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工程概论(电子教案8)(优.选)
第11讲。。。
(11.3–11) (11.3–12) (11.3–13)
振型参与系数为
N
∑∑ γ
j
=
{φ}jT [M ]{I} =
Mj
{φ}jT [M ]{I} {φ}jT [M ]{φ}j
=
miφij
i =1 N
miφij 2
i =1
(11.3–14)
将以上振型运动方程(11.3–10)两边同除以振型质量Mj,得到标准的振型运动方程
(11.3–7)
{φ}iT [K ]{φ}j = 0 , i ≠ j
2 多自由度结构动力反应分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振型叠加法
(11.3–8)
用振型叠加法,结构的运动方程可以表示为
N
∑ {u(t)}= q1(t){φ}1 + q2(t){φ}2 + L + qN (t){φ}N = q j (t){φ}j j =1
(11.3–9)
其中qj(t) (j=1, 2, … N)为广义坐标,又称振型坐标,{φ}相当于坐标交换矩阵。式(11.3–9) 把物理坐标{u}变换到振型坐标。
2
抗震工程概论教案 第 11 讲
将式(11.3–9)代入结构的运动方程式(11.3–1),并利用振型之间的正交性,同时假设振型 也满足关于阻尼阵的正交条件,可以得到解耦的各个振型坐标的运动方程
{u}j
=γ
jα j g
Tj2 4π 2
{φ}j
,
j = 1,2,L, N
由此可将第(3)(4)步改为
(3)求与各阶振型相应的位移 {u}j
=
γ
jα
jg
Tj2 4π 2
{φ}j
;
(4)根据各振型位移求各振型内力。 这样就避免了解联立方程组(矩阵求逆),使计算量降低。
抗震工程概论(电子教案6)
第二部分 设计地震为了对结构进行抗震设计,必须进行结构地震反应分析,而要开展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则需要预估作用在结构上的地震动,即必须确定地震动输入。
确定一个工程场地的结构抗震设计中应采用的地震地面运动,就称为设计地震(A design earthquake is a specification of the seismic ground motion at a site used for the earthquake resistant design of a structure.)。
地震地面运动主要控制因素包括峰值加速度(速度、位移)、频谱。
设计地震可以是:⎪⎪⎩⎪⎪⎨⎧⎩⎨⎧⎩⎨⎧人工地震波实际地震记录加速度时程出)平均反应谱(由规范给分析给出)场地反应谱(由危险性反应谱 设计什么样的地震动是由结构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确定的,而采用什么样的分析方法,则与结构的性质和重要程度以及地震环境有关。
当设计的地震动用于工程抗震设计(包括一般工程、特殊和重大工程等)时,规范平均反应谱—适用于一般工程;场地反应谱—适用于一般或较重要工程;加速度时程—适用于特殊或重大工程(如,核电站、大坝、大桥、超高层结构)。
各类工程对设计地震动参数的要求可见下表。
各类工程对设计地震动参数的要求 工 程一般房屋 超高层、储油罐地下埋置管线大跨度桥梁 核电站 要 求 峰值加速度a p反应谱S a 长周期反应谱S a 、S v 、S d 地下变形u 长周期反应谱桥墩差动 一组时程a (t )当前地震动的三种估计途径包括:① 通过地震烈度估计,再利用烈度I 与地震动的关系将烈度转换为地震动。
② 根据强震观测结果,寻求地震动与震级M 、震源特征、传播介质、场地影响的统计规律(衰减规律),然后直接用此衰减规律来估计地震动。
③ 通过震源机制理论分析,应用动力学原理,计算出地面附近的地震动。
第6章 地震危险性分析及地震安全性评价6.1地震危险性分析的定义地震危险性分析(Seismic hazard analysis):用概率统计方法评价在未来一定期限内某工程场地遭受不同地震作用的可能性。
抗震工程概论(电子教案7)(优.选)
图 8.1 三种烈度关系示意图
2、与反应谱有关的几个参数
1)地震系数 k k = ap g
k—以重力加速度g为单位的地面运动峰值加速度,ap—地面运动峰值加速度。
2)动力系数 β β = Sa ap
β—以地面运动峰值加速度ap为单位的反应谱;Sa—加速度反应谱。
0 0.1Τg
5Τg
6.0 T(s)
图 8.3 地震影响系数 α 曲线(5%阻尼比)
其它阻尼比的地震影响系数 α 曲线可参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需要强调的是反应谱的特征周期Tg不是场地的特征周期,它综合了地震动特性和场地特 性的影响。 周期 T=0 点的 α 值可以用下式根据地震动力系数 β 的值确定:
4、设计用反应谱—地震影响系数 α 谱曲线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给出的设计地震动是用 α 曲线给出的,规范给出了对应于不同阻尼 比 ζ 的 α 谱曲线,当 ζ=0.05 时的 α 谱曲线如图 8.3 所示。
α α max
( ) Τg
0.9
α max
Τ
0.45αmax
[0.20.9-0.02(T-5Tg)] αmax
8.2 地震加速度时程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特别不规则的建筑,甲类建筑,超过一定高度范围的高层结构, 应采用时程分析法计算。下面介绍获得用于抗震验算的地震加速度时程的方法。
1、直接法
1)直接用已有的地震记录 有两种情况可以直接应用已有地震记录: ① 用实际场址处获得的地震记录; ② 选用与场地的震地质条件相同的地震记录,即要求:震级、震中距、震源深度、
F = mSa
用地震影响系数 α 表示最大地震作用: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授课教案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电子教案第一章地震基础知识与工程结构抗震设防一、学习目的与要求1、了解地震的主要类型及其成因;2、了解世界及我国地震活动性以及地震成灾机制;3、掌握地震波的运动规律和震级、地震烈度等地震强度度量指标;4、掌握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抗震设防目标和抗震设计方法;5、了解基于性能的工程结构抗震概念设计基本要求二、课程内容与知识点1、地震按其成因可分为三种主要类型,即火山地震、塌陷地震和构造地震。
其中构造地震为数最多,危害最大。
构造地震成因的局部机制可以用地壳构造运动来说明;构造地震成因的宏观背景可以借助板块构造学说来解释。
2、地球上地震活动划分为两个主要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南亚地震带。
我国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南亚地震带之间,是一个多地震国家,抗震设防的国土面积约占全国面积%。
3、地震灾害主要有地表的破坏、工程结构的破坏造成的直接灾害,地震引发的火灾、水灾、海啸等次生灾害,以及由前面两种灾害导致的工厂停产、城市瘫痪、瘟疫蔓延等诱发灾害。
4、地震波是一种弹性波,它包括体波和面波,体波分为纵波和横波,面波分为瑞雷波和乐甫波。
地震波传播速度以纵波最快,横波次之,面波最慢。
纵波使工程结构产生上下颠簸,横波使工程结构产生水平摇晃,当体波和面波同时到达时振动最为剧烈。
5、地震震级是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等级,它以地震释放的能量为尺度,根据记录到的地震波来确定的。
地震烈度是指某地区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它是按地震造成的后果分类的。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烈度随距离震中的远近而异。
6、工程结构抗震设防的依据是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中给出的基本烈度或其他地震动参数。
为反映不同震级和震中距的地震对工程结构影响,《建筑抗震规范》将建筑工程的设计地震划分为三组,不同设计地震分组,采用不同的设计特征周期和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
7、三水准的抗震设防要求:(1)当遭受低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建筑物一般不损坏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小震不坏);(2)当遭受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建筑物可能损坏,经过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中震可修);(3)当遭受高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预估罕遇地震影响时,建筑物不倒塌,或不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大震不倒)。
工程抗震课程设计
工程抗震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工程抗震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地震的基本知识,如地震波、震级、烈度等。
–了解工程抗震的基本原理,如结构抗震设计、抗震构造等。
–学习地震工程的相关知识,如地震风险评估、地震损失预测等。
2.技能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工程抗震设计。
–具备分析和解决工程抗震相关问题的能力。
–学会查阅和应用相关规范和标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工程安全的重视,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素养。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地震基本知识:地震波、震级、烈度等。
2.工程抗震原理:结构抗震设计、抗震构造等。
3.地震工程:地震风险评估、地震损失预测等。
4.工程抗震设计实例: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讲解工程抗震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5.相关规范和标准:介绍国家和行业相关规范和标准,如《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用于传授基本知识和理论。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工程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工程抗震原理和方法。
3.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4.实验法:安排一定课时的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身参与,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实现教学目标,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如《工程抗震学》等。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保证实验教学的需要,如地震模拟实验设备、结构试验设备等。
5.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如相关学术期刊、地震工程数据库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讨论等环节,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地震工程学概论(2014年)
震是 8.9级,发生于1960年5月22日的智利地震。
49
第四十九页,共108页。
什么叫震源、 震中、震中距 ?
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
44
第四十四页,共108页。
45
第四十五页,共108页。
我国主要地震带分布图
46
第四十六页,共108页。
4.目前的地震形势
地震的发生有间歇性,一段时间内发生较频繁,一段 时间内较平静,我国目前处于地震活跃期。
三、抗震减灾的的任务
47
第四十七页,共108页。
结构工程师的任务:
1.对地震区域作抗震减灾规划; 2.对新建筑工程作抗震设计;
35
第三十五页,共108页。
第三十六页,共108页。
7.8 级 地 震 造 成达180公里的破 碎带,水平和垂 直错距都很大, 引起地表沉陷、 隆起、裂缝、液 化等地表破坏, 同时造成建筑物 的大量毁坏。
36
伊兹米特市一楼房底层空旷,结构不合理,房屋整体倾斜, 二楼成了一楼。
37
第三十七页,共108页。
中国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是一个震灾严重的国 家。1900年以来,中国死于地震的人数达64万之多,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
54%;1949年以来,100多次破坏性地震袭击了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其中涉及东部地区14个省份,造成27万余人丧生,占全国各类灾害死 亡人数的54%,地震成灾面积达30多万平方公里,房屋倒塌达700万间。
1.7 抗震设防的基本要求(重点掌握)
土木工程结构抗震设计原理 - 教案
教案土木工程结构抗震设计原理教案一、引言1.1土木工程结构抗震设计的重要性1.1.1地震对土木工程结构的破坏性1.1.2抗震设计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中的作用1.1.3当前抗震设计原理的发展趋势1.1.4抗震设计原理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1.2抗震设计原理的基本概念1.2.1抗震设计的定义1.2.2抗震设计的目标1.2.3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1.2.4抗震设计的分类1.3抗震设计原理在我国的发展历程1.3.1我国抗震设计原理的起步阶段1.3.2我国抗震设计原理的发展阶段1.3.3我国抗震设计原理的成熟阶段1.3.4我国抗震设计原理的未来发展方向二、知识点讲解2.1地震波传播与地震动参数2.1.1地震波的传播原理2.1.2地震动参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2.1.3地震动参数在抗震设计中的应用2.1.4地震动参数的影响因素2.2抗震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2.1抗震设计的基本原理2.2.2抗震设计的方法2.2.3抗震设计的步骤2.2.4抗震设计的注意事项2.3抗震设计的结构体系2.3.1抗震设计的结构体系分类2.3.2抗震设计的结构体系特点2.3.3抗震设计的结构体系选择原则2.3.4抗震设计的结构体系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三、教学内容3.1抗震设计原理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3.1.1抗震设计原理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3.1.2抗震设计原理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3.1.3抗震设计原理在地下工程中的应用3.1.4抗震设计原理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3.2抗震设计原理在实际工程中的案例分析3.2.1某高层建筑抗震设计案例分析3.2.2某大跨度桥梁抗震设计案例分析3.2.3某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抗震设计案例分析3.2.4某边坡工程抗震设计案例分析3.3抗震设计原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3.3.1抗震设计原理的理论教学方法3.3.2抗震设计原理的实践教学方法3.3.3抗震设计原理的教学手段3.3.4抗震设计原理的教学效果评估四、教学目标4.1理论知识目标4.1.1掌握地震波传播与地震动参数的计算方法4.1.2理解抗震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4.1.3了解抗震设计的结构体系分类及其特点4.1.4掌握抗震设计原理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4.2实践技能目标4.2.1能够运用抗震设计原理进行简单的结构设计4.2.2能够分析实际工程中的抗震设计案例4.2.3能够使用相关软件进行抗震设计计算4.2.4能够根据抗震设计原理进行结构优化4.3综合素质目标4.3.1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3.2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4.3.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4.3.4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教学难点5.1.1地震波传播与地震动参数的计算方法5.1.2抗震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5.1.3抗震设计的结构体系分类及其特点5.1.4抗震设计原理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5.2教学重点5.2.1地震波传播与地震动参数的计算方法5.2.2抗震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5.2.3抗震设计的结构体系分类及其特点5.2.4抗震设计原理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5.3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关系5.3.1教学难点是教学重点的一部分5.3.2教学难点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错或难以理解的部分5.3.3教学重点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重点掌握的部分5.3.4教学难点与重点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教具准备6.1.1地震波传播与地震动参数的计算公式6.1.2抗震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6.1.3抗震设计的结构体系分类及其特点6.1.4抗震设计原理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案例6.2学具准备6.2.1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6.2.2相关软件,如抗震设计软件6.2.3相关教材或参考书籍6.2.4笔和纸6.3教具与学具的关系6.3.1教具是教师用来辅助教学的工具6.3.2学具是学生用来辅助学习的工具6.3.3教具与学具相互关联,相互补充6.3.4教具与学具的选择和使用应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合理配置七、教学过程7.1导入新课7.1.1引入抗震设计原理的概念7.1.2引入抗震设计原理的重要性7.1.3引入抗震设计原理的应用案例7.1.4引入抗震设计原理的学习目标7.2知识讲解7.2.1讲解地震波传播与地震动参数的计算方法7.2.2讲解抗震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7.2.3讲解抗震设计的结构体系分类及其特点7.2.4讲解抗震设计原理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7.3实践操作7.3.1指导学生进行地震波传播与地震动参数的计算7.3.2指导学生进行抗震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应用7.3.3指导学生进行抗震设计的结构体系分类及其特点的分析7.3.4指导学生进行抗震设计原理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案例的分析7.4.2对本节课的学习效果进行反思7.4.3对本节课的教学方法进行反思7.4.4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进行反思八、板书设计8.1章节和重点概念8.1.1板书设计应突出章节和重点概念8.1.2使用不同颜色或字体强调重点内容8.1.3确保板书内容清晰、简洁、易于理解8.1.4结合图表和示意图增强视觉效果8.2教学流程和关键步骤8.2.1在黑板上列出教学流程和关键步骤8.2.2使用箭头或框线表示步骤之间的逻辑关系8.2.3对每个步骤进行简要说明,以便学生跟随8.2.4在关键步骤旁标注注意事项或易错点8.3实例分析和计算演示8.3.1在黑板上展示实例分析的步骤和结果8.3.2通过计算演示展示地震波传播的计算过程8.3.3使用图表或方程式展示抗震设计计算方法8.3.4对实例分析和计算演示进行讲解和解释九、作业设计9.1理论知识回顾题9.1.1设计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回顾理论知识9.1.2要求学生解释地震波传播的基本原理9.1.3要求学生描述抗震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9.1.4要求学生分析抗震设计的结构体系特点9.2实践应用题9.2.1设计实际工程案例,要求学生进行抗震设计分析9.2.2要求学生使用相关软件进行抗震设计计算9.2.3要求学生根据抗震设计原理进行结构优化9.3思考与拓展题9.3.1设计开放性问题,要求学生发表个人见解9.3.2要求学生探讨抗震设计原理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9.3.3要求学生研究抗震设计原理的最新发展趋势9.3.4要求学生提出改进抗震设计的方法和建议十、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0.1教学效果评估10.1.1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10.1.2分析学生的学习反馈和作业完成情况10.1.3评估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有效性10.1.4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效果10.2教学内容和方法调整10.2.1根据教学效果评估调整教学内容10.2.2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方法10.2.3结合最新研究成果更新教学内容10.2.4探索新的教学手段和技术10.3拓展延伸活动10.3.1组织学生参加抗震设计竞赛或研讨会10.3.2邀请行业专家进行讲座和经验分享10.3.3开展实地考察和实习活动,增强实践体验10.3.4鼓励学生参与相关科研项目或学术交流重点关注环节的补充和说明:1.教学难点与重点:这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需要教师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实例分析和实践操作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抗震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电子教案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电子教案第一章:地震及地震工程概述1.1 地震的成因及分类1.2 地震波的传播特性1.3 地震工程基本概念1.4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的重要性第二章:地震烈度与地震动参数2.1 地震烈度的概念及测定方法2.2 地震动参数的定义及测定2.3 地震动参数对工程结构的影响2.4 地震区划及设计地震动参数的选用第三章:工程结构抗震设计原理3.1 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3.2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3.3 结构抗震设计方法3.4 结构抗震计算的基本假定第四章:工程结构抗震设计规范与应用4.1 我国抗震设计规范简介4.2 抗震设防烈度与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4.3 抗震设计要求及构造措施4.4 抗震设计规范在工程中的应用实例第五章:常用抗震构件及连接设计5.1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抗震设计5.2 钢结构构件的抗震设计5.3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连接设计5.4 钢结构构件的连接设计第六章:地震防护措施6.1 隔震与减震技术6.2 地震防护结构体系6.3 场地与地基的抗震措施6.4 地震紧急疏散与救援设施第七章:抗震加固技术7.1 抗震加固的基本原则7.2 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方法7.3 钢结构加固方法7.4 抗震加固技术的应用实例第八章:抗震试验研究8.1 抗震试验的基本类型与方法8.2 结构模型试验与振动台试验8.3 结构动力特性测试8.4 结构抗震性能评估与试验数据分析第九章:工程结构抗震设计案例分析9.1 案例一: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9.2 案例二:钢结构高层建筑抗震设计9.3 案例三:桥梁结构抗震设计9.4 案例四:生命线工程抗震设计第十章:抗震设计软件与应用10.1 抗震设计软件简介10.2 结构分析与设计软件的操作方法10.3 软件在抗震设计中的应用实例10.4 抗震设计软件的发展趋势与展望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地震及地震工程概述地震工程是一门研究地震对工程结构影响及其防治措施的学科。
了解地震的成因、分类、地震波的传播特性和地震工程基本概念是理解抗震设计的基础。
抗震工程概论(电子教案2)
第3章 地震波3.1概述地震发生时,震源释放的能量以波的形式从震源向周围地球介质传播,这种波称为地震波。
地震波产生地面运动,导致了建筑结构的破坏。
地震波既是地震产生的后果(结果),又是导致结构物地震破坏的直接原因,同时地震波携带着地震震源及地球介质的信息,是研究震源和地球构造的基础,因此地震波是地震学的理论基础。
地震波的用途和作用:①研究地震震源机制。
作为地震产生的结果,地震波可以用来研究产生该结果的原因,因此通过对地震波的分析和模拟可以揭示震源的几何和物理力学参数,以及地震断层的破裂传播过程等。
②研究地球介质的结构。
地球的深部构造、地球内部的分层结构的确定往往是通过对地震波记录的分析获得的。
③正确估计结构地震反应。
地震波是引起结构破坏的原因,对原因特征的了解是正确估计结构地震反应的基础。
在大型复杂结构抗震问题研究中,常常需要进行结构多点输入,多维输入的地震反应分析,当计算分析方法合理可靠时,地震动空间分布场的特性确定是否正确,决定了分析结果是否可靠。
地震动空间分布特性是地震工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
小波变换方法也常常用于地震波动特性的分析,小波变换可以研究波动频率成分随时间的改变,而频率的变化对已出现损伤的结构的反应有时可以产生重要影响。
波动是能量的传播,而不是介质物质的传播,这可以用水波为例说明。
固体介质中的波可以分为弹性波、非线性波、弹塑性波。
在震源及邻近区域,介质的变形是非线性的,而离开震源一定距离后,岩石则表现为线弹性的。
在线弹性介质中传播的波称为弹性波,地震波理论一般都是弹性波理论。
在弹性波理论中,最简单的是一维波动理论。
在一维波动问题中,仅用一个空间坐标就能确定波场的空间分布。
求解一维波动方程可以避免多维空间造成的数学困难,有利于阐明波动过程的物理概念。
同时在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中,采用一维介质模型考虑土层场地的影响,对于构造规则的多层结构也有研究人员采用一维剪切型结构进行研究的,所以一维波动分析在波动理论研究及实际应用两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电子教案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电子教案第一章地震基础知识与工程结构抗震设防一、学习目的与要求1、了解地震的主要类型及其成因;2、了解世界及我国地震活动性以及地震成灾机制;3、掌握地震波的运动规律和震级、地震烈度等地震强度度量指标;4、掌握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抗震设防目标和抗震设计方法;5、了解基于性能的工程结构抗震概念设计基本要求二、课程内容与知识点1、地震按其成因可分为三种主要类型,即火山地震、塌陷地震和构造地震。
其中构造地震为数最多,危害最大。
构造地震成因的局部机制可以用地壳构造运动来说明;构造地震成因的宏观背景可以借助板块构造学说来解释。
2、地球上地震活动划分为两个主要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南亚地震带。
我国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南亚地震带之间,是一个多地震国家,抗震设防的国土面积约占全国面积82.7%。
3、地震灾害主要有地表的破坏、工程结构的破坏造成的直接灾害,地震引发的火灾、水灾、海啸等次生灾害,以及由前面两种灾害导致的工厂停产、城市瘫痪、瘟疫蔓延等诱发灾害。
4、地震波是一种弹性波,它包括体波和面波,体波分为纵波和横波,面波分为瑞雷波和乐甫波。
地震波传播速度以纵波最快,横波次之,面波最慢。
纵波使工程结构产生上下颠簸,横波使工程结构产生水平摇晃,当体波和面波同时到达时振动最为剧烈。
5、地震震级是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等级,它以地震释放的能量为尺度,根据记录到的地震波来确定的。
地震烈度是指某地区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它是按地震造成的后果分类的。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烈度随距离震中的远近而异。
6、工程结构抗震设防的依据是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中给出的基本烈度或其他地震动参数。
为反映不同震级和震中距的地震对工程结构影响,《建筑抗震规范》将建筑工程的设计地震划分为三组,不同设计地震分组,采用不同的设计特征周期和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
7、三水准的抗震设防要求:(1)当遭受低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建筑物一般不损坏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小震不坏);(2)当遭受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建筑物可能损坏,经过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中震可修);(3)当遭受高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预估罕遇地震影响时,建筑物不倒塌,或不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大震不倒)。
抗震工程概论(电子教案4)
第5章 地震地面运动地震动是指由震源释放出的能量产生的地震波引起的地表附近土层(地面)的振动,是工程地震研究的主要内容,地面运动就是对结构的输入。
地震动可以用地面的加速度、速度或位移的时间函数表示。
地震动:加速度a(t),速度v(t),位移u(t),通称为地震动时程。
地震地面运动(Earthquake ground motion)有时也简称地震动。
地震动是引起震害的外因,其作用相当于结构分析中的荷载,差别在于结构工程中常用荷载以力的形式出现,而地震动以运动方式出现,常用荷载大多数是竖向作用,地震动则是竖向、水平甚至扭转同时作用的。
在地震工程中,人们研究的对象有三个:地震动(输入)、结构(系统)、结构反应(输出)。
只有在了解结构的地震反应之后,才可能科学地设计结构,而为了了解结构反应,则必须了解地震动与结构,两者缺一不可。
当前我们对结构的了解还很不够,特别是在结构物超过弹性阶段以后,而对地震动的了解则远远落后于对结构的了解。
地震动是一个复杂的时间过程,之所以复杂是因为存在着很多影响地震动的因素,而人们对很多重要因素难以精确估计,从而产生许多不确定性的变化。
地震动的显著特点是其时程函数的不规则性,因此,关于地震动的研究强烈地依赖对地震动观测的现状与发展。
5.1地震动观测记录到的地震动可分为六个分量:三个平动分量和三个转动分量。
目前直接得到的某一地点的记录通常为平动分量,转动分量的获得尚存在一定困难。
1、地震仪(Seismograph)地震工作者使用;记录弱震为主(1-4级地震,发生频繁,仪器连续记录);记录量:位移或速度;要求:敏感,放大倍数大,2-3千倍或104-105倍,置放在基岩。
用于:预报地震,研究震源机制,地震波传播规律等。
2、强震仪(强震加速度仪,Accelerograph)结构抗震工作者用;记录强震;记录量:加速度;目的:确定强震地震动,为结构地震反应分析和抗震设计用,估计地震动。
更确切的说有三点:为研究地震动性质提供数据;为结构设计和试验提供输入;发展抗震理论,了解结构在地震中的表现。
工程结构抗震教案-职称评审
工程结构抗震课程教案第一章绪论(4学时)授课内容:1.1地震基本知识;1.2地震震害地震的破坏作用基本要求:掌握地震的基本概念,地震的分类。
掌握震级和烈度的概念。
基本概念:①震源:在地层构造运动中,由于发生比较剧烈的破坏性变动,并从这里释放出大量的能量,从而引起地震的这个区域叫做~。
②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投影就是~。
③震中距:震中与震源之间的距离叫做~。
④等震线:在地面上,把地震烈度相同的地区以线连起来,这条线就叫~。
⑤地震波:当岩层断裂错动或者其他原因引发地震时,地下积蓄的变形能量以波的形式释放,从震源向四周传播,这就是~。
⑥地震烈度:地震烈度是指某一个地区、地面及房屋建筑等工程结构遭受到一次地震影响的强烈程度。
由于各地区所遭受到的地震影响程度不同,故一次地震对于不同的地区有多个地震烈度。
⑦基本烈度基本烈度是指某地区在今后一定时间内(一般指100年),在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受的最大地震烈度。
⑧抗震设防烈度抗震设防烈度是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
重点:地震波、震级和烈度的概念要点:1.地震的分类地震按产生原因可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和塌陷地震;按震源深浅分类: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
2.地震波、震级和烈度地震波按其在地壳传播的位置不同,分为体波和面波。
体波又分为纵波和横波。
地震的震级是衡量一次地震大小的尺度,用符号M表示。
地震烈度、基本烈度和抗震设防烈度的区别。
授课内容:1.3工程结构的抗震设防基本要求:熟练掌握抗震设计中的抗震设防思想及结构抗震概念设计的基本原则。
基本概念:①地震动的振幅(amplitude):可以是指地震动加速度、速度、位移三者之一的峰值、最大值或某种意义的有效值。
②频谱(spectrum):凡是表示一次地震动中振幅和频率关系的曲线,统称为~。
地震工程中常用的频谱有三种:傅立叶谱、反应谱和功率谱。
③持时(duration):地震动的持续时间。
工程抗震概述教案设计方案
工程抗震概述教案设计方案一、教育背景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常常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严重危害。
因此,地震防护是非常重要的。
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和抗震加固是防止地震破坏的重要手段。
为了提高学生的地震防护意识和抗震设计能力,需要在工程教育中加强对抗震工程的教育。
二、教学目标1.理解地震的发生原理和地震带来的危害。
2.了解抗震设计和抗震加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了解建筑物的抗震评定标准和抗震等级。
4.增强对抗震工程的敏感性和责任感。
三、教学内容1.地震基础知识地震是指地壳发生断裂、摆动引起的地表运动,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
学生需要了解地震的发生原理、地震波的传播和地震带来的破坏等知识。
2.抗震设计基础知识抗震设计是指在建筑结构的设计过程中,考虑地震作用下的力学特性,在结构和构造设计上采取一些措施,使建筑物能有效抵抗地震力,减少地震灾害带来的危害。
学生需要了解抗震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结构的刚度和强度设计、结构受力分析、抗震措施等。
3.抗震加固技术在一些原有建筑结构的地震易损部位进行强化处理,以提高其地震抗力的技术称为抗震加固。
学生需要了解抗震加固的类型和方法,包括附加抗震结构、加固构件的钢筋混凝土加固、预应力加固等。
4.抗震评定和等级建筑物的抗震评定是指根据建筑物的地震抗力水平,对建筑物进行评定和等级划分。
学生需要了解抗震等级的含义和标准,以及如何进行抗震评定。
五、教学方法1.理论结合实践通过理论教学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将抗震设计和抗震加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深入讲解,同时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实际应用的情况。
2.案例分析选取一些经典的抗震设计和抗震加固案例,进行详细分析,并结合实地考察,让学生了解抗震设计和抗震加固的实际效果。
3.讨论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组织学生围绕抗震设计和抗震加固的话题进行讨论和交流,促进学生思维的碰撞和知识的深入。
六、教学评估1.考核方式根据学生的作业和表现进行日常评估,以及结合期末考核的形式,综合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
抗震课件第八章
第八章隔震、减震与结构控制初步§8.1 结构抗震设计思想的演化与发展由震源产生的地震力,通过一定途径传递到建筑物所在场地,引起结构的地震反应。
一般来说,建筑物的地震位移反应沿高度从下向上逐级加大,而地震内力则自上而下逐级增加。
当建筑结构某些部分的地震力超过该部分所能承受的力时,结构就将产生破坏。
在抗震设计的早期,人们曾企图将结构物设计为“刚性结构体系” 。
这种体系的结构地震反应接近地面地震运动,一般不发生结构强度破坏。
但这样做的结果必然导致材料的浪费,诚如著名的地震工程专家Rosenblatt 所说的那样:“为了满足我们的要求,人类所有财富可能都是不够的,大量的一般结构将成为碉堡。
”作为刚性结构体系的对立体系,人们还设想了“柔性结构体系” ,即通过大大减少结构物的刚性来避免结构与地面运动发生类共振,从而减轻地震力。
但是,这种结构体系在地震动作用下结构位移过大,在较小的地震时即可能影响结构的正常使用,同时,将各类工程结构都设计为柔性结构体系,也存在实践上的困难。
长期的抗震工程实践证明:将一般结构物设计为“延性结构” 是合宜的。
通过适当控制结构物的刚度与强度,使结构构件在强烈地震时进入非弹性状态后仍具有较大的延性,从而可以通过塑性变形消耗地震能量,使结构物至少保证“坏而不倒” ,这就是对“延性结构体系” 的基本要求。
在现代抗震设计中,实现延性结构体系设计是工程师所追求的抗震基本目标。
然而,延性结构体系的结构,仍然是处于被动地抵御地震作用的地位。
对于多数建筑物,当遭遇相当于当地基本烈度的地震袭击时,结构即可能进入非弹性破坏状态,从而导致建筑物装修与内部设备的破坏,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对于某些生命线工程(如电力、通讯部门的核心建筑),结构及内部设备的破坏可以导致生命线网络的瘫痪,所造成的损失更是难以估量。
所以,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发展,各种昂贵设备在建筑物内部配置的增加,延性结构体系的应用也有了一定的局限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章结构动力性能及试验技术结构动力性能包括结构的自振频率、振型、阻尼比、滞回特性等,是结构本身的特性。
在进行结构抗震设计和研究结构的地震反应时必须同时了解和掌握地震动的特性和结构动力性能。
关于地震动的特性在前面已讲,下面介绍结构的动力特性和为获得这些特性所需的相关试验技术。
9.1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受力和变形特点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受力和变形是复杂的时间过程,其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低频振动结构的自振频率(基频)范围较窄,一般在0.05s~15s(20Hz~0.07Hz)之间,例如,0.05s—基岩上的设备、单层房屋竖向振(震)动时;15s—大跨度悬索桥。
在结构的地震反应中,高阶振型有影响,但第一振型,或较低阶振型所占的比例较大,因此结构的整体反应以低频振动为主。
2、多次往复(大变形)在地震作用下,结构反应可能超过弹性,产生大变形,并导致结构的局部破坏。
地震作用是一种短期的往复动力作用,其持续时间可达几十秒到一、二分钟,结构的反应可以往复几次或者几十次,在往复荷载作用下,结构的破坏不断累加、破坏程度逐渐发展,可经历由弹性阶段→开裂(RC,砖结构)→屈服→极限状态→倒塌的过程,称为低周疲劳。
在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变形(位移)速度较低,约为几分之一秒量级。
而爆炸冲击波:正压,负压为一次,无往复,材料快速变形(为毫秒量级);车辆荷载:多次重复,但应力水平低(无屈服),高周次(>100万次)。
3、累积破坏地震造成的结构积累破坏可以表现在以下三中情况中:① 一次地震中,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发生屈服,以后每一个振动循环往复都将造成结构破坏积累。
② 主震时,结构发生破坏,但未倒塌;余震时,结构变形增加,破坏加重,甚至发生倒塌。
③ 以前地震中结构发生轻微破坏,未予修复;下次地震时产生破坏严重。
从结构地震反应的特点可以看出,要正确进行结构地震反应分析计算,必须了解结构的阻尼,振型,自振频率等基本动力特性,同时必须研究材料、构件和结构的强非线性或接近破坏阶段的动力特性,以及强度与变形的发展变化规律等。
9.2 结构的动力特性及其量测结构动力特性量测的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 建立结构基本自振频率计算的经验公式;② 为结构动力反应分析计算提供参数,如阻尼比等;③ 检验设计计算及计算模型和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和可靠性;④ 安全监测,健康诊断—模态识别破损,例如香港青马大桥的安全监测系统;⑤ 地震后建筑性能评定(检测)。
国外已经在研究震后抢险救灾时对结构安全性能的快速评测方法。
在结构的动力特性中,结构的自振频率(周期)、振型和阻尼比是最基本和最主要的三个特性,它们是结构的固有特性,是结构弹性性能的表征,但其变化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结构的破坏状况。
下面先简要介绍量测结构这三个动力特性的三种方法。
1、自由振动法在自由振动测量方法中,可以采用对结构先张拉,然后突然释放(如图9.1所示);或采用重力锤撞击或小型火箭冲击的方法使结构产生自由振动。
后一种方法适用于刚度大的结构,如核反应堆等。
绞盘或卷扬机保护索钢棒 模型钢丝减震垫层重物图9.1 通过张拉使结构产生自由振动的方法采用自由振动试验可以得到图9.2所示的结构有阻尼自由振动曲线。
通过对振动曲线的分析可以得到结构的自振周期、自振频率和阻尼比。
图9.2 结构有阻尼自由振动曲线自振周期T :完成一次振动循环所需要的时间。
例如两相邻峰值点之间的间隔时间(如图9.2所示)。
自振频率f :等于自振周期的倒数,计算公式为T f /1=阻尼比:用对数衰减率法获得,21ln 21a a πζ=a 1和a 2为振动的相邻峰值比。
自由振动测量方法的优点:简单、明了;缺点:一般情况下仅能得到结构的一阶振型和频率。
但如果能激发出高阶振型,也可以测量结构高阶振型的阻尼比,例如芜湖大桥钢索的自由振动测量。
2、强迫振动法有两种实现结构强迫振动的方法:起振机激振和振动台振动。
①起振机激振实验。
可以量测结构的自振频率、振型和振型阻尼比,不但可以测量结构的平动,也可以测量结构的转动振型。
②振动台振动试验。
理论上可行,但一般情况下相似关系很难满足,特别是与结构阻尼有关的测量方面。
通过改变激振频率(扫频,频率扫描),采用强迫振动方法可以给出结构的振幅-频率关系曲线(如图9.3所示)。
由此曲线可以得到,阻尼比—用半功率点法得到结构振型阻尼比;自振频率—由振幅-频率曲线峰点直接量测。
123f 振幅图9.3 振幅-频率关系曲线针对结构的每一自振频率,通过对结构各测点记录的振幅和相位关系的分析,又可以得到结构的各阶振型(如图9.4所示)。
为得到良好的结果,要求布设的测点足够多。
三阶振型二阶振型一阶振型图9.4 结构的前三阶振型3、脉动方法由人为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引起的建筑物经常存在的微幅振动(振幅以微米计)被称为建筑物的脉动(反应)。
脉动方法即通过量测建筑物的脉动来确定结构的自振特性。
脉动方法的优点主要包括:实验方法简便,不需要人工震源。
震源为人为活动、车辆活动、微小地震(裂)、风和海浪等。
如果拾振器精度高,分析设备好,再加上良好的测量和分析工作经验,脉动方法可以给出效果很好的实验结果。
对于体积较大的结构,脉动法往往可以得到比其它方法更好的测量结果,例如在进行香港青马大桥基本结构单元动力特性的现场实验时,分别采用了脉动法和锤击法,量测结果表明脉动方法的结果优于锤击法。
由于用自由振动和强迫振动测量结构阻尼比的方法在结构动力学中已经介绍,而脉动方法又具有经济、简便、精度高的优点,并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下面将详细介绍脉动测量方法。
9.3 脉动信号的量测1、基本假设应用脉动方法时存在两条基本假设:1)输入(激励)和输出(反应)都是随机振动,并且是各态历经的平稳过程,因此振动的统计特性可以用单个样本描述,与时间点无关。
由于脉动是由无数随机的震源产生的,因而脉动是随机振动过程,但实际的脉动是非平稳的随机过程,但可以选取适当时间段来近似满足平稳性要求。
平稳—函数(随机过程)的统计特征(可以是概率密度函数)与子样函数的选择时刻无关;各态历经—任一子样函数均可以代表其它所有的子样函数。
2)结构各阶阻尼很小,而且各阶自振频率相隔较远。
这样可以用建筑物脉动信号(反应)的功率谱峰值确定结构的自振频率和振型,用半功率带宽(点)法确定结构阻尼比。
风输入(激励) 系统输出(反应)图9.5 脉动法测量工作示意图用脉动方法所研究的是输入未知而输出可测问题,通过对这一问题的分析可以确定结构的动力特性。
2、量测系统脉动测量系统如图9.6所示,主要包括以下部分:1)加速度传感器(或速度传感器,亦称拾振器)为获得可靠的测量结果,要求传感器具有较宽的工作频率,较高的灵敏度,良好的分辨率和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例如,在对香港青马大桥进行现场脉动试验测量时,对传感器提出的要求为:频率范围宽(DC -400Hz);灵敏度高:5V /g ;分辨率高:5×10-6g ;抗干扰能力强,即信噪比高。
2)放大器放大器用于放大由拾振器测得的加速度信号。
3)记录器记录器可以是磁带记录或数值记录仪(计算机)。
磁带记录器可以记录模拟信号,而计算机可以直接记录数值信号。
4)直流电源、示波器等。
通常的脉动试验量测系统如图9.6所示,其中磁带记录仪也常常被计算机替代。
分析仪器可以是专用的谱分析仪,或安装了相关分析软件的计算机。
磁带记录仪图9.6 脉动试验量测系统3、测点布置测点的布置与结构类型和要量测的内容有关。
布设原则是保留和最大限度地测量与所需内容有关的量,去掉不需要量测的量。
图9.7为建筑结构和悬索桥的平、立面图。
对于这两类结构,需要量测的内容有所不同,建筑结构:一般需测量两个水平主轴方向和扭转的振动特性,较少量测竖向振动; 大跨桥梁:需要测量结构的侧移,竖向,绕纵轴的扭转,以及桥塔的振动。
桥梁平面结构图9.7 结构的平面和立面传感器(测点)布设的原则是:测量平移振动时:传感器尽可能靠近结构中心(刚度中心),减少扭转分量。
测量扭转振动时:尽可能远离中心,置于两端,扭转分量相位差180º。
沿结构高度方向:测点均匀分布,每隔一定楼层,例如每3~5层布设测点,从上到下尽可能满足均匀分布。
如果一次测量中传感器数量不够,则可以分几次完成量测;但要有一组(位于同一点)传感器不动,作为参照系。
图9.8给出在高层结构的平、立面,以及悬索桥结构的剖面上测点的布设情况。
青马桥剖面沿高度分布测扭转测平动图9.8 结构与测点布置4、记录时间(样本长度)数据测量的记录时间与结构的最低振动频率相关,频率越低,记录的时间越长,实际操作中,应保证有足够长的时间记录,高层建筑一次记录要45分钟~1小时。
当要测量结构的阻尼比时,要求记录的时间更长,其时间长度要求有理论公式为依据,与结构阻尼的大小有关。
同时一次记录时间也与分析时需要采用的样本数量有关。
9.4 数据分析理论基础用脉动法测量结构的动力特性,是指测量结构的自振频率、振型和阻尼比,前两项是结构的频域特性,阻尼比也可以用频域的结果得到(采用半功率点法)。
因此,仅须采用频域分析法即可得到结构的这些动力特性。
当采用磁带记录仪时,记录的信号是结构反应的模拟信号,需转换成数字化数据,然后用快速Fourier 变换(FFT )在频域内作数据处理。
1、传递函数(复频反应函数、频响函数)传递函数是频域分析中的重要概念,其定义是:结构体系受到简谐干扰时,稳态反应与干扰之比。
单自由度体系运动(振动)方程为)()()()(t p t ku t u c t um =++&&& 若p (t )为简谐荷载,即t i e p t p ω0)(=p 0—简谐荷载的幅值,ω—简谐荷载的频率。
根据传递函数的定义,结构反应可用传递函数H (ω)表示为t i e p H t u ωω0)()(=将p (t )和u (t )代入运动方程,得传递函数H (ω)为)/(2)/(111)(2n n i k H ωωζωωω+−= k -结构刚度;ωn -结构自振频率;ζ-结构阻尼比;i =√-1,为单位虚数。
传递函数H (ω)为复函数,其幅值|H (ω)|为结构体系反应幅值与干扰力幅值之比;相角为结构反应与干扰力之间的相位差。
图9.9给出传递函数幅值|H (ω)|与频率ω的关系曲线。
图9.9 |H (ω)|与ω关系曲线|H (ω)|的峰值点对应的频率即为结构的自振频率ωn ,当ω=ωn 时,|H (ω)|取得极值,ζω211)(max k H = 对于地震动输入üg (t ),单自由度体系的平衡方程为()0)()()()(=+++t ku t u c t u t um g &&&&& 移项得体系的运动方程为)()()()(t u m t ku t u c t um g &&&&&−=++ 则相对位移反应u (t )对地震动输入üg (t )的传递函数为)/(2)/(111)(22n n n i H ωωζωωωω+−−=2、频域分析结构的动力反应取决于动力荷载和结构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