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课外古诗词诵读6单元 优质教案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优质教案
第六单元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古代诗文单元,是历代传诵的名篇。
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古人的政治生活,有以弱胜强的战争实例,有恳切诚挚的进谏献言,有连类取譬的婉转讽劝,还有描写社会生活、抒发豪迈情怀的诗歌。
阅读该单元的这类诗文时,可以感受古人的智慧,体会他们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学习本单元课文时,要熟读成诵,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理解词语古今意义的差异,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曹刿论战》记载了中国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一个著名战例——长勺之战后曹刿对战争的理论论述,语言简练概括,重点突出,剪裁极为得体,体现了《左传》长于记事的特点。
《邹忌讽齐王纳谏》写了战国初期齐威王接受其相邹忌的劝谏而广开言路,终于使齐国大治的故事,塑造了邹忌这样一位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勇于进谏的贤士形象,同时突出了齐威王知错能改、从谏如流的明君形象。
告诉我们居上位者只有广开言路,采纳群言,虚心接受批评意见并积极加以改正,才有可能成功。
《出师表》以恳切的言辞,针对当时的局势,向后主提出三条建议,表现了诸葛亮“北定中原”的坚定决心和忧国忧民、对蜀汉忠贞不贰的思想。
《诗词曲五首》中,《十五从军征》叙述了一个老兵还乡后才知道家人均已死去,田园故宅成了废墟,自己已无家可归,不禁潸然泪下的故事。
揭露了兵役制度的不合理,反映了长期战乱带给百姓的深重灾难。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描写了一派大雪纷飞、雄奇壮丽的边塞景观,表现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依恋之情及在艰苦环境中乐观豪迈的情怀。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一词中,词人对景抒怀,凭吊千古兴亡,通过对三国时期的孙权的赞扬,表现出收复中原的强烈愿望。
《过零丁洋》一诗中,诗人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表现了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山坡羊·潼关怀古》通过描写潼关险要的地势,感慨历代王朝更迭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作者对广大人民的同情和对封建统治者的谴责。
“写作”旨在引导学生一方面学会选材新颖,有独创性,能选取新颖的角度表达独特的内心感受;另一方面尝试着运用新颖的语言和表现形式作文。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3课诗词曲五首教案
第 23 课诗词曲五首【教课目的】1.有感情地频频朗诵、背诵这五首诗词曲,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品尝语言,领会五首诗词曲优美的境界。
3.启迪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升文化品位和审美情味。
《十五参军征》【情境导入】同学们,我国古典诗词积厚流光,浩若繁星。
在这笔丰厚的文学遗产中,反应战争的作品据有重要的地点。
因为从古到现在,战争向来是人们关注的主题。
今日,我们学习的这首诗也与战争有关。
【新课解读】一、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请用一句话概括本诗写了什么事情。
明确:一位久经征战的老兵回家后的悲凉处境和悲苦心情。
2.本诗刻画了哪些形象?明确:全诗突出地写了老士兵的形象,也着力刻画了“家”的形象,同时一并表现了“乡里人”的形象。
3.理清诗歌内容脉络。
明确:始得归→归程中→返回家中→出门东望。
二、精读诗歌,深入研究1.教师发问:本诗选用了哪个角度来表现战争的残忍?这样写的利处是什么?明确:选用了老兵归家,目击家园破败,人亡屋空。
从老兵的绝望与孤傲这个角度来反应战争的漫长和残忍、社会的凋敝和劳感人民的磨难。
构想上独到奇妙。
从少年到老年,一世中最好的青年、中年光阴在战争中耗费了,甚至老年也是没法归家,直至八十。
漫长的参军生涯反应了战争的连绵漫长,更让人领会到战争的残忍。
经过老兵家园的破败、亲人的失散亡故、老兵的孤傲悲涕,更好地突出了主题。
2.老兵感情变化的线索是如何的?明确:满怀希望( 喜 ) →希望落空 ( 悲) →完全无望 ( 泣) 。
3.该诗表达了作者如何的思想感情?明确:对战争的怨恨、对封建兵役制度的控告,深刻地揭穿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表达了对劳感人民的深切怜悯。
三、拓展延长1.听到老兵的悲吟,相信同学们必定会有好多感想和想法。
现在,望着静静哭泣的老人,你想对他说什么?你对战争有什么见解?明确:老人家,战争太残忍,但您老能幸存下来,回到老家,真是万幸啊!此后的生活我们会帮助您的。
见解:战争给人们带来了深重的灾害,对人类文明造成了巨大的损坏,作为地球村的一员,我们要反对战争,号召和平与发展,创建人类共同进步的场面。
2022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教案(带目录)
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教案(带目录)第六单元20 《曹刿论战》教学目标:1.借助课文注释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与特殊句式,理解词语古今意义的差别。
2.学习文章的精练笔法与详略安排的技巧。
3.感受先贤的政治智慧,体会他们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疏通文意,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2.积累一些常用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3.初步感受曹刿的军事智慧与爱国之心。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知道,在战争中,人心所向、正确的战略是取胜的两个必要条件。
毛泽东“敌疲我打”的防御战略思想就受到过春秋时期“长勺之战”的启发。
今天就让我们回到公元前684年,去看看历史上这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长勺之战。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文本进行勾连,让学生快速并且饶有兴趣地进入文本学习。
二、了解作品和写作背景【设计意图】通过介绍作品和写作背景,学生了解了本文的来龙去脉,有利于学生从整体把握文章。
1.了解作品。
课件出示:《左传》:也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儒家经典之一,是我国较早的一部史学著作和重要的文学著作。
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
它记载了鲁隐公元年(前722)以后的二百多年间的许多史实。
与《公羊传》《穀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2.写作背景。
课件出示:写作背景:春秋时期,周室不振,内有诸侯争霸,外有蛮夷交侵,战乱迭起,生灵涂炭。
据统计,自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十四年的两百多年间,爆发的大小战争居然达四百多次,也即平均每年发生两场战役,其次数之频、规模之大、延续之久在中外历史上都少见。
其中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齐鲁长勺之战,历来最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长勺之战发生于鲁庄公十年春天。
当时,齐为大国,鲁为小国,鲁国一向受齐侵侮。
齐襄公时,政令无常,其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分别逃到莒(j ǔ)国和鲁国避难。
后来齐襄公被公孙无知所杀,公子小白抢先回到齐国夺得王位,是为齐桓公。
部编本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优秀教案
九下语文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有感情地朗诵并背诵这两首古诗,2、过程与方法:能够正确赏析古诗,领会文中的内涵3、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朗诵全文并能理解诗歌的大意。
可以通过反复朗诵和小组讨论的方法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难点:能够赏析这两首诗歌,品味诗歌语言的妙处。
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讨论,教师启发引导点拨来突破这一难点。
四、教学方法:教法:情感体验法、学生自读法,点拨法学法:诵读法、小组讨论法、查阅资料法五、教学准备:学生准备:课前预习,能够正确朗读这两首古诗,了解作者,并且写出自己的疑问以便课上共同讨论解决。
教师准备:准备好课文朗读的录音,准备好相关习题并制作成幻灯片,留待课上学生当堂完成作业。
六、教学过程:《南安军》一、导入新课文天祥数年坚持抗元斗争,终于无力回天,他不得不面对国破家亡的现实。
被俘后,他自杀未成,只能随元军北行。
梅岭依旧,身边却没有战友陪伴,只剩下元军的脚步,何等孤独!家乡近在眼前,成为囚徒而归故里,还不如不归!山河依旧,城郭沦丧,一切都无可挽回。
他决心绝食,死在家乡,好让自己的灵魂得到宁静和抚慰,诗人以高亢的诗篇,唱出了他的爱国之志,唱出了他的“一片丹心〞。
二、学习目标1、复习有关文天祥的文学常识;2、积累文言词汇;3、结合写作背景,领会诗歌的思想内容;4、学习诗人强烈的爱国感情,凛然的民族正气;5、背诵、默写诗歌。
三、师生探究1、作者简介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自号文山、浮休道人。
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爱国诗人。
20岁中进士第一名,官至刑部郎官,1275年被任命为右丞相,派往元营谈判,遭扣留。
后脱险,到福建坚持抗元。
1278年,文天祥兵败被俘。
他被元军一路押解北行,于1279年5月4日出大庚岭,经南安军〔治所在今江西大庾〕时写下此诗。
本诗选自《文天祥诗集笺》2、写作背景帝昺〔bǐng〕祥兴二年〔1279年〕,南宋最后一个据点厓山被元军攻陷,南宋朝庭灭亡。
初中语文教材同步统编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南安军(教案)
《南安军》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理解《南安军》课文内容,掌握文中的生字生词。
2. 学会分析古诗文的韵律美和语言美。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和理解能力。
2.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比较,理解文中的疑难句和特殊句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感受文天祥的爱国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在逆境中不屈不挠、坚持抗争的坚强意志。
二、教学重点(一)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二)古诗文的韵律美和语言美的感悟三、教学难点(一)文中多音字、生词、形近字、偏旁部首的正确理解(二)文中特殊句式和疑难句的分析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激发兴趣,引入主题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一首充满爱国情怀的古诗《南安军》。
南宋末年,国家危难之际,涌现了许多爱国志士,其中有一位诗人,他的诗作饱含深情,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情感。
大家能猜到他是谁吗?2. 介绍文天祥及其时代背景这位诗人就是文天祥,他不仅是南宋末年的民族英雄,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
20岁就以进士第一名的成绩入仕,官至刑部郎官。
1275年,他被任命为右丞相,前往元营进行谈判,却遭扣留。
后来逃脱,继续在福建坚持抗元。
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更深入地了解文天祥的生平和《南安军》的创作背景。
3. 引导学生初步感受课文内容视频结束后,请大家谈谈自己的感受,你认为文天祥是一个怎样的人?这首诗又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接下来,我们将一起走进这首诗,感受文天祥的爱国情怀和坚强意志。
在正式学习之前,我希望大家能够大声朗读课文,注意语调和节奏,让我们开始吧。
(二)课文学习1. 朗读与韵律感知同学们,我们先来一起朗读《南安军》,注意每个字的发音和节奏。
古诗的韵律美,往往体现在它的平仄和押韵上。
比如,“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这里的“路”和“衣”押韵,形成了一种音韵上的和谐。
大家在朗读时,要尝试感受这种韵律,体会诗人的情感流动。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部编版同步说课稿《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部编版同步说课稿《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一. 教材分析《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是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的教材。
这一单元选取了五首古诗词,分别是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范仲淹的《苏幕遮•怀旧》,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以及李白的《将进酒》。
这些诗词都是经典之作,代表了我国古代文学的高峰。
通过学习这些诗词,学生可以更好地领略古代文化的魅力,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古诗词基础,对于一些常用的诗词意象和修辞手法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这些诗词的深层含义和创作背景可能还不够清楚。
此外,随着学习压力的增大,学生可能对于古诗词的学习会有一定的抵触情绪。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词的内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准确地背诵这五首诗词,掌握诗词的基本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分析,学生能够理解诗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领略诗词的美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这些诗词,学生能够感受到古人的情感和思想,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准确地背诵这五首诗词,理解诗词的基本内容。
2.难点:深入理解诗词的内涵,领略诗词的美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对比分析法、情景教学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诗词的图片和背景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音乐,引导学生进入诗词的学习氛围。
2.诗词展示:教师分别展示这五首诗词,学生跟读,体会诗词的韵律美。
3.内容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词的基本内容,理解诗词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4.深入探讨:学生分组讨论,探讨诗词的深层含义和创作背景。
5.背诵与默写:学生进行诗词背诵和默写,巩固所学内容。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山坡羊.骊山怀古》研讨课教案_0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教学设想:本文是苏轼被贬黄州之时写的一篇小品文,仅85字,言短而意蕴丰富。
初二的学生学习它并没有字面上的困难.但要读懂苏轼的内心世界并不容易。
本设计拟从文中的一个“闲”字人手,以一字“撬开”整篇文本的阅读,循序渐进,层层深入。
引导学生认识苏轼处逆境而廓然豁达的人生态度。
引入相关的资料,达成浅文深教的效果。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领悟文章的作者特殊的心境。
2、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与虚词。
3、品味朴素自然、意味隽永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文句,读出文章的韵味;在读的过程中把握文章,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以至熟读成诵。
2、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进一步理解作者丰富微妙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1、学习旷达的心境,培养自己良好的个性。
2、领略文中月色自然之美,感受作者胸怀旷达之美。
教学重点:1、常见的文言实词与虚词。
2、分析景色描写并体味意境。
教学难点:1、作者旷达乐观的心境。
2、凝练含蓄、饶有余味的语言。
教学方法:本课主要采用朗读法、问答讨论法、创设情境法等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入新课1、古有一人,读书:闭门书史丛,少有凌云志;工作: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态度: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一生:“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你能根据以上的提示猜出他是谁吗?2、作者介绍: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在诗词、散文方面都有杰出成就,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3、承天寺简介。
二、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初步体会作者的感情。
读准下列句子的节奏(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xìng)交横,盖/竹柏影也。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别云间》研讨课教案_9
中考复习专题-古诗词赏析教案教学目标:1、复习边塞征战诗的主要意象和表达的情感。
2、复习鉴赏诗歌的一般题型和答题思路。
教学重点:诗歌意象分析,联系课内相关边塞征战诗词把握诗歌感情教学难点: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学会答题。
教学步骤:一、导入由两首学过的边塞诗导入二、新授1、什么是边塞征战诗?边塞征战诗则为对边塞军旅生活的描写,或表现边塞苦寒恶劣的生活环境,或表现壮丽的边塞风光,人们的生活以及情感方面的诗。
2、边塞诗词的特点㈠、在诗的意象上,秋月、孤城、黄沙、冰雪、大漠、惨烈悲壮的战役等景观;描写有旗鼓、号角、战车、辕门、烽火等与战争有关的器物;楼兰、天山、阴山、长城、玉门关、瀚海、轮台等与战争有关的地点;单于、都护、将军、征人、胡儿等与战争有关的人;羌笛、胡笳、《折杨柳》、《落梅花》、《关山月》等音乐。
这些意象的特点:荒凉、单调、旷远、开阔。
㈡、诗的内容及蕴含的思想感情讴歌边塞将士不畏辛劳、英勇无畏、保卫边陲的战斗精神建功立业的渴望和保家卫国、报效君王的豪情将士和亲人相互思念的深沉情感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战斗)的惨烈、悲壮(边让学生举例)3、诗歌赏析常见的题型与答题思路(1)、诗句描绘了一副怎样的画面?绘画面,概括画面总特点(2)、意象,有何作用什么意象,描绘出怎样的景象,营造怎样的氛围,表达怎样的情感(3)、A 赏析诗歌之析字字意字在诗句中的意思,运用的修辞(或手法),写出了什么,表达了什么?B 赏析诗歌之析句绘画面,找修辞(写作技巧、关键词),表情感C 析诗歌之析艺术特色手法,具体诗句分析,表达作用三、练习军城早秋严武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写作背景:安史之乱后,吐蕃的侵犯成为干扰唐帝国的重要外因。
广德二年春,严武接替高适,再度出任剑南节度使。
刚一到任,他就狠抓军队的训练,当年秋天,就一鼓作气,击破吐蕃七万余人的精锐部,先后收复了当狗、盐川二城。
这首诗就是他击破吐蕃入侵的纪实。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教案
课外古诗词诵读1.反复诵读,把握诗歌内容与情感。
2.自主赏读,探究语言之妙。
1课时一、导入苏轼曾说:“腹有诗书气自华。
”诵读古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丰富思想,有利于培养对语言的感受、领悟能力。
本节课,让我们诵读诗词,体会中国古诗词的魅力。
二、了解写作背景1.生借助课本上的注释,并查阅资料,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
2.师补充。
写作背景:1.《南安军》祥兴二年(1279),南宋最后一个据点崖山被元军攻陷,宋朝灭亡。
文天祥在前一年被俘北行,于五月四日出大庾岭,经南安军时写此诗。
2.《别云间》顺治二年(1645),夏完淳时年14岁,从父夏允彝、师陈子龙在松江起兵抗清。
兵败,其父自沉于松塘而死。
夏完淳与其师继续坚持抵抗。
顺治三年春,与陈子龙等共谋倡义,鲁王监国遥授中书舍人。
四年,与鲁王监国密通事发被捕,押解南京。
《别云间》即是作者在被解往南京前临别松江时所作。
3.《山坡羊·骊山怀古》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项羽攻入咸阳,焚烧了阿房宫。
元代的张养浩在途经骊山时有所感,写下这首小令。
4.《朝天子·咏喇叭》这首曲作于明武宗正德年间,当时宦官当权,他们在交通要道运河上往来频繁,每到一处就耀武扬威,鱼肉百姓。
作者王磐家住运河边的高邮,目睹宦官的种种恶行,写了这首《朝天子·咏喇叭》,借咏喇叭,讽刺宦官的罪行。
三、反复诵读,品味韵味1.读准字音。
(1)生大声诵读,注意读准字音。
(2)师出示应注意的字音。
羁.旅(jī)南冠.(ɡuān)毅魄.(pò)骊.山(Ií)阿房..(yínɡyū)..(ēpánɡ)萧疏.(shū)萦纡2.读好节奏。
(1)生再次诵读,读好每个句子的节奏。
(2)师指导并明确节奏划分。
南安军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此归!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别云间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9年级 语文部编 版下册教案第6单 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山坡羊 骊山怀古》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四、写作背景
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项羽攻入咸阳后阿房宫焚毁。张养浩途经骊山有所感而创作了《山坡羊·骊山怀古》这首小令。
《元史·张养浩传》说:“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张养浩)为陕西行台中丞。
一、走近作者
张养浩(1269-1329),汉族,字希孟,号云庄,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相公庄镇人,元代著名散曲家。诗、文兼擅,而以散曲著称。代表作有《山坡羊·潼关怀古》《山坡羊古
阿ē房páng一炬jù
奢shē侈chǐ
草萧xiāo疏shū
水萦yíng纡yū
三、朗读
山坡羊·骊山/怀古
课题
《山坡羊·骊山怀古》
日期
教学目标
1、复习与张养浩有关的文学常识;
2、结合背景领会曲意;
3、积累文言词汇;
4、学习作者怀古伤今、忧国忧民的高尚品质;
5、背诵、默写这首散曲。
教
具
准
备
教学重点
让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朗诵全文并能理解曲的大意。可以通过反复朗诵和小组讨论的方法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难点
能够赏析这首曲,品味曲语言的妙处。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讨论,教师启发引导点拨来突破这一难点。
当年骊山上供帝王们寻欢作乐的华清池,和规模宏大的阿房宫一样,已经荡然无存。眼下,只见弯曲的河流,萧疏的衰草,以及那莽苍的林木。
2、“草萧疏”,“水萦纡”属于景物描写,它有什么作用?
借景抒情,由景抒发对封建统治的无奈,表达了对统治者互相残酷厮杀的讽刺。
3、点明全曲的主题的是哪一句?
九年级下册语文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九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九年级下册语文《课外古诗词诵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 运用想象和联想描绘诗歌画面,通过解读诗歌意象了解诗歌主旨。
3. 在反复诵读与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象,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受到情绪的感染和心灵的震撼。
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 运用想象和联想描绘诗歌画面,通过解读诗歌意象了解诗歌主旨。
教学难点:在反复诵读与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象,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受到情绪的感染和心灵的震撼。
教学过程今天我们将梳理的有四首古诗——《南安军》、《别云间》、《山坡羊·骊山怀古》和《朝天子·咏喇叭》。
南安军1——文天祥梅花南北路2,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此归!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3。
作者、背景——看到注释1南安,今江西大余。
文天祥被元军押解北行,路过此地。
文天祥,南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学过他的《过零丁洋》。
背景:帝昺祥兴二年(1279年),南宋最后一个据点厓山被元军攻陷,宋朝灭亡。
文天祥在前一年被俘北行,于五月四日出大庾岭,经南安军时写此诗。
翻译——我被押解着,经过梅岭,凄风苦雨把征衣湿透。
越过梅岭谁与我同路,回到家乡江西一带,却身为俘虏!山河将千古长流、永远存在,城郭却面目全非、暂落敌手。
饿死家乡是我的愿望,我将在梦里完成采薇之义。
结合解析来看——一二两句“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略略点出行程中的地点和景色。
作者行至南安军,正跨越了大庾岭(梅岭)的南北两路。
梅岭的梅花在风雨中摇曳,连征衣都濡湿了,此时,一阵冰冷袭上了他的心头。
前两句初步显示了行程中心情的沉重。
颔联两句“出岭同谁出?归乡如此归!”结合下当时的背景,诗人被捕归来、不得自由,抗元大业始终未成,所以觉得心情沉痛、感慨万千。
这两句抒写了这次行程中的悲苦心情,而两个“出”字和两个“归”字的重复对照,更使得声音、情绪激荡起来。
初中语文教材同步统编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朝天子-咏喇叭(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教材同步统编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朝天子-咏喇叭(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朝天子·咏喇叭》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要求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朝天子·咏喇叭》。
2. 让学生了解散曲的基本知识和王磐的生平简介。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品味诗歌的语言美,体会散曲的节奏感。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对散曲艺术魅力的鉴赏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激发学生对散曲这种文学体裁的兴趣,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2. 引导学生认识到明朝宦官专权的社会现实,增强学生对社会公正和历史责任感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朗读并背诵《朝天子·咏喇叭》,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
2. 通过对散曲的语言分析和结构解读,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1. 体会散曲中诙谐讽刺性的语言风格,理解作者借物咏怀的创作手法。
2.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散曲背后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内涵。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创设情境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走进一首特别的散曲——《朝天子·咏喇叭》。
首先,老师想请大家观看一段短片,它讲述了明朝时期宦官专权的情景。
请大家认真观看,尝试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氛围。
【播放短片】观看结束后,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呢?宦官专权给百姓带来了哪些苦难?这些宦官又为何能够得势?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王磐的这首散曲,一起去探究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
2. 激发兴趣同学们,你们知道明朝有哪些著名的宦官吗?他们又是如何祸乱朝纲的?在我们今天学习的这首散曲中,作者王磐就巧妙地借用了喇叭和唢呐这两种乐器,来讽刺和揭露宦官们的丑恶行径。
现在,老师来为大家范读一下这首散曲,大家注意听,感受它的节奏和韵律。
【教师范读】读完后,同学们是不是已经对这首散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呢?那么,接下来就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逐句分析这首散曲,看看作者是如何运用巧妙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来揭示宦官专权的罪恶的。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南安军》研讨课教案_10
找意象绘画面——部编教材九年级古诗词赏析复习教学目标:1、学习寻找诗歌的意象,并描绘画面。
2、掌握答题方法,熟悉答题格式。
教学重难点:熟读文本,感受诗意。
教学时间:一课时一、导入一切景语皆情语,炼字赏句读情感。
古诗词赏析一直是中考必考内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词,去品味和感悟诗词之美。
二、《中考说明》对诗词鉴赏的要求:1.理解诗歌内容,体悟作者情感。
2.品味诗歌语言,分析词语的锤炼。
3.理解常用的表现手法及作用。
常见考点:寻找意象描绘画面赏析词句体会情感表现手法三、1、考点一:寻找意象什么是意象?简单点说意象就是诗歌中所描写的景、物、人等。
如:春花秋月、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春花秋露、冷雨寒窗、晨钟暮鼓等等。
古诗词中的许多意象都有特定的含义,诗人常常通过选取特定的意象来表达内心独特的情感。
明月——思乡怀亲之情夕阳——凄凉、伤感之情雾霜——哀怨、惆怅之情杨柳——离别时难舍难分之情寒鸦、杜鹃—凄苦、哀伤之情寻找意象的方法:读诗作懂诗意找景物真题: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首诗通过哪些意象展现出一幅山林秋景图?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霜叶。
提升练习: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说说诗人望到了哪些春景?草木、花、鸟。
2、考点二:描绘画面命题方式:用自己的话说说某句诗所描绘的画面。
找准意象,添加修饰。
展开想象,描绘表达。
针对练习使至塞上(唐)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请展开想象,描绘颈联所展现的画面。
茫茫大漠,一缕孤烟笔直升起。
蜿蜒的黄河之上,一轮落日又大又圆。
提升练习:请描绘下面诗句展现的画面。
1.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广阔的黄云、昏暗的阳光,北风扬雪、大雁南飞,天地间一片苍茫2.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课文古诗词诵读(第六单元)》教案
课外古诗词诵读【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把握诗歌内容与情感。
2.自主赏读,探究语言之妙。
3.激发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古诗词的有关知识,背诵古诗词。
2.教学难点:有感情地反复诵读,理解诗歌主旨,学会鉴赏古诗词。
【教学准备】教学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南安军》一、自主学习,知识备查1.作者介绍预设:(出示课件4)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
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南宋政治家、文学家。
宝祐四年(1256年)状元,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
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
后脱险南归,坚持抗元。
祥光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
有《文山先生全集》传世。
2.背景资料预设:(出示课件5)帝昺祥兴二年(1279年),南宋的最后一个据点崖山被元军攻陷,宋朝灭亡。
文天祥在前一年被俘北行,于五月四日出大庚岭,经南安军(治所在今江西大庾)时写此诗。
二、新课学习,整体感知教师: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把诗歌读通读顺,注意读准字音、节奏。
(出示课件6)三、细读诗文,精读细研教师:同学们,请同学们反复朗读诗歌,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出示课件7)出示首联:(出示课件8)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学生查看注释,了解“梅花南北路”是指经过梅岭。
教师:同学们,我们一起尝试把诗句翻译一下(学生朗读诗句,翻译诗句。
)预设:【译文】经过梅岭,凄风苦雨把征衣都湿透了。
教师:(出示课件9)同学们,想一想:此处的梅花是实景吗?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学生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此处的梅花不是实景,而是因梅岭而说到梅花,借以和“风雨”对照,显示出行程中心情的沉重。
梅岭的梅花在风雨中摇曳,濡湿了押着兵败被擒、往大都受审的文天祥的兵丁的征衣。
此时,一阵悲凉袭上了他的心头。
教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把“颔联”仔细研读疏通一下出示颔联:(出示课件10)出岭同谁出?归乡如此归!教师:同学们,我们尝试把诗句翻译一下。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山坡羊骊山怀古》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山坡羊骊山怀古》教学设计诵一首曲,懂一个人--《山坡羊骊山怀古》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山坡羊骊山怀古》是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中张养浩的一首曲。
张养浩是元代名臣,身历数朝,其后隐居数年,再仕时为关中大旱,出任陕西行台中丞。
他的散曲主要有两类:描写隐居生活之作、怀古哀民之作。
《骊山怀古》正是诗人在国家危难关头再仕时的怀古之作,曲中所展现的诗人对前朝往事的悲叹、惋惜,暗含的对当今统治者奢侈无度、国库空虚的讽刺,对培养学生的担当意识和爱国情感等优秀品质有很好的教育作用。
【学情分析】初四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这种基础主要体现在诵读和基本理解诗意上,学生通过阅读、品析,领会诗歌意境的能力,体会诗文蕴含情感的能力还有待于提升。
【教学目标】1.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这首曲,理解诗意。
2.学会从词、句中用心体会,理解诗人情感的方法,并了解怀古诗特点。
3.体会诗人的忧民爱民之心,感受诗人的人格魅力,培养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和爱我中华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
(约3分钟)师:曾获得奥斯卡影片奖的《卡萨布兰卡》中有这样一句经典台词:你现在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和爱过的人。
那么,一个人写的文字里是否也藏着他走过的路呢?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几句诗,大家朗读并猜想:这几句诗里藏着诗人走过怎样的路?★课堂活动:师生共读屏幕上的张养浩的隐居曲作。
(此时的诗人正过着一种闲云野鹤、寄情山水的悠闲生活。
)这节课,咱们借着《山坡羊骊山怀古》这首曲来探究诗人张养浩走过的另一条路。
『设计意图』由张养浩辞官归隐期间所做诗句引出《骊山怀古》,引导学生发现内容的变化,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
二、环节一:读曲.赏曲(约15分钟)师:要理解一首诗,读是根本,既要读得好听,还要读得清楚,更要读得有味。
这是一首元曲,大家自由朗读,注意读通顺,读流利。
★课堂活动:1、一读,要求:读通顺,读流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外古诗词诵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古诗词的有关知识,理解诗歌主旨。
2.运用所学诗歌鉴赏方法赏析自己喜欢的句子。
3.背诵古诗词。
过程与方法
1.学生有感情地反复诵读,体会古诗词的意境美、音韵美。
2.教师通过设疑、点拨、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主旨。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诗歌鉴赏方法赏析自己喜欢的句子。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者介绍
夏完淳(1631—1647),字存古,号小隐,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末抗清英雄。
天资聪颖,5岁读经史,7岁能诗文,9岁写出《代乳集》。
14岁随父及老师抗清。
父殉国后,他和老师陈子龙继续抗清,兵败被俘,英勇就义,年仅17岁。
文集有《南冠草》《续幸存录》等。
王磐(约1470—1530),字鸿渐,号西楼,高邮(今属江苏)人,明代散曲家。
其作品清俊秀美,语言幽默,其中一些作品还反映了当时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和百姓的悲苦生活。
著作有《王西楼乐府》(一卷)。
《朝天子·咏喇叭》选自《王西楼乐府》。
明朝正德年间,宦官当权,欺压百姓。
行船时常吹号以壮声势,百姓不堪其苦。
王磐于是写作这首散曲对此加以讽刺。
二、诗歌大意
1.《南安军》:经过梅岭,凄风苦雨把征衣湿透。
越过梅岭谁与我同路?回到家乡却身为
俘囚!山河将存在万古千秋,城郭却暂时落入敌手。
饿死家乡是我的愿望,梦里采薇在首阳山头。
2.《别动间》:三年抗清斗争东奔西走,今天兵败被俘作囚入了牢房。
流不尽因大好河山失陷而伤痛之泪,天地广阔我却无处存身。
我已经知道自己快踏上黄泉之路,想要告别故乡却实在难分难舍。
待我的英魂归来的那天,将在空中注视着后继者夺回故乡河山的战旗。
3.《山坡羊·骊山怀古》:在骊山上四处张望,阿房宫已经被一把火烧没了,当年的繁华之景,现在在哪里?只看见荒草疏落,流水回环曲折。
到现在,那些憾恨已消散于烟雾弥漫的林间。
想想自周、齐、秦、汉、楚等国至今。
赢了的,都变成一抔黄土;输了的,也都变成一抔黄土。
4.《朝天子·咏喇叭》:喇叭,唢呐,别看你吹的曲子短小,声音却很响亮。
来来往往的官船穿梭如织,杂乱如麻,全仰仗你这喇叭来抬高身价。
当兵的听了愁眉不展,老百姓听了担惊受怕。
哪还顾得分辨大官小官,是真是假?眼见得这喇叭,吹得这家破产那家遭殃,只吹得河水干枯鹅飞走,黎民百姓家破人亡!
三、合作探究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南安军》主要讲了什么?
答案示例:首联叙述了行程中的地点和景色,以及诗人的感慨;颔联抒写了这次行程中的悲苦心情;颈联将山河万世永存与城郭一时沦陷进行对比,突出诗人对恢复大宋江山的信念和对敌人的蔑视;尾联表明诗人的态度。
2.《别云间》主要讲了什么?
答案示例:诗作首联叙事;颔联抒写诗人按捺不住的满腔悲愤;颈联坦露对故乡、亲人的依恋不舍之情;尾联盟恢复之志。
3.《山坡羊·骊山怀古》主要讲了什么?
答案示例:前三句回顾骊山的历史;六、七句讽刺后人都已遗忘了前朝败亡的教训;结尾显示了一位封建文人对历史兴亡的大彻大悟。
4.《朝天子·咏喇叭》主要讲了什么?
答案示例:第一层说喇叭、唢呐的特征是“曲儿小腔儿大”;第二层说喇叭、唢呐的用途是为来往如麻的官船抬声价,即为官方所用;第三层展示喇叭、唢呐用途的另一面:为害军民;最后一层写喇叭、唢呐吹奏的结果: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直吹得民穷财尽,家破人亡。
(二)品读课文,句段赏析
1.有感情地朗读《南安军》,思考问题。
(1)这首诗抒写诗人此次行程孤独悲苦心情的是哪两句?
答案示例:出岭同谁出?归乡如比归!
(2)请简要说明诗人“归乡如比归”的原因。
答案示例:诗人被捕归来,壮志未酬,无颜见家乡父老,不如战死沙场。
(3)颈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案示例: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将山河依旧与城郭已落入敌手进行对比,突出了诗人的亡国之痛。
(4)联系《过零丁洋》一诗,说说“饿死真吾事,梦中行采薇”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示例:至死不渝,以死明志,保持爱国的节操;誓死报国的决心。
2.有感情地朗读《别云间》,思考问题。
(1)诗人言“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难”在何处?
答案示例:抗清事业未成,老父已经殉国,家中老母尚在,妻子有孕在身,今日踏上死亡之旅,再也难见故园和亲人,壮志未酬的诗人心中怎能无所留恋?
(2)这首诗和文天祥《过零丁洋》的写作背景相同,都是诗人在被押解途中所作。
两首诗在思想感情上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示例:同:都包含着诗人对山河破碎的满腔悲愤、对救亡图存大业未就的遗憾和强烈的爱国之情,表达了自己视死如归的精神。
异:《别云间》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亲人的不舍和对抗清斗争的坚定信念。
3.有感情地朗读《山坡羊·骊山怀古》,思考问题。
作者在这首曲子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示例:作者开篇即慨叹当年阿房宫何等气派,可如今,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又是何等萧条。
历朝历代,哪个不抱有败亡的遗恨呢?作者在此寄托了一种讽刺,是说后人都已遗忘了前朝败亡的教训,从而最终导致灭国,这是历代封建王朝的共同结局。
结尾两句说无论输赢,奢侈的宫殿最终都会“变做了土”,是对封建王朝历史的规律性的概括,也是作者对只会致使无数物质文明和精神财富消失的封建统治者争权夺利的斗争的批判。
4.有感情地朗读《朝天子·咏喇叭》,思考问题。
(1)赏析“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一句。
答案示例:“喇叭”“唢呐”都隐指宦官。
“曲儿小腔儿大”一语双关,暗指宦官狐假虎威,装腔作势。
作者借物抒怀,写宦官虽地位低下,但仗势欺人,刻画出一副丑恶的奴才嘴脸,饱含蔑视之意。
(2)“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造成“军愁”“民怕”甚至到了不敢辨真假地步的果真是喇叭吗?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示例:不是。
“愁”的、“怕”的是借“喇叭,唢呐”开道,残害百姓、鱼肉乡里的宦官。
(三)赏读课文,鉴赏评价
1.《南安军》作于诗人被清兵逮捕、诀别故乡之时,是一首慷慨悲壮的绝命诗。
在诗中,诗人一方面抱着此去誓死不屈的决心,一方面又对行将永别的故乡流露出无限的依恋和深切的感叹,抒写了亡国之痛和壮志难酬的悲愤。
2.《别云间》作于诗人被清兵逮捕、诀别故乡之时,是一首慷慨悲壮的绝命诗。
在诗中,诗人一方面抱着此去誓死不屈的决心,一方面又对行将永别的故乡流露出无限的依恋和深切的感叹,抒写了亡国之痛和壮志难酬的悲愤。
3.《山坡羊·骊山怀古》是作者登临骊山,即景抒怀,喟叹历代王朝兴衰之作。
前三句回顾骊山的历史,六、七句讽刺后人都已遗忘了前朝败亡的教训,结尾显示了一位封建文人对历史兴亡的大彻大悟,揭示了封建统治者因荒淫奢侈和争权夺位而导致灭亡的历史教训,感慨一切功过成败到最后终成一片尘土的历史结局。
全曲引史为证,感情痛切,风格沉郁,抒发了世事无常、徒增悲叹的感喟。
4.《朝天子·咏喇叭》借物咏怀,表面上写的是喇叭和唢呐,实则处处写的是宦官。
全诗虽没有正面提到,但是却活画出了宦官们狐假虎威的丑态,在讥诮诙谐中揭露了宦官残害百姓的罪恶行径,道出了百姓心中的鄙视和愤慨。
作品意在批判宦官害民,但终是没有点破,结论留待读者思而得之,既痛快淋漓又含蓄有力,真是嬉笑怒骂,皆成妙文。
四、课堂小结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读诗使人睿智。
”希望同学们从此以后会喜欢上诗歌,在诗歌的天地里找到无限乐趣。
7、我们各种习气中再没有一种象克服骄傲那麽难的了。
虽极力藏匿它,克服它,消灭它,但无论如何,它在不知不觉之间,仍旧显露。
——富兰克林
8、女人固然是脆弱的,母亲却是坚强的。
——法国
9、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雨果
10、母爱是多么强烈、自私、狂热地占据我们整个心灵的感情。
——邓肯
11、世界上一切其他都是假的,空的,唯有母亲才是真的,永恒的,不灭的。
——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