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表法测交流参数
实验十二用三表法测量交流电路等效参数
实验报告院(系):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组别:第二组专业:13级电子一班实验题目:实验十二用三表法测量交流电路等效参数 2014年5月12日一、实验目的1. 学会用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和功率表测量元件的交流等效参数的方法2. 学会功率表的接法和使用二、原理说明1. 正弦交流激励下的元件值或阻抗值,可以用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及功率表,分别测量出元件两端的电压U,流过该元件的电流I和它所消耗的功率P,然后通过计算得到所求的各值,这种方法称为三表法,是用以测量50Hz交流电路参数的基本方法。
计算的基本公式为阻抗的模│Z│=电路的功率因数cosφ=等效电阻R=等效电抗X=│Z│sinφ如果被测元件是一个电感线圈,则有:X= XL=│Z│sinφ= 2 f L如果被测元件是一个电容器,则有:X= X C=│Z│sinφ=2. 阻抗性质的判别方法:在被测元件两端并联电容或串联电容的方法来加以判别,方法与原理如下:(1) 在被测元件两端并联一只适当容量的试验电容, 若串接在电路中电流表的读数增大,则被测阻抗为容性,电流减小则为感性。
(a) (b)图12-1 并联电容测量法图12-1(a)中,Z为待测定的元件,C’为试验电容器。
(b)图是(a)的等效电路,图中G、B为待测阻抗Z的电导和电纳,B'为并联电容C’的电纳。
在端电压有效值不变的条件下,按下面两种情况进行分析:①设B+B’=B",若B’增大,B"也增大,则电路中电流I 将单调地上升,故可判断B为容性元件。
②设B+B’=B",若B’增大,而B"先减小而后再增大,电流I 也是先减小后上升,如图5-2所示,则可判断B为感性元件。
II2I gB 2B B’图5-2 I-B'关系曲线由上分析可见,当B为容性元件时,对并联电容C’值无特殊要求;而当B为感性元件时,B’<│2B│才有判定为感性的意义。
B’>│2B│时,电流单调上升,与B 为容性时相同,并不能说明电路是感性的。
实验3《交流参数的测量》
实验《交流参数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 学习用交流电压表、电流表和功率表测量交流电路中的阻抗及元件参数。
2、 掌握交流调压器和功率表的使用方法。
3、 学习电抗容性、感性性质的判定。
二、实验原理介绍 1、 交流参数的三表法测量正弦交流电路中各个元件的参数值,可以用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及功率表,分别测量出元件两端的电压U ,流过该元件的电流I 和它所消耗的功率P ,然后通过计算得到所求的各值,这种方法称为三表法,是用来测量50Hz 交流电路参数的基本方法。
计算的基本公式为:电阻元件的电阻:I U R R =或2IP R =电感元件的感抗I U X L L =,电感fX L π2L =电容元件的容抗IU X C C =,电容C21fXC π=串联电路复阻抗的模IU Z =,阻抗角 RX arctg=ϕ其中:等效电阻 2IP R =,等效电抗22RZ X -=2、 负载性质的判定在图中被测端口并一个小电容,若电流增大,则负载性质为容性阻抗,若电流减大,则负载性质为感性阻抗。
三、实验设备1、NEEL-II 型电工电子实验装置。
四、实验内容用单项交流调压器的交流输出作为电源,电压50HZ ,如图1、2。
图1 图21、 交流调压器的交流输出150V ,负载为镇流器L 。
用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功率表测量各值,填入表中,并计算出其它各值。
2、 交流调压器的交流输出180V ,负载为1uf 电容C 。
用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功率表测量各值,填入表中,并计算出其它各值。
3、在负载端并联接入2.2 uf电容C1,观察并记录值,判定负载性质。
五、实验总结及思考题1、为什么负载端并小接电容可以判定负载性质?。
实验六三表法测交流参数
原网络外 U (V)
特性
I (mA)
等效网络 外特性
U (V) I (mA)
②用实验的方法测量戴维南等效参数 U 和 OC Req。
实验的方法:原网络的开路电压 UOC
200
+ 10V -
Ia +
300 V Uoc
30 -
b
原网络的短路电流 ISC
200
Isc a
+
+ A-
10V
300
-
30
b
等效电阻
5、将A和B并联接入被测负载处,调节调压器输出电压, 使电压表读数U与2中相同,记录U、I、P,并判定A和 B并联后的负载性质。
四、仪器设备
1、单相调压器 1台
2、交流数字多功能表 2块
实验四 三表法测量交流参数
五、注意事项
1、调压器使用前,先将调节手轮调至零位(逆时针旋转至 不能转为止),接通电源后从零位逐渐升压,并监视电 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做完一项实验后随手将手轮调至 零位,并断开电源。
2、本次实验电源电压较高,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身体不要触及带电部位,以保证安全。
3、实验中保持通过被测负载的电流不超过200mA。 六、实验报告要求
1、(见p11五之1);
2、(见p11五之2);
实验四 三表法测量交流参数
关于实验报告要求之2
Z=ZA+ZB =(RA+jXA)+(RB+jXB) ZA =(RA+RB)+j(XA+XB)
Req
U OC I SC
组建等效网络-戴维宁电路
+ + A-
Ia +
三表法测量交流参数实验报告总结
三表法测量交流参数实验报告总结
本次实验是以三表法测量交流参数,主要是通过使用电压表、电流表和功率表来测量交流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和功率等参数。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交流电路的基本参数和特性,为今后的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实验中,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三表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三表法是一种常用的测量交流电路参数的方法,它可以同时测量电压、电流和功率等参数,具有简单、准确、可靠等优点。
在实验中,我们需要将电压表、电流表和功率表依次接入电路中,通过读取表盘上的数值来测量电路中的各项参数。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电压表、电流表和功率表,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次,需要正确接线,避免接错或接反导致测量结果出现误差。
最后,需要注意安全问题,避免触电等危险情况的发生。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学习了三表法测量交流参数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还深入了解了交流电路的基本参数和特性。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需要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加以改进和完善。
总之,本次实验对我们的学习和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某实验十二__用三表法测量交流电路等效全参数
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 学会用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和功率表测量元件的交流等效参数的方法2. 学会功率表的接法和使用二、原理说明1. 正弦交流激励下的元件值或阻抗值,可以用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及功率表,分别测量出元件两端的电压U,流过该元件的电流I和它所消耗的功率P,然后通过计算得到所求的各值,这种方法称为三表法,是用以测量50Hz交流电路参数的基本方法。
计算的基本公式为阻抗的模│Z│=电路的功率因数cosφ=等效电阻R=等效电抗X=│Z│sinφ如果被测元件是一个电感线圈,则有:X= XL=│Z│sinφ= 2πf L如果被测元件是一个电容器,则有:X= X C=│Z│sinφ=2. 阻抗性质的判别方法:在被测元件两端并联电容或串联电容的方法来加以判别,方法与原理如下:(1) 在被测元件两端并联一只适当容量的试验电容, 若串接在电路中电流表的读数增大,则被测阻抗为容性,电流减小则为感性。
(a) (b)图12-1 并联电容测量法图12-1(a)中,Z为待测定的元件,C’为试验电容器。
(b)图是(a)的等效电路,图中G、B为待测阻抗Z的电导和电纳,B'为并联电容C’的电纳。
在端电压有效值不变的条件下,按下面两种情况进行分析:①设B+B’=B",若B’增大,B"也增大,则电路中电流I 将单调地上升,故可判断B为容性元件。
②设B+B’=B",若B’增大,而B"先减小而后再增大,电流I 也是先减小后上升,如图5-2所示,则可判断B为感性元件。
II2I gB 2B B’图5-2 I-B'关系曲线由上分析可见,当B为容性元件时,对并联电容C’值无特殊要求;而当B为感性元件时,B’<│2B│才有判定为感性的意义。
B’>│2B│时,电流单调上升,与B 为容性时相同,并不能说明电路是感性的。
因此B’<│2B│是判断电路性质的可靠条件,由此得判定条件为C’=(2) 与被测元件串联一个适当容量的试验电容,若被测阻抗的端电压下降,则判为容性,端压上升则为感性,判定条件为<│2X│’式中X为被测阻抗的电抗值,C’为串联试验电容值,此关系式可自行证明。
交流参数的测定三表法
始
逐渐增加,直到所需的电压值。
③ 使用完毕后,应随手将调压器手柄调回 到“0”位 ,然后断开实验台的电源。
实验注意事项
接线前,先将位于实验台右下方处的调压器手 柄逆时针调到头,即将调压器置于“0”位。 实验电路联接完毕,自检无误后,请指导教师 检查线路,才能合闸通电做实验。 合理选择测试仪表的量程。 每次更换电路钱都应将调压器旋柄调到“0” 位。 站着做实验。
② 使用调压器时,每次都应该从“0”开始 逐渐增加,直到所需的电压值。
③ 使用完毕后,应随手将调压器手柄调回到“0”位 ,然后断开实验台的电源。
合理选择测试仪表的量程。
式中, 为分格数,Cp为仪表分格常数(W div-1),P为被测功率(W)。
实验电路 使用调压器时要做到:
使用调压器时要做到: 实验电路联接完毕,自检无误后,请指导教师检查线路,才能合闸通电做实验。
GC 电 容
10µF 器
本 实 验 用 到 的 仪 器
功率表的读取
p Cp
式中,为分格数,Cp为仪表分格常 数(W div-1),P为被测功率(W)。
分格常数为
Cp
Um Im
m
式 中m 为仪表的满偏格数。
调压器使用注意事项
使用调压器时要做到:
① 接通电源前,将调压器处于“0”位。
② 使用调压器时,每次都应该从“0”开
合理选择测试仪表的量程。
式 中为仪表的满偏格数。
① 接通电源前,将调压器处于“0”位。 式中, 为分格数,Cp为仪表分格常数(W
div-1),P为被测功率(图W)8-。5
使用调压器时要做到:
接线前,先将位于实验台右下方处的调压器手柄逆时针调到头,即将调压器置于“0”位。
三表法测量交流参数实验报告总结
三表法测量交流参数实验报告总结三表法是电力系统中常用的测量交流参数的方法之一。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三表法测量电源电压、电源频率以及负载电流,并分析实际测量结果与理论数值之间的误差。
通过本次实验,我对三表法的原理和实验操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加深了对交流电参数测量的认识。
实验中,我们使用了数字示波器、电阻箱、交流电压源、电流表和万用表等仪器设备。
首先,我们通过示波器测量了电源的电压和频率,为后续的实验提供了准确的参数。
然后,我们依次使用稳压直流电源和电阻箱提供负载电流,并通过万用表测量负载电流的值。
最后,我们使用电流表测量负载电流,并与万用表的测量结果进行比对。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了某些因素可能对测量结果产生误差。
例如,电流表的内阻和负载电阻形成了一个并联电路,导致了一定的分流现象,从而使电流表的测量值比真实值要小。
另外,由于电流表的量程有限,当负载电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时,我们无法进行准确的测量,导致了一定的误差。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测量电源电压和频率的结果与示波器的测量值非常接近,误差非常小。
这说明三表法可以有效地测量交流电的电压和频率。
然而,测量负载电流的结果与万用表的测量值存在一定的差异。
这部分差异主要是由于电流表的内阻和分流现象导致的。
综上所述,本次实验通过三表法测量交流参数的方法,对电源电压、电源频率和负载电流进行了测量和分析。
通过与示波器和万用表的比对,我们发现三表法可以准确地测量电源电压和频率,并能够较为精确地测量负载电流。
然而,在测量负载电流时需要注意电表的内阻和分流现象可能导致的偏差。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该综合考虑实验条件和仪器设备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以获得更准确的测量结果。
参考内容:1. 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 王荃, 李颂豪, 郗智勇, 严宣宇.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18.2. 电气测量技术与仪器. 周宁一, 孔令青, 黄峰, 邓菊生.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7.3. 电测技术手册. 罗定邦, 李明良.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7.4. 电力系统测量与仪表. 李慧, 宋自长, 张继伟.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12.5. 交流参数测量技术. 张鹏.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9.。
《电路》课件——实验三 交流参数的测量
功率表连接方法
7
交流电流表
8
电流表插试箱
9白炽灯10来自电感和电容11
万用表交流电压档
12
实验电路图
UI I
300
13
测量数据
被测阻抗
60W白炽灯R
测量值
U(V) I(A) P(W) 220
30W电感线圈L
.25
4uf电容器C 220
计 算 值 电路等效参数
I总 Z(Ω) COS R(Ω) L(mH) C(μf) (A) 并联 C=1 µF
L与C串联
UL UC .25
L与C并联
IL IC .25
不再改变输入电压,直接测量I总
14
单个元件
A
R
L
C
15
LC串联
A
L
1uF
C
16
LC 并联
1uF
LC
IL IC
A
17
爱护我们的实验室
18
电工电子实验室
实验三 交流参数的测量
电工电子实验室
实验目的
三表法(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功率表) 测量元件交流等效参数;
功率表的使用。
3
实验设备和元件
数字万用电表FLUKE15B 自耦变压器 功率表 交流电流表 电流表插试箱 白炽灯 镇流器 电容器
4
自耦变压器
5
功率表
实验十二__用三表法测量交流电路等效参数
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 学会用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和功率表测量元件的交流等效参数的方法2. 学会功率表的接法和使用二、原理说明1. 正弦交流激励下的元件值或阻抗值,可以用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及功率表,分别测量出元件两端的电压U,流过该元件的电流I和它所消耗的功率P,然后通过计算得到所求的各值,这种方法称为三表法,是用以测量50Hz交流电路参数的基本方法。
计算的基本公式为阻抗的模│Z│=电路的功率因数cosφ=等效电阻R=等效电抗X=│Z│sinφ如果被测元件是一个电感线圈,则有:X= XL=│Z│sinφ= 2 f L如果被测元件是一个电容器,则有:X= X C=│Z│sinφ=2. 阻抗性质的判别方法:在被测元件两端并联电容或串联电容的方法来加以判别,方法与原理如下:(1) 在被测元件两端并联一只适当容量的试验电容, 若串接在电路中电流表的读数增大,则被测阻抗为容性,电流减小则为感性。
(a) (b)图12-1 并联电容测量法图12-1(a)中,Z为待测定的元件,C’为试验电容器。
(b)图是(a)的等效电路,图中G、B为待测阻抗Z的电导和电纳,B'为并联电容C’的电纳。
在端电压有效值不变的条件下,按下面两种情况进行分析:①设B+B’=B",若B’增大,B"也增大,则电路中电流I 将单调地上升,故可判断B为容性元件。
②设B+B’=B",若B’增大,而B"先减小而后再增大,电流I 也是先减小后上升,如图5-2所示,则可判II2I gB 2B B’图5-2 I-B'关系曲线由上分析可见,当B为容C’值无特殊要求;而当B为感性元件时,B’<│2B│才有判定为感性的意义。
B’>│2B│时,容性时相同,并不能说明电路是感性的。
因此B’<│2B│是判断电路性质的可靠条件,由此得判定条件为C’=(2) 与被测元件串联一个适当容量的试验电容,若被测阻抗的端电压下降,则判为容性,端压上升则为感性,判定条件为<│2X│式中X为被测阻抗的电抗值,C’为串联试验电容值,此关系式可自行证明。
实验十二__用三表法测量交流电路等效参数
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 学会用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和功率表测量元件的交流等效参数的方法2. 学会功率表的接法和使用二、原理说明1. 正弦交流激励下的元件值或阻抗值,可以用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及功率表,分别测量出元件两端的电压U,流过该元件的电流I和它所消耗的功率P,然后通过计算得到所求的各值,这种方法称为三表法,是用以测量50Hz交流电路参数的基本方法。
计算的基本公式为阻抗的模│Z│=电路的功率因数cosφ=等效电阻R=等效电抗X=│Z│sinφ如果被测元件是一个电感线圈,则有:X= XL=│Z│sinφ= 2 f L如果被测元件是一个电容器,则有:X= X C=│Z│sinφ=2. 阻抗性质的判别方法:在被测元件两端并联电容或串联电容的方法来加以判别,方法与原理如下:(1) 在被测元件两端并联一只适当容量的试验电容, 若串接在电路中电流表的读数增大,则被测阻抗为容性,电流减小则为感性。
(a) (b)图12-1 并联电容测量法图12-1(a)中,Z为待测定的元件,C’为试验电容器。
(b)图是(a)的等效电路,图中G、B为待测阻抗Z的电导和电纳,B'为并联电容C’的电纳。
在端电压有效值不变的条件下,按下面两种情况进行分析:①设B+B’=B",若B’增大,B"也增大,则电路中电流I 将单调地上升,故可判断B为容性元件。
②设B+B’=B",若B’增大,而B"先减小而后再增大,电流I 也是先减小后上升,如图5-2所示,则可判II2I gB 2B B’图5-2 I-B'关系曲线由上分析可见,当B为容C’值无特殊要求;而当B为感性元件时,B’<│2B│才有判定为感性的意义。
B’>│2B│时,容性时相同,并不能说明电路是感性的。
因此B’<│2B│是判断电路性质的可靠条件,由此得判定条件为C’=(2) 与被测元件串联一个适当容量的试验电容,若被测阻抗的端电压下降,则判为容性,端压上升则为感性,判定条件为<│2X│式中X为被测阻抗的电抗值,C’为串联试验电容值,此关系式可自行证明。
实验十二 用三表法测量交流电路等效参数
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学会用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和功率表测最元件的交流等效参数的方法 2.学会功率表的接法和使用二. 原理说明1正弦交流激励下的元件值或阻抗值,町以用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及功率表,分别测量出 元件两端的电斥U,流过该元件的电流I 和它所消耗的功率P.然后通过计算得到所求的各值. 这种方法称为三表法,是用以测量50Hz 交流电路参数的基本方法。
计算的基本公式为 阻抗的模 等效电抗如果被测元件是一个电感线圈,则有:X=XL= | Z | sincp =2irfL如果被测元件是一个电容器,则有:X=Xc= I Z | sin (p =——2zrfc2.阻抗性质的判别方法:在被测元件两端并联电容或串联电容的方法来加以判别,方法与原理如下:(1) 在被测元件两端并联一只适当容量的试验电容,若串接在电路中电流表的读数增人,则 被测阻抗为容性,电流减小则为感性。
(a) (b)图12・1并联电容测量法图12-l(a)中,Z 为待测定的元件,C'为试验电容器。
⑸图是(a)的等效电路,图中G 、B 为待测 阻抗Z 的电导和电纳,B ,为并联电容C'的电纳。
在端电压有效值不变的条件2按卜而两种情 况进行分析:① 设B+B' =B U ,若B'增大,B ■也增大,则电路中电流I 将单调地上升,故可判断E 为容性元件。
② 设B+B' =B",若B'增人,而B"先减小而后再增人,电流I 也是先减小后上升,如 图所示,则可判断B 为感性元件。
Pcoscp =-P R=p X= | Z I sin (p电路的功率因数等效电阻B 2B B图5-2 I-B,关系曲线由上分析可见,当B为容性元件时,对并联电容C'值无特殊要求:而当B为感性元件时,B' <|2B|才有判定为感性的意义。
B' > | 2B |时,电流单调上升,与B为容性时相同,并不能说明电路是感性的。
-三表法测定交流电路等效参数
实验名称三表法测定交流电路等效参数一、预习报告实验目的 1.学习测量交流电路的电压、电流和功率。
2.学会测定交流电路参数的方法。
3.加深对阻抗、阻抗角及相位差等概念的理解。
实验设备一台装有Multisim的笔记本电脑实验注意事项1.注意功率表的正确连线。
2.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不超过功率表电压和电流的量限。
实验原理及内容1.实验原理:正弦交流电路中分别测量出元件两端的电压U,流过该元件的电流I和它所消耗的功率P,然后通过计算得到所求的各值,这种方法称为三表法,是用来测量50Hz交流电路参数的基本方法。
电阻元件的电阻IUR R=或2IPR=;电感元件的感抗IUX LL=,电感fXLπ2L=;电容元件的容抗IUX CC=,电容C21fXCπ=;串联电路复阻抗的模IUZ=,阻抗角RXarctg=ϕ式中等效电阻:2IPR=等效电抗:22RZX-=。
(1)白炽灯的电阻图3-1-2电路中的Z为一个220V、40W的白炽灯,用自耦调压器调压,使U为220V(用电压表测量),并测量电流和功率,将数据记入自拟的数据表格中。
将电压U调到110V,重复上述实验。
(2)电容器的容抗将图3-1-2电路中的Z换为4μF的电容器(改接电路时必须断开交流电源),将电压U调到220V,测量电流和功率,将数据记入自拟的数据表格中。
将电容器换为2μF,重复上述实验。
(3)镇流器的等效参数将图3-1-2电路中的Z换为镇流器,将电压U分别调到180V和90V,测量电流和功率,将数据记入自拟的数据表格中。
(4)串并联电路的等效参数用白炽灯与电容器的串并联、电容器与镇流器的串并联分别取代图3-1-2电路中的Z。
将电压U调到180V时,测量各器件两端电压U;测量串并联电路的总电流和总功率,并将数据记入自拟的数据表格中。
实验步骤二、实验记录电路元件参数电压(V)电流(A)功率(W)功率因素电阻560Ω220 0.393 86.429 1.000电阻560Ω110 0.196 21.607 1.000电容430uF 220 30.107 0.009 0.000电容550uF 220 38.508 0.014 0.000电感100H 180 0.003 0.000 0.000电感250H 90 0.005 0.000 0.000串并联电路总电压(V)串联电路R/L分电压(V)串联电阻C分电压(V)总电流(A)总功率(W)功率因数RC串联180 109.485 142.865 0.195 21.408 0.608RC并联180 180 180 0.405 57.857 0.794LC串联180 180.056 2.745 0.018 0.000 0.000LC并联180 180 180 0.018 0.006 0.000三、实验报告(包括实验分析、数据计算、数据曲线等)四、实验总结1,。
lin实验24知识资料三表法测量交流电路参数
测量日光灯的交流参数
➢ 用多功能功率表测量电压U、电流I和有功功率W 计算等效电阻R和等效电抗的大小
⑴根据功率表的读数判断等效电抗X的符号 读数中的符号取决于电压和电流之间的位相
⑵并联电容 根据并联电容前后电流的变化判断电抗X的符号
测量未知电路的交流参数
➢ 由日光灯镇流器L与三个2μF的电容C1、C2、C3并联,再 与两个60W/220V白炽灯灯泡串联,构成实验电路,仍用 多功能功率表测量。
实验24 三表法测量交流电路参数
一、实验目的 二、原理 三、实验仪器和器材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测量交流电压有效值、交流电流有效 值、有功功率的方法
2. 加深对电路交流参数物理意义的理解 3. 熟悉计算电路交流参数的公式
二、原理
➢ 二端无源网络的交流参数可写为复阻抗形式
Z R jX
➢ 有效电抗X与其它两个交流参数的关系为 X Z 2 R2
阻抗性质的判断方法
⑴用示波器观察电压与电流之间的位相关系 ⑵并联电容法 ⑶用功率因数表或相位表测量
⑴用示波器观察电压与电流之间的 位相关系
➢ 从示波器上可以观测到被测电路电压与电流之间的 位相关系。
⑵并联电容法
➢ 用一个小电容与被测电路串联,观测串联 电容前后电流表的读数。若串联电容后电 流表读数变大,则被测电路呈容性;若电 流表读数变小,则被测电路呈感性。
⑶用功率因数表或相位表测量
➢ 用功率表、相位表等专用仪器直接测量。
三、实验仪器和器材
1. 白炽灯灯泡 2. 日光灯灯管 3. 日光灯镇流器 4. 日光灯启辉器 5. 交流电量仪 6. 熔断器 7. 电容 8. 开关 9. 安全导线
三表法测量交流参数
2
二、实验原理
2、判断负载性质
+
.
UV
* *W
.
IA
元件 或负载
.
IL
.
IC
C
并联电容值的选定
IC < 2I L |sin|
UBC < 2 U|Y L| |sin| BC < 2 |B L |
.
. I
IC
. I.
I
.
.
U
I .
.
IC 感性负载
IL
相量图
. 未并电容 ( I )
. I
. IC 容性负载
UL (V)
PR (W)
PL (W)
cos
1 C=0
2
C=0.4 7
3 C=1
12 C=11 13 C=12
h
9
四、实验报告要求 完成指导书P15实验报告要求1、2
五、回答问题: 实验指导书P15思考题2
预习:
下次实验“三相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关系”
h
10
感谢下 载
h
11
(一)三表法测交流参数 2. 分别测量A、B串联和并联时的等效阻抗,并用实验 方法判别阻抗的性质,数据录入表一。
调压器
220V ~
*
*
W
A
+
VU
_
I
被测 阻抗 元件
图1 h
5
表一 三表法测交流参数实验数据
被测
测量值
计算值
元件 U
I
P |Z| R X |Y| G B cos 负载
(V) (mA) (W) (Ω) (Ω) (Ω) (mS) (mS) (mS) 性质
电工学试验教程--三表法测量交流电路参数
2.4 三表法测定交流电路参数一、实验目的1. 熟悉KHDJ-1B 型高性能电工综合实验装置。
2. 学习使用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功率表和单相调压器。
3. 学会三表法测定交流电路参数。
4. 设计实验方案、接线图和数据记录表格等。
二、 实验原理1. 三表法测定交流电路中元件的阻抗值或无源一端口网络的等效阻抗值,可以用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和功率表分别测出其两端的U 、流过的I 和有功功率P ,通过他们的关系式可得出阻抗的模Z 、功率因数ϕcos 、等效电阻R 、等效电抗X 。
其关系式为:I U Z =UIP =ϕcos ϕcos 2Z I PR ==ϕsin Z X =2. 容性或感性的确定1)电路中接入功率因数表,从表中直接读出ϕcos 值或阻抗角,读数超前为容性,滞后为感性。
2)在被测元件的两端并接一个适当容量的试验电容器。
若电流表的读数增大,则被测元件为容性;读数减小,则为感性。
试验电容器的容量C 可根据下列不等式选定:B B 2≤'式中B '为实验电容器的容纳,B 为被测元件的等效电纳。
3. 考虑仪表内阻后参数的校正三表法有两种接线方式,如图2.4-1所示。
若考虑仪表的内阻,则要对测量结果中的方法误差加以校正。
对于图2.4-1a 的电路,校正后的参数为: 121R I PR R R -=-=' 12221X P U I U X X X -⎪⎪⎭⎫⎝⎛-⎪⎭⎫ ⎝⎛=-='式中,R 、X 为校正前根据计算得出的电阻值和电抗值;R 1、X 1为电流表线圈及功率表电流线圈的等效电阻和等效电抗。
对于图2.4-1b 的电路,校正后的参数为:U U G U PG G G -=-='2一般情况下,电压表和功率表电压支路的电抗可以忽略,因此222⎪⎭⎫⎝⎛-⎪⎭⎫ ⎝⎛=='U P U I B B式中,G 、B 为校正前根据计算得出的电导值和电纳值;G U 为电压表线圈及功率表电压线圈支路并联的等效电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表法测定交流参数
实验目的:
1.学习使用三表法(交流电流表,交流电压表,功率表)测量电路元件等值参数的方法。
2.掌握功率表的基本使用方法。
实验仪器和设备:
1.电工实验箱1台
2.功率表1块
3.数字万用表1块
4.交流电流表1台
实验原理:
实践电感由绝缘线绕制的线圈构成,实际电感Z其可用电阻r和理想纯电感L等效,即Z=r+jwL。
测量电路如下图所示,待测电感Z与电阻R串联,交流毫安表测量流过电感的电流I,功率表测量电感Z与电阻R消耗的总功率P,万用表交流电压挡测量电感Z两端的电压U,Ur, UL分别为电感Z中电阻r和理想电感L两端经计算所得的电压。
实验电路图:
实验内容:
1.使用万用表检查导线,毫安表连接线。
2.按照实验电路图连接好实验电路,并检查确认线路连接无误。
3.将调压器手轮逆时钟方向旋至输出最小处,将调压器插头插进试验台插座,合上单相电源开关,接通交流电源,缓慢调节调压器手轮,然后观察毫安表,功率表的指针偏转情况。
4.调节手轮,使I=300mA,测量并记录电压和功率的读数。
确认数据后将手轮逆时针旋至底,关闭电源。
实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