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烯烃的结构和命名
烯烃和炔烃的命名
CH2CH3
2 CH3HC CH C CCH3
.
CH3
•如双键位置在第一个碳上,双键位置数据可省.
CH3
32 1
CH3CCH=CH2
C4 H2C5 H3
1
23 4 5 6
(CH3)2C=CHCH2CHCH3
CH3
3,3-二甲基-1-戊烯
2,5-二甲基-2-己烯
3,3-dimethyl-1-pentene 2,5-dimethyl-2-hexene
烯基:烯烃去掉一个氢,称某烯基,编号从自由价的碳开始。
CH2 CH
CH3CH CH
CH2 CHCH2
普通命名: 乙烯基 IUPAC命名:乙烯基
Vinyl
丙烯基 1-丙烯基 1-propenyl
烯丙基 (allyl) 2-丙烯基 2-propenyl
CH2 C CH3
异丙烯基 isopropenyl
3.1.2 炔烃的异构和命名
CH3CHC CH CH3 3-甲基-1-丁炔
(2) 炔烃的命名 • 系统命名:
炔烃的系统命名法与烯烃相似;以包含叁键在内的最长碳链为 主链,按主链的碳原子数命名为某炔,代表叁键位置的阿拉伯数 字以取最小的为原则而置于名称之前,侧链基团则作为主链上的 取代基来命名.
含有双键的炔烃在命名时,一般 先命名烯再命名炔 .碳
34 5 6 7
CH3CH2CH2-C-CH2CH2CH2CH3 2 CH 1 CH3 3-丙基-2-庚烯
• (2)碳链编号时,应从靠近双键的一端开始; • (3)烯前要冠以官能团位置的数字(编号最小);即双键的
位次写于母体名称之前,并加一短线。n-某烯 • (4)其它同烷烃的命名规则,如取代基位次及名称写于
第二章不饱和烃
RC H H 2C 3
烯烃的催化加氢反应是定量进行的,因此 可以通过测量氢气体积的方法,来确定烯烃中 双键的数目。
注: 烯烃催化加氢为游离基型加成机理.
(2)加卤素`卤化氢`硫酸`水 _亲电加成反应
烯烃容易给出电子,因而易受到带正电荷或 带部分正电荷的缺电子试剂(称为亲电试剂)的 进攻而发生加成反应,称为亲电加成反应
三、单烯烃的物理性质(自学)
四、单烯烃的化学性质
单烯烃的主要化学反应如下:
R-CH-CH CH-R' H
烯烃的加成反应 烯烃的氧化反应 α - H 的卤代反应
1、加成反应
(1)加氢 烯烃在铂、钯或镍等金属催化剂的存在下, 可以与氢加成而生成相应的烷烃。
RC H C H 2
+
H 2
N i
200 300 C
② 与卤化氢加成
C H H C + 2= 2
H XC H C H X 3 2
卤化氢反应活性顺序为:HI>HBr>HCl 反应历程 烯烃与卤化氢的加成也是亲电加成。
C=C +H X
+ X
慢
C C + H C C H X
+ X
C C + H
快
不对称的烯烃与卤化氢加成时,可能得到两 种不同的产物。
C H HC H X 3 C 2+ H C H HC H 3C 3 X 主 要
+ + + δ δ δ δ δ δ δ
C H C H C H 3 C l 2 2 3 2 1
诱导效应的特点
(1)诱导效应是一种静电诱导作用,其影响
随距离的增加而迅速减弱或消失。诱导效应在沿σ 链传递时,一般认为每经过一个原子,即降低为原 来的三分之一,经过三个原子以后,影响就极弱了, 超过五个原子后便没有了。
有机化学——烯烃的反应
C H 2 = = C H 2H 2 S O 4
C H 3 C H 2 O S O 2 O H 9 H 0 2 o O CC H 3 C H 2 O H
不对称烯烃与硫酸加成也遵守马氏规则。
(CH3)2C==CH2( (2 1) )H H 2 2 S O O4
(CH3)2CCH3 OH
(3)与有机酸的加成:
RCHCH2BrHBr RCH2CH2Br Br
RHC C2H+Br
HBr RC2H BC r H RC 2CH 2B Hr+Br RC2H( C 不 稳 H 定 ) Br
二、自由基加成反应
注意:不对称烯烃与氢溴酸加成的反应取向刚好 是反马氏规则的。但对HCl,HI加成反应的取 向没有影响。为什么?
C H 3 C H = C H 2C H 3 C O O H H 2 S O 4 C H 3 C O O C H ( C H 3 ) 2
一、亲电加成
2、与卤素的加成:
C=C X2
CC
XX
(1)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与烯烃加成时,溴的颜色会消失,实验室
里常用这个反应来鉴别烯烃。
(2)卤素活性: 氟>氯>溴>碘 氟与烯烃反应太激烈,会使碳链断裂;碘与烯烃难以反应。
C H 为3 C 什H 2 C 么H = 会= C 有H 2 这样C 的l 2 结5 0 0 果6 ?0 0 o CC H 3 C C H l C H = = C H 2
可以用下面的结果来解释:
C H 3 C H 2 C HC H 2
伯氢 烯丙乙氢烯氢
乙烯氢难以反应,烯丙氢容易反应,其它氢处于 中间状态,原因是离解能不同。
原因:H-CI键的解离能比H-Br键的大,产生自由 基比较困难,而H-I键虽然解离能小,较易产生 I.,但I.的活泼性差,难与烯烃迅速加成,容易自 相结合成碘分子(I2).
有机化学课件(李景宁主编)第3章-单烯烃
总目录
第二节 烯烃的同分异构和命名
一、烯烃的同分异构现象
1. 构造异构(constitutional isomerism)
构造异构——分子式相同,原子或基团在分子 中连接次序不同。
碳干异构:
位置异构:(官能团变位)
CH3 CH2 CH CH2
CH3 CH2 CH CH2
CH3 C CH2 CH3
CH3 CH CH CH3
a > b;c > d
a > b,c > d
优先基团同侧-(Z) 优先基团异侧-(E)
总目录
Cl >H,Br >CH3 (E)-
I >CH3,Br >H (Z)-
(E)
(Z)
总目录
(E)-2,2,4-三甲基-3-己烯 (E)-2,2,4-trimethyl-3-hexene
(E)-3,4-二甲基-2-戊烯 顺-3,4-二甲基-2-戊烯 (E)-3,4-dimethyl-2-pentene
因为内能:烯烃 > 烷烃,所以氢化反应放热
总目录
烯烃
氢化热 kJ.mol-1
137.2 125.1 126.8 119.7
115.1
总目录
烯烃
氢化热 kJ.mol-1
126.8
119.2
112.5
111.3
总目录
(1)稳定性:反式 > 顺式 (2)C=C连接的烷基越多越稳定 • 稳定性:
• R2C=CR2 > R2C=CHR > RCH=CHR ≈ R2C=CH2 > RCH=CH2 > CH2=CH2
总目录
注意:
• 顺、反与Z、E是两种不同的表示烯烃几 何构型的方法,在大多数情况下,不存 在对应关系。即顺式不一定是Z构型,而 反式不一定是E构型。例如:
第六章 烯烃
H3C
2) 单分子消除反应,E1 ) 单分子消除反应, (CH3)3C―Cl + C2H5OH
υ = k [(CH3)3C-Cl]
(CH3)2C = CH2 单分子历程
E1反应与S 反应有相似的历程,都是通过形成碳正离子进行。 E1反应与SN1反应有相似的历程,都是通过形成碳正离子进行。 反应与
E1反应机理 E1反应机理
eg 1
CH3 CH3 C CH CH2 CH3
BrCH2 CH3
C
C
CH3 CH2CH3
3,3-二甲基3,3-二甲基-1-丁烯
反-2,3-二甲基-1-溴-2-戊烯 2,3-二甲基2,3-二甲基(E)- 2,3-二甲基-1-溴-2-戊烯
顺反:相同基团在双键同侧为顺式,反之为反式; 区 顺反:相同基团在双键同侧为顺式,反之为反式; 别 Z E:按“顺序规则”排序,较优基团在双键同侧为 , 顺序规则”排序,较优基团在双键同侧为Z, : 反之为E。 反之为 。
反应机理表明 *1 E2机理的反应遵循二级动力学。 机理的反应遵循二级动力学。 机理的反应遵循二级动力学 *2 卤代烷 反应必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 卤代烷E2反应必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 反应必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 *3 两个消除基团必须处于反式共平面位置。 两个消除基团必须处于反式共平面位置。 *4 在E2反应中,不会有重排产物产生。 反应中, 反应中 不会有重排产物产生。
CH3CH2O─+ H-CH2CH2–Br
[CH3CH2O δ─…H…CH2–CH2…Br δ─] 过渡态
CH2 = CH2 + CH3CH2OH
E2反应的能线图与S 反应类似。 E2反应的能线图与SN2反应类似。 反应的能线图与
烯烃总结,加成反应,加聚反应,烯烃的命名
烯烃》总结1.烯烃:分子里含有键的一类链烃叫烯烃。
一般,我们所说的烯烃都是指分子中只含一个碳碳双键的不饱和烃,所以也叫单烯烃,还有二烯烃,如CH2=CH—CH=CH2(丁二烯)。
2.烯烃的通式:CH2(n>2,其中有个C-H键,个C=C双键,个n2nC-C单键。
注意:环烷烃的通式与烯烃的通式相同,故通式为CH2的烃不一定是烯烃,如下图中的环丁烷n2n的分子式也符合CH O3.烯烃的系统命名法:命名方法与烷烃相似,坚持最长、最近、最简、最小原则。
不同点是主链必须含有双键。
(1)选主链:选含C=C的最长的碳链,称某烯。
2)编号:从离双键最近(不是离取代基最近)的主链碳的一端开始编号,当主链两端的碳原子离双键等近时,要求从离简单取代基近的一端开始编号,且要求取代基位次和要小。
(3)命名:取代基编号-取代基一双键位置编号+某。
CH:-CI1—CH2-C=CH2例:a.右出L HL、CH$-f=CH-fH—b.匚印CHx:O4.烯烃的物理性质:(1)常温常压下,C个数为1-4的烯烃为气态,C个数为5-18的烯烃为液态,C个数为18以上的烯烃为固态。
(2)随碳原子数增多,熔沸点逐渐升高;碳原子数相同的烯烃,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3)碳原子数增多,密度逐渐增大。
5.烯烃的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燃烧反应:Ob.在催化剂作用下被空气氧化生成醛:c.被氧化剂(如酸性KMnO4溶液、臭氧等)氧化:d.臭氧分解反应(常以信息题形式出现):O(2)易发生加成反应:可以和碳碳双键加成试剂有为H2、HCN、X2、HX、H2O等。
:-222-G——C-f一般用怖作加單的催化剂)6.烯烃的不对称加成:一般遵循马尔科夫尼科夫规则,简称马氏规则。
马氏规则:当不对称 烯烃与卤化氢发生加成反应时,通常氢加到氢多的不饱和碳原子上。
C^-C-C^-C^+甘出一如匾.CHi-CH^CHz-FHzO —7.1,3—丁二烯(CH 2=CH —CH=CH 2)的加成反应:二烯烃的通式为C n H 2n _^,其化学性质与烯烃相似,在加成反应时有多种情况:(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加成:CH 2=CH —CH=CH 2+Br 2_。
4 烯烃
两个碳原子各有一个未参加杂化的P轨道(与
3个SP2杂化轨道垂直)它们肩并肩形成π键.
C C
2015/10/25
9
最后形成的π键电子云为两块冬瓜形,分布在乙
烯分子平面的上、下两侧,与分子所在平面对称:
H C H C
H H
乙烯的结构
其它烯烃分子中的C=C:
H C H C CH3 H H C H C C2H5 H
2015/10/25
12
①
烯烃的顺反异构
相同基团处于双键的同侧叫顺式,反之为反式
*
C C
*
*
C C
*
(Z) (E)
形成顺反异构的充分条件:每个双键碳原 子必须连接两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
H 例如, 1-丁烯: CH2=C CH2CH3
2015/10/25
没有顺反异构
13
顺反异构体的系统命名
问题:
沸点: 2. 熔点: 反式烯烃>顺式烯烃(顺式对称性较低) 分子的对称性↑,烯的熔点↑。
2015/10/25 20
3.稳定性: 反式烯烃>顺式烯烃(空间位阻) 双键相连的烷基取代基越多越稳定 4.溶解性、密度: 不溶于水,可溶于非极性溶剂: 苯、四氯化碳。 密度小于1
2015/10/25
CH3CH2CH CH2 + HI CH3C CHCH3 + HI
CH3CH2CHICH3 I CH3 C CHCH3
CH3
2015/10/25
CH3H
31
Markovnikov规则的理论解释 为什么烯烃加卤化氢时遵循马氏规则? 由反应生成中间体碳正离子的难易程度和稳定性所决定的。
《有机化学》第三章 不饱和烃
吸电子基团: +NR3>NO2>CN>COOH>F>Cl>Br>I>COOR>OR>
COR>SH>OH> C CR>C6H5>CH=CH2>H
诱导效应的特点:
(1)诱导效应的强弱取决于原了或基团的电负性的大小
的两原子可相对的自由旋转。 能相对自由旋转。Βιβλιοθήκη c.键的可极化度:较小。 较大
1.2 单烯烃的异构现象
1.2.1 结构异构
CH3 CH2 CH CH2 CH3 CH CH CH3
1-丁 烯
2-丁 烯
官能团碳碳双键 位置异构
CH3 C CH2 2-甲 基 丁 烯 CH3
碳链异构
结构异构是由于分子中各原子的结合顺序不同而引起的, 位置异构和碳链异构均属于结构异构。
(2) 与卤化氢的加成
CH3CH CHCH3 + HCl CH3CH2CHCH3
2–丁烯
HBr CH3CH2CH CH2
Markovnikov规则
Cl
2–氯丁烷
Br
CH3CHCH CH3
80 %
CH3CHCH2 CH2Br 20 %
当不对称的烯烃与卤化氢等极性试剂加成时,氢原总
是加到含氢较多的双键碳原子上,卤原子(或其子或
上相互重叠。
从侧面重叠。
电子云的分布情况 a. 电子云集中于两原子 电子云分布在 键所
核的连线上,呈圆柱形分布。 在平面的上下两方,呈块
状分布。
有机化学考研复习资料-单烯烃
第三章单烯烃一、 基本内容1.单烯烃的定义和结构单烯烃指分子中含有一个碳碳双键的不饱和烃,碳碳双键是烯烃的官能团,称为烯键。
烯键是由一个碳碳σ单键和一个碳碳π键组成,具有刚性,不能绕碳碳双键自由旋转。
2.烯烃的同分异构现象烯烃的异构现象包括碳干异构;双键位置不同引起的官能团位置异构;由于双键两侧的基团在空间位置不同引起的顺反异构。
所以相同碳数的烯烃的异构体数目比相应的烷烃较多。
3.烯烃的化学性质碳碳双键是反映烯烃化学性质的官能团。
烯烃的化学性质比烷烃活泼,可以与许多试剂反应。
主要的反应有:亲电加成,催化氢化,氧化反应和聚合反应。
亲电加成包括与酸、卤素和硼烷等的加成;氧化反应包括用KMnO 4或OsO 4等作氧化剂的氧化,臭氧化反应;聚合反应主要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催化氢化系烯烃在催化剂存在下,与H 2加成,生成烷烃的反应。
4.烯烃的制备可通过卤代烃脱HX 和醇脱H 2O 等方法制得;也可通过炔烃还原制得。
5.烯烃中氢的分类:可分为烯丙氢和烯氢。
其中,烯丙氢指在C=C 双键邻位碳原子上的氢,也叫α-H ;烯氢指与C=C 双键直接相连的氢原子,它们在发生自由基取代时的活性顺序为: 烯丙氢> 烯氢6.烯烃亲电加成历程和马氏规则。
烯烃亲电加成反应一般分两步进行:第一步,烯烃接受亲电试剂的进攻生成正离子中间体;第二步,正离子与亲核物种结合。
有的反应在第一步生成的正离子为结构特殊的三元环状正离子(鎓离子),如Br 2与烯烃加成生成溴鎓正离子;第二步,Br -从背后进攻,生成反式加成产物。
卤化氢等极性试剂与不对称烯的离子型加成反应,氢原子加在含氢较多的双键碳原子上,卤素、其它亲核性原子或基团加在含氢较少的双键碳原子上。
这种取向称为马尔科夫尼科夫规则,简称马氏规则。
马氏规则是一种经验规则,应在具体的反应中作具体分析。
C C ()二、难点与重点评述本章重点是烯烃的结构,π键的特征,烯烃的化学性质及应用,亲电加成反应的历程,马式规则的应用。
单烯烃
♦烯烃的结构、同分异构和命名;♦烯烃的物理性质和主要化学反应;♦烯烃亲电加成反应的历程和马氏规则;♦乙烯氢和烯丙氢的含义和反应特点;♦掌握烯烃的自由基加成反应。
♦烯烃的系统命名法;♦烯烃的亲电加成反应和马氏规则、氧化反应。
含有碳碳双键的不饱和烃叫做烯烃,单烯烃分子中只有一个双键;单烯烃的通式是C n H 2n ;碳碳双键叫做烯键,是烯烃的官能团。
最简单的烯烃是乙烯:HHH H C C1乙烯的结构乙烯分子中碳原子为sp2杂化,三个sp2杂化轨道同一平面上彼此成120º角,还剩下一个2p轨道垂直于sp2轨道所在的平面上。
2p120ºsp2C CH HH H··π键C = Csp 2-sp 2 σ键2p-2p π键{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键长和键角为:C CH HHH 121.7°117°0.133nm0.108nm 乙烯的分子模型Kekulè模型Stuart 模型π键的形成也可以用分子轨道法说明。
反键轨道π*成键轨道πE2p y 2p y+φ 2p yφ2p yφ 2p yφ2p y-2烯键的特点π键容易破裂,发生反应;π键容易极化,发生反应;双键键长0.134nm,比碳碳单键键长0.154nm短;碳碳双键不能自由旋转。
顺-2-丁烯反-2-丁烯1烯烃的同分异构现象(1)构造异构碳链异构1-丁烯2-甲基丙烯1-butene2-methylpropene 位置异构1-丁烯1-butene2-丁烯2-buteneCH3CH2CH CH2CH3C CH2CH3CH3CH2CH CH2CH3CH CHCH3(2)立体异构 顺反异构顺-2-丁烯反-2-丁烯cis-2-butenetrans-2-buteneCH 3CH 3H H C CCH 3CH 3H HC C条件:当两个双键碳上所带有的两个基团都不同时,有顺反异构现象。
CH 3CH 3HCH 3CH 2C C无顺反异构HCH 3H HC C无顺反异构}}2烯烃的命名(1)系统命名法选择含双键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在编号时从靠近双键的一端开始,使表示双键位置的数字尽可能小;双键的位置要标明。
第三章 单烯烃
4. 氢化热与烯烃的稳定性: 1 mol不饱和烃催化加氢所放出的热量称为氢化热。 不饱和烃的氢化热↑,说明原不饱和烃分子的内能↑, 该不饱和烃的相对稳定性↓。
126.6 -1 kJ.mol E
119.5 -1 kJ.mol
115.3 -1 kJ .mol
126.6 -1 kJ.mol E
119.1 -1 kJ.mol
1. 催化氢化反应
CH3CH CH2 + H2
Ni,C2H5OH 25 C,5MPa
CH3CH2CH3
2. 催化氢化反应历程
1,2-二甲基环己烯
顺-1,2-二甲基环己烷(86%) 反-1,2-二甲基环己烷(14%)
3.催化加氢的反应活性:
CH2=CH2>RCH=CH2>RCH=CHR>R2C=CHR>R2C=CR2
0.123nm
H
以乙烯分子为例:
乙烯分子中的σ键
乙烯分子中的π键
2.π键的特征
(1)π键键能较σ键低,不稳定,易打开;具有较 大的化学活性。
C=C:610kj/mol-1
π键: 264.4kj/mol-1
C-C: 345.6kj/mol-1
(2)碳碳双键不能以σ键为轴自由旋转。 (3)键长比C-C单键短
②立体异构
顺反异构:由于双键上的碳原子不能绕双键自由旋转, 双键碳上所连的两个基团不同时,就出现顺反异构现 象。
H CH3
顺-2-丁烯
C
C
H CH3
CH3 H
C
C
H CH3
反-2-丁烯
条件:当两个双键碳上所带有的两个基团不同时,都 有顺反异构现象,但若一个双键碳上带有的两个基团 相同时,就没有顺反异构现象。
第三章单烯烃
第三章单烯烃第三章单烯烃●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烯烃的分⼦结构、п键;2、理解烯烃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3、掌握烯烃的命名法、性质及其制法;4、初步掌握烯烃的亲电加成反应历程。
●教学重点烯烃的分⼦结构、п键;烯烃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烯烃的命名法、性质及其制法;烯烃的亲电加成反应历程。
●教学难点烯烃的亲电加成反应历程。
●教学时数:●教学⽅法与⼿段1、讲授与练习相结合;2、讲授与教学模型相结合;3、传统教学⽅法与与现代教学⼿段相结合;4、启发式教学。
●教学内容第⼀节烯烃的结构分⼦中仅含有⼀个碳碳双键C=C的烃称为单烯烃,简称烯烃,通式为C n H2n。
C=C是烯烃的官能团。
1.1⼄烯的结构⼄烯是最简单的烯烃,分⼦式为C2H4,构造式为H2C=CH2。
现代物理⽅法证明,⼄烯分⼦中的所有原⼦都在同⼀平⾯上,每个碳原⼦只和三个原⼦相连。
碳碳双键的键能为610 kJ/mol,键长为0.134nm,价键之间的夹⾓彼此成1200⾓。
根据杂化轨道理论,⼄烯分⼦中的碳原⼦以sp2杂化⽅式成键,两个碳原⼦各以⼀个sp2轨道重叠形成⼀个C─Cσ键,⼜各以两个sp2轨道和四个氢原⼦的1s轨道重叠,形成四个C─Hσ键,五个σ键都在同⼀平⾯上。
每个碳原⼦剩下的⼀个2p y轨道,它的对称轴垂直于sp2轨道所在的平⾯。
它们平⾏地侧⾯重叠,便组成π键。
π键的直剖⾯垂直于σ键所在的平⾯。
推论:C=C是由⼀个σ键和⼀个π键构成。
1、π键的特点⑴π键不如σ键稳定,⽐较容易破裂。
因为π键重叠程度⽐σ键⼩,π键的键能等于264.4kJ/mol [即610(C=C 键能)-345.6(C ─C 键能)],⼩于C ─C 单键的键能为345.6kJ/mol 。
⑵π键具有较⼤的流动性,容易受外界电场的影响,电⼦云⽐较容易极化,容易给出电⼦,发⽣反应。
由于π键的电⼦云不象σ键电⼦云那样集中在两原⼦核连线上,⽽是分散成上下两⽅,故原⼦核对π电⼦的束缚⼒就较⼩。
第2章 烯烃和炔烃
HX + +HX + HX CH CH3 3 CH3
X XX CH CH3 3 CH3
(ⅰ)诱导效应对马氏规则的解释
在多原子分子中,当两个直接相连的原子的电负性不同 时,两原子间的共用电子对偏向于电负性较大的原子,使之带 有部分负电荷(用δ-),另一原子带有部分正电荷(用δ+ )。 沿着分子链诱导传递,使分子中成键电子云向某一方向偏移, 这种效应称为诱导效应,用符号I表示。 氯丙烷分子中: CH3
(2)亲电加成反应
亲电加成试剂:卤素(Br2, Cl2)、卤化氢、硫酸及水等。
①与卤素加成
CH3
CH=CH2 + Br2
CCl4
CH3 _ CH Br
CH2 Br
——实验室中,常利用这个反应来检验烯烃的存在 卤素的活性顺序:氟>氯>溴>碘
例:乙烯和溴的加成反应 实验事实1:当把干燥的乙烯通入溴的无水四氯化碳溶液中 (置于玻璃容器中)时,不易发生反应,若置于涂有 石蜡的玻璃容器中时,则更难反应。但当加入一点水 时,就容易发生反应,溴水的颜色褪去。 原因:乙烯双键受极性物质的影响,使π电子云发生极化; Br2在接近双键时,在π电子的影响下也发会生极化:
CH3
CH2CH3 C=C H H
顺- 2 -戊烯 (Z)- 2 -戊烯
CH3 CH3 C=C CH2CH3 H
顺-3-甲基-2 -戊烯 (E)-3-甲基-2 -戊烯
三、物理性质
1.在常温常压下,2—4个碳原子的烯烃为气体,5—18个碳 原子的为液体,高级烯烃为固体。 2.熔点、沸点和相对密度都随分子量的增加而升高。
第一步,由于π电子的排斥,使Br—Br键发生极化, 离π键近的溴原子带部分正电荷(Brδ+) ,另一溴原子
第章单烯烃
=
CHCH3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Br2
CCl4 0°C
(CH3)2CHCH__ CHCH3
(红棕)
Br Br
(无色)
用途: 1、制备邻二卤代烷
2、与Br2/CCl4加成常用于鉴别双键。
25
26
烯烃的亲电加成反应历程
1. 烯烃与溴加成(环状溴正离子历程) 实验事实:
说明: 极性介质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极性增大, 反应速率增大 。
119.7
烯烃
氢化热 kJ.mol-1
126.8
119.2
112.5
111.3
(1)稳定性:反式 > 顺式 (2)C=C连接的烷基越多越稳定 稳定性:
R2C=CR2 > R2C=CHR > RCH=CHR ≈ R2C=CH2 > RCH=CH2 > CH2=CH2
四. 氧化反应
(1)与高锰酸钾的反应 (2) 臭氧化 (3)环氧乙烷的生成
π电子云的极化 Br—Br的极化
说明:反应分两步进行,缺电子的溴首先进攻双键
29
(2) 与卤化氢(HX)加成 一)、基本反应
形成碳正离子中间体历程
负离子从平面的上、下两侧进攻 正离子
马氏规则:当不对称烯烃与卤化氢加成时,氢原子主 要加到含氢较多的双键碳原子上(56页)。
30
31
32
33
34
3
一 烯烃的结构
碳原子的sp2杂化
激发
杂化
2p
2p
p
2s
2s
sp2
基态
激发态
120 0
sp2杂化轨道
4
5
单烯烃知识点总结
单烯烃知识点总结一、单烯烃的结构1.1 碳碳双键的结构单烯烃的分子中含有一个碳碳双键,双键区域有较大的π电子云密度,具有较高的反应性。
碳碳双键的构成是由一个σ键和一个π键组成,π键是由两个碳原子的p轨道上的π电子形成的,而σ键是由两个碳原子的sp3杂化轨道上的电子形成的。
1.2 单烯烃的命名根据碳碳双键的位置和数量,单烯烃的命名可以根据IUPAC命名法进行命名。
通常根据碳原子链的长度和双键位置来确定分子的主链和双键位置。
例如,分子中双键位于第一个碳原子和第二个碳原子之间的单烯烃称为1-烯烃。
二、单烯烃的物理性质2.1 熔点和沸点单烯烃通常是无色的液体,其熔点和沸点随着碳原子链的长度而变化。
碳原子链越长,分子间的范德华力也会相对增强,从而导致熔点和沸点升高。
2.2 密度单烯烃的密度通常比空气大,可以在空气中悬浮。
2.3 溶解性单烯烃可以溶解在非极性溶剂中,如石油醚、丙酮等,但在水中不溶解。
这是由于单烯烃是非极性分子,和非极性溶剂有较好的相容性。
三、单烯烃的化学性质3.1 加成反应碳碳双键的π电子具有较高的反应性,可以进行加成反应。
例如,单烯烃可以和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烷,或和水进行加成反应生成醇。
3.2 氢化反应碳碳双键的π电子也可以和氢气进行加成反应生成烷烃。
这是工业上生产烷烃的重要方法之一。
3.3 卤代反应单烯烃可以和卤素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卤代烃。
这是由于碳碳双键的π电子可以提供反应位点,容易受到电子云密度较大的卤素原子的攻击。
3.4 氧化反应单烯烃可以和氧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醇、醛、羧酸等氧化产物。
这是由于单烯烃相对较高的反应性,能够和氧分子发生接触,并进行氧化反应。
3.5 聚合反应单烯烃可以和其他单体发生聚合反应,生成聚合物。
由于单烯烃中的碳碳双键具有较高的反应性,可以作为单体进入聚合反应。
四、单烯烃的应用4.1 工业上的用途单烯烃在石油化工和有机合成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乙烯是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合成聚乙烯、聚丙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等,广泛用于塑料、合成纤维、橡胶、涂料等领域。
有机化学-单烯烃
CH3 1. 化合物 CH3CH2C=CCH2CH3
C2H5
有无顺反异构?
2. 命名化合物: 1)
CH3
CH3
CC
H
Br
2) CH3CH2 C=C CH3 Cl H
Cl
CH2CH2CCH3
烯烃的物理性质
顺反异构体:
C 3 H
C 3 H
CC
H
H
μ=1.1×10-30 C.m
C 3 H
H
CC
H
C 3 H
要点:
1、选择含碳碳双键的最长碳链为主链,称为某烯。
2、 从最靠近双键(官能团)的一端开始,将主链碳原 子依次编号。
3 、将双键的位置标明在烯烃(母体)名称的前面(只 写出双键碳原子中位次较小的一个)。
4、 其它同烷烃的命名。
C2= HC2--C C3H H
主 链 选 择 (1) X
(2) X
C2-HC2-H C3H
H
H
C Cl
CF
C3 H ( H , Cl , C )
OH (H,F,O)
氯 的 原 子 序 数 最 大
(3)取代基为不饱和基团,可分解为连有两个或三个相同
的原子。
2
12
1C 2H C
C = C H 2H 相 当 于CH C 1 (C ,C ,H ); C 2 (C ,H ,H )
C
C C
C 1 = C 2 H 相 当 于C 1 C 2 H C 1 (C ,C ,C ); C 2 (C ,C ,H )
不对称烯烃与硫酸(H2SO4)加成的反应取向符合马氏规则。
C3H CH2 =C +2S H4 H O
约 1M P a
烯烃知识点总结笔记
烯烃知识点总结笔记一、烯烃的基本概念烯烃是一类含有碳碳双键结构的化合物,其中每个碳原子的四个化合价都得到了饱和。
烯烃可以按照双键的位置分为内烯烃和外烯烃两类。
在内烯烃中,双键结构位于分子的内部位置,而在外烯烃中,双键结构则位于分子的末端位置。
烯烃也可以按照双键的数量分为单烯烃、二烯烃和多烯烃等。
它们的通用结构式为CnH2n,其中n为烯烃分子中碳原子的个数。
二、烯烃的命名与结构1. 单烯烃单烯烃是指含有一个碳碳双键结构的烃类化合物,它的通用名称为“-ene”,例如乙烯、丙烯、丁烯等。
单烯烃的命名方法是根据碳原子数量及双键的位置进行命名,首先确定碳原子链的主链,并使双键的位置得到最佳编号,然后根据双键位置距离主链两端最近的碳原子的编号确定取代基的位置,并用多取代基使用逗号隔开,取代基按字母表次序进行排列。
2. 二烯烃二烯烃是指含有两个碳碳双键结构的烃类化合物,它的通用名称为“-diene”,例如丙二烯、戊二烯等。
二烯烃的命名方法和单烯烃相似,首先确定碳原子链的主链,并使双键的位置得到最佳编号,然后根据双键位置距离主链两端最近的碳原子的编号确定取代基的位置,并用多取代基使用逗号隔开,取代基按字母表次序进行排列。
3. 多烯烃多烯烃是指含有多个碳碳双键结构的烃类化合物,它的通用名称为“-diene”,例如戊二烯、己三烯等。
多烯烃的命名方法和单烯烃相似,首先确定碳原子链的主链,并使双键的位置得到最佳编号,然后根据双键位置距离主链两端最近的碳原子的编号确定取代基的位置,并用多取代基使用逗号隔开,取代基按字母表次序进行排列。
三、烯烃的物理性质1. 沸点和密度烯烃的沸点一般较低,它的分子量较小,分子间的作用力较弱,因此易于挥发和溶解。
烯烃的密度一般小于1,具有较好的浮于水的特性。
2. 反应活性烯烃中的双键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它容易进行加成反应、氢化反应、氧化反应等。
双键的位置和数量决定了烯烃的反应性,通常含有多个双键的多烯烃比含有一个双键的单烯烃具有更高的反应活性。
单烯烃的结构和命名
单烯烃的结构和命名1 / 1单烯烃的构造和命名规则一、以乙烯为例剖析构造( CH 22=CH ):1、碳均为 sp 2 杂化,△,每个杂化轨道填补有1e ,节余 p △, p 上有 1e2、每个碳各以一个杂化轨道头碰头形成σ键,同时,各自平行的p 轨道也肩并肩重叠形成Π键,节余的各自两个杂化轨道分别与氢形成4 个 σ键3、烯中双键 =1σ+1π, π键为附属键,沿键轴旋转会被损坏4、因为 π键不可以自由旋转,所以双键碳上不一样基团可有不一样的空间伸展方向,可产生构型异构(顺反 /ZE )4、π电子较裸露,故易遇到亲核试剂( E +)攻击,进而引起亲电加成等反响二、杂化态的经验鉴别碳能够形成 n 个键,即为 sp n-1 杂化态三、 σ键和 π键的差别σ可独自存在于共价键中 头碰头,键较稳固电子云圆柱状对称,密集于两原子 间,受核拘束大,键极化性小成键碳原子可沿键轴“自由 ”旋转π只好与双键、叁键共存 肩并肩,键较不稳固 电子云块状,散布于对称面上下拘束小 ,键极化性大成键碳原子不可以沿键轴自由旋转, 受核三、命名规则:1、含双键、许多支链的最长碳链某烯2、离双键近来端始编(双键碳的地点最低,再考虑代替基)3、双键地点以所在 C 的小号表示,写于母体前( 1 位、不误解时可省)4、其余原则同烷5、必需时需注明异构种类(顺 /反, Z/E)6、主要烯基见 P43,(熟记:丙烯基和烯丙基)7、环烯命名似环烷,双键位次最低8.、双烯命名称为某二烯,双键位号各自以小号分别标明 9、顺反命名:同样原子或基团在双键同侧为顺式,反之为反式10、 Z/E 命名:优先同样的原子或基团在双键同侧为 Z 型,反之为 E 型注:顺 / 反和 Z/E 不过两套不一样的命名方式,二者之间无一一对应关系;除了 C=C 以外,其余种类的双键也可能存在顺反异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烯烃的结构和命名规则
一、以乙烯为例分析结构(CH2=CH2):
1、碳均为sp2杂化,△,每个杂化轨道填充有1e,剩余p△,p上有1e
2、每个碳各以一个杂化轨道头碰头形成σ键,同时,各自平行的p轨道也肩并肩重叠形成
Π键,剩余的各自两个杂化轨道分别与氢形成4个σ键
3、烯中双键=1σ+1π,π键为从属键,沿键轴旋转会被破坏
4、由于π键不能自由旋转,因此双键碳上不同基团可有不同的空间伸展方向,可产生构型
异构(顺反/ZE)
4、π电子较裸露,故易受到亲核试剂(E+)进攻,从而引发亲电加成等反应
二、杂化态的经验判别
碳可以形成n个键,即为sp n-1杂化态
三、σ键和π键的区别
三、命名规则:
1、含双键、较多支链的最长碳链某烯
2、离双键最近端始编(双键碳的位置最低,再考虑取代基)
3、双键位置以所在C的小号表示,写于母体前(1位、不误会时可省)
4、其余原则同烷
5、必要时需标明异构类型(顺/反,Z/E)
6、主要烯基见P43,(熟记:丙烯基和烯丙基)
7、环烯命名似环烷,双键位次最低
8.、双烯命名称为某二烯,双键位号各自以小号分别标注
9、顺反命名:相同原子或基团在双键同侧为顺式,反之为反式
10、Z/E命名:优先相同的原子或基团在双键同侧为Z型,反之为E型
注:顺/反和Z/E只是两套不同的命名方式,两者之间无一一对应关系;
除了C=C之外,其他类型的双键也可能存在顺反异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