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教师如何创造性使用教材

合集下载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三条途径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三条途径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三条途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法治意识的重要课程之一,而如何开发和利用好课程资源,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

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发和利用《道德与法治》课程资源,本文将就三条途径进行探讨。

一、借助数字化技术开发课程资源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数字化技术已经成为教育教学领域的重要工具。

教师可以通过利用数字化技术,如多媒体课件、互联网资源等,开发丰富多彩的《道德与法治》课程资源。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制作生动形象的教学PPT,包括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元素,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教师也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如名人演讲视频、新闻报道等,让学生通过不同的视听感受来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

还可以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开设专门的《道德与法治》课程资源库,供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课后辅导使用。

二、创新教学方式,丰富课程资源教师可以通过创新教学方式,丰富《道德与法治》课程资源。

可以邀请社会各界人士来校开展特色讲座,介绍法治知识和道德观念,让学生从实际案例中学习。

又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社会环境中的道德与法治现象,从而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还可以利用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道德与法治的力量,融入课程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三、强化师生互动,优化课程资源利用师生互动是课程资源利用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应该进行积极有效的互动,发挥课程资源的最大效益。

教师可以制定多样化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例如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解答,进行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等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运用课程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教师还可以利用课外活动资源,如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等,拓展课程资源的应用领域,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与认识。

在以上三个方面,教师可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充分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程资源的教育功能。

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生活性

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生活性

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生活性内容摘要:教学生活化,是课程改革中的核心理念。

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能让学生更加爱学和好学。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基础,以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为课程资源的教材。

教材的设计力求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并安排一系列的活动,让儿童在活动过程中去体验、去感悟,去实现生活价值的目标。

教材既然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那教者就应该关注儿童的实际生活,让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获得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让道德与法治教学充满生活气息。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生活性教学生活化,是课程改革中的核心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切身生活体验,会使学生在课堂中更好的展示自我并不断超越自我。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是以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为课程资源,注重了儿童的现实生活。

教师的教学也应该从课堂扩展到家庭、社区以及儿童生活的其他空间,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自然的与社会相融。

一、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材,是教师与学生共同使用的一个资源,是借助这个资源让学生进行学习。

所以,我们是通过教材来“教”,而不是纯粹的“教”教材。

品德教育不只是在课堂上讲,它蕴藏在学生的生活之中。

故,品德教材里的儿童生活来源于现实中的儿童生活,都是以现实中的儿童的真实状况作为背景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

教师在处理教材时,要通过教材中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应在探寻“教材里儿童生活”和捕捉“现实中儿童生活”的基础上,进行文本细读,恰当处理教材,努力使“教材里的儿童生活”和“现实中的儿童生活”接轨,走进儿童世界。

再通过有效体验,引领儿童从文本走向更丰富、更有意义的生本,从而真正实现品德教学回归儿童真的生活世界。

二、知行结合,以知化行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一起学习探讨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把所学转化为行动。

在课堂上,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一些符合学生特点的活动,将知行结合起来,通过学生的活动让学生来进行判断,对学生做出要求,将知识化作行动。

立足新教材 把握新教法——浅谈如何上好小学道德与法治课

立足新教材 把握新教法——浅谈如何上好小学道德与法治课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的设计思路是引导学生从学习知识走向构建生活,即从知识道德走向生活道德。

道德存在于生活中,道德存在的基本形式便是生活。

构建生活是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生活,反思自己的生活,改变自己的生活,从而超越自己去建设一个更有意义的、有价值的、有道德的生活。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以学生生活中的实例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通过学生对生活的交流或反思,进一步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

作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新教材的使用中,要深入了解教材,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把握新教法,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一、活用教材,关注生活统编版《道德与法治》的编写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主要内容,以学生的主题活动和有趣的游戏为主线贯穿始终。

教科书中可爱的画面、友好的照片和简洁的提示,充满童心和童趣,既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又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把教材的思路和学生的道德现状相结合,对文本的图画进行适当的处理、合理的加工、深层次的挖掘,使课堂教学更加完整、更加饱满。

例如,在教学《我是一张纸》时,我用与纸娃娃捉迷藏的游戏让学生先从文本的图画中寻找纸娃娃,认识纸的多种用途,再从自己的身边寻找纸娃娃,明白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都离不开纸,纸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感悟纸的重要性。

不仅如此,我还从文本的图画中挖掘教学资源,充实课堂教学内容,如播放大树变成纸张的小视频,让学生明白纸是怎么来的,明白造纸的过程十分复杂,从而体会纸的“来之不易”,懂得珍惜用纸。

再用龟甲、竹简、石头等与纸张对比,引导学生认识到发明纸的重大意义,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巧用案例,反思生活案例教学是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通过案例教学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现象,从中体验道德情感。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在内容中加入了更多生活场景,多处引用了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对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解疑。

作为教师,我们可以通过讲解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告诉学生做人的道理,告诉学生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从而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规范。

浅析初中《道德与法治》的导入策略

浅析初中《道德与法治》的导入策略

浅析初中《道德与法治》的导入策略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为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是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和法治意识的重要途径。

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们面临的一大难题。

本文将就《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导入策略进行浅析,希望能够为教师们在教学中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一、利用教材内容导入教师们可以通过教材内容导入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首先可以通过介绍一些法律常识、社会新闻等相关内容,引发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兴趣。

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有趣的法律案例,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感受到法律的重要性。

也可以通过讲解一些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道德问题,让学生在寻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理解道德规范的重要性。

在课堂中,教师们还可以使用图片、视频、实物等多种媒体手段来丰富教学内容,引起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可以播放一些关于法律事件的记录片,让学生从中了解到法律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也可以组织学生集体讨论,引导学生在交流中共同学习、相互启发,从而更好地理解道德与法治的内涵。

二、契合学生生活体验导入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对于社会风俗、法律法规等知识存在诸多的疑问和认知偏差。

教师们可以通过契合学生生活体验进行导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思考和思辨,从而激发他们对学习道德与法治的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和问题,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研究,从中感受到道德与法治对于自身的重要性。

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对于一些道德和法治问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将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

三、情境引入导入在教学中,教师们可以利用一些情境引入的方式,通过营造一种生动的氛围,让学生愿意走进道德与法治的学习中。

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小组竞赛等方式,让学生在游戏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2024初中道德与法治新教材培训:高效运用新教材的策略

2024初中道德与法治新教材培训:高效运用新教材的策略

2024初中道德与法治新教材培训:高效运用新教材的策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新教材以其更加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特点,为学科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然而,如何充分发掘新教材的价值,使其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最大效用,成为每位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如何高效使用新教材。

一、深入理解新教材的设计理念与特点首先,教师需要认真研读新教材,深入理解其设计理念、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新教材往往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实践性和创新性,强调将道德与法治知识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情感体验中。

因此,教师在使用新教材时,应准确把握其精髓,将这一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二、灵活调整教学策略与方法针对新教材的特点,教师应灵活调整教学策略与方法。

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已难以满足新教材的需求,教师应更多地采用案例教学、情境教学、合作学习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兴趣爱好,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和感悟道德与法治的真谛。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新教材强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包括道德品质、法治观念、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等。

因此,教师在使用新教材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这些核心素养。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社会热点、参与社会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责任感;通过组织辩论赛、演讲比赛等活动,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与渗透道德与法治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教师在使用新教材时,应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与渗透,形成跨学科的教学合力。

例如,在历史课上讲述历史事件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道德和法治问题;在地理课上介绍不同国家的法律制度时,可以引导学生比较和反思本国的法治建设。

这种跨学科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还有助于深化他们对道德与法治的理解。

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需求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在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道德与法治教学是让学生认识道德和法律的重要课程。

它使学生了解如何行使公民权利和责任,并且使他们成为更好的人。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一些适当的策略来促进学生学习。

以下是一些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策略:
1. 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教师应该在课堂里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使学生感到受到尊重和支持。

学生应该相信他们的教师会给他们提供一个学习的场所。

2. 使用现实世界的例子
道德与法治问题经常发生在现实生活中。

教师应该使用实例来让学生理解道德和法律的重要性。

3. 视觉化教材
视觉化教材比文字更有用,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记忆新知识。

例如,通过图片、图表、视频或演示来帮助让每个学生可以对某一特定问题有更深入的理解。

4. 互动式教材
道德与法治教育需要鼓励学生思考和提出问题。

学生需要了解该学科的实际应用和情境,教师也应该利用在线工具以及讨论解决特定问题来帮助学生学习。

5. 留作业和小组讨论
教师可以布置一些有趣的作业,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深入学习课程。

学生可以一起完成小组作业和讨论,以便获取不同的观点并与同学展开理性辩论。

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可以落实到学生日常生活中,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也应该重视实践性的思想。

教师激发学生对道德和法治理解的热情,为他们成为更好的人和更值得尊敬的公民打下坚实基础。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解读及使用建议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解读及使用建议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解读一、教师用书的构想1、教师用书是教师开展创造性教学活动的助手教师工作的创造性,在于教师对所掌握资料的创造性运用,在于他们将知识与学生和教学实际情况的创造性相结合。

任何教师用书都不可以以权威的姿态向教师发布命令,只能是教师建构自己课堂的助手。

2、教师用书引导教师开展教学反思自觉的教育者,不只是倾听者,还必须是反思者,要有自己的思考。

好教师会不断进行提问与教学反思。

二、本册教材解读1、教育主题:适应新生活一年级学生的生活将由原来的自然状态,进入一种“文化式”“文明式”状态,由原来依循自然需要的生活方式,转为一种有目的的理性生活方式。

这一生活方式的转变是缓慢而长期的,一年级正是这一过程的开始。

因此,适应生活方式的转变,顺利开启另一种存在样态,是一年级学生生活引导中的重大主题。

道德与法治课程一年级上册的教育主题,就是适应新生活,帮助儿童顺利实现这种转变。

2、教材框架:四个单元本册教材共设计了《我是小学生啦》《校园生活真快乐》《家中的安全与健康》《天气虽冷有温暖》四个单元。

每单元四课,共计16课,基本上可以按照一周完成一课的进度安排。

前三个单元的主题是沿着“去上学------在学校------回到家”这一日常生活的叙事逻辑展开;第四单元则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天气变化的生活现实,以及在这段自然时间内的社会时间(节日)和心理时间(成长)组织与安排的。

3、主要栏目:五个栏目本册教材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身心发展状况的需要,主要涉及了以下栏目。

活动栏本课程是一门活动性课程,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式、技能,价值判断的能力、对道德原则的领悟,都可以在活动中形成。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活动并不是简单的某项技能的展示或某种体验,而是指向一种综合性的实践智慧的获得。

如,《爱新书,爱书包》环节,就是一个活动栏目,它先引导学生进行关于新书以及书包里放哪些东西的引导与讨论,然后是学装书包的一个教学活动,其目的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合理装书包。

《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新教材特点及使用的几点思考

《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新教材特点及使用的几点思考

《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新教材特点及使用的几点思考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山师实验学校266200道德与法治老师首先要明确自己的使命。

《道德与法治》是体现国家意志的课程,承载着重大的历史使命,体现了鲜明的价值导向,具有其它学科课程所不能替代的育人功能。

一、教材编写以“学”为主线,“教”隐含在学习活动之中1.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教材学习活动设计的基础。

教材以源于学生生活的范例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通过交流得到提升。

2.将活动“蓝本”植入教材,以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

是用游戏、做家务、交流、推荐好书、制作书签,实地观察、演一演等体验活动让学生体验学习快乐。

3.教材以多种栏目来引导学生参与不同类型的学习活动。

教材的栏目有:活动园、交流园、故事屋、阅读角、美文欣赏、知识窗、小贴士、相关链接。

除此之处,还有一些隐含的活动,如:“小小故事会”、“制作感谢卡”等。

4.以卡通儿童来激活、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活动,表达情感共鸣、进行总结提示。

例如:三年级卡通儿童共吐了113个泡,70个是激发学生思考的,36个是引导学生活动的,7个是进行总结和表达情感共鸣的。

5.注重对学生社会性和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材注重了对学生社会性学习能力和研究性学习方法的指导,提供了搞调查的基本范式:调查对象、调查路径和方法、调查中注意的礼仪、如何填写调查报告等。

二、法治教育以融合式方式体现在新教材中1.前法律教育。

教材在中低段涉及了许多关于规则和规范的教育、基本文明素养的培养、基础性的道德教育内容。

这些可称之为“前法律教育”。

发生在儿童能够理解法律范畴之前,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法律教育,但这些教育有法律教育意义,能够为后续进行的严格意义上的法律教育内容奠定基础。

2.融合式法律教育。

教材中很多法治教育点是融合到各个年段相关的主题教育之中的,采用分散嵌入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

3.直接的法律教育。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材专门按法治教育的体系集中安排法治教育内容。

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培训【可修改文字】

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培训【可修改文字】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关于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的使用及建议2019年10月24、25日,我如期参加了2019年云南省义务教育三科统编教材课堂教学展示活动。

省教科院副院长方贵荣以及昆十中王德志、云大附中田佳玲、蔡颖、市教科院陈为等几位骨干教师就这次统编教材的总体设计编写理念、教材呈现方式及其意图、编写原则、教材特点、教材亮点、教材结构等都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讲解。

以全新的教学理念、生动的案例、德育为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使我们对统编教材有了一个多方位、多维度的认知。

一、统编教材在新课程中的重要修订1、统编教材强化了中国特色。

渗透核心价值体系,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了我国基础教育的优势,突出了时代特征,突出法治教育。

2、统编教材强调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彰显生命教育主体,强化公民意识教育,加强媒体素质教育,体现现代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新成果,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统编教材强化了国际视野,在课程理念、知识观、学习观、课程评价、课程文化等方面既立足中国国情,又顺应国际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

4、统编教材新增“要求学生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尊重不同文化”;“知道人生而平等”;“体会承担社会责任”;补充“了解不同劳动和职业的特点及其独特价值”和“工匠精神”;重视代际间的双向互动和共同成长。

二、统编教材在课堂教学中的新理念1、新教材人性化,贴近学生的实际,贴近社会,贴近生活。

使教师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学生资源以及社会资源;使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得到发展,师生的互动、生生的互动更加丰富。

2、新教材促进任课教师善于学习、广泛汲取,合理利用教材现有教育资源与合理扩充。

结合新课程的特点,加强学生活动设计与研究,教学中努力创设宽松、愉悦、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吸引学生参与。

3、新教材促使任课教师不断深入钻研教材,读出教材的本意和新意,把握教材的精髓和难点,把教材内化为自己的东西,突出教材的基础性地位和主干性作用。

巧用课本素材,为打造高效课堂赋能——以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为例

巧用课本素材,为打造高效课堂赋能——以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为例

巧用课本素材,为打造高效课堂赋能——以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为例摘要:“运用你的经验”、“探究与分享”、“阅读感悟”、“相关链接”、“方法与技能”、“拓展空间”这六大模块是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一大亮点,合理利用这些课本素材、努力实现课本素材的“一材多用”、注重课本素材的运用设计是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勤加思考的内容,巧妙运用、合理安排课本素材将为打造高效的道德与法治课堂赋能。

关键词:课本素材课堂运用追求时政时效性和课堂新颖性一直是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特点及亮点,将近期的热点新闻融会贯通于课堂学习中,既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也能在日后更好地应用知识。

但也有不少时候,为了追求课堂的标新立异,在寻求课外新鲜的时政材料时,无法妥善处理课本知识,甚至有时脱离了课本,与我们的初衷背道而驰反倒弄巧成拙。

巧妙用好课本素材,也将为我们打造高效课堂添砖加瓦。

一、在“运用你的经验”素材中开发课堂“运用你的经验”是教材每一框正文内容的导入,强调教学应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突出立德树人的核心任务。

1此模块内容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贴合学生生活实际,又契合本课后续知识的理解与探究,可谓是课堂导入素材中的一剂良药。

例如,第四单元第八课第一框《国家好大家才会好》的“运用你的经验”,以1935年的一二·九运动为背景,向学生发出慷慨激昂的一问:“你如何理解‘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这句话?”问题设计:本框的学习,我们可以用“一张书桌”贯穿整堂课。

一张求生的读书桌引起同学们热烈的思考:为什么当时的中华大地摆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国家安全遭到侵害、主权危机、领土受到侵略、经济萧条、文化被摧残……学生的答案一个又一个地冒了出来,而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国家利益。

华北不稳,书桌怎么稳?国家不稳,何以稳人民?再是一张起程的讨论桌,即陈列在杭州宪法起草馆里的五四宪法讨论桌。

设计意图:从多则材料探索这张宪法讨论桌,得出人民的国家为人民,人民利益靠国家保障的结论。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特色与运用研究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特色与运用研究

202112016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品德与生活(社会)”“思想品德”教材更名为“道德与法治”即是对当下法治教育需要的一种及时回应。

教材的变化在一定的程度上是对一线教师的一次巨大的挑战,教师需要具体切实的引领和指导。

但目前相关研究还不够充分,缺少有针对性的教材使用建议。

因此,有必要立足于新教材的特点,开展如何使用新教材的研究,为小学一线教师更好地领会这次教材改革精神、厘清新教材与旧教材的差别和特点、灵活地把新教材与课堂教学融为一体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特色(一)教材理念特色1.法律保护成长。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教材的更名提高了法治教育在义务教育阶段思想品德课中的地位,更好地推进“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事业,更是强调了法治教育对儿童成长的价值,是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突出体现了法律护成长的教材理念特色。

2.德润人心。

《道德与法治》教材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首先,新教材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

一是体现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价值目标。

例如,《我们的校园》《欢欢喜喜庆国庆》等;二是体现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价值目标。

例如,《这些是大家的》《课间十分钟》等;三是体现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价值目标。

例如,《拉拉手交朋友》《假期有收获》等。

另外,中华传统美德体现在《父母多爱我》《爱心的传递者》等文本中。

(二)教材内容特色1.教材内容的丰富性。

“良好的法治教育内容有助于青少年更好地普及法治的理念和精髓,促进其思考相关社会议题,使其认识法律的意义及价值”。

《道德与法治》教材在思想品德的基础上新增法治教育内容,具有开创性意义。

新教材内容丰富,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点,低年级教材侧重于培养小学生规则意识,普及与自身安全相关的法律知识;高年级侧重于培养小学生法律意识、国家意识、社会意识,加强学生的法治思维和信仰。

梯次渗透道法融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策略

梯次渗透道法融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策略

梯次渗透道法融合 ----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策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重要性的提升深刻反应了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进展要求,该课程的教学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和以后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深远影响。

因此,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为蓝本,着立于小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培养,梯次渗透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注重融合道德与法治的感悟教育,回归生活化、社会化道德生成和法治化引导,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和教育目标。

一.立足学科实践活动教学目标掌握道法学科教学特色长期以来,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一直存在被忽视、被成人化灌输式的现象。

传统的应试教育使得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大部分学校中形同虚设、教条化空洞化严重。

“随便上课”“占课”甚至直接跳过该课程的教学。

如何还原生活化社会化道德生成和法治化引导成为这门学科的热点和难点!《道德与法治》教材演变从国家层面导向到《青少年法治大纲》要求更加重视小学生道德和法治的意识培养,该学科自创设以来受到了很大的重视,并加入到今年小学高年级期末检测课程中。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六年级上册内容专门设置为法治教育专册,在可塑性最强的“白板”时期对学生集中讲授宪法教育,涉及三十部法律法规,具有强化系统性的特点。

可见《道德与法治》一课意在从小学着手,从萌芽期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行为规范、文明举止方面的培育和养成。

所以,教师应有充分的道德学习动机,不断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有提升自己道德水平的意愿,涵养自己的特殊精神气质,这样才能更好地解读教材,提升教学效果。

教师在面对这样一群懵懂纯洁的小学生时要予以最大的耐心;对其他不良因素的影响要及时挽回和制止;在孩子模仿学习阶段以身作则;将课堂学习内容发散到生活领域达成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普及规则和法律,让小学生的日常行为有规范,探索冒险懂法规。

二.以学生参与的实践活动为主引导学生全方位感悟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更是道法课程、德育工作的基本目标,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主体发展。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新方向——基于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分析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新方向——基于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分析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新方向——基于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分析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新方向——基于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分析「篇一」9月11日上午我参加了焦作市名师工作室组织的《道德与法治》培训活动。

听取了郑州市中原区研究室教研员王娴老师的讲座,收益匪浅。

她从理解课程、解读教材、和研究教法等三个方面进行讲解。

最后还观看了他指导的获国家级奖项的课,不仅有理论的指导,还有更直观的课堂教学。

让我对新编《道德与法治》教材有了一个更新的认识,从而让我懂得了怎么才更好的把握好教材,如何有效地去教,下面就谈谈几点我的学习体会。

首先王娴老师先分析了德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德育课堂教学严重脱离儿童的现实生活。

课堂教学局限于书本的世界内,回避了纷杂的现实生活,人为地造成了“纯而又纯”的教育,很多老师基本靠说教进行道德教育,学生没有良好的道德情感体验,他们所经历的书本世界无法与生活世界沟通起来。

反思我之前的课堂教学,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

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和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不能脱离孩子们的生活。

专家又深入的分析了问题的根源所在。

首先明确《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这个课程具有: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综合性。

课程以儿童生活为基础,用“三条轴线”、“四个方面”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

其中,“健康的、安全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

“愉快积极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主调。

“负责人、有爱心地生活”是儿童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

在课堂教学中切记不能照本宣科,教师必须能够真正的理解教材、驾驭教材,凭借教材所呈现的话题、范例来学生激活自己的思想,得出自己的结论。

不能光看图说话,要切合学生的实际生活。

教师要学会“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然后专家结合三年级的教材给我们详细的解读了新教材。

三年级上册教材的学习对象是刚刚升入中年级的学生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为主,思维直观、具体、形象。

五年级上册 道德与法治 教师教学用书

五年级上册 道德与法治 教师教学用书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师教学用书序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民群众对法律和道德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在这个大环境下,教师教学用书的选择和使用变得尤为重要。

五年级上册的《道德与法治》教师教学用书,作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的工具书,对于学校教育和学生成长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该教师教学用书的内容、教学方法、使用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

一、教材内容《道德与法治》教师教学用书的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注重情境设计,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道德和法治的重要性。

教材内容丰富多样,涉及了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针对性。

在学习《法律知识》这一部分时,教材内容将会针对学生近期可能接触到的法律知识进行详细讲解,使学生能够从中获取实际帮助。

另外,在学习《公民道德与政治法规》方面,教材还会涉及到一些国家政策和相关法规,使学生对国家法制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教学方法《道德与法治》教师教学用书的教学方法注重互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设计小组活动、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道德和法治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三、使用效果《道德与法治》教师教学用书的使用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态度。

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

学校和家长也应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使学生在学习道德与法治的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使用效果。

结语《道德与法治》教师教学用书是培养学生正确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的重要工具,其内容丰富多样,教学方法灵活多样,使用效果依赖于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态度。

学校、教师和家长应共同努力,配合使用教材,共同促进学生在道德与法治方面的全面发展。

教师教材使用指导方针

教师教材使用指导方针

教师教材使用指导方针引言:教师是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 在学生学习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而教材则是教学的基础与指南。

教师如何正确使用教材,对学生的学习成效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介绍教师教材使用的指导方针,旨在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了解教材的内容和结构教师在使用教材之前,应该认真研读教材的内容和结构。

了解教材的目标和教学组织方式,有利于教师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内容。

2.把握教材的核心知识点教材中涵盖了大量的知识点,但并非所有的内容都是重点。

教师应当把握教材的核心知识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3.合理规划教学进度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应该合理规划教学进度,避免过于赶进度或是拖沓不前。

适当地留出时间给学生进行复习和巩固。

4.灵活运用教材的教学资源教材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如配套的教学光盘、活动手册等。

教师应当善于整合这些资源,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运用,提高教学效果。

5.结合教材展开实践活动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组织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实际应用。

这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6.开展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教材中提供了一些评价题目,但教师不应只依赖于这些题目。

教师可以结合教材的内容,设置一些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如小组讨论、实际操作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7.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教材中的内容可能会显得枯燥乏味,教师可以适当进行拓展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例如,提供一些相关的视频资料,鼓励学生自己去寻找并分享相关的知识。

8.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教材使用的过程中要注重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

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学习能力,采取差异化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材中的内容。

9.适时进行教材更新教材是教学的重要工具,但并不能满足时刻变化的教学需求。

教师应该定期关注教材的更新信息,并适时更新教材,以确保所授知识与时俱进。

10.与同行教师分享教材使用心得教师教材使用的经验是非常宝贵的财富,教师应该与同行教师进行交流,分享彼此在教材使用方面的心得与体会。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三条途径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三条途径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三条途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资源开发与利用是指针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的过程。

通过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丰富课程内容,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下面将介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三条途径。

一、常规资源开发与利用常规资源开发与利用是指利用课本、教辅资料、多媒体教具等教学资源进行教学。

教师可以针对课本内容进行拓展,选择适当的资料进行补充和扩充。

在教学《珍惜生命,远离毒品》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入一些真实的案例,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毒品的危害和如何预防。

教师可以利用教辅资料和多媒体教具进行教学。

教师可以使用PPT制作课件,加入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元素,使课程内容更加直观生动,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教师还可以利用教学实验、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使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和体验,深入理解和掌握道德与法治的知识和意义。

社会资源开发与利用是指利用社会资源进行教学。

教师可以邀请社会上的相关专家、学者或行业人士来校内进行讲座或讲解。

在教学《平等和公正》的内容时,教师可以邀请一位法官、律师或法律顾问来给学生讲解法律和公正的概念,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解析。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法庭、警察局等相关机构,了解司法和执法的过程,增强学生对法律和公正的认识和理解。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如义务劳动、公益讲座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网络资源开发与利用是指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进行教学。

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搜索和下载相关的教学资源。

教师可以在教育资源网站或教学平台上查找与道德与法治相关的教学视频、教学课件、教案等资源,用于课堂教学。

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进行在线教学和交流。

教师可以开设微信群或QQ群,与学生进行在线互动,发布教学资料和作业,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浅析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浅析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浅析
作为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如何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提升教学效果,是每一个教师需要思
考的问题。

通过教材的巧妙选用和创新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提高思想素质。

首先,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内容,选择适合学生的教材。

优秀的教材可以很好地反映
当下社会的情况和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探讨。

教师需要深入挖掘教材,了解教材
的特点和重点,针对自己的教学需要进行选择。

比如在教学“爱国主义”这一主题时,教
师可以选择优秀的爱国主义诗歌、歌曲、影视作品等,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爱国主义的
伟大意义。

其次,教师需要巧妙地运用教材。

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时,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
如图像解读、对比分析、案例分析等,使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

例如,在阅读
《红楼梦》时,教师可以针对主人公的性格特点,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感受角色情感,并就其中的问题进行探讨。

最后,教师需要创新运用教材。

教师可以通过选材、设计习题等方式创新教材的运用,展开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更好地理解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例如,在教学“诚信”这一主题时,教师可以通过开设诚信颁奖典礼、真假难辨的游戏等,让学生了解诚信的内
涵并且在活动中体验诚信所带来的快乐与幸福,激发学生诚信行为的积极性。

总之,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是教师必须做好的工作。

教师要
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学生的特点进行选材,并多方面地运用教材,通过创新的方式展开教学,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

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新的知识,体验到
成长的快乐。

2024道德与法治新教材培训:七年级上册新教材使用建议

2024道德与法治新教材培训:七年级上册新教材使用建议

2024道德与法治新教材培训:七年级上册新教材使用建议2024年新学期开始使用的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材,呈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如何理解和使用,注意以下几点:一、认识新特点1.样式美。

封面设计、文章内容、配图、色彩、人物形象和各种图片都给人一种很耳目一新、清新自然、绿色生机的美感,有较强形式吸引力。

2.内容新。

栏目和内容更符合道法学科内容特点、新时代发展和核心素养培育的要求。

栏目增加了“启思导行”和“单元思考与行动”。

内容上,增加了“规划初中生活”、“确立人生目标”、“端正人生态度”新章节,从原有的10课增至13课,共26框,框下不再设目。

3.素养深。

新教材突出了学科核心素养导向,注意学生政治认同、道德修养、健全人格和责任意识的培育,关心学生生活、关注社会实践,强调知行合一,培育核心素养,把道德与法治教材变成了学生日常生活、学习进步和人生成长的指导用书和必备读物。

4.思路清。

新教材每课设置两节,基本是先知后行、启思导行、知情意行的逻辑思路,教师和学生用起来思路清、逻辑明、易掌握。

二、把握新体例1.总体把握新教材分为单元、课、框三个层次。

(与旧教材相比少了目题单元是构成教材的基本单位,每个单元由单元导语、正文、单元思考与行动三部分组成。

每框开头由“生活观察”栏目,每课结尾有“启思导行”每一单元结尾有“单元思考与行动”栏目,包括情境思考、实践活动。

生活观察”“探究与分享”是和正文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给予重点关注。

相关链接”“阅读感悟”“方法与技能”栏目,主要是供学生阅读使用的,老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予以讲解。

2.栏目把握生活观察和探究与分享它往往通过呈现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社会生活和文化现象,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从中了解、领悟课文的基本原理。

正确使用“生活观察”和“探究与分享”是正确使用新教材的重要环节。

生活观察”和“探究与分享”提供给学生的是案例、情境和问题。

学生应当从此出发,自己去思考、体验、选择、解决,并在这一过程中判断是不是、能不能、该不该、值不值,让学生自己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从中领悟课文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真切感受到,正文阐释的原理是经过自己思考得出的结论,而不是老师强加的,这些原理就会进入到学生的灵魂深处,化为他们精神世界的一部分,成为他们的血液,流淌在他们的体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德与法治教师如何创造性使用教

——以《走向自立》一课为例在新修订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11》中的“实施建议”中的“教学建议”中,提到教师应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优化教学过程”,“在合理使用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应创造性地组织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教学结构,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其中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则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践性。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践性要求教师授课要从学生生活的实际出发,要紧密联系社会现实,这决定了我们的现行教材必定是滞后的,需要老师关注社会现实,调整教材内容与结构,“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那么,教师怎样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呢?本文以《走向自立》一课为例,以教学过程为线索,阐述笔者的一些相关思考。

一、创造性地导入,有效激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如果导入精彩,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注意力,这会为这节课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导入的方式有很多种,如游戏导入、活动导入、视频导入、情境导入、时事导入等,而这些形式大多要求我们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走向自立》一课与学生生活联系很紧密,这节课的导入比
较容易。

我在讲授本课时,采用了“时事导入”的方式。

当时正值“禽流感”在南方地区较多出现并有向北方发展的趋势,北京出现了一例“人感染禽流感”的确诊病例。

我的导入从“禽流感”开始,问学生最近大家都很关注的影响到我们身体健康的一种现象,学生很自然地说出“禽流感”。

面对“禽流感”,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好预防工作,学生应该学会自己照顾自己,从而引出课题“走向自立”。

时效性如此强的内容,教材上是不可能出现的,这就要求老师能够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补充一些教材上没有的新鲜资料。

二、创造性地讲授新课,落实目标
讲授新课是一节课中的重中之重,从篇幅、内容和时间来讲都是比重最大的。

为了使学生能够在道德与法治课上有切实收获,落实三维目标,教师只是使用教材上的内容、观点和素材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进行内容上的整合、观点上的深化和完善、素材上的丰富。

《走向自立》一课,教材上的内容非常简单,对于初中生来讲不属于其“最近发展区”的知识。

因此,我在讲授此课时,不仅进行了素材的丰富,还进行了观点的深化。

我通过自立问答——自立秘笈——自立考场三个环节将内容呈现并进行活动的开展。

在“自立问答”环节,主要是通过一个表格,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由学生总结出自立的含义和表现。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基础是“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通过回归生活,总结知识,落实知识目标。

之后的“自立秘笈”环节,目的是使学生懂得怎样做到自立,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内容:摆脱依赖、富有主见、积极实践,然而
这样的内容不够深入,我分别加了三个辩证思维的角度摆脱依赖不等于拒绝帮助、富有主见不等于固执叛逆、积极实践不等于盲目行动,这样深化了教材的观点,利于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地看待问题的能力和思维习惯,而且这是非常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这三个提醒非常有必要,学生也似乎被醍醐灌顶,而恍然大悟。

在“自立考场”环节,我预设了两个活动“说一说”和“做一做”,“说一说”是通过《家有儿女》的视频片段引出的,让学生说一说“微波炉的使用方法”,因为这非常贴近学生生活,同学们都非常感兴趣。

还有的同学因为之前不正确的使用微波炉,造成鸡蛋爆裂,一直不敢用微波炉了,通过这节课上其他同学的提示,他又决定试一试。

这种课堂上的自然生成,是教材内容所完不成的。

之后,我呼应“导入”,让同学们说一说“怎样预防禽流感”,这个内容不仅是媒体关注的焦点,而且是学生家长、老师、学生本人都关注的,想学生之所想,才能让学生感兴趣,同学们的回答非常踊跃。

这个环节的设置,一则使这堂课变得浑然一体,每一个环节都是这堂课的有机组成部分,二则实效性强,学生听完以后,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开始注意了。

如果仅仅将授课内容拘泥于教材上的内容,是达不到这样的效果的。

最后的“做一做”的活动,我组织学生进行了“缝纽扣比赛”。

教材只是教师备课的基本依据,它不会将活动设计地这么细、这么具有针对性,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学生动起来,参与到课堂中,发挥优秀学生的榜样作用,使学生在体验中生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下课后,参与到活动中的一个同学来到前面来跟我表达她的感受并要求把作品带回家给家长看,她脸上洋溢着的自信和成功的喜悦,也坚定了我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决心。

丰富素材、深化观点、整合内容,让学生更轻松、快乐地学,用学生更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课堂活动,都是我们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三、创造性地总结提升,升华情感
上一节课,就像写一篇文章,有起承转合,也要有开头结尾。

“总结提升”是一节课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升华学生情感的必经之路。

《走向自立》一课中,我在PPT中设计了一个“步步高”的图案,几个步骤分别代表了自立含义、自立表现、怎样自立,让学生一目了然。

头脑中形成清晰的思维导图,知道这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并思考下位内容。

思维导图的应用,也是对教材的一种创造性地使用,由于结构、篇幅等的限制,教材的内容需要教师进行提炼、整合,让学生更有效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创造性地布置作业,重在落实
道德与法治课是具有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的课程,这三个性质就决定了我们的课堂讲授只有落实到学生实际生活中,才能真正实现三维目标。

新课改启示我们,我们交给学生的不是道德理论,而是要提高学生的道德能力,要让他们真正地用课堂上学的知识知道自己的行为。

所以,布置作业,尤其是实践性的作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过积极的生活是非常有必要的。

《走向自立》一课的结尾,我给学生留作业“自立计划书”,要求学生制定自立计划并付诸实施,我们还会找时间检验实践成果。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应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它的形式多样,如联系时事、丰富素材、深化观点、整合内容、提供方式、实践落实等,本文只是以《走向自立》一课为例,进行了阐述。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内涵还非常丰富,方式非常多样,这有待于我们更多地去研究、挖掘和实施,这对于教师授课、学生学习、落实目标非常必要且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