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习题及部分解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习题及部分解答
1-2 根据图 1 - 5 上四根粒径分布曲线,列表写出各土的各级粒组含量,估算 ② 、 ③ 、 ④ 土的 Cu 及 Cc 并评价其级配情况。
计算Cu 及 Cc 并评价其级配情况
1-3 (题略)
解答提示:含蒙脱石粘性土的工程性质不如含高岭石粘性土好,原因分析: 从黏土矿物内部晶体结构分析。
1-4(题略)
解答提示:黏土颗粒表面带电的主要原因有:同晶置换、破键、吸附作用、离解作用
1-8有一块体积为 60 cm 3 的原状土样,重 1.05 N, 烘干后 0.85 N 。
已只
土粒比重(相对密度)
=2.67 。
求土的天然重度 g 、天然含水量
、干重
度 g d 、饱和重度 g sat 、浮重度 g ' 、 孔隙比 e 及饱和度 S r 解:已知 67.2,85.0,05.1,603====Gs N W N W cm V s 。
求 Sr e sat d ,`,,,,,γγγωγ
%174.743
/8609.8`3/6609.1818470
.01)1(3
/1667.14/%
53.23/3/5.17/===-==++=
=-+=======e
Gs Sr m kN m kN e
e
Gs G e m kN V Ws Ws Ww m kN V W w sat w sat s w d ω
γγγγγγωγγωγ
1-10某工地在填土施工中所用土料的含水量为 5% ,为便于夯实需在土料中加水,使其含水量增至 15% ,试问每 1000 kg 质量的土料应加多少水 ? 1-11用某种土筑堤,土的含水量
= 15 %,土粒比重 G s = 2.67 。
分层
夯实,每层先填 0.5m ,其重度等 g = 16kN/ m 3 ,夯实达到饱和度
= 85%
后再填下一层,如夯实时水没有流失,求每层夯实后的厚度。
1-12某饱和土样重 0.40N ,体积为 21.5 cm 3 ,将其烘过一段时间后重为 0.33 N ,体积缩至 15.7 cm 3 ,饱和度
= 75% ,试求土样在烘烤前和烘烤的含
水量及孔隙比和干重度。
解:已知
烘烤前Sr=1 , W=0.4N, V=21.5cm3, 烘过一段时间后W`=0.33N, V`=15.7cm3, Sr`=75%, 求w w` e e` d γ `d γ
烘过一段时间后,失去水分重量0.07N ,体积为0.07*1000/9.8=7.1429cm3
烘前 Sr=1, Vv=Vw=21.5-Vs (1)
烘后 Sr=0.75=(Vw-7.1429)/(15.7-Vs) (2) 由(1)、(2)求解出:Vs=10.3284cm3 Vw=11.1716cm3 因此:烘前Ww=11.1716*9.8/1000=0.1095N Ws=0.4-0.1095=0.2905N =ω Ww/Ws=37.6936% e=Vv/Vs=1.0816
=d γWs/V=13.5116kN/m3 烘后Ww`=0.1095-0.07=0.0395N =ω Ww`/Ws=13.5972% e=Vv`/Vs=0.5201
γWs/V`=18.5032kN/m3
=
d
1-14 某砂土的重度=17 kN/ m 3 ,含水量w =8.6% ,土粒重度=26.5 kN/ m 3 。
其最大孔隙比和最小孔隙比分别为0.842 和0.562 求该沙土的孔隙比e 及相对密实度Dr ,并按规范定其密实度。
1-16 (题略)
解:已知WL=44%, Wp=28%, W=0.401N, Ws=0.264N。
确定土的名称,讨论土的物理状态和结构特点
Ip=44-28=16
为亚黏土(铁路桥规)或粉质黏土(岩土工程勘察规范)w=(0.401-0.264)/0.264=51.8939%
I L=(51.8939-28)/(44-28)=1.49
为流塑状态。
结构特点:土孔隙中含有一定数量自由水,土颗粒
间联结很弱,在自重作用下会发生相对移动。
1-17 (题略)
解答提示:粘性土特殊的物理性质有:结构性(触变性)、可塑性、胀缩性、冻胀性
1-18 已知1)土W L=39%,Wp=21%。
确定图1-5中四个土样的土名?
解:根据粒径组成2)、4)为中砂,3)为粗砂
1)土:根据Ip=39-21=18,为黏土。
根据塑性图1-33(铁路路基设计规范),为5区粉黏土(CM)
第二章习题及部分解答
2-1(题略)
解答:两种粘性土孔隙比相同,具有分散结构的粘性土渗透性比絮凝结构的小,因为絮凝结构的粘性土中有相当数量的大孔隙。
2-2 (题略)
解答:两种中砂,d10有显著差别,具有不同的渗透性,因为d10越小,不均匀系数越大,级配越好,级配越好的土,粗颗粒间的孔隙被细颗粒充填,孔隙通道变小,则渗透性越弱。
2-3如图所示,在恒定的总水头差之下水自下而上透过两个土样,从土样 1 顶面溢出。
( 1 )已土样 2 底面c -c 为基准面,求该面的总水头和静水头 ;
( 2 )已知水流经土样 2 的水头损失为总水头差的 30% ,求b -b 面的总水头和静水头;
( 3 ) 已知土样 2 的渗透系数为 0.05cm /s ,求单位时间内土样横截面单位面积的流量;
( 4 ) 求土样 1 的渗透系数。
解:
1)c-c:
cm
h z h cm h w w 9090090303030=+=+==++=
2) b-b:
90-h=30*30% - h=81cm cm z h h w 493081=-=-=
3) q=kiA=0.05*(30*30% / 30)*1*1=0.015 cm3/cm2/s 4) k=q / (iA)=0.015/[(81-60)/30]=0.02143cm/s
2-5如图 2 - 17 所示,在 5.0m 厚的黏土层下有一砂土层厚 6.0 m ,其下为基岩(不透水)。
为测定该沙土的渗透系数,打一钻孔到基岩顶面并以 10 -2 m 3 /s 的速率从孔中抽水。
在距抽水孔 15m 和 30m 处各打一观测孔穿过黏土层进入砂土层,测得孔内稳定水位分别在地面以下 3.0m 和 2.5m ,试求该砂土的渗透系数。
图 2 - 17 习题 2 - 5 图(单位: m )
解:由达西定律( 2-6 ),,可改写为:
带入已知条件,得到:
2-6如图 2 - 18 ,其中土层渗透系数为5.0 × 10 - 2 m 3 /s ,其下为不透水层。
在该土层内打一半径为 0.12m 的钻孔至不透水层,并从孔内抽水。
已知抽水前地下水位在不透水层以上 10.0m ,测得抽水后孔内水位降低了 2.0m ,抽水的影响半径为 70.0m ,试问:
( 1 )单位时间的抽水量是多少?
( 2 )若抽水孔水位仍降低 2.0 ,但要求扩大影响,半径应加大还是减小抽水速率?
图 2 - 18 习题 2 - 6 图(单位: m )
2-7在图 2 - 19 的装置中,土样的孔隙比为 0.7 ,颗粒比重为 2.65 ,求渗流的水力梯度达临界值时的总水头差和渗透力。
图 2 - 19 习题 2 - 7 图(单位: cm )
2-9试验装置如图 2 - 20 所示,土样横截面积为 30cm 2 , 测得 10min 内透过土样渗入其下容器的水重 0.018N ,求土样的渗透系数及其所受的渗透力。
图 2 - 20 习题 2 - 9 图 (单位: cm ) 解:
3
/498.9*5/10*041.230
*5*60*10*8.9*100010000*018.05
20/)2080(/7m kN i j s m iA q k kiA q L h i w ======
>---==+=∆=-γ 2-10某场地土层如图 2 - 21 所示,其中黏性土的的饱和容重为 20.0 kN/m 3 ;砂土层含承压水,其水头高出该层顶面 7.5m 。
今在黏性土层内挖一深 6.0m 的基坑,为使坑底土不致因渗流而破坏,问坑内的水深 h 不得小于多少?
图 2 - 21 习题 2 - 10 图 (单位: m )
解: m
h h L h i w 3776.18.98.920`3/)]3(5.7[/=-==+-=∆=γγ
第三章习题及部分解答
3-2 抽取一饱和黏土样,置于密封压力室中,不排水施加围压 30kPa (相当于球形压力),
并测得孔隙压为 30 kPa ,另在土样的垂直中心轴线上施加轴压
Δ = 70 kPa (相当于
土样受到
D —
D
压力),同时测得孔隙压为 60 kPa ,求算孔隙压力系数 A 和
B ?
130
30
33==
∆=∆B B u σ解:
4286.070
30
601
1=-=
∆=∆A AB u σ 3-3 砂样置于一容器中的铜丝网上,砂样厚 25cm ,由容器底导出一水压管,使管中水面高出容器溢水面 。
若砂样孔隙比 e = 0.7 ,颗粒重度
= 26.5
kN/m 3 ,如图 3 - 42 所示。
求:
( 1 ) 当 h = 10cm 时,砂样中切面 a - a 上的有效应力?
( 2 ) 若作用在铜丝网上的有效压力为 0.5kPa ,则水头差 h 值应为多少?
图 3 - 42 习题 3 - 3 图
解:
(1)设从切面a--a 引出一水压管,水柱上升高度为x
k P a
m kN e e x h u cm h h x x h h h i w
s sat w sat w 59035.010*)14*8.910*6235.19(`/6235.197
.018
.9*7.05.26110*)10*1010*(`)
(1425
10
*15101015
)10(2523
222=-==++=
++=
⋅-⋅+=-=+=-++=-++==----σγγγγγγσσ水水水水
(2)
cm
h kPa
h h h u w sat w 96.1925)01.0*8.9/()5.025.0*6235.19(5.001.0*)25()01.0.*25(`=--==++-+=-=水水γγγσσ
3-4根据图 4 - 43 所示的地质剖面图,请绘 A — A 截面以上土层的有效自重压力分布曲线。
图 3 - 43 习题 3 - 4 图
解:
粗砂 3/324.1611)
1(m kN n
n w s =-++=
γγ
粉砂: 3/8.191m kN e
e w
s sat =++=
γγγ
3m 深处 偏上 kPa q z 972.483*324.16== 偏下
kPa
h h z h q c w z 772.581*8.9)33(*)8.98.19(3*324.16)`(=+--+=+-+=γγγ 4 m 深处
kPa
h h z h q c w z 772.681*8.9)34(*)8.98.19(3*324.16)`(=+--+=+-+=γγγ
7m 深处
kPa
h h z h q c w z 772.981*8.9)37(*)8.98.19(3*324.16)`(=+--+=+-+=γγγ
3-5 有一 U 形基础,如图所示,设在其 x - x 轴线上作用一单轴偏心垂直荷
载 P = 6000 kN, 作用在离基边 2m 的点上,试求基底左端压力 和右端压
力。
如把荷载由 A 点向右移到 B 点,则右端基底压力将等于原来左端压力
, 试问 AB 间距为多少?
解:
求出形心位置在O 点 AO=0.7m
1)荷载在A 点时:
I 为基础底面对y 轴的惯性矩
⎰⎰==4230.87m dxdy x I 截面模量
4545.263.3/30.873333.327.2/30.872
21
1===
===c I
W c I
W
基底左端压力
kPa W M A P p 8970.3293333
.327.0*600030600011=+=+=
基底右端压力
kPa W M A P p 2368.414545
.267.0*600030600022=-=-=
2)荷载在B 点时:设AB 间距为x 基底右端压力
m
x kPa
x W M A P p 2727.18970.3294545
.26)7.0(*600030600021==-+=+=
3-6 有一填土路基,其断面尺寸如图 3 - 45 所示。
设路基填土的平均重度为 21kN/m 3 ,试问,在路基填土压力下在地面下 2.5m 、路基中线右侧 2.0m 的点处垂直荷载应力是多少?
图 3 - 45 习题 3 - 6 图(单位: m )
3-7如图 3 - 46 所示,求均布方形面积荷载中心线上A 、B 、C 各点上的垂直荷载应力,并比较用集中力代替此均布面积荷载时,在各点引起的误差(用表示)。
图 3 - 46 习题 3 - 7 图 ( 单位: m)
3-8设有一条刚性基础,宽为 4m ,作用着均布线状中心荷载 p = 100kN/m (包括基础自重)和弯矩 M =50 kN·m/m ,如图 3 - 47 所示。
( 1 )试用简化法求算基底压应力的分布,并按此压力分布图形求基础边沿下
6m 处 A 点的竖向荷载应力,(基础埋深影响不计)。
( 2 )按均匀分布压力图形(不考虑的作用)和中心线状分布压力图形荷载
分别计算 A 点的 , 并与( 1 )中结果对比,计算误差()。
图 3 - 47 习题 3 - 8 图
3-9 有一均匀分布的等腰直角三角形面积荷载,如图 3 - 48 所示,压力为p
( kPa ),试求A 点及B 点下 4 m 处的垂直荷载应力(用应力系数法和纽马克应力感应图法求算,并对比)。
图 3 - 48 习题 3 - 9 图
解:应力系数法
P
P P P k P
P k zN B A zM B zN 03535.0175.021035.0)71.02/2,1(175.0)1,1(21013=-=-====σσσ
3-10有一浅基础 , 平面成 L 形,如图 3 - 49 所示。
基底均布压力为 200 kPa ,试用纽马克应力影响图估算角点 M 和 N 以下 4m 处的垂直荷载应力
?(补充:再用应力系数法计算。
)
图 3 - 49 习题 3 - 10 图
第四章习题及部分解答
4-1、设土样样厚 3 cm ,在 100 ~ 200kPa 压力段内的压缩系数
= 2 × 10
- 4 ,当压力为 100 kPa 时 , e = 0.7 。
求:( a )土样的无侧向膨胀变形模量 ;( b )土样压力由 100kPa 加到 200kPa 时,土样的压缩量 S 。
4-2、有一饱和黏土层,厚 4m ,饱和重度
= 19 kN/ m 3 ,土粒重度
= 27
kN/ m 3 ,其下为不透水岩层,其上覆盖 5m 的砂土,其天然重度 γ = 16 kN/ m 3 ,如图 4 - 32 。
现于黏土层中部取土样进行压缩试验并绘出 e - lg p 曲线,由图中测得压缩指数 C c 为 0.17 ,若又进行卸载和重新加载试验,测得膨胀系数 C s = 0.02 ,并测得先期固结压力为 140 kPa 。
问:( a )此黏土是否为超固结土?( b )若地表施加满布荷载 80 kPa ,黏土层下沉多少?
图 4 - 32 习题 4 - 2 图
解: a)现存覆盖压力<=+=kPa p 1182*195*160先期固结压力kPa P c 140= 此黏土为超固结黏土
b)kPa p z 80==∆σ c p p p >∆+0 027076.0lg lg
00=∆++=∆c
c p p p Cc p p Cs e
m e e
h
s e w
s a t s a t s 0579.018696
.00
0=+∆==--=
γγγγ
4-3、有一均匀土层,其泊松比 = 0.25 ,在表层上作荷载试验,采用面积为 1000cm 2 的刚性圆形压板,从试验绘出的曲线的起始直线段上量取 p = 150 kPa ,对应的压板下沉量 S = 0.5cm 。
试求: ( a ) 该土层的压缩模量 E s 。
( b ) 假如换另一面积为 5000cm 2 的刚性方形压板,取相同的压力 p ,求对应的压板下沉量。
( c ) 假如在原土层 1.5m 下存在软弱土层,这对上述试验结果有何影响?
解:a)MPa pD s E 880.74)
1(20=-=
νπ
Es=
MPa E 456.90
=β
b)cm s pB s
E 118.12)
1((20=⇒-=
νπ
c)该试验方法可计算压板下压缩土层(大致3D 或3B 厚)内的平均变
形模量值。
如果在原土层1。
5米以下存在软弱土层 对刚性圆形压板试验(3D 小于1。
5米),应注意试验所得的平均变形模量不能用于整个压缩土层。
将试验所得的平均变形模量用于计算沉降,比实际沉降量偏小。
对刚性方形压板试验(3B 大于1。
5米)?
将试验所得的平均变形模量用于计算沉降,比实际沉降量偏小。
4-4、在原认为厚而均匀的砂土表面用 0.5m 2 方形压板作荷载试验,得基床系数(单位面积压力 / 沉降量)为 20MPa/m ,假定砂层泊松比 = 0.2 ,求该土层变形模量 E 0 。
后改用 2m × 2m 大压板进行荷载试验,当压力在直线断内加到 140 kPa ,沉降量达 0.05m ,试猜测土层的变化情况。
4-5、设有一基础,底面积为 5m × 10m ,埋深为 2m ,中心垂直荷载为 12500kN (包括基础自重),地基的土层分布及有关指标示于图 4 - 33 。
试利用分层
总和法(或工民建规范法,并假定基底附加压力等 于承载力标准值
),
计算地基总沉降。
图 4 - 33 习题 4 - 5 图
解:用工民建规范方法: 1、分二层
2、压缩层厚度m Lnb b h c 3.9)4.05.2(=-=
3、基底附加压力kPa H p p 2120=-=γ
m z m z 3.9,421==
8452.02113.0*4)6.1,2(41===-
αα 5712.01428.0*4)72.3,2(42===-
αα
4、)(1100-----=i i i i i
i
i z z E p s ααβ m
s m s 0088.00182.021==
m s s s 0270.021`=+=
5、加权值MPa s z p Es 42`
2
20==
-
α 查表2.0=s ψ 6、总沉降量s=0.0270*0.2=0.0054m=5.4mm
4-6、有一矩形基础
,埋深为 2m ,受 4000kN 中心荷载(包括基础自
重)的作用。
地基为细砂层 , 其 ,压缩资料示于表 4 - 14 。
试用分层总和法计算基础的总沉降。
4-7、某土样置于压缩仪中,两面排水,在压力 作用下压缩,经 10min 后,
固结度达 50
,试样厚 2cm . 试求:
( a ) 加载 8min 后的超静水压分布曲线; ( b ) 20min 后试样的固结度;
( c ) 若使土样厚度变成 4cm (其他条件不变),要达到同样的 50% 固结度需要多少时间? 解:a)
)
190.0min /0190.0190.0196.0)4
ex p(8
122
2
2
=====⇒-
-
≈Tv cm t
TvH Cv Tv Tv U (取)(查图表ππ
超静水压:H
z
p H t
Cv H z p u 2sin 8758.0)]4ex p(2sin 2
[22
2ππππ≈⋅-≈ z=0, u=0
z=0.5cm u=0.6193p z=1cm, u=0.8758p 超静水压分布曲线:
b) Tv= 2
H t
Cv ⋅ =0.380 )4
e xp (
8
12
2
Tv U ππ--
≈=0.682
c) t
TvH Cv 2
=不变, 因固结度相同,所以时间因素Tv 也相同
t=10*2*2 / (1*1)=40min
4-8、某饱和土层厚 3m ,上下两面透水,在其中部取一土样,于室内进行固结试验(试样厚 2cm ),在 20 min 后固结度达 50。
求:
( a ) 固结系数
;
( b ) 该土层在满布压力作用下
,达到 90 固结度所需的时间。
4-9、如图 4 - 34 所示饱和黏土层 A 和 B 的性质与 4-8 题所述的黏土性质完
全相同,厚 4 m ,厚 6m ,两层土上均覆有砂层。
B 土层下为不透水岩层。
求: ( a ) 设在土层上作用满布压力 200kPa ,经过 600 天后,土层 A 和 B 的最大超静水压力各多少?
( b )当土层A 的固结度达 50 ,土层B 的固结度是多少?
图 4 - 34 习题 4 - 9 图
4-10、设有一砾砂层,厚 2.8m ,其下为厚 1.6m 的饱和黏土层,再下面为透水的卵石夹砂(假定不可压缩),各土层的有关指标示于图 4 - 35 。
现有一条形基础,宽 2m ,埋深 2m ,埋于砾砂层中,中心荷载 300kN/m ,并且假定为一次加上。
试求:
( a )总沉降量;
( b )下沉总沉降量时所需的时间。
图 4 - 35 习题 4 - 10 图
4-11、设有一宽 3m 的条形基础,基底一下为 2m 砂层,砂层下面有 厚的饱和软黏土层,再下面为不透水的岩层。
试求:
( a )取原状饱和黏土样进行固结试验,试样厚 2m ,上面排水,测得固结度为 90% 时所需时间为 5 h ,求其固结系数;
( b ) 基础荷载是一次加上的,问经过多少时间,饱和黏土层将完成总沉降量的 60% 。
解:a)固结试验:Tv U 4
ex p(8
12
2
ππ-
-
≈)=90% --------Tv=0.848
t
TvH Cv 2==0.848*1*1/5=0.1696 h cm /2
b)饱和黏土层完成 该层 总沉降量的60% 属情况2:
%60)4ex p(1612)2(1)(112
32=-⋅++--≈-+-+=Tv r r U U r r U U B A A ππ
π
黏土层表面处附加应力=k(0,2/3)P0=0.7166P0
黏土层底面处附加应力=k(0,5/3)P0=0.3654P0 r=0.7166/0.3654=1.96 Tv=0.2492
Cv
TvH t 2==0.2492*300*300/0.1696=132240.566h=15.1年
4-12、基础平面尺寸为 6m × 18m , 埋深 2m ,地基为 4m 厚的中砂和 4m 厚的
饱和黏土层,其下为不透水岩层,有关土的各项资料示于图 4 - 36 。
假定中心荷载由零开始随时间按直线增加,到 60 天后达到 32400kN ,以后保持不变。
问:
( a ) 最终地基沉降量是多少?
( b ) 开工后 60 天和 120 天的沉降量是多少?
图 4 - 36 习题 4 - 12 图
解:a) 分层总和法:基底下z=0, =P0=P- =263kPa
z=2 =4kP0=4*0.2291*263=241.01kPa
z=4 =4*0.1766*263=185.78kPa
z=6 =4*0.131*263=137.81kPa
i i zi v e h a S +=-
1σ S1=0.01738m, S2=0.10042 S3=0.07614m
S=0.19394m
b)实际60天相当假定荷载一次加上60/2=30天的沉降量
实际120天相当假定荷载一次加上120-60/2=90天的沉降量
黏土固结系数Cv =0.008317d m /2
情况2:
)4e xp (1612)2(1)(112
32Tv r r U U r r U U B A A ππ
π-⋅++--≈-+-+= r=241.01/137.81=1.75
30天:Tv=0.01559, U=27.752%
实际60天沉降量:(0.10042+0.07614)*0.27752+0.01738=0.06638米
90天:Tv=0.04678 U=0.3310
实际120 天沉降量:(0.10042+0.07614)*0.3310+0.01738=0.07582米
第五章习题及部分解答
5-1、当一土样遭受一组压力( , )作用,土样正好达到极限平衡。
如果此时,在大小主应力方向同时增加压力 D ,问土的应力状态如何?若同时减少 D ,情况又将如何?
解答: 同时增加 ,土样未达极限平衡
同时减少 ,土样破坏
5-2、设有一干砂样置入剪切合中进行直剪试验,剪切合断面积为 60cm 2 ,在砂样上作用一垂直荷载 900N ,然后作水平剪切,当水平推力达 300N 时,砂样开始被剪破。
试求当垂直荷载为 1800N 时,应使用多大的水平推力砂样才能被剪坏?该砂样的内摩擦角为多大?并求此时的大小主应力和方向。
5-3、(题略)
解答:两种土样在垂直压力为900 ,水平推力为300时被剪切破坏,
说明黏土的内摩擦角比砂土小。
c S S n +==黏土黏土砂
砂φσφσtan tan
当增加相同垂直压力,砂土的抗剪强度更大,因为
黏土黏土黏土砂
砂砂n n c S S φσφσφσφσtan tan tan tan ∆++=∆+= 黏土砂n φσφσtan tan ∆>∆
5-4、设有一含水量较低的黏性土样作单轴压缩试验,当压力加到 90kPa 时,黏性土样开始破坏,并呈现破裂面,此面与竖直线呈 35 °角,如图 5-39 。
试求其内摩擦角 j 及黏聚力 c 。
图 5 - 39 习题 5 - 4 图
5-5、某土样作直剪试验,测得垂直压力 p =100kPa 时,极限水平剪应力 τ f =75kPa 。
以同样土样去作三轴试验,液压为 200kPa ,当垂直压力加到 550kPa (包括液压)时,土样被剪坏。
求该土样的 j 和 c 值。
解:由直剪试验:c tg +=φ10075
由三轴试验:
)2
45(2)245(550200)245(2)245(2213φφφφσσ-⋅--=⇒-⋅--=tg c tg tg c tg
由以上两式求解出
或通过作图直接得到
5-6、某土样内摩擦角 j =20 °,黏聚力 c =12 kPa 。
问( a )作单轴压力试验时,或( b )液压为 5 kPa 的三轴试验时,垂直压力加到多大(三轴试验的垂直压力包括液压)土样将被剪破?
5-7、设砂土地基中一点的大小主应力分别为 500 和 180 kPa ,其内摩擦角 j =36 °。
求:
( a )该点最大剪应力为若干?最大剪应力作用面上的法向应力为若干? ( b )哪一个截面上的总剪应力偏角最大?其最大偏角值为若干? ( c )此点是否已达极限平衡?为什么?
( d )如果此点未达极限平衡,若大主应力不变,而改变小主应力,使达到极限平衡,这时的小主应力应为若干?
5-8、已知一砂土层中某点应力达到极限平衡时,过该点的最大剪应力平面上的法向应力和剪应力分别为 264 kPa 和 132 kPa 。
试求:
( a )该点处的大主应力 和小主应力 ;
( b )过该点的剪切破坏面上的法向应力
和剪应力 τ f ;
( c )该砂土内摩擦角;
( d )剪切破坏面与大主应力作用面的交角 α 。
5-10、对饱和黏土样进行固结不排水三轴试验,围压
为 250 kPa ,剪坏时的压力差 ( - ) f =350 kPa ,破坏时的孔隙水压 u f =100 ,破坏面与水平面夹角 j =60 °。
试求:
( a )剪裂面上的有效法向压力
和剪应力 τ f ;
( b )最大剪应力
和方向?
解;a)破裂面与水平面(即大主应力作用面)夹角为245φ+
=60
内摩擦角为=φ30 破裂面上总法向压力kPa f 5.287sin 223131=--+=
φσσσσσ 有效法向压力kpa f 5.1871005.287`=-=σ
剪应力=f τkPa 55.151cos 23
1=-φσσ
b) 最大剪应力=350/2=175kPa
最大剪应力的切面与大主应力作用面的夹角为45
5-12、(题略)
解:地面下3米深处,土样的前期固结压力=20*3=60
试验中,固结压力为120,小于土样的前期固结压力,
所以土样为正常固体结黏土(C=0)
如固结压力为150 ,估计轴向加压 =100 时,土样被剪破。
(根据)25.0150
*2120*280802sin 311=+=+=+∆∆=x x cu σσσφ 总应力强度指标:048.140==cu cu C φ
有效应力强度指标:
``311
`162.223846.0)
56120(*280802sin 5680*7.0==-+=+∆∆===∆=∆φσσσφσkPa
A u f C`=0
若在15米深处取出土样,进行固结快剪试验,测得的C 、φ 值不同,
因为:土样的前期固结压力=20*15=300 ,大于固结压力,土处
于超固结状态,试验所得φ,0≠C 值也不同。
第六章习题及部分解答
6-1、有一条形基础,宽度 b = 3m ,埋深 h = 1m ,地基土内摩擦角 j =30 °,黏聚力 c =20kPa ,天然重度
=18kN/m 3 。
试求:
( a )地基临塑荷载;
( b )当极限平衡区最大深度达到 0.3 b 时的均布荷载数值。
解:
a) H H c p a γφ
πφγφπ++-+⋅=2/cot )cot (=259.168 kPa b) kPa H ctg b H ctg c p 386.3332/)3.0(=++-++⋅=
γφ
πφγγφπ 6-2、(题略) 解:kPa H c p a 8.80=+=γπ
地基中以基底宽度为直径的半圆弧上各点首先达到极限平衡 6-3、(题略)
解;砂土临塑荷载=H ctg H γφ
πφπγ++-2/=0(表面荷载) 黏土临塑荷载=```H c γπ+=π`c (表面荷载)
,所以黏土临塑荷载更大
埋深为:`2/````2/γγφ
πφπγπγπγφ
πφπγ-++-==+=++-ctg c H H H c H ctg H 6-4、某浅基的埋深为 2m , 平面尺寸为 4m × 6m , 地基为亚黏土
, =18kN/m 3 , j =20 ° ,c=9kPa 。
试用勃朗特—维西克公式,并考虑基础形状的影响,计算地基极限荷载。
6-6、水塔基础直径 4m ,传递中心垂直荷载 5000kN ,基础埋深 4m ,地基土为中等密实未饱和细砂,
=18kN/m 3 , j =32 °,求地基强度安全系数(用勃朗特—维西克公式)。
6-7、某地基表层为 4m 厚的细砂,其下为饱和黏土,地下水面就是地表面,如图 6-20 所示。
细砂的
s =26.5KN/m 3 , e =0.7 ,而黏土的 w L = 38% , w P =20% , w =30% ,
s =27KN/m 3 ,现拟建一基础宽 6m ,长 8m ,置放在黏土层面(假定该层面不透水),试按《桥规》公式计算该地基的容许承载力[ ]。
(或试用《建规》计算地基承载力设计值,已知承载力回归修正系数 ψ i =0.9 )。
图 6 - 20 习题 6 - 7 图
解;《桥规》 黏土L I =0.56 e=0.8
查表6-3 地基基本承载力0σ=234kPa
查表6-9
取饱和容重计算。
以因为持力层不透水,所22211043.263)34(*62.19*5.10234)
3()2(][γγγσσkPa H k b k =-++=-+-+=
《建规》 查表6-11 承载力基本值0f =215kPa
承载力标准值kPa f kPa
f k k 85.2121.15.193215*9.0===
承载力设计值
取
细砂的浮容重计算取饱和黏土的浮容重;0010.257)
5.04(*82.9*
6.1)36(*56.9*3.05.193)
5.0()3(γγγηγηkPa d b f f d b k =-+-+=-+-+=
6-8、某地基由两种土组成。
表层厚 7m 为砾砂层,以下为饱和细砂,地下水面在细砂层顶面。
根据试验测定,砾砂的物理指标为: w =18% ,
s =27KN/m 3 , e max =1.0 , e min =0.5 , e =0.65 。
细砂的物理指标为:
s =26.8KN/m 3 , e max =1.0 , e min =0.45 , e =0.7, Sr =100% 。
现有一宽 4m 的桥梁基础拟放在地表以下 3m 或 7m 处,试从地基的强度的角度来判断,哪一个深度最适于作拟定中的地基(利用《桥规》公式)。
地质剖面示于图 6-21 。
图 6 - 21 习题 6 - 8 图
解;《桥规》
如将基础放在地表以下3米处,持力层为砾砂层
k P a
H k b k k P a
e e e e Dr 48.7040)24(*31.19*4550)
3()2(][55066,7.0221100min
max max =+-+=-+-+==-=--=γγσσσ,查表为密实状态 如将基础放在地表以下7米处,持力层为饱和细砂层
算取饱和细砂的浮容重计
)(,查表为中密状态1221100min
max max 72.46137*31.19*3)24(*0.10*5.1200)
3()2(][20066,545.0γγγσσσkPa H k b k kPa
e e e e Dr =-+-+=-+-+==-=--=
通过计算比较得出,从地基强度角度判断,基础放在地表以下3米深处更好。
6-9、有一长条形基础,宽 4 m ,埋深 3m ,测得地基土的各种物性指标平均值为:
=17kN/m 3 , w =25% , w L =30% , w P =22% ,,
s =27kN/m 3 。
已知各力学指标的标准值为: c =10kPa , j =12 °。
试按《建规》的规定计算地基承载力设计值:
( 1 )由物理指标求算(假定回归修正系数 ψ i =0.95 );
( 2 )利用力学指标和承载力公式进行计算。
第七章习题及部分解答
7-11、某一挡土墙高为 H ,墙背垂直,填土面水平,土面上作用有均布荷载 q 。
墙后填土为黏性土,单位黏聚力为 c ,重度为
,内摩擦角为 j 。
用郎肯理论计算作用在墙背上的主动土压力,并讨论 q 为何值时墙背处将不出现裂纹? 解:2
45tan(2)245(tan 2φφγ---=c z p a ) Pa=0, z0=)2
45(tan 2φγ-c 实际墙顶:z1=q/γ, Pa=q 2
45tan(2)245(tan 2φφ---c ) 实际墙底:z2=q/γ+H, Pa= q 245tan(2)245(tan 2φ
φ---c )+H
)2
45(tan 2φγ- 当z1>=z0, 墙背处将不出现裂缝,即)245(tan 2φ-≥
c q
此时主动土压力为 )2
45(tan 21)]245(tan 2)245(tan [222φγφφ-+---=H c q H Ea 当z1<z0,墙背将出现裂缝,裂缝深度=z0-z1
此时主动土压力为
21=Ea [q 245tan(2)245(tan 2φφ---c )+H )245(tan 2φγ-]*(H-)245(tan 2φγ-c + q/γ)
7-12、汝图 7-44 所示挡土墙,墙背垂直,填土面水平,墙后按力学性质分为三层土,每层土的厚度及物理力学指标见图,土面上作用有满布的均匀荷载 q =50kPa ,地下水位在第三层土的层面上。
试用朗肯理论计算作用在墙背 AB 上的主动土压力 p a 和合力 E a 以及作用在墙背上的水平压力 p w 。
7-13、某一挡土墙高为 H ,墙背垂直,填土面水平,如图 7-45 所示。
墙后填土分为三层,其主要物理力学指标已在图中标注,试用朗肯土压力理论求各层土的主动土压力 p a 和合力 E a 。
图 7 - 45 习题 7 - 13 图
7-14、某挡土墙高为 6m ,墙背垂直、光滑,填土面水平,土面上作用有连续均匀荷载 q =30kPa ,墙后填土为两层性质不同的土层,他物理力学指标见图 7-46 所示。
试计算作用于该挡土墙上的被动土压力及其分布。
图 7 - 46 习题 7 - 14 图
解:h1=30/18=1.6667m
)2
45tan(2)245(tan 2φφγ+++=c z p p 墙顶处:z=1.6667m , )245tan(2)245(tan 2φφγ+++
=c z p p =104.034kPa 4米处: z=5.6667m, )245tan(2)245(tan 2φφγ+++
=c z p p =250.886kPa h2=(30+18*4)/20=5.1m
4米处: z=5.1m, )245tan(2)245(tan 2φφγ+++
=c z p p =307.828kPa 6米处: z=7.1m, )245tan(2)245(tan 2φφγ+++
=c z p p =406.384kPa 分布图形
===
=2212.714184.70921x kN E x kN E a a ,方向水平,作用点,方向水平,作用点
补充题 挡墙的墙背竖直,高度为 6m ,墙后填土为砂土,相关土性指标为: g =18kN/m , j =30 ° ,设 d 和 b 均为 15 ° ,试按库仑理论计算墙后主动土压力的合力 E a 的大小。
如用朗肯理论计算,其结果又如何?
解:按库仑理论,由公式( 7-27 ),有:
由公式( 7-26 ),有:
按朗肯理论,因为填土面倾斜,由公式( 7-20 ),有:
算得总土压力:
两种方法算出的E a 相同。
第八章习题及部分解答
8-3、(题略)
解:稳定参数=18*6/10=10.8
查图8-12得:土坡最大坡角=49度
8-4、(题略)
解:稳定参数=19.3*9.15/29.3=6.0
=13.7/9.15=1.5
查图8-12,边坡坡度=30度
8-5、(题略)
解:查图8-12,稳定参数=9.2
临界高度=9.2*20/16=11.5米
8-6、(题略)
解:查图8-12,稳定参数=5.25
粘聚力=18.2*6/5.25=20.8k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