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提问催生高效课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效提问催生高效课堂

政和二中许文娥

课堂提问作为教师们的“常规武器”,是教学中所运用的最普遍、最重要的教学手段。但从实际情况看,在绝大多数的课堂中,师生互动仍停留在相当低的水平、相当浅的层次上,很多课堂提问只能算是“无效提问”,远不能适应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思考能力的要求,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会扼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思维训练更是无从谈起。陶行知先生也早提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那么,课堂提问作为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怎么问、问什么,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把握提问“三原则”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提问应体现“一味”、“二度”、“三性”。

“一味”即凸显本色,散发语文“味”。有些语文教师为拓展、探究教材而不加节制地提问,将语文课上成了“综合课”或“品德课”,失去了语文味。如一位教师执教《三峡》时,提出了“就你掌握的资料看,三峡工程有什么作用?”等所谓“开放”的问题,擅自将语文“改名换姓”了。

“二度”,其一,符合实际,体现难易度。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针对学生的实际,握准提问的难易程度,既不能让学生答不出来,也不能简单的答“对”与“不对”,要使学生“跳一跳才摸得着”。其二,先易后难,体现阶梯度。《礼记》上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意思是指问题的提出如伐木一样,要先易后难,由浅入深,拾级而上,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如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我采用了阶梯式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先提出问题:“走一步,再走一步”文中指的是什么内容?这样的做法在当时有何好处?后来对我有何影响?父亲的这种教子方法与我们父母平时教导我们战胜困难的做法一样吗?那么父亲的这种教子方法对我们今天教育子女有何意义?你希望你们父母以后在你们遇到困难时怎么做?可引导学生边阅读边思考边找答案。在这样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设问的引导下,学生不仅解决了本文重点难点,而且也明白了父母对自己的爱,也许他们的做法让自己不是很满意,但是要记住,父母是爱他们的。

“三性”,其一,新颖别致,注意趣味性。课堂提问时要注意内容的新颖别致,使学生听后有“跳起来摘苹果”的兴趣,激起探究的欲望。对于那些学生熟知的内容,要注意变换角度,使学生听后有新鲜感。在教《石壕吏》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提问:“有人认为《石壕吏》不是一首好诗,因为诗人杜甫在这首诗里始终是一个冷漠的旁观者,没有出来表态。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这个问题一提出,立刻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有的同学表示同意,有的表示反对,各自在文中找依

据,最后统一于“诗人是通过人物刻画和情景描写来表态的”。这一新颖有趣的提问令人叫绝。其二,培养创新,注意开放性。提问设计要注意体现开放性,让学生从多种角度去思考,寻求答案。如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我问:“本文描写了作者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地的生活情景,你认为哪儿的生活更有趣?”。请学生陈述各自的理由,说说自己认为有趣的人与事。这样的探究,没有限制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学生可以多角度地理解“文本”。其三,面向全体,注意广泛性。教师提问应面向全体学生,根据难易程度,有目的地选择提问对象。这样可以吸引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参加思维活动,促使每一个学生用心思考问题。

二、选准切入点,巧设“主问题”

任何一篇课文,可圈可点之处不止一处,教师必须紧扣课文重点和难点,寻找突破口,巧妙设计两三个能以点带面、牵动一隅而提挈全篇的“主问题”,让学生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快速地整体把握课文。既能避免毫无实用价值的“满堂问”,避免“急”、“浅”、“碎”的教学弊端,又能使学生快速有序地学习课文,实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最佳结合。设计“主问题”可采取以下方法:

1、以“题眼”设“主问题”。

抓住题目,尤其是题目中的关键词,常能得其要旨,理出主线,串起全文。如《死海不死》一文,一开篇可让学生思考:题目中的两个“死”是什么意思?这一番提问,势必能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兴趣,并急切地研读课文找答案。最后,当学生的理解了“死”的三个不同的含义时,也掌握了死海的特征以及形成的过程。本来一篇看似枯燥无味的说明文却能使学生得饶有趣味,关键在于教者如何结合教材实际,抓住突破口,把它转化成学生感性趣的“问”。又如在教学《智取生辰纲》一文时,可扣住题眼“智”设计了问题:①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用“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②杨志最终失陷生辰纲,在他身上确实无“智”吗?③如杨志并非无“智”,那么试分析他失败的原因在哪里?三个问题涉及了矛盾的双方、故事的主要情节、描写方法等诸多方面。

2、以“文眼”设“主问题”。

“文眼”是文章的“窗户”与灵魂,只要慧眼识“窗”,设计“主问题”,就能激发学生学习思维的火花。如,教学《口技》时,抓住“京中有善口技者”这一句中的“善”字提问“从文中哪些内容读出口技者的‘善’?”,引发学生整体思考。

3、以整体感知设“主问题”。

整体感知就是要把握住全文的中心,理清作者的思想脉络。”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为了让学生理解菲利普夫妇态度变化的经过和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金钱关系这一主题,可问:“菲利普夫妇是怎样对待亲弟弟于勒的?他们变来变去的态度,不变的是什么?”这个问题只有通观全文才能作出全面的回答,达到整体感知课文的目的。

三、注意提问方式,激发学生兴趣

提问是一种艺术。吕叔湘说:“教师提问一定要做到能发能收,运用自如;学生发问离题,教师要能够因势利导,纳入正轨”。课堂提问如果直来直去,启发性不强,会妨碍学生思维的发展。语文老师要善于抓住学生最感兴趣而又同文章重点、难点有着紧密系的问题进行提问,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化难为易式提问

要上好一节语文课,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者站在高处,从整节课、从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际操作中,教者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这样的提问处理,学生肯定乐于接受。如《变色龙》一文,可以采用这种分层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教者先提出问题:奥楚蔑洛夫斯的基本性格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较容易回答出来--"善变";然后再问:他"善变"的特征有哪些?这下学生的热情高涨,纷纷答"变得快"、"反复无常"、"蠢"、"好笑"等;在此基础上,教者继续问:他虽变来变去,但有一点是没变的,那是什么?学生由于有了前面的问题作铺设,可以不费劲地回答:"看风使舵"。最后,教者就顺势利导,提出下面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是什么原因使他一变又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请看,这样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设问,在教者的引导下,学生对本文重点难点的学习肯定容易解决。

在课堂中,围绕教学重点或难点,尤其针对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注意化整为零,化难为易,循循善诱,方能鼓起学生的信心,通过分层启发,才能起到水到渠成的作用。

2、变直为曲式提问

古人云“为人贵直,为文贵曲”。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巧于设问,迫使学生开动脑筋,让学生“跳一跳”后摘到树上的果实。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在执教《愚公移山》时,“愚公九十几岁?”“邻居小孩去帮助愚公挖山,他爸爸同意吗?”这两个很生活化的问题,很简单地就解决了“且”“孀”“遗”的意思。如果说学生掌握知识的最难动力是兴趣,而曲问便是巧妙撩拨学生兴趣的艺术魔棒,通过它,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各种综合能力,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3、拓展式提问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教师善于设疑,可使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拓宽,又能培养发散思维的能力。

如在学习了《孔乙己》一文后,我引导学生思考:文中说“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孔乙己大约的确死了”,你认为:孔乙己到底死了没有?为什么?引发他们思维的火花,使之认识到,没有见到作为物质的孔乙己;作为一种精神的存在,孔乙己没死。

在教《变色龙》时,我针对课文中“那群人对着赫留金哈哈大笑”的情景提问:那群人为什么对着他笑?难道他们会嘲笑一个受害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