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子网掩码计算方法

合集下载

2.2.22.2.2子网掩码计算机网络基础

2.2.22.2.2子网掩码计算机网络基础

255.255.255.0
表2-2 默认子网掩码
子网掩码
自定义子网掩码 将一个网络划分为几个子网,需要每一段使用不同的网络号或
子网号。将掩码中原本为0的主机号的最高位部分修改为1,从而使得 本来应当属于主机号的部分改变成为网络号,将主机号分为两个部分: 子网号和子网主机号,进而达到将一个网络划分成多个子网的目的。 形式如下: 未做子网划分的IP地址:网络号+主机号 做子网划分后的IP地址:网络号+子网号+子网主机号
子网掩码
子网掩码
子网掩码,是与IP地址结合使用的一种技术。 它的主要作用有两个:
01
用于确定 IP地址中 的网络号 和主机号
02
用于将一个 大的IP网络 划分为若干 小的子网络
子网掩码
子网掩码是一个32位的二进制数, 其对应网络地址的所有 位都置为1,对应于主机地址的所有位都置为0。并且1和0分别 都是连续的。左边是网络位,用二进制数字“1”表示,1的数 目等于网络位的长度;右边是主机位,用二进制数字“0”表示, 0的数目等于主机位的长度。
表2-5 转化为二进制
11010000 10101000 00000001 01000001
子网掩码 AND运算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11000000 11010000 10101000 00000001 01000000
将AND运算结果转换成十进制数为:192.168.1.64, 即B主机所在的网络地址为192.168.1.64。
子网掩码
例如,A主机的IP地址为192.168.1.129,B主机的IP地址 为192.168.1.65,子网掩码均为255.255.255.192时,转换为 二进制数进行运算如表2-4所示。

学习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了解IP地址和子网掩码

学习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了解IP地址和子网掩码

学习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了解IP地址和子网掩码IP地址和子网掩码是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中的重要概念。

它们在网络通信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以清晰、准确的方式介绍IP地址和子网掩码的概念、作用以及在实际网络配置中的应用。

一、IP地址IP地址是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的缩写,意为互联网协议地址。

它是计算机在网络上的唯一标识,类似于人类在现实世界中的住址。

IP地址由32位或128位二进制数表示,用来标识网络中的设备。

1.1 IP地址的分类IP地址分为IPv4和IPv6两个版本。

IPv4采用32位二进制数表示,由四个八位字节组成,每个字节用十进制表示,中间用点号分隔。

例如,192.168.0.1就是一个IPv4地址。

而IPv6采用128位二进制数表示,由八个四位字节组成,每个字节用十六进制表示,中间用冒号分隔。

1.2 IP地址的结构IPv4地址被分为网络号和主机号两部分,用于区分不同的网络和主机。

网络号表示网络的标识,主机号表示具体的主机设备。

不同类别的IP地址划分了不同数量的网络号和主机号。

1.3 IP地址的用途IP地址是实现数据在网络中传输的基础,它为不同的计算机提供了互相通信的能力。

通过IP地址,计算机可以定位并发送数据到目标设备。

通过IP地址,用户可以访问互联网上的各种资源,如网页、文件、视频等。

二、子网掩码子网掩码也是IP地址中重要的概念,它用于将IP地址划分为网络号和主机号两部分。

子网掩码是一个与IP地址等长的二进制数,其中连续的1表示网络号部分,连续的0表示主机号部分。

2.1 子网掩码的作用子网掩码的作用是将IP地址划分为网络号和主机号两部分。

它确定了网络中主机的数量范围和网络的规模。

在进行网络通信时,子网掩码用于判断目标设备是否在同一网络中,以确定数据的传输路径。

2.2 如何计算子网掩码子网掩码的值通常使用CIDR(Classless Inter-Domain Routing)表示法来表示,例如,/24表示子网掩码中前24个连续的1。

详细分析IP地址子网掩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和计算方法

详细分析IP地址子网掩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和计算方法

详细分析IP地址、子网掩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和计算方法1.IP地址的概念为了让网络上的两台计算机之间在相互通信,人们给每一台计算机都事先分配一个类似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电话号码一样的标识地址,即IP地址,并作为数据包里的附加信息传送。

IP地址是由32位二进制数组成,而且在英特网范围内是唯一的。

为方便记忆,将IP地址分成四段,每段8位并用小数点隔开,然后换成十进制数,这样就变成了我们常见的:202.112.42.79。

应用IP地址的时候必须注意:IP地址不能以数字127开头,数字127保留给内部回送函数;IP地址的第一个字节不能为255,255用做广播地址;IP地址的第一个字节不能为“ 0” ,“ 0” 表示该地址是本地主机,不能传送;IP地址在同一网络内必须是唯一的;2.认识子网掩码子网掩码是用来判断计算机之间的IP地址是否属于同子网。

即通过IP地址与子网掩码进行“And”运算后,如果得出结果相同,则说明这两台计算机处于同一个子网,可以直接通讯。

例如:IP地址为:192.168.0.1,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

转化为二进制:IP 地址为:11010000.10101000.00000000.00000001,子网掩码11.11.11.00000000。

所谓“And”运算就是1与0“And”结果得0,1与1“And”结果得1,0与0“And”结果得0,因此“And”后的结果为:11000000.10101000.00000000.00000000,转化为十进制后为:192.168.0.0。

3.IP维护基本操作1)Ping该命令用于检查路由是否能够到达,可以快速地检测你要去的站点是否可达。

如果执行Ping不成功,问题可能是以下几个方面:网线是否连通、网络适配器配置是否正确、IP地址是否可用等;如果Ping通后网络服务仍无法使用,那么问题可能出在网络软件的设置方面。

格式:ping -t -a -n count -l size,参数介绍:-t让用户所在的主机不断向目标主机发送数据,-a以IP地址格式来显示目标主机的网络地址,-n count指定要ping多少次,具体次数由后面的count来指定,-l size指定发送到目标主机的数据包的大小。

掩码位计算

掩码位计算

掩码位计算在计算机网络中,掩码位是一种用来标识IP地址的子网掩码。

它是一个32位的二进制数,用于将IP地址中网络部分和主机部分分开。

掩码位的作用是帮助确定主机所在的网络,并识别网络中的广播地址和其他主机。

掩码位的计算是网络工程师和网络管理员经常遇到的任务之一。

它对于建立和管理网络非常重要。

计算掩码位的过程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完成:首先,需要了解IP地址和子网掩码的结构。

IP地址由四段8位二进制数组成,每段用句点分隔,而掩码位则通常以斜杠后面跟着的数字表示。

例如,IP地址192.168.1.1/24中的32位掩码位表示了子网掩码的长度。

其次,要计算掩码位,首先需要将子网掩码以二进制形式表示。

如果掩码位为24,则表示子网掩码前24位为网络部分,后8位为主机部分。

因此,掩码位将以24个连续的1开始,然后是8个连续的0。

然后,将IP地址转换为二进制形式。

对于IP地址192.168.1.1,其二进制形式为11000000.10101000.00000001.00000001。

接下来,在IP地址和子网掩码上应用按位逻辑与运算。

将IP地址和子网掩码的每个对应位进行逻辑与运算,结果将告诉我们IP地址中的哪些位属于网络部分,哪些位属于主机部分。

这相当于将子网掩码应用于IP地址。

最后,根据得到的结果确定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

在二进制形式中,如果对应位为1,表示网络部分;如果是0,表示主机部分。

通过将网络部分转换为十进制形式,我们可以得到网络地址。

掩码位的计算对于划分网络非常有用。

它允许网络管理员将一个大网络划分为更小的子网,从而更有效地管理网络资源和提高网络的性能。

同时,它也确保了网络安全,因为不同子网的主机将被阻止直接访问其他子网上的主机。

可以说,掩码位的计算是网络架构和管理的基础。

通过正确计算和配置掩码位,可以构建出可靠、安全、高效的网络环境。

因此,掌握掩码位的计算方法,对于网络工程师和网络管理员来说至关重要。

它不仅帮助解决网络的一些问题,还能为未来的网络规划和扩展提供指导意义。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后习题答案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它涵盖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

帮助学生加深对计算机网络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老师通常会布置一些课后习题。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后习题的答案,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

1. 描述OSI七层模型,并介绍每一层的功能。

答:OSI七层模型是一种用于描述计算机网络功能的抽象模型,它将网络通信过程划分为七个不同的层次,每个层次负责不同的功能。

具体如下:(1)物理层:负责传输比特流,主要关注传输介质、电压等物理性质。

(2)数据链路层:负责将比特流组织成帧,并在物理链路上可靠地传输数据帧。

(3)网络层:负责将数据分组从源主机传输到目的主机,进行路由选择和拥塞控制。

(4)传输层:负责对数据进行分割和重组,提供端到端的可靠传输。

(5)会话层: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

(6)表示层:负责数据的格式转换、加密和解密等操作。

(7)应用层:提供网络服务和访问,面向应用程序开发人员。

2. 解释TCP/IP模型并与OSI七层模型进行比较。

答:TCP/IP模型是另一种描述计算机网络功能的模型,它由四个层次组成,分别是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与OSI七层模型相比,TCP/IP模型将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合并为网络接口层,传输层和应用层没有发生变化,而将表示层和会话层合并到了应用层。

TCP/IP模型相对于OSI七层模型更加简洁,更贴近实际的网络实现。

它的实际应用广泛,特别是在互联网中得到了大量的使用。

3. 描述IP地址的分类及其范围。

答:IP地址是计算机在网络中的唯一标识符,根据IP地址的位数和分配方式,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个类别:(1)A类地址:以0开头,共32位,第一位为网络位,后面的7位为网络号,剩下的24位为主机号。

范围从1.0.0.0到126.255.255.255,可用于大型网络。

(2)B类地址:以10开头,共32位,前两位为网络位,后面的14位为网络号,剩下的16位为主机号。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试题库(含答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试题库(含答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试题库(含答案)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试题库1. 题目:IP地址与子网掩码计算a) 问题描述:某公司给出一个IP地址段为192.168.1.0/24,其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

请计算该IP地址段中可以分配的子网数量和每个子网的主机数量。

b) 解答:根据给定的IP地址段和子网掩码,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计算:步骤一:确定主机位数由于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具有24位网络前缀和8位主机标识。

因此,该IP地址段中共有8位主机位。

步骤二:计算子网数量由于主机位数为8位,可以通过2的主机位数次幂来计算子网数量。

即2^8=256个子网。

步骤三:计算每个子网的主机数量由于主机位数为8位,可以通过2的主机位数次幂减去2来计算每个子网的可用主机数量。

即2^8-2=254个主机。

因此,该IP地址段可以分配256个子网,每个子网可以容纳254个主机。

2. 题目:TCP三次握手过程a) 问题描述:简要描述TCP三次握手过程,说明每个步骤的目的。

b) 解答:TCP三次握手是建立TCP连接时的必要过程,分为以下步骤:步骤一:客户端发送SYN包客户端发送一个带有SYN标志的TCP数据包,将初始序列号设为随机数,用于建立连接。

步骤二:服务器发送SYN-ACK包服务器接收到客户端的SYN包后,发送一个带有SYN和ACK标志的TCP数据包,将初始序列号设为随机数,确认客户端的SYN请求。

步骤三:客户端发送ACK包客户端接收到服务器的SYN-ACK包后,发送一个带有ACK标志的TCP数据包,确认服务器的握手请求。

每个步骤的目的如下:步骤一:客户端发送SYN包是为了告知服务器,客户端希望建立一个连接,并发送初始序列号,用于后续通信的数据分段。

步骤二:服务器发送SYN-ACK包是为了确认客户端的握手请求,并告知客户端自己的初始序列号。

步骤三:客户端发送ACK包是为了确认服务器的握手请求,并告知服务器自己已准备好进行通信。

自考 计算机网络原理 考点之IP地址与子网掩码的计算与划分

自考 计算机网络原理 考点之IP地址与子网掩码的计算与划分

关于IP地址与子网掩码的学习心得首先,不要管这个IP是A类还是B类还是C类,IP是哪一类对于解题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为在很多题中B类掩码和A类或是C类网络一起出现,不要把这认为是一个错误,很多时候都是这样出题的。

其次,应该掌握以下一些知识:1、明确“子网”的函义:子网就是把一个大网划分为几个小网,每个小网的IP地址数目都是一样多的。

这个小网就叫做这个大网的子网。

大网可以是A类大网(A类网络),也可以是B类大网,还可能是C类大网。

⑴、二进制数转为十进制(这里顺便说一下二进制数转为十进制的问题:在不牵涉到IP地址时的二进制到十进制的转换,采用的是“低次方相加”的方式,但是牵涉到IP 地址时(算广播地址时除外,算广播地址时还是采用“低次方相加”)的二进制到十进制的转换就不能采用这种方式了,而是直接用2的N次方的方法来转换:比方说在不牵涉到IP地址的计算时,将二进制的111转换为十进制,采用的方法是(2的2次方+2的1次方+2的0次方,即4+2+1),得到的结果是十进制的7。

但是在计算IP地址时的的二进制到十进制的转换就不能采用这种方式了,二进制的111转换为十进制时,看到有几个“1”,就表示为2的几次方,这里有三个“1”,就是2的3次方,即在计算IP地址时,二进制的111转换为十进制就是2的3次方,2的3次方的结果是8。

)⑵、网络的总个数和可用个数A类网络的个数有2的7次方个,即128个。

根据网络规范的规定,应该再去除128个中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那么可用的A类网络的个数是126个。

B类网络的个数有2的14次方个,即16384个。

根据网络规范的规定,应该再去除16384个中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那么可用的B类网络的个数是16382个。

C类网络的个数有2的21次方个,即2097152个。

根据网络规范的规定,应该再去除16384个中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那么可用的C类网络的个数是2097150个。

⑶、网络的总IP数和可用IP地址数每个A类大网(A类网络)中容纳2的24次方个IP地址,即16777216个IP地址;每个B类大网中容纳着2的16次方个IP地址,即65536个IP地址;每个C类大网中容纳着2的8次方个IP地址,即256个IP地址。

子网掩码计算'

子网掩码计算'
6
子网掩码计算举例
例:将B类IP地址168.169.0.0划分成30个子网, 求子网掩码。 解: 1)30-1=29=11101B 2)该二进制数为5位数,m = 5 3)将B类地址的子网掩码255.255.0.0的主机地址 部分前5位置 1,得 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0 即:255.255.248.0
17
14
例: 四个IP地址分别为208.197.222.63, 208.197.222.64,208.197.222.65, 208.197.222.66, 子网掩码为 255.255.255.192, 试计算哪些IP地址可以用作主机地址且不通过路 由器可以互相通信。 分析:计算机之间不通过路由器可以相互通信, 其IP地址必须属于同一个网络。所以问题的关键 是要通过计算判断哪些IP地址属于同一个网络。 网络地址 = IP & Mask
10
子网掩码计算举例
例:欲将B类IP地址168.195.0.0划分成若干子网, 每个子网内有主机700台,求子网掩码。 解: 700+3-1=702=1010111110B
该二进制为10位数,n = 10
将该B类地址的子网掩码255.255.0.0的主机地址 全部置 1,得到255.255.255.255 然后再从后向前将后 10位置0,得: 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 即:255.255.252.0
确定了子网号比特数和主机号比特数就得到了子网 掩码。
2
子网掩码计算
一、计算子网号比特数
二、计算主机号比特数
3
一、计算子网号比特数
问题:把C类地址192.168.1.0分成10个子网,求 子网掩码。 分析:由问题知实际要使用的子网数为10,这10 个子网编号依次为0,1,…,9,最大子网号为9, 9对应的二进制数为1001,是一个4位数,要表示 这个最大的子网号要4bit,需要从主机位中借用 4bit来表示子网号。C类地址默认的掩码为 255.255.255.0,掩码中主机位为8位,在主机位 中从左边借用4位作网络位,把对应的位设为1即 可,得11110000B,即240,所以子网掩码为 255.255.255.240。

子网掩码的计算与划分详解

子网掩码的计算与划分详解

子网掩码的计算32位的IP地址分为两部分,即网络号和主机号,分别把他们叫做IP地址的“网间网部分”和“本地部分”。

子网编址技术将“本地部分”进一步划分为“物理网络”部分和“主机”两部分,其中“物理网络”部分用于标识同一IP网络地址下的不同物理网络,常称为“掩码位”、“子网掩码号”,或者“子网掩码ID”,不同子网就是依据这个掩码ID来识别的。

按IP协议的子网标准规定,每一个使用子网的网点都选择一个32位的位模式,若位模式中的某位置1,则对应IP地址中的某位为网络地址(包括网络部分和子网掩码号)中的一位;若位模式中的某位置0,则对应IP地址中的某位为主机地址中的一位。

例如二进制位模式: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00000000中,前三个字节全1,代表对应IP地址中最高的三个字节为网络地址;后一个字节全0,代表对应IP地址中最后的一个字节为主机地址。

为了使用的方便,常常使用“点分整数表示法”来表示一个IP地址和子网掩码,例如B类地址子网掩码(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00000000)为:255.255.255.0。

IP协议关于子网掩码的定义提供一定的灵活性,允许子网掩码中的“0”和“1”位不连续。

但是,这样的子网掩码给分配主机地址和理解寻径表都带来一定困难,并且,极少的路由器支持在子网中使用低序或无序的位,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通常各网点采用连续方式的子网掩码。

像255.255.255.64和255.255.255.160等一类的子网掩码不推荐使用,子网掩码与IP地址结合使用,可以区分出一个网络地址的网络号和主机号。

例如:有一个C类地址为:192.9.200.13,按其IP地址类型,它的缺省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则它的网络号和主机号可按如下方法得到:第1步,将IP地址192.9.200.13转换为二进制11000000 00001001 11001000 00001101第2步,将子网掩码255.255.255.0转换为二进制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00000000第3步,将以上两个二进制数逻辑进行与(AND)运算,得出的结果即为网络部分。

网络设置子网掩码和前缀长度怎么设置?子网掩码和前缀长度的换算

网络设置子网掩码和前缀长度怎么设置?子网掩码和前缀长度的换算

网络设置子网掩码和前缀长度怎么设置?子网掩码和前缀长度的换算提到子网掩码和前缀长度,或许你不会感到陌生。

没错,前者出现在 PC 本地连接属性设置里,后者在安卓手机的 WLAN 静态 IP 设置选项里也会看到。

子网掩码和前缀长度的换算网上很多专业术语实在羞涩难懂,这里菲菲君就与同学们用最简单易懂的字语一起来补习一下关于子网掩码 or 前缀长度的基础常识。

最常用的子网掩码:255.255.255.0(Windows 默认掩码) 最常见的前缀长度:24(Android 手机默认的网络前缀)这两种形式其实是不同操作系统对于网络子网的不同表示方式,那么这里的 24 是怎么计算得出的呢?我们只要将 255 换算为二进制就可以很直观得出结论:每个255的二进制=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 00000000数一数算下来,正好 24 个 1(每个 255 相当于 8 个 1 ,8*3=24) 子网掩码在网络通信中的作用理解了子网掩码的两种表现形式,那么子网掩码到底在 TCP/IP 网络通信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它的具体作用是什么?网络设备只有同时配置了 IP地址和子网掩码才能正常通信,而子网的作用就是告知网络通讯数据包下一步该发给谁(可以简单这么理解)如果设备通过掩码计算得出目标IP 跟自己是同一子网(网段),那么就会认为对方跟自己属于同一链路,直接通过arp协议即可直连。

如果跟目标IP 地址不再同一子网的话,那么就会将数据包发送到网关地址(路由器),由网关处理后续的数据包转发工作其实对于计算机本身来说,只需设置了 IP 和子网掩码,就会在内部自动生成路由表(PC上 route print 命令可以查看),不管是路由器还是电脑、手机,都有自己的路由表。

而路由表就相当于导航一样,告诉计算机IP 数据包下一跳该怎么走:要发向哪里,是该发给网关转发,还是可以直接通信。

其他类型的子网掩码除了常见的 255.255.255.0 ,其他子网掩码还是很多类型比如我们家里的宽带PPPoE 自动获取的IP 掩码通常都是255.255.255.255 ,代表运营商分配单个 IP 地址给你,不需要网络和广播地址,可以节省IP资源路由表中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掩码都为0.0.0.0 ,表示默认的目标IP 网段,下一跳网关通常都是路由器的IP 地址。

大学计算机基础大一知识点

大学计算机基础大一知识点

大学计算机基础大一知识点计算机基础是大一学生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入门课程,它为学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以后深入学习计算机相关专业课程奠定了基础。

本文将介绍大学计算机基础大一知识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重要的概念。

I. 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核心基础,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知识点:1.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 CPU:中央处理器,控制计算机的运行和执行指令。

-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

- 输入设备:接受用户输入的信息,如键盘和鼠标。

- 输出设备:将计算机处理的结果显示给用户,如显示器和打印机。

2.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指令执行周期:包括取指令、分析指令、执行指令和访问存储器等步骤。

- 程序计数器:用于指示下一条执行的指令位置。

- 寄存器:用于保存当前指令和数据的中间结果。

II. 数据表示与处理数据表示与处理是计算机基础中的另一个重要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二进制和十进制- 二进制:计算机中使用的基本数据表示形式,只由0和1组成。

- 十进制:人类常用的计数系统,由0到9组成。

2. 数据类型和变量- 数据类型:表示不同类型的数据,如整数、浮点数和字符等。

- 变量:用于存储和表示数据的名称,可以改变其值。

3. 进制转换- 二进制和十进制之间的转换。

- 二进制和十六进制之间的转换。

III. 程序设计基础程序设计基础是计算机基础中的关键一环,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算法和流程图- 算法:解决问题的一系列步骤或操作。

- 流程图:用图形表示算法的步骤和流程。

2. 编程语言与程序设计- 常见的编程语言,如C、C++和Python等。

- 程序的基本结构,如输入、输出、循环和判断等。

3. 数据结构与算法- 常见的数据结构,如数组、链表和栈等。

- 常见的算法,如排序和搜索等。

IV. 操作系统基础操作系统基础是计算机基础中的重要内容,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知识点:1. 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功能- 操作系统的定义与作用。

子网掩码换算方法

子网掩码换算方法

255.0.0.0 -------11111111.00000000 ----/8255.128.0.0 -----1111111.10000000 ---九个1---/9255.192.0.0 ----11111111.1100000 /10255.255.252.0 ---1111.1111.11111100.0000 /22255.255.255.0 ---1111.1111.11111111.0000 /24个1255.255.255.128--1111.1111.11111111.1000 /25个1255.255.255.192--1111.1111.11111111.1100 /26个1255.255.255.224--1111.1111.11111111.1110 /27个1255.255.255.240--1111.1111.11111111.1111 /28个1255.255.255.248--1111.1111.11111111.11111000 /29个1255.255.255.252--1111.1111.11111111.11111100 /30个11.多少个子网?由于192——11000000——有两位。

结果就是2^2=4 4个子网2.每个子网中,有多少个主机?这里有六个主机(11000000)于是==2^6-2=62个主机数。

3.哪些是合法的子网?256-192=64. 我们是从0开始的并以分块大小来计数的这样我们的子网是0、64、128、192.一、摘要近期在我的论坛中大家对子网掩码以及子网划分的讨论比较多,因为前面也写了关于ip地址的教程,为了延续性,就写了这个关于子网掩码与子网划分的教程,学这篇教程需要一定的基础(高手当然除外),建议读过前面的关于ip的教程后,再读本教程。

准备好了吗?我们开始吧!!二、子网掩码的概念及作用子网掩码是一个应用于TCP/IP网络的32位二进制值,它可以屏蔽掉ip地址中的一部分,从而分离出ip地址中的网络部分与主机部分,基于子网掩码,管理员可以将网络进一步划分为若干子网。

什么是子网掩码_计算方法

什么是子网掩码_计算方法

什么是子网掩码_计算方法子网掩码是每个使用互联网的人必须要掌握的基础知识,那么你对子网掩码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什么是子网掩码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子网掩码的介绍子网掩码(subnet mask)又叫网络掩码、地址掩码、子网络遮罩,它是一种用来指明一个IP地址的哪些位标识的是主机所在的子网,以及哪些位标识的是主机的位掩码。

子网掩码不能单独存在,它必须结合IP地址一起使用。

子网掩码只有一个作用,就是将某个IP地址划分成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两部分。

子网掩码是一个32位地址,用于屏蔽IP地址的一部分以区别网络标识和主机标识,并说明该IP地址是在局域网上,还是在远程网上。

子网掩码的计算方式由于子网掩码的位数决定于可能的子网数目和每个子网的主机数目。

在定义子网掩码前,必须弄清楚本来使用的子网数和主机数目。

根据子网数利用子网数来计算在求子网掩码之前必须先搞清楚要划分的子网数目,以及每个子网内的所需主机数目。

1)将子网数目转化为二进制来表示2)取得该二进制的位数,为 N3)取得该IP地址的类子网掩码,将其主机地址部分的前N位置1 即得出该IP地址划分子网的子网掩码。

如欲将B类IP地址168.195.0.0划分成27个子网:1)27=110112)该二进制为五位数,N = 53)将B类地址的子网掩码255.255.0.0的主机地址前5位置1(B类地址的主机位包括后两个字节,所以这里要把第三个字节的前5位置1),得到 255.255.248.0即为划分成27个子网的B类IP地址168.195.0.0的子网掩码(实际上是划成了32-2=30个子网)。

这一段介绍的是旧标准下计算的方法,关于旧的标准后文在介绍,在新标准中则可以先将27减去1,因为计算机是从0开始计算的,从0到27实际上是有28个,所以说如果需要27个就需要将27减去1。

根据主机数利用主机数来计算1)将主机数目转化为二进制来表示2)如果主机数小于或等于254(注意去掉保留的两个IP地址),则取得该主机的二进制位数,为N,这里肯定N<8。

子网掩码的计算与划分详解

子网掩码的计算与划分详解

在这里,子网个数与占用主机地址位数有如下等式成立:2m≥n。其中,m表示占用主机地址的位数;n表示划分的子网个数。根据这些原则,将一个C类网络分成4个子网。
为了说明问题,现再举例。若我们用的网络号为192.9.200,则该C类网内的主机IP地址就是192.9.200.1~192.9.200.254,现将网络划分为4个子网,按照以上步骤:
8 3 255.255.224.0 8190
16 4 255.255.240.0 4094
32 5 255.255.248.0 2046
子网数目 占用主机号位数 子网掩码 子网中可容纳的主机数
2 1 255.255.128.0 3282
(4)第4个子网的IP地址是从“11000000 00001001 11001000 11000001”到“11000000 00001001 11001000 11111110” ,注意此时被网络号所占住的2位主机号为“11”。对应的十进制IP地址范围为192.9.200.193~192.9.200.254。对应这个子网的子网掩码(或网络地址)为 11000000 00001001 11001000 11000000,为192.9.200.192。
128 7 255.254.0.0 131070
256 8 255.255.0.0 65534
B类网络划分子网数与对应的子网掩码
4=2 2,则表示要占用主机地址的2个高序位,即为11000000,转换为十进制为192。这样就可确定该子网掩码为:192.9.200.192。4个子网的IP地址的划分是根据被网络号占住的两位排列进行的,这四个IP地址范围分别为:
(1)第1个子网的IP地址是从“11000000 00001001 11001000 00000001”到“11000000 00001001 11001000 00111110”,注意它们的最后8位中被网络号占住的两位都为“00”,因为主机号不能全为“0”和“1”,所以没有11000000 00001001 11001000 00000000和11000000 00001001 11001000 00111111这两个IP地址(下同)。注意实际上此时的主机号只有最后面的6位。对应的十进制IP地址范围为192.9.200.1~192.9.200.62。而这个子网的子网掩码(或网络地址)为 11000000 00001001 11001000 00000000,为192.9.200.0。

(完整版)已知Ip地址,子网掩码如何计算子网号、主机号

(完整版)已知Ip地址,子网掩码如何计算子网号、主机号

计算练习(要求写出计算过程)1. 已知某计算机所使用的IP 地址是:195.169.20.25, 子网掩码是:255.255.255.240 ,经计算写出该机器的网络号、子网号、主机号。

因为:195 =11000011B ,240 =11110000B ,25 =00011001B由以上参数可知: 1. 该计算机网络属于C类网;2. 网络号为195.169.20 ;3. 子网号为 1 ;4. 主机号为9 。

看了最后面的文章,对于上述练习,网络号为195.169.20 ,我是看懂了,它的每一位二进制与子网掩码and 逻辑运算就可以了,实际上就是取IP 的前三个字节。

至于 1. 它属于C类网,当然知道,因为IP 是:195.169.20.25 中IP 第一个字节是110 开始的。

IP 第一个字节以二进制0 开始(或以十进制表示是 1 至127),则是 A 类网络;以10 开始(或以十进制表示是128 至191),则是 B 类网络;以110 开始(或以十进制表示是192至223),则是C类网络。

邹飞注通过下面例子,我看懂了主机号的求法:已知Ip 地址,子网掩码如何计算主机号如ip121.175.21.9 子网掩码255.192.0.0 我只能根据子网掩码求出后22 位为主机号,但是答案都是点分十进制的,为0.47.21.9 不知道与22 有什么关系?答:因为掩码是255.192.0.0 所以可以确定IP 地址的前10位为网络号(192 确定了第二个字节前两位是11,加第一个字节共10 位,邹飞注), 因为在第二段十进制数中出现差异所以只看第二段十进制数,把175转换成二进制为10101111 加粗部分处于网络位, 求主机号就是把网络位全置0 也就是说把01111001(121 转换).10 101111.21.9(加粗部分处于网络位全置0)就变成0. 00101111.21.9 再把00101111 转换成十进制就是所求的主机号了.0.47.21.9哦,我完全看懂了子网号与主机号的求法了:子网掩码是:255.255.255.240 就只看最后一个字节,从240=11110000B,说明前四位是子网,后四位是主机,这样从25=00011001B,它的前四位是0001,所以网络号是 1 ,后四位是1001(二进制),所以它的主机号9(十进制)。

掩码计算方法范文

掩码计算方法范文

掩码计算方法范文掩码计算是计算机网络中的一个基础概念,用于确定一个IP地址的网络ID和主机ID。

在IPv4中,IP地址由32位二进制组成,其中前面的一部分用于标识网络,后面的一部分用于标识主机。

掩码的作用是将IP地址分为网络部分和主机部分。

掩码也是一个32位二进制数,其中网络部分对应的位为1,主机部分对应的位为0。

通过与IP地址进行按位与运算,可以得到网络ID。

下面是掩码计算的方法:1.确定IP地址和子网掩码。

在进行掩码计算之前,需要知道IP地址和对应的子网掩码。

IP地址通常是由网络管理员分配的,而子网掩码可以使用默认的子网掩码或者根据实际需求自定义。

2.将IP地址和子网掩码转换成二进制。

3.进行按位与运算。

4.得到网络ID。

5.计算广播地址和主机范围。

广播地址是用于向网络中的所有主机发送数据的地址,主机范围是指在一个子网中可以分配给主机的所有IP地址。

广播地址通常是网络ID加上全1的主机部分,主机范围是网络ID加上全0的主机部分和网络ID加上全1的主机部分之间的所有地址。

掩码计算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对IP地址的划分和分类。

通过定义不同的子网掩码,可以将一个大的网络划分成多个小的子网,实现更有效的网络管理和资源利用。

掩码计算也可以用于判断两个IP地址是否在同一子网中,只需将两个IP地址分别与子网掩码进行按位与运算,如果结果相同,则说明它们在同一子网中。

需要注意的是,掩码计算只适用于IPv4地址,而不适用于IPv6地址,因为IPv6地址的长度为128位,掩码也是128位。

但是,掩码计算的原理是相同的,只是位数更多而已。

掩码计算是计算机网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于理解和配置网络具有重要意义。

掌握掩码计算方法可以帮助网络管理员更好地管理和维护网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网掩码计算方法想深入了解“子网掩码的算法”,毋庸置疑,夯实基础知识是必要的。

下面,将分六个专题对“子网掩码”进行抽丝剥茧,逐层深入剖析寻找最本真的道。

一、什么是二进制二、十进制与二进制的转换三、什么是IP地址四、IP地址的标识与分类五、什么是子网掩码六、子网掩码计算方法想深入了解“子网掩码的算法”,毋庸置疑,夯实基础知识是必要的。

下面,将分六个专题对“子网掩码”进行抽丝剥茧,逐层深入剖析寻找最本真的道。

一、什么是二进制在电子电器的世界中,我们会发现,这个瑰丽梦幻的国度对应着让人习以为常的两极状态,像电容存储的满载与空置,电路的导通与截断,电器的Power ON与Power off等,这些酷似水火不容的状态像极了我们现实生活中的阴阳。

为了便于控制管理这些状态,人们引入了二进制的理念,以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俩个数映射标的这些状态,用数字1映射电路的导通、电容储存的满载、电器的Power On,用数字0标的电路的截断、电容存储的空置、电器的Power off。

在二进制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后,配合着电子电器的发展,和着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普及的步伐,渐渐地走上台前,站在万众瞩目的聚光灯下,挥舞着混夹有0与1的双臂向我们昭示着数字电子技术的魅力。

二进制总共有0与1俩个数,进位方式采用满二进位,运算方式有与(相当于十进制的乘)、或(相当于十进制的加)、非(求反)、异或(相当于十进制的减)。

8个二进制位就是我们常说的1字节,相应的,1KB=1024B,1MB=1024KB……对比二进制,十进制有0~9十个数,进位方式采用满十进位,运算方式有加减乘除与次幂等,大体上是相同的。

此外,还有八进制、十六进制、六十进制等,不一一赘述了。

在某些PC电源中,它提供了一个电源开关。

开关上标识着“-”与“0”,其中“-”对应着电源的“开”,“0”对应着电源的关,这就是二进制最直观、最生动的体现与应用。

二、十进制与二进制的转换1、二进制转换成十进制十进制192可以表示成:1×10^2 +9×10^1 +2×10^0 = 192可以看出十进制的权数是10,同理,二进制的权数是2,这样二进制转换成十进制就简单了:二进制101转换成10进制:1×2^2 +0×2^1 +1×2^0 =52、十进制转换成二进制整数部分除2取余,取余次序为从下往上,最低位当最高位。

取余方法如图,除完后从下往上下写,最下面是啥写啥,十进制“65”转换二进制为“1000001”。

小数部分就不赘述了,大体和整数部分相同。

小数部分乘2取整,取整次序为从上往下,最高位就是最高位。

Windows系统自带的“计算器”可以非常方便地进行各个进制之间的转换。

其实,现在大多用计算器算了,知道概念原理也没啥用。

不过,要想口算,这个知识点是需要了解的。

三、什么是IP地址IP(Internet Protocol,网间协议),对比曲高和寡的IPv6标准,现行的Ipv4标准才是主流。

在Ipv4标准中,IP地址采用4单元8位组共32位的二进制数值表示,形如“11110000 11110011 1111000011110011”,但这么多的1与0别说拿来记了,看着都脑袋疼。

为了方便书写和记着方便,在使用的时候以8个二进制位为1单元,同时把这个8位组对应的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并以小数点隔开,这就是业内大名鼎鼎的“点分十进制”。

三、IP地址的标识与分类(一)、标识方法32位二进制的IP地址有一个范围,即IP地址全为0时最小,全为1时最大。

相应的,当我们把它转换为点分十进制时,这个十进制的呈现方式也有一个范围,范围介于在“0.0.0.0~255.255.255.255”之间。

为进一步加强对IP地址的管理,提高IP地址的利用率,我们把一个标准的IP地址拆分为“网络标识”与“主机标识”俩部分。

网络标识相当于电话的区号,主机标识相当于电话所用的号码。

对应到网络上,网络标识相当于某个网段,主机标识相当于某台电脑。

网络标识用左起的高位字节标识为网络,占据着IP地址的高字节。

随着网络范围的递进,网络标识逐渐从左起的高字节扩展延伸到靠右的低字节处。

主机标识在网络标识之后,填充剩余的IP地址位,用于标识具体的电脑、路由、交换机、服务器等。

网络标识与主机标识共同配合协作,行使各自的使命与责任,把IP地址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像极了一个温馨而融洽的家庭。

(二)、具体分类在IPv4标准中,IP地址共分为五类常规IP地址。

此外,它还涉及包括特殊用途的IP地址。

1、五类常规IP地址A类IP地址:由一个字节的网络标识和三个字节的主机标识组成。

第一字节的最高位必须为0,网络标识范围规定为1~126。

B类IP地址:由二个字节的网络标识和二个字节的主机标识组成。

第一字节的前两位必须为“10”,网络标识范围规定为128~191 . 0~255。

C类IP地址:由三个字节的网络标识和一个字节的主机标识组成。

第一字节的前三位必须为“110”,网络标识范围规定为192~223 . 0~255 . 0~255。

D类IP地址:224~239 . 0~255 . 0~255 . 0~255,多用于多路广播组用户,实际中极少涉及。

E类IP地址:240~255 . 0~255 . 0~255 . 0~255,仅供于实验,还没有得到实际的应用。

2、特殊用途的IP地址127打头的IP地址,全部用于回环诊断测试。

如127.0.0.1,在Windows默认的hosts策略下,配合ping命令,可以用来验证本机的TCP/IP协议簇是否正确安装。

同时,在使用ping命令时,Windows 会提供自动填充“.0”的功能,因此,我们可以把“127.0.0.1”中间的0拿掉,简写成“127.1”。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机中没有网卡的情况下,“ping 127.1”仍然可以返回TTL值,也就是说,它仅仅在测试协议栈本身,而不是在测试本机网卡的好坏。

因127打头的IP地址首字节最高位也是0,故有些IT类期刊把它归入A类IP地址,这也是可以的。

在前三类常规IP地址中,还存在着一些特殊的网络标识与主机标示,这类特殊标识需要我们额外注意,因为它是我们划分子网的基础,说明如下:网络标识中,IP地址不能全为0,更不能全为1,全0与全1的标识为保留地址。

同时,网络标识第一个字节为0的IP地址,代表本地网络(如0.110.210.1)。

主机标识中,IP地址不能全为0,全0代表网络地址。

更不允许IP地址全为1,全1代表广播地址。

所以,一个网段中可以允许的设备数为“2的n次方-2”。

当然,这个“2的n次方-2”还只是理论值。

可全局路由的IP地址,又称公网IP,简单说,就是ISP服务商提供给我们的IP地址。

这个IP地址能直接用来上网,可以是静态的,也可以是动态的。

私有IP地址,又称专用IP地址。

在资源紧缺的今天,所有连入Internet的电脑都享有一个公网IP地址是不可能的,鉴此,引入了私有IP的概念。

当我们使用路由设备连至公网时,路由设备会自动把这些私有IP地址的信号段隔离在局域网内部。

五、什么是子网掩码在使用TCP/IP协议的网络中,网络内各设备之间的通信需要借助子网掩码来完成。

子网掩码主要用来判断互相通信的不同电脑是否在同一网络中,它是判断不同网段的标准。

纵观如今采用的主流IPv4标准体制,为配合32位的IP地址,相应的,与之搭配的子网掩码长度也是32位的二进制数,实际应用中也是采用“点分十进制”。

同时,IP地址与子网掩码必须配合使用才能使网络正常工作。

子网掩码用二进制数字“1”来标识网络,占据着高字节位。

用“0”来标识具体的主机,相对来说,占据着低字节位。

在日常组网应用环境里,为提高IP地址的利用率,我们可以把子网掩码中原本属于主机标识部分的“0”变成网络标识“1”,这样在无形上,就把事先拟定好的IP地址分成了一个个逻辑子网,让一类IP地址就能跨越多个物理网断,这样,就解决了IP地址资源稀缺的状况,为划分VLan与界定广播域断夯实基础。

六、子网掩码计算方法如图,我们会看到各类常规IP地址可以容纳的网络数与主机数IP地址类型8子网掩码的计算,实质上就是对子网划分的过程,方法有很多,下面只介绍一种比较简单的。

对子网掩码进行重新规划时,刚产生的子网相当于一个新的网段,所以,对应的网络数为“2的n次方-2”,即刨除“全0与全1”的网络保留地址。

同时,对应的主机数为“2的n次方-2”(注意,此N非彼N),即刨除全0的网络地址与全1的广播地址。

在新划分的子网掩码中,主机段有着如下的特点:子网IP地址始于网络地址,结束于广播地址,广播地址后又紧接着网络地址。

所以,我们会得出如下的结论:“第一个广播地址=第一个网络地址×2-1”,“广播地址=网络地址-1”。

同时,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最后的有效主机地址=最后的广播地址-1”,“第一个有效地址=第一个网络地址+1”。

相应的,在单独的逻辑子网内,不刨除“网络地址与广播地址”的全部主机数为“2的n次方”,即主机增量段。

对第一个有效网络地址的界定。

理论上,子网掩码每个字节可以容纳的最大网络数为256,当然,最大主机数也是256。

在我们重新划分逻辑子网时,就相当于在总量恒定的256中抠出一部分作为网络标识,显而易见,剩下的就是主机标识。

这样,公式就出来了,第一个有效网络地址=(对应字节的)总量256-(对应字节的、已划分好的)子网掩码网络标识。

举例说明:例1:C类IP地址192.168.0.X,要划分为6个子网,要求我们算出实际的子网掩码,以及6个子网的IP段。

计算方法如下:1、首先,我们要知道标准C类IP地址的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2、由划分6个子网的条件,得到“2的n次方-2”=6,求出N=3。

此时,我们得知在对应的标准子网掩码中有“3”位被替换成网络位,即“111 00000”,换算成十进制为“224”,所以,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24”3、主机标识就是把子网掩码中已经分配成网络位的抠掉,剩下的就是主机位,即“8-3=5”,得到“2的5次方”=32。

所以,每个子网的增量为32,实际可以用到的主机数为30;当然,也可以在总量恒定的256中抠出网络标识占用数,剩下的就是主机数,即“256-224=32”。

4、界定网络地址与广播地址。

我们已经算出子网掩码第4字节为“111 00000”,如果要划分子网,需要对前三位“111”与“000”进行排列组合,总共有8种排列方式,刨除全为1的“111”与全为0的“000”,剩下六种排列方式,即“001”、“010”、“011”、“100”、“101”、“110”。

这里面最小的是“001 00000”,也就是我们要寻找的第一个有效网络地址,转换成十进制为3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