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24.诗词曲五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战争连连 改朝换代
主旨议论 兴 亡
百姓苦
人民疾苦
问题探究
1.给这首曲划分层次,概括大意。
第一层:写潼关的雄伟气势。第二层:写作者途经潼关 时的所见所感。第三层:总写作者的感慨。
2.“如聚”“如怒”描写了怎样的情景?
“如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如怒” 形容黄河之水奔腾澎湃。从视觉、听觉写出了潼关的 险要。
傍晚送客出辕门,又见大雪纷飞,被冻僵的红旗, 就是强劲的北风也无法让它招展。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在轮台的东门,我送您踏上归途,分手时大雪已掩 没了天山上的道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山路曲折,山峰环绕,渐渐看不到您的身影,雪地 上只留下您马儿走过的脚印。
问题探究
1.内容上写了哪两个方面? 2.表现了怎样的环境? 3.抒发了诗人怎样情感?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 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 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汗青。
整体感知
叙事 抒情
步入仕途 起兵抗元
国家危难 命运艰辛
形势险恶 境况危苦
比喻 对偶
追忆抗元经历,表 现忧国之痛和以 死明志、为国捐 躯的豪情壮志
2.理解性默写。 (1)《十五从军征》中表明封建社会兵役制度极度
不合理的诗句是: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的名
句是:
;运用了互文手法的诗句是:

(3)《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借用曹操的
话从侧面赞美孙权的英雄形象的句子是:

(4)《过零丁洋》中表现作者视死如归、大义凛然
极力渲染孙权意气风发的雄姿,委
婉地暗示了对朝廷的不满。
问题探究
《十五从军征》和《诉衷情》写的都是士兵, 它们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
《十五从军征》以叙述为主,借老翁所见所感,抒 写他的悲凉凄楚之情。《诉衷情》是通过回忆往事, 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写作特色
1.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 写景从大处落墨,视野开阔;抒情集中于慨叹“千古兴亡”的悠
十五从军征
暴露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极端不合理的 建社会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封建兵役制度
不合理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远望所见
的兵役 制度对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劳动人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近看所见 凄 凉 破 败
民的残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酷奴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和迫害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小结:
这首咏雪送别诗,前十句从不同侧面 写雪,后八句写送别。全诗以“雪”为线 索,以雪景衬托送别,送别中又描写雪景, 情景交融。诗在咏雪景的同时表现了雪中 送友的真挚情谊,还传达出诗人独特奇妙 的感受,意境鲜明壮伟,具有极强的艺术 感染力。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 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词人,豪放派代表词 人之一。其词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多抒写力图恢 复国家统一的爱国情怀,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 南宋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政策进行揭露和批判。著 有《稼轩长短句》。
山坡羊·潼关怀古
作者简介
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 济南(今属山东)人,元代文学家。所作散曲以豪 放著称。著有散曲集《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
背景材料
张养浩为官清廉,爱民如子。他隐居后,决意 不再涉足官场,但听说朝廷重召他是为了赈济陕西 灾民,就不顾年事已高,毅然应命。其间,他亲睹 人民的深重灾难,感慨喟叹,满怀同情,遂散尽家 财,尽心尽力去救灾,终因过度操劳而殉职。这首 小令就是张养浩在赴任陕西行台中丞赈济关中旱灾 的途中写的。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疏通诗意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苦辛, 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 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
两个词道尽坎坷的人生际遇,感情深沉,悲郁感人。 C.颔联将国家命运与个人不幸联系在一起,写危难形势,抒忧
患之情,比喻形象,对仗工整。 D.颈联运用拟人手法,将“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与
自己的心情巧妙结合起来,感人至深。
D.颈联运用拟人手法,将“惶恐滩”和“零丁洋”两 个地名与自己的心情巧妙结合起来,感人至深。
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
源自文库
开篇设问,“何处望神州”言外之意 是中原已非己有。北固楼的“满眼 风光”,使词人无限感慨,大有风景 不殊、山河改异之感。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纵观千古成败,意味深长。
年少万兜鍪(móu),
坐断东南战未休。
实写史事。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1)古代音乐官署。“乐府”一名始于秦,秦及西汉惠帝 时均设有“乐府令”。武帝时的乐府规模较大,掌管朝会 宴飨、道路游行时所用的音乐,兼采民间诗歌和乐曲。 (2)诗体名。本指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乐歌,也用以 称魏晋至唐代可以入乐的诗歌和后人仿效乐府古题的作 品。宋元以后的词、散曲和剧曲,因配合音乐,有时也称 乐府。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呼呼的北风卷地而来,连白草也被刮倒了。塞北的 天空,才八月就已雪花纷飞。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好像是一夜之间春风突然吹来,千树万树的梨花同 时盛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雪花飘进珠帘沾湿了帐幕,穿着狐皮大衣不觉得暖和,
织锦的被子也显得太单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远;议论则赞扬建立伟业的少年英雄孙权,气魄极其宏大。 2.善用典故,委婉含蓄。
这首词善用典故,自然贴切。例如,“不尽长江滚滚流”化用杜 甫《登高》中的“不尽长江滚滚来”,但杜甫的诗是写个人流离之 悲,而这首词却是写国家兴亡之感,意境不同;尾句“生子当如孙仲 谋”,借用曹操的话,含蓄地对南宋朝廷进行了讽刺。
孤独悲伤
重点词语解释
1.通假字 不知饴阿谁(同“贻”,送给) 2.一词多义 从 十五从军征(动词,跟随) 兔从狗窦入(介词,自,由)
问题探究
这首诗歌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老兵还乡后才知道家人均已 死去,田园故宅成了废墟,自己已无家可归的悲惨情状, 控诉了封建社会兵役制度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
将军、都护的角弓冻得无法拉开,他们的铁甲战衣也 寒冷得无法披戴。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辽阔的边塞地区覆盖着厚厚的冰层,万里长空阴云暗 淡,好像凝固了似的一动不动。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军中主帅在营幕里设置酒席欢送回京的客人,伴奏助 兴的有胡琴、琵琶和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擎红旗冻不翻。
历代战祸,并通过“望”和“伤心”引出自己的感慨— —战祸之深重、灾难之巨大、百姓之艰苦。最后以警句 的形式揭示主旨,鞭辟入里,字里行间洋溢着历史的沧 桑感和时代感。
课堂小练
1.下列有关《过零丁洋》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以死明志,丹心光照千秋。 B.首联写自己步入仕途和四年抗敌的经历,“辛苦”和“寥落”
山坡羊
题目
曲牌名 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
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
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
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
百姓苦!
元代散曲家
整体感知
凭吊写景 山:峰峦如聚 (视) 雄伟险要

水:波涛如怒(听) 兵家必争


望: 西都
计 民 生
怀古抒情
意: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做了土
写作特色
情景交融,充满奇思妙想。 本诗紧扣“雪”字生发奇思妙想。诗中虽只有四处写到
“雪”字,但诗句中处处含“雪”。雪是写景的中心,雪景 衬托送别之情,送别的场面又体现了雪景,情景交融,匠心 独具。诗人笔下的雪景,既有大笔挥洒,又有细笔描绘。诗 人运用奇特的想象,营造了优美壮观的意境。全诗气势宏大, 风格奇特,想象丰富。
前者各表地名,后者各表心绪。 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4.尾联表明了诗人怎样的气节?
表明诗人舍生取义,以死明志的决心。
小结:
本诗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表 现诗人忧国之痛和甘愿以死明志、为国 捐躯的豪情壮志。
写作特色
妙用修辞,浑然天成。 颔联、颈联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艺
术性和感染力。在形式上巧用对偶,在内容上颔联以比 喻的手法描述国势与身世,颈联语带双关,巧用“惶恐 滩”和“零丁洋”这两个地名来抒发对国家和身世的感 慨,形象贴切,浑然天成。
写作特色
1.以第一人称叙述所见所感。 这首诗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事,尽情渲染了老翁的不
幸遭遇及其内心无法忍受的悲痛。 2.注重环境描写。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 葵”等环境描写,将老翁家中凄凉破败的景象生动形象地 表现了出来。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作者简介
岑参(约715—770),江陵(今湖北荆州)人, 唐代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曾任嘉州刺史, 世称“岑嘉州”。由于从军西域多年,对边塞生活 有深刻体验,岑参善于描绘异域风光和战争景象。 其诗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语言变化自如。代表作 有《逢入京使》《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 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等。
过零丁洋
作者简介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又字宋瑞, 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南宋政治家、 文学家。著有《文山先生全集》。其诗表现出崇高 的民族气节和昂扬的斗争精神,沉郁悲壮,深刻动 人。
背景材料
文天祥于宋末帝赵昺(bǐnɡ)祥兴元年 (1278)被元军所俘。次年,文天祥过零丁洋(即 “伶仃洋”,今广东珠江口外),写了这首诗。元 军元帅张弘范一再逼迫文天祥写信招降在海上坚持 抵抗的南宋将领张世杰等人,文天祥出示此诗以明 志节。后文天祥被押送至大都(今北京),于1283 年初英勇就义。
背景材料
唐代天宝年间,李唐王朝在西北战事不断,许 多文人也纷纷投入军人幕府,寻求个人发展。天宝 十三年(754),岑参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此时, 他的同僚武判官要回京述职,诗人便在军帐中设宴 为武判官送行,于是有了这首咏雪送人的名作。这 首诗可以说是唐代中期边塞诗的代表作。
整体感知
第一层,描写边塞漫天大雪的奇丽景象。 第二层,写雪中送别武判官的情形。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咏雪 天寒
送别 依依惜别之情
情暖
白雪歌
送武判官归京
漫天大雪图(前10句) 雪中送别图(后8句)
遍大 地雪 银纷 妆飞
难雪 以天 忍奇 受寒
愁沙 云漠 惨冰 淡封
寄设 寓宴 感饯 慨别
无依 限依 惆惜 怅别
描写边地奇异风光热爱 边塞风光,颂扬将士意 志,
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抒发无限惆怅之情
背景材料
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六月末,辛弃疾被起 用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不久,他又被改派到 镇江任知府。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 立业之地,此时成了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辛 弃疾在镇江登临北固亭时,触景生情,有感而发。 这首词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创作的。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第24课 诗词曲五首
新课导入
千忽 树如 万一 树夜 梨春 花风 开来 。,
学习目标
1.识记《乐府诗集》、岑参、辛弃疾、文天祥等的 相关文学常识,背诵这五首诗词曲。
2.把握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学会鉴赏诗歌 的表达技巧。
3.体会作品的意蕴和艺术感染力,提高对古诗词的 鉴赏能力。
十五从军征
乐府
舍生取义 名垂青史
问题探究
1.首联回顾了诗人怎样的经历? 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一是21岁读经书 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抗元。
2.颔联“风飘絮”“雨打萍”比喻什么? “风飘絮”比喻国家命运惨淡,危在旦夕; “雨打萍”比喻自己家破人亡,孤苦伶仃。
3.颈联两人个“惶恐”两个“零丁”各有什么 含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怎样理解“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这是国家由盛而衰的写照。
4.为什么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一个朝代兴起,必定大兴土木,修建豪华的宫殿, 从而给百姓带来巨大的灾难;一代朝代灭亡,在 战争中遭殃的也是百姓。
思想感情:
表现了作者忧虑国计民生的思想感情。
写作特色
吊古伤今,层层深入。 由写景而怀古,再到议论;由叙述潼关险要,引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