有相互性
B.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在总结前人研究的 基础上发现的
C.地面上自由下落的苹果和天空中运行的 月亮,受到的都是地球的万有引力
r2
r
引力常量:G=6.67×10-11 N·m2/kg2
r:质点(球心)间的距离
3、条件: 质点或均质球体
4、理解:普遍性、相互性、宏观性、特殊性
对万有引力的理解
1、万有引力具有普遍性:它普遍存在于宇宙中任
何有质量的物体之间,是物质之间的四大基本相互作用之 一。
2、万有引力具有相互性:两物体间的引力,是一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8/272021/8/272021/8/272021/8/278/27/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27日星期五2021/8/272021/8/272021/8/27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2021/8/272021/8/272021/8/278/27/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8/272021/8/27August 27,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8/272021/8/272021/8/272021/8/27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6.3 万有引力定律 课件 (共36张PPT)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6.3 万有引力定律 课件 (共36张PPT)

4. 万有引力与重力:
O1
O
【深入探究】万有引力和重力之间有何关系?
4. 万有引力与重力:
F向
O1
G
O F万
【例】设地球的质量为M,赤道 半径R,自转周期T,则地球赤道上质 量为m的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为? (式中G为万有引力恒量)
【例】设地球的质量为M,赤道 半径R,自转周期T,则地球赤道上质 量为m的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为? (式中G为万有引力恒量)
【问题一】如果要知道地球的质量, 应该知道哪些条件?
地表重力加速度: g = 9.8m/s2
地球半径:
R = 6400km
引力常量:
G=6.67×10-11Nm2/kg2
Mm mg G R2
M gR2 G
【问题二】如何知道一个未知天体的质量?
【问题二】如何知道一个未知天体的质量?
卫星 未知天体
3. 一飞船在某行星表面附近沿圆轨 道绕该行星飞行,若认为行星是密度均 匀的球体,那么要确定该行星的密度, 只需要测量( )
A. 飞船的轨道半径 B. 飞船的运行速度 C. 飞船的运行周期 D. 行星的质量
想一想
一艘宇宙飞船飞近一个不知名的 行星,并进入靠近该行星表面的圆形 轨道,宇航员进入预定的考察工作, 宇航员能不能仅用一只表通过测定时 间来测定该行星的密度?说明理由及 推导过程。
引力常量:
G=6.67×10-11Nm2/kg2
“科学真是迷人”-测地球的质量
【问题一】如果要知道地球的质量, 应该知道哪些条件?
地表重力加速度: g = 9.8m/s2
地球半径:
R = 6400km
引力常量:
G=6.67×10-11Nm2/kg2

新人教版中学物理必修二:6.3万有引力定律(共20张PPT)

新人教版中学物理必修二:6.3万有引力定律(共20张PPT)
一.万有引力定律的得出:
牛顿在前人的基础上,凭借他超人的数学 能力证明了:如果太阳和行星的引力与距离 的二次方成反比,则行星的轨迹是椭圆。
❖11、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 ❖12、首先是教师品格的陶冶,行为的教育,然后才是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13、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2021/11/52021/11/5November 5, 2021 ❖14、孩子在快乐的时候,他学习任何东西都比较容易。 ❖15、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16、一个人所受的教育超过了自己的智力,这样的人才有学问。 ❖17、好奇是儿童的原始本性,感知会使儿童心灵升华,为其为了探究事物藏下本源。2021年11月2021/11/52021/11/52021/11/511/5/2021 ❖18、人自身有一种力量,用许多方式按照本人意愿控制和影响这种力量,一旦他这样做,就会影响到对他的教育和对他发生作用的环境。 2021/11/52021/11/5

如果认为行星绕太阳作匀速圆周运动,那么: 行星受到的太阳的引力来充当向心力
其中m为行星质量,R为行星轨道半径,即太阳与行星的距离。 也就是说,太阳对行星的引力正比于行星的质量而反比于太阳与行 星的距离的平方。
F
∝m R
2
而此时牛顿已经得到他的第三定律,即
作用力等于反作用力,用在这里,就是行星
对太阳也有引力。同时,太阳也不是一个特
月--地实验介绍:
牛顿根据月球的周期和轨道半径,计算出了月球绕地球做圆周 运动的向心加速度为:
a42r2.74103m/s2 一个物体T在2 地球表面的加速度为:g 9.8m/s2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 6.3 万有引力定律-课件(共17张PPT)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 6.3 万有引力定律-课件(共17张PPT)
三、引力常量的测量——扭秤实验 (1)实验原理: 科学方法——放大法
卡文迪许实验室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人 教版高 中物理 必修2 6.3 万有引力定律-课件(共17张PPT)
卡文迪许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人 教版高 中物理 必修2 6.3 万有引力定律-课件(共17张PPT)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人 教版高 中物理 必修2 6.3 万有引力定律-课件(共17张PPT)
【讨论】根据下列是当时可以测量的数据,如何
证明月亮受力满足“平方反比”的关系?
地表重力加速度:g = 9.8m/s2
地球半径:
R = 6400×103m
月亮周期:
T = 27.3天≈2.36×106s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人 教版高 中物理 必修2 6.3 万有引力定律-课件(共17张PPT)
例:如图所示,r虽大于两球的半径,但两球的半 径不能忽略,而球的质量分布均匀,大小分别为
m1与m2,则两球间万有引力的大小为D( )
A、G m1m2 r2
C、
G
m1m2 (r1 r2 )
二、万有引力定律
1、内容:
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源自,引力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
跟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2、表达式: F G m1m2
3、G为引力常量
r2
质点:质点间的距离
r
均匀球体:球心间的距离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人 教版高 中物理 必修2 6.3 万有引力定律-课件(共17张PPT)

人教版 高一物理 必修二 第六章:6.3万有引力定律(共19张PPT)

人教版 高一物理 必修二 第六章:6.3万有引力定律(共19张PPT)
例题3、估算两个质量 50 kg 的同学相距 0.5 m 时之间的万有引力约有多大?
6.67×10-7 N 是一粒芝麻重的几千分之一,这么小的 力人根本无法察觉到。
万有引力的四个特性
(1)普遍性(宇宙间所有的物体间都有万有引力)
(2)相互性(两个物体间的引力是作用力与反 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宏观性(由于地面的物体质量一般较小, 所以万有引力可以忽略不计,但是质量巨大的 天体间的引力就不能忽略了。)
(4)特殊性(两个物体间的万有引力只由公式 决定,不会受其他物体影响)
三、引力常量的测量——扭秤实验 1、 实验原理:科学方法——放大法
卡文迪许实验室
卡文迪许
R
F引
F引
F扭力 • k 2F引
推论:纬度越高物体受的重力越大
由于物体的重力随着纬度的改变而改变会导致很多问 题过于复杂,所以在不考虑自转的情况下(忽略向心 力),我们可认为重力与万有引力近似相等
F万 G
(1)例如:地球的半径为R,那么在地面上的物体
与地心的距离即为R,所以此时这个物体 F万 G
Mm G R2 mg
M G R2
F引
G
Mm R2
R
微小放大法
2、实验结果:G = 6.67×10-11 N·m2/kg2
3、G 值的物理含义:两个质量为 1
kg 的物体相距 1 m时,它们之间万有 引力为 6.67×10-11 N
4、卡文迪许扭秤实验的意义: (1) 证明了万有引力的存在,使万有引 力定律进入了真正实用的时代; (2) 开创了微小量测量的先河,使科学 放大思想得到了推广。
r2
A.公式中 G 为引力常量,它是由实验 测得的,而不是人为规定的 B.当 r 趋近于零时,万有引力趋近于 无穷大 C.m1 与 m2 受到的引力总是大小相等 的,与 m1、m2 是否相等无关 D.m1 与 m2 受到的引力总是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的,是一对平衡力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 6.3 万有引力定律 (共17张PPT)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 6.3 万有引力定律 (共17张PPT)

• 9、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日子像桃子一样甜蜜。 2021/3/182021/3/18Thursday, March 18, 2021
• 10、人的志向通常和他们的能力成正比例。2021/3/182021/3/182021/3/183/18/2021 10:18:59 AM • 11、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2021/3/182021/3/182021/3/18Mar-2118-Mar-21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2021/3/182021/3/182021/3/18Thursday, March 18, 2021 • 13、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2021/3/182021/3/182021/3/182021/3/183/18/2021
我们的思想还可以更解放。
牛顿作了更大胆的猜想: 任意两个物体间都存在着这样的力。
于是这个结论被推广到宇宙中的一切物体之间。
二、万有引力定律
自然界中的任何两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 大小与物体的质量m1和m2的乘积成正比,与 它们之间的距离r的二次方成反比,即
F
=
G
m1m2 r2
m1 F
m2 F
r
万有引力示意图
意义:证明了万有引力的存在;使万有引 力定律有了真正的实用价值;标志着力学 实验精密程度的提高,开创了测量弱引力 的新时代。
扭秤实验精确,九十年间无人能超
被称为能称出地球质量的人
m的实验室是世界著名的 实验室,座落在英国剑桥大学。物理学 上许多重要发现是在这里做出的
计算两个人之间的万有引力
两个质量为50kg,相距0.5m的人之间的引力。

高中物理必修二:6.3万有引力定律 课件 (共15张PPT)

高中物理必修二:6.3万有引力定律 课件 (共15张PPT)

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
在牛顿之前的众多物理学 家都研究过引力的本质,其 中具代表性的笛卡尔学派认 为有距离的物体间的作用力, 必须通过中间介质(以太) 来传递。而牛顿认为物体之 间的引力有需要什么介质的 帮助,吸引作用是物质本身 固有的属性,就像磁力是磁 铁的属性一样。
牛顿的工作的意义:
如果说我看的比别人更远, 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那么太阳与地球之间的万有引力又是多大呢?
已知:太阳的质量为M=2.0×1030kg,地球质量为
m=6.0×1024kg,日地之间的距离为R=1.5×1011m
F=GMm/R2
=6.67×10-11×2.0×1030×6.0×1024/(1.5×1011)2
=3.5×1022(N)
能拉断直径为9000km的钢柱!!!
(2)重力、重力加速度与高度的关系: Mm GM ①在地球表面:mg=G 2 ,g= 2 ,g 为常数。 R R Mm GM ②在距地面高 h 处:mg′=G 2,g′= 2, R+h R+h 高度 h 越大,重力加速度 g′越小。
4、意义:
(1)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 是 17世纪自然科学最伟大的成果之 一. 把地面上物体运动的规律和 天体的运动规律统一了起来。 (2)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 对 以后物理学的发展和天文学的发 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它第一次揭 示了自然界中一种基本相互作用 的规律。 (3)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 解 放了人们的思想,对科学文化的 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重力和万有引力间的大小关系 (1)重力与纬度的关系: Mm ①在赤道上满足 mg=G 2 -mRω2(物体受万有引力和 R 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 FN 的作用,其合力充当向心力,FN 的 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的大小,ω 为地球自转角速度)。 Mm ②在地球两极处,由于 F 向=0,即 mg=G 2 。 R ③其他位置物体的重力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大。

高中物理必修二人教版6.3万有引力定律 课件(共18张PPT)

高中物理必修二人教版6.3万有引力定律 课件(共18张PPT)

Fr 2 G m1m2
G的单位
N m2 / kg 2
(3)万有引力定律的适用条件:
适用于两个质点或者两个匀质球体之间 对于两个质点,r指两个质点之间的距离 对于两个匀质球体,r指两球心之间的距离
F F’
4)万有引力定律的特点: A、普遍性
万有引力是普遍存在于宇宙中任何有质量物质之间 的吸引力,是自然界物质之间的基本相互作用之一。
二、万有引力定律的验证 月-地检验
目的:地面上的重力与地吸引月球的力是同一性质的力吗?
牛顿月地检验的基本思路:
假定地面物体所受的力以及维持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力遵循 同一规律。(已知月球轨道半径r是地球半径R的60倍 ) (1)将物体放在地球表面上所受引力为F1:
(2)将物体放在月球轨道上所受引力为F2:
m1m2 F G 2 r 50 50 6.67 10 0.25 6.67 10 7 N
11
一粒芝麻重的几千分之一
例2:太阳的质量为M=2.0×1030kg,地球 质量为m=5.8×1025kg,日地之间的距离为 R=1.5×1011m,计算太阳与地球之间的万有 引力. 3.5×1022(N) 3.5×1022N非常大,能够拉断直径为 9000km的钢柱。 而太阳对质量为50kg的人,引力很小, 不到0.3N。当然我们感受不到太阳的引力。
(3)两者比值:
(4)如果有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分别受到一个力,而这两个 力又无法测出,依据牛顿第二定律,我们应比较这两个物体 的加速度 。 (5)请同学们计算出物体在地面、以及月球围绕地球转动的 加速度 (6)当时已经比较精确地测定月球与地球的距离r= 384400km、月球的公转周期为27.3天。我们想一个可行的 方法,测出月球轨道上某物体的加速度。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6.3万有引力定律(1)课件 (共12张PPT)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6.3万有引力定律(1)课件 (共12张PPT)

D
)
有力
D.地球表面的大气层是因为万有引力的约束而存在于 地球表面附近
5、有一质量为M,半径为R的密度均匀球体, 在距离球心O为2R的地方有一质量为m的质点, 现从M中挖去一半径为R/2的球体,如图所示, 求剩下部分对m的万有引力F为多大?
课堂练习
2. 操场两边放着半径为r1、r2,质量分别为m1、m2 的篮球和足球,两者的直线间距为l,这两球间的万 有引力大小为( C ) m1 m 2 A. G 2 l C. 小 于G m1 m 2 2 l B.
m1 m 2 大 于G 2 l
D.无法判断
r
m1m2 3.对于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达式 F G 2 ,下面说 r 法中正确的是( AC )
3
万有引力定律
回顾:行星和太阳间的引力有什么特点?
Mm F G r2
太阳和行星间的引力,与太阳的质量成正 比,与行星的质量成正比,与太阳和行星 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是什么力使得物体不离开地球?
月—地检验 目的:地球上物体所受的力与地球吸引月球是同 一性质的力吗?
假设这两个力是同一种力。现在有两个完全相同的 物体m,地球的质量为M,半径为R,月地距离为r。 (已知r=60R ) Mm (1)在地球上使物体从 F1 G 2 树上下落所受引力为: R (2)将物体放在月球上, F2 G Mm 2 r 受到的地球的引力为:
A.公式中G为引力常量,它是由实验测得的,而不 是人为规定的 B.当r趋近于零时,万有引力趋近于无穷大 C.m1与m2受到的引力总是大小相等的,与m1、m2 是否相等无关 D.m1与m2受到的引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 是一对平衡力
课堂练习
4.关于万有引力,下列说法中正确得是:(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二第六章:6.3万有引力定律(共28张PPT)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二第六章:6.3万有引力定律(共28张PPT)
普遍性
★4、万有引力的性质
思考:既然任意两个物体之间都有万有引力,
那为什么我们感觉不到旁边同学的引力呢?
下面我们粗略地来计算一下:
(1)两个质量为100kg,相距1m的人 之间的引力? (2)地球的质量m=6×1024kg,太阳 的质量M=2×1030kg,地球到太阳的 距离R=1.5×1011m,求太阳对地球的引 力。
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向心加速度:
a
4
T
2r
2
假定维持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力与使得 月球轨道 苹果下落的力是同一种力,同样遵从 r=60R 平方反比关系,则:
F1
G
M地m R2
mg
F1
F2
F2
G
M地m r2
ma
a g / 3600 2.7103 m / s2
R=6370Km

=
a
4
T
2r
2
2.7103 m / s2
随堂练习:
如图所示,r虽大于两球的半径,但两球的半径
不能忽略,而球的质量分布均匀,大小分别为
m1与m2,则两球间万有引力的大小为( D )
A、G m1m2 r2
C、
G
m1m2 (r1 r2 )
2
B、G m1m2
r12
D、 G
m1m2
(r r1 r2 )2
r1
r2
r
课堂小结:
作业:
独立性
★5、万有引力定律的意义
复杂运动背后隐藏着简洁的科学规律, 天上地下的物体都遵循相同的科学法则。
万有引力定律公式充满了简洁、对称、 和谐的美感
为人类探索宇宙空间奠定了理论基础
随堂练习:
对于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达式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C )

新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二6.3万有引力定律 (共38张PPT)

新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二6.3万有引力定律 (共38张PPT)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 F G M m r2
万有引力的猜想: “天上”的力与“人间”的力是同一种力
课 堂 小
万有引力的检验: 月---地检验
推广: 宇宙中一切物体间都有引力
万有引力定律的得出:
F
G
m1m2 r2
万有引力定律的检验:引力常量G的测量实验
下一课: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科学规律发现的过程往往是大胆猜想和 严格求证的结合.
三、万有引力定律的得出
事实上,自然界中任何两个有质量的物体间 都存在引力.
1687年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
1.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方向
在它们的连线上,引力的大小F与物体的质量m1和m2的乘积
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r的二次方成反比. F
F’
2.公式:
F
G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m 1m 2 r2
r为两球心间的距离
r为物体到地心的距离
例1.由公式
F
G
m1m2 可知,
r2
当两物体之间的距离 r时,两个物体可视为质
点,公式适用,则两物体之间的引力 F0
问题:当两物体间的距离 r0时,则两物体之间
的引力 F ,这种观点对么?
【解析】 :
当两物体间距离 r0时,物体不能看成质点,
公式
F
G
m1m2 r2
Fr 2 G
m1m 2
m1
r
m2
F
m1m 2 r2
① m1,m2 ---两物体的质量 ② r ---两物体间的距离
③ G ---比例系数,叫引力常量,适用于任何物体,G的国际单位 N·m2/kg2
3.万有引力的理解

新版物理必修2人教版 6.3万有引力定律 (共18张PPT)学习PPT

新版物理必修2人教版 6.3万有引力定律 (共18张PPT)学习PPT

C.万 3倍有引力定律是由D牛.顿4发倍现的,而引力常量是由胡克测定的 4变、式设、想宇把航一员质在量某为星m球的表物面体以放初在速地度球v的0竖中直心向,问上物抛体出受一到个地物球体对,它物的体万上有升引的力最为大多高少度?为h。
有引力大小为( ) 离1、地为面什高么度我们感处觉为不4到m旁g 边同学的引力呢?
2




F

G
m1m2 r2



G = 6.67×10 - 11
N·m2/kg2,它是在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一百年
后由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实验测出的.
1、为什么我们感觉不到旁边同学的引力呢?
下面我们粗略地来计算一下两个质量为50kg,相距 0.5m的人之间的引力?(为什么说是粗略?)
F=GMm/R2=6.67×10-7N
2、那么太阳与地球之间的万有引力又是多大?
已知:太阳的质量为M=2.0×1030kg,地球质量为 m=5.9×1024kg,日地之间的距离为R=1.5×1011m
F=GMm/R2=3.5×1023N 说明:引力在天体与天体间,天体与物体间比较 显著,但通常物体间的引力可忽略不计.
3、 由
F=G
m1m2 r2
m m 1m、1、为m什2么受我到们的感引觉力不总到是旁大边小同相学等的、引方力向呢相?反,是一对平衡力
1 2 mm 离公地式面 中高的度F应理解处为为m41m、gm2所受引力之和
A. G 2 大于 1 2 随例着2:半地径球为自R转,质加量快为,地M面的上均的匀物球体体会,在不其会内飞部起挖来去?一个半径为R/2的小球,在距离大球圆心为L处有一个质量为为m的小球,求此两个球体之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6.3万有引力定律 课件 (共14张PPT)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6.3万有引力定律 课件 (共14张PPT)
•在均匀球体内部所受万有引力为零
3.G为常量,叫引力常量
是谁发现
•G=6.67×10-11N·m2/kg2
了万有引力定 律?
•在数值上等于两个质量为1kg是的谁物确体定
相距1m时的相互作用力 了G的值?
三、定律适用的条件 1、万有引力定律适用于计算质点间的引力 2、r趋近于0,万有引力定律不适用。
§6-2 §6-3 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1、发现过程
为了方便说明问题,我们把行星的椭圆轨道近似地看作圆形轨道:
如果认为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那么,太阳对行星的引力F
应为行星所受的向心力,即
F引 F向
F向
m
v2 r
(r为太阳到行星的距离, v为行星的线速度,m是行星的质量)
结论: 行星和太阳之间的引力跟 行星的
请再思考:
1、万有引力是否只存在于行星和天体之间 呢? 2、能否适用于行星和卫星之间? 3、万有引力定律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 万有引力普遍存在于任意两个有质量的物体 (太阳和行星、行星和卫星、地面上的物体) 之间.自然界中一般物体间的万有引力很小 (远小于地球与物体间的万有引力和物体间 的其它作用力),因而可以忽略不计.但考 虑天体运动和人造卫星运动问题时必须计算 万有引力,不仅因为这个力非常大,而且万 有引力提供了天体和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所 需的向心力. 万有引力定律给出了物体间万有引力的定
当时,一轮明月悬在天际。他天真地自问道:为什么月亮
不落下来呢?经过一番苦思冥想,牛顿最后终于发现了万
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告诉我们:自然界的万物,大
到天体,小到蚂蚁,彼此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吸引力;
吸引力的大小跟两个物体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中

高一物理必修二6.3万有引力定律ppt课件

高一物理必修二6.3万有引力定律ppt课件
随地彰显尊贵身份。
专属客服
VIP专属客服,第一时间解决你的问题。专属客服QQ:800049878
路漫部权益:1.海量精选书免费读2.热门好书抢先看3.独家精品资源4.VIP买的VIP时长期间,下载特权不清零。
100W优质文档免费下 载
VIP有效期内的用户可以免费下载VIP免费文档,不消耗下载特权,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
部分付费文档八折起 VIP用户在购买精选付费文档时可享受8折优惠,省上加省;参与折扣的付费文档均会在阅读页标识出折扣价格。
阅读页去广告
VIP有效期内享有搜索结果页以及文档阅读页免广告特权,清爽阅读没有阻碍。
多端互通
抽奖特权 福利特权
其他特 VIP专享精彩活动

VIP专属身份标识
VIP有效期内可以无限制将选中的文档内容一键发送到手机,轻松实现多端同步。 开通VIP后可以在VIP福利专区不定期抽奖,千万奖池送不停! 开通VIP后可在VIP福利专区定期领取多种福利礼券。 开通VIP后可以享受不定期的VIP优惠活动,活动多多,优惠多多。
其他特 VIP专享精彩活动

VIP专属身份标识
开通VIP后可以享受不定期的VIP随时随地彰显尊贵身份。
专属客服
VIP专属客服,第一时间解决你的问题。专属客服Q全部权益:1.海量精选书免费读2.热门好书抢先看3.独家精品资源4.VIP专属身份标识5.全站去广告6.名
服务特 权
共享文档下载特权
VIP用户有效期内可使用共享文档下载特权下载任意下载券标价的文档(不含付费文档和VIP专享文档),每下载一篇共享文
档消耗一个共享文档下载特权。
年VIP
月VIP
连续包月VIP
享受100次共享文档下载特权,一次 发放,全年内有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即a'
结论:
a a'
万有引力定律
<1>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互相 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的质量成 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m1 m2 <2>表达式:F G 2 r
<3> G为引力常量: G = 6.67×10-11 N m2/kg2,
<4>适用条件:r 是质点与质点之间的 距离(或者是均匀球体球心之间的距离)。
月亮轨道半径:r ≈ 60R=3 .84×108m
求月球绕地球的向心加速度 ?
分析:
<1>根据向心加速度公式:
=2.71×10-3m/s2 <2>根据F引= GMm/r2: a=4π2r/T2
地球表面:
m m a' GM 对于月球: (60R) 2

GM g R2
g 3 2 2 . 71 10 m / s (60) 2
行星绕太阳运动、月亮绕地球 运动、苹果落地、……这些现象 引起了牛顿的沉思。 牛顿大胆的猜想: 这些力是同一种性质的力, 并且都遵从与距离平方成 反比的关系。
月-地检验
地表重力加速度:g = 9.8 m/s2 地球半径:R = 6400×103m 月亮周期:T = 27.3天≈2.36×106 s
对万有引力的理解: 1、万有引力的普遍性。 2、万有引力的相互性。 3、万有引力的宏观性。
4、万有引力的特殊性。
学习思考: 纵观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历程, 你觉得科学发现的一般过程是什 么?你能概括一下吗?
①对现象的一般观察; ②提出假设; ③运用逻辑(包括数学)得出推论; ④通过试验对推论进行检验; ⑤对假说进行修正和推广。
思考:为什么行星不会飞离太阳呢?
原因:太阳和行星之间存在引力!
F引 ∝ Mm/r2
写成等式:F引= GMm/r2
万有引力定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ewton’s Law of Universal Gravitation
<1>“天上的力”和“人间 的力”是不是同一种力, 遵循相同的规律呢? <2>地球表面的重力是否 能延伸到很远的地方,会 不会作用到月球上呢? <3>拉住月球使它围绕地 球运动的力,与拉着苹果 下落的力,以及众行星与 太阳之间的作用力是不是 真的是一种力,并遵循相 同的规律呢???
r2
r
例题1、对于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达式 m1 m2 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C ) F G 2
r
A.公式中 G 为引力常量,它是由实验 测得的,而不是人为规定的 B.当 r 趋近于零时,万有引力趋近于 无穷大 C.m1 与 m2 受到的引力总是大小相等 的,与 m1、m2 是否相等无关 D.m1 与 m2 受到的引力总是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的,是一对平衡力
思考:我们人与人之间也一样存在万有
引力,可是为什么我们感受不到呢?
例题1、估算两个质量 50 kg 的同学相距 0.5 m 时之间的万有引力约有多大?
6.67×10-7 N
是一粒芝麻重的几千分之一,这么小的力人 根本无法察觉到。
那么太阳与地球之间的万有引力又是 多大呢? 已知:太阳的质量为M = 2.0×1030 kg, 地球质量为m = 5.98×1024 kg,日、地 之间的距离为R = 1.5×1011 m F = GMm/R2 =3.5×1022(N) 3.5×1022 N 非常大,能够拉断直 径为 9000 km 的钢柱。 而太阳对质量为 50 kg 的人,引力 很小,不到 0.3 N 。当然我们感受不 到太阳的引力。
2、实验结果:G = 6.67×10-11 N m2/kg2 3、G 值的物理含义:两个质量为 1 kg 的物体相距 1 m时,它们之间万有 引力为 6.67×10-11 N 4、卡文迪许扭称实验的意义: (1) 证明了万有引力的存在,使万有引 力定律进入了真正实用的时代; (2) 开创了微小量测量的先河,使科学 放大思想得到了推广。
例题2、如图所示,r 虽然大于两球的半径, 但两球的半径不能忽略,而球的质量分布 均匀,大小分别为m1与m2,则两球间万有引 力的大小为 ( )D
m1m2 A、 G 2 r m1m2 C、 G 2 (r1 + r2 )
r1
m 1 m2 B、 G 2 r1 m1m2 D、G 2 (r + r1 + r2 )
三、引力常量的测量——扭秤实验 1、 实验原理:科学方法——放大法的测定: ⑴装置介绍:T形架、石英丝、 镜尺、M球和m/球
光源
⑵测量原理介绍:扭秤达到平衡时, 引力矩等于石英丝的阻力矩 . 石 英丝转角可由镜尺测出 ,由石英丝 转角可知扭力矩等于引力矩 ,从而 可测得万有引力,进而可测引力恒 量G. ⑶实验意义: ①证实了万有引力定律 ②测定了引力恒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