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的粘度表面性质分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章 玻璃的粘度和表面性质
➢ 粘度 ➢ 表面张力 ➢ 润湿性 ➢ 表面离子交换
玻璃体的性质
粘度的含义、理论解释 粘度与温度的关系
玻
粘度 粘度与熔体结构的关系 粘度与组成的关系
璃
粘度对玻璃生产的影响
体
性
表面张力的含义
质 表面张力 表面张力与温度的关系 表面张力与组成的关系
表面张力对玻璃生产的影响
4.1 玻璃的粘度
2)碱金属氧化物
通常碱金属氧化物(Li2O、Na2O、K2O等)能降 低熔体粘度。
原因
这些正离子由于电荷少、半径大、和O2-的作用 力较小,提供了系统中的“自由氧”而使O/Si比值增 加,导致原来硅氧负离子团解聚成较简单的结构单位, 因而使活化能减低、粘度变小。
Na2O-Si2O系统中Na2O含量对粘滞活化能△u的影响
1013.6Pa·s,退火下限温度 1012.4Pa·s,Tg
1012Pa·s,退火上限温度 1010~1011Pa·s
106~107Pa·s,操作温度下限
Hale Waihona Puke Baidu10Pa·s
4.1.2 粘度的理论解释
1、绝对速度理论 2、自由体积理论 3、过剩熵理论
1、绝对速度理论
流动度
φ 0exp(- E/kT)
阴离子基团不断发生 10 缔合,产生大阴离子
基团,因此不是直线
关系
5
高温——未发生缔合
00.50 0.75
1.00 1.25(1/T)
2、自由体积理论
液体内分布着不规则,大小不等的空隙,液体流动必 须打开这些“空洞”,允许液体分子的运动。
自由体积:Vf = V - V0 V -温度 T时液体的表观体积。 V0 -温度T0时液体所具有的最小体积,即液体分子 作紧密堆积时的体积。
不阴缔同离合子,组基产成团生玻不大璃断阴发离熔生子 体基随团,温因度此的不变是直化线 其关粘系 度变化的速 高度温————料未发性生缔合
在不同温度区域 玻璃粘度的变化
2. 粘度与熔体的关系
温度较高时
➢ 硅氧四面体群有较大的空隙,可以容纳小型体群通过——粘度减小 ➢ 高温时熔体中的碱金属和碱土金属氧化物以离子状态自由移动,同时减弱
➢概念的引出:把玻璃熔体看作“牛顿型流体”,即在剪切应 力下产生的剪切速度 dv/dx 与剪应力σ成正比:
➢ 定义 粘度是指面积为S的两平行液面,以一定的速度梯度dV/dx
移动时所需克服的内摩擦阻力f。单位:Pa·s或N·s/m2。
f=ηS
dV dx
4.1.1 粘度在玻璃生产中的应用
玻璃的熔制(原料的溶解、气泡的排除、各组分的扩散均化) 玻璃的成形(不同的成型方法与成形速度要求不同的粘度和料
低,粘取度决减于小对 形 成 紧 密 、 对 称 的 三 维
氧硅比
架状结构的作用
键强、离子的极化(R2O-SiO2) 结构的对称性(B2O3、P2O5、SiO2) 配位数(B2O3、Al2O3)总体来说,键强大,则粘度大
但网络外体在氧硅比不同的情况下,对粘度的影响
是不同的
1) O/Si比
硅酸盐熔体的粘度首先取决于硅氧四面体网络 的聚合程度,即随O/Si比 而 。
η(P)
10000
1000
100 10
1 0.1
0
K Na Li
Li
K Na
10
20 30
40
R2O(mol%)
1) 当 R 2O 含 量 较 低 时 ( O/Si 较 低),熔体中硅氧负离子团较大, 对粘度起主要作用的是四面体 [SiO4]间的键力。这时,加入的 正离子的半径越小,降低粘度的 作用越大,其次序是Li+>Na+ > K+。这是由于 R+除了能提供 “游离”氧,打断硅氧网络以 外 , 在 网 络 中 还 对 → Si - O - Si←键有反极化作用,减弱了上
硅氧键的作用,因此使粘度减小。
温度降低时
➢ 空隙变小——粘度增大 ➢ 熔体随温度降低形成大阴离子团——粘度增大 ➢ 在低温时,某些金属氧化物可能起到积聚作用,使粘度增大。
3. 粘度与组成的关系
有利于形成大阴离子基团的组成使粘度增大(SiO2、 Al2O3、ZrO2等)
提 强 粘供较游大离的氧可,能破 产群坏 生分网 复氧解络 杂硅为结 的比小构作较型的用大[,:S,O则高意4使温]味群粘降着,度粘大粘减,型滞小低的活;温[化S场增O能4降]
式中,C -常数 D -势垒因子 S0-位形熵
说明:以上三个理论都是以简单流动过程为 基础来描述粘度与温度的关系,都是 经验公式。在实际生产中仍需要以实 际测量值为准。
4.1.3 影响粘度的因素 ➢温度 ➢熔体结构 ➢化学组成 ➢热处理时间
1. 粘度与温度的关系
晶体与玻璃熔体 的低粘温—度—随缔温合度基本变完成 化不同
Δu(kJ/mol)
236 202
168 134
100
66 10
20 30 40 50 60 70
□=Li2O-SiO2 1400℃ ;○=K2O-SiO2 1600℃;△=BaO-SiO2 1700℃
Log η(η:P)
9 8
7 6
5 4 3
2
1
0
0
10
20
30
40
50
金属氧化物(mol%)
简单碱金属硅酸盐系统(R2O-SiO2)中碱金属离子R+对粘度的影响
熔体的分子式
SiO2 Na2O·2SiO2 Na2O·SiO2 2Na2O·SiO2
O/Si 比值 2∶1 2.5∶1 3∶1 4∶1
结构式
[SiO2] [Si2O5]2- [SiO3]2- [SiO4]4-
[SiO4]连接形式 骨架状 层状 链状 岛状
1400℃粘度值(Pa·s) 109 28 1.6 <1
性)
玻璃的退火(粘滞流动、弹性松弛,对制品内应力的消除速度
有重要的影响)
玻璃的钢化、微晶化、分相、显色等过程中温度制度的 制定,都必须考虑粘度的影响。
玻璃生产中的粘度点
1)熔化温度范围:50~500泊 2)工作温度范围:103~107泊 3)退火温度范围:1012~1013泊
粘度参考点
102~103Pa·s,操作温度上限
η 1/φ
粘度
η η0exp( E/kT)
式中:△E— 质点移动的活化能
η0 — 与熔体有关的常数 k — 波尔兹曼常数
T — 绝对温度
将粘度公式取对数:
lgη A B T
式中:
A lgη0
B (E/k)lge
钠钙硅酸盐玻璃的lgη~1/T关系曲线
15
低温——缔合基本完成
Lgη(dPa.s)
VFT方程:
=B
exp(
KV0 a(T T0
)
)=A
exp(
B T-T0
)
此式在玻璃Tg温度以上适用
➢在Tg温度附近:
WLF方程: =B exp(
b
87
)
fg (T Tg )
3、过剩熵理论
液体是由许多结构单元构成,液体的流动就是这 些结构单元的再排列过程。
粘度关系式: η Cexp D TS0
➢ 粘度 ➢ 表面张力 ➢ 润湿性 ➢ 表面离子交换
玻璃体的性质
粘度的含义、理论解释 粘度与温度的关系
玻
粘度 粘度与熔体结构的关系 粘度与组成的关系
璃
粘度对玻璃生产的影响
体
性
表面张力的含义
质 表面张力 表面张力与温度的关系 表面张力与组成的关系
表面张力对玻璃生产的影响
4.1 玻璃的粘度
2)碱金属氧化物
通常碱金属氧化物(Li2O、Na2O、K2O等)能降 低熔体粘度。
原因
这些正离子由于电荷少、半径大、和O2-的作用 力较小,提供了系统中的“自由氧”而使O/Si比值增 加,导致原来硅氧负离子团解聚成较简单的结构单位, 因而使活化能减低、粘度变小。
Na2O-Si2O系统中Na2O含量对粘滞活化能△u的影响
1013.6Pa·s,退火下限温度 1012.4Pa·s,Tg
1012Pa·s,退火上限温度 1010~1011Pa·s
106~107Pa·s,操作温度下限
Hale Waihona Puke Baidu10Pa·s
4.1.2 粘度的理论解释
1、绝对速度理论 2、自由体积理论 3、过剩熵理论
1、绝对速度理论
流动度
φ 0exp(- E/kT)
阴离子基团不断发生 10 缔合,产生大阴离子
基团,因此不是直线
关系
5
高温——未发生缔合
00.50 0.75
1.00 1.25(1/T)
2、自由体积理论
液体内分布着不规则,大小不等的空隙,液体流动必 须打开这些“空洞”,允许液体分子的运动。
自由体积:Vf = V - V0 V -温度 T时液体的表观体积。 V0 -温度T0时液体所具有的最小体积,即液体分子 作紧密堆积时的体积。
不阴缔同离合子,组基产成团生玻不大璃断阴发离熔生子 体基随团,温因度此的不变是直化线 其关粘系 度变化的速 高度温————料未发性生缔合
在不同温度区域 玻璃粘度的变化
2. 粘度与熔体的关系
温度较高时
➢ 硅氧四面体群有较大的空隙,可以容纳小型体群通过——粘度减小 ➢ 高温时熔体中的碱金属和碱土金属氧化物以离子状态自由移动,同时减弱
➢概念的引出:把玻璃熔体看作“牛顿型流体”,即在剪切应 力下产生的剪切速度 dv/dx 与剪应力σ成正比:
➢ 定义 粘度是指面积为S的两平行液面,以一定的速度梯度dV/dx
移动时所需克服的内摩擦阻力f。单位:Pa·s或N·s/m2。
f=ηS
dV dx
4.1.1 粘度在玻璃生产中的应用
玻璃的熔制(原料的溶解、气泡的排除、各组分的扩散均化) 玻璃的成形(不同的成型方法与成形速度要求不同的粘度和料
低,粘取度决减于小对 形 成 紧 密 、 对 称 的 三 维
氧硅比
架状结构的作用
键强、离子的极化(R2O-SiO2) 结构的对称性(B2O3、P2O5、SiO2) 配位数(B2O3、Al2O3)总体来说,键强大,则粘度大
但网络外体在氧硅比不同的情况下,对粘度的影响
是不同的
1) O/Si比
硅酸盐熔体的粘度首先取决于硅氧四面体网络 的聚合程度,即随O/Si比 而 。
η(P)
10000
1000
100 10
1 0.1
0
K Na Li
Li
K Na
10
20 30
40
R2O(mol%)
1) 当 R 2O 含 量 较 低 时 ( O/Si 较 低),熔体中硅氧负离子团较大, 对粘度起主要作用的是四面体 [SiO4]间的键力。这时,加入的 正离子的半径越小,降低粘度的 作用越大,其次序是Li+>Na+ > K+。这是由于 R+除了能提供 “游离”氧,打断硅氧网络以 外 , 在 网 络 中 还 对 → Si - O - Si←键有反极化作用,减弱了上
硅氧键的作用,因此使粘度减小。
温度降低时
➢ 空隙变小——粘度增大 ➢ 熔体随温度降低形成大阴离子团——粘度增大 ➢ 在低温时,某些金属氧化物可能起到积聚作用,使粘度增大。
3. 粘度与组成的关系
有利于形成大阴离子基团的组成使粘度增大(SiO2、 Al2O3、ZrO2等)
提 强 粘供较游大离的氧可,能破 产群坏 生分网 复氧解络 杂硅为结 的比小构作较型的用大[,:S,O则高意4使温]味群粘降着,度粘大粘减,型滞小低的活;温[化S场增O能4降]
式中,C -常数 D -势垒因子 S0-位形熵
说明:以上三个理论都是以简单流动过程为 基础来描述粘度与温度的关系,都是 经验公式。在实际生产中仍需要以实 际测量值为准。
4.1.3 影响粘度的因素 ➢温度 ➢熔体结构 ➢化学组成 ➢热处理时间
1. 粘度与温度的关系
晶体与玻璃熔体 的低粘温—度—随缔温合度基本变完成 化不同
Δu(kJ/mol)
236 202
168 134
100
66 10
20 30 40 50 60 70
□=Li2O-SiO2 1400℃ ;○=K2O-SiO2 1600℃;△=BaO-SiO2 1700℃
Log η(η:P)
9 8
7 6
5 4 3
2
1
0
0
10
20
30
40
50
金属氧化物(mol%)
简单碱金属硅酸盐系统(R2O-SiO2)中碱金属离子R+对粘度的影响
熔体的分子式
SiO2 Na2O·2SiO2 Na2O·SiO2 2Na2O·SiO2
O/Si 比值 2∶1 2.5∶1 3∶1 4∶1
结构式
[SiO2] [Si2O5]2- [SiO3]2- [SiO4]4-
[SiO4]连接形式 骨架状 层状 链状 岛状
1400℃粘度值(Pa·s) 109 28 1.6 <1
性)
玻璃的退火(粘滞流动、弹性松弛,对制品内应力的消除速度
有重要的影响)
玻璃的钢化、微晶化、分相、显色等过程中温度制度的 制定,都必须考虑粘度的影响。
玻璃生产中的粘度点
1)熔化温度范围:50~500泊 2)工作温度范围:103~107泊 3)退火温度范围:1012~1013泊
粘度参考点
102~103Pa·s,操作温度上限
η 1/φ
粘度
η η0exp( E/kT)
式中:△E— 质点移动的活化能
η0 — 与熔体有关的常数 k — 波尔兹曼常数
T — 绝对温度
将粘度公式取对数:
lgη A B T
式中:
A lgη0
B (E/k)lge
钠钙硅酸盐玻璃的lgη~1/T关系曲线
15
低温——缔合基本完成
Lgη(dPa.s)
VFT方程:
=B
exp(
KV0 a(T T0
)
)=A
exp(
B T-T0
)
此式在玻璃Tg温度以上适用
➢在Tg温度附近:
WLF方程: =B exp(
b
87
)
fg (T Tg )
3、过剩熵理论
液体是由许多结构单元构成,液体的流动就是这 些结构单元的再排列过程。
粘度关系式: η Cexp D TS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