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传统建筑风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方地区的住宅院落很小,四周房屋连成一体, 称作“一颗印”,适合于南方的气候条件.南方民 居多使用穿斗式结构,房屋组合比较灵活,适 于起伏不平的地形。南方民居多用粉墙黛瓦, 给人以素雅之感。在南方,房屋的山墙喜欢作 成“封火山墙”,可以认为它是硬山的一种夸 张处理。在古代人口密集的南方一些城市,这 种高出屋顶的山墙,确实能起到放火的作用, 同时也起到了一种很好的装饰效果。
三国魏晋时期的建筑
1.随着佛教的传入及南北民族的融合,三国魏晋南北 朝时期出现了佛教建筑,此时期的主要建筑类型有佛 寺建筑、石窟建筑、宫殿建筑和陵墓建筑四类。其室 内的平面形制以方形或类方形为主,兼有组合方形, 平面布局多采用十一以下的奇数开间,其中宫殿建筑 多为“东西堂制”式布局。
2.佛寺建筑多采用以殿为主的“前塔后殿”式布局, 陵墓建筑多为单室墓,兼有前后室布局的多室墓。此 时期室内规划设计的墙体由土墙、土木混合墙发展为 全木墙。其室内墙面的装饰以壁画为主,其装饰题材 多取自佛教传说、鸟兽等,“晕”的方法已初步出现, 多见于佛教建筑及陵墓建筑中。
建筑类别:
1.建组组群
2.单体建筑
3.宗教建筑
4.民居建筑
5.皇家园林
民居建筑
北方:北京四合院作是北方合院建筑的代表。它院落 宽绰疏朗,四面房屋各自独立,彼此之间有游廊联接, 起居十分方便。四合院是封闭式的住宅,对外只有一 个街门,关起门来自成天地,具有很强的私密性非常 适合独家居住。院内,四面房子都向院落方向开门, 一家人在里面和亲和美,其乐融融。由于院落宽敞, 可在院内植树栽花,饲鸟养鱼,叠石造景。居住者不 仅享有舒适的住房,还可分享大自然赐予的一片美好 天地。
商周时期的建筑
商周建筑,中国独特的建筑体系是在商周时期初步形成的。中国建筑基本特征的一些 形式如,基木构架、斗以及院落式组合、对称布局等在这个时期均已出现。城市开始有 了“城”和“郭”的区分。周代基本定型的建筑礼仪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被认为是商朝早期都邑西亳(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和中期都城(郑州商城)以及 晚期都城殷(河南安阳殷墟)均经考古发掘,遗址中有夯土城垣、壕沟、宫殿、 陵墓、祭祀场所、手工业作坊等遗迹。二里头遗址有大面积夯土台,规模相当宏 伟,有廊庑围绕的广庭,庭院式布局已见端倪。郑州商城范围很大,有宫殿遗址, 城垣夯土至今存留地面。殷墟宫室区有很多夯土基址,残存铜质柱;陵墓使用井 构造的木椁,出土精美的石雕和木雕刻,有漆饰痕迹。湖北黄陂盘龙城遗址是长 江流域发现的商代古城,有城壕、城垣和夯土高台上的木构宫殿基址。
唐代木构建筑只存四座,其中山西五台佛光寺大殿 为殿堂型,由柱网、铺作层、屋架三个水平层叠加 而成。山西五台南禅寺大殿、平顺天台庵大殿和芮 城五龙庙大殿为厅堂型,用若干道檩数相同的垂直 屋架并列拼成。此外,在洛阳唐宫旧址内还发现有 八角亭基址,外围用八柱,中心用四柱。参考日本 建于八世纪下半叶的荣山寺八角堂,其构造应是在 四内柱上架栏额形成方井,在其上放八个与檐柱相 应的大斗,承来自八根檐柱的角梁,再从此向中心 架斜梁,攒聚于短柱上,形成八角攒尖屋顶,即斗 尖亭榭。这就证明殿堂、厅堂、斗尖亭榭三种唐代 已有。余屋比这三种构架更简单,当也已有了。近 几年发掘出的唐建筑遗址中,殿堂多而厅堂少。殿 堂基址柱网有“日”字型、“目”字形、“回”字 形,说明《营造法式》中记载的各种殿堂柱网布置 唐已有了。把建筑中常用构架类型归纳成四型,便 于在设计中选择,表明构架在向定型化发展。
总结
中国古代的建筑具有鲜明的中国风味,传统的木制结构和古人别具匠心的设计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 每个时期的建筑都体现了每个时期的特色,恢宏大气贯穿了时代。这就是我们中国的古建筑。
谢谢观看
图片源于百度百科,百度 制作人:高霄鹏
秦汉建筑的典型
1.长城
长城秦时始皇帝派大将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伐匈奴,又将原来燕、赵、秦三国所建的城墙连 接起来,加以补筑和修整。补筑的部分超过原来三国长城的总和,长城“起临洮(今甘肃岷 县),至辽东,延袤万余里”,是古代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2.高颐阙
位于雅安市城市建设新区,成都至雅安高速公路金鸡关出口处,雅安汉阙博物馆所在地。汉阙是中 国古代特有的建筑设施,是汉代宫殿、祠庙和陵墓前一种表示尊严的装饰性建筑。 每阙由主阙和子阙组成,一般有阙墓、阙身、阙顶三部分,既是一种古老的建筑艺术,又是一种特 殊的石刻珍品,是研究当时历史文化、建筑、雕塑、美术的重要实体。
隋唐多层砖塔 苏州虎丘云岩寺塔
隋唐多层砖塔 西安慈恩寺大雁塔
隋唐单层砖塔 河南登封会善寺净藏禅师墓塔
建筑艺术
隋唐时期在建筑艺术上也有重要发展,表现在:不仅单体建筑的艺术处理手法更为细腻而有特色,在 建筑组合体、群组布局乃至城市规划上都更为成熟,形成具有高度艺术水平的唐代风格。
在单体建筑方面,自南北朝中后期出现的使用侧 脚、生起、翼角、凹曲屋面的手法更为成熟,做 法开始规范化。风格由汉式直线形的端严雄强, 变为由曲线和斜度微有变化的直线形的流丽遒劲 与更富于韵律。这时的艺术处理多在结构构件上 进行。如柱身做成梭形、八角形,梁做成中间微 拱起、底背均是弧线的虹梁,挑檐和承室内顶棚 的斗拱都做出内凹或外凸的弧面,使其组合协调 而富韵律。屋顶做成凹曲屋面和起翘翼角后,成 为最有特色的部份,庑殿、歇山、悬山、攒尖、 圆锥等屋顶形式均已出现,宫殿屋顶使用经渗炭 处理的黑瓦,用黄、绿色琉璃做屋脊和檐口,色 彩鲜明,和屋身的朱柱、绿窗、白墙形成唐代建 筑最典型的色调。为了使所用的曲线规格化,这 时还出现了“卷杀”的手法,把曲线的两轴分别 划分为三至五段,相应之点间连线,形成近似于 所需曲线的折线。
石砖结构
石砖结构分为单层结构和多层结构
隋唐单层砖塔主要用为墓塔,有方、圆、八角等形式,一般下有较高基座,塔身或下面开一门通入塔心室,或 无塔心室而只在下面开一龛。这类塔外观用预制型砖或磨砖砌出柱子、栏额、斗拱、门窗,塔檐、塔刹等,比 例秀美,砖工精致,表现出较高的砖饰面技术,河南登封会善寺净藏禅师墓塔、山西运城报国寺泛舟禅师墓塔 可为代表作。隋唐砖石塔的成就主要在艺术方面,技术上创新不很突出。
影响:奠定了古代传统的建筑形式
秦汉时期的建筑
特点: 一、建筑规模更为宏大,组合更为多样秦汉建筑在商 周已初步形成的某些重要艺术特点基础上发展而来, 秦汉的统一促进了中原与吴楚建筑文化的交流,较商 周而言,建筑规模更为宏大,组合更为多样。 二、建筑类型以都城、宫殿、祭祀建筑(礼制建筑) 和陵墓为主,到汉末,又出现了佛教建筑,如秦始皇 陵,阿房宫、丽宫等。 三、建筑风格回归规整秦汉时将建筑主体体仍为春秋 战国以来盛行的高台建筑,呈团块状,取十字轴线对 称组合,十分规整,尺度巨大,形象突出,追求象征 涵义。 四、建筑技艺比较成熟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中常用的 抬梁、穿斗、井干3种基本构架形式此时已经成型。 并且斗拱在汉代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它的种类十分之 多,可谓达到了千奇百怪的程度。同时建筑史上重要 的成就之一的砖,也是在此时开始使用。
隋唐多层砖塔有两种: 1.一种是砌出各层柱、额、门窗、斗拱、屋檐的楼阁形塔,如西安慈恩寺大雁塔和兴教 寺玄奘塔; 2.另一种是只有一层塔身,其上重叠多层塔檐的密檐塔,如西安荐福寺小雁塔和云南大理崇圣寺千寻塔。这两 种都是方形、只有外壁的空腔型塔,内部架设木楼层,差别主要在外形。楼阁塔仿多层木塔的形式,体型端庄; 密檐塔可能是对印度传来的形式经改造后形成的,呈梭形上收,曲线秀美流畅。到五代时,才在江南吴越国境 内出现一种八角楼阁型塔。与上述二种不同之处,除平面八角形外,内部还砌有塔心柱,与外壁间形成回廊。 它的外壁砌出逐层柱、栏额、斗拱、门窗、屋檐、平坐,内部在回廊两侧上部从塔壁和塔心柱相对砌出叠砌, 相接之后,在上砌厚1米左右的砖形成上层楼面。各层塔心部份在四个正面相向开甬道,十字交叉处略为扩大, 形成小的塔心室。始建于公元959年的苏州虎丘云岩寺塔是这类塔的代表作。
武侯祠
隋唐时期的建筑
原因: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高潮 时期,建筑技术和艺术也有巨大发展。隋唐时期的建 筑风格
特点:气魄宏伟,严整开朗。舒展而不张扬,古朴却 富有活力,正是当时时代精神的完美体现。
技术特点:木结构和石砖结构发展到了一定 的高度
木结构的建筑
介绍:木结构在南北朝基础上,经隋及唐前期发 展,已进入定型化和标准化的成熟时期。
隋唐时期在建筑组合上也有较大的发展,在主建 筑的四面都可接建,在左右侧的称“挟屋”,在 前后的称“对垒”,局部向前后突出的称“龟头 屋”。不仅单层建筑,楼阁也可建成组合体。唐 代建筑中最著名的组合体是大明宫麟德殿,在敦 煌唐代壁画中也可以看到组合体的形象。组合体 由若干辅翼的次要建筑簇拥主体,屋檐或曲折连 延,或上下叠压,翼角错落,屋身有大有小,虚 实结合,比单体建筑更富于艺术表现力。
中国古代传统建筑风格
汇报人:高霄鹏
目录
CONTENTS
01. 原始社会的建筑 02. 商周时期的建筑 03. 秦汉时期的建筑 04. 三国魏晋时期的建筑 05. 隋唐时期的建筑 06. 宋辽金时期的建筑 07. 明清时期的建筑
原始社会的建筑
特色:以木骨架抹草泥成为墙壁和屋顶。 住房中央有火塘,地面经压平火烤,坚硬 光滑。
宋辽金时期的建筑
特点: 1.三重城墙,便于防守(宋代积贫积弱) 2.四水贯都(水运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 3.城门布置:城门与水门的结合 4.突破里坊制(商品经济的发展) 5.商业,服务业建设发展 6. 娱乐性建筑的发展(说书,皮影,宫调木偶) 7.宫殿的作用性下降
明清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建筑
在建筑方面,明清到达了中国传统建筑 最后一个高峰,呈现出形体简练、细节 繁琐的形象。官式建筑由于斗拱比例缩 小,出檐深度减少,柱比例细长,生起、 侧脚、卷杀不再采用,梁坊比例沉重, 屋顶柔和的线条消失,因而呈现出拘束 但稳重严谨的风格,建筑形式精炼化, 符号性增强。
皇家园林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的最后一个 发展阶段。这一时期,中国古代建筑虽然 在单体建筑的技术和造型上日趋定型,但 在建筑群体组合、空间氛围的创造上,却 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明清建筑的最大成就 是在园林领域。明代的江南私家园林和清 代的北方皇家园林都是最具艺术性的古代 建筑群。
故宫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 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永乐 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它是一座长方形城池, 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面围有高10米的城墙,城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紫禁城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 内廷两部分。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内廷的中心 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
建筑造型
故宫前部宫殿,当时建筑造型要求宏伟 壮丽,庭院明朗开阔,象征封建政权至 高无上,太和殿坐落在紫禁城对角线的 中心,四角上各有十只吉祥瑞兽。故宫 的设计者认为这样以显示皇帝的威严, 震慑天下。后部内廷却要求深邃、紧凑, 因此东西六宫都自成一体,各有宫门宫 墙,相对排列,秩序井然。内廷之后是 宫后苑。故宫宫殿是沿着一条南北向中 轴线排列,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都 位于这条中轴线上。并向两旁展开,南 北取直,左右对称。这条中轴线不仅贯 穿在紫禁城内,而且南达永定门,北到 鼓楼、钟楼,贯穿了整个城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