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必备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教师必备知识
1、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社会素质。
2、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是: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3、消除教师的职业倦怠要做到:
第一:改变观念,教师要学会正确看待自己的工作。
第二:积极的应对,努力使自己成为更加内控的人。
第三:学校要形成良好的风气,增强教师间的人际关系,特别是领导与教师的关系。
第四:要充分认识自己所承担角色的多样性,要正确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第五:合理的饮食和锻炼。
4、终身学习的涵义是指:处于现代社会中的人,学习是不能一次性完成的,需要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终身教育是现代社会的产物。
5、新制定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增加了保护学生安全、抵制有偿家教、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终身学习等内容。
6、治理乱办班乱补课教师要做到:不组织学生有偿补课;不动员或变相动员学生参加校外办学机构的补习,或为其提供生源;不向学生推销教辅材料及其它商品;不索要或接受学生家长的礼金及其它财物等。
7、教师仪表端庄,格调高雅的含义是指:仪容要整洁;服饰要朴素美观;举止适度端庄。
8、中小学新型的师生关系基本要求是:民主平等,亲密和谐;爱生尊师,相互配合;教学相长,共创共享;心理相容,互相接纳。
9、新课程中教师角色职业理念的转变是:在职业观上,要从“教书匠”向“教育家”转变;在主体观上,要从“师本教育”向“生本教育”转变;在价值观上,要从“知识化身”向“人格化身”转变;在师生关系上,要从“师道尊严”向“以生为友”转变;在责任观上,要从“为学生升
学负责”向“为学生的一生负责”转变;在教学观上,要从“为教而教”向“教是为了最终达到不需要教”转变。
10、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是: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学习的促进者;由课程的传授者转化为课程的开发者;由教学的实践者转化为课程的研究者。
11、开展班级活动常见的形式有:系列性主题班会;活动性班级活动;知识性班级活动;节日性班级活动;教育性班级活动;及时性班级活动。
12、开展班级活动要做到五个结合:社会需要、教师需要、学生需要相结合;科学性、规律性、时代性相结合;针对性、预见性、持久性相结合;他助、互助、自助相结合;多样性、艺术性、新颖性相结合。
13、现代学生观的基本内容是: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学生是独立社会地位和权利的主体。
14、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是:心理发展很迅速;心理发展协调性;心理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心理发展和变化具有较大的可塑性。
15、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是:动荡性;闭锁性;社会性;过渡性。
16、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学会学习,人际交往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常识。
17、良好的人际交往态度表现在:尊重、宽容、真诚、理解、给予爱。
18、中学生不良行为的主要表现有:行为放纵;学习缺乏自觉性、主动型;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缺乏诚信;追求享乐。
19、矫正中学生不良行为的应对措施有:培养正确的行为评价能力;培养学生意志力与自我调节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学校与家庭积极配合;强化制度管理;奖惩强化教育。
20、当代学生的特点是:主体意识增强;信息获取方式多样;受多元文化冲击较大;受同辈群体影响较大。
21、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常采取的途径有:教育教学中的心理辅导;开设心理辅导课程;个别辅导;团体辅导。
22、发生学生伤害事故,解决的途径有:学校与受伤害学生或家长协商方式解决;双方自愿,可以书面请求主管教育行政部门进行调解;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也可以依法直接提起诉讼。
23、《未成年人保护法》保障的对象是:未满18周岁的公民。
24、保护未成年人的基本原则是: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教育和保护相结合。
25、未成年人拥有的合法权益是: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享有受教育权,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尊重和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未成年人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平等的享有权利。
26、在尊重学生受教育权利方面学校应当做到: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做到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不得违反法律规定和国家规定开除未成年学生。
27、在保障学生身体发展方面学校应当做到:与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互相配合,保证未成年学生的睡眠、娱乐和体育锻炼时间,不得加重其学习负担。
28、学校精神文化的理想成分体现在:创造美好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得到充分、和谐、全面的发展。
29、班主任不仅是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还是成长发展中的儿童少年的精神关怀者。
30、教育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
31、教育目的的功能主要有:导向功能、选择功能、激励功能、评价功能。
32、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颁布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计划。
33、学生的身心发展条件对课程的制约作用表现在:课程设计目标;课程设置;教材编制。
34、构成教学过程最基本的因素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
35、我国中小学教学的组织形式有:班级授课、现场教学、个别指导、复式教学。
36、《教师法》的立法依据是:宪法依据、客观依据、常规依据。
37、学校课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影响课程的主要因素是:社会和学生。
38、在学校,课程设计的表现方式是: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
39、在学校中对教学质量影响的人际关系有很多,但最直接、最具体、最主要的人际关系是:教师之间的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及学生之间的关系。
40、学生学业评价具体包括四个方面:学生对各门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各种学习能力的发展水平;实验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学习的情感状态。
41、教学评价的作用有:指导和改进功能;鉴定功能;激励功能;诊断功能。
42、依据我国教育目的的要求,根据教学的特点和规律,教学过程中遵循的教学原则是: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43、教学反思的步骤有:填写问卷调查表;召开学生座谈会;检查学生作业;与同事交流;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
44、下列著作的作者是:
《论语》——孔子《学记》——乐正克
《师说》——韩愈《语录》——朱熹
《存学篇》——颜元《教育论》——斯宾塞
《大教学论》——夸美纽斯《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布卢姆
《民本主义与教育》——杜威《普通教育学》——赫尔巴特
《教育与发展》——赞可夫《教育过程》——布鲁纳
45、下列心理学派创始人是:
构造主义心理学——冯特机能主义心理学——詹姆士
行为主义心理学——华生精神分析心理学——弗洛伊德
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和罗杰斯完形主义心理学——韦特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