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初中物理知识要点复习(密度与浮力)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密度与浮力复习与总结上海科技版知识精讲

八年级物理密度与浮力复习与总结上海科技版知识精讲

初二物理密度与浮力复习与总结上海科技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密度与浮力复习与总结基本要求:1. 通过对具体知识点的复习,唤起同学们对所学的密度与浮力知识的回忆。

2. 通过教师的总结与复习,使同学们对密度与浮力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3. 通过具体的例题讲评,提高同学们利用密度与浮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内容:知识体系的形成、应用能力的提高。

难点内容:灵活应用密度与浮力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常见问题。

知识结构:(一)质量和密度知识结构(二)浮力知识结构重点内容总结与讲评:密度:一. 质量和天平正确理解质量的概念,熟练掌握质量单位的换算,正确使用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是本单元的重点,关于天平的调整,使用方法和读数是本单元的难点之一。

1. 质量的概念一切物体都由物质组成。

物体是指某一件具体的东西,物质则是构成物体的材料,一个物体的质量是物体的属性,不随物体的位置、形状、状态、温度变化而变化,应该注意的是形状变化指物体弯曲、伸长、压扁等形变,并不是指物体削去一部分或增加一部分。

如:将钢锭压成钢板其质量不变;将钢锭锉成钢球质量要减少。

要注意生产和生活中通常讲的“质量”与物理学中“质量”的意义不同。

生产和生活中通常讲的“质量”,着重在“质”,物质材料的品质、产品的品质(包括性能、耐用程度)等等,要注意防止只重视“量”忽视了“质”。

物理学中把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是物质的量,着重在“量”。

两个物体的质量相等,可以是不同品质的材料,例如可以一个是金块、另一个是蜡块,只要含有物质的量一样多。

2. 质量的单位质量单位由大到小排列顺序为:吨、千克、克、毫克,它们顺次是千进位,如一根针质量约几十毫克;一个人质量约几十千克;一个鸡蛋约几十克;大型翻斗车载货几十吨。

人们在生活中习惯讲人的体重,称的物体重等等,实际就是物理学中的质量。

3. 托盘天平的使用托盘天平必须置于水平台上使用,将游码归零后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即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被测物放左盘,砝码放右盘,调节砝码与游码使横梁再次平衡。

【最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九章 浮力 小结与复习

【最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九章 浮力 小结与复习

方法点拨:
本题利用分析评估方式将“称量法”测浮力与阿基米德 原理知识内容巧妙结合,命题即要求学生能发现问题,又要
求学生解决问题,对相应知识的应用能力进行了深度考查,
但考查形式又简单、明了,是中考命题的一个方向。“称量 法”是测量浮力的常用方法,中考中往往还将其密度与知识 相结合进行考查。
3.运用密度判断物体的浮沉
2.浮力的探究
在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的实验中,小明同学的一
次操作过程如图所示。
(1)测出铁块所受到的重力G铁; (2)将水倒入溢水杯中; (3)把铁块浸入溢水杯中,读出测力计示数F; (4)测出小桶和被排开水的总重G; (5)记录分析数据,归纳总结实验结论,整理器材; 分析评估小明的实验,指出存在的问题并修正。 答案:存在问题:(1)没有测空小桶的重力;(2)溢水杯 的水量不足。 修正措施:(1)测空小桶的重力G桶;(2)将溢水杯中的 水加至溢水口处(其他说法正确均可)。
2.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
被排开的液体 所受的重力,这便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用公
式表示是:F浮= G排 力与液体的 密度 =
ρ液gV排
。液体对物体的浮
和物体 排开液体的体积 有关,而与物体物
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3.物体的浮沉现象: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其浮沉取决于物体所 受到的 浮力 和 重力 的大小。
把一个苹果放入浓盐水中,苹果处于漂浮状态。如果把
水面以上的部分切去,则余下的部分( B )
A.沉入水底 C.刚好悬浮
B.仍然漂浮 D.无法判断
方法点拨:
本题考查了物体的浮沉条件,解答时应首先清楚密度是
物体本身的一种特性,同一苹果的整体与部分其密度是相同 的,然后再通过比较密度的方法判断物体的沉浮。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九章浮力单元复习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九章浮力单元复习

其质量是m=
答案:6×10-4
1.5×103
150
二、物体的浮与沉
1.物体的浮沉条件 现象
G与F浮 的关系
上浮
G<F浮
下沉
G>F浮
悬浮
G=F浮 静止 可停留在液面 下任何位置
漂浮
G=F浮 静止 部分露 出液面
运动状态 加速上升 加速下降 结果 变为漂浮 沉入底部
2.浮力的应用 (1)密度计:是利用物体在液面上的漂浮条件工作的。在液体 中静止时,液面所对的密度计侧壁上的刻度值就是该液体的密 度。 (2)盐水选种:干瘪的种子重力小于浮力,最终漂浮在水面。 (3)潜水艇:靠向水舱内充水和排水来改变自身的重力,从而 实现上浮、悬浮或下潜。
(1)有关因素: ①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 ②液体的密度ρ (2)无关因素:
液。
①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
②物体的形状; ③物体的密度等。
3.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浸在液体里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
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
(2)公式:F浮=G排=ρ
液gV排。 液表示液体的密度;
G排是指被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ρ V排表示被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⑤排开液体的体积
⑥浸入液体
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
上浮:⑦ 浮沉条件 下沉:⑧ 悬浮:⑨ 物体的 浮与沉 应用 密度计 潜艇 气球
参考答案:⑦浮力大于重力
⑧浮力小于重力
⑨浮力等于重力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判断物体的浮沉:
1.比较物体自身的重力和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 (1)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如果所受的F浮>G,物体就上浮。

八年级物理沪科版密度的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沪科版密度的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沪科版密度的知识点密度是物体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

在八年级物理沪科版中,密度也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下面将详细介绍密度的定义、计算、测量以及密度与物体沉浮的关系。

一、密度的定义密度是指物体质量与物体体积的比值,用符号ρ表示。

密度的单位通常使用千克每立方米,简写为kg/m³。

其它常用的单位还有克每立方厘米(g/cm³)和克每毫升(g/mL)。

二、密度的计算密度的计算公式为:ρ = m/V其中,ρ表示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³),m表示物体的质量,单位为千克(kg),V表示物体的体积,单位为立方米(m³)。

例如,一个物体质量为500克,体积为0.2立方米,那么该物体的密度为:ρ = m/V = 500g / 0.2m³ = 2500kg/m³三、密度的测量密度的测量需要通过实验来进行,通常有两种测量方法:1. 质量法。

将待测物体的质量测定好,再将物体浸入一定体积的待定液中,根据液体的质量差求出物体的体积,进而求出物体的密度。

2. 容积法。

测定待测物体的体积,再将物体浸入一定体积的液体中,根据液体质量与物体的体积差求出物体的质量,进而求出物体的密度。

四、密度与物体沉浮的关系密度和物体的浮力有密切关系。

当一个物体浮在液体表面上时,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量。

根据阿基米德定律,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物体的体积乘以液体的密度与重力加速度之积,即:Fb = V×ρ2×g其中,Fb表示浮力,V表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ρ2表示液体的密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

如果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物体会浮在液体表面;如果物体密度大于液体密度,物体会沉入液体。

当物体密度等于液体密度时,物体会悬浮在液体中,即呈现半浸没状态。

总之,密度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物理概念,它不仅仅在物理学中有重要的应用,也在其他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沪科版物理八年第七章《密度与浮力》word复习教案

沪科版物理八年第七章《密度与浮力》word复习教案
1、D 2、B 3、D 4、D 5、上浮 6、盐 等于
7、 ①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② D E ③2.4N
8、解:V= V排=50 cm³
ρ=m/V=55g/50 cm³=1.1g/cm³;
F浮=ρ水V排g= 1×10³kg/m³×5×10-5m³×10N/kg=0.5N
10分钟
课堂反 思
2分钟
(3)物体完全浸没在煤油中所受的浮力是________N。
8、一个不规则的实心物体,质量55g,放入装满纯水的烧杯中,沉入底部,排开50cm³的水。(g=10N/kg)求:
(1)物体的密度;
(2)物体在纯水中所受的浮力。
通过检测达到自查的目的。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体验成功答案:
4、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会利用浮沉条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5、学习科学家的锲而不舍的精神和探究方法,培养科学素养。
教学重 点
1、质量 2、密度3、密度的测量 4、浮力 5、浮力的计算 6、物体的浮沉条件
教学难 点
1、密度的测量 2、浮力的计算 3、浮力的应用
教学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用时
(3)将矿石放入量筒中,测出矿石和水的总体积V2,如图(丙);
(4)将测量数据填入下表中,利用密度公式求出矿石的密度.
矿石
质量
m/g
量筒中水的体积V1/cm3
矿石和水的体积V2/cm3
矿石
体积
V/cm3
ρ
g/cm3
25
10
3、浮力是重点和难点,通过实验探究理解浮力,解决浮力有关的实际问题。
例三:用手将一个重为6N的物体全部压入水中,物体排开水的体积为1×10-³m³,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多大?放手后物体静止之后所受浮力多大?

初中八年级上册(初二上学期)物理密度复习课件ppt沪科版八年级

初中八年级上册(初二上学期)物理密度复习课件ppt沪科版八年级


650g 250g 500cm3
0.8g / cm3
参考答案: 1.(1)将被测物体放在右盘而砝码放在左
盘 用手拿砝码
(2)52.4 2.B 3.A 4.(1)水平 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44
(2)14 3.14 3.14×103 大 5.冰化成水后,质量不变
随堂练习:
1.在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前,当把天平放 在水平台上时(游码已经拨到“0”刻线处),发 现指针稍微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偏斜,为了使天 平平衡,应该把天平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
2.在“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时,某同学 用已调节好的天平在测物体质量过程中,通过 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标牌的中央 刻度线左边一点,这时他应该 向右移动游码 .
其他:g/cm³ 1kg/m³=10¯³g/cm³
5.物理意义:水的密度是10³kg/m³,它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6.密度测量: 原理,器材,步骤
7.密度应用:
(1)ρ= ; m= ρv; v= (2)会用比求有关问题
实验探究:
一.用天平和量筒测定金属的密度
原理:
ρ=
m V
器材:天平、量筒、烧杯、细线、水、金属块
二.用量筒和天平测液体(盐水)的密度
目的: 测定盐水的密度
原理:
ρ=
m V
器材:天平(砝码) 量筒 烧杯
盐水
实验步骤:
1.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
2.将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3.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2
ρ = 4.盐水密度表达式:
m1 – m2 V
3.1
步骤: 1、调天平、称质量。 2、排水法、测体积。

沪科版八年级下物理知识点整理

沪科版八年级下物理知识点整理

第五部分 质量 密度 浮力复习提纲三、浮力1、浮力的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 叫浮力。

2、浮力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气)体3、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 即浮力。

4、物体的浮沉条件:(1)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2)请根据示意图完成下空。

下沉 悬浮 上浮 漂浮F 浮 <G F 浮 = G F 浮 > G F 浮 = Gρ液<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3)、说明: ① 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或漂浮)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小块都悬浮(或漂浮)。

②一物体漂浮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若露出体积为物体总体积的1/3,则物体密度为(2/3)ρ分析:F 浮 = G 则:ρ液V 排g =ρ物Vgρ物=( V 排/V )·ρ液= 23ρ液③ 悬浮与漂浮的比较相同: F 浮 = G不同:悬浮ρ液 =ρ物 ;V 排=V 物漂浮ρ液 <ρ物;V 排<V 物④判断物体浮沉(状态)有两种方法:比较F 浮 与G 或比较ρ液与ρ物 。

⑤ 物体吊在测力计上,在空中重力为G ,浸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示数为F 则物体密度为:ρ物= G ρ/ (G-F)⑥冰或冰中含有木块、蜡块、等密度小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不变,冰中含有铁块、石块等密大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下降。

5、阿基米德原理:(1)、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公式表示:F 浮 = G 排 =ρ液V 排g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 、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G F 浮 G F 浮 G F 浮G F 浮 F 浮 G(3)、适用条件:液体(或气体)6:漂浮问题“五规律”:(历年中考频率较高,)规律一: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受的重力;规律二: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所受浮力相同;规律三: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小;规律四:漂浮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物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规律五:将漂浮物体全部浸入液体里,需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增大的浮力。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九章浮力知识归纳新版沪科版.doc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九章浮力知识归纳新版沪科版.doc

第九章浮力知识归纳
1.浮力:一切浸入液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这个力叫浮力。

浮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物体在空气中也受到浮力)
2
3.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4.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浸没在气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气体受到的重力)
5.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 G排=ρ液gV排
6.计算浮力方法有:
(1)称量法:F浮= G - F ,(G是物体受到重力,F 是浸入液体中弹簧秤的读数)
(2)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 (3)阿基米德原理:F浮= G排=ρgV
(4)平衡法:F浮=G物 (适合漂浮、悬浮)
7.浮力利用
(1)密度计:在多种液体中密度计所受的浮力大小不变,液体密度越大,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越。

(2)潜水艇: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沉浮。

(3)气球和飞艇:充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

1。

初三物理沪科版知识点

初三物理沪科版知识点

初三物理沪科版知识点初三物理沪科版涵盖了多个重要的物理概念和知识点,以下是一些关键的知识点概述:1. 力和运动:- 力的定义和分类:重力、摩擦力、弹力等。

- 牛顿运动定律: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第二定律(加速度定律)、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

2. 能量:-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

- 机械能:动能、势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3. 压强:- 压强的定义:力与面积的比值。

- 液体压强:液体压强与深度和密度的关系。

4. 浮力:- 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液体的重量。

5. 简单机械:- 杠杆原理:力臂和力的关系。

- 滑轮系统: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

6. 热学:- 热能的传递方式:传导、对流、辐射。

- 热量的计算:比热容、热量的公式。

7. 电学基础:- 电荷、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基本概念。

- 欧姆定律: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8. 电路:- 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和计算。

- 电路的简化和等效电阻的概念。

9. 电磁学:- 磁场和磁力:磁极、磁力线。

- 电磁感应: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10. 光学基础:- 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

-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区别。

- 透镜成像: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

11. 声学:-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波、频率、振幅。

- 声速和回声。

这些知识点是初三物理沪科版课程的基础,学生需要通过实验和练习来加深理解,并能够将这些概念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沪科版八年级下物理知识点整理

沪科版八年级下物理知识点整理

沪科版八年级下物理知识点整理常看、多学、勤思考、善总结。

本文主要介绍了质量、密度和浮力三个概念。

首先,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可以用公式m=G/g计算。

其次,密度是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可以用公式ρ=m/V计算。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

最后,浮力是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所受的向上的浮力,可以用公式F=ρVg计算。

为了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可以使用不同的测量工具,如托盘天平和量筒。

在使用这些工具时,需要注意一些事项,如保持干燥、清洁和避免超过天平的称量范围等。

本文介绍了测量液体体积和固体密度、测量液体密度、密度的应用和浮力的相关知识。

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是“看、放、读”,而测固体体积则采用排液法测量。

测量液体密度需要用到天平、烧杯和量筒,通过公式ρ=m/V计算出来。

密度的应用包括鉴别物质、求质量和求体积。

浮力是指浸入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所受到的竖直向上的力,其产生原因是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

物体的浮沉条件与液体和物体的密度有关。

风飘荡,需要控制气球的升降高度和方向。

飞艇则是利用氦气等轻气体的浮力和引擎的推力来飞行的。

4)、潜水器:工作原理:潜水器通过控制浮力和重力的平衡来实现下潜和上浮。

潜水器内部充满了密度小于水的气体,如氦气或空气,从而实现浮力。

5)、救生衣:工作原理:救生衣内部充满了密度小于水的气体,如气体或空气,从而能够提供浮力,使人在水中漂浮,避免溺水。

救生衣的浮力与救生衣内充气的气体量成正比。

6)、水上运动器材:工作原理:水上运动器材如冲浪板、皮划艇等,利用水的浮力来支撑人和器材的重量,从而实现在水面上的运动。

人和器材的重量要小于水的浮力才能成功漂浮。

风飘荡,人们将气球进化成了飞艇。

密度计的原理是利用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条件来工作。

它的构造包括下面的铝粒,可以使密度计直立在液体中。

刻度线从上到下,对应的液体密度越来越大。

八年级物理密度与浮力,压强复习上海科技版知识精讲

八年级物理密度与浮力,压强复习上海科技版知识精讲

初二物理密度与浮力,压强复习上海科技版【本讲教育信息】一、教学内容:密度与浮力,压强复习二、基本要求:本节为一节复习课,主要讲解课本中的基本内容,目的是唤起同学们对所学内容的回忆。

通过基本知识的学习形成知识体系,提高同学们解答问题的能力。

三、跨越障碍: 1、质量:物体包含物质的多少。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温度、状态而改变,也不随物体所在位置的不同而改变质量的国际单位: 千克,用kg 来表示。

为了方便,还有比千克大的单位吨(t ),比千克小的单位克(g )、毫克(mg )。

1吨=103千克、1千克=103克、1克=103毫克 质量的测量工具: 托盘天平 2、量筒(或量杯)的使用 量筒(或量杯)是用来测定液体体积的工具。

当测量液体的体积时,将液体倒入量筒(量杯)中观察一下量筒(量筒)标示的体积增加,即为液体的体积。

倒入、倒出液体时应小心,不能溢出。

利用排液法也可以间接测定固体的体积。

量筒使用前应看清量程及每一小格所表示的体积,量筒(或量杯)的所示体积单位一般是mL ,即cm 3。

用排水法测固体体积时,预先放入的水要适量,使物体完全进入液体中,不能令液体溢出。

读数时要注意两点:①将量筒(或量杯)置于水平桌面上;②观察时视线应与筒内液体的凸面顶部(如水银等)或凹面底部(如水等)相平。

3、密度单位体积物体的质量。

ρ=m/V单位:33/,/cm g m kg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不同的物质,密度不同所以只需测出待测物的质量及体积,就可求得待测物的密度,进而就可以辨别物质。

物质的密度不随质量,体积,温度等变化而变化,但是当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时,物质的密度就会发生变化。

例如:水和冰 4、浮力巨型的轮船为什么会漂在水平面上而不下沉,热气球为什么会腾空而起,这些现象都与浮力有关。

液体和气体对浸入其中的物体有竖直向上的托力,物理学中把这个托力叫做浮力。

浮力产生的原因: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9章 浮力知识要点梳理 (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9章 浮力知识要点梳理 (新版)沪科版

——————————新学期新成绩新目标新方向——————————第9章浮力第1节认识浮力知识点1 浮力就是液体(气体)对物体向上的托力1.浮力:浸没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要受到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向上的托力,这个托力就是浮力.2.浮力的三要素(1)浮力的施力物体是液体(气体),受力物体就是被研究的物体.(2)方向是竖直向上的.(3)浮力的作用点在受力物体上.3.浮力的测量: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放入水中,发现由空气进入水中时,拉力变小了,这是因为物体受到了浮力,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差就是浮力的大小.4.称重法计算浮力F浮=G—F拉.5.气体的浮力:物体在空气中受到的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在真空中受到的重力和空气中受到的重力之差.知识点2 浮力产生的原因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各个面都受到液体的压力,前后两个面和左右两个面受到的压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分别是一对平衡力,相互抵消.2.上表面受到的压力F上=ρgh上S,下表面受到的压力F下=ρgh下S,由于h下>h上,有F下>F上,这两个力之差就是浮力.3.当物体漂浮在液面上时,F上为0,受到的浮力大小就是F下.4.当物体和容器的下表面密合时,F下=0,没有向上的压力,则物体不受浮力.5.物体受到的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第2节阿基米德原理知识点1 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1.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1)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如探究浮力和液体密度的关系时,要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等因素不变.(2)探究过程: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有关因素时,使用公式F浮=G-F拉,先测出物体在空气中受到的重力,再测出物体在不同情况下受到的拉力,计算出不同情况下的浮力,比较这几个浮力,如果相等,则该因素不影响浮力大小,如果不相等,则该因素影响浮力大小.(3)探究结论a.有关因素:浮力的大小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液体的密度有关.b.无关因素:浮力的大小和物体的体积、物体的密度、物体在液体中的深度、物体的形状等均无关.2.观察法分析影响浮力的因素:探究物体受到的浮力是否和液体的密度有关时,如果同一物体在水中下沉,而放入适量盐之后,液体密度变大,物体上浮,表明液体密度增大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也增大.知识点2 阿基米德原理1.探究浮力大小等于什么(1)采用称重法来测量物体受到的浮力.(2)实验的策略是测量出浮力的大小,测出物体排开水受到的重力,比较这两个力的大小,如果相等,就可以得出结论.(3)物体漂在液面上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此时浮力大小就等于物体的重力,排出液体的重力也等于物体的重力.2.阿基米德原理(1)原理内容: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2)原理公式:F浮=G排.(3)推导公式:F浮=G排=m排g=ρ液gV排.(4)求气体对物体产生的浮力时,也可应用该原理.第3节物体的浮与沉知识点1 物体的浮沉条件1. 物体在液体中的受力情况有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形:(1)当F浮=G物时,合力为0,物体可以停留在液体内的任意位置,即处于悬浮状态.(2) F浮<G物时,受到的合力向下,物体会向下运动,即下沉.(3)F浮>G物时,受到的合力向上,物体会向上运动,即上浮.当物体露出液面以后,排开液体的体积逐渐变小,受到的浮力逐渐变小.(4)上浮结束时,即当F浮=G物时,物体就静止在液面上,此时物体处于漂浮状态.2.实心物体浮、沉时,物体的密度和液体密度之间的关系(1)当实心物体下沉时,由于F浮<G物,又因为F浮=ρ液gV排,G物=ρ物gV物,所以ρ液gV排<ρ物gV物,也就是ρ液V排<ρ物V物,由于物体处于下沉状态,其必然全部在液体中,也就是V排=V物,所以ρ液<ρ物.(2)当实心物体悬浮时,F浮= G物,则ρ液=ρ物.(3)当实心物体上浮时,F浮>G物,由于物体处于上浮状态,还没有露出液面外,其必然浸没在液体中,V排=V物,所以ρ液>ρ物.总结:3.物体的浮沉条件(1)当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上浮.(2)当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下沉.(3)当浮力等于重力时,物体处于悬浮或漂浮状态.知识点2 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1.密度计的原理:当物体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无论把密度计放到哪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总相同.把它放到密度较大的液体中,它排开的液体较少,浸入的深度就浅些;反之,把它放到密度较小的液体中,浸入的深度就深些.根据它浸入的深度判断被测量液体的密度.2.盐水选种的根据:饱满的种子的密度大于盐水的密度,在盐水中将会下沉,干瘪和蛀坏的种子漂在液面处.3.潜艇在水中可以自由浮沉,同时潜艇能在水中任何位置上停留,当它浸没在水中时,它受到浮力的大小不变,而上浮或下潜都是靠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的.4.热气球、飞艇等都是利用当物体受到空气的浮力大于总重力时,合力向上的原理工作的.知识点3 浮力的计算计算浮力的方法有:(1)称重法:F浮=G-F拉.(2)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3)物体的漂浮条件:F浮=G物.(4)物体的悬浮条件:F浮=G物.(5)平衡力法:当物体下沉到容器底处于平衡状态时,所受重力、支持力和浮力的合力为0.知识点4 漂浮问题“五规律”规律一: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时,所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规律二: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所受浮力相同.规律三: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小.规律四:漂浮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物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规律五:将漂浮物体全部浸入液体里,需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增大的浮力.知识点5 解浮力计算题的方法1. 确定研究对象,认准要研究的物体.2. 分析物体受力情况,画出受力示意图,判断物体在液体中所处的状态(看是否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3. 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出等式(一般考虑平衡条件).。

最新-泸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密度与浮力 精品

最新-泸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密度与浮力 精品

第七章密度与浮力1、对于公式ρ= mv(或对于同种物质)物质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无关,与体积的大小无关;物质的密度与物体质量、物体体积既不成正比例也不成反比例,但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2、若两物体的密度相等,质量越大的物体,体积也越大,它们的质量之比等于体积之比, 公式表达:m1m2=v1v2。

若两物体的质量相等,密度越大的物体,它的体积越小,密度越小的物体,它的体积越大,它们的密度之比等于体积的反比,公式表达:ρ1ρ2=v2v1。

若两物体的体积相等,密度越大的物体,它的质量越大;密度越小的物体,它的质量越小,这两物体的重力之比、质量之比都等于两物体的密度之比,公式表达:G1G2=m1m2=ρ1ρ2。

3、同一物体(或质量、重力相等的物体),物体上浮时的浮力大于漂浮时的浮力,漂浮时的浮力大于下沉时的浮力。

4、在同种液体内,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大,物体所受的浮力就大; 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小,物体所受的浮力就小; 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相等,物体所受的浮力就相等。

5、在同种液体内,,物体所受的浮力越大,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就越大;物体所受的浮力越小,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就越小; 两物体所受的浮力相等,两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就相等。

6、当物体完全浸没在某种液体内时,物体所受浮力与物体重力之比、物体排开液体质量与物体质量之比都等于液体密度与物体密度之比,公式表达:F浮G物=m排m物=ρ液ρ物。

7、同一物体浸没在两种不同的液体内时,物体在两种液体内所受浮力之比、排开的两种液体的质量之比都等于两种液体的密度之比。

8、同一物体分别漂浮在两种不同的液面上时,物体在两种液面上所受浮力相等,物体所排开的两种液体的重力也相等,它们都等于物体的重力,公式表达:F浮1=F浮2=G物=G排1=G排2。

物体在密度较大的液体内,浸入的深度浅一些,排开的液体体积少一些,物体在密度较小的液体内,浸入的深一些,排开的液体体积多一些,而且物体在两种液体内排开的两种液体的质量也相等,都等于物体的质量,公式表达:m排1=m排2=m物。

中考物理(沪科版)复习课件:专题三 密度 压强 浮力

中考物理(沪科版)复习课件:专题三 密度 压强 浮力
体受到浮力、重力及压力或拉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F 浮=G 物 +F 压或拉),需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增大的浮力 (F 压或拉=F 浮-G 物)。
专题三┃ 密度 压强 浮力
例 4 [2014·赤峰] 如图 ZT3-6 所示,一艘排水量为 100 t
的货船,船上装有质量为 8 t 的货物 A,货物 A 的底面积为
原理的导出公式计算出船排开水的体积的减少量。
kg kg/m3=8
m3。
专题三┃ 密度 压强 浮力
[解析] (1)分析题意知,货船的排水量为 100 t,则根据阿基
米德原理 F 浮=G 排=m 排 g 可计算出船满载时受到的浮力。 (2)货物 A 对船的压力等于其重力,即 F=GA=mAg,然后根据 公式 p=FS完成压强的计算。(3)将货物 A 从船上卸下后,船减 小的浮力等于货物 A 的重力,即 F 减=GA,然后根据阿基米德
的关系为:F 甲<G 物、F 乙=G 物、F 丙=G 物,则鸡蛋受到的浮力 F 甲<F 乙=F 丙,鸡蛋排开液体的质量 m 甲<m 乙=m 丙;再对比密 度,ρ甲<ρ 物、ρ 乙=ρ 物、ρ 丙>ρ 物,则液体的密度 ρ 甲 <ρ 乙<ρ 丙,所以 A、B 错误,C 正确。由于三个杯中盐水的
深度相同,所以密度越大,杯底受到的压强越大,故液体对容
水和被测液体,则 V 液=V 水=ρm水水;B.测固体体积:将被测
固体浸没在装满水的容器中,用天平称出溢出水的质量,则
V 物=V 溢水=ρm溢水水。
专题三┃ 密度 压强 浮力
②标记法:A.测液体体积:用同一容器装一定量水,在水面
处做标记,再用该容器装被测液体到标记处,则 V 液=V 水=ρm水水;
(2)货物 A 对船的压力:

中考物理复习密度和浮力 沪科版

中考物理复习密度和浮力 沪科版

中考物理复习密度和浮力在线回眸倒1 一块质量为1kg 的铁板,把它卷成密闭的一个圆筒后,内装质量为5kg 的水被宇航员带到太空中。

当水结成冰时,它们的总质量是( )。

A. 大于6kg B .小于6kg C. 等于6kg D .无法确定解析 铁板卷成圆筒后,其形状虽然改变了,但质量不变;水结成冰后,状态变了,但其质量也不变。

当将它们都带到太空后,位置发生变化,但它们的质量均不变。

所以答案应该选C 。

本题应抓住知识点: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状态、形状及所处的空间位置无关,质量是物体的一个根本属性。

例2 质量是200g 的瓶子,盛满水后的质量是1.2kg ,若用这个瓶子盛满某种液体,液体和瓶子的总质量是13.8kg 。

求这种液体的密度,并确定它是何种液体。

解析 一个容器不论它装何种液体,只要是装满,这种液体的体积就等于该容器的容积。

所以,当容器分别装满不同液体时.它们的体积相等,这是一个隐含条件;另一方面,密度是物质的一个特性,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可以通过查密度表确定该液体为何种液体。

已知: m =200g=0.2kg , m 瓶水=1.2kg , m 瓶液=13.8kg ,ρ水=1.0×103kg/m3。

求:ρ液。

解: 因为m 水=m 瓶水-m 瓶=1.2kg-0.2kg=10kgm 液=m 瓶液-m 瓶=13.8kg-0.2kg=13.6kgV=V=m/ρ水=33/100.10.1mkg kg ⨯=103-3m 所以ρ液= m 液/V=33106.13m kg -=13.6×103kg/3m ,查表可知这种液体是水银. 例3 把体积为1dm3的铁球(ρ铁=7.9×lO 3kg /m3,g =10N /kg)挂在弹簧测力计上,若将铁球浸没在水中,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它在空气中时的4/5,求:(1)铁球受到的浮力;(2)铁球受到的重力;(3)铁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质量(符号: )
1. 质量的概念: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 叫做物体的质量。

2、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所处的空间位置无关。

3、质量的单位:国际单位 符号: ,常用单位 t , g , mg 。

4、单位换算:1t= Kg 1Kg= g 1g= mg
5、知道测量物体质量的常用工具是天平及托盘天平的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二、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
1、天平的使用
(1)使用天平时,应将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

(2)归零,调平。

(3)左物右码。

(4)读数:物品质量=砝码质量+称量标尺示数值。

(5)取放砝码必须用镊子夹取。

不能超过量程。

2、量筒和量杯的使用
(1)要会选择量程不同量筒,提高测量精确度。

(2)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底部或凸液面顶部在同一水平面。

三、物质的密度(符号: )
1. 密度的概念: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密度的单位:千克/立方米,符号:Kg/m 3 或 克/立方厘米,符号:g/cm 3.
3、单位换算:1 g/cm=1000Kg/m^3
4、密度的计算公式:
5. 记住水的密度: 。

6. 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一般情况下物质不同,密度不同;同一物质的密度还和其所处的状态有关。

四、阿基米德原理
1、浮力的概念:液体和气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有向上的托力,物理学称这个托力叫浮力。

2、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 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 。

3、公式:排浮G F
五、物体的浮与沉
1、物体的浮沉条件
(1)当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上浮。

(2)当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下沉。

(3)当浮力等于重力时,物体处于悬浮或漂浮状态。

2、浮沉条件的应用
(1)密度计 (2)盐水选种 (3)潜水艇 (4)热气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