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后的康复护理
脊髓损伤康复护理措施及指导
![脊髓损伤康复护理措施及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271490324693daef5ff73d7a.png)
脊髓损伤康复护理措施(一)康复病区的条件及设施1.康复病区应宽敞,病床之间不应小于 1.5m,使轮椅有足够的空间,方便病人移动及日常活动。
病床应选择带有床档的多功能床,并应备有大小不同的软垫,满足病人康复需求。
病房床头、走廊、卫生间、淋浴间均应安装呼叫器。
2.病区地面是保证脊髓损伤病人活动安全的重要内容,应平整、防滑、有弹性不易松动的表面材料,保证病人行走、训练、轮椅使用安全可靠。
3.卫生间应无台阶、门宽大、应安装防滑道并侧拉,坐便两侧有扶手;水龙头应安装长柄,建造截瘫病人使用方便的洗澡设施,淋浴应有软管喷头,方便病人使用。
4.病区走廊应安装扶手,利于行走训练。
(二)急性期康复护理措施急性期是指脊髓损伤后约6~8周内,主要问题是脊柱骨折尚不稳定,咳嗽无力呼吸困难,脊髓休克。
此期主要防止并发症,其次维持关节活动度和肌肉的正常长度,进行肌力和耐力训练,为过渡到恢复期治疗做准备。
脊柱、脊髓损伤病人早期急救处理极为重要,急救措施的正确及时与否,决定病人的预后。
不完全脊髓损伤可因急救处理不当而造成完全性损伤,完全性损伤可因急救处理不当造成损伤水平上升。
对颈脊髓损伤病人,上升一个节段就意味着康复目标的降低及残疾程度的增加。
1.正确体位的摆放急性期卧床阶段正确的体位摆放,不仅有利于损伤部位的愈合,而且有利于预防压疮、关节挛缩及痉挛的发生。
(1)仰卧位:四肢瘫病人上肢体位摆放时应将双肩向上,防止后缩,肩下的枕头高度适宜,双上肢放在身体两侧的枕头上,肘伸展,腕关节背屈30° ~ 45°以保持功能位,手指自然屈曲,手掌可握毛巾卷。
截瘫病人上肢功能正常,采取自然体位即可。
四肢瘫及截瘫病人下肢体位摆放相同。
髋关节伸展,在两腿之间放1-2个枕头,以保持髋关节轻度外展。
膝关节伸展,膝关节下可放小枕头,以防止膝关节过度伸展。
双足底可垫软枕,以保持踝关节背屈,预防足下垂的形成,足跟下放小软垫,防止出现压疮。
脊髓损伤后如何进行康复护理
![脊髓损伤后如何进行康复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9c189ae0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6f.png)
脊髓损伤后如何进行康复护理脊髓是连接人体中枢神经以及外周神经的重要通道,同时也是将大脑的指令传递到人体全身的通路,关系到人体活动以及对身体的支配。
如果在生活中没有注意对脊髓进行良好的保护导致脊髓受到创伤,亦或者出现脊髓感染、肿瘤等情况的时候,都会让我们的脊髓受到损伤。
国际脊髓学会将每年的9月5日定为世界脊髓损伤日,希望大家能够引起对脊髓损伤的重视。
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脊髓损伤,对造成脊髓损伤的原因进行总结,重点介绍在脊髓出现损伤之后应该如何做好康复护理。
脊髓损伤是什么?脊髓损伤指的是在外界的直接作用下或者其他因素的间接作用下,使得脊髓出现了损伤,在损伤的部位出现了功能障碍,主要的障碍包括了运动障碍以及感觉障碍等。
脊髓损伤能够分为原发性脊髓损伤和继发性脊髓损伤,原发性的脊髓损伤指的是在外力的作用之下导致出现损伤的情况,而继发性脊髓损伤则是在外力的作用之下,脊髓出现了水肿、压缩性骨折以及椎间盘破碎等情况,形成了脊髓压迫,进而对脊髓造成了损伤。
在脊髓损伤之后,身体的很多功能都会受到影响,出现功能障碍或者功能减退的情况,最常见的症状包括大小便功能障碍、感知感觉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瘫痪、麻木、肌肉痉挛等等。
常见的脊髓损伤原因有哪些?第一,创伤性脊髓损伤。
这种情况常见于青壮年,男性患者占绝大多数,这是由于危险性活动往往和男性有关。
创伤性脊髓损伤出现的原因包括交通事故、工作意外、运动和娱乐受伤、坠落伤以及暴力伤等等,在发达国家中,工作伤的比例较低,而运动娱乐伤的比例较高。
第二,非创伤新脊髓损伤。
主要包括了获得性病因,例如脊柱结核、脊柱化脓性感染、脊髓炎、脊柱肿瘤、脊柱退行性疾病、代谢性疾病、医源性骨髓损伤等等。
此外还有发育性病因,例如先天性脊柱侧凸急性、脊椎裂、脊椎滑脱、脊椎栓系综合征以及其他的先天发育因素等等。
脊髓损伤之后的护理措施包括哪些?脊髓损伤患者的康护护理工作是患者康复过程当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应该始终围绕着全面康复的目标,积极和医生开展合作,最大限度的让脊髓损伤患者的残存功能得以保留。
脊髓损伤后的康复护理
![脊髓损伤后的康复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17e8b383ed630b1c59eeb5b7.png)
脊髓损伤后的康复护理脊髓损伤是由于各种不同致病因素引起的脊髓结构、功能的损害,造成损伤水平以下运动、感觉、自主功能改变,导致相应的功能障碍。
根据致病因素不同可分为外伤性脊髓损伤和非外伤性脊髓损伤。
脊髓损伤主要是因直接暴力(砸伤、摔伤、刺伤、枪伤等)造成脊柱过度屈曲骨折、脱位伤及脊神经,其次是因脊髓感染、变性、肿瘤侵及脊髓因损伤水平和程度差异,可见损伤水平以下躯干、肢体、皮肤感觉、运动反射完全消失、大小便失禁等症状。
脊髓损伤多造成严重瘫痪致残,胸、腰髓损伤引起双下肢和躯干的全部或部分瘫痪称截瘫,颈脊髓以上损伤,上肢受累则称四肢瘫。
据统计,我国SCI原因主要是高处坠落、砸伤、交通事故等。
一、主要功能障碍脊髓损伤因损伤部位、损伤程度不同,引起的功能障碍也不同。
常见的功能障碍有运动功能障碍、感觉障碍、括约肌功能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
部分患者常有并发症,出现深静脉血栓形成、疼痛、异位骨化、压疮、关节挛缩等。
二、康复工作内容脊髓损伤急性期的康复治疗目的是抢救患者生命,预防及减少脊髓功能丧失,预防及治疗并发症,应用各种方法最大限度地利用残存的功能,最大限度使患者重新开始自理、创造性的生活。
其康复治疗手段有入院前处理与院后急救、外科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康复护理、康复训练、呼吸保障。
脊髓损伤恢复期的康复治疗目的是为了让患者适应新的生活,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能够借助轮椅独立或步行。
其康复治疗手段有肌力训练、肌肉牵张训练、坐位及平衡训练、体位转移训练、轮椅训练、站立和行走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生物反馈疗法等。
三、康复护理措施(一)配合抢救配合医生现场抢救时,必须持续固定脊柱,保持脊柱的稳定性,同时确保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痰,防止窒息。
保持静脉通道通畅,严密观察患者的神智、呼吸、心率、血压等病情变化,及时向医生汇报。
(二)尽早开始治疗脊髓损伤后早期(即伤后6~12小时)的改变往往局限于中央灰质,而白质尚无明显改变。
脊髓损伤的康复护理ppt
![脊髓损伤的康复护理ppt](https://img.taocdn.com/s3/m/51975847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95.png)
安排康复时间表,包括初期、中 期和长期康复计划
康复护理训练
针对脊髓损伤患者的 不同需求,进行全面 的康复护理训练
运动功能训练:通过 运动疗法、水中疗法 等手段,提高患者的 肌力、关节活动度等 运动功能
感觉功能训练:通过 感觉刺激、感觉再教 育等方法,恢复患者 的感觉功能
平衡与姿势控制训练 :通过平衡训练、姿 势控制训练等方法, 提高患者的平衡和姿 势控制能力
SCI主要分为完全性损伤和不完全性损伤,根据受损部位可分 为颈段、胸段、腰段和骶段损伤。
脊髓损伤的病因
脊髓损伤的病因多样,主要包括交通事故、高处坠落、摔 伤、打击伤、运动损伤等。
此外,脊髓损伤还可能与肿瘤、炎症、脊柱骨折等病变有 关。
脊髓损伤的症状
脊髓损伤的症状取决于损伤部位和程度。
颈段损伤可能导致四肢瘫痪、呼吸肌麻痹等;胸段损伤可能导致截瘫或不完全截 瘫;腰段损伤可能导致下肢瘫痪;骶段损伤可能导致肛门和会阴部感觉丧失、括 约肌功能障碍等。
04
特殊疗法在脊髓损伤康复中的应用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
促进肌肉力量的恢复
通过刺激神经肌肉,可以促进肌肉力量的恢复,提高患者的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减轻疼痛和肌肉痉挛
电刺激疗法可以减轻脊髓损伤后的疼痛和肌肉痉挛,改善患者的舒适度。
促进神经修复和再生
适当的电刺激可以促进神经修复和再生,有助于患者脊髓损伤的恢复。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社会活动,重返工作岗位 和社会生活。
康复护理的方法
物理治疗
职业治疗
言语治疗
心理护理
社会支持
包括运动疗法、电疗、 热疗等,促进患者肌肉 力量、关节活动度和感 觉功能的恢复。
帮助患者进行日常生活 活动训练、技能训练和 就业辅导,提高患者的 职业能力。
脊髓损伤的阶段康复护理
![脊髓损伤的阶段康复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07745a2bdd36a32d737581d3.png)
1 定 时变 换 体 位 . 2 翻身 可 以促 进 血 液 循 环 ,预 防 压 疮 的 发 生 ,防 止关 节 挛
效果 良好 ,无直立性低血压等不 良反应即可考虑进行起立训 练。 训练时应保持脊柱的稳定性 , 配戴 围腰训练起立活动。 应
保证要求。
重要因素, 这些均为 【定凶素 , 古 l 要建立相应 的参考范围加 以解
决 。但 是 患 者 的生 活状 况 、 饮食 起 居 、 理 状 态 、 理 变 化 、 生 病 治
步开始 , 然后逐渐 向接近损伤 部位发展 , 活动量也从小 到大 。 伤后早期开始每 日 1 次作被动运动 ,能防止下肢浮肿 的发 生 或使其迅速消散。
1 预 防 呼 吸 道 感 染 . 4
化、 关节 活动度 受限等 。脊髓 损伤 的康复 护理是护理 流程 中
极 为重要 的一个环 节 ,整个康 复护理 始终 围绕全 面康复 目 标: 最大 限度地 保留和发挥 患者 残存功能 以代 偿 已经致 残的 部分, 尽全力 帮助患者恢 复 身体 的功能 , 防止 并发 症和继 发
为 主要 目标 , 时 预 防并 发 症 的 出现 。 同
员应 给予患者帮助 和关 怀 , 使其能够 面对现实 、 树立信心 、 减 轻 心理压力 、 稳定情绪 , 积极地配合治疗 和护理 。
2 第 二 阶 段 功 能 恢 复 阶 段
11 体位护理 .
通过康复训练和矫形器等 的应用 ,已能使具有残存能力
湖 北职 业技 术 学 I (3 0 0 Y  ̄ 420 ) , 盛 幼珍
脊 髓损伤是 由各种原 因引起 的脊髓结构和 功能损害 , 造 成损伤水平及 以下运 动、 感觉 、 自主功能 的改变 。脊髓损伤发 生 以后常导致感觉 、 运动 、 呼吸 、 排尿 、 排便 以及性 功能障碍 , 而且容 易引起一些 继发症 , : 位性低 血压 、 疮 、 位骨 如 体 压 异
脊髓损伤患者的ADL评定及康复护理分享
![脊髓损伤患者的ADL评定及康复护理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101c4cfa49649b6648d747c1.png)
优点:使用方便,便宜,隔绝异味 缺点:吸收量有限,易引起皮肤问题
一件式康维尿套
优点:尿套头端抗扭结、 抗返流、不易发生皮肤 破损 缺点:价格相对较贵
康维两件式乳胶尿套 (操作)
注意事项 1、使用尿套,注意松紧适宜。 2、更换时,需多观察局部皮肤。 3、注意保持管道畅通,防止打折,尿袋固定好,防止牵 拉。 4、一般情况下不建议使用保鲜袋代替尿袋,如需使用, 一定要多观察局部皮肤情况,防止尿液过多,损伤阴茎皮 肤。
3 、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 护 理 分 享
膀胱的护理
全面评估 • 对患者全身及泌尿系 统情况进行详细评估 • 对以往习惯进行了解
发放排尿日志 •了解排尿情况 • 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 育
完善相关检查 •完善尿常规、肾功能、 B超和简易膀胱测压了 解膀胱情况
常用的护理技术
留置导尿
失禁用品的使用指导 膀胱再训练
说明:摄入量包括水、汤、果汁、粥、麦片 等所有饮品及静脉输液量,每日总量不超过 2000ml;②睡前3h不饮水;③自主排尿量请 在“自排”栏上 填上容量;④“漏尿”指 尿湿裤子、尿湿床单、尿湿尿片,分别填上 大约容量;;⑤“备注”可记录尿的异常如: 尿中带血、尿有臭味、混浊 、有大量沉淀 物、插尿管有困难、发热等。
脊髓损伤会引起 哪些功能障碍?
脊髓损伤的功能障碍
运动功能障碍
肌肉瘫痪
关节挛缩畸形 肌肉痉挛
感觉功能障碍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排尿障碍 排便障碍 循环系统功能障碍 性功能障碍
并发症
呼吸障碍 压疮 深静脉血栓 脊髓损伤后疼痛综合征
2、脊髓损伤的ADL评 定
ADL是指人们在每日生活中,
为了照料自己的衣、食、住、 行、保持个人卫生整洁和进 行独立的社区活动所必需的 一系列的基本活动。是人们 为了维持生存及适应生存环 境而每天必须进行的、最基 本的、最具有共性的活动。
脊髓损伤病人的康复护理ppt课件
![脊髓损伤病人的康复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5eecbfd4028915f814dc211.png)
针刺觉检查常用一次性安全针。轻触觉检查用棉 花。在针刺觉检查时,不能区别钝性和锐性刺激 的感觉应评为0级。两侧感觉关键点的检查部位 如下(见图)。星号指位于锁骨中线上的关键点。 除对这些两侧关键点的检查外,还要求检查者作 肛门指检测试肛门外括约肌。感觉分级为存在或 缺失(即在病人的图上记录有或无)。该检查用 于判定损伤是完全性还是不完全性。
3.反射障碍
在脊髓休克期损伤水平以下有关中枢反射消失。 休克期障碍
因脊髓损伤平面及程度不同,可出现尿潴留、 尿失禁或反射性排尿,可出现腹泻、便秘或大 便失禁。失神经支配性膀胱功能障碍会严重影 响患者日常生活护理,大小便失禁给患者带来 沉重的心理压力,影响社交和日常活动。
鼓励病人多进食新鲜水果蔬菜多喝病人由于面对疾病的突然打击和进入一个陌生的病人由于面对疾病的突然打击和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容易产生烦躁不安恐惧不愿正视现实环境容易产生烦躁不安恐惧不愿正视现实等情绪这时护士要主动温柔耐心用言简等情绪这时护士要主动温柔耐心用言简意骇的语言及时与患者沟通接近患者使其感意骇的语言及时与患者沟通接近患者使其感到被尊重受重视生活在关爱之中尽快适应到被尊重受重视生活在关爱之中尽快适应医院的环境以配合治疗减轻痛从而建立良医院的环境以配合治疗减轻痛从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信任
脊髓损伤的康复护理目标 1.预防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使患者及家属掌握相关知识。 3.改善患者的活动能力。 4.提高患者的ADL能力,使患者达到生活部分或 完全自理。 5.使患者最终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脊髓损伤的康复护理措施 1.体位护理(保持肢体功能位) 2.运动系统护理 3.神经源性膀胱的护理 4.神经源性直肠的护理 5.皮肤完整性受损的预防及护理 6.坠积性肺炎的预防及护理 7.泌尿系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8.直立性低血压的预防及护理 9.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 10.疼痛 11.饮食护理及心理护理
医院脊髓损伤的康复护理常规(医院2019年专科护理常规)
![医院脊髓损伤的康复护理常规(医院2019年专科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d9e0244f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24.png)
医院脊髓损伤的康复护理常规脊髓损伤是由于各种不同致病因素引起的脊髓的结构和功能的损害,造成损伤水平以下正常运动和感觉的减退或丧失、大小便障碍。
根据损伤水平的高低,通常把涉及双下肢和部分或全部躯干的损伤称为截瘫,把四肢和躯干部分或全部均受累称为四肢瘫;根据损伤程度的轻重,可分为不完全性损伤和完全性损伤。
一、护理诊断1.自理能力下降:与运动功能障碍有关。
2.排便模式的改变:与神经源性膀胱、直肠有关。
3.舒适的改变:与疼痛有关。
4.潜在并发症:皮肤完整性受损、深静脉血栓、呼吸暂停、坠积性肺炎、直立性低血压、自主性反射障碍。
5.焦虑/抑郁:与疾病预后差、治疗费用高有关。
二、护理评估1.脊髓脊髓损伤水平的确定:(1)脊髓节段与椎骨序数的对应关系、(2)脊髓损伤水平得确立:运动损伤平面、感觉损伤平面的确定。
2.脊髓损伤程度的区分及功能分级:分完全性损伤和不完全性损伤。
以骶段感觉运动是否消失未准:即会阴部感觉与肛指检查外括约肌主动收缩是否存在未准。
3.完全性脊髓损伤的损伤水平及功能预后。
三、护理措施1.体位护理,患者卧床时注意保持肢体处于良好的功能位。
2.运动系统护理:通过坐位训练、站立训练、步行训练、作业治疗等增强肌力,维持关节活动度。
3.神经源性膀胱护理。
4.神经源性直肠护理。
5.皮肤完整性损伤的预防护理。
6.坠积性肺炎的预防护理。
7.直立性低血压的预防及护理,指导患者变换体位时动作应慢。
8.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注意监测四肢周径,如怀疑血栓形成,患肢应制动、保暖、抬高患肢、严禁按摩,并嘱医嘱用药。
9.疼痛护理10.心理护理四、健康宣教1.对患者及其照顾者教授脊髓损伤的基本知识、自理生活所需的技巧,以提高其独立水平。
2.对感觉障碍患者,加强皮肤保护及护理,以预防压疮、皮肤感染及损伤。
五、康复治疗1.截瘫肢体综合训练2.转移、起立、站立、平衡功能、手功能、轮椅训练、自理能力训练、作业治疗等。
脊髓损伤的康复护理
![脊髓损伤的康复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2f7795b7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73.png)
早期康复的时机
一般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系统检查不再 进展后,即可开始早期康复。
3
早期康复的内容
包括体位摆放、关节活动度维持、预防肌肉萎 缩、心理支持等。
全面康复
全面康复的重要性
脊髓损伤患者的功能障碍涉及多个方面,如运动、感觉、排 便、性功能等,因此需要进行全面康复,以尽可能恢复患者 的整体功能。
加强宣传教育
加强对患者和家属的宣传 教育,提高他们对康复重 要性的认识。
提供专业康复指导
为患者提供专业、系统的 康复技能培训,提高康复 效果。
注重心理疏导
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提 供必要的心理疏导和支持 。
康复护理管理建议
建立康复护理管理体系
建立完善的康复护理管理体系,规范康复护理流程和标准。
加强康复团队建设
02
研究脊髓损伤后的神经再生和修复机制,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法
,促进脊髓损伤的恢复。
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技术
03
开发具有生物相容性和功能性的生物材料,以及组织工程技术
,为脊髓损伤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康复护理管理优化
01
康复团队管理
02
康复流程优化
建立高效、有序的康复团队工作模式 ,确保患者得到全面、系统的康复护 理。
探索和创新康复护理教育的模式和途径,如远程教育、虚拟现实教育等,方便患者获取康 复护理知识。
康复护理教育效果评价
建立和完善康复护理教育效果的评价指标和方法,了解患者的康复护理需求和效果,为进 一步优化康复护理教育提供依据。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脊髓损伤的康复护理常规
![脊髓损伤的康复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91f5a2d1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14.png)
脊髓损伤的康复护理一、护理评估1、观察病情变化和肢体功能恢复情况。
2、观察有无并发症发生,如呼吸系统感染,自主神经反射亢进,深静脉血栓形成等。
3、评估患者损伤平面及程度,还有运动功能、感觉功能等其它各系统功能的情况。
4、评估患者心理状况。
二、护理措施1、保持肢体功能位,按时轴线翻身,预防压疮。
2、进行主、被动运动及按摩,防止肌肉萎缩及关节痉挛。
3、卧床期保持脊柱平直位,病情许可下逐步抬高床头,行坐位耐性训练。
4、饮食护理:脊髓损伤早期因交感神经功能下降,肠蠕动减慢,消化液分泌减少,食物缺乏,腹胀等,应静脉补充营养。
待2-3周患者肠蠕动恢复后,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富含纤维素的食物。
5、生命体征平稳后,早期进行床上主动、被动运动,以防肌肉萎缩。
6、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翻身、叩背等,鼓励患者做深呼吸动作、进行有效咳嗽,指导呼吸训练。
7、做好皮肤护理,感觉障碍部位禁用热水袋保暖。
三、健康指导要点1、忌烟、酒、辛辣食物,多饮水,多食粗纤维食物。
2、康复初期:(1)可进行轮椅到床,床到轮椅的转移训练;(2)日常生活活动训练;(3)患者耐力及残余肌力的加强训练。
3、教育患者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正确对待目前的残疾状态,充分利用残存功能去代偿致残部分功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4、加强二便管理教育,一定要使患者学会自己处理大小便,高位截瘫患者的家属学会协助患者处理大小便。
四、注意事项1、患肢皮肤感觉差,防止烫伤,行走训练及使用步行架时应有人陪同,防止跌倒。
2、每日观察压疮好发部位的皮肤情况,预防压疮。
五、护理记录单记录书写规范1)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至少每天记录一次,病情变化以及护理措施和效果变化随时记录,病情应为护理所能观察的症状、体征的动态变化。
记录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
2)非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按要求书写,项目包含日期、时间、观察记录内容、护士签名,分列显示。
可对护理所能观察的症状、体征、护理措施和效果记录,要求简洁、规范。
脊髓损伤的护理和康复指导
![脊髓损伤的护理和康复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5f0c75e2b8f67c1cfad6b8f7.png)
脊髓损伤后康复护理常规
![脊髓损伤后康复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f5bc939b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a0.png)
脊髓损伤后康复护理常规
1、按康复科一般护理常规;
2、卧床休息卧硬板床垫以棕垫或软枕保持脊柱平直位;
3、为脊髓损伤患者翻身时应在固定好颈、胸、腰、双下肢情况下进行同步协调翻身;
4、预防压疮发生。
保持皮肤及床单位整洁;
5、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注意观察呼吸及排便情况指导吸气呼气训练给予高纤维饮食鼓励多饮水和多吃水果。
训练患者养成定时排大小便的习惯每日按摩腹部35次。
鼓励患者进行被动运动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挛缩循序渐进地进行上下肢、翻身坐起的被动、主动训练轮椅训练直到行走训练。
脊髓损伤的康复护理-康复护理常用技术
![脊髓损伤的康复护理-康复护理常用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e4eaa8e3f121dd36a22d822f.png)
E
正常
运动、感觉功能正常
《康复护理学》
神经平面对功能的影响
• C4及C4以上患者 • C5患者 • C6患者 • C7-T2患者
《康复护理学》
神经平面对功能的影响
• T3-T12 患者 • L1-2患者 • L3及L3以下的患者
《康复护理学》
脊髓损伤功能预后的评估
24
《康复护理学》
呼吸系统功能障碍
同程度的行走功能
《康复护理学》
中、后期的康复护理
• 运动功能康复护理 •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 • 性功能障碍及康复 • 康复器具的使用和护理
《康复护理学》
运动功能康复护理
• 肌力训练 • 肌肉与关节牵张 • 坐位及平衡训练
• 转移训练 • 站立训练 • 步行训练 • 轮椅训练
《康复护理学》
(1)肌力训练:
《康复护理学》
《康复护理学》
• 与脊髓相连共 31对脊神经: 颈段8对,胸段 12对,腰段5对, 骶段5对,尾神 经1对
• 每一对脊神经的 根丝所附着的一 段脊髓为脊髓节
病因
《康复护理学》
1. 外伤性:车祸、坠落、跌倒、砸伤、体 育等约70%;最易损伤部位:C5-7、 T4-7和T10-L2
2. 非外伤性:先天和后天因素(炎症、血管 异常、肿瘤、脊髓变性疾病、脊椎变形)
• 加强患者的口腔护理。 • 对于气管切开的患者,必须严格无菌操作,可适
当应用抗生素,预防肺部感染。
《康复护理学》
2.泌尿系统
• 在留置导尿期间,鼓励患者多饮水以稀释尿液, 每天进行导尿管的护理。
• 每周评估留置导尿的必要性,尽早拔除导尿管, 改成间歇性导尿。
《康复护理学》
脊髓损伤患者的肢体康复护理
![脊髓损伤患者的肢体康复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5504b356804d2b160b4ec030.png)
练, 就有不同程度的康复可能 , 即便是无法康复的 患者 也可 以通 过训 练 健 肢 功 能 , 到代 偿 和 替代 达 的作 用 , 而 提 高 生存 质 量 。 同时 做好 家 属 的心 从 理辅 导 , 强调 亲情动 力对 于患者 的重 要性 , 取得 家
经 皮 穿刺 椎体 后 凸成 形术 患 者 围手术 期 护 理
于 涛
关键词
杨 品
椎 体后 凸成形术 椎体压缩性骨折 骨水泥 护理
经 皮 穿刺椎体 后 凸成形 术 ( K ) P P 是建 立 在经 皮穿 刺椎 体成形 术基 础上开 展起来 的骨科微 创新
技术 , 克服 了经皮 穿刺 椎 体成 形 术 骨 水 泥外 漏 它
取 得家 属 的理 解 和 配合 , 必要 时 请 同类 患 者 现 身
说 法介 绍治疗 感受 和效 果 , 患者及 家属 能 客观 、 使
1 1临床 资料 .
本组 3 5例 中 , 1 男 5例 , 2 女 0例 ;
年龄 5 3~8 。其 中椎 体 压 缩 性 骨折 3 2岁 2例 (9 3 个椎 体 )转 移性 肿瘤 2例 ( 2个 椎体 ) 多 发性 , 各 , 骨髓 瘤 1例 ( 2个椎 体 ) 。所有 患者均 有 明显 腰背
2 7腰 背肌 功能锻 炼 . 对 胸腰 椎骨折 并脊 髓损 伤 的患 者 , 内 固定 牢 固 、 情 稳定 后 , 导 患者 进 待 病 指 行腰 背肌功 能锻 炼 , 进复位 后 的脊柱 稳定 , 加 促 增
・
1 8・ 3
《 部医》 沈 队药 阳
曹
腰 背肌肌 力 , 免或 减少后 遗症 慢性腰 痛 。 避
脊髓损伤患者如何进行康复护理
![脊髓损伤患者如何进行康复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fbb9e7f8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fa.png)
脊髓损伤患者如何进行康复护理脊髓损伤是导致人类残疾的危险疾病之一。
脊髓损伤以后,患者的生活便陷入了无边的黑暗,失去对受伤部位以下的身体控制权。
很多患者整日与床作伴,无法进行正常的活动,导致关节和肌肉萎缩、畸形,一些可怕的并发症也“伺机而动”,这给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那么应该怎样进行康复护理来帮助患者早日摆脱阴影呢?一、危险期的护理(一)体位摆放要正确脊髓损伤以后,患者由于行动不便需要卧床休养,为了避免对患者身体的二次伤害,需要将患者的身体摆放成正确的体位。
正确的体位能够防止患者的关节出现畸形的情况,保证患者的舒适度。
将患者的胳膊内收伸直,避免胳膊外翻异常;下肢髋关节保持伸直,并且在外侧放置枕头,防止髋关节外旋,维持姿势稳定。
此外,患者要在家人的帮助下勤翻身,这样可以避免身体骨头突出部位受到长时间的压力产生褥疮。
最好每隔两小时翻身一次。
(二)训练排尿功能一部分脊髓损伤患者的正常排泄功能会收到影响,需要对患者进行排尿功能的训练,使患者产生排尿反射进而自行排尿。
脊髓损伤患者要有意识的锻炼膀胱的张力,以便形成定期排尿的习惯。
(三)加强呼吸训练,防止肺部感染家人要有意识的引导患者进行腹式呼吸,轻轻拍击患者胸部帮助咳痰,保持呼吸畅通。
还可以通过体位引流排痰的方式,防止呼吸道受阻,保持良好呼吸。
对于呼吸困难的患者,可以进行吸氧,维持肺部的活力。
此外,可以定期进行雾化,减少痰液对呼吸道的感染。
二、恢复期的护理(一)康复运动训练首先,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训练患者没有受伤的肌肉,让健康部位的肌肉保持正常活力,避免肌肉萎缩。
同时,让健康部位的肌肉牵扯拉动受伤部位的肌肉,从而逐渐恢复患者全身肌肉的活力和功能。
其次,增强患者自主翻身的训练和坐位训练。
通过翻身训练患者的支撑能力,患者需要克服自身的重量,这就锻炼了患者的肌肉力量,加强患者对身体的支配权。
此外,这个时期患者就不能每天卧床了,让患者采取半卧位或者坐位,逐渐增加患者身体倾斜的高度,为患者的行走训练打下基础。
脊髓损伤后瘫痪肢体疼痛的康复护理
![脊髓损伤后瘫痪肢体疼痛的康复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4c860688d4d8d15abe234e88.png)
这过程 中常伴随着肢体疼痛 。 很少文献报道瘫痪肢体疼痛康复护
理 方 法 , 临 床 常 只是 对 症 予 止 痛 处 理 。 髓 损 伤 的 患 者 肢 体 疼 而 脊
时 , 给予患者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 注意治疗操作过程严格 应 并
遵 守 无 菌 操 作 原 则 。 例 患 者 刚 开 始 时 有 低 至 中度 热 , 医 嘱 给 本 按
予抗菌素静脉点滴 , 同时保持伤 口引流通畅 , 患者体温很快恢复
正常。
10 0%为红 色肉芽组织 , 渗液 (+ , + )为浆液性 , 无臭味 ,点~ O 6 1点方
患 者 伤 口基底 层 均 为 黄 白色 的坏 死组 织 , 位 有 2m 潜 行 ,O ~ 方位 有3m潜行 ,点 方 位 窦道 及 截 肢 的 c的 1点 Z c 7 切 口旁 lm 的外 口已 闭合 。 c处
现象 。
如果皮肤的颜色表现为褐色难 以判断它是否完全没有生命 力时 ,
应分次清创 ; 同时密切观察伤 口变化 , 根椐伤 口情况正确选择保 湿性敷料 , 以促进伤 口愈合 。 在操作过程中 , 不要人 为地损伤新生
的肉 芽组 织 。
参
考
文
献
1 W i tr GD.o mai n o h c b n h ae f pt ei s - ne F r t f te s a a d t e r t o o e i l a h a
23 按伤 口情况更换敷料 .6 .
患者伤 1有大量渗 液及基底 层为 5
t n o sprc lw u d n t kn o h o et i[ . i f uef i on si h si fte dm sc pg ] o ia e i J Wo n ae19 ,( )3 6 37 u d C r,9 54 8 :6— 6 .
脊髓损伤康复护理操作流程及评分指南
![脊髓损伤康复护理操作流程及评分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be384664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10.png)
脊髓损伤康复护理操作流程及评分指南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需要全面而专业的护理操作来帮助患者恢复功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脊髓损伤康复护理的操作流程,并提供评分指南以及相应的护理建议。
一、康复护理操作流程1. 患者评估在进行任何护理操作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全面的患者评估。
包括患者的病史、损伤程度、神经功能状态等方面的评估。
评估的目的是为了确定患者的康复需求和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2. 患者定位根据患者的损伤部位和程度,确定其辅助康复装置的使用方式。
例如,对于颈髓损伤患者,可使用颈环进行固定;对于胸腰段髓损伤患者,可使用矫形背带进行辅助。
3. 运动功能康复脊髓损伤患者常常出现运动功能障碍,康复过程中需要进行相关训练。
根据患者的神经功能水平,设计相应的肌肉力量训练和关节活动度恢复计划。
运动功能康复包括主动训练和被动训练,旨在提高患者的运动协调性和肌肉力量。
4. 感觉功能康复除了运动功能障碍,脊髓损伤患者还常常出现感觉功能障碍。
感觉功能康复包括触觉、疼痛和温度感觉的恢复。
通过使用刺激物品和康复器械,帮助患者恢复感觉功能,提高其生活品质。
5. 神经功能康复神经功能的康复是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护理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神经传导速度检测、腰椎穿刺等手段,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康复措施,如电疗、磁疗等方法。
6. 吞咽和语言康复部分脊髓损伤患者可能存在吞咽和语言功能障碍。
康复护理操作流程中应包括相应的吞咽和语言康复项目,如吞咽训练、舌脱病理性舌筋训练等,帮助患者恢复吞咽和语言功能。
7. 心理康复脊髓损伤患者常常伴有心理问题,如抑郁和焦虑。
在康复护理中,应注重心理康复的操作流程,如心理疏导、认知行为疗法等,帮助患者应对情绪困扰,提高其康复效果。
二、评分指南1. ASIA评分ASIA评分是评估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程度的常用指标。
根据患者的感觉和运动功能恢复情况,按照ASIA评分标准进行评估,从A到E五个等级表示不同的神经功能恢复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脊髓损伤后得康复护理脊髓损伤就是由于各种不同致病因素引起得脊髓结构、功能得损害,造成损伤水平以下运动、感觉、自主功能改变,导致相应得功能障碍。
根据致病因素不同可分为外伤性脊髓损伤与非外伤性脊髓损伤。
脊髓损伤主要就是因直接暴力(砸伤、摔伤、刺伤、枪伤等)造成脊柱过度屈曲骨折、脱位伤及脊神经,其次就是因脊髓感染、变性、肿瘤侵及脊髓因损伤水平与程度差异,可见损伤水平以下躯干、肢体、皮肤感觉、运动反射完全消失、大小便失禁等症状。
脊髓损伤多造成严重瘫痪致残,胸、腰髓损伤引起双下肢与躯干得全部或部分瘫痪称截瘫,颈脊髓以上损伤,上肢受累则称四肢瘫。
据统计,我国SCI原因主要就是高处坠落、砸伤、交通事故等。
一、主要功能障碍脊髓损伤因损伤部位、损伤程度不同,引起得功能障碍也不同。
常见得功能障碍有运动功能障碍、感觉障碍、括约肌功能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
部分患者常有并发症,出现深静脉血栓形成、疼痛、异位骨化、压疮、关节挛缩等。
二、康复工作内容脊髓损伤急性期得康复治疗目得就是抢救患者生命,预防及减少脊髓功能丧失,预防及治疗并发症,应用各种方法最大限度地利用残存得功能,最大限度使患者重新开始自理、创造性得生活。
其康复治疗手段有入院前处理与院后急救、外科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康复护理、康复训练、呼吸保障。
脊髓损伤恢复期得康复治疗目得就是为了让患者适应新得生活,提高患者得生活自理能力,能够借助轮椅独立或步行。
其康复治疗手段有肌力训练、肌肉牵张训练、坐位及平衡训练、体位转移训练、轮椅训练、站立与行走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训练、生物反馈疗法等。
三、康复护理措施(一)配合抢救配合医生现场抢救时,必须持续固定脊柱,保持脊柱得稳定性,同时确保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痰,防止窒息。
保持静脉通道通畅,严密观察患者得神智、呼吸、心率、血压等病情变化,及时向医生汇报。
(二)尽早开始治疗脊髓损伤后早期(即伤后6~12小时)得改变往往局限于中央灰质,而白质尚无明显改变。
此后由于出血压迫、水肿缺氧以及伴发得神经化学改变,使脊髓损伤逐渐加重。
因此,应争取在6小时内开始治疗,如局部冷冻、脊髓减压、高压氧、激素及其她药物得运用等,以减少继发性损害,从而有利于脊髓损伤后患者得康复。
(三)体位处理为防止挛缩畸形,患者宜卧于有垫褥得硬板床上。
身体要保持正确位置,其要点就是按照疾病得特点,将肢体安放在与挛缩倾向相反方向得位置上,而且瘫痪肢体不要受压。
仰卧膝下不宜放枕踝足要用尺板、沙袋或小腿后夹板保持于功能性中间位,并注意被褥下压得影响。
要鼓励病人多采取俯卧位,逐渐增加俯卧时间,直到能在俯卧位睡眠,还不仅能防止与矫治下肢屈屈挛缩,亦有助于预防褥疮发生与促进膀胱得排空。
对痉挛较明显得患者,还要在卧床或长时间坐位时经常用枕头、软垫等将两膝适当分开。
(四)皮肤护理必须经常保持皮肤清洁,避免身体局部长时间受压,要定时为病人翻身,已坐轮椅者要经常自己撑起身体。
对有皮肤障碍者,尤其要注意预防褥疮,要经常视皮肤有无变红破坏。
褥疮一旦出现,必须及时处理,防止扩大,并促进早日愈合。
已允许起床得患者,要注意在治疗与活动过程中避免烫伤与挫伤、擦伤。
使用支具或夹板者要警惕压迫与摩擦损伤局部皮肤。
(五)被动运动在主动运动能力基本恢复之前,必须经常给患肢各关节作全范围被动运动,以保持关节动度与牵伸软组织。
伤后早期开始每日一次作被动运动,能防止下肢浮肿得发生或使其迅速消散。
后期痉挛严重者,通过反复得被动运动可以降低肌能力,以便于接着进行功能运动。
已形成异生骨者,被动运动更就是保存动度所必需,否则静止会加快动度丧失。
当下肢恢复部分肌力时,仍须进行被动运动,但要先将关节主动活动至最大可能范围。
然后再被动活动至全范围。
由于截瘫患者易发生跟腱挛缩与下肢内收挛缩,必须重点牵伸跟踺,与将下肢外展,使两膝分开,以利于日后进行站走训练。
(六)并发症得预防与处理(1)尿路感染:脊髓损伤或脊髓横断时引起脊髓休克,运动反射受到抑制膀胱松弛,出现充盈性尿失禁。
此期病人因排尿力不足,致大量残留尿。
而长期留置导尿也就是造成膀胱上行感染得因素。
为了使截瘫病人排尿功能得到恢复,护理人员要对病人进行排尿训练,外力压迫逼尿时要正确应用腹压,以免因膀胱过度充盈下加压引丐肾盂积水及逆行感染。
采用每隔4小时导尿一次得间歇导尿法可降低泌尿系感染率。
有条件得医院也可应用体位移动床使病人在病情允许得情况下定时站立位,可以增加膀胱内沉淀物排出,使残留尿相对减少而预防尿路感染。
(2)褥疮;这就是截瘫病人得终身注意得问题。
在卧床期除按皮肤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外还要注意足趾也可因被子得压力造成褥疮得可能。
对恢复期病人护理人员要教会病人检查受压皮肤得方法,双手撑起减压得方法及预防褥疮得措施。
(3)解除消化道常见症状,如便秘、大便失禁、肠胀气,肠梗阻也可以应用干扰电疗法及中医按摩针灸技术。
(4)深部静脉血栓及肺栓塞:常发生在脊髓损伤后一个月内,护理上要注意观察患者两侧下肢得腿围,瞧就是否有水肿出现,尽早应用弹力袜与弹力绷带,早期斜床站立训练,可使截瘫得肢体血管神经舒缩功能得到恢复。
(5)肺部感染:截瘫病人长期卧床或呼吸肌运动障碍,呼吸量减少,咳嗽动作减弱或消失,大量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不畅,引起肺部感染。
为预防这一并发症,护理人员要指导病人进行呼吸功能训练,帮助病人排痰时,护理人员用双手紧压患者胁下部,运输与要随患者呼吸节奏,可以使病人将痰咳出。
力量不宜过大,以免加重损伤脊神经或导致脊柱骨折。
(6)肌肉挛缩,关节变形:对脊髓损伤早期康复护理极为重要。
合理得功能体位,适当得早期被动运动,不仅能促进血液循环,还能防止因长期卧床导致得肌肉挛缩与变形。
对于使患者发生痛苦或影响生活能力,影响康复训练得痉挛性肌肉疼痛给予松弛剂治疗。
(7)植物神经紊乱:颈髓6以上损伤致四肢瘫痪得病人,病程中可因损伤以下不良刺激(膀胱充盈、褥疮、肌肉痉挛、便秘)、胃肠道恶性刺激引起患者头痛、大汗、皮肤潮红、心动过速或心率徐缓、血压增高等植物神经反射增加症状,可继发脑血管意外或失明,护理上要注意观察以上症状得出现,积极采取预防措施。
给以降压药物,排除诱因与采用病人直立体位得处理。
(8)异位骨化:多发生在损伤后1~4个月,患者可出现不明原因得低热,躯干及四肢皮下组织质地较硬得团块,局部炎症反应、一般发病后2周X线才可见阳性结果、可给病人在病后20天左右服didrond,以防止软组织钙化、(9)预防直立性低血压:1) 帮助患者适应体位得变换。
2) 在体位变换前后,需分别测量患者得血压,一般收缩压不低于80mmHg。
3) 指导患者起床时应缓慢坐起,避免突然起身。
4) 体位变换时,应密切观察有无体位性低血压得表现,如头晕、面色苍白、视物模糊甚至晕厥等。
如出现上列症状应立即降低床头,嘱病人深呼吸,待缓解后恢复原位。
(七)中医康复护理脊髓损伤患者常用推拿疗法、针灸疗法、中药疗法等手段来改善患者得功能障碍。
(八)心理护理(1)抑郁型:在发生截瘫后,患者一时不适应,产生抑郁状态,轻者安静,抑制不愉快,对周围环境不感兴趣,较严重者持久闷闷不乐、忧愁、沮丧、注意力记忆力减退,还有些患者自卑、自责,带有自杀念头。
(2)焦虑型:有些患者对自己残疾产生焦虑情绪,以至出现植物神经系乱症状,如便秘、心悸、早搏、贲门幽门痉挛症、颜面潮红、双手、面部出汗,严重可出现呼吸窘迫症状。
(3)愤怒攻击型:患者对自己残疾不压抑而就是攻击行为,大吵大闹,摔打物品,撞击她人或毫无顾忌得行动(4)依赖型:患者自以为自己就是个废人,完全依赖别人生活,不去做任何训练,或因训练时发生挫折而放弃中断锻炼。
在整个康复治疗计划实施中,不可忽视患者得精神因素得影响,更不能忽视患者心理上得安慰与支持,如果病人缺乏改善病情,认识现实,重新生活得愿望,即使再完备得康复治疗计划也要落空,因此,医护人员要以满腔热情进行心理支持疗法,诚恳、耐心、同情、鼓励病人改善各种情绪得影响,树立战胜疾病得信心与自我锻炼得决心,使病人在参与康复训练中发挥主动性、创造性。
护理人员还要关心病人得生活,随时解决存在得困难,创造与谐友好得环境气氛。
并以实就是求事得方法将病人经康复训练所能达到得恢复功能水平告诉家属及病人本人。
以在不断实现得护理目标中取得病人信任。
为使病人在出院后能适应残疾人得生活,要帮助病人接受现实,寻求新得生活,新得职业,平衡社会地位变化后得心理。
还要在康复训练中训练好家属使其成为一个有助于病人得人,解决家庭成员中由病人瘫患造成家庭成员不平衡及烦恼心理,指导她们对患者做具体事情时得种种要求及患者出现各种生活问题得处理方法。
(九)支具得应用脊髓损伤水平面及程度决定了病人得功能恢复。
C7就是关键得水平,C7以下损伤得病人能自由控制上肢活动,生活基本能自理,而C4以上水平损伤,支配膈肌、呼吸肌得神经受损,病人完全依赖呼吸肌维持生命。
这种病人除头部能自由活动外,生活不能自理,在有条件得现代化康复医疗设施中,可为这类病人提供自动化环境控制系统,可以训练患者利用她们口、舌、唇得残存功能,操纵仪器,以维持她们基本得生活。
T1~T12水平损伤得患者上肢肌肉完好,背及躯干、腹肌均有不同程度得功能存在,可以训练起坐,在轮椅上活动,如果配备支架可以站立与行拖步状态相当差得行走:T10~T12水平损伤得患者,屈髋肌、下腹肌与下部骶棘肌功能丧失,必须利用长腿支架,上附一骨盆带,以稳定髋部,这些病人尽量带支带支架与胁拐行走。
T12~L2损伤,股四头肌功能丧失,需用长腿支架及膝关节固定带以稳定膝关节,支架在膝部能交锁,行走时支架交锁使膝伸直,坐下时解锁能使膝屈曲呈90°。
L3~L4损伤由于胫前肌功能缺乏,病人需选用双侧短腿支架,或矫形鞋以稳定与背屈踝关节,还需用单拐与双拐。
L5以下损伤导致腓肠肌、臀大肌损伤,功能丧失,病人可用单拐、双拐辅助行走。
(十)饮食护理脊髓损伤后,特别就是外伤性截瘫患者,消化系统会受到一定得影响,加上消极情绪,患者往往食欲不振,同时创伤后体内分解代谢增强,蛋白质与脂肪消耗量大。
故应尽快补充营养物质以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卧床早期,为避免腹胀,应适当限制饮食,2~3周后代谢趋于正常,可给予高蛋白、高脂肪、高碳水化合物得食物;多食水果、蔬菜以防因卧床引起得便秘。
(十一)功能锻炼与功能重建1、早期锻炼用于卧床期患者,包括患者体位得变换、上肢、腰背肌得锻炼、起坐、轮椅上移动、电动站立床得使用等。
2、恢复期立位、行走锻炼在床上锻炼得基础上进行离床锻炼。
在此基础上还要指导患者进行上下楼梯、安全跌倒、重新爬起得能力训练。
3、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在上肢活动基础上尽早锻炼患者得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四、康复教育1、将自我护理知识与技巧教给患者,以提高患者功能独立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