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doc
论语十二章原文与翻译
论语十二章原文与翻译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论语》原文与翻译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习以后按时复习,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恼怒,不就是修养好的人吗”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温习已学过的知识,从中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做老师了。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子说:“我每天从多个方面反省自己: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忠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探求学问,三十岁自立于世,四十岁不会迷惑,五十岁懂得天意,六十岁各种话都能听得进去,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地做事而不越出规矩。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学习知识却不加思考,就会迷惑不解而无所得;只凭自己思考而不学习,就无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译文∶孔子说∶“颜回的品行好啊!一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里,别人忍受不了心中的忧愁,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
颜回的品行好啊!”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译文∶孔子说:“了解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做的食物,喝冷水,弯起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
用不正当手段得来的财富和地位,对于我来说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孔子说:“几个人同行,这中间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
论语十二章及翻译
《论语》十二章翻译12,1,贤贤易色【原文】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文】子夏说:“一个人如果能见贤思齐并改变自己、能尽心尽力侍奉父母、能全心全意地为国家效劳、与人交往恪守信用,就算他没有什么学历,我也会觉得他是一个真正有学问的人。
”12,2,过,则勿惮改【原文】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
无友不如己者。
过,则勿惮改。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自重就没有威信,如果善于学习就不会固步自封,要讲忠诚,讲信誉,不要与不讲忠诚不讲信誉的人为友,有了错误不要回避,要勇于改正。
”12,3,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原文】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求吃得好,住得好,勤奋做事少承诺,按照高尚的道德规范来要求自己,这样才是一个真正好学的人。
”12,4,君子不器【原文】子曰:“君子不器。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要成为单纯的工具。
”12,5,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原文】子贡问君子。
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译文】子贡问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君子。
孔子说:“先要按照自己的言论去行动,而且要始终如一。
”12,6,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原文】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孔子说:“君子团结而不搞小圈子,小人搞小圈子而不团结。
”12,7,君子无所争【原文】子曰:“君子无所争。
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
其争也君子。
”【译文】孔子说:“对于君子来说没有什么可争的。
如果有的话,也就是射箭比赛之类。
比赛时,相互礼让上场。
比赛后,共同欢饮。
即便在争的时候也保持君子风度。
”12,8,德不孤,必有邻【原文】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一定会有邻居。
”12,9,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原文】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译文】孔子对子夏说:“你要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
初中必考文言文《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
初中必考文言文《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则》翻译:孔子说:“学习后经常温习所学的知识,不也很令人愉悦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必定用三件事反省自己:替人谋事有没有不尽心尽力的地方?与朋友交往是不是有不诚信之处?师长的传授有没有复习?”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翻译: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便能有新的理解和心得,就可以做老师了。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翻译:孔子说:“只是读书,却不思考,就会受骗上当;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无定。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翻译: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翻译:孔子说:“看见有才能的人(德才兼备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缺点,有要改正。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翻译: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
我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好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正自己的缺点。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子罕》翻译:孔子说:“上天把德赋予了我,桓魋能对我怎么样?”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述而》翻译:孔子说:“君子胸怀宽广,小人忧愁不安。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泰伯》翻译:孔子说:“不在那个职位上,就不考虑那方面的事。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学而》翻译:孔子说:“父母年迈在世,尽量不远处旅行。
《论语》十二章原文、翻译及赏析
《论语》十二章原文、翻译及赏析《论语》十二章原文、翻译及赏析《论语》十二章春秋战国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论语》十二章译文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做事才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
”孔子说:“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不学习就会心中充满疑惑而无定见。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
《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
《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学而》)孔子说:“君子,吃食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舒适,做事勤勉,说话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他怎样对待礼呢?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他怎样对待乐呢?”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里仁》)孔子说:“在早上得知了真理,到晚上死去也可以了。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里仁》)孔子说:“君子知晓大义,小人知晓小利。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孔子说:”见到有德行的人就想要像他看齐。
见到没有德行的人就在心里反省自己(是否有这样的缺点)”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雍也》)孔子说:“质朴多于文采就难免显得粗野,文采超过了质朴又难免流于虚浮,文质兼备、配合适当,这样之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担当的责任重而且路程遥远。
把在天下实现仁作为自己必须承担的责任,不是很重大吗?奋斗终生,到死才停止,道路不是很遥远吗?”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子罕》)孔子说:“好比堆土成山,只差一筐土没有成功,这时停下来,是我自己停下来的;譬如填平洼地,虽然只倒下一筐土,如果决心努力前进,这是我自己要前进的。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罕》)孔子说:“智慧的人不疑惑,仁德的人不忧愁,勇敢的人不畏惧。
”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
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翻译】孔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从心里感到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君子作风吗?”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身: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自己还不精通熟练呢?”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命运;六十岁时对各种言论能辨别是非真假,也能听之泰然;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却不逾越法度规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翻译】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理解与体会,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翻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感到疑惑。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翻译】孔子说∶“贤德啊,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学习的乐趣。
贤德啊,颜回!”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翻译】孔子说:“懂得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翻译】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论语十二章翻译及原文(重点标注)
《论语》十二章翻译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时去复习它,不也是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到这里),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2.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做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3.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为外物所迷惑,五十岁我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时能听得进各种意见,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又不超出规矩。
”4.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翻译: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这样的人可以把他当老师了。
"5.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翻译:孔子说: “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疑惑。
”6.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翻译:孔子说:“颜回的品德多么高尚啊!(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依然自得其乐。
颜回的品德多么高尚啊!”7.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翻译: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它)的人,不如爱好(它)学习的人;爱好(它)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它)学习为乐的人。
”8.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翻译: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
《论语》十二章原文、翻译及赏析
《论语》十二章原文、翻译及赏析《论语》十二章春秋战国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论语》十二章译文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做事才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
”孔子说:“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不学习就会心中充满疑惑而无定见。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
《论语》十二章原文、翻译
【译文】孔子说:君子看重的是道义,小人看重
(4)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 仁》
【译文】孔子说:“看到有德行有才能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 能在其中和他看齐;见到没有德行的人就要在内心反省自 我的缺点。”
【解读】省心向善去恶
【译文】孔子说:“智慧的人不疑惑,仁德的人不忧愁, 勇敢的人不畏惧。”
(9)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译文】子贡问道:“有一个可以终身奉行的字吗?” 孔子说:“大概是‘恕’吧!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 加给别人。”
(10)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 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 木之名。”《论语·阳货》
《论语》十二章 原文、翻译
(1)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 如乐何?”《论语·八佾(yì)》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遵守 礼仪有什么用?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礼乐有 什么用?”
(2)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 仁》
【译文】孔子说:“早晨得知了道,就是当天晚 上死去也心甘。”
(5)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 子。”《论语·雍也》
【译文】性情过于直率就显得粗鲁,礼仪过于恭敬就显得虚浮。 恰当的性情与礼仪,才是成熟的人该有的样子。
(6)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 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
【译文】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 他责任重大,程还不遥远 吗?”
【解读】自我约束的重要性
【译文】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抑制自己,使 言语和行动都走到礼上来,就是仁。一旦做到了这 些,天下的人都会称许你有仁德。实行仁德要靠自 己,难道是靠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德 的具体途径。”孔子说:“不合礼的事不看,不合 礼的事不听,不合礼的事不言,不合礼的事不做。” 颜渊说:“我虽然不聪敏,请让我照这些话去做。”
论语十二章原文注释翻译
论语十二章原文注释翻译《论语》十二章原文注释翻译第一章、子思问礼篇子思问礼。
子曰:“倾瓶之未尝也,斯已矣夫!”犯我者,退而唾;由也,喧而不可使止。
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因不失其友,不失其真;如无其为,则仄陋而不实;行不由径,事不离纪,是以君子恭其所不好,亲其所不亲,约违藏焉!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第二章、学而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第三章、为政篇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第四章、八佾篇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第五章、里仁篇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叶公问孝。
子曰:“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
有酒食,先生馔,则祭如在;末也,曰:‘何以祭?祭于神也。
’以求嗣也,曰:‘何以事?事于人也。
’”叶公曰:“色难。
”子曰:“患被其恶人之褊未能忍也。
”第六章、公冶长篇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之中,非其罪也”。
第七章、雍也阖庐篇子使雍朝请曰:“请与我赋。
”子曰:“诗云‘嘘缁,女常青以尔岁月。
’”以山川之,观其所由,溪而未尝,沅乎不盈,浏乎冱,“山可平也匪由也。
可以附委也自诗以之可以骜意也。
”子曰:“是品也。
”第八章、述而篇子曰:“述而不作,信约而不费。
”第九章、颜渊篇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求妄言之,陈蔡父之说而问之。
‘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见礼。
’”第十章、子路篇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
”请益曰:“鲁虽小邦,其政教若何?”子曰:“夫其匹夫也溥勇也!未知焉得闻政也?冯唐老马之驰也,其犹贤乎?”第十一章、宪问篇季康子问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则哲者,其言则信。
动素之礼,之从政者,其人则温正者。
其未得之也,其康诸?”第十二章、子贡篇子贡问友,子曰:“忠尔乎?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夫!告尔而知。
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
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1、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翻译】XXX说:“研究并时常温,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从心里感到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君子作风吗?”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乎?”——《学而》【翻译】XXX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身: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自己还不精通熟练呢?”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翻译】XXX说:“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命运;六十岁时对各种言论能辨别是非真假,也能听之泰然;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却不逾越法度规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翻译】XXX说:“温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
——《为政》【翻译】XXX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无所得。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dān sì),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XXX,回也!”——《雍也》【翻译】XXX说∶“贤德啊,XXX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斗室中,他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XXX却仍旧不改变向道的兴趣。
贤德啊,XXX!”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翻译】XXX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qū gōng)而枕之,乐亦在个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翻译】XXX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兴趣也就在这中央了。
《论语》12章及翻译
论语十二章及翻译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从心里感到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君子作风吗”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
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译文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
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
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
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 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很少有真诚的。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
4、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
事君,能致其身。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文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
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子夏说:“一个人能够看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
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5、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论语十二章原文与翻译完整版
论语十二章原文与翻译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论语》十二章原文与翻译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译文:孔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从心里感到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君子作风吗”2、曾子(曾参,孔子弟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身: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自己还不精通熟练呢”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命运;六十岁时对各种言论能辨别是非真假,也能听之泰然;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却不逾越法度规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译文: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译文: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无所得。
”这是孔子所提倡的学习方法:要学习与思相结合。
启示: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茫;只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译文∶孔子说∶“贤德啊,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
贤德啊,颜回!”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译文∶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论语十二章》原文+翻译+注释
11 《论语》十二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时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一起探讨学问),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不是有才德的人吗?(学习方法+学习之乐+君子风度)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
时:按时。
说:同“悦”愉快。
朋:志同道合的人。
愠:生气,恼怒。
君子:有才德的人。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学习方法:温故知新的必要性。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孔子说:“只知道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两者相结合的必要性。
)罔:迷惑。
殆:疑惑。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子夏说:“广泛地学习而且能坚定志向,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
”(学习方法:“博学”“笃志”是基础,“切问”“近思”是方法,“仁”是结果。
)笃:坚定。
切:恳切。
仁:仁德。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孔子说:“懂得如何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学习态度:兴趣的必要性。
)之:代词,它,指学问和事业或仁德。
者:代词,……的人。
好:喜爱,爱好。
乐:以……为乐。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
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好的方面就引以为戒去改正。
”(学习态度:虚心学习,择善而从、不善而改。
)焉:于此,在其中。
善者:好的方面,优点。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别人谋划事情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温习了呢?”(品德修养:每天反省自己的行为,先人后己。
论语十二章全文翻译
论语十二章全文翻译《论语十二章》全文翻译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时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品德上有修养的人吗?”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被外物所迷惑,五十岁能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学习就会心中充满疑惑而无所得。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译文】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
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快乐的人。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了。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4-1 《论语》十二章 原文及翻译(教师版)
选择性必修上《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1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学而》)【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要求饱足,生活不要求安逸,做事勤勉而语言谨慎接近有道德的人来匡正自己,这就可以说是喜欢学习了。
”2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译文】孔子曰:“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还要礼仪做什么?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还要奏乐做什么?”3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里仁》)【译文】孔子说:“早上明白了仁义之道,晚上为它去死也可以。
”“早上明白了道,晚上死了也可以。
”4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里仁》)【译文】孔子说:“君子对道义通晓(看重),小人对利益通晓(看重)。
”5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译文】孔子说:“见到有才华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和他看齐;看见没有德行的人自己的内心就要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样的错误。
”6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雍也》)【译文】孔子说:“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恰到好处,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7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译文】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不志向远大且意志坚毅,因为他任务艰巨而路途遥远。
以实行仁德为己任,不是很艰巨吗?直到死才停止追求,不是很遥远吗?”8.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子罕》)【译文】孔子说:“(做事)好比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堆成了,如果停下来,那是我半途而废停下的;(做事)好比用土平地,即使才倒下一筐,如果能继续做下去,那是我坚持不懈做成的。
”9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罕》)【译文】孔子说:“有智慧的人,不会被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有忧愁;勇敢的人面不会有所畏惧。
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
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论语》十二章【作者】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朝代】先秦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翻译】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时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品德上有修养的人吗?”《学而》里曾子说:“我每日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人谋划事情是否竭尽自己的心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被外物所迷惑,五十岁能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当(别人的)老师了。
”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使精神受到损害。
”孔子说:“多么贤德啊,颜回!”一碗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不能忍受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爱好学习)的乐趣。
孔子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
孔子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论语十二章》原文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三、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四、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六、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七、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八、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九、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十、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十一、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十二、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翻译一、孔子说:“学习了然后按时温习它,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吗?”二、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谋划事情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守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三、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能有所成就,四十岁(掌握了知识)而不致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上天的意旨,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岁可以顺从意愿,又不越过法度。
”四、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凭借(这)做老师了。
”五、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对自己的学业)有疑惑。
”六、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那贫困的忧愁,颜回却依然自得其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①十二章
1.子②曰:“学而时习③之,不亦说④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l è)乎人不知而不愠⑤,不亦君子
⑥乎”(《学而⑦》)
注释:①《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
《论语》共 20 篇,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它以语录体、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
弟子的言行。
②子:先生,指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 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Zōu)邑 (yì)(现山东曲阜)人。
③时习:按一定的时间复习。
时,按时。
④不亦说( yuè)乎:不也是很愉快吗不亦 ,, 乎,表示委婉的反问语气。
乎,语气词。
说,通“悦”,愉快。
⑤愠( yùn):生气,发怒。
⑥君子: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⑦学而:和下文的“雍也”
“述而”等都是《论语》的篇名。
篇名只是从各篇第一则语录中摘取两三个字而来,并没有特别的意
义。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又按一定的时间去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
远方(到这里)来,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2.曾子①曰:“吾②日③三省④吾身:为⑤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⑤乎传
⑦不习乎”(《学而》)
注释:①曾 (Zēng)子:即曾参 (shēn)(前 505-436 ),姓曾,名参,字子舆,春秋战国间鲁国南武城
(现在山东嘉祥,一说山东平邑)人。
孔子的学生。
②吾:人称代词,我。
③日,每天。
④三省( xǐ ng):多次进行自我检查。
三,泛指多次。
省,自我检查,反省。
⑤为,替。
⑥信:真诚,诚实。
⑦传( chu án):老师传授的知识。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
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了”
3.子曰:“吾十有五①而志于学,三十而立②,四十而不惑③,五十而知天命④,六十而耳顺
⑤,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⑥矩⑦。
”(《为政》)
注释:①十有( yòu)五:指 15 岁。
“有”通“又” ,古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常常加“有”
字。
②立:站立,站得住,这里可理解为独立做事情。
③惑:迷惑,疑惑。
④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⑤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
通常的解释是,能听得进不同意见。
⑥逾( yú):越过,超过。
⑦矩( j ú):规矩,规范。
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物所迷惑,五十岁时知道哪些是不能
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意见,到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却不逾越规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①,可以为师矣。
”(《为政》)
注释:①温故而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
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以当老师了。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①,思而不学则殆②。
”(《为政》)
注释:①罔( wǎng):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有害。
②殆(
”
dà)i,有害。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①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②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
注释:①箪(dān),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
②堪:忍受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那
穷困的忧愁,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
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7.子曰:“知之①者②不如好③之者,好之者不如乐④之者。
”(《雍也》)
注释:①之:代词,它,这里指学问和事业。
②者:代词,,, 的人。
③好 (h à:o)喜欢,爱好。
④乐(lè):以,,为乐趣。
孔子说:“知道学问和事业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8.子曰:“饭疏食饮水①,曲肱②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③我如浮云。
”(《述
而》)
注释:①饭疏食饮水:吃粗粮、喝冷水。
饭,这里是吃饭的意思。
古代汉语中,“水” 指冷水,“汤”
指热水。
②肱( gōng):胳膊。
③于:对,对于。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其中了。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
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①。
择其善者②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注
释:①焉: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
②善者:好的方面,优点。
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
我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 他们的缺点就要改正。
”
10.子在川①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②。
”(《子罕》)
注释:①川:河,河流。
②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意思是,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
逝,流逝。
斯,这,
指河水。
舍,舍弃。
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
”
11.子曰:“三军①可夺帅也,匹夫②不可夺志也。
”(《子罕》)
注释:①三军:军队的通称。
古制,12500 为一军。
② 匹夫:普通的人,男子汉。
孔子说:“一国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一个男子汉,却也不可以夺去他的志气。
”
12.子夏曰:“博学而笃①志,切问而近思②,仁③在其中矣。
”(《子张》)
注释:①笃(dǔ):忠实,坚守。
②切问而近思: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情。
③仁:仁德。
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并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并能多考虑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其
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