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物理实验100例
必刷12 压强-备战2020年中考物理必刷实验题100例(原卷版)
![必刷12 压强-备战2020年中考物理必刷实验题100例(原卷版)](https://img.taocdn.com/s3/m/fa040f6e9b89680202d82523.png)
必刷12 压强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例63.(2019·湖北省鄂州市)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中,某小组同学利用小桌、砝码、海绵等物品在水平桌面上进行探究。
(1)实验中用______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采用了转换法。
(2)比较甲、乙两图的实验可以得出_______;比较丙图和___图,可以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本实验还采用了__________的研究方法。
液体压强例64.(2019·山东省济宁市)小明跟着爸爸去游泳,站在齐胸深的水中,感觉呼吸略微有些困难,越往深处感觉越明显,由此激发了他想研究水的压强特点的想法。
(1)图中是小明利用底部和侧壁套有橡皮膜的玻璃管倒入水后的实验现象,由此可说明_____(2)下表是小明利用U形管压强计探究水内部压强时的几组数据。
根据表中的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序号深度/cm 橡皮膜方向 压强计左右液面高度差/cm 15 朝上 4.9 25 朝下 4.9 35 朝侧面 4.9 410 朝侧面 9.7 5 15 朝侧面 14.6①比较前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②比较序号_____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水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早在1648年,物理学家帕斯卡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如图所示。
结果,他只用了几杯水,就把木桶撑破了。
此实验不仅证明了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还由此说明了液体的压强与_____无关(4)我国第一艘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是目前世界上下潜能力最强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
当蛟龙号潜水器下潜到7000m 深度时,所受海水的压强为_____Pa (g 取10N/kg,p 海水=1.03×103kg/m 3)。
例65.(2019·山东省枣庄市)如图是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装置。
(1)压强计上的U 型管_____(选填“属于”或“不属于”)连通器。
物理小实验100例简单
![物理小实验100例简单](https://img.taocdn.com/s3/m/0c861c14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f2.png)
物理小实验100例简单以下是100个简单的物理小实验:1. 钢球下落实验2. 测量弹簧常数实验3. 用绳子制作简易重力摆实验4. 利用磁铁展示磁力实验5. 研究光线折射的实验6. 制作简易电池实验7. 比较不同材料的热导率实验8. 利用杯子和水演示大气压力实验9. 观察燃烧物体的火焰颜色实验10. 制作简易氢气实验11. 测量物体的密度实验12. 探究声音传播的实验13. 研究力的合成实验14. 制作简易太阳能水加热器实验15. 观察物体在不同表面的摩擦力实验16. 利用空气球演示静电实验17. 利用简易望远镜观察星星实验18. 探究材料的电阻实验19. 制作简易电机实验20. 测量物体的弹性势能实验21. 观察波浪的干涉实验22. 探究磁力对电流的作用实验23. 利用平面镜产生倒立图像实验24. 探究电容器的充放电实验25. 研究光的折射率实验26. 利用简易电路制作报警器实验27. 制作简易电磁铁实验28. 探究力的平衡实验29. 制作简易风力发电机实验30. 测量物体的热容量实验31. 观察水的蒸发实验32. 研究音叉的共鸣实验33. 制作简易电火花实验34. 测量物体的质量实验35. 探究轮子和轴的关系实验36. 利用简易电路制作电报机实验37. 研究波长和频率的关系实验38. 观察物体在不同液体中的浮力实验39. 利用玻璃棱镜分解光实验40. 制作简易太阳能风扇实验41. 探究磁感应强度和导体长度的关系实验42. 测量物体的弹簧振动周期实验43. 研究光线反射的实验44. 观察物体在不同形状的容器中的浮力实验45. 利用简易电路制作温度传感器实验46. 探究电磁感应实验47. 制作简易湿度计实验48. 观察物体在不同液体中的溶解度实验49. 利用简易电路制作雷达实验50. 制作简易太阳能焦炉实验51. 研究反射镜的实验52. 测量物体的声速实验53. 探究电路中电阻和电流的关系实验54. 观察水的沸腾实验55. 制作简易电子琴实验56. 研究密度和浮力的关系实验57. 利用凸透镜放大图像实验58. 探究电容器的储能实验59. 观察物体在不同表面的反射实验60. 制作简易太阳能车实验61. 测量物体的地球重力实验62. 研究电阻和电压的关系实验63. 探究光的干涉实验64. 利用简易电路制作水位报警器实验65. 制作简易火焰传感器实验66. 观察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浮沉实验67. 研究机械波的传播实验68. 探究电流和磁场的关系实验69. 制作简易滑轮实验70. 测量物体的功率实验71. 观察不同液体中的表面张力实验72. 利用简易电路制作声音传感器实验73. 研究放大器的放大倍数实验74. 探究电感和电流的关系实验75. 制作简易迷之音响实验76. 测量物体的摩擦系数实验77. 观察物体在不同温度下的膨胀实验78. 利用简易电路制作LED灯实验79. 探究空气中的污染物质实验80. 制作简易隐形墨水实验81. 研究振荡器的振幅实验82. 测量物体的电势差实验83. 观察物体在不同高度下的重力实验84. 利用简易电路制作电子骰子实验85. 探究光的衍射实验86. 制作简易风力灯实验87. 测量物体的压强实验88. 观察物体在不同温度下的电阻实验89. 利用简易电路制作发电机实验90. 研究导体和电场的关系实验91. 探究二极管的导通特性实验92. 制作简易磁悬浮实验93. 测量物体的电动势实验94. 观察物体在不同角度下的投影实验95. 利用简易电路制作电子琉璃虫实验96. 探究水的污染实验97. 制作简易静电发电机实验98. 研究直流电源的输出电压实验99. 测量物体的电流实验100. 观察物体在不同形状的磁场中的运动实验。
物理实验(1)
![物理实验(1)](https://img.taocdn.com/s3/m/2987b81c6edb6f1aff001fc6.png)
传感器一单项选择题1、传感器的种类多种多样,其性能也各不相同,空调机在室内温度达到设定的稳定后,会自动停止工作,其中空调机内使用了下列哪种传感器( C )。
A.生物传感器B.红外传感器C.温度传感器D.压力传感器2、电阻传感器进行温度测量时,为了消除或减少引线电阻的影响,通常采用( C )。
A、文氏电桥法B、双线制连接法C、三线制连接法D、混合连接法3、在下列元件中不属于光电元件的是 ( A )。
A、光纤B、光敏电阻C、光电池D、光敏晶体管4、DVD影碟机、电视机等电器中都有一个传感器,这个传感器可以接收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信号,并能够把所接收到的红外线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下列装置中和上述传感器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 A )。
A.空调机接收遥控信号的装置B.楼道中照明灯的声控开关C.烟雾传感器(气敏化学传感器)D.冰箱中控制温度的温控器5、半导体热敏电阻随着温度的上升,其电阻率( B )。
A.上升 B.迅速下降C.保持不变D.归零6、下列传感器可用于医疗上-100℃~350℃温度测量的是( C )。
A.热电偶 B.金属辐射式C.热电阻D.体温计7、信号传输过程中产生干扰的原因是( D )。
A.信号缓慢 B.信号快变C.信号是交流的D.干扰的耦合通道8、如上图是一火警报警器的部分电路示意图.其中R2为用半导体负温度系数热敏材料制成的传感器,电流表为值班室的显示器,a、b之间接报警器.当传感器R2所在处出现火情时,显示器的电流I,报警器两端的电压U的变化情况是( D )A.I变大,U变大B.I变大,U变小C.I变小,U变大D.I变小,U变小9、如图所示,R、R2为定值电阻,L为小灯泡,R3为光敏电阻,当照射光强度增大时( C )A.电压表的示数减小B.R2中电流增大C.小灯泡的功率增大D.电路的路端电压增大10、家用电热灭蚊器中电热部分的主要部件是PTC元件,PTC元件是由酞酸钡等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电阻器,其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由于这种特性,PTC元件具有发热、控温两功能!对此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通电后其功率保持不变B.通电后其功率先减小后增大C.当其产生的热量与散发的热量相等时。
100个高中物理趣味实验
![100个高中物理趣味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944356dc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49.png)
100个高中物理趣味实验1. 空气漏斗2. 球与滑板3. 滑轮组4. 原子固定架5. 简易望远镜6. 雾化器7. 弹簧振动测试8. 分光镜的运用9. 电动力加速器的使用10. 三种物质的密度比较11. 谐振12. 弹簧时间13. 波浪模拟14. 半导体15. 反射16. 超声波测量17. 重量轻轻地挥舞18. 火箭运动19. 角动量20. 热能转换21. 热传递实验22. 锡箔船23. 电线组织24. 透镜实验25. 摆动测量26. 半导体激光器27. 电动泵实验28. 音叉测量实验29. 波浪干涉30. 摩擦力测量实验31. 万有引力32. 声音测量实验33. 运动实验34. 电流实验35. 弹性实验36. 机械势能转换实验37. 热能实验38. 动量实验39. 电流测量实验40. 摩擦力实验41. 活塞和压缩气体42. 棒和弹簧43. 摩擦系数实验44. 反向吹气构造45. 弹簧实验46. 单摆实验47. 声波实验48. 热传导实验49. 磁力实验50. 强制指向实验51. 热容量实验52. 动量定律实验53. 麦克斯韦轮轨道分析实验54. 电学实验55. 凸透镜实验56. 热辐射实验57. 光波实验58. 测压实验59. 摆实验60. 电动力实验61. 光的折射实验62. 热扩散实验63. 磁场实验64. 引力和重力实验65. 投影机实验66. 磁感线实验67. 波速实验68. 压强测量实验69. 摆杆实验70. 电磁感应实验71. 自由落体实验72. 闪光灯实验73. 散热实验74. 两个电场实验75. 摩擦力学实验76. 磁性物质实验77. 动态平衡实验78. 棒实验79. 感应实验80. 火焰根据实验81. 摩擦抵抗实验82. 声速实验83. 混合气体实验84. 滚动摆实验85. 磁通量实验86. 力和能量实验87. 静电实验88. 磁场力和电场力实验89. 爆炸实验90. 磁扭矩实验91. 压力实验92. 电光源实验93. 光的干涉实验94. 海绵实验95. 高阻抗检测实验96. 引力对质量的影响实验97. 地声波实验98. 磁光效应实验99. 自然光的偏振实验100. 地球磁场实验。
初中物理家庭电路物理实验
![初中物理家庭电路物理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73c3337a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6a.png)
初中物理家庭电路物理实验家庭电路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之一。
为了更好地理解家庭电路的工作原理,老师安排了一次有趣的物理实验。
这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简单的电路搭建,来探索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实验一:串联电路我们首先搭建了一个串联电路。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电流在串联电路中是相同的,而电压则会分别降落在不同的电阻上。
我们用一个电流表来测量电流的大小,发现在串联电路中,无论是在电源的前面还是后面,电流的数值始终保持一致。
这是因为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可以流动,所以电流大小是恒定的。
实验二:并联电路接下来,我们搭建了一个并联电路。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在并联电路中,电压是相同的,而电流则会分别分流到不同的电阻上。
同样使用电流表来测量电流,我们发现在并联电路中,电流的数值在不同的电阻上是不同的,但总和等于电源提供的电流大小。
这是因为在并联电路中,电流有多个路径可以流动,所以电流会分流到各个电阻上。
实验三:混合电路为了更好地理解家庭电路,我们还搭建了一个包含串联和并联电路的混合电路。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在混合电路中,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共同作用。
电流在串联部分是相同的,而在并联部分则会分别分流到不同的电阻上。
这样,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得到了进一步的验证。
通过这次家庭电路的物理实验,我们对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我们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亲自体验了电路中的物理现象。
这次实验让我们感受到了物理的魅力,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家庭电路为我们带来的便利和舒适。
希望今后我们能够继续进行这样有趣的物理实验,不断探索科学的奥秘。
初中物理小实验100例
![初中物理小实验100例](https://img.taocdn.com/s3/m/afa919f3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5e.png)
引言概述初中物理小实验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动手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通过实验可以直观地观察和验证物理规律,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和热爱。
本文将介绍100个有趣且实用的初中物理小实验,旨在帮助学生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并培养实验动手能力和科学精神。
正文内容一、力学实验1.测量自由落体加速度:使用自由落体实验装置测量物体下落时间,并计算加速度。
2.研究水平面上的运动:通过调节斜面角度,观察物体在水平面上的运动情况,并分析力的作用。
3.摆锤实验:通过改变摆锤的质量和摆长,观察摆锤的周期变化,并进行相关计算。
4.弹簧实验:探究弹簧的弹性系数,通过加重法和拉伸法测量弹簧的伸长量。
5.动量守恒实验:利用弹性碰撞实验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并计算碰撞物体的速度。
二、热学实验1.测量物体的热量:使用热量计测量物体的热量变化,并计算热量容量。
2.研究热传导:通过热传导实验装置,观察不同材料的热传导情况,并探究热传导的规律。
3.探究气体的压力:利用气体法则装置,调节气压,观察气体的容积和压力的关系,并进行相应计算。
4.水的沸腾点实验:通过改变海拔高度,观察水的沸腾点的变化,并分析影响因素。
5.物体的膨胀实验:观察不同材料的膨胀情况,探究热胀冷缩的原理,并进行相应计算。
三、光学实验1.测量光的折射率:利用光的折射实验装置,测量不同材料的折射率,并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2.研究光的反射:通过反射实验装置,观察光的反射规律,并进行相应计算。
3.研究光的折射:通过折射实验装置,观察光的折射规律,并进行相应计算。
4.研究光的散射:利用散射实验装置,观察光的散射现象,并分析散射的原理。
5.探究光的干涉和衍射:通过干涉和衍射实验装置,观察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并进行相应计算。
四、电学实验1.测量电阻:通过安培表和伏特表,测量电阻的大小,并进行电阻的串并联计算。
2.探究电流对磁场的影响:利用电流感生磁场实验装置,观察电流对磁铁和电磁铁的影响,并进行相应计算。
家庭物理实验100例
![家庭物理实验100例](https://img.taocdn.com/s3/m/8eb54863647d27284b73518c.png)
小学生科学小实验100例“开水养鱼”“水中电灯”“绿枝化妆”“绿叶爱心”“蛋壳成了顶天柱”……这些名字就是否引起您十分得好奇心?如果告诉您,这都就是些实验得名称,您就是否想立即动手,亲自操作,到科学世界去探索?本书介绍得100个科学小实验可以带您去探索大自然得奥秘。
植物就是怎样生长得,动物就是怎样生活得,静电就是怎样产生得,柠檬汁如何点亮灯炮,一张普通得白纸怎样才能承受一个灭火器得重量……本书将指导您如何动手动脑,去找到这些问题得答案。
请注意,这些答案蕴藏在有趣得科学小实验中,您得亲自参与无比重要!探索大自然得奥秘就是一个充满乐趣得过程,只有亲自参与,您才能享受其中得乐趣——您得亲自参与无比重要!这100个小实验所用得材料大多都就是家庭必备得物品,您完全可以独自完成。
比如家里得调味品柠檬汁加上一点儿发酵粉,就可以做成汽水;比如把一个鞋盒子做成迷宫,把土豆放进去,可以让土豆在里面走迷宫……有些实验需要讲求操作方法,您得耐心地重复多次才能成功。
有些实验需要较长得时间,您必须用三天五天甚至半个月得时间才能成功。
有几个实验有一定得危险性,您需要成年人得帮助。
做这些实验,除了能增长您得科学知识,还能丰富您得生活。
在科学实验中生活,多么有创意得生活!您不就是经常为作文没有什么东西好写而苦恼吗?那么,请您动手做几个小实验,将您得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记录下来,您就能写出好文章。
您可以写下自己得成功,也可以写出自己得失败;您可以写出一帆风顺得喜悦,也可以记下多次实验失败得苦恼;您可以写自己就是怎样设计实验方案得,您也可以写自己得新发现……“我手写我心”,写出您心所思,这就是作文得全部奥秘。
好了,您已经急不可待了,就是吗?那么,就请您动手吧!愿这100个实验给您带来无穷得乐趣。
第一章柔情水科学理开水养鱼您需要:水试管(或比较长得玻璃杯)酒精灯小鱼这样做:在试管或比较长得玻璃杯中盛大半杯水,往水里放几条小鱼,把试管倾斜地固定好,使水刚好到杯口得位置(如图)。
初中物理小实验100例(一)
![初中物理小实验100例(一)](https://img.taocdn.com/s3/m/3f279c15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6d.png)
初中物理小实验100例(一)引言概述:本文介绍了初中物理教学中的100个小实验,旨在帮助初中生们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物理原理,培养实验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这100个小实验涵盖了力学、光学、热学、电学等多个物理学科的基础知识,每个实验都简单易懂,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
正文:一、力学实验1. 测量物体的质量:使用天秤或弹簧秤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并绘制质量与重力的关系曲线。
2. 研究力的作用效果:通过推、拉、扭等操作,观察物体的移动和形变,并分析力对物体的影响。
3. 探究力的平衡:使用浮力秤或万能秤,研究不同力的平衡条件,并解释力的合成和分解。
4. 研究摩擦力:使用倾斜面和不同材质的物体,观察物体在不同条件下滑动的现象,研究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5. 测量速度和加速度:利用斜面和滚动物体,通过计时和测量距离的方法,计算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
二、光学实验1. 研究光的传播:利用光源和投影屏幕,观察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现象,了解光的传播特性。
2. 探究光的折射:使用玻璃棱镜或水中不同物体,观察光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现象,研究光的折射定律。
3. 研究光的散射:使用悬浮的尘埃、烟雾等物质,观察光的散射现象,并解释光的颜色和光的波长的关系。
4. 测量光的速度:通过测量光的传播时间和距离,计算光的速度,并了解光的速度与介质的折射率的关系。
5. 利用凸透镜成像:使用凸透镜和物体,观察成像情况,并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和物距的关系。
三、热学实验1. 探究热传导:使用金属棒或不同物质,观察热能的传导现象,并研究导热性能的差异。
2. 测量温度变化:使用温度计或热敏电阻,测量物体在不同条件下的温度变化,了解物体的热传导规律。
3. 研究物体的热膨胀:通过测量金属条或其他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线膨胀或体膨胀,了解物体的热膨胀性质。
4. 探究热量的传递方式:通过烧烤棉花、烧水等实验,观察和研究热量的辐射传递和对流传递。
5. 测量热容和热升降:使用热容器和蓄热材料,测量物体的热容和研究热量的升降规律。
生活中的物理实验
![生活中的物理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53aff436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0a.png)
生活中的物理实验
生活中处处都是物理实验的体现,我们常常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
现象来理解物理规律。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水的沸腾和凝固来理解热力学的规律,通过自行车的运动来理解牛顿力学的规律,通过声音的传播来理解声学的规律等等。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验来观察和理解物理规律。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观察水的沸腾和凝固的过程。
首先,我们将一些水倒入一个容器中,然后将容器放在火上加热。
当水温达到100摄氏度时,我们可以观察到水开始沸腾,水分子开始蒸发成水蒸气。
当我们将火关闭后,水蒸气会冷却凝结成水,这就是水的凝固过程。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观察牛顿力学的规律。
比如,我们可
以通过推动自行车来观察牛顿第一定律的作用。
当我们推动自行车时,自行车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的体现。
当我们用力刹车时,自行车会减速停下,这就是牛顿第二定律的体现。
通过这些简单的实验,我们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物理规律,并且可以将这些规
律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
物理实验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还可以激发我们对科学的兴趣,让我们更加热爱科学。
生活中处处都是物理实验,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和理解这些规律吧!。
冷水烧开水物理实验
![冷水烧开水物理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19465b3f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ab.png)
冷水烧开水物理实验前言有些时候,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会听到或提到类似于“冷水煮开水”这样的事情。
这似乎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但是它却蕴含着许多有趣的物理学原理。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通过冷水烧开水的过程来了解这一原理。
实验目的实验器材1. 水壶2. 水杯实验步骤1.准备好水壶、水杯和水。
2.将水杯中的冷水倒入水壶中,使用温度计测量冷水的温度。
3.将水壶放在火炉上,然后打开火源将水加热。
4.观察当水加热时的表现。
5.当水开后,把水壶从火炉上拿下来,然后倒出热水到水杯中,再次使用温度计测量热水的温度。
实验结果分析1.实验过程中,我们可以观察到水壶煮开水前的水量比煮开水时的水量要多,这是因为水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水在热的情况下会膨胀。
2.在水被加热后,我们可以看到水的温度逐渐升高。
热量的传递方式主要有三种:传导、辐射、对流。
在水被加热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对流来传递热量。
当水受热后,水分子会受热膨胀,一部分的水分子会上浮,并与下面的相对冷的水分子发生混合和交换,从而形成了对流。
3.在水被加热至 100 摄氏度时,我们可以看到水开始煮沸。
当水的温度达到 100 摄氏度时,水的内部结构发生变化,水分子从液态变成气态。
这个状态的转变需要耗费大量的热量,因此无论在什么条件下,热水的温度都不会超过 100 摄氏度。
4.当我们将热水倒入水杯中时,我们可以观察到热水的温度降低了。
这是因为水的热量被传递到空气中,水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而使温度下降。
如果我们假设温度计是在水杯中,那么我们会观察到水的温度在倒水后会暂时上升,这是因为温度计接触到了热水。
然而,水的温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下降,这是因为水的热量被传递到周围环境中,使得水的温度下降。
实验结论通过上述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2.当水受热时,主要是通过对流来传递热量。
3.当水的温度达到 100 摄氏度时,水开始煮沸。
4.倒入水杯后,热水的温度会降低,这是因为水的热量被传递到空气中,水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而使温度下降。
物理实验报告(精选17篇)
![物理实验报告(精选17篇)](https://img.taocdn.com/s3/m/ec179023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44.png)
物理实验报告物理实验报告(精选17篇)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其在写作上有一定的技巧。
一起来参考报告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物理实验报告(精选1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物理实验报告篇1器材:木头步骤:第一种:将木头放入水中,测量水面上升的幅度,或者放入满满的量筒中,测量溢出的水的体积,可以间接得到木头浸入水中的部分的体积。
然后将木头沿水平面切割,取下,用天平测量水下部分的质量。
通过公式计算其密度。
然后总体测量整块物体的质量通过v=m/p计算得出全部体积。
第二种:取一量杯,水面与杯面平齐,想办法将木头全部浸入水中(如用细针将其按入水中),称量溢出水的体积即可。
第三种:如果容器是个圆柱形,把里面放满水,然后把物体放入水中,在把物体取出。
容器中空的部分就是这个物体的体积。
圆柱的面积=底面积×高如果物体不下沉,就把物体上系一个铁块放入水中,测出铁块和物体的体积,然后再测出铁块的体积,接着用它们的总体积减去铁块的体积就得出物体的体积.现象:包括在步骤里面了。
结论:得出木头的体积。
物理实验报告篇2实验名称探究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实验目的探究凸透镜成放大和缩小实像的条件实验器材标明焦距的凸透镜、光屏、蜡烛、火柴、粉笔实验原理实验步骤1.提出问题:凸透镜成缩小实像需要什么条件?2.猜想与假设:(1)凸透镜成缩小实像时,物距u_______2f。
(“大于”、“小于”或“等于”)(2)凸透镜成放大实像时,物距u_______2f。
(“大于”、“小于”或“等于”)3.设计并进行实验:(1)检查器材,了解凸透镜焦距,并记录。
(2)安装光具座,调节凸透镜、光屏、蜡烛高度一致。
(3)找出2倍焦距点,移动物体到2倍焦距以外某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屏幕上成倒立缩小的清晰实像的为止,记下此时对应的物距。
(4)找出2倍焦距点,移动物体到2倍焦距以内某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屏幕上成倒立放大的清晰实像的为止,记下此时对应的物距。
初中物理小实验100例
![初中物理小实验100例](https://img.taocdn.com/s3/m/77276020e2bd960590c677dd.png)
声学- 1 -- 2 - 声1:发声体在振动器材:长30cm的硬塑料格尺(钢尺)过程:把硬塑料格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一定长度,用力拨动尺端,观察现象。
现象:尺发声时在振动。
结论:物体发声时在振动。
声2:发声体在振动器材:支架、乒乓球、细线、一组音叉。
过程:用细线将乒乓球悬挂在支架上,手握叉柄,用小锤敲击音叉,音叉发声。
把正在发声的音叉叉股逐渐靠近乒乓球,观察现象。
现象:乒乓球被弹开。
结论: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声3:发声体在振动器材:一盆水、一组音叉。
过程:手握叉柄,用小锤敲击音叉,音叉发声。
把正在发声的音叉叉股逐渐靠近并接触平静的水面,观察现象。
现象:平静的水面泛起层层涟漪。
结论: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声4:会跳舞的小人器材:扬声器、圆柱形塑料小瓶、毛刷、电路过程:把毛刷的棕毛粘在小瓶的底部,当做小人(可以装饰一下),扬声器接在有录音机的电路中,小人放在扬声器纸盆上,打开录音机放音乐即可。
现象:小人在纸盆上会随着音乐翩翩起舞。
结论:发声体在振动。
注:小人也可以用纸折成。
声5:声音的传播器材:支架、乒乓球、细线、两组相同的音叉。
过程:把乒乓球用细线悬挂在支架上,一组音叉的叉股轻靠在乒乓球上,用力敲击另一组音叉(两组音叉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且叉股在一条直线上)。
观察现象。
现象:乒乓球被弹起。
结论: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声6: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器材:真空保温杯(双层)、胶塞、手机(或小扬声器)。
过程:用手机播放音乐,放入保温杯中(透明更好),并盖上杯盖。
如用扬声器,就要把导线穿过胶塞,把扬声器放入杯中,塞紧杯口,再接在外面的播放电路中。
现象:声音变小。
- 3 -结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声7: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器材:真空罩、抽气筒(或大注射器)。
过程:用手机播放音乐,放入真空罩中,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声音的变化。
现象:随着空气被抽出,声音逐渐变小。
结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100个简单的物理小作品
![100个简单的物理小作品](https://img.taocdn.com/s3/m/886d7628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dd.png)
100个简单的物理小作品1.平衡鸟:利用重心原理制作一个能够在指尖上保持平衡的纸片小鸟。
2.吸管火箭:通过快速挤压装有水的塑料瓶,观察吸管中的水如何喷出并产生反作用力将吸管推出。
3.浮沉子:用一个装有适量空气的塑料瓶制作能上下浮动的简易潜水艇模型。
4.热气球:使用蜡烛加热空气,使自制的小纸袋(热气球)升空。
5.杠杆原理演示器:制作一个简易的杠杆装置,探究力臂与力的关系。
6.滑轮组:搭建不同类型的滑轮系统,体验省力原理。
7.弹力车:利用橡皮筋的弹性能量推动小车前进。
8.摩擦力实验:比较不同材料表面物体滑动时的摩擦力大小。
9.磁铁指南针:制作简易磁性指南针,探索地球磁场。
10.声音震动可视化:在悬挂的细线上涂抹粉笔灰,通过声波振动观察声音的传播模式。
11.光影魔术:通过小孔成像、镜子反射等方法,了解光的直线传播性质。
12.牛顿摆:制作一系列相互连接的小球,观察碰撞传递能量的现象。
13.彩虹制造器:用水、阳光和三棱镜制造彩虹,学习光的色散原理。
14.静电乒乓:利用静电效应让乒乓球悬浮在空中。
15.太阳能风扇:利用太阳能板驱动小型电动机转动扇叶。
16.自制放大镜:使用圆形透明塑料片和纸筒制作简易放大镜,学习透镜成像原理。
17.水表面张力实验:利用硬币和水面张力进行互动游戏,理解表面张力概念。
18.光的反射定律实验:通过改变平面镜角度观察反射光线的变化,了解反射定律。
19.浮力演示器:用不同密度材料的小球在不同液体中体验阿基米德原理。
20.自制热胀冷缩瓶:将热水倒入装有气球的瓶子中,观察瓶内气体因温度变化而膨胀或收缩的现象。
21.音调与长度关系探究:用长短不同的吸管吹奏,体会空气柱振动频率对音调的影响。
22.日晷制作:制作简易日晷,了解时间与太阳位置的关系及地球自转原理。
23.压力锅模型:模拟演示高压锅的工作原理,揭示气压与沸点的关系。
24.静电摩擦起电实验:用丝绸摩擦玻璃棒产生静电,吸引轻小物体,认识静电现象。
精选物理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精选物理综合实践活动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8265790427d3240c8447ef77.png)
物理综合实践活动案例关于电热水器的科学探究及市场调查”课题研究报告指导教师:XXX一、研究背景及意义目前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
电器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有比重越来越大,与家庭生活密切相关的热水器品种层出不穷,花样翻新。
各种高新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电热水器制造中。
但其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对初中学生来说是较为陌生的。
通过课题研究及市场调查的学习方式对电热水器的分类、结构、工作原理、经济核算、环保、技术性能指标等有关方面的知识进行研究性学习,让学生接触社会,能够学会收集、阅读、整理资料、实验、调查访问等研究科学问题的基本方法;能够运用一些所学的电学知识解释电热水器的工作过程,从而丰富学生一些课外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实验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课外实践研究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与人沟通的能力,并在研究活动中体验科学结论的发现过程,培养学生的个性特征。
同时,通过课题研究使学生熟悉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亲身体验科学结论探索的乐趣,进而培养和树立学生“科学技术社会”STS意识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知识准备:1. 知识点:初中物理第二册电学焦耳定律和电热知识,家庭电路的基本常识及材料与结构学、环境学、市场营销学的有关知识。
2. 研究方法:(1)调查法:对南京城区各大、中、小型商场的电热水器销售情况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价格、购买人群、品牌及种类等。
~(2)文献资料分析法:通过到学校图书馆、金陵图书馆查找各类电热水器的相关资料,能进行初步的文字分析并推导一些结论。
(3)网络信息法:通过社会服务中心上网查找一些有关电热水器的文字、图片资料,进一步了解各类电热水器的性能、选购、维护、保养和安装的方法。
(4)比较归纳法:通过采集市场信息和数据分析,比较各种电热水器的不同构造、工作过程以及向用户和厂家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
最新初中物理经典例题100例
![最新初中物理经典例题100例](https://img.taocdn.com/s3/m/014ef10d48d7c1c708a14590.png)
力和运动1.在湖中划船时,使船前进的的动力是()A.桨划水的推力B.水直接对船的推力C.人对船的推力D.水对桨的推力2.踢到空中的足球,受到哪些力的作用( )A受到脚的作用力和重力 B受到重力的作用C只受到脚的作有力 D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3.一辆汽车分别以6米/秒和4米/秒的速度运动时,它的惯性大小:()A.一样大;B.速度为4米/秒时大;C.速度为6米/秒时大;D.无法比较4.站在匀速行驶的汽车里的乘客受到几个力的作用( )A.1个B.2 个C.3个D.4个5.甲、乙两个同学沿相反的方向拉测力计,各用力200牛.则测力计的示数为( )A、100牛B、200牛C、0牛D、400牛6.一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三要素完全相同,那么这两个力( )A 一定是平衡力B 一定不是平衡力C 可能是平衡力D 无法判断7.体育课上,小明匀速爬杆小刚匀速爬绳。
有关他们受到的摩擦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因为爬杆时手握杆的压力大,所以小明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B、因为绳子粗糙,所以小刚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C、小明和小刚受到的摩擦力一定相等D、若小明的体重大,则他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8.如图所示,物体A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静止在竖直墙壁上.当水平力减小为F/2时,物体A恰好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此时物体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A.减小为原来的1/2 B.和原来一样 C.增大为原来的2倍D.无法判断9.蹦极游戏是将一根有弹性的绳子一端系在身上,另一端固定在高处,从高处跳下,a 是弹性绳自然下垂的位置,C点是游戏者所到达的最低点,游戏者从离开跳台到最低点的过程中,物体速度是如何变化的?_______________10.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如图所示的三种情况下:①甲图中两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②乙图中水平恒力F作用在B物体上,使A、B一起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③丙图中水平恒力F作用在B物体上,使A、B一起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100个简单的物理小实验案例
![100个简单的物理小实验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29c8055e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4b.png)
100个简单的物理小实验案例,每个案例都包含一个简要的描述和实验步骤:以下提供两个详细的小实验。
以下是两个实验的详细步骤:实验一:水的表面张力实验材料:-一杯水-一根细针-一张纸片步骤:1. 将一杯水倒满,使水面平整。
2. 将纸片平放在水面上,确保纸片完全覆盖水面。
3. 慢慢地将细针放在纸片上,注意不要戳破纸片。
4. 观察细针是否能够浮在水面上。
如果细针浮在水面上,说明水的表面张力足够大,可以支撑细针的重量。
实验二:光的折射实验材料:-一杯水-一根笔-一张纸片步骤:1. 将一杯水倒满,使水面平整。
2. 将纸片竖直插入水中,直到纸片与水面垂直。
3. 在纸片上方将一根笔倾斜放置,使笔的一端在水中,另一端在空气中。
4. 观察笔在水中和空气中的部分是否呈现不同的位置。
在水中的部分会看起来偏折了一样。
以下是100个简单版小实验:1. 摆钟实验:使用一个线长可调的摆钟,记录不同线长下的摆动周期。
2. 摩擦力实验:将一个物体放在不同表面上,用力推动它,观察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3. 风力实验:使用一个风扇,调整风扇的强度,观察风力对物体的影响。
4. 弹簧实验:将不同质量的物体挂在弹簧上,观察弹簧的伸缩变化。
5. 浮力实验:在一个装满水的容器中放入不同形状和质量的物体,观察它们的浮力。
6. 电导实验:使用一个电池、导线和灯泡,连接电路,观察灯泡的亮灭。
7. 音叉实验:敲击音叉,将其放在玻璃杯边缘,观察声音的共鸣效应。
8. 颜色混合实验:将不同颜色的水混合在一起,观察颜色的混合效果。
9. 镜子实验:使用平面镜或凸凹镜,观察光线的反射和折射。
10. 磁铁实验:使用一个磁铁,观察它对铁磁物体的吸引力。
11. 音量实验:使用一个音响,调整音量大小,观察音量对声音的影响。
12. 电磁铁实验:将导线绕在铁芯上,通电后观察铁芯的磁性。
13. 透镜实验:使用凸透镜或凹透镜,观察光线经过透镜后的聚焦效果。
14. 热膨胀实验:将金属条加热或冷却,观察其长度的变化。
物理创新实验100例
![物理创新实验100例](https://img.taocdn.com/s3/m/a76b6bc9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ee.png)
物理创新实验100例以下是50个物理创新实验,供参考:1.静电悬浮球:使用静电原理,将小球悬浮在空中。
2.热传导实验:通过观察不同物质在加热时热量传递的速度,探究热传导的规律。
3.光的折射实验:通过观察光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现象,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4.摩擦力实验:通过测量不同表面粗糙度的物体在不同接触面上的摩擦力,探究摩擦力的影响因素。
5.共振摆实验:通过观察不同频率的振动对摆动周期的影响,探究共振现象。
6.声速测量实验:通过测量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探究声速与介质的关系。
7.电磁感应实验:通过观察磁场变化时产生的感应电流,探究电磁感应的原理。
8.霍尔效应实验:通过观察磁场中导体内部的霍尔电压,探究霍尔效应的原理。
9.表面张力实验:通过观察液体表面在不同情况下的张力现象,探究表面张力的影响因素。
10.压强实验:通过观察不同高度水柱产生的压强,探究液体压强的规律。
11.热辐射实验:通过比较不同温度下物体辐射的热量,探究热辐射的规律。
12.电流的热效应实验:通过观察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探究电流热效应的规律。
13.电磁波实验:通过观察电磁波的传播和干涉衍射等现象,探究电磁波的性质。
14.光的干涉实验:通过观察光波的干涉现象,探究光的波动性。
15.光纤通信实验:通过传输不同频率的光信号,探究光纤通信的原理和技术。
16.电阻测量实验:通过测量不同材料的电阻值,探究导体的电阻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
17.电容测量实验:通过测量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探究电容器的电容值与其结构的关系。
18.磁悬浮实验:通过磁力排斥原理,将物体悬浮在空中。
19.光的衍射实验:通过观察光波经过障碍物时的衍射现象,探究光的波动性。
20.光的偏振实验:通过观察光波的偏振现象,探究光的波动性。
21.量子纠缠实验:通过观察两个粒子之间的纠缠关系,探究量子力学的神奇现象。
22.超导现象实验:通过观察超导材料在低温下的特殊性质,探究超导现象的原理。
生活中的物理实验
![生活中的物理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35d56a49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6a.png)
生活中的物理实验
生活中处处都是物理实验的场所,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许多有趣的现象,通过实验来探索万物的奥秘。
物理实验不仅可以增加我们对世界的了解,还可以培养我们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
一个简单的物理实验就是利用水的表面张力来观察水珠的形状。
我们可以在一个平整的表面上滴上一滴水,会发现水珠呈现出一个凸起的形状。
这是因为水的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吸引的力,使得水珠能够保持一定的形状。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到表面张力的概念,并观察到水珠的形状是如何受到力的影响的。
另一个常见的物理实验是利用磁铁来观察磁场的作用。
我们可以将一根磁针悬挂在一根细线上,然后将磁铁靠近磁针,会发现磁针会受到力的作用,指向磁铁的方向。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到磁场的存在和作用,以及磁铁和磁针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实验来观察光的折射现象、声音的传播规律等。
这些实验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物理学的知识,还可以培养我们的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
生活中的物理实验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就能发现许多有趣的现象。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不断地探索物理世界的奥秘,增加对世界的了解,培养我们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
让我们一起来进行更多的物理实验,探索万物的奥秘吧!。
关于光的物理实验
![关于光的物理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7f2c91fc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12.png)
关于光的物理实验 物理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的实验操作技能、创新能⼒等⽅⾯发挥重要的作⽤。
那么你知道哪⾥关于光的物理实验呢?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关于光的物理实验,⼀起来看看吧。
关于光的物理实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1、介绍实验装置 如课本所⽰,在平⾯镜M上⽅竖直放置⼀附有量⾓器的⽩屏,这是由可以绕ON折转的E、F两块板组成的。
实验步骤 (1)让激光笔的⼊射光沿着光屏左侧射到平⾯镜的O点 (2)转动光屏F板,找到反射光,观察⼊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3)观察和测量⼊射⾓分别为30°,45°,60°时的反射⾓,并记录在下表中⼊射⾓α30°45°60°反射⾓β (4)与同学讨论,交流实验结果,并归纳出实验结论。
3、归纳结论 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射光线和法线三者在同⼀个平⾯内,反射光线和⼊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等于⼊射⾓。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请同学们解释活动1的现象? 4、光路的可逆性 让光逆着反射光线的⽅向射到镜⾯上,观察它被反射后会从什么⽅向射出? 观察:会逆着原来的⼊射光线的⽅向射出。
提问:从这个现象中,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归纳: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关于光的物理实验:⼩孔成像 关于光的物理实验:观察⽇光灯的闪烁 交变电流的强弱在不断变化,甚⾄有时瞬时电流为0,但是,为什么我们没有感到电灯的闪烁?这是因为它变化得太快。
例如,家庭电路中的交流,电流从⼀个⽅向变为另⼀个⽅向,⼜变回到这个⽅向,每秒钟要发⽣50次这样的循环,其间有100个时刻电流为0;⼈眼不能分辨这样迅速的亮度变化。
此外,⽩炽灯的灯丝温度也不可能变得这么快,因此发光的强度实际上没有剧烈的变化。
⽇光灯是靠⽓体导电发光的,它的“惯性”⽐⽩炽灯的“惯性”⼩得多。
⽤⽩纸卷成⼀个细棍,晚间在⽇光灯下挥动这个细棍,可以看到它在暗⾊背景前形成的⼀个个⽩⾊细道,就像折扇的扇⾻⼀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科学小实验100例“开水养鱼”“水中电灯”“绿枝化妆”“绿叶爱心”“蛋壳成了顶天柱”……这些名字是否引起你十分的好奇心?如果告诉你,这都是些实验的名称,你是否想立即动手,亲自操作,到科学世界去探索?本书介绍的100个科学小实验可以带你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植物是怎样生长的,动物是怎样生活的,静电是怎样产生的,柠檬汁如何点亮灯炮,一张普通的白纸怎样才能承受一个灭火器的重量……本书将指导你如何动手动脑,去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请注意,这些答案蕴藏在有趣的科学小实验中,你的亲自参与无比重要!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是一个充满乐趣的过程,只有亲自参与,你才能享受其中的乐趣——你的亲自参与无比重要!这100个小实验所用的材料大多都是家庭必备的物品,你完全可以独自完成。
比如家里的调味品柠檬汁加上一点儿发酵粉,就可以做成汽水;比如把一个鞋盒子做成迷宫,把土豆放进去,可以让土豆在里面走迷宫……有些实验需要讲求操作方法,你得耐心地重复多次才能成功。
有些实验需要较长的时间,你必须用三天五天甚至半个月的时间才能成功。
有几个实验有一定的危险性,你需要成年人的帮助。
做这些实验,除了能增长你的科学知识,还能丰富你的生活。
在科学实验中生活,多么有创意的生活!你不是经常为作文没有什么东西好写而苦恼吗?那么,请您动手做几个小实验,将你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记录下来,你就能写出好文章。
你可以写下自己的成功,也可以写出自己的失败;你可以写出一帆风顺的喜悦,也可以记下多次实验失败的苦恼;你可以写自己是怎样设计实验方案的,你也可以写自己的新发现……“我手写我心”,写出你心所思,这是作文的全部奥秘。
好了,你已经急不可待了,是吗?那么,就请你动手吧!愿这100个实验给你带来无穷的乐趣。
第一章柔情水科学理开水养鱼你需要:水试管(或比较长的玻璃杯)酒精灯小鱼这样做:在试管或比较长的玻璃杯中盛大半杯水,往水里放几条小鱼,把试管倾斜地固定好,使水刚好到杯口的位置(如图)。
在杯口下面放一盏酒精灯,开始给杯子里的水加热(千万注意,只能烧试管的上半部分),一直烧到杯子的上半部分热气腾腾,看看小鱼怎么样了(如果有冰块,可以放一块进水里)。
想一想:小鱼为什么能在上半部分热气腾腾的水中悠然地活着?冰块化了没有?有创意:把这样“烧”过的小鱼带回家养,看看能养多久。
告诉你:加热试管上部的水,这些水受热后不会沉到底部去。
水的导热性差,上部的水把热量传到底部,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所以,虽然试管上半部分的水烧开了,但底部依然是凉的。
这样,“开水”里当然可以养鱼。
(特别提示:此实验可能有危险,需要成人指导。
)水中点灯你需要:蜡烛盆子水这样做:把一根比较粗的蜡烛粘在脸盆底,倒入一些水,水面离蜡烛面有一点点距离(不淹没蜡烛)。
点燃蜡烛,看一看,蜡烛能不能烧到水面以下。
想一想:为什么水底下能点灯?有创意:试一试,是在热水中蜡烛烧到水面下更深,还是在冰水中烧得深一些。
(特别提示:此实验可能有危险,需要成人指导。
)水往高处走你需要:盆水蜡烛玻璃杯这样做:把蜡烛粘到盆底,盆里装上适量的水。
点燃蜡烛,等火烧得非常旺的时候,用玻璃杯扣住蜡烛,看看会发生什么现象。
想一想:水怎么会往高处走呢?有创意:水上升的高度跟火的大小有没有关系?跟玻璃杯的大小有没有关系?怎样用实验来验证?告诉你:由于蜡烛燃烧消耗了杯内的氧气,杯内的气体体积变小,气压降低,外部气压将水压入杯中,所以“水往高处走”。
(特别提示:此实验可能有危险,需要成人指导。
)自己动手汽水不愁你需要:鲜柠檬凉开水糖小苏打玻璃杯这样做:切开柠檬,把柠檬汁挤到玻璃杯中。
加入适量的水,再倒入一汤匙小苏打,轻轻摇晃,使小苏打充分溶解,再加入一些糖。
尝一尝,味道如何?这样做出来的汽水里有汽吗?想一想:汽水为什么会有汽?有创意:调配好柠檬汁、小苏打、糖和水的比例,使汽水更美味可口。
告诉你:当小苏打和柠檬汁混合时,它们发生反应,产生二氧化碳。
超市里卖的汽水中,泡泡也是二氧化碳形成的,它是用高压把二氧化碳加进去的。
冷热两墨水你需要:两个玻璃杯热水冷水墨水这样做:在其中一个杯子里倒入热水,在另一个杯子中倒入冷水,然后在每个杯子里滴一滴墨水。
想一想:热水和冷水哪个与墨水融合得快一些?为什么?有创意:人扭伤了,是用热水还是冷水来敷受伤的部位?为什么?告诉你:热水的水分子运动速度比冷水快。
热水的水分子能较快地跑到墨水中去,与墨水融合。
(特别提示:此实验可能有危险,需要成人指导。
)来有影去无踪你需要:两个一样大小的瓶子(一个有盖子,一个没有)水这样做:在两个瓶子中加入同样多的水,给其中一个瓶子盖上盖子,另一个不盖,把瓶子放在阳光充足的窗台上,让它们在那儿放上几天。
看一看,几天后,盖子密封的瓶子与没有盖盖子的瓶子哪个水多?想一想:为什么会这样?水跑到哪里去了?告诉你:水受热后分子运动会加速,敞口瓶中的一部分水分子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空气中。
这种现象称为“蒸发”。
热气腾腾的冰你需要:冰块(如果天气不冷,河上没有冰,可以用家里的冰箱冻一块)带盖的锅电炉(其他能加热的炉子也可以)这样做:把冰块放进锅里,把锅子放在一个热的炉子上。
盖上锅盖,冰块融化。
特别注意观察冰块,是不是这边热气腾腾,另一边却还是冰块?摸一摸,这个时候融化的水会烫手吗?继续加热,直到水沸腾。
揭开锅盖,仔细看一下,沸腾的水中有什么东西往上冒。
看完后,立即盖上锅盖。
关掉电炉,把锅子从炉子上拿下来,让它冷却。
揭开锅盖,看看锅盖上有什么东西。
想一想:为什么刚开始融化的水并不烫手?冰块会变成什么?水在什么情况下会变成汽?水蒸气怎样才会变成水?告诉你:固态的冰加热后融化成液态的水。
水沸腾时会出现水蒸气。
水蒸气冷却后就变成了水。
(特别提示:此实验可能有危险,需要成人指导。
)命悬一线你需要:水、食盐、回形针、棉线、火柴、碗这样做:在碗中装半碗水,再往水中加入食盐,并不断搅拌,直到食盐不能再融化为止。
在棉线的一端系上一个回形针,然后把回形针和棉线一起放入盐水中浸泡几分钟,把棉线悬空,晾干(需要不短的时间,请耐心等待,知道棉线晾干为止)。
用火柴从回形针出点燃棉线。
观察一下,会发生什么事情?棉线烧完了,回形针会掉下来吗?想一想:为什么棉线烧完了,回形针不会掉下来呢?有创意:棉线浸泡在其他的液体里,比如糖水里,晾干后再烧会怎样?告诉你:由于浸过盐水的棉线上有很多盐,当棉线燃烧时会使盐变硬,在棉线外面形成一层硬的盐壳,所以棉线烧完后,盐壳仍然会拉着回形针,回形针当然不会掉下来。
(特别提示:此实验可能有危险,需要成人指导。
)会游泳的冰你需要:装满水的玻璃杯冰块这样做:在装满了水的玻璃杯中放一些冰块。
想一想:冰是浮在水面,还是沉下去?当冰块融化后,水会不会溢出杯子?为什么?告诉你:冰的密度比水小,也就是说同样大小的冰和水相比,冰比水轻。
所以冰浮在水面上。
一定的水变成冰,体积会变大。
当冰融化成水,体积又跟原来一样。
所以,冰块融化后杯子的水位不会变化。
完全“吃”饱了你需要:两个玻璃杯勺子糖热水冷水这样做:在第一个玻璃杯中加冷水,一边搅拌,一边用勺子往杯子里加糖,直到加进去的糖再也无法溶解在水里,开始沉淀在杯子底部为止。
数一下,你一共加了几勺糖。
在第二个玻璃杯中加同样多的热水,一边搅拌,一边用勺子往杯子里加糖,直到加进去的糖再也无法溶解在水里,开始沉淀在杯子底部为止。
数一下,你一共往热水里加了几勺糖。
想一想:热水和冷水哪个能溶解更多的糖?为什么?有创意:等热水冷了后,杯子里会出现什么?这些糖是从哪里来的?告诉你:热水中的水分子能够结合更多糖分子。
当糖再也无法溶解,这种状态我们称为饱和状态。
当溶液冷却后,热水多溶解的那部分糖又会沉淀在杯底。
小小喷泉你需要:吸管水勺子有孔的橡皮塞玻璃瓶这样做:先烧大半盆热水,注意烧热就可以,不要烧开了。
把吸管插入橡皮塞的孔中,使吸管的大部分露在橡皮塞的下部,在玻璃瓶中倒入半瓶冷水,再把带吸管的橡皮塞塞到玻璃瓶口上。
把吸管下端的大部分伸入水中,这样,喷泉器就做好了。
把玻璃瓶放入装有热水的盆子中,扶住瓶子,看一看,有什么现象发生。
想一想:这是为什么?有创意:想别的办法做一个喷泉。
告诉你:盆里的热水把热量传给瓶子,使瓶子内的空气受热膨胀,膨胀的空气把水从瓶中挤出去。
(特别提示:此实验可能有危险,需要成人指导。
)滴水不沾你需要:厚纸、剪刀、直针、软木塞、盆、大玻璃杯、铅笔、胶带这样做:在厚纸上画一个潜水员的图形,再用剪刀把纸人剪下来,在软木塞上插入一根直针,把剪下来的纸人靠在直针上,用胶带粘好。
在盆里装上大半盆水。
找一个比纸人略大略高的杯子,将杯子倒扣在“潜水员”头上,小心地将纸人和倒过来的杯子一起放入水中,让“潜水员”和杯子都沉到盆底。
把杯子拿出水面,看一看纸人身上沾了水没有。
想一想:为什么纸人身上不沾一滴水?有创意:把纸人换成其他东西(如卡通猫)会沾上水吗?告诉你:当纸人和杯子一起沉入水中时,杯子中的空气挡住了想进入杯子里的水,当然纸人能“滴水不沾”。
钓奇特的“鱼”你需要:冰块食盐小碗棉线这样做:在碗中放几块冰,把棉线的一端放在冰块上,在周围撒上一些盐。
几分钟后,轻轻地拉起棉线,试着把冰块钓起来。
想一想:为什么撒了盐后就能把冰块钓起来呢?有创意:往冰块上撒其他东西,如糖、味精,棉线能钓起冰块吗?告诉你:往冰块撒盐,冰块会有一部分融化掉。
但过了一会儿,由于冰块温度较低,化开的水会再次冻结成冰。
这样,放在冰块上的棉线就被冻了起来,冰块就能钓起来了。
水不往低处流你需要:水厚一点儿的塑料纸剪刀小口玻璃瓶这样做:用剪刀剪下一块比玻璃瓶稍大的塑料纸。
往瓶子里倒满水,把塑料纸放在瓶盖上。
用手掌盖住瓶口,把瓶身倒转过来,把手移开,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
想一想:水怎么不往低处流?有创意:瓶口盖上其他的东西,比如盖一张厚一点儿的纸,或盖一块玻璃片,水会流出来吗?告诉你:塑料纸挡住了空气,不让空气进入瓶子。
这样,外面的大气压力就可以防止水从瓶子里流出。
水搬“家”你需要:一张白纸两个玻璃杯几本书一把剪刀这样做:往一个玻璃杯中装上半杯水,用几本书把这个杯子垫高。
用剪刀从白纸上剪下几条细长的纸条,把纸条的一端放在较高的杯子中,另一端伸进放得较低的空杯子中。
第二天早上观察,看看出现什么情况。
水到哪里去了?想一想:水怎么会搬“家”?有创意:试一试,把纸条换成其他东西,比如布条、塑料纸条,水会搬“家”吗?告诉你:这是毛细现象在起作用。
水通过纸条中的细孔慢慢渗到了另一个杯子中。
水山你需要:玻璃杯水一角的硬币40枚这样做:往玻璃杯里注满清水。
把硬币轻轻地从杯边滑进杯里,一枚,两枚,三枚……二十枚……三十枚……注意看水面是什么形状。
想一想:为什么水面凸出来了,水还不流出来呢?有创意:如果杯子里放的不是清水,而是肥皂水,会怎么样?告诉你:这种现象和水的表面张力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