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院管理评价指南

合集下载

现代医院质量管理和评估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现代医院质量管理和评估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现代医院质量管理和评估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在当今社会,医疗服务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医疗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建立和完善现代医院质量管理和评估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这不仅是提高医院服务水平、保障患者权益的关键,也是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现代医院质量管理和评估制度的重要性首先,良好的质量管理和评估制度有助于提高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医疗服务涉及到患者的生命健康,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通过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可以规范医疗行为,减少医疗差错和事故的发生,确保患者得到安全、有效的治疗。

其次,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患者在选择医院时,除了考虑医疗技术水平外,还非常关注医院的服务质量。

完善的质量管理和评估制度能够从患者的角度出发,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改善就医环境,增强医患沟通,从而提高患者的就医体验和满意度。

再者,对于医院自身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医院要想脱颖而出,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而优质的医疗服务质量是吸引患者、树立良好口碑、提升医院品牌形象的重要因素。

通过质量管理和评估,医院可以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改进和优化,提高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现代医院质量管理和评估制度的现状尽管近年来我国医院在质量管理和评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在质量管理方面,部分医院缺乏全员参与的质量意识,质量管理工作往往局限于少数管理人员和职能部门,一线医务人员的参与度不够。

此外,质量管理的方法和手段相对滞后,缺乏科学、系统的质量管理体系,难以对医疗服务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和管理。

在评估制度方面,评估指标不够全面和科学,过于注重医疗技术指标,而对服务质量、患者满意度等方面的关注不足。

评估过程也存在形式主义的问题,缺乏深入的分析和反馈,导致评估结果不能有效地指导医院的改进工作。

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考评

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考评

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考评一、前言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需求的不断增加,医院管理制度也必须不断完善和提升,以满足社会对医疗资源的需求。

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考评主要是对医院内部管理制度的规范性、科学性和实用性进行评估,以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从而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本文将从医院管理制度的建立、实施、监督和评估等方面进行考评,以期为医院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医院管理制度建立与规范1.医院管理制度的建立医院管理制度是指医院为了规范管理行为、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患者安全等目的而制定的一套规章制度。

建立医院管理制度必须遵循科学、民主、规范的原则,按照《医疗卫生机构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规定,制定详细的管理规定和操作程序,并严格执行。

2.医院管理制度的规范性医院管理制度的规范性主要体现在制度的合理性、权威性和约束性上。

医院管理制度必须符合相关法规法律的规定,保证医院中各个环节的管理行为合乎法律法规。

制度必须由医院合法的权威机构制定,并得到全院员工的认可和执行,具有明确的约束力。

3.医院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医院管理制度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制定过程中是否充分考虑医院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制度内容是否符合管理科学的原则和方法。

医院管理制度应当根据医院的组织架构、业务特点和管理需求进行科学细致的划分,确保制度的操作性和有效性。

4.医院管理制度的实用性医院管理制度的实用性主要体现在制度的操作性、合理性和灵活性上。

医院管理制度应当是具体可操作的,能够指导医院管理人员和员工进行具体工作。

制度内容不应过于繁琐和复杂,要能够随着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适度调整和修改,以保证医院管理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三、医院管理制度的实施与落实1.医院管理制度的实施医院管理制度的实施是指将制定的制度内容传达给全体员工、确保各项制度得到有效执行和落实的过程。

医院管理人员要认真指导全院员工学习制度内容、了解操作流程,并对违反制度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确保制度规定的贯彻执行。

医学:医院管理评价指南

医学:医院管理评价指南

医院信息管理评价
07
医院信息化建设评价
医院信息化水平
评估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水平,包括硬件设施、软件应用、网 络覆盖等方面。
信息系统整合程度
评价医院各类信息系统之间的整合程度,确保信息共享和数据交换 的顺畅。
信息服务质量
评估医院信息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如医疗记录、病历查询、药品管 理等。
医院信息系统安全与隐私保护
邀请医疗管理领域的专家进行 咨询和研讨,共同探讨医院管 理评价的关键要素和方法。
制定初稿
根据调研结果和专家意见,制 定评价指南的初稿。
试行与反馈
将初稿在医院中进行试行,收 集反馈意见,对评价指南进行
修订和完善。
医院管理评价概述
02
医院管理评价的定义
医院管理评价是指对医院的管理体系 、制度、流程、人员、技术等进行全 面评估,以确定医院的管理水平和质 量,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空间。
过程监控与调整
评价医院在战略实施过程 中,是否进行有效的过程 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调 整战略。
绩效评价体系
评估医院是否建立完善的 绩效评价体系,以激励员 工积极参与战略实施。
医院战略调整与优化
环境变化适应性
评价医院是否能够及时关注外部 环境变化,对战略进行适应性调
整。
战略创新性
评估医院在战略调整与优化过程中, 是否敢于创新,积极探索新的发展 模式。
医学医院管理评价指南
目 录
• 引言 • 医院管理评价概述 • 医院战略管理评价 • 医院人力资源管理评价 • 医疗服务质量管理评价 • 医院财务管理评价 • 医院信息管理评价 • 医院风险管理评价
引言
01
目的和背景
目的
医院管理评价指南旨在为医院管理者和评价者提供一个全面 的框架,以评估医院的管理水平、服务质量以及患者的满意 度。

医院管理评价指南

医院管理评价指南
医患双方对病历的权利和义务
真实性和准确性
02
清晰性和时效性
01
完整性和连续性
03
病历档案的重要特性
书证 书证证据效力的体现:
本身是真实的
表达的内容对待证事实能起到证明作用
病历资料的诉讼属性
保存具有稳定性
必须按规定时间完成
记录及制作须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
是医护人员的法定职责
必须由医护人员亲自参与或者直接主持下形成
5.重症监护病房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1)重症监护病房布局合理,人员、设备、设施配备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科间紧密协作,保障诊疗工作需要。 (2)建立健全重症监护病房质量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3)医务人员实行岗位准入管理,强化理论和技能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4)严格执行患者入、出重症监护病房标准。 (5)加强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管理,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及MRSA等特殊感染病人的隔离。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血管内导管所致血行感染、留置导尿管所致感染实行监控。 (6)加强运行病历监控与管理,落实核心制度和岗位职责,规范全程管理,严密观察、及时处理患者病情变化,提高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
病理标本、切片是否属于病历?
病历的概念
医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材料;
刑事或者民事伤害案件中的证据;
商业保险理赔的根据;
医保付费凭据;
医疗鉴定依据;
医疗损害赔偿诉讼医方举证的重要证据。
病历的作用:
病历的作用
注意:不要过分依赖证人证言,不能代替医生的病程记录、护士的护理记录。
在医患之间就患者的诊断和治疗问题发生争议时,病历资料对于认定医疗机构是否存在医疗过失起着其他证据难以替代的证明作用,尤其是在目前实行举证责任倒置证据规则时。

现代医院管理评价指南

现代医院管理评价指南

为加强医院管理,科学、客观、准确地评价医院管理,指导医院强化内涵建设,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提高管理水平,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改善医疗服务,控制医疗费用,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根据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本指南。

1 .严格执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护理规范。

2.严格按照卫生行政部门核定的诊疗科目执业,医院及科室命名规范。

3 .不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

4 .专业技术人员具备相应岗位的任职资格,不超范围执业。

5 .按照规定申请医疗机构校验。

6 .按照规定发布医疗广告。

1 .医院管理组织机构设置合理,满足管理工作需要。

2.有完整的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并能及时修订完善,职工熟悉本岗位职责及相关规章制度。

3.实行院长负责制,建立科学决策机制,“三重一大”事项经集体讨论并按规定程序报批。

院级领导把主要精力用于医院管理工作,推进医院管理职业化进程。

4.建立院、科两级管理责任制,院、科级领导了解和掌握国家有关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及有关卫生政策,至少每两年接受一次专门的管理专业知识培训,不断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5.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内容包括学科建设和人材梯队建设,并组织实施。

1.有适宜的人力资源配置方案,落实岗位职务聘任制,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学历和专业结构合理,满足医院功能任务和管理的需要。

2.建立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准入、考核、评价体系,落实医师考核办法,建立专业技术档案。

3.建立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岗前培训、继续教育和梯队建设制度并组织实施。

5 .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和人材培养,建立学科带头人选拔机制。

6.建立激励和奖惩制度,完善医院奖金分配综合目标考核机制,实行按岗位、工作量、服务质量和工作绩效取酬的分配机制。

1.有突发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灾害事故等)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

2 .承担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任务。

3 .及时、妥善处理医院突发事件。

医院管理评价指南

医院管理评价指南

医院管理评价指南医院管理评价指南是为了促进医院管理水平的提高、提高医疗质量和病患满意度而制定的一项政策性文件。

本文从医院管理的整体目标、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和促进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制定医院管理评价指南提供参考。

一、医院管理的整体目标医院管理的整体目标是以优质的医疗服务为导向,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提高医疗质量,增加病患满意度。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合理配置资源,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提高医护人员的职业素养和服务态度,优化医疗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全面提升医院的整体竞争力。

二、指标体系1.医疗质量指标:包括术后感染率、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成功率等。

这些指标反映了医疗技术水平和医院的诊疗能力。

2.医疗服务指标:包括病患等候时间、就诊体验、医患沟通等。

这些指标反映了医院的服务水平和患者关怀程度。

3.医院管理指标:包括人员流动率、业务量增长率、收入增长率等。

这些指标反映了医院的管理效能和经济收益。

4.资源利用指标:包括药物使用率、设备利用率、床位使用率等。

这些指标反映了医院资源的合理利用程度。

5.安全管理指标:包括医疗事故发生率、药品错误率、手术风险评估等。

这些指标反映了医院的安全管理水平。

三、评价方法1.数据统计和分析:通过统计和分析医院的数据,如病历数据、手术数据、药品使用数据等,评估医院的管理效果。

2.客观评价和调查问卷:通过向病患和医务人员发放调查问卷,了解他们对医院管理的评价和意见。

3.现场考察和观察:通过对医院的现场观察和考察,了解医院的管理流程、安全措施和服务质量。

4.专家评审和意见征集:组织专家对医院进行评审和评价,并征求医院员工和患者的意见。

四、促进措施为了促进医院管理水平的提高,应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制度,将医院管理评价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并将评价结果与奖惩激励相挂钩。

2.提供培训和进修机会,提高医务人员的管理能力和职业素养,加强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的培训。

3.加强医院内部的沟通与协调,建立跨部门合作的机制,优化医疗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评论

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评论

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评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意义和作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是医院组织结构、管理流程、职责分工、工作规范等方面的总称,是医院行政管理的基础和框架。

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医院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首先,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能够规范医院的管理行为,确保医院运行的秩序和效率。

通过规范的管理制度,可以明确医院内部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和工作流程,避免混乱和重复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其次,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有助于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益和质量。

合理的管理制度能够科学分配医院各项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水平和满意度。

再次,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是医院管理者的有效工具,有助于管理者更好地领导和监督医院的运行。

管理者可以依据管理制度进行决策和管理,推动医院内部各部门和人员的有效协作,实现医院整体目标的达成。

最后,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有助于规范医务人员的行为和职业道德,提高医务人员的服务质量和专业水平。

通过明确的管理制度和规范的操作程序,医务人员能够更好地履行职责,提高诊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问题和挑战然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引起重视和改进。

首先,医院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存在滞后性和僵化性。

由于医院的组织结构庞大复杂,管理制度的制定和修改往往需要时间和精力,导致制度的滞后和难以适应新环境和需求。

其次,医院管理制度的完善和执行存在不足和不规范。

一些医院管理制度过于笼统和空泛,缺乏具体操作指导,导致执行困难和效果不佳。

同时,管理制度的执行层次不明,责任不清,也会降低管理的效果和质量。

再次,医院管理制度的监督和评价机制不健全。

一些医院制定了管理制度,但在实施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评价机制,没有形成有效的反馈和改进机制,导致制度执行效果差和管理成绩低。

最后,医院管理制度的人性化和科学性不足。

一些医院管理制度过于强调规范和程序,忽视了医务人员的职业特点和需求,导致管理制度的执行难度大,效果差,影响了医院的正常运行和发展。

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

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
2、信息系统满足医院管理和临床工作需要。
3、医院信息系统(HIS)符合《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的规定,与其
他医疗机构、卫生行政部门能够实现信息共享。
4、信息系统运行稳定、安全。
(七)财务管理
考核内容:
1、只能设置一个财务管理部门,并按工作需要科学设置会计岗位。 医院的一切 财务收支、核算工作必须纳入财务部门统一管理。
6、加强大中型医疗设备合理应用情况分析。
7、后勤保障满足临床工作需要。向住院患者提供治疗饮食,其种类、质量能够 满足患者治疗需要。
8、职工对医疗器械和设备的维修服务满意;医务人员及患者对后勤服务满意。 二、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和永恒的主题,是不断完善、持续改进 的过程。医院应当建立医疗质量管理体系。 要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组织, 严格 执行规章制度、技术操作规范、常规、标准,加强基础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 量管理,建立和完善可追溯制度、 监督评价和持续改进机制, 提高医疗服务能力, 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医疗服务,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
2、医院实行院长负责制,院级领导把主要精力用于医院管理工作。积极推进医 院管理职业化进程。
3、院级领导接受设区的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医院管理专业知识培训, 了解和掌握国家有关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及有关卫生政策。
4、建立院、科两级管理责任制,落实奖惩制度。
5、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评价指标
(一)建立健全院、科二级质量管理组织
考核内容:
1、医疗质量管理组织人员结构合理,院、科二级质量管理组织分工明确,协作
机制健全。
2、院长作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第一责任人,领导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医院管理评价指南

医院管理评价指南

医院管理评价指南医院是社会提供医疗服务的重要场所,医院管理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健康水平和人民群众的就医体验。

为了全面评价医院管理情况,以下是一个医院管理评价指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一、医院设施评价1.医院环境:医院环境干净整洁、通风良好、无异味,有合理的照明设施和舒适的座椅等。

2.维护与管理:医院设施及设备维护保养良好,设有科学的设备管理制度、定期检修计划及预防性维修制度。

3.医疗设备:医院应配备一定数量和种类的医疗设备,确保设备完整、功能正常,并进行合理安排和使用。

二、医院服务评价1.挂号就诊:医院应设立合理的挂号取号窗口、就诊流程和信息反馈机制,方便及时的挂号、取号、候诊和就诊。

2.人员服务:医院服务员应对患者友好、耐心、热情,遵守礼貌待人的基本原则,尊重患者权益,提供优质的服务。

3.医生及护士服务:医生和护士应具有执业资格,且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沟通能力,对患者提供负责、专业的诊疗服务。

4.信息沟通:医院应提供及时、准确的医疗信息,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病情解读、医嘱等,以方便患者及时了解自己的病情并做出正确的决策。

三、医院管理评价1.医院规章制度:医院内部应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和规章,包括工作纪律、权责清晰的管理体系,以规范医院内部管理流程和工作秩序。

2.医院人员管理:医院人员管理要注重岗位培训、绩效评估、激励机制等,保证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

3.应急管理:医院应设立灾害应急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以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科学、有序地应对。

4.质量管理:医院要建立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医疗操作规范、医疗事故报告和处理机制等,以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

四、医院药品管理评价1.药品库房管理:医院要合理规划药品库房,防潮、防火、防盗,并建立合理的库存管理,做到药品种类齐全、质量可靠。

2.药品采购管理:医院应建立药品采购管理制度,明确采购程序、质量把关机制,确保采购的药品安全可靠。

3.药品配发管理:医院要建立药品领、发、退记录,并定期进行药品清查,确保药品的流转及配发的准确性。

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

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

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为加强医院管理,科学、客观、准确地评价医院,指导医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端正办院方向,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内在规律,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把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和保障医疗安全作为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安全、便捷和经济的医疗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根据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等有关规定,制定本指南。

医院据此加强内涵建设,卫生行政部门据此对医院管理进行指导、评价、检查和监督。

一、医院管理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健全医院各项工作制度,加强科学管理,保障医院正常执业活动,不断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改善医疗服务,提高运行绩效,促进医院健康、可持续发展。

[评价指标](一)依法执业考核内容1、严格执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责任制。

3、加强各科室服务能力建设,提供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的医疗服务。

4、按照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的诊疗科目执业,严禁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

5、专业技术人员具备相应岗位的任职资格,不得超范围执业。

6、医务人员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护理规范和常规。

(二)组织机构和管理考核内容1、医院管理组织机构设置满足医院各项管理工作需要,合理、高效。

2、医院实行院长负责制,院级领导把主要精力用于医院管理工作。

积极推进医院管理职业化进程。

3、院级领导接受设区的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医院管理专业知识培训,了解和掌握国家有关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及有关卫生政策。

4、建立院、科两级管理责任制,落实奖惩制度。

5、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6、职工对医院管理组织机构和领导工作满意。

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19年版-37页精选文档

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19年版-37页精选文档

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19年版)为加强医院管理,科学、客观、准确地评价医院管理,指导医院强化内涵建设,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提高管理水平,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改善医疗服务,控制医疗费用,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根据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本指南。

一、医院管理(一)依法执业。

1.严格执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护理规范。

2.严格按照卫生行政部门核定的诊疗科目执业,医院及科室命名规范。

3.不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

4.专业技术人员具备相应岗位的任职资格,不超范围执业。

5.按照规定申请医疗机构校验。

6.按照规定发布医疗广告。

(二)组织机构和管理。

1.医院管理组织机构设置合理,满足管理工作需要。

2.有完整的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并能及时修订完善,职工熟悉本岗位职责及相关规章制度。

3.实行院长负责制,建立科学决策机制,“三重一大”事项经集体讨论并按规定程序报批。

院级领导把主要精力用于医院管理工作,推进医院管理职业化进程。

4.建立院、科两级管理责任制,院、科级领导了解和掌握国家有关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及有关卫生政策,至少每两年接受一次专门的管理专业知识培训,不断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5.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内容包括学科建设和人才梯队建设,并组织实施。

(三)人力资源管理。

1.有适宜的人力资源配置方案,落实岗位职务聘任制,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学历和专业结构合理,满足医院功能任务和管理的需要。

2.建立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准入、考核、评价体系,落实医师考核办法,建立专业技术档案。

3.建立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岗前培训、继续教育和梯队建设制度并组织实施。

4.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建立学科带头人选拔机制。

5.建立激励和奖惩制度,完善医院奖金分配综合目标考核机制,实行按岗位、工作量、服务质量和工作绩效取酬的分配机制。

(四)应急管理。

1.有突发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灾害事故等)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

医院管理评价指南版

医院管理评价指南版

医院管理评价指南版
首先,医院管理评价可以从医院的组织结构和管理层面入手。

医院的管理制度和运作流程是医院管理的基础,因此,医院管理评价应该包括组织结构的合理性和流程的科学性。

合理的组织结构可以使医院各个部门之间的协作更加高效,减少决策时间。

科学的运作流程可以规范医院的各项工作,减少错误和事故的发生。

其次,医院管理评价可以从患者满意度和医疗质量两个方面入手。

患者满意度是评价医院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可以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来进行评价。

医院管理评价可以关注患者在就诊过程中的整体感受、医护人员的态度和沟通能力等。

另外,医院管理评价还应该关注医疗质量,包括医疗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医疗设备的完善性和先进性等。

第三,医院管理评价可以从人力资源管理和绩效评价两个方面入手。

医院的人力资源是医院管理的重要资源,合理的人员配置和员工的培训、激励机制是医院管理评价的重要内容。

此外,医院的绩效评价也是医院管理评价的关键之一,可以评估医生和护士的临床能力和专业水平,从而提高整体的医疗质量。

第四,医院管理评价还可以从风险管理和卫生安全两个方面入手。

风险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可以评估医院对各类风险的防范和处理能力。

卫生安全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目标,可以评估医院对传染病的控制能力和医疗废物的处理能力。

综上所述,医院管理评价是评价医院管理质量的重要手段,可以从医院的组织结构和管理层面、患者满意度和医疗质量、人力资源管理和绩效评价、风险管理和卫生安全等方面进行评价。

通过全面的医院管理评价,
可以帮助医院发现问题和不足之处,进而改进医院管理,提高医院的效率和质量,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和治疗效果。

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

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

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随着社会的发展,医院的管理工作也变得愈发复杂和重要。

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既要满足医疗服务的需求,又要兼顾患者、医生和管理人员的利益,如何建立一套科学合理、能够保障医疗质量的医院管理制度成为了医院管理者们亟待解决的难题。

因此,本文将从医院管理的目标、原则、方法和重点四个方面,对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进行一些探讨和指导意见。

一、医院管理的目标1.提供高效合理的医疗服务医院的管理工作的根本目的是提供高效合理的医疗服务。

医院管理者应当设定合理的服务目标,确保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在繁忙的医疗服务时间内,保证患者的就诊效率。

2.提升患者满意度患者是医院的服务对象,提升患者满意度是医院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医院管理者应当设定一系列的服务质量指标,通过不断改进医疗技术、提升服务态度等方式,满足患者的需求。

3.保障医护人员的权益医护人员是医院的主要生产力,是医院服务的执行者。

医院管理者应当设定合理的工作标准,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保障其权益。

二、医院管理的原则1.科学决策医院管理者在进行决策时应当以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和评估,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公平公正医院管理工作的进行应当以公平公正为原则,对患者和医护人员一视同仁,杜绝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的行为。

3.规范管理医院管理者应当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和流程,健全医院的管理机制,确保医院管理的顺畅进行。

4.信息化管理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医院管理也应当借助信息化技术进行管理,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效率。

三、医院管理的方法1.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医院管理者应当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明确管理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医院管理工作的规范进行。

2.加强绩效管理医院管理者应当通过建立绩效评价体系,对医院的管理工作进行定量化和量化评价,推动医院管理工作的改进。

3.注重团队合作医院管理者应当注重团队合作,搭建一个积极向上、团结一致的管理团队,共同推动医院管理工作的进行。

4.加强沟通交流医院管理者应当加强与医护人员以及患者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医院管理中的问题和建议,以便及时解决。

医院管理评价指南

医院管理评价指南

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年版)为加强医院管理,科学、客观、准确地评价医院管理,指导医院强化内涵建设,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提高管理水平,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改善医疗服务,控制医疗费用,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根据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本指南。

一、医院管理(一)依法执业。

1.严格执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护理规范。

2.严格按照卫生行政部门核定的诊疗科目执业,医院及科室命名规范。

3.不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

4.专业技术人员具备相应岗位的任职资格,不超范围执业。

5.按照规定申请医疗机构校验。

6.按照规定发布医疗广告。

(二)组织机构和管理。

1.医院管理组织机构设置合理,满足管理工作需要。

2.有完整的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并能及时修订完善,职工熟悉本岗位职责及相关规章制度。

3.实行院长负责制,建立科学决策机制,“三重一大”事项经集体讨论并按规定程序报批。

院级领导把主要精力用于医院管理工作,推进医院管理职业化进程。

4.建立院、科两级管理责任制,院、科级领导了解和掌握国家有关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及有关卫生政策,至少每两年接受一次专门的管理专业知识培训,不断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5.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内容包括学科建设和人才梯队建设,并组织实施。

(三)人力资源管理。

1.有适宜的人力资源配置方案,落实岗位职务聘任制,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学历和专业结构合理,满足医院功能任务和管理的需要。

2.建立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准入、考核、评价体系,落实医师考核办法,建立专业技术档案。

3.建立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岗前培训、继续教育和梯队建设制度并组织实施。

4.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建立学科带头人选拔机制。

5.建立激励和奖惩制度,完善医院奖金分配综合目标考核机制,实行按岗位、工作量、服务质量和工作绩效取酬的分配机制。

(四)应急管理。

1.有突发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灾害事故等)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

【最新精选】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15年版)

【最新精选】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15年版)

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年版)为加强医院管理,科学、客观、准确地评价医院管理,指导医院强化内涵建设,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提高管理水平,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改善医疗服务,控制医疗费用,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根据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本指南。

一、医院管理(一)依法执业。

1.严格执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护理规范。

2.严格按照卫生行政部门核定的诊疗科目执业,医院及科室命名规范。

3.不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

4.专业技术人员具备相应岗位的任职资格,不超范围执业。

5.按照规定申请医疗机构校验。

6.按照规定发布医疗广告。

(二)组织机构和管理。

1.医院管理组织机构设臵合理,满足管理工作需要。

2.有完整的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并能及时修订完善,职工熟悉本岗位职责及相关规章制度。

3.实行院长负责制,建立科学决策机制,“三重一大”事项经集体讨论并按规定程序报批。

院级领导把主要精力用于医院管理工作,推进医院管理职业化进程。

4.建立院、科两级管理责任制,院、科级领导了解和掌握国家有关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及有关卫生政策,至少每两年接受一次专门的管理专业知识培训,不断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5.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内容包括学科建设和人才梯队建设,并组织实施。

(三)人力资源管理。

1.有适宜的人力资源配臵方案,落实岗位职务聘任制,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学历和专业结构合理,满足医院功能任务和管理的需要。

2.建立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准入、考核、评价体系,落实医师考核办法,建立专业技术档案。

3.建立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岗前培训、继续教育和梯队建设制度并组织实施。

4.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建立学科带头人选拔机制。

5.建立激励和奖惩制度,完善医院奖金分配综合目标考核机制,实行按岗位、工作量、服务质量和工作绩效取酬的分配机制。

(四)应急管理。

1.有突发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灾害事故等)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

医院管理评价指南最新版本

医院管理评价指南最新版本

医院管理评价指南最新版本随着医疗行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医院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医疗水平和管理效率,相关部门会定期更新和发布医院管理评价指南。

最新版本的医院管理评价指南对于医院的运营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医疗质量和安全始终是医院管理的核心。

在最新的评价指南中,对医疗质量的评估更加细化和全面。

不仅关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还强调医疗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如病历书写的规范性、医疗操作的标准化等。

对于医疗安全管理,指南要求医院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

包括对医疗差错和事故的主动监测、报告和分析,以及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同时,加强对医疗器械和药品的管理,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

在临床科室管理方面,明确了各科室的职责和工作流程。

例如,对于手术室、重症监护室等关键部门,有更加严格的管理标准。

要求医护人员具备高度的专业素养和应急处理能力。

二、医院服务管理患者的就医体验在最新指南中得到了更多的重视。

医院需要优化就诊流程,减少患者的等待时间。

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挂号、缴费、检查结果查询等服务的便捷化。

加强医患沟通也是重要的一环。

医护人员要以耐心、细心的态度对待患者,解答他们的疑问,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另外,指南还对医院的环境设施提出了要求。

要保持医院的清洁、舒适、安静,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就医环境。

三、人力资源管理人才是医院发展的关键。

最新版本的指南强调了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的重要性。

根据医院的规模和业务需求,确定各类人员的比例和岗位设置。

在人才引进方面,注重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双重考量。

同时,加强对在职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鼓励他们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

完善绩效考核制度,以工作质量、效率和患者满意度等为主要指标,激励员工积极工作。

四、医院信息化管理信息化建设在现代医院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指南要求医院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涵盖医疗服务、行政管理、财务管理等各个方面。

实现医疗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共享,提高医疗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

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

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为加强医院管理,科学、客观、准确地评价医院,指导医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端正办院方向,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内在规律,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把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和保障医疗安全作为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安全、便捷和经济的医疗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根据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等有关规定,制定本指南。

医院据此加强内涵建设,卫生行政部门据此对医院管理进行指导、评价、检查和监督。

一、医院管理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健全医院各项工作制度,加强科学管理,保障医院正常执业活动,不断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改善医疗服务,提高运行绩效,促进医院健康、可持续发展。

[评价指标](一)依法执业考核内容1、严格执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责任制。

3、加强各科室服务能力建设,提供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的医疗服务。

4、按照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的诊疗科目执业,严禁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

5、专业技术人员具备相应岗位的任职资格,不得超范围执业。

6、医务人员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护理规范和常规。

(二)组织机构和管理考核内容1、医院管理组织机构设置满足医院各项管理工作需要,合理、高效。

2、医院实行院长负责制,院级领导把主要精力用于医院管理工作。

积极推进医院管理职业化进程。

3、院级领导接受设区的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医院管理专业知识培训,了解和掌握国家有关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及有关卫生政策。

4、建立院、科两级管理责任制,落实奖惩制度。

5、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

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

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医院是社会医疗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医院管理评价指南的试行是为了进一步推动医院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以及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医疗服务的需求。

下面,我将从医院的机构管理、医疗服务、医患关系等方面介绍医院管理评价指南的试行。

首先,医院的机构管理是医院正常运转的基础。

医院管理评价指南的试行对医院的机构设置和管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首先,医院应当合理设置各个科室,并根据患者的需求进行合理的科室优化调整。

其次,医院应当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明确岗位职责,完善管理流程,并采取有效的手段监督和评估医务人员的工作表现。

最后,医院应当加强医院管理信息化建设,使信息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医院的运行情况。

其次,医疗服务是医院的核心任务,也是人民群众关心的焦点。

医院管理评价指南的试行对医院的医疗服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首先,医院应当加强医疗技术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

其次,医院应当完善医疗服务流程,加强患者的就医指导和健康教育工作,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最后,医院应当积极推行病种诊疗方案,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降低医疗费用的负担。

再次,医患关系是医院管理评价的重要方面。

医患关系良好是医院正常运转和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基础。

医院管理评价指南的试行对医患关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首先,医院应当加强对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促进医务人员树立正确的医学伦理观念和医患关系观念。

其次,医院应当建立健全医患沟通机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最后,医院应当加强对患者的权益保障,及时处理患者的投诉和纠纷,为患者提供公正、高效和贴心的服务。

总之,医院管理评价指南的试行是为了推动医院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以及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医疗服务的需求。

医院应当加强机构管理,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改善医患关系,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医疗保健服务。

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评估

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评估

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评估一、前言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是指为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保障医院正常运转的一套规范和制度。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需求的增加,对医院管理制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本文从机构设置、人员管理、财务管理、医疗服务管理等方面对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进行评估,旨在发现现有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二、机构设置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中,机构设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合理的机构设置能够保证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然而,在某些医院中,机构设置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部门之间职责不明确、重复劳动等。

针对这些问题,可采取以下改进措施:首先,应建立明确的部门职责和工作流程,确保各部门之间的协作顺畅。

其次,可以适当减少部门,合并一些职能相近的部门,避免重复劳动。

最后,要注重团队合作,建立起跨部门的沟通机制,提高各部门之间的协同效率。

三、人员管理人员是医院的核心资源,人员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医院的服务水平和声誉。

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中,应建立科学的人员管理体系,注重人才培养和激励,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医院存在人员管理不善的问题,例如医护人员工作负荷过重、人事制度不健全等。

为改进这些问题,可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和培养,提高其专业技能和素质。

其次,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医护人员积极参与医院管理和服务,提高其责任感和归属感。

最后,要合理分配工作任务,避免医护人员工作负荷过重,保证其健康和工作效率。

四、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财务管理能够确保医院的正常运转和发展。

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中,应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对财务运作的监控和控制,提高财务透明度和效益。

然而,一些医院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着不足,例如资金使用不合理、财务信息披露不及时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可采取以下改进措施:首先,建立财务审计制度,加强对资金的监控和审计,确保其合理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年版)为加强医院管理,科学、客观、准确地评价医院管理,指导医院强化内涵建设,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提高管理水平,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改善医疗服务,控制医疗费用,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根据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本指南。

一、医院管理(一)依法执业。

1.严格执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护理规范。

2.严格按照卫生行政部门核定的诊疗科目执业,医院及科室命名规范。

3.不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

4.专业技术人员具备相应岗位的任职资格,不超范围执业。

5.按照规定申请医疗机构校验。

6.按照规定发布医疗广告。

(二)组织机构和管理。

1.医院管理组织机构设置合理,满足管理工作需要。

2.有完整的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并能及时修订完善,职工熟悉本岗位职责及相关规章制度。

3.实行院长负责制,建立科学决策机制,“三重一大”事项经集体讨论并按规定程序报批。

院级领导把主要精力用于医院管理工作,推进医院管理职业化进程。

4.建立院、科两级管理责任制,院、科级领导了解和掌握国家有关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及有关卫生政策,至少每两年接受一次专门的管理专业知识培训,不断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5.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内容包括学科建设和人才梯队建设,并组织实施。

(三)人力资源管理。

1.有适宜的人力资源配置方案,落实岗位职务聘任制,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学历和专业结构合理,满足医院功能任务和管理的需要。

2.建立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准入、考核、评价体系,落实医师考核办法,建立专业技术档案。

3.建立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岗前培训、继续教育和梯队建设制度并组织实施。

5.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建立学科带头人选拔机制。

6.建立激励和奖惩制度,完善医院奖金分配综合目标考核机制,实行按岗位、工作量、服务质量和工作绩效取酬的分配机制。

(四)应急管理。

1.有突发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灾害事故等)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

2.承担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任务。

3.及时、妥善处理医院突发事件。

(五)信息系统。

1.医院信息系统符合《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满足医院管理和临床工作需要。

2.信息系统运行稳定、安全和高效,可连续、系统、准确收集、整理、分析和反馈医院管理和医疗质量控制等所需要的信息,能够与其他医疗机构、卫生行政部门及相关部门实现信息共享。

3.严格执行保密制度,实行信息系统操作权限分级管理,保障网络安全,保护患者隐私。

(六)财务与价格管理。

1.贯彻落实《会计法》、《预算法》、《审计法》、《医院会计制度》和《医院财务制度》等相关规定,只设置一个财务管理部门,集中统一规范财务管理,加强预算管理和内部审计,医院、部门、科室无账外账和“小金库”。

2.建立规范的经济活动决策机制和程序,实行重大经济事项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

3.实行医院成本核算,降低运行成本。

控制医院资产负债率,保障国有资产安全。

4.无科室承包,医务人员收入分配不与医疗服务收入直接挂钩。

5.按照《价格法》等有关价格政策,严格执行医疗服务收费和药品价格。

无国家规定之外收费项目,无分解项目、比照项目收费和重复收费。

6.执行国家药品、高值耗材集中招标采购政策和价格政策规定。

7.实行医疗服务价格公示制度,向社会公开收费项目和标准,采取价格查询、费用日清等措施,提高收费透明度。

及时答复患者的费用查询,处理价格投诉。

8.费用结算方式便捷。

(七)后勤保障管理。

1.有适宜的后勤保障管理组织、规章制度与人员岗位职责。

后勤保障服务能够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满足医疗服务流程需要。

2.水、电、气、物资供应等后勤保障满足医院运行需要。

3.为员工提供餐饮服务,为患者提供营养膳食指导,提供营养配餐和治疗饮食,满足患者治疗需要,保障饮食卫生安全。

4.医疗废物和污水管理和处置符合规定。

5.安全保卫组织健全,制度完善,人员、设备、设施满足要求。

(八)医疗仪器设备管理。

1.有适宜的医疗仪器设备管理保障组织、规章制度与人员岗位职责。

2.建立健全设备、设施论证、招标、采购、保养、维修、更新和应用分析制度。

3.按照《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的规定,合理配置使用甲、乙类大型医疗设备。

4.有保障设备处于完好状态的制度与规范,急救生命支持系统仪器设备保持待用状态,建立全院应急调配机制。

(九)院务公开管理。

1.建立院务公开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落实院务公开的领导和组织实施工作。

2.动员广大职工充分行使民主权力,积极参与院务公开。

3.院务公开内容符合规定。

4.院务公开形式体现便利、快捷、有效的原则。

二、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一)医疗质量管理组织。

1.建立院、科两级医疗质量管理组织,院长为医疗质量管理第一责任人,定期专题研究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工作,科主任全面负责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2.医疗质量管理职能部门组织实施全面医疗质量管理,指导、监督、检查、考核和评价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严格监管记录,定期分析,及时反馈,落实整改。

建立多部门医疗质量管理协调机制。

3.建立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包括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伦理委员会、药事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病案管理委员会、输血管理委员会和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等,定期研究医疗质量管理等相关问题。

(二)全程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

1.制定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方案并组织实施。

2.定期进行全员医疗质量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医疗质量和安全意识,提高全员医疗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和参与能力。

3.强化“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训,严格执行诊疗技术操作规范,遵循诊疗常规。

4.认真执行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包括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手术分级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等。

实行医疗质量责任追究制。

5.完善各类会诊制度,医师外出会诊严格执行《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

6.建立医疗风险防范、控制和追溯机制,按规定报告医疗不良事件,不隐瞒和漏报。

(三)医疗技术管理。

1.医疗技术服务与功能和任务相适应,符合诊疗科目范围,符合医学伦理原则,技术应用保障安全、有效。

2.医疗技术管理符合规定,建立健全医疗技术和人员资质准入、分级管理、监督评价和档案管理制度。

3.建立医疗技术风险预警机制,制定和完善医疗技术损害处置预案,并组织实施。

对新开展医疗技术的安全、质量、疗效、费用等情况进行全程追踪管理和评价,及时发现医疗技术风险,采取相应措施,降低风险。

4.科研项目的医疗技术符合法律、法规和医学伦理原则,按规定审批。

在科研过程中,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签署知情同意书,保护患者安全。

5.不应用未经批准或已经废止和淘汰的技术。

(四)主要专业部门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1.非手术科室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1)实行患者病情评估制度,遵循诊疗规范制定诊疗计划,并进行定期评估,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和评估结果调整诊疗方案。

(2)加强运行病历的监控与管理,落实核心制度和规范要求,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治疗安全、及时、有效、经济。

(3)落实三级医师负责制,加强护理管理。

(4)规范治疗,合理用药,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其他药物治疗指导原则、指南。

(5)有危重病人抢救流程,规范三级医师报告和职责,提高抢救成功率;严格并发症和医院感染事件报告制度,不瞒报和漏报。

(6)按手术诊疗管理有创诊疗操作。

(7)开展重点病种质量监控管理。

2.手术科室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1)实行患者病情评估制度,遵循诊疗规范制定诊疗计划,并进行定期评估,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和评估结果调整诊疗方案。

(2)实行手术资格准入、分级管理制度,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度。

(3)加强围手术期质量控制,重点是术前讨论、手术适应症、风险评估、术前查对、操作规范、术后观察及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医患沟通制度的落实。

术前:诊断、手术适应症明确,术式选择合理,患者准备充分,与患者沟通并签署手术和麻醉同意书、输血同意书等,手术前查对无误。

术中:手术操作规范,输血规范,意外处理措施果断、合理,术式改变等及时告知家属或委托人。

术后:观察及时、严密,早期发现并发症并妥善处理。

提高术前诊断与病理诊断相符率。

(4)麻醉工作程序规范,术前麻醉准备充分,麻醉意外处理及时,实施规范的麻醉复苏全程观察。

(5)加强运行病历的监控与管理,落实核心制度和规范要求,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治疗安全、及时、有效、经济。

(6)落实三级医师负责制,加强护理管理。

(7)规范治疗,合理用药,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其他药物治疗指导原则、指南。

(8)有危重病人抢救流程,规范三级医师报告和职责,提高抢救成功率;严格并发症和医院感染事件报告制度,不瞒报和漏报。

(9)采取有效措施,缩短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平均住院日。

3.门诊工作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1)门诊布局合理,符合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要求。

(2)有分诊、导诊服务,落实首诊负责制和科间会诊制度。

(3)依据工作量及需求,合理配置专业技术人员,落实普通门诊、专科门诊、专家门诊职责,提高门诊确诊能力,保障门诊诊疗质量。

(4)规范门诊医疗文书,有书写质量监控措施。

(5)制定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和处理预案,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6)开展多种形式的门诊诊疗服务,满足患者不同就医需要,方便患者就医。

(7)严格执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和报告制度。

4.急诊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1)急诊科独立设置,急诊专业队伍稳定,人员相对固定,设备设施完备,布局合理,满足急诊工作需要,符合医院感染控制要求。

(2)急诊医务人员经过专业培训,能够胜任急诊工作,急诊抢救工作由主治医师以上(含主治医师)主持或指导,不断提高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

(3)急救设备、药品处于备用状态,急诊医护人员能够熟练、正确使用各种抢救设备,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急救技术。

(4)加强急诊质量全程监控与管理,落实核心制度,尤其是首诊负责制和会诊制度,急诊服务及时、安全、便捷、有效,提高急诊分诊能力,建立急诊“绿色通道”,科间紧密协作。

建立与医院功能任务相适应的重点病种(创伤、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脑卒中等)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保障患者获得连贯医疗服务。

(5)加强急诊留观患者管理,提高需要住院治疗急诊患者的住院率,急诊留观时间平均不超过72小时。

(6)急诊抢救医疗文书书写规范、及时、完整。

(7)医患沟通充分。

5.重症监护病房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1)重症监护病房布局合理,人员、设备、设施配备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科间紧密协作,保障诊疗工作需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