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墨梅》
四年级下册语文22古诗三首《墨梅》课件(共29张PPT)
![四年级下册语文22古诗三首《墨梅》课件(共2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02b6a11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2f.png)
我家洗砚池头树, 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墨梅
我家洗砚池头树,
花开花淡开墨淡痕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王 冕
墨梅
我家洗砚池头树, 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王 只留清气满乾坤。
冕
诗人王冕为什么特别爱画不着颜色的梅花呢?
他仅仅是在赞美梅花吗?
老朋友泰不华举荐他做官
元朝的达官贵人们千金向他求画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赏识他的才华 决定重用他
谢绝
拒绝
退隐 山林
墨梅
王 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画梅须具梅气骨,人与梅花一样清。
墨梅
王 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墨梅 王 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 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搜集其他赞美梅花的古诗句, 感受其精神品行。
0
我会写
yàn
书写指点:“石”窄小,上横短 撇要长,“见”下框稍长,竖撇 和竖弯钩下边外展。
洗砚池 0
我会写
书写指点:上边 “十”要小,下 边的要大,“乙”上横要短,折 左拉,弯要圆润、长些。
qián
乾
0
我会写
kūn
书写指点:“土”窄小,下横变为 一提,右边“日”扁宽,居中,中 竖贯穿上下,由重渐轻。
0
谢谢!
墨
梅 王 冕
· 《卜算子 咏梅》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古诗学习小妙招
解诗题
知诗人
理诗句
明诗意
入诗境
品人物
题画诗
墨梅
王 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 /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古诗三首-墨梅-ppt课件
![古诗三首-墨梅-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b28488f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db.png)
板书设计
墨梅
不求索取 借物喻人
作业布置
1.背诵《墨梅》。 2.课后搜集梅花的诗句,并摘抄下来。
22古诗三首-墨梅
统编版四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
文化自信:阅 读古诗,从中 体会传统文化 孕育的爱国主 义情感。
2.
语言运用:能 正确、流利、 有感情地朗诵 古诗,背诵古 诗。
3.
思维能力:理解 诗中的重难点字 词,学会串联整 首诗的意思。
4.
审美创造:体会梅 花不以追求色彩的 艳丽来讨人称赞, 而要画出的是梅花 的不同凡俗的精神 ,抒发了作者高洁 的志趣和情怀。
新知讲解
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新知讲解
我会读
yàn
qián kūn
洗砚池 乾 坤
新知讲解
我会写
这三个字都是 左右结构的哦 !
新知讲解
生字写一写
yàn
砚
音序 Y 部首 石 笔画 9 结构 左右
新知讲解
生字写一写
新知讲解
叁
拓展练习
拓展阅读
描写梅花的古诗还有:
雪梅
[宋]卢钺
梅雪争春未肯降, 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忆梅
[唐]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 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 常作去年花。
课堂练习
这三首诗分别是什么类型的诗?连一连。
《芙蓉楼送辛渐》 《塞下曲》 《墨梅》
咏物诗 边塞诗 送别诗
新知导入
古代许多诗人都以梅花为题材,借物言志,今天 学习一首《墨梅》,体会作者的高尚情怀。
新知导入
•
语文四年级下册21古诗三首《墨梅》课件(共36张PPT)
![语文四年级下册21古诗三首《墨梅》课件(共3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0ed6e78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74.png)
托物言志,传承梅文化
托物言志,传承梅文化
一树梅花千首诗,铸就中华民族魂。
搜集梅花古诗,形成班级诗集,举行梅花诗歌朗诵会。
知人论世,品读“画中梅”
花开淡墨痕 淡泊明志、淡定自如、淡然如水、淡若清风
知人论世,品读“画中梅”
花开淡墨痕 淡泊明志、淡定自如、淡然如水、淡若清风
理解意象,品读“心中梅”
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关联词语:不要…只要…
互理文解比意较象,品读“心中梅”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引经据典,品读“家中梅”
如果洗砚池会说话,他会对王冕说:……
引经据典,品读“家中梅”
我家洗砚池头树
知人论世,品读“画中梅”
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注释:
kuaì jī
jí
①[洗砚池]传说会稽(今浙江绍兴)蕺山下有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
的洗砚池。由于经常洗笔砚,池塘的水都染黑了。
②[乾坤]天地间。
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家中梅 画中梅 心中梅
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我家洗砚池头树 心中梅 花开淡墨痕 家中梅
不要人夸好颜色 画中梅 只留清气满乾坤 心中梅
引经据典,品读“家中梅”
理解意象,品读“心中梅”
当亲朋好友一再劝王冕入朝为官,他用这样的诗回应: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当达官贵人用重金购买王冕的画作,他用这样的诗回应:
四年级语文下册-墨梅 -部编版ppt-演示课件
![四年级语文下册-墨梅 -部编版ppt-演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36ef78ff01dc281e43af093.png)
四 【年 推级 荐】语四文年下级册-语墨文梅下册-部-墨编梅版pp-t部-精编品版课pp件t-(演完示美课版件)(推最荐新版)
四 【年 推级 荐】语四文年下级册-语墨文梅下册-部-墨编梅版pp-t部-精编品版课pp件t-(演完示美课版件)(推最荐新版)
四 【年 推级 荐】语四文年下级册-语墨文梅下册-部-墨编梅版pp-t部-精编品版课pp件t-(演完示美课版件)(推最荐新版)
“画梅须具梅气骨, 人与梅花一样清。”
四 【年 推级 荐】语四文年下级册-语墨文梅下册-部-墨编梅版pp-t部-精编品版课pp件t-(演完示美课版件)(推最荐新版)
四 【年 推级 荐】语四文年下级册-语墨文梅下册-部-墨编梅版pp-t部-精编品版课pp件t-(演完示美课版件)(推最荐新版) 四 【年 推级 荐】语四文年下级册-语墨文梅下册-部-墨编梅版pp-t部-精编品版课pp件t-(演完示美课版件)(推最荐新版)
四 【年 推级 荐】语四文年下级册-语墨文梅下册-部-墨编梅版pp-t部-精编品版课pp件t-(演完示美课版件)(推最荐新版)
填一填:
1、《墨梅》的作者是元 代诗人王冕,《石灰 吟》的作者是 明 代诗人于谦 。 这两首诗都运用了托物言志 写法,前者借墨梅 表达自己 淡泊名利,贞洁自守 的品质, 这可以从“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的诗句中体会到;后者借石灰 表达自己 坚强不屈、洁身自好 的品质,这可以从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的诗句 中体会到。 李贺 的《马诗》也运用了这种写法。
一路上,他饱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结交 了许多文人朋友,同时也看到了官吏的腐败, 更加坚定了不入官场,不给朝廷效力的决心。
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墨梅人教ppt课件
![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墨梅人教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13c56369b6648d7c0c7463b.png)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天地间。
它不需要人们夸耀它的颜色 鲜艳,只求在天地间留下清 香之气。
诗人为什么如此赞美墨梅呢?
墨梅没有鲜艳的颜色, 不向世人献媚,却默默地散 发着清香,与其说这是对墨 梅的赞美,不如说这是诗人 自身高洁品格的写照。
结构梳理
墨梅 墨梅——借物喻人——不与世俗 清气——托物言志——同流合污
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墨梅人教ppt课 件
墨梅
朗读诗歌,注意节奏
墨梅
[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相关资料
王冕(1310年~1359年),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亦号食 中翁、梅花屋主等,浙江省绍兴市诸暨枫桥人,元朝著名 画家、诗人、篆刻家。 有《竹斋集》3卷,续集2卷。一生爱好梅花,种梅、咏梅, 又攻画梅。所画梅花花密枝繁,生意盎然,劲健有力,对 后世影响较大。存世画迹有《南枝春早图》《墨梅图》 《三君子图》等。能治印,创用花乳石刻印章,篆法绝妙。 《明史》有传。
主旨归纳
《墨梅》通过赞扬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 表现了诗人淡泊名利、不愿媚俗的品格。
三首古诗在表现人物的品格方面有什么相同和不
同之处?
相同:《芙蓉楼送辛渐》 表现了诗人廉洁正直、坚守 气节的品格,《塞下曲》表 现了将士们英勇豪迈的品格, 《墨梅》表现了诗人淡泊名 利、不愿媚俗的品格,都歌 颂了高洁、正气的品格。
用水墨画出来的梅花。
墨梅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传说会稽(今浙江绍兴)蕺山下有 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洗砚池。由 于经常洗笔砚,池塘的水都染黑了。
“淡”表现了墨梅什么样的特 点?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表现了墨梅颜色朴素淡雅的 特点。
鄂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墨梅》教案及反思
![鄂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墨梅》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64a766d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39.png)
鄂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墨梅》教案及反思《墨梅》课文原文王冕〔元代〕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我家一作:吾家;朵朵一作:个个)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好颜色一作:颜色好)《墨梅》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墨梅》。
2、学会“砚”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3、感受古诗的意境,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4、积累关于梅的诗句,感受古人对梅的情结。
教学重点:理解古诗的词语,并说说诗句意思。
教学难点:感受古诗意境,体会作者贞节自守的感情。
教学过程:一、会读诗1、 (幻灯出示课题,播放音乐《梅花三弄》)伴随着这首古朴典雅的古筝曲《梅花三弄》,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墨梅》。
2、作者王冕,简介作者。
(幻灯)3、一读:自由读诗,反复读,要做到字正腔圆,读通读顺。
指名读,讲解生字读音“砚”,“乾坤”二读:光把诗的字音读准还远远不够,还要有板有眼,不破句,读出节奏来,读出味道来。
再指名读,注意速度。
三读:师生合作读,前四个字你们读,后三个字我读。
味道出来了。
再换读。
老师读题目,作者,生读全诗。
二、读懂诗1、要想读得更原汁原味,还要读懂诗的意思。
同学们边读边琢磨,看看每个词每句话的意思都懂吗,遇到自己不懂的词语和别人交流。
然后试着把每句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2、质疑:有没有什么不懂的3、理解“墨梅”:(出示幻灯)梅花有红色、粉色、白色等颜色,墨梅指的是只用黑色水墨画成的梅。
王冕爱梅,且擅长画梅,素有“画梅圣手之称”,我们一起来欣赏他晚年的巅峰之作——《墨梅图》(介绍题画诗。
)这是一首题画诗,题画诗,就是在中国画的空白处,往往由画家本人或他人题上一首诗,抒发作者的感情,咏叹画面的意境。
从而形成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我们比较熟悉的苏轼的诗《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就是一首题画诗,只不过这是苏轼描绘的是惠崇和尚的画面上的意境。
古诗三首之《墨梅》(课件)语文四年级下册
![古诗三首之《墨梅》(课件)语文四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abcfc92b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3f.png)
满:布满乾坤: 天地间只留清气满乾坤。译文:只要让梅花的香气弥漫在 天地间。
译文:
我家洗砚池边的梅 花树,花开朵朵,都像 是用淡淡的墨汁点染而 成。它不需要别人夸奖 颜色是多么的好,只要 让梅花的香气弥漫在天 地间。
• 《墨梅》作者元代的王冕。这 是一首题画诗。借墨笔画出来 的梅花的色彩淡雅、不要别人 夸奖只愿留下清香弥漫天地间 来
吾:我
洗砚池: 写字、画 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
吾家洗砚池头树,
池头: 池边。
树: 梅树。
译文:我家洗砚池边的梅花树。
淡墨痕: 淡淡的水 墨痕迹
个个花开淡墨痕。
你知道为什么会淡墨 痕吗?
译文:梅花开朵朵,都像是用淡 淡的墨汁点染而成。
夸:夸奖
好颜色: 颜色是多 么的好
不要人夸好颜色,
译文:它不需要别人夸奖颜色是 多么的好。
• 诗人借墨梅为喻,在素洁的梅 花身上寄予了他鄙视流俗、淡 泊名利、贞节自守的高尚情操。
思考、填空:
《墨梅》的作者是 王冕 ,_元_ 朝人。诗人借_墨_梅_为_喻__ 为喻,在素洁的梅花身上 寄寓了他 的高 鄙视流俗、淡泊名利、贞节自守 尚情操。
梅花的精神
•
梅花的精神就是那种“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
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
精神,这也正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它不怕困难,
于无声处,傲然挺立! 迎霜斗雪,绽放在风雪中,高
洁、坚强、谦虚、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格,历来为
我国人民所喜爱,也给人以发奋图强的激励。梅花在
传统文化中是高洁、傲骨的象征,被人们誉为钢筋铁
骨,古往今来的诗词歌赋,以梅为题者最多,或咏其
•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墨梅》PPT教学课件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墨梅》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370f3cb76a20029bc642d0e.png)
(一)借梅叹国恨 东风吹落战尘沙,梦想西湖处士家。
只恐江南春意减,此心元不为梅花。 ——南宋刘因《观梅有感》 (二)以梅喻人格 《墨梅》
(三)以梅寄闲情 北宋人林逋的《山园小梅》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诗人简介】
王冕 (1287~1359),元代 著名画家、诗人,号煮石山农、梅 花屋主等。诸暨(今浙江)人。
寒心未肯随春态, 酒晕无端上玉肌。 ——苏轼《红梅》 原来这一枝梅花只有三尺来高, 旁有一枝,纵横而出,约有二三尺长, 其间小枝分歧,或如蟠螭,或如僵蚓, 或孤削如笔,或密聚如林,真乃花吐 胭脂,香欺兰蕙。 ——曹雪芹《红楼梦》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 咏梅》
当花瓣离开花朵 暗香残留 ——《暗香》歌词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林和靖《山园小梅》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王冕《白梅》
不是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扑鼻香。 ——高明《琵琶记》 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 。 ——《警世贤文》之勤奋篇
(四)借梅诉Βιβλιοθήκη 情 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来日倚窗前, 寒梅著花未?
作业: 1、课外自学另一首既是题画诗 又是托物言志的诗——《竹石》 2、自由组合,出一期“梅花赞” 的手抄报。
小学语文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墨梅》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语文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墨梅》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fee30e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54.png)
小学语文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墨梅》优质课公开课教
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语文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墨梅》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2、了解诗歌的大意,感悟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2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本首诗,感悟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3教学过程
3.1第一学时
3.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墨梅
1.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吗?有哪些?喜欢梅花吗?古代诗人也喜欢梅花呢。
元代诗人王冕就是一位爱梅之人,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欣赏他的千古佳作《墨梅》(板书课题,王冕)简介王冕:他是元代著名的诗人、画家,多才多艺。
他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就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
2.墨是什么意思?墨梅呢?(出示PPT)对于墨梅还有一个小故事:北宋时期,有一个叫仲仁得人,一日,他因月光映梅影于窗纸而得到启发,创作了用浓浓淡淡的墨水晕染而成的,所以墨梅就是用水墨画成的梅花。
(出示PPT)
他给这幅画题写了一首诗,(出示PPT)
活动2【讲授】墨梅
自助合作,初步感知
1.打开课本,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古人写诗有五言、七言,
这是一首标准的七言绝句,它的节奏一般是××/××/×××,读出韵味来。
(学生读)。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墨梅|PPT课件部编版3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墨梅|PPT课件部编版3](https://img.taocdn.com/s3/m/3a58b25a284ac850ac02429e.png)
轻松一刻
选择一个角度去观察下面你所喜欢 的图片,把你看到的、想到的和大家一 起分享!
一切都在变 出示:“我知道是怎么回事啦!……我马上会找到我的木匣子。” 你们都是聪明活泼的好孩子,跟李四光一样。(板书:李四光)李四光是谁?你们知道吗?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一)课前准备 3、我们要学习安培的什么? 2、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读一读,然后强调要点。字音:“滞”是卷舌音;“锲”读“qiè”,不能读成“qì”;“券”读“quàn”,不 能读作“juàn”。 二.教学重难点: 三、检查自学情况,深入学习课文,体会思想感情
3.同座互相复习生字表,指名书空“纸”,提醒“修、取”。 (齐)我们一起读——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
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课文第1自然段告诉我们,来民族小学上学的学生有白族、景颇族、阿昌族,还有汉族的。(老师指挂图)看,他们的穿戴各不相同,
很有民族特色。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墨 梅 有一个更深刻的了解,可以布置学生回家上网搜索有关孔子的资料。反思方面,就是觉得学生对当时的情景难以想象。
课文第2、3自然段中说,他们一来到学校很快就成了朋友,他们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向老师问好,向树上欢叫的小鸟问好,坐在 教室里跟着老师用普通话读课文,他们学习多认真啊!
(元)王冕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的1—5自然段,说说从哪些地方能够让你感觉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画出有关语句并作批注。
不要人夸好颜色, 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
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
只流清气满乾坤。 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
的情操。
志向
❖ 请阅读诗句,看看描写了什么形象?有什么象征含义?
①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②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③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四年级下 古诗三首 墨梅 部编版PPT
![四年级下 古诗三首 墨梅 部编版PPT](https://img.taocdn.com/s3/m/992f244a6c175f0e7cd137f8.png)
王冕性格孤傲,鄙视权贵,他的诗作 多同情人民苦难、谴责豪门权贵、轻视功 名利禄。
读资料,说说王冕是个怎样的人?
①元朝的达官贵人们千金向他求画,王冕 拒绝了。
②老朋友泰不华举荐他做官,王冕谢绝了。 ③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赏识他的才华,决
定重用他,王冕选择了退隐山林。
淡泊名利
知清味
王冕为什么会把名利看得那么淡呢? 或者说王冕看重的又是什么呢?用诗句 回答。
伸
——陆游
➢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林逋
➢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毛泽东
➢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黄蘖禅师
➢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王冕
课后收集并背诵赞美梅花的古诗句。
课 后 作 业
板 书墨 设梅 计
淡淡墨梅 清香宜人
苦练书画
借花喻人 表达情操 高尚情操
引读:是的,因为在你心里永远坚守 的是——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配乐诵读。 背诵诗句。
知诗法
王冕借梅花的淡雅清香来表达自己的 志向,抒发自己的情怀,这种手法叫什么?
托物言志 画梅须具梅气骨,人与梅花一样清。
拓 展
➢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
延 ➢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再读,知诗味 知淡味
淡墨痕
王冕笔下的墨梅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画纸上若有若无的淡淡的墨的痕迹, 这就是诗中所云的“朵朵花开淡墨痕”。
树上的梅花怒放枝头,可王冕笔下的 梅花与众不同。它没有水仙的灵气,没有 玫瑰的艳丽,没有牡丹的华贵,只有独属 于自己的孤傲、冷清。王冕为何会对淡雅 的梅花如此钟爱呢?
古诗三首 墨梅
古诗三首《墨梅》(课件)语文四年级下册
![古诗三首《墨梅》(课件)语文四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b8870930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48.png)
王羲之,字逸少,东晋时期著名 书法家,有“书圣”之称。
王羲之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 “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 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兰亭序》节选
阅读材料(一)
王冕擅长着色,曾研制 出以红石粉和草汁调制 画画的上色颜料,使画 作色彩更加艳丽饱满, 形象更为鲜活生动。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古诗, 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注意停顿。
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合作探究
墨梅
[元]王冕
此处的“洗砚池”
我家洗砚池头树,是谁家的?为什么称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阅读材料(二)
想一想:王冕的“清气”是什么?
【资料一】王冕生活在由蒙古人统治的元朝,亲眼目睹统治者残酷剥削、欺压汉族同 胞,无比愤慨,常常借写诗来表达内心。他在一幅梅花的题画诗中写道:“冰花个个团 如玉,羌笛吹它不下来。”“冰花”就是梅花,“羌笛”暗喻元朝统治者,诗句要表 明的就是自己像梅花一样无所畏惧,统治者休想使他低头屈服。 【资料二】王冕所处的时代腐败、黑暗,他认为考取功名成为朝庭命官毫无意义。所 以毅然放弃功名利禄,隐居于浙江绍兴九里山的水南村。在这里,他白天参加田间劳 动,晚上灯下作画,生活非常清苦,常常连饭都吃不饱,但他始终没有踏入黑暗的官 场半步。 【资料三】王冕做山农以后,生活越来越窘困,甚至到了无法维持生活的地步,他的 朋友想推荐他去做府吏。王冕生气地说道:"我有田可耕。有书可读。难道还要整天抱 着文卷站在官府里,让人奴役吗?"
统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21《古诗三首墨梅》课件(共21张PPT)
![统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21《古诗三首墨梅》课件(共2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8089383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81.png)
边看图边填空,相信你一定能很快背诵这首诗! 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 ),
/花开/( 淡墨)痕。 不要/人夸/( 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21 古诗三首
主题概括
《墨梅》赞美墨梅不求 人夸 ,只愿给人间 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 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 不向世俗献媚 的高尚 情操。
主要成绩:所画梅花花密枝繁,生 意盎然,劲健有力,对后世影响较大。
21 古诗三首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梅花屋内。此时
正值元末农民大起义爆发前夕, 作者面对现实生活中无法解决 的矛盾,感慨之下作此诗。
21 古诗三首
yàn
砚台
qián kūn
乾坤
21 古诗三首
图片识字 砚
识字方法
中国传统文房用具,始于汉代。文房四宝之一。
21 古诗三首
二、填空。 《墨梅》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
不求功劳的品行的诗句是:“ 不要人夸好颜色 , 只留清气满乾坤 ”。
21 古诗三首
第三课时
同学们,梅花是君 子花,没有人不喜欢, 今天我学习一首描写梅 花的古诗பைடு நூலகம்墨梅》。
21 古诗三首
墨梅
21 古诗三首
墨 梅
用水墨不用颜料画成的梅花。
21 古诗三首
王冕,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亦
号食中翁、梅花屋主等,元朝著名画家、 诗人、篆刻家。他出身清贫,幼年替人 放牛,靠自学成才。
21 古诗三首
yàn qián kūn
砚 乾坤
左右结构
21 古诗三首
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古诗, 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注意停顿。
墨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鄂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墨梅》教学目标:1、认识“砚、痕”这两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3、能借助注释、结合图画、展开想象,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人鄙薄流俗的情怀和他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人鄙薄流俗的情怀和他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读了那么多的书,老师考考你们的课外知识,怎么样?A“岁寒三友”是哪“三友”?B、你能背出有关“岁寒三友”的诗句吗?(指生背)预设《青松》、《竹石》、《梅花》。
师:在岁寒三友中,松是坚贞不屈的典范;竹是一个顽强,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象征;而梅呢,傲霜斗雪,芳香高雅。
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岁寒三友: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
2、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欣赏王冕的千古佳作《墨梅》。
3、读课题。
释题:墨梅,就是王冕用墨画的一株梅花树。
简介诗人:王冕是元朝的诗人和画家,多才多艺。
他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
二、读诗。
1、打开课本,自由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检查读。
读准“砚、痕”这两个字的读音。
3、古人写诗有五言、七言,《墨梅》就是一首标准的七言绝句。
这首诗写出来,不仅要读,还要吟唱,七言绝句的节奏一般是××/××/×××/4请同学们试着有节奏地来读这首诗,读出诗的韵味。
自由练习,再指读,齐读。
三、解诗。
A.下面,老师给同学们一段时间,结合书上注释,自学这首诗。
看自己能读懂多少,把读懂的内容用铅笔写在书上,把自己读不懂的地方打上“?”。
1、学生自学。
2、小组内交流,并讨论不懂的问题。
3、全班交流:(1)结合注释能理解的重点词有:淡墨、痕、清气、乾坤。
(2)交流每句诗的意思。
师小结:这是一首题画诗,是作者采用淡墨手法画的一株盛开的梅花。
(3)把这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说。
(4)带着对这首诗的理解自由读读这首诗。
B、师引导: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小进,大疑则大进。
读懂了这么多,没有什么读不懂的地方吗?可能提出的问题:(1)作者为什么要画“墨梅”,而不画鲜艳的梅花?(2)这是一幅画,诗中为什么说是“只留清气满乾坤”?(3)为什么说“不要人夸好颜色”?……师小结:四、品诗。
1、品“淡墨”。
(1)同学们,谁见过盛开的梅花?老师拍了好多幅梅花的照片,想不想欣赏?(出示:几幅盛开的梅花照片)照片中的梅花什么样子?你能用上一、两个词描述一下吗?(2)王冕笔下的梅花从外表上看给了你什么样的印象?默读前两句诗,思考一下。
生说:淡墨;痕迹一般浅;颜色不够骄人……(3)出示《墨梅图》。
这就是王冕的代表作《墨梅图》,仔细观察一下,这淡淡的墨梅又给了你怎样的感觉?生说:素洁、淡雅;美得有特色,不俗气……(4)指导朗读:你们说的老师深有同感。
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指读。
指点:“淡墨痕”淡雅的,要读得轻一点。
2、品“清气”。
(1)老师这儿有一个问题不懂,“墨梅”这样做心里是怎样想的?揣摩一下,谁来帮一帮老师?指生说。
现在明白“不要人夸好颜色”了吗?指生说。
(2)正如诗中所说:“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谢谢同学们,在你们的帮助下,老师读懂了“墨梅”。
3、品读。
过渡:(对照板书)这梅花是痕迹一般的淡墨色,但却素洁高雅,而又清香怡人。
可这是一幅画呀,“诗中为什么说是‘只留清气满乾坤’”?谁已经明白你们提出的问题了?生回答。
(1)请同学们把这首诗完整地读一读,让墨梅的形象走进你的心中吧。
生自读。
(2)把书扣在桌上,闭上眼睛,让你的思维跨越时空,让你的想像飞起来,飞到元代王冕家的小院子里(老师的语气要饱含深情,有一种静谧之感)。
(师将古诗编成一个简短的故事,讲述给学生听)五、品诗人。
过渡:看得出同学们都陶醉于这梅香中了。
回忆一下前面学过的《竹石》等诗,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墨梅》与这首诗对照一下,有什么相同之处?(板书:借物喻人,借物言志)1、师:作者借墨梅到底想表明自己怎样的心迹呢?如果能再了解一下作者的情况,你们的感悟会更深!出示:王冕资料。
师:王冕虽然学得满腹经纶,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仅贵,一次次伤尽失意之后,他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沂东九里山,以作画换米为生。
王冕曾说:画梅须具梅骨气,人与梅花一样清。
作者已与墨梅融为一体,墨梅的形象就是作者的形象。
2、现在让我们回到课始提到的问题:指名提出问题的同学:你明白作者为什么画“墨梅”了吗?生回答。
师评:你们真正读懂了《墨梅》,读懂了王冕,老师很高兴。
4、升华读:同学们,看着这幅墨梅图,你有什么心里话想对墨梅、对王冕说吗?指生说,该生接着读出自己的情感。
师:同学们,让我们把千般喜欢、万般敬佩化成一首诗,表达出对墨梅对王冕的由衷赞美吧!齐诵《墨梅》!五、拓展。
1、师:同学们,通过品词品句,结合诗人的身世背景等方法,我们走进了王冕的内心,看到了一个不向世俗低头的高洁之士。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也赞美过梅花:如: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
咏梅》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宋。
卢梅坡《雪梅》)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卜算子。
咏梅》)2、指导学生了解大意,练习诵读。
3、课后进一步搜集、积累咏梅颂梅的诗词名句。
板书设计:墨梅(元王冕)我家洗砚池边树,花色淡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同凡俗不要人夸好颜色,气清香只留清气满乾坤。
托物言志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墨梅》。
2、学会“砚”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3、感受古诗的意境,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4、积累关于梅的诗句,感受古人对梅的情结。
教学重点:理解古诗的词语,并说说诗句意思。
教学难点:感受古诗意境,体会作者贞节自守的感情。
教学过程:一、会读诗1、(幻灯出示课题,播放音乐《梅花三弄》)伴随着这首古朴典雅的古筝曲《梅花三弄》,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墨梅》。
2、作者王冕,简介作者。
(幻灯)3、一读:自由读诗,反复读,要做到字正腔圆,读通读顺。
指名读,讲解生字读音“砚”,“乾坤”二读:光把诗的字音读准还远远不够,还要有板有眼,不破句,读出节奏来,读出味道来。
再指名读,注意速度。
三读:师生合作读,前四个字你们读,后三个字我读。
味道出来了。
再换读。
老师读题目,作者,生读全诗。
二、读懂诗1、要想读得更原汁原味,还要读懂诗的意思。
同学们边读边琢磨,看看每个词每句话的意思都懂吗,遇到自己不懂的词语和别人交流。
然后试着把每句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2、质疑:有没有什么不懂的?3、理解“墨梅”:(出示幻灯)梅花有红色、粉色、白色等颜色,墨梅指的是只用黑色水墨画成的梅。
王冕爱梅,且擅长画梅,素有“画梅圣手之称”,我们一起来欣赏他晚年的巅峰之作——《墨梅图》(介绍题画诗。
)这是一首题画诗,题画诗,就是在中国画的空白处,往往由画家本人或他人题上一首诗,抒发作者的感情,咏叹画面的意境。
从而形成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我们比较熟悉的苏轼的诗《惠崇》(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就是一首题画诗,只不过这是苏轼描绘的是惠崇和尚的画面上的意境。
4.看看王冕是怎么描述这株墨梅的?读一二句。
在哪儿?理解“洗砚池”(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常常在池边练习书法,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这里借用这个典故而成“洗砚池”)理解“淡墨痕”(每一朵梅花都呈现出淡淡的黑色,没有浓妆艳抹,没有鲜艳的色彩)“痕”进一步突出了梅花的墨色淡雅到极点,简直若有若无,使人对其产生了轻灵飘逸的感受。
读三四句,说意思。
“清气”“乾坤”说全诗的意思。
5、把自己的理解送回诗里,再诗读,是不是诗味更浓了?三、悟梅魂1、墨梅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诗人抓住了墨梅的哪些特点来写的?你能找到诗中的关键词句吗?板书:墨痕——淡(清雅素淡)清气——满2、(幻灯回《墨梅图》)《墨梅》中的梅花个个清雅素淡、冰清玉洁,可有人却说:“王冕,你不去画娇艳的荷花,只画这素淡的梅花,哪里还会有人喜欢你,还会喜欢你的画呀!”于是王冕就给这画题上了诗,也给了回答,你能找到吗?(为什么不画富贵的牡丹、艳丽的挑花和丰腴的海棠花?为什么不画粉色\白色\红色的梅花?)3、为什么不画得鲜艳夺目一些呢?(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梅的颜色好不好看?我们来看一看。
(1)拓展写“色”的诗:苏轼诗《红梅》:梅花的内心是适应寒冷的,不愿随春天到来而展示自己的美态,但是那像酒后泛起的红晕无来由地表露在少女的面容上。
美不美?再看曹雪芹的。
(有好颜色却刻意不画,墨梅与那些红梅、白梅相比,显得多么与众不同,她不靠鲜艳的颜色来取悦别人,她只想让——清新的香气充盈在天地之间)(2)与墨痕的淡相对的,是清气的——(满)拓展写“香”的诗:爱梅的诗人多,赞梅花之香的诗人也有不少。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零落凋残变成泥又碾为灰尘,只有芳香依然如故。
)现在有一首歌就是由此句而来——当花瓣离开花朵,暗香残留。
(只不过暗香一词也并非词作者原创)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林和靖《山园小梅》(在靠山的花园里,百花由盛到衰,最后纷纷飘落,这时,园中的梅花却依次开放,由少到多,由疏到密,最后独占花园。
青山脚下,小园一角,有清泉一潭,水清见底,潭边有梅一簇,梅枝横斜水上,清瘦的身影倒映水中,梅下清水,水上疏梅,相映生辉。
每当夜幕降临,月洒青辉,晚风袭来,梅香四溢,满园芬芳。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王冕《白梅》(忽然一夜花开,芳香便传遍天下。
)(3)这么多人钟情于梅花的清香?在这里吸引文人墨客的仅仅是香气本身吗?香气还代表什么?(继续出示诗句:坚强品格、高贵气节、勤奋、刻苦、高洁、脱俗)为什么不两全其美?(色——外表,气——内在,不流于世俗,不追求虚浮绮丽的外表,而钟情于梅花的精神)王冕独爱梅花的清香,以至于放弃渲染梅花固有的色泽,而选择以“淡墨痕”来画梅,目的是为了突出——香气,清香。
4、感受“人”同学们,王冕一生写了无数咏梅的诗,以这首《墨梅》最为有名。
他笔下的墨梅有着它独特的淡雅和清香。
出示:“画梅须具梅气骨,人与梅花一样清”这是后人对王冕的评价,你能说说王冕是个怎样的人吗?现实中的王冕与他笔下的梅花一样,坚贞不屈、孤芳自赏。
相传由于王冕的画画得特别的好。
当地的县官和一个有权势的大财主慕他之名,几次想见他都遭到了拒绝,最后,当县官亲自下乡见他时,他听到消息后赶紧躲了起来,又让县官吃了闭门羹。
读到这里,现在你眼中的“清气”,还仅仅是梅花的香气吗?(流、留比较:后者留存、留下,前者流动、流溢)王冕仅仅是在写梅花吗?(自喻,他不在乎“颜色好”,一指梅的颜色,他并不希罕那些庸俗的人们来夸奖梅花的颜色艳丽,暗指名誉、钱财、地位,只求保留那清新的香气充溢在天地之间,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