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王蒙阅读答案

合集下载

高二语文善良

高二语文善良

一、阅读文章1—4自然段, 回答下列问题
1.现实中,一般人是怎样看待“善良” 的?
过时 愚蠢
对善良是否过时的问题的思考,作者接 连提了几个问题,从这些问题的提出中, 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看法是什么? 作者对此提出一连串的疑问,从中 提炼出作者的看法——毒蛇和恶狼是 有限的;不能以对待有限的毒蛇和恶 狼的态度对待一切;若一概以对待毒 蛇和恶狼的态度对待非毒蛇和恶狼的 人,我们也就成了毒蛇和恶狼。
你对七个人人抱着善意,其中六个人会报 答你,但是会有一个人利用你的善意,以为你 软弱可欺,你如果为了七分之一把这六个人都 得罪了,值吗? 我强调善良这个底线,因为一个心存恶念 的人,会对身边所有的人产生怀疑,而使自己 处在一个危机四伏的状况下,精神很容易崩溃, 他的生活也就少了很多欢乐。
——王蒙
借鉴:
(畅所欲言)
我们不能没有善良, 但为什么我们老是 觉得好人难做?
思考
• 讨论: • 你的善良有没有获得过别人的感激与称 赞?你的善良有没有换回料想不到的恶报与 嘲讽?你觉得善良是什么? 小维尼,你 觉得善良是 什么? 善良嘛,让 我想想……
善良是一个道德底线,善良的人比邪恶的人 更有力量。善意能得到善意的回报。
小调查之一
夜深人静的时候,在一个偏僻的地方,
你忽然听到一个人在大呼救命,这时你( )
A.乐意帮助 。 B.骗局,不救。 C.视具体情况而定。
小调查之二
你独自一个人在湖边散步的时 候(正巧,那天你没带电话),忽然看见一个 人落水喊救命,你会( )
A.毫不犹豫下水救人 。 B.不救,装没听见。 C.视自己的水性而定。
对比后的结果如何?
第五段——力量对比:善良稚弱—凶恶强大 人们喜欢、欢迎、向往善良 第八段——结果对比:善良被弘扬—凶恶被 压缩 第十一段——心态对比:善良者坦荡—作恶 者惶惶 通过对比,使论证更深刻、更吸引、 更有说服力。

2022《善良》王蒙

2022《善良》王蒙
明确:这句话写出了善良的内涵,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善良的深 层含义,阐述了善良与凶恶斗争尽管失败却弘扬的原因。
பைடு நூலகம்点语段研讨
3、事情往往是这样:小孩子是善良的,真正参透了人生与世界 的强大的人也是善良的,而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人最不善良。
明确:①小孩子由于天真,不知人世险恶,所以善良。
②真正参透了人世与世界的强大的人因成熟、超拔,不会滥用权力, 所以也善良。
代表作:长篇小说《青春万岁》《活动变人 形》,季节三部曲:《恋爱的季节》《失态的 季节》《踌躇的季节》1956年发表短篇小说 《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这篇小说成为50年 代中国文坛的一朵奇葩。他乐观向上、激情充沛, 成为当代文坛上创作最为丰硕、始终保持创作活 力的作家之一,著有近百部小说,被誉为“文坛 的常青树”。 本文选自《宽容的哲学》,是一篇议论性散文。
初读课文,完成任务
1. 圈出疑难字词,明确读音,熟悉含义
不足恃 shì 依靠、依仗 圭臬 guī niè 准则、法度 超拔 超出一般,出众
滥恶:滥用恶行。
参透 cān 透彻地领悟
惶惶 huáng 恐惧不安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qī
光明磊落、心胸坦荡,小人则 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四面楚歌:比喻四面受敌,处于孤立危 急的困境。
着为人民服务的旗号而无恶不作的人,最终他们受到了惩罚。
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95年, 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人 与人之间的关系似乎变得复杂,在过分强调斗争的时代, 友好善良的伦理道德淡薄了,缺失了。当时王蒙也因为 他的短篇小说《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被打为右派,可 以说是劫后余生。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善良,而是更 加感到善良的可贵,升华了对善良的认识。另外,当时 中国正进行轰轰烈烈的改革开放,商品经济大潮汹涌而 来使人们的价值观出现摇摆。王蒙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 写下了本文。

善良--王蒙(实用)

善良--王蒙(实用)

❖ 《东郭先生与狼》
❖ 故事说,有一位书生东郭先生,读死书、死读书,十分迂腐。一天,东郭先生赶着一头毛驴,背着一口袋书, 到到一个叫“中山国”的地方去谋求官职。 突然,一只带伤的狼窜到他的面前,哀求说:“先生,我现在正被 一位猎人追赶,猎人用箭射中了我,差点要了我的命。求求您把我藏在您的口袋里,将来我会好好报答您的。” 东郭先生当然知道狼是害人的,但他看到这只受伤的狼很可怜,考虑了一下说:“我这样做会得罪猎人的。不 过,既然你求我,我就一定想办法救你。”说着,东郭先生让狼蜷曲了四肢,然后用绳子把狼捆住,尽可能让 它的身体变得小些,以便装进放书的口袋中去。
他们以一颗博大无私的爱心感动了中国,也震撼了中国,成为2005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他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
的哥送产妇闯红灯面临处罚 12月19日上午10点左右,北京新月联合汽车公司出租车司机高海军开着空车在陶然亭桥附近,当路过东庄 小区时,看见一名年轻男子很着急地向他招手。男子身边的女子穿紫色睡衣,肚子挺得很高。原来,该男子的 妻子马上要生产了,急着去医院。 高海军载着两人直奔附近的右安门医院,到了却得知没有产房。高海军又载着两人迅速赶往友谊医院。孕 妇在车上不停喊疼,越喊声越大。高海军非常着急。一路上,他连闯了几次红灯。目前,他面临着交通处罚。
这段文字运用了对比和拟人的修辞。通过对比,可以让读者感受到
拟人,让两类人的言行



;通过
善良的可爱 活灵活现
凶恶的可憎 跃然纸上
温故知新
一、中心论点:
我们应该保持善良。
二、文章的论证结构:
一、提出问题
(1-4)
我们是否应该保持善良
善良
二、分析问题
(5—11)
为什么要保持善良

高教版-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2课《善良》-精编解析

高教版-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2课《善良》-精编解析

《善良》---王蒙✂教学目标1.筛选文章关键信息,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观点。

2.理解文章重要语句的含义,加深对“善良”的认识。

3.培养议论文的文体意识,学习理性的思维方式。

4.启发学生对善良的思考,学会用一颗向善的心看待纷繁复杂的生活。

✂教学重点1.理清文章思路,筛选文章关键信息。

2.理解文章重要语句的含义,加深对“善良”的认识,学会用一颗向善的心看待纷繁复杂的生活。

✂教学难点逐步深入地理解文章的观点,抓住其中的逻辑思路。

✂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法✂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指导学生安排时间预习课文,排演短剧《善良归家》。

二、导入1.请同学们用两分钟写出一个人最宝贵的五种品质,引出“善良”。

2.观看短剧《善良归家》请同学们抒发感想。

三、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观点1.运用议论文提炼论点的方法,找出文章的中心观点。

明确:我喜欢善良,不喜欢凶恶。

2.根据议论文基本结构,理清本文思路。

明确:提出问题(第1—4自然段):针对善良似乎过时,善良往往被看着愚蠢的情况,提出自己的思考。

分析问题(第5—11自然段):阐述自己对善良的理解与认识。

通过对比,强调了善良的力量和作用。

表明观点(第12自然段):重申自己喜欢善良,相信国人会变得越来越善良。

四、重点研读(一)研读第一部分1.现实中,一般人是怎样看待“善良”的?作者对这些看法持什么态度?你是如何看出来的?明确:一是“早就过了时”——被利益原则与实力原则取代:为利益可以放弃善良;是否有实力、才干比善良与否重要。

作者并不认同这一看法,由“似乎”一词可以看出。

二是被看作“愚蠢”——两个寓言故事作为证明。

作者对此提出一连串的疑问,从中体现出作者的反对态度。

2.作者是怎样层层追问的?明确:层层追问如下:那些需要帮助、等待帮助的人当中,有多大比例是毒蛇或是恶狼?为了有限的毒蛇和恶狼,不惜将一切视为恶狼,是一种什么疾病?我们以对待毒蛇和恶狼的态度对待过的人中,有多少是真正的毒蛇和恶狼?以对待毒蛇或恶狼的态度对待并非毒蛇恶狼的人,我们成了什么?(这样的层层追问是王蒙语言的一大特点,注意引导学生体会。

善良的拯救阅读训练题及答案善良王蒙课后题答案

善良的拯救阅读训练题及答案善良王蒙课后题答案

产地证业务常见问题一、产地证基础知识介绍:1.问:目前检验检疫机构能够签发的产地证有哪些?答:目前检验检疫机构能够签发的产地证有:非优惠性原产地证和优惠性原产地证。

非优惠性原产地证书有一般原产地证(C/O证书)。

优惠性原产地证书有普惠制证书(FORM A),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优惠原产地证书(FORM E),亚太贸易协定优惠原产地证书,中国-巴基斯坦自由贸易区优惠原产地证书,中国—智利自由贸易区优惠原产地证书(FORM F), 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区优惠原产地证书(FORM N), 中国-新加坡自由贸易区优惠原产地证书。

2.问:FORMA 证书与CO证书的区别?答:CO证书为一般原产地证书,是证明商品原产地的一种证明文件,一般来说,各国海关对执有一般原产地证的货物按最惠国税率征税,目前出口到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地区的商品只要符合中国原产地规则都可以申领CO产地证;FORMA 证书是根据普惠制给惠国规定的普惠制原产地规则和要求而出具的原产地证明书,是货物享受给惠国普遍优惠关税待遇的凭证。

3.问:目前中国出口到哪些国家的货物可以申请普惠制原产地证(GSP FORMA 证书)?答:一共39个国家: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挪威,日本,哈萨克斯坦,乌克兰,欧盟二十七国(奥地利,比利时,丹麦,芬兰,法国,德国,希腊,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葡萄牙,西班牙,瑞典,英国,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塞浦路斯,马耳他,爱沙尼亚,拉托维亚,立陶宛,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白俄罗斯,俄罗斯联邦,瑞士,土耳其,列支敦士登公国。

4.问:产地证电子签证的流程?答:企业端软件申报------机器审核------签证人员审核------企业端制证------- 签证-----收费、领证。

5.问:产地证证书如何编号?答:证书种类+年份+产地证注册号+证书序列号。

如宁波市区的一家公司,注册号为380009999,2008年的第28份证书,FORMA证书号应为G083800099990028,CO证书号应为C083800099990028,亚太证书应为B083800099990028,FORM E 证书应为E083800099990028,中-巴证书应为P083800099990028,中智证书应为F083800099990028,中国-新西兰证书应为N083800099990028。

13善良练习题

13善良练习题

善良王蒙王蒙:当代作家。

河北南皮人,生于北平。

著有长篇小说《活动变人形》、《季节三部曲》(《恋爱的季节》、《失态的季节》、《踌躇的季节》),中篇小说《布礼》等,散文集《轻松与感伤》、《一笑集》,文艺论集《当你拿起笔……》、《文学的诱惑》、《风格散记》、《王蒙谈创作》、《王蒙、王干对话录》,专著《红楼启示录》,自选集《琴弦与手指》以及10卷本《王蒙文》等。

其中有多篇小说和报告文学获奖。

作品被译成英、俄、日等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

王蒙的作品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的坎坷历程,他也由初期的热情、纯真趋于后来的清醒、冷峻,而且乐观向上、激情充沛,并在创作中进行不倦的探索和创新,成为新时期文坛上创作最为丰硕、也最有活力的作家之一。

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国分会副会长、全国政协常委。

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似乎变得复杂,在过分强调斗争的时代,友好善良的伦理道德淡薄了,缺失了。

当时王蒙也因为他的短篇小说《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被打为右派,可以说是劫后余生。

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善良,而是更加感到善良的可贵,升华了对善良的认识。

善良似乎是一个早就过了时的字眼。

在生存竞争中,在阶级斗争中,在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中,利益原则与实力原则似乎早已代替了道德原则。

我们当然也知道某些情况下一味善良的不足恃。

我们听过不少关于善良即愚蠢的寓言故事。

东郭先生,农夫与蛇,善良的农夫与东郭先生是多么可笑呀。

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你的对象是狼或者蛇,善良就是自取灭亡,善良就是死了活该,善良就是帮助恶狼或是毒蛇,善良就是白痴.但我们也不妨想一想,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当中,那些等待着向他们伸出善良的援助之手的冻僵者或是重伤者当中,有多大比例是毒蛇或者恶狼?我们还要问,宇宙万物中,有多大比例是毒蛇和恶狼。

为了有限的毒蛇和恶狼而不惜将一切视为毒蛇和恶狼,不惜以对付毒蛇和恶狼的法则为自己的圭臬,请问这是一种什么疾病?。

我们还可以问一下,我们以对待毒蛇和恶狼的态度对待过的那些倒霉蛋当中又有多少人是经得住时间考验的当真的毒蛇和恶狼。

《善良》的阅读试题及答案

《善良》的阅读试题及答案

《善良》的阅读试题及答案《善良》阅读试题一、选择题1. 文章中提到的“善良”是指什么?A. 物质上的帮助B. 精神上的慰藉C. 道德上的表现D. 法律上的遵守2. 根据文章内容,善良的行为通常会带来什么效果?A. 社会的冷漠B. 人际关系的和谐C. 个人利益的损失D. 法律的制裁3. 文章中提到的“善良的力量”是指什么?A. 物质财富B. 社会地位C. 精神满足D. 权力大小二、填空题4. 文章中提到,善良可以________,也可以________。

5. 善良的行为能够________,并且能够________。

三、简答题6. 根据文章内容,描述一下善良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四、论述题7.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你如何看待善良,并举例说明善良如何影响你的生活。

答案:一、选择题1. C2. B3. C二、填空题4. 文章中提到,善良可以是一次微笑,也可以是一次援助。

5. 善良的行为能够温暖他人,并且能够提升自我。

三、简答题6. 根据文章内容,善良对个人而言,是一种内在的美德,它能够提升个人的道德修养,增加个人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对于社会而言,善良是社会和谐与进步的重要力量,它能够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增强社会的凝聚力,推动社会的正向发展。

四、论述题7. 善良是一种美德,它体现了人的内心世界和道德水平。

在我看来,善良不仅仅是对他人的关怀和帮助,更是一种对自己行为的自律和对社会规则的尊重。

例如,在我帮助一位老人过马路时,我不仅帮助了他人,也感受到了帮助他人带来的内心喜悦。

此外,当我在公共场合保持安静,不打扰他人时,我展现了对他人的尊重,这也是善良的一种体现。

善良让我的生活更加充实,也让我与周围的人建立了更加和谐的关系。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2.《善良》自我检测及答案解析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2.《善良》自我检测及答案解析
人种在形成过程中受着一定地城的自然环境的影响但是许多人种在历史上曾经多次往复迁徙又经过人种的混杂过程混杂产生的种族类型以后又可能长期处于隔离状态受到新环境的影响而产生新的类型
唱一唱,活气氛
《课外古代诗词诵读》 P28 《桃夭》

讲一讲,明方法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
自我检测 2.善良
试一试,显身手
示例:梦是一架钢琴,能演奏出心灵的那一种畅想;想是一 个舞台,能演绎出心灵的那一片沧桑。
再 见!
谢谢大家!
在研究人种特征的形成时,必须考虑到人的特殊性,人
能进行生产劳动,形成了社会,有创造文化的能力,这些因 素对人类体质特征的形成起着主导作用。我们在说明某一种 族特征形成原因时,必须追潮这一种族的发展历史,进行全 面的具体分析,才能得出结论。
7.下列对“人种”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人种是指在体质形态.如肤色、发色、发型、眼色等方面具有某 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 B.多数人类学家将世界主要人种分成3个或4个,其中分成3个的 原因是将棕色人种归入了黑种人。 C.从世界人种分布来看,亚洲既有黄种人,也有白种人,而棕色 人种全部在大洋洲。 D.种族和民族的意义不同,一个种族可以包含一个或几个具有共 同语言、地城、经济生活等特征的民族。
3.下列选项中,前后意思不对应的一项是( D )。
A.东郭先生——比喻不分善恶,滥施仁慈的人。 B.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胸怀坦荡,而小人却 经常忧心忡忡。 C.愚公移山——比喻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精神。 D.塞翁失马——马很难驯养。
塞翁失马——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 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
C.种遗传性没有本质的区别,它们互相通婚能产生健康的具有正

王蒙:《善良》

王蒙:《善良》

检查字词
不足恃 对峙
圭臬 江皋 和平 唱和 和牌 和面 和稀泥
Shì(不可依赖) zhì
niè (比喻准则或法度) gāo 无所不为:什么坏事都干 (贬义) hé 以逸代劳: 以闲逸代替劳累 hè hú 四面楚歌: 比喻四面受敌,处 huó 于孤立危急的困境 huò
讨论:
什么是善良?
心地纯洁,没有恶意
解与认识。通过对比,强调了善良的力量和作用。
3.表明观点(12自然段):重申自己喜欢善良,相信
国人会变得越来越善良。
课文结构:
树靶子
善良过了时(1) 善良不足恃(2)

善良 我们不能以凶恶之心 驳: 对待一切(3—4) 善良的作用或力量 ( 5 — 7) 善良的内涵和外延 (8—11)
我 喜 欢 善 良 ( )
河北南皮人, 1934 年 10 月 生 于 北平。中学时参 加中共领导的城 市地下工作。 14 岁加入中国共产 党。
1953年,19岁的王蒙写 出了他的处女作长篇小 说《青春万岁》1956年 发表短篇小说《组织部 新来的年轻人》,这篇 小说成为50年代中国文 坛的一朵奇葩。此外, 王蒙还创作了大量的作 品,其中的《夜的眼》、 《海的梦》、《春之声》 《风筝飘带》和《布礼》 等,被文坛称为王蒙的 “集束手榴弹”。

一个瞎眼的乞丐向诗人雨果乞讨,雨果说:“我也很穷,没 有钱给你。”他便在乞丐面前的纸牌上写了一句话:“春天就要 来了,可我看不见她!”于是,被感动的路人纷纷把钱放入乞丐 的铁罐......。
善良是一种健康,善良是一种美丽,善良是我们行走于世间 的完美人格。 如果你内心的善良曾经沉睡,但愿在今天的震撼后苏醒。 同是父母所生,同在这天地之间,我们这一生的价值,不该 只为追求自己欲望的无止尽满足。我们的价值,该是有人在无助 的时候可以抓住我们有力的手。 有爱心才真美丽,懂善良堪称真汉子。 未来的社会要变得好,首先要告诉我们的孩子,不要变的冷 漠,让爱永驻心中。 特蕾莎修女说:“我们常常无法做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用 伟大的爱去做些小事。”如果你被这些图片震撼,那么让我们从 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 用我们的眼多关注他们,用我们的心常惦念他们,用我们的 手多帮扶他们,用我们的钱多救济他们,用我们柔软温润的手也 去抚摸孤儿的头,把给自己孩子过于奢侈的消费分一点给那个背 砖坯的11岁的刘小环......。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2.《善良》教参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2.《善良》教参

二善良课文分析这是一篇议论性随笔。

随笔是散文的一种,内容、文体、写法不拘,但必须写出“有意思”的东西,要将思想内容经过活泼的处理,并把它富有情趣地表达出来,让读者喜爱,有所感悟。

本文写于1995年。

经历了十年动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似乎变得复杂,在过分强调斗争的年代,友好善良的伦理道德淡薄了,缺失了。

在一场场政治运动中劫后余生的王蒙,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善良,而是更加感到善良的可贵。

同时,写作本文之时,正值商品经济大潮汹涌而来,本文基于人们价值观出现摇摆的社会现实而写成,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社会性。

文章在驳斥人们对善良的错误看法的基础上,深刻论述了善良区别于凶恶的种种优势和力量,鲜明地提出“我喜欢善良。

我不喜欢凶恶”的观点,告诉人们,不管何时,“善良”都是为人处世的道德准则。

号召人们摒弃凶恶,做品性善良的人。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第4自然段):针对社会生活中善良似乎过时、善良被看似愚蠢的情况,提出自己的思考。

作者针对善良“早就过了时”和“善良即愚蠢”的两种错误观点,分两层进行了驳斥:一是在需要帮助的人当中,很少有毒蛇和恶狼,因为有限的毒蛇和恶狼而不惜仇一视切,这是错误的;二是面对非毒蛇和恶狼的人却坚决以对待毒蛇和恶狼的态度对待之,我们就有点像毒蛇和恶狼了。

从而提炼出作者的看法——毒蛇和恶狼是有限的;不能以对待有限的毒蛇和恶狼的态度对待一切;若一概以对待毒蛇和恶狼的态度对待非毒蛇和恶狼的人,我们也就成了毒蛇和恶狼。

这部分的作用在于“破”,驳斥了人们对有关善良的错误看法,为下文从正面论述善良的力量及特点作铺垫。

第二部分(第5-第11自然段):阐述自己对善良的理解与认识,并把善良与凶恶作对比,强调了善良的力量与作用。

第5自然段作者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从力量的角度对善良和凶恶进行了对比:善良稚弱,而凶恶强大;善良处于不设防不抵抗的地位,而凶恶会毫不犹豫地施出毒手;善良有所不为,而凶恶无所不为;善良常败,而凶恶常胜。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2.《善良》自我检测及答案解析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2.《善良》自我检测及答案解析

二善良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B )。

A.不足恃.(shì) 衣钵.(bō) 参差.(chā)B.圭臬..(guī niè) 毒.害(dú) 婀.娜(ē)C.滥.用(làn) 句读.(dú) 阐.明(chǎn)D.凄.厉(qī) 汗流浃.背(jiā) 歼.灭(qiān)解析:B(A项中“参差”的“差”念cī;C项中“句读"的“读”念dòu;D 项中“歼灭"的“歼”应念jiān)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项是( C )。

A.援助以逸待劳消耗B.宣扬靠拢滥恶C.安祥吝啬玷污D.提防干涸畸形解析:C(C项中的“安祥”应为“安详”。

安详:ān xiáng,形容词。

指从容不迫;稳重。

有安静祥和之意。

多用于形容人的状态,)3.下列选项中,前后意思不对应的一项是( D )。

A.东郭先生——比喻不分善恶,滥施仁慈的人。

B.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胸怀坦荡,而小人却经常忧心忡忡。

C.愚公移山——比喻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精神。

D.塞翁失马——马很难驯养。

解析:D(塞翁失马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

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

)4.下列各项中,说法错误的项是( D )。

A.《善良》是一篇随笔,文体是议论文。

B.“我喜欢善良。

我不喜欢凶恶"是《善良》一文的中心论点。

C.《善良》按照有破有立、破立结合的论证思路进行分析论证。

D."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出自《老子》。

解析:D(“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出自《论语•述而》)5.《善良)作者是 ,本文选自。

答案:王蒙散文集《宽容的哲学》6.善良的力量就在于她是人的。

她属于人,她属于历史属于文明属于理性属于科学,她属于的人,她属于更文明更民主更发展更富强的社会。

答案:更文明更高尚更发展得良好二、阅读理解(一)现代人种的产生和分化人种,又称种族,是指体质形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如肤色、发色、发型、眼色等)的人群。

善--良(王-蒙)

善--良(王-蒙)

读 《杂色》系列小说;小说集《冬雨》《坚硬的稀粥》;诗集《旋转的秋千》;
训 练
作品集《王蒙小说报告文学选》《王蒙中篇小说集》《王蒙选集》《王蒙
集》;散文集《轻松与感伤》《一笑集》等。其中有多篇小说和报告文学获
奖。作品被译成英、俄、日等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
王蒙的作品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的坎坷历程,他也由初期的热
明德修身
善良
赏析
王蒙的《善良》,应该说就是这种复杂性所带来的一个作品,文章

从现实中人们的善良观(“善良……过时”“善良即愚蠢”)出发,提
读 训
出自己的疑问与思考,并试图在思辨上进行“抑恶扬善”,事实上文章

也确实表达出了这种价值观念,它没有过多的说教味道,而是借助独有
的“王蒙式语言”强有力地弘扬了“善良”的力量、属性、内涵、结果
善良
原文
善良似乎是一个早就过了时的字眼。在生存竞争中,在阶级斗争中,

在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中,利益原则与实力原则似乎早已代替了道德

原则。

……

我喜欢善良。我不喜欢凶恶。我以为即使自以为是百分之百地代表
着真理和正义也不应该滥恶,滥恶本身就不是正义了。我相信,国人
终归会愈来愈善良而不是相反。在例如“文化大革命”当中,凶恶不
等正义的一面,在这样精彩有力的语言中,读者很容易在阅读之中被其
折服。这就是这篇文章的重要特点。
明德修身
善良
赏析
《善良》并没有明确地答复“人们是否需要善良”这样的现实问题,

但是字里行间无不散发出善良的芬芳,读者可以从中领会到“向善”的旨

意,显然这就是作者所要表露的观点。

王蒙善良练习题

王蒙善良练习题

王蒙善良练习题王蒙是中国知名作家、文化研究者和评论家,其作品以深情民众、崇高性格与善良态度为特点,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和敬重。

本文旨在通过王蒙善良主题的练习题,探讨王蒙的善良观念和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一、选择题:1. 王蒙的作品最大的特点是什么?A. 激情四溢B. 善良与慈悲心C. 冷峻与理性D. 幽默与诙谐2. 王蒙的善良主题作品中常常描绘的是:A. 恶人的报应B. 执着和坚韧C. 美好的人性D. 历史的负面影响3. 王蒙认为文学最重要的功能是:A. 娱乐读者B. 反映社会现实C. 宣扬民族精神D. 唤醒读者的善良心4. 下面哪一本作品不是王蒙的代表作之一?A. 《黄金时代》B. 《父亲的父亲》C. 《送你一匹马》D. 《百年孤独》5. 王蒙提倡的善良观念对个人和社会有何影响?A. 增强了人们的同理心和善意,推动社会进步。

B. 培养了人们的怀疑和蔑视心理,加剧了社会冲突。

C. 促使了人们的退缩和自私心态,阻碍了社会发展。

D. 引发了人们的无助和困惑,导致社会动荡。

二、填空题:1. 王蒙的文学作品以其激情、善良和_____而闻名。

2. 王蒙的作品《_____》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打动了无数读者。

3. 王蒙认为文学的最重要功能是_____。

4. 王蒙的作品通过揭示人性中的_____,呼吁人们秉持善良的品质。

5. 王蒙通过他的作品希望能够影响读者,使他们变得更加_____和_____。

三、问答题:1. 简要介绍一下王蒙的善良观念和他对人性的理解。

2. 王蒙的作品中常常反映的社会问题有哪些?他是如何通过善良的态度来应对这些问题的?3. 王蒙的作品中有哪些经典的描写人物和情节,它们反映了什么样的价值观和思考?四、小论文请以王蒙的著名作品《黄金时代》为例,探讨其中描绘的善良主题对读者和社会的启迪和影响。

(这里给出一个小论文的例子供参考)《黄金时代》是王蒙的经典之作,主要讲述了一个年轻女作家在传统社会中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善良 王蒙

善良  王蒙

主并给 要概每 内括一 容出段 。每标 一上 段序 的号 ,
分析全文结构
1、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2、每个部分都讲了什么?
研读第一部分:
那些需要帮助、等待帮助的人当中,有多大比例是毒蛇或者 恶狼? 为了有限的毒蛇和恶狼,不惜将一切视为恶狼,是一种什么 疾病? 我们以对待毒蛇和恶狼的态度对待过的人中,有多少是真正 的毒蛇和恶狼? 以对待毒蛇或恶狼的态度对待并非二部分:
二 一 、 、 第 这 六 部 段 分 在 主 语 要 言 用 方 了 面 什 有 么 什有论 么何证 特作方 色用法 ???
重点语句赏析:
1、在生存竞争中,在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中,利益原则与 实力原则似乎早已代替了道德原则。 2、善良也是一种智慧,一种远见,一种自信,一种精神力 量,一种精神的平安,一种以逸待劳的沉稳,一种文化,一种 快乐,一种乐观。
大 家 从 这 幅 图 里 面 看 到 了 什 么 ?
大家觉得人世间最宝贵的品质是什么?
法国作家雨果说得好, 是善良!
善良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几乎优 于伟大的人。一句善言,万两黄金难求;一颗善 心,一座神圣的庙宇。
王 蒙
新国生王 来作于蒙 的协北, 年副平当 轻主。代 人席曾作 》。任家 。代文。 表化河 作部北 《部南 组长皮 织,人 部中,

《善良》王蒙

《善良》王蒙

论证的方法:把善良和凶恶进行对比
2021/3/10
8
理清文章思路
一、提出问题 我们是否应该保持善良
善良
二、分析问题
把善良和凶恶进行对比, 强调善良的作用与力量。
2021/3/10
三、解决问题
“我”喜欢善良,不喜欢 凶恶,相信国人会愈来愈
善良。
论证的方法:把善良和凶恶进行对比
9
精读课文,思考
针对善良和凶恶,作者作了哪些具体的对比? (找出相应段落,用关键词把这些具体的对比 板书在黑板上。)
但俗语又说:“善友善报,恶有恶报。” 【此处可有更多关于善良的句子】
2021/3/10
1
善良
2021/3/10
王蒙
2
自主学习
1、检测生字词。 2、走进作者。
2021/3/10
3
生 字 生 词
不足恃:shì 不足以依赖,依仗。
圭臬:guī niè 规则、法度。
弘扬:hóng 发扬光大。
超拔:bá
把善良和凶恶进行对比善良一提出问题我们是否应该保持善良二分析问题把善良和凶恶进行对比强调善良的作用与力量
善 良
善良是一种品质。自古以来人们对善良都有 自己不同的见解。
有这样一种说法:“女人被称为善良表示没 不够漂亮,没有特色;男人被称为善良表示没有 男子气;主管被称为善良表示管理不果决,部属 被称为善良表示冲劲不够。总之,善良不是好的 形容词。”
论证的方法:把善良和凶恶进行对比
2021/3/10
10
对 比 论 证
2021/3/10
善良的人
对 比
稚弱
凶恶的人 强大
不设防, 有所不为
力量
设 防, 无所不为

善良王蒙阅读答案

善良王蒙阅读答案

善良王蒙阅读答案【篇一:《善良》复习题】文学常识王蒙,中国当代作家、学者著有长篇小说《》《》,2015年,其长篇小说《》第九届茅盾文学奖。

二、阅读理解1.本文作者的观点是什么?(请摘文中的句子回答)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善良与凶恶相对的时候,前者显得稚弱而后者显得强大,二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善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凶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逻辑角度看,第⑥段中的两句话之间是_______关系。

第11段中运用了___________的手法,指出善恶的不同结果。

4.第⑨段中划线的一组排比句高度赞颂了善良,请你根据自己对善良的理解和认识,再续写出一组排比句。

善良也是____,是________,是_________。

5.文中“农夫与蛇”的故事出自《伊索寓言》。

这是《课程标准》推荐我们阅读的名著。

你一定熟悉里面的许多寓言故事。

请写出其中两篇寓言的名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有句俗语叫“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这话意思是说人不可行善。

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青春万岁》、《活动变人形》、《这边风景》二、1、我喜欢善良,我不喜欢凶恶。

2、有所不为;无所不为3、⑩;因果;正反对比(或对比)4、示例:一种美丽,一种崇高,一种正气;或一种纯洁,一种魅力,一种幸福等等5、披着羊皮的狼;狐狸和葡萄;蚊子和狮子;龟兔赛跑;赫尔墨斯和雕像者等。

6、示例:①对真正的坏人不可行善。

(理由“略”。

)②对需要帮助的好人、弱者、可怜的人应施以援手。

(理由:玫瑰送人,余香留己,我们在行善的过程中不仅帮助了别人,自己也会获得快乐。

)(上述主观题意对即可)【篇二:《善良》---王蒙教案】? 教学目标1.筛选文章关键信息,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观点。

高一语文善良

高一语文善良
• ⑷例如在“文革”当中,凶恶不是已经出尽风头了 么?凶恶不是披尽了“迷彩服”了么?后来又怎么 样了呢?
⑷用了比喻、拟人、反问、设问的手法。作者对“文革”时厉行“阶 级斗争扩大化”而造成凶恶横行的种种罪恶,深恶痛绝,十分蔑视。
说一说
• 你的善良有没有获得过别人的 感激与称赞?你的善良有没有 换回料想不到的恶报与嘲讽? 面对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你 怎么想?你将怎样做?
品味语言: 反复咀嚼下面几段话,理解其深刻的 含义,想想为什么。
• ⑶善良也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远见,是一种自信, 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一种精神的平安,是一种以逸 待劳的沉稳,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快乐,是一种乐 观。
⑶这句话是对善良的性质的较全面的概括,它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 “善良”的深层含义。这句话阐释了作者在上文论述善良在与凶恶作 战的过程中尽管常败,但每败一次就把自己弘扬了一次的观点的原因。
品味语言: 反复咀嚼下面几段话,理解其深刻 的含义,想想为什么。
• ⑴事情往往是这样:小孩子是善良的,真正参透 了人生与世界的强大的人也是善良的,而一瓶子 不满半瓶子晃荡的人最不善良。
⑴这句话是扣紧首句“善良可以与天真也可以与成熟与超拔联系在一起”展开的 具体阐述。小孩子天真,不谙世事,不知人世险恶,所以善良;真正参透的人与 世界的强大的人因成熟、超拔,不会滥用权力,所以也善良。而一瓶子不满半瓶 子晃荡的人,对社会发展只是一知半解而且自以为是,闹出许多可悲的事来,如
品味语言: 反复咀嚼下面几段话,理解其深刻的 含义,想想为什么。
• ⑶善良也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远见,是一种自信, 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一种精神的平安,是一种以逸 待劳的沉稳,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快乐,是一种乐 观。
• ⑷例如在“文革”当中,凶恶不是已经出尽风头了 么?凶恶不是披尽了“迷彩服”了么?后来又怎么 样了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善良王蒙阅读答案【篇一:《善良》复习题】文学常识王蒙,中国当代作家、学者著有长篇小说《》《》,2015年,其长篇小说《》第九届茅盾文学奖。

二、阅读理解1.本文作者的观点是什么?(请摘文中的句子回答)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善良与凶恶相对的时候,前者显得稚弱而后者显得强大,二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善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凶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逻辑角度看,第⑥段中的两句话之间是_______关系。

第11段中运用了___________的手法,指出善恶的不同结果。

4.第⑨段中划线的一组排比句高度赞颂了善良,请你根据自己对善良的理解和认识,再续写出一组排比句。

善良也是____,是________,是_________。

5.文中“农夫与蛇”的故事出自《伊索寓言》。

这是《课程标准》推荐我们阅读的名著。

你一定熟悉里面的许多寓言故事。

请写出其中两篇寓言的名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有句俗语叫“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这话意思是说人不可行善。

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青春万岁》、《活动变人形》、《这边风景》二、1、我喜欢善良,我不喜欢凶恶。

2、有所不为;无所不为3、⑩;因果;正反对比(或对比)4、示例:一种美丽,一种崇高,一种正气;或一种纯洁,一种魅力,一种幸福等等5、披着羊皮的狼;狐狸和葡萄;蚊子和狮子;龟兔赛跑;赫尔墨斯和雕像者等。

6、示例:①对真正的坏人不可行善。

(理由“略”。

)②对需要帮助的好人、弱者、可怜的人应施以援手。

(理由:玫瑰送人,余香留己,我们在行善的过程中不仅帮助了别人,自己也会获得快乐。

)(上述主观题意对即可)【篇二:《善良》---王蒙教案】? 教学目标1.筛选文章关键信息,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观点。

2.理解文章重要语句的含义,加深对“善良”的认识。

3.培养议论文的文体意识,学习理性的思维方式。

4.启发学生对善良的思考,学会用一颗向善的心看待纷繁复杂的生活。

? 教学重点1.理清文章思路,筛选文章关键信息。

2.理解文章重要语句的含义,加深对“善良”的认识,学会用一颗向善的心看待纷繁复杂的生活。

? 教学难点逐步深入地理解文章的观点,抓住其中的逻辑思路。

? 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法? 教学工具多媒体?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指导学生安排时间预习课文,排演短剧《善良归家》。

二、导入1.请同学们用两分钟写出一个人最宝贵的五种品质,引出“善良”。

2.观看短剧《善良归家》请同学们抒发感想。

三、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观点1.运用议论文提炼论点的方法,找出文章的中心观点。

明确:我喜欢善良,不喜欢凶恶。

2.根据议论文基本结构,理清本文思路。

明确:提出问题(第1—4自然段):针对善良似乎过时,善良往往被看着愚蠢的情况,提出自己的思考。

分析问题(第5—11自然段):阐述自己对善良的理解与认识。

通过对比,强调了善良的力量和作用。

表明观点(第12自然段):重申自己喜欢善良,相信国人会变得越来越善良。

四、重点研读(一)研读第一部分1.现实中,一般人是怎样看待“善良”的?作者对这些看法持什么态度?你是如何看出来的?明确:一是“早就过了时”——被利益原则与实力原则取代:为利益可以放弃善良;是否有实力、才干比善良与否重要。

作者并不认同这一看法,由“似乎”一词可以看出。

二是被看作“愚蠢”——两个寓言故事作为证明。

作者对此提出一连串的疑问,从中体现出作者的反对态度。

2.作者是怎样层层追问的?明确:层层追问如下:那些需要帮助、等待帮助的人当中,有多大比例是毒蛇或是恶狼?为了有限的毒蛇和恶狼,不惜将一切视为恶狼,是一种什么疾病?我们以对待毒蛇和恶狼的态度对待过的人中,有多少是真正的毒蛇和恶狼?以对待毒蛇或恶狼的态度对待并非毒蛇恶狼的人,我们成了什么?(这样的层层追问是王蒙语言的一大特点,注意引导学生体会。

) 3.小结:这部分针对现实中一般人对“善良”的错误看法发表自己的见解,以一连串的质疑表明自己的态度,引人思考,继而转入下文对“善良”的论述,这种写法叫先破后立。

(二)研读第二部分1.这部分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用这一论证方法有什么好处?明确:对比论证。

(找出所在段落)第五段力量对比:善良稚弱——凶恶强大(尽管善良常败,但人们还是喜欢善良,进而阐述了善良的作用)第八段结果对比:善良得弘扬——凶恶被压缩(从道德、意义上阐述善良的内涵和外延)第十一段心态对比:善良者坦荡——作恶者惶惶(说明善良的人永远不会丧失信心)对比论证作用:使对立统一关系更集中、更鲜明。

使论证更深刻、更吸引,更有说服力。

2.齐读第6自然段,说说第6自然段论述在语言方面有什么特色?明确:运用排比:第一组排比,层层深入地表现了人们对善良的态度。

第二组排比,充分展示善良的功能作用。

3.运用排比手法有什么好处?明确:议论文中运用排比来说理,列举事例,会增加文章气势和说服力。

五、合作探讨,加深理解1.为什么说“她(善良)属于人,她属于??她属于更文明更民主更发展更富强的社会”?明确:所谓“人之初,性本善”,因为“善良才有幸福,善良才能和平愉快地彼此相处,善良才能把精力集中在建设性的有意义的事情上,善良才能摆脱没完没了的恶斗与自我消耗,善良才能实现健康的起码是正常的局面,善良才能天下太平”。

善良是代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的,所以它是具有力量的,是光明的,因而能够在每败于凶恶一次的同时,就把自己弘扬了一次,获得另一种意义的胜利。

2.为什么说“善良也是一种智慧,??一种快乐,一种乐观”?作者是否有进一步的阐述?明确:第10、11自然段进行了阐述:善良是与成熟、超拔联系在一起的,所以说它是一种智慧,一种远见,一种自信。

善良者能坦然、安心地面对现实,并永远不丧失信心,所以说它是一种精神力量??一种乐观。

3.为什么“往往是这样,小孩子是善良的,真正参透了人生与世界的强大的人也是善良的,而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人最不善良”?明确:小孩子是由于天真,不谙世事而善良。

真正参透了人生与世界的强大的人是出于对社会发展的了解和自觉而善良。

而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人,对社会发展只是一知半解而且自以为是,闹出许多可悲的事来。

如“文化大革命”时“阶级斗争扩大化”,故而最不善良。

六、课堂讨论你的善良有没有获得过别人的感激与称赞?你的善良有没有换回料想不到的恶报与嘲讽?面对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你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七、拓展练习1.以“爱心”为陈述对象,分别以“泉水”、“灯塔”为喻体,仿照下面的句式再造两个句子,使之构成一组排比句。

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困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

2.以“善良”为陈述对象,依照上面的句式写一组排比句。

;;。

八、课后延伸2.当面临人生的两难困境时,我们如何选择?除了为善与不为善之外,我们又面临哪些道德上的困境呢?请大家结合自己生活中遇到的两难困境,写一篇随笔。

【篇三:练习善良习题】/p> 1.下列红色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2.对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确切的一项是()。

a.善良每败于凶恶一次,就把自己弘扬了一次,因为它宣扬了自己的光明。

(弘扬:发扬光大。

)b.真正参透了人生与世界的强大的人也是善良的。

(参透:探究并深切领会。

)c.我们不惜以对付毒蛇与恶狼的法则为自己的圭臬。

(圭臬:比喻准则或法度。

)d.善良可以与天真也可以与成熟的超拔联系在一起。

(超拔:超级的出类拔萃。

)3.“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恶人更是常常四面楚歌,如临大敌,其鸣也凄厉,其行也荒唐,其和也寡,其心也惶惶。

而善良者微笑着面对现实,永远不丧失对于世界和人类、祖国、友人、理想的信心。

”一段的论证方法是()。

a.拟人论证 b.对比论证 c.比较论证d.比喻论证二、判断题1.本文的结构大体上符合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议论文的逻辑思维。

()2.《善良》作品的真正价值和意义不在于它宣扬了善良的正面,而在于它启发了读者(学生)对善良的思考。

()3.“小孩子是善良的,真正参透了人生与世界的强大的人也是善良的,而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人最不善良。

”这句话没有什么依据。

()三、综合训练(一)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问题。

善良与凶恶相对的时候,前者显得是多么稚弱而后者显得是多么强大呀。

凶恶会毫不犹豫地向善良伸出毒手,而善良却处于不设防乃至不抵抗的地位。

凶恶是无所不为的,凶恶因而拥有各种各样的武器。

而善良是有所不为的,善良的武器比凶恶少得多。

善良常常败在凶恶手下。

然而人们还是 ______善良、______善良、______善良。

善良才有幸福,善良才能和平愉快地彼此相处,善良才能把精力集中在建设性的有意义的事情上,善良才能摆脱没完没了的恶斗与自我消耗,善良才能实现健康的起码是正常的局面,善良才能天下太平。

1.填入文中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喜欢欢迎向往 b.喜欢向往欢迎c.向往喜欢欢迎 d.欢迎喜欢向往2.以下对选文中善良不如凶恶力量强大的原因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凶恶会毫不犹豫地向善良伸出毒手,而善良却处于不设防乃至不抵抗的地位。

b.而善良是有所不为的,善良的武器比凶恶少得多。

c.凶恶是无所不为的,凶恶因而拥有各种各样的武器。

d.善良的人太少了,所以力量很弱。

3.这段文字的论证方法是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人世间什么最宝贵?雨果说得好:善良。

“善良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几乎优于伟大的人。

”一句善言,万两黄金难求;一颗善心,一座神圣殿宇。

善良是永恒的春天,是黑夜的灯火,是精神世界的阳光,是万古闪亮的星辰。

1.用一句话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

2.这段文字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各举一例。

四课文阅读,回答问题1作者是怎样论述善良的力量的?2.善良具有怎样的力量?论述时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何效果? 3.作者认为善良有哪些内洒?4.试举例说明文章的主要论证5.文章前四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一、选择题2.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结合句子,正确把握词义。

不能随意地望文生义。

3.答案:b解析:要注意分清论证方法、修辞方法、说明方式的名称。

二、判断题1.答案:正确。

解析:本文具备了议论文结构的一般特点。

2.答案:正确。

解析:认真研究,会发现作者并没有讲清楚“善良”与“一味善良”的区分点,与其把它作为一个“善良教育”的作品,还不如作为一个“善良讨论”的作品。

3.答案:错误。

解析:小孩子是由于天真,不谙世事而善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