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沭泗流域年降水和年地表水资源量演变趋势

合集下载

临沂市水利基本情况

临沂市水利基本情况

临沂市水利基本情况临沂市地处鲁东南,东邻日照,西连枣庄、济宁和泰安,北接潍坊、淄博,南界江苏,总面积17184平方公里。

现辖3区9县,180个乡镇,总人口1036万人。

市域地貌特征属鲁东南低山丘陵区,地形总体呈西北高、东南低之势,山丘区约占72%。

境内北部为沂蒙山区,群山起伏、沟壑纵横、水库众多,河道切割深、比降陡。

南部为冲积平原,河网密布、地势低洼。

经过多年建设,全市共建成各类水利工程9万余处,其中水库901座,塘坝6972座,机电井3.7万眼,初步形成具有防洪、供水、灌溉、发电、养殖等综合功能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

一、气象水文临沂市属温带季风区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具有气候适宜、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等特点。

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818.8毫米,时空分布不均,年际、年内变化较大,年际有丰枯周期性交替性变化规律。

年内降雨主要集中在汛期,6~9月份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5%,暴雨则多发生在7~8月份。

最大降雨量为1974年1149.3毫米,最小降雨量为1988年501.2毫米。

全市年平均径流深272.5毫米,年平均陆面蒸发量507~563毫米、水面蒸发量889~1128毫米。

二、水资源临沂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55.4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46.8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19.2亿立方米。

人均占有水资源量535立方米。

全市各类水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设计供水能力为41.3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工程设计供水能力为33.3亿立方米。

全市工农业生产用水水源主要是上游水库、河道区间径流拦蓄及部分地下水,临沂城市生活用水水源主要为岸堤水库和城区地下水。

三、河流临沂市水系发达,呈脉状分布。

全市有大小河流1800余条,其中10公里以上河道251条,分属沂河、沭河、中运河、湖东、沿海诸河等五大水系。

沂河、沭河是流经全市的两条重要骨干行洪河流。

沂河全长333公里,流域面积11820平方公里,其中临沂境内全长188公里,流域面积9383平方公里。

徐州市水文特性

徐州市水文特性

徐州市水文特性(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徐州分局,江苏,徐州邮编221006)摘要:介绍了徐州市的自然地理环境状况,根据多年的水文统计资料,分析了降水、蒸发、径流、泥沙和水质等水文特性,为区域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及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水文依据。

关键词:徐州; 水文; 特性Hydr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Xuzhou CitySHI-Gui-Ju1, QIAN-Xue-Zhi2, ZHENG-Chang-Ling3, ZHANG-Jing4CHEN-Wei-Dong5, WU-Cheng-Geng6,(Xuzhou Branch of Jiangsu 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 Survey Bureau,Xuzhou 221006, Jiangsu Province)Abstract: In this paper, natural geological environment in Xuzhou City is introduced. Moreover, we analyze rainfall, evaporation, runoff, silt and water quality main hydr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which provide hydrological foundation for regional water resources utilization and protection and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words: Xuzhou City; Hydrology; Characteristics1 自然地理概况1.1地理位置徐州市位于江苏省西北部,东经116°22′~118°40′,北纬33°43′~34°58′,东西长约210km,南北宽约140km,土地总面积11258km2。

江苏省2002年水资源公报

江苏省2002年水资源公报

江苏省2002年水资源公报2002年水资源公报一、来水分析计算(一)降水量2002年全省平均降水量922.2mm,折合降水总量941.4亿m3,比多年平均(1956 ~2002年系列)偏小7.3%,比2001年偏大6.0%,在1956至2002年降水量系列排列中居第33位,属于偏枯年。

全年降水量地区分布不均匀,实测年降水量最大为太湖湖西区成章站1926.4mm,最小为丰沛区徐鲍庄站385.6mm,前者为后者的5.0倍,年降水量等值线变幅在600~1600mm,其中,徐州丰沛和沂北地区雨量较小,在400~600mm之间,淮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在600~1000mm之间,长江干流及太湖东部地区在1000~1400 mm之间,太湖湖西山区雨量较大,在1600mm以上。

与多年平均比较,年降水量淮河流域偏小20.0%,长江下游干流区偏大6.6%,太湖区偏大13.9 %,各行政分区降水量大部分比多年平均偏小,其中,连云港市、徐州市和宿迁市分别偏小30.1%、28.3%和24.3%,而镇江市、苏州市和常州市则比多年平均偏大17.5%、15.9%和15.1%。

2002年降水量年内分布悬殊,汛期(5~9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比值一般在50%到80%之间,平均为63.7%,其中,沂沭泗流域平均为79.1%,淮河中上游为70.5%,淮河下游区为61.7%,长江下游干流为58.5%,太湖流域为58.1%。

今年我省淮河以南地区6月19日入梅,7月8日出梅,梅期长19天,较常年梅期短2天。

沿江苏南地区梅雨量为173.8mm,比常年梅雨量偏少17%。

(二)地表水资源量2002年全省地表水资源量185.72亿m3,相当于年径流深181.9mm,比2001年地表水资源量181.41亿m3多4.31亿m3,比多年平均(1956~2002年系列)地表水资源量253.19亿m3偏小26.6%,在1956~2002年系列中排第31位。

流域分区地表水资源量与多年平均值比较,淮河流域偏小62.5%,长江下游干流偏小1.7%,太湖流域偏大33.2%。

沂沭泗流域水库水环境生态健康评估

沂沭泗流域水库水环境生态健康评估

沂沭泗流域水库水环境生态健康评估作者:李睿张丰元张扬临沂第四中学2013年2月5日摘要:作者于2012年6月—2012年8月分别在夏秋两季对岸堤水库和跋山水库进行两次取样,以研究水库水环境是否安全为主旨,用乙醇法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和PH是影响Chla的主要指标,总磷对水体中Chla的相关性较小。

具体表现为:水温>PH>总磷。

检测出总磷含量略高于国家Ⅲ类水限值,主要原因可能与网箱养殖有关,建议有关部门制定法规,限制网箱养殖面积,适当投放鳙鱼以净化水体。

关键词:岸堤水库;跋山水库;Chla;水温;PH;总磷;网箱养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饮用水水质安全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据科学界估计,有70%的人口喝不上清洁水,每年仍有4200多亿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35.5亿立方米的淡水。

以上数据足以证明,水资源的安全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课题[1]。

中国于1984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将保护水质安全的工作上升到国家战略。

山东省于2000年起颁布了《山东省水污染防治条例》旨在防治水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

临沂市环保局也明确了四项措施,加强保护饮用水源地[2]。

沂沭泗水系是淮河流域内一个相对独立的水系,系沂、沭、泗三条水系的总称,位于淮河流域东北部,北起沂蒙山,东临黄海,西至黄河右堤,南以废黄河与淮河水系为界。

全流域介于东经114o45′~120o20′,北纬33o30~36o20′之间,东西方向平均长约400公里,南北方向平均宽不足200公里。

流域面积7.96万平方公里,占淮河流域面积的29%。

沂沭泗水系主要水库有岸堤水库、跋山水库和石粱河水库。

岸堤水库是山东省第二大水库,是临沂市饮用水源地。

位于山东省中南部(东经117°45′—118°15′北纬35°27′—36°02′)地处著名的沂蒙山区腹地,始建于1959年,蓄水7.82亿立方米。

灌溉面积10.7万公顷,每年平均向下游供水3.79亿立方米[3]。

沂沭河流域某河流水质变化规律及原因分析

沂沭河流域某河流水质变化规律及原因分析

沂沭河流域某河流水质变化规律及原因分析作者:张明星孔祥龙李建红来源:《环球市场》2019年第15期摘要:本文選取汶河(兰陵境内)为研究对象,统计近5年(2014年1月-2018年12月)汶河南桥断面水质(以氨氮、总磷为参考因子)变化情况,总结水质变化规律,分析水质变化原因,并提出针对性措施,以为区域环境管理和水环境保护提供有用借鉴。

关键词:沂沭河流域;水质变化;规律及原因一、简介沂沭河是沂河和沭河水系的合称,是淮河流域沂沭泗河中较大的河流,北起山东,南至江苏,终入黄海。

沂沭河流域在临沂市境内面积有13320km2,该地区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气温适宜,光照充足,四季分明。

文章选取汶河(兰陵境内)为研究对象,汶河发源于兰陵县贾庄驻地,在南桥镇界坊南入江苏,于杏树村西大墩涵洞入苍邳分洪道后汇入中运河。

在兰陵县境内全长22.55KM,流域面积164km'。

汶河的污染源主要为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流域内工业企业较少,是典型面源污染型河流。

二、水质变化情况数据来自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水体氨氮、总磷指标的监测结果,按照月度平均值统计两指标的变化情况,如图1、图2所示。

三、水质变化规律及原因分析从图1水体氨氮的变化曲线可以看出,水体氨氮在一年中变化规律明显,每年都有一到两最高点,最高点主要分布在6-9月份。

2014年水体氨氮最高点在6月,其他月份均保持在较低水平;2015年高点在7月,6月、8月水体氨氮平均值也明显超出地表水环境质量IV水质限制;2016年高点在8月,7月、9月水体氨氮平均值也明显超出地表水环境质量IV水质限制;2017年高点在7、8月,两月数值基本持平;2018年高点在9月,略超出地表水环境质量IV 水质限制,其余月份均不低于地表水环境质量IV水质限制。

从图2水体总磷的变化曲线可以看出,水体总磷污染程度较严重。

2014年水体总磷浓度超出水环境质量IV水质限制的月份有4、5、6月,高点在5、6月;2015年水体总磷浓度超出水环境质量IV水质限制的月份有5、6、7、8月,最最高点在5月;2016年水体总磷浓度超出水环境质量IV水质限制的月份有7、8、9、10月,最高点在7月;2017年水体总磷浓度超出水环境质量IV水质限制的月份有5、6、7、8、9月,最高点在7月;2018年水体总磷浓度超出水环境质量IV水质限制的月份有8、9月,最高点在8月。

沂河行洪水位变化初探

沂河行洪水位变化初探
进行 了初 步探讨 。

2. “ 85 ” 洪 水概


1 9 9 3 年8 月4 ~5日,沂沭河流域普


2 0年 一 遇 设 计 洪 水 位 变 化
髓 l 删
情 况
通过 对 沂河 1 9 8 1年 、 2 0 0 1 年 大 断 面测量资料计 算 2 0年一遇设 计洪 水位变化可 以得 出,水 面曲线有较大 变化 , 沂河行洪 能力增加 , 洪水位平均
7 1 . 9 3
6 1 . 7 3
( m3 / s ) 3 9 0
— 2 1 0
- 9 0
( m) 一 O . 3 3
— 2 . 2 6
—2 . 61
葛沟
角 沂
临 沂
1 8 0 0
4 2 6 0
耐佃 ‘ 片, 目 婶: 升)
图1 临沂站“ 8 . 5 ” 洪水和“ 7 . 1 0 ” 洪水流量过程线比较 图
教 防汛与抗旱j l
表 1 沂河 、 枋河控制站流量 水位 比较表
“ 85 ” 洪 水

河 名
站 点
洪峰 流 量
相 应 水 位
“ 7 . 1 0 ” 洪 水 洪峰 流 量 相 应 水 位

定的可比性 。 1. 来自 71 0 ” 洪 水概.
7月 1 0日 3时 3 0分 沂河 临沂站水

位 开始起涨 , 起 涨流量 7 8 0 m 3 / s , 1 3时 3 0 分出现 1 9 9 3年以来 2 0年 中最大洪 峰流
( 1 ) 雨情
0 5 0 m 3 / s , 临沂站流量 l 0小 时增加 了 临沂市 2 0 1 2年 1 — 6月 累计降雨 量 8

未雨绸缪狠抓落实沂沭泗水利管理局扎实做好今年防汛准备工作

未雨绸缪狠抓落实沂沭泗水利管理局扎实做好今年防汛准备工作

未雨绸缪狠抓落实沂沭泗水利管理局扎实做好今年防汛准备工

唐劲松;徐旭
【期刊名称】《治淮》
【年(卷),期】2003(000)008
【摘要】@@ 今春以来,沂沐泗流域气候异常,降雨偏多,据统计,全流域1~4月份降雨较常年偏多25%,2~4月份偏多33%.5月6日全流域又降了大到暴雨,这是历史上比较少见的.沂沭泗流域防洪工程经过多年治理,整体防洪标准较以前已有较大提高,但沂沭泗直管工程仍存在着防洪标准低、控制性涵闸带病运行、河湖堤防险工隐患多等问题,严重影响防汛安全,因此,2003年沂沭泗流域防汛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总页数】2页(P7-8)
【作者】唐劲松;徐旭
【作者单位】淮委沂沭泗水利管理局,221009;淮委沂沭泗水利管理局,221009【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8
【相关文献】
1.淮河防总检查组检查沂沭泗防汛准备工作 [J], 任葵;陈强
2.沂沭泗局扎扎实实做好今年的防汛工作 [J], 唐劲松;魏蓬
3.多措并举突出重点沂沭泗水利管理局积极做好2010年防汛抗旱准备工作 [J],
4.水利部淮委沂沭泗局骆马湖水利管理局 [J],
5.水利部淮委沂沭泗局骆马湖水利管理局 [J], 张智酝;常贵;陈国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沂河流域山东段径流演变特征及影响

沂河流域山东段径流演变特征及影响

·946·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53卷3.5.2计算结果及分析综上图表信息可知:水泉小学项目最不利教学楼的最不利阅览室的室内噪声级昼间为30.8dB(A),夜间为35.8dB(A),楼板标准碰撞声压级≤62db。

通过计算分析,可得室内噪声级为:昼间:60-29.2=30.8dB(A);夜间:50-14.2=35.8dB(A)。

影响学校建筑的主要功能房间的噪音分为两种,一种是建筑物的外部噪声源通过建筑围护结构向室内传播的噪声,另一种是建筑内部设备的噪音和振动,通过空气扩散到其他空间。

在该学校建筑中,可以通过隔声、吸声、消声以及隔振等技术措施来削减室内噪声[10],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增强建筑物围护结构的隔声能力,对于噪声较大的使用空间进行建筑构件上的隔声处理,防止其对周围教室的干扰;二是对设备进行降噪消声处理,设置消声器等装置,减少噪声的传播;三是对建筑进行隔振处理,在建筑构件上切断或降低声音的传播,避免固体传播造成室内噪声干扰;四是对于会议室等大型空间,控制室内混响时间,防止产生共振让人体感到不适。

4结论经过本文的计算与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参照国家绿色建筑标准,基于绿建分析软件的分析结果从风环境、光环境、暖通、声环境四个方面对该学校项目进行评分,最终参照标准得出该设计项目为二星级绿色建筑;2)项目的室外风环境需要进行绿化种植来削减涡流降低风速;室内需要增大侧窗面积或补充人工光源来改善建筑室内远窗处的光照舒适度;通过调整围护结构的材料,降低围护构造的传热系数,提高建筑的保温性能,提高节能效率;并通过建筑构件的隔声、吸声、消声以及隔振等技术处理来使室内声环境更加舒适;3)将改造后的建筑设计再次进行模拟,判断该建筑绿建评分是否提高,为达到三星级运营绿色建筑提出优化设计方案,同时也为该类型的学校建筑后续绿色建筑设计提供改造设计思路。

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GB/T50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2]沈小东,胡望社,肖益民,等.重庆某绿色建筑模拟能耗计算分析[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3,35(增刊1):177-180[3]王建廷,张畯.基于堪舆格局的绿色建筑室外风环境模拟优化[J].建筑科学,2018,36(6):15-22[4]王欣怡,吴贤国,柳海东,等.基于gbXML的建筑信息模型绿色建筑分析及评价[J].工业建筑,2020,50(7):190-197,40 [4]杨远丰,莫颖媚.多种BIM软件在建筑设计中的综合应用[J].南方建筑,2014(4):26-33[6]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绿色建筑技术导则[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7]汪阔,沈炼,韩艳,等.基于修正SSTk-ω湍流模型的建筑群风环境数值分析[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53(3):386-392[8]李立力,张亮亮,刘纲,刘书洋,郑尚龙.某绿色建筑风环境数值模拟分析[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5,37(S2):215-218[9]董中旭,刘杰,梅建,等.无频闪教室光源保护学生视觉功能的应用与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2004(4):480-481[10]邹瑜,徐伟,王东旭,等.全文强制工程建设国家标准GB55016—2021《建筑环境通用规范》标准解读[J].建筑科学,2022,38(2):7-13,216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53(6):947-955VOL.53NO.62022 Journal of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doi:10.3969/j.issn.1000-2324.2022.06.022沂河流域山东段径流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侯恩光1,王如岩2,张靖3,谭秀翠3,刘晓蓬3*1.济南市水文中心,山东济南2500002.泰安市水文中心,山东泰安2710183.山东农业大学,山东泰安271018摘要:本文在介绍趋势检验法、突变检验法、周期分析法、双累积曲线法以及径流变化因素贡献识别法的基础上,以沂河流域山东段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径流量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浅析连云港市水资源管理

浅析连云港市水资源管理

浅析连云港市水资源管理摘要:连云港市地处沂沭泗流域的最下游,处在供水网络的末梢,是著名的“洪水走廊”,又是典型的水源型缺水城市。

研究连云港水资源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索可持续的水资源利用方式,对连云港跨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水资源;管理对策;连云港市连云港民间流行一句谚语叫:头顶两盆水、腰缠三条河、脚蹬黄海潮、最怕三碰头,十分形象的说明了连云港的地理位置及面临的水问题。

连云港市地处沂沭泗流域的最下游,全市现状水域面积约7%。

两条流域性行洪河道新沂河、新沭河从境内穿过,沂、沭、泗诸水主要的行洪河道,是著名的“洪水走廊”,然而连云港水资源又面临着“水多”、“水少”、“水脏”等问题,某种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分析连云港水资源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索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及保护方式,对实现补短板、强监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连云港水资源基本情况1.水资源现状。

连云港市受季风影响,水资源现状主要表现出以下三个特点:一是水资源年内分布不均,全年降雨量近70%集中在6~9月,同时上游来水集中在汛期,多年平均约80亿m3。

由于本地降水和上游洪水相遇,大量洪水弃流入海;非汛期又因降水量少、用水量大、上游来水少,造成用水紧张。

二是人均水资源量极低,约为440 m3,仅为全国人均20%,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1000 m3的下限。

三是供需缺口大。

2019年,连云港市多年平均降水年型用水量为25.53亿m3,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为19.88亿m3,由于地表径流拦蓄能力有限,可利用水量约10亿m3,占地表径流量的50.3%,地下水资源供水量约为0.23亿m3。

对外调水依赖程度较高,年引用外水约11亿m3,其中通过蔷薇河引用江淮水量多年平均为8.61亿m3。

特别是以我市为龙头的江苏沿海开发战略上升为国家层面,城市规模将进一步扩大、产业迅速集聚,水资源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增大。

2.水资源用水效率。

连云港市在全省经济发展指标排名靠后,用水指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018年,全市万元GPD用水量105.0m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24.2m3,各领域用水相对粗放、效率偏低。

沂沭泗流域雨洪资源利用探析

沂沭泗流域雨洪资源利用探析

第1 8卷 第 2期
20 06年 4月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 院学报
Ju a fY l w R v rC n ev n yT c nc l n tue o r l el ie o s ra c e h ia Isi t n o o t
V01 8 No. .1 2 Ap . 00 r2 6
建立防洪决策指挥系统在汛期利用卫星云图雷达技术遥测技术实时监测重点地区的降雨范围和降雨强度利用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和水情信息采集系统及时采集雨情水情信息建立全流域异地同时同步会商系统做到信息共享缩短决策时间提高决策效建立洪水利用社会保障体系雨洪资源的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风险性
维普资讯
全 流域 多 年平 均 径 流 深 度 为 2 2 m,年 径 流 系 数 为 3m
沂沭泗水 系是淮河 流域 内一 个相对独 立 的水 系 ,系沂 、 0 2 。年径 流分布与降水分 布相似 ,南大北 小 ,山区大平原 .8
J 、 沭 、 ( 3条水 系的总称 , 泗 运) 位于淮河 流域东北部 , 北起沂蒙 , 。
导沂 整沭 ” “ 和 导沭整沂” 工程 , 后在上游 泗流域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 80 m,最大年为 1 9 m 16 鲁两省分别进 行了 “ 3m 8 m(94 0 山丘区修建大量水 库 , 在中游开挖 邳苍分洪道 、 分沂入沭水道 年 ) 最小 年 为 52 m(9 6年 ) , 6 m 16 。
2 沂沭 泗流域 雨洪特 征
拦 排 滞 分 泄 作用 , 合理分担风险 ;2 必 () 沂沭泗流域地处我 国南 北气 候过渡带 ,流域特有 的地理 同防洪工程的 “ 、 、 、 、 ” 须具备一定洪水调 蓄的空间 , 湖泊 、 有 水库等蓄水工程 ,给洪 气候 特征决定 了流域 内经常出现旱涝同期异地发生 、旱涝 同

山东省沂河流域的变迁及其驱动因子分析PPT综述

山东省沂河流域的变迁及其驱动因子分析PPT综述
13 沅
2.1.2
建国后~70年代的沂河河道变迁
1949年起,山东、江苏两省先后修建导沭整 沂和导沂整沭工程,开辟新沭河、新沂河、分沂 入沭水道和邳苍分洪道,解决中下游排洪出路; 对老沂河下段及有关排涝河道进行了初步整治。 1953年,为加大湖水入海量,江苏省在骆马 湖以东拓宽旧水道,这条水道就是现在宽1.5km、 长186km的新沂河。 为了减轻来自鲁中山区两股洪水对骆马湖的 压力,在沂河中游左岸开挖了分沂入沭水道,腾 出骆马湖接纳更多的南四湖洪水。
22 沅
2.2.4 水质的变化
90年代以来,沂河的主要污染原因为有机污 染,其主要特征为: 、水环境遭受污染的范围大、程度深; 、水环境恶化呈周期性,且污染时间越来 越长,污染程度较深,超标准严重; 、地下水超采,污染严重。 21世纪以来,政府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开展 一系列治理措施: 、流域内开展水污染调查; 、实施水污染减排工程; 、实施流域生态修复工程。
※ 温度
(1)气温与蒸发密切相关,二者之间是非线性关系。气 温改变驱动蒸发量改变,引起流域内土壤含水量、区域 水量平衡结构的变化。 ——表4为沂河流域年 表4 径流深对全球增暖的气 温变化的响应,可以看 出暖干天气组合对沂 河流域水文水资源系统 的影响非常明显,导致 沂河流域径流量明显减 少。

(2)径流与降水、气温间明显的非线性关系 ——如图所示,在降水量不 变的情况下,径流随温度升 高而变化的总趋势是减少, 在气温不变的情况下,径流 随降水增加而增加的趋势更 为明显。总体来看,径流与 气温、径流与降水之间的关 系还是比较复杂的。
图6 1951-2002年沂河流域年平均流量-年降水量关系图

28
④.沂河的径流演化趋势与降水的变化并非完全一致

沂沭泗河“2020.8.14”暴雨洪水及调度分析

沂沭泗河“2020.8.14”暴雨洪水及调度分析

沂沭泗河“2020.8.14”暴雨洪水及调度分析收稿日期:2020-09-09第一作者信息:赵艳红,女,高级工程师,E-mail:赵艳红王秀庆于百奎(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沂沭泗水利管理局,徐州221009)摘要:受强对流影响,2020年8月13—14日,沂沭泗河出现强降雨过程,导致沂河发生1960年以来最大洪水,沭河发生1974年以来最大洪水。

基于报汛数据对暴雨成因、雨洪过程、暴雨洪水特征、洪水重现期进行了分析,沂河临沂站和沭河大官庄站还原后洪峰重现期分别为15a 和22a,对调度决策亮点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沂沭泗河;调度;“2020.8.14”暴雨洪水中图法分类号:TV122;TV8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9264(2021)03-40-05DOI:10.16867/j.issn.1673-9264.2020289赵艳红,王秀庆,于百奎.沂沭泗河“2020.8.14”暴雨洪水及调度分析[J].中国防汛抗旱,2021,31(3):40-44.ZHAO Yanhong ,WANG Xiuqing ,YU Baikui.Analysis of storm flood and dispatching in Yi-Shu-Si River on August 14,2020[J].China Flood &Drought Management ,2021,31(3):40-44.(in Chinese )0引言沂沭泗河是沂河、沭河、泗河(运)3条水系的总称。

2020年8月13—14日,沂沭泗河出现强降雨过程,沂河发生1960年以来最大洪水,洪水重现期约15a ;沭河发生1974年以来最大洪水,洪水重现期约22a ,为有历史记录以来的实测最大洪水;泗河发生超警戒水位洪水。

本文基于报汛数据对暴雨成因、雨洪过程、暴雨洪水特征及洪水重现期进行了分析,对调度决策亮点进行了总结提炼。

1雨洪过程1.1暴雨成因8月13日8时,贝加尔湖北部为阻塞高压维持,贝加尔湖东南部为冷涡,副高强大,588线北界位于流域北部边缘,西脊点位于108°E ,副高在我国东北伸出高压脊,其阻挡作用使冷涡东移缓慢。

2023年江苏宿迁市中考地理试卷试题及答案详解(精校版)

2023年江苏宿迁市中考地理试卷试题及答案详解(精校版)

地理·生物答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包括地理和生物两门学科,共12页,1-6页为地理,7~12页为生物。

每学科满分各100分,共200分。

考试时间共90分钟。

请同学们合理安排考试时间。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在本试卷及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3.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的选项字母涂满、涂黑。

如需修改,请用橡皮轻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非选择题时,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地理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40题,每题2分,共计80分。

在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宿迁市(约34°N,118°E)境内平原辽阔,土地肥沃,河湖交错,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古有“第一江山春好处”的美誉,今有“江苏生态大公园”的盛赞。

结合江苏省政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宿迁所在的位置是()A.a B.b C.c D.d2.下列关于宿迁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B.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C.煤铁资源丰富D.著名的旅游景点有三台山森林公园、项王故里等人口增长必须与当地资源和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人地关系才能和谐。

读“四大洲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四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A.亚洲B.北美洲C.非洲D.欧洲4.据图推测,非洲人口增长带来的影响是()①社会、经济发展压力太大②人口老龄化严重③居民就业、教育等问题突出④劳动力短缺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到2020年底,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读某已脱贫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该地区开发了一条瀑布和漂流生态旅游路线,图中的路线最可能被开发的是()A.①B.②C.③D.④6.该地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在甲村周边建立了果树园,下列选项中最可能被种植的果树品种是()A.苹果B.梨C.柑橘D.枣2023年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实施四周年。

沭阳县水环境现状浅析

沭阳县水环境现状浅析

沭阳县水环境现状浅析沭阳县简称沭,因位于沭水之阳而得名,位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淮海经济区、沿海经济区交叉辐射地带,是江苏省北部重要的交通要道。

沭阳县地处江苏北部,沂沭泗水系下游,属鲁南丘陵与江淮平原过渡带。

县域介于北纬33°53′至34°25′,东经118°30′至119°10′之间,东西60公里,南北55公里。

东与连云港接壤,南与淮安市毗邻,西倚宿迁,北接徐州,是徐、连、淮、宿四市結合部。

境内县域内有新沂河、淮沭新河、柴米河、柴南河、沂南河、北六塘河、大涧河、蔷薇河、古泊河、岔流河等河流,其中新沂河横贯东西,淮沭河纵穿南北。

自古以来就有“洪水走廊”之称。

标签:沭阳县;水环境现状一、沭阳县水资源现状1、地表水资源量沭阳县多年平均降雨量912.2mm。

降雨量在全县空间分布上较为均匀,阴平、青伊湖、沭阳、吴集、马厂、穿城、来龙庵降雨量分别为902.6mm、893.5mm、917.6mm、943.7mm、921.4mm、908.1mm、898.7mm。

全年中降雨量最大为7月份257.4mm,最小为1月份8.6mm,全年降雨量主要集中在6~9月份,全县降雨量在年际、年内时间分布上很不均匀,1956~2012年,全县年最大降雨量为1472.2mm,出现年份2003年,年最小降雨量为570.1mm,出现年份1978年,两者相差1.58倍。

全县多年汛期5~9月份平均降雨量672.1mm。

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20.831亿m3,保证率为50%、75%、95%水资源量分别为20.206亿m3、17.353亿m3、14.161亿m3。

沭阳县入境水资源量主要分为两类,包括上游泄洪来水及江淮水北调等来水,其中泄洪入境的水量较大,但往往洪水历时短、拦蓄少、利用率低,大部分洪水为过境弃水。

另一方面调水工程则根据区域用水需求,采取水利工程调水保证区域的城市生活、生产、生态及航运等用水,水资源保证率及利用率较高,是沭阳县重要的可利用水资源。

沂沭河流域水资源现状分析及可持续利用对策

沂沭河流域水资源现状分析及可持续利用对策

沂沭河流域水资源现状分析及可持续利用对策李蔚【期刊名称】《治淮》【年(卷),期】2016(000)010【总页数】2页(P14-15)【作者】李蔚【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沂市水文局 276001【正文语种】中文沂沭河是淮河流域沂沭泗水系中较大的河流,目前沂沭河流域地表水开发利用率为64.9%,远超出国际公认的40%警戒线,处于过度开发阶段,因此,分析沂沭河流域水资源现状分析及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沂沭河流域位于山东省东南部,面积13320km2(临沂市境内),占全省面积的8.5%,多年平均降水量824.8mm,时空分布不均,多集中在7~8月,占全年总量的70%~80%,多年平均径流深度为300.1mm,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44.84亿m3,约占全省水资源总量的13.7%。

多年平均产水模数为34.02万m3/km2,是全省多年平均产水模数的1.51倍。

沂河发源于淄博市沂源县西南部鲁山南麓,从沂水县西北部入境,向南流经沂水、沂南、兰山、河东、罗庄、苍山、郯城,在江苏省新沂苗圩入骆马湖。

沭河发源于山东省沂山南麓,南流入江苏省境内。

沭河在临沭县大官庄处分成两河,向南流的为老沭河,流经郯城、江苏新沂后汇入新沂河;向东流的为新沭河,流经临沭、江苏石梁河水库后,经临洪闸流入黄海。

沂沭河流域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气温适宜,光照充足,四季分明。

春季温和,多风少雨;夏季炎热,雨量集中;秋季晴朗,降雨偏少;冬季干旱,雨量稀少。

1.水资源现状根据临沂市水资源评价成果,沂沭河流域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41.4 亿m3,人均水资源(以2015年人口计)占有量503.6m3,相对于全国来说水资源仍处于短缺状况。

2.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选取沂沭河流域2011~2015年的实际供水量(作为开发利用量)、水资源量,分析流域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

沂沭河流域地表水年均供水量13.17亿m3,地表水年均水资源量41.42亿m3,地表水可利用量21.88亿m3,多年平均浅层地下水开采量11.06亿m3,水资源总量可利用率64.9%。

江苏水资源量

江苏水资源量

江苏水资源量1、地表水资源江苏省各地多年平均降水量在800—1100mm之间,平均降水总量(系列1956~2000年)为1020.6亿m3,相当于降水深999.8mm;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系列同上)为256.24亿m3,相当于年径流深251.0mm。

年降水量、年径流深均自北向南逐渐增加。

降水量、径流量年内分配不均匀,绝大部分集中在汛期,汛期降水量与全年降水量之比由北向南逐渐减少,北部沂沭泗地区汛期雨量占年雨量的70%左右,中部及苏南地区在60%左右;多年平均连续四个月径流占全年径流的比例自北向南由85%逐步递减到约50%;降水量、径流量年际变化也较大,从全省看,特丰水年(1991年),降水总量为1432.9亿m3,相当于降水深1403.8mm,径流量为619.34亿m3。

最枯水年(1978年),降水总量为567.2亿m3,相当于降水深555.7mm,径流量为-3.476亿m3,特丰水年与最枯水年降雨量的比为2.5,径流量特丰水年比最枯水年多622亿m3。

2、地下水资源地下水资源量为各项补给量之和。

经计算,全省多年平均地下水总补给量151.77亿m3,其中矿化度小于2g/l的地下水淡水水资源量全省120.24亿m3。

地下水主要消耗于潜水蒸发,约占73%,开采量仅占6%左右。

地下水可开采量是地下水资源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

全省淡水的可开采量为78.83亿m3,其中淮河流域48.38亿m3、长江下游干流区15.97亿m3、太湖流域14.49亿m3。

3、水资源总量地表水资源量与地下水资源量之和减去重复计算量,即为水资源总量,其中重复计算量为地表水体补给地下的部分。

江苏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334.57亿m3。

江苏省多年平均分区的水资源量见下表。

江苏省多年平均分区的水资源总量表从上表可以看出淮河流域、长江下游干流区、太湖区的总水资源量分别占全省总水资源量的58.6%、18.6%、22.9%,其中地表水资源分别全省地表水资源的56.4%、18.6%、25.0%,地下水资源分别占全省地下水资源的62.4%、18.6%、19.0%。

沂河流域需水量与水资源调度研究

沂河流域需水量与水资源调度研究

四川水利2021 No 1沂河流域需水量与水资源调度研究赵丽萍(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会宝岭水库管理处,山东临沂,277712) 【摘 要】文章通过概化水流模型、水量平衡模型和水资源联合调度模型对沂河流域的来水、需水进行预测,得到相应的结果。

并针对三种不同来水频率(50%、75%(2019年预报值)、95%)的来水量,运用水量调度模块进行水库的调度,最后得到沂河流域各用水单元的调度量。

【关键词】需水量 水资源调度 沂河流域 中图分类号:TV213 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809(2021)01-0088-04 随着社会经济的大力发展,城市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自然界中的水资源总量是一定的,受到时间和空间不均衡的影响,导致水资源分布不均。

水资源是城市发展重要的基础资源,需要得到合理的调配与利用。

沂河流域水资源较为丰富,但随着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

因此,了解沂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状况,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迫在眉睫[1]1 流域概况沂河是沂河流域沂沭水系的重要支流之一,又称沂水。

其中大部分位于山东省中部腹地,沂水河发源于沂源县,向南流经山东省的8个县区,最终流入徐州市,总长度约280km,其中山东240km,江苏40km。

在刘家道口,沂河有一个引水口,长约75km。

沂河流域面积约12000km2,流域有许多复杂的支流,年径流量约35亿m3。

2 模型原理 2 1 流域概化及模型通过对沂河流域的分析,将沂河流域概化为五个水库、三个用水单元、三个水资源计算分区、五个汇水区,流域概化元素如图1所示。

图1 流域概化图构建概化数学模型目标函数及其约束条件时,水库调配优先保障生活用水,其次满足河道内生态用水,合理安排工业、农业用水。

该水量配置模型中,水库供给城镇生活、工业生产用水的优先级要高于农业灌溉用水。

以无定河年取水量的总和为目标函数;以各取水项目取用地表径流后的河川径流量必须保障河流生态需水量为约束条件;以优先保障生活用水,其次保障河道内的生态需水量,尽可能地供给工业需水和农业需水为配置原则。

南四湖水位演变规律分析

南四湖水位演变规律分析

南四湖水位演变规律分析李玥璿;陈立峰【期刊名称】《治淮》【年(卷),期】2015(000)009【总页数】2页(P17-17,18)【作者】李玥璿;陈立峰【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宁市洙赵新河管理处 272000;山东省淮河流域水利管理局规划设计院 250100【正文语种】中文南四湖位于淮河流域沂沭泗水系,流域面积3.17万km2,隶属山东和江苏两省,具有洪水调蓄、水资源供给、维护生态、航运、渔业生产、旅游等功能。

降水是南四湖流域水资源的主要来源。

由于受季风气候影响,流域降水在年内和年际间的分配差异悬殊,70%以上的降水量集中于汛期1~2场降水过程。

流域降水的年际、年内分配不均造成了南四湖水位变化的不均匀性。

对于南四湖湖水位的规律分析,是寻求汛限水位调整策略的重要依据,是湖内及流域内新建、扩建工程的重要技术支撑,本文对南四湖水位的年内及年际变化进行分析所采用高程均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

南四湖从1950年左右有实测水位资料,但1960年建成二级坝才将南四湖分成上、下级湖,所以本次采用1960~2012年的水位资料,分别分析上下级湖的年内、年际水位变化规律。

上级湖有水位测站4处,由北至南分别为辛店站、南阳站、马口站、二级坝(闸上)站,下级湖有水位测站3处,由北向南分别为二级湖闸(闸下)站、微山站、韩庄(微)站。

选用南阳站、马口站和二级坝(闸上)3站的平均水位代表上级湖水位,选用二级湖闸(闸下)站、韩庄(微)站2站的平均水位代表下级湖水位。

由统计可知:上级湖多年平均水位33.75m,下级湖多年平均水位31.93m。

南四湖的年内水位变化,主要受入湖水量过程和用水的影响,其中用水又以农业灌溉用水的影响为主。

上级湖多年平均水位年内变化趋势见图1,下级湖多年平均水位年内变化趋势见图2。

以自然年为分析单位,从图中可以看出,多年平均情况下,上、下级湖月平均水位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每年年初,入湖水量少,受蒸发、渗漏和用水的影响,湖水位持续下降,6月份水位降至年内最低;受季风环流的影响,流域70%的降水和入湖径流集中在7~9月份的汛期,7、8、9月份随着降水和入湖径流的增加,水位持续增高,受蓄泄调度的影响,至汛末(9月份)湖内蓄水位达到年内最高;之后10月至年底,入湖径流减少水位逐渐降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
M2K 检验法
M2 K 趋势检验法是世界气 象组织 推荐并 已广泛 使用的
非参数统计检验方法 [ 82 10] , 其不要求序列服从某种分布 , 也 不 受少数异常值 的干 扰, 适 用于 水文、 气象等 非正 态分 布的 数 据[ 9] , 计算较简单 , 定量化程度高。其检验统计量公式如下 : S = E E sgn ( x i - x j )
沂沭泗流域年降水和年地表水资源量演变趋势
张仙娥1 , 刘 妞1, 2 , 仇亚琴2, 3 , 甘永德2, 3 , 魏 娜2, 3 , 韩春苗4
( 1.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 郑州 450011; 2.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流域水循环模拟与 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 , 北京 100038; 3.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水资源所 , 北京 100038; 4. 北京市水文总站 , 北京 100039)
沂沭泗流域是淮河流 域内一个相 对独立的 水系 , 其位 于 淮河流域东北部, 北起沂蒙山 , 东临黄海 , 西至黄河右堤 , 南以 废黄河与淮河水系为界。全流域 介于东经 114 b45c- 120b20 c, 北纬 33b30c- 36b20c之 间 , 东西 方向 平均 长约 400 km, 南北 方向平均宽不足 200 km, 横跨江苏、 山东、 河 南、 安 徽 4 省的 15 个地 ( 市 ) 。沂沭泗流域 主要由 沂河、 沭河、 泗河 三大水系
i = 2j = 1 n n
( 2) (xi - xj )> 1 (xi - xj )= 0 (xi - xj )< 1 ( 3)
其中 , + 1 sg n( x i - x j ) = 0 - 1
S 为正态分布 , 方差 V ar ( S) = n( n- 1) ( 2 n+ 5) / 18。当 n> 10 时 , 标准正态统计变量通过下式计算 : 图 1 沂沭泗流域主要水系
利用 M ann 2 K endall 趋势检验法对该 流域降 水变化 特征进行 了分析 , 尚未见到关于流域地表水 资源量演变 的研究。本文 基于 沂沭泗流域 1956 年 - 2010 年降水、 地表水资源量资料 , 利用 多种方法对该流域的年降水、 年地 表水资源 量进行了系 统分析 , 以期为流域 水资 源合理 开发 利用、 水资 源调 度与管 理 , 以及防汛、 抗旱、 排涝提供依据。
收稿日期 : 2014206 2 13 修回日期 : 2014211 215 网络出版时间 : 2014 2 12 203 网络出版地址 : ht tp: / / w w w . cnk i. net / kcms/ detail/ 13. 1334. T V . 20141203. 1411. 034. h tm l 基金项目 : 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 ( 201301001) ; 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 控国家重点实验 室 2013 年自主选 题课题 ( 2013ZY 02; 2013 Q N02) ; 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 2011A 570008) ; 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 ; 华北水利水电大 学 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 : 张仙娥 ( 1972 2 ) , 女 , 山西芮城人 , 副教授 , 博士 , 主要从事水资源和水环境方面研究。 E2mail: zh angxiane@ ncw u. edu. cn
第 13 卷 第 1 期 2015 年 2 月
南 水 北 调 与 水 利 科 技
S out h 2t o2 N ort h W at er Transf ers and Wat er Sci ence & Techn ol ogy
V ol.13 N o. 1 Feb. 2015
DOI: 10. 13476 / j . cnki. nsbdqk. 2015 . 01. 006
摘要 : 基于沂沭泗流域 1956 年 - 2010 年的水文资 料 , 运用线性倾向估计、 M ann2 K endall 检验、 累计距 平和小波分 析 方法对沂沭泗 流域年降水、 年地表水资源量的演变趋势、 变化过 程和趋势 及周期性进 行了分析。结 果表明 : 沂沭 泗 流域近 55 a 内年降水、 年地表水资源 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 整体 上均呈 减少趋 势但不 显著 , 预计未 来 10 多年内 仍 会减少 ; 年降水和年地表水资源量大体经历了丰枯交替 5 个变化阶段 , 年地表水资源量减少的趋势比年降水量减 少 的趋势稍明显 ; 年降水变化具有 4 a、 8 a、 15 a 和 27 a 的主周期 , 年地表 水资源 量变化 具有 4 a、 14 a 和 27 a 的主 周 期。趋势表明 , 未来 10 多年内沂沭泗流域 年降水、 年地表水资源量仍会减少 关键词 : 沂沭泗流域 ; 年 降水 ; 地表水资源量 ; 变化趋势 ; M ann2 Kenda ll 检验 ; 小波分析 ; 累计距平和 ; 线性倾向估计 中图分类号 : T V 125; T V 213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672 2 1683( 2015) 012 00242 05
# 24 #
水文水 资源
张仙娥等 # 沂沭泗流域年降水和年地表水资源量演变趋势 的地区之一 [ 1] 。 作为我国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 煤电能源 基地和制造 业基地 , 沂沭泗流域内水资源短缺、 干旱、 洪涝等 问题成为制 约该 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目 前 , 只 有张爱军等
[ 2]
| r | 越接近 0 , x 与 t 之间的线性相关就越小 ; 反之 , | r | 越大 , x 与 t 之间的线性 相关就 越密 切。对 于判 断变 化趋 势的 程度 是否显著 , 必须对相 关系数 进行 显著 性检验 , 确 定显 著性水 平 A, 若 | r| > r A, 表明 x 随 时间 t 的变化 趋势是 显著的 , 否则 表明变化趋势不明显。
Variation trend analysis of annual precipi tation and surface water resources in the Yi2Shu2Si Basin
ZHA N G X ian 2 e1 , LIU Niu1, 2 , Q IU Ya 2 qin 2, 3 , G A N Y ong 2 de2, 3 , W EI N a2, 3 , H A N Chun2 miao 4 ( 1. School of Envi ronmental and M unicip al Eng ineer ing , N or th China Univer sity of W ater Res our ces and Electr ic Pow er , Zhengz hou 450011 , China; 2. State K ey L abor ator y of S imulation and R eg ulation of the River Bas in W ater Cy cle, China I nstitute of W ater Res our ces and H y dr op o wer Res ear ch , Beij ing 100038, China; 3. China I nstitute of W ater Resources and H y dr op ower Resear ch, Beij ing 100038 , China; 4. T he H y dr ological Station of Beij ing, Beij ing 100039,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hy dr olog ical data in the Y i 2 Shu2 Si Basin fr om 1956 t o 2010, the linear r egr essio n, M ann 2 K endall test, cu2 mulat ive depar ture method, and w avelet analy sis w ere applied to ana lyze t he var iatio n tr end and periodicity of annual precipitat i 2 o n and surface w ater r eso ur ces. T he r esults sho wed that the annual pr ecipitatio n and surface w ater resources have the similar variatio n tr end w ith an ov erall insignificant decr easing t rend, and decr ease co nt inuo usly in the future; the annual precipitatio n and sur face w ater r eso urces have ex per ienced fo ur per io ds with w et and dr y ones in tur n, and the decreasing tendency of annual surf ace w ater r eso urces is higher than that of annual pr ecipitatio n; and annual precipit at ion has main cycles o f 4 year s, 8 y ears, 15 years, and 27 year s, and annua l surface water r eso ur ces have main cycles of 4 years, 14 year s, and 27 y ears. T he trend analy sis show ed that annual precipitation and sur face w ater resources co nt inue to decrease in the nex t decade in t he Y i 2 Shu 2 Si Basin. Key words: Y i 2 Shu2 Si Basin; annua l precipitation; surface w ater resources; var iatio n trend; M ann2 Kendall test; wav elet analysis; cumulative depart ur e met ho d; linear reg ress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