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集团的营运资金管理体系

合集下载

基于价值链的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以海尔集团为例

基于价值链的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以海尔集团为例

1、财务状况良好
1、财务状况良好
海尔集团的财务报表显示,其总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 等财务指标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这表明海尔集团在资金管理和运营效率上具有 较高的水平。
2、经营效益显著
2、经营效益显著
海尔集团在经营效益方面表现优异,其净利润率和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均处 于行业领先地位。这表明海尔集团在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方面具有较高的水平。
基于价值链的企业营运资金 管理研究以海尔集团为例
目录
01 一、海尔集团简介
02
二、海尔集团的营运 资金管理策略
03
三、海尔集团的营运 资金管理绩效
04 四、结论与建议
05 参考内容
内容摘要
在全球化和数字化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不再仅仅取决于产 品的质量和价格,而更依赖于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管理能力。其中,企业的营运资 金管理成为了决定企业生死存亡的重要因素。本次演示将以海尔集团为例,探讨 基于价值链的企业营运资金管理。
参考内容
内容摘要
在当今全球化的市场中,供应链管理已成为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营运 资金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受到了广泛。本次演示以海尔集团为 例,从供应链视角探讨营运资金管理的有效性和优化策略,以期为企业提供借鉴 和参考。
一、供应链管理与营运资金管理 概述
一、供应链管理与营运资金管理概述
供应链管理是指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消费者紧密在一起,通过对物 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进行协调和管理,实现供应链的优化和效率提升。营运资金 管理则是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资金的筹措、运用和监管等方面的管理。有效 的营运资金管理
一、供应链管理与营运资金管理概述
可以保证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同时还可以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和成本。

基于价值链的海尔公司营运资金管理分析 会计财务金融管理专业

基于价值链的海尔公司营运资金管理分析  会计财务金融管理专业

题目:基于价值链的海尔公司营运资金管理分析摘要随着经济进入全球化,全球大部分的企业在这种市场竞争环境下也出现实质性的变化,不论是对企业的资金管理还是传统运营而言,这种变化为它们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

传统的营运资金管理其原本就有缺陷存在,已经没有办法适应在新的市场环境下以顾客为主导的中小型企业经营管理需要。

要想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存活并发展,拥有良好的营运资金管理模式十分重要,企业必须注重对该模式的创新和发展。

价值链管理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企业经营和管理的一个核心思想,许许多多的企业被重视被认可,可是企业要是想在这种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在价值链这个基础上竞争。

而对于营运资金的管理也是企业进行资金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企业就需将价值链方向作为其前进方向,从这个方向出发使营运性资金管理的能力得到提升。

在本文中将营运资金管理基础理论和价值链的理论结合起来,将企业的发展战略的各个方面落实出了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科学性、高绩效性,并且进一步探讨了新型企业运营资金管理在以价值链作为基础下是如何提升和培养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ABSTRACTWith the globalization of the economy, most companies in the world have also undergone substantial changes in this market competition environment. This change has brought a huge impact to them, whether it is in terms of corporate capital management or traditional operations. And challenges. The traditional working capital management has its inherent flaws, and there is no way to adapt to the customer-oriented management needs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 the new market environment. To survive and develop in the fierce market competition,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have a good working capital management model, and companies must focus on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is model.Value chain management has become a core idea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business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Many companies are valued and recognized. However, if companies want to survive and develop in this environment, they must compete on the basis of the value chain. The management of working capital is also an important basis for companies to carry out capital management work. Companies need to take the value chain direction as their way forward, starting from this direction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working capital management. In this article, the basic theory of working capital management and the theory of value chain are combined to implement the scientific and high performance of corporate working capital management in all aspects of the company’s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further explore the new corporate working capital management Based on the value chain, how to improve and cultivat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Keywords:Working Capital Management; Value Chain; Business Process; Market Chain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 绪论 (1)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1研究背景 (1)1.1.2 研究意义 (1)1.2国内外研究现状 (2)1.2.1国外研究现状 (2)1.2.2国内研究现状 (2)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3)1.3.1 研究内容 (3)1.3.2 研究方法 (3)2 价值链及营运资金的相关理论分析 (4)2.1 价值链理论 (4)2.1.1 价值链概念 (4)2.1.2 内部价值链分析 (4)2.1.3 外部价值链分析 (4)2.2 营运资金管理理论 (5)2.3 基于价值链理论的营运资金管理理论分析 (5)3 基于价值链的海尔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现状 (6)3.1 海尔公司现状概况 (6)3.1.1 海尔公司经营情况 (7)3.1.2海尔公司总体财务绩效 (7)3.2 海尔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现状 (8)3.2.1 海尔公司基本情况 (8)3.2.2 海尔公司营运资金管理配置情况 (9)3.3海尔公司基于价值链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情况 (12)3.3.1营运资金投资政策 (13)3.3.2营运资金筹资政策 (14)3.4 海尔公司价值链分析 (15)3.4.1海尔公司内部价值链的营运资金管理现状分析 (15)3.4.2海尔公司外部价值链的营运资金管理现状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全球化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模式探析——以海尔集团为例

全球化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模式探析——以海尔集团为例

全球化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模式探析——以海尔集团为例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息深度,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营运资金管理对企业的生存和进步至关重要。

本文以中国著名跨国企业海尔集团为例,探析了海尔集团在全球化过程中接受的营运资金管理模式,并分析了其优势与劣势,以期为其他企业在全球化背景下的资金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引言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之间形成了全球性的竞争格局,营运资金的合理管理成为企业生存和进步的关键之一。

海尔集团作为中国著名的全球化企业,以其奇特的营运资金管理模式有名于世。

本文将以海尔集团为例,探究其全球化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模式,为其他企业在全球化背景下的资金管理提供借鉴。

二、海尔集团的全球化营运资金管理模式1. 分离化风险管理海尔集团分离风险的核心理念是区域分离与多元化分离相结合。

通过在全球范围内建立分公司和合资企业,海尔集团能够将风险分离到不同的市场和行业中,防止了单一市场或行业的风险影响。

2. 资金集中管理尽管海尔集团在全球范围内实施分离化风险管理,但其资金控制和决策权却高度集中。

集团总部设立财务中心,通过集中管理全球范围内的资金流淌,实现更加高效的资金配置和使用。

3. 统一的信息系统海尔集团建立了统一的全球化信息系统,实现了全球范围内各子公司和合资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快速反应。

这种信息系统的建立为海尔集团的全球化资金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使得资金调度更加灵活和高效。

三、海尔集团全球化营运资金管理模式的优势1. 风险分离海尔集团通过在全球范围内建立分公司和合资企业,将风险分离到不同的市场和行业,降低了风险对企业的影响。

2. 资金集中管理海尔集团的资金集中管理使得集团有更大的话语权和控制力。

集中管理可以防止分离资金导致的资金浪费和低效使用。

3. 快速反应能力由于海尔集团建立了统一的全球化信息系统,各子公司和合资企业之间可以实现快速信息共享和反应。

这使得集团能够更加快速地调度资金,应对市场变化。

海尔集团营运资金管理模式分析

海尔集团营运资金管理模式分析

降低 了生产 环节 的库存 成本 , 减少 了资金 沉淀 , 高了企 提 业 的营运资 金周转 速度 。海尔 集 团生产 渠道营 运资金 管理
下 ,供应商能够对海尔的库存 进行精准的预测 ,并对海
尔 的 库存 需 求 作 出及 时 的反 应 ,这 样 就使 海 尔 在保 证 正 常销 售 的情 况 下库 存 达 到最 小 化 ,甚 至 实现 零 库存 的 目
供 应商 信 用 评级 制 度 。采 用定 量 与定 性 的方 法对 供 应商
的信用情况进行定期评估 ,建立供应 商信用档案 ,及 时 淘汰信誉等级低的供应商 ,并加强与信誉等级高 的供应
商 的长 期 互 惠合 作 ,这 样 就避 免 了 因供 应 商 违约 而 造成
的企业 营运 资金 周转 困难 。
二 、生产渠道 的 营运资 金管理

采 购 活动 是 企业 营 运 资金 周 转 的起 点 。采 购 渠道 的
营运资金主要包括材料存货 、应付账款 、应付票据和预
付 账 款 等 ,加 强采 购 渠道 的营 运 资金 管 理是 保 障 企业 整 体 营 运 资金 正 常 运转 的第 一步 。影 响 企 业采 购 渠 道 营运 资金 周 转 的主 要 商业 合 作 伙伴 是 供应 商 ,因此 ,采购 渠 道营运 资金 管理 的关键 是加 强与供 应商关 系 的管理 。 海 尔集 团 推行 全 球 化采 购 策 略 ,其供 应 商遍 布全 球 各 地 。 为 了加 强对 供 应商 的管 理 ,海 尔集 团利 用 网络 技 术 和信 息技 术 建立 了统一 的供 应 商关 系 管理 平 台 ,与 供 应 商 之 间实 现 信息 的 即时共 享 。通 过 供应 商 关 系 管理 平 台 ,海 尔 集 团所 有 的供应 商 都 可 以在 网上接 受 订 单 ,并

海尔集团的营运资金管理体系

海尔集团的营运资金管理体系

海尔集团的营运资金管理体系海尔集团通过战略和商业模式转型、业务流程再造、组织变革、文化和机制创新等对营运资金管理的环境和体系进行创新,从优化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资金集约管理、供应链融资创新、国际营运资金管理等对营运资金管理实践内容进行丰富和拓展。

一、营运资金管理的重要性营运资金(working capital),是企业经营过程中用于日常运营周转的资金。

从企业营运的外在形态上看,营运资金即为占用在全部流动资产上的资金,这是广义上的营运资金概念,Eugene F. Brigham 与Scott Besley对营运资金给出了如下的定义:是指流动资产,即公司对于短期资产的投资,如现金、可转让证券、存货以及应收账款;从企业财务策略和融资结构角度讲,营运资金则是指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差额部分,这是狭义上的营运资金概念,也是财务上对营运资金的一般定义。

营运资金管理的本质是对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管理,从静态角度看主要是加强对货币资金、应收款项、存货和应付款项等流动资金项目的管理;从企业动态营运过程来看,则是对采购与付款、销售与收款、存货收发存和货币资金收支等业务循环的动态管理与控制。

莱瑞?吉特曼和查尔斯?马克斯维尔曾经对美国一千家大型企业的财务经理们进行调查以了解他们是如何分配工作时间的,调查结果表明:他们在营运资金管理上所花费的时间几乎占到三分之一。

可见,营运资金管理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理应在财务理论研究中占据显著位置。

然而,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相对管理实践却相差甚远。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化、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给整个人类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也给营运资金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实践面临着很多新课题,相应地反映在营运资金管理理论中,营运资金管理有很多新问题需要研究,比如:如何进行战略和商业模式(business model)转型;如何重新构建业务流程(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BPR);如何改进整个供应链(Supply chain)上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流动;如何快速获得外部资源,推进电子商务(E-Business)以加快市场响应速度;如何改进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分销渠道管理(distribution channel management,DCM)和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CRM);如何提升资金集约管理(treasury management)和国际营运资金管理(international working capital management)等。

海尔集团营运资金管理

海尔集团营运资金管理

海尔集团营运资金管理海尔集团营运资金管理随着全球市场的不断变化和竞争的加剧,企业的资金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海尔集团作为一家全球知名的家电制造企业,其营运资金管理对于保持竞争优势和稳定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海尔集团在资金管理方面的一些实践经验和策略。

一、海尔集团资金管理的重要性资金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血液。

良好的资金管理可以帮助企业保持稳定的经营状况,提高市场竞争力。

对于海尔集团这样的跨国企业而言,资金管理的重要性更是不可忽视。

海尔集团拥有全球广泛的供应链和销售网络,营运资金的管理涉及到海外采购、货币兑换、物流、订单管理等多个环节,需要精细、高效的资金策划和管理。

二、海尔集团资金管理的特点1. 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海尔集团通过多种渠道获取资金,包括自有资金、银行贷款、股权融资等。

这种多元化的资金来源可以有效分散风险,提高资金运作的灵活性。

2. 长短期资金平衡海尔集团通过合理安排短期债务和长期债务的比例,以及资金的流动性管理,实现了长短期资金的平衡。

这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和业务需求。

3. 精细化的资金计划海尔集团通过制定精细化的资金计划,根据业务需求和市场情况,合理调配和使用资金。

同时,在资金计划中也要考虑到货币兑换和利率的波动等风险因素,有效降低财务风险。

三、海尔集团资金管理的策略1. 资金流动的优化海尔集团通过优化供应链和销售流程,加强内部协作和信息共享,实现资金流动的高效和快速。

同时,通过与供应商和客户的沟通,缩短回款周期,减少资金占用。

2. 风险管理海尔集团注重风险管理,积极应对货币兑换、利率波动等风险因素。

通过对外汇市场的观察和预测,制定相应的风险对冲策略,保护企业免受外部金融风险的影响。

3. 灵活的资金运作海尔集团通过与银行和金融机构的紧密合作,保持资金渠道的畅通和多样性。

在资金运作方面,采用灵活的融资和融券工具,及时调整资金结构,确保企业资金的稳定和灵活运转。

四、海尔集团资金管理的效果海尔集团的资金管理策略和实践带来了显著的效果。

全球化战略阶段海尔集团营运资金管理模式分析

全球化战略阶段海尔集团营运资金管理模式分析

全球化战略阶段海尔集团营运资金管理模式分析一、案例简介海尔集团是世界白色家电第一品牌、中国最具价值品牌.海尔在全球已建立了29个制造基地,8个综合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过6万人,已发展成为大规模的跨国企业集团。

海尔集团作为全球化企业中大型跨国公司的典范,其营运资金管理模式一直作为理论界研究的对象和实务界学习的楷模.在名牌战略和多元化战略阶段,海尔集团公司营运资金管理局限于财务部门,未能实现和业务的有效结合.自1998年以来,海尔集团公司进行了“市场链"流程再造,营运资金管理由单一的财务部门发展到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相结合,管理目标相应由单个营运资金项目周转最快发展为企业内部营运资金项目的协调周转最优.2007年开始的“信息化”流程再造,进一步强化了海尔集团从供应链整体利益出发进行营运资金管理的做法,扩展了国际化营运资金管理模式和方法应用的范围。

二、海尔集团全球化战略导向(一)海尔集团全球化战略的风险分析全球化意味着世界经济中各国的经济开放度增加,相互依赖关系的加深,它强调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从而实现经济上的世界一体化。

跨国公司作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其国际化程度进一步加强,极大地推动了分工、生产、资本、交易、服务、技术和管理的全球化发展。

全球化企业与其他企业相比,其营运资金管理环境和影响因素更为复杂。

全球经济的波动都会对企业的营运资金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营运资金管理的风险程度也会更高.与之相适应,全球化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贸易环境风险、金融风险、商业风险、政治风险等等。

(二)全球化战略阶段海尔集团营运资金管理难题为了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运作全球范围的品牌,实现其三步走—-“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的奋斗目标,从2006年开始,海尔集团继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和国际化战略阶段之后,进入了第四个发展战略创新阶段:全球化战略阶段。

海尔集团基于渠道管理的营运资金管理模式

海尔集团基于渠道管理的营运资金管理模式

1 .营运资金管理概述
金管理 . 即把企业营运资 金的中心转 向渠道 管理 . 营运 资金分为经 营 活 动和理财营运资金两种 . 主要参照是是否参与企业的生产活 动。在 经 营活 动中 , 营运资金又分 为采购 、 生产 和销售三个层 次。而预付账 款、 应 付账 款 、 生产原材料库 存又归属于采 购渠道营运 资金 ; 产 品、 半 成 品、 应 收款 、 员工薪酬应 当归属于生产渠道 的营运资金 ; 产品库存 、 应 收款 、 税费又组成营销渠道营运资金。企业筹集资金和参与投资又 归属于企业的理财活动营运资金。在细分情 况下 . 企业参与投资 的营 运资金 由交易性金融资产与货币资金 、 利息、 股利、 应付利息等组成 。 以渠道为 轨的营运资金 管理 . 可通过共享 信息平 台. 获取各个渠 道 的信息 . 进 行管理和分析 。 让企业 营运 资金的每个渠 道明 白自己的 任务与工作重心 . 更好地处理 与客户与供应 商之间的关 系 . 从 而提高 各部 门的工作效率。这种分析方法涵盖了营运资金的所有项 目, 可以 全面评价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绩 效 . 而且该 方法有 利于企业快速找到 渠道管理 中存在的问题 . 体现了营运资金 管理的整体性 这种完善企 业营运资金管理的方法是从供 应链 、 渠道 、 采 购三方 面下手 , 建立考核
混合所有制 经济在 中共 十八届 三中全会被提 上了新高度 : “ 混合 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 . 积极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 济, 是深化 国有企业改革 、 完善基 本经济制度 的必然要 求。” 随着这次 政府 的重 视 . 混合所有制经 济的改革再次成为 国家重点 . 是 国有企业 改革的重要方式。我国经济制度 的实现形式包括但不 限于国有资本 、 集体资本 、 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 、 相互 融合 的混合所 有制经济 . 对于 国有资本功能放大 , 提高竞 争力相互促进 , 取长补短有重大作用。 这为 我 国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开辟 了道路 我 国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得 以迅速发展。 到2 0 1 2 年. 我国已有 2 4 9 4 个境 内上市公司 . 股票市值达 2 3 万亿元 .占当年 国内生产 总值 的 4 3 %.股票有效账 户数 1 4 0 4 6 万 户 我国的上市公司中有 大多数是 国有资本参股控股 的. 这也是 典型 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混合所有制 企业在改革 的过程 当中 . 也产生了有 很多问题 , 需要企业去探索和解决 。多数企业 已经在寻找行之 有效的 营运资金管理模式 , 本文以海尔集 团为案例进行分析。

《2024年企业营运能力分析——以海尔集团为例》范文

《2024年企业营运能力分析——以海尔集团为例》范文

《企业营运能力分析——以海尔集团为例》篇一一、引言企业营运能力是衡量企业运营效率、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指标。

本文以海尔集团为例,通过对其营运能力的深入分析,探讨其成功背后的运营策略和管理模式,以期为其他企业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海尔集团概述海尔集团是一家全球领先的综合服务提供商,以其卓越的产品质量和创新的技术闻名于世。

集团旗下涉及多个领域,包括家电制造、物流服务、智能家居等,是全球知名的品牌之一。

其成功得益于持续的创新和良好的运营管理。

三、营运能力分析框架(一)分析指标体系在分析企业营运能力时,我们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总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

这些指标能够有效地反映企业的资金运作效率、存货管理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

(二)数据来源及处理方法本分析主要基于海尔集团近年来的财务报表和公开资料进行数据收集和处理,结合相关研究文献,综合分析海尔集团的营运能力。

四、海尔集团营运能力具体分析(一)总资产周转率分析通过分析海尔集团的总资产周转率,可以看出其资产运用效率较高,资金回流迅速。

这得益于其精细化的管理流程和高效的供应链管理。

(二)存货周转率分析海尔集团的存货周转率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这表明其存货管理能力强,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降低库存成本。

(三)应收账款周转率分析海尔集团在应收账款管理方面表现出色,应收账款周转率较高,说明其信用管理和收款效率较高,有效降低了坏账风险。

五、海尔集团营运能力背后的管理策略与模式(一)精细化管理海尔集团通过精细化管理,优化生产流程,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而提升营运能力。

这包括从产品设计到销售全过程的优化和精细化运作。

(二)供应链管理优化海尔集团在供应链管理方面采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实现了对供应链的精准掌控。

这不仅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还能够降低库存成本和运输成本。

(三)持续创新与研发投入海尔集团重视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不断推出新产品和技术创新,以保持市场竞争力。

海尔运营资金管理模式研究

海尔运营资金管理模式研究

海尔运营资金管理模式研究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海尔集团的运营资金管理模式。

海尔是全球领先的家电制造商,其成功的经营模式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从海尔的资金管理策略、资金运作模式以及风险控制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改进建议。

1. 引言资金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对于海尔这样的跨国公司来说尤为重要。

海尔在全球范围内有着广泛的市场份额和销售网络,如何科学有效地管理运营资金是海尔长期保持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对海尔的运营资金管理模式进行研究,以期为其他企业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2. 资金管理策略海尔的资金管理策略主要包括现金流管理、财务风险管理和资本结构管理。

2.1 现金流管理海尔通过建立健全的现金流管理系统,实现现金流的预测和监控。

海尔采用了现金流量表和现金流量预测模型,精确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

通过合理安排资金的使用和流动,海尔能够最大限度地确保运营资金的充足和稳定。

2.2 财务风险管理海尔注重财务风险管理,通过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和控制机制,降低财务风险的发生和影响。

海尔通过对供应商的信用评估、合同管理和风险分散等方式,有效控制采购和销售过程中的风险。

此外,海尔还通过购买保险和使用金融工具等方式对市场风险进行管理和对冲。

2.3 资本结构管理海尔注重维持合理的资本结构,平衡债务和股权的比例,确保融资成本和资金结构的稳定。

海尔通过定期的资本结构分析和调整,确保公司具备足够的偿债能力和扩张能力。

海尔也积极扩大股权融资比例,通过增发股票等方式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

3. 资金运作模式海尔的资金运作模式主要包括自有资金运作和外部融资。

3.1 自有资金运作海尔通过高效的自有资金运作,实现资金的最佳利用。

海尔的自有资金主要来自利润积累和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入。

海尔通过建立现金池和企业集团内部资金调配系统,实现公司内部各个单位之间的资金流动和利用效率的最大化。

3.2 外部融资除了自有资金运作,海尔还通过外部融资来获取更多的运营资金支持。

海尔集团资金运营管理

海尔集团资金运营管理

海尔集团资金运营管理财管0901王漫影一.公司简介二.海尔集团是世界白色家电第一品牌、中国最具价值品牌。

海尔在全球建立了29个制造基地,8个综合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过6万人,海尔集团2010年实现全球营业额135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其中海尔品牌出口和海外销售额55亿美元。

2010年海尔品牌价值已达207.65亿元,连续六年蝉联《中国品牌500强》,2011“中国最有价值品牌”于9月9日发布,海尔集团以907.62亿的品牌价值连续十年位居榜首。

海尔品牌旗下冰箱、空调、洗衣机、电视机、热水器、电脑、手机、家居集成等19个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其中海尔冰箱、洗衣机还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首批中国世界名牌。

2008年3月,海尔第二次入选英国《金融时报》评选的“中国十大世界级品牌”。

2008年6月,在《福布斯》“全球最具声望大企业600强”评选中,海尔排名13位,是排名最靠前的中国企业。

2008年7月,在《亚洲华尔街日报》组织评选的“亚洲企业200强”中,海尔集团连续五年荣登“中国内地企业综合领导力”排行榜榜首。

2008年海尔入选世界品牌价值实验室编制的《中国购买者满意度第一品牌》,排名第四。

海尔已跻身世界级品牌行列,其影响力正随着全球市场的扩张而快速上升。

据世界著名消费市场研究机构欧洲透视(Euromonitor)发布最新数据显示,海尔在世界白色家电品牌中排名第一,全球市场占有率6.1%。

这是中国白色家电首次成为全球第一品牌。

同时,海尔冰箱、海尔洗衣机分别以10.4%与8.4%的全球市场占有率,在行业中均排名第一。

在智能家居集成、网络家电、数字化、大规模集成电路、新材料等技术领域,海尔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创新驱动”型的海尔致力于向全球消费者提供满足需求的解决方案,实现企业与用户之间的双赢。

三.营运资金管理理论营运资金管理是对企业流动资产及流动负债的管理。

一个企业要维持正常的运转就必须要拥有适量的营运资金,因此,营运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尔集团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海尔集团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海尔集团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绪论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的市场环境下,集团化企业集团在开展资金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受到了越来越多因素的影响。

想要保障并提升企业的经济收益水平,并以此来支撑其产业优化和产业升级的发展需求,在集团企业内部构建科学化,合理化的资金管理体系,势在必行。

论文以海尔集团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在开展国家化经营过程中遇到的资金管理方面的问题进行了重点分析,以此提出了集团企业在构建资金管理体系方面的发展建议。

一.海尔集团概述1984年,海尔集团在国内正式挂牌成立,借助于生产和经营上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它由一家小型企业创造成为享誉全球的国际品牌,截止到2011年,其员工总数已经突破了80000人,年营业总值已经超过了1500亿元。

作为一家跨国经营的集团化企业,海尔集团先后走过了品牌创建,多元化经营和国际品牌扩三大发展历程。

当前阶段,海尔集团已经在国际家电市场上站稳脚跟,并被一些世界知名媒体评定为国际性大品牌,同时也被认定为国际十大创新企业。

在网络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环境下,海尔集团应该借助于互联网产业发展优势,为不同客户群体提供多样化的消费满足,从而进一步提升品牌认可度和品牌知名度。

互联网行业的发展也为海尔集团带巨大的发展机遇,以此为基础,进行组织,管理和经营上的发展和创新,由传统的产品营销向服务营销转变,打出差异化经营这样王牌,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优势。

二.海尔集团营运资金管理体系分析从世界范围看,营运资金的管理行为无外乎以下几种:世界汇兑风险管控,世界应收款信用评价,世界现金监管等。

对于那进行国际化经营的企业而言,世界应收款评价值得企业给予足够的工作重视,为了更好的解决此方面的问题,海尔公司开创了国际贸易保障,批量直销,结算统一等工作模式。

从结算模式上来看,海尔集团对其所有下属分支机构进行了结算标准和商务规则的统一。

其企业规章上明确显示,在国际化经营发展过程中,优先选取安全性较高的如期支付的信用凭证,此外,对如期支付的相关凭证进行了标准的统一,实现对风险的预警和事先把控。

海尔集团的发展与资本运营

海尔集团的发展与资本运营

海尔集团的发展与资本运营海尔集团是中国家电行业的龙头企业,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家电制造商之一。

自1979年成立以来,海尔集团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和资本运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本文将探讨海尔集团的发展历程以及其资本运营策略的关键因素,旨在分析海尔集团取得成功的原因并提供一些建议。

一、海尔集团的发展历程1.1 初创时期海尔集团成立于1979年,当时是一家小型冰箱厂,仅有40余名员工。

在中国家电行业起步阶段,海尔集团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市场不确定性。

然而,海尔集团通过不断的创新和市场拓展,迅速崭露头角。

1.2 战略转型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海尔集团进行了一系列的战略转型。

首先,海尔集团调整了产品结构,从单一的冰箱生产扩展到涵盖了洗衣机、空调、电视等多个家电领域,实现产品线的全面覆盖。

其次,海尔集团深入了解消费者需求,通过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最后,海尔集团加强了研发能力,不断推出创新产品,如智能家电和互联网家电,进一步巩固了市场地位。

1.3 国际化发展随着中国家电市场的日益饱和,海尔集团开始寻求国际市场的发展机会。

通过与国际知名品牌的合作和收购,海尔集团逐渐拓展了其国际业务版图。

如收购了美国家电巨头GE的家电业务和意大利品牌Candy,使得海尔集团在全球范围内拥有了更广阔的市场和更强大的品牌影响力。

二、海尔集团的资本运营策略2.1 多元化发展海尔集团在资本运营中积极追求多元化发展。

通过投资并购其他企业,海尔集团实现了产业链的纵向延伸和横向扩展。

以海尔金融为例,海尔集团通过与金融机构合作,提供金融服务,实现了金融和家电产业的有机结合,为海尔集团注入了新的增长动力。

2.2 资本市场的开放与合作海尔集团积极开放与合作,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优势。

通过在国内外资本市场上市,海尔集团实现了资本的有效运作和利润的最大化。

另外,海尔集团还与国内外的投资机构和私募基金建立了合作关系,获得了更多的资金支持和市场资源。

海尔集团资金管理模式分析

海尔集团资金管理模式分析

海尔集团资金管理模式分析【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高速发展,企业集团的资金管理模式及影响因素变得越来越复杂。

为了符合集团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需求,必须建立高效规范的集团资金管理模式。

本论文以海尔集团为例,全面分析集团企业在全球化经济中所面临的资金管理模式问题。

并提出构建集团资金管理模式的建议。

【关键词】资金管理;海尔集团;经济效益一、海尔集团资金管理模式(一)应收账款的管理模式应收账款经常不能及时收回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客商资金运营水平不够高,现金流量紧张。

海尔集团为保障应收账款及时收回,在与分销厂商客户们合作双赢的基础上,为它们提供营运资金运作方案。

例如,海尔集团与意大利某空调公司的资金合流比较紧张,对海尔集团应付账款周转率相对较低,通过海尔集团积极的沟通与调解,并合理调节它们的运营资金周转周期,向该公司提供了科学的融资方案,创造了提升运营资金管理绩效和快速收回集团的应收账款的和双赢局面。

(二)存货的管理模式在家电商界客户主导、商家竞争的境况下,存货的积累将占用公司大量资金,阻碍公司规模扩大,影响公司竞争力的提高。

海尔集团将客户需求为主旨,不断改善货品供应链,调解集团内部的业务分工流程,精简集团与客户间不需要的交易环节,用有效订单拉动货物供应链现金流、物流、信息流的运营,大大促进存货管理模式改善,其存货管理模式也是国内企业管理模式的典范。

(三)现金的管理模式全球化经济普及后,海尔集团年均的全球资金营运总额已达千亿元,日均结算数额已达亿元,为了保证资金运营的效率、准确和安全,为了全球化发展得到强力的资金保障,资金流量使得总部对全球经济网络进行整合,并搭建了全球资金每日结算的管理体系,实行全球资金电商结算模式。

以订单为主导,由订单系统根据订单日期、订单金额汇成每天的结算账单,并依据各分公司的资金使用情况定制合理的结算日期,把资金滞留在各节的时间作为量化标准,进行控制。

通过对资金日结算的系统化管理,已经实现集团资金结算预算的超期自动报警、结算完自动核销和到期自动提示,还实现了资金管理与结算的自动化、系统化和流程化,保障了结算的公开公正和客观,并使得海尔集团为资金预算和日现金流量的监控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有利于掌握解海尔各分公司及整个集团的资金余额和现金流,能够及时发觉并解决现金异常,保证现金流的平稳运作。

基于渠道管理的营运资金管理探讨以青岛海尔为例

基于渠道管理的营运资金管理探讨以青岛海尔为例

基于渠道管理的营运资金管理探讨以青岛海尔为例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基于渠道管理的营运资金管理策略,并以青岛海尔为例进行深入分析。

营运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流动性和盈利能力。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有效的营运资金管理已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

在此背景下,基于渠道管理的营运资金管理策略应运而生,它通过对企业供应链的各个环节进行优化,实现资金的高效运转和风险控制。

青岛海尔作为国内知名的家电制造企业,其成功的营运资金管理实践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本文将从渠道管理的角度出发,分析青岛海尔在营运资金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包括供应链整合、渠道优化、风险控制等方面的策略和实施效果。

本文还将探讨青岛海尔在面对市场变化和挑战时,如何灵活调整营运资金管理策略,以保持企业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

通过对青岛海尔案例的分析,本文旨在为企业提供一套基于渠道管理的营运资金管理框架和方法,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营运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财务风险,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也希望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启示。

二、营运资金管理概述营运资金是企业日常运营所必需的资金,包括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

有效的营运资金管理对于企业的持续稳定运营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营运资金管理的核心在于确保企业有足够的流动性来支持日常经营活动,同时优化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资金成本。

这涉及到对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精细管理,包括现金、存货、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

营运资金管理的目标是在保证企业正常运营的前提下,实现资金的最大化利用和风险控制。

这要求企业不仅要关注资金的流入和流出,还要关注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成本。

同时,企业还需要根据市场环境和企业自身的发展阶段,灵活调整营运资金管理策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企业战略。

在实际操作中,营运资金管理涉及到多个环节和部门,需要企业内部的协同合作。

例如,销售部门需要与财务部门紧密配合,确保应收账款的及时回收;采购部门需要与供应商协商合理的付款条件和账期,以降低应付账款的成本。

海尔集团的营运资金管理体系

海尔集团的营运资金管理体系

海尔集团的营运资金管理体系营运资金管理的重要性营运资金(working capital),是企业经营过程中用于日常运营周转的资金。

从企业营运的外在形态上看,营运资金即为占用在全部流动资产上的资金,这是广义上的营运资金概念,Eugene F. Brigham与Scott Besley对营运资金给出了如下的定义:是指流动资产,即公司对于短期资产的投资,如现金、可转让证券、存货以及应收账款;从企业财务策略和融资结构角度讲,营运资金则是指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差额部分,这是狭义上的营运资金概念,也是财务上对营运资金的一般定义。

营运资金管理的本质是对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管理,从静态角度看主要是加强对货币资金、应收款项、存货和应付款项等流动资金项目的管理;从企业动态营运过程来看,则是对采购与付款、销售与收款、存货收发存和货币资金收支等业务循环的动态管理与控制。

莱瑞.吉特曼和查尔斯.马克斯维尔曾经对美国一千家大型企业的财务经理们进行调查以了解他们是如何分配工作时间的,调查结果表明:他们在营运资金管理上所花费的时间几乎占到三分之一。

可见,营运资金管理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理应在财务理论研究中占据显著位置。

然而,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相对管理实践却相差甚远。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化、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给整个人类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也给营运资金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实践面临着很多新课题,相应地反映在营运资金管理理论中,营运资金管理有很多新问题需要研究,比如:如何进行战略和商业模式(business model)转型;如何重新构建业务流程(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BPR);如何改进整个供应链(Supply chain)上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流动;如何快速获得外部资源,推进电子商务(E-Business)以加快市场响应速度;如何改进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分销渠道管理(distribution channel management,DCM)和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CRM);如何提升资金集约管理(treasury management)和国际营运资金管理(international working capital management)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尔集团的营运资金管理体系营运资金管理的重要性营运资金(working capital),是企业经营过程中用于日常运营周转的资金。

从企业营运的外在形态上看,营运资金即为占用在全部流动资产上的资金,这是广义上的营运资金概念,Eugene F. Brigham与Scott Besley对营运资金给出了如下的定义:是指流动资产,即公司对于短期资产的投资,如现金、可转让证券、存货以及应收账款;从企业财务策略和融资结构角度讲,营运资金则是指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差额部分,这是狭义上的营运资金概念,也是财务上对营运资金的一般定义。

营运资金管理的本质是对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管理,从静态角度看主要是加强对货币资金、应收款项、存货和应付款项等流动资金项目的管理;从企业动态营运过程来看,则是对采购与付款、销售与收款、存货收发存和货币资金收支等业务循环的动态管理与控制。

莱瑞.吉特曼和查尔斯.马克斯维尔曾经对美国一千家大型企业的财务经理们进行调查以了解他们是如何分配工作时间的,调查结果表明:他们在营运资金管理上所花费的时间几乎占到三分之一。

可见,营运资金管理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理应在财务理论研究中占据显著位置。

然而,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相对管理实践却相差甚远。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化、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给整个人类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也给营运资金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实践面临着很多新课题,相应地反映在营运资金管理理论中,营运资金管理有很多新问题需要研究,比如:如何进行战略和商业模式(business model)转型;如何重新构建业务流程(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BPR);如何改进整个供应链(Supply chain)上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流动;如何快速获得外部资源,推进电子商务(E-Business)以加快市场响应速度;如何改进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分销渠道管理(distribution channel management,DCM)和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CRM);如何提升资金集约管理(treasury management)和国际营运资金管理(international working capital management)等。

这些问题构成了当前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热点,新的营运资金管理理论和实践创新正在不断形成。

海尔集团营运资金管理体系的构建与运行1.海尔集团简介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创业27年来,坚持创业和创新精神创世界名牌,已经从一家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全球拥有8万多名员工、2011年营业额1509亿元的全球化集团公司。

海尔集团在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的领导下,先后实施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国际化战略和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

海尔已连续三年蝉联全球白色家电第一品牌,并被美国《新闻周刊》(Newsweek)网站评为全球十大创新公司。

海尔要创造互联网时代的世界名牌,互联网时代世界名牌的特点是能快速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企业需要大规模定制而非大规模制造。

海尔抓住互联网的机遇解决这一挑战,积极探索实践“人单合一双赢模式”,通过“倒三角”的组织创新和“端到端”的自主经营体建设,实现从“卖产品”到“卖服务”的转型,创造出差异化的、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2. 海尔集团营运资金管理目标:零营运资本“零营运资本(zero working capital, ZWC)”概念和技术的提出与应用,对于营运资本理论的研究必将产生深刻的影响。

按照“零营运资本”理念,通过高质量的流动资产——尤其是应收账款和存货等占用的管理和控制,首先实现最低水平的流动资产占用,然后实现在流动资产上的零投资。

著名的美国通用电器公司将降低营运资本作为企业的目标;美洲标准公司的总裁在1996年也决心将营运资本降低为零。

由此可以看出,零营运资本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财务管理理念,被世界各国的诸多公司管理人员所重视并付诸于实践。

对于众多中国企业来说,应收账款和库存是两个沉重的包袱,特别是在现金为王的金融危机时代。

企业要想“过冬”,就是要丰衣和足食。

“食物”就是定单,“衣服”就是现金流。

海尔在1998年就在中国市场率先实行“现款现货”。

当时也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因为在当时的形势下没有一家企业认为有必要这么做,但是海尔还是坚持了下来,仅这一做法,在这次金融危机到来之际,就避免了很多损失。

2008年7月,海尔在现款现货的基础上,又提出防止“两多两少”:防止库存多、应收多、利润少、现金少。

具体措施就是探索“零库存下的即需即供”,取消仓库,推进按定单生产,有效避免了库存和存货贬值。

3. 供应链管理创新:零库存下的即需即供在传统经济时代转变为互联网时代的环境下,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权力不取决于企业本身,而取决于用户。

用户向企业购买的不再是单纯的产品,而是服务,企业必须完成由制造到服务的革命;企业转型了,员工必须转型,从听命于上级转变为听命于用户。

为此,海尔提出了两个转型,一个是企业的转型: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另一个是商业模式转型:从传统经济下的模式转型到人单合一双赢模式转型。

海尔认为企业的转型有两个战略条件,一个是必要条件:“零库存下的即需即供”;另一个是充分条件:“零距离下的虚实网结合”。

而“零距离”与“零库存”也为零营运资本目标的实现提供了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1.零库存与即需即供营运资金管理与经营模式联系在一起,针对库存的问题,海尔提出了零库存下的即需即供模式。

这个模式从客户角度来讲,就是第一时间满足客户的需求,不断货、不压货。

从企业角度看,就是按定单生产,通过大规模定制,在快速满足用户差异化需求的同时不增加库存和成本,实现零库存。

传统商业模式下的企业,由于不知道市场和用户在哪里,所以是为库存进行采购和生产,库存带来的不仅仅是营运资金占用的问题,最主要的是会形成折价损失。

即便有些企业表面上把产品销售出去,可能只是把货压到了渠道里面去,没有真正卖出去,未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形成大量应收账款。

海尔和大部分其他企业的不同就在于,海尔是获取和满足用户的真正需求,将商品销售到最终端用户手里,这是非常大的区别。

要实现零库存下的即需即供,第一个目标必须是零库存:海尔的采购、生产都来源于真正的定单,按单销售、按单生产、按单采购,消灭成品、在产品、原材料库存;第二个目标必须是即需即供:客户的定单必须在第一时间完成将产品交付客户手中,客户的定单下达周期也可以缩短,从而减少客户的资金占用。

零库存是以快速响应和满足用户定单需求的速度消灭库存空间,即用时间消灭空间。

海尔通过按单生产,推进即时制(just in time,JIT)采购、即时制送料、即时制配送三个JIT 打通供应链的各环节,把物流变成一条流动的河,不断地流动。

2.市场与客户导向的供应链整合不同于传统模式下企业驱动渠道和供应商,海尔的创新在于充分以终端用户为中心,驱动产供销流程的高效运转。

传统商业模式下,渠道将库存压力施加给企业,企业进而将库存压力传导给供应商,带来整个供应链上对营运资金管理的博弈和无序管理,牛鞭效应层层放大,对供应链的上游产生巨大的库存、应收压力和营运资金短缺问题。

海尔零库存下的即需即供模式对传统模式进行了变革,以市场和用户需求引导整个产业链的资源有效配置和营运资金有序流动,经销商和供应商可最小化库存与应收风险,避免大规模资金占用。

然而,企业正面对顾客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如何根据顾客需求变化迅速做出响应,已经成为企业赢得竞争的关键因素。

工业化时代的企业通过扩大经济规模而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方法不再有效,由亨利?福特(Henry Ford)所提出的大规模生产(mass production, MP)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快速多变的市场需求。

面对众多的个性化定单,去实现大规模生产和即需即供,是矛盾的问题。

海尔的解决方案是从大规模制造向大规模定制转变。

3.从大规模制造向大规模定制转变1970年Alvin Toffler在《Future Shock》一书中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生产方式的设想:以类似于标准化和大规模生产的成本和时间,提供客户特定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1987年,Start Davis首次将这种生产方式称为“Mass Customization(大规模定制)”。

大规模定制以大规模生产的速度和低成本满足用户的差异化需求,解决一直困扰企业管理界的两难问题:顾客的“产品个性化”需求与顾客对产品“低成本、高质量、快速交货”的期望。

海尔对于从大规模制造变成大规模定制的理解是:低成本提供所有用户需求的个性化产品,高质量的帮用户找到它。

4.从模块化设计到模块化组织模块化是大规模定制的重要基础,是大规模定制的关键,大规模定制模式要求将产品模块化,将企业转向模块化的组织。

“模块化”不仅成为在产品设计层面的主导潮流,并进而影响到组织设计层面。

模块化的演进遵循“技术模块化→产品模块化→产业模块化→组织模块化”的发展道路。

Sanchez 和Mahoney(1996)指出,“模块化的产品设计需要企业组织设计的模块化”,模块化的产品设计思想和方法直接促进了模块化组织的产生。

在模块化设计方面,海尔的供应商参与前端设计,与企业共同来面对用户,通过设计基本模块、与可变模块进行组合变换成多种型号,从而实现对内模块化、标准化,对外个性化、多样化。

海尔通过对供应商进行标准化整合,使零部件通用化程度得以提高,从而使零部件的种类和数量都大幅减少,大大降低了整个供应链的物料成本和库存。

通过业务流程再造,设立统一的营销、研发、采购、生产部门,海尔集团将“定单获取”(市场开发)、“定单创造”(产品开发)与“定单履约”(制造)等流程和组织进行模块化整合,反映出海尔模块化组织构建的细化与完善。

5.供应商管理库存与产业集群供应商管理库存(VMI)也叫“卖方管理库存”,是目前国际上领先的库存管理模式。

VMI是以实际或预测的消费需求和库存量,作为市场需求预测和库存补货的解决方法,供货商可以更有效的计划、更快速的反应市场变化和消费需求,其最大优势是同时降低供需双方的库存成本。

海尔在推进供应商管理库存方面进行了实践和探索,海尔物流VMI 在全国范围内拥有运营基地,成为海尔主要的原材料供应基地。

供应商通过采用海尔VMI这种模式,可以省却原来需要的操作如:装卸、仓储、报验、办理定单入库、按单分拣、按需求配送至线、容器管理、结算服务等,由此供应商便可更加专注于生产及新技术的研发。

海尔供应链前端建设的一大特点是实现了产业集群。

目前,海尔分布各地的工业园区周围聚集着大量供应商自己的工业园区,大大方便了海尔对前端供应链的优化整合工作,海尔与供应商之间实现了信息共享、物流同步,减少了供货的时间差和空间差,规避了传统模式下供应商提前生产、企业提前采购、货物长距离运输带来的库存资金占用、运输成本增加、耽误生产等问题,有效解决了供应商库存占用的问题,对整个供应链环节的营运资金管理模式优化和效率提升有显著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