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方言和汉中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中方言
汉中位于秦岭以南,与四川、重庆、关中、陇南相邻,北有秦岭、南有巴山,典型的两山夹一川,而且是南北过渡地带。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汉中本土文化多样性与复杂性。古语云,汉中“风气兼南北、言语夹秦蜀”,其实应该是亦秦亦蜀、亦巴亦楚。文化多样性在汉中人的语言上表现十分明显,以前动性较小的年代里,“十里不同音”的现象真实存在。
据说老汉中城有四个城门,四门四关各个方位的人说话口音都不一样。居住在南关、东关的人说话二声调多,带着川味;城西和城北的人说话一声调多,带着关中味。在汉中范围来说,日常用语中绝大部分词汇与四川、重庆等高度一致,但在语音语调上,各地各县区差异较大。汉中话大体可以这样分:
西南语调:主要分布在汉江以南地区,特别是山区更明显。在南郑县城以南、勉县大部分地区、宁强大部分地区、留坝,佛坪、镇巴、西乡、城固南部,语气语调与川北方言一致,被称为“巴山语音”。类关中话:洋县,发音近关中话,但受周边语言影响,显得柔软婉转。语言过渡区:城固毗邻洋县,其中北大部分地区受到洋县话的影响最大,属于混合过度区。
在汉中各地人讲话中,洋县人讲话最特殊,特点很明显,既不像四川话又不像关中话,外地人咋一听还不太明白说的内容。镇巴人讲话最接近重庆话,饮食习惯也很接近四川、重庆。佛坪话中保留了大量的湖北湖南方言词汇。
汉中文化、汉中语言的多样性是怎样形成的呢流动性和封闭性综合导致的。流动性指人口的交流和往来以及迁徙;封闭性主要表现在汉中人恋家情结重。
流动性。秦岭是南北气候交界地带,农产品种类变化剧烈,这对于有几千年历史的农耕民族来说,该地必然是南来北往商品交易的活跃区。比如秦岭以南盛产橘子不出产苹果,而关中及其以北地区则产苹果不产橘子。水稻和小麦、茶叶、木材、竹子等等与生活有关的大量物品都沿着汉中—安康—商洛分界。畜牧方面,猪、牛、羊也在该区域有比较明显的跨越。秦岭以南养猪多,牛羊少;秦岭以北牛羊养殖数量明显比猪多;甚至水牛、黄牛,山羊、绵羊在南北方向都有差别。这些差别必然导致商品交换频繁,人口流动大,带来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
此外汉中有两次大的移民。第一次由于元末战乱导致汉中当时地广人稀,甚为荒凉,于明朝成化年间官方安置大量“荆襄流民”,而这些“流民”主要来自流窜于湖北安徽一代,另外还有河南、山东等地的“流民”。第二次大的移民发生在清朝嘉庆、道光年前后共近100年的时间里,稍晚于“湖广填四川”(发生在康熙道乾隆年间),学界认为这也是“湖广填四川”的继续。移民过程也是文化和语言迁徙的过程,对本土文化的冲击比较大。
封闭性。汉中的气候和自然条件一直有口皆碑,人居环境非常好,最早的“天府之国”指的就是这里。在社会发展现代化之前,当地人是不愿到其它地方去的,这就导致了封闭性。封闭性才能保持稳定性,为众多文化和语言在较小区域内同时并存提供了可能性。很多汉中姑娘不愿外嫁,到目前也如此。就连外出务工,汉中人大多数都选择离自己家近一点的城市,与四川、河南等地人全国到处跑相比,不得不惊叹这份厚重的恋家情结。
当然,我不赞同“盆地意识”导致恋家这种说法。塔里木、准格尔、柴达木、成都平原都是盆地,为什么这些地方的人就不会严重眷恋脚下这片土地呢归根结底还是舒适度确实比不上汉中。就拿自然条件相对最好的四川盆地来说吧,冬季湿度比汉中大,感觉上比汉中要冷;夏季酷热时间更是比汉中长得多;至于日照条件,大家都知道四川盆地出了名的阴雨天气多,就连水稻和小麦的营养价值都打折扣。其它盆地自然条件与汉中更不能相提并论。面对这样好的环境,眷恋自己的家园理所当然。
随着社会发展,人口流动性加剧,汉中方言和文化受到的影响更大。但是汉中人保持传统习性的根基牢固,别的地方做不到的事,在这里却能顽强的保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