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 龚孟濂 卤素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备战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卤素及其化合物的推断题综合及答案解析

备战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卤素及其化合物的推断题综合及答案解析

备战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卤素及其化合物的推断题综合及答案解析一、卤素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A、B、D、E、G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A与E同主族,A、B和E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B与G 的单质都能与 H2反应生成“HX”(X代表B或G)型氢化物,D 为同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

(1)B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

(2)D 的两种常见氧化物中均含有____________(填“离子键”或“共价键”)。

(3)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浓溶液和木炭共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4)D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溶液与G的单质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用原子结构解释“B、G 单质都能与H2反应生成HX型氢化物”的原因:________。

【答案】第2周期第VIIA族离子键 2H2SO4(浓)+C CO2↑+2SO2↑+2H2O Cl2+2OH﹣═ClO﹣+Cl﹣+H2O 氟和氯同在VIIA族,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均为7,均可与氢原子共用一对电子形成共价键【解析】【分析】A、B、D、E、G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其中B与G同主族,B 与G 的单质都能与H2反应生成“HX”(X代表B或G)型氢化物,则B为F元素,G为Cl元素.D为同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原子序数大于F而小于Cl,则D为Na元素.A与E 同主族,A、B和E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可知A与E的最外层电子数都为6,则A为O元素,E为S元素,结合对应单质、化合物的性质以及元素周期律知识的解答。

【详解】A、B、D、E、G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其中B与G同主族,B 与G 的单质都能与H2反应生成“HX”(X代表B或G)型氢化物,则B为F元素,G为Cl元素.D为同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原子序数大于F而小于Cl,则D为Na元素.A与E 同主族,A、B和E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可知A与E的最外层电子数都为6,则A为O元素,E为S元素;(1)B为F元素,位于周期表第2周期第VIIA族;(2)D为Na元素,其两种常见氧化物为氧化钠、过氧化钠,二者均含有离子键;(3)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浓溶液为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和木炭共热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H2SO4(浓)+C CO2↑+2SO2↑+2H2O;(4)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次氯酸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O-+Cl-+H2O;(5)氟和氯同在VIIA族,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均为7,均可与氢原子共用一对电子形成共价键,单质都能与H2反应生成HX 型氢化物。

北师大无机化学四版习题答案11章卤素

北师大无机化学四版习题答案11章卤素
( 2)氟的电子亲合能比氯小(从氯到碘又逐渐减小)。
( 3 ) F2的键能因孤对电子的影响而小于Cl2。
( 4 )同其它的HX在室温时是双原子气体相比,氟化氢是一种由氢键引起的聚合多原子气体(HF )x。与同族其它元素的氢化物相比,由于氟化氢分子间存在强的氢键,其熔点、沸点、汽化热和热力学稳定性都特别高。HF的高介电常数、低黏度和宽的液态范围,使它是各种类型化合物的一种极好溶剂。许多MI、MII和MIII的离子性化合物在HF中溶解后由于易离解而得到高效导电的溶液(XeF2,HSO3F,SF6及MF6( M:Mo、W、U、Re、Os)在HF中可溶解但不离解)
11.6卤盐中制取Br2可用氯气氧化法。不过从热力学观点看Br-可被O2氧化为Br2,为什么不用O2来制取Br2?
解:Br-用C12氧化
C12( g )+ 2 Br-(aq )→2 CI-(aq )+ Br2( g )
E=1.35-1.07=0.26V
得到的挥发性Br2以蒸汽——空气混合物形式离开体系,从热力学角度Br-在酸性溶液中可被O2所氧化:
( 2 )求盐酸的最低浓度[H+]
MnO2+ 4 H++2e-→ Mn2++ 2H2OE=1.228V
Cl2+ 2e-→2Cl-E=1.358V
φ MnO4-/Mn2++ 0.059/2·lg[H+]4/[Mn2+]≥φ Cl2/Cl-+ 0.059/2·lg(pCl2/p )/[Cl-]2
[Mn2+]=lmol ·dm-3,pCl2/p =l
KHF2K++ HF2-
本质上,无水氟化氢是溶剂,氟化钾是溶解于氟化氢的溶质,该体系是非水HF溶剂(也是类水溶剂)的电解质溶液。

(完整word版)无机化学卤素习题

(完整word版)无机化学卤素习题

一、选择题1、2ICl -离子的几何形状为直线型,其中心原子 I 的杂化态为 (D )(A) sp (B) sp 2 (C) sp 3 (D) sp 3d2、在食盐水溶液中通直流电电解,在阴阳极上产生 (B )(A)金属钠、氯气 (B)氢气、氯气 (C)氢氧化钠、氯气 (D)氢氧化钠、氧气3、下列说法中,性质变化规律正确的是(A ) (A) 酸性:HI>HBr>HCl>HF (B) 还原性:HF>HCl>HBr>HI(C) 沸点:HI>HBr>HCl>HF (D) 熔点:HF>HCl>HBr>HI4、按F-Cl-Br-I 顺序,下列性质递变规律不正确的是 (C )(A) X -离子半径:F -﹤Cl -﹤Br -﹤I - (B) 电负性:F>Cl>Br>I(C) 电子亲和能:F>Cl>Br>I (D) X -离子水和热(绝对值):F ->Cl ->Br ->I -5、在常温下,Cl 2,Br 2,I 2与 NaOH 作用正确的是 (B )(A) Br 2生成 NaBr ,NaBrO (B) Cl 2生成 NaCl ,NaClO(C) I 2生成 NaI ,NaIO (D) Cl 2生成 NaCl ,NaClO 36、高氯酸的酸酐是 (C )(A) Cl 2O 6 (B) ClO 2 (C) Cl 2O 7 (D) Cl 2O7、卤素含氧酸下列规律正确的是 (C )(A) 酸性HClO > HClO 3 > HClO 4 (B) 热稳定性 HClO > HClO 3 > HClO 4(C) 氧化性 HClO > HClO 3 > HClO 4 (D) 氧化性 HClO 3 > HBrO 3 > HIO 38、铅,铜等金属可用于制造盛氢氟酸的容器,其原因是 (D )(A) 氢氟酸是弱酸,无腐蚀性(B) 氢氟酸根本不与以上金属作用(C) 在金属表面生成了氧化物薄膜,具有保护作用(D) 在上述金属表面生成了不溶性氟化物薄膜,使金属免于进一步腐蚀二、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1、往酸化的KBrO 3溶液中逐滴加入不足量的KI 溶液。

卤素答案详解静安补习班

卤素答案详解静安补习班

卤素答案详解静安补习班新王牌一、选择题1、橙色是溴水的颜色个,故A试管中发生:Cl2+2NaBr2NaCl+Br2C试管中无变化则说明是氯化钠溶液,因此选择A2、因氟化氢会和玻璃中二氧化硅反应腐蚀玻璃:SiO2+4HF SiF4↑+2H2O,故A错;碘单质遇到淀粉变蓝故,B正确;氟化氢和氢氟酸都是有毒的,故C错;氯化银和碘化银见光照易分解,故D正确。

因此选择AC3、Na2SO4+Ba(OH)2BaSO4↓+2NaOH,硫酸钡不溶于硝酸,故A错;Na2CO3+CuCl2CuCO3↓+2NaCl,碳酸铜是蓝色沉淀,故B错;C同A,故C错;MgCl2+Na2CO3MgCO3↓+2NaCl MgCO3+2HNO3CO2↑+H2O+Mg(NO3)2NaCl+AgNO3NaNO3+AgCl↓,故D正确4、2NaBr + Cl2 = 2NaCl + Br2206 11720.6 a=11.7由于a = 11.7克,而现在得到的晶体为16.15克,显然NaBr未完全反应。

因此溶液蒸干后的固体是NaBr和NaCl的混合物。

原来的NaBr质量为20.6克,即0.2mol,设有x mol NaBr 发生反应,显然会生成x mol NaCl,剩余(0.2-x)mol NaBr 。

因此有:103(0.2-x)+ 58.5 x = 16.15解得x = 0.1 mol ,故选择B拓展:还可以利用前后的固体差值即差量法求解5、BrCl中的氯是-1溴+1和水反应产物中价态依然未变,故B错拓展:(2011•新疆二模)卤素原子之间可以形成类似卤素单质的分子,如溴化碘(IBr)能跟大多数金属反应生成金属卤代物,能跟水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IBr+H2O═HBr+HIO.下面有关IBr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在很多反应中IBr是强氧化剂B.IBr与H2O反应时,其氧化产物是HBr,还原产物是HIOC.IBr跟NaOH溶液反应生成NaBr、NaIO和H2OD.IBr跟金属锌反应生成ZnBr2和ZnI2解析:由反应IBr+H2O═HBr+HIO可推知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IBr+2NaOH=NaBr+NaIO+H 2O ,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IBr 中,I 的化合价为+1价,具有氧化性,以此解答该题.A .IBr 中,I 的化合价为+1价,具有氧化性,可作氧化剂,故A 正确;B .IBr 与H 2O 反应时,化学方程式为:IBr+H 2O═HBr+HIO ,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B 错误;C .由反应IBr+H 2O═HBr+HIO 可推知与NaOH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IBr+2NaOH=NaBr +NaIO+H 2O ,故C 正确;D .IBr 与卤素单质的性质相似,可与金属单质反应生成对应的卤化物,IBr 跟金属锌反应生成ZnBr 2和ZnI 2,故D 正确.故选B .6、碘单质加热易升华,故A 正确;碘化银受热分解生成银和碘单质,故B 错;氯酸钾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故C 错;溴化钠和溴化银一般都很难分解,故D 错7、注意是盐类物质而且光照能分解,故选择B8、漂白粉是混合物,故A 错;白雾是氢氟酸有剧毒,故B 正确;碘化钾溶液中是碘离子不能使淀粉变蓝,故C 错;F 2+2H 2O4HF +O 2↑,,故D 正确 选择BD9、AgBr 是淡黄色和AgI 是黄色不符合题意,故C 、D 错;NaCl 见光不分解,故A 错;2AgCl 2Ag +Cl 2↑故B 正确光照2HF错;碘离子是-1最低价只具有还原性,故C正确;能是淀粉变蓝的是碘单质不是碘离子,故D错26、溶液的导电性跟离子浓度大小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有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越多,离子的浓度越大导电性越强。

无机化学 龚孟濂 卤素习题答案

无机化学 龚孟濂 卤素习题答案

第13章卤素习题解答1.与其他卤素相比,氟元素有何特殊性?为什么?答:参阅教材13.1.2。

与同族其它元素相比,第二周期元素氟显示一系列特殊性:(1)氧化态氟元素的氧化态为-1和0,无正氧化态,因为氟是电负性最大的元素。

(2)第一电子亲和能第一电子亲和能EA1绝对值F < Cl,而Cl、Br、I递减。

(3)键解离能自身形成单键时,键解离能F-F(157.7 kJ·mol-1)< Cl-Cl(238.1 kJ·mol-1)> Br-Br (189.1 kJ·mol-1)> I-I(148.9 kJ·mol-1);与电负性较大、价电子数目较多的元素的原子成键时,O-F (184 kJ·mol-1)< Cl-O(205 kJ·mol-1)。

氟的单键解离能和第一电子亲和能偏小,是因为它是第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较小,成键或接受外来电子后,电子密度过大、电子互相排斥作用增加所致。

但是,当与电负性较小、价电子数目较少的元素原子成键时,氟所形成的单键解离能却大于氯所形成的对应单键,如F-C(435.3 kJ·mol-1)> Cl-C(327.2 kJ·mol-1),F-H(565.3 kJ·mol-1)> Cl-H(427.6 kJ·mol-1)。

显然,由于成键后价层电子密度不至于过大,F-C和F-H与Cl-C和Cl-H相比较,原子轨道更有效的重叠和能量更相近起着主导作用。

(4)化学键类型多数氟化物为离子型,而相应的氯化物、溴化物、碘化物中键的离子性逐步减小,出现从离子型到共价型的过渡。

这显然与氟元素电负性最大有关。

(5)与水的作用F2(g)通入水中,发生激烈反应,F2把H2O氧化为氧气,而氯、溴、碘在水中均有一定溶解度,对应的溶液称为氯水、溴水和碘水。

(6)配位数对于同一中心原子,以卤素原子作配位原子,中心原子配位数(C.N.)以氟化物最大,稳定性也最高。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4-2-2卤素》课堂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4-2-2卤素》课堂练习及答案

课堂练习1.按照氟、氯、溴、碘的顺序,下列递变规律中正确的是( )A.单质的熔、沸点逐渐降低B.与H2反应越来越容易C. F-、Cl-、Br-、I-的还原性逐渐增强D.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增强2. 氯化碘(ICl)的化学性质跟Cl2相似,预计它跟水反应的最初生成物是( )A. HI和HClOB. HCl和HIOC. HCl和HID. HClO和HIO3. 将氯水滴入KI溶液中,用力振荡后静置。

(1)该溶液呈________。

A. 橙红色B. 紫红色C. 橙色D. 褐色(2)再加入苯,充分振荡后静置,则________。

A. 液体不分层,液体为无色B. 液体不分层,液体为紫红色C. 液体分两层,上层为紫色,下层接近无色D. 液体分两层,上层为褐色,下层为橙色E. 液体分两层,上层接近无色,下层为褐色F. 液体分两层,上层为褐色,下层为紫色课前预习1.ⅦA氟(F) 氯(Cl) 溴(Br) 碘(I) 砹(At, 人工合成元素) 双原子(1)①变深增大升高减小②挥发升华不易易(2)①减弱2F2+2H2O===4HF+O2Cl2+H2O===HCl+HClO X2+H2O===HX+HXO(X=Br或I)②X2+2NaOH===NaX+NaXO+H2O③2Cl-+Br22Cl-+I22Br-+I2Cl2>Br2>I2Cl-<Br-<I-2.这是一类物质的鉴别题型。

一般解题步骤为:实验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有关的化学用语。

鉴别的方法有多种,但原则上是以步骤简单、现象明显为准。

要注意,在鉴别过程中对固体或液体物质应各取少量,不能把待测样品一次用完;对气体则不需取样就可直接鉴别。

所以,对本题的解答可采用如下方法:首先各取少量样品于四支试管中,然后分别加入酸化了的硝酸银溶液,无沉淀生成的是KF,生成白色沉淀的为KCl,生成浅黄色沉淀的为KBr,生成黄色沉淀的为KI。

课堂练习1.C。

卤素单质熔、沸点逐渐升高,F2、Cl2常温下为气态,Br2为液态,I2为固态,A项错误;卤素单质与H2反应越来越难,B项错误;单质氧化性逐渐减弱,D项错误。

卤族元素习题答案

卤族元素习题答案

卤族元素习题答案
《卤族元素习题答案》
卤族元素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的一组元素,包括氟、氯、溴、碘和砹。

它们在化学反应中具有独特的性质和重要的应用价值。

下面我们来看一些关于卤族元素的习题答案。

1. 问:卤族元素的原子编号分别是多少?
答:氟的原子编号是9,氯的原子编号是17,溴的原子编号是35,碘的原子编号是53,砹的原子编号是85。

2. 问:卤族元素的电子排布是怎样的?
答:卤族元素的电子排布都遵循着原子结构的规律,分别为2, 7;2, 8, 7;2, 8, 18, 7;2, 8, 18, 18, 7;2, 8, 18, 32, 18, 7。

3. 问:卤族元素具有什么共同的化学性质?
答:卤族元素具有一些共同的化学性质,如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能与金属形成盐类化合物等。

4. 问:卤族元素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答:卤族元素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氯气用于消毒、氟化物用于牙膏和水处理、碘用于制备碘酒等。

通过以上习题答案,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卤族元素的相关知识,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应用这些知识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希望大家能够加强对卤族元素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化学知识水平。

卤素课后习题及答案

卤素课后习题及答案

卤素课后习题及答案《卤素》单元检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或2个答案)1.生活中常用到一些化学知识,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医疗上可用硫酸钡作x射线透视肠胃的内服药,是因为硫酸钡不溶于水B.某雨水样品放置一段时间后pH由变为,是因为水中溶解的CO2增多C.氯气可用作消毒剂和漂白剂,是因为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D.加碘食盐中添加碘酸钾而不用碘化钾,是因为碘酸钾能溶于水而碘化钾不溶于水2.一定条件下,碘单质与砹单质以等物质的量进行反应,可得AtI。

它与Zn、NH3都能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分别如下:2AtI+2Zn==ZnI2+ZnAt2 AtI+2NH3(1)===NH4I+At NH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ZnI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B.ZnAt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C.AtI与液氨反应,AtI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AtI与液氨的反应中,得失电子数相等3.在Fe2(SO)3和AlCl3的混合溶液中,先加入过量的KI溶液,再加入足量的Na2S溶液,所得沉淀为A. Al2S3和I2B. FeS、Al(OH)3、SC. Fe2S3和I2D. Al(OH)3、Fe(OH)34.取相同体积的KI、Na2S和FeBr2溶液分别通入足量的Cl2,当反应恰好完成时,消耗Cl2的体积相同(同温同压下),则KI、Na2S、FeBr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A.1︰1︰2 B.2︰1︰3 C.6︰3︰2 D.3︰2︰15.已知在酸性条件下有以下反应关系:①KBrO3能将I-氧化成KIO3,本身被还原为Br2;②Br2能将I-氧化为I2;③KIO3能将I-氧化为I2,也能将Br-氧化为Br2,本身被还原为I2。

向KBrO3溶液中滴加少量..KI 的硫酸溶液后,所得产物除水外还有-、I2、Br -、I2、I2、IO3-、IO3-含有氯化钠和氟化钠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搅拌、静止、过滤、洗涤、干燥得到固体,由此得出的结论是A.氯离子只有一部分参加反应 B.氟离子只有一部分参加反应C.氟化银难溶于水 D.氟化钠和硝酸银在溶液中无沉淀生成7.对经常出现的客观现象进行归纳可以形成相应规律,但客观事物有时也会有违背普遍规律的现象,寻找例外现象出现的原因正是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3)Ca(ClO)2+CO2+H2O

(3)Ca(ClO)2+CO2+H2O

第四章 卤素 答案 第一节 氯气A 卷一. 填空题1. (1)C a (C l O )2,(2)Cl ,(3)C a (C l O )2+CO 2+H 2O == CaCO 3↓+2HClO2. 氧化剂:KClO 3,还原剂:HCl3. (1)MnO 2+4HCN Mn(CN)2+(CN)2↑+2H 2O (2)(CN)2+2KOH == KCN+KCNO+H 2O4. H 2O 、Cl 2、HClO 、H +、Cl -、ClO -;H 2O 、H +、Cl -四.实验题23. (1)H ,B ;A ,D ;E ,F ;G ,C 。

(2)除去HCl 气体(3)NaOH 溶液;吸收多余的Cl 2。

(4)2:1五. 计算题24. m(AgCl) = 5.74 g ;m(Ag 2CO 3) = 2.76 gB 卷一. 选择题 △====== +5 -1 0 KClO 3+6HCl(浓) KCl+3Cl 2↑+3H 2O 得5e -失5×e△ ======三. 推断题7. A :KClO 3,B :KMnO 4,C :K 2MnO 4,D :O 2,E :KCl ,F :MnO 2,G :Cl 22KClO 32KCl+3O 2↑ KCl+AgNO 3 == AgCl ↓+KNO 3 2KMnO 4K 2MnO 4+MnO 2+O 2↑ KClO 3+6HCl KCl+3Cl 2↑+3H 2O 2KMnO 4+16HCl(浓) == 2MnCl 2+5Cl 2↑+2KCl+8H 2OK 2MnO 4+8HCl(浓) == 2KCl+MnCl 2+2Cl 2↑+4H 2O MnO 2+4HCl(浓)MnCl 2+Cl 2↑+2H 2O 第二节 卤族元素A 卷一. 填空题1. F ;Cl ;Br ;I ;7;得1个;减弱;HF2. (1)Cl 2、C a (C l O )2, (2) AgBr , (3) AgI ,干冰, (4) Cl 2、C a (C l O )2, (5) Cl 2, (6) HCl , (7) NaCl , (8) F 2, (9) Br 2,(10) I23. (1) D ,C ; (2) A ,B ; (3) A ;(4) C4. (1)加入适量NaBr 溶液,充分振荡后分离出下层液溴 (2)通过饱和食盐水洗气5. 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检验气体,如试纸变蓝则证明有Cl 2存在。

无机化学龚孟濂氧族元素习题解答 (1)

无机化学龚孟濂氧族元素习题解答 (1)

第14章 氧族元素习题答案1.比较氧元素和硫元素成键特点,简要说明原因。

解:氧元素与硫元素相比,各自有一些成键特点:(1)键解离能自身形成单键时,键解离能O-O (142 kJ·mol -1)< S-S (264 kJ·mol -1) > Se-Se (172 kJ·mol -1);与电负性较大、价电子数目较多的元素的原子成键时,O-F (190 kJ·mol -1) < S-F (326 kJ·mol -1),O-Cl (205 kJ·mol -1) < S-Cl (255 kJ·mol -1)。

氧的单键解离能偏小,是因为它是第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较小,成键后,电子密度过大、电子互相排斥作用增加所致。

但是,当与电负性较小、价电子数目较少的元素原子成键时,氧所形成的单键解离能却大于硫所形成的对应单键,如O-C (359 kJ·mol -1) > S-C (272 kJ·mol -1),O-H (467 kJ·mol -1)> S-H (374 kJ·mol -1)。

显然,由于成键后价层电子密度不至于过大,O-C 和O-H 原子轨道更有效的重叠和能量更相近起着主导作用。

双键解离能O=O (493.59 kJ·mol -1 ) > S=S (427.7 kJ·mol -1),这说明以2p -2p 原子轨道形成强的π键是第二周期元素的特征,因为根据电子云径向分布函数图,2p -2p 原子轨道有效重叠优于3p-3p ,后者离核较近的部分基本不参与互相重叠,如教材图14.1所示。

在同族元素中,硫原子半径适中,S-S 单键的键能最大(参阅教材表14.1),硫原子形成单键后,剩余的价电子可用于继续互相形成单键,故可以形成硫链,此特性不但表现在单质中,同时也呈现在一系列多硫化物(教材14.3.3)中。

无机化学 龚孟濂 卤素习题答案

无机化学 龚孟濂 卤素习题答案

第13章卤素习题解答1.与其他卤素相比,氟元素有何特殊性?为什么?答:参阅教材13.1.2。

与同族其它元素相比,第二周期元素氟显示一系列特殊性:(1)氧化态氟元素的氧化态为-1和0,无正氧化态,因为氟是电负性最大的元素。

(2)第一电子亲和能第一电子亲和能EA1绝对值F < Cl,而Cl、Br、I递减。

(3)键解离能自身形成单键时,键解离能F-F(157.7 kJ·mol-1)< Cl-Cl(238.1 kJ·mol-1)> Br-Br (189.1 kJ·mol-1)> I-I(148.9 kJ·mol-1);与电负性较大、价电子数目较多的元素的原子成键时,O-F (184 kJ·mol-1)< Cl-O(205 kJ·mol-1)。

氟的单键解离能和第一电子亲和能偏小,是因为它是第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较小,成键或接受外来电子后,电子密度过大、电子互相排斥作用增加所致。

但是,当与电负性较小、价电子数目较少的元素原子成键时,氟所形成的单键解离能却大于氯所形成的对应单键,如F-C(435.3 kJ·mol-1)> Cl-C(327.2 kJ·mol-1),F-H(565.3 kJ·mol-1)> Cl-H(427.6 kJ·mol-1)。

显然,由于成键后价层电子密度不至于过大,F-C和F-H与Cl-C和Cl-H相比较,原子轨道更有效的重叠和能量更相近起着主导作用。

(4)化学键类型多数氟化物为离子型,而相应的氯化物、溴化物、碘化物中键的离子性逐步减小,出现从离子型到共价型的过渡。

这显然与氟元素电负性最大有关。

(5)与水的作用F2(g)通入水中,发生激烈反应,F2把H2O氧化为氧气,而氯、溴、碘在水中均有一定溶解度,对应的溶液称为氯水、溴水和碘水。

(6)配位数对于同一中心原子,以卤素原子作配位原子,中心原子配位数(C.N.)以氟化物最大,稳定性也最高。

卤素全套习题

卤素全套习题

卤素限训一1. 市场上销售的“84”消毒液,其商品标示上注明:①本品为无色液体呈碱性②使用时应加水稀释③可对餐具、衣物进行消毒,可漂白浅色衣物。

其可能的有效成分是A.Cl2B.SO2C.NaClOD.KMnO42. 将0.2mol MnO2和50ml 12mol·L-1盐酸混合后缓慢加热,反应完全后向留下的溶液中加入足量AgNO3溶液,生成AgCl沉淀,物质的量为x mol(不考虑盐酸的挥发),则x的取值范围是A.x=0.3B.x<0.3C.0.3<x<0.6D.以上结论都不对3. 新制氯水与久置的氯水相比较,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颜色相同B.前者能使有色布条褪色C.都含有H+D.加AgNO3溶液都能生成白色沉淀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H2在Cl2中燃烧会产生苍白色火焰B.氯水用于漂白表现了HClO的强氧化性C.漂粉精是混合物,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D.漂粉精放入稀酸中可以提高漂白速度5. 当不慎有大量Cl2逸到周围空气里时,可用浸有一定浓度的下列物质溶液的毛巾捂住鼻子,该物质是A.NaOH B.NaCl C.H2O D.Na2CO36. 用自来水(用Cl2消毒)养金鱼时,将水注入鱼缸的前需在阳光下暴晒一段时间,目的是A.使水的温度升高B.使水中HClO分解C.起到杀菌作用D.增加水中O2的含量7.工业上ClO2常用NaClO3和Na2SO3溶液混合并加H2SO4酸化后反应制得,在这个反应中NaClO3和Na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1 B.2∶1 C.1∶2 D.2∶38. 在制Cl2的反应中,若0.048 mol RO-4 与100 mL 12 mol/L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Cl2标准状况下体积2.688 L,在还原产物中R的化合价为A.+4 B.+3 C.+2 D.09. 浓盐酸与次氯酸钙能发生如下反应: Ca(ClO)2+4HCl(浓)=CaCl2+2Cl2↑+2H2O,用贮存较久的漂白粉与浓盐酸反应制得的氯气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气体是①CO2 ② HCl ③水蒸气④O2中的A.①②③ B.②③④C.②③D.①③10.为了除去氯气中混有的少量水蒸气,可使含杂质的氯气通过某特定的干燥管,此干燥管中装有下列药品中的.A.五氧化二磷粉未B.浓硫酸C.饱和食盐水D.碱石灰11.饱和氯水长期放置后,下列微粒在溶液中不减少的是A.Cl2B.HClOC.Cl-D.H2O12.ClO2是新一代饮用水的消毒剂,许多发达国家的自来水厂采用ClO2代替CL2来进行自来水消毒。

无机化学第五版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无机化学第五版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无机化学第五版课后练习题含答案前言无机化学是化学的重要分支之一,也是各大高校化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课程。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无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和理论,本文提供无机化学第五版课后练习题,同时提供答案方便学习者复习。

课后练习题1.硝酸加热分解生成氮氧化合物的反应方程式是什么?答:2 HNO3 →2 NO2 + O2 + 2 H2O2.一种氢氧化物,其水溶液蓝色,与酸反应生成无色溶液,该氢氧化物是什么?答:Cu(OH)23.铬酸在高温下加热分解产物是什么?答:Cr2O34.水解产生同样量的OH^-离子时,AlCl3和NaCl分别在水中的溶解度如何?答:AlCl3的溶解度比NaCl低5.卤素族元素的导电性与原子半径的大小关系是什么?答:原子半径越大,导电性越差6.哪些氟化物不易溶于水?答:AgF、CaF2、PbF27.氯在水中溶解得很少。

一次只能溶解多少Cl2到1000克水中?答:0.0036克8.盖革试剂可以用来检测哪些离子?答:Fe2+、VB2+、V2+、Cr3+9.铬酸钠溶解在水中后,反应产生了什么物质?答:Na2CrO4和H2O10.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什么物质?答:Al2O3答案1.2 HNO3 → 2 NO2 + O2 + 2 H2O2.Cu(OH)23.Cr2O34.AlCl3的溶解度比NaCl低5.原子半径越大,导电性越差6.AgF、CaF2、PbF27.0.0036克8.Fe2+、VB2+、V2+、Cr3+9.Na2CrO4和H2O10.Al2O3结论通过本文提供的无机化学第五版课后练习题和答案的学习和掌握,希望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无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和理论。

在学习过程中,也应当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知识的应用和实践操作。

《无机化学》习题及解答(思考题)

《无机化学》习题及解答(思考题)

《无机化学》习题及解答第一章物质极其变化思考题1.下列说法是否正确:⑴某物质经分析后,只含一种元素,此物质一定是单质。

⑵某物质经分析,含五种元素,此物质有可能是纯净物。

⑶某物质的组成分子经分析,含有相同种类元素,且百分组成也相同,可确定该物质为纯净物。

⑷某物质只含一种元素,但原子量不同,该物质是混合物。

1.⑴不一定。

有些同素异形体的混合物,如白磷与红磷或黑磷的混合物,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元素确实只有一种,但物质(分子)不只一种,是混合物,不是单质。

⑵正确,一种分子可以含多种元素,如(NH4)2Fe(SO4)2,虽含多种元素,但分子只有一种,是纯净物。

⑶不正确。

对于单质的同素异形体,就不是单质。

对于同分异构体,虽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性质也不同,不是纯净物。

2.某气态单质的分子量为M,含气体的分子个数为x,某元素的原子量为A,在其单质中所含原子总数为y,N A为阿佛加德罗常数,则M/N A用克为单位表示的是这种气体的质量数值;用x/N A表示这种气态单质的摩尔数;y/N A是表示这种单质中A原子的摩尔数;A/N A 用克为单位表示这种元素的A原子的质量数值。

3.下列说法是否正确:⑴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微粒。

⑵36.5克氯化氢含阿佛加德罗常数个分子,气体的体积约为22.4L。

⑶1体积98%浓硫酸与1体积水混合,所得溶液的浓度为49%。

⑷2克硫与2克氧气反应后,生成4克二氧化硫。

3.⑴正确。

⑵不正确。

36.5克氯化氢确实含阿佛加德罗常数个分子,但气体的体积与温度和压力有关,只有在标准态,即0℃,1个大气压时的体积约为22.4L。

⑶不正确。

98%浓硫酸与水的密度不同,由于浓硫酸密度大,混合后,所得溶液的浓度为远大于49%。

⑷不正确。

化学反应严格按化学反应方程式上的量进行反应,不是简单的按投入量反应。

4.下列有关气体的说法是否正确:⑴同温同压下不同气体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它们的体积比。

⑵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不同气体体积相同。

第十四章卤素元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十四章卤素元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十四章 卤素元素习题参考答案1解:因单质氟活泼性高,会与水强烈反应,所以不能用KF 的水溶液。

液态HF 中因氟化氢以分子形式存在,不产生F -和H +,所以不导电。

而在氟化钾的无水氟化氢溶液中大量存在K +和HF 2-离子,导电能力强。

2解:氟的特殊性表现在:(1)电子亲合势:F 反常的小于Cl (2)解离能:F 2反常的低于Cl 2(3)F 2是单质中最强的氧化剂(4)氟化物的稳定性最高。

氟化氢和氢氟酸的特性:氟化氢的熔点、沸点和气化热等特别的高(因氢键的存在)。

其余的氢卤酸都为强酸,只有氢氟酸为弱酸(因H-F 键键能太大)。

在氢氟酸酸浓度低时,酸浓度越稀,HF 电离度越大。

而在酸浓度高时,酸浓度越大,HF 电离度反而增大,酸的强度也增加。

这是因为在高浓度的HF 存在下形成了H[HF 2]酸,使其变为强酸导致。

3解:(1)已知Ψ0(MnO 4/Mn 2+)=+1.491V, Ψ0(Cr 2O 72-/Cr 3+)=+1.23V, Ψ0(MnO 2/Mn 2+)=+1.228V, Ψ0(Cl 2/Cl - )=+1.36V. 则氧化剂的氧化性相对强弱为:MnO 4- >Cr 2O 72- >MnO 2 ,所以与Cl -反应的趋势应依次减弱(理论上).(2) 使用MnO 2,其反应式为: MnO 2+4HCl==MnCl 2+2H 2O+Cl 2设HCl 最低浓度为Xmol/L,[H +]=[Cl -]=X (mol/L)由奈斯特方程可得:4422][][]][[lg 0592.02-+-+Φ-=Cl H P Cl Mn n E E Cl 242//][][][lg 20592.02222-++ΦΦ--=-+Cl H P Mn Cl Cl Cl Mn MnO ϕϕ 令P Cl2 =1atm, [Mn 2+]=1.0 mol/L01lg 20592.036.1228.16>--=xE 则反应可以向右进行 即 61lg 20592.0132.0x >- 则 X > 5.54 (mol/L) 9解:取少量固体分别放入三只试管中,加入稀H 2SO 4,有气体(Cl 2)产生,并可使KI 淀粉试纸变兰色,则为KClO(或者溶液显碱性的为KClO).在剩下的两只试管中通入H 2S,有淡黄色沉淀析出的为KClO 3,无反应现象的为KClO 4.11解:(1)由这两个半反应组成一个原电池,则其电池的总反应为: I 2(aq)== I 2(s)E 0=0.621-0.535=0.086(V)又: 905.20592.0086.020592.0lg =⨯==ΦnE K ∴ K=804.3 而 3.804][12==)(平aq I K ∴ [I 2(aq)]=0.00124 (mol/L)(2)设平衡时生成I 3-为x mol/L,对于平衡I 2 + I - == I 3 -起始浓度: 0.1 0.1 0平衡浓度: 0.1-x 0.1-x x752.0)1.0(]][[][223=-==--x x I I I K C ∴ x=0.00665(mol/L )则达到平衡时I 2的浓度为0.1-0.00665=0.0934(mol/L )12解:A 为I 2的溶液,B 为含IO 3-的溶液,C 为含I -的溶液.(1)因Ψ0(ClO -/Cl -)=+0.81V>Ψ0(I 2/I -)=+0.535V , 则ClO -可以把I -氧化为单质I 2,而单质碘遇淀粉会变为兰色,反应为: 2KI+NaClO+H2O==I2+NaCl+2KOH(2)又因在碱性介质中: Ψ0(IO3-/I2)=+0.205V 则ClO-还可继续把单质I2氧化为无色的IO3-, 反应为: I2+5NaClO(过)+2OH-==2IO3-+5NaCl+H2O(3)而在酸性介质中: Ψ0(SO42-/SO32-)=+0.172V, Ψ0(IO3-/I2)=+0.1.195V, 则IO3-在酸性介质中又可以把SO32-氧化为SO42-,而自身还原为I2,遇淀粉就变蓝.反应为:2IO3-+5Na2SO3+2H+ == I2+5Na2SO4+H2O .(4)Na2SO3过量时,可把I2进一步还原为I- : I2 + Na2SO3 + H2O == Na2SO4 + 2HI(5)再加NaIO3时,则与I-反应生成I25I - + IO3- + 6H+ == 3I2 + 3H2O。

无机化学练习题(含答案)第4章酸碱平衡

无机化学练习题(含答案)第4章酸碱平衡

无机化学练习题(含答案)第4章酸碱平衡第4章酸碱平衡4-1: 对于下面两个反应,指出其中的酸和碱,并说明各个过程是配合物的生成过程还是酸碱置换过程。

(a) SO3 + H2SO4→H2S2O7(b) H2S2O7(H2SO4·SO3) + H2O→H2SO4 + H2SO4答:(a) 路易斯酸SO3, 碱H2SO4, 配合物的生成过程;(b) 两个碱: H2O 和H2SO4·SO3 中的H2SO4, 置换过程。

4-2: 给出用HF 腐蚀SiO2 玻璃的反应式,并用路易斯和布朗斯特酸碱理论解释SiO2+ 4HF = SiF4+ 2H2O, 其中,SiO2 和SiF4 为碱,HF 和H2O 为酸。

4-3: 苯甲酸(可用弱酸的通式HA 表示,相对分子质量122)的酸常数Ka= 6.4×10-5,试求:(1)中和1.22g苯甲酸需用0.4 mol·L-1的NaOH 溶液多少毫升?(2)求其共轭碱的碱常数Kb。

(3)已知苯甲酸在水中的溶解度为2.06 g·L-1,求饱和溶液的pH 。

4-4: 将下列路易斯酸按照最强酸到最强碱的顺序排序:(a) BF3 , BCl3 , BBr3 ; (b) SiF4 , SiCl4 , SiBr4 , SiI4 ; (c) BeCl2 , BCl3 .请解释。

答:路易斯酸性是表示物种接受电子对能力的强弱。

在上述(a)、(b)两卤化物序列中,卤素原子的电负性越大,中心原子上电荷密度越小,接受外来电子对的能力应该越强,序列(b)符合这种情况。

序列(a)则相反,原因在于BX3 中形成了π键,而B 原子的体积较小,形成的π键比较强,同时卤素原子的体积按F,Cl,Br 的顺序增大,形成的π键依次减弱的缘故。

4-5: 计算下列各种溶液的 pH :(1)10mL 5.0×10-3 mol·L-1 的 NaOH 。

(2)10mL 0.40 mol·L-1 HCl 与10mL 0.10 mol·L-1 NaOH 的混合溶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3章卤素习题解答1.与其他卤素相比,氟元素有何特殊性?为什么?答:参阅教材13.1.2。

与同族其它元素相比,第二周期元素氟显示一系列特殊性:(1)氧化态氟元素的氧化态为-1和0,无正氧化态,因为氟是电负性最大的元素。

(2)第一电子亲和能第一电子亲和能EA1绝对值F < Cl,而Cl、Br、I递减。

(3)键解离能自身形成单键时,键解离能F-F(157.7 kJ·mol-1)< Cl-Cl(238.1 kJ·mol-1)> Br-Br (189.1 kJ·mol-1)> I-I(148.9 kJ·mol-1);与电负性较大、价电子数目较多的元素的原子成键时,O-F (184 kJ·mol-1)< Cl-O(205 kJ·mol-1)。

氟的单键解离能和第一电子亲和能偏小,是因为它是第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较小,成键或接受外来电子后,电子密度过大、电子互相排斥作用增加所致。

但是,当与电负性较小、价电子数目较少的元素原子成键时,氟所形成的单键解离能却大于氯所形成的对应单键,如F-C(435.3 kJ·mol-1)> Cl-C(327.2 kJ·mol-1),F-H(565.3 kJ·mol-1)> Cl-H(427.6 kJ·mol-1)。

显然,由于成键后价层电子密度不至于过大,F-C和F-H与Cl-C和Cl-H相比较,原子轨道更有效的重叠和能量更相近起着主导作用。

(4)化学键类型多数氟化物为离子型,而相应的氯化物、溴化物、碘化物中键的离子性逐步减小,出现从离子型到共价型的过渡。

这显然与氟元素电负性最大有关。

(5)与水的作用F2(g)通入水中,发生激烈反应,F2把H2O氧化为氧气,而氯、溴、碘在水中均有一定溶解度,对应的溶液称为氯水、溴水和碘水。

(6)配位数对于同一中心原子,以卤素原子作配位原子,中心原子配位数(C.N.)以氟化物最大,稳定性也最高。

例如:AsF3AsCl3AsBr3AsI3AsF5AsCl5−−AsCl5在50 o C分解;PbF4PbCl4−−PbCl4在室温分解。

(7)卤化物热力学稳定性,以氟化物最稳定。

2.简要回答以下问题:(1)元素周期表中,哪种元素的第一电子亲和能最大?哪种元素的电负性最大?为什么?(2)为什么存在ClF3,而不存在FCl3?(3)为什么键解离能F-F < Cl-Cl,而H-F > H-Cl?(4)氢键键能HF(l) > H2O(l),为什么沸点HF(l) < H2O(l)?(5)为什么铁与盐酸反应得到FeCl2,而铁与氯气反应却得到FeCl3?(6)工业产品溴常含有少量氯,工业产品碘常含有少量ICl和IBr,如何除去?答:(1)氯元素的第一电子亲和能最大,因为Cl、F原子最外层均有7个电子,均有强烈的接受外来电子的倾向,在同一周期中非金属性最强,但是F原子仅有二层电子,原子半径小,接受外来电子后电子密度过大、电子互相排斥作用增加,致使F第一电子亲和能小于Cl。

氟元素的电负性最大,因为在最外层均有7个电子的卤素原子中,F原子半径最小,在分子中吸引电子的能力最强。

(2)Cl 原子有6个价轨道:3s 、3p x 、3p y 、3p z 和2个3d 轨道,故存在ClF 3;而F 原子只有4个价轨道:2s 、2p x 、2p y 、2p z ,故不存在FCl 3。

(3)单键解离能F-F < Cl-Cl ,是因为F 是第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较小,与同是高电子密度的另一个F 原子成键后,电子密度过大、电子互相排斥作用增加所致。

但是,当与电负性较小、价电子数目较少的元素原子成键时,氟所形成的单键解离能却大于氯所形成的对应单键,如F-H (565.3 kJ·mol -1)> Cl-H (427.6 kJ·mol -1)。

显然,由于成键后价层电子密度不至于过大, F-H 与Cl-H 相比较,原子轨道更有效的重叠和能量更相近起着主导作用。

(4)氢键键能HF(l) > H 2O(l),是因为H-F 电负性差大于H-O ;沸点HF(l) < H 2O(l),是因为每个H 2O 分子能形成2个氢键,而每个HF 分子只能形成1个氢键。

(5)O E (H +/H 2) = 0 V ,O E (Fe 2+/Fe) = -0.44 V ,O E (Fe 3+/Fe) = -0.036 V ,O E (Cl 2/Cl -) = +1.36 V ,故标准态下,下列反应自发进行:Fe(s) + 2HCl(aq) = FeCl 2(s) + H 2(g)2Fe(s) + 3Cl 2(g) = 2FeCl 3(s)当溶液酸性较强时,实际的E (H +/H 2) > O E (H +/H 2),而E (Fe 3+/Fe) < O E (Fe 3+/Fe),故HCl(aq)不可能把Fe 氧化Fe 3+. (6) 2KBr(s)+ Cl 2(g) 2KCl(s) + Br 2(g)KI(s) + ICl(g) KCl(s) + I 2(g) KI(s) + IBr(g)KBr(s) + I 2(g)3.室温下Cl 2、Br 2、I 2在碱溶液中分别发生歧化反应,主要产物是什么?为什么?答:在碱性介质中,Cl 2、Br 2、I 2分别位于在X -和XO -(或XO 3-)连线的“峰顶”位置(参阅教材图12.15),因此,下述歧化反应①和②自发进行:X 2 + 2OH - = X - + XO - + H 2O ① 3X 2 + 6OH - = 5X - + XO 3- + 3H 2O ②由表13.3可见:除I 2 → I - + IO -外,其余反应自发倾向都很大。

X 2歧化反应的实际产物是由动力学因素—反应速率决定。

室温下,Cl 2的反应①速率很大,故歧化反应的实际产物是Cl -和ClO -;Br 2反应①、②都发生,在50~80 C 则以反应②为主;I 2反应①速率很小,反应②是定量反应,实际产物是I -和IO 3-。

4.提出除去Cl 2(g)的三种方法,写出相应化学方程式。

答:利用Cl 2(g)在碱介质中的歧化性质和氧化性,可以分别用NaOH 、Na 2S 2O 4、FeC12除去Cl 2(g)。

(1)Cl 2(g) + 2NaOH(aq) = NaCl(aq) + NaClO(aq) + H 2O(l)(2)3Cl 2(g) + Na 2S 2O 4(aq) + 8NaOH(aq) = 6NaCl(aq) + 2Na 2SO 4(aq) + 4H 2O(l) (3)Cl 2(g) + 2FeC12(aq) = 2FeC13(aq)5.设计关于HF 和HCl 水溶液电离的玻恩-哈伯循环,计算氢氟酸和盐酸在298 K 的酸常数(热力学数据见表13.5),并分析为何盐酸酸性强于氢氟酸。

解:关于HF 和HCl 水溶液电离的玻恩-哈伯循环见下图(教材图13.7):△ △△图13.7 卤化氢水溶液电离的玻恩-哈伯循环相应的热力学数据见下表(教材表13.5)。

表13.5 卤化氢水溶液电离玻恩-哈伯循环的热力学数据(kJ·mol -1)HX O 1G ∆O 2G ∆O 3G ∆O 4G ∆O O 56G G ∆+∆O G ∆O a KHF HCl23.9 -4.2535.1 404.51320.2 1320.3-347.5 -366.8-1513.6 -1393.418.1 -39.76.3 ×10-4 1 ×107根据状态函数的性质,两种途经的标准自由能变化相等,即O O O O O O O 123456ΔΔΔΔΔΔΔG G G G G G G =+++++由O O a Δln G RT K =-,计算盐酸和氢氟酸的电离常数Oa K ,得Oa K (HCl) = 1 ×107,O a K (HF) =6.3 ×10-4。

可见盐酸是强酸,而氢氟酸是弱酸。

比较表13.5数据,可发现:氢氟酸的弱酸性主要是由于O 1ΔG 和O2ΔG 太大,即小的F -离子强烈的水合作用以及HF 与H 2O 之间的分子间氢键形成导致HF(aq)去溶剂化对应的标准自由能变化O 1ΔG 大,同时HF(g)键的解离能也最大。

6.通过热力学计算,说明HF(g)或HCl(g)是否可以刻蚀玻璃。

[玻璃中含SiO 2(s),设反应生成SiX 4(g)和H 2O(l)]解:(1) SiO 2(s) + 4HF(g) = SiF 4(g) + 2H 2O(l)O -1f m Δ/(kJ mol )G ⋅ -852.4 -275.4 -1572.7 -237.14O O O r m f m f m ΔΣΔ(products)ΣΔ(reactants)G G G =-= -92.98 kJ ⋅mol -1 < 0 kJ ⋅mol -1(2) SiO 2(s) + 4HCl(g) = SiCl 4(g) + 2H 2O(l)O -1f m Δ/(kJ mol )G ⋅ -852.4 -95.30 -617.0 -237.14O O O r m f m f m ΔΣΔ(products)ΣΔ(reactants)G G G =-= 142.32 kJ ⋅mol -1 > 0 kJ ⋅mol -1所以,HF(g)可以刻蚀玻璃,而HCl(g)不可。

7.NH 4F 水溶液是否可以用玻璃容器保存?为什么?答:不可以,因为NH 4F 水解生成HF(aq),会腐蚀玻璃(参阅第6题解答): NH 4F(aq) + H 2O(l) = HF(aq) + NH 3·H 2O(aq)8.根据∆G O/F – Z 图,简述工业上利用海水中溴化物制备溴的原理,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解:∆G O/F – Z 图见教材图13.4。

可见:Cl 2(g) 可以把Br -(aq)氧化为Br 2;在碱性介质中,Br 2自发发生歧化反应,生成Br - 和 BrO 3-;而在酸性介质中,Br - 和 BrO 3会自发发生逆歧化反应,生成Br 2。

工业上主要从海水制备Br 2的,包括3个步骤: ① 酸性条件下置换:Cl 2(g) + 2Br -(aq)2Cl -(aq) + Br 2(l)② 以压缩空气吹出Br 2,并在碱性条件(Na 2CO 3溶液)下发生歧化反应:Br 2(l) + 3CO 32-(aq) = 5Br -(aq) + BrO 3-(aq) + 3CO 2(g)③ 浓缩溶液,酸化,发生逆歧化反应,得到:5Br -(aq) + BrO 3-(aq) + 6H +(aq) = 3Br 2(l) + 3H 2O(l)9.室温下,Cl 2在碱溶液中歧化主要生成Cl -和ClO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由相关∆G O/F – Z 图,求该反应在298 K 的平衡常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