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育史

合集下载

《中外教育史》课程简介

《中外教育史》课程简介

《中外教育史》课程介绍一、课程背景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最早的氏族部落的教育到现代世界各国的教育体系,教育史的发展脉络清晰可见。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教育的发展历程,我们开设了《中外教育史》这门课程。

本课程将介绍世界和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制度、教育思想、教育实践以及教育变革等。

二、课程目标1. 了解中外教育的发展历程,掌握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制度、教育思想和实践;2. 培养同学们对教育史的兴趣,提高历史素养;3. 通过对中外教育史的学习,培养同学们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三、课程内容1. 古代教育:介绍世界和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教育思想和实践,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发展;2. 中世纪教育:介绍中世纪的教育制度、教育思想和实践,包括宗教教育、大学教育等;3. 近代教育:介绍近代的教育制度、教育思想和实践,包括工业革命对教育的影响、现代教育 ** 等;4. 现代教育:介绍现代的教育制度、教育思想和实践,包括全球化和信息化对教育的影响、素质教育等;5. 中国现代教育史:重点介绍中国近现代教育制度、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发展历程。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

我们将邀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授课,通过生动的案例和丰富的图片,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教育史的发展。

五、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

平时成绩将根据出勤率、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综合评定。

期末考试将采用闭卷形式,主要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六、课程意义学习中外教育史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还能为我们提供许多有益的启示。

通过学习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制度、教育思想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教育的本质和价值,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同时,学习中外教育史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中外教育史名词解释

中外教育史名词解释

“大艺”、“小艺”之分,书、数是小艺,主要是小学课程,礼、乐、射、、《书》、《礼》、《易》、《乐》、《春秋》称为“六艺”。

学在官府是对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主要体现在:①礼不下庶人,学术和教育它规定了孔子办私学的对象,是孔子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教无类”中的“类”是指“种“有教无类”的本意是在教育对象上,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华夏与华夷诸族都可以入学。

孔子有教无类的提出是针对奴隶主阶级有教有类而言的,表现在:一方面华夷诸族为异类,华夏诸族中被统治的氏族皆同教育无缘;另一方面,居统治地位的氏族内部也有森严的等到级性。

孔子冲破了这二个界线,不仅把教育及于蛮夷之邦,而且打破了“礼不下庶人”:孟子强调人性是人类所特有的本质特性,人性表现为“四心”,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下,是非之心。

这四种善端视后天“明人伦”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后世也称为“五伦”。

:设科,即根据考题的难易程度分为甲乙两科,以区别学生程度与授官职位的高低;射策即如今的抽签考试,内容侧重于对经6年,宋明帝立总明观,置祭酒,设儒道文史四科是集藏书,研究,教学为一体的机构。

始于汉文帝,在汉武帝时期得以确立,是先经考察举荐、再经考试、据考试成绩优劣选任人管的制度,是对太学养士选材的补充。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施行的一种选士制度。

具体的实施办法大致是:朝廷在州、郡设立大、小中正官,由他们人法。

这种制度施行之初,试图通过品评,客观、公正地考察人才,但是后来,中正官一职完全被世族把持,这种制度逐渐贵族化了,丧影响了教育的发展。

九品中正制的实施,是选士制度发展史上一个不可或缺的过程,对选士制度的完善是有意义的。

制度,以《三经新义》为科考的标准教材;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恢复和发展州县地方学校;恢复和创设武学律学和医学。

③崇宁是北宋教育家胡瑷在苏州、湖州讲学时采用的一种教学及教学管理方法,其主要做法是:设立经义斋和治事斋,创行分斋教学专业人才。

中外教育简史

中外教育简史

中外教育简史学习指导及形成性考核第一部分课程概述一、《中外教育史》的课程性质与特点(一)《中外教育简史》课程是教育类教育管理专业(本科)必休的一门课程,是为培养学员掌握中外教育史知识,认识中外教育发展历史规律,形成初步研究能力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中外教育简史》包括中国教育简史和外国教育简史两个部分。

它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为指导,研究中外教育在古代、近代、现代不同历史时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其内容具有历史性、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特点。

中外教育史研究主要是从宏观和发展角度把握中外教育演变的史实和线索,总结中外教育的经验和教训,吸收人类教育发展的丰富的知识和营养。

《中外教育简史》课程设置的基本要求是:使学员比较全面、简要地掌握中外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发展的基本内容,认识不同时期中外教育发展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了解中外教育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初步形成具有历史感的教育眼光,对于教育问题的较为敏感的把握能力,以及分析和比较研究教育问题的能力,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为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起到历史借鉴作用。

(二)《中外教育史》是教育学和历史学交叉性学科。

它是研究中外教育发展的历史线索和历史规律的学科。

所以,它既是一门专业史,也是一门教育学史。

也就是说,它是教育学和历史学交叉的学科,学科结构和学习方式与一般历史差不多,而学习内容则是教育领域的。

《中外教育史》的课程基本结构,从向划分,可分为中国教育史和外国教育史两大部分,可分为教育制度史和教育思想史两大部分。

教育制度史讲文教政策、教育体制、各类学校设置、教学和教育制度、学生与教师制度。

教育思想史是讲中外历国历代著名教育家,或者是教育名篇名著中的教育思想理论。

思想史和制度史有联系,但是总的来看彼此相对独立。

从纵向划分,从远古一直到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为古代,1640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近代,二战后则属于当代了。

把握住这样的总体结构,在学习时就可以更加心中有数,也有助于总体复习,总体掌握。

中外教育史课件

中外教育史课件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公元 前322年)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 学的人物”,被喻为“古希腊百科 全书式”的学者。 代表作:《政治学》《论灵魂》
吕克昂学园 主要贡献:教育阶段论;和谐发展
的教育观;百科全书式的课程设置; 普遍的公立教育和教育立法
第八节 《学记》与《雄辩术原理》 一、《学记》中的教育思想
一、性恶论与外铄说
二、教育的内容
六经
三、论教师
提倡尊师 “天、地、君、亲、师”
第四节 墨家、法家的教育主张 一、墨家功利主义的教育主张
创始人:墨子、墨翟(公元前468— 公元前376年)、宋国人, 中国古 代杰出的思想家、卓越的科学家、 躬行实践的教育家
(一)造就“兼士”的教育目的论
社会政治思想——“兴天下之利,除天下 之害” 主张建设一个民众平等、互助的“兼爱” 社会(兼相爱、交相利,即互爱互利, 利人与利他的统一)
“兼士”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
第一,“厚乎德行” 第二,“辩乎言谈” 第三,“博乎道术”
(二)功利主义的教育内容
1.古代文化知识教育 2.科学技术教育 3.逻辑学知识的传授 4.政治和道德教育
二、法家“以法为教”的教育思 想
代表人物:郑国子产、齐国管仲、魏 国李愧、卫国商鞅、韩国韩非
(一)绝对“性恶论”与教育的作用 (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 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 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 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
6.启发诱导原则
“道(dǎo)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
教学方法如下:
1.问答法 2.讲解法 “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

《中外教育史》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中外教育史》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中外教育史》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中外教育史的基本框架和发展脉络,了解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域的教育制度、教育思想以及教育改革。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历史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培养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同时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融合1.强调教育的社会功能:通过分析中外历史上著名教育家的思想和实践,引导学生理解教育的社会功能和价值,强调教育在推动社会进步和民族复兴中的重要作用。

2.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介绍中国教育史时,重点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3.培养国际视野:通过对比中外教育史,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培养他们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三、教学实施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或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教育的本质和功能,为进入中外教育史的学习做好铺垫。

2.新课讲授:按照时间顺序,系统讲授中外教育史的基本知识和重要事件。

在讲授过程中,穿插相关思政元素,如强调教育的社会价值、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

3.案例分析:选取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典型案例,如孔子的教育思想、近代中国的教育改革等,让学生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

通过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理解,同时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小组讨论与汇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准备汇报。

通过小组讨论和汇报,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5.课堂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提问。

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评价与反馈1.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思考深度等表现,给予及时的评价和反馈。

2.小组讨论评价:对小组讨论的成果进行评价,鼓励学生提出有深度的见解和建议。

《中外教育史》授课计划

《中外教育史》授课计划

《中外教育史》授课计划一、授课目标本课程将介绍中外教育史的发展历程,包括古代、近代和现代的教育制度、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中外教育的发展脉络,掌握教育的基本规律,为未来的教育实践打下基础。

二、授课内容第一部分:古代教育史1. 中国古代教育:包括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等时期的教育制度、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

2. 西方古代教育:包括古希腊、罗马、中世纪等时期的教育制度、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

第二部分:近代教育史1. 中国近代教育:包括洋务运动、维新运动、新文化运动等时期的教育改革,以及现代教育制度、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的演变。

2. 西方近代教育:包括工业革命、现代教育制度、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的演变,以及现代教育技术的出现和发展。

第三部分:现代教育史1. 中国现代教育史:包括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育改革,以及现代教育制度、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的演变。

2. 西方现代教育史:包括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以及现代教育制度、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的演变。

三、授课方式本课程将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式,结合多媒体教学工具,使授课内容更加生动有趣。

同时,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授课时间本课程共计48学时,每周2学时,共计3周。

五、授课对象本课程适合对教育史感兴趣的学生,以及对教育有深入了解需求的学生。

六、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将采用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

平时成绩将根据出勤率、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评定;期末考试将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考察学生对本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注意事项:1. 请学生按时参加课程,遵守课堂纪律,尊重授课教师和其他同学。

2. 学生应认真完成作业,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3. 本课程的学习需要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和文化素养,建议学生在学习前先进行相关准备。

4. 本课程的学习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中外教育史》课程标准

《中外教育史》课程标准

《中外教育史》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目标课程性质:《中外教育史》是教育科学的重要分支,是教育类专业的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系统掌握中外教育史的基本知识。

课程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能够了解中外教育的起源、发展、变革及现状,掌握中外教育史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并能够比较中外教育制度的异同,分析其形成原因和影响。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1. 中外教育史概述:介绍中外教育的起源、发展、变革及现状。

2. 教育制度比较:比较中外教育制度的异同,分析其形成原因和影响。

三、课程评估方式与标准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等,占总评分的30%。

考试成绩:采用闭卷考试方式,考察学生对中外教育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占总评分的50%。

课题研究报告:要求学生选择一个与教育史相关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撰写研究报告,占总评分的20%。

四、课程教材与参考资料教材:使用中外教育史相关教材和参考书籍。

参考资料:包括中外教育史相关论文及研究报告、教育博物馆展览资料及教育视频资料,以及互联网上有关中外教育史的相关资源。

五、课程学时安排本课程共计32学时,其中包括理论讲授16学时,案例分析4学时,其余学时可用于课堂讨论、学生报告等活动。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通过教师的系统讲授,帮助学生掌握中外教育史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教育案例,加深学生对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理解。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七、课程思政元素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引导学生理解不同国家教育制度的优劣和适应性,增强他们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同时,通过对中外教育史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奉献精神。

中外教育史12幼儿教育

中外教育史12幼儿教育

当代教育
当代中国教育在改革和发 展中,注重素质教育、创 新教育和国际化发展。
外国教育史概述
古代教育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教育注 重哲学、文学和修辞学, 培养公民素质。
近现代教育
近现代西方教育的特点是 个人主义、科学主义和民 主化,注重个性发展和实 用技能。
当代教育
当代西方教育在多元化、 信息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 注重创新、合作和可持续 发展。
感谢您的观看
完善国内教育体系
在国内幼儿教育体系中,应注重平衡知识传授、纪律与创造力培养 之间的关系,以培养出既具备规范意识又能独立思考的孩子。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通过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可以促进中外幼儿教育的相互了解和学习, 推动全球幼儿教育的共同发展。
05 未来幼儿教育的展望
未来幼儿教育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幼儿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教育资源不均衡、 教育方式落后、家庭教育缺失等。
中外教育史12幼儿教育
目录
• 中外教育史概述 • 幼儿教育发展历程 • 幼儿教育理念与实践 • 中外幼儿教育比较与借鉴 • 未来幼儿教育的展望
01 中外教育史概述
中国教育史概述
01
02
03
古代教育
古代中国的教育以儒家思 想为核心,注重道德教育 和人文素养。
近现代教育
近现代中国教育的特点是 吸收西方教育理念和方法, 逐步建立现代教育体系。
家庭与社区参与
强调家庭和社区在幼儿教育中 的重要角色,认为它们是幼儿
园教育的补充和支持。
幼儿教育实践
项目制学习
幼儿围绕一个主题或问题,进 行深入探究,过程中强调幼儿
的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

中外教育史时间轴对比

中外教育史时间轴对比

古代史
(—)南京国民政府的教育
1.教育宗旨与教育方针的变迁
党化教育;“三民主义”教育宗旨;“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

2.教育制度改革
大学院和大学区制的试行;“戊辰学制”的颁行。

3.学校教育发展
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抗日战争时期的学校西迁。

4.学校教育的管理措施
训育制度;中小学校的童子军训练;高中以上学生的军训;中学毕业会考。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教育
1.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形成
苏维埃文化教育总方针;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方针。

2,干部教育
干部在职培训;干部学校教育;“抗大”。

3.群众教育
4.普通教育
根据地的小学教育;解放区中小学教育的正规化;解放区高等教育的整顿与建设。

5.革命根据地教育的基本经验。

中外教育史

中外教育史

德国 1.几乎没有专门的师范机构,
英国 1.一开始几乎任何人都可以担
任教师,教会学校则一般由僧侣担任 教师。2.非国教派信徒兰卡斯特和国 教派传教士贝尔各自创立了“导生制 ”。3.枢密院教育委员会第一任主席 凯·沙图华兹。以个人名义创办了一 所旨在培训贫困儿童教学的巴特西师 范学院,也称圣约翰学院。1844年, 该学校转由全国贫民教育促进会管 理,主要致力于制造业和采矿区地区 培养师资,成为英国师范教育的开端 。
导体制
的形成
和演变 俄国 1.1649年颁布《会典》。
2.1786年,俄国颁布了第一个《国民 学校章程》。3.1802年,成立教育部 。4.1817年,成立了“宗教事务与国 民教育部”。5.1835年,沙俄政府颁 布了新的《大学规程》。6.19世纪60 年代,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 点,迫于各方面的压力,沙俄政府废 除了农奴制。
堂,高等教育也不架设贵族和上层阶 作主要是组织考试和授予学位。2.大学 洪堡德在费希特等人协助下创建了柏林
级的特权,广大资产阶级子弟拥有了 开始朝着适应资产阶级政治经济需要的 大学;教育目的是大学应该在学术研究
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2.在新大学运 方向发展。如语文成为了独立的专业, 方面有所建树,从而为国家发展创建出
传和识字教育,免费入学。4.1833年 关的知识。此外,还规定必须经过专门 堡德按照人文主义思想对各级学校进行
英国政府通过第一个工厂法。5.1870 训练,得到国家证书后,才可重任教师 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改革。5.1854年,
年教育署长W.F.福特斯提出了《初等 。2.1881年~1882年,法国教育部部长 普鲁士颁布了一个教育法案。6.1872年
俄国 1.1632年成立的基辅莫吉拉学

中外教育史

中外教育史
理学教育理论产生的原因是社会原因和思想渊源与学术背景。
(二)理学教育思想的主要特征。
理学教育思想的主要特征:以本体论为教育思想构建的基础,以道德修养为教育的惟一目的,
(三)朱熹的教育思想。
人性是善的,教育的作用是“明天理,灭人欲”。教育的阶段分为“小学”和“大学”。朱熹的读书法。
2.领会:西周的学校教育的具体内容。
(四)古希腊时期的教育
1.识记:四艺;弦琴学校;体操学校
2.领会:斯巴达教育的目的和特点;雅典教育的目的和主要特点。
3.应用:斯巴达与雅典教育特点的比较。
(五)古罗马时期的教育
1.识记:修辞学校
(一)《学记》中的教育思想。
学记是世界文化教育史上最早的一部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门著作。教育的作用、目的及地位。学校教育制度和教育管理。提出的教学原则有:教学相长;预时孙摩;长善救失;启发诱导;藏息相辅。教学方法有回答、讲解等。
(二)《雄辩术原理》中的教育思想。
作者为昆体良。教育的目的。对演说家的要求和培养。
3.应用:
书院产生的原因和教学特点。
(三)西欧中世纪时期的教育
1.识记:僧院学校;骑士教育;中世纪大学;城市学校
2.领会
(1)基督教控制下的学校类别和各自的特点。
(2)中世纪大学的历史地位。
第四章 古代教育理论发展的高峰
(三)荀况的教育思想
1.识记:荀子论学习的方法
2.领会:“性恶论”与教育的作用之间的关系;荀子的关于教师的观点。
(四)墨家、法家的教育思想
识记:墨家的教育目的;墨家功利主义的教育内容;法家的“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五)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中外教育史

中外教育史

一、填空:1、新三艺旧三艺新三艺:数学、自然科学和外语旧三艺:文法,修辞,雄辩术(古希腊)2、四书五经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3、各教育家及创办的学校名称孔子、孟子、荀子。

--儒家的,强调仁、爱、礼。

韩非子。

--法家的,强调强制力。

老子、庄子。

--道家的,强调无为而治。

董仲舒。

--汉代改良后的儒家。

强调大一统思想。

万木草堂1891年长兴里;时务学堂1897·10长沙,熊希龄、陈宝箴、黄遵宪、梁启超、谭嗣同创办;爱国女学与爱国学社 1902蔡元培、章太炎;通州师范1903年创办王国维、日籍教师等10余人任课南开学校 1904年,1907年改称“南开中学堂”, 1919年成立大学部复旦公学1903年马相伯 1917年更复旦大学集美学校等浙江大学竺可桢任校长二、选择、判断、名词解释:文教政策:焚书坑儒、兼容并包(蔡元培)、思想自由夏—重武文字;商—重神,先鬼,后礼,占卜,乐教;西周—资料来源,重礼、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礼的宗法性,森严的等级制,学在官府,官师合一,政教合一。

春秋:中原问鼎,官学衰败、士人下移。

东周文教政策的特点:文化多元,用士养士,百花齐放。

汉代:1.黄老之术(百家争鸣余绪、大趋势、帝王要素)2.独尊儒术(刘邦不重儒,置五经博士、兴办太学、改革选士制、尊孔、厘订古籍)魏晋南北朝:多元与变幻的文教政策1.儒术独尊的破产2.佛教的传播与观念更易3.道教的回应性发展与玄学滥觞。

隋唐:一、文明开放的文教政策(一)重振儒术的主导原则1.尊孔封文宣王;弟子亦册封2.立孔庙国子监立庙,中央官学立牌位3.重知识重人才28学士4.整理儒家经典五经定本(颜),五经正义(孔)(二)兼容佛道玄的宽松态度宋:重文国策的强化1.重文国策2.尊孔崇儒儒家伦理纲常的地位。

至圣文宣王,拜谒孔庙3.崇道抑佛4.弘扬理学理学以儒为基本,结合道家的独立意识和佛教精巧的思辩性元:元重武轻文(宗教宽容、人分四等、遵用汉法重程朱)明清:极端专制的文教政策1、文治为重——“世治宜用文。

中外教育史的收获与体会

中外教育史的收获与体会

中外教育史的收获与体会
中国的教育史可以看做是一部具有悠久历史的百科全书,里面列有
我国漫长而又艰辛的学术之路和发展过程。

中国的教育史追溯到西汉,历经两千多年的沧桑,由儒家以及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引领,有着非常
丰富的历史经验和智慧。

而外国教育史也总结了世界各地的传统文化
思想,以及来自不同国家的不同教育理念的发展过程。

比较中外教育史,收获大有不同。

首先是理论上的收获,细读中外教
育史,可以提炼中外各种教育思想,领略其宗教文化的底蕴,深入洞
悉学理论与教育模式,从中汲取智慧,完善和重构自身的认知。

其次
是实践上的收获,中外教育史可以指导实践教育,从中学习到古今名
师的教育技巧,总结优秀的教学流程与经验,积极借鉴,创新教育,
实现教育教学进步。

总而言之,研究中外教育史,收获丰富,能够帮助我们开阔视野,把
握发展趋势,掌控实践教育的本质,助力教育的实现实现真正的终身
发展。

中外教育史

中外教育史

中外教育史一、中国古代教育(一)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1.学校萌芽的传说2.西周的教育制度“学在官府”;大学与小学;国学与乡学;家庭教育3.“六艺”教育(二)私人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基1.私人讲学的兴起与诸子百家私学的发展2.齐国的稷下学宫3.孔丘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创办私学与编订“六经”;“庶、富、教”、“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与教育作用和地位;“有教无类”与教育对象;“学而优则仕”与教育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行并重;道德教育;论教师;历史影响4.孟轲的教育思想思孟学派;“性善论”与教育作用;“明人伦”与教育目的;“大丈夫”的人格理想;“深造自得”的教学思想。

5.苟况的教育思想荀况与“六经”的传授;“性恶论”与教育作用;以“大儒”为培养目标;以儒经为教学内容;“闻见知行”结合的学习过程与方法;论教师6.墨家的教育思想“农与工肆之人”的代表;“素丝说”与教育作用;以“兼士”为培养目标;以科技和思维训练为特色的教育内容;主动、创造的教育方法7.道家的教育思想“法自然”与教育作用;“逍遥”的人格理想;提倡怀疑的学习方法8.法家的教育实践与思想“人性利己说”与教育作用;禁诗书与“以法为教”;禁私学与“以吏为师”9.战国后期的教育论著《大学》;《中庸》;《学记》;《乐记》(三)儒学独尊与读经做官教育模式的初步形成 1.“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2.太学、郡国学与鸿都门学3.察举制度4.董仲舒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对贤良策》与三大文教政策;论人性与教育作用;论道德教育。

5.王充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对谶纬神学的批判关于教育作用与培养目标论学习(四)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善1.魏晋南北朝官学的变革西晋的国子学;南朝宋的“四馆”与总明观2.隋唐时期教育体系的完备文教政策的探索与稳定;政府教育管理机构和体制的确立;中央和地方官学体系的完备;私学发展;学校教育发展的特点3.科举制度的建立科举制度的萌芽与确立;科举考试的程序、科目与方法;科举制度与学校教育的关系;科举制度的影响。

中外教育史教学大纲内容

中外教育史教学大纲内容

有关“中外教育史”的教学大纲内容有关“中外教育史”的教学大纲内容如下: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1.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教育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主要探讨中国与外国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的产生、变革和发展,揭示其规律。

2.课程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与外国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的产生、变革和发展轨迹及其演变规律的知识;树立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发展观,形成批判的思维品质,具备初步的教育史研究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鼓舞学生创建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科学的自信心,激励学生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1.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中国教育史和外国教育史两大部分。

中国教育史部分主要探讨中国古代教育制度、教育思想、教育实践和教育家等方面的内容;外国教育史部分主要探讨西方古代教育、中世纪教育、文艺复兴时期教育、近代教育和现代教育等方面的内容。

2.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掌握中国与外国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的基本内容,理解其产生、变革和发展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分析其特点和影响。

同时,要求学生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改革和教育家的思想和实践,理解其对当时社会和后世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

2.教学手段: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包括PPT演示、视频展示等,以提高教学效果。

四、考核方式与标准1.考核方式:本课程采用闭卷考试和平时成绩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程度;平时成绩主要考查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考核标准:本课程的考核标准主要包括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分析问题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等方面。

具体标准根据学校和课程要求而定。

五、教学资源与推荐读物1.教学资源:本课程提供相关的教材、参考书目和在线资源等,供学生参考和学习。

2.推荐读物:推荐一些与本课程相关的经典著作和学术论文,供学生深入学习和研究。

中外教育史(中国史部分1-1)

中外教育史(中国史部分1-1)
9
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先驱,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七十二,便是 著名的七十二贤。七十二人中有很多为各国高官栋梁。又为儒家学派延续了辉煌。
孔子政治思想核心是“礼” 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 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 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 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 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 施之于民,实际上已打破了传统 的礼不下庶人的信条,打破了贵 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 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 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 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 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 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 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 由于孔子保守的政治态度, 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 因此,他在对待经济制度的 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 改革也反映了保守的思想。 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3
PART 1
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
教育的起源和学校的萌芽 西周的教育制度 六艺教育
4
一、教育的起源与学校教育的建立
1 教育的起源和原始的教育
• • • • •
生产劳动的教育 生活方式的教育 原始宗教的教育 原始艺术的教育 体格和军事训练
2 学校的萌芽 • 学校产生的条件 • 成均和庠都是原始社会末期开展多种活动的 机构,教育活动也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
14
孟子思想对当今的影响
孟子的主要思想就是:仁、义、善。孟子的经历和孔子差不多,都是周游列国,去
宣传自己的思想,但是因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这条建议不被大部分的君 王所接受,这样的状况保持了很长的一段时间。虽然是这样,但是这样的理念毕竟是有
利于国家的发展,好的建议终究会被采纳。而也就是这样,现在我们国家的发展和建设

中外教育史重点内容

中外教育史重点内容

第一章从非形式化教育向形式化教育教育的转变一、教育的起源学说:代表人物、内容、局限性1、神话起源说:主要观点是由人格化的神所创造,其目的是体现神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

2、生物起源说:代表人物是法国的利托尔诺,英国的沛西、能;主要观点是,教育起源于动物的本能,尤其是高等动物,生来就具备一种由遗传而得的潜在的教育能力,从而使后代能持续地维持下去。

评价为把动物的本能等同于教育,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3、心理起源说:代表人物为美国的孟禄,主要观点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人的无意识模仿,而此种无意识的模仿不是习得性的,而是遗传性的;评价为把教育看成简单的模仿,没有认识到教育的目的性。

4、劳动起源说:主要观点为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形成的,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劳动实践之中;评价为提供了理解教育起源和教育性质的一把“金钥匙”。

二、远古时期非形式化教育的实施(教育性质、学习内容、学习形式)三、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1、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

2、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容,包容多种方面。

3、教育活动在生产生活种进行。

4、教育的手段局限于言传身教。

5、男女教育有区别,根源在于分工。

6、教育还没有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

四、世界早期学校的基本概况(古代埃及、古代两河流域、古代印度)五、夏商周学校的基本类型(尤其是西周—小学和大学)六、西周学校教师的特点(官师合一)七、六艺教育的内容八、斯巴达和雅典教育的基本概况、斯巴达和雅典教育的异同(简答)不同点:(1)政府对教育的态度不同:以农业国、实行奴隶主阶级专制政治的斯巴达,采取严格的集权领导,把儿童视为国有;政府官员及社会成年人对青少年履行监管的义务,青少年必须服从;教育开支由国家负担,青少年免费接受教育。

而商业发达,实行奴隶主阶级民主政治的雅典,对教育则采取放任政策,把教育子女视为家庭的职责,为孩子选择合适的学校,并交纳学费,都是家长应尽的职责。

(2)培养目标不同:斯巴达统治者对内施行暴政;对外则实行防御、侵略政策,以训练勇敢善战的士兵为重任,女子也不例外。

《中外教育史》课程思政元素

《中外教育史》课程思政元素

《中外教育史》课程思政元素一、课程介绍《中外教育史》是一门涵盖中外教育发展历程、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实践等多方面内容的课程。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中外教育的发展历程,掌握教育思想、制度和实践的演变规律,培养学生对教育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其综合素质。

二、思政元素1. 爱国主义教育在讲解中国教育史时,要强调中国教育的辉煌历史和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关注当前中国教育的现状和问题,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 道德品质教育在讲解中外教育家和教育思想时,要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例如,孔子提倡的“仁爱、诚信、礼义”等道德观念,对现代教育仍有重要指导意义。

3. 法治意识教育在讲解教育制度时,要强调法律法规在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例如,西方国家的教育法制建设对保障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引导学生关注教育法治建设,增强其法治观念。

4. 实践创新教育在讲解中外教育实践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例如,现代教育的技术化、信息化趋势,要求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具备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三、教学方法1.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围绕教育话题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

2. 案例分析:结合中外教育史上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其背后的教育思想和制度因素,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分组研究某一时期或某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制度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交流能力。

4. 课外拓展:鼓励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参观访问等方式,深入了解中外教育的历史和现状,拓宽其知识面和视野。

四、总结《中外教育史》课程是一门具有丰富思政元素的课程,通过讲解中国教育史、中外教育家和教育思想、教育制度和实践等内容,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道德品质、法治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在课程改革上,取消了忠君、尊孔的课程,增加了自然科学和生产技能的内容;
(5)改进了教学方法。
2、赫尔巴特关于道德训练的观点。
赫尔巴特认为,训练是培养道德品质不可缺少的过程,依据赫尔巴特的看法,管理是造成学生遵守秩序的精神,保证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学是通过提供观念塑造儿童的心灵,培养道德观念。而训练则直接在儿童情感上发生作用,使道德愿望变为行动,道德力量更加持久、顽强和坚定。实施训练应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以及儿童日常生活中,培养儿童善良的感情和道德行为习惯。
(2)这一学制有三方面的内容:①作为指导原则的“七项标准”,即:发挥平民教育精神;注意个性之发展;力图教育普及;注重生活教育;多留伸缩余地,以适应地方情形与需要;顾及国民经济力;兼顾旧制,使改革易于着手。②“六三三”分段的学校系统,即初级小学四年(从6岁开始) ,高级小学二年,初级中学三年、高级中学三年;大学四至六年。③四项附则,即:为使青年个性易于发展,得采选科制;为适应特殊之智能,对于天才者之教育应特别注重,其修业年限得变通之;对于精神上或身体上有缺陷者,应施以特殊教育;对于年长失学者,应施相当之补习教育。
二、简答题
1、壬子癸丑学制与癸卯学制相比有哪些进步?
1912年至1913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王子癸丑学制,是近代资产阶级对封建教育的第一次系统的改革,它与癸卯学制相比。有很大进步:
(1)它缩短了教育三至四年,使教育易于普及;
(2)取消了奖励毕业生科举出身的制度,消除了科举制度的阴魂;
(3)女子教育取得了一定地位,初等小学男女同学,中等以上学校专门设立女校;
4.《教育论》:是英国近代教育家斯宾塞的教育代表作,由《智育》、《德育》、《体育》和《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四篇教育论文组成;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完美的生活做准备”。
5.公学:英国由公众团体集资兴办,以培养一般公职人员为教育目的,后来发展成为为贵族、教士、资产阶级子女设立的私立、寄宿、以升学为宗旨的中等学校。它的设施、师资、教育质量要比一般的文法学校要好,收费更高,为英国培养了不少政治经济领袖人才,以天才教育相标榜。
2.“苏格拉底法”:也称“助产术”,是苏格拉底创立的一种师生共同探讨和交流的对话教学方法。苏格拉底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传授现成的知识,而是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学会思考,自己得出结论。苏格拉底法包括三个步骤:(1)讽刺即连续的诘问使学生认识到自己认识中的错误;(2)归纳下定义,使学生掌握明确的定义;(3)助产术法和发现法的萌芽。
3.实科中学:德国18世纪初出现的一种既具有普通教育性质,又具有职业教育性质的新型学校。它重视近代科学知识和实用知识的传播。
4.双元制:是德国独具特色的一种职业教育的模式。这种模式规定每周有3天半至4天时间在企业里学习实际知识,1天到1天半时间在职业学校里学习理论知识,3年或3年半时间完成职业教育。
道德训练的方法与儿童管理和教学有相似之处,但又有其特点。具体有:
(1)陶冶。所谓陶冶,即逐渐地对儿童的心灵和感情施加影响,而不是采取压制手段。
(2)赞许和谴责。当儿童遵守行为规则时,教育者给予他应得的赞许,使之产生快乐的情感。赫尔巴特认为,这是"训练的优美艺术",应多加运用。相反,当儿童不听训话时,则要进行谴责。
2.庚款留学:是美国为加强对华影响,国会通过将庚子赔款剩余部分本息退换中国,作为中国选送学生留学美国和创办清华学校的费用。1924年又退还全部庚款用于“发展中国教育文化事业”。
3.智者:又称诡辩家,是西方最早的职业教师,产生于古希腊教育发展的古典时期;他们积极参加城邦的政治和文化生活,以传播和传授知识获得报酬;他们对西方文化,特别是对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中外教育史》复习资料1
一、名词解释
1.虚壹而静
2.庚款留学
3.智者
4.《教育论》
5.公学
二、简答题
1、壬子癸丑学制与癸卯学制相比有哪些进步?
2、赫尔巴特关于道德训练的观点。
三、论述题
试评1922年学制产生的背景、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虚壹而静:是荀子关于学习态度的主张,强调学习要专心有恒。所谓“虚”,就是不要先入为主。所谓“壹”,就是不能一心二用。所谓“静”,就是头脑要清醒。
《中外教育史》复习资料2
一、名词解释
1.《学记》:
2.“苏格拉底法”:
3.实科中学:
4.双元制:
5.三纲领八条目:
二、简答题
1.简述延安时期的具体文教政策。
2.为什么说英国教育长期具有双轨的性质?
三、论述题
1.试述私学产生的原因及其对教育发展的贡献。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学记》:是我国战国中期的一本教育专著,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教育论著。它对先秦时期的教育和教学第一次从理论上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总结。
(3)良好的健康状况,能使训练产生充分的效果,而在健康不良的情形下,就不能有什么训练。
三、论述题
试评1922年学制产生的背景、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1)背景主要是:一是由于经济、政治、社会的发展,要求教育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而临时政府的学制已不能适应当时经济发展的需要;二是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在批判传统封建教育的同时,要求实现教育上的民主和平等,要求发展个性、尊重人格,而美国的学制改革及当时正在中国发生重大影响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潮,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这一社会需求。1922年9月,教育部顺应形势,召开全国学制会议,公布了《学校系统改革案》,即“壬戌学制”。
(3)新学制在以下方面体现了进步性:①缩短了小学年限,有利于初等教育的普及;②延长了中学年限,有利于提高中等教育水平,中学分两段提高了办学的灵活性,也有利于中学普及;③取消大学预科,有利于大学集中力量进行专业教育和科学研究;④在中学实行选科制和学分制,兼顾学生升学和就业。“六三三”制的基本结构,符合现代教育的要求,故被一直延续下来。但是有些方面不大适应中国国情,实施起来有很大困难,后来又作了些调整。
5.三纲领八条目:这是南宋朱熹归纳出来的《大学》中所提出的关于大学教育的纲领和目标。所谓“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体现了儒家修已治人的理想目标。所谓“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个步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