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
隋唐时期的开放政策与对外交流
隋唐时期的开放政策与对外交流一、引言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繁荣昌盛的时期之一,其开放政策和对外交流对于国家的繁荣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经济、文化和外交角度探讨隋唐时期的开放政策以及对外交流的重要性。
二、经济开放政策的推动1. 通商政策的制定隋唐时期的开放政策中,通商政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隋文帝时期,实行了“一海通商”的政策,大力发展对外贸易。
这一政策推动了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吸引了众多海外商人前来交流贸易。
2. 发展交通运输隋唐时期重视交通运输的发展,修筑了广泛的运河和道路。
著名的大运河成为东西方贸易的重要通道,加强了内外地区的联系和交流,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3. 商业机构的兴起在隋唐时期,商业机构的兴起也为经济开放政策的推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城市中的市集、集市以及商业街的兴盛,为商品的流通和交换提供了便利,吸引了大量商人和人才前来。
同时,金融机构的出现也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发展。
三、文化交流的繁荣1. 教育与科学的传播隋唐时期的开放政策促进了文化交流的繁荣。
唐太宗时,设立了学校和书院,鼓励学习和科学研究。
同时,引进了众多的外国学者和技术人员,推动了文化知识的传播和交流。
2. 艺术与文学的繁荣开放政策也对艺术和文学的繁荣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隋唐时期,壁画、诗歌、绘画和雕塑等艺术形式得到了高度发展,不仅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风格,也吸引了许多外国艺术家前来学习与交流。
3. 文化产业的兴盛文化产业在隋唐时期得到了充分发展。
隋唐时期的书院成为文化的中心,培养了大批的文化人才。
此外,隋唐时期的刻版印刷术的普及也加速了书籍的传播,推动了文化交流的进一步繁荣。
四、外交交流的重要性1. 外交使节的互派隋唐时期,积极发展了与周边国家的外交通商关系。
通过派遣使节和接纳外国使节的方式,强化了与外国的交流与了解,架起了友好合作的桥梁。
2. 文化外交的发展隋唐时期也积极推行文化外交,通过文化交流的方式,推动了与外国的友好关系。
已隋唐时期的对外关系
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
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
一、对外交往发达的原因
1.政治:国家安定统一 2.经济:社会经济发达 3.文化:文化先进繁荣 4.政策:对外政策开放 5.交通:海陆交通发达
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
对外交通的路线
陆路
海路
从 向 到达朝鲜 从登州、 韩国、日
长东
扬州出发 本
安
出 向 印度、伊朗 从广州出 波斯湾
1954年山西省长治市王琛墓出土 高89.7厘米、长26.5厘米这件陶 骆驼形体高大。背骑胡人深目浓 眉,高鼻,络腮胡,身穿翻领皮 毛褊衣,腰束带,系一小香囊, 坐在横搭于驼背的行囊上,左手 执缰绳,右手高举,作挥鞭状。 唐代的丝绸之路连结中国和中亚、 西亚乃至欧洲诸国。在丝绸之路 上,许多波斯、阿拉伯商人、技 艺人前往长安。此俑生动再现了 奔波在丝绸之路上的西域商人形 象。
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
(二)和日本的友好往来
1.友好往来
隋朝:中日互派使臣 (1)使臣 唐朝:日本遣唐使十多次
日本出土唐币 (2)贸易
中国出土日本银币
(3)突出人物 日本:吉备真备 中国:鉴真
此像是鉴真 弟子忍基等 人按其真容 制作。此像 至今供奉在 唐招提寺开 山堂内,被 视为日本的 国宝。
互遣使节
使节往还
经济文化交流
(1)朝鲜传入; (2)中国输出: 钱币;文化使者
(1)天竺传入; (2)中国输出
(1)波斯店; (2)造纸术 (1)东罗马传入: (2)唐朝输出:
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作用和启示。
主要特点
隋唐时期对外交往的国家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 西亚,欧洲、非洲也都有往来。范围之广,历史少见。而且这些交 往并不因中国发生内乱而中断,有明显的连续性。如日本连续十三 次派出遣唐使。
隋唐时期的外交政策与国际交往
隋唐时期的外交政策与国际交往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代,其外交政策和国际交往对于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影响深远。
在这个时期,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交流,推动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贸易的繁荣,为中国带来了繁荣与稳定。
隋唐时期外交政策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开放和包容。
隋代初期,随着大业的统一,杨坚开始实行“文治”政策,通过修建灵渠和放宽对外贸易限制等措施来维持国家的繁荣。
隋唐时期,国内经济的繁荣和对外文化的开放,推动了出使东西方国家的外交交往。
隋朝时,唐尧僧虔诚奉行“发扬佛法,传播文化”的政策,招揽了许多东方和南方国家的僧侣来中国学习佛法或传教。
同时,隋唐政府也积极邀请外国僧人来华传播文化,为国家的人口和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隋唐时期对外贸易的繁荣也对外交政策产生了深远影响。
唐朝初期,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中国将与阿拉伯、波斯、日本等国发展了贸易往来,推动了经济的繁荣。
同时,唐朝还培养了一批精通外语的翻译官员,大力推动东西方的文化交流。
这些外交政策的成功,为唐朝的经济发展和国家实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隋唐时期的外交政策也以和平为基础,注重国际关系的稳定和平衡。
唐太宗时期,积极提倡和平与友好,与各国保持睦邻友好关系。
中国的和平主义外交政策,为唐朝和隋朝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隋唐时期西域的安定、民族关系的稳定、周边国家的和平繁荣,堪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经验。
隋唐时期的外交政策所带来的国际交往,对于推动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和艺术交流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文化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其艺术、文学、哲学等方面的成就,为世界文化史留下了重要的一页。
同时,外国艺术家和学者纷纷来到中国,学习和研究中国的文化艺术,推动了世界文化的交流和繁荣。
总之,隋唐时期的外交政策和国际交往对于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影响深远。
这一时期的开放和包容性政策,推动了文化的交流和贸易的繁荣,为中国带来了繁荣和稳定。
同时,外交政策注重和平与友好,维护了国际关系的稳定和平衡。
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
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教学目的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唐朝发达的对外交通和对外交往的盛况;和新罗的友好往来;日本遣唐使;唐文化对新罗、日本的影响;和东南亚、印度半岛各国的往来;中印经济文化交流;中外交往的友好使者;和波斯、大食、东罗马等的往来。
二、要求学生认识1.由于国力强盛和执行较为开明的对外政策,加上有发达的交通条件,隋唐时期的对外交往与前代相比,有进一步的发展,往来的国家更多,经济文化交流更频繁。
这说明,一个时期的对外交往与此时国家的政治经济状况是密切相关的。
2.隋唐时期与亚欧非地区许多国家的友好交往,对这些国家经济文化的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同时也扩大了中国人民的视野,丰富了我国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活。
可见,一个民族只有融入到世界民族的发展中,才更具有活力。
3.中外交往过程中出现的友好使者们不畏艰辛,百折不回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三、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1.通过分析隋唐时期对外交往出现前所未有频繁局面的原因,培养学生深层次分析问题的能力。
2.结合《唐朝对外交通路线图》,通过学习隋唐时期中国与亚欧非地区许多国家友好交往的情况,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联想能力和归纳知识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和日本、印度的友好往来。
难点:古今地名、国家及其地理位置。
教学准备1.电子投影仪。
2.投影片若干张(包括丝绸之路图片、《隋唐疆域图》、《唐朝对外交通路线图》、唐人街图片、唐装图片等)。
教学要点第七节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一、发达的对外交通和唐朝的国际地位1.隋唐的对外交往2.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二、和新罗的友好往来1.朝鲜半岛上的国家2.唐与新罗的友好往来3.唐朝文化对新罗的影响三、和日本的友好交往1.日本遣唐使2.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3.中日贸易往来4.中日友好交往的使者:吉备真备、鉴真四、和东南亚、印度半岛各国的往来1.和东南亚国家的往来2.中印经济文化交流3.玄奘、义净西游五、和中亚、西亚欧非各地的交往1.和中亚一些国家的交往2.和波斯、大食的往来3.和东罗马的往来4.和非洲的往来教学过程【复习提问,导入新课】提问:隋唐时期的基本社会历史特征是什么?学生回答:隋唐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4.7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
第七节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和新罗的交往;和日本的交往;和东南亚、印度半岛各国的往来;和中亚、西亚、欧、非各地的交往。
通过分析“唐朝对外友好交往比前代进一步发展”的历史条件,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观察历史的能力。
通过学习隋唐时期中外经济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吸收的史实,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的能力。
通过分析"唐和亚洲、欧洲等各国之间的往来出现前所未有盛况" 的历史条件,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通过联系世界史讲述唐和朝鲜、日本、中亚、波斯、大食的关系,培养学生综合中外历史知识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讲述法、探究法。
通过对隋唐时期中国与朝鲜、日本、东南亚、印度半岛、西亚和欧非各地交往的情况,以及当时这些国家的历史状况的学习,培养和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归纳和分析中外历史知识的能力。
通过地图了解隋唐与各国交往情况,培养学生读图能力;通过对隋唐与各国地地区文化交流史实的了解归纳,培养归纳比较历史现象能力。
联系秦汉的对外关系史实和当今的欧亚大陆桥。
三、思想教育目标隋唐国力的强盛和较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交往有了进一步发展。
与前代相比,往来的国家更多,经济文化交流更频繁,中外交通更发达。
中外的友好交往,扩大了中国人民的视野,丰富了我国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活。
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文明高度发达的国家之一,对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同时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起到了相互学习、共同发展的作用。
促进中外交往而不畏艰难、百折不回的友好使者们,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和新罗、日本、天竺的友好往来。
教学难点:古今地名、国名及其地理位置。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该诗反映了隋唐与周边国家关系的融洽,唐代已经突破了中国自然地理屏障的制约。
我们已经认识到唐朝前期,我国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国内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进一步密切,疆域空前广大,出现了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封建盛世时期。
隋唐时期对外友好交往
隋唐时期文化繁荣,形成了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吸 引外国使节和商旅前来交流。
地理优势与交通发展
隋唐时期水陆交通发达,为对外交往提供了便利的交 通条件。
隋唐时期对外交往的目的
1 2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通过对外交往,隋唐时期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建立 了广泛的联系,促进了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 与合作。
经济贸易
隋唐时期,中国与缅甸 的贸易往来也相当频繁, 双方通过互市和贸易活 动,促进了经济繁荣。
文化交流
隋唐时期,中国与缅甸 的文化交流也取得了重 要进展,双方在文学、 艺术、科技等领域进行 了广泛的交流和合作。
04
隋唐时期与中亚、西亚国 家的交往
与阿拉伯帝国的交往
贸易往来
隋唐时期与阿拉伯帝国建立了广泛的贸易关系,通过陆路和海路进行商品交换,涉及丝绸 、瓷器、香料、药材等。
经济繁荣
对外友好交往推动了隋唐经济的繁荣发展,通过 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往来,中国获 得了大量外来商品和资源,同时也将中国的丝绸 、瓷器、茶叶等商品传播到世界各地。
政治稳定
对外友好交往加强了隋唐与周边国家的政治联系 ,有助于维护国家稳定和统一,同时也为中国赢 得了良好的国际声誉。
对世界的影响
使节,加强了政治交往和联系。
文化交流
02
新罗派遣留学生来华学习,同时中国也派遣僧侣前往新罗传播
佛教文化,双方在文化领域进行了广泛的交流。
经济贸易
03
新罗与隋唐时期的贸易往来频繁,双方互市交易,互通有无,
促进了经济发展。
与日本的交往
政治交往
隋唐时期,日本与中原王朝建立了朝贡和册封关系,双方互派使 节,加强了政治交往和联系。
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
广泛对外开放,与各国交流 广泛对外开放 与各国交流
特点
同亚洲国家交往最为密切 兼收并蓄,吸收和容纳外国先进事物 兼收并蓄 吸收和容纳外国先进事物 促进了世界文明的进步
使节往来 政治 派遣留学生 经济: 经济 经贸往来 交往的主要形式 技术交流 文化 艺术交流 宗教传播
日本出土 “开 元 通宝” 通宝”; 中国出土 日本银币
西汉时,日本有 西汉时, 三十多个小国和 汉朝有来往; 汉朝有来往;东 汉初, 汉初,日本倭奴 国王遣使来汉, 国王遣使来汉, 光武帝赠“ 光武帝赠“汉倭 奴国王”金印。 奴国王”金印。
遣使 印度
以佛教为纽带; 以佛教为纽带;送来郁金 菩提树; 香、菩提树;中国创立的 十进位记数法传到大竺; 十进位记数法传到大竺; 玄奘、义净。 玄奘、义净。
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
二、对外交往的盛况
(一)隋唐和新罗的友好往来 (二)隋唐和日本的友好往来 (三)和东南亚、印度半岛各国的往来 和东南亚、 (四)和中亚、西亚、欧非各地的交往 和中亚、西亚、
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 (一)和新罗的友好往来
朝鲜输出: 朝鲜输出: 两汉: 两汉: P39 檀弓、 檀弓、果下马
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
(二)和日本的友好往来
1.友好往来 友好往来
隋朝: 隋朝:中日互派使臣 (1)使臣 唐朝:日本遣唐使十多次 ) 唐朝: 日本出土唐币 中国出土日本银币 日本: 日本:吉备真备 (3)突出人物 ) 中国: 中国:鉴真
(2)贸易 )
扬州鉴真纪念堂(郭沫若题词) 扬州鉴真纪念堂(郭沫若题词)
从中国输入: 铜镜、漆器工艺品、 从中国输入: 铜镜、漆器工艺品、铁制工具
1.友好往来: 友好往来: 友好往来 (1)留学生: 新罗最多 ( 崔致远) )留学生: 崔致远) (2)商旅: “新罗坊”、“新罗馆” )商旅: 新罗坊 新罗坊” 新罗馆” 2.唐文化对新罗的影响 唐文化对新罗的影响 (1)政治: 新罗立国,参用唐制 )政治: 新罗立国, (2)经济: )经济: 从唐引入茶种、雕版术、制瓷、 从唐引入茶种、雕版术、制瓷、 制铜 (3)文化:设立国学,教授儒学;读唐诗、写唐诗 )文化:设立国学,教授儒学;读唐诗、 (4)其他: 姓氏、服饰、节令、风俗等 )其他: 姓氏、服饰、节令、
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
一、对外交往的基础和条件 1、政治: 国家长期安定统一、制度先进; 2、经济: 社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3、文化: 科技文化世界领先; 辽阔的疆域、和睦的民族关系; 4、条件: 开放和兼收并蓄的对外政策; 中外使臣、商人、留学生和僧侣的推动; 海陆交通发达;
提高训练:
1.唐朝的对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频繁局面,原因 是①唐朝的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②对外交通 发达③唐政府实行较为开放的对外政策④西欧处于文 化低潮时期⑤唐朝统治者大多推行三教并行的宗教政 策 A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2.从唐朝传入新罗的技术包括①雕版印刷术②制瓷③ 制铜④唐诗 C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在隋唐与各国的交往中,中国有三位高僧作出重要 贡献,他们是①一行②义净③玄奘④法显⑤鉴真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⑤ D
鉴真(688~763):中国唐朝僧人,律 宗南山宗传人,日本佛教律宗开山祖师, 著名医学家。日本人民称鉴真为“天平 之甍”,意为他的成就足以代表天平时 代文化的屋脊(意为高峰)。鉴真一行 前后历时十二年,六次启行,五次失败, 航海三次,几经绝境。先后有三十六人 死于船祸和伤病,二百余人退出东渡行 列。只有鉴真笃志不移,百折不挠,终 于实现了毕生的宏愿。鉴真不仅为日本 带去了佛经,还促进了中国文化向日本 的流传;在佛教、医药、书法等方面, 鉴真对于日本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4.在汉唐对外贸易中占重要地位的是 B A.瓷器 B.丝绸 C.纸张 D.茶叶 5.唐朝时,中国与天竺交往最大的特点是 A.民间商贸交往 B.使臣互往通好 C C.以佛教为纽带 D.技术交流 6.下列国家在与中国交往中,受唐政治制度影 响较大的是 C A.日本、天竺 B.新罗、东罗马 C.新罗、日本 D.天竺、大食
高三历史课件: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
A、双方交流频繁
留学生中新罗最多:崔致远最著名。 阅读课本79页,找出…的表现和影响
想一想,唐朝对外关系对我们今天有何启迪?
启迪一 我们也必须具备安定团结的稳定的政治局面,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同时,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使自己的经济文化达到一定的水平。这样才有条件投入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中; 启迪二 我们必须学习唐朝有着广博的胸怀,同其传播先进技术的同时,也善于吸收他国之长,为己所用,有容人之度量。
B、对新罗的影响
政治: 经济: 文化: 生活习惯: 在唐朝以前,中朝进行了哪些友好交往?
A、人民迁徙 B、使节往来 C、文化影响 D、贸易往来
秦汉之际,燕齐赵数万人避难朝鲜
朝鲜半岛南部的三韩曾多次派人赴汉(指马韩、辰韩和弁韩(biàn)
辰韩引进中国的先进文化,”嫁娶以礼”语言\称谓
中国 朝鲜
拓展二. 唐朝对外关系的特点及原因:
①交流频繁,盛况空前; ②兼收并蓄,广泛吸纳外国先进新鲜事物.
原因:
领先地位,巨大吸引力
开明的对外交往政策
造船与航海技术进步,陆路 海路交通发达
国家统一,政治安定,疆域辽阔,民族关系和睦
特点:
秦汉对外关系开拓的基础
拓展三.汉唐中外交往有什么不同的特点?(从对外交通、对外交往类型、贸易内容、及是否相互促进等角度思考) 分析出现不同特点的原因.
不同特征:
三、和东南亚、印度半岛各国的交往
四、与中亚、西亚欧非国家的交往
01
02
第七节 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
对外交通的路线 陆
从 长 安 出 发
路
海
路
向 到达朝鲜 东
从登州、 韩国、日 扬州出发 本
向 印度、伊朗、 从广州出 波斯湾 西 阿拉伯、欧 发 非
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
二、对外交往的盛况
(一)隋唐和新罗的友好往来
(二)隋唐和日本的友好往来 (三)和东南亚、印度半岛各国的往来 (四)和中亚、西亚、欧非各地的交往
7.在汉唐对外贸易中占重要地位的是 A.瓷器 B.丝绸 C.纸张 D.茶叶 8.唐朝时,中国与天竺交往最大的特点 是 A.民间商贸交往 B.使臣互往通好 C.以佛教为纽带 D.技术交流 9.唐朝时,从中国传到大食的手工技术 是 A.制瓷技术 B.造纸术 C.雕版印刷术 D.冶铁技术
10.隋唐时,中国与周边各国往来的主要方 式 A.民间商贸交往 B.互通使臣 C.以宗教为纽带 D.技术交流 11.下列国家在与中国交往中,受唐政治制 度影响较大的是 A.日本、天竺 B.新罗、东罗马 C.新罗、日本 D.天竺、大食 12、(2004年广东)唐代中日交通的主要港 口城市是 A明州 B扬州 C泉州 D广州
陕西省西安市出土高27厘米 唐朝与大食往来关系密切
朝鲜
东罗马 波斯、大食 唐朝
日本 东南亚 诸国
非洲
天竺
中 华 文 化 圈 形 成
隋唐时期,对外交往有怎样的特点?
1、范围广,有连续性 3、形式多样 5、双向性 7交往内容明显不同。 2、领域全面 4、海陆并进 6、中华文化圈形成
对外交往的特点:
1.交往范围广,且有连续性
第七期对外交往繁盛的条件有哪些?分别叙述 隋唐时期陆路、海路对外交通的起止点和途径主 要地区。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唐朝时期扬州、广州 的经济地位?唐朝开放的对外政策主要有哪些?
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
与中亚西亚:
唐与东罗马有使节往还; 东罗马医术、杂技传入中国; 唐朝丝绸、瓷器大量运往欧洲; 唐与非洲来往有史书记载 ; 非洲出土了大量唐三彩、邢窑、越窑产品;
与欧非:
唐人杜环在非洲游历,索马里使者洲 中亚 西亚 对外交通
海路
新罗 日本 东南亚
隋唐
南亚
教学测试:
一、填空:
三、和日本的友好交往
交往:
政治:
徐福东渡
汉武、光武
隋朝时,中日互遣使臣
唐朝时,十三批遣唐使
大化改新
贸易往来 儒学、文字
影
经济: 文化:
响
建筑:
都城建造
例证:
1. 2.
3. 4. 开元通宝、日本银币 李白《哭晁卿衡》诗 吉备真备、高僧空海
鉴真东渡(图片)
四、和东南亚、印度半岛各国往来
与东南亚:互派使节,交换土特产品
1.唐朝对外交通,陆路:从_______出发,向东 可达朝鲜;向西经_______可达印度、伊朗、阿
拉伯及欧非许多国家;海路:从______、______、
出发,可达朝鲜、日本;从______出发,经海上 丝绸之路可达________。 2.唐朝时,日本派出______十多次;日本留学生 到唐朝学习,著名的有______,中国高僧______ 东渡日本传播唐文化。
⑤范围广
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形式原因、作用和启示。
主要特点
①交往范围广泛,且有连续性。隋唐时期对外交往的国家 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欧洲、非洲也 都有往来。范围之广,历史少见。而且这些交往并不因中 国发生内乱而中断,有明显的连续性。如日本连续十三次 派出遣唐使。②交往领域全面。涉及政治、经济、文化、 宗教等方方面面。③交往渠道众多。有官方外交往来,公 派及民间留学,国家间及民间贸易,佛教的传播等。主要 以贸易和佛教为纽带。④交往内容明显不同。中国传出去 的主要是制度、文化、生产技术等,推动了各国历史发展、 社会进步。外国传入的主要是土特产、物种、艺术,丰富 了唐朝的社会生活。⑤在交往过程中,中华文化圈形成。 唐朝成为周边国家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并对世界文明的 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七年级历史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往来和繁荣的文化人教版知识精讲
七年级历史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往来和繁荣的文化人教版【同步教育信息】一. 本周教学内容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往来和繁荣的文化二. 重点、难点1. 重点:唐朝和日本的友好往来以及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唐朝发达的对外交通。
雕版印刷术和火药的发明,建筑的成熟,唐诗的繁荣,艺术宝库莫高窟。
2. 难点:唐朝对外交通空间概念的形成。
隋唐文化发达的原因。
第七节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往来隋唐时期我国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国力强大,我国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外交通比前代更发达,对外交流空前发展。
国外的许多优秀的文化成果和物产传入中国,丰富了我国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同时我国的造纸等技术传到国外,对各国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当时的对外交往,总的来说是以和平友好为主的。
(一)发达的对外交通1. 对外交通发达的原因隋唐时期,封建经济繁荣,文化先进,尤其是唐朝在国际上有很高的声望,对各国有很强的吸引力,来华的使者和商人日益增多;唐朝政府鼓励外商来华的政策,给对外交往提供了有利条件;中外交往的日益频繁,需要对外交通的进一步发展。
2. 对外交通路线陆路:以长安为中心,东达朝鲜,西经敦煌,越葱岭,可到印度、伊朗、阿拉伯各国海路:从登州、扬州出发,可达朝鲜和日本;从广州出发,可达马来半岛、印度、波斯湾(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
(二)和新罗的友好往来魏晋到隋唐,朝鲜半岛上有高丽、百济和新罗三个并立的国家。
隋炀帝和唐太宗曾出兵高丽,结果兵败而返。
新罗势力逐步壮大,于675年统一朝鲜半岛的大部分地区,积极同唐朝发展友好关系。
在唐朝的留学生中,新罗人最多。
崔志远曾在唐朝中进士并做官。
留学生在吸收和传播唐文化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新罗商人来唐贸易的很多。
在唐都长安等地设有“新罗坊”“新罗馆”,专门接待来自新罗的客人。
新罗的特产、工艺品、药材等大量传入中国,在唐朝外贸输入总额中,新罗物产居各国首位。
新罗多方面学习唐朝,唐朝的丝绸、茶叶、书籍、手工技艺和雕版印刷术等,大量输出新罗;新罗立国,参用唐朝制度,还设立国学,教授儒学,很多新罗人喜读唐诗,还会写唐诗;此外,新罗在姓氏、服饰、节令、风俗等方面,都有浓重的中华文化色彩。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1、对外交通——陆路:从长安出发,向东可以到达朝鲜,向西经“丝绸之路”,可以通往今天的印度、伊朗、阿拉伯以至欧非许多国家。
2、海路:从登州、扬州出发,可以到达今天的韩国、日本;从广州出发,经海上“丝绸之路”,可以到达波斯湾。
3、对外政策——全面开放。
鼓励外商贸易,允许定居、任官、通婚;使节、商人云集。
1、和新罗的友好往来:①唐朝的留学生中,以新罗最多,最著名的是崔致远。
②唐朝长安和沿海许多城市设有“新罗坊”“新罗馆”。
③新罗立国,参用唐朝制度,仿照唐朝实行科举,设立国学,教授儒学。
④新罗从唐朝引入茶种、雕版印刷术和高超的制瓷、制铜等手工业技艺。
⑤新罗人在姓氏、服饰、节令、风俗等方面,都有浓重的中华文化色彩。
2、和日本的友好往来:①隋朝时,中日互派使臣。
②从贞观年间开始,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13次之多。
③日本著名的大化改新,就是由留学唐朝回国的人策动的。
④日本新政中的制度,大都以唐制为蓝本。
⑤日本都城的建造,完全仿照唐长安城的样式。
⑥日本各级学校以儒家经典为教材,祭孔的礼仪也很隆重。
⑦日本同唐朝的贸易往来频繁。
⑧日本出土了大量的唐币“开元通宝”,中国也出土了日本奈良时的银币。
⑨中日友好交往的使者吉备真备、鉴真。
⑴东南亚:互派使节,交换土特产。
⑵天竺:印度称为天竺。
贞观时遣使唐朝;中国十进位计数法传入天竺;送来郁金香、菩提树,唐太宗派人去天竺学习熬糖法。
在中印文化交流中,以佛教为纽带,中国和印度半岛各国的交往大大加强。
高僧玄奖和义净起了重要作用。
⑴波斯:①隋朝时,中国和波斯已互遣使节;②唐朝时,波斯遭到大食侵扰,其国王及儿子先后前来求援,后客死唐朝。
③波斯商人大批在中国开设“波斯店”,做珠宝、香料生意。
⑵大食:唐高宗起通使,持续一个半世纪;造纸术传入大食⑶东罗马:使节往来;医学、杂技传入唐;唐朝的丝绸、瓷器大量运往欧洲。
⑷非洲:①唐朝时和非洲也有来往,《新唐书》上有这方面的记载。
第七节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
D
4.玄奘西游是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佳话, 其体现的唐朝文化的特征是 A.兼收并蓄 B.全面繁荣 C.影响深远 D.领先世界
A
5.《华尔街日报》的英文网站网管说,中国 文化对全世界的影响将会越来越大,世界上任 何一个主流媒体都不可能忽视中国文化的影响。 今天,汉文化正在走向世界,在这样的时期, 我们更要注意学习唐朝文化的 A.光照四邻,影响深远 B.博大精深,全面辉煌 C.开放探求,兼收并蓄 D.崇尚实用,推陈出新
欧洲
东罗马
非洲
三、隋唐对外关系特点
材料一 隋唐时期对外交往的国家分布于东亚、东南 交往范围广泛 ,且有连续性 亚、南亚、中亚、西亚,欧洲、非洲也都有往来。而 且这些交往并不因中国发生内乱而中断。如日本连续 十三次派出遣唐使。
材料二 隋唐时期对外交往涉及政治、经济、文化、 宗教等方方面面。中国传出去的主要是制度、文化、 交往内容更加全面 生产技术等,推动了各国历史发展、社会进步。外国 传入的主要是土特产、物种、艺术,丰富了唐朝的社 会生活。 材料三 隋唐时期对外有官方外交往来,公派及民间 留学,国家间及民间贸易,佛教的传播等。主要以贸 交往途径更加多样 易和佛教为纽带
单向性
商贸、人员来往、 文化交流全面展开 丝绸、瓷器、纸张、 茶叶等大大增加 双向性
原因: 汉朝江南相对落后,海上通商的条件不是太好, 唐朝经济中心开始出现南移的趋势,造船业发达, 国力强大,经济文化发达。
1.唐朝时中国进一步走向海洋,其突出表现是 ①中国商船到达波斯湾 ②制造的海船有“海上霸王”之称 ③玄奘历经艰苦到天竺取经 ④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四、唐朝对外友好往来的影响
1、促进了唐朝经济进一步发展,文化更加 丰富多彩。 2、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对亚洲和世界 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3、大大加强了中国与各国之间的友好关系 以及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4-7隋唐对外关系(课用)
大食旅行者陶俑
陕西省西安市出土 高27厘米
唐朝与大食往来关 系密切
3.唐朝的对外关系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况, 主要是因为( A ) A.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B.政治制度领先于世界各国 C.开辟了发达的水陆交通路线 D.统治者以开明态度吸纳世界先进文化
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
课后作业:
交往国家 人员往来 经济交流 文化交流
新罗 日本 天竺 波斯 大食
拂菻
1 2
第七节 隋唐时期的对外交往
一、隋唐对外交往的特点、形式、原因 1、特点: ①广泛对外开放,与各国交流; ②同亚洲国家交往最为密切; ③兼容并蓄,吸收和容纳外国先进事物; ④促进了世界文明的进步。 2、主要形式: 使节往来、派留学生、技术交流、宗教往来、艺 术交流等。
3、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 ①政治:国家安定统一 ②经济:经济文化繁荣 ③政策:对外政策开放 ④交通:海陆交通发达
二、发达的对外交通
1陆路: 印度 (天竺) 伊朗 (波斯) 阿拉伯 (大食) 欧非
2海路: 向东:登州 扬州
长安
朝鲜
韩国、日本
向西: 广州
海上丝绸之路
波斯湾
三、隋唐时期的对外关系
㈠与新罗(朝鲜) 1.友好往来: (1)留学生: 新罗最多 ( 崔致远)
(2)贸易往来: “新罗坊”、“新罗馆”
2.唐文化对新罗的影响 (1)政治: 新罗立国,参用唐制 从唐引入茶种、雕版术、 (2)经济: 制瓷、 制铜技术 (3)文化: 设立国学,教授儒学;读、写唐诗 (4)其他: 姓氏、服饰、节令、风俗等
波斯琉璃盘 是唐朝与波斯交往的见证
1954年山西省长治市王琛墓出 土高89.7厘米、长26.5厘米这件 陶骆驼形体高大。背骑胡人深 目浓眉,高鼻,络腮胡,身穿 翻领皮毛褊衣,腰束带,系一 小香囊,坐在横搭于驼背的行 囊上,左手执缰绳,右手高举, 作挥鞭状。唐代的丝绸之路连 结中国和中亚、西亚乃至欧洲 诸国。在丝绸之路上,许多波 斯、阿拉伯商人、技艺人前往 长安。此俑生动再现了奔波在 丝绸之路上的西域商人形象。
人教历史七年级下册《对外友好往来》
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废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清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与各国建立平等、友好的外交 关系奠定了基础。
与各国的友好往来
建交高潮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积极与各国 建立外交关系,迎来了建交高潮。许 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交,承认中华人 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
2023 WORK SUMMARY
人教历史七年级下册 《对外友好往来》
汇报人:
2023-12-13
REPORTING
目录
• 隋唐时期的对外交往 • 宋元时期的对外交往 • 明清时期的对外交往 • 中国近代的对外关系 • 中国现代的对外关系 • 中外友好往来的意义和启示
PART 01
隋唐时期的对外交往
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这些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使中国逐渐沦为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时,也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推动了中 国的近代化进程。
PART 05
中国现代的对外关系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反对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
郑和下西洋
明朝时期,郑和率领船队到达日 本,与日本建立了友好关系,促 进了中日之间的贸易和文化交流 。
与东南亚的友好往来
海上丝绸之路
明朝时期,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通过海 上丝绸之路进行贸易往来,加强了彼 此之间的经济联系。
郑成功收复台湾
明朝末年,郑成功收复台湾,为台湾 与东南亚国家的交往提供了便利条件 。
友好往来
中国与各国开展了广泛的友好往来, 包括贸易、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 的合作。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为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了 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洲
进行了大化改新,通宝”,中国出 安,创立文字;
新政中的制度, 土日本银币
文学艺术、生活
参考隋唐的制度
习俗都受唐文化
影响
南 亚 天竺
互派使臣
贸易往来频繁; 十进位记数法、
传入唐朝郁金香、造纸术传入印度
可编菩辑pp提t 树
宗教、哲学交6 流
地区
国家
政治
经济
文化
马来半岛 互派使节 土特产品交换
东南 亚亚
鉴真盲目航东海, 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 唐风洋溢奈良城。
可编辑ppt
9
可编辑ppt
10
可编辑ppt
11
三、隋唐对外关系特点
材料一 隋唐时期对外交往的国家分布于东亚、东南
亚、南交亚、往中范亚、围西广亚,泛欧洲,、且非有洲也连都续有往性来。而
且这些交往并不因中国发生内乱而中断。如日本连续 十三次派出遣唐使。
经济
文化
5
二、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概况
地区 国家
政治
经济
文化
派留学生到唐;唐设有“新罗 设立国学,教授
新罗 立国参用唐朝
东
制度
亚
坊”“新罗馆”;儒学;喜欢读唐
从唐朝引入茶种、诗、写唐诗;服
雕版印刷术和制瓷饰、、风俗等有中
制铜技术
华文化色彩
互遣使臣;在留 贸易频繁,日本 学校教授儒学; 亚 日本 学生的策动下, 出土唐币“开元 都城建设仿照长
吉备真备,在长安学习17年,学成回国后, 他根据汉字的偏旁创造日本假名字母。
鉴真,他先后六次东渡,克服了种种艰难 险阻,终于东渡成功,他先后在日本的九州、 奈良等地传播佛教,并将中国的建筑、雕塑、 医学等知识介绍到日本。
这两人为中日文化的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 献。
可编辑ppt
8
扬州鉴真纪念堂(郭沫若题词)
单向性
商贸、人员来往、 文化交流全面展开 丝绸、瓷器、纸张、 茶叶等大大增加
双向性
原因:汉朝江南相对落后,海上通商的条件不是太好,
唐朝经济中心开始出现南移的趋势,造船业发达,
国力强大,经济文化发达。
可编辑ppt
17
先进的唐朝文化对新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体 表现在哪里?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习惯等 方面概括说明。
不同特征:①汉以陆路为主,唐水陆并举。
②汉以商贸为主,唐使臣、商贸、文化全面展开。 两汉基本没有使臣交往。唐时与朝鲜、日本、印度 等互有使臣来往通好。
③品种增多。汉代以丝和丝织品为主,唐代丝绸、 瓷器、纸张、茶叶等商贸物品大为增多。
④汉代商贸具有单向性,唐代中外交往具有双向性。
不仅传播唐朝的先进文化,也广泛吸收外来文化
骠国 骠国王子访问 土特产品交换 骠国歌舞团
中国
访问
中亚
派使节
名马、异药
洲 西亚
波斯
互派使节 在中国开设 国王求援 “波斯店”
大食 高宗时,大食 纺织技术传 造纸术传入 与中国通使 入
欧洲
东罗马
使节往来
中国丝绸瓷器 医术、杂技 运往欧洲 传入中国;
非洲
瓷器运往非 遣使唐朝 洲
可编辑ppt
7
吉备真备和鉴真
第七节 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
可编辑ppt
1
陆路
海路
向 从东
到达朝鲜
从登州、 到达韩国、 扬州出发 日本
长
经“丝绸之
安 出 发
向 西
路”,可到 印度、伊朗、 阿拉伯以至
从广州出 发
经海上“丝 绸之路”, 可到波斯湾
欧非国家
可编辑ppt
2
1、唐朝时期对外交通发达,下列叙述不正 确的是
A、从长安出发向西可到印度 B、从长安出发向西可到伊朗 C、从长安出发向西可到阿拉伯各国 D、从长安出发向西可到朝鲜
1、促进了唐朝经济进一步发展,文化更加 丰富多彩。
2、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对亚洲和世界 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3、大大加强了中国与各国之间的友好关系 以及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可编辑ppt
14
唐朝的对外交往的发展给我们提供了 什么启示?
①大力发展经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速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②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学习外国的先 进技术和管理方法,扩大对外贸易,加强与 外国的经济技术合作
可编辑ppt
15
C 1、唐朝后期,吐蕃最西与之为邻的是
A、波斯 B、大秦 C、大食 D、天竺
2、唐朝的长安和沿海许多城市设有“新罗坊”、
“新罗馆”,主要反映了:
C
A 、唐朝建筑技术的提高 B、唐朝对外政策倾向
⑤范围广
可编辑ppt
19
汉唐时期中外交往有什么不同的特点?分析出现不 同的原因
不同特征:
①汉代以陆路为主,唐朝水陆并举。
易和佛教为纽带
可编辑ppt
12
三、隋唐对外关系特点
1、交往范围广泛,且有连续性 2、交往内容更加全面 3、交往途径更加多样
交流频繁 盛况空前
古代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途径?
1、贸易(官方与民间)
2、留学生,派遣使节
3、宗教人士往来(玄奘 义净 鉴真)4Leabharlann 战争(唐朝与大食)可编辑ppt
13
四、唐朝对外友好往来的影响
C、新罗商旅来唐很多 D、唐朝城市的发达
3、对中日交往有突出贡献的人物有: D
①崔致远 ②吉备真备 ③义净 ④鉴真
A、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可编辑ppt
16
思维拓展:汉唐时期中外交往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分析出现不同的原因
汉朝
唐朝
陆路为主
海陆并举
商贸(包括技术)为主 主要商品是丝绸和丝织品
可编辑ppt
3
一、隋唐对外友好交往发展的原因
1、唐朝国家统一,经济文化发达
2、唐朝政府开放的对外政策,鼓励对外经 济文化交流 3、对外交通发达
可编辑ppt
4
二、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概况
地区 东亚
国家 新罗 日本
亚
东南 马来半岛 亚 骠国
洲 南亚 天竺 中亚
西亚 波斯 大食
欧洲 东罗马
非洲
政治
可编辑ppt
材料二 隋唐时期对外交往涉及政治、经济、文化、
宗教等方方面交面往。中内国容传出更去加的主全要面是制度、文化、
生产技术等,推动了各国历史发展、社会进步。外国 传入的主要是土特产、物种、艺术,丰富了唐朝的社 会生活。
材料三 隋唐时期对外有官方外交往来,公派及民间
留学,国家间交及民往间途贸易径,更佛加教的多传样播等。主要以贸
1、政治上,新罗立国,参用唐朝制度。
2、经济上,从唐朝引入茶种、雕版印刷术和 高超的制瓷、制铜技艺。
3、文化上,设立国学,教授儒学,喜欢渎唐 诗、写唐诗。
4、生活习惯上,在姓氏、服饰、节令、风俗 等方面,都有浓重的中华文化色彩。
可编辑ppt
18
汉唐对外交往的异同。
(1)共同点:①朝鲜、日本是对外交往的主要对 象;②对外都进行了经济技术交流;③政府是对外 活动的主要参与者。④对外交往都以陆路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