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的监测与意义(课堂PPT)
血压测量ppt课件
01血压测量基本概念与意义Chapter血压定义及生理意义血压定义生理意义高血压危害与防控重要性高血压危害防控重要性血压测量方法及原理简述测量方法原理简述02人体正常血压范围及变化规律Chapter儿童青少年成年人030201不同年龄段正常血压范围清晨高血压夜间低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寒冷季节血压升高炎热季节血压降低高温使血管扩张,出汗增多,血容量减少,血压降低03常见血压测量方法及操作技巧Chapter传统水银柱式血压计使用方法准备工作测量步骤注意事项电子臂式血压计使用方法准备工作01测量步骤02注意事项03其他类型血压计简介腕式电子血压计适用于无法使用臂式血压计的人群,如肥胖、臂围过大等。
使用时将袖带缠于手腕处,注意袖带位置及松紧度。
手指式电子血压计适用于家庭及个人便携使用。
使用时将指套套在手指上,按下开始键即可测量。
注意手指应保持自然放松状态。
无创连续监测血压计可实时监测患者血压变化,适用于重症监护室等需要连续监测血压的场所。
使用时将袖带缠于上臂中部,连接监测设备即可。
04误差来源分析及减小误差措施Chapter设备老化设备校准不当设备型号差异测量时间选择不当测量姿势不正确操作不规范01020304使用经过验证的设备培训专业人员定期进行专业校准建立质量控制体系提高准确性和可靠性建议05临床应用与案例分析Chapter家庭自测血压指导原则选择合适的血压计测量前准备测量姿势测量过程特定人群(如孕妇、老年人)注意事项孕妇老年人案例分析:成功控制高血压经验分享案例二案例一一位高血压患者通过定期自测血压,及时发现血压波动情况并就医调整药物治疗方案,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
案例三06未来发展趋势及挑战Chapter实时性智能穿戴设备可实现实时监测,及时捕捉血压波动,为高血压等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便携性智能穿戴设备具有便携性,可随时随地监测血压,方便用户及时了解自身健康状况。
数据化智能穿戴设备可将血压数据同步至手机或云端,方便用户查看历史数据和趋势分析,为健康管理提供便利。
《血压测量规范》PPT课件
CONTENTS
• 血压测量基本概念与重要性 • 血压测量设备与方法介绍 • 血压测量操作规范与注意事项 • 特殊情况下的血压测量技巧探
讨 • 数据分析与解读能力培养 • 提高血压测量准确性和可靠性
策略分享
01
血压测量基本概念与重要性
血压定义及生理意义
血压定义
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 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通常所说 的血压是指动脉血压。
准确测量血压对临床决策影响
诊断依据
准确测量血压是高血压诊 断和分级的重要依据,对 于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疗效评估
在治疗过程中,准确测量 血压可以评估治疗效果,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
治疗效果。
预后判断
准确测量血压还可以帮助 医生判断患者预后情况, 为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的
治疗建议。
02
血压测量设备与方法介绍
够熟练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建立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制定血压测量标准操作程序
根据国家和行业标准,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血压测量 的标准操作程序,明确测量步骤、设备使用、结果记录等 方面的要求。
建立质量监控机制
设立专门的质量监控部门或指定专人负责血压测量的质量 监控工作,定期对测量结果进行抽查和比对,及时发现和 纠正问题。
持续改进提高
根据质量监控结果和医护人员反馈意见,不断完善血压测 量质量管理体系,提高血压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要点三
注意事项
打气不可过猛、过高,以免水银溢出 ;放气不可过快,以免听不清声音或 声音变弱消失。
电子血压计原理及操作指南
原理
利用示波法或柯氏音法测量血压,通过传感器将脉搏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再经微处理器处 理后显示为血压值。
测量血压ppt课件
注意事项
监测期间保持正常活动和 作息,避免剧烈运动和情 绪波动。
数据分析
分析24小时内的血压波动 情况,评估血压控制情况 及治疗效果。
04
血压测量注意事项
测量前的准备
静坐休息
在测量血压前,应让被测量者静 坐休息5-10分钟,以降低因活动
或情绪波动导致的血压波动。
选择合适的时间
避免在刚进食、运动、吸烟或情绪 激动后立即进行测量,这些因素可 能会影响血压读数。
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未来血压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将进一步提高, 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更加科学和准确的依据。
未来血压测量将更加注重个体差异和人性化服务,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 和需求,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测量方案和服务,提高血压控制的达标率。
THANKS
感谢观看
。
血压测量也有助于评估治疗效果,通过 监测血压的变化,可以了解治疗效果,
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有效性。
血压测量还有助于促进健康意识的提高 ,让人们更加关注自己的血压状况,采 取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和控制心血管
疾病的发生。
未来血压测量的展望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血压测量将更加智能化、便携化、自动化, 例如可穿戴设备、手机APP等智能工具的应用,将使人们更加方便地监 测自己的血压状况。
血压测量的重要性
01
02
03
04
健康监测
定期测量血压可以及时发现高 血压或低血压,有助于预防和
控制相关疾病。
疾病预防
了解自己的血压状况,可以采 取针对性的措施来降低高血压
风险,预防心血管疾病。
治疗效果评估
血压水平的变化可以反映治疗 效果,帮助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
提高生活质量
《正确测量血压》课件
评估心血管疾病风险
血压水平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密切 相关,通过测量血压可以评估个体患 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监测治疗效果
通过定期测量血压,可以监测高血压 的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预防心血管疾病
正确测量血压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重 要手段之一,有助于及早发现高血压 并采取干预措施。
未来血压测量的展望与挑战
血压测量工具简介
总结词
了解血压测量工具的种类和使用方法有助于正确测量血压。
详细描述
常见的血压测量工具包括水银柱式血压计、电子血压计和自 动血压计等。水银柱式血压计精度较高,但操作较为繁琐; 电子血压计操作简便,适合家庭使用;自动血压计则能自动 感应并测量血压。
02
正确测量血压的方法
测量前的准备
对于观众提出的具体问题,给出详细 、专业的解答和建议,帮助他们更好 地理解和掌握正确测量血压的方法和 相关知识。
THANK YOU
感谢观看
常见的高血压类型与处理
原发性高血压
由于遗传、环境、生活习惯等 多种因素引起的高血压,需要 长期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
。
继发性高血压
由其他疾病引起的血压升高, 如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等, 需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妊娠期高血压
妊娠期特有的血压升高现象, 需要密切监测和及时治疗,以 保障母婴健康。
高血压急症
误区二
误区三
忽视生活方式的调整:仅依赖药物治 疗,忽视饮食、运动等对血压的影响 。澄清:药物治疗应与生活方式的调 整相结合。
忽视异常血压值:偶尔的血压升高不 代表高血压。澄清:应多次测量并观 察一段时间内的血压变化。
05
血压测量的临床意义与展 望
血压测量的临床意义
测血压ppt课件
老年人在测量血压前应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安静状态。若发 现血压异常,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测量
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测量
高血压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血压,以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在测量时,应 选择合适的血压计,确保准确性。高血压患者应保持放松状态,采取坐姿进行测 量。
测血压ppt课件
目录
• 测血压的重要性 • 正确测血压的方法 • 血压的正常范围与解读 • 特殊情况下的血压测量 • 如何降低血压及保持健康血压 • 常见问题与解答
01 测血压的重要性
血压与健康的关系
01
血压是反映心血管系统状况的重要指标,过高或过低的 血压都可能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02
长期高血压可能导致心脏病、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等 严重并发症。
注意事项
孕妇在测量血压前应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安静状态。若发现血压异常,应及时 就医,接受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老年人的血压测量
老年人的血压测量
由于血管弹性的下降,老年人容易出现高血压和低血压的情 况。因此,定期监测血压对于老年人的健康非常重要。在测 量时,应选择合适的血压计,确保准确性。老年人应保持放 松状态,采取坐姿进行测量。
。
02
定期进行血压监测,了解自己的血压状 况。
03
06
非药物治疗:包括饮食调整、运动、减 轻体重等。
05
药物治疗: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开具降压药物。
04
高血压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关于日常生活中的血压管理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控 制血压?
保持心理平衡,避免 过度紧张和焦虑。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如低盐、低脂饮食 ,适量运动,戒烟限 酒等。
正确测量血压ppt课件(2024)
2024/1/28
18
05
家庭自测血压方案设计与实施建议
2024/1/28
19
家庭自测条件评估
评估家庭环境
确保家庭环境安静、舒适 ,室内温度适宜,避免在 嘈杂或寒冷环境中测量血 压。
2024/1/28
评估身体状况
自测前应保持平静状态, 避免剧烈运动、情绪激动 或饱餐后立即测量。
评估测量技能
确保家庭成员掌握正确的 测量方法和注意事项,避 免因操作不当导致误差。
启动设备
确保设备电源充足,按照说明书操作启动设备,一般设备会自动 开始测量。
2024/1/28
13
读取结果和误差分析
读取结果
等待设备完成测量后,记录收缩 压、舒张压和心率等数据。
2024/1/28
误差分析
若多次测量结果差异较大,需考虑 袖带佩戴、设备故障或个体差异等 因素。
注意事项
避免在剧烈运动、情绪波动或饭后 立即测量血压;每次测量前至少休 息5分钟;连续测量时,应间隔1-2 分钟让血管充分回弹。
21
制定个性化自测方案
01
02
03
04
确定自测频率
根据医生建议和自身健康状况 ,制定合理的自测频率,如每 天、每周或每月测量一次。
固定测量时间
建议在早晨起床后、服药前、 排空尿液后等固定时间进行测 量,以获取更准确的数据。
记录测量结果
每次测量后应详细记录血压值 、心率等数据,并观察变化趋 势,以便及时向医生反馈。
正常血压范围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成人正常 血压范围为收缩压90-139mmHg, 舒张压60-89mmHg。
波动规律
血压在一天内存在生理性波动,通常 表现为清晨和下午时段较高,夜间较 低。此外,血压还受到季节、情绪、 运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血压测量原理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血压测量概述 • 动脉血压形成与影响因素 • 袖带式血压计测量原理及操作 • 示波法电子血压计测量原理及操作 • 无创连续监测技术进展与应用前景 • 血压测量误差来源与减少误差策略
01
血压测量概述
血压定义及意义
血压定义
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作 用于血管壁的压力,它是推动血液 在血管内流动的动力。
示波法电子血压计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3. 对于患有严重心血管疾病或正在接受相关治疗的患者,请在 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电子血压计。
4. 如发现测量结果异常或身体出现不适,请及时就医检查。
05
无创连续监测技术进展与应用前 景
无创连续监测技术概述
定义 无创连续监测技术是指通过非侵入性的方式,连续、实时 地监测患者的生理参数,如血压、心率等。
信号处理技术
先进的信号处理技术能够有效地提取生理信号中的有用信息,并抑制干扰和噪声。例如,采 用小波变换、神经网络等算法,能够实现对生理信号的精确分析和处理。
多参数监测技术
多参数监测技术能够同时监测多种生理参数,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的健康信息。例如,将血 压、心率、呼吸频率等多种生理参数集成在一起进行监测,有助于及时发现患者的异常情况。
健康管理
无创连续监测技术在健康管理领域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例如,通过长期监测患者的生理参数,可以 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并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计划,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06
血压测量误差来源与减少误差策 略
血压测量误差来源分析
设备因素
患者因素
设备精度不足、老化或损坏,导致测 量值偏离真实值。
患者生理状态不稳定,如紧张、焦虑、 疼痛等,以及测量前未充分休息,均 可导致血压波动,从而影响测量结果。
血压测量法PPT课件
03
电子血压计使用方法
设备类型及特点介绍
1 2
3
腕式电子血压计
轻便易携,适合出差、旅行时使用,但测量精度可能受手腕 位置和姿势影响。
05
血压测量误差来源及减少误 差策略
常见误差来源分析
01
02
03
设备因素
设备老化、损坏或未经定 期校准可能导致测量不准 确。
环境因素
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可 能影响设备的稳定性和准 确性。
人为因素
测量者技能水平不足、操 作不规范或读数不准确等 人为因素也是误差的常见 来源。
提高准确性和可靠性措施建议
常见问题解答及故障排除
问题一
01
测量结果不准确或波动较大
问题二
03
血压计无法开机或显示异常
解决方法
0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确保袖带佩戴正确、感应器位置准确;保持安 静、放松状态进行测量;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
以提高准确性。
解决方法
04
检查电源是否接通、电池是否电量充足;尝试 重启血压计;如仍无法解决问题,请联系售后
服务进行维修或更换。
血压测量法PPT课件
$number {01}
目录
• 血压测量基本概念与意义 • 传统水银柱式血压计使用方法 • 电子血压计使用方法 • 自动化无创血压监测技术应用 • 血压测量误差来源及减少误差策
略 • 实际操作演示环节
01
血压测量基本概念与意义
血压定义及生理意义
测量血压的正确方法(讲课完整)ppt课件
06
健康生活习惯对血压的影响
合理饮食对血压的调节作用
01
02
03
控制钠盐摄入
减少高盐食品的摄入,如 腌制食品、加工肉类等, 以降低血压。
增加钾盐摄入
多食用富含钾的食物,如 海带、紫菜、菠菜、土豆 等,有助于降低血压。
控制能量摄入
保持适当的体重和体脂比 例,避免过度肥胖,以减 少高血压的风险。
适当运动降低高血压风险
有氧运动
如步行、慢跑、游泳等, 可提高心肺功能,促进血 管扩张,有助于降低血压 。
力量训练
增强肌肉力量,改善身体 代谢,有助于控制血压。
柔韧性训练
如瑜伽、太极等,可缓解 身心紧张,促进血管舒张 ,有助于降低血压。
保持良好作息和心态的重要性
规律作息
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和良 好的睡眠质量,避免熬夜 和过度劳累。
戒烟限酒
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对血 管的损害,有助于控制血 压。
放松心情
学会调节情绪,减轻精神 压力,保持心情愉悦和乐 观态度。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
07
势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测量血压的基本原理和重要性
01
解释了血压的概念、正常范围以及高血压的危害。
正确使用血压计的方法
02
详细介绍了水银血压计和电子血压计的使用方法,包括测量前
03
正确使用血压计的方法
准备工作
01 选择合适的血压计
根据使用场景和个人需求,选择适合的上臂式或 手腕式血压计。
02 检查血压计
确保血压计完好无损,电池充足,袖带和气管无 破损或老化。
03 测量前准备
被测者在测量前应保持安静,避免剧烈运动、情 绪波动和吸烟等行为,至少休息5分钟。
血压的测量ppt课件
特殊人群
如孕妇、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等特 殊人群,在血压管理方面需要更加 谨慎,建议及时就医咨询。
THANKS
02
人体血压测量方法及原理
直接测量法(动脉穿刺法)
动脉穿刺部位选择
常用桡动脉、肱动脉、股动脉等,需根 据具体情况选择穿刺部位。
穿刺过程
消毒、铺巾、穿刺、置管,连接压力传 感器和监测仪。
优点
测量准确,可连续监测。
缺点
有创,并发症风险高,如感染、出血、 血栓形成等。
间接测量法(袖带加压法)
01
袖带选择
高血压危害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长期高血压可导致心脏、 脑、肾等靶器官损害,增加冠心病、脑卒中、肾衰竭等疾病的 发生风险。
防控重要性
高血压是可防可控的疾病,通过合理的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 可以有效地控制血压在正常水平,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因此,加强高血压的防控工作对于保障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使用技巧
03
04
05
选择合适佩戴位置,确 避免在剧烈运动或情绪 保设备与皮肤紧密贴合。 波动时测量,以免影响
准确性。
定期与医用血压计进行 比对,确保数据可靠性。
04
正确操作规范与注意事项
袖带选择及佩戴方法
选择合适的袖带
根据被测者上臂周长选择合适的袖带, 袖带气囊应至少覆盖80%的上臂周径。
佩戴袖带
无创连续监测技术原理
01
02
03
04
光电容积脉搏波描 振荡法(OSC) 记法(…
超声法
优点
利用光电传感器检测皮肤表 通过袖带充气加压阻断动脉 利用超声探头检测动脉血管 面的微血管搏动引起的光强 血流,在缓慢放气过程中检 壁的运动状态,根据血管壁 度变化,经过处理得到脉搏 测袖带内压力振荡波的变化, 运动参数与血压之间的相关 波信号,进而推算出血压值。 根据经验公式或算法推算出 性计算出血压值。
血压的测量和影响因素幻灯片PPT课件
高血压与低血压
在未用降压药的情况下,收缩压 ≥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需连续 3天不同日测量都高于正常能诊断为高血压。 成年人收缩压低于90mmHg、舒张压低于60mmHg 为低血压。
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
类别 低血压 正常血压 正常高值 高血压 1级高血压(轻度) 2级高血压(中度) 3级高血压(重度)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收缩压 <90 <120≥90 120一139 ≥140 140一159 160一179 ≥180 ≥140 舒张压 <60 <80≥60 80一89 ≥90 90一99 100一109 ≥110 <90
血压的测量和影响因素
刘拓州
前言
测量血压是每个医护人员都应该掌握的基 本技能,除了会测量以外,还应该掌握影响血 压的因素、高血压的分级和诊断标准。以及预 防高血压的方法和给高血压病人的建议。只有 这样,我们工作起来才能得心应手、应对自如。
什么叫血压
血压是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作用于血管 壁的压力,是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动力。 心室收缩,血液从心室流入动脉,此时血液对 血管壁的压力最高,称为收缩压,也称为高压。 心室舒张,动脉血管弹性回缩,血液仍慢慢继 续向前流动,但血压下降,此时的压力称为舒 张压,也称为低压。
对高血压的建议
3、血压偏低:(收缩压低于90、舒张压 低于60mmHg以下):建议保持良好身心状态。 避免情绪低落、紧张及焦虑、抑郁等。改进生 活方式,保证充足睡眠。适当运动、戒烟限酒。 应注意在变换体位时动作要缓慢,以防跌倒。
脉压差大的原因
指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的差值。正常值约为40毫米汞 柱,一般大于 60 mmHg ,称为 脉压增大,小于 20 mmHg 称为脉压减小。脉压差过大会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常见原因有长期的高血压、严重贫血、甲状腺类疾病都易 导致脉压差大;老年人血压调节功能减退、不规律的饮食 、高血脂、高脂肪类食物的过度摄入也是导致脉压差的重 要因素。
血压演示课件
控制体重和腰围,避免肥 胖对血压的不良影响。
保持良好心态,减轻精神 压力,避免情绪波动对血 压的影响。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正常血压范围与波动规律
正常血压范围
收缩压90-139mmHg,舒张压60-89mmHg。
波动规律
血压在一天内会有所波动,通常呈现“双峰一谷”的节律。即早上6-10点和下 午4-6点为血压高峰期,夜间为血压低谷期。此外,血压还受到季节、情绪、运 动等因素的影响。
血压生理意义及影响因素
生理意义
血压是维持血液循环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保证了血液能够顺 利地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为细胞提供充足的 氧气和营养物质。
掌握正确测量方法和技巧
选择合适的血压计,如臂式电子血压计, 确保准确性和可靠性。
测量前保持安静状态,避免剧烈运动、情 绪激动等影响因素。
测量时坐姿端正,手臂平放,与心脏处于 同一水平位置。
每次测量至少进行两次,取平均值作为结 果,以减小误差。
积极采取有效干预措施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包括 低盐饮食、适量运动、戒 烟限酒等。
04
血压异常波动原因及应对措施
暂时性血压升高原因及处理方法
原因 剧烈运动 情绪紧张
暂时性血压升高原因及处理方法
疼痛刺激 寒冷环境 处理方法
暂时性血压升高原因及处理方法
休息片刻后再次测量 深呼吸,放松身心 远离寒冷环境 如持续升高,及时就医
暂时性血压降低原因及处理方法
原因 体位改变(如从卧位到站立) 大量出汗或腹泻导致体液丢失
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作用于血管壁的压力,是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 的动力。
测量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age 21
无法测量上肢血压时怎么办?
Page 22
无法测量上肢血压时怎么办?
• 检查者取仰卧位,袖带束于小腿处,袖带下缘距 内踝上约3~4cm,听诊器胸件放在足背动脉上或用 手扪足背动脉,余同上肢,听到的第一个声音或 当脉搏搏动出现时约为收缩压。该方法不受体位 的限制,仰卧位即可完成上、下肢血压的测量, 测得结果与肱动脉接近。测量踝部动脉血压较测 量腘窝动脉血压结果准确可靠,方法简便,为较 好的测量下肢血压的方法。
血压的影响因素
(1) 每搏输出量:指一次心搏,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 ,简称搏出量。左、右心室的搏出量基本相等。收 缩压的大小主要反映每搏输出量的大小。
(2)心率:主要影响舒张压。
(3)外周阻力:舒张压的高低主要反映外周阻力的大 小。
(4)主动脉和大动脉管壁的弹性 : 对血压起缓冲作用 。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的可扩张性减小,收缩压 增高,舒张压降低,脉压增大。
• 通过测量下肢血压的方法,尤其是采用踝部动脉 测量法测得血压值,可以解决我们实际工作中的 困难。
Page 23
小结
血压测量是了解血压水平、诊断高血 压、评估高血压风险及预后、指导降 压治疗、评价降压疗效以及监测血压 水平的主要手段。血压测量规范化和 提高血压测量准确性,对高血压防治 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我们临床医 务人员应通过血压测量的系统培训, 正确掌握血压测量的方法和步骤。
• 昼夜和睡眠:通常清晨血压最低,然后逐渐升高 ,至傍晚血压最高。睡眠不佳时血压略有升高。
• 环境:寒冷环境,由于末梢血管收缩,血压略有 升高;高温环境,由于皮肤血管扩张,血压可略 下降。
• 体位:立位高于坐位,坐位高于卧位,这与重力 引起代偿机制有关。
Page 10
血压的生理变化
• 体型:高大、肥胖者血压较高。 • 身体不同部位:一般右上肢高于左上肢,原因是
右侧肱动脉来自主动脉弓的第一大分支无名动脉 ,而左侧肱动脉来自主动脉的第三大分支左锁骨 下动脉,由于能量消耗,右侧比左侧高 10~20mmHg。下肢高于上肢20~40mmHg, 原因是股动脉的管径较肱动脉粗,血流量大。 • 运动、情绪激动、紧张、恐惧、兴奋、吸烟等可 使血压升高。饮酒、摄盐过多、药物对血压也有 影响。
Page 11
血压的测量方法
• 直接测量法:有创、精确。将溶有抗凝药的长导 管经皮插入动脉内,与压力传感器连接,显示实 时的血压数据,可连续监测动脉血压的变化,是 一种创伤性检查。临床仅限于急危重患者、特大 手术及严重休克患者的血压监测。
• 间接测量法:无创,一般采用血压计进行测量。
Page 12
Page 24
Page 25
• 舒张压是指心脏舒张时,动脉血压下降到的最低 数值。
• 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称为脉压差(脉压)。 1.脉压增大 常见于主动脉硬化、主动脉瓣关闭 不全、动静脉瘘、甲状腺功能亢进。 2.脉压减小 常见于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 末梢循环衰竭。
• 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的平均值称为平均 动脉压,约等于舒张压+1/3脉压或1/3收缩压+2/3 舒张压。 Page 6
(5)循环血量和血管容积:循环血量和血管容积相适 应,才能保持一定水平的体循环充盈压,正常值约 为7mmHg,它是形成血压的重要前提。如果循环血 量减少或血管容积扩大,血压便会下降。
Page 7
血压的生理变化
以肱动脉为标准
• 正常血压:收缩压正常范围90~139mmHg,舒 张压正常范围:60~89mmFra bibliotekg。疗效果
预测心脑 血管疾病 发生的危
险
提高患者治 疗的依从性, 减少急性事
件的发生
协助诊断, 为预防、治 疗、康复、 护理提供依
据
Page 3
血压的形成
心血管系统是一个封 闭的管道系统。在这个 系统中足够量的血液充 盈是形成血压的前提, 心脏射血和外周阻力是 形成血压的基本因素, 此外大动脉的弹性贮器 作用对血压的形成也有 重要的作用。
Page 4
血液充盈
心
外
脏 射
血压
周 阻
血
力
大动脉弹性贮气作用
血压
• 血压(blood pressure,BP)是指血 管内流动着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 的侧压力(压强)。
• 在不同血管内,血压分别被称为动脉 血压、毛细血管压和静脉血压,而一 般所说的血压指的是动脉血压。
Page 5
血压
• 收缩压是指心脏收缩时,动脉血压所达到的最高 数值。
• 体位:不同的教科书有不同的方法,概括起来有4种卧位: 平卧位、俯卧位、侧卧位、屈膝仰卧位。其中对俯卧位都一 致认可,而对其他卧位有不同的争议。
• 准备:患者休息5分钟以上。俯卧位时不能用力,下肢肌肉 放松,裤口宽松。
• 方法:袖带平整缚于大腿下部,气囊纵轴中线压于腘动脉上 ,下缘距腘窝3~5cm处,松紧以伸进1指为易;听诊器胸件置 于腘窝中点腘动脉搏动最强的部位,与皮肤紧密接触,以左 手固定,勿塞于袖带下。右手挤压气囊,轻轻加压,使水银 柱逐渐上升,当达23-25kPa(200mmHg)时放气,放气速度 以每秒0.5kPa(4mmHg),使水银柱缓慢下降,中途不能再 次打气,以一次为准。正常情况下,同侧下肢血压比上肢血 压高20-40mmHg;下肢低于上肢血压,见于主动脉缩窄。
• 高血压:指18岁以上成年人收缩压》140mmHg 和(或)舒张压》90mmHg。
• 低血压:血压低于90/60mmHg。常见于大量失 血、休克、急性心力衰竭等。
Page 8
成人血压水平
Page 9
血压的生理变化
• 年龄:随年龄的增长,舒张压和收缩压均有逐渐 增高的趋势。
• 性别:更年期前,女性血压低于男性;更年期后 ,血压升高,差别较小。
• 放气:缓慢,速度以水银柱下降4mmHg/s为宜 。出现的第一声搏动音所指刻度,即为收缩压。 当搏动音突然变弱或消失,即为舒张压。
Page 16
血压测量仪器
Page 17
血压测量的注意事项
Page 18
血压测量的注意事项
• 1、测量要做到四定: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 定血压计。
• 2、体位:手臂位置(肱动脉)与心脏同一水平。 坐位-平第四肋;卧位-平腋中线。
• 3、血压听不清或异常时,应重测。先驱尽袖带内 空气,使水银柱降至“0”点,稍等片刻(1~2min )后再测量。
• 4、偏瘫者,应在健侧测量。 • 5、测量前安静10-15分钟,不要吸烟、饮酒,情
绪稳定、精神放松、身体放松。
Page 19
血压测量的注意事项
Page 20
无法测量上肢血压时怎么办?
血压测量仪器
Page 13
血压测量仪器
Page 14
血压测量仪器
Page 15
血压的测量方法
• 患者平卧或坐位,手臂位置(肱动脉)与心脏同 一水平。坐位:平第四肋;卧位:平腋中线。
• 缠袖带:袖带下缘距肘窝2~3cm,松紧以能插入 一指为宜。
• 注气:听诊器置于肱动脉搏动最明显处,一手固 定,一手握加压气球,关气门,注气至肱动脉搏 动消失再升高20~30mmHg。
血压相关知识
血压
1 血压的相关知识回顾 2 测量血压的方法 3 常用的血压测量仪器 4 测量血压的注意事项
Page 2
为什么量血压
一
二
三
四
五
血压是最基本 的生命体征之 一,掌握生命 体征的观察和 护理是临床工 作中极为重要 的内容之一
测量血压是 诊断高血压 的第一步。 评估高血压 的严重程度, 及时了解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