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 7 上 语文:《我的老师》导学案
《我的老师》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我的老师》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我的老师》导学案学习目标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作者,积累字词。
(2)概括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情感线索。
(3)学习课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以及详略得当的写法。
(4)理解揣摩词句,感受深厚的师生情感。
【过程与方法】(1)默读、浏览,圈点勾画重点字词和概括内容。
(2)自主学习,概括事件内容。
合作探究,解决相关问题。
(3)品读,体会人物的人格魅力。
精读,感知作者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在文中蕴含的难忘,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培养热爱老师,尊敬老师的良好品德。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情感线索。
【教学难点】围绕中心选材的写法。
【课时安排】 2课时资料链接:1、走近作者。
魏巍,现代作家,原名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
1937年抗战爆发后,他走上革命道路,参加了八路军。
此后,一直生活在部队里。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东方》、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等。
2、写作背景: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正是处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各行各业都需要大量的合格人才。
振兴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
1956年底,魏巍应《教师报》之约,写下了这篇回忆性散文《我的老师》。
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回忆了与蔡老师有关的几个生活片段,再现了蔡老师的形象,深切表达了对蔡老师的思念感激之情。
课前自习:1、初读(默读)课文,圈点勾画的重要字词,借助工具书解决。
2、再读(默读)课文,梳理概括作者回忆的7件事情。
3、朗读课文,感知深厚真挚的师生情感。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我们的求学生涯中,教过我们的老师有很多。
请大家回忆一下,从小学一年级起,到目前为止,一共有多少位老师教过你们?在诸多老师中,又有哪些是令你终身难忘的呢?我想,在每个人的心目中,肯定有一位最难忘的老师。
如果把他写下来,一定令人动情、感人至深。
今天,我们学习著名作家魏巍所写的回忆他的小学老师蔡芸芝先生的一篇文章《我的老师》。
七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课件PPT课件 人教版33 (共22张PPT)
第 二 课 时
走 一 再 步 走 一 步
自学指导(二) ——合作与探究
创意阅读
1.从“我”的角度:体弱、胆怯的“我”为什 么要去爬悬崖?文章哪些语句体现了“我”的 孤独无助、极度恐惧?
体弱胆怯的“我”去爬山是因为好朋友杰 利呼唤“别做胆小鬼”刺激了“我”的自尊 心、好胜心,于是冒险去爬悬崖。“蹲在石 架上,心惊肉跳”“看伙伴爬悬崖,几乎晕 倒”体现了“我”的孤独无助、极度恐惧
深层探究
5.我从这次人生体验中,获得了怎样的人生启 示呢?请从文中找出提示主题的中心句。
中心句: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 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 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时,我便可 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 是多么漫长。 启示: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 江海;无论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 开来,分解为一小步一小步,困难就不大了。
④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着岛屿、暗礁,难以激 起美丽的浪花。(奥斯特洛夫斯基)
2.生活中你遇到过什么样的困难?都是怎样克服 的?请写一则300字左右的短文。
46.凡事不要说"我不会"或"不可能",因为你根本还没有去做! 47.成功不是靠梦想和希望,而是靠努力和实践. 48.只有在天空最暗的时候,才可以看到天上的星星. 49.上帝说:你要什么便取什么,但是要付出相当的代价. 50.现在站在什么地方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往什么方向移动。 51.宁可辛苦一阵子,不要苦一辈子. 52.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53.不断反思自己的弱点,是让自己获得更好成功的优良习惯。 54.垃圾桶哲学:别人不要做的事,我拣来做! 55.不一定要做最大的,但要做最好的. 56.死的方式由上帝决定,活的方式由自己决定! 57.成功是动词,不是名词! 28、年轻是我们拼搏的筹码,不是供我们挥霍的资本。 59、世界上最不能等待的事情就是孝敬父母。 60、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经》 61、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篇》 62、孩子:请高看自己一眼,你是最棒的! 63、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64、活鱼会逆水而上,死鱼才会随波逐流。 65、怕苦的人苦一辈子,不怕苦的人苦一阵子。 66、有价值的人不是看你能摆平多少人,而是看你能帮助多少人。 67、不可能的事是想出来的,可能的事是做出来的。 68、找不到路不是没有路,路在脚下。 69、幸福源自积德,福报来自行善。 70、盲目的恋爱以微笑开始,以泪滴告终。 71、真正值钱的是分文不用的甜甜的微笑。 72、前面是堵墙,用微笑面对,就变成一座桥。 73、自尊,伟大的人格力量;自爱,维护名誉的金盾。 74、今天学习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 75、懂得回报爱,是迈向成熟的第一步。 76、读懂责任,读懂使命,读懂感恩方为懂事。 77、不要只会吃奶,要学会吃干粮,尤其是粗茶淡饭。 78、技艺创造价值,本领改变命运。 79、凭本领潇洒就业,靠技艺稳拿高薪。 80、为寻找出路走进校门,为创造生活奔向社会。 81、我不是来龙飞享福的,但,我是为幸福而来龙飞的! 82、校兴我荣,校衰我耻。 83、今天我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我为荣。 84、不想当老板的学生不是好学生。 85、志存高远虽励志,脚踏实地才是金。 86、时刻牢记父母的血汗钱来自不易,永远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需要报答。 87、讲孝道读经典培养好人,传知识授技艺打造能人。 88、知技并重,德行为先。 89、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 张闻天 90、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 —— 吕坤
《我的老师》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
《我的老师》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我的老师》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导学目标:1. 了解文章主题《我的老师》以及写作背景2. 掌握本文的写作手法,如描写、对比等3. 学习本文重难点词汇和词组,如格外、担心、甚至等4. 提高阅读能力,理解文章内容和情感,并思考文本背后的寓意导学环节:一、导入新课1. 在授课前,老师先向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交流讨论自己的理想老师应该具备哪些品质和特点。
2. 老师呈现文章主题,让学生猜测文章内容并谈论自己对老师的看法,激发学生思考和猜测能力。
二、阅读文章请学生们阅读一遍《我的老师》这篇文章,然后老师再谈一谈文章的写作背景,让学生了解这是一篇描写老师的文章。
三、初步阅读1. 阅读第一段,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基本情节,以及描写老师和学生的身世背景,启发学生关注人物信息。
2. 在阅读第二段时,指导学生注意老师与其他老师的对比描写,帮助理解作者写作的技法和手法。
3. 阅读第三段,了解老师的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反应情况。
4. 阅读第四、五段,关注作者的感性表达,思考作者的感受和情感,理解文章背后所表达的意义。
四、深层次阅读1. 图示法:以词义、词性等为切入点,深化对重点词汇的理解。
2. 归纳发现:在课堂上,老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找出文章中的主旨和教育论点。
3. 分析归纳: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和亲身经历,让学生就“好老师”的品质、特征、教育功效等方面进行细致分析和思考,激发情感共鸣和认知共鸣。
五、综合性学习1. 探究更多的教育文化背景:通过相关的课堂活动或社会文化实践,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教育文化背景知识,摆脱单纯文本阅读的局限。
2. 与其他学科对接:结合学生所学的其他学科,如语文、数学、英语等,将《我的老师》与文言文、唐诗宋词、欧拉公式等进行深度对比和引申,拓展学生的学科视野。
3. 个人实践和应用:通过阅读和分析《我的老师》这篇文章,让学生思考自己作为学生和未来的教育工作者,如何培养良好的品质和特征,如何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如何实现人生价值和自我完成。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我的老师》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我的老师》导学案新人教版导学目标:1.体会本文作者在文中所蕴含的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培养尊敬、热爱老师的良好品德。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的写法。
3.学习本文线索的运用。
4.揣摩文章的语句。
重点难点:1.重点:(1)学习本文线索,理清文章思路。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的写法。
2.难点:理解、揣摩语句,体会思想感情。
资料链接魏巍,现代作家,原名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
河南郑州人。
1920年6月生于一个城市贫民家庭。
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读了平民小学、高小,并勉强上了简易乡村师范。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走上革命道路,同年12月在山西前线参加八路军,不久到达延安。
193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他一直生活在战士之中。
解放战争中,在行军的间隙写了大量诗歌。
全国解放后,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长篇小说《东方》等。
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有人说:“老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老师像蜡烛,照亮了学生前进的道路。
”“老师是人梯,载着学生攀登科学的高峰。
”同学们,从幼儿园到现在,有很多老师教过你们,这些老师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呢?他们给了你们哪些支持、鼓励和帮助呢?哪位老师使你终生难忘呢?你们也许也写过“我的老师”这类作文,写得好不好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现代著名作家魏巍写的回忆他的小学老师察警芝的一篇文章,比较一下,有没有课文写得那么生动,有真情实感。
二、预习导学1.查工具书,辨析下列各组字的形、音、义。
即()立即既()既然孤()孤单弧()弧形卷()卷曲券()证券蜜()蜜蜂密()秘密恋()热恋念()思念焚()焚香梦()梦想2.查工具书,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褪色()卜问()放假()察觉()3.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l)温柔:温和柔顺(多用于形容女性)。
(2)心情如水:形容心地纯洁,像清澈的水一般。
(3)依恋:留恋,舍不得离开。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全册导学案目录目录 .................................................................................................................................................... (1)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二课时)....................................................................................... ..... (2)二、爸爸的花儿落了(二课时)............................................................................................. (7)三丑小鸭(二课时)........................................................................................................... . .. (10)四诗两首二课时.................................................................................................................... . . . . . (14)五伤仲永(二课时)....................................................................................................................... . . (18)六黄河颂(两课时)............................................................................................................... . . (22)七最后一课(两课时)................................. . . . (26)八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 . . . (32)九土地的誓言(一课时).................................. . . (36)十木兰诗(二课时)................................... . . (40)一一邓稼先(二课时).............................. . . . (42)一二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二课时).... . . . . (46)一三音乐巨人贝多芬(二课时)........... . . . (50)一四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一课时)....... . . . (54)一五孙权劝学(一课时)......................... . . .. (56)一六社戏(二课时).............................. . . .. (58)一七安塞腰鼓(二课时).................... . . . .. (62)十八竹影............................................. . (66)一九观舞记........................................ . . .. (68)二十口技..................................... . . . . (70)二一伟大的悲剧(二课时).... . . . .. (74)二二荒岛余生(二课时)......... . . (78)二三登上地球之巅(二课时).... . . . . (82)二四真正的英雄(一课时)...... . . . (86)二五短文两篇(二课时)......... . . . . . (89)二六珍珠鸟(一课时)........... . . .. (93)二七斑羚飞度........................... . . . (95)二八《华南虎》..................... . . . (97)二九马(二课时)............... . . . . .. (99)三十狼(二课时)............. . . . . . (103)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二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品味学习文章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丰富自己的语汇,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导学案统编版)
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导学案【学习目标】1.继续学习默读,逐步提高阅读速度。
2.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感悟莎莉文老师的形象,理解作者对莎莉文老师敬爱和感激的情意。
3.品味、揣摩关键语句,体会作为盲聋哑人的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重点难点】1.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感悟莎莉文老师的形象,理解作者对莎莉文老师敬爱和感激的情意。
3.品味、揣摩关键语句,体会作为盲聋哑人的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学习过程】一、预习案★任务一:字词积累1.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
截.然不同()感慨.()搓捻..()疲倦.不堪()绽.开()小心翼.翼()不求甚.解()争执.()混.为一谈()惭愧..()悔.恨()恍.然大悟()激荡.()奥.秘()油然.而生()捡.()拼凑.()花团锦簇.()美不胜.收()企.盼()2.根据下列意思,写出课文中相关的词语。
①有所感触而慨叹。
()②将线、纸等放在手里来回搓。
()③指植物的皮、壳等裂开,花儿开放,也比喻人们的笑脸。
()④争论中固执己见,不肯相让。
()⑤因为自己有缺点、做错了事或未能尽到责任而感到不安。
()⑥领会;理解。
()⑦因受冲击而动荡。
()⑧深奥的尚未被认识的秘密。
()⑨把零碎的或分散的合在一起。
()⑩试探着(行进);寻找(方向、方法、经验等)。
()○11盼望。
()○12照葫芦的样子画葫芦。
比喻单纯模仿,不加改变。
()○13界限分明,完全不同。
()○14非常疲乏,难以忍受。
()○15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16原指领会大意,现在多指读书学习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17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
()○18形容忽然醒悟过来。
()○19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
()○20所做的一切事情或全部行为。
()○21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景象。
簇,丛集、聚集。
()○22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
胜,完、尽。
()★任务二:知作者1.作者名片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作家、教育家、慈善家。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有压力就有动力,接下来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第一单元导学案1.《在山的那边》导学案(教师用)【导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
2.理解“山”“海”的象征意义。
3.树立理想,培养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奋斗的精神。
【导学重点】理解海及无数座山的象征意义。
【导学难点】在朗读训练中品味揣摩语言。
【课时】一课时【预习导引】1.掌握字词,扫清朗读障碍。
(1)给下列加点的字(或多音字)注音。
痴(chī)想隐(yǐn)秘铁(tiě)青凝(níng)成诱(yòu)惑喧(xuān)腾一瞬(shùn)间(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隐秘:隐藏,不对外表露。
②诱惑:吸引、招引。
③喧腾:喧闹沸腾。
④一瞬间:一眨眼的时间,形容非常短暂。
2.查找资料,了解作家作品。
(本文作者不属于重要作家,故此环节也可以省略)王家新,出生于1957年,湖北人,诗人。
著有诗集《纪念》《游动悬崖》等。
3.认真朗读课文(含单元提示、课文提示、正文内容、课下注释等),整体感知诗歌内容,思考下列问题:诗中的“山”和“海”蕴含着什么意思?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山”象征重重艰难险阻,“海”象征理想境界。
全诗表达了这样的思想感情:要到达理想境界,是要历尽千辛万苦的。
惟有不怕困难,百折不挠,才能实现人生理想。
)4.在文中圈画出你不懂的词语和句子,或者你最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并结合全文理解这些词语或句子的含义。
【导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当你进入中学,跨入人生道路上一个新的起点时,你一定对初中生活充满了憧憬。
追求美好人生是我们每个人在成长道路上共同的理想。
诗人王家新以自己的情感体验写作了诗歌《在山的那边》。
在诗里,他述说了童年时代美好而朦胧的“梦”——对大海的热烈向往。
长大后,诗人虽然已无数次见过童年时所向往的海,但是心目中的那个“海”依然遥不可及。
《我的老师》 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我的老师》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我的老师魏巍第一部分:设计简案学习目标:1、学习用朴素的语言表达真情实感、围绕中心选择感受最深的事写人的写作方法2、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树立尊师爱生的思想教学重点、难点学习作者传神、细腻的描写方法和质朴的语言设计思路这篇教材感情真挚,语言朴素,应加强朗读指导,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从而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并充分利用教材,启发学生多思,使学生掌握分析文章的途径和方法。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第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同学们,在我们的求学生涯中,教过我们的老师有很多。
请大家回忆一下,从小学一年级起,到目前为止,一共有多少位老师教过你们?在诸多老师中,又有哪些是令你终身难忘的呢?我想,在每个人的心目中,肯定有一位最难忘的老师。
如果把他写下来,一定令人动情、感人至深。
今天,我们学习著名作家魏巍所写的回忆他的小学老师蔡芸芝先生的一篇文章《我的老师》。
(板书课文标题)二、介绍作者、解题。
(用课件打出)魏巍,原名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
作者少年时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读了平民小学、高小,勉强读了简易乡村师范。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走上了革命道路。
魏巍一直生活在战士们中间,解放战争时,在行军作战的间隙写了大量诗歌。
全国解放后,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入长篇小说《东方》等。
《我的老师》一文是作者于1956年9月29日为《教师报》所写的回忆性散文。
课题中的“我”即作者本人。
“老师”是作者小学时的教师蔡芸芝先生。
让我们共同来学习这篇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叙写自己最难忘的老师的。
三、点拨(一)、整体感知学生看电视散文《我的老师》及魏巍的介绍让学生轻声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用横线画出不认识的或读不准的字词,注音,能把课文顺畅的读下来之后,放声朗读。
(二)师生共同研习课文(以学生自主探究讨论为主,教师只点拨要点即可)1.共记叙了几位人物?其中主要人物是谁?明确:记叙了我的老师蔡芸芝、我的母亲和我小学时的几位同学。
2020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含答案)
2020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含答案)第一单元教学案及答案1 春学习目标:1、反复朗读,想象春的画面,体会作者情感。
2、学会写景的方法——含感情,抓特点,用感官。
3、进一步学习修辞手法,品味语言。
重点:反复朗读直至能够背诵。
难点:学会描写景物的方法和修辞。
第一课时一、预习成果展示: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朗rùn()wǎn()转酝酿()()liáo()亮hōng()托应和()()2、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1)、欢欢喜喜的样子。
()(2)、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3)、比喻姿态优美。
()(4)、舒展、活动。
()3、本文作者(),字(),是我国现代著名()家、诗人,民主战士。
我们曾学过他的散文《》。
答案:1、润宛yùn niàng 嘹烘hè2、欣欣然呼朋引伴花枝招展舒活设题意图:七年级新生仍然有识记字词的任务,此题加强记忆,巩固字词。
二、整体感知课文:1、听朗读2、自读课文,填写下面的表格,理清课文的思路。
第一部分(第1段):_______春第二部分(第2-7段):_______春宏观勾勒(第2段):具体描绘(第3—7段):春_____ 图、春______图、春______图、春_____图、春_____图第三部分(第8—10段):_______春3、用简洁语言概括全文:提示:每个层次总结一句,概括格式:人(物)+事件我盼望的春天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思考讨论具体分析:1、再读课文,寻找文中生动形象的句子,在课本上勾画。
2、简单谈谈某个句子为什么生动形象。
提示:对句子的赏析可以从句子的修辞、词语的使用等方面入手。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精品导学案(全册,含答案)
教学案1 春学习目标:1、反复朗读,想象春的画面,感受春天景色的美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2、品味文中描写景物委婉细致,用词准确、生动,比喻形象鲜明的句子,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3、进一步学习修辞手法,品味语言。
学习重难点:重点: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掌握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两种修辞方法。
难点:通过朗读、赏析、品味语言来体会景物特征;学会抓景物特征描写的方法。
知识链接:1.作者及其散文: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
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纵观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史,“五四”时期的散文成就对现当代散文的创作影响最大。
而这一时期散文成就最高的作家则要首推朱自清。
朱自清散文中备受推崇的是那些写景打情的篇章,其中描绘自然风光的部分,以真挚的情意、细致的观察、丰富的想象构成了浓郁诗情及漂亮缜密的艺术风格。
2.复习散文知识(1)定义:散文,是和小说、戏剧、是个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按表达方式的不同,散文分为三种:叙事散文,(写景)抒情散文,议论(说理)散文;(2)特点:形散而神不散(形散神聚);所谓形散是指不受时空的约束,驰骋想象,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所谓神不散失职用明确的立意统领全篇,放得开,收得拢。
学法指导:梳理文中字词并多次有感情朗读课文,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用红笔标记你所喜欢的句子,并批注你喜欢它的理由;2.分析该文中具体描写了哪些景物,它们又有何特征?3.标记文中你认为使用修辞手法的句子,并对其进行赏析。
学习内容一、基础梳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朗rùn() wǎn()转酝酿()()liáo()亮 hōng()托应和()()2、给下列多音多义字注音并组词。
()()(1)涨(2)散()()()()(3)晕(4)藏()()3、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1)欢欢喜喜的样子。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最全)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全册导学案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三课时)教学目标1.整体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2.体会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感情;教学重点1、要求学生掌握本文的写景的笔法,了解写景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手法;2、从语言入手理解课文中的写景和抒情;教学难点1.弄懂插叙美女蛇的故事的作用,特别是理解插叙后的一段议论的含义。
2.正确理解鲁迅对三味书屋生活的态度。
课时安排:3个课时。
第一课时一、导入:童年,是一个多么令人向往的快乐岁月,可是,每个人都必须告别童年,成长为一个大人,当一个成人回顾童年时,他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是一篇此类题材的名篇。
鲁迅先生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人,已学过他的作品《风筝》,哪一位同学来介绍一下有关鲁迅的情况?1.简介作者和作品。
二、题解:《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一部散文集,共收集了十篇文章,大部分都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
写这些文章时鲁迅先生已经40多岁了,这本散文集题名为《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
全文叙写了作者童年两处的生活片段。
第一部分,记叙百草园的生活;第二部分,记叙三味书屋的生活。
表明了作者由由童年的游戏、玩乐到长大读书的成长过程。
三、检查预习。
1、给加黑的字注音、正音,然后释词。
确凿.,菜畦.桑椹.,轻捷,油蛉.,斑蝥.,缠.络攒.,竹筛.秕.谷系.,传授.,书塾.,渊.博蟋蟀.宿儒.蝉蜕.四、整体把握1.文章哪一部分写百草园,哪一部分写三味书屋?一、(1-8)叙述百草园是我儿时的乐园。
二、(9-24)叙述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2.结合课后练习一(3)谈谈作者的感情。
(这节课的重点:体会作者的感情)五.布置作业①生字生词在作业本上抄写三遍。
②熟读全文三遍,并反复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
①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体会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感情;2领会课文按空间顺序安排材料的写法;3学习课文细致观察、抓住特点,具体、真切、生动地描写事物。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6课《我的一位国文老师》导学案 (新版)北京课改版-北京课改版初中七年级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一、【走进作者】梁实秋(1903-1987),号均默,原名梁治华,字实秋,笔名子佳、秋郎等。
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祖籍某某某某,出生于。
1915年入清华学校学习。
1923年赴美,入哈佛大学研究院主修欧美文学。
1926年回国后,先后任教于东南大学、暨南大学、师X大学等校。
1949年6月,抵达某某,长期执教于某某师X大学。
代表作有《雅舍小品》、《雅舍谈吃》、《看云集》、《偏见集》、《秋室杂文》、长篇散文集《槐园梦忆》等。
译有《莎士比亚全集》等。
主编有《远东英汉大辞典》。
二、【背景资料】梁实秋是某某卓有成就的文学研究家、翻译家,同时也是被某某尊为散文一代宗师的小品散文大家。
他的散文小品,广泛涉及人生世态,且因洞察人生百态,文笔机智闪烁,谐趣横生,严肃中见幽默,幽默中见文采。
晚年怀念故人、思恋故土的散文更写得深沉浓郁,感人至深。
本文是梁实秋散文中写人的名篇,作者用风趣幽默而又饱含深情的笔调刻画了一个貌丑性凶但却敬业爱生的独特的老师形象。
三、【积累整合】1.字音识记轮廓(kuò)酒糟(zāo)玉箸(zhù)油渍(zì)鼾声(hān)敷衍(fù yǎn)按捺(nà) X东荪(sūn)冗长(rǒng)选辑(ji)2.字形辨识澄澄清糟酒糟渍油渍辨辨别橙柳橙槽牛槽债债务辫辫子瞪瞪眼漕漕运啧啧啧辩辩解3.词语释义《官场现形记》: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
专门揭露官场黑暗。
它不但写出了大批形形色色道德败坏的贪官污吏,而且写出了清末卖官鬻爵、招权纳贿的官场运动机制。
榜眼: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产生于隋,完备于唐。
到了明清,科考分为科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
第四级,由天子主持。
及第者称进士。
其中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
X东荪:sūn 1886年生,知名政治学者,“中国某某同盟”成员,1949年时是燕京大学哲学系系主任,燕京大学取消后,为大学哲学系教授。
初中《我的老师》教案
初中《我的老师》教案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2. 学习作者通过具体事例刻画人物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热爱老师,尊敬老师的情感。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
2. 学会通过具体事例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老师的认识和感受。
2. 提问:你们心目中的老师是什么样子的?二、自主学习1.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讨论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
三、课堂讲解1. 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 通过具体事例,讲解如何通过细节刻画人物,让学生学会这一写作方法。
四、课堂练习1. 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
2. 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方法,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刻画一位自己尊敬的老师。
五、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课文的主要观点。
2. 强调尊敬老师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培养热爱老师,尊敬老师的情感。
六、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关于尊敬老师的作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理解,让学生了解作者对老师的感激之情,以及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和教诲。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具体事例刻画人物,让学生学会这一写作方法。
同时,要培养学生热爱老师,尊敬老师的情感。
在课后作业布置上,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导学案导学案是指导学生进行预习的一种方式,它一定的优势: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可以更好地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级语文导学案,仅供参考。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导学案(一)珍珠鸟(一课时)【学习目标】1.引发学生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激发学生关爱生命、善待生命的情感。
2.品味文章的语言,培养阅读、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1.展示人和动物之间充满爱和信赖的理想境界;2.提高鉴赏能力。
【知识链接】冯骥才,当代作家,1942年生于天津,原籍浙江慈溪市人。
从小喜爱美术、文学和球类活动。
曾当过专业篮球运动员,从事过绘画。
1977年发表与李定兴合写的长篇历史小说《义和拳》。
1979年以来发表了不少作品,表现出旺盛的创作力和突出的创作才能。
主要作品有长篇历史小说《神灯》,中篇小说《铺花的歧路》《啊!》《三寸金莲》【导学过程】1.给加点字注音鸟巢___ 垂蔓___ 雏儿___ 蓬松___ 眼睑___眸子___ 流泻___ 呷嘴___2.给多音字注音组词卷( )___ 挨( )___ 似( )___ 颤( )___( )___ ( )___ ( )___ ( )___3.形似字注音组词斑( )___ 葱( )___ 茏( )___ 享( )___班( )___ 忽( )___ 笼( )___ 哼( )___4.找出句子中的动词,说说它们的作用(1)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
动词:作用:(2)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动词:作用:二、合作探究整体感悟课文后回答1.本文的感情线索是什么?2.为什么文章在开始部分用单独一段强调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鸟”?3.作者是如何描写珍珠鸟可爱的形象的?4.“我”为小鸟做了哪些事?三、精读精练:阅读“渐渐它胆子大了,就落在我的书桌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维目标
1、能用记叙文的六要素概括出文中七件事例及其选材角度。
2、体会作者在文中蕴含的“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
3、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热爱老师、尊敬老师的良好品德。
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详略得当的写作技巧。
难点:理解、揣摩语句,体会思想感情。
自主预习
1、查找作者魏巍的资料(便笺贴)
2、给加点字注音或写汉字
2、“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生?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3、“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全篇都用第三人称“她”,这里为什么改用第二人称“你”?
4、“在一个孩子的眼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
探究展示
伟大的人啊!”如果删去“在一个孩子的眼里”行不行,为什么?
题目的内容主要涉及三个方向,一是对考生说课、试讲方面的补充提问。这类问题经常是对 试讲内容的追问或试讲内容的细化。 在回答此类问题时最重要的 就是要结合前面试讲的整体设计思路进行作答, 不要脱离自己说 讲的内容,造成相互矛盾的情况。 二是对学科专业设计理念方面 的提问。这里的问题相对较为细致, 可能是对某一个环节和设计 理念的询问。 在这里对考生的分析教材和设计教材内容的要求就 比较高。所以,这也对考生熟悉和准确把握教材提出了要求。针 对内容设计方面,考生要专注于在课程的导入、 新授课重难点和 板书设计等方面多加注意, 这里往往会成为考试问题涉及的侧重 点。三是教育教学理念同教学实际相关联部分的提问。 经常会被 问到的是遵循着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在设计时如何体现学生的主 体地位,如何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还有的会涉及到课程设计的 理念等方面。 这些都是要将教育理论同所讲的学科专业相结合的 题目。这类题目的出现就提示考生在设计所考察的讲课内容时就 要考虑到设计一些环节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体现学生主动性的 环节,同时配有教师的指导和引导环节, 这样就能从容的回答此 类题目。 总而言之,教师资格证面试考试中的答辩二字听起来容易,准 备起来还是需要技巧,多加思考,多加练习,因此才可以得到更 大的提高。
5、“我”凭什么认为“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呢?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这一点?
个案与反思
课外延伸
假如作者在写这篇文章以后得知蔡老师的音讯,准备给老师写一张明信片。你能试写一段文字表达作者对蔡老师的思念、尊重和热爱之情吗?(用便笺贴)
当堂检测
1、蔡芸芝老师给“我”写信时,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我”认为蔡芸芝老师是一个慈爱、公平、伟大的人,师生互相的评价说明了什么?
2、阅读“每逢放假的时候……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回答问题。
(1)用四个字概括选文所讲的事情。
(2)写出这件事的六要素。
时间:
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人物:
事情的起因:
事情的经过:
事情的结果:
(3)选文中“迷迷糊糊”和“模模糊糊”能否调换位置,为什么?
3、贯穿全文的一条感情线索是什么?
教与学反思
赠送文档,欢迎留存!
教师资格证面试答辩攻略
想要顺利拿到教师资格证, 笔试是考生面临的第一道入门关 卡,而面试则是考生面临的决胜关卡。 教师资格证的面试考试一 般采取结构化面试和情境模拟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抽题备课、 试 讲、答辩等方式进行。考生按照有关规定随机抽取备课题目,进 行备课,时间20分钟,接受面试,时间20分钟。考官根据考生 面试过程中的表现, 进行综合性评分。 答辩这部分虽然所占的比 例没有说课或试讲的分值大, 但是对于考生来说可谓是相当重要 的,甚至会对考生的成绩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下面我们就谈谈 教师招聘考试中面试问答的常见内容及注意的问题。 首先是教育知识。 这类题目内容是在问答题中比较常见的。主要考察考生对教育 基础理论和教育基本理念的熟悉程度。 这类题目中经常会涉及笔 试中的教育基础理论的问题, 但是问题的侧重点更加注重教学及 教学的理念,考生们要引起关注。在这些题目中,近年来比较热 的新课程改革理念成为很多地区青睐的问题角度之一。 对于新课 程改革,考生需要知道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理念就是: 一切为了学 生的发展。在答题的过程中,要更多的顾及到学生的主体地位, 将教师放在引导者和帮助者的角色上。 这类题目的复习要求考生 在考完教育基础理论后还不能完全丢掉教育理论, 还要立足于教 学实践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深加工,以便完整的应对此类题目。 接下来,就是学科专业类这类题目可谓是每次必考的题目。
黑痣( )卜问( ) 时辰( )褪色( )kē( )头
纠纷( )yú( )钱焚香( )狡猾( )
2、本文共记叙了几位人物?其中主要人物是谁?
3、本文共记叙了几件难忘的事情?哪几件详写?哪几件略写?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4、这七件事是如何贯串起来的?七件事的次序可以不可以打乱?为什么?
探究展示
1、蔡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