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家校共育.增强学生体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携手家校共育增强学生体质——家校共育增强学生体质途径研究

摘要:一个国家国民体质的状况,是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孩子们高质量的营养摄入,外加电子产品的普及,让学生在课余严重缺乏体力锻炼与消耗,肥胖及近视的学生明显增多,青少年体质健康不容乐观。同时家庭与学校作为青少年儿童成长的两个最重要的场所,对青少年儿童的成长影响最大、也最为直接。由此,加强二者之间的联系与沟通, 不仅能够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而且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体质。

关键词:家校共育、学校体育、体质健康

一、前言

青少年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肩负着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他们的健康成长也备受各方关注,党和国家政府一直都非常重视。但是数据显示在过去的10多年里,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呈下降趋势,特别是速度、力量和耐力等体能下降明显,肥胖率增长,近视的比例增加。虽然在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颁布后,学校体育工作的制度化保障得到加强,体育课时量得以增多,对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的成效明显。根据国家体育总局2011年发布的国民体质监测数据显示,学生体质下降趋势得到一定程度上的遏制,但青少年体质健康的问题仍然不可轻视。

然而,青少年体质的下降是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其主要原因就是锻炼不足,而锻炼的不足除了有场地、器材、教学管理和环境氛围等因素以外,还受到个体对体育锻炼的意愿、兴趣、习惯等因素影响,仅仅依靠学校、体育教师增强学生体质显然是单薄的,也是学校教育难以干预的,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与支持,通过改善家庭生活方式,调整家庭饮食结构,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促使学生养成自我的锻炼习惯,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只有这样,才能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全面发展。因此,在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阶段,加强家长与学校的合作,形成教育合力,才能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全面发展。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学校体育改革的趋势。

二、现状

1、学校与家庭教育观念存在冲突。

党的十八大以来就明确提出学校的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注重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当前家庭教育的成才观更多的是关注应试教育下的文化成绩的优良,认为一个优秀孩子的标准,是成绩好,分数高,缺乏对学生体质锻炼的重视。外加长辈对学生饮食的额外关注,营养过剩的现象也是普遍存在的,这样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体质健康。

2、合作意识淡薄,双方缺乏主动性。

一是体育教师缺乏与家长合作的意识,许多体育教师只完成本职工作,上好体育课,对于体育课后孩子的体质发展,健康问题常常是“学校布置的任务,完成就行”,没有精力也没有能力给予家长一定的指导,缺乏有效的沟通,更是认为与家长沟通是班主任的工作。二是家长缺少主动交流意识,许多家长仍持有“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把孩子的一切都交给教师”的态度,认为只要照顾好孩子的生活就可以,剩下的教育问题一切都有学校、教师承担。同时,家长也受到生活压力、工作压力,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常常感到力不从心,没有过多的时间放在孩子的身上。由于双方的不作为,必然造成学校与家长在孩子体育锻炼上各行其道,互不通气,最终造成学生体质下降。

3、学生存在有较强的依赖思想,惰性意识。

由于当前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的环境下成长起来,在家庭里受到长辈的溺爱、迁就,造成孩子性格的骄横,怕吃苦、怕受累,本该自己负责的事情也是长辈代劳,再加上电脑、智能手机、电视等电子产品的普及,电子游戏、动画逐渐占领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严重缺乏户外的运动,逐渐让学生形成了诸多不良的个人生活习惯,也脱离了国家的教育方针与教育任务对育人的要求,迫切需要学校的引领及家长的改变与配合。

三、家校共育增强学生体质的途径

1、搭建良好的沟通平台

学校通过QQ、微信、校讯通等教育网络平台,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让体育教师担任管理者,将国家体育教育方针政策、学校体育活动开展、学生体育课堂表现、体育课余锻炼指导意见等信息及时上传,提高家长的认识,方便家长能及时了解到自己孩子在学校运动锻炼情况,掌握学校体育活动的动态,以及学生体质锻炼的方法等,也可以让家长随时、随地的向老师提出建议或反映孩子在家里的表现。例如:根据《国家体质健康标准考核》要求,三、四年级学生考核内容为50米、仰卧起坐、坐位体前屈、一分钟跳绳,体育教师在学期初就可以通过平台告知家长考核内容,并指导性的告知家长训练的方法与要求,并让家长配合督促学生完成锻炼,让课内与课外锻炼形成系统,有效的提高学生身体素质。除此之外,也可以通过平台提醒家长关注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指导家长根据不同场地、气候、时段选择适合学生的体育锻炼方式。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架起学校、家庭之间实时、快捷、有效沟通的桥梁,形成学校、家庭齐抓共管的局面,促进学生运动习惯的养成。

2、开展丰富的活动内容

一是在校内通过组织设计,邀请家长走进校园与学生共同参与学校的体育活动,在活动中增设亲子项目,如:在学校“冬季运动会”开设亲子双人、三人合作跳绳;“田径运动会”开设亲子合作跑、二人三足走、障碍接力、拔河等;校园“篮、足球争霸赛”中让家长担任裁判,或是分班级成立家长代表队进行比赛,用身体实践的形式,组织家长与孩子身体力行的共同进行体育游戏、运动,为平时难以进行的亲子运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通过这些活动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增进家长与子女之间的情感交流,增加老师与家长的共同了解的机会。二是走出校园通过班级“家长同学会”、“家委会”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活动,开展登山、羽毛球、自行车、轮滑、游泳等趣味竞技活动,让家长、学生走出室内,打破家庭个体的壁垒,充分激发学生体育活动的参与兴趣,提高家长体育锻炼的参与意识,促进家庭运动氛围

的形成。

3、形成健全的评价机制

学校、家庭在学生积极的参体育锻炼后,对其开展有效的综合评价,能充分激发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效果。首先,在评价对象上,可以围绕学生、家长、家庭开展“运动小能人”、“健体家庭”、“好家长”等评比,让家长、学生在收获荣誉的同时,更加积极的参与体育锻炼,提升身体体质。其次,在评价方式上可以注重过程与终结、自我与互动、动态与差异的有机结合,对学生的运动水平能力考核融入在校与在家的综合表现,从多方面、多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并让学生不断地对自己的运动情况进行回馈、自我改进、自我完善、自我提高。最后,在评价内容上可以课内与课外、学校与家庭、专项与兴趣多维度的综合考量,可以进行单一运动兴趣技能的评价,也可以是多项内容的综合量化,从而充分关注学生个性发展与运动广度的衍生,让评价成为一种激励机制,从而增强学生的成功感和自尊心,激发学生潜能,满足学生发展个性的需要,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体育运动,在运动中体验成长、成功的快乐,最终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4、拓展师资力量的范围

当前,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非常广泛,然而学校现有的体育师资力量完全不能满足。这是由于体育学科的特性决定,体育教师成长过程中往往具备1-2项专业技能,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为了更好的发展学生个性成长,给予学生更加专业的指导,学校可以将有专长的家长、社会人士,通过家长教师、家长志愿者、家长辅导员等形式请进校园,参与学校的第二课堂教学、兴趣小组训练,有效的整合资源。让学生在接受专业培养的同时,也让家长进一步走进校园,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开展。

总之,学生的体质健康关系着整个民族的未来,如何在家庭与学校通力合作、密切配合下,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身体体质,是当前体育工作者的一个重大课题。同时,家校共育下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也是新形势下教师的专业成长的一个新的视角。由此,教师在不断提升自身素质的同时,不断进行反思,结合实际工作找到家校共育的结合点,通过行之有效的途径实现家校共育的良好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学生成长的基石。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S].2010-07-29

2、马北北.国民体质监测显示青少年体能连续十年下降.中国青年

[N].2010-03-30

3、章建成.中、小学学生体质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及干预策略分析.体育科学.[J].2012-11-08

4、汪晓赞.多元体育学习评价对中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影响.体育学刊.[J]2008-08-25

5、顾美芹.论家庭教育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的介入.科教文汇(下旬刊).[J]2008-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