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的基本原则

合集下载

积极预防食物中毒及原则

积极预防食物中毒及原则

积极预防食物中毒1、食品原料、辅料、调料必须新鲜屋异常,安全卫生。

严把食品采购关、验收关、入库关、使用关。

2、做好厨房内各个环节的卫生,保持厨房用具清洁,食用洁净水,保持环境卫生、个人卫生,防止食品的细菌污染。

3、熟食品与生食品、原料与成品、生食品用具与熟食品用具、食品与非食品,必须严格分开,防止交叉污染。

4、烹调食品要彻底加热,杀灭病原菌,熟食品要尽快食用,经较长时间储存的熟食品必须感官检查无异常。

经彻底的高温处理后才能销售。

5、搞好防鼠防尘防腐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细菌。

6、做好餐具一刮、二清、三洗、四消毒、五保洁。

7、蔬菜使用前要用清水适当浸泡,除去农药残留,预防农药中毒。

8、防止灭鼠药、没虫药农药兽药污染食品。

9、不经营病死、毒死、死因不明的肉类食品,不经营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超过期限、假冒伪劣和“三无”食品。

10、做好从业人员健康管理,患有痢疾、肝炎、肺结核、伤寒、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患者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

预防食物中毒的基本原则一、食物中毒常见原因(一)细菌性食物中毒常见原因1、生熟交叉污染。

如熟食品被生的食品原料污染,或被于生的食品原料接触过的表面(如容器、手、操作台等)污染,或接触熟食品的容器、手、操作台等被生的食品原料污染。

2、食品贮存不当。

如熟食品被长时间存放在10℃~65℃之间的温度条件下(在此温度下的存放时间应小于2小时),或易腐原料、半成品食品在不适合卫生温度条件下长时间储存。

3、食品未烧熟煮透。

如食品烧制时间不足、烹调前未彻底解冻等原因使食品加工时中心温度未达到70℃。

4、从业人员带菌污染食品。

从业人员患有传染病或者带菌者,操作时通过手部接触等方式污染食品。

5、经长时间贮存的食品食用前未彻底再加热至中心温度70℃以上。

6、进食未经加热处理的生食品。

(二)化学性食物中毒常见原因1、作为食品原料的食用农产品在种植养殖过程或生长环境中,受到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污染。

食物中毒现场处理原则

食物中毒现场处理原则

食物中毒现场处理原则
食物中毒现场处理的原则包括以下几点:
1. 确保安全:首先要确保自己和受害者的安全。

切勿直接接触疑似有毒食物,避免将有毒物质带入身体。

2. 寻求医疗帮助:如果有人出现明显的中毒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送往医院就诊。

尽快得到专业医疗帮助可以提高治愈的机会。

3. 保护现场:保护现场的目的是为了确保相关证据得以保留,以便做进一步的调查。

尽量不要移动、更改或清理现场物品,特别是有关中毒原因的物品。

4. 收集证据:在等待医疗救援的同时,可以收集与中毒有关的证据。

例如,保存残留的食物、药物或包装物,拍摄照片或视频,记录可能与中毒相关的信息,如食用时间、地点和食物来源。

5. 监测症状:对于食物中毒受害者,应密切关注其症状的发展。

如果有新的症状出现或症状加重,应立即告知医生,可以提供有关的信息以帮助医生进行诊断。

6. 涉事食物的处理:对于涉事食物,应密切关注是否其他人也受到影响。

如果发现食物存在问题,应立即停止销售或食用,并进行相关的调查和通报工作。

7. 合作调查:如果有相关部门或机构介入进行调查工作,应积极配合提供所需要的信息并协助他们的工作。

需要强调的是,处理食物中毒现场是一项专业的工作,不应由普通人员在没有专业知识和经验的情况下擅自采取行动。

最好的做法是迅速寻求医疗帮助,并遵循医生和相关专业人士的指导和建议。

中毒应急处置措施

中毒应急处置措施

中毒应急处置措施中毒事件发生时,及时采取正确的应急处置措施是保护受害者生命安全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中毒应急处置的基本原则以及常见中毒的应急处理方法。

一、中毒应急处置的基本原则1.确保自身安全:在进行中毒应急处置时,首先要确保自身的安全。

如发现有毒气体弥散,切勿盲目接近,应先远离现场,并呼叫专业人员进行处理。

2.警觉体征意识:对中毒者进行初始评估时,需要观察并记录其体征变化,掌握中毒的严重程度。

3.拨打急救电话:一旦发现中毒事件,应立即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向专业人员报警并请求救援。

4.提供适时的救助: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现场之前,应根据中毒类型采取相应的救助措施,尽量减轻中毒者的症状。

二、常见中毒的应急处理方法1.药物中毒的应急处理- 检查药物包装:对于药物过量或错误用药所致的中毒,应查看药物包装上的用量、用法,以便及时提供相关信息给急救人员。

- 立即洗胃:药物中毒后,应立即用大量清水洗胃,目的是去除胃内的残留药物。

- 不要催吐:对于药物中毒,一般不要催吐,以免引发呼吸道阻塞或导致更严重的问题。

2.化学品中毒的应急处理- 保护呼吸道:对于吸入有毒化学气体的中毒者,应尽快将其移至空气流通处,确保呼吸通畅。

- 接触中毒处理:如果只是皮肤接触,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受到污染的部位,如眼睛、手臂等。

- 离开现场:如果发现有毒气体泄漏或外泄,应迅速离开现场,并避免对其他人员造成伤害。

及时拨打专业人员进行处理。

3.食物中毒的应急处理- 停止食物摄入:一旦发现食物中毒,应立即停止食物的摄入,以避免症状进一步加重。

- 饮水稀释毒素:如果中毒者仍有意识,可让其大量饮水,稀释体内的毒素,并促使其迅速排出体外。

- 呼叫医护人员:食物中毒一旦发生,应迅速呼叫医护人员前来处理,并将相关病原体保留下来,以便进一步检测和分析。

总结:中毒应急处置是一项复杂而紧急的任务,正确的应对方法将直接关系到中毒者的生命安全。

我们应牢记中毒应急处置的原则,同时了解并掌握不同类型中毒的应急处理方法。

食物中毒救治原则

食物中毒救治原则

食物中毒救治原则
食物中毒的救治原则包括以下方面:
清除胃肠道尚未被吸收的毒物,越早、越彻底越好。

阻止毒物吸收。

立即进行催吐、洗胃、导泻。

应用特效解毒剂。

细菌性食物中毒,使用适当抗生素;毒蕈中毒,对于绿帽蕈、白帽蕈等毒性很强的毒蕈中毒,可酌用毒蕈血清肌肉注射(先做皮内过敏试验,阳性者需先脱敏);对死帽蕈、粟帽蕈、白毒伞蕈中毒及以中毒性肝炎症状为主者,可试用巯基丙磺酸钠或二巯丁二钠;河豚中毒,半胱氨酸可改变河豚毒素的分子结构,破坏其毒性;盐酸半胱氨酸100~200毫克以磷酸二氢钠缓冲液2~4毫升溶解后肌肉注射,每天1~2次;鱼胆中毒,无特效解毒剂,应早期、足量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对于病情危重者考虑血液透析和血液滤过治疗;呼吸困难者予以吸氧,酌情应用呼吸兴奋剂。

对症支持治疗:输液、利尿,促进毒物排出。

纠正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

加强保肝治疗。

中医分型:对于汤药可以取神志清醒的患者,立即催吐,然后喝水大约三百至五百毫升后再催吐,直到吐干净或者吐清水为止;呕吐停止后可以服用糖水或盐水,也口服补液盐。

神志不清、有心跳和呼吸的患者应迅速拨打急救电话,同时处理患者,及时清理口鼻内的呕吐物,患者应采用侧卧位,
防止误吸进入气管,从而到组织肺炎和窒息;患者无意识、没有心跳、没有呼吸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在场人员用及时采取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的急救措施。

保留食物样本:在发生食物中毒后要保存食物样本以提供给医院进行检测。

如果没有身边没有食物样本,也可保留患者的呕吐物和排泄物,以方便医生确诊和救治。

呼吸困难者予以吸氧,酌情应用呼吸兴奋剂。

食物中毒责任追究制度

食物中毒责任追究制度

食物中毒责任追究制度食物中毒是指人们通过食用受污染或者变质的食物而导致的健康问题。

为了保障公众的食品安全,许多国家都实行了食物中毒责任追究制度。

这一制度的目的是确保食品生产和销售环节的责任明确,以防止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并追究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一、食物中毒责任追究制度的基本原则1. 食品生产者和销售者的主体责任:食品生产者和销售者是食物中毒责任追究制度的主要责任承担者。

他们应当确保所生产和销售的食品符合卫生标准,并对食品质量负责。

2. 食品监管部门的监督责任:食品监管部门应当加强对食品生产和销售环节的监督,确保食品安全。

一旦发现食物中毒事件,应即将采取措施进行调查和处理,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3. 消费者的知情权和维权权利:消费者有权知道所购买食品的生产和销售信息,以便能够做出明智的消费决策。

同时,消费者在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后,有权要求相关责任人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二、食物中毒责任追究制度的具体措施1. 食品生产者的责任:食品生产者应当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确保食品生产过程的卫生和安全。

他们应当对食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食品符合卫生标准。

一旦发现食物中毒事件,食品生产者应即将停产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

2. 食品销售者的责任:食品销售者应当确保所销售的食品来源合法,并对食品的质量进行检查。

他们应当及时下架过期食品或者有质量问题的食品,并向消费者提供准确的食品信息。

一旦发现食物中毒事件,食品销售者应即将住手销售相关食品,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

3. 食品监管部门的责任:食品监管部门应当加强对食品生产和销售环节的监督和检查,确保食品安全。

他们应当定期抽检食品质量,并对不合格食品进行处理。

一旦发现食物中毒事件,食品监管部门应即将启动调查程序,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4. 消费者的权益保护:消费者在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后,有权要求相关责任人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他们可以通过向食品监管部门投诉,或者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食物中毒的救治原则

食物中毒的救治原则

食物中毒的救治原则
一般食物中毒的救治原则有以下几点:
1、及时抢救:中毒的人要及时送医院抢救,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
以减轻受毒者的病情。

2、及时禁食:中毒的人不能多吃和喝什么东西,以防使病情加重,
可以喝点温开水。

3、及时排毒:要及时给中毒的人做排毒手段,以减轻中毒者的病情。

如洗胃或服用令毒物排出体外的药物;
4、正确治疗:要正确使用抗毒药物,以增强机体的抗毒能力;
5、加强营养:中毒后要补充营养,以恢复和加强机体的抗毒能力;
6、心理疏导:要定期对中毒的人进行心理疏导,以帮助其恢复心理
平衡。

总之,要做到及时抢救、及时禁食、及时排毒、正确治疗、加强营养
和心理疏导,以确保中毒者能得到有效的治疗。

预防食物中毒的三项基本原则

预防食物中毒的三项基本原则

预防食物中毒的三项基本原则1. 清洁:洗手洗得勤,食品处理别马虎说到预防食物中毒,第一步就是清洁。

没错,你没有听错,洗手是王道!想象一下,刚刚摸过门把手、手机,甚至还可能跟朋友握过手,这些小细节都可能把细菌带到你准备的美食上。

所以,吃饭前洗手,那是必须的,别让细菌趁虚而入!用肥皂洗得仔细些,至少要20秒,这可是科学家的建议哦,不是我胡说八道的。

再说说食材的清洁。

买回来的蔬菜水果,尤其是那些露天长大的,得好好冲洗一番。

你知道,农药、泥土和小虫子啥的,可是一点也不想请你吃饭的。

用流水冲洗,别怕麻烦,搞定这些小细节,你的食物才会干干净净,吃得安心。

还有,别忘了厨房的清洁,砧板、刀具,使用完后记得消毒一下,做到“杀菌无情,备餐有道”。

2. 生熟分开:别让细菌开派对接下来,我们聊聊生熟食物的分开处理。

说实话,这可不是小事儿。

很多人可能觉得“哎呀,混一起也没啥”,但我告诉你,这简直是给细菌开了个狂欢派对。

生肉、生鱼、这些东西,携带的细菌可不是闹着玩的,碰到熟食的话,那就真是灾难了。

所以,务必要记得分开储存,冰箱里最好用不同的盒子,标好“生”和“熟”,让细菌乖乖待在自己的地盘上。

切肉的刀、砧板和切蔬菜的要分开使用,避免交叉污染。

说到这,我脑海里就浮现出一个画面:一块生肉跟一根香肠亲密接触,嘿,别说我没提醒你,后果可得自负其责。

还有,在烹饪的时候,生食和熟食之间的隔离也很重要。

下厨的时候,先处理生食,再处理熟食,这样可以确保细菌不跑到你的美食上,真是心安理得地享用大餐。

3. 加热:高温灭菌是王道最后,我们得聊聊加热的问题。

好吧,听着,这可不是让你把菜煮成烂糊糊,而是强调高温的威力。

大多数细菌在高温下都没啥脾气,煮熟、蒸透,才能让你吃得更放心。

记得,鸡肉、牛肉和海鲜这些“高危食品”,可得煮到中心温度达到安全标准,才能放心下口。

我知道,有些人爱吃生鱼片、半生不熟的牛排,虽然那是风味,但是风险也得自己承担。

为了小心翼翼,还是尽量选择熟食,既安全又美味嘛!而且,不同的食材所需的加热时间可不一样,鸡翅要煮得久点,海鲜则稍微快些,真是个讲究的活儿呢。

预防食物中毒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预防食物中毒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预防食物中毒的原则和注意事项一、食物中毒的原因1. 食物污染2. 食物未经充分加热3. 食物保存不当4. 食物过期变质5. 食品加工环节存在卫生问题二、预防食物中毒的原则1. 注意食品卫生安全2. 食用新鲜食材3. 合理储存食物4. 合理烹饪食物5. 注意食用过敏食物三、预防食物中毒的注意事项1. 选择新鲜食材a. 选择时鲜的肉类、蔬菜和水果b. 避免购物过期食品2. 妥善清洗食材a. 肉类要在流动水下彻底清洗b. 蔬菜水果要充分清洗去除农药残留3. 注意食品储存a. 生鲜食材要放入冰箱尽快保存b. 已煮熟的食物要密封保存4. 合理烹饪食物a. 肉类要彻底煮熟b. 蛋类要确保煮熟5. 避免食用过敏食物a. 对某些食物过敏的人要注意避免食用相应食物b. 对食物过敏的人要随身携带药品四、食品卫生安全的重要性1. 食品卫生安全与人们的健康密切相关2. 食品卫生安全与社会经济发展通联密切3. 食品卫生安全事关国家民生和社会稳定五、食品安全管理的作用和意义1. 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2.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和管理3. 维护食品市场秩序4. 保障人们的饮食健康和身体安全六、食品安全管理的措施和方法1. 加强食品安全立法2.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机制3. 加强食品安全监督检查4. 推进食品安全宣传教育5. 强化食品安全责任和监管责任七、食品安全管理的难点和挑战1. 食品产地监管难度大2. 食品加工环节监管难度大3. 食品流通环节监管难度大4. 食品服务环节监管难度大八、促进食品安全管理的措施和建议1. 加强食品生产全过程监管2. 完善食品安全标准和规范3. 健全食品安全监督检查体系4. 加大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力度5. 强化食品生产和服务企业责任总结:预防食物中毒,关键在于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和加强个人防范意识。

还需要加强食品安全立法,提高食品安全监管和监督检查力度,加大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力度,确保食品卫生安全,保障人们的饮食健康和身体安全。

举例说明预防食物中毒的原则、注意事项

举例说明预防食物中毒的原则、注意事项

预防食物中毒的原则和注意事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物的需求也变得更加多样化和注重健康。

然而,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给人们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预防食物中毒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下面就是一些预防食物中毒的原则和注意事项:一、选择新鲜食材1.1 选择食物时应当尽量选择新鲜的食材,新鲜食材更有营养,也更健康。

另外,新鲜食材在烹饪时更易保持其原有的口感和风味。

1.2 在选择肉类时,需要注意肉类的新鲜程度,最好选择经过认证的商家出售的肉类食品,确保食材的新鲜度和安全性。

二、正确储存食物2.1 在购物食材后,储存食物的方法至关重要。

肉类等易腐食材应该储存在冰箱或冷冻柜中,避免食物变质而导致食物中毒。

2.2 已煮熟的食物也需要妥善储存,确保其保存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避免细菌滋生。

三、严格遵守食物加工和烹饪原则3.1 在食物的加工和烹饪过程中,需要保持食物材料的卫生和清洁。

切菜、烹饪前要先洗手,操作过程中要注意食品与生熟食物的分开,并且保持操作台面的清洁。

3.2 对于食材的加工和烹饪时间也需要严格控制,在烹饪时需确保食物彻底煮熟,避免细菌残留,导致食物中毒。

四、保持饮食均衡4.1 均衡的饮食有助于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提高对食物中毒的抵抗能力。

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

4.2 注重膳食卫生,避免采用不洁的餐具或餐具不干净,避免使用过跨国产品等。

五、注意哺食幼儿和老人5.1 哺食幼儿和老人时需要尤其注意食物的卫生和清洁,因为他们的消化系统相对较弱,更容易受到细菌的侵害。

5.2 给幼儿和老人食用食物时要注意控制食物的温度和食量,避免食物过烫或吃得过饱。

六、饮食合理搭配6.1 合理搭配食物可以避免产生过多杂质,减少身体的负担,从而减少食物中毒的风险。

6.2 避免食用过多的加工食品,尽量多食用未加工或少加工的食物,同时避免食用过多的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姜等。

简述食物中毒的防治措施

简述食物中毒的防治措施

简述食物中毒的防治措施食物中毒是一种因摄入被有毒物质污染的食物而引发的急性疾病。

这种疾病可能由细菌、病毒、化学物质或放射性物质引起,症状可能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

为了有效预防食物中毒,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防治措施:1、保持清洁:这是预防食物中毒最基本的原则。

确保手部卫生,经常用肥皂和水洗手,特别是在处理食物前后。

此外,保持厨房和饮食工具的清洁,避免交叉污染。

生熟分离:生肉、鱼、禽和熟食之间要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切生食和熟食的刀具和砧板应该分开,避免混用。

2、正确存储食物:正确存储食物可以避免食物中毒的发生。

新鲜的食物应该存放在清洁的容器或者封闭的容器中,放在干燥、阴凉的地方。

肉类、鱼类和奶制品应该放在冰箱中,并确保它们被正确地覆盖和标记。

冷藏的食物应在适当的温度下(通常是0°C或更低)储存,冷冻的食物应在-18°C或更低温度下储存。

3、正确烹饪食物:正确的烹饪方法可以杀死食物中的有害微生物。

肉类、鱼类和禽类应该完全煮熟,不要生食或半熟食。

此外,蔬菜也应该彻底煮熟,以避免食物中毒。

注意个人卫生:个人卫生也是预防食物中毒的重要措施。

在准备食物之前和之后,都应该洗手。

此外,避免触摸口鼻眼等部位,以免交叉污染。

4、选择安全的食物:选择安全的食物也是预防食物中毒的重要措施。

尽量选择新鲜、无污染的食物,避免选择过期或变质的食品。

在选择熟食时,应该选择经过适当加热的食品,避免选择未加热或半熟的食品。

5、使用安全的饮用水:饮用水如果不安全,也会引起食物中毒。

应该使用经过适当处理的饮用水,或者选择瓶装水。

此外,应该避免饮用未经煮沸的水或未经处理的水。

6、了解食物中毒的症状:了解食物中毒的症状可以帮助人们及时发现并处理这种疾病。

食物中毒的症状可能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这些症状通常会在摄入有毒食物后1-2天内出现。

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该立即停止食用可能引起中毒的食物,并寻求医疗帮助。

食物中毒的应急处理原则

食物中毒的应急处理原则

食物中毒的应急处理原则
食物中毒的应急处理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首先要保证中毒者的安全,尽量避免进一步的伤害。

例如,从中毒原因可能导致进一步危险的环境中将中毒者转移到安全区域。

2. 如果有人发生中毒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例如120)寻求专业医疗支持。

3. 尽快将中毒者移出中毒源,避免其他人继续被中毒。

4. 确定中毒原因,如果可能,保留食物样本供后续分析。

5. 针对中毒症状进行相应的急救处理。

例如,如果中毒者出现呕吐,应将其置于侧卧位以防止呕吐物阻塞呼吸道;如果中毒者出现呼吸困难,应提供适当的氧气支持。

6. 饮食中毒一般伴随着脱水症状,因此需要及时给中毒者补充适量的水分。

7. 如果中毒原因是食品中的细菌或病原体,应及时采取适当的抗生素或抗菌治疗。

8. 监测中毒者的生命体征,并定期测量体温、脉搏、血压等指标。

9. 尽快将中毒者送往医院就诊,接受进一步的治疗和观察。

在就诊前,尽量提供详细的中毒情况和可能的中毒原因,以便医生能够采取更合适的治疗措施。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食物中毒可能有不同的处理原则,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在处理中毒紧急情况时,最好寻求专业医疗人员的帮助和指导。

食物中毒的急救原则

食物中毒的急救原则

食物中毒是由于食用了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疾病。

在发生食物中毒时,急救是非常关键的,下面将详细介绍食物中毒的急救原则。

一、尽快排除毒物
一旦发现食物中毒症状,应尽快将患者口中的食物残渣、呕吐物、排泄物等清除干净,以避免继续吸收毒物。

同时,要让患者保持安静,避免过度运动,以减少身体的代谢率,从而减缓毒物的吸收速度。

二、紧急就医
在清除毒物后,应立即将患者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在送往医院的途中,要让患者保持平躺姿势,保持呼吸通畅,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应急处理准备。

三、对症治疗
在医院,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对症治疗。

如洗胃、导泻、输液等治疗措施,以加速毒物的排出和恢复身体健康。

同时,医生还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开具适当的药物进行治疗。

四、保持观察
在治疗后,患者仍需留院观察一段时间,以确保病情不会恶化或复发。

观察期间,医护人员会对患者进行定期检查,记录病情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五、预防再次中毒
在患者康复后,要做好预防工作,避免再次中毒。

要对患者的饮食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避免食品污染和误食有毒有害物质。

同时,还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的重视
程度。

餐饮业预防食物中毒的基本原则

餐饮业预防食物中毒的基本原则

餐饮业预防食物中毒的基本原则
餐饮业预防食物中毒的基本原则:
1. 选购优质食材,注意进出口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2. 加强食品的储存和保鲜措施,严格控制食品的保存时间,定期进行清理,防止食品腐败变质。

3. 严格按照卫生标准操作,确保食品加工过程的卫生。

4. 厨房内要保持通风卫生,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减少空气交叉感染。

5. 严格控制食品烹制的温度和时间,特别是对于易使人中毒的食材,应该掌握好烹制时间和温度,避免烹饪不彻底或过度。

6. 提倡餐桌卫生,加强餐饮管理,保证食客用餐环境的干净卫生。

7. 对于食品中毒事件,应当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尽快组织调查处理并汇报相关部门,以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简述食物中毒的处理原则

简述食物中毒的处理原则

简述食物中毒的处理原则
食物中毒的处理原则包括:
1. 立即停止食用食物:一旦发现食物中毒的症状,立即停止食用这些食物,以防进一步中毒。

2. 维持呼吸通畅:如果中毒者有呼吸困难或窒息的情况,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如清除口中异物、进行胸外按压等。

3. 拨打急救电话:食物中毒属于紧急情况,应立即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求助专业医疗人员的帮助。

4. 保持体液平衡:中毒后,通过大量饮水或口服葡萄糖盐水来补充体液、避免脱水。

5. 不催吐:对于食物中毒的处理一般不建议催吐,因为有些中毒物质如酸碱类物质、某些化学物质等可能对食道和胃黏膜产生损伤。

6. 不主动使用药物:不要自行使用任何药物,除非受训专业人士指导。

7. 就诊医院:将中毒者迅速送往就近的医疗机构,并告知医生正在处理食物中毒的急救措施和症状。

总之,处理食物中毒的首要原则是确保中毒者的安全和生命,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并将其送往医疗机构,同时通过补充体液等
方式维持中毒者的体液平衡。

具体的处理措施还需要视中毒症状的不同而定,因此建议在处理过程中尽量遵循医生的指导。

食物中毒一般急救处理原则

食物中毒一般急救处理原则

食物中毒一般急救处理原则
食物中毒的急救处理原则如下:
1. 紧急处理:如果受害者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腹痛、胸痛、眩晕、意识丧失等危险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等候急救人员的到来。

2. 呕吐:如果受害者尚未呕吐,可通过轻拍背部或是引诱他喝温水来诱发呕吐。

但同时要确保受害者的呼吸道畅通。

3. 清洁:清洗食物中毒的患者身体,特别是手部、面部和爱便所在的区域。

使用温水和无刺激性的肥皂,将残留的毒素洗去。

4. 补充水分:饮用大量的清水有助于稀释毒素并促进排泄。

5. 休息:食物中毒后,受害者需要休息好,保持良好的休息和睡眠,有助于促进康复。

6. 饮食调整:在出现食物中毒症状的最初阶段,受害者可能无法进食,但在恢复期间,可以逐步增加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辛辣、油腻和刺激性的食物。

7. 医疗就诊: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有关食物中毒的情况,以便获得更专业的治疗。

预防食物中毒十大要点

预防食物中毒十大要点

预防食物中毒十大要点食物中毒是一种常见但可预防的健康问题。

为了确保食物的安全和健康,我们需要遵循一些预防食物中毒的基本原则。

以下是预防食物中毒的十大要点:1. 保持个人卫生:在接触食物之前,务必洗净双手。

使用肥皂和温水彻底洗手,特别是在使用厕所、处理垃圾或接触动物后。

2. 食材选择:购买新鲜、高质量的食材。

注意检查食物的外观、气味和质地。

避免购买过期或损坏的食物。

3. 食物储存:正确储存食物可以防止细菌滋生。

生肉、家禽和海鲜应储存在低温环境中,避免与其他食物接触。

生食和熟食要分开储存。

4. 食物加工:在食物加工过程中,注意使用干净的砧板、刀具和厨具。

生食和熟食要分开处理,以防止交叉污染。

5. 烹饪温度:确保食物在烹饪过程中达到适当的温度。

不同类型的食物需要不同的烹饪时间和温度。

使用食品温度计来确保食物达到安全温度。

6. 食物分离:生食和熟食要分开存放、加工和烹饪。

避免使用同一工具或容器接触生熟食物,以防止交叉污染。

7. 食物消毒:使用适当的消毒剂清洁食物接触表面,如砧板、刀具和厨房台面。

确保消毒剂符合卫生标准,并按照正确的浓度和方法使用。

8. 食物运输:在运输食物时,要确保食物保持在适当的温度下。

使用冷藏袋或保温箱来保持食物的新鲜和安全。

9. 食物防腐:使用适当的食物防腐方法,如冷冻、烟熏或盐腌,来延长食物的保质期。

遵循正确的食物防腐方法和时间。

10. 定期清洁:保持厨房和餐具的清洁。

定期清洁冰箱、炉灶、烤箱和其他厨房设备。

清洗餐具和餐具时使用热水和洗涤剂。

通过遵循以上十大要点,我们可以有效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

保持个人卫生、选择新鲜食材、正确储存和加工食物、注意烹饪温度、避免交叉污染、进行食物消毒、安全运输食物、使用食物防腐方法以及定期清洁厨房,都是预防食物中毒的重要措施。

请大家牢记这些要点,确保我们的食物安全和健康。

学校食堂预防食物中毒基本原则餐饮业食物中毒的预防原则

学校食堂预防食物中毒基本原则餐饮业食物中毒的预防原则

整理课件
15
三、食物中毒预防原则
整理课件
16
原则一:防止食品受到细菌污染
保持清洁 生熟分开 使用安全的水和食品原料
原则二:控制细菌生长繁殖
控制温度 控制时间
原则三:杀灭病原菌
烧熟煮透 严格洗消


制 加

整理课件
17
保持清洁
保持与食品接触的砧板、刀具、操作台等表面 清洁。
特大事故:发病人数在100例及以上的。或者 死亡2例及以上的。或者事故发生在重要活动 期间的重点场所的。
整理课件
14
3.学校食物中毒事故行政责任追究
3.1 发生一般学校食物中毒事故,中毒人数少 于29人的,追究直接管理责任人的责任。 3.2 发生一般学校食物中毒事故,中毒人数在 30人以上的,追究直接管理责任人的责任,但 直接管理责任人在事故发生前已将学校未履行 食品卫生职责情况书面报告学校领导,而学校 领导未采取措施的,由学校主管领导承担责任。 3.3 发生较大学校食物中毒事故,追究直接管 理责任人和学校主管领导的责任。 3.4 发生重大学校食物中毒事故,追究直接管 理责任人和学校主管领导和学校主要领导的责 任。
整理课件
11
豆荚类食物中毒
中毒原因:四季豆、扁豆、荷兰豆等豆荚 类食品未烧熟煮透,其中的皂素、红细胞 凝集素等有毒物质未被彻底破坏。
主要症状:食用后1至5小时内发病,症状 为恶心,呕吐,出冷汗等。
预防方法:烹调时先将豆荚类食品放入开 水中烫煮10分钟以上再炒熟
学校食堂应尽可能不用四季豆、扁豆、荷 兰豆等豆荚类食品
(浦东新区食品药品监督所值班电话:
58215903)
整理课件
13
2. 《上海市食物中毒事故处置技术规程》分 级

预防食物中毒的基本原则与关键点

预防食物中毒的基本原则与关键点

预防食物中毒的基本原则与关键点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应根据防止食品受到细菌污染、控制细菌的繁殖和杀灭病原菌三项基本原则采取措施,其关键点主要有:1、避免污染。

即避免熟食受到各种致病菌的污染.如避免生食品与熟食品接触、经常性洗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还应消毒手部、保持食品加工操作场所清洁,避免昆虫、鼠类等动物接触食品.2、控制温度。

即控制适当的温度以保证杀灭食品中的微生物或防止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如加热食品应使中心温度达到70℃以上,贮藏熟食品,要及时热藏,使食品温度保持在60℃以上,或者及时冷藏,把温度控制在10℃以下。

3、控制时间.即尽量缩短食品存放时间,不给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机会。

熟食品应尽快吃掉;食品原料应尽快使用完。

4、清洗和消毒,这是防止食品污染的主要措施.对接触食品的所有物品应清洗干净,凡是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物品,还应在清洗的基本上进行消毒。

一些生吃的蔬菜水果也应进行清洗消毒.5、控制加工量。

食品的加工量应与加工条件相吻合。

食品加工量超过加工场所和设备的承受能力时,难以做到按卫生要求加工。

极易造成食品污染,引起食物中毒。

预防常见化学性食物中毒的措施1、农药引起的食物中毒。

蔬菜粗加工时以食品洗涤济(清洁精)溶液浸泡30分钟后再冲净,烹调前再经烫泡1分钟,可有效去除蔬菜表面大部分农药。

2、豆浆引起的食物中毒.生豆浆烧煮时将上涌泡沫除净,煮沸后再以文火维持煮沸5分钟左右,可使其中的胰蛋白酶抑制物彻底分解破坏。

应注意豆浆加热至80度时,会有许多泡沫上浮,出现“假沸”现象。

3、四季豆引起的食物中毒。

烹调时先将四季豆放入开水中烫煮10分钟以上再炒即可。

4、亚硝酸盐引起的食物中毒.加强亚硝酸盐的保管,避免误作食盐使用。

在腌制肉制品时,所使用的亚硝酸盐不超过《食品添加济使用卫生标准》(GB2760)的限量规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6
危险温度带

适宜细菌生长繁殖的温度区域

我国《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 的规定为10~60℃。 由于部分致病菌在5~10℃

条件下仍可生长繁殖,建
议餐饮单位以5~ 60℃作 为危险温度带。
7
中心温度

块状或有容器存放的液态食品或食品原
料的中心部位的温度。

中心温度可用中心温度计测量。



处理熟食要做到“五专”,即专间、专 人、专用工具、专用冰箱和专用消毒设 备。 生熟食品的容器、工用具 要有明显的区分标记。 从事粗加工或接触生食品 的从业人员不应从事处理 冷菜的工作。
26
使用安全的水和食品原料

选择来源正规、优质新鲜的食品原料。
熟食品的加工处理要使用净水。
27
控制温度
4
具有潜在危害的食品

虽然任何食品都有可能受到污染,但有些食品 特别适宜于细菌迅速生长、繁殖和产毒,这类 食品被称为具有潜在危害的食品。 具有潜在危害的食品必须控制温度和时间来防 止细菌的生长、繁殖和产毒,通常其特点有:


蛋白质或碳水化合物含量通常较高。
pH大于4.6。 水分活性大于0.85。

中毒季节


16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常见原因
17
交叉污染
食品的成品在食用前一般不再加热,一旦受到致病 菌污染,极易引发食物中毒。加工操作过程中如发生 以下情况,就可能使成品受到污染: 成品和原料、半成品存放中相互接触(包括食品中汁 水的接触)。 装成品和原料、半成品的 工用具、盛器混用。 操作人员接触原料、半成 品后双手未经消毒即接触 成品。
18



从业人员带菌污染

一旦从业人员手部皮肤有破损、化脓、疖子,或 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便会携带大量致病菌。 如果从业人员患病后仍 在继续接触食品,且不 严格进行洗手消毒,就 极易使食品受到致病菌

污染,引发食物中毒。
19
食品未烧熟煮透

致病菌未被彻底杀灭,引发食物中毒 较易发生的情形:

半成品


成品



11

12
本市餐饮业食物中毒的特点
13
2000~2006年本市餐饮业食物中毒1

发生行业

其他行业 食物中毒 14.7%
发生在餐饮业的食物 中毒占中毒总起数的 85.1%。
餐饮业食 物中毒 85.1% 餐饮业食物中毒占中毒总数比例
非细菌性 食物中毒 19.7%

细菌性食 物中毒 80.3% 细菌性食物中毒占餐饮业中毒比例




具有潜在危害的食品制作后至食用的时间超过2小 时的,应在危险温度带范围之外温度条件保存。 食品应快速冷却,尽快通过 危险温度带。 具有潜在危害的食品原料应 冷冻或冷藏保存。 冷冻食品解冻应在≤5℃的 冷藏条件或≤20℃的流动水
条件下进行。
28
控制时间



不要过早加工食品,食品制作完成到食用应控 制在2小时以内。 生食海产品加工好至食用的间隔时间不应超过 1小时。 冷库或冰箱中的生鲜原料、 半成品等,储存时间不要 太长,使用时要注意先进 先出。
餐饮业预防食物中毒的 基本原则
1

与食品安全有关的基本概念 本市餐饮业食物中毒的特点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常见原因
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基本原则
2
与食品安全有关的基本概念
3
食物中毒



因食用中毒食品引起的一类疾病,国外也称食 源性疾病。 《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的定义是:食用了 被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 者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 亚急性食源性疾患。 大多数食物中毒由各种致病的细菌、病毒和寄 生虫(即生物性危害)引起,少数由食品中的 各种有毒物及有害化学物质(即化学性危害) 引起。


控制温度 控制时间
烧熟煮透 严格洗消
控 制 加 工 量

原则三:杀灭病原菌

24
保持清洁



保持与食品接触的砧板、刀具、操作台等表面 清洁。 保持厨房地面、墙壁、天花 板等食品加工环境的清洁。 保持手的清洁,不仅在上岗 操作前及受到污染后要洗手, 在加工食物期间也要经常洗 手。
25
生熟分开
30
严格洗消



生鱼片、鲜榨果汁、水果拼盘等不经加热处 理的直接入口食品,应在清洗的基础上进行 严格的消毒。 餐具、熟食品容器要彻底 洗净消毒后使用。 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具、 盛器、双手要经常清洗消毒。
31
控制加工量

如果超负荷进行加工,就会出现食品提
前加工、设施设备不够用等现象,从而
不能严格按保证食品安全的要求进行操
作,上述各项关键控制措施就难以做到,
发生食物中毒的风险会明显增加。
32
食物中毒的预防其实就是这么简单,以
下课程中提到的各项措施,其实就是对上 述各项原则的展开和应用,只要记住这些 原则,就会很容易理解为什么要采取这些 措施。
33
谢 谢!
34

原料

供制作食品所用的一切可食用的物质。 经初步加工后,尚需进一步制作的食品。 经过加工制成的可直接食用的食品(又称即食食品或直 接入口食品)。 包括熟食品和即食生食品(如水果、生食蔬菜、生食水 产品等)。 各种只需经分切、分装等加工后就能直接食用的食品也 应按成品进行管理,如待切配的冷菜、待切片的面包、 待分装成盒饭的饭菜等。
8
交叉污染

通过生的食品、食品加工者、食品加工
环境或工具把生物的、化学的污染物转
移到食品的过程,细菌引起的交叉污染
是最常见的交叉污染。
9
清洗和消毒

清洗

用清水清除食品原料、餐具、 工具表面的污物。 用物理或化学方法破坏或杀灭 致病微生物。 消毒不能完全杀灭细菌芽胞。

消毒


10
原料、半成品和成品
50%以上。
未烧熟 煮透 11%
加工人员带 菌污染 16.2%
交叉污染 52.8%
餐饮业食物中毒发生原因
15
2000~2006年本市餐饮业食物中毒3

中毒食品

冷菜、盒饭、桶饭引起的中毒占35.5%。 第二、三季度发生的食物中毒分别占全年中 毒数量的29.2%和44.3%,是细菌性食物中 毒的好发季节。 化学性食物中毒季节特点不明显。
29
烧熟煮透

烹调食品时,必须使食品中心温度超过70℃,保 险起见最好能达到75℃并维持15秒以上。 在危险温度带存放超过2小时的菜肴,食用前要彻 底加热至中心温度达到70℃以上。


已变质的食品可能含有耐热(加热
也不能破坏)的细菌毒素,不得再 加热供应。

冷冻食品原料宜彻底解冻后加热, 避免产生外熟内生的现象。
21
餐具、容器、用具不洁


致病菌通过餐具污染到食品,也可引起 食物中毒。 较易发生的情形:


盛放食品成品的餐具或 容器清洗消毒不彻底。 消毒后的餐具受到二次 污染。
22
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基本原则
23

原则一:防止食品受到细菌污染

保持清洁 生熟分开 使用安全的水和食品原料

原则二:控制细菌生长繁殖

烹调前未彻底解冻。 一锅烧煮量太大。 烧制时间不足等。


20
食品贮存温度、时间控制不当


具有潜在危害的即食食品在危险温度带贮存时 间超过2小时,食品中的细菌大量繁殖。 较易发生的情形:



冷藏设施不足或超负荷。 供应宴席时冷菜提前切配并在 常温下放臵。 盒饭加工后在常温下保存较长 时间。 食品冷却时间过长或温度过高。
致病原

餐饮业食物中毒中的 80.3%是细菌引起。
14
2000~2006年本市餐饮业食物中毒2

发生原因

发生前五位原因:交叉污染、加工人员带 菌操作、未烧熟煮透、熟食品时间/温度控 制不当、餐具 餐具容器/用
容器/用具不洁。熟食品时间/
具不洁 4.8% 其他 11.2%

交叉污染占
温度控制不 当 4.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