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文言知识整理

合集下载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要点归纳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要点归纳
烛之武退秦师
知识要点归纳
一、文化文学常识



1、《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左氏 春秋》,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 著作。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 合称“春秋三传”。其中的“传”指的是 注释或解释经书的文字。 2、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等爵位。 3、“公从之”中的“公”是对国君的尊称; “吾不能早用子”中的“子”是古代对男 子的尊称;“寡人”是诸侯谦称。 4、“执事”:办事的官吏,这里是对对方 的敬称。“行李”:出使的人。
二、重点字词(难以理解的字词) 1、犹不如人。 犹:尚且。 2、是寡人之过也。 是,这。 注;根据自己 的学习掌握情 3、许之。 况归纳。 许,答应。 4、郑既知亡矣。 既:已经。
三、通假字(4个)
1、共其乏困。 “共”通“供”
,“供应”
四、古今异义(2个)
3、既东封郑。 4、阙秦以利晋。
(七)意动用法
表示主语对宾语的主观态度, 可以译作“认为……怎么样”或 “把……当作(看作)……” 1、越国以鄙远。 鄙;把……当作边邑。
1、鄙 ①蜀之鄙有二僧。 边远的地方 ②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庸俗,鄙陋,指目光短浅。 ③ 先帝不以臣卑鄙。 出身鄙野。 ④越国以鄙远。 把……当作边邑。

(三)形容词用作动词
1、邻之厚,君之薄。
厚:变得雄厚;薄:变得薄弱。
(四)形容词用作名词
1、越国以鄙远。 远:远地
(五)动词用作名词
1、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赐:恩惠。
(六)使动用法谓语表示主ຫໍສະໝຸດ 使宾语怎样,可 以译作“使……怎样”。

1、烛之武退秦师。
退;使……撤退。

烛之武退秦师 文言知识总结

烛之武退秦师  文言知识总结

使动用法、 词类活用 使动用法、意动用法
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使….退却) 退却) 既东封 既东封郑(使…成为边界) 成为边界) 越国以鄙 越国以鄙远(把…作为边邑) 作为边邑)
特殊句式
省略句
(烛之武)许之 烛之武) (主语) 主语) (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主语) 烛之武)辞曰: 臣之壮也……” 主语) ……”( (晋惠公)许君焦、瑕 晋惠公)许君焦、 (主语) 主语) (烛之武)夜,缒而出 烛之武) (主语) 主语) 敢以( 敢以(之)烦执事 (宾语) 宾语) 晋军(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 (介词) 函陵,秦军( 介词)
特殊句式
判断句
是寡人之过也 是寡人之过也。
(“也”表判断) 表判断)
特殊句式
固定句式
夫晋, 夫晋,何厌之有? 之有? 有何… (有何…,) 君之所 君之所知也 (所+动词,表示动作的对象) 动词,表示动作的对象)
本课验收
1、对下列句中划线词语解释, 对下列句中划线词语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 函陵( A.晋军函陵(军:军队) 军队) B.贰于楚也( B.贰于楚也(贰:从属二主) 从属二主) C.是寡人之过也( C.是寡人之过也(是:这) D.亡郑以 D.亡郑以陪邻(陪:增加) 亡郑以陪 增加)
《左传》 左传》
总结字词句
1、通假字; 通假字; 古今异义; 2、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3、一词多义; 词类活用; 4、词类活用; 特殊句式。 5、特殊句式。
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今老矣,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行李之往来, 3、秦伯说 4、失其所与,不知 失其所与,
已通矣, 已通矣,语气词 共通供, 共通供,供给 说通悦, 说通悦,高兴 知通智, 知通智,明智

2024年烛之武退秦师文言知识总结

2024年烛之武退秦师文言知识总结

2024年烛之武退秦师文言知识总结
2024年,烛之武退秦师,在文言知识方面的总结如下:
1. 忠诚与奸诈:这是《论语》中常被提及的主题之一。

烛之武退秦师的行为可以看作是忠诚和坚持原则的表现,与奸诈行为形成鲜明对比。

2. 义理与权谋:《墨子》中强调了以义理为基础的行为,反对权谋的手段。

烛之武退秦师可以被视为一个追求义理的典范,抛弃了权谋手段,更倾向于道义之行。

3. 君臣关系:《左传》中强调了君臣间的忠诚、尊敬和合作。

烛之武退秦师表现出对君主的忠诚和对秦朝的不满,体现了古代君臣关系中的复杂性和矛盾。

4.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大学》中强调的核心思想,强调个人修养、家庭和谐以及国家的治理。

烛之武退秦师的行为可以看作是对这一思想的积极践行。

5. 士人风范:烛之武退秦师所展现的品质和行动,可以看作是士人风范的体现。

士人在古代社会中担负着学问传承和社会道德的责任,他们追求的是高尚的品德和精神境界。

总之,烛之武退秦师的行为体现了对传统文化、道义准则和士人风范的尊重和追求,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思考。

第 1 页共 1 页。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知识积累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知识积累

3. 通“悦”
秦伯说
辞 1 .推脱 动词
不辞劳苦
2. 告别 动动词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鄙 1 边远的地方 名词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2. 边境 名词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3. 浅陋 鄙俗 形容词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1 细小 形容词 2. 隐约地 形 容词 3. 稍微 副词 4. 没有 不 副词
特殊句式 倒装句
以其无礼于晋 (于晋无礼——介词结构后置)
且贰于楚也 (于楚从属——介词结构后置)
佚之狐言于郑伯 (于郑伯言——介词结构后置)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于君有益——介词结构后置)
何厌之有 (有何厌——宾语前置)
特殊句式 判断句
邻之厚,君之薄也。(“也”表判断) 以乱易整,不武。(否定判断句)
特殊句式 固定句
焉用亡郑以陪邻? (为什么要…,何必…)
夫晋,何厌之有? (…,怎么…。)
君之所知也 (所+动词,表示动作的对象)
通假字
无能为也已(矣) 共其乏困(供) 秦伯说,与郑人盟(悦) 失其所与,不知(智) 何厌之有(餍) 若不阙秦(缺)
古今异义
(古/今)
贰于楚也(从属二主、有二心/数词二的大写) 以为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泛指主人) 行李之往来(出使的人/指外出的人携带的随身物品) 今有急而求子(您,多指男子/儿子) 越国以鄙远(边远的地方/粗鄙、低下) 以烦执事(婉指秦穆公/掌管某事的人) 亦去之(离开/距离) 微夫人之力(那个人/尊称人的妻子)
防微杜渐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见其发矢十总八九,但微颔之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1. 到 动词 2. 他们 代词 3. 的 助词 4. 结构助词 无意义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知识整理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知识整理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知识整理一、通假字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语气词,了。

)2.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

)3.夫晋,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4.秦伯说.,与郑人盟(说,通“悦”,高兴。

)5.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

)二、古今异义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古:使者,出使的人;今: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那个人;今: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三、词类活用(例句)(一)名词活用1.名词作状语①夜.,缒而出(表时间,在晚上)②朝.济而夕.设版焉(表时间,在早上,在晚上)③既东.封郑(表处所,在东边)2.名词作动词①晋军.函陵/ 秦军.汜南(名词用作动词,驻扎)②既东封.郑(封:名作动,把……作为疆界)③越国以鄙.远(鄙:名作动,把……当作边邑)3.名词的使动与意动①阙秦以利.晋(利:名词作使动,使……得利)(二)动词的活用1.动词作名词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赐,动词作名词,恩惠)2.动词的使动①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动,使……灭亡)②烛之武退.秦师(使动,使……退却(撤兵))(三)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①越国以鄙远.(远,远地)②共其乏困..(乏困,缺少的东西)2.形容词作动词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词作动词,损害)邻之厚.,君之薄.也(厚,变雄厚;薄,变薄弱)(四)数词活用且贰.于楚也(数词“贰”活用为动词,从属二主)四、重要虚词1.以①以其无礼于晋(连词,因为)②敢以烦执事(介词,拿,用)③越国以鄙远(连词,表目的,来)④焉用亡郑以陪邻?(连词,表目的,来)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介词,把)⑥以乱易整(介词,拿,用)2.而①今急而求子(连词,表承接,才)②夜,缒而出(表修饰,连词)③朝济而夕设版焉(连词,表承接)3.焉①子亦有不利焉。

(句末语气词,啊)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代词,怎么)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代词,哪里)④朝济而夕设版焉(句末语气词)4.其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代词,指代“行李”)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代词,指代“那件事”)③失其所与,不知(代词,自己的)④吾其还也(语气词,还是,表商量)5.之①子犯请击之(代词,他们,指秦军)②是寡人之过也(结构助词,的)③臣之壮也(主谓间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④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⑤辍耕之垄上(动词,往、到)⑦邻之厚,君之薄也(主谓间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⑧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结构助词,的)⑨因人之力而弊之(结构助词,的/代词,他)五、特殊句式(一)判断句1.是寡人之过也(用“也”表判断)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失其所与,不知/ 以乱易整,不武(通过语意直接表判断)(二)倒装句1.宾语前置句夫晋,何厌之有(“之”作宾语前置的标志,正常语序:有何厌)2.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①以其无礼于晋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③佚之狐言于郑伯(三)省略句1.省主语①(晋惠公)许君焦、瑕②(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③(烛之武)夜,缒而出④(烛之武)许之2.省宾语①敢以(之)烦执事(省略介词宾语,指灭郑之事或退兵之事)②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之:指郑国)3.省介词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省略介词“于”)六、重要实词1. 辞曰:“臣之壮也,;……”(辞:推辞)2. 犹不如人(犹:尚且)3.且君尝为晋军赐矣(为:给予)4.朝济而夕设版焉(版:筑土墙用的夹板)5.又欲肆其西封(肆:扩张、延伸)6.不阙秦(阙:侵损)7.惟君图之(句首语气词,表示希望)8.乃还(于是撤军)9.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假如没有)10.因人之力而敝之(因:依靠;敝,损害)11.失其所与,不知(与:结交,亲附)12.亦去之(去:离开)。

烛之武退秦师 文言文知识归纳

烛之武退秦师 文言文知识归纳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文知识归纳
【文言文知识归纳】
一、典故知识:
1、烛之武:烛之武是指齐桓公的士兵烛卫,他们集结了四十万人,在齐桓公领导下,率兵攻取秦国的首都长安,并将秦始皇败逃。

2、秦师:秦师是指秦始皇时期的军队,当时秦始皇为了统一六国,率兵攻打其他各国,在中国历史上史称为五霸之战。

二、语言特点:
1、象征性的叙述:这里的“烛之武退秦师”指的是烛之武攻取秦国的首都长安,并将秦始皇败逃的事件,而“退”一词又代表了齐桓公带领烛之武打败秦师的意思,所以用“烛之武退秦师”这个话句象征性的来表达这一事件,十分生动形象。

2、押韵文体:这里的“烛之武退秦师”押韵,是押着声调的双调韵文体,朗朗上口,使文章的文体更加雅致。

- 1 -。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知识点总结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知识点总结

-
5
词类活用 名词→动词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驻军,驻扎) 与郑人盟(订了盟约;建立同盟)
-
6
词类活用 名词→状语
既东封郑(在东边) 夜缒而出(在晚上,当晚) 朝济而夕设版焉(在早上;到黄昏)
-
7
词类活用 动词→名词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恩惠,好处)
-
8
词类活用 形容词→名词
越国以鄙远(远方,边远的地方) 共其乏困(缺少的东西)
11、又欲肆其西封。 肆:延伸、扩张
12、阙秦以利晋。
阙:侵损、削减
13、秦伯说。
说:通“悦”,高兴
1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微:(如果)没有
夫: 那
-
2
古汉语常识
1、通假字
(1)今老矣,无 已,通 “矣”,
能为也已 (2)行李之往来,
了。
共其乏困
共,通 “供”,
(3)秦伯说,与
供给、供应。
郑人盟 (4)失其所与,
词语解释
1、且贰于楚也。
贰:有二心
2、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辞:推辞
4、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若:假如
5、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鄙:把…当作边邑
6、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增加
7、行李之往来。
行李:出使的人
-
1
8、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给
9、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赐:恩惠
10、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渡河
不知
说,通“悦”, 高兴。
知,通 “智”,
明智,聪明。
-
3
古今异义 (古/今)
以为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泛指主人) 行李之往来(出使的人/指外出的人携带的随身物品) 亦去之(离开/) 微夫人之力(那个人/尊称人的妻子)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知识总结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知识总结

烛之武退秦师一、通假字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矣,通“已”,了。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供应。

读gōng)3、夫晋,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4、秦伯说.,与郑人盟(说,通“悦”,高兴。

读yuè。

)5、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聪明。

读zhì)二、古今异义1.敢以烦执事..古:办事的官员;今:掌管某项事的人。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请客的主人。

3.行李..之往来古:使者;今:外出之人带的物品。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那个人;今: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5. 亦去.之古:离开;今:与“来”相对。

三、词类活用1.烛之武退.秦师(使动,使……退却(撤兵))2、晋军.函陵 / 秦军.汜南(名词用作动词,驻扎)3、夜.缒而出(名词作状语,在晚上)4、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动,使……灭亡)5、越国以鄙远..(鄙,以……为边邑;远,形容词作名词,远方的郑国)6、邻之厚.,君之薄.也(名词作动词,厚,变雄厚;薄,变单薄)7、共其乏困..(形容词作名词,缺少的东西)8、既东封..郑(东,名词作状语,在东边;封,使……成为疆界)9、又欲肆其西.封(西,名词作状语,在西边)10、阙.秦以利.晋(使动用法,阙,使……削减;利,使……得利)11、与郑人盟.(名词作动词,结盟、订立同盟)12、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动词作名词,恩惠)13、因人之力而敝.之(形容词作动词,损害)四、一词多义以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②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③斧斤以时入山林 (按照)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来)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而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表顺承,连词)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⑤黑质而白章(表并列,连词)焉①子亦有不利焉(啊,句末语气词,表感叹)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代词,为什么)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代词,哪里)④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代词,之)⑥永之人争奔走焉(兼词,于此)⑦朝济而夕设版焉(兼词,于之)其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代词,指代“行李”)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那)③失其所与,不知(代词,自己的)④吾其还也(还是,表商量)之①子犯请击之(代词,他们,指秦军)②是寡人之过也(结构助词,的)③臣之壮也(主谓间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④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⑤辍耕之垄上(动词,往、到)鄙①蜀之鄙有二僧(边邑,边远的地方)②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庸俗,鄙陋)③我皆有礼,夫犹鄙我(看不起,轻视)④越国以鄙远(以……为边邑)许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知识点总结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知识点总结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知识点总结二、通假字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3、秦伯说()4、失其所与,不知(”)三、古今异义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词类活用1烛之武退秦师(2且贰于楚也。

3晋军函陵 4与郑人盟5夜缒而出6朝济而夕设版焉 7既东封郑 8且君尝为晋军赐矣(动词作名词,)9若不阙秦 10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11邻之厚,君之薄也一词多义封①既东封郑②又欲肆其西封()而①今急而求子②夜缒而出③朝济而夕设版焉以①以其无礼于晋②敢以烦执事③越国以鄙远④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之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②邻之厚,君之薄也③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④子犯请击之⑤夫晋,何厌之有焉①焉用亡郑以陪邻?②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③子亦有不利焉其①君之其难也②共其乏困③又欲肆其西封④失其所与⑤吾其还也其他重要实词虚词1、实词:烛之武退秦师()辞曰()夜缒而出()敢以烦执事()越国义鄙远()亡郑以陪邻()且君尝为晋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夕设版()何厌之有()又欲肆其西封()阙秦()唯君图之()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失其所与()以乱易整()2、虚词:若使烛之武见秦君()犹不如人()今老矣()然郑亡()敢以烦执事()郑既知亡矣()且君尝为晋军赐矣()唯君图之()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介词)四、特殊句式①是寡人之过也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③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何厌之有→有何厌省略句①晋军函陵,秦军汜南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③辞曰:“臣之壮也……”④敢以烦执事重要句子翻译1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2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3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荆轲刺秦王文言文知识点大全古今义1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2而伤长者之意3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4仰天太息流涕5持千金之资币物6.秦王方还柱走7.诸郎中执兵8.左右既前,斩荆轲一、通假字1.秦王必说见臣 2.日以尽矣 3.今日往而不反者 4.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6.图穷而匕首见 7.秦王还柱而走 8.卒起不意卒惶急无以击轲三、词类活用现象:1.进兵北略地2.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3.函封4.发尽上指冠名词作动词 1.樊於期乃前曰又前而为歌曰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左右既前,斩荆轲2.皆白衣冠以送之 3.乃朝服,设九宾1.使使以闻大王3.自引而起,绝袖------------------------------------------------------------------------------------------------------1.太子迟之2.群臣怪之四、文言句式:1.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2.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3.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1.秦王购之金千斤2.欲与俱3.见燕使者咸阳宫4. 而卒惶急无以击轲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2.燕国见陵之耻除矣3.常痛于骨髓4.给贡职如郡 5.燕王拜送于庭 6.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7.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六、重点实虚词1、发轲既取图奉之,发图顷之未发,太子迟之发尽上指冠2、故故遣将守关者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鲰生说我……故听之君安与项伯有故故人具鸡黍3、诚诚能得樊将军首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4度度我至军中,君乃入卒起不意,尽失其度5、顾顾计不知所出耳荆轲顾笑武阳大行不顾细谨6.为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为之奈何乃为装遣荆轲乃令秦武阳为副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7.而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七、固定用法1.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 )2.然则将军之仇报 ()3. 荆轲有所待( )4.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5.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 )6.以故荆轲逐秦王 ()重要句子翻译1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归纳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归纳

七、 成语名句
1、左传名句 2、左传成语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多行不义,必自毙. 吃一堑,长一智.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风马牛不相及.
烛之武退秦师
文言基础知识整理
文言基础知识整理要点
1、一词多义 3、词类活用 5 4、通假字 6、特殊句式 8、成语名句
一、一词多义
若、说、辞、鄙、微
二、古今异义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义:那个人. 今义: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4.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古义:办事的官员. 今义:掌管某项工作的人.
他,代郑国 这样做,代越过以鄙远的做法 他,代使者 他的,代晋 自己的,代晋 还是,语气词
六、特殊句式
①以其无礼于晋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③夫晋⑥厌之有 ④是寡人之过也 ⑤许之. ⑥敢以烦执事 ⑦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状语后置,于晋无礼 状语后置, 于郑伯言曰 宾语前置,有何厌 判断句,这是寡人的过错 省略主语,烛之武许之 省略宾语,敢以之烦执事 省略介词,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
四、通假字
①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已,通矣,语气词
② 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给
③ 秦伯说
说,通悦,喜悦
④ 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明智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③朝济而夕设版焉 ④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语气词,表陈述
疑问副词,为什么 语气词,表陈述 疑问代词,哪里
4、其 ①以其无礼于晋 ②君知其难也 ③共其乏困 ④又欲肆其西封 ⑤失其所与 ⑥吾其还也
三、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名词作动词,驻军 ②夜缒而出 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③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④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作动词,把……当作边邑;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知识点总结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知识点总结

亦去之(离开/) 微夫人之力(那个人/尊称人的妻子)
古今异义
(古/今)
01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06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05
朝济而夕设版焉
02
与郑人盟
04
既东封郑
07
越国以鄙远
09
烛之武退秦师
03
夜缒而出
08
共其乏困
词类活用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驻军,驻扎) 与郑人盟(订了盟约;建立同盟)
名词→动词
01
有二心 推辞 假如 把…当作边邑 增加 出使的人
词语解释
01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02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03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介宾短语后置
宾语前置
判断句
01
是寡人之过也 (“……也”表示判断) 以乱易整,不武。(否定判断句)
02
特殊句式
01
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2。是寡人之过也 3。邻之厚,君之薄也 4。行李之往来 5。夫晋,何厌之有? 6。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 7。微服人之力不及此 8。因人之力而敝之

02

1。助词,主谓之间 2。助词,的 3。助词,主谓之间 4。助词,主谓之间 5。助词,宾语提前 6。代词,指郑国 7。助词,的 8。助词,的
古汉语常识
1、通假字
已,通 “矣”, 了。 共,通 “供”, 供给、供应。 说,通“悦”, 高兴。 知,通 “智”, 明智,聪明。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3)秦伯说,与郑人盟 (4)失其所与,不知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总结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总结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总结(一)通假字1.失其所与,不知。

智=明智2. 秦伯说,与郑人盟。

悦=高兴3.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供= 供给提供4 无能为也已矣=了5. 何厌之有餍=满足(二)生字(一)古今异义词:1.(行李)之往来:古:出使的人今:出门所带的物品。

2. 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今:请客的主人。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那个人今:正式场合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4.亦(去)之:古:离开今:前往(二)词类活用1. 晋(军)函陵,秦(军)泛南( 驻军名-动)翻译:规律:一句话中没有动词,需要把连续的名词其中一个活用为动词,翻译方法:相关的动作。

1.例如:两个名词连用,或名词和代词连用,它们如果不是并列关系或修饰关系,那么其中必有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如:①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寡人之于国也》)②舍.相如广成传舍。

(《廉颇蔺相如列传》)③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游褒禅山记》)④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⑤沛公军.霸上。

(《鸿门宴》)⑥籍.吏民,封府库。

(《鸿门宴》)2.与郑人(盟) (结盟名-动)名词作状语:3. (朝)济而(夕)设版焉(在早晨,在晚上,名词作状语)4.(夜)缒而出(在夜里,在晚上,名词作状语)规律:名词作状语的规律文言文中,名词如果用在谓语前,又不作主语,则活用为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状态、凭借、趋向等。

名词作状语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 、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译时用“在……”的形式。

例:①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夕”作动词“济、设”的状语,译为“在早上、在晚上”。

②夜缒而出。

“夜”作动词“缒”的状语,译为“在夜里”。

③时天下承平日久。

“时”作整句的时间状语,译为“在当时”。

2 、表示动作、行为在时间上的经常性、持续性,译为“每、一天天地”等。

例:①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日、月”作动词“削、割”的状语,译为“一天天地、一月月地”。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知识整理稿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知识整理稿

《烛之武退秦师》第一课时梳理文言知识一.字音1.生字:函(hán)氾(fàn) 佚(yì) 缒(zhuì)2.多音字:①朝(zhāo)(朝.济而夕设版焉)②逢,是多音字,做姓氏用时,读páng。

(人名逢.孙)③共,本为象形字,下面两点为盛食物的器皿之足,意为祭祀用的食品等,而文中是一个通假字,通“供”,供给之意,读gōng。

④阙,形声字,“门”为形,“阙”为声,读作quē,意即门户受损。

二.实词①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了。

)②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供应。

)③夫晋,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④秦伯说,与郑人盟(说,通“悦”,高兴。

读yuè。

)⑤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聪明。

读zhì)⑥若不阙秦,将焉取之(欠缺=损害)⑦焉用亡郑而陪邻(倍=增加)五. 古今异义词①行李之往来(行李,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今义:泛指接待宴客的主人)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④亦去之(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⑤敢以烦执事(执事,古义:办事的官吏,这里是对对方的敬称;今义:掌管某项工作的人)⑥共其乏困(乏困,古义:指缺乏的东西。

今义:指精神或身体劳累)⑦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⑧今有急而求子(您,多指男子/儿子)六.一词多义。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知识点总结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知识点总结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知识点总结一、字词读音汜(fán)南佚(yì)之狐夜缒(zhuì)而出共(gōng)其乏困阙(quē)秦秦伯说(yuè) 逢(páng)孙不知(zhì)杞(qǐ)子戍(shù)之失其所与(yǔ)二、通假字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通“供”)3、秦伯说(“说”通“悦”)4、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三、古今异义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1)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

今义:请客的主人。

(2)以为古义:把……作为。

今义:认为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1)行李古义:出使的人。

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2)乏困古义:缺少的东西。

今义:疲劳。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1)夫(fú)人古义:那人夫(fū)人今义:对已婚女子的尊称。

四、词类活用烛之武退秦师(动词使动用法,使……退)且贰于楚也。

(数词作动词,从属二主)晋军函陵(名词作动词,驻军)与郑人盟(名词作动词,结盟)夜缒而出(名词作状语,在晚上)朝济而夕设版焉(名词作状语,在早晨,在晚上)既东封郑(名词作状语,在东边)既东封郑(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成为疆界)且君尝为晋军赐矣(动词作名词,恩惠)若不阙秦(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减少)若亡郑而有益于君(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亡)邻之厚,君之薄也(形容词作动词,变雄厚,变薄弱)五、一词多义封①既东封郑(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疆界)②又欲肆其西封(疆界)而①今急而求子(才,表转折,连词)②夜缒而出(表修饰,连词)③朝济而夕设版焉(表转折,连词)以①以其无礼于晋(因为,连词)②敢以烦执事(用,介词)③越国以鄙远(来,表目的,连词)④若舍郑以为东道主(把,介词)⑤以乱易整(用,介词)之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②邻之厚,君之薄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③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代词,这件事)④子犯请击之(代词,指秦军)⑤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焉①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为什么)②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代词,哪里)③子亦有不利焉(句末语气词,相当于“啊”)其①君之其难也(代词,代“越国以鄙远”这件事)②共其乏困(代词,代“行李”)③又欲肆其西封(代词,晋国)④失其所与(代词,晋国)⑤吾其还也(表商量或希望的语气,还是)六、其他重要实词虚词1、实词:烛之武退秦师(军队)辞曰(推辞)夜缒而出(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敢以烦执事(办事的官吏,这是对对方的敬称)越国义鄙远(越过)亡郑以陪邻(增加)且君尝为晋军赐矣(恩惠)许君焦、瑕(答应)朝济(渡河)夕设版(修筑防御工事)何厌之有(满足)又欲肆其西封(延伸,扩张)阙秦(侵损、削减)唯君图之(考虑)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派遣)(戍守)失其所与(结交、亲附)以乱易整(替代)2、虚词: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假如)犹不如人(尚且)今老矣(语气词)然郑亡(然而)敢以烦执事(敬词,表示冒昧)郑既知亡矣(已经)且君尝为晋军赐矣(况且)夫晋(句首发语词)唯君图之(希望)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如果没有,表一种否定的假设或条件)因人之力而敝之(介词,依靠)七、特殊句式1、判断句①是寡人之过也(语气词“也”表判断)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否定判断)2、状语后置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知识整理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知识整理

烛之武退秦师一、古今词义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义: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古义:外交使节今义: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二、词类活用1.越国以鄙.远(名作动,当作边邑)2.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名作动成为疆界)3.晋军.函陵(名作动驻军)三、实词虚词1.贰.于楚也(从属二主)2.是寡人之过也(这)3.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已经)4.阙.秦以利晋(损害)5.亦去.之(离开)6.以.其无理于晋(因为)7.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8.敢以.烦执事(用)9.吾其.还也(语气词,表商量语气,相当于“还是”)10.君知其.难也(这)11.焉.用亡郑以陪邻(为什么)12.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哪里)13.夜,缒而.出(连词,表修饰)14.夫晋,何厌之.有(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四、文言句式1.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语气词“也”,表判断)2.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何厌之有”意为“有何厌”)3.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句疑问代词“焉”,表疑问)五、句子翻译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译文: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边邑,您知道这是很难的。

您怎么要用灭掉郑国来给邻国增加土地呢?2.若余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译文:如果放弃灭亡郑国,而使郑国成为您秦国东方道路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供应他们的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

3.夫晋,何厌之有?译文: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4.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译文:它已经在东边让郑国成为晋国的边境,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将到哪里去夺取土地呢?5.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译文:借助了别人的力量而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去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用混乱来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文知识归纳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文知识归纳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文知识归纳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烛之武退秦师是一个最为著名的故事之一。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古代的战争策略与智慧,还能深入体会到文言文的魅力。

现在,让我们来归纳一下关于烛之武退秦师的文言文知识,一起探索这段传世佳话的精彩之处吧!1. 故事背景烛之武退秦师,发生在中国战国时期。

当时,秦国崛起,成为兼并周边国家的霸主,而魏国则是秦国的一个征战对象。

魏国的智囊周幽王精心策划了一场阻击秦军的计策,便有了后来著名的烛之武退秦师之事。

2. 文言文叙述烛之武退秦师的文言文叙述具有浓厚的古代气息,让人仿佛回到了那个古老而辉煌的时代。

文言文的特点是注重平仄、讲究用词和句式的工整。

其中,“曾谓晋朝有人为作火行”和“遂用烛之武于封人也”等句子都是典型的文言文表达方式,展示了古代人物的英雄气概。

3. 古代战争策略烛之武退秦师这个故事展示了古代人们在战争中的智慧与胆识。

通过点燃数百盏明灯,选择合适的时机,魏国成功地迷惑了秦军的视线,将他们引入了一个陷阱之中。

这种隐蔽伏击的战略思维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4. 团队协作与配合烛之武退秦师故事中,除了周幽王的智谋,还有魏国士兵的默契配合。

他们在黑暗中保持沉默,严守秘密。

只有当关键时刻到来,才点燃烽火,一举打败秦军。

这展示了古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团结一心才能取得胜利。

5. 历史价值与文化传承烛之武退秦师作为一段佳话,不仅仅是一个故事,更是中国古代智慧的象征。

它代表了智者的聪明才智、勇者的胆识和人民的英勇无畏。

这个故事被后人传颂,不仅是为了记住勇气和智慧,更是为了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

结语:通过对烛之武退秦师的归纳,我们更加深入了解了这个脍炙人口的故事。

它不仅仅是一则战争策略的传世之作,更是文言文的瑰宝,以及中国古代智慧和勇气的象征。

让我们共同珍视这段历史,传承中国文化的精髓,用智慧和勇气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烛之武退秦师》基础知识梳理

《烛之武退秦师》基础知识梳理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梳理一、作者、作品简介选自(《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版)。

题目是编者加的。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著作。

旧说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此书依鲁史的顺序,主要记载东周前期二百四五十年间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的重要文献,也是优秀的文学作品。

烛之武,郑国大夫。

左丘明(约公元前502年~约公元前422年)。

都君人,姓,名,春秋末期、、、、。

曾任鲁国史官,为解析《春秋》而作《左传》(又称《左氏春秋》),又作,作《国语》时已双目失明,两书记录了不少西周、春秋的重要史事,保存了具有很高价值的原始资料。

由于史料详实,文笔生动,引起了古今中外学者的爱好和研讨。

被誉为、,孔子、司马迁均尊左丘明为“君子”。

历代帝王多有敕封:唐封经师;宋封瑕丘伯和中都伯;明封先儒和先贤。

山东肥城建有丘明中学以纪念左丘明。

二、字词梳理(1)晋侯、秦伯:(2)以其无礼于晋:(3)贰于楚:(4)晋军两陵:(5)氾南:(6)佚之狐:(7)郑伯:(8)若:(9)辞:(10)臣之壮也:(11)犹:(12)无能为也已:(13)子:(14)寡人:(15)然:(16)许之:(17)缒:(18)既:(19)敢以烦执事:(20)越国以鄙远:(21)焉用亡郑以陪邻:(22)邻之厚、君之薄也:(2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24)行李:(25)共其乏闲:(26)尝为晋君赐矣:(27)许君焦、瑕:(28)朝济而夕设版焉:(9)既东封郑:(30)肆其西封:(31)阙秦:(32)将焉取之:(33)唯君图之:(34)杞子、逢孙、杨孙:(35)乃还:(36)子犯请击之:(37)公:(38)微夫人之力不及此:(39)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40)失其所与、不知:(41)以乱易整,不武:(42)吾其还也:(43)去之:三、文字读音(1)秦军氾.南:(2)佚.之狐:(3)夜缒.而出:(4)君之薄.也:(5)若舍郑以为.东道主:(6)共.其乏困:(7)且君尝为.晋君赐矣:(8)夫.晋:(9)阙.秦:(10)秦伯说.:(11)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1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13)失其所与,不知.:四、重要实词1.贰(1)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2)其内任卿贰.以上。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知识点总结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知识点总结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知识点总结侯真一、字词读音汜(fán)南佚(yì)之狐夜缒(zhuì)而出共(gōng)其乏困阙(quē)秦秦伯说(yuè) 逢(páng)孙不知(zhì)杞(qǐ)子戍(shù)之失其所与(yǔ)二、通假字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通“供”)3、秦伯说(“说”通“悦”)4、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三、古今异义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1)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

今义:请客的主人。

(2)以为古义:把……作为。

今义:认为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1)行李古义:出使的人。

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2)乏困古义:缺少的东西。

今义:疲劳。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1)夫(fú)人古义:那人夫(fū)人今义:对已婚女子的尊称。

四、词类活用烛之武退秦师(动词使动用法,使……退)且贰于楚也。

(数词作动词,从属二主)晋军函陵(名词作动词,驻军)与郑人盟(名词作动词,结盟)夜缒而出(名词作状语,在晚上)朝济而夕设版焉(名词作状语,在早晨,在晚上)既东封郑(名词作状语,向东)既东封郑(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疆界)且君尝为晋军赐矣(动词作名词,恩惠)若不阙秦(使动用法,使……减少)若亡郑而有益于君(动词使动用法,使……灭亡)邻之厚,君之薄也(形容词作动词,变雄厚,变薄弱)五、一词多义封①既东封郑(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疆界)②又欲肆其西封(疆界)而①今急而求子(才,表转折,连词)②夜缒而出(表修饰,连词)③朝济而夕设版焉(表转折,连词)以①以其无礼于晋(因为,连词)②敢以烦执事(用,介词)③越国以鄙远(来,表目的,连词)④若舍郑以为东道主(把,介词)⑤以乱易整(用,介词)之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②邻之厚,君之薄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③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代词,这件事)④子犯请击之(代词,指秦军)⑤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焉①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为什么)②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代词,哪里)③子亦有不利焉(句末语气词,相当于“啊”)其①君之其难也(代词,代“越国以鄙远”这件事)②共其乏困(代词,代“行李”)③又欲肆其西封(代词,晋国)④失其所与(代词,晋国)⑤吾其还也(表商量或希望的语气,还是)六、其他重要实词虚词1、实词:烛之武退秦师(军队)辞曰(推辞)夜缒而出(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敢以烦执事(办事的官吏,这是对对方的敬称)越国义鄙远(越过)亡郑以陪邻(增加)且君尝为晋军赐矣(恩惠)许君焦、瑕(答应)朝济(渡河)夕设版(修筑防御工事)何厌之有(满足)又欲肆其西封(延伸,扩张)阙秦(侵损、削减)唯君图之(考虑)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派遣)(戍守)失其所与(结交、亲附)以乱易整(替代)2、虚词: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假如)犹不如人(尚且)今老矣(语气词)然郑亡(然而)敢以烦执事(敬词,表示冒昧)郑既知亡矣(已经)且君尝为晋军赐矣(况且)夫晋(句首发语词,不译)唯君图之(句首语气词,表示希望)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如果没有,表一种否定的假设或条件)因人之力而敝之(介词,依靠)七、特殊句式1、判断句①是寡人之过也(语气词“也”表判断)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否定判断)2、倒装句(1)状语后置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知识整理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整理
一、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通“供”,供给)
3、秦伯说(同“悦”)
4、失其所与,不知(同“智”,明智)
二、词类活用
1、烛之武退秦师(使动用法,使……撤兵)
2、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名词用作动词,驻扎)
3、夜缒而出(名词作状语,在晚上)
4、越国以鄙远(鄙: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远:形容词作名
词,远方的国家)
5、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动用法,使……灭亡)
6、邻之厚,君之薄也(形容词作动词,变雄厚,变弱小)
7、朝济而夕设版焉(名词作状语,在早晨,在晚上)
8、既东封郑(封,疆界。

这里用作动词,使……成为疆界)
9、若不阙秦(使动用法,使……削减)<有争议>
10、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词作动词,损害)
三、古今异义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义:请客的主人。


2、行李之往来(古义为“出使的人”,今义为“出门时所带包裹”)
3、共其乏困(古义:缺少的东西,今义:精神不佳。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义为“那个人”,今义为“妻子”的尊称)
5、亦去之(古义:离开,今义:往。


四、特殊句式
(1)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A.以其无礼于晋 B. 且贰于楚也
C.佚之狐言于郑伯
D.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2)省略句
A.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 (省略介词“于”)
B.(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省略主语)
C.(烛之武)许之( 省略主语)
D.敢以(之)烦执事(省略介词宾语,之)
E.( 晋惠公)许君焦、瑕。

(省略主语)
(3)宾语前置
夫晋,何厌之有(“之”作宾语前置的标志)
一词多义
“之”
①公从之(代佚之狐的建议)②是寡人之过也(的)
②许之(人称代词,郑文公)
③将焉取之(增加的土地,代词)
④子犯请击之(秦国,代词)
⑤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⑥邻之厚,君之薄也(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⑦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⑧夫晋,何厌之有(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⑨辍耕之垄上(动词,去、到、往)
“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介词,把)
⑥以乱易整,不武(介词,拿、用)
“而”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
⑤因人之力而敝之(表转折,连词)
“夫”
①夫晋,何厌之有(fú句首语气词,表示将发议论)
②微夫人之力不及此(fú代词,那)
③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fū名词,指成年男子)
“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何)
③朝济而夕设版焉(兼词,“于之”,在那里)
④将焉取之(疑问代词,哪里)
“其”
①以其无礼于晋(代词,郑国)
②君知其难也(代词,这件事)
③吾其还也(表商量或希望语气)
④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代词,指代“行李”)
注:思考练习三中“若、说、辞、鄙、微”自己整理到积累本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