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小学科学5年级探究题(全册)

合集下载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探究实验题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探究实验题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探究实验题科学探究实验题一:植物的生长需求植物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生物,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将阳光、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能量,完成自身的生长和发育。

但是,植物的生长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本实验将通过观察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情况,探究植物的生长需求。

材料:种子、花盆、土壤、水、阳光实验步骤:1. 准备好花盆和土壤,在花盆中加入适量的土壤。

2. 将种子均匀撒在土壤表面。

3. 将花盆放置在不同的环境中,例如阳光充足的窗台、通风的室外等等。

4. 每天给植物浇水,并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

5. 记录下每天观察到的现象,并进行比较和分析。

实验结果:1. 在阳光充足、适度通风的环境下,观察到植物的茎、叶子生长茂盛,叶片绿色鲜艳。

2. 在缺乏阳光的环境下,植物的茎变得细弱,叶片颜色变淡,生长速度明显变慢。

3. 在缺水的情况下,植物的叶片逐渐干枯,生长停滞。

4. 在适度通风的环境下,植物的茎、叶子生长正常,叶色鲜艳。

实验结论: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植物需要充足的阳光才能进行光合作用,从而获得能量进行生长和发育。

2. 适度通风有利于植物的生长,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3. 水是植物生长的重要条件,缺水会导致植物叶片干枯,生长受限。

科学探究实验题二:物体的重量与重力的关系我们知道,地球对物体有引力,这使得物体在地表附近落地。

本实验将通过探究物体重量与重力的关系,进一步理解引力对物体的影响。

材料:弹簧秤、不同重量的物体实验步骤:1. 准备好弹簧秤和不同重量的物体。

2. 将物体一个一个地挂在弹簧秤上,并记录下物体的重量。

3. 观察弹簧秤的显示数值,并分析数值与物体重量的关系。

实验结果:1. 不同重量的物体挂在弹簧秤上,秤的显示数值也不同。

2. 较重的物体会使弹簧秤的显示数值增加,而较轻的物体则使显示数值减少。

实验结论: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物体的重量是一个科学概念,用于描述一个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题大全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题大全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题班级姓名一、提出问题: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吗?我的猜测: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实验材料:两个种植盒、绿豆种子、纸巾、滴管、水相同条件:温度、空气、各组3粒大小相同的绿豆种子不同条件:水实验方法:1.在两个种植盒中,垫上纸巾,各放3粒绿豆。

2.实验组让绿豆种子得到水,保持湿润。

3.对照组让绿豆种子得不到水,保持干燥。

4.观察并作好记录。

实验现象:实验组盒中的绿豆种子发芽了,对照组盒中的绿豆种子没有发芽。

实验结论: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

二、提出问题:绿豆种子发芽需要光吗?我的猜测:绿豆种子发芽不一定需要阳光。

实验材料:两个种植盒、绿豆种子、纸巾、滴管、水、标签、黑色塑料袋。

相同条件:温度、空气、水、各组3粒大小相同的绿豆种子不同条件:光实验方法:1.在两个种植盒中,垫上纸巾并滴相同的水量,各放3粒绿豆。

2.实验组把一个种植盒放在窗台上3.对照组用一个用黑色塑料袋把种植盒罩起来(留有气孔),放在窗台上。

4. 观察并作好记录。

实验现象:实验组盒中的绿豆种子发芽了,对照组盒中的绿豆种子也发芽了。

实验结论:绿豆种子发芽不一定需要阳光。

三、提出问题:绿豆芽的生长是否需要阳光?我的猜测:绿豆芽的生长是否需要阳光。

实验材料:发芽的绿豆种子、两个花盆。

相同条件:温度、空气、水不同条件:阳光实验方法:1.把发芽的绿豆种子种在两个花盆里。

2.实验组将一盆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另一盆放在黑暗的地方。

3.对照组将另一盆放在黑暗的地方。

4. 观察并作好记录。

实验现象: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的花盆绿豆芽长得茁壮且颜色深绿,放在黑暗地方的花盆中的绿豆芽比较嫩且颜色浅。

实验结论:绿豆芽的生长是否需要阳光。

四、提出问题:蚯蚓喜欢有光明的生活环境还是黑暗的生活环境?我的猜测:蚯蚓喜欢黑暗的生活环境。

实验材料:长方形纸盒、蚯蚓5条、吸水纸。

相同条件:空气、温度、湿度、10条蚯蚓不同条件:光明、黑暗实验方法:1. 把长方形盒子的里面涂成黑色,盒子的盖子的一端剪掉一块,在盒子底部铺上吸水纸。

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探究题专项练习(附答案)

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探究题专项练习(附答案)

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探究题专项练习(附答案)实验探究题1.把体积相同、轻重不等的3个小球同时放入水中静止后,沉浮情况如图所示。

1) 请按从轻到重的顺序给小球排队:C、A、B。

2) 3个小球中,A小球的重力小于浮力,C小球的重力大于浮力。

3) 3个小球中,B小球受到的浮力最小,因为它比其他两个小球更重,所以需要更大的体积才能产生相同的浮力。

4) 如果把B小球放入食用油中,则B小球会浮在食用油中。

2.下面是清水和浓盐水的一些特点,请分析它们的特点(把序号字母填入表中)。

相同特点不同特点清水①A ②B浓盐水③C ④D、E、F、G、H3.下图是用铁棒制成的实验装置,用酒精灯在圆心“O”处加热,A、B、C、D点处,都挂有相同的蜡环。

1) 经测量得知,圆心“O”到各点的距离(见下表),实验开始后,各点蜡环掉落的时间分别为5秒、8秒、12秒、21秒,但是该同学忘记是哪一个点先掉落的,你能把下表补充完整吗?距离“O”点 A B C D3厘米 5秒 8秒8厘米 12秒5厘米 21秒2) 在加热过程中,铁棒会发生的变化是B.变长、变细。

3) 通过研究,我们知道,热总是从加热的一端逐渐传向未加热的一端。

4.判断塑料块的沉浮。

1立方厘米塑料块重0.9克,根据下表中提供的数据,判断塑料块放入清水、浓盐水和食用油里的沉浮情况。

1立方厘米清水 1立方厘米浓盐水 1立方厘米食用油1克 1.3克 0.8克1) 塑料块在清水中浮。

在食用油中浮。

我判断塑料块沉浮的依据是它的密度小于水和食用油的密度。

2) 食用油在清水中浮,我判断食用油沉浮的依据是它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5.某小组研究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用了下图的实验器材,测得实验数据如下。

30秒内摆动次数观察记录单重物位置重物离顶点30厘米处重物离顶点20厘米处重物离顶点10厘米处第一次 6 9 13第二次 7 10 14第三次 6 9 12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结论:重物离顶点越近,摆摆动越快。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材问题解答练习(分单元编排)(附参考答案)(2022新版)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材问题解答练习(分单元编排)(附参考答案)(2022新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材问题解答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一.P3:1.在实验中,我们为什么要设置两组进行对比?为什么要在每一个玻璃皿中放3粒种子。

2.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的什么现象能验证我们的预测?3.对于种子发芽必需的其他条件,我们可以怎样制订实验计划?二P5:1.实验结论和我们实验前的预测一致吗?我们怎样用实验中的数据来解释实验结果,2.根据全班同学的实验结果,我们可以总结出绿豆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呢?三.P7:1.绿豆苗的生长需要阳光吗?光对植物生长起着什么作用'2.为了使绿豆苗生长得更好,我们还需要做什么?我们可以怎样制订计划并通过实验来验证?3.不同环境里的植物对阳光、水分等条件的需求相同吗?四P10:1.适宜蚯蚓生活的环境具有什么特点,2.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对环境的不同需求?五.P12:1.当环境发生改变时。

青蛙会做出怎样的反应,青蛙的这种行为是为了适应哪些环境条件的改变?2.当环境发生改变时,丹顶鹤会做出怎样的反应?丹顶鹤的这种行为是为了适应哪些环境条件的改变?3.你还知道动物适应环境变化的哪些行为?六.P15:1.绿豆苗和生活在它周围的生物间有着哪些食物关系?2.绿豆苗生长所需的条件是怎样获得的?绿豆苗又为它周围的生物提供了哪些条件?3.举例说明自然界的生物之间有着哪些食物关系。

七.P18:1.我们需要用到哪些材料来制作生态瓶?这些材料能够为在生态瓶里生活的生物提供哪些条件?2.我们为什么这样设计生态瓶?3.为了让生态瓶里的各种生物和谐地生存下去,我们应该注意什么?第二单元船的研究八.P23:1.从船的发展历史中。

你发现了哪些变化?2.怎样让独木舟保持稳定而不侧翻?3.怎样减小船在行驶中的阻力?九P25:1.竹筏与独术舟相比,有了哪些进步,2.竹筏还有哪些不足之处?你打算怎样改进?3.观看课本第25页研讨部分的木船.你有什么发现?十.P28:1.我们用了什么方法。

让橡皮泥和铝箔漂浮在水面上?2.为了让船型橡皮泥和铝箔稳定地漂浮在水面上。

小学科学5年级探究题(全册)

小学科学5年级探究题(全册)

小学科学5年级探究题和参考答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1、观察在玻璃罩中的小老鼠。

想一想,空气不流通,小老鼠为什么没有被憋死?请写出你的解释。

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供小老鼠呼吸,小老鼠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被植物的光合作用所利用。

2、下图表示森林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据图回答。

鹰(1)属于生产者的是(1)草;(2)直接以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是(2)兔子、老鼠;(3)请根据图中给出的生物写出2条条食物链:草—兔—鹰,草—老鼠—鹰,草—兔—狐狸,草—兔—狐狸—鹰;(4)如果大量捕猎狐,你认为鹰的数量一定时间内将先(增加)你这样推测的理由是:狐狸大量减少,兔子少了主要天敌大量繁殖,从而鹰的食物充足,从而加快繁殖,数量增加。

3、阅读蜥蜴在沙漠高温环境下的观察记录,观察思考:活动描述时间气温地表温度体温从洞中钻出6-7时20 28 25晒在太阳底下7-9时27 29 32.6到处活动9-12时27 30.8 36.6回洞12-14时40.3 53.8 39.5腹部离开地面14-18时34.2 47.4 39.5回洞18-21时25 26 25(1)从6时到21时,蜥蜴的体温是怎样变化的?上午,蜥蜴体温升高,到下午时达到最高39.5摄氏度,傍晚时又下降到25摄氏度。

(2)在白天,哪些时间里蜥蜴的体温不断升高?(2)6-18时蜥蜴的体温不断升高。

(3)在一天最热时间段中,蜥蜴的体温能保持在40摄氏度以下的原因是什么?在最热的时候回洞降温,在后来出来活动时减少身体和地面的接触。

4、准备两盆豆苗,两个纸盒,在盒的底部一端开个窗户。

把两盆豆苗放在阳光下,各扣上一个纸盒,让一个纸盒的窗户朝左,另一个纸盒的窗户朝右。

经常浇水,保持盆内土壤湿润,浇水后仍然把纸盒扣上。

如图:(1)三四天后,把盆上的纸盒拿掉,两盆豆苗的生长发生了什么变化?两盆豆苗都朝着纸盒小窗户那边生长;(2)你能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吗?那里阳光充足或有向光性;(3)通过上面的研究,你知道植物的生活需要什么环境?植物生长需要阳光,进行光合作用。

五年级上册科学探究题

五年级上册科学探究题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复习资料2.在绿豆芽生长所需的条件中,选择一个条件设计实验。

(参考上一题) 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吗?绿豆芽生长需要水吗? 3.4.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关系我的问题:物体的颜色与吸热本领有关系吗?我的猜想:材料:黑色纸、粉色纸、铝箔纸、黑色蜡光纸、白纸实验时要控制不同的条件:物体的颜色保持相同的条件:纸的大小、实验场地、温度计实验过程:(1)奖五种不同颜色的纸折成大小相同的纸袋,平放在同一个有阳光的地方(2)在每个纸袋里插上一支温度计。

(3)每隔2分钟观察一次并记录,直到温度停止上升。

实验现象:纸袋中的温度不同,从高到低依次是:纸、纸、纸、纸、纸实验结论:。

5.模拟实验:岩石会改变摸样吗?(参考:作业本第23页、书本第50页)问题1:冷和热的作用能使岩石改变摸样吗?猜想:材料:岩石、酒精灯、镊子、烧杯、水实验方法:实验法实验过程:(1)点燃酒精灯。

(2)用镊子夹住岩石,在酒精灯外焰加热岩石。

(3)奖烧热的岩石立即放入冷水中。

(4)反复做几次。

(5)观察岩石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实验结论:问题2:流水的作用能使岩石改变摸样吗?猜想:材料:岩石、瓶子、水实验过程:(1)准备一个塑料瓶,装一些水。

(2)将几块岩石放入瓶内剧烈晃动一段时间。

(3)观察岩石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实验结论:问题3:植物的作用能使岩石改变摸样吗?猜想:材料:杯子、石膏、豌豆、水、盘子实验方法:实验法实验过程:(1)准备一个杯子,倒入石膏糊。

(2)撒上几粒豌豆(或其它种子),再倒入一些石膏糊.(3)将结成块的石膏糊放入盛水的盘子里。

(4)观察豌豆发芽后的石膏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实验结论:6. 探索土地被侵蚀的原因(土地坡度、有无植物覆盖、雨量大小)问题1:土地的坡度对侵蚀有影响吗?两个组不同的条件:两个组相同的条件:实验过程:(1)制作两块坡度不同的土地模型。

(2)用喷水器从同样的高度“降雨”,降雨量相同。

(3)观察两块土地被侵蚀的情况。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探究题(附答案)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探究题(附答案)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探究题实验探究题1.摩擦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在运动和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是王梅同学研究摩擦的实验。

实验室提供下列器材:A.带钩的长方体木块;B.带钩的正方体木块;C.表面平整的长木板;D.几条毛巾;E.直尺;F.弹簧测力计。

(1)下表是研究滑动摩擦力得到的数据,请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①比较第1,2次实验得出的结论:________。

②比较第1,3次实验得出的结论:________。

(2)因为物体间的接触面积有大小,那么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没有关系呢?请你用上面的器材设计一个对比实验进行研究。

实验器材:________。

(选填上面器材的字母)(3)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哪些设计是为了增大摩擦力?哪些设计是为了减少摩擦力?(各举两例)增大摩擦力:________减小摩擦力:________2.如图是小明在研究“种子发芽的条件”中的实验计划。

(1)实验计划中,不同的条件是________。

A.阳光B.空气C.水(2)为提高实验的准确性,每组种子不能少于_________。

A.1粒B.3粒C.50粒(3)如果本次实验成功,小明可以发现_________。

A.种子发芽需要水分B.种子发芽需要阳光C.种子发芽不需要阳光(4)小明又做了其他实验,总结出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_________。

A.水分和空气B.水分、空气、温度C.水分和阳光3.如图,将烧热的岩石立即放人冷水中,反复几次。

(1)这个实验主要研究的问题足:________。

(2)实验中的酒精灯代表自然界中温度较________的环境。

(3)实验中,岩石会破碎,这种现象叫________现象。

(4)这个实验属于________。

(填“对比实验”或“模拟实验”)(5)自然界中,岩石发生变化的原因还有________。

4.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该食物网中兔与鹰是什么关系?(2)图中所有生物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缺少什么部分?(3)从总体上看,植物、食草动物、食肉动物三者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是()。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探究专项练习卷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探究专项练习卷

五年级科学实验探究专项练习卷分值:100分 时间:60分钟实验探究专项题。

(共100分)1.科学探究小组为了研究生物、非生物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制作了4个生态瓶,分别编号为A 、B 、C 、D 。

同学在瓶中分别加入适量的水、小鱼、螺蛳、小虾并放入等量的水草。

然后摆放在阳光充足的窗台上。

(共18分) 请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生态瓶C中,生产者有 ,消费者有 。

(每空2分,共4分)(2)生态瓶中的生物存在着食物关系,请写出一条食物链: 。

(4分)(3)有同学发现生态瓶中的鱼浮出水面呼吸的次数越来越频繁,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2分) A .多喂一些鱼食 B .往生态瓶中多加一些水 C .把生态瓶中的水倒出去一些(4)若要研究小虾对水草生长的影响,最好选择 和 两个生态瓶进行观察比较。

(填写字母标号) (每空2分,共4分)(5)通过对四个生态瓶内生物的进一步观察,结果却发现:D 生态瓶中小虾存活的数量不断减少,你认为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是 。

(4分)2.船的发展历史(共24分)从古老的独木舟和原始木筏,到今天高科技的大型船舶,船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的演变:舟筏时代、帆船时代、蒸汽机船时代、柴油机船时代,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是人类建造的最大的可移动建筑物。

(1)独木舟是依靠( )前行的船。

(2分) A .人力B .水力C .风力(2)独木舟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缺陷,慢慢被时代所淘汰,请写出独木舟的2个缺点: 、 。

(每空2分,共4分)(3)根据船的发展经历的四个阶段的演变,是依据( )划分的。

(2分) A .船的形状B .船的动力C .船的材料(4)右图是一艘双体船,它的底部设计特别宽阔,这样设计的目的是( ) (2分) A .增加载重量B .减小水的阻力C .增加稳定性(5)学习了船的历史,韩同学想动手做一艘小船,在制定方案过程中做法错误的是( )(2分)A .画出船的设计图,标注材料和结构B .讨论设计图的合理性和可靠性C .列出所需的材料,但不用计算所需的费用(6)在设计小船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有(请写出其中4个): 、 、 、 (每空2分,共8分)(7)船底的 结构,是我国古代的一项重大发明,不但能使船更加坚固,而且使其抗御风浪能力大大增强。

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探究题(含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探究题(含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探究题(含答案)1. 实验一:水能输送物质实验目的探究水的运动对物质输送的影响。

实验材料- 透明的- 水- 不同颜色的小颗粒(如纸屑、砂粒等)实验步骤1. 将透明装满水。

2. 在水中加入一些不同颜色的小颗粒。

3. 观察小颗粒在水中的运动情况。

实验结果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可以发现不同颜色的小颗粒会随着水的流动而移动,最终聚集在一起。

实验结论这说明水的运动可以带动物质的移动,使其聚集在一起。

2. 实验二:温度对物体的影响实验目的探究温度对物体的影响。

实验材料- 热水- 冷水- 两个杯子- 两个温度计- 两块相同大小的冰块实验步骤1. 将热水倒入一个杯子,冷水倒入另一个杯子。

2. 在热水杯中放入一个温度计,在冷水杯中放入另一个温度计。

3. 将一个冰块放入热水杯,将另一个冰块放入冷水杯。

4. 同时观察两个温度计的指示变化。

实验结果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可以发现放在热水中的温度计指示的温度升高,而放在冷水中的温度计指示的温度降低。

实验结论这说明温度对物体有影响,热水可以使物体的温度升高,而冷水可以使物体的温度降低。

3. 实验三:空气的压力实验目的探究空气的压力对物体的影响。

实验材料- 气球- 气泵实验步骤1. 将气泵连接到气球上。

2. 通过挤压气泵的方式向气球中注入空气。

3. 观察气球的变化。

实验结果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可以发现随着气泵向气球中注入空气,气球会逐渐充气膨胀。

实验结论这说明空气的压力可以使物体膨胀。

以上是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探究题及其答案。

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2022春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课本中研讨问题参考答案(完整版)

2022春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课本中研讨问题参考答案(完整版)
杯水的各个部分的?
答:会。热是通过热对流的形式传递到水的各个部分的。 P72:不同材料的物体,传热的快慢相同吗?什么材料传热更快?答:
不同材料的物体,传热的快慢不同。金属材料传热更快。
不同导热性能的材料,在生活中有什么不同的用途? 答:导热快的金属用来做锅体,导热慢的木条或塑料用来做锅把。 P75:什么样的材料散热快?什么样的材料能减慢热量的传递? 答:热的良导体散热快,如金属;热的不良导体散热慢,能减慢热量 的传递,如塑料。 制作保温杯时,我们要从哪些方面考虑减慢热量的传递?实际效果如
矛盾,你认为该怎么解决呢?
答:利用节水技术,如:滴灌、喷灌、微灌、覆膜灌、痕量灌溉等。
P48:垃圾分类有什么意义? 答:垃圾分类可以减少占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减少废弃污染,
保护生态环境;变废为宝,有效利用资源等。
我们还能想到哪些减少垃圾的方法?
答:节约用纸;废旧材料重复利用;减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少买不 必要的衣服等。 P51: 以“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为标准,从衣、食、住、行等方面 说一说,可以怎样通过科学、合理地安排生活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答:注意随手关灯;使用高效节能灯泡;白天可以干完的事不留着晚 上做,洗衣服、写作业在天黑之前完成;自家煮饭炒菜,量足够吃就 好,不多炒;出行可以选择步行或骑自行车,坐公交、地铁等公共交 通工具;少用洗涤剂,减少水污染;垃圾分类并回收利用。 P53:用回收的废纸制造再生纸有哪些意义? 答:. 制造再生纸可以节约大量原材料,特别是节约大量林木,保护树 林、竹林;0 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以纸的回收利用为例,谈谈你对资源再利用的看法。 答:节约原材料、节约水和能源、减少废气排放。
P56:不同小组在破坏湖区环境方面有哪些相似点和不同点?答:相似 点:生产生活污染水环境。不同点:污染来源不同。 不同小组提出的解决办法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答:相同点:减少污染来源。从自身利益出发考虑问题。不同点:措 施不同。 哪些解决办法不止一次被提到?哪些解决办法是互相冲突的?

科学五下同步探究标准及答案

科学五下同步探究标准及答案

主题:一单元第6课马维悦:一单元第六课;问题金钥匙自行车应用了那些科学原理?答:运用了斜面、滑轮、轮轴、杠杆等原理!兴趣探索室动手组装链条转动装置和齿轮转动装置需要的材料:瓦楞纸条、大小不同的塑料瓶盖。

我发现:齿轮转动可以传递力,能改变齿轮转动的方向,能改变齿轮转动的快慢。

链条转动可以远距离传递力,但工作动力不能太大。

生活科考员分析自行车是用什么组成的?都用到了那些你知道的机械?我知道:自行车把、车尾灯、螺丝钉、车把和轮盘、前匣刹车我发现:自行车把用到了轮轴、车尾灯用到了光的反射、螺丝钉用到了斜面的变形、车把和轮盘利用了轮轴、前匣刹车利用了杠杆原理等。

科学博物馆还有什么物品和自行车论转动的方式一样?答:脚蹬三轮车、三轮车、电动车等都和自行车轮转动的方式一样。

第一单元检测题一、基础知识一、填空1、常见的简单机械有(滑轮)、(斜面)、(杠杆)、(轮轴)。

2、定滑轮能(改变用力方向);动滑轮不能(改变用力方向)但(省力)。

3、自行车的传动方式是(齿轮拉动);缝纫机的传动方式是(借助滑轮和轮轴);抽水机的传动方式是(借助杠杆);手摇钻的传动方式是(借助滑轮);钟表的传动方式是(接助轮轴);火车的传动方式是(借助轮轴)。

4、轮轴有(省力)的作用,在轴粗细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

5、齿轮室一种(简单)机械。

二、判断1、√2、√3、×4、×5、×6、√7、√三、选择1、12、23、14、55、16、3 731、下列物品用了哪些机械?连一连镊子——————————————杠杆电吹风————————————机器小刀——————————————斜面活动扳手—————————————轮轴升旗用槽轮————————————滑轮2、下面的图片中那里是轮?那里是轴?请在图上标出来。

略......四、拓展应用1、观察一辆自行车了哪些简单机械?它们各有什么作用?(至少三种)杠杆、斜面、轮轴。

轮轴应用于车把等,起固定、转向的作用。

(完整版)五年级科学 实验问题

(完整版)五年级科学 实验问题

(完整版)五年级科学实验问题五年级科学实验问题引言本文档将提供一些适合五年级学生的科学实验问题,旨在帮助学生们培养科学实验的兴趣和技巧。

以下是几个可以尝试的实验问题。

1. 植物的光合作用问题:不同条件下,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否有所差异?方法:选择几株同种植物,将它们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如强光、弱光、漆黑的环境等。

通过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和叶片颜色变化,分析不同条件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2. 水的沸腾点问题:不同海拔高度的水的沸腾点是否有所差异?方法:将不同海拔高度的水样品放置在热源上,并记录水开始沸腾的温度。

通过比较不同海拔高度的水的沸腾点,分析海拔高度对水的沸腾点的影响。

3. 温度对种子发芽的影响问题:不同温度条件下,种子发芽的速度是否有所差异?方法:选择几种不同的植物种子,将它们分别放置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如高温、常温、低温等。

记录种子发芽的时间和数量,分析不同温度对种子发芽速度的影响。

4. 锈蚀的速度问题:不同条件下,铁制物品的锈蚀速度是否有所差异?方法:选择几种不同的铁制物品,分别将它们放置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如潮湿环境、干燥环境等。

观察和记录铁制物品的锈蚀情况,比较不同条件对锈蚀速度的影响。

5. 盐水的浓度对蔬菜的生长影响问题:不同浓度的盐水对蔬菜的生长有何影响?方法:选择几种蔬菜种子,将它们分别种植在不同浓度的盐水中,如低浓度盐水、高浓度盐水等。

观察和记录蔬菜的生长情况,比较不同盐水浓度对蔬菜生长的影响。

结论通过以上实验问题的探究,可以让五年级学生们更好地了解科学实验的方法和原理,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探究题和参考答案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探究题和参考答案

小学科学5年级探究题和参考答案整理者:莲都区大洋路学校 陈建秋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观察在玻璃罩中的小老鼠。

想一想,空气不流通,小老鼠为什么没有被憋死?请写出你的解释。

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供小老鼠呼吸,小老鼠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被植物的光合作用所利用。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下图表示森林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据图回答。

(1)属于生产者的是 (2)直接以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是 (3)请根据图中给出的生物写出2条条食物链。

(4)如果大量捕猎狐,你认为鹰的数量一定时间内将先 你这样推测的理由是:(1)草;(2)兔子、老鼠;(3)草—兔—鹰,草—老鼠—鹰,草—兔—狐狸,草鹰—兔—狐狸—鹰;(4)减少;狐狸大量减少,兔子少了主要天敌大量繁殖,从而鹰的食物充足,从而加快繁殖,数量增加。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阅读蜥蜴在沙漠高温环境下的观察记录,观察思考:活动描述时间气温地表温度体温从洞中钻出6-7时20 28 25晒在太阳底下7-9时27 29 32.6到处活动9-12时27 30.8 36.6回洞12-14时40.3 53.8 39.5腹部离开地面14-18时34.2 47.4 39.5回洞18-21时25 26 25 (1)从6时到21时,蜥蜴的体温是怎样变化的?(2)在白天,哪些时间里蜥蜴的体温不断升高?(3)在一天最热时间段中,蜥蜴的体温能保持在40摄氏度以下的原因是什么?(1)上午,蜥蜴体温升高,到下午时达到最高39.5摄氏度,傍晚时又下降到25摄氏度。

(2)6-18时蜥蜴的体温不断升高。

(3)在最热的时候回洞降温,在后来出来活动时减少身体和地面的接触。

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光》准备两盆豆苗,两个纸盒,在盒的底部一端开个窗户。

把两盆豆苗放在阳光下,各扣上一个纸盒,让一个纸盒的窗户朝左,另一个纸盒的窗户朝右。

经常浇水,保持盆内土壤湿润,浇水后仍然把纸盒扣上。

如图:(1)三四天后,把盆上的纸盒拿掉,两盆豆苗的生长发生了什么变化?(2)你能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吗?(3)通过上面的研究,你知道植物的生活需要什么环境?(1)两盆豆苗都朝着纸盒小窗户那边生长;(2)那里阳光充足或有向光性;(3)植物生长需要阳光,进行光合作用。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实验探究题专项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实验探究题专项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探究题测试卷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阅读实验,回答问题。

(10分)实验目的:模拟地震发生时的情景假设:实验方法:①在纸箱上面画出街道的图形。

②在每个街道的拐角处都用小木块垒成楼房。

③请一个同学在纸箱底部敲击,使楼房倒塌。

④根据楼房倒塌的情况,判断地震的中心和强弱。

(1)在横线上写出假设。

(2)这个实验能验证你的假设吗?简要谈谈你的想法。

(3)通过实验,你知道当地震发生时,该怎样保护自己吗?(至少2条)2.在箱子的最底层,设置了一个小灯泡,照亮了一个生态瓶、一盆绿豆芽和一个黑色的蚯蚓养殖皿,四周还放了几张卡纸。

(1)小明拿来一个放大镜仔细观察,发现生态瓶中的鹅卵石形状各异:有的方,有的圆,还有的长出了“皱纹”一一裂缝,下列对鹅卵石“样貌”的影响最小的是。

A.小灯泡照射B.日晒雨淋C.风吹雨打(2)在蚯蚓培养皿中,蚯蚓可“害羞”了,都躲起来了,这是因为。

A.外面太冷了B.小灯泡的照射C.蚯蚓真的很害羞(3)生态瓶旁边放着几张写了字的卡片:①有光合作用;②能消耗垃圾产生肥料;③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④有生命;⑤需要阳光、适宜的温度、空气、水、土壤等条件。

根据绿豆芽和蚯蚓的特点,小明很快将序号填入下面的维恩图中。

3.学了《我们的身体》单元后,小华同学对用听诊器测量心跳很感兴趣。

他找来了橡胶管、漏斗、气球、剪刀、皮筋等材料和工具,作了一个听诊器(如图)。

(1)请对小华如何制作听诊器提两点建议。

①橡胶管套住漏斗嘴时________;②气球皮包裹漏斗时________。

(2)小华在用自制的听诊器测量心跳时,应该怎样操作?①包有气球皮的漏斗应该紧贴胸部的哪个位置?(________)。

A.正中间B.中偏左C.中偏右②没有与漏斗相连接的那一端橡胶管应该紧贴________。

(3)在用听诊器测量心跳的过程中,如果用手把橡胶管弯折,实验结果会怎样?①还能非常清楚地听到心脏跳动的声音吗?(________)。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双减政策下专项复习之实验探究题3套含答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双减政策下专项复习之实验探究题3套含答案

教科版(2017秋)五年级科学上册双减政策下摸底练习之探究题A(含答案)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实验探究题1.在家里,小明利用电灯和白墙给爷爷奶奶表演手影(如图)。

(4分)(1)小明的手在产生影子的过程中的作用是充当()。

A光源 B.遮挡物 C.光屏(2)下列叙述中的“影”与产生手影的原理不一样的是()。

A.立竿见影B形影不离C湖光倒影2.如图,井中的青蛙位于井底O点“坐井观天”。

(8分)(1)枯井时,青蛙通过井口能观察到的范围是()(填选项),因为()。

(2)盛满水时,青蛙通过井口能观察到的范围是()(填选项),因为()。

3.汽车反光镜可以帮助司机观察车辆周围的情况,对交通安全有着非常大的作用。

请回答下列题目。

(8分)(1)反光镜是运用了()的科学原理。

A.光沿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2)为了能观察到更大的范围,反光镜一般选用()。

A.凹面B.平面镜C.凸面镜(3)你能画出光在遇到汽车反光镜时的路线图吗?(4分)4.如图所示的两架敌机,一架是实际飞机,另一架是在潜水艇上观察到的该飞机的像。

(10分)(1)实际飞机是(),潜水艇上观察到的是()。

A.偏上方的飞机B.偏下方的飞机(2)请在图中画出飞机实际进入潜水艇观察口时的光路图。

(3)实际的飞机和看到的位置不同,是因为()A.光的反射B光的折射(4)这时候天空中出现了彩虹,我们可以看到的颜色有()。

5.在河流的上游,山上的岩石都布满了裂缝。

这些岩石在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下逐渐发生着变化。

其中,渗入岩石裂缝的水在冬季会造成岩石裂缝变大。

(1)由于受到水、空气或生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称为()。

(2)小金想验证流水对岩石变化的影响。

他将几块岩石放在有水的塑料瓶中剧烈摇晃。

①关于“为什么要剧烈摇晃塑料瓶”下面解释合理的是()。

A.主要是为于模拟自然界中正在发生的地震B、主要是为了让瓶中的水像江河那样流动起来C.主要是为了让瓶中的岩石能够撞击到塑料瓶壁②请你描述塑料瓶中的岩石和水在实验结束时分别出现的变化。

五年级科学上册专项测试卷四探究题教科版含答案

五年级科学上册专项测试卷四探究题教科版含答案

五年级科学上册专项测试卷(四)(探究题)(教科版)班级学号姓名得分第一单元L把手电筒放在离自己最近的卡纸前一定距离处,让光射进小孔。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⑴图1的纸屏上能看到手电筒的光斑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⑵图2的纸屏上能看到手电筒的光斑吗?O⑶ 以上实验说明什么?O2.美丽的彩虹。

仔细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⑴在喷雾器的瓶子中装入水,背着阳光喷射,会看到⑵ 停止喷水后,还能看到同样的现象吗?O(3)由此可以推断,影响彩虹形成的两个基本因素是、3.(1)图中的医生正在给病人看耳朵,医生头上戴的是1这是利用的原理来看清病人耳朵里的情况的。

(2)在图中用“f ”画出光改变后的路线图。

第二单元1 .综合选择:把正确答案的选项填在括号里,一个括号只填一项。

A.腐殖质B.水流作用C.丘陵D.河流的下游E.河床和两岸F. 土壤⑴我的家乡杭州属于()地形。

⑵右图是研究岩石受()耳发生y变化的实验,岩石受到风化作用,最温/ 侑后注'' 后变成(),它是地球上最有价M l}∕∖∖值的资源。

(3)土壤中的()是植物生长的主要营养物质。

(4)自然界中水流从河道上流过,()被侵蚀了。

(5)( )发生了沉积作用,地形往往是平原。

(2)再取一条橡皮泥,用橡皮泥切割刀切两刀,让橡皮泥能够滑动,就好像是被向上或向下挤压的(3)判断:亿万年来,当地壳板块移动时,它们相互碰撞、挤压,地壳板块有的下沉、开裂、滑动,形成了各种各样的高山。

( ) (4)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山上发现大量海洋生物化石,可以推测在远古时代,喜马拉雅山处可能是。

(5)当地球内部的岩石受到强大的力的作用时,会产生断裂、错位, 让人感到大地上下颠簸、猛烈摇动,发生__________________ O(6)地球内部有炽热的岩石,处于熔化状态。

熔化的岩石受到各种挤压力,在一定时候喷发而出,形成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5年级探究题和参考答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1、观察在玻璃罩中的小老鼠。

想一想,空气不流通,小老鼠为什么没有被憋死?请写出你的解释。

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供小老鼠呼吸,小老鼠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被植物的光合作用所利用。

2、下图表示森林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据图回答。

鹰(1)属于生产者的是(1)草;(2)直接以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是(2)兔子、老鼠;(3)请根据图中给出的生物写出2条条食物链:草—兔—鹰,草—老鼠—鹰,草—兔—狐狸,草—兔—狐狸—鹰;(4)如果大量捕猎狐,你认为鹰的数量一定时间内将先(增加)你这样推测的理由是:狐狸大量减少,兔子少了主要天敌大量繁殖,从而鹰的食物充足,从而加快繁殖,数量增加。

3、阅读蜥蜴在沙漠高温环境下的观察记录,观察思考:活动描述时间气温地表温度体温从洞中钻出6-7时20 28 25晒在太阳底下7-9时27 29 32.6到处活动9-12时27 30.8 36.6回洞12-14时40.3 53.8 39.5腹部离开地面14-18时34.2 47.4 39.5回洞18-21时25 26 25(1)从6时到21时,蜥蜴的体温是怎样变化的?上午,蜥蜴体温升高,到下午时达到最高39.5摄氏度,傍晚时又下降到25摄氏度。

(2)在白天,哪些时间里蜥蜴的体温不断升高?(2)6-18时蜥蜴的体温不断升高。

(3)在一天最热时间段中,蜥蜴的体温能保持在40摄氏度以下的原因是什么?在最热的时候回洞降温,在后来出来活动时减少身体和地面的接触。

4、准备两盆豆苗,两个纸盒,在盒的底部一端开个窗户。

把两盆豆苗放在阳光下,各扣上一个纸盒,让一个纸盒的窗户朝左,另一个纸盒的窗户朝右。

经常浇水,保持盆内土壤湿润,浇水后仍然把纸盒扣上。

如图:(1)三四天后,把盆上的纸盒拿掉,两盆豆苗的生长发生了什么变化?两盆豆苗都朝着纸盒小窗户那边生长;(2)你能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吗?那里阳光充足或有向光性;(3)通过上面的研究,你知道植物的生活需要什么环境?植物生长需要阳光,进行光合作用。

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光》5、把手电筒放置在离自己最近的卡纸前一定距离,让手电筒的光射进小孔,据图回答。

(图一)(图二)(1)图一的纸屏上能看到手电筒的光斑吗? 能。

(2)图二的纸屏上能看到手电筒的光斑吗? 不能。

(3)以上实验说明什么? 光是直线传播的。

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光》6、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设计我的太阳能热水器。

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集热器吸收太阳光,将光能转化成热能,并通过储水箱将热水储存的设备。

目前,技术水平较完善的太阳能热水器是真空集热管太阳能热水器。

真空集热管的内、外管之间是真空夹层,以确保冬季管内不结冰,能够正常工作。

真空集热管的内管上有一层选择性吸收镀膜,膜层能充分吸收太阳光。

真空管里的水吸收热量后,通过循环,加热储箱内的水……(1)需要的材料:大纸盒,小饮料瓶,锡箔纸,泡沫塑料等。

(2)升温和保温的措施:把瓶子支起来,背面用锡箔反光;对着光的一面用塑料纸罩住;盒子可以改变角度;盒子内外全涂成黑色。

(写出其中的几点就可以)(3)实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4)设计图: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7、你是怎样验证“温度对岩石有破坏作用”猜想的?请简单写出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酒精灯、大理石块、镊子、冷水实验步骤:点燃酒精灯,用镊子夹住石块。

将石块在酒精灯中烧热并立即放入冷水中,使石块冷却,反复操作几次。

实验现象:大石块出现裂缝,甚至看到石屑(小颗粒)掉落……实验结论:冷和热的作用会使岩石破碎。

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我国水土流失近357万平方公里经过28位两院院士、上千名科研人员历时3年的科考,我国水土流失最新现状基本摸清: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6.92万平方公里,亟待治理的面积近200万平方公里,全国现有水土流失严重县646个,其中82.04%处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

科考报告指出,当前水土流失突出表现为四大危害:导致土地退化,毁坏耕地;导致江河湖库淤积,加剧洪涝灾害;恶化生存环境,加剧贫困;削弱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对生态安全和饮水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1)当前水土流失带来哪些危害?导致土地退化,毁坏耕地;导致江河湖库淤积,加剧洪涝灾害;恶化生存环境,加剧贫困;削弱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对生态安全和饮水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2)为防止水土流失,人们采取了哪些措施?植树种草,修挡土坝治理水土流失,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减少过度放牧,控制牲畜数量等。

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9、请设计实验证明土壤中有水,简单地写出实验方法和实验现象。

实验材料:酒精灯、土壤、试管、试管夹,玻璃片实验步骤:把土壤放入试管里,点燃酒精灯,加热,把玻璃片盖在试管口。

实验现象:玻璃片上面出现水珠。

实验结论:土壤中有水。

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云南泥石流致35人死亡107万多人受灾2008年10月24日至11月2日,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出现历史罕见的秋季持续强降雨天气过程,尤其是11月1日普降大到暴雨,导致楚雄、双柏、武定、禄丰、元谋、南华等县市遭受严重洪涝和滑坡泥石流灾害。

4日从云南省民政厅获悉,截至3日22时,滑坡泥石流灾害已造成云南省楚雄、昆明、临沧、红河、大理、玉溪、保山、昭通、德宏等9个州(市)107.6万人受灾,因灾死亡35人、失踪47人、受伤9人,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4.51万人。

灾害还造成道路、水库、通信、电力等设施严重受损。

其中公路塌方231.36万立方米,毁坏公路130条1733公里,毁坏桥涵63座;小(一)型水库受损1座,小(二)型水库受损7座,小坝塘受损69座,沟渠毁坏55条177公里;通信线路受损2条68公里;电力线路受损4条51.1公里。

(1)雨水对土地有没有侵蚀作用?有侵蚀作用。

(2)什么样的土地最容易发生侵蚀?缺少植被的土地和沙地,坡度大的土地,最容易被侵蚀。

(3)侵蚀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灾害?侵蚀后给我们带来泥石流和水土流失等灾害,影响我们的生产生活。

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运动和力》11、下图的小车是利用什么力前进的?说说其中的运动原理。

(1)反冲力。

(2)运动原理:当气球里面的气体喷出的时候,气球就得到一个反方向的作用力,推动小车前进。

12、下图装置在地毯上拉动与在桌面上拉动,哪种情况下弹簧秤的读数大?简要说说理由。

(1)在地毯上拉动弹簧秤的读数大。

(2)理由:地毯比桌面粗糙,所以产生的摩擦力就大,从而使弹簧秤的读数大。

13、观察数据,填写表格:橡皮筋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的距离关系的实验记录橡皮筋缠绕的圈数实验次数小车运动的距离(米)平均距离我们的发现10 1 2.8 2.9橡皮筋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运动和力》14、使用弹簧测力计应注意些什么?(1)根据被测力的大小选择量程合适的弹簧测力计,不能超量程测量,又不要量程过大;(2)使用弹簧测力计前要进行检查和调零;(3)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相平等;(4)拉动弹簧测力计时,一定要沿着水平方向,而且必须悬空,测力计不要与物体表面发生摩擦等。

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沉和浮》15、外观一样的两杯液体,一杯是浓盐水,一杯是清水,请你想办法把它们区分开来。

(1)放入马铃薯,观察其在水中的沉浮;(2)采用蒸发的方法,观察其在铁片上的痕迹;(3)各取相同多的液体,在天平上称出其重量,然后进行比较。

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沉和浮》16、同一个马铃薯先后放入两个水槽中,在甲槽中马铃薯是沉的,在乙槽中马铃薯是浮的。

这可能是什么原因?你有什么办法让乙槽中的马铃薯沉下去?原因:(1)甲槽中的液体是清水或是油;(2)乙槽中的液体是浓盐水或浓糖水等。

方法:(1)加入足够多的清水;(2)绑上一些能在浓盐水、浓糖水下沉的物体。

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沉和浮》17、怎样测量一块泡沫塑料或木块在水中受到多大浮力?泡沫塑料或木块上连一根细线,在水底安放一个有小孔的物体,再让细线穿过小孔,另一端挂在测力计上,当往上拉测力计时,泡沫塑料或木块受到的浮力就会显示出来了。

当然更准确的话这个读数还应该减去泡沫塑料或木块本身的重量。

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沉和浮》18、如下图,用手把一块木块按入水中,然后放手。

(1)请在图中用箭头线画出浸没在水中的木块受力情况。

(2)在刚松手后,木块受到的浮力重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此时,木块怎样运动?()(3)最后,木块的位置怎样?这时木块受到的浮力重力。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见图。

(2) 大于。

向上浮。

(3) 浮在水面上。

等于。

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沉和浮》19、用下列表格中的数据及自己的计算结果回答有关问题。

物体名称体积(立方米) 用天平称得结果(千克) 在水中状态钢铁 1 7800 沉铝0.5 1350 沉蜡0.5 450 浮干松木 4 1600 浮酒精 1 800 浮某种混合物 2 2000 悬浮水中水 1 100O ——(1)有人说,重的物体在水中都会下沉,轻的物体在水中都会上浮。

也有人说,大的物体在水中都会上浮,小的物体在水中都会下沉。

这些话是否准确?请你以数据说明。

两个说法都不准确,比如干松木(1600千克)比铝(1350千克)重,但比较重的干松木沉,而比较轻的铝浮。

大块的钢铁(1立方米)沉,小块的蜡(0.5立方米)浮。

(2)还有人说:比同体积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与同体积水同样重的物体会悬浮在水中。

这话是否准确?请你以数据说明。

这个说法比较准确。

比同体积水重的钢铁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水轻的酒精在水中上浮,与同体积水同样重的某种混合物悬浮在水中。

20、看图,回答问题(1)右图的气温计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

空气的热胀冷缩原理。

(2)它能测量的最高温度是多少(单位℃)?50℃。

(3)它能测量的最低温度是多少(单位℃)—30℃。

(4)现在测量的温度是多少(单位℃)?26℃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热》21、看图,回答问题。

(8分)(1)请画出加热后烧瓶内小玻璃管中水位变化。

(2)说用文字描述这个实验现象:(3)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1)看图(2)烧瓶加热后,里面的水受热体积膨胀,水面上升(3)水受热体积会膨胀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22、两个彻底相同的秋千,一个大人(较重)和一个小孩(较轻)分别荡在两个秋千,在相同的时间内,谁荡的次数多?为什么?两个人荡的秋千次数一样多。

因为秋千相当于摆绳,人相当于摆锤,摆动的快慢和摆绳长短有关,与摆锤的轻重无关。

因为秋千的长度相同,所以摆动的快慢相同,相同的时间内摆动的次数相等。

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23、实验名称:摆的实验研究的问题:摆的快慢跟什么有关?材料:摆绳(每组一根)、钩码(每组两个)、铁架(每组一个)、秒表(每组一个)、量角器(每组一个)过程和方法:1.把摆绳固定在铁架上,在摆绳上挂上一个钩码2.轻轻推动摆绳,记录摆摆动10次的时间3.在摆绳下端增加一个钩码,记录摆摆动10次所需的时间4.在摆绳下端只留一个钩码,将摆绳的长度增加一倍,记录摆摆动10次的时间5.将摆绳长度变回第一次实验的长度,使用量角器分别测量摆动幅度小于15度、等于15度、大于15度时摆摆动10次的时间6.比较分析数据现象:摆摆动10次所需的时间只受摆长的影响,其他因素不能影响摆的摆动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