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处作业危害因素
高处作业的职业风险;事故发生的一般规律及常见危险因素;精神紧张产生的危害。
![高处作业的职业风险;事故发生的一般规律及常见危险因素;精神紧张产生的危害。](https://img.taocdn.com/s3/m/82429b96680203d8ce2f24c1.png)
高处作业的职业风险;事故发生的一般规律及常见危险因素;精神紧张产生的危害。
一、高处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很多具体的危险有害因素与工作环境关系很大。
建筑高处作业、通讯、广告高处作业、清洁维护高处作业、拆除施工高处作业等,不同行业中涉及的高处作业,在作业中都可能发生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机械伤害等。
此外,从事高处作业人员由于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的状态,容易引发身体内部的不良反应。
二、从高处坠落造成伤残、死亡,是常见的工伤事故之一。
通过对建筑施工行业高处坠落死亡事故统计分析发现:坠落发生点以平(窗)台口、井架口、楼梯口、预留洞口、电梯口占首位,占21.4%;其余依次为踩漏瓦片,占14.3%;竹梯、人字梯坠落死亡亦占14.3%;脚手架坠落占13.0%;在高处安装、油漆、拆除、切割等所坠落死亡占6.5%。
高处坠落事故的普遍规律是:登得越高。
坠落上网的危险越大。
但据统计在高处坠落死亡中,高度在2m以下发生坠楼死亡的仍占7.1%。
登高2m以下,虽然还不属于我国规定的高处作业范围,但绝不能加以忽视,因为这个高度作业的人数较多,基数大,即发生伤亡的几率小,其发生伤亡事故的人次数也较多。
三、人离地面越高,越容易产生怕坠的紧张心理,尤其是当从高处向下看时,心情更加紧张甚至产生恐惧心理,此时更容易发生失误行为。
通过坠落事故分析,可以知道为什么事故多发生在平台口、井架口等处,其原因均与精神极度紧张所致的行为失误有很大关系。
其次,人们处于紧张状态时,神经系统会发出信号,促使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而使心跳加快、血管收缩、暂时性血压增高。
当从高处回到地面上后,紧张心情得到缓解,脉搏。
血压才会逐渐恢复到原有水平。
长期从事高处作业,尤其是二级以上(作业高度在5m以上)高处作业,所引起的精神紧张长期得不得缓解和消除,由紧张引起的血压升高也得不到恢复,因此这种行业的人群中,高血压发病率随工龄增长而明显增高。
这种增高在50岁以后更加明显,患者人数可比正常人群高出1倍以上。
高空作业常见隐患
![高空作业常见隐患](https://img.taocdn.com/s3/m/5aca3a20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7a.png)
高空作业常见隐患高空作业是指在一定高度以上进行的作业活动,包括建筑施工、电力维修等多个行业。
由于作业环境的高度和复杂性,高空作业存在一些常见的隐患,需要我们加以重视和防范。
本文将针对高空作业的常见隐患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不当的安全防护措施在高空作业中,不当的安全防护措施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例如,工人未佩戴安全带,没有使用安全网等。
这样的情况容易导致工人从高处摔落,造成人员伤亡。
除了工人个人的安全意识不足外,企业也需要加强对高空作业的安全管理。
应该制定明确的作业规范和安全标准,确保每个人都按照规定进行操作,并提供必要的安全装备和防护设施。
二、高处坠物风险高空作业中,由于操作人员的疏忽或设备故障,导致物品从高处掉落的情况时有发生。
这些坠落物品可能会造成现场工人受伤,甚至致命。
为降低高处坠物风险,相关企业应加强对设备的维护和检查,确保设备运行正常无故障。
此外,工人在高处作业时,应将工具放置在安全固定处,注意避免把物品从高处掉下。
同时,周围的人员应佩戴好安全帽等防护装备,以应对可能的坠物风险。
三、气候条件的影响高空作业往往受到气候条件的限制,如风力、降水等。
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继续进行高空作业,会增加事故的风险。
因此,企业应建立完善的气象监测系统,并按照预警指标及时判定是否适宜进行高空作业。
同时,对于不适宜的气象条件,应暂停或延迟作业,确保工人的安全。
四、人员培训不足高空作业需要工人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然而,有些企业在招聘和培训工人时存在问题,导致作业人员的专业素养不足。
这种情况下,高空作业的风险将大大增加。
为了提高工人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相关企业应该加强培训工作,定期举办专业培训课程,让工人了解高空作业的注意事项、应对方法等。
五、设备维护不及时高空作业涉及到许多设备,如起重机、吊篮等。
如果这些设备没有得到及时的维护和保养,隐患将会逐渐积累。
例如,起重机的钢丝绳老化、控制系统失灵等都可能引发事故。
建筑和拆除过程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建筑和拆除过程危险、有害因素识别](https://img.taocdn.com/s3/m/eb8d4015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9c.png)
建筑和拆除过程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建筑和拆除过程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在建筑和拆除过程中,存在多种危险和有害因素,这些因素可能导致事故发生或对工作人员的健康造成影响。
本文将对这些危险和有害因素进行详细识别,包括高处作业危险、机械操作危险、尘毒噪声危害、火灾和爆炸隐患、交叉作业风险、感染疾病风险、劳动强度过大和心理压力过大等方面。
一、高处作业危险高处作业是建筑和拆除过程中常见的危险因素之一。
工作人员在进行高处作业时,可能会遇到以下危险:1.安全措施不到位:高处作业时,如果没有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如佩戴安全带、搭建脚手架等,可能会导致工作人员坠落或受伤。
2.人员疏忽大意:高处作业时,工作人员容易疏忽大意,如不注意周围环境、不遵守安全规定等,可能会导致意外发生。
二、机械操作危险在建筑和拆除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操作各种机械,如挖掘机、吊车等。
但是,这些机械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以下危险:1.设备老化:机械设备的部件可能存在老化现象,如磨损、腐蚀等,可能会导致设备故障或意外发生。
2.操作失误:工作人员在操作机械时可能会存在操作失误的情况,如误操作、速度过快等,可能会导致设备损坏或人员受伤。
三、尘、毒、噪声危害在建筑和拆除过程中,工作人员可能会遇到尘、毒、噪声等危害,这些危害可能会对工作人员的健康造成影响:1.长期接触危害因素:长期接触粉尘、噪音和有毒物质等危害因素,可能会对工作人员的呼吸系统、听力系统和神经系统造成损害。
2.健康影响:尘、毒、噪声等危害因素可能会对工作人员的健康造成直接影响,如引起呼吸道疾病、听力损失和心理压力等。
四、火灾和爆炸隐患建筑和拆除过程中存在火灾和爆炸隐患,这些隐患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1.烟囱效应:建筑物的烟囱效应可能会导致火灾迅速蔓延,给灭火工作带来困难。
2.可燃材料:建筑和拆除过程中可能会接触到各种可燃材料,如木材、塑料等,这些材料可能会在高温或明火作用下迅速燃烧。
3.爆炸隐患:拆除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到易燃易爆物品的处理,如石油气管道、化学气体容器等,这些物品在处理不当的情况下可能会引发爆炸事故。
施工现场常见危险源有害因素与防治措施
![施工现场常见危险源有害因素与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016376f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6e.png)
施工现场常见危险源有害因素与防治措施施工现场是一个充满各种危险的地方,因此了解并掌握施工现场常见的危险源、有害因素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对于保障工人的安全和健康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施工现场常见的危险源和有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1.高处坠落危险:在建筑施工中,高处作业时的坠落危险是最常见的一种危险源。
例如,在搭建脚手架、安装外墙幕墙等作业过程中,工人需要在高处进行操作,一旦不慎坠落,将会造成严重的伤害甚至死亡。
2.机械设备伤害:施工现场通常使用各种机械设备,如起重机、钢琴架等,这些设备在操作不当或维护不到位的情况下会产生伤害。
例如,起重机在行驶过程中发生侧翻、吊运物体掉落等都会对工人的安全造成威胁。
3.电击危险:在施工过程中,电源线、电焊设备等都会带来电击的风险。
工人进行电焊、电工作业时如果没有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很容易触电。
4.化学品危险:在一些施工现场,如化工厂、化学实验室等,化学品是一种常见的危险源。
不正确的储存、使用化学品容易导致泄露、燃爆等严重事故。
1.噪声:施工现场通常会产生很高的噪音,如起重机的噪声、振捣机的噪声等,如果长时间暴露在这些噪声之下,工人就会受到严重的听力损伤。
2.粉尘、烟尘:在一些施工现场,如矿山、挖掘工地等,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和烟尘。
长期暴露在这些环境中容易导致呼吸系统疾病。
3.毒气:一些施工现场,如地下工程、排水井等,可能会存在有害气体的泄露。
这些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硫化氢等,对于工人的健康极具危害。
针对施工现场常见的危险源和有害因素,我们应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1.高处作业防护措施:在进行高处作业时,必须配备安全带、安全防护网等设备,确保工人可以安全工作。
同时,应定期对脚手架、悬挑平台等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牢固可靠。
2.机械设备操作防护措施:在操作机械设备时,工人应接受相应的培训,了解设备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操作规程。
同时,机械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其正常工作。
作业场所危险因素告知书
![作业场所危险因素告知书](https://img.taocdn.com/s3/m/a9156128cc22bcd127ff0ca3.png)
作业场所危险因素告知书
被告知人:年月日
被告知人:年月日
被告知人:年月日
喷砂工的职业危害告知与防护书员工你好:你在小纪汗项目部从业的喷砂属于有毒有害工种,在施工中要加强对自己的劳动保护,防止职业危害身体健康,是我们项目部义不容辞的责任,如果在工作中有以下情况请及时告诉我项目部工会组织或立即和我们联系,联系:或,以便维护你的合法权益,你平平安安幸福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一、喷砂作业中的主要危害:我项目部喷砂工为有毒有害工种中的职业其主要职业危害现在告知如下:1、喷砂作业接触或吸入粉尘,首先对皮肤、角膜、粘膜等产生局部的刺激作用,并产生一系列的病变。
如粉尘作用于呼吸道,早期可引起鼻腔粘膜机能亢进,毛细血管扩,久之便形成肥大性鼻炎,最后由于粘膜营养供应不足而形成萎缩性鼻炎。
还可形成咽炎、喉炎、气管及支气管炎。
作用于皮肤、可形成粉刺、毛囊炎、脓皮病。
2、喷砂作业可能会导致工人吸入砂尘,因而罹患一种潜在致命的肺部疾病名为硅肺病,将使身体健康严重受损。
二、喷砂作业职业危害的防护:为了降低喷砂工的职业危害,必须采取一系列有效的防治措施。
1、作业时必须穿戴或佩带个体防护用品,并正确使用防护用品,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2、强化劳动保护宣传教育及现场跟踪监测工作.对喷砂作业人员应进行必要的职业安全卫生知识教育,提高其自我防意识,降低职业病的发病率。
从业者签名:年月日
作业场所危险因素告知书
被告知人:年月日。
高处作业危害分析
![高处作业危害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2a722b0312b3169a551a465.png)
高处作业的隐患排查及事故防范对策措施一、高处作业的定义及事故分析高处作业亦称“高空作业”,是指在一定的高度有可能坠落的作业,国家标准GB3608—93《高处作业分级》明确规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称为高处作业。
"高处作业容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从可能发生的地点分析,其分布非常广泛,有船坞、码头、机舱、甲板面等生产区域,也有在起重机械设备、屋顶、通道、平台等非生产区域.从受伤部位分析,由于坠落后头部着地或受冲击,易造成脑外伤或内脏损伤而致命;四肢、躯干、腰椎等部位受冲击往往造成重伤甚至终生残废。
造成高处坠落事故的原因分析有:工人违反操作规程或劳动纪律;个人防护用品缺乏或有缺陷;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培训教育不足,不懂得操作技术和知识;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劳动组织不合理,禁忌人员进行高处作业;现场缺乏检查工或指导有错误;造成安全装置、防护失效;冒险进入危险场所;光线不足或工作地点及通道情况不良;大风或恶劣天气下冒险作业。
同时,高处作业乱丢余料、失手坠落、活动脚架没有清除,人员没有带安全护具,可能被落物或抛射物所伤害,造成物体打击事故。
从受伤部位看,物体打击造成死亡的部位大部分都在头部,其次是胸部,而造成的重伤事故,其受伤部位大多数在腿部,其次是眼部。
从受伤害人员看,主要是装配工、电焊工等一线生产工人,这是因为造船厂的主要一线生产工种作业环境较差,活动范围大,在未离胎的分段上,在合拢口的吊架里,在货舱的导架上,作业时多是两人或两人以上立体交叉作业,配合不当往往酿成悲剧,伤人伤己。
对物体打击伤害所造成的重伤死亡事故分析的结果表明,主要原因大致是违反操作规程或劳动纪律、对现场缺乏检查和设计有缺陷。
高处作业事故包括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两方面,其中高处坠落约占高处作业事故的百分之六十,而且事故后果比较严重。
二、高处作业事故隐患识别海因里希事故法则揭示了事故与隐患的关系:千万次的隐患,对应着330起意外事故,而这330起意外事故,包含着300起无伤害、无损失或险肇事件,29起轻伤或低损失事故和1起死亡、重伤或重大损失事故。
高处作业危害因素
![高处作业危害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665c5d5a69eae009581bec6b.png)
高处作业危害因素
石油炼制装置多数为多层布局,高处作业的机会比较多,如设备巡检、设备管线拆装、阀门检修更换、防腐刷漆保温、仪表调校、电缆架空敷设等。
高处作业事故发生率高,伤亡率也高。
在建筑施工、检维修、工程抢修等过程中,由于作业环境的特殊性,各种事故时有发生,其中以高处坠落事故居多。
2007年,集团公司发布《安全生产禁令》,在第二条明确规定:严禁高处作业不系安全带,违者予以开除并解除劳动合同。
高处作业是指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 m以上(含2 m),有坠落可能的位置进行的作业。
从作业位置到最低坠落着落点的水平面,称为坠落高度基准面。
高处作业的危害主要是高处坠落。
造成高处坠落的原因主要有:
1、安全设施不够完善,作业现场井、坑、沟无盖板;操作平台、爬梯没有防护设施,或检修时临时拆除防护栏,未及时恢复。
2、使用的各种登高工具(梯子、脚手架、脚扣、安全带等)存在缺陷,或使用不当。
3、各种升降设施(电梯、吊车、天车等)无安全装置或不符合安全要求,或缺乏严格的安全管理,没有按规程进行安全监测。
4、高处作业人员身体条件较差,思想麻痹、安全意识不强,图省事,作业时不挂安全带、不戴安全帽、不挂安全网,在石棉瓦之类不坚固的材料上作业,违反劳动纪律酒后作业等。
5、工器具失灵,配合不好,危险物料坠落伤害等。
6、进行现场设备巡回检查时,爬梯、护栏较滑,照明光线不良,平台有油污、积雪等。
高空作业有害因素及预防措施
![高空作业有害因素及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33a7fe9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6e.png)
高空作业有害因素及预防措施在高处作业中,有害因素的来源及危害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坠落风险:在高处作业中,如果未防护、防护不好或作业不当,人员有可能从高处坠落,造成严重伤害甚至生命危险。
2.物体打击:高空作业过程中,施工材料、工具等物品可能从高处掉落,对地面上的人员和设备造成伤害。
3.不良气候条件:如强风、大雨、雷电等恶劣的气候条件会增加高空作业的风险,增加人员受伤的可能性。
4.不稳定的工作平台:高空作业需要使用各种工作平台,如脚手架、吊篮等,如果平台不稳定或者没有正确安装,会导致人员滑倒或坠落。
5.机械伤害:操作不慎可能导致工作人员受伤甚至死亡。
6.培训不足:如果作业人员的技能和知识不足,可能会影响操作规范和安全意识,增加事故发生的概率。
7.疲劳因素:长时间的工作或过度劳累可能导致作业人员失去平衡或判断力下降,从而增加事故发生的概率。
8.安全检查缺失:如果安全检查缺失或不到位,将无法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从而增加事故发生的概率。
为了预防这些事故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使用安全设备:根据工作需要,使用合适的个人防护设备,如安全带、安全帽、防滑鞋等。
2.增强安全意识: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3.合理安排工作计划:避免长时间连续工作和过度劳累,合理安排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和强度。
4.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
5.加强天气监测:在恶劣天气条件下,尽量避免进行高处作业;如果必须进行高处作业,应采取特殊的防护措施。
6.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高空作业中的危险因素与防范措施
![高空作业中的危险因素与防范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2646e4c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ed.png)
高空作业中的危险因素与防范措施高空作业是在较高的高度进行的工作,如建筑工地的外墙维修、电力线路维护等。
由于这些工作的特殊性,高空作业存在着许多潜在的危险因素。
为了保障工人的安全,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势在必行。
本文将分析高空作业中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高空作业中的危险因素1. 高处坠落高处坠落是高空作业中最常见的危险因素之一。
当工人没有正确系好安全带、平台或脚手架不牢固时,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坠落事故。
另外,天气状况不佳、工作区域狭窄以及工人疲劳都会增加高处坠落的风险。
2. 物体坠落在高空作业中,工人需要使用各种工具和材料,其中包括重物。
如果这些物体没有正确固定或操作不当,就有可能从高处坠落,危及周围工人的安全。
3. 电击风险在高空作业中,电线和设备可能在工作区域附近存在。
如果工人没有正确使用绝缘工具,或者与带电部件接触,就有可能发生电击事故。
4. 自然灾害高空作业往往在室外进行,暴风雨、雷电、强风等自然灾害都会增加工人的风险。
被风吹走、被闪电击中或被落下的树枝伤到都是可能的危险。
二、高空作业中的防范措施1. 安全培训与教育在进行高空作业之前,所有工人都应接受正规的安全培训和教育。
他们需要了解各种高空作业的风险,学习正确使用安全装备和设备,并掌握救生技能。
2. 安全带的使用工人必须正确佩戴和使用安全带。
安全带应牢靠地固定在安全锚点上,确保在发生坠落时能有效保护工人。
3. 定期检查和维护工具和设备所有用于高空作业的工具和设备都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完好可用。
工人在使用这些工具和设备之前,应进行必要的检查,并遵循正确的使用操作指南。
4. 设立警示标志和防护措施工作区域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提醒工人谨慎。
在高处作业时,应设立必要的防护措施,如安全网、防护栏杆等,以防止工人意外坠落。
5. 天气监控与紧急情况预防作业前应对天气状况进行监控,并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在预警天气或紧急情况下,应立即停止高空作业,并安全撤离工作人员。
高空作业风险告知书
![高空作业风险告知书](https://img.taocdn.com/s3/m/ad284be3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41.png)
高空作业风险告知书引言概述:高空作业是指在建筑、工程、维修等领域中进行的需要在高处进行的作业活动。
由于高空作业涉及到较高的高度和复杂的环境,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为了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减少事故的发生,特此发布高空作业风险告知书,以提醒工作人员注意高空作业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一、高空作业的风险1.1 高处坠落风险:在高空作业过程中,工作人员可能会因为失足、不慎滑倒或者工具设备的掉落而发生坠落事故。
高处坠落是高空作业中最常见的事故类型之一。
1.2 物体打击风险:在高空作业过程中,工作人员可能会因为物体的掉落或者飞溅而受到打击。
这些物体可能是工具、设备或者材料,对工作人员的安全构成威胁。
1.3 环境因素风险:高空作业的环境因素也是风险的来源之一。
例如,恶劣的天气条件、强风、雷电等都可能对高空作业造成不利影响,增加了工作人员的风险。
二、高空作业的安全措施2.1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工作人员在进行高空作业时,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安全带、防滑鞋等。
这些装备可以有效地减少工作人员在高空作业中发生事故的风险。
2.2 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高空作业所使用的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安全可靠。
工作人员在使用设备之前,应仔细检查设备的状况,避免因为设备故障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2.3 建立安全操作规程:针对高空作业,应建立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并进行培训和教育。
工作人员应熟悉并遵守这些规程,确保高空作业的安全进行。
三、高空作业的培训和教育3.1 提供专业培训:为了保证高空作业的安全进行,工作人员应接受专业的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高空作业的基本知识、安全操作规程、紧急情况处理等。
只有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工作人员才能进行高空作业。
3.2 定期演练和模拟:除了培训之外,定期进行演练和模拟也是提高工作人员应对紧急情况能力的有效方式。
通过模拟真实的高空作业场景,让工作人员熟悉应对不同情况的方法和步骤,提高应急反应能力。
高空作业安全操作规范(PPT)
![高空作业安全操作规范(PPT)](https://img.taocdn.com/s3/m/080b5b97866fb84ae45c8dfa.png)
2、临边防护规定
基坑周边、墩柱支架的操作平台、盖梁操作平台四周、桥梁 临边、现浇梁临边,都必须设置防护栏杆,并挂设安全网。
钢筋横杆上杆直径不应小于16mm,下杆直径不应小于 14mm,栏杆柱直径不应小于18mm,采用电焊或镀锌钢 丝绑扎固定。
钢管横杆及栏杆柱均采用Φ48×(2.75从10米高处坠落
2009年2月15日 ,上海曲阳路610弄内发生惊险一幕,一 名26岁的工人在居民楼外墙上搭建脚手架时失足从10米高 处坠落,经检查,该工人颅脑出血严重。事故原因:作业时 未系安全带
五、上海高处坠落伤亡统计数据
2005年上海市地域内共发生生产安全死亡事 故391起、死亡413人,其中高处坠落事故死 亡132人;2006年上海市地域内发生生产安 全死亡事故380起、死亡397人,其中高处坠 落事故死亡136人。
4、操作平台
操作平台应由专业技术人员按现行的相应规范进行设计,计 算书及图纸应编入施工组织设计。
操作平台的面积不应超过10㎡,高度不应超过5m。还应进 行稳定验算,并采取措施减少立柱的长细比。
装设轮子的移动式操作平台,轮子与平台的接合处应牢固可 靠,立柱底端离地面不得超过80mm。
操作平台可采用Φ(48~51)×3.5mm钢管以扣件连接, 亦可采用门架式或承插式钢管脚手架部件,按产品使用要求进 行组装。平台的次梁,间距不应大于40cm;台面应满铺 3cm厚的木板或竹笆。
操作平台四周必须按临边作业要求设置防护栏杆,并应布置 登高扶梯
四、高空作业事故案例
吉林市5名施工人员从高处坠落3死2伤:2008年10月18日, 吉林市某医院在进行外墙保温过程中,施工吊栏不慎从六楼 坠落该事故造成3人死亡,2人重伤。
登高作业八大风险及管控措施
![登高作业八大风险及管控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ed6b601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88.png)
登高作业八大风险及管控措施在准备队登勾工的工作过程中,存在许多可能对其安全构成威胁的风险因素。
以下是对这些风险因素的分析和管控建议。
1.高处坠落2.为了防止高处坠落,首先应确保工作区域设有完善的安全网和护栏,并定期检查其完好性。
同时,工人应佩戴安全带,并确保其连接可靠。
在进行登高作业前,应对工人进行专门的高处作业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3.物体打击4.为了防止物体打击,工人应佩戴头盔和其他适当的防护装备。
在工作场所,应确保货物堆放稳固,防止其滑落或倾倒。
同时,定期检查起重设备和物料输送系统,确保其正常运行,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物体打击事故。
5.触电伤害6.在工作中,应确保电源线绝缘良好,避免发生触电事故。
工人应避免直接接触裸露的电线和电气设备。
对于可能接触到电源的工作,应佩戴绝缘手套和鞋子。
同时,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7.机械伤害8.准备队登勾工在操作机械设备时,应接受专门的机械操作培训,并确保其了解设备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在使用机械设备前,应检查设备的安全装置是否完好,避免因安全装置缺失或损坏导致机械伤害事故。
9.火灾爆炸10.为了防止火灾爆炸,工人应严格遵守用火和危险品管理制度。
在作业现场,应设置明显的火源和火警报警装置。
工人应掌握基本的消防知识和技能,以便在火灾发生时迅速采取应急措施。
11.尘毒危害12.为了减少粉尘和毒物对工人的危害,应采取适当的通风措施,如安装排风扇或送风装置。
同时,工人应佩戴防尘口罩和其他个人防护用品。
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清扫和洒水,减少粉尘的悬浮和积累。
此外,应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空气质量检测,确保空气中的有毒物质浓度符合国家标准。
13.特种作业14.对于涉及特种作业的工作,如高空作业、起重作业等,工人应接受专门的培训并取得相应的特种作业资格证书。
在作业过程中,应遵守相关安全法规和标准,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15.极端天气16.在极端天气条件下,如高温、低温、雷电、大风等,应停止户外作业。
高处作业中的危害因素
![高处作业中的危害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eb584803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b2.png)
高处作业中的危害因素高处作业指的是在一定高度范围内进行的各种作业活动,如建筑物施工、电线架设、设备维修等。
由于高处作业涉及到危险性较高的因素,如高处坠落、电击、化学品接触等,是一项非常危险的工作。
本文将介绍高处作业中的危害因素及防范措施,以提高人们对高处作业的认识和安全意识。
高处坠落高处坠落是高处作业中最常见的伤害方式之一。
在进行高处作业时,当工人没有正确佩戴安全带或固定绳索,或者固定绳索由于不安全丢失后,就会发生坠落事故,造成严重的伤害甚至死亡。
因此,防范高处坠落是高处作业的重要任务。
防范高处坠落,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工人必须佩戴安全带并扣好环形收紧器,保证在高处作业时能够固定好自己。
•工作平台必须按规定进行搭建,并配备检修门、栏杆等防护设施。
•工人在进行高处作业前,必须接受相关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工程项目管理必须从组织和制度上进行规范管理,确保作业人员的质量。
电击在高处作业中,电击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伤害方式。
电击的发生原因是工人在进行电气设备维修时,电源未断开、保护措施不完善等因素导致。
电击可能导致工人触电、烧伤等损伤,甚至生命危险。
防范电击,也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工人在进行电气设备维修时,必须切断电源并使用适当的绝缘工具。
•进行电气设备维修的工人必须接受专业技能培训,并熟练掌握相应的安全操作常识。
•工程项目管理必须对电气设备作业进行规范管理,确保作业人员不会因为操作不当而受伤。
化学品接触在高处作业中,另一个危险因素是化学品接触。
当工人在高处作业时,如果涉及到有毒化学品的操作,一旦发生泄漏,就会对人体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
防范化学品接触,也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工程项目管理要进行化学品密闭管理,且只有专业人员才能操作,确保作业人员不会因为接触化学品而受到伤害。
•工人在进行化学品作业时必须佩戴符合规定的呼吸器和防护服。
•高处作业必须对作业现场进行充分的通风并确保安全出口通畅。
结语综上所述,高处作业中存在多种危害因素,必须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安全保障措施,才能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高处作业风险分析与应对措施
![高处作业风险分析与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6650369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56.png)
高处作业风险分析与应对措施高处作业中的危害因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高处坠落:高处作业时,工作人员可能会不慎踩空、失去平衡或受到外界力影响而坠落。
坠落可能导致严重受伤甚至死亡。
2.物体打击:在高处作业过程中,工具、材料或设备可能会从高处掉落,对下方人员造成伤害。
特别是在没有合适的防护措施或工作区域内没有安全网的情况下,这种风险更大。
3.触电:如果高处作业涉及电气设备,工作人员可能会不慎触电,导致严重受伤甚至死亡。
4.机械伤害:高处作业过程中,工作人员可能会接触到各种机械装置和设备,如果不了解操作规程或没有使用合适的工具和设备,可能会造成机械伤害。
5.缺乏安全防护设施:高处作业需要适当的安全防护设施,如安全带、安全网等。
如果这些设施不足或损坏,会增加工作人员受伤的风险。
6.疲劳和心理压力:长时间的高处作业可能导致工作人员疲劳和心理压力增大,影响其判断力和反应能力,从而增加事故发生的风险。
7.天气和环境因素:恶劣的天气和环境条件,如强风、低温、雨雪等,可能会增加高处作业的难度和风险。
为了减少高处作业中的危害因素,应采取以下措施:1.进行充分的安全教育和培训,使工作人员了解高处作业的风险和正确的操作方法。
2.提供适当的安全防护设施,并确保其完好有效。
3.制定并执行严格的安全规章制度,包括工作许可制度、安全检查制度等。
4.对高处作业过程进行全面评估,确定所有潜在的风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5.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避免工作人员长时间连续进行高处作业。
6.提供必要的医疗保障和急救设施,以便在发生事故时及时处理。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防护常识范文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防护常识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65b6425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ce.png)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防护常识范文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建筑施工工地中高处作业已成为一项常规工作。
然而,高处作业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风险,如果不加以妥善的防护措施,就有可能导致工人意外伤亡。
因此,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防护常识的学习和应用显得十分重要。
二、高处作业的风险1. 高度坠落风险:在高处作业期间,如果失去平衡或绳索、脚手架等设备损坏,工人可能会从高处坠落,导致严重伤害甚至死亡。
2. 物体坠落风险:在高处进行施工时,可能会有工具、材料等物体从高处掉落,对下方人员造成伤害。
3. 电气风险:高处作业往往伴随着电缆、电线等电气设备,如管理不善,可能导致触电事故的发生。
三、高处作业安全防护常识1. 提前规划和筹备:在进行高处作业之前,首先要进行详细的施工计划和安全评估。
明确作业范围、高度并同步计划好安全防护措施。
2. 使用规范的设备和工具:选择经过检测合格的脚手架、吊篮等设备,并确保其正常使用和维护。
同时,使用符合标准的工具,并注意及时更换磨损或损坏的设备。
3. 严格的操作规程:在高处作业时,工人必须牢记操作规程,并按照规程进行操作。
比如,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个人防护设备,并注意站稳脚下。
4. 防止坠落:为防止工人从高处坠落,必须设置防护栏杆、安全网等防护设施。
同时,要确保这些设施能够承受工人可能发生的冲击力。
5. 预防物体坠落:在高处作业期间,应将工具、材料等放置在固定的位置,确保不会掉落。
同时,要及时清理作业区域,避免杂物堆积。
6. 密切监控和沟通:高处作业期间,应有专人负责监控并及时沟通。
如发现异常情况,要立即采取措施,确保工人安全。
7. 定期的培训和演练:为了提高高处作业安全防护意识,建筑施工单位应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演练,让工人熟悉操作技巧和应急措施。
四、案例分析近年来,由于高处作业安全措施不到位,导致了一系列的事故。
例如,某施工工地上,工人在安装脚手架时没有佩戴安全帽,结果一个工人在安装过程中不慎坠落,造成严重伤害。
施工现场常见危险源清单
![施工现场常见危险源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49f65e06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aa.png)
施工现场常见危险源清单施工现场是建筑工程的实施地点,但同时也是一处危险的工作场所。
在施工现场,各种危害因素不断出现,如果不加以控制和防范,就会导致工人受伤或者损失巨大。
本文将介绍施工现场常见的危险源,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高处作业的危险源高处作业是施工现场最常见的作业形式之一,但同时也是最危险的作业形式之一。
下面是一些与高处作业有关的危险源:1.高处坠落:高处作业人员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坠落,如没有手扶梯、没有护栏、没有规定作业范围等。
2.坠物:在高处作业时,可能会发生工具、材料或其他物品坠落伤人。
3.落地伤人:高处作业人员不擅长摆弄物品,可能会在酝酿阶段就砸伤他人,如工人在楼上敲掉装修物件掉下来,砸中楼下路人的头颅等。
4.超负荷:高处作业人员可能会因为材料、设备等超载而导致坠落。
机械作业的危险源施工现场常用到各种机械设备,这些设备能够大大提高施工效率,但也会带来相应的危险。
1.被机械设备撞击:机械操作时,工人可能会被移动的机械底盘、叉车等设备撞击。
2.被机器设备夹住:工人在洞塞物品、线路修缮等作业中,容易被机器设备夹住,伤及手脚等肢体。
3.狭小空间:设置狭小作业空间,可能会导致工人陷入其中无法脱困。
4.机械过热:在极端的气候条件下,机械设备过热可能会导致设备故障,或者出现操作错误,导致危险。
电气作业的危险源电器故障是施工现场必须时刻警惕的危险源,是近几年施工空间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之一。
1.电气火灾:在电气设备短路、过载或其他故障情况下,可能会引起火灾。
2.电击伤人:电器故障可能会导致电击伤人事故,工人触电后可能会受伤或死亡。
3.电器设施安全措施不到位:对电气设备的安全控制不到位,可能会导致电气事故和火灾。
危险品作业的危险源在一些施工现场,会使用许多危险品或危险物质,包括化学品、建筑材料等。
这些物质往往具有毒性、易燃和易爆等特点,给工作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1.危险品泄漏:危险品泄漏可能会引起火灾、腐蚀和爆炸等危险情况。
高处作业危险有害因素辨识表
![高处作业危险有害因素辨识表](https://img.taocdn.com/s3/m/bb3b232b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38.png)
3、平台、走道、脚手架上堆放的物件不超过允许载荷。
4、高处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工具袋,大工具系保险绳,传递物品时严禁随意抛掷物件;电焊的物件不得移动。
5、高处作业切割的工件、边角余料等应放置在牢靠的地方或用铁丝扣牢并有防止坠落的措施或废料及时清理放置地面。
6、高处作业严禁随意攀爬;严禁坐在平台空洞边缘、骑坐在栏杆上,躺在走道或安全网内休息。
7、严禁酒后高处作业。
8、使用合格的登高工具。
序号
作业活动
危险点/危险源
危害后果
预控措施
高处作业
(1)
作业环境
1、在夜间或光线不足之处进行高处作业。
2、高处作业周围防护栏杆高度不符合要求。
3、平台、走道、斜道未装设挡脚板
4、高处作业周围空洞、沟道未装设盖板或围栏,或未装安全网。
5、特殊高处作业危险区未设立围栏及警示牌。
6在带电体周围进行高处作业、传递物品时使用金属线。
7、在石棉瓦、油毡等轻型或简易结构的屋面上进行工作未采取可靠的防坠落措施
高处坠落
1、在夜间、光线不足的地方加强照明。
2、防护栏。
4、作业周围空洞、沟道装设盖板或围栏。
5、高处作业周围布设安全网。
6、特殊高处作业危险区设立警示牌。
7、在带电体周围进行高处作业,传递物品时禁止使用金属线。
8、在石棉瓦、油毡等轻型或简易结构的屋面上进行工作采取可靠的防坠落措施
(2)
交叉作业
交叉作业场所
物体打击
1、上下交叉作业搭设隔离层,在施工完成前严禁任意拆除。
2、交叉施工时工具、材料、边角料等严禁上下投掷,应用工具袋、簌筐或调笼吊运。
(3)
高处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处作业危害因素
石油炼制装置多数为多层布局,高处作业的机会比较多,如设备巡检、设备管线拆装、阀门检修更换、防腐刷漆保温、仪表调校、电缆架空敷设等。
高处作业事故发生率高,伤亡率也高。
在建筑施工、检维修、工程抢修等过程中,由于作业环境的特殊性,各种事故时有发生,其中以高处坠落事故居多。
2007年,集团公司发布《安全生产禁令》,在第二条明确规定:严禁高处作业不系安全带,违者予以开除并解除劳动合同。
高处作业是指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 m以上(含2 m),有坠落可能的位置进行的作业。
从作业位置到最低坠落着落点的水平面,称为坠落高度基准面。
高处作业的危害主要是高处坠落。
造成高处坠落的原因主要有:
1、安全设施不够完善,作业现场井、坑、沟无盖板;操作平台、爬梯没有防护设施,或检修时临时拆除防护栏,未及时恢复。
2、使用的各种登高工具(梯子、脚手架、脚扣、安全带等)存在缺陷,或使用不当。
3、各种升降设施(电梯、吊车、天车等)无安全装置或不符合安全要求,或缺乏严格的安全管理,没有按规程进行安全监测。
4、高处作业人员身体条件较差,思想麻痹、安全意识不强,图省事,作业时不挂安全带、不戴安全帽、不挂安全网,在石棉瓦之类不坚固的材料上作业,违反劳动纪律酒后作业等。
5、工器具失灵,配合不好,危险物料坠落伤害等。
6、进行现场设备巡回检查时,爬梯、护栏较滑,照明光线不良,平台有油污、积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