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第五版邱关源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合集下载

《电路》邱关源第五版课后习题解答

《电路》邱关源第五版课后习题解答

电路习题解答第一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题1】:由U A B =5V 可得:I AC .=-25A :U D B =0:U S .=125V 。

【题2】:D 。

【题3】:300;-100。

【题4】:D 。

【题5】:()a i i i =-12;()b u u u =-12;()c ()u u i i R =--S S S ;()d ()i i R u u =--S SS 1。

【题6】:3;-5;-8。

【题7】:D 。

【题8】:P US1=50 W ;P U S 26=- W ;P U S 3=0;P I S 115=- W ;P I S 2 W =-14;P I S 315=- W 。

【题9】:C 。

【题10】:3;-3。

【题11】:-5;-13。

【题12】:4(吸收);25。

【题13】:0.4。

【题14】:3123I +⨯=;I =13A 。

【题15】:I 43=A ;I 23=-A ;I 31=-A ;I 54=-A 。

【题16】:I =-7A ;U =-35V ;X 元件吸收的功率为P U I =-=-245W 。

【题17】:由图可得U E B =4V ;流过2 Ω电阻的电流I E B =2A ;由回路ADEBCA 列KVL 得 U I A C =-23;又由节点D 列KCL 得I I C D =-4;由回路CDEC 列KVL 解得;I =3;代入上 式,得U A C =-7V 。

【题18】:P P I I 12122222==;故I I 1222=;I I 12=; ⑴ KCL :43211-=I I ;I 185=A ;U I I S =-⨯=218511V 或16.V ;或I I 12=-。

⑵ KCL :43211-=-I I ;I 18=-A ;U S =-24V 。

第二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题1】:[解答]I=-+9473A=0.5A;U Ia b.=+=9485V;IU162125=-=a b.A;P=⨯6125.W=7.5W;吸收功率7.5W。

邱关源《电路》第五版 第三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邱关源《电路》第五版   第三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3-3 支路电流法
6 ① 2 ② 4 3 ④ ③ i2 i6 R2 R6 i3 R3 us1 i1 R4
i4
i5 is5 R5
1
5
R1
+
支路方程: -
u1 us1 R1i1
u2 R2i2
u5 R5 (i5 is 5 )
u3 R3i3
u6 R6i6
u4 R4i4
§3-3 支路电流法
+ uS2 -
im2
用网孔电流来代替
支路电流:
i1 = im1 i2 = im1 - im2
R1im1 R2 (im1 im 2 ) us1 us2 R2 (im1 im 2 ) R3im 2 us2 us3
i3 = im2
§3-4 网孔电流法
i1 +
R1 R3
u6 R6i6
u1 u2 u3 0 u3 u4 u5 0 u 2 u 4 u6 0
KVL 方程 :
R1i1 R2i2 R3i3 us1 R3i3 R4i4 R5i5 R5is 5 R2i2 R4i4 R6i6 0
按网孔列写KVL方程是
一组独立的KVL方程。
§3-2 KCL和KVL的独立方程数
基本回路是一组独立的回路,按基本回路列
写KVL方程,是一组独立的KVL方程。
u1 u3 u4 0(1) u1 u2 u4 u5 0(2) u4 u5 u6 0(3)
1) 子图G1 (sub graph )
若图G1的每个结点和支路是图G的结点和支 路,则图G1是图G的一个子图。
§3-1 电路的图

电路.邱关源-第五版-学习笔记

电路.邱关源-第五版-学习笔记

绪论 ..................................................................................................................................................1 第一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1
§1-1 电路和电路模型.........................................................................................................1 §1-2 电流和电压和参考方向.............................................................................................1 §1-3 电功率和能量.............................................................................................................1 §1-4 电路元件.....................................................................................................................2 §1-5 电阻元件.............................................

《电路》邱关源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

《电路》邱关源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

《电路》邱关源 第五版课后题答案第一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题1】:由U A B =5V 可得:I AC .=-25A :U D B =0:U S .=125V 。

【题2】:D 。

【题3】:300;-100。

【题4】:D 。

【题5】:()a i i i =-12;()b u u u =-12;()c ()u u i i R =--S S S ;()d ()i i R u u =--S SS 1。

【题6】:3;-5;-8。

【题7】:D 。

【题8】:P US1=50 W ;P U S 26=- W ;P U S 3=0;P I S 115=- W ;P I S 2 W =-14;P I S 315=- W 。

【题9】:C 。

【题10】:3;-3。

【题11】:-5;-13。

【题12】:4(吸收);25。

【题13】:0.4。

【题14】:3123I +⨯=;I =13A 。

【题15】:I 43=A ;I 23=-A ;I 31=-A ;I 54=-A 。

【题16】:I =-7A ;U =-35V ;X 元件吸收的功率为P U I =-=-245W 。

【题17】:由图可得U E B =4V ;流过2 Ω电阻的电流I E B =2A ;由回路ADEBCA 列KVL 得 U I A C =-23;又由节点D 列KCL 得I I C D =-4;由回路CDEC 列KVL 解得;I =3;代入上 式,得U A C =-7V 。

【题18】:P P I I 12122222==;故I I 1222=;I I 12=; ⑴ KCL :43211-=I I ;I 185=A ;U I I S =-⨯=218511V 或16.V ;或I I 12=-。

⑵ KCL :43211-=-I I ;I 18=-A ;U S =-24V 。

第二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题1】:[解答]I =-+9473A =0.5 A ;U I a b .=+=9485V ; I U 162125=-=a b .A ;P =⨯6125. W =7.5 W;吸收功率7.5W 。

邱关源《电路》笔记及课后习题(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圣才出品】

邱关源《电路》笔记及课后习题(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圣才出品】

第3章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3.1 复习笔记一、电路图论的基本概念1.图(G)图(G)是具有给定连接关系的结点和支路的集合,其中每条支路的两端都连到相应的结点上,允许孤立结点的存在,没有结点的支路不能称为图。

路径:从G的一个结点出发,依次通过图的支路和结点(每一支路和结点只通过一次),到达另一个结点(或回到原出发点),这种子图称为路径。

连通图:当G的任意两结点都是连通的,称G为连通图。

有向图:赋予支路方向的图称为有向图。

2.树(T)满足下列三个条件的子图,称为G的一棵树:①连通的;②包含G的全部结点;③本身没有回路。

树支与连支:属于树的支路称为树支;不属于树的支路称为连支。

基本回路:对于G的任意一个树,有且只有一条连支回路,这种回路称为单连支回路或基本回路。

树支数:对于有n个结点,b条支路的连通图,树支数=n-1。

推论:连枝数=b-n+1;基本回路数=连支数=b-n+1。

二、KCL和KVL的独立方程数KCL的独立方程数:对一个具有n个结点的电路而言,其中任意的(n-1)个结点的KCL方程是独立的。

KVL的独立方程数:对一个具有n个结点和b条支路的电路而言,其KVL的独立方程数为(b-n+1)。

三、电路的分析方法1.支路电流法(1)支路电流法是以b个支路电流为变量列写b个方程,并直接求解。

其方程的一般形式为(2)支路电流法解题步骤①标出各支路电流的方向;②依据KCL列写(n-1)个独立的结点方程;③选取(b-n+1)个独立回路,标出回路绕行方向,列写KVL方程。

注:①独立结点选择方法:n个结点中去掉一个,其余结点都是独立的;②独立回路选择方法:先确定一个树,再确定单连支回路(基本回路),仅含唯一的连支,其余为树支。

2.网孔电流法(1)网孔是最简单的回路,即不含任何支路的回路。

网孔数=独立回路数=b-n+1。

网孔电流法是以网孔电流为未知量,根据KVL对全部网孔列出方程求解。

(2)网孔电流法解题步骤①局部调整电路,当电路中含有电流源和电阻的并联组合时,可转化为电压源和电阻的串联组合;②选取网孔电流,指定网孔电流的参考方向;③依据KVL列写网孔电流方程,自阻总为正,互阻视流过的网孔电流方向而定,两电路同向取“+”,异向取“-”。

电路分析基础第五版邱关源通用课件

电路分析基础第五版邱关源通用课件

一阶动态电路的微分方程及其响应
总结词
求解微分方程
详细描述
根据微分方程的特性和初始条件,求 解微分方程以获得电路元件的状态变 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常用的求解方 法包括分离变量法、常数变易法、线 性化法等。
一阶动态电路的微分方程及其响应
总结词:分析响应
详细描述:根据求解出的状态变量,分析电路元件的响应特性。响应特性包括稳 态响应和暂态响应,其中暂态响应指的是电路从初始状态达到稳态的过程。
电路分析基础第五版邱关源 通用课件
目录
• 绪论 • 电路的基本定律和定理 • 电阻电路的分析 • 一阶动态电路的分析 • 二阶动态电路的分析 •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 三相电路的分析 •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分析
01
绪论
电路分析的目的和任务
目的
电路分析是电子工程和电气工程学科中的基础课程,其目的是理解和掌握电路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 和基本分析方法,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相电源或三相负载的端点相互 连接,每相负载承受的电压为电 源线电压。
混合连接
在某些情况下,电路中可能同时 存在星形和三角形连接的负载, 这称为混合连接。
三相电路的电压和电流分析
1 2
相电压与线电压
在星形连接中,相电压等于电源电压;在三角形 连接中,线电压等于电源电压。
对称三相电路
当三相电源和三相负载对称时,各相的电压和电 流大小相等,相位互差120°。
一阶电路的阶跃响应和冲激响应
总结词:阶跃响应
详细描述:阶跃响应是指当输入信号为一个阶跃函数时,电路的输出响应。阶跃响应的特点是初始时刻电路输出突然跳变到 某一值,然后逐渐趋近于稳态值。
一阶电路的阶跃响应和冲激响应

邱关源《电路》第五版第3章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邱关源《电路》第五版第3章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第 1 步 选定各支路电流参考方向,如图 3-1 所示。 第 2 步 对(n-1)个独立节点列 KCL 方程 如果选图 3-1 所示电路中的节点 4 为参考节点,则节点 1、2、3 为独 立节点,其对应的 KCL 方程必将独立,即: 1 I1 I3 I4 0 2 I1 I 2 I5 0 3 I 2 I3 I6 0 第 3 步.对 b (n 1) 个独立回路列关于支路电流的 KVL 方程 Ⅰ: R1 I 1 R5 I 5 U s 4 R4 I 4 U s1 0 Ⅱ: R2 I 2 U s 2 R6 I 6 R5 I 5 0 Ⅲ: R4 I 4 U s 4 R6 I 6 U s3 R3 I 3 0 第 4 步.求解
第三步,网孔电流方程的一般形式
R11im1 R12im 2 R13im3 us11 R21im1 R22im 2 R23im3 us 22 R31im1 R32im 2 R33im3 us 33
式中,Rij(i=j)称为自电阻,为第 i 个网孔中各支路的电阻之和,值恒为 正。Rij(i≠j)称为互电阻,为第 i 个与第 j 个网孔之间公共支路的电阻之 和,值可正可负;当相邻网孔电流在公共支路上流向一致时为正,不一 致时为负。 usii 为第 i 个网孔中的等效电压源。其值为该网孔中各支路电
G5 1 + US

2 G1 G3 G2 G4
3
4
图 3-8
b.对不含有电压源支路的节点利用直接观察法列方程: G1U n1 (G1 G2 G3 )U n 2 G3U n3 0
G5U n1 G3U n (G3 G4 G5 )U n3 0
c.求解 ② 含多条不具有公共端点的理想电压源支路,如图 3-9。 a.适当选取参考点:令 U n4 0 ,则 U n1 U s 。 b. 虚设电压源电流为 I,利用直接观察法形成方程

邱关源-电路5版电子教案(高清珍藏版)-部分1

邱关源-电路5版电子教案(高清珍藏版)-部分1

注意 如果表征元件端子特性的数学关系式
是线性关系,该元件称为线性元件,否则称 为非线性元件。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集总参数电路 2. 2.集总参数电路
由集总元件构成的电路 集总元件 集总条件 假定发生的电磁过程都集中在元 件内部进行。
d << λ
注意 集总参数电路中u、i 可以是时间的函
数,但与空间坐标无关。因此,任何时刻,流 入两端元件一个端子的电流等于从另一端子流 出的电流;端子间的电压为单值量。
结论
U bc = ϕb − ϕc = 3 − 0 = 3 V
电路中电位参考点可任意选择;参考点 一经选定,电路中各点的电位值就唯一确定;当 选择不同的电位参考点时,电路中各点电位值将 改变,但任意两点间电压保持不变。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问题 复杂电路或交变电路中,两点间电压的实
际方向往往不易判别,给实际电路问题的 分析计算带来困难。 (降)的参考方向 电压( � 电压 参考方向 U 实际方向 假设高电位指向低电 位的方向。 参考方向 U – +
任何时刻端电压与电流成正比的电阻元件。 R � 电路符号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 u~i 关系
满足欧姆定律
u = Ri R=u i i = u R = Gu
u、i 取关联 参考方向
u
0
伏安特 性为一 i 条过原 点的直 线
i
R
+
� 单位
u

R 称为电阻,单位:Ω (Ohm) G 称为电导,单位:S (Siemens)
电阻元件 电压源和电流源 受控电源 基尔霍夫定律
首页
: � 重点 重点 重点: : � 重点: 1. 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 2. 电阻元件和电源元件的特性 3. 基尔霍夫定律

821电路(1)初试科目考试大纲

821电路(1)初试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科目名称参考书目考试大纲
821 电路(1)《电路》(第五版),原著邱关源、修
订罗先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年;
《电路分析基础》(第4版),李瀚
荪,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一、 考试目的与要求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中的“电路I”是为我校招收电气工
程一级学科(080800)、控制科学与
工程一级学科(081100)、电气工程
(085207)和控制工程(085210)硕
士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考试
科目。

考试要求学生掌握电路理论的
基本知识、基本分析计算方法。

二、 考试范围
(1)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2)电阻电路的等效转换
(3)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4)电路定理
(5)具有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
(6)储能元件
(7)相量法
(8)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9)具有耦合电感的电路
(10)电路的频率响应
(11)三相电路
(12)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
(13)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的时域
分析
(14)线性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
(15)二端口网络
(16)非线性电路
三、 试题结构
考试时间:180分钟(3小时)
闭卷考试
试题类型:填空题和计算题
允许使用具有三角函数和复数
运算功能的计算器,但不得使用带有
公式和文本存储功能的计算器。

.。

电路原理第五版邱关源罗先觉第五版最全包括所有章节及习题解答-资料

电路原理第五版邱关源罗先觉第五版最全包括所有章节及习题解答-资料
(元件特性代入) 求解上述方程,得到b个支路电流;
进一步计算支路电压和进行其它分析。
支路电流法的特点:
支路法列写的是 KCL和KVL方程,所以方程列 写方便、直观,但方程数较多,宜于在支路数不多 的情况下使用。
例1. 求各支路电流及电压源各自发出的功率。
I1 7
+ 70V

a
I2
1 11
+
6V
2

b
解:(1) n–1=1个KCL方程:
I3
节点a:–I1–I2+I3=0
7
(2) b–( n–1)=2个KVL方程:
7I1–11I2=70-6=64
11I2+7I3= 6
I112182036A I24062032A
P 70670420W
I3I1I2624A
P62612W
例2.
I1 7
+ 70V

解2.
结论:
n个结点、b条支路的电路, 独 立的KCL和KVL方程数为:
(n1 )b(n1 )b
三、支路电流法 (branch current
method )
以各支路电流为未知量列写电路方程分析电路的方法
对于有n个节点、b条支路的电路,要求解 支路电流,未知量共有b个。只要列出b个独立 的电路方程,便可以求解这b个变量。
(1) 先将受控源看作独立源列方程;
(2) 将控制量用未知量表示,并代入(1)中所列的方程,消去 中间变量。
四、网孔电流法(mesh current method)
以网孔电流为未知量列写电路方程分析电路的方法
基本思想
为减少未知量(方程)的个数,假想每个网孔中

邱关源《电路》第五版参考答案

邱关源《电路》第五版参考答案

邱关源《电路》第五版参考答案答案第一章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题1】:由U A B =5V 可得:I AC .=-25A :U D B =0:U S .=125V 。

【题2】:D 。

【题3】:300;-100。

【题4】:D 。

【题5】:()a i i i =-12;()b u u u =-12;()c ()u u i i R =--S S S ;()d ()i i R u u =--S SS 1。

【题6】:3;-5;-8。

【题7】:D 。

【题8】:P US1=50 W ;P U S 26=- W ;P U S 3=0;P I S 115=- W ;P I S 2 W =-14;P I S 315=- W 。

【题9】:C 。

【题10】:3;-3。

【题11】:-5;-13。

【题12】:4(吸收);25。

【题13】:0.4。

【题14】:3123I +?=;I =13A 。

【题15】:I 43=A ;I 23=-A ;I 31=-A ;I 54=-A 。

【题16】:I =-7A ;U =-35V ;X 元件吸收的功率为P U I =-=-245W 。

【题17】:由图可得U E B =4V ;流过2 Ω电阻的电流I E B =2A ;由回路ADEBCA 列KVL 得U I A C =-23;又由节点D 列KCL 得I I C D =-4;由回路CDEC 列KVL 解得;I =3;代入上式,得U A C =-7V 。

【题18】:P P I I 12122222==;故I I 1222=;I I 12=;⑴KCL :43211-=I I ;I 185=A ;U I I S =-?=218511V 或16.V ;或I I 12=-。

⑵KCL :43211-=-I I ;I 18=-A ;U S =-24V 。

第二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题1】:[解答]I =-+9473A =0.5 A ;U I a b .=+=9485V ; I U 162125=-=a b .A ;P =?6125. W =7.5 W;吸收功率7.5W 。

《电路》邱关源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电路》邱关源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电路答案——本资料由张纪光编辑整理(C2-241 内部专用)第一章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题 1】:由UAB 5 V可得: I AC 2.5A: U DB0 : U S12.5V。

【题 2】: D。

【题 3】: 300; -100 。

【题 4】: D。

【题5】:a i i1i 2;b u u1u2;c u u S i i S R S;d i i S 1R Su u S。

【题 6】: 3;-5 ; -8。

【题 7】: D。

【题 8】:P US150 W ;P US26W;P US30 ; P IS115 W ; P IS214W ;P IS315W。

【题 9】: C。

【题 10】:3; -3 。

【题 11】:-5 ; -13 。

【题 12】:4(吸收); 25。

【题 13】:0.4 。

【题 14】:31I 2 3; I 1A 。

3【题 15】:I43A; I23A; I31A; I5 4 A。

【题 16】:I7A;U35 V;X元件吸收的功率为 P UI245W。

【题 17】:由图可得U EB 4 V;流过 2电阻的电流 I EB 2 A;由回路ADEBCA列KVL得U AC 2 3I ;又由节点D列KCL得 I CD 4I ;由回路CDEC列KVL解得;I 3 ;代入上式,得 U AC7 V。

【题 18】:P122 I12;故 I 22; I 1I 2;P2I 221I 2⑴ KCL:4I 13I 1;I 18;U S 2I1 1 I 18V或16.V;或I I。

2 5 A512⑵ KCL:4I 13I1;I18A;U S。

224 V第二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题 1】:[解答 ]94A = 0.5 A ;U ab9I 4 8.5 V;I73U ab66 125. W = 7.5 W ;吸收I 12 1.25 A;P功率 7.5W。

【题 2】:[解答 ]【题 3】:[解答]C 。

【题 4】: [ 解答 ]等效电路如图所示,I 005. A。

电路复习——总复习——公式总结——邱关源《电路》第五版

电路复习——总复习——公式总结——邱关源《电路》第五版

第1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输入:激励↔电源(电能或电信号发生器) (激励源:电压源、电流源) 输出:响应(电源作用下产生的电压、电流) 负载:用电设备 端子数:元件对外端子的数目
3
i1 + _
二端子
i2 + _
四端子
+ u2 _
u、i参考方向一致→关联 p>0,吸收功率 p<0,释放功率 u、i参考方向相反→非关联 p>0,吸收功率 p<0,释放功率
R1R2 + R2R3 + R3R1 △形电阻= Y形电阻两两乘积之和 R23 = Y形不相邻电阻 R1
i3 Δ R31 =
R1R2 + R2R3 + R3R1 R2
R1 = R2 = R3 =
R 12 R 12 R 12
R 12 R 31 + R 23 + R 31
△相邻电阻的乘积 R 23 R 12 Y形电阻= △形电阻之和 + R 23 + R 31
Ri Ro

0

理想运算放大器规则:
+ ① i1 = i2 = 0 ② u- = u+ 虚断 虚短 -
i1 u-
+

+ + uo -
u+ ui
i2 -
原因: Ri→ ∞
电压跟随器
21
第6章
电容:
储能元件
q:电荷,单位库伦c, u:电压,单位伏特V, C:电容,单位法拉F Ψ:磁通链, Φ:磁通, N:匝数 L :电感或自感系数
流出结点为+ 流入结点为-
• KVL :(回路) ∑ u = 0 (回路电压代数和为0)

邱关源《电路》第五版-第1章电路的基本定律与分析方法

邱关源《电路》第五版-第1章电路的基本定律与分析方法

第3节
一、 电功率( p )
电功率和能量
1、定义:单位时间内电场力所做的功。 2、大小: p
dw dw dq ui dt dq dt
单位:W
3、电路吸收或发出功率的判断 (1)u, i 取关联参考方向:
i
u
p 0 吸收正功率
p ui 表示元件吸收的功率
(实际吸收)
p0
(2)u, i 取非关联参考方向:
1、在集总电路中,任何时刻,沿任一回路,所有支路电压的代数和等于零。 即:
u 0
关键: u 前“+” “-”的选取:若支路电压的参考方向与回路的绕行方向一致, u 前取“+” ; 若支路电压的参考方向与回路的绕行方向相反, u 前取“-” 。 例:
图3 对该回路,则有: u3 u4 u2 0
(1)
i1 i2 i3 0
2、在集总参数电路中,任意时刻,通过任一结点的电流的代数和等于零。 即:
i 0
关键: “+” 、 “-”号的选取:若流出结点的电流前面取“+”号; 则流入结点的电流前面取“-”号。 例:
i1 i4
i5 i4 i3 i1 i2
i6
i2 i3
i5
i1 i2 i3 i4 i5 0
例 4:电路如图 8 所示,已知: E1 10V , E2 2V , E3 1 V , R1 R2 1 ,求 U。 解:对左回路由 KVL 知: R1I1 R2 I 2 E 且 I1 I 2 解得: I 2 I1 5 A
图4
图5
US 2 U2 写 KVL 方程时,应先: (1)标定各元件电压参考方向 (2)选定回路绕行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

邱关源《电路》(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邱关源《电路》(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1-5 试求图1-14中各电路中电压源、电流源及电阻的功率(须说明是吸收还是发出)。
解: (1)图1-14(a)所示 电压源u、i参考方向非关联,发出功率:
电阻元件吸收功率:
电流源u、i参考方向关联,吸收功率:
图1-14
(2)图1-14(b)所示
电阻元件吸收功率:
电流源u、i参考方向非关联,发出功率: 电压源u、i参考方向非关联,发出功率:
目 录
8.2 课后习题详解 8.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9章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9.1 复习笔记 9.2 课后习题详解 9.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10章 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 10.1 复习笔记 10.2 课后习题详解 10.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11章 电路的频率响应 11.1 复习笔记 11.2 课后习题详解 11.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12章 三相电路 12.1 复习笔记 12.2 课后习题详解 12.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13章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和信号的频谱 13.1 复习笔记 13.2 课后习题详解 13.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14章 线性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 14.1 复习笔记 14.2 课后习题详解 14.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15章 电路方程的矩阵形式 15.1 复习笔记 15.2 课后习题详解 15.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16章 二端口网络 16.1 复习笔记
图1-11
解: 根据关联参考方向、功率吸收和发出的相关概念可得:
图1-11(a),对于NA ,u、i的参考方向非关联,乘积ui对NA 意味着发出功率;对于NB ,u,i的参考方向关 联,乘积ui对NB 意味着吸收功率。
图1-11(b),对于NA ,u、i的参考方向关联,乘积ui对NA 意味着吸收功率;对于NB ,u,i的参考方向关 联,乘积ui对NB 意味着发出功率。

邱关源 《电路》第五版 学习总结讲课讲稿

邱关源 《电路》第五版 学习总结讲课讲稿

邱关源《电路》第五版学习总结第一章1、KCL 、KVL 基尔霍夫定律2、受控电源 CCCS 、CCVS 、VCVS 、VCCS第二章1、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电阻的Y 行联接与△形联接的等效变换R1、R2、R3为星形联接的三个电阻,R12、R13、R23为△形联接的三个电阻 公式: 形电阻之和形相邻电阻的乘积形电阻∆∆=Y 形不相邻电阻形电阻两两乘积之和形电阻Y Y =∆ 如: 31231231121R R R R R R ++⨯= 331322112R R R R R R R R ++= 2、电压源、电流源的串并联电压源串联,电流源并联可以合成为一个激励为其加和的电压源或电流源;只有激励电压相等且极性一致的电压源才允许并联,否则违背KVL ;只有激励电流相等且方向一致的电流源才允许串联,否则违背KCL 。

第三章1、KCL 独立方程数:n-1 ;KVL 独立方程数: b-n+1其中,(n 为节点数,b 为分支数)2、支路分流法,网孔电流法,回路电流法;节点电压法3、电压源电阻很小,电导很大;电流源电阻很大,电导很小;第四章1、叠加定理:在线性电阻电路中,某处电压或电流都是电路中各个独立电源单独作用时,在该处分别产生的电压或电流的叠加2、齐性定理:线性电路中,当所有的激励(电压源或电流源)都同时增大或缩小K 倍时,响应(电压或电流)也将同样增大或缩小K 倍3、替代定理:4、戴维宁定理:一个含独立电源、线性电阻和受控源的一端口,对外电路来说,可以用一个电压源和电阻的串联组合等效替代,此电压源的激励电压等于一端口的开路电压,电阻等于一端口内全部独立电源置零后的输入电阻; 诺顿定理:一个含独立电源、线性电阻和受控源的一端口,对外电路来说,可以用一个电流源和电阻的并联组合等效置换,电流源的激励电流等于一端口的短路电流,电阻等于一端口中全部独立源置零后的输入电阻。

5、最大功率传输定理:eq24R U P OC LMAX, 负载电阻RL=含源一端口的输入电阻Req 第五章。

邱关源《电路》(第5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 课后习题 章

邱关源《电路》(第5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 课后习题 章
5 第5章含有运算
放大器的电阻 电路
第7章一阶电路和 二阶电路的时域分

第6章储能元件
第8章相量法
第1章电路模型和电 路定律
第2章电阻电路的等 效变换
第3章电阻电路的一 般分析
第6章储能元件
第7章一阶电路 和二阶电路的 时域分析
第8章相量法
邱关源《电路》 (第5版)配套
模拟试题及详 解(一)
目录分析
第1章电路模型和电 路定律
第2章电阻电路的等 效变换
第3章电阻电路的一 般分析
第4章电路定理
第5章含有运算放大 器的电阻电路
第6章储能元件
第7章一阶电路和二 阶电路的时域分析
第8定律
2
第2章电阻电路 的等效变换
3
第3章电阻电路 的一般分析
4
第4章电路定理
邱关源《电路》(第5版)配套题库 【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目录分析 05 读书笔记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作者介绍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第版

习题
真题
模型
教材
模拟
题库
电路
邱关源 电路
电阻
名校
第章
试题
相量
分析
时域
储能
内容摘要
本书特别适用于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邱关源《电路》(第5版)的考生。也可供各大院校 学习邱关源《电路》(第5版)的师生参考。邱关源等编写的《电路》(第5版)是我国高校电子信息类广泛采用 的权威教材之一,也被众多高校(包括科研机构)指定为考研考博专业课参考书目。为了帮助参加研究生入学考 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邱关源等编写的《电路》(第5版)的考生复习专业课,我们根据教材和名校考研真题的命 题规律精心编写了邱关源《电路》(第5版)辅导用书(均提供免费下载,免费升级):1.[3D电子书]邱关源 《电路》(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2.[3D电子书]邱关源《电路》(第5版)配套题库【名 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上册)3.[3D电子书]邱关源《电路》(第5版)配套题库【名 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下册)不同一般意义的传统题库,本题库是详解研究生入学考 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邱关源《电路》的配套题库,包括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和模拟试题四大部 分。最新历年考研真题及视频,可免费升级获得。具体来说,本题库分上(1~9章)、下(10~18章)两册,每 章包括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为名校考研真题。本部分从指定邱关源等编写的《电路》(第5版)为考研参考书目 的名校历年考研真题中挑选最具代表性的部分,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解答。所选考研真题既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 握,让学员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又对一些重难点部分(包括教材中未涉及到的知识点)进行详细阐释,以使学 员不遗漏任何一个重要知识点。第二部分为课后习题及详解。本部分对邱关源等编写的《电路》(第5版)教材每 一章的课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个别知识点进行了扩展。课后习题答案经过多次修改,质量上乘, 非常标准,特别适合应试作答和临考冲刺。第三部分为章节题库及详解。

邱关源《电路》(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考研真题详解

邱关源《电路》(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考研真题详解

邱关源《电路》(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完整版>精研学习wang>无偿试用20%资料全国547所院校视频及题库资料考研全套>视频资料>课后答案>往年真题>职称考试第1章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1.1复习笔记1.2课后习题详解1.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2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2.1复习笔记2.2课后习题详解2.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3章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3.1复习笔记3.2课后习题详解3.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4章电路定理4.1复习笔记4.2课后习题详解4.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5章含有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5.1复习笔记5.2课后习题详解5.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6章储能元件6.1复习笔记6.2课后习题详解6.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7章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的时域分析7.1复习笔记7.2课后习题详解7.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8章相量法8.1复习笔记8.2课后习题详解8.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9章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9.1复习笔记9.2课后习题详解9.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0章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10.1复习笔记10.2课后习题详解10.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1章电路的频率响应11.1复习笔记11.2课后习题详解11.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2章三相电路12.1复习笔记12.2课后习题详解12.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3章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和信号的频谱13.1复习笔记13.2课后习题详解13.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4章线性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14.1复习笔记14.2课后习题详解14.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5章电路方程的矩阵形式15.1复习笔记15.2课后习题详解15.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6章二端口网络16.1复习笔记16.2课后习题详解16.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7章非线性电路17.1复习笔记17.2课后习题详解17.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8章均匀传输线18.1复习笔记18.2课后习题详解18.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电路 邱关源

电路 邱关源

电路(第5版):
《电路(第5版)》是由邱关源著,罗先觉修订,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该书可供高等学校电子与电气信息类专业师生作为电路课程的教材使用,也可供有关科技人员参考。

全书共分18章,主要包括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电路定理、含有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储能元件等内容。

内容简介:
全书共分18章,主要内容有: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电路定理、含有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储能元件、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的时域分析、相量法、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电路的频率响应、三相电路、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和信号的频谱、线性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电路方程的矩阵形式、二端口网络、非线性电路、均匀传输线,另有磁路和铁心线圈、PSpice简介和MATLAB简介三个附录。

书末附有部分习题答案。

教材特色:
《电路(第5版)》继续保持了重视基本内容、基本概念的特色,明确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为电子与电气信息类专业的后续课程和学生未来工作需要准备充分的基础知识;拓宽了适用面,使该教材更能兼顾强电专业和弱点专业的需要,也兼顾了各类高等学校的教学要求。

《电路(第5版)》与第4版对比,在内容上作了调整,理顺了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增加了一些新内容。

另外,第5版还在电路定理和相量法等内容的阐述上做了优化。

作者简介:
邱关源,西安交通大学电工原理教研室教授。

罗先觉,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电路与系统、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等领域的科研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页/共45页
返回 上页 下页
3.1 电路的图
1.网络图论 图论是拓扑学的一个分支,是富有 趣味和应用极为广泛的一门学科。
A A
B
D
C
哥尼斯堡七桥难题
第3页/共45页
B
D
C
返回 上页 下页
2.电路的图
i
R1 R2
R3 R5
R4
+ uS _ R6
元件的串联及并联 组合作为一条支路
n4 b6
抛开元 件性质
重点 熟练掌握电路方程的列写方法: 支路电流法 回路电流法 结点电压法
第1页/共45页
返回
线性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 • 普遍性:对任何线性电路都适用。 • 系统性:计算方法有规律可循。
方法的基础
• 电路的连接关系—KCL,KVL定律。 • 元件的电压、电流关系特性。 复杂电路的一般分析法就是根据KCL、KVL及元 件电压和电流关系列方程、解方程。根据列方程时所 选变量的不同可分为支路电流法、回路电流法和结点 电压法。
l bl b (n 1)
第9页/共45页
返回 上页 下页
基本回路(单连支回路) 基本回路具有独占的一条连支
6
5
6
45
2
1
3
2
1
3
2
1
3
结论
支路数=树支数+连支数 =结点数-1+基本回路数
b n l 1 结点、支路和
基本回路关系
第10页/共45页
返回 上页 下页
例 图示为电路的图,画出三种可能的树及其对
接的全部支路同时移去。
第5页/共45页
返回 上页 下页
(2)路径 (3)连通图
从图G的一个结点出发沿着一些支 路连续移动到达另一结点所经过的 支路构成路径。
图G的任意两结点间至少有一条路 径时称为连通图,非连通图至少存 在两个分离部分。
第6页/共45页
返回 上页 下页
(4)子图
若图G1中所有支路和结点都是图 G中的支路和结点,则称G1是G 的子图。
③选择基本回路列写b-(n-1)个KVL方程。
第15页/共45页
返回 上页 下页

2
有6个支路电流,需列写6个方
R2 i2
i3
R4 程。KCL方程:
i4
1 i1 i2 i6 0
1
1
R3 2
3
2 i2 i3 i4 0
R1 i1 34
R5 i5
3 i4 i5 i6 0
取网孔为独立回路,沿顺时
①树(Tree)
T是连通图的一个子图且满足下
列条件:
a. 连通 b.包含所有结点 c. 不含闭合路径
第7页/共45页
返回 上页 下页

不 是 树 树支:构成树的支路 连支:属于G而不属于T的支路
明确 ①对应一个图有很多的树
②树支的数目是一定的 bt n 1
连支数: bl b bt b (n 1)
i6 针方向绕行列KVL写方程:
R6
+
uS
– 回路1
u2 u3 u1 0
回路2 u4 u5 u3 0
回路3 u1 u5 u6 0
第16页/共45页
返回 上页 下页
这一步可 以省去
回路1 回路2
u2 u3 u1 0 u4 u5 u3 0
2
回路3 u1 u5 u6 0
b8
1
8 3
5
2
4
1
3
5
2
4
6
7
6
一个元件作 为一条支路
有向图
第4页/共45页
返回 上页 下页
结电论路的图是用以表示电路几何结构的图形,
图中的支路和结点与电路的支路和结点一一对应。
⑴图的定义(Graph)
G={支路,结点}
①图中的结点和支路各自是一个整体。 ②移去图中的支路,与它所联接的结点依然
存在,因此允许有孤立结点存在。 ③如把结点移去,则应把与它联
列写方便、直观,但方程数较多,宜于在支路数不 多的情况下使用。
第19页/共45页
返回 上页 下页
4
1 + 2 + 3 + 4 =0
结论
n个结点的电路, 独立的KCL方程为n-1个。
第12页/共45页
返回 上页 下页
2.KVL的独立方程数
2
1
2
1 43
6
5
4
对网孔列KVL方程:
1 u1 u3 u4 0 3 2 u2 u3 u5 0
3 u4 u5 u6 0
1 - 2 u1 u2 u4 u5 0
R2 i2
i3
11
R1 i1
R4 应用欧姆定律消去支路电压得:
i4
R3 2
3
R5 i5
R2i2 R3i3 R1i1 0 R4i4 R5i5 R3i3 0 R1i1 R5i5 R6i6 uS
34
i6
R6 + uS –
第17页/共45页
返回 上页 下页
小结 (1)支路电流法的一般步骤:
应的基本回路。
1 45
86 3 72
5
86 7
4 86
3
4
8 2
3
注意
网孔为基本回路。
第11页/共45页
返回 上页 下页
3.2 KCL和KVL的独立方程数
1.KCL的独立方程数 1 i1 i4 i6 0
2
1
2
2 i1 i2 i3 0
1
3 4
3
6

3 i2 i5 i6 0
4 i3 i4 i5 0
3.3 支路电流法
1. 支路电流法
以各支路电流为未知量列写 电路方程分析电路的方法。
对于有n个结点、b条支路的电路,要求解支路 电流,未知量共有b个。只要列出b个独立的电路方程, 便可以求解这b个变量。
2. 独立方程的列写
①选定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
②从电路的n个结点中任意选择n-1个结点列写
KCL方程
第8页/共45页
返回 上页 下页
②回路(Loop)
L是连通图的一个子图,构成一条 闭合路径,并满足:(1)连通,(2)
1 23 75
6 84
每个结点关联2条支路。
回路 23
12 75
5
84
不 是 回 路
1)对应一个图有很多的回路;
明 2)基本回路的数目是一定的,为连支数; 确 3)对于平面电路,网孔数等于基本回路数。
①标定各支路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 ②选定(n–1)个结点,列写其KCL方程; ③选定b–(n–1)个独立回路,指定回路绕行方
结合KVL和支路方程列写;
向,
Rkik uSk
④求解上述方程,得到b个支路电流;
⑤进一步计算支路电压和进行其它分析。
第18页/共45页
返回 上页 下页
(2)支路电流法的特点: 支路法列写的是 KCL和KVL方程, 所以方程
注意 可以证明通过对以上三个网孔方程进
行加、减运算可以得到其他回路的KVL方程:
第13页/共45页
返回 上页 下页
结论 ①KVL的独立方程数=基本回路数=b-(n-1)
②n个结点、b条支路的电路, 独立的KCL和KVL方 程数为:
(n 1) b (n 1) b
第14页/共45页
返回 上页 下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