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认识垂线和平行线》教材说明及教学建议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垂线和平行线

【教材说明】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在学生认识线段、射线、直线和角的基础上,教学垂线和平行线的认识。相交、垂直、平行都是刻画同一平面内直线与直线之间位置关系的几何概念。由于定义垂直与平行都需要用到相交的概念,认识相交是认识垂直和平行的必要前提,且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学生在认识相交的基础上更容易建立垂直的概念。因此,教材先教学垂线,再教学平行线,先后安排了5道例题,依次教学认识垂线、认识点到直线的距离、画垂线、认识平行线和画平行线。既凸显了知识间的逻辑联系,又顺应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例6主要教学垂线的认识。教材先从现实的场景中抽象出三组相交的直线,其中第一组是两条直线相交的一般情况,第二、三组的两条直线都互相垂直。同时引导学生比较这三组相交的直线,说一说有什么发现。学生通过对三组直线的观察和比较,不难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每组两条直线都相交于一点,每组两条直线相交都成4个角;第二、三两组直线相交成的4个角都是直角。这样,自然而巧妙地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了第二、三两组相互垂直的直线上,进而产生进一步探索和学习的心理需求。在此基础上,教材呈现了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同时揭示垂线、垂足等概念。然后让学生再举出一些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例子,进一步体会两条直线相互垂直的本质特征。

例7主要教学点到直线的距离。教材首先呈现了“从点尸向已知直线画一条垂直的线段和几条不垂直的线段”,引导学生通过量一量、比一比等活动,发现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线段中,和这条直线垂直的线段最短。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向学生说明:从直线外的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的长度,叫作这点到直线的距离。最后,要求学生量出例题图中点P到已知直线的距离,再次强化对点到直线距离的认识。

随后的“练一练”安排了3道题。第1题呈现了4组相交的直线,让学生判断哪几组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进一步丰富对相互垂直的两条直线特征的感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第2题要求学生从图形中先找出点A到已知直线的垂直线段,再量出它到已知直线的距离,有利于学生进一步认识点到直线的距离,明确从直线外一点到已知直线的所有连线中,和这条直线垂直的线段最短。第3题呈现了同学们测量跳远成绩的场景图,让学生看图说说为什么要这样量,并举例说说点到直线的距离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利于学生感受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数学应用意识,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例8主要教学画垂线的方法。教材分三个层次安排学生的活动线索。第一层,任意画两

条互相垂直的直线。由于学生有画直角、画直线的经验,让学生画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并不难。因此,教材放手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并通过展示和交流,帮助学生体会画垂线的方法。第二层,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考虑到学生对这样的问题比较陌生,教材以图示的方式对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垂线的步骤进行了分解,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垂线的方法。第三层,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由于都是过定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画图的方法相似。所以,教材再次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的机会,引导学生主动把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垂线的方法迁移过来,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增强空间观念,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学习品质。

随后的“练一练”安排了2道题。第1题要求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画出两组相互垂直的直线,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感知相互垂直的两条直线的特征,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第2题让学生过直线上或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帮助他们进一步掌握画垂线的方法,形成相应的操作技能。

例9主要教学平行线的认识。教材先由学生熟悉的电线塔架、铁轨、双杠等实例,抽象出三组直线。其中,第一组是看上去不相交但实质相交的两条直线,第二、三组都是相互平行的两条直线。再引导学生观察并比较这三组直线,看哪些相交,哪些不相交,并在活动中发现:左边一组直线延长后会相交,右边两组直线无论怎样延长也不会相交。进而获得对平行线特征的初步感知。在此基础上,呈现了一组平行线,同时指出“像这样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帮助学生正确建立平行线的概念。最后,让学生到生活中再找出一些互相平行的例子,加深对平行线概念的理解。这样,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具体的活动,引导学生从是否相交的角度探究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并在对正例与反例的辨析中充分感知平行线的特征——延长后也不会相交,进而获得对平行线概念更具体、更本质的认识。需要说明的是:平行线是刻画平面内两条直线间位置关系的几何概念。但由于受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的限制,学生还不能区别平面内直线和异面直线等概念,对“平面内”之类的述语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为了让学生正确建立平行线的概念,教材一方面引导学生联系诸如铁轨、双杠等典型实例体会平行线的特征;另一方面,注意通过练习渗透一些平行线的性质,使他们在具体的活动中不断丰富对平行线特征的感知,进而建立正确而清晰的表象,逐步建立平行线的概念。

例10教学画平行线的方法。考虑到可以用来画平行线的工具比较容易找到,且画平行线的目的是为了强化对平行线概念的认识。教材对画平行线的方法没有作具体的规定和指导,而是让学生自己想办法画一组平行线,通过展示和交流,学会画平行线的方法,并在这

一过程中加深对平行线特征的感知。

随后的“练一练”安排了3道题。第1题呈现了四组直线,要求学生从中找出相互平行的直线,巩固对平行线的认识。第2题要求学生借助方格纸的格线画出两组相互平行的直线,帮助他们进一步感知平行线的特征,体会画平行线的方法。第3题是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平行线的认识,形成必要的操作技能。

练习十五安排了13道题。第1、2题是配合例6、例7安排的。第1题要求学生找出一些平面图形中相互垂直的线段。既有利于学生巩固对垂线的认识,也有利于学生初步感知有关图形的特征。第2题呈现了一个长方形,要求学生分别量出长方形某个顶点到它对边的距离。既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点到直线的距离的认识,又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丰富对长方形特征的理解。第3~5题是配合例8安排的。第3题是一组三步混合运算式题,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巩固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第4题通过画出直线外一点到已知直线的垂直线段,并量出这一点到已知直线的距离,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点到直线距离的认识,巩固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垂线的方法。第5题是用点到直线距离的知识解决并解释过马路最短路线的问题,有利于学生进一步体会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第6、7题是配合例9、例10安排的。第6题要求学生在认识的图形中找出互相平行的线段,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平行线的认识,丰富对相关图形特征的感知。第7题引导学生通过在两条平行线之间画几条与平行线相互垂直的线段,并量一量这些线段的长度,初步发现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以丰富对平行线特征的认识。第8~13题是这部分内容的综合练习。第8题是量角的练习,重在帮助学生巩固量角的方法,形成必要的操作技能。第9题要求学生从4组直线中分别找出相交、相互垂直、相互平行的直线,帮助学生整理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第10题要求学生从垂直、平行的角度讨论常见多边形边的特征,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强化对垂直、平行等概念的理解,丰富对相关多边形特征的感知,也为以后认识这些多边形作一些准备。第11题呈现了一条直线与一组平行线相交的图形,要求学生先猜一猜图中的∠1和∠2(同位角)是否相等,再量一量。渗透了平行线的有关性质,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平行线的认识。第12题要求学生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画垂线的方法,形成相应的操作技能。第13题要求学生综合运用画垂线和平行线的方法画长方形,有利于学生进一步体会垂线和平行线的特征,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最后安排的思考题,要求学生在一个正方形内画一个点,使这个点到每条边的距离都相等。通过练习,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点到直线距离的理解,培养借助直观进行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