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概论六~十一章(庞卓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学概论

(庞卓恒)

第六章

名:

1、史学方法论230:或称历史科学方法论、历史研究方法论是关于历史研究方法的性质和特点的观点或理论。具体说,就是对各种历史研究方法的规则、步骤和指导原则的性质、特点和适用范围等所做的理论阐释。其回答的首要问题是怎样根据不同的历史研究对象和任务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以求得最佳效果的问题。它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发现—推演,通行解释的学问,(史事)考察,(史书)撰述。

填:

2、技术性方法定义233:技术性方法就是确定历史事实的方法。诸如,怎样搜集、考订和辨识史料,怎样对史料、史实进行分类、排比,怎样进行严密的逻辑推理而避免混乱的推理等等问题这些技术性、技巧性问题的方法,就是技术性方法。历史学运用的各种技术性方法,本质上都是形式逻辑的归纳法和演绎法。

3、导向性方法定义239:导向性方法是研究者用来指导自己如何进行判断和推理的理论原则。实际上是从社会历史观—史学本体论转化而来的确释事实”的指导原则。

4、演绎法与归纳法的区别237:第一,归纳推理是从“个别”推向“一般”,其前提是众多“个别性”判断的集合,结论是“普遍”性的判断;演绎推理则是从“一般”推知“个别”,其前提是“普遍”性判断,结论是“个别”性判断。第二,通过归纳推理得出的结论“大于”前提的范围。第三,归纳推理的前提和结论之间只有或然性的联系。

5、四种史学本体论对应的分析方式240:机械唯物史观---利用统计归纳性的经验规律做解释,唯心史观——运用精神、文化因素(包括人性、理性、常理等)做解释,多元折中主义史观——运用“多种因素随机组合”方式做解释,唯物史观——运用“因果必然性”规律做解释

问:

6、归纳—演绎逻辑的矛盾238:在这二者的互补关系中,暴露出形式逻辑方法存在着一个不可能依靠形式逻辑自身克服的根本矛盾。这突出表现在,演绎法要求必须以具有普遍有效的必然性的全称判断作为大前提,才能做出完善的必然性的推理。但运用归纳法却又只能获得或然性的、即并非“全然性”的“全称”判断,也可以说是带有虚假性的“全称”判断,而不可能提供出真正具有普遍有效的、必然性的全称判断。也就是说,归纳和演绎逻辑存在着依靠或然性前提去寻求的必然性结论的矛盾。这不但在逻辑上自相矛盾,在实践上更是行不通的。

7、技术性方法与导向性方法的互补247:两者之间存在着不能互相取代的互补关系。因为:一、技术性方向主要是确定事实的方法,导向性方法主要是解释事实的方法,而科学研究主要是做确定事实和解释事实这样两件事,这就决定了这两种方法缺一不可。二、技术性方法从推理的形式上和技巧上有助于保证推理的严密性和首尾一贯性,但不能保证推理结论的正确性。

第七章

名:

1、史料251:就是指那些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并能帮助我们认识、解释和重构历史过程的痕迹。一般可分为实物史料和文献史料两大类,而文献资料又包括文字资料和口传资料两大部分。实物和文献史料都是历史研究中基本的史料形式,它们各有特点,各有所长,两者可以相互补充。

2、追踪搜索法257:指的是研究者为搜求某事史料而览读某书时,发现某书提到与该项史事密切相关的另一些史事,或在注引中提到了与该项史事有关的另一些书名或篇名,便追踪寻读有关的史著,循此一直到未见新的踪迹方休。

填:

3、史料的种类252:一般可分为实物史料(史迹遗存)和文献史料两大类,而文献资料又包括文字资料和口传资料两大部分。

4、史料的整理260:1、按性质分门别类的整理 2、按时间先后的整理

5、常见的工具书256:工具书是专供解释疑难或翻检资料的书籍。分类:一、字典、词典类,如:《中国历史大辞典》、《世界历史辞典》、《康熙字典》、《辞源》、《辞海》二、书目“二十四史”中的书目。其中,《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是一部官修大型工具书。《中国丛书综录》是我国规模最大的丛书目录。三、索引书目。年鉴类工具书如《中国历史学年鉴》具有很强的索引功能。

6、史料鉴别(内外考证法)261:史料的鉴别或称考证,归纳起来不外乎两种:一是外考证,即史书的辨伪与文句的校勘;二是内考证,即对史事的真实性加以鉴别。

问:

7、搜索史料的方法255:(1)充分利用各种工具书(2)分类搜集法(3)追踪搜寻法(4)通过平时读书与阅读报刊搜集史料(5)通过调查、采访搜集口碑史料;(6)利用因特网和数码信息技术搜集史料。

8、伪书八法262:(1)“核之《七略》以观其源。”检查最早的目录书是否著录过;

(2)“核之群志,以观其绪。”检查历代《经籍志》或《艺文志》,严明此书何时见于著录,考其流传的线索;

(3)“核之并世之言,以观其称。”考察与作者同时代的著作中,有无谈到或称引这部书的地方;

(4)“核之异世之言,以观其述。”考察后世的著作有没有引用或发挥这部书中某些言论、观点的地方

(5)“核之文,以观其体”核查这部书的文体是否符合当时的语言文字习惯。

(6)“核之事,以观其实。”考察书中所记之事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

(7)“核之撰者,以观其托。”检查所标作者姓名,是否出于托名;

(8)“核之传者,以观其人。”考察传播书的是什么人。

9、四校法265:“校书四则”:(1)对校法;最简单、稳当的方法。(2)本校法,即以本书前后互证,先摘异同处,进行比较判定,以求知其中谬误之处。(3)他校法,即以他书校本书(4)理校法,是根据书文的体制和遣词造句的特色,对书的内容加以校勘的一种方法。以上四种方法,第一、二种是以本书的不同版本或本书内部进行校勘,也称“内校法”;第三种是以要校对的书的各种有关较为可靠的记载来校勘,又称“外校法”;第四种是在以上三种方法均不以能校勘的情况下,根据上下文联系当时各种历史发展的背景和线索,运用逻辑思维来考证的一种方法,是最高级也是最难运用的一种方法。

10、史事考证四法267:史事考证方法有:(1)求源法,考证史事,就要追寻史料的来源。(2)反证法,即举出有力的反证,以判断是非。(3)旁证法,即利用本书以外的资料作为依据,对某一史事加以他证或补证,达到考订史事的目的。

(4)还可以适当地运用理证法。当史事未记载或被销毁,找不到证据,需要以学理作为判定是非的标准。这是理证法。

第八章

名:

1、比较史学271:与“历史比较研究”两个概念常互换使用,但是,二者的内涵是不同的。”历史比较研究”应是指运用某种理论和方法对各种历史现象的异同及其原因进行实证的比较研究的实践。而“比较史学”应是指从事历史比较研究的一套理论和方法体系。因“历史”这一词本身多义,所以“比较史学”这一概念也常包含“历史的比较研究”的意思。法国著名历史学家马克·布洛克被西文称为“比较史学”之父。

2、计量史学285:历史学的计量方法,是指把数学方法特别是数理统计方法运用于历史研究的一套方法。现代意义上的计量史学方法的诞生时间,可以认为是在20世纪50年代。代表人物:法国布罗代尔和拉杜里,美国康拉德、福格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