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传统建筑风格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方地区的住宅院落很小,四周房屋连成一体, 称作“一颗印”,适合于南方的气候条件.南方民 居多使用穿斗式结构,房屋组合比较灵活,适 于起伏不平的地形。南方民居多用粉墙黛瓦, 给人以素雅之感。在南方,房屋的山墙喜欢作 成“封火山墙”,可以认为它是硬山的一种夸 张处理。在古代人口密集的南方一些城市,这 种高出屋顶的山墙,确实能起到放火的作用, 同时也起到了一种很好的装饰效果。
三国魏晋时期的建筑
1.随着佛教的传入及南北民族的融合,三国魏晋南北 朝时期出现了佛教建筑,此时期的主要建筑类型有佛 寺建筑、石窟建筑、宫殿建筑和陵墓建筑四类。其室 内的平面形制以方形或类方形为主,兼有组合方形, 平面布局多采用十一以下的奇数开间,其中宫殿建筑 多为“东西堂制”式布局。
2.佛寺建筑多采用以殿为主的“前塔后殿”式布局, 陵墓建筑多为单室墓,兼有前后室布局的多室墓。此 时期室内规划设计的墙体由土墙、土木混合墙发展为 全木墙。其室内墙面的装饰以壁画为主,其装饰题材 多取自佛教传说、鸟兽等,“晕”的方法已初步出现, 多见于佛教建筑及陵墓建筑中。
建筑类别:
1.建组组群
2.单体建筑
3.宗教建筑
4.民居建筑
5.皇家园林
民居建筑
北方:北京四合院作是北方合院建筑的代表。它院落 宽绰疏朗,四面房屋各自独立,彼此之间有游廊联接, 起居十分方便。四合院是封闭式的住宅,对外只有一 个街门,关起门来自成天地,具有很强的私密性非常 适合独家居住。院内,四面房子都向院落方向开门, 一家人在里面和亲和美,其乐融融。由于院落宽敞, 可在院内植树栽花,饲鸟养鱼,叠石造景。居住者不 仅享有舒适的住房,还可分享大自然赐予的一片美好 天地。
商周时期的建筑
商周建筑,中国独特的建筑体系是在商周时期初步形成的。中国建筑基本特征的一些 形式如,基木构架、斗以及院落式组合、对称布局等在这个时期均已出现。城市开始有 了“城”和“郭”的区分。周代基本定型的建筑礼仪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被认为是商朝早期都邑西亳(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和中期都城(郑州商城)以及 晚期都城殷(河南安阳殷墟)均经考古发掘,遗址中有夯土城垣、壕沟、宫殿、 陵墓、祭祀场所、手工业作坊等遗迹。二里头遗址有大面积夯土台,规模相当宏 伟,有廊庑围绕的广庭,庭院式布局已见端倪。郑州商城范围很大,有宫殿遗址, 城垣夯土至今存留地面。殷墟宫室区有很多夯土基址,残存铜质柱;陵墓使用井 构造的木椁,出土精美的石雕和木雕刻,有漆饰痕迹。湖北黄陂盘龙城遗址是长 江流域发现的商代古城,有城壕、城垣和夯土高台上的木构宫殿基址。
唐代木构建筑只存四座,其中山西五台佛光寺大殿 为殿堂型,由柱网、铺作层、屋架三个水平层叠加 而成。山西五台南禅寺大殿、平顺天台庵大殿和芮 城五龙庙大殿为厅堂型,用若干道檩数相同的垂直 屋架并列拼成。此外,在洛阳唐宫旧址内还发现有 八角亭基址,外围用八柱,中心用四柱。参考日本 建于八世纪下半叶的荣山寺八角堂,其构造应是在 四内柱上架栏额形成方井,在其上放八个与檐柱相 应的大斗,承来自八根檐柱的角梁,再从此向中心 架斜梁,攒聚于短柱上,形成八角攒尖屋顶,即斗 尖亭榭。这就证明殿堂、厅堂、斗尖亭榭三种唐代 已有。余屋比这三种构架更简单,当也已有了。近 几年发掘出的唐建筑遗址中,殿堂多而厅堂少。殿 堂基址柱网有“日”字型、“目”字形、“回”字 形,说明《营造法式》中记载的各种殿堂柱网布置 唐已有了。把建筑中常用构架类型归纳成四型,便 于在设计中选择,表明构架在向定型化发展。
总结
中国古代的建筑具有鲜明的中国风味,传统的木制结构和古人别具匠心的设计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 每个时期的建筑都体现了每个时期的特色,恢宏大气贯穿了时代。这就是我们中国的古建筑。
谢谢观看
图片源于百度百科,百度 制作人:高霄鹏
秦汉建筑的典型
1.长城
长城秦时始皇帝派大将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伐匈奴,又将原来燕、赵、秦三国所建的城墙连 接起来,加以补筑和修整。补筑的部分超过原来三国长城的总和,长城“起临洮(今甘肃岷 县),至辽东,延袤万余里”,是古代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2.高颐阙
位于雅安市城市建设新区,成都至雅安高速公路金鸡关出口处,雅安汉阙博物馆所在地。汉阙是中 国古代特有的建筑设施,是汉代宫殿、祠庙和陵墓前一种表示尊严的装饰性建筑。 每阙由主阙和子阙组成,一般有阙墓、阙身、阙顶三部分,既是一种古老的建筑艺术,又是一种特 殊的石刻珍品,是研究当时历史文化、建筑、雕塑、美术的重要实体。
隋唐多层砖塔 苏州虎丘云岩寺塔
隋唐多层砖塔 西安慈恩寺大雁塔
隋唐单层砖塔 河南登封会善寺净藏禅师墓塔
建筑艺术
隋唐时期在建筑艺术上也有重要发展,表现在:不仅单体建筑的艺术处理手法更为细腻而有特色,在 建筑组合体、群组布局乃至城市规划上都更为成熟,形成具有高度艺术水平的唐代风格。
在单体建筑方面,自南北朝中后期出现的使用侧 脚、生起、翼角、凹曲屋面的手法更为成熟,做 法开始规范化。风格由汉式直线形的端严雄强, 变为由曲线和斜度微有变化的直线形的流丽遒劲 与更富于韵律。这时的艺术处理多在结构构件上 进行。如柱身做成梭形、八角形,梁做成中间微 拱起、底背均是弧线的虹梁,挑檐和承室内顶棚 的斗拱都做出内凹或外凸的弧面,使其组合协调 而富韵律。屋顶做成凹曲屋面和起翘翼角后,成 为最有特色的部份,庑殿、歇山、悬山、攒尖、 圆锥等屋顶形式均已出现,宫殿屋顶使用经渗炭 处理的黑瓦,用黄、绿色琉璃做屋脊和檐口,色 彩鲜明,和屋身的朱柱、绿窗、白墙形成唐代建 筑最典型的色调。为了使所用的曲线规格化,这 时还出现了“卷杀”的手法,把曲线的两轴分别 划分为三至五段,相应之点间连线,形成近似于 所需曲线的折线。
石砖结构
石砖结构分为单层结构和多层结构
隋唐单层砖塔主要用为墓塔,有方、圆、八角等形式,一般下有较高基座,塔身或下面开一门通入塔心室,或 无塔心室而只在下面开一龛。这类塔外观用预制型砖或磨砖砌出柱子、栏额、斗拱、门窗,塔檐、塔刹等,比 例秀美,砖工精致,表现出较高的砖饰面技术,河南登封会善寺净藏禅师墓塔、山西运城报国寺泛舟禅师墓塔 可为代表作。隋唐砖石塔的成就主要在艺术方面,技术上创新不很突出。
影响:奠定了古代传统的建筑形式
秦汉时期的建筑
特点: 一、建筑规模更为宏大,组合更为多样秦汉建筑在商 周已初步形成的某些重要艺术特点基础上发展而来, 秦汉的统一促进了中原与吴楚建筑文化的交流,较商 周而言,建筑规模更为宏大,组合更为多样。 二、建筑类型以都城、宫殿、祭祀建筑(礼制建筑) 和陵墓为主,到汉末,又出现了佛教建筑,如秦始皇 陵,阿房宫、丽宫等。 三、建筑风格回归规整秦汉时将建筑主体体仍为春秋 战国以来盛行的高台建筑,呈团块状,取十字轴线对 称组合,十分规整,尺度巨大,形象突出,追求象征 涵义。 四、建筑技艺比较成熟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中常用的 抬梁、穿斗、井干3种基本构架形式此时已经成型。 并且斗拱在汉代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它的种类十分之 多,可谓达到了千奇百怪的程度。同时建筑史上重要 的成就之一的砖,也是在此时开始使用。
隋唐多层砖塔有两种: 1.一种是砌出各层柱、额、门窗、斗拱、屋檐的楼阁形塔,如西安慈恩寺大雁塔和兴教 寺玄奘塔; 2.另一种是只有一层塔身,其上重叠多层塔檐的密檐塔,如西安荐福寺小雁塔和云南大理崇圣寺千寻塔。这两 种都是方形、只有外壁的空腔型塔,内部架设木楼层,差别主要在外形。楼阁塔仿多层木塔的形式,体型端庄; 密檐塔可能是对印度传来的形式经改造后形成的,呈梭形上收,曲线秀美流畅。到五代时,才在江南吴越国境 内出现一种八角楼阁型塔。与上述二种不同之处,除平面八角形外,内部还砌有塔心柱,与外壁间形成回廊。 它的外壁砌出逐层柱、栏额、斗拱、门窗、屋檐、平坐,内部在回廊两侧上部从塔壁和塔心柱相对砌出叠砌, 相接之后,在上砌厚1米左右的砖形成上层楼面。各层塔心部份在四个正面相向开甬道,十字交叉处略为扩大, 形成小的塔心室。始建于公元959年的苏州虎丘云岩寺塔是这类塔的代表作。
武侯祠
隋唐时期的建筑
原因: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高潮 时期,建筑技术和艺术也有巨大发展。隋唐时期的建 筑风格
特点:气魄宏伟,严整开朗。舒展而不张扬,古朴却 富有活力,正是当时时代精神的完美体现。
技术特点:木结构和石砖结构发展到了一定 的高度
木结构的建筑
介绍:木结构在南北朝基础上,经隋及唐前期发 展,已进入定型化和标准化的成熟时期。
隋唐时期在建筑组合上也有较大的发展,在主建 筑的四面都可接建,在左右侧的称“挟屋”,在 前后的称“对垒”,局部向前后突出的称“龟头 屋”。不仅单层建筑,楼阁也可建成组合体。唐 代建筑中最著名的组合体是大明宫麟德殿,在敦 煌唐代壁画中也可以看到组合体的形象。组合体 由若干辅翼的次要建筑簇拥主体,屋檐或曲折连 延,或上下叠压,翼角错落,屋身有大有小,虚 实结合,比单体建筑更富于艺术表现力。
中国古代传统建筑风格
汇报人:高霄鹏
目录
CONTENTS
01. 原始社会的建筑 02. 商周时期的建筑 03. 秦汉时期的建筑 04. 三国魏晋时期的建筑 05. 隋唐时期的建筑 06. 宋辽金时期的建筑 07. 明清时期的建筑
原始社会的建筑
特色:以木骨架抹草泥成为墙壁和屋顶。 住房中央有火塘,地面经压平火烤,坚硬 光滑。
宋辽金时期的建筑
特点: 1.三重城墙,便于防守(宋代积贫积弱) 2.四水贯都(水运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 3.城门布置:城门与水门的结合 4.突破里坊制(商品经济的发展) 5.商业,服务业建设发展 6. 娱乐性建筑的发展(说书,皮影,宫调木偶) 7.宫殿的作用性下降
明清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建筑
在建筑方面,明清到达了中国传统建筑 最后一个高峰,呈现出形体简练、细节 繁琐的形象。官式建筑由于斗拱比例缩 小,出檐深度减少,柱比例细长,生起、 侧脚、卷杀不再采用,梁坊比例沉重, 屋顶柔和的线条消失,因而呈现出拘束 但稳重严谨的风格,建筑形式精炼化, 符号性增强。
皇家园林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的最后一个 发展阶段。这一时期,中国古代建筑虽然 在单体建筑的技术和造型上日趋定型,但 在建筑群体组合、空间氛围的创造上,却 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明清建筑的最大成就 是在园林领域。明代的江南私家园林和清 代的北方皇家园林都是最具艺术性的古代 建筑群。
故宫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 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永乐 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它是一座长方形城池, 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面围有高10米的城墙,城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紫禁城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 内廷两部分。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内廷的中心 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
建筑造型
故宫前部宫殿,当时建筑造型要求宏伟 壮丽,庭院明朗开阔,象征封建政权至 高无上,太和殿坐落在紫禁城对角线的 中心,四角上各有十只吉祥瑞兽。故宫 的设计者认为这样以显示皇帝的威严, 震慑天下。后部内廷却要求深邃、紧凑, 因此东西六宫都自成一体,各有宫门宫 墙,相对排列,秩序井然。内廷之后是 宫后苑。故宫宫殿是沿着一条南北向中 轴线排列,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都 位于这条中轴线上。并向两旁展开,南 北取直,左右对称。这条中轴线不仅贯 穿在紫禁城内,而且南达永定门,北到 鼓楼、钟楼,贯穿了整个城市。
三国魏晋时期的建筑
1.随着佛教的传入及南北民族的融合,三国魏晋南北 朝时期出现了佛教建筑,此时期的主要建筑类型有佛 寺建筑、石窟建筑、宫殿建筑和陵墓建筑四类。其室 内的平面形制以方形或类方形为主,兼有组合方形, 平面布局多采用十一以下的奇数开间,其中宫殿建筑 多为“东西堂制”式布局。
2.佛寺建筑多采用以殿为主的“前塔后殿”式布局, 陵墓建筑多为单室墓,兼有前后室布局的多室墓。此 时期室内规划设计的墙体由土墙、土木混合墙发展为 全木墙。其室内墙面的装饰以壁画为主,其装饰题材 多取自佛教传说、鸟兽等,“晕”的方法已初步出现, 多见于佛教建筑及陵墓建筑中。
建筑类别:
1.建组组群
2.单体建筑
3.宗教建筑
4.民居建筑
5.皇家园林
民居建筑
北方:北京四合院作是北方合院建筑的代表。它院落 宽绰疏朗,四面房屋各自独立,彼此之间有游廊联接, 起居十分方便。四合院是封闭式的住宅,对外只有一 个街门,关起门来自成天地,具有很强的私密性非常 适合独家居住。院内,四面房子都向院落方向开门, 一家人在里面和亲和美,其乐融融。由于院落宽敞, 可在院内植树栽花,饲鸟养鱼,叠石造景。居住者不 仅享有舒适的住房,还可分享大自然赐予的一片美好 天地。
商周时期的建筑
商周建筑,中国独特的建筑体系是在商周时期初步形成的。中国建筑基本特征的一些 形式如,基木构架、斗以及院落式组合、对称布局等在这个时期均已出现。城市开始有 了“城”和“郭”的区分。周代基本定型的建筑礼仪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被认为是商朝早期都邑西亳(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和中期都城(郑州商城)以及 晚期都城殷(河南安阳殷墟)均经考古发掘,遗址中有夯土城垣、壕沟、宫殿、 陵墓、祭祀场所、手工业作坊等遗迹。二里头遗址有大面积夯土台,规模相当宏 伟,有廊庑围绕的广庭,庭院式布局已见端倪。郑州商城范围很大,有宫殿遗址, 城垣夯土至今存留地面。殷墟宫室区有很多夯土基址,残存铜质柱;陵墓使用井 构造的木椁,出土精美的石雕和木雕刻,有漆饰痕迹。湖北黄陂盘龙城遗址是长 江流域发现的商代古城,有城壕、城垣和夯土高台上的木构宫殿基址。
唐代木构建筑只存四座,其中山西五台佛光寺大殿 为殿堂型,由柱网、铺作层、屋架三个水平层叠加 而成。山西五台南禅寺大殿、平顺天台庵大殿和芮 城五龙庙大殿为厅堂型,用若干道檩数相同的垂直 屋架并列拼成。此外,在洛阳唐宫旧址内还发现有 八角亭基址,外围用八柱,中心用四柱。参考日本 建于八世纪下半叶的荣山寺八角堂,其构造应是在 四内柱上架栏额形成方井,在其上放八个与檐柱相 应的大斗,承来自八根檐柱的角梁,再从此向中心 架斜梁,攒聚于短柱上,形成八角攒尖屋顶,即斗 尖亭榭。这就证明殿堂、厅堂、斗尖亭榭三种唐代 已有。余屋比这三种构架更简单,当也已有了。近 几年发掘出的唐建筑遗址中,殿堂多而厅堂少。殿 堂基址柱网有“日”字型、“目”字形、“回”字 形,说明《营造法式》中记载的各种殿堂柱网布置 唐已有了。把建筑中常用构架类型归纳成四型,便 于在设计中选择,表明构架在向定型化发展。
总结
中国古代的建筑具有鲜明的中国风味,传统的木制结构和古人别具匠心的设计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 每个时期的建筑都体现了每个时期的特色,恢宏大气贯穿了时代。这就是我们中国的古建筑。
谢谢观看
图片源于百度百科,百度 制作人:高霄鹏
秦汉建筑的典型
1.长城
长城秦时始皇帝派大将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伐匈奴,又将原来燕、赵、秦三国所建的城墙连 接起来,加以补筑和修整。补筑的部分超过原来三国长城的总和,长城“起临洮(今甘肃岷 县),至辽东,延袤万余里”,是古代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2.高颐阙
位于雅安市城市建设新区,成都至雅安高速公路金鸡关出口处,雅安汉阙博物馆所在地。汉阙是中 国古代特有的建筑设施,是汉代宫殿、祠庙和陵墓前一种表示尊严的装饰性建筑。 每阙由主阙和子阙组成,一般有阙墓、阙身、阙顶三部分,既是一种古老的建筑艺术,又是一种特 殊的石刻珍品,是研究当时历史文化、建筑、雕塑、美术的重要实体。
隋唐多层砖塔 苏州虎丘云岩寺塔
隋唐多层砖塔 西安慈恩寺大雁塔
隋唐单层砖塔 河南登封会善寺净藏禅师墓塔
建筑艺术
隋唐时期在建筑艺术上也有重要发展,表现在:不仅单体建筑的艺术处理手法更为细腻而有特色,在 建筑组合体、群组布局乃至城市规划上都更为成熟,形成具有高度艺术水平的唐代风格。
在单体建筑方面,自南北朝中后期出现的使用侧 脚、生起、翼角、凹曲屋面的手法更为成熟,做 法开始规范化。风格由汉式直线形的端严雄强, 变为由曲线和斜度微有变化的直线形的流丽遒劲 与更富于韵律。这时的艺术处理多在结构构件上 进行。如柱身做成梭形、八角形,梁做成中间微 拱起、底背均是弧线的虹梁,挑檐和承室内顶棚 的斗拱都做出内凹或外凸的弧面,使其组合协调 而富韵律。屋顶做成凹曲屋面和起翘翼角后,成 为最有特色的部份,庑殿、歇山、悬山、攒尖、 圆锥等屋顶形式均已出现,宫殿屋顶使用经渗炭 处理的黑瓦,用黄、绿色琉璃做屋脊和檐口,色 彩鲜明,和屋身的朱柱、绿窗、白墙形成唐代建 筑最典型的色调。为了使所用的曲线规格化,这 时还出现了“卷杀”的手法,把曲线的两轴分别 划分为三至五段,相应之点间连线,形成近似于 所需曲线的折线。
石砖结构
石砖结构分为单层结构和多层结构
隋唐单层砖塔主要用为墓塔,有方、圆、八角等形式,一般下有较高基座,塔身或下面开一门通入塔心室,或 无塔心室而只在下面开一龛。这类塔外观用预制型砖或磨砖砌出柱子、栏额、斗拱、门窗,塔檐、塔刹等,比 例秀美,砖工精致,表现出较高的砖饰面技术,河南登封会善寺净藏禅师墓塔、山西运城报国寺泛舟禅师墓塔 可为代表作。隋唐砖石塔的成就主要在艺术方面,技术上创新不很突出。
影响:奠定了古代传统的建筑形式
秦汉时期的建筑
特点: 一、建筑规模更为宏大,组合更为多样秦汉建筑在商 周已初步形成的某些重要艺术特点基础上发展而来, 秦汉的统一促进了中原与吴楚建筑文化的交流,较商 周而言,建筑规模更为宏大,组合更为多样。 二、建筑类型以都城、宫殿、祭祀建筑(礼制建筑) 和陵墓为主,到汉末,又出现了佛教建筑,如秦始皇 陵,阿房宫、丽宫等。 三、建筑风格回归规整秦汉时将建筑主体体仍为春秋 战国以来盛行的高台建筑,呈团块状,取十字轴线对 称组合,十分规整,尺度巨大,形象突出,追求象征 涵义。 四、建筑技艺比较成熟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中常用的 抬梁、穿斗、井干3种基本构架形式此时已经成型。 并且斗拱在汉代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它的种类十分之 多,可谓达到了千奇百怪的程度。同时建筑史上重要 的成就之一的砖,也是在此时开始使用。
隋唐多层砖塔有两种: 1.一种是砌出各层柱、额、门窗、斗拱、屋檐的楼阁形塔,如西安慈恩寺大雁塔和兴教 寺玄奘塔; 2.另一种是只有一层塔身,其上重叠多层塔檐的密檐塔,如西安荐福寺小雁塔和云南大理崇圣寺千寻塔。这两 种都是方形、只有外壁的空腔型塔,内部架设木楼层,差别主要在外形。楼阁塔仿多层木塔的形式,体型端庄; 密檐塔可能是对印度传来的形式经改造后形成的,呈梭形上收,曲线秀美流畅。到五代时,才在江南吴越国境 内出现一种八角楼阁型塔。与上述二种不同之处,除平面八角形外,内部还砌有塔心柱,与外壁间形成回廊。 它的外壁砌出逐层柱、栏额、斗拱、门窗、屋檐、平坐,内部在回廊两侧上部从塔壁和塔心柱相对砌出叠砌, 相接之后,在上砌厚1米左右的砖形成上层楼面。各层塔心部份在四个正面相向开甬道,十字交叉处略为扩大, 形成小的塔心室。始建于公元959年的苏州虎丘云岩寺塔是这类塔的代表作。
武侯祠
隋唐时期的建筑
原因: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高潮 时期,建筑技术和艺术也有巨大发展。隋唐时期的建 筑风格
特点:气魄宏伟,严整开朗。舒展而不张扬,古朴却 富有活力,正是当时时代精神的完美体现。
技术特点:木结构和石砖结构发展到了一定 的高度
木结构的建筑
介绍:木结构在南北朝基础上,经隋及唐前期发 展,已进入定型化和标准化的成熟时期。
隋唐时期在建筑组合上也有较大的发展,在主建 筑的四面都可接建,在左右侧的称“挟屋”,在 前后的称“对垒”,局部向前后突出的称“龟头 屋”。不仅单层建筑,楼阁也可建成组合体。唐 代建筑中最著名的组合体是大明宫麟德殿,在敦 煌唐代壁画中也可以看到组合体的形象。组合体 由若干辅翼的次要建筑簇拥主体,屋檐或曲折连 延,或上下叠压,翼角错落,屋身有大有小,虚 实结合,比单体建筑更富于艺术表现力。
中国古代传统建筑风格
汇报人:高霄鹏
目录
CONTENTS
01. 原始社会的建筑 02. 商周时期的建筑 03. 秦汉时期的建筑 04. 三国魏晋时期的建筑 05. 隋唐时期的建筑 06. 宋辽金时期的建筑 07. 明清时期的建筑
原始社会的建筑
特色:以木骨架抹草泥成为墙壁和屋顶。 住房中央有火塘,地面经压平火烤,坚硬 光滑。
宋辽金时期的建筑
特点: 1.三重城墙,便于防守(宋代积贫积弱) 2.四水贯都(水运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 3.城门布置:城门与水门的结合 4.突破里坊制(商品经济的发展) 5.商业,服务业建设发展 6. 娱乐性建筑的发展(说书,皮影,宫调木偶) 7.宫殿的作用性下降
明清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建筑
在建筑方面,明清到达了中国传统建筑 最后一个高峰,呈现出形体简练、细节 繁琐的形象。官式建筑由于斗拱比例缩 小,出檐深度减少,柱比例细长,生起、 侧脚、卷杀不再采用,梁坊比例沉重, 屋顶柔和的线条消失,因而呈现出拘束 但稳重严谨的风格,建筑形式精炼化, 符号性增强。
皇家园林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的最后一个 发展阶段。这一时期,中国古代建筑虽然 在单体建筑的技术和造型上日趋定型,但 在建筑群体组合、空间氛围的创造上,却 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明清建筑的最大成就 是在园林领域。明代的江南私家园林和清 代的北方皇家园林都是最具艺术性的古代 建筑群。
故宫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 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永乐 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它是一座长方形城池, 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面围有高10米的城墙,城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紫禁城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 内廷两部分。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内廷的中心 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
建筑造型
故宫前部宫殿,当时建筑造型要求宏伟 壮丽,庭院明朗开阔,象征封建政权至 高无上,太和殿坐落在紫禁城对角线的 中心,四角上各有十只吉祥瑞兽。故宫 的设计者认为这样以显示皇帝的威严, 震慑天下。后部内廷却要求深邃、紧凑, 因此东西六宫都自成一体,各有宫门宫 墙,相对排列,秩序井然。内廷之后是 宫后苑。故宫宫殿是沿着一条南北向中 轴线排列,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都 位于这条中轴线上。并向两旁展开,南 北取直,左右对称。这条中轴线不仅贯 穿在紫禁城内,而且南达永定门,北到 鼓楼、钟楼,贯穿了整个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