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设备操作常规

合集下载

监护仪操作规程

监护仪操作规程

监护仪操作规程一、引言监护仪是一种用于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医疗机构的重症监护室、手术室和急诊科等部门。

为了确保监护仪的正确使用和患者的安全,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设备准备1. 确保监护仪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检查设备的电源线和数据线是否连接稳固。

2. 检查监护仪的传感器和电极是否完好无损,无断线或脱落现象。

3. 确保监护仪的屏幕清晰可见,调整亮度和对比度适宜。

4. 准备好适用于不同患者的传感器和电极,确保其清洁、消毒和质量良好。

三、操作步骤1. 将监护仪放置在患者床边或便携式床架上,确保仪器稳固。

2. 根据患者病情和监测需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和电极,按照说明书正确安装在患者身上。

3. 打开监护仪的电源,确保仪器启动正常。

4. 在监护仪界面上选择相应的监测项目,如心电图、血氧饱和度、呼吸等。

5. 调整监护仪的参数设置,包括心电图导联方式、报警设置、波形显示等,根据临床需要进行个性化设置。

6. 确认监护仪的报警功能正常,设置报警上下限值,确保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7. 检查监护仪的波形显示是否正常,确保波形稳定、清晰可见。

8. 定期检查监护仪的电池电量,确保电量充足,避免因电量不足导致监护仪无法正常工作。

9. 在监护仪操作过程中,保持仪器的清洁和消毒,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10. 定期对监护仪进行维护和校准,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无法启动监护仪:检查电源线和数据线是否连接稳固,确保电源正常供电。

2. 监护仪波形显示异常:检查传感器和电极是否正确安装,确保其连接良好。

3. 监护仪报警频繁:检查报警设置是否合理,调整报警上下限值。

4. 监护仪电池电量不足:及时更换电池或连接外部电源进行充电。

5. 监护仪传感器损坏:更换新的传感器或电极,确保监测的准确性。

五、安全注意事项1. 使用前请仔细阅读监护仪的说明书,了解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 在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避免随意更改设置或调整参数。

急诊科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规范

急诊科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规范

急诊科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规范1. 引言急诊科是医院中负责紧急救治的一门临床科室,其诊疗工作的规范和技术操作的规范对于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急诊科的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规范进行详细介绍和解读,以期帮助医务人员做好相关工作。

2. 急诊科诊疗常规规范2.1 急诊科排队和分诊规范在急诊科门诊就诊过程中,排队和分诊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能够有效提高就诊效率和患者满意度。

以下是急诊科排队和分诊的规范要求: - 患者应按照来诊先后顺序进行排队,不得插队; - 分诊过程中,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进行合理安排,确保重症患者能够优先得到治疗; - 分诊过程中,医务人员应注意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了解患者的就诊需求和主诉,及时做出合理的判断。

2.2 急诊科病历记录规范急诊科病历记录是程序的一部分,该记录的规范与完整性对于科室日常工作的开展和后续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急诊科病历记录的规范要求: - 病历记录应包括患者个人信息、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诊断和处理等内容; - 病历记录应准确、简明扼要,避免大量重复性文字描述; - 病历记录应采用标准化表格,方便后续筛选和整理。

2.3 急诊科常规检查和诊断规范在对患者进行诊断前,医务人员应进行一系列的常规检查。

以下是急诊科常规检查和诊断的规范要求: - 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安排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心电图、X光片等; - 医务人员应仔细分析患者的检查结果,并结合患者的病情进行综合判断和诊断; - 对于需要进一步检查和治疗的患者,应及时向相关科室转诊。

3. 急诊科技术操作规范3.1 心肺复苏技术操作规范急诊科是处理危重病患者的重要场所,心肺复苏技术操作的规范对于提高抢救效果、挽救患者生命至关重要。

以下是心肺复苏技术操作的规范要求: - 在进行心肺复苏之前,应先判断患者的心脏骤停类型(如VF、VT、PEA、Asystole等); - 在进行心肺复苏时,应按照最新的国际指南进行操作,并配合使用相关的设备和药物; - 心肺复苏操作需有至少两名经过专业培训的医务人员同时进行,其中一人负责胸外按压,另一人负责通气。

医院设备操作规程

医院设备操作规程

医院设备操作规程《医院设备操作规程》一、引言医院设备操作规程是为了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和医疗质量,规范医务人员在使用医疗设备时的操作行为,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有效使用。

本规程旨在提高医务人员的操作技能和素质,促进医疗设备的科学化管理。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医院内所有的医疗设备的操作使用,包括但不限于手术设备、影像设备、检验设备等。

三、操作基本原则1. 严格按照设备说明书和操作手册进行操作;2. 掌握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加强操作培训;3. 在操作设备时,需认真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4. 每次使用完设备后,需进行清洁消毒,并妥善保管;5. 对于新购设备,需进行规范的验收和登记。

四、设备操作流程1. 操作前准备(1)检查设备是否完好,有无损坏;(2)核对设备运行状态,如有问题及时报修;(3)清洁设备并消毒。

2. 设备操作(1)按照设备操作手册进行操作;(2)遵守设备的使用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3)操作时注意观察设备的运行状态,如有异常及时停止操作并报告。

3. 操作后处理(1)停止设备运行并进行清洁消毒;(2)归还设备并进行登记,保证设备的完好。

五、设备操作安全1. 使用安全(1)操作设备时需穿戴工作服和手套,避免产生交叉感染;(2)注意个人的安全,避免设备操作过程中的伤害。

2. 设备安全(1)定期对设备进行检验和维护;(2)设备操作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止操作并报告。

六、责任和考核医院设备操作规程由相关部门制定,并由主管部门负责审核和管理。

医务人员在使用设备时需遵守规程,并接受相关考核。

七、结语医院设备操作规程的制定和贯彻执行,对医疗机构的发展和患者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医院设备操作规程能够得到全体医务人员的重视和执行,共同维护患者的利益和医疗质量。

急诊科抢救设备操作流程

急诊科抢救设备操作流程

心电监护仪的操作流程洗手,戴口罩↓携用物到床旁,核对↓接电源,开电源,查性能→缠袖带→安放传感器↓清皮肤↓电极片{右锁骨下(RA),左锁骨下(LA),右下腹(RL),左下腹(LL),中上腹(V)}↓连接选导联,调振幅报警上下限↓记录监护参数↓告知有关注意事项↓关机,断电↓撤电极片,清皮肤,穿衣↓整理单位,用物↓洗手,记录吸痰器的操作流程备齐用物,解释,核对,备吸痰器↓接电源,查性能,调负压(150-200mmhg)↓取卧位,头转向操作者,查义齿(取义齿)打包,带手套(右)-接管-试吸↓插鼻腔吸净痰液,换管,插入(口腔,咽喉)二次↓旋转上提吸净痰液(15s)间断冲管↓完毕分离吸痰管,关负压,撤电源↓擦口,鼻,面颊,观口鼻粘膜,取舒适卧位↓整理用物,吸痰器期清洁、消毒,垃圾分类处理↓洗手,记录输液泵操作流程常规消毒液体瓶塞↓连接好配套输液管并排气↓将输液管置于输液泵槽内感应器处,并妥善固定↓打开输液泵开关↓设置液体输入总量(ml)↓设置液体输入流量(ml/h), 范围1-1000ml/h↓按开始键启动输液泵↓点滴通畅准确↓及时处理报警现象——息音→排除故障→观察输液情况→息音键复位常见报警现象:管路中有气泡,堵塞,输液滴完,低电压,管路脱落↓一次性用物归类消毒处理↓治疗车,静脉泵等设备清点数后放回原处注射泵操作流程接通电源↓检查泵功能是否正常↓按医嘱配好药物↓连接输液延长管并排尽空气↓放入注射器槽内并妥善安装↓打开总开关↓按医嘱调节泵入药物剂量↓打开开始运行开关↓绿灯亮呼吸机的操作流程呼吸机备用状态↓湿化瓶加蒸馏水↓打开电源↓打开氧气(打开气源)↓调节氧气压力达0.4kpc↓选择通气模式↓设置报警↓设置通气参数(调整参数)↓连接呼吸面罩↓连接病人↓观察通气效果(紫绀改善、血气分析情况、血氧饱和度监测)电除颤操作流程除颤仪备用状态↓连接电源线,打开除颤仪,连接监护导联线↓病人去枕平卧,去除导电物质↓粘帖电极片↓选择电击部位↓将湿盐水纱布放于正确位置或涂导电糊于电击板↓选择能量,按charge键充电↓正确放置电极板,迅速放电除颤↓无效时,可重复电除颤↓复律成功,关电源心电图机操作流程向病人解释(清醒病人)准备病人(平卧、四肢平放)↓酒精棉球清洁导联接触部位↓肢导联:接上各导联线胸导联:右上肢红 V1:胸骨右缘第四间右下肢黑 V2:胸骨左缘第四肋间左上肢黄 V3:V2与V4联线的中点左下肢蓝 V4:左锁骨中线与第五肋间相交处V5:左腋前线,与V4同一水平V6:左腋中线,与V4同一水平关机,从病人身上取下电极按START键开始记录关闭电源开关↓心电图纸上标导联并写上姓名、日期、时间↓整理导联线放回原处洗胃机的操作流程连接导管↓接通电源,打开电源↓将进液管和出胃管分别放入洗胃液桶和排污桶中开机循环二次,关机↓插胃管到胃内合适位置(深度为从患者发迹到剑突)↓将进出胃液管和胃管连接按计数复位键回零↓按工作键洗胃洗胃过程中严密观察病人情况,注意入液量与排出量是否平衡↓直至最终洗出液澄清、无色、无味↓洗胃完毕,关闭工作开关和电源↓拆除进出胃管和胃管的连接↓胃管及机器清洁消毒处理,整理用物,垃圾分类处理↓洗手,记录。

急诊科设备操作常规

急诊科设备操作常规

急诊科抢救设备操作常规电动洗胃机一、操作步骤:1、正确连接好洗胃机的管路,将三根吸引软管分别接于洗胃机的胃管口,进液口及排污口。

2、接通电源。

3、先将药水桶放满清水,再将2只过滤器瓶灌入清水,旋紧瓶盖不得漏水,再将机上进液管放入药水桶内,污水管放入污水桶内,把胃管与机上相对应的胃管软管相接。

(1)按“手吸”键,将胃内的液体吸入污物桶内,再按“手冲”键,将药水桶的清水冲入胃中。

如此重复按键,达到手按洗胃的目的,每次进液量约300~500ml,不宜过多。

(2)当按“自动”键后,自动工作开始,此时首先吸液指示灯亮,表示在自动吸液,一定时间后,冲洗指示灯亮,吸液指示灯熄灭,表示在自动冲液,如此重复工作,达到自动控制洗胃的目的。

4、使用机器完毕后,将过滤器刷洗干净,然后按好各管路,桶内装好清水,接通电源按“自控”键对管路进行自动清洗约5分钟,再关闭电源。

5、使用完毕将胃管、过滤器、吸引软导管全部浸泡在%“84”消毒液内1小时后晾干放薰蒸柜消毒备用。

二、注意事项:1、在洗胃过程中,如发现有食物堵塞胃管,造成不吸水、不出水或水流减慢,可瞬时按“手冲”键或“手吸”键,直至水流通畅后,再按“自控”键继续洗胃。

2、在“自控”洗胃内,必须注意观察排污口状况。

3、严禁无液体时开机操作,以免烧坏水泵。

严禁同时按两个以上的键,以免烧坏溶丝管。

4、洗胃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病人的面色,呼吸,脉搏,血压,瞳孔的变化。

5、洗胃过程中还要观察洗胃液入量与出量是否均衡,洗出液体的颜色,气味。

6、对昏迷病人洗胃宜谨慎,应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以免分泌物误入气管。

洗胃机操作流程心电图机操作流程监护仪使用操作一、适应症:用于各种危重病的生命体征监护,或单一使用于心电、血压的监护,以便及时了解病情。

二、用物准备:电插板一个,监护仪一台,心电、血压、血氧输出电缆线各一,电极片五个,酒精、棉签,护理记录。

三、操作方法及步骤:1、准备用物,将监护仪推至病人床旁,核对床号、姓名,并向病人解释,以取得合作。

诊疗器械操作规程

诊疗器械操作规程

诊疗器械操作规程
《诊疗器械操作规程》
一、前言
诊疗器械操作规程是医疗机构对医务人员使用诊疗器械进行详细操作要求的规范性文书,其目的是为了保证诊疗过程安全可靠,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事故发生。

二、适用范围
《诊疗器械操作规程》适用于医院内各种诊疗器械的操作,包括但不限于手术器械、检验仪器、治疗设备、监护仪器等。

三、操作规程
1. 检查器械是否齐全和完好。

2. 根据患者病情和治疗需求选择合适的器械。

3. 进行器械前的准备工作,如清洗、消毒、连接电源等。

4. 操作器械时应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若有不明确之处应询问相关专业人员。

5. 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器械的卫生和消毒问题,保证患者的安全。

6. 操作结束后应及时清洗、消毒并妥善保存器械,做好记录工作。

四、注意事项
1. 对于有危险性的器械(如手术刀、高压注射器等),应由具备相应证书的专业人员进行操作,确保操作安全。

2. 对器械的使用和维护要求了解透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做到精益求精。

3. 对于新器械的使用,应接受专业培训并通过考核后方可操作。

4. 对已被污染或损坏的器械,应及时清洗、消毒,避免二次污染。

五、总结
《诊疗器械操作规程》是医务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的操作规范,对于医疗机构来说也是一份重要的管理文件。

医务人员应加强对规程的学习和掌握,做到全程执行,确保医疗过程的安全和高效。

同时,管理部门也要加强对规程的落实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不断提高医疗机构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急诊科技术操作标准

急诊科技术操作标准

急诊科技术操作标准1. 引言急诊科技术操作是保障急诊工作的核心环节。

本文档旨在规范急诊科技术操作标准,确保急诊工作的安全、高效进行。

2. 操作准备2.1 设备准备在每次技术操作前,检查所有使用的设备是否正常运作。

确保设备的功能完好以及消毒清洁。

2.2 防护准备在进行技术操作前,操作人员必须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手套、口罩、护目镜等。

确保操作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3. 技术操作流程3.1 患者信息确认在进行技术操作前,操作人员必须确认患者的身份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等。

确保操作对象准确无误。

3.2 操作步骤根据具体的技术操作需要,按照标准步骤进行操作。

操作人员应熟悉操作流程,并按照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技术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3 操作记录每次技术操作完成后,操作人员必须及时记录相关信息,包括操作时间、操作人员姓名、操作过程等。

记录应准确详细,为后续的医疗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4. 操作中的注意事项4.1 安全防护在进行技术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安全防护措施,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4.2 操作技巧操作人员应熟练掌握相应的技术操作技巧,提高操作效率和准确度。

4.3 患者沟通在进行技术操作前,操作人员应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解释操作目的和步骤,减轻患者的担忧和不适感。

5. 急诊科技术操作的监督与评估5.1 监督急诊科技术操作应受到相关管理部门的监督,确保操作人员的合规操作。

5.2 评估定期对急诊科技术操作进行评估,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技术操作水平和质量。

6. 总结本文档对急诊科技术操作标准进行了规范,确保急诊工作的高效、安全进行。

通过严格遵守操作准备、技术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可以提高急诊科技术操作的质量和效果,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急诊科技术操作指南

急诊科技术操作指南

急诊科技术操作指南1. 简介本文档旨在为急诊科技术操作提供指南,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急诊科技术操作是一项关键工作,要求技术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巧。

2. 操作准备在进行急诊科技术操作之前,技术人员应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熟悉所使用的设备及其操作说明;- 检查设备的功能性和安全性;- 准备所需的消毒材料和器械;- 确保操作环境的清洁和整洁。

3. 操作步骤步骤一:准备患者-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确定所需的操作位置和姿势;- 与患者进行沟通和确认,解释操作过程和可能的不适感;- 保证患者的隐私和尊重。

步骤二:操作设备- 根据操作要求,准确设置设备的参数和功能;- 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如电源、连接线等;- 遵循设备的操作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

步骤三:操作流程- 根据医嘱或操作要求,按照规定的顺序进行操作;- 注意操作的细节和步骤,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遵循操作的时间要求,掌握操作的节奏。

步骤四:操作后处理- 完成操作后,及时清理和消毒使用过的器械和设备;- 对操作结果进行记录和整理,包括操作时间、结果和患者反应等;- 与其他医护人员进行沟通和交流,及时反馈操作情况。

4. 安全注意事项- 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保证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操作人员应经过培训和考核,获得相关的操作资质;- 操作人员应遵守操作规程和标准操作流程,不得擅自改变操作步骤;- 操作人员应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 操作人员应遵循消毒和无菌操作的要求,确保操作的无菌性。

5. 总结急诊科技术操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要求操作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和技术能力。

本操作指南提供了操作准备、操作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等方面的指导,希望能对急诊科技术操作提供帮助,确保操作的安全和高效。

急诊科抢救设备操作流程

急诊科抢救设备操作流程

急诊科抢救设备操作流程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心电监护仪的操作流程洗手,戴口罩↓携用物到床旁,核对↓接电源,开电源,查性能→缠袖带→安放传感器↓清皮肤↓电极片{右锁骨下(RA),左锁骨下(LA),右下腹(RL),左下腹(LL),中上腹(V)}↓连接选导联,调振幅报警上下限↓记录监护参数↓告知有关注意事项↓关机,断电↓撤电极片,清皮肤,穿衣↓整理单位,用物↓洗手,记录吸痰器的操作流程备齐用物,解释,核对,备吸痰器↓接电源,查性能,调负压(150-200mmhg)↓取卧位,头转向操作者,查义齿(取义齿)打包,带手套(右)-接管-试吸↓插鼻腔吸净痰液,换管,插入(口腔,咽喉)二次↓旋转上提吸净痰液(15s)间断冲管↓完毕分离吸痰管,关负压,撤电源↓擦口,鼻,面颊,观口鼻粘膜,取舒适卧位↓整理用物,吸痰器期清洁、消毒,垃圾分类处理↓洗手,记录输液泵操作流程常规消毒液体瓶塞↓连接好配套输液管并排气↓将输液管置于输液泵槽内感应器处,并妥善固定↓打开输液泵开关↓设置液体输入总量(ml)↓设置液体输入流量(ml/h), 范围1-1000ml/h↓按开始键启动输液泵↓点滴通畅准确↓及时处理报警现象——息音→排除故障→观察输液情况→息音键复位常见报警现象:管路中有气泡,堵塞,输液滴完,低电压,管路脱落↓一次性用物归类消毒处理↓治疗车,静脉泵等设备清点数后放回原处注射泵操作流程接通电源↓检查泵功能是否正常↓按医嘱配好药物↓连接输液延长管并排尽空气↓放入注射器槽内并妥善安装↓打开总开关↓按医嘱调节泵入药物剂量↓打开开始运行开关↓绿灯亮呼吸机的操作流程呼吸机备用状态↓湿化瓶加蒸馏水↓打开电源↓打开氧气(打开气源)↓调节氧气压力达↓选择通气模式↓设置报警↓设置通气参数(调整参数)↓连接呼吸面罩↓连接病人↓观察通气效果(紫绀改善、血气分析情况、血氧饱和度监测)电除颤操作流程除颤仪备用状态↓连接电源线,打开除颤仪,连接监护导联线↓病人去枕平卧,去除导电物质↓粘帖电极片↓选择电击部位↓将湿盐水纱布放于正确位置或涂导电糊于电击板↓选择能量,按charge键充电↓正确放置电极板,迅速放电除颤↓无效时,可重复电除颤↓复律成功,关电源心电图机操作流程向病人解释(清醒病人)↓准备病人(平卧、四肢平放)↓酒精棉球清洁导联接触部位↓肢导联:接上各导联线胸导联:右上肢红 V1:胸骨右缘第四间右下肢黑 V2:胸骨左缘第四肋间左上肢黄 V3:V2与V4联线的中点左下肢蓝 V4:左锁骨中线与第五肋间相交处V5:左腋前线,与V4同一水平V6:左腋中线,与V4同一水平关机,从病人身上取下电极按START键开始记录↓关闭电源开关↓心电图纸上标导联并写上姓名、日期、时间↓整理导联线放回原处洗胃机的操作流程连接导管↓接通电源,打开电源↓将进液管和出胃管分别放入洗胃液桶和排污桶中开机循环二次,关机↓插胃管到胃内合适位置(深度为从患者发迹到剑突)↓将进出胃液管和胃管连接按计数复位键回零↓按工作键洗胃洗胃过程中严密观察病人情况,注意入液量与排出量是否平衡↓直至最终洗出液澄清、无色、无味↓洗胃完毕,关闭工作开关和电源↓拆除进出胃管和胃管的连接↓胃管及机器清洁消毒处理,整理用物,垃圾分类处理↓洗手,记录。

急诊静推泵的使用流程ppt (2)

急诊静推泵的使用流程ppt (2)

急诊静推泵的使用流程ppt一、引言在急诊科及其他医疗领域,静推药物给药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治疗手段。

为了提高给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采用急诊静推泵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急诊静推泵的使用流程,以帮助医务人员正确、安全地使用该设备。

二、安装急诊静推泵1.将急诊静推泵放置在水平平稳的地面上。

2.插入电源插头,并接通电源。

3.按下电源开关,确认设备启动正常。

三、准备工作1.选择合适的输注装置(如输注器、输液袋等)。

2.将输注装置连接到急诊静推泵的输注通道上。

3.检查输注装置的连接是否牢固。

四、设置参数1.按下急诊静推泵上的开关,进入设置界面。

2.使用泵上的操作按钮,选择治疗类型、输药速度、输液量等相关参数。

3.按下确认按钮,保存设置参数。

五、开始治疗1.确保急诊静推泵的输注通道中没有气泡。

2.按下治疗开始按钮,急诊静推泵开始工作。

3.监测输注装置中药物的输注速度和医患反应情况。

六、结束治疗1.治疗完成后,按下急诊静推泵上的停止按钮,停止泵的运行。

2.将输注装置从急诊静推泵的输注通道上拆除。

3.断开设备电源,并将设备进行适当的清洁和维护。

七、注意事项1.使用前必须仔细阅读急诊静推泵的用户手册,了解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

2.在治疗过程中,应随时关注患者的情况,以及药物的输注速度和剩余量。

3.如发现异常情况或设备故障,应立即停止治疗,并联系相关专业人员进行处理。

4.定期对急诊静推泵进行清洁和消毒,以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5.使用急诊静推泵时,必须按照相关的临床操作规范,保障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八、总结急诊静推泵作为一种安全、高效的药物输注设备,在急诊科及其他医疗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正确、规范地使用急诊静推泵,能够提高药物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使用流程能够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掌握急诊静推泵的操作方法,确保治疗的成功实施。

急诊科诊疗常规和操作规程

急诊科诊疗常规和操作规程

急诊科诊疗常规和操作规程急诊科是医院的重要科室,主要负责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紧急救治和诊疗工作。

为了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急诊科必须制定一套完善的诊疗常规和操作规程。

以下是一个急诊科诊疗常规和操作规程的范例,供参考。

一、急诊科常规1.急诊科设备和设施的维护:急诊科应保持相关设备和设施的良好状态,包括呼吸道管理设备、心脏监护仪、急救车辆等。

每天上班前,护士应对相关设备进行检查和测试,确保其正常工作。

2.维持急诊科的清洁和卫生:急诊科是一个高风险的工作环境,因此必须保持清洁和卫生。

工作人员应及时清理和消毒工作区域、器械和设备。

3.快速接诊:急诊科的工作人员应迅速响应病人的急诊需求,迅速评估病情并给予适当救治。

4.快速评估和处理危重病人:对于危重病人,急诊科的医生和护士应迅速评估病情并采取适当的救治措施,以维持其生命体征的稳定。

5.快速取得实验室和影像检查结果:急诊科应与实验室和影像科协调合作,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检查结果,以便快速诊断和确定治疗方案。

6.合理利用药物和药物管理:急诊科必须合理使用药物并按照规定规范管理,包括药物的储存、配药、使用和记录。

所有药物都应符合相关规定,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7.合理利用急救车辆:急诊科在处理病人时应合理利用急救车辆,确保病人的及时转送和救治。

二、急诊科操作规程1.急诊科的医生和护士应接诊患者,了解患者的基本信息、病情和病史,并进行快速初步评估。

2.对于危重病人,急诊科应立即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如氧气给予、静脉通路建立、抗生素使用等。

3.急诊科应建立完善的病人流程和协作机制,以确保患者的快速就诊和救治,包括清晰的医护分工和沟通流程等。

4.对于需要进一步检查和诊断的患者,急诊科应及时安排实验室检验、影像学检查等,并迅速获得相关结果。

5.急诊科应根据病人的病情和检查结果,及时制定合理的诊疗方案,并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和解释。

6.急诊科的医生和护士应掌握和运用常见的急救技术和操作技能,如心脏复苏、气管插管、胸腔穿刺等。

急诊科技术操作手册

急诊科技术操作手册

急诊科技术操作手册
1. 简介
本操作手册旨在提供急诊科技术操作的指导,以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 急诊科技术操作流程
以下是急诊科技术操作的一般流程:
2.1 患者接待
- 确认患者身份和主诉
- 进行初步评估,包括生命体征测量
2.2 快速干预措施
- 根据患者情况,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
- 如有需要,建立静脉通道并开始给予急救药物
2.3 技术操作
- 根据医嘱,进行相关技术操作,如心电图监测、血氧监测等- 操作前确认设备的正常功能和准确性
2.4 心肺复苏
- 如遇到心脏骤停等紧急情况,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操作
- 按照最新的心肺复苏指南进行操作,并及时调用专业人员的支持
3. 注意事项
在进行急诊科技术操作时,请注意以下事项:
3.1 安全措施
- 确保操作环境的安全性,如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无损坏
- 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和口罩,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3.2 操作准确性
- 在进行任何技术操作前,请仔细阅读操作手册并理解操作步骤
- 操作时要细心、耐心,并注意遵循操作流程
3.3 紧急情况处理
- 如遇到紧急情况,应立即采取适当的措施,并及时寻求专业人员的支持和协助
- 保持冷静和有效的沟通,以便迅速解决问题
4. 结论
本急诊科技术操作手册提供了对急诊科技术操作的指导,帮助技术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进行准确和安全的操作。

在操作过程中,请始终遵循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护理和干预。

急诊科技术操作规则

急诊科技术操作规则

急诊科技术操作规则一、操作规范1. 急诊科技术操作人员应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并持有相关资质证书。

2. 在进行任何技术操作前,操作人员需先确认患者身份和病历信息的准确性。

3. 操作人员应仔细阅读设备使用说明书并熟悉操作步骤,确保操作正确无误。

4. 使用设备前需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设备状态正常,并在操作过程中保持设备的干净和整洁。

5. 操作人员应时刻保持警觉,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和紧急情况。

6. 操作人员需要定期进行技术操作培训和考核,保持专业水平的持续提升。

二、操作流程1. 接收患者:及时了解患者状况,获取必要的信息。

2. 评估患者: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等。

3. 采集样本:根据患者状况和需要进行相应的样本采集,确保采集过程无菌、准确。

4. 检查操作:根据医嘱和患者需要进行相应的检查操作,如心电图、血压测量等。

5. 治疗操作:按照医嘱进行相应的治疗操作,如药物注射、静脉输液等。

6. 抢救操作:在紧急情况下进行相应的抢救操作,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7. 记录文档:及时、准确地记录患者状况和操作过程,便于临床医生分析和决策。

三、操作注意事项1.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操作步骤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改变。

2. 操作前应认真准备,确保所需设备和物品齐全。

3. 在操作过程中要保持清晰的沟通和合作,确保操作的顺利进行。

4. 对于无法胜任的操作或存在疑惑的情况,应及时向上级报告。

5. 对于新出现的操作技术或设备,应进行充分的研究和培训,掌握其正确使用方法。

6. 操作后要及时清理设备和场地,做好卫生清洁工作。

7. 对于操作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事件,要及时报告并进行处理。

以上就是急诊科技术操作规则的内容,希望能够对操作人员的工作提供指导和规范。

操作人员应始终遵守这些规则,保证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急诊科技术操作手册

急诊科技术操作手册

急诊科技术操作手册1. 简介急诊科技术操作手册旨在提供急诊科技术操作的详细指导,以确保医务人员能够正确、高效地进行急诊医疗服务。

本手册适用于急诊科技术人员,并包含了常见急诊操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2. 急诊科技术操作流程2.1 患者接诊- 接诊前,确认患者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等。

- 根据患者主诉和病情,进行初步评估,确定优先处理的患者。

- 按照急诊科技术操作流程,进行患者接诊,包括体温测量、血压测量等。

2.2 急救操作- 在急救前,评估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并根据急救优先级进行处理。

- 急救操作包括心肺复苏、止血、骨折固定等。

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指示,正确执行急救操作。

2.3 医疗设备操作- 熟悉各类急诊科技设备的操作方法和使用注意事项。

- 根据医生指示,正确操作医疗设备,如心电监护仪、呼吸机等。

2.4 护理操作- 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指示,进行基本护理操作,如静脉穿刺、伤口处理等。

- 注意消毒和无菌操作,确保患者安全。

3. 急诊科技术操作注意事项- 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和操作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患者安全。

- 注意个人防护,佩戴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具。

- 注意与医生和其他科技术人员的协作,保持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 操作结束后,及时清理和消毒使用过的设备和工具。

4. 总结急诊科技术操作手册提供了急诊科技术操作的详细指导,包括患者接诊、急救操作、医疗设备操作和护理操作等内容。

医务人员在进行急诊医疗服务时,应严格遵循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快速救治。

通过持续学习和实践,提高急诊科技术操作水平,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急诊科技术操作流程

急诊科技术操作流程

急诊科技术操作流程
1. 患者登记和初步评估
- 接待患者,核对个人信息,并录入系统。

- 进行初步评估,包括主诉、病史、体征等方面的询问和观察。

- 根据患者病情的紧急程度进行分级,以确定后续操作的优先级。

2. 体征监测
- 安装监测设备,如血压计、心电图仪等,对患者的生命体征
进行监测。

- 记录和及时反馈患者的体征数据,以便医生做出准确的判断
和决策。

3. 快速诊断和辅助检查
- 根据患者病情,及时进行必要的快速诊断,如心电图、血气
分析等。

- 安排相应的辅助检查,如X光、CT扫描等,以获取更全面的病情信息。

4. 急救和治疗
- 根据医生的指示,进行急救措施,如心肺复苏、止血等。

- 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如药物治疗、静脉输液等,以缓解患者症状和控制病情。

5. 医嘱和处方
- 根据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书写医嘱和处方,并进行系统记录。

- 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医嘱和处方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6. 转运和转诊
- 如有需要,安排患者的转运和转诊,确保患者能够及时获得进一步的治疗和护理。

7. 患者离院和后续随访
- 对治疗完成的患者进行出院准备和安排。

- 对于需要后续随访的患者,提供相应的医嘱和建议,确保患者的康复和健康。

以上是急诊科技术操作流程的基本步骤,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和操作。

在执行过程中,需要密切配合医生和其他医护人员,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操作流程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医疗机构的规定进行制定和执行。

急诊科技术操作流程

急诊科技术操作流程

急诊科技术操作流程一、急诊科简介急诊科学是医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负责对急性疾病、创伤、中毒、心脏病发作、中风等突发事件进行紧急诊断和治疗。

本操作流程旨在为急诊科医护人员提供一个系统的、标准化的技术操作指南,以确保患者得到迅速、准确的救治。

二、急诊科技术操作流程1. 接诊- 病情评估:接诊时,首先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快速评估,包括意识状态、呼吸、心率、血压、出血情况等。

- 问诊:详细询问患者病史、症状、过敏史等,以便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2. 分诊- 分类: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分类,以确保急重症患者得到优先处理。

- 告知: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急诊流程和可能的治疗方案。

3. 急救- 心肺复苏(CPR):对心脏骤停、呼吸骤停的患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 止血、包扎、固定:对创伤患者进行伤口处理、止血、包扎和骨折固定。

-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病情,给予必要的药物治疗,如抗过敏、抗感染、抗心律失常等。

4. 设备操作- 呼吸机:为呼吸困难的患者提供辅助通气。

- 心电监护:监测患者心电活动,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 输液泵:精确控制输液速度和剂量,确保药物治疗安全有效。

5. 检查与诊断-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电解质等,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 影像学检查:X线、CT、MRI等,用于诊断内部损伤、器官病变等。

6. 治疗与转归- 对症治疗:根据患者病情,给予相应对症治疗,如退热、止痛等。

- 转归评估:评估患者治疗效果,决定是否转至其他科室继续治疗或出院。

三、急诊科安全管理- 风险评估:对急诊科潜在风险进行评估,制定预防措施。

- 应急预案:针对突发事件,如火灾、地震、毒物泄漏等,制定应急预案。

- 培训与演练: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急救技能培训和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四、急诊科护理工作流程- 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病情变化。

- 生活护理:为患者提供日常生活照顾,如饮食、卫生等。

急诊科技术操作标准

急诊科技术操作标准

急诊科技术操作标准简介急诊科技术操作标准是为了提高急诊科技术操作的质量和安全性而制定的一套指导性文件。

本标准旨在规范急诊科技术操作的流程和要求,确保技术人员在急诊环境下能够有效地进行技术操作,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目的本标准的目的是为急诊科技术操作提供统一的规范和指导,确保技术人员在急诊情况下能够正确、安全地进行操作,减少错误和事故的发生,提高急诊科技术操作的效率和质量。

操作标准1. 技术操作前的准备工作:- 确认患者身份和医嘱信息。

- 准备所需的设备、材料和药品。

- 检查设备完好性和功能性。

- 了解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 操作过程中的要求:- 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操作,不得随意变动或省略步骤。

- 注意操作环境的清洁和无菌要求。

- 注意操作时的安全措施,如佩戴手套、口罩等。

- 注意操作时的疼痛控制和患者安全。

3. 操作后的处理:- 清理和消毒使用的设备和工具。

- 妥善处理废弃物和污染物。

- 记录操作过程和结果。

- 及时向相关人员报告异常情况或不良事件。

质量控制措施为确保急诊科技术操作符合标准要求,应采取以下质量控制措施:- 设立操作标准的培训和考核机制,确保技术人员理解和掌握标准内容。

- 定期对技术人员进行操作技能的培训和评估。

- 建立合理的质控指标,监测和评估技术操作的质量和效果。

- 定期开展内部质量审核,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改进。

总结急诊科技术操作标准是提高急诊科技术操作质量的重要保障。

通过遵循标准要求,技术人员能够在急诊环境下正确、安全地进行操作,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同时,质量控制措施的实施能够不断改进操作质量,确保标准的有效执行。

注意: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实际内容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和具体化。

急诊科仪器设备管理和使用的标准操作规程

急诊科仪器设备管理和使用的标准操作规程

急诊科仪器设备管理和使用的标准操作规程.doc 急诊科仪器设备管理和使用的标准操作规程一、呼吸机的临床应用呼吸机是使用机械装臵产生气流和提供不等氧浓度,以代替或改变自主呼吸,通过增加通气量。

改善换气功能和减少呼吸功能量消耗,以达到缓解或纠正缺氧。

二氧化碳潴瘤和维持酸碱平衡的目的。

一、呼吸机的适应证如溺水、电击、外伤、药物中毒、脑血管意外以及成人呼吸 1。

急、馒性呼衰窘迫综合征等所致急性呼衰;在原有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基础上的失代偿性慢性呼衰.2.呼吸肌无力或麻痹如脊髓灰质炎、格林-巴利综合征、重症肌无力、高位截摊等神经肌肉疾病.3。

严重肺水肿4.呼吸功能严重损害的肺部疾病患者,为减轻心肺负担,可用呼吸器配合呼吸道药物做雾化、湿化治疗。

5。

外科手术后,对慢性肺部疾病,年老体弱、肺功能明显减退的患者,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防止呼吸衰竭和肺不张等并发症的发生。

6.心跳呼吸骤停时。

二、禁忌证1。

大咯血发生窒息及发生呼吸衰竭。

2.肺大泡或肺气肿。

大量胸腔积液. 3.未经引流的气胸或纵隔气肿,4。

急性心肌梗死或严重的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5.未补充有效循环血容量的低血容量性休克。

三、通气模式的选择1.辅助通气呼吸机德频率、节律由患者的资助呼吸控制患者吸气,呼吸机供气,患者呼气,呼吸停止供气。

2。

控制通气呼吸机按预定的节律供气,不受资助呼吸的影响。

3。

辅助-控制通气是上述两种模式的结合。

首先根据患者的病情设定一个最小通气频率和每分钟通气量,称为阀值。

当自主呼吸频率或每分通气量大于、等于阀值时,呼吸机仅起辅助作用;低于阀值时,则控制通气开始工作.其特点为允许患者建立自发的呼吸频率,也能在呼吸努力不能满足要求时,保证必要的通气量。

临床适用于有一定资助呼吸能力,但呼吸肌疲劳者。

4.间歇正压通气(IPPV)是最常用的通气模式,几乎所有呼吸机都具备这种功能。

吸气时,呼吸机向肺脏提供一定压力的气体,使气道内压力不断上升,气体由呼吸道流项肺泡,当气体的压力,容量或供气时间达到预定的时间后,供气停止。

急诊科设备使用规范

急诊科设备使用规范

急诊科设备使用规范急诊科是医院中最为紧张和关键的部门之一,承担着救治急危重症患者的重要任务。

在这个分秒必争的环境中,各类医疗设备的正确、安全和高效使用至关重要。

以下是关于急诊科设备使用的规范要求。

一、心电监护仪1、操作前准备确保设备处于完好状态,检查电源线、导联线是否连接正常,电池电量是否充足。

向患者解释监护的目的和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配合。

2、正确佩戴选择合适的导联位置,清洁患者皮肤,以确保电极片与皮肤接触良好。

调整报警上下限,根据患者病情设置合理的参数。

3、使用过程中密切观察心电波形、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的变化。

定期检查电极片的粘贴情况,防止脱落。

如遇设备报警,应迅速判断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4、使用后关闭设备电源,取下导联线和电极片。

清洁设备,消毒导联线和电极片,妥善存放。

二、除颤仪1、操作前准备检查除颤仪的性能,包括电池电量、放电功能等。

选择合适的除颤能量,通常成人首次单向波除颤能量为 360J,双向波除颤能量为 150-200J。

2、正确操作确保患者身体干燥,去除身上的金属物品。

将电极板涂抹导电糊,分别放置在患者的心尖部和心底部。

按下充电按钮,充电完毕后,大声呼喊“旁人离开”,然后同时按下放电按钮进行除颤。

3、除颤后的处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评估除颤效果。

清洁电极板,整理除颤仪,使其处于备用状态。

三、输液泵1、操作前准备检查输液泵的电源、输液管安装是否正确。

设定输液速度和输液总量等参数。

2、使用过程中定期观察输液进度,确保输液速度准确。

注意防止输液管堵塞、扭曲或脱落。

如遇报警,及时处理,常见报警原因包括输液完毕、气泡、堵塞等。

3、使用后关闭输液泵电源,取下输液管。

清洁输液泵,消毒可接触部位。

四、呼吸机1、操作前准备检查呼吸机的性能,连接管道,选择合适的呼吸模式和参数。

对患者进行气道评估,确保气道通畅。

2、使用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潮气量、气道压力等指标。

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诊科抢救设备操作常规
电动洗胃机
一、操作步骤:
1、正确连接好洗胃机的管路,将三根吸引软管分别接于洗胃机的胃管口,进液口及排污口。

2、接通电源。

3、先将药水桶放满清水,再将2只过滤器瓶灌入清水,旋紧瓶盖不得漏水,再将机上进液管放入药水桶内,污水管放入污水桶内,把胃管与机上相对应的胃管软管相接。

(1)按“手吸”键,将胃内的液体吸入污物桶内,再按“手冲”键,将药水桶的清水冲入胃中。

如此重复按键,达到手按洗胃的目的,每次进液量约300~500ml,不宜过多。

(2)当按“自动”键后,自动工作开始,此时首先吸液指示灯亮,表示在自动吸液,一定时间后,冲洗指示灯亮,吸液指示灯熄灭,表示在自动冲液,如此重复工作,达到自动控制洗胃的目的。

4、使用机器完毕后,将过滤器刷洗干净,然后按好各管路,桶内装好清水,接通电源按“自控”键对管路进行自动清洗约5分钟,再关闭电源。

5、使用完毕将胃管、过滤器、吸引软导管全部浸泡在0.2%“84”消毒液内1小时后晾干放薰蒸柜消毒备用。

二、注意事项:
1、在洗胃过程中,如发现有食物堵塞胃管,造成不吸水、不出水或水流减慢,可瞬时按“手冲”键或“手吸”键,直至水流通畅后,再按“自控”键继续洗胃。

2、在“自控”洗胃内,必须注意观察排污口状况。

3、严禁无液体时开机操作,以免烧坏水泵。

严禁同时按两个以上的键,以免烧坏溶丝管。

4、洗胃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病人的面色,呼吸,脉搏,血压,瞳孔的变化。

5、洗胃过程中还要观察洗胃液入量与出量是否均衡,洗出液体的颜色,气味。

6、对昏迷病人洗胃宜谨慎,应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以免分泌物误入气管。

洗胃机操作流程
心电图机操作流程
监护仪使用操作
一、适应症:用于各种危重病的生命体征监护,或单一使用于心电、血压的监护,以便及时了解病情。

二、用物准备:电插板一个,监护仪一台,心电、血压、血氧输出电缆线各一,电极片五个,酒精、棉签,护理记录。

三、操作方法及步骤:
1、准备用物,将监护仪推至病人床旁,核对床号、姓名,并向病人解释,以取得合作。

2、插上电源,仪器指示灯亮,根据病情摆好病人体位,清洁病人皮肤,贴好电极,将
电缆线分别连接于病人身上,按下仪器左方最下角的开机键,待仪器屏幕心电、BP、SPO
2
上显示监护画面后,按下‘血压周期设置键’,根据医嘱及病情通过旋转‘选择键’来设置所需的时间周期,再按下‘血压启动键’,仪器默认所设置的血压周期测定,血压测量完毕,
、R、BP数值,根据广场数记录于护理启示单上交待患者注显示屏上出现相应的HR、SPO
2
意事项。

3、监护仪使用完毕后,按下‘关机键’,把各输出电缆从病人身上取下,整理好病人体位,保持床单整齐,并向病人致谢。

同时记录,整理用物,推回原位放置,用75%酒精擦拭仪器及各输出电缆线。

及时补充电极片、心电图纸,以便备用。

四、注意事项:
1、仪器须放在平台上,四周通风,保持干燥,避免潮湿。

2、使用前需检查仪器及各输出电缆线是滞有断裂、破损,如仪器表面潮湿,先用干布擦干后再用。

3、心电电极贴放部位要准确。

4、当仪器监护于病人身上时交待患教师不要把东西放在仪器上面及其周围,不能自行随意取下心电、血压、血氧监测电缆线,以免发生意外。

5、当仪器长期不用时,应每月给仪器充电一次,以处长电池寿命。

6、血压测量禁止在输液或插管肢体上测量血压,局部皮肤破损者禁止绑袖带。

7、清洁仪器时,不要使用稀释剂或苯等化学溶剂,以免损坏仪器表面深层。

定期检查仪器性能。

监护仪操作流程图
备用物
推至病人床前
开机进入监护状态
监护
使用完毕1、核对并解释
1、设置血压测定周
1、交待注意事项,及时记录各项1、关机
1、放回原位
终末处理
吸引器操作规程
目的:
吸出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操作流程:
1、检查吸引器各管道连接是否正确,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的性能是否良好。

2、调节负压:根据病人情况及痰粘稠度旋转调节阀控制作用于病人的最大负压。

一般吸痰的负压值:0.027—0.053KPa(调节旋钮顺旋负压大,逆转负压小);急救吸痰的负压值最大不超过0.08KPa。

3、未吸痰前使橡胶管折成V形,开机使负压达到所需范围再插入患者痰阻部位,立即将橡胶管恢复原状进行吸痰。

4、在吸痰过程中,随时擦净喷出的分泌物,观察前后呼吸频率的改变,同时注意吸出物的性状、量及颜色等,按需要作好记录。

5、吸痰后吸痰毕,吸生理盐水冲洗导管,取下吸痰管放进消毒液内浸泡,把贮液瓶及时清洗,吸一次清洗消毒一次,以备下次使用。

6、使用结束后,要先关掉吸引器上的开关,再从电源插座上拨下电源插头,以切断电源。

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治疗盘内吸痰用物每天应更换1—2次,吸痰管每次更换,并做好口腔护理。

2、定时吸痰,当发现喉头有痰鸣音或排痰不畅时,应及时抽吸。

3、操作中应注意病情变化,为病人提供指导。

4、贮液瓶的贮理,一般是瓶容量的1/3,最多不超过500ml,超过时要立即停止吸痰,并倒去污液,处理后以备再用。

5、若病人有舌后坠时应将下颌托起,再用舌钳将舌轻轻拉出后再插入导管吸痰。

6、停止使用时,清洁、浸泡消毒贮液瓶及橡胶管,干燥备用。

持续使用时每周更换2次。

7、缓冲瓶起缓冲气流作用,严禁当作贮液瓶使用,避免液体进入泵体,损坏机器。

8、使用结束后,关机前一定要先让负压降低至0.02KPa以下。

电动吸引器吸痰法操作流程图
适用证:
适用于心脏骤停、心室颤动的抢救治疗。

操作步骤:
1.患者平卧位。

2.迅速开放气道,放置口咽管或气管插管,人工呼吸。

3.在准备除颤仪的同时,给予持续胸外心脏按压。

4.将两个电极板涂以导电膏,并分别放置于患者右锁骨中线第二肋下方及心尖部,紧贴皮肤。

5.将除颤仪设置为非同步状态。

6.首次充电能量200瓦秒。

7.充电完毕时,检查术者及他人确无与患者身体接触后开始放电。

8.首次除颤后观察并记录即刻心电图。

如室颤持续存在,可连续电击,能量递增(200、200~300、360瓦秒),直至转复成功或停止抢救。

9.如心电监测显示为心电静止,立即给予肾上腺素静脉注射。

10.转复过程中与转复成功后,均须严密监测并记录心律/心率、呼吸、血压、神志等病情变化。

除颤仪操作流程一、AED(自动体外心脏除颤)操作
二、手动模式除颤
三、同步复律及起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