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勘察报告

合集下载

道路勘察报告

道路勘察报告

道路勘察报告报告编号:RS-2022-001日期:2022年5月10日一、勘察目的本次勘察旨在对XX市XX路进行综合勘察,了解其道路情况、交通状况、安全隐患等,并提出相应的改造意见。

二、勘察范围本次勘察范围涵盖XX市XX路起始点至终点的全程,总长约10公里。

三、勘察内容1. 道路情况:a. XX路为两车道双向行驶,道路宽度为6米;b. 道路路面存在多处裂缝和坑洼,需要进行修复;c. 部分路段有漫水现象,需要加强排水设施的设计。

2. 交通状况:a. 道路沿线交通流量大,特别是早晚高峰期间,交通压力较大;b. 部分路段存在交通事故多发的情况,需要加强交通标识和引导措施;c. 部分路口信号灯设置不合理,需要对信号灯配时进行调整。

3. 安全隐患:a. 沿线道路缺乏足够的防护设施,容易造成交通事故;b. 路段存在非机动车与机动车混行的情况,需要划定专用非机动车道。

四、改造意见根据以上勘察结果,我们提出以下改造意见:1. 道路维修:对道路路面进行修复,填充裂缝和坑洼,确保道路平整。

2. 排水设施加强:在漫水路段加强排水设施的设计,减少积水现象的发生。

3. 交通标识和引导措施:增设交通标识牌、路灯等,提醒驾驶员注意道路情况,并在需要的路口安装交通指示牌。

4. 信号灯调整:对不合理的信号灯配时进行调整,提高交通流畅度。

5. 防护设施建设:在需要的路段设置护栏、隔离带等,增加道路安全性。

6. 专用非机动车道设置:对非机动车道与机动车道的界限进行划定,确保非机动车和机动车交通的分离。

五、结论本次勘察发现了XX市XX路存在多个问题,需要进行改造和完善。

通过以上的改造意见,可以使道路更加安全、顺畅,提高交通效率,满足市民出行的需求。

六、勘察人员主勘测师:XXX勘测员:XXX、XXX七、附图见附件。

以上为勘察报告,供参考。

具体改造方案将根据报告内容进一步拟定。

邵阳县道路地质勘查报告

邵阳县道路地质勘查报告

邵阳县道路地质勘查报告一、引言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交通运输的发展,道路建设在城市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道路建设的安全和稳定,地质勘查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

本次报告旨在对邵阳县道路地质勘查结果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

二、勘查范围和目的本次地质勘查的范围包括邵阳县内主要道路和公路的建设地段。

勘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地下地质结构、岩石类型、地下水情况以及其他与道路建设相关的地质因素。

三、勘查方法和过程1.文献资料搜集:收集并研究相关的地质、水文、地形图纸、遥感资料以及过去类似项目的勘察报告。

2.野外勘查:利用地质勘查仪器设备,对道路建设地段进行地质调查、钻探和取样。

3.室内试验:对采集的样品进行室内试验,包括岩石力学性质、地下水质量分析等。

4.数据处理与分析:将野外和室内数据整理、分析,并对其进行综合评价。

四、勘查结果与分析1.地下地质结构分析:根据野外勘查和钻探结果,邵阳县的地质构造复杂,有断裂、褶皱等地质构造存在,这可能会对道路建设施工造成影响。

2.岩石类型与岩层稳定性评价:岩石类型以片麻岩、灰岩和砂岩为主,综合分析,岩层整体稳定性较好,适合用于道路建设,但需要对薄弱地层进行合理处理。

3.地下水情况分析:地下水位相对较高,属于浅层地下水,特别是一些地段容易出现积水现象,建议采取合适的排水措施。

4.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根据地质勘查结果和地质灾害历史数据,邵阳县道路建设地段存在一定的地质灾害风险,如滑坡、坍塌等,需要加强防治措施。

五、建议与预防措施根据地质勘查结果和分析,为保障道路建设的安全和稳定性,建议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建立监测系统:在建设过程中,设置地质监测点和灾害监测点,定期进行监测,及时掌握地质变化情况。

2.采取加固措施:对较为薄弱的地层进行合理的加固和支护,以提高道路的稳定性。

3.设计合理排水系统:在设计道路时,充分考虑地下水位的情况,合理设置排水系统,预防积水问题的发生。

4.定期维护和检修:道路建设完成后,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工作,及时处理地质灾害隐患。

道路项目现场勘察报告模板

道路项目现场勘察报告模板

道路项目现场勘察报告模板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委托单位:
勘察单位:
勘察地点:
勘察时间:
二、勘察目的
说明此次道路勘察的目的及相关要求。

三、勘察范围
详细描述道路勘察的范围和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道路长度和路况
2.道路线形、横断面和纵断面
3.路基、路面材料及其质量状况
4.道路及附属构筑物的存在及状况
四、现场勘察及记录
详细记录道路现场勘察所得的数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道路线形、横断面和纵断面的测量数据
2.路基、路面材料及其质量状况的检测结果
3.道路及附属构筑物的摄影记录
五、勘察结果分析及建议
根据所得勘察数据,分析道路工程的设计、施工及运营情况,提出合理建议。

六、勘察人员签名及日期
姓名职务签名日期
七、报告编制说明
本报告由XX部门编制,因在现场勘察过程中,受到天气、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可能存在某些数据或记录不够完备的情况,请勘察委托单位在施工设计过程中,谨慎评估此报告为依据所产生的一切后果。

道路勘察报告

道路勘察报告

道路勘察报告道路,作为城市发展的基础设施之一,承载着人们的出行需求和城市的繁荣。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道路建设对于城市规划和交通流量的合理安排显得尤为重要。

道路勘察报告,作为道路建设的前期重要工作之一,具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和意义。

一、报告撰写背景介绍道路勘察报告是对于拟修建道路区域地质、地貌、环境、交通等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和全面评估的报告。

该报告是道路建设最基本的准备工作之一,能够直接影响到道路工程的顺利实施,以及行人与交通工具的安全出行。

通过道路勘察报告,可以全面了解道路建设区域的地质特征、土壤类型、水利条件等基本情况,以及对周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二、勘察目的及内容道路勘察报告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系统、全面的调查和评估,为道路设计和建设提供准确的科学依据,确保道路工程的顺利实施和周边环境的保护。

具体来说,道路勘察报告通常包括以下内容:1.地理概况:调查道路建设区域的地理位置、气候、地貌等基本情况,为后续工作提供必要的背景信息。

2.地质勘察:详细了解道路区域的地质情况,包括地层分布、岩性、构造状况等,在地质风险评估和工程设计中起到重要作用。

3.水文勘察:调查道路区域的水文情况,包括地下水位、地表水流动情况、坡度等,以确保道路建设与周边水文环境的协调。

4.交通勘察:了解道路区域的交通流量、车辆类型和行人需求等,为道路设计提供相应的依据,以便为行人和交通工具提供安全而便捷的出行环境。

5.环境评估:综合考虑道路建设对周边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社会影响等方面的影响,评估项目的可行性,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或改善建议。

三、勘察方法和技术应用道路勘察报告的编制需要依据科学的方法和现代化的技术手段。

常用的勘察方法包括现场调查、地质钻探、取样分析、水文测量等。

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一些新技术也被应用在道路勘察中,例如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以提高勘察效率和准确性。

四、报告编制与评价道路勘察报告的编制需要严密的数据收集和科学的分析,同时还需要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合理的整理和展示。

公路勘察报告范文

公路勘察报告范文

公路勘察报告范文一、背景介绍公路是现代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规划和建设公路,需要进行详细的勘察工作,以了解地质和地形情况,为公路设计和建设提供可靠的依据。

本报告旨在对其中一公路的勘察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

二、勘察区域及目的本次勘察的区域位于市A县,总长度约100公里,主要包括城市外围快速路和连接城市和乡村的支线公路。

主要目的是了解勘察区域的地质构造、地质条件和地形状况,以确定公路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而进行公路的规划和建设。

三、勘察内容和方法1.地质构造勘察:通过上报各层级勘察的方法,对勘察区域的地质构造进行了详细的勘察。

主要勘察内容包括地质构造的层次、形态、变形程度等,通过现场观测和采集地质样品进行室内分析,得出地质构造的主要特征。

2.地质条件勘察:通过地质测量仪器和地下水位观测,对勘察区域的地下水状况、土质情况、岩石特性等进行了勘察。

同时,还对地下水位、土质稳定性和地质灾害潜在风险进行了评估。

3.地形测量:利用全站仪和GPS测量仪对勘察区域的地形进行了详细的测量。

通过高程差和坡度变化等数据,绘制出精确的地形图,并针对地形特点进行分析。

四、勘察结果和分析1.地质构造结果:勘察区域的地质构造属于复杂的断层和褶皱构造,形成了一系列长宽比小的褶皱山岭。

2.地质条件结果:勘察区域的土质主要以粘土和砂质土为主,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

地下水位相对较低,属于中等水平。

岩石特性主要是片麻岩和花岗岩。

3.地形结果:勘察区域的地形起伏较大,有山岭、河谷和平原等多样的地貌特点。

其中,山岭区域地势较陡峭,需要采取相应的设计和施工措施。

五、建议1.根据地质构造和地质条件的结果,建议在设计公路时充分考虑地质因素,尤其是断层和褶皱区域,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

2.针对地下水位较低的情况,建议在公路建设过程中避免破坏地下水资源,采取合适的方法进行地下水保护。

3.针对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建议在道路设计时考虑坡度和弯道半径的设置,以保证行车安全。

工程勘察工作报告

工程勘察工作报告

工程勘察工作报告一、工程概况本次工程勘察是针对XX市XX区XX路XX号的道路改造项目进行的,计划对现有道路进行拓宽和翻修,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

二、勘察目的本次勘察的主要目的是:1.明确道路改造的范围和要求;2.了解现有道路的地质、地貌、地下管线等情况,以便科学规划工程流程;3.查明可能存在的工程难点和风险点,为后续工程施工提供依据。

三、勘察方法和过程1.采用现场勘测和资料收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勘察工作;2.根据设计要求,利用全站仪测量了道路的长度、宽度和坡度等参数;3.通过地质雷达勘察,了解土层和岩层的厚度和分布情况;5.还利用无人机对道路周边环境进行航拍,并提供详细的地形和建筑物信息。

四、勘察结果1.道路的总长度为XX公里,平均宽度为XX米,坡度平稳,适合进行改造;2.地质雷达勘测结果显示,道路下方主要是坚硬的砂岩层,没有明显的地质问题;3.经过与相关部门的沟通,道路下方没有重要的地下管线和设施,施工不会对其造成影响;4.通过航拍结果,道路周边环境整体较为开阔,不存在明显的建筑物影响因素。

五、风险和建议1.虽然勘察结果没有发现明显的地质、地理障碍,但在施工过程中仍需要注意对土层和岩层进行充分的加固和防护,以确保道路的长期稳定;2.在施工前,需要再次与相关部门沟通确认,以避免无意中对地下管线和设施造成破坏;3.建议采取合适的交通管理措施,以减少施工对周边道路交通的干扰,并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六、结论根据本次勘察结果,道路改造工程可行性较高,没有明显的难点和风险点。

在后续工程实施过程中,应科学规划、认真施工,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道路场地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道路场地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一、前言(一)工程概况受厦门市市政建设开发总公司的委托,我院承担厦门市环东海域综合整治工程—吉四路道路工程场地工程地质详细勘察任务,设计单位为厦门市市政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拟建吉四路西起点(里程桩号K0+000)与现建好的道路相接,东与同安西福路相接(里程桩号K1+493.51),道路全长约1493.51m,大致呈东西向,道路红线宽度为30m,沿线路面设计标高8.80~17.30m,西低东高,设计标准为城市Ⅱ级次干道,设计行车速度为30Km/h,路面设计轴载为BZZ100,附属结构物设计荷载为城-B级。

路面结构类型采用沥青砼路面型式。

吉四路其中K0+110~K0+180为官浔溪桥,由2个桥台和2个桥墩组成,K1+170~K1+350段为西福路与同集路立交桥,由2个桥台和4个桥墩组成,设计官浔溪桥桥梁宽度38m,跨度为20m;西福路与同集路立交桥桥梁宽度9m,最大跨度为35m;两座均属中型桥梁,结构型式为混凝土连续梁桥,设计荷载:桥台单桩竖向荷载约为3000kN,桥墩单桩竖向荷载约为5000kN/桩,跨线桥设计荷载为城–A 级。

官浔溪桥桥面设计标高9.13~9.34m,西福路与同集路立交桥设计地坪标高12.50~13.60m。

桥梁基础形式拟采用钻(冲)孔灌注桩基础。

(二)勘察目的、任务和要求本次勘察为一次性勘察,按详勘要求进行,目的是为吕岭路跨线桥,施工图设计提供可靠的工程地质依据和必要的计算参数。

设计院提出的勘察技术要求如下:吉四路勘察技术要求1、本路段地质勘察工作应严格遵守《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94)中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2、应对沿线各地段路基的稳定性和岩土性质作出工程地质评价,并为路基工程设计确定回弹模量,为路基压实、防护与加固、路基排水以及不良地质现象防治等提供工程地质依据和必要的设计参数(土质内磨擦角、粘聚力、地基承载力特征等)、设计建议。

3、应做土的颗粒分析、天然含水量和液、塑限试验,对与路基工程有关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应做水质分析和简易水文地质试验。

路线勘察报告模板范文

路线勘察报告模板范文

路线勘察报告模板范文一、背景与目的本次路线勘察报告对XX路的一段进行了勘察,目的是为了评估道路的现状,并提供改进措施以提高交通安全性和出行便利性。

二、勘察概述本次勘察工作共持续了X天,期间我们对整个路段进行了全面的勘测和调研,并使用了先进的勘察仪器和设备进行实地测量和数据采集。

三、勘察结果1. 道路状况经过勘察发现,XX路道路状况良好,路面平整,没有明显的裂缝和坑洼,路基牢固,排水系统完善。

在部分路段,我们对路面进行了红外线检测,结果显示没有明显的沥青龟裂和水泥疲劳断裂,道路的使用寿命还在可接受范围内。

2. 交通流量我们进行了对该路段的交通流量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显示,该路段的交通流量较大,主要集中在早晚高峰时段,道路容量已接近饱和状态。

这就需要进一步采取交通管理措施,以缓解交通拥堵现象。

3. 安全问题在勘察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安全问题。

首先是路口的交通安全问题,部分路口缺乏交通信号灯和标示牌,给交通参与者带来一定的风险。

其次,部分路段路灯照明不足,夜间行车时可视距离较短,增加了交通事故的风险。

还有部分路段路面摩擦系数较低,容易造成车辆抱滑现象。

4. 建议改进措施基于对以上勘察结果的分析,我们提出以下改进措施建议:- 在交通流量较大的路段增设交通信号灯,以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性;- 加强路口标示牌设置,提醒交通参与者注意交通规则和礼让行人;- 完善夜间照明系统,确保夜间行车安全;- 针对路面摩擦系数低的路段,考虑进行路面翻新或者使用耐磨路材进行改造。

四、结论通过本次路线勘察,我们深入了解了XX路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交通安全性,改善道路通行条件,从而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和安全的出行环境。

昆明某市政道路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内容

昆明某市政道路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内容
详细描述
地层岩性是指地层中岩石的种类、成分、结构、物理和化学性质等特征。在市政道路建设中,地层岩 性的分析至关重要,因为不同岩性的地层具有不同的工程性质,对道路的稳定性、承载能力、变形特 性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
地层岩性分析
总结词
地层岩性的变化对道路建设的影响
详细描述
在市政道路建设中,地层岩性的变化可能会对道路建设造成一定的影响。例如,岩石的 硬度、风化程度、含水率等因素的变化,都可能影响道路基础的稳定性。因此,在道路 建设中,需要对地层岩性的变化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评估,以确保道路建设的顺利进行。
工程地质稳定性评价
总结词
工程地质稳定性对道路安全的重要性
详细描述
工程地质稳定性是指在一定的工程载荷作用下,地壳中 岩石的稳定程度和变形特性。在市政道路建设中,工程 地质稳定性的评价至关重要,因为不同的工程地质条件 会对道路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造成重要影响。
工程地质稳定性评价
要点一
总结词
不同工程地质条件下的稳定性评价方法
报告对可能存在的不良地质现象进行了调 查,如滑坡、泥石流等,提出了相应的预 防措施。
建议与措施
地基处理建议
根据岩土工程参数,提出了地基处理 建议,如换填、桩基等,以确保道路 建设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排水系统设计建议
结合水文地质条件评估,提出了排水 系统设计建议,以防止道路积水对行 车安全的影响。
边坡防护措施
地质构造分析
总结词
褶皱对道路建设的影响
详细描述
褶皱是地壳中岩石的一种塑性变形现象,它 会导致地壳中岩石的弯曲和变形。在市政道 路建设中,如果道路穿越褶皱区域,可能会 对道路的稳定性和变形特性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道路建设中,需要对褶皱的分布 和特征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评估,以确保道路

道路勘察报告

道路勘察报告

道路勘察报告道路勘察报告(Road Survey Report)是一份详细的报告文档,记录了对道路建设工程必要的信息。

道路勘察是指对计划建造道路的土地进行考查,以确定建设道路的可行性和相关的地理、环境、社会等因素,依据这些信息,为道路建造与规划提供基础数据,为道路建设项目的设计、施工、监理与质量控制提供重要依据。

本文将详细介绍道路勘察报告的相关内容。

一、道路勘察报告的制作目的和范围道路勘察报告是为支持道路建设项目设计、施工、监理以及质量控制等提供信函基础的一份文件,目的是通过对勘察区域的地理、环境、社会现状和景观等等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分析和判断勘察区域土地利用、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水资源、生态环境、生产生活、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等方面的现状和季节及水、土、岩石等自然条件下的地质环境情况等信息,以在设计和实施道路建设项目的过程中,合理选址、科学施工、优化设计、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

二、道路勘察报告的内容要求1、区域概况区域概况部分是道路勘察报告的导言,通过对勘察区域的地理、地形、典型地貌、交通状况等基础信息进行详细说明,既可以对勘察工作进行铺垫,也可以对后续分析提供必要的背景资料。

2、基本情况基本情况部分是对勘察区域的具体特征的详尽分析,包括有项地形、地质地貌、土壤、气候水文、区域交通情况等方面的情况。

其中地质地貌和气候水文方面的情况应该尤为详实,包括有岩土工程学重要的岩土分类、岩土层位、地下水位等信息。

3、选址选址部分是整个道路勘察报告的核心内容,也是道路建设项目最为关键的部分。

选址分析主要考虑勘察区域内还有哪些地方适合建设道路,要通畅,要避免影响临近区域,并满足相关的环保要求。

4、环境评价道路勘察报告对于勘察区域的环境情况应该详细说明,包括有研究区域内的自然、人文、历史等方面的文化环境、生态状况和水土资源等的情况展现。

5、规划设计要求规划设计要求部分主要对道路建设项目所需的文件和籍助、覆盖面和其他相关要求进行详细说明。

路堪报告模板

路堪报告模板

路堪报告模板[报告标题][报告日期][报告目的][报告内容]一、路况概述本次路堪的区域范围包括了XX市的主要城区及周边道路。

经过对道路进行全面勘察和调查,得出以下结论:1.1 主要街道:主要街道整体路况良好,道路宽敞,交通流畅。

需注意的是,某些路段存在明显的路面破损和裂缝,需要及时进行修复,以免给行车带来安全隐患。

1.2 支路和次要街道:支路和次要街道的路况相对较差。

道路狭窄,存在较多的坑洼和起伏不平的路面,需要进行及时的维修和改善,以提高交通安全性。

1.3 高速公路和快速路:高速公路和快速路整体状况良好,道路宽阔,线性好。

但某些路段有较多的路面划痕和凹陷,需要进行及时维修,以保障安全行车。

二、交通设施评估在本次路堪中,我们对交通设施进行了评估和调查。

以下是评估结果:2.1 路灯:大部分主要街道和支路都配备了路灯,但部分灯具已损坏或熄灭,需要进行维修和更换,以提高夜间行车的能见度和安全性。

2.2 交通信号灯:交通信号灯状况良好,工作正常。

但在某些路口,信号灯的配时不合理导致交通拥堵,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2.3 路牌标识:路牌标识设置较为完善,但部分交叉路口处的路牌模糊不清,需进行更新和维护,以提供准确的导航信息。

三、安全隐患评估通过对路况和交通设施的调查评估,我们发现以下安全隐患:3.1 道路破损:部分道路存在明显的破损和裂缝,容易导致车辆颠簸和划伤,需要进行及时的维修和补漏,以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3.2 交通拥堵:部分路口交通信号灯配时不合理,导致交通拥堵。

建议相关部门根据交通流量和道路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以提高交通效率和缓解拥堵现象。

3.3 路灯维护:部分路灯已损坏或熄灭,影响道路夜间行车的安全。

建议相关部门加大路灯维护和维修力度,确保夜间行车的能见度和安全性。

[报告结论]通过对路况和交通设施的调查评估,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需要加大对支路和次要街道的维护和改善力度,以提高交通安全性。

长吉高速勘查情况报告

长吉高速勘查情况报告

长吉高速勘查情况报告尊敬的领导:本次长吉高速勘察任务已圆满完成,现将勘察情况报告如下:一、勘察任务概述长吉高速是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高速公路,全长约206公里,建设起点为长春市德惠市境内的京哈高速公路,终点为吉林市昌邑区太平桥。

本次勘察任务主要是对原长吉高速维修升级改造工程中未经改造高速公路路面进行勘测、查缺补漏并作出整改方案,以及对高速公路路基、边坡和桥梁等进行勘察,为后续改造工作提供参考。

二、勘察范围和方法勘察范围为长吉高速全线,采用综合勘察方法,包括现场勘察、测量、测试、实地取样等技术手段,通过对站桩样板、组合样板等进行勘测,综合分析勘察数据,确定高速公路路面、路基、边坡和桥梁等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方案。

三、勘察结果1、高速公路路面勘察结果通过勘察发现,长吉高速上部结构主要由混凝土路面层和沥青混合料层构成,路面出现了裂缝、坑洼等问题,需要进行修复和加固。

同时,应加强路面防滑性能,提高路面的使用寿命。

2、路基和边坡勘察结果长吉高速路基和边坡存在塌方、裂缝、滑坡等问题,应加强巡查和监测,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同时,需要加强排水设计,防止道路积水和冰冻等问题。

3、桥梁勘察结果长吉高速上的桥梁存在一定的老化问题,特别是桥面铺装、承重构件等部位需要加固,以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四、整改方案针对勘测中发现的各类问题,我们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方案。

对于路面问题,应通过补缀、加铺等措施进行修复和加固,同时加强路面防滑处理。

对于路基和边坡问题,需要加强巡查和监测,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并加强排水设计,防止道路积水和冰冻等问题。

对于桥梁问题,应加固桥面铺装、承重构件等部位,以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五、总结长吉高速是东北地区重要的高速公路,本次勘察工作对其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和评估,为未来改造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接下来,我们将根据勘察结果,及时制定整改方案,保证长吉高速的安全运营,同时安排监测措施,对勘察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确保改造工作的顺利推进。

道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道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石狮市嘉禄路濠江路至东环路市政道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第一章、前言一、勘察目的与任务受石狮市市政建设管理处的委托,我院承接了石狮市嘉禄路濠江路至东环路市政道路工程岩土工程详细勘察任务,目的是查明沿线工程地质条件,为路基设计、边坡的稳定性处理与加固,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施工设计排水等提供工程地质依据和必要的设计参数,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具体任务为:1、查明沿线各地段地质构造,岩土类型,各岩土层的空间揭露规律及其物理力学性质;2、查明不良地质的成因、类型、性质、空间揭露范围、发生和诱发条件等,论证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并提出计算参数及整治措施的建议;3、查明地下水的类型、水位、埋藏条件、水位变化幅度与规律;地表水的来源、水位、积水时间以及排水条件,查明沿线路基的湿度状况提供划分干湿类型所需的参数;并判定地下水和地表水对路基建筑材料的腐蚀性及稳定性影响;4、查明沿线暗埋的河、湖、沟、坑和坟场的揭露情况,回填土的土类、厚度及密实度,判定场地地震效应等;5、未尽事宜详见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及2009年修订本及行业标准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94等有关规范要求;二、勘察依据的技术标准1勘察合同及委托技术要求;2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及2009年修订本;3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4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及2008年修订本;5国家标准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6交通部标准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7行业标准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94;8行业标准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9行业标准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10行业标准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11行业标准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12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13行业标准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14福建省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BJ13-84-2006;15福建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J13-07-200616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等;三、拟建工程概述拟建石狮市嘉禄路濠江路至东环路市政道路工程:本次施工路段从K0+至K1+,道路全长为,;道路设计起点坐标X= Y=,终点坐标X= Y=,设计起点位于濠江路,桩号为K0+000,设计路面标高为,西北至东南走向,终点相交于东环路,桩号K1+,设计路面标高为;为城市Ⅱ级主干道,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行车速度为40 km/h,设计荷载城-A,设计年限30年,设计道路宽为26m,双向四车道,两侧设人行道,路面交通等级为轻等级,轴载标准BZZ-100,雨水、给水、电力、污水、煤气、通讯电缆等埋设于道路两侧,管径为DN200-500mm,埋深为~;本工程由石狮市规划设计院设计;拟建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三级,场地的复杂程度为二级场地,地基的复杂程度为二级地基,依据国标的规定,综合确定本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四、勘察方法、勘察工作量布置1、勘察方法采用野外测量、钻探、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等方法完成本次勘察任务;2、勘察工作布置及工作完成情况1、工作量布置根据设计院提供总平面图,依据行标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94等有关规定,钻孔沿道路中心线布置,按40m间距布置钻孔,其中每200m布设一个横断面,本工程共布设5个横断面,共布置钻孔39个,场地内各孔均为取土标贯钻孔;2、钻孔定位钻孔位置依据总平面图及测量控制点采用GPS定位仪等进行施放,并在施工完成后进行定测;放样控制点由业主单位提供,钻孔坐标系统与总平面图一致,高程系统为黄海高程系统,放样控制点采用位于南环路与西环路交叉处塘园环岛测量控制点AX= Y= H=和位于嘉禄路控制点BX= Y= H= ,由于图幅有限,控制点坐标及引测高程点均无法在平面图上显示;具体孔位及孔口高程详见“勘探点平面布置图图号:Ⅰ”和“勘探点数据一览表表号:附表1”;3、野外钻探本工程野外钻探于2009年09月16日钻机进场,至2009年10月03日钻机退场;投入XY-100型钻机1台,按回次钻进连续取芯的方法钻探、泥浆护壁,钻探施工、回次进尺工作均严格按照行业标准钻探技术操作规程的要求执行;岩土编录和定名等按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和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DBJ13-84-2006规定进行,勘探深度按国标市政工程勘察规范的有关要求及设计委托技术要求确定,全部为取样测试孔,孔深应达到设计路面5m以下并钻穿软土、可液化土层,本次野外钻探共完成钻孔39个;所有勘探孔施工和水位观测完成后,勘探孔均采用粘土球分层回填夯实处理;4、岩、土、水试样的采取土样的采取:本工程原状土样主要在粉质粘土②和残积砂质粘性土③中采用厚壁取土器以重锤少击法进行;水试样的采取:套管隔水采取的地下水样采用纯净玻璃瓶采取,并现场加入大理石粉,48小时内送样做水质简分析,沿线场地取地下水样3组,地下水试样在钻孔抽取;5、室内试验对粉质粘土②和残积砂质粘性土③采取原状土样进行土工试验测定出土的物理指标、强度指标、压缩性指标;土工试验参照国标国标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和行标公路土工试验规范JTJ051-91的规定执行;土工试验项目以常规、颗分测定为主,主要提供ρ、G S、W、W f、e、n、Sr、ρd、W l、Wp、Ip、I l、φ、C、av1-2、等指标;土工试验成果表见附表3;水质分析的项目为PH值、游离CO2、总碱度、碳酸根、氯离子、镁离子、硫酸根、总硬度等;地下水水质检验报告表见附表5;6、现场原位测试本场地现场原位测试主要以标准贯入试验为主,采用导向杆变径自动脱钩式的落锤装置,根据探头贯入土中的难易程度击数N/30cm或10cm测定土的工程力学性质,贯入试验前对孔底进行严格清渣,保证锤击数准确,标贯击数杆长修正参照省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BJ13-84-2006进行,试验层位主要为素填土①、粉质粘土②、残积砂质粘性土③及花岗岩风化层,测试间距为,并严格按有关规程进行操作;现场对各土层进行了标准贯入试验共79次;现场原位测试符合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的要求,标准贯入试验成果表见附表2;7、勘察实物工作量本次勘察共计各项实物工作量见下表1;完成工作量一览表表1以上各项工作质量均满足有关规范要求;五、其它说明本工程的所有土工试验、水质分析试验等均由我院实验室完成;第二章、自然地理条件一、气候及水文条件本路段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长青;年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温度℃℃二、沿线周边环境及地形地貌拟建场地地形起伏较大, K0+000~K0+200段地势相对较低,地面标高在~左右,其余地段地面标高在~左右;K0+000~K0+820、K1+060~K1+段为残坡积台地,K0+000~K0+820段主要为小山坡,其中K0+560~K0+820段植被很发育,分布有大量果树,且沿拟建道路中线分布有一条长约200 m,深约,宽约4m的废旧旱渠,K1+060~K1+段主要为居民区未拆迁;K0+820~K1+060段为冲洪积地貌;其间种植有大量果树,其中K0+160右侧、K0+980、K1+040左侧各分布有一池塘;第三章、沿线工程地质条件一、岩土层特征根据现有揭露钻孔深度范围内的资料,拟建道路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素填土①、粉质粘土②、残积砂质粘性土③、全风化花岗岩④、砂土状强风化花岗岩⑤、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⑥、中风化花岗岩⑦注:其中风化层根据标准贯入试验实测击数N进行划分,N<30为残积土,50>N≥30为全风化,N≥50为砂土状强风化;各岩土层特性如下:1、素填土①:灰、灰褐色,松散状,成分以粘性土堆填为主,局部夹有少量碎砖块,硬杂质含量为10~15%左右,填堆积年限为3-5年以上,欠固结状态,主要分布于K0+000~K0180、K0+280~K0+540、K1+010~K1+段,揭露厚度为~;2、粉质粘土②:灰黄、浅灰色,可塑,稍湿,以粘粒、粉粒为主,含有砂量砂质成分,无摇震反应,干强度、韧性中等,切面稍有光泽,冲洪积形成,主要分布于K0+820~K1+060段,揭露厚度为~,层顶标高为~;3、残积砂质粘性土③:黄褐、灰黄色,可-硬塑状,稍湿,以粘粒、粉粒为主,>2mm颗粒含量约15%,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土切面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由花岗岩风化残积形成,主要分布于K0+540~K1+段,揭露厚度为~,层顶标高为~;4、全风化花岗岩④:灰黄色、灰白色,含较多石英粗颗粒,长石全部高岭土化,组织结构基本破坏,岩芯呈砂土状,岩石为极软岩,岩体极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类,主要分布于K0+540~K0+820段,揭露厚度为~,层顶标高为~;5、砂土状强风化花岗岩⑤:灰白色,浅黄色,呈砂土状,主要为石英和长石,含较多石英,长石部分高岭土化,局部底部见少量岩石碎块;岩石为极软岩,岩体极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类;场地大部分地段均有分布,揭露厚度为~,层顶标高为~;6、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⑥:灰黄、灰白色,矿物成分发生显着变化,岩体节理裂隙极发育,岩体极破碎,岩芯呈碎块状,岩芯锤击声哑,属较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类,仅ZK8钻孔处未有分布,揭露厚度为~,层顶标高为~;7、中风化花岗岩⑦:浅灰色、灰白色,中粗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及角闪石,岩体风化裂隙发育,见铁染,岩芯以短柱状为主,节长一般在8~25cm,锤击声较清脆,且不易击碎,岩石为较硬岩,岩体较破碎~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Ⅲ~Ⅳ类,岩石质量指标RQD=55~75%;仅K0+200~K0+320段有揭露,揭露厚度为~,层顶标高为~;上述各岩土层的分布规律、顶板埋深及厚度等详见各工程地质纵、横面图图号:Ⅱ及钻孔柱状图图号:Ⅲ;二、不良地质作用及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场地地貌上属冲洪积、残坡积台地,地形起伏较大,场地内及附近无滑坡、崩塌、泥石流采空区、地面塌陷等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钻探深度范围内未发现地下洞室、古河道、沟浜、防空洞、隐伏断层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及地质构造迹象;仅在K0+560~K0+820段且沿拟建道路中线分布有一条长约200m,深约,宽约4m的废旧旱渠; K0+980、K1+040处左侧各分布有一池塘;K1+060~K1+段主要为居民区未拆迁;三、路基土类别行业标准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②液限W L为%~%,为中液限粘质土,残积砂质粘性土③液限W L为%~%,为中液限粘质土;四、土基的干湿类型②的平均稠度Bm =, 干湿类型为中湿,残积砂质粘性土③的平均稠度Bm =, 干湿类型为干燥;五、水文地质条件1、沿线场地环境类别由于该地区属于湿润区,沿线粉质粘土②Ⅲ类,地层渗透类型为B型;2、地下水类型、水位及其腐蚀性评价1、地下水类型沿线场地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潜水,赋存于残积砂质粘性土及花岗岩风化层中,水位埋藏较深,水量不大,主要接受大气降水渗入补给和邻近水域的侧向补给,地下水一般从地势高往地势低处以迳流方式排泄;2、地下水位勘察期间测得K0+000~K0+140、K0+540~K1+段地下初见水位埋深位~,钻孔施工完成后统一测得地下混合稳定水位埋深为~,水位标高为~,地下水位随地形起伏而变化;地下水水位受季节性变化影响较大,据调查地下水水位年变化幅度为~ m左右, K0+140~K1+段钻孔为干孔;3、腐蚀性评价本次勘察为评价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在钻孔ZK2、ZK23、ZK28中,采用套管隔水取地下水样进行水质简分析;根据水质简分析试验成果详见附表5判定:①、依据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有关标准进行综合评定: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微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见表2;②、依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有关标准评价:沿线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见表3;拟建场地地下水对建筑材料腐蚀的防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建筑防腐设计规范GB50046的规定;按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评价地下水的腐蚀性判别表表2由于本地区处于亚热带气候区,雨水充沛,周围均无污染源,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基本代表了土壤中可溶盐的成分,根据本地区经验,地下水位以上的土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在长期浸水的情况下,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微腐蚀性;六、岩土层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值及设计参数建议值本次勘察采用现场原位测试试验、室内土工试验等方法,岩土体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按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的有关要求进行数理统计;根据室内土工试验、现场测试试验成果及各土层的指标统计结果,岩土按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要求统计后,提出了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标准值,参照行标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及市政工程勘察规范等有关规定,并结合地区经验综合分析确定沿线各路段岩土层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及其它主要参数,见岩土物理力学指标建议值表见下表4;岩土的物理力学指标建议值表表4一、地质构造及地震根据钻探揭露和区域地质资料,场地及其附近未见有明显的断裂构造带从本区通过,属基本稳定区,本次钻探深度范围内未发现明显地质构造迹象,沿线的地质调查中未发现影响道路建设的活动性断裂;二、地震效应1、场地的设防烈度该场地位于石狮市灵秀街道办事处,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和闽建设200237号“关于贯彻执行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 的通知,该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所属的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2、场地类别判定①属软弱土;粉质粘土②、残积砂质粘性土③属中软土;全风化花岗岩④、砂土状强风化花岗岩⑤属中硬土,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⑥、中风化花岗岩⑦属岩石;m/s~s,属250m/s≥Vse>140m/s范围,根据场地钻探资料,其覆盖层厚度为~,属3~50mⅡ里程K0+140~K0+300段地层主要为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⑥、中风化花岗岩⑦,其等效剪切波速值都大于500m/s,,属<5mⅠ具体详见土层等效剪切波速计算表附表6;3、软土震陷和饱和砂土的液化问题拟建场地未见软弱土层淤泥或淤泥质土和可能液化土层, 因此设计时可不考虑场地的软土震陷影响和液化问题;4、抗震地段划分5、抗震设防类别划分第五章、岩土工程地质评价一、市政工程场地分类拟建场地岩土种类较多,性质变化较大,根据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94有关标准划分,场地分类属Ⅱ类;二、场地、路基稳定性与适宜性据区域地质资料,拟建道路及其附近无全新世活动断裂通过,不必考虑活动断裂的影响;拟建道路沿线基底岩石为花岗岩,不存在岩溶作用;道路沿线及其附近无人为地下工程和大面积开采地下水的活动,不会产生地面塌陷、地裂缝的灾害;沿线及其附近没有滑坡、泥石流、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拟建道路沿线区域稳定性总体较好,另外沿线各岩土层分布较为稳定;场地适宜拟建道路建设,但K0+180~K0+560段开挖后会形成高约~的边坡,可能会引起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三、路基土分析与评价根据拟建道路钻孔揭露情况,拟建线路的素填土①主要分布于K0+000~K0180、K0+280~K0+540、K1+010~K1+段,揭露厚度为~,整体厚度不大,土质均匀性较差,工程性能差,未经处理不可以直接作为路基使用,建议作挖除处理,挖除全部或部分填土后再进行分层回填压实;粉质粘土②主要分布于K0+820~K1+060段,呈可塑状态,揭露厚度为~,厚度变化较大,较为稳定均匀,工程性能一般,可作为路基和路基填筑土的基础持力层,也可作为管道基础持力层;残积砂质粘性土③:呈可-硬塑状,主要分布于K0+540~K1+段,属中等压缩性土,工程性能一般,可作为路基和路基填筑土的基础持力层,也可作为管道基础持力层;全风化花岗岩④、砂土状强风化花岗岩⑤、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⑥及中风化花岗岩⑦力学强度较高~高,工程性能较好~良好,但埋藏较深,在埋深较浅处直接可作为路基及路基填筑土持力层,也可作为管道基础持力层;以上土层除素填土①外均可作为路基和路基填筑土的基础持力层,总体评价场地地基均匀性一般;四、道路工程分析与评价1、填方路段根据道路路面设计标高,拟建道路K0+000~K0+180、K0+860~K1++段为填方路段,最大填筑高度约左右,地基土主要为素填土①和粉质粘土②,素填土①工程性能差,不能直接作为拟建道路路基填筑持力层,建议采用换填垫层处理,粉质粘土②呈可塑状态,工程性能一般,可作为路基填筑土持力层;填筑时,建议挖除全部或部分素填土①填方路段建议采用稳性较好的砂土置换后再往上填筑,填筑时需对料土进行击实试验、保证在最优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状态下进行分层夯实填筑,以免出现弹簧土;路基护坡建议按坡率为1:进行修建,且坡面均须进行防护处理,如采用草皮防护等措施;地势低洼处加强排水措施,应先在路基两侧外设置纵向排水沟以及横向排水管涵,引导路基两侧地块的地表水,及时排除路基水,防止基底受水浸泡;在地表水较多地段应对坡面底部进行护砌,防止地表水对路基边坡的浸泡和冲刷;场地沿线K0+160右侧、K0+980、K1+040处左侧各分布有一池塘详见勘探点平面布置图,水塘深度和面积不等;施工时应对各水塘底部的塘泥等软弱土层采取相应措施,建议对厚度较小的塘泥进行挖除换填,而厚度较大的则采取抛石挤淤等措施;2、挖方路段根据道路路面设计标高,拟建道路K0+180~K0+860段为挖方段,最大挖方深度约左右,地基土主要有粉质粘土②、残积砂质粘性土③、全风化花岗岩④、砂土状强风化花岗岩⑤、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⑥、中风化花岗岩⑦;各土层均能满足路基设计要求,可直接作为拟建道路路基持力层,也可作为管道、涵洞、挡土墙基础持力层;拟建道路K0+180~K0+300段挖方深度内主要为基岩,而且不排除钻孔外的个别地点有在挖方深度内出现基岩的可能性,施工时期应给予注意;对于直接出露的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⑥、中风化花岗岩⑦需要进行岩石爆破,因此岩石爆破设计与施工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和从业人员承担,严格按照爆破安全规程规定进行,并应由当地公安机关批准;建议采取严格控制炸药用量和先进的爆破工艺等措施,以减少振动等对周边建筑物、道路和人身安全的影响,保证施工安全,建议进行爆破开挖后采用厚度为20cm的砂砾基础进行褥垫处理;由于以上各持力层的压缩性质不一,不同土层接触地段,施工时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防止不均匀沉降,确保路基的稳定;五、边坡工程分析与评价1、边坡稳定性评价根据道路路面设计标高,拟建道路K0+180~K0+860段为挖方段为挖方段,其中K0+180~K0+560段道路开挖高度约为~,形成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边坡开挖深度范围内各土层工程性能较好,且位于地下水位以上,综合评价道路两侧路堑边坡的整体稳定性较好;2、边坡开挖、支护拟建场地沿线K0+180~K0+560段主要为山坡荒地,建议道路施工时先对沿线各杂草、树丛进行清理后,各路段均有利于道路开挖施工;本工程道路两侧为规划的商业用地,道路两侧高边坡将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道路开挖施工时一并挖除整平,这在道路施工中将不存在高边坡情况;另一种是先施工道路,道路红线外山坡将形成高边坡,这种情况下,道路施工建议路基开挖采用放坡开挖,建议残积砂质粘性土③、全风化花岗岩④开挖坡率为1:~1:,砂土状强风化花岗岩⑤开挖坡率为1:~1:,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⑥、中风化花岗岩⑦开挖坡率为1:~1:,边坡开挖时应采用分级开挖,并应根据土层的性质,做好边坡支护等工作,边坡支护措施建议可采用锚杆索支护或锚杆式挡墙支护等;场地地下水在开挖地段位于设计路面以下,但局部地段在雨季时会高于设计路面,对边坡开挖具有一定影响,由于地下水类型为潜水,水量不大,可采用集水明排;另外除做好支护结构地下排水设施外,可增加坡上地表排水设施,坡顶设置截水沟和坡脚设置排水沟,防止暴雨积水入渗;对于施工中植被破坏坡面应采取植物措施修复和保护;另外在坡面应设置泄水孔;六、管道工程分析与评价拟建道路两侧均埋设有给水、污水、雨水、电力、通讯电缆等地下管线,给水、污水、雨水管管径为DN200-500mm,埋深为米左右;沿线上部土层种类较多,埋深变化较大,K0+000~K0+180、K1+020~K1+段管道埋深范围内地层主要为素填土①,该层土需进行挖除换填压实处理,K0+180~K0+300段管道埋深范围内地层主要为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⑥、中风化花岗岩⑦,K0+300~K1+020段管道埋深范围内地层主要为粉质粘土②、残积砂质粘性土③、全风化花岗岩④、砂土状强风化花岗岩⑤,但持力层的压缩性质不一,不同土层接触地段,施工时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防止不均匀沉降,确保管基的稳定;另K0+180~K0+300段管道埋深范围内地层主要为基岩,施工时期应给予注意,若需要进行岩石爆破,侧岩石爆破设计与施工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和从业人员承担,严格按照爆破安全规程规定进行,并应由当地公安机关批准;管槽开挖建议采用放坡开挖或采用垂直开挖;场地适宜放坡开挖,当采用放坡开挖时,建议粉质粘土②、残积砂质粘性土③、全风化花岗岩④开挖坡率为1:~1:,砂土状强风化花岗岩⑤开挖坡率为1:~1:,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⑥、中风化花岗岩⑦开挖坡率为1:~1:;当采用垂直开挖时,应做好基坑临时支护工作,支护措施建议采用木桩等临时支护措施;在基槽开挖中地下水主要来自潜水,一般水量不大,基槽中水量小,场地排泄条件较好,建议用集水坑向外排水,并防止地表水流入基槽;七、施工注意事项1路基施工时,应先在路基两侧外设置纵向排水措施,引导拦截路基两侧地块的地表水,及时排除路基水,防止基底受水浸泡,排水疏干凉晒后方可;2路基开挖时应按顺序从高处往低处,坡顶不宜堆土及其它较重材料,坡顶和坡脚应设置截水沟;3土质边坡开挖坡面均须进行防护处理,防止土、石块掉落,土坡可采用草皮防护、喷锚支挡或砌挡土墙等防护措施;4场地地下水位在雨季可能位于设计路面以上,对边坡开挖具有一定影响,由于地下水类型为潜水,水量不大,可采用集水明排;但应注意雨季时地表水渗透对边坡的影响,施工时坡面应设置排水孔;5路基填筑时,建议应先清除地表浮土、杂物等后,再进行分层压实或夯实回填;6拟建道路部分路段为居民区,勘察期间建筑物未进行拆迁,建议路基开挖时应先对居民区居民进行妥善安置,确保施工安全;7本此勘察在钻孔揭露范围内,未发现有孤石,但并不排除在其它位置风化。

市政道路工程的勘察设计报告

市政道路工程的勘察设计报告

市政道路工程的勘察设计报告引言:市政道路工程的勘察设计是确保城市交通运输顺畅、安全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从勘察设计报告的角度出发,深入探讨市政道路工程的必要性、影响因素、勘察设计流程以及相关技术要点,旨在为建筑工程从业人员提供专业可靠的指导。

一、市政道路工程的必要性市政道路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经济的发展。

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交通基础设施:市政道路工程是城市交通系统的骨架,通畅的道路能够提高城市的交通效率,减少拥堵现象,为城市居民提供便利的出行条件。

2. 城市形象和环境:道路是城市的面孔,良好的市政道路设计能够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城市环境,为市民提供美观宜居的居住环境。

3. 社会经济发展:畅通的城市道路系统有助于促进经济活动,提高货物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吸引外部投资,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二、市政道路工程勘察设计的影响因素市政道路工程的勘察设计面临多种复杂因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土地条件:城市道路的土地条件多种多样,包括土质、地基承载力、地下水位等,这些条件会影响道路基础的选择和设计。

2. 交通流量:勘察设计应充分考虑道路周边的交通流量情况,根据地区发展和城市规划预测未来交通流量,以选择适宜的道路断面和车行道宽度。

3. 内部管线:市政道路沿线存在诸多地下管线,如水、电、燃气等,勘察设计需要对这些管线进行准确的勘察和标示,避免施工过程中发生事故。

4. 环境保护:勘察设计应综合考虑道路周边的环境因素,包括树木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等,确保施工过程对环境的最小破坏。

三、市政道路工程勘察设计流程市政道路工程的勘察设计流程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1. 调研阶段:认真研究规划文件,了解相关要求和目标,收集基础数据,进行现场调研,综合分析道路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 勘测测量:对道路线路进行精确测算,确定线路走向、纵断面、横断面等关键参数,绘制勘测图,为后续工程设计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茅箭区车站路勘察报告

茅箭区车站路勘察报告

茅箭区车站路勘察报告1. 引言本报告主要对茅箭区车站路进行勘察,并对勘察结果进行详细的表达和分析。

车站路是连接茅箭区主要交通枢纽的一条重要道路,对于茅箭区的交通开展和城市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勘察旨在了解车站路的现状、问题和改良方案,以提供参考和指导。

2. 勘察方法本次勘察采用了现场勘察和文献调研相结合的方法。

现场勘察主要包括对车站路的实地查看和测量,以及与相关人员的交流和访谈。

文献调研主要包括查阅相关规划文件、交通统计数据和市政工程设计图纸等。

3. 勘察结果根据对车站路的勘察和调研,我们得到了如下的勘察结果:3.1 车流量统计根据交通统计数据,车站路上的车流量每天顶峰时段超过10000辆,交通压力较大。

特别是在上下班顶峰期,车辆堵塞情况严重,影响交通效率。

3.2 道路状况车站路局部路段存在路面不平整、坑洼以及积水等问题,对车辆行驶平安产生一定影响。

此外,局部路段的交通标志和路灯设施破损严重,需要及时维修和更换。

3.3 人行步道车站路上缺乏适宜的人行步道,行人通行不便。

尤其是在车流量较大的路段,缺乏平安的人行通道,给行人的出行带来一定的风险。

3.4 交通管理车站路上缺乏交通管理措施,交通秩序混乱。

局部车辆乱停乱放,给道路通行造成困扰。

此外,临近路口的机动车排放排放量过大,给周边居民的生活带来一定的环境污染。

4. 改良建议针对以上的勘察结果,我们提出了如下的改良建议:4.1 交通疏导针对车流量大、交通压力大的问题,建议对车站路进行交通疏导。

可以通过增设交通标志、划定车道和设置交通信号灯等措施,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减少交通堵塞。

4.2 路面维护对于路面不平整、坑洼和积水等问题,建议加强路面维护工作。

及时进行修补和整平,确保道路的平稳和平安。

4.3 人行步道建设在车站路设置适宜的人行步道,为行人提供平安便捷的通行条件。

可以对路边进行改造,拓宽人行道,设置隔离栏或者划定人行通行区域。

4.4 交通管理措施加强对车站路的交通管理,严格执行交通规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路勘察报告【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一、前言(一)工程概况拟建“北二环线”是二环线的重要部分,位于贵阳市北面金阳新区、白云区、云岩区、乌当区范围,起于金阳新区东北面,起点于210国道与金朱路交叉口,经大关村、黑石头村、偏坡村,至新天大道。

起点中桩里程:K0+000(坐标:X=365806.5533,Y= 2950262.9530);终点中桩里程:K12+600(坐标:X= 2946262.947,Y= 374191.701),全长12.6Km。

拟建道路沿线设四个立交工程;隧道2座,共长2110.0m;桥梁八座,共长2130.0m。

由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院设计。

受“贵阳金阳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委托,我公司对北二环线主线段(K0+000~K4+180)路基及桥梁进行勘察。

本次勘察范围为主线路基(K1+240~K3+220段)段道路工程,本次勘察范围里程为K1+240(坐标:X = 366957.6714,Y = 2949918.4636);K3+220(坐标:X = 368728.7694,Y = 2950385.5493),全长1.8km。

其中里程K1+260~K1+940段设置甲秀北路立交(K1+580~K1+620段为主线跨线桥),设计为城市Ⅰ级主干道,荷载汽20挂100,双向六车道,标准路段道路总宽34.0m,道路分为左右两幅,每幅宽12.0m,中间分隔带宽4.0m,设计基准期为30年。

该段设计路面标高为1309.2~1268.59m,道路纵坡度0.32%~6.12%。

根据地表地质调查,该场地地质情况、地形地貌复杂,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划分,拟建筑物重要性等级为一级,场地为岩溶强发育场地,场地复杂等级为一级,地基等级为二级,故本次勘察等级为甲级。

(二)勘察工作任务受“贵阳金阳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委托,我公司承担了甲秀北路立交桥及匝道路基工程的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根据委托勘察内容及《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 064-98)、《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94)等规范要求及设计提出的勘察要求结合建筑物的基本特征,本次勘察的要求如下:(1)查明拟建道路沿线各地段有无影响建筑场地稳定性的不良地质条件及其危害程度;(2)查明拟建道路沿线各地段的地层结构及其均匀性,以及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3)查明地表水流量、流向、最高洪水位标高、变幅情况;查明地下水埋藏情况类型和水位变化幅度及规律,以及对建筑材料腐蚀性;(4)划分拟建道路沿线各地段土类型和场地类别,评价场地区抗震条件。

(5)对可供采用的地基基础设计方案进行论证分析,提供与设计要求相对应的地基承载力及变形计算参数,并对设计与施工应注意的的问题提出建议;(6)查明基岩的岩性、构造、岩面变化、风化程度,确定基岩坚硬程度、完整程度和基本质量等级,判别有无洞穴、临空面、破碎岩体或软弱岩层。

(7)查明各种岩溶洞隙和土洞的位置、规模、埋深,岩溶堆栈填物性状和地下水特征。

根据上述要求,结合有关规范,本次勘察的具体任务如下:(1)查明拟建道路沿线各地段场地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构成及其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提供相关设计参数。

(2)查明拟建道路沿线各地段建设范围内及附近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及工程特性,并分析和评价场地及地基的稳定性及承载力。

(3)查明场区有无岩溶、断层、滑坡等影响工程的不良地质现象及对滑坡现状稳定性进行评介,并提出相应整治处理方案及设计所需技术参数。

(4)查明沿线各地段的地下水类型、地表水的来源、水位和积水时间,以及排水条件,论证地表水、地下水对路基稳定性及施工的影响,判定环境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5)查明沿线回填土的类型、厚度及其密实度。

(6)查明沿线地段不良地质现象的成因、类型、性质、空间分布、发生和诱发条件、发展趋势及危害程度,论证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并提出计算参数及整治措施的建议。

(7)查明沿线各地段裂隙、软弱夹层的分布、产状、充填物质及物理力学性质(包括天然容重,饱和容重,固结排水剪的内摩擦角、凝聚力,滑动面的残余内摩擦角、凝聚力,孔隙水压力系数等),查明裂隙、软弱夹层和缓倾角结构面的不利组合情况,评价其抗滑稳定性;查明各段边坡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及可能的滑塌影响范围,提供各段边坡及基坑边坡设计所需要的各种物理力学指标,并提出相应的稳定性分析、边坡合理的支护方案及工程措施和建议。

(8)判定场地类别和地基的地震效应。

(9)对拟建道路路基、路堑边坡和路堤进行工程地质评价。

(三)勘察执行的规范依据本次工程勘察执行以下规范及标准:1、《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2、《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3、《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D D63-2007);4、《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GJ004-89);5、《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D70-2004);6、《工程测量规范》(50026-93);7、《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桥涵工程部分有关地勘内容);8、《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TJ58-94);9、《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10、《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1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12、《贵州建筑岩土工程技术规范》(DB22/46-2004);13、《建筑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版);14、《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等规范要求进行;15、岩土工程勘察委托书。

(四)勘察方法及工作量完成情况为了查明道路场区岩土工程条件与岩土工程问题,为设计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与参数,本次勘察采用了工程地质测绘,钻探和工程地质类比等勘察方法,具体如下:1、地表地质调查了解场地及附近的构造概况、地层分布及特征、岩层产状、岩溶、水文地质情况、不良地质现象及当地建筑经验,为勘察施工提供指导依据。

本次地表调查工作量约0.68Km2。

2、工程地质测绘本次勘察沿道路基两侧100.0~200.0m范围内进行工程地质测绘,收集有关场地及附近的水文、地质及建设工程、环境及潜在滑坡资料,为场区工程地质勘察提供了指导依据。

本次工作完成1:500工程地质测绘面积0.70km2。

3、工程测量本次勘察测量工作根据规划局提供的控制点引测(G029在总图范围外),并根据设计提供道路总平面图,进行实际测量定位放线,本次勘察进行钻孔定位358个,纵横断面测量工作量7.0Km。

业主提供及现场指定的控制点特征见下表:控制点特征表表1控制点号坐标高程(m)位置X Y HG02 4 2950345.367368410.2971266.014位于拟建道路K2+940北西侧(黑石头村)G022950166.49368192.791269.90位于拟建5 5 2 8 道路K2+660北西侧G02 6 2949541.786367264.0121285.061位于拟建金工立交D匝道DK0+480东侧G02 7 2949283.758367119.0391266.99位于拟建金工立交A匝道道路上G02 8 2949384.817366953.891287.022位于拟建金工立交A到AK0+550西侧G02 9 2950280.446366600.0371279.762位于长坡岭森林公园道路上,位于本次勘察范围外4、钻探为揭露道路工程场区土层特征及厚度变化,以道路中心桩为依据,以每20.00为一横断面左、中、右共布置3个钻孔。

钻孔深度控制在揭穿软土后控制可能的持力层不少于3.0m深度且至钻至基岩面以下不少于5.0m,在岩溶强发育路段应控制路面以下中风化岩石不小于5.00m;对于路堑边坡较高地段为查明边坡岩土构成并提供相关参数,于坡体后侧按规范要求布置1~2排边坡勘察孔,孔深以控制潜在滑动面以下2.0~5.0m。

由于甲秀北路立交方案调整,桥面标高和匝道路基路面标高也作相应的调整(抬高设计桥面标高和匝道路面标高),故主线道路设计路面标高也作相应的调整,K1+240~K2+020段钻孔于甲秀北路立交方案调整之前钻探,因此,从调整后的方案看钻探深度偏深。

边坡按二级边坡线距20.0m,点距10.00m进行布置;在岩溶强发育、且路堤高度大于5.00m 的路段,于拟建道路边线各边扩展至1.5倍路堤高度,按6.0~10.0m间距布置钻孔。

故本次勘察主线K1+240~K3+220段道路共完成钻孔354个(其中路基孔337个(螺纹钻3个),边坡孔17个)),部分钻孔受地下条件限制,未能施钻,完成总进尺4343.6m。

5、样品采集与测试为准确评价地基岩体物理力学指标,确定岩土体地基承载力。

本场采集不同状态的土样共33件,场地内浅部耕土及少量杂填土因结构松散或强度低未能取样,三叠系大冶组(Td)中风化石灰岩26件(岩体抗剪强度指标引用相邻相同地质条件的甲秀北路立交试验成果资料),三叠系安顺组(Ta)中风化白云岩23件,进行室内饱和单轴抗压强度、重度试验。

于三叠系大冶组(Td)和三叠系安顺组(Ta)各采集地下水水样1组(2件),共4件,进行水质分析。

采集层间软弱夹层样品19件,作室内重复剪切试验,用以确定边坡抗剪强度指标。

6、简易水文观测为了解地下水动态的基本特征和地下水埋藏的基本条件,根据规范和技术要求,于勘察过程中对钻孔内地下水位进行了初见水位及终孔稳定水位观测并进行了终孔水位复测,但因场地钻孔漏水现象较为严重,大部分钻孔未能进行水位观测,故本次仅能对80个钻孔水位进行观测。

勘察工作量一览表表2工作项目工作量地表调查0.68Km2工程地质测绘0.7Km2钻孔定位测量共354个钻孔(8个组日)断面测量(1:200)7.0Km施工钻孔数量共354个钻孔(其中路基孔377个(含螺纹钻3个)边坡孔14个))岩土层总进尺4343.6米(其中土层钻进1714.5m,岩层钻进2629.1m)水位观测120次(80孔)样品测试土样33件岩样49件水样4件资料收集贵阳幅水文地质图(1:20万)、贵阳幅地质图(1:5万)二、道路工程地质条件(一)气象条件据贵州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贵州省建筑气象标准》(黔DBJ22-01-89),拟建场区所处贵阳市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冬季受北部寒潮影响较弱。

夏季受东南海洋季风气候影响显著,具有四季温和、雨量丰富、热量充足、日照率低、风力较弱及逆温天多的特点。

年平均气温15.3℃,一月平均气温4.9℃,七月平均气温24.0℃,最高气温39.4℃,最低气温-7.8℃,年平均降雨量1197~1248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1277.74小时,年平均相对相对湿度77%,年平均无霜期261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