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术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论

合集下载

河南产业集群发展:优势、不足及对策

河南产业集群发展:优势、不足及对策

河南产业集群发展:优势、不足及对策摘要:近年来,河南产业集群化趋势明显,带动了相关产业和产品的发展,已具有区域竞争优势。

发展产业集群已成为实现中原崛起的一个重要战略。

但总体来讲,河南的产业集群大多处于成长期阶段,多以传统产业和资源开采业为主,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较少,科技含量低,缺乏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促进河南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要科学制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瞄准重点产业,突出产业集群的发展重点,做大、做强特色产业集群,通过政策引导,提高产业关联度,完善产业链,增强产业集群专业化分工协作能力,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促进产业集群产业结构、层次优化升级,增强其竞争力。

关键词:产业集群;河南省;问题及对策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集群现象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内容,浙江和东南沿海不少地区依靠产业集群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绩效,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近些年来,河南的产业集群也取得了较大发展,但总体来讲,河南产业集群发展还相对滞后。

此外,理论界也缺乏对河南产业集群发展的相关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河南产业集群的顺利发展。

因此,研究和分析河南产业集群优势及不足并提出相关对策,对促进河南产业集群的培育、发展和升级,提升河南产业集群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河南产业集群发展的效应及优势(一)河南产业集群发展的效应分析总体来讲,河南省产业集群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具有区域竞争优势,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独特的竞争力。

1、产业集群化趋势明显,部分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发展潜力较大。

近些年来,河南省的产业发展无论是在空间布局上,还是在产业配套上,都呈现出了较为明显的集群化趋势,形成了一批初具规模的产业集群,如食品集群、纺织服装集群规模较大,关联行业多,带动作用强,对促进河南省经济的快速增长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据2006年10月15日《大河报》报道,全省现有年工业总产值1亿元以上的工业产业集群388个,涉及全省1399个乡(镇、街道)的6909个村(居)委会,共有企业单位12.9万个,实现工业总产值4501.6亿元,吸纳从业人员303.2万人,上缴税金257.6亿元,产品出口131.6亿元,产业集群已成“燎原发展之势”。

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分析产业集群强劲而持久的竞争优势成为国家或地区竞争力的主要来源。

本文首先分析了产业集群的内涵和特征,提出产业集群的主要竞争优势表现为外部经济、社会资本、创新和创新网络四个方面。

标签: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创新一、产业集群的内涵与特征产业集群是在特定领域中,一群在地理上临近、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和相关法人机构,并以彼此的共同性和互补性相联结。

产业集群不是单纯的产业空间集聚,而是根植于地方社会文化环境,包括各种正式合作关系和非正式交流的社会经济网络。

典型的产业集群具有以下四个主要特征:1.空间集聚特征:任何一个产业集群都是大量企业在空间的汇集,成员企业和辅助机构被共同“锁定”在一定区域,使经济活动高度密集,可以较容易地获得专业化的、弹性的劳动力,具有较强的地域相关性。

2.专业化特征:产业集群的生产经营具有很强的专业化特征,企业成员之间围绕产业链及其服务性机构、行业组织实行精细的专业分工,形成了社会化分工网络。

3.根植性特征:所谓根植性是指通过集体性组织来建立信任和承诺,使得不同利益各方协同作用,从而获得好处,同时保持高度的灵活性。

共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使集群内产业家产生信任、理解和相互合作,并形成集群内企业间的一种特殊黏合剂,使众多产业粘结在一起,既营造了区域创新环境,又使产业深深扎根于当地。

4.网络创新特征:集群内的成员企业和辅助机构通过长期的联系形成本地化网络,网络中的各行为主体之间以正式或非正式的关系,频繁地进行着商品、服务、信息、劳动力等贸易性或非贸易性的交易、交流和互动,相互学习,密切合作,共同推动区域的发展和产业的持续创新。

二、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产业集群之所以在激烈的全球经济竞争中表现出良好的竞争态势,在于产业集群作为一种大量企业及相关支撑机构在地理空间的集聚,能够形成其他区域所没有的强劲而持续的竞争优势。

1.外部经济优势。

产业集群的外部竞争优势包括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劳动力市场共享的优势。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随着当今世界经济自由化和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国际分工与区域分工、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日益融合。

一些新的贸易理论开始注意国内贸易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它们不仅从国家的角度,更重要的是从产业和企业本身竞争的角度来考察国际贸易的原因。

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el E Porter)提出,国家的竞争优势是通过创造得来的,它形成的关键在于优势产业的建立和创新。

与战略性贸易政策相比,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提出了一些对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地区更具现实意义的发展思路。

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一书及其理论是其率领30多个国家研究者组成的调查组,用了四年时间对丹麦、德国、意大利、日本、韩国、新加坡、瑞士、英国和美国等十个重要贸易国的一百个行业进行凋查研究的成果。

波特进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研究的目的非常直接和清楚:他希望确定在国际经济和贸易竞争中,为什么有的国家成功,而有的国家却失败。

如同在他之前的新贸易理论学者们一样,波特认为现有的国际贸易理论存在一定的缺陷,即问题的关键是:应当揭示为何一个国家在某个特定行业能够获得国际性的成功并进而取得垄断性的行业地位。

一、竞争优势“钻石结构”理论波特认为,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不一定在于整个国民经济,而主要是看该国有无一些独特的产业或产业群。

也就是说,国家竞争优势通常寓于某些独特的产业部门,即所谓的竞争优势产业,对一个区域亦如此。

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钻石结构”(National Diamond)系统中的诸因素,这就是著名的“国家竞争优势四因素理论”。

他认为,影响一国开发其产业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有四项,即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产业以及企业战略和组织。

这四个方面条件相互促进、相互制约。

在一国的众多行业中,最有可能在国际竞争中取胜的是国内“四因素环境”特别有利的那些行业。

(一)要素条件生产要素分为基本生产要素,如自然资源环境、初级劳动力等;高等要素,如现代化通讯网络、高素质科技人才、科研机构和高校领先学科等。

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形成的机理——从经济学与社会学的视角

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形成的机理——从经济学与社会学的视角

《商场现代化》2012年9月(下旬刊)总第696期“产业集群”既是一种产业组织方式,也是一种产业环境。

产业集群的本质特征决定了“集群不仅仅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而且改进激励方式,创造出信息、专业化制度、名声等集体财富。

更重要的是,集群能够改善创新的条件,加速生产率的成长,也更有利于新企业的形成。

”产业集群已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新的思维方式,表现出持续、强劲的竞争优势,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理想模式。

一、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形成机理的经济学解释产业集群特定的产业环境决定了集群企业具有纵向一体化程度低的特征。

集群企业一方面通过收缩纵向规模,使专业化分工走向深化,以提高经济效率;另一方面又通过扩大横向规模,形成外部经济效应,以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正是由于集群企业的这一基本特征,决定了产业集群具有持续、强劲的竞争优势。

1.专业化分工,实现价值增值。

迈克尔·波特在《竞争优势》一书中指出:每一个企业都是用来进行设计、生产、营销、交货以及对产品起辅助作用的各种活动的集合。

所有这些活动都可以用价值链表示出来,价值链各环节对于利润的贡献不一。

企业只有将自己摆放在最有利的市场地位,掌握关键资源和关键能力,才能形成竞争优势,获得更多的利润。

正是由于同行企业在产业集群特定区域内地理空间上的集聚,大大降低了集群企业纵向一体化的程度,使集群企业专业化分工更加精细化。

在产业集群特定的产业环境中,各家企业都不将一个产品的生产环节完整地安排在本企业内部,而是靠多家企业的相互配套协作来完成,甚至许多企业只是从事产品生产作业链条上自己具有竞争优势的一个单一环节的生产,实现这一环节大批量专业化的生产,使自身竞争优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2.快速反应,实现规模效应。

比尔·盖茨在《数字神经系统》一书中写到:“80年代是质量的竞争,90年代是成本的竞争,21世纪是反应速度的竞争。

”当今时代信息瞬息万变,机会稍纵即逝。

企业具有高度的灵敏度和快速反应的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敏锐地识别商机、创造商机,不失时机地做出科学的决策,快速反应市场,实现“敏捷制造”,在竞争中赢得先机。

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有哪些_1

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有哪些_1

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有哪些
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规模效应:
产业集群中的企业规模较大,生产规模和销售规模都比较大,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率,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技术创新效应:
产业集群中的企业之间存在技术沟通和合作,能够促进技术创新和技术升级,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人才效应:
产业集群中的企业能够共同培育和吸引高素养的人才,形成人才集聚效应,提高企业的创新力量和竞争力。

品牌效应:
产业集群中的企业能够共同打造品牌,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资源优化效应:
产业集群中的企业能够共同利用资源,实现资源优化和共享,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政策支持效应:
产业集群能够得到政府的政策支持和优待政策,提高企业的进展空间和竞争力。

综上所述,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规模效应、技术创新
效应、人才效应、品牌效应、资源优化效应和政策支持效应等方面。

这些优势能够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促进产业集群的进展和地方经济的富强。

本文由数商云云朵匠原创,商业转载请联系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标明:数商云原创。

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竞争优势的形成机制研究——基于产业集聚的视角

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竞争优势的形成机制研究——基于产业集聚的视角
年 份
表 1 19 年~ 年广东省 高技术产业区位熵 5 21 9 00
1 9 95 19 96 19 97 1 9 98 19 99 20 00 2 0 01 20 02
外部 性 ,来 提升创 新 能力 与 价值 优 势 。 实现 价值 增殖 . 最终 实 现广 东 省高 技 术 产业竞 争优 势 的提 升
1 2 38 7亿元 , 产业 规 模大 幅度 提升 。
另 外 , 东省 的软 件 、 物 医 药 、 材 料 三 大 产业 也 势 所存在 的障碍 和解决 的对 策 。 广 生 新
被成 功打 造 成 规模 超 千亿 元 的新 兴 产 业 集 群 。据 了 解 ,
比增 长 2 .%, 量 占全 国 的 1 .%, 51 总 96 局全 国首位 , 件 出 软
产值 占全 国同类行 业 总产值 的 比重 在 3 %以上 : 0 占广东 省 近几年 维持在 6 %以上 。另 外 . 0 电子计 算机及 办公 设备 制
造业 广 东省 的总产 值 .也 占全 国同行 业 的 比重 的 3 %以 0
生产 较为 集 中 , 有 比较优 势 , 于 2说 明优 势十 分突 出。 高技 术产业 总 产值 的 比重 .9 9年 达到 最大 值 7 . %后 . 具 大 19 12 8
拥有 华 为 、 中兴 、 腾讯 、 比 (/j ( ) ss/ ) () 省拥 有 完善 的 电子 信 息 产业 链 , 1 其 中 , i Q 为 区域 的 j 业 区 位熵 ,i i 产 s 为 区域 的 j J 产 亚迪 等一大 批创 新 型电 子信 息产 业 . 世界性 的电子信 息 是
些 问题 .这 些 问题 降低 了广 东省 高技 术产 业 的集 聚效 应 。

论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论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2002年1月第1期(总166期)中国工业经济Chi na Industrial EconomyJan.2002No.1=产业组织>论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魏守华1石碧华2(1.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系,北京市1008712.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所,北京市100872)[摘要]企业竞争逐步从过去注重单个企业发展战略,向企业联盟以及企业集群战略演化,企业集群通过协同效应所显现的竞争优势,不仅日益备受关注,而且集群战略已成为企业、区域发展的重要模式。

本文首先简介企业集群概念,接着从直接经济要素和非直接经济要素两个方面分析集群的竞争优势。

前者包括生产成本优势、基于质量基础的产品差异化优势、区域营销优势、市场竞争优势四个方面;后者体现在区域创新能力上。

[关键词]企业集群;协同效应;竞争优势[中图分类号]F2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80@(2001)01-0059-07一、关于企业集群随着需求多样化的发展和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许多产业正从过去那种标准化、大批量向现在/弹性专精0生产过程转变,相应地过去以完全垄断或寡头垄断获得竞争优势的许多单个大企业却步履维艰,而众多企业以企业集群的形式参与市场竞争,不仅具有比较优势(价格柔性),还具备竞争优势(特征柔性),表现出极大的经济活力。

企业集群,有时简称企业群或群,用来定义在某一特定领域中(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Porter1998)。

集群具有产业属性和地理集中特性。

根据产业性质,集群分三类:第一类是高科技企业集群,如美国的高技术产业集群:硅谷、波士顿128公路、德州的奥斯汀;印度的班加罗尔地区;以色列的特拉维夫;英国的剑桥工业园;法国的索非亚等。

第二类是传统产业集群,如意大利艾米利亚)))罗马格纳地区;中国浙江的一些地区:嵊州的领带、诸暨市大唐镇的袜业、海宁的皮装、柳市的低压电器等。

谈产业集群竞争优势

谈产业集群竞争优势

谈产业集群竞争优势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上具有竞争优势的关键是产业的竞争优势,而产业竞争优势来源于彼此相关的产业集群。

那么,产业集群的优势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呢?综合国内外有关研究,笔者认为产业集群具有成本优势、市场优势、创新优势、扩张优势等竞争优势。

一、成本优势由于地理位置靠近、企业布局集中,产业集群有利于形成专业高度细化、配合密切的分工协作体系,以社会分工的优势弥补中小企业规模不经济的缺陷,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

假定技术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种成本降低主要来自集聚经济、规模经济、劳动分工、交易成本、范围经济、劳动力有效供给和企业进入与退出成本。

(一)城市集聚经济。

企业通过共同使用公共设施,减少分散布局所需的额外投资,并利用地理接近性而节省相互间物质和信息流的运移费用,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二)外部规模经济。

同行业的企业间利用地理接近性,通过合资、合作或建立联盟等方式共同进行生产、销售等价值活动,如大批量购买原材料等,不仅使原材料价格降低,也节约了单位运输成本;建立共同销售中心,如浙江“领带城”是我国最大的领带零售、批发市场,降低了集群内企业成品的运输、库存成本,使平均成本明显降低,从而有利于价格竞争。

(三)专业化分工提高了生产率。

在产业集群内部,大量专业化企业集聚在一地,使区域实现了规模生产,相应地,产业集群创造了一个较大的市场需求空间,对分工更细、专业化更强的产品和服务的潜在需求量也相应增加,同时随着技术发展和需求变化,后福特制生产方式的盛行,工艺过程日益高度专业化,这不仅为专业化生产商提供了更大的生存机会,还使他们实现规模生产,两者形成良性循环,不断提高产业集群整体生产效率。

(四)交易成本降低,形成外部范围经济。

通过专业化分工,不仅满足了市场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需求,而且企业可以根据生产的需要,通过建立网络关系进行交易,利用空间接近大大降低了每次交易的费用。

同时,共同的产业文化和价值观有利于企业间建立以合作与信任为基础的社会网络,使双方容易达成交易并履行合约,还节省了企业搜索市场信息的时间和费用,有效地降低了交易成本,这种网络结构形成外部范围经济,克服了单个大企业等级制组织的弊病。

产业集群论文: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研究综述

产业集群论文: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研究综述

产业集群论文: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研究综述摘要:目前关于产业集群涵义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本文主要对产业集群优势的研究进行综述,总结了目前相关领域的学者对产业集群竞争优势问题的研究成果,包括产业集群产生的竞争优势及其竞争优势的形成机制,希望能对产业集群的进一步研究有所贡献。

关键词: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形成机制产业集群给产业以及地区的经济发展都带来巨大的优势,加强产业集群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企业成功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

一、产业集群带来的竞争优势王缉慈的分析主要有以下三个角度:(1)纯经济学角度,强调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2)社会学的角度,主要考虑降低交易费用;(3)技术经济学角度,研究集群如何促进知识和技术的创新和扩散,实现产业和产品创新等。

魏守华等人的研究了两种经济要素:其一是直接经济要素,包括生产成本优势、基于质量基础的产品差异化优势、区域营销优势、市场竞争优势四个方面;另一种是非直接经济要素,主要体现在区域创新能力上。

张平(2006)通过研究,认为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有以下七个方面:生产成本优势、区域营销优势、创新优势、国内市场竞争优势、际市场竞争优势、信用优势、产业组织优势。

郑健壮,杨强(2004)认为浙江有:资源整体优势,核心竞争能力优势,竞争壁垒的建立是保障竞争优势存在的一个外部条件。

唐伟,过奇帅和薛杰(2004)认为浙江中小企业集群优势:外部经济性优势,区域品牌优势,全球化市场优势,集群创新优势,社会网络优势。

陈培阳(2009)则认为浙江产业集群具有的竞争优势包括:集群的外部性经济优势,集群的区域性品牌优势,集群的全球化市场优势,集群的创新优势,集群的社会网络优势。

何军香(2010)认为浙江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降低交易费用,企业家优势,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优势。

综合上述对企业集群竞争优势研究的文献,可以发现我国学者对集群所表现出来的优势理论分析较为完整。

但是,这些研究也存在一些缺陷,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的层次不够深,定性描述过多,定量分析不够。

美国硅谷高科技产业集群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美国硅谷高科技产业集群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美国硅谷高科技产业集群及其对中国的启示刘春香〔摘 要〕 产业集群已经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力量。

论文在对美国硅谷高科技产业集群发展概况、形成基础与条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借鉴美国硅谷经验,发展中国高科技产业集群的可行性对策。

〔关键词〕 美国硅谷 高科技产业集群 风险投资 区域创新网络一、美国硅谷高科技产业集群发展概况硅谷拥有世界上最大、最密集、最具创造性的高科技产业集群。

在硅谷,集聚了上万家高科技企业,其中有4000多家是电子工业公司,电子产品销售每年超过4000亿美元,占全美销售的40%。

这里既是美国袖珍计算器、电子游戏机、PC机、无线电话、微处理机的诞生地,也是美国第一块集成电路、硅单晶和现代软硬件的孕育地。

全世界前100家最大的电子和软件公司当中,有20%在此扎根。

自1965年以来,美国前500家成长最快的公司中有10%在硅谷。

早在1997年,硅谷的企业市值超过4500亿美元,成为美国经济新的发动机。

1998年硅谷实现G DP约为2400亿美元,占美国G DP的3%,相当于中国G DP的1/4。

如果把硅谷作为一个独立经济实体来看,它就是世界第12大经济实体;若以当年的230万硅谷总人口计,其人均G DP高达104348美元,为世界人均G DP之最。

硅谷至今仍保持着发展的势头,除去自生自灭的公司,每年净增约200家新公司。

在近1万家高科技公司中,按公司性质分,服务类公司最多,有5425家,技术设备公司2780家,技术部件公司813家,分销公司有1461家,材料公司306家。

按地点来看,硅谷的公司中有7380家均是总部设在硅谷的公司,占全部公司的80%,上述这些公司构成了硅谷的高技术产业集群。

虽然到目前为止,硅谷已经经历了四次大起大落,但总是能够引领世界的潮流保持不变的上升态势。

2003年年均劳动生产率178900美元,获得专利7300项,保证了硅谷的长期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高科技产业集群的发展策略与效应分析

高科技产业集群的发展策略与效应分析

高科技产业集群的发展策略与效应分析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离不开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高科技产业作为一种新的产业形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而高科技产业集群则是高科技产业的集聚体,是推动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探讨高科技产业集群的发展策略及其效应。

一、高科技产业集群的发展策略1.地理位置地理位置是高科技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为地理位置的不同,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贸易和服务活动。

在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中,地理位置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某些地方相对于其他地方具有更多的优势。

例如与大学、研究院等高新技术机构密切合作,吸引高端人才等。

2.政策支持政策支持是高科技产业集群发展的另一个关键要素。

国家政府可以通过财政、税收、金融、市场等多种方式来支持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比如实行高新技术产业专项扶持资金、优惠税收政策等。

政府还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法律和法规,保持市场竞争和维护业界规范等。

3.创新驱动创新驱动是高科技产业集群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

创新是高科技产业持续发展的核心。

只有通过不断的技术革新和研发来主导行业的发展,才能保持行业的竞争优势。

高科技产业集群要加强研究开发、创新体系建设,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4.多元化高科技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要注意多元化,避免产业单一化,以减轻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市场变化等方面的风险。

多元化包括产业多样化、资源多样化和协同发展等。

5.人才培养高科技产业集群需要大量、高端、复合型人才。

人才是高科技产业集群发展的第一资源。

因此集群要加强人才培养,提高人才素质和能力,吸引全球高端人才,构建高科技人才培养机制。

二、高科技产业集群的效应分析1.优化产业结构高科技产业集群可以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企业之间的合作与竞争,使产业向科技、环保、高端制造业等领域转型,从而推动整个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2.提高产业集群竞争力高科技产业集群由于在技术、人才、资金、信息等方面的相互关系和交流是非常紧密的,因此能够形成较强的产业集群竞争力。

简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提升

简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提升

技术 , 势必会降低我 国这些传统产业 的竞争力 , 也
影 响到 产业 结构 的优 化与 升级 。因此 , 加快 高新 技
二 、 国高新技 术产 业集群 竞争力提升 我 的战略选择
要继续保持国内发展的优势 , 特别是获得国际 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 , 国应该选择一些具 我 有较强经济 和社会基础 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从
有利 于产业 集 群技 术创 新 和产 业发 展 的硬环境 、 软
环境 和思想 文化 氛 围三 个层 面 上全 面进行 提升 , 努
术产业的发展和充分利用先进适用 技术改造传统
产业 , 是我国经济发展 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保障。


入世后我 国高新 技术产 业开 发 区面
临的机遇和挑 战
人世以后 , 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 我 给高新 技术产业区提供 了发展机遇。我们 可以进一步与 发 达 国家开展 科 技交 流 , 吸纳 先 进 科 技 , 进 高级 引 人才 , 扩大引进资金 , 加快高新技术产业 的发展。 但是 , 人世使我们和其他国家处在同一个发展
些 技术 企业 改 制 为股 份 有 限 公 司 或 有 限 责 任公
司, 并建立 有 效 的激励 和 约束 机制 , 引入股 权 参与 、 利 润分享 等体 制创 新方 式 。 ( ) 内科 教 体 制 创 新 改 革 。今 后 大 学 和 研 2区
平 台上 , 国高新技 术 产业 区 的发展 也 面临着 不少 我 挑 战 。从 20 05年 1 1日起 , 国正式 步人 “ 月 我 人世
力形 成具有 国际竞 争力 的产业集 群 。 ( ) 一 积极 营 造 区 域 创 新 环 境 , 进 集 群快 速 促

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经济学分析

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经济学分析

集群 内的企业都有很大的生存空 间,这也是产业集群吸引集 群外企业 的因素之 一。而产业集群内的企业之间深度 的分工
20. 08 5财会 月刊 ( 合) 0 口 综 ・ 9・
() 1 供给方面 。 给方面包括专业化 的投入 品 、 供 专业 化的
维普资讯
取得路径 。
【 关键词】 产业集群
竞争优势
集群收益
集群成本 劳动力市场 、 知识和信息 的溢 出 、 技术溢 出 、 较好 的基 础设施 和软环境 、 较低 的试验成本等。 专业化的投入品是指因供应链
延长和分工细化导致的投入品的细化。专业化 的劳动力市场
在全球经济一体 化和产业地方专业 化的大潮流下 , 产业 集群现 象越来越 受到学术界 和经济 活动主体 的关注 , 因为产
供给 进 入 “ 性 化 定 制 时 代 ” 产 品 替 代 弹性 的 降低 使 得产 业 个 。
成本优 势角度考虑 , 而企业作为构成产业集 群的主体 , 收益和
成本的权衡成为其形成集群的诱 因。下文将从集群收益和集
群成 本 两 方 面 作些 具 体 分 析 。
1 集群 收 益 。 .
后者是产业集群赖以存续 和发 展的关键 。 二、 产业集群竞争优 势的经济学分析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经济模式 ,其竞争优势的体现可从其
此外 ,市场需求结 构的变化也是产业集群发展和优化的重要
条件 。 根据 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哈维 ・ 莱宾斯坦对消费功能性
需求 和非功能性需求的分类可 以得 出两点结论 :一是随着非
定的市场份额 。 另外 , 产业集群内的企业 由于降低了顾 客的交
通和运输等在内的交易成本 ,从而使企业能同顾客面对面地

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理论分析

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理论分析

联系 ,他解释了基于外部 经济的企业 在 同一 区位集 中的
gnlao i af t)和集聚因素 (  ̄o e teat) o c r / l ri cr,韦伯把集 w m av f o 聚因紊引入产业集群,他从集聚因素造成的经济性——

现象,认为产业集群是由外部经济所导致的。 外部经济理论是由马歇尔首先提出来的,他所讲的 外部经济正是部分地来源于产业集群,即产业集群有利 于技能、信息、技术、技术诀窍和新思想在集群内企业 之间的传播与应用 。马歇尔对产业 集聚有很深刻 的研 究 , 它强调特定地点专业化产业的集聚。马歇尔在分析为什
斯密 的描述 中可 以看 到产业集 聚 己初露 端倪 ,但对产 业
集聚 的 研究 最初 是 由 马歇 尔 ( A.Ma hl 96 r a ,11)开 始 s l
的工业 地区分布—— 而获 得。马歇 尔认为 , 部经 济包 外
括三种类型: 市场规模扩大带来的中间投入品的规模效
应 ;劳动力市场规模效应 ; 息交 流和技 术扩 散 ,也 就 信 是技术 溢出效应 。
收 稿 冒期 :2 ∞一 l~ 1 0 2 1
基金璃目 :浙江省教 育厅科研项 目 “ 升浙江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研究 ”( 目 提 项 编号 :2005 )资助 0 517

l — O
维普资讯
工业 区经 济学 家 韦伯 ( le br 99 AfdWee,12 )首 先 提 r 出了聚集经济的概念 ,他把区位 因紊分为区域 因素 ( e R—
的。马歇尔把专业化产业集聚的特定地区称作 “ 产业区”
( ds yd tc) i ut ir t,并 发现 了外部 经济 与产 业集 聚的 密切 n r si
家或地区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学术界对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展开了多视角的研究,本文综述和归纳了众多

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摘要:产业集群作为一种典型的经济活动空间现象是经济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在对产业集群概念诠释的基础上,对产业集群的根植性竞争优势、空间集聚优势、生产网络优势、学习外部知识优势和规模报酬递增优势分别给予了探讨。

关键词:产业集群;竞争优势;根植性;知识创新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面对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在一些区域呈现出经济衰退的现象,大量工人失业,人们生活质量下降的同时,欧洲和北美几个地区经济发展却依然保持平稳,甚至继续增长,成为成功战胜衰退的”经济之星”。

这些地区有多种多样的产业,不仅包含技术先进部门,还包括传统的劳动密集型部门。

典型区域的产业有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所谓的“第三意大利”、法国的香水玻璃瓶产业集群、德国图特林根的外科器械产业集群、美国的硅谷等。

而且在发展中国家的某些地区也奇迹般地涌现,如印度的班加罗尔的软件业;在我国如台湾电脑OEM产品,广东的电子制造业、配件业、纺织业、玩具业等,浙江的纺织、小五金、机械配件、家用生活器具等行业,温州的柳市镇的低压电器企业,诸暨、嵊州的打火机、鞋袜、领带,江苏的纺织品,苏州昆山市的台湾电脑厂商等,在内地我们也有如北京海滨区中关村的信息技术产业,河北清河的羊绒、辛集的皮革加工,河南许昌的假发饰品加工,商丘的钢卷尺,山东淄博的铝工业,新疆的彩棉生产加工等等,这些产业集群的迅速发展,以及这些集群在区域经济增长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产业集群的经济现象也已成为我国经济学界关注的焦点。

一、产业集群的概念和理论诠释当前为国际学术界广泛接受的是迈克尔.波特(PorterM.E.)给产业集群下的定义:产业集群是指在某特定领域中,一群在地理上邻近、有交叉关联的企业和相关的企业及相关法人机构,并以彼此的共通性和互补性相联结。

按照波特的定义,产业集群包括一批对竞争起重要作用的、相互联系的产业和其他实体。

例如,它们包括零部件、机器和服务等专业化投入的供应商和专业化设施的提供者。

美国北卡三角科学园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分析及其借鉴

美国北卡三角科学园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分析及其借鉴

美国北卡三角科学园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分析及其借鉴2009/02/09成果名称:美国北卡三角科学园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分析及其借鉴成果内容:编者按这是我省出国(境)培训多年来未见的好成果。

省科技厅副厅长孙科同志利用在美国学习培训的5个多月时间,以强烈的使命感和高度的责任心,认真学习、刻苦钻研,结合本职工作深入考察研究,撰写了《美国北卡三角科学园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分析及借鉴》的毕业论文,通过与我省的比较,找出了存在问题和差距,提出了我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建议和思路,很有见地,值得一读。

美国北卡三角科学园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分析及其借鉴陕西省科技厅孙科产业集群借助地理的邻近、公共设施的共享、信息与知识的快速传播等途经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织形态。

美国三角科学园区是典型的高技术产业集群,2009年1月美国三角科学园(The Research Triangle Park)将迎来她的五十周年华诞。

在过去的五十年中,其核心价值是通过科技创新这一引擎有效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三角科学园得到快速与持续的发展:从一片松林地到世界著名的研究科学园;从只有以烟草、纺织和家具等传统产业发展到集中了信息、通讯、制药和环保产业等现代新兴产业集群;从严重的人才流失到如今拥有4.2万多全时智力雇员和1万多合同智力雇员。

2008年8月6日至12月19日,我利用在美国杜克大学学习的机会,实地考察了三角科学园,并对其成长与竞争优势的形成机制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三角科学园产业集群的基本情况北卡的三角科学园(RTP )是美国最大的并公认为最好的科学园区。

它是政府催生形成的产业集群,其成功是市场拉动和政府推动的结果。

三角科学园坐落于美国的东海岸,在纽约和亚特兰大之间的中间位置,也是北卡罗来纳州的心脏地区。

它刚起步时,位于加州的斯坦福科学园和沿波士顿28号公路高科技园区都已享有成功的声誉。

目前,RTP占地约7000公顷,在RTP内有170多个与R&D有关的公司或机构,包括国家环境健康科学研究所、国家统计科学研究所等,42000全时雇员和大约10000合约雇员,这些雇员的年工资收入总额达到27亿美元,平均5.6万美元,比北卡州和全美平均工资高45%。

基于GEM模型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

基于GEM模型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
的 整体 绩 效 带 来 实质 性 功 效 的 强 劲 竞 争 优 势 。把 产 业 集 群 竞 争力的定义落脚 到竞争 优势 ,产业集群较强 的竞 争力在于其 所拥有 的持续竞争优势 。 朱方伟等 (o4 2o )根据集群 的产业特 征,将其分 为传
统产业集群和高新技术产业 集群。传统产业集群是 以传 统产 业为主导的,由众 多企业 或机构在一定 的空问范围 内集 聚而
吸收能力与其相关知识的积 累有关 ,只有本身具备相 当程度 的知识 ,集群才会具有相 当的知识 吸收能力 ;同时 ,较强 的 知识吸收能力能够促进集群知 识的积累 。知识通过交叉 、聚 合和不 断创新实现增值 ,是一个 传播 、使用 、融合 、创新不 断反复 、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
业集群竞 争力概 念定 义 为 :是 以产业 集群 的各 种资 产要 素 ( 包括企业 、资源、基础 设施 和技术 条件 等) 为基础 ,以企 业 间的动态 网络关系及其层次性递 进为运行方式 ,具有对 环 境 的利用能力和规避能力 ,在全球市场竞 争 中能为产业集 群
2 1 第 5期 00年
S in e a d T c n lg 理研n g me tRe e rh ce c n e科 技o y Ma究 n s ac ho管 ae
2 1 n5 0 0 N
文 章 编 号 :10 7 9 【0 0 5~ 14— 3 00— 6 5 2 1 )0 0 5 0
高其竞争力,并就政府如何提高其竞争力给 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
关 键 词 : 高新技 术 产 业 集群 ;G M模 型 ;竞 争 力 E 中 图分 类 号 :F 7 20 文 献标 识 码 :A
在知识经济时代 ,以计算机技术 、网络技术 、生物 工程 环境 中,一个高新技术产业集 群 以其各种 资产要 素 ,尤其是 技术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 正发挥着前所未有 的巨大 作用 ,使 高层次的基于知识集聚 的高级 生产要素为基础 ,以企业间的 得人类社会的发展进入一个 崭新的境界。高新技术产业 现已 动态 网络关 系及其层次性递进 为运行方式 ,能够 比其他集群 经成为知识经济 的第一支柱产 业 ,高新 技术产业集群 已经成 更有效地向市场提供技术密集 型的产品或服务 ,并获得赢利 为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 的重要 发展模式。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和 自身发展 的综合素质。影响和决定高 新技术产业集群竞争 是指高新技术产 业 的企 业和机 构 大量 聚集 于某一 特定 的地 力的因素很 多,而且这些 因素 常常发生相互 间的作用。Ln yn 区,形成一个稳定 、持续 的竞争优 势集合 体。高新技 术产业 和 F la (0 0 uv 2 0 )认为 ,产业集群竞 争力就 是集群 的能力 i 集群的主要参与者包 括以技术为基 础的企业 ,技 术的潜在用 (o pt c ) cm e ne ,主 要 体 现 为 集 群 的 创 新 能 力 ;芮 明 杰 e 户 、组件 、设备 、服务供应 商、研究 机构和 大学等。高新技 ( o6 2 o )认为产业竞 争力的本 源性变量应 该是产 业知识 吸收 术产业集群的竞 争力直接 体现 了一个地 区的科技竞争力 ,研 与创新能力 ;朱方伟等 (04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0 )认为高技术产业集群 的形 究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竞争力决 定要素和形成机理 以及 如何提 成 主要得益于在 知识 的运 用 和创新 方 面的 区位优 势 ,即高 升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竞争力 ,一 直是产业界和学术界关 注的 新技术 产业 集群 竞争 力 的核 心就是 其 知识 吸收 能力 和创新 重 点 问题 。 能力 。

产业集群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其竞争优势

产业集群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其竞争优势

产业集群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其竞争优势作者:潘鹏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1年第05期摘要:20 世纪90 年代以来, 产业集群理论成为新型的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

产业集群提高了本地区产业与其他地区相比的竞争优势。

本文探讨了产业集群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其竞争优势,提出了如何实施产业集群战略, 培育企业合作网络, 加强产业集群竞争优势。

关键词:产业;集群;影响因素;竞争优势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区域内(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 ,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的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

产业集群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集群由于持续的创新而显现竞争优势,成为区域发展甚至国家发展的动力源泉。

一、产业集群形成的影响因素(一)资源禀赋资源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自然资源,如土壤、矿藏、湖泊、地理位置等;一种是非自然资源,如劳动力、知识技能、资本等。

从最初的产业集群现象来看,产业集群形成的动力其实质就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条件来发展区域经济。

自然资源之所以对早期产业集群的形成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究其原因在于交通运输及其相关交易成本的存在,使得企业在选址问题上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资源的供应是否便利,是否具有成本优势。

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越来越便利,但是企业选址的首要考虑仍旧是资源的禀赋。

(二)专业化的社会分工专业化分工可以分成企业内部的分工和企业之间的分工(亦即社会分工)。

企业内部的分工是指在同一产权主体指挥下进行的分工,他们之间的协作不必通过市场买卖,只需根据事前拟定的计划来进行。

而社会分工则是相互独立的不同产权主体之间的生产分工,他们的协作必须通过市场交换才能实现。

因此,社会分工所带来的效益要取决于市场交易费用的多少。

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市场的交易也日渐增加,此时市场交易费用就会展现出明显的空间成本。

在地理位置上相接近的不同产权主体之间由于相互之间的资源运输便捷,信息交流及时,就会比地理位置上相距较远的企业间的市场交易费用少很多。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分析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分析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分析摘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代表一个国家及一个区域的综合经济实力,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竞争力更是经济发展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本文通过对我国近年来典型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形成发展、竞争和比较分析,分析其在新形势下面临机遇挑战,针对性的提出几条建设性对策建议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竞争力一、引言近年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各级政府准批成立的科技工业园区,它是为发展高新技术为目的而设置的特定区域,它依托于技术密集、智力密集及开放的环境,并依靠科技和经济实力,借鉴和吸收国外先进科技资源、资金和管理经营手段,通过实行优惠的税收和贷款政策及各项改革措施,实现软硬环境局部优化,最大限度地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建立起来的集中区域,促进科研、教育和生产相结合的综合性基地。

建设高新区,是我国科技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也是符合国情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自20世纪80年代国家实施“863”计划和火炬计划以来,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正向着区域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1、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增长,竞争力不断提高。

当下,国内的科技园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规模和实力,能为国际化提供支撑。

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力大大增强: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例不断提高,产业的增长势头总体比较明显;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不断增加,产业结构升级成效显著;全国的高新技术企业持续衍生并茁壮成长。

2、高新区的集聚作用明显,产业集群化趋势增速。

高新区的集聚优势凸显,产业的竞争力增加。

如中关村科技园区、武汉东湖高新区、深圳高新区等成为推动我国新的经济增长区域和参与国际竞争力与合作的产业集群。

3、高新区发展优势因素较多。

有经济发展基础优势;人力资源和质量密集优势;政府及政策扶持优势;高新区“孵化器”与创新优势。

三、我国典型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比较分析选择有代表性的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区及新竹科技园区为例,来阐述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的状况,分析发展中相同点及差异共性:1、集群内促进其发展的主导产业集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一直处于向新的技术———经济范式转变的过程之中,这一过程的主要特征是以信息通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正在取代以汽车工业为代表的传统产业,成为新的主导产业群。

以美国的硅谷、台湾的新竹、印度的班加罗尔、英国的剑桥和法国的索非亚等地区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区,是这一转变过程中有突出表现的产业组织模式,它们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显示出强大、持久的竞争优势。

一、产业集群与竞争优势产业集群是指在有限地域的特定产业或产品生产中(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企业及其相关支撑机构(包括供应商、生产商、顾客、地方政府、中介组织、知识生产机构等),依靠比较稳定的分工协作和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形成有利于产业组织协调的空间集聚体,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

由于具有产业空间集聚、灵活专业化生产、合作创新网络、社会文化根植、区域整合与区际联合及循环累积的自我增强等六个特征,产业集群被认为是类似于生物有机体的企业发展生态系统和产业网络、社会网络、区域网络三位一体的空间网络组织。

而高技术产业集群则是以高技术产品的研究、设计、生产以及人才招聘、风险资本、法律服务和广告营销等为内容互相配套的一系列关联产业的适应高技术企业发展、生息的经济生态系统。

马歇尔最早从外部经济角度将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概括为劳动力市场共享、专业性附属行业的创造和技术外溢(TechnologySpillover)三个关键因素。

后来的学者主要沿着地区竞争优势和区域创新环境两种思路对其加以补充和拓展。

前者以迈克尔・波特为代表,他运用产业组织经济学的“结构———行为———绩效”(SCP),构建了由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支撑产业和企业竞争战略结构四要素组成的“钻石模型”。

后者是以“新产业区”、“加利福尼亚”学派等为代表的创新理论学者,他们突出知识经济背景下知识和技术要素对区域经济的意义,强调集群的竞争优势在于区域创新能力,并把特定的资源和制度背景作为影响区域产业增长或衰退的重要因素,认为企业间的非经济关系积累———如信任、习俗、文化结构和意会性知识,具有促进创新、培育企业家精神和降低交易成本的作用。

我国学者立足于国内各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实践,以案例分析方法为主,对上述思想进行适合我国苏英1,2,穆荣平2,宋河发2,王琴2(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80;2.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北京100080)高技术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论摘要:世界各地的高技术产业集群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对地方经济做出突出贡献的同时,自身也表现出强大、持久的竞争力。

从宏观(区域经济)和微观(企业竞争力)两个层面探究高技术产业集群竞争优势源泉的同时,对宏观(区域经济)竞争规则的制定以及微观企业决策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高技术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宏观竞争规则;微观企业决策中图分类号:F403:F276.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0241(2007)02-0120-07收稿日期:2006-08-27基金项目:科技部国家科技攻关资助项目“我国国家创新能力建设发展政策及措施研究”(2004BA905B02)第一作者简介:苏英(1973-),女,陕西蒲城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科技政策、产业政策、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国情的运用和扩展。

如吴宣恭教授(2002)比较全面地将集群的竞争优势概括为资源优势、成本优势、创新优势、市场优势和扩张优势。

王缉慈等(2001)从经济学、社会学、创新学三个角度,用直接经济要素的低成本、产品差异化、区域营销和市场议价能力优势以及非直接经济要素的区域创新系统优势和社会资本优势对其进行了分析[1]。

本文沿用波特教授的观点,认为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来源于特定产业的竞争优势,产业的竞争优势又与特定的区域环境有关。

在不同的层面上,竞争优势应该有不同的涵义:微观上,是企业内部的活力和创新力,即企业的竞争优势;中观上,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研发、销售和服务等环节的创新带来的高附加值是产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即产业竞争优势;宏观上,区域(或国家)从全局的高度,根据本区域(或本国)范围内可以调度的资源,将局部优势整和为综合竞争优势,即区域(或国家)竞争优势[2]。

应该说,这三个层面的竞争优势是密切相关的,即区域(或国家)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产业的竞争优势,而产业的竞争优势又与特定区域的产业环境密切相关,表现为特定产业和特定区域环境中的企业竞争优势。

本文将高技术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分析作为认识宏观(国民经济)以及微观(企业)层面的竞争优势的桥梁,用新的分析视角,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展开,更清晰认识高技术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的来源,探求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途径,最终对高技术产业集群在宏观(区域经济)竞争规则制定与微观(高新技术企业)竞争力提升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

二、宏观层面———提高区域(或国家)的竞争优势高技术产业集群在宏观层面的竞争优势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提高区域市场效率的优势市场效率的高低主要受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首先是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它可以用交易费用的高低来描述。

其次是市场外部经济效率运作的优劣。

交易费用理论(transactioncosts)理论是由著名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1937年在其发表的《企业的性质》一文中提出的。

在科斯看来,交易费用至少包括两项内容:(1)“运用价格机制的成本”,即在交易中发现相对价格的成本,其中包括获取和处理市场信息的费用;(2)为完成市场交易而进行谈判和监督履约的费用,其中包括讨价还价、订立合同、执行合约并付诸法律规范而必须支付的有关费用。

高技术产业集群组织模式属于中间性体制组织属性,既能保持单个高新技术企业的灵活性,避免一体化超大企业的科层组织障碍,克服因内部管理成本过高产生规模不经济,有效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又能利用组织协调机制和地理上靠近所建立的长期合作,以及由此带来的信息充分的交流,相互信任和企业之间的协调行为,有效降低交易成本[3],大大提高区域市场的效率。

对于市场效率第二层次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外部规模经济及外部范围经济的角度来分析。

由于专业化分工和规模生产的同时存在:在同一地域同类生产活动由于企业数增加而成本降低,形成外部规模经济;当社会分工高度发达时,在产品或设备整体性不明确的生产中,以及由于受到技术限制而不能达到内部范围经济的某些生产中,生产系统被肢解为许多较小的企业,通过外部交易结成网络,获得外部范围经济。

外部范围经济用数学公式可表达为:C1(M,N)<C1(M)+C2(N)或C2(M,N)<C1(M)+C2(N)其中,假设区域1和2、专业化产品生产企业M和N,C1(M)表示企业M在区域1组织生产所消耗的成本,C2(N)表示企业N在区域2组织生产所耗费的成本。

产业集群通过市场规模扩大、劳动力的供给充足和流动自由、信息的充分交流以及技术的迅速扩散而形成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

其作用是:首先,大量同行企业或机构集聚于特定区域内,可以通过共同使用公共设施,并利用地理接近性而节约相互间物质和信息流的运移费用,从而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有利于集群获得低成本优势。

其次,产业集群可以通过垂直联系及时获得与供应商、客户之间的业务联系,也可以通过水平联系借助分包商的生产能力、控制分包商的产品质量等。

这样既可以通过集群创新网络中各个主体高度的一体化和互补性,保证各企业之间的协同创新,也使企业通过合作生产多样性的产品,以低廉的价格进入市场,而获得外部的范围经济。

也可以说,由于外部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存在,使得高技术产业集群组织模式大大提升了区域的市场效率。

2.获得区域规模报酬递增的优势新古典经济学在规模报酬递减的假设下,用数理方法分析了经济的运行,规模报酬递减也成为经济研究中的一条基本假设。

但在产业集群中却存在规模报酬递增的现象。

在产业集群内企业间存在高度发达且不断动态调整的劳动分工体系,特殊的协作与竞争并存关系和大量的生产服务活动给予核心企业强大的创新和发展动力,特别是高技术产业集群内劳动力、知识、信息、技术等资源的快速和充分的流动和共享,提高了集群内高技术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创新速度。

在高技术产业集群内以知识资本为代表的资源投入是影响企业产出的重要投入,促使规模报酬规律在集群区域内发生着变化。

我们假设高技术产业集群内一个典型的企业生产函数:Y=f(K,L,Ni,Ne)上式中,Y表示产出;f表示生产函数,即投入产出关系;K和L表示资本和劳动力投入;Ni表示企业内影响企业产出的知识因素,包括各种有关产品、技术等显性知识,也包括商标、商誉和技术诀窍等隐性知识;Ne表示集群中存在于企业之外的知识存量。

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随着Ni的增加,该企业的产出增加,并且服从边际收益递减的规律,但由于知识溢出的存在,Ni增加的同时,其它企业的产出会因为各自的Ne增加而得到增长,而且,当外部企业越多的时候,增加的产出总额就越大,从整体的角度,则出现了规模报酬递增的现象。

3.增强区域创新、创业能力的优势经济的全球化、知识化构成了区域发展全新的背景,竞争已由基于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向基于区域创新能力的竞争优势发展。

而区域创新能力恰恰是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力和源泉。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主要来源于如下几个方面:资产的互补性和知识的外部性等。

企业资源理论者认为,任何企业不可能在所有资源类型中都拥有绝对优势,即使是同一类资源在不同企业中也表现出很强的异质性。

特别是企业的某些异质性资源已固化在企业组织内部,不可完全流动交易,如独特的生产工艺、R&D能力、营销渠道、市场经验、知名品牌等无形资源,不便于通过市场交易直接获取。

欲获取对方这些独特的资源,则必须建立合作关系,以实现双方资源的共享和互补。

与其它企业相比,高新技术企业的劣势在于企业成立的时间以及产品的生命周期较短、新产品在企业产品中的比例更大等。

而这些特点使得高新技术企业对资源(技术支持、人才、资金)的及时供给的需要更迫切,与此同时对于新生企业来说,要同时具备上述所有资源是不可能的,但在集群内部,不同的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在一起,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有的有人才优势,有的有技术优势,同时,集群还拥有金融机构提供的资金优势,等等。

可以讲,集群内由于企业间的资源互补,大大增加了企业创新的机会,同时也提高了区域整体的创新能力。

人们通常会有这样的疑问,知识的传播和溢出是否有空间局限性?回答是肯定的。

由于知识溢出的地理范围并不明显,一些知识是通过与地理无关的机制传播,像因特网和期刊杂志,公司之间并不需要接近,只要在“交流距离”内即可;但我们也能明显的感觉到另一些知识的流动却与地理密切相关的,特别当非正式交流是重要的传播机制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