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教育基础知识
(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教育的含义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广义指凡事能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思想的活动都是教育,包括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狭义的教育指的是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教育的属性本质属性:有目的的培养人,是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特征;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独立性独立性表现在三个方面:教育具有继承性、要受其他社会意识的影响、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教育的基本功能教育的政治功能:第一,教育培养社会治理人才第二,教育培养合格公民。
第三,教育传播政治意识,倡导主流政治价值观。
教育的经济功能:首先,教育将可能的劳动力转换成现实的劳动力,成为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其次,教育创造、保存并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全社会的科学文化水平。
再次,教育通过自身的运营,直接推动经济增长教育的文化功能:第一,教育具有文化的传递的功能第二,教育具有文化选择的功能第三,教育具有文化更新与创造功能第四,现代教育的开放性还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教育的人口功能:第一,教育有助于控制人口增长第二,教育有助于提升人口质量。
第三,教育有助于改善人口结构教育的起源及发展20世纪以后教育的新特点: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②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③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④影响部分教育内容教育与文化的相互关系①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制约的关系②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③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④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⑤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⑥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有更新、创造文化的作用人的身心发展包括两个方面:生理的发展心理的发展人身心发展规律: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有具体到抽象由浅到深,循序渐进)、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具体任务,不能一刀切)、个体发展的不平衡性(人有发展的最佳时期,关键时期内加强教育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个体发展的互补性(注重发现学生的自身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遗传(人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环境(为个体发展提供多种可能,有消极积极之分)、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人身心发展的动力)、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到主导作用)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4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中学生认知发展篇5(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1.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国内:(1)孔子,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儒家文化的代表,教育思想记载在《论语》中,孔子从探讨人的本性入手,认为人的先天性相差不大,个性差异主要是后天形成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所以他注重后天的教育,主张“有教无类”。
孔子的学说以“仁”为核心和最高道德标准,主张“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强调忠孝和仁爱。
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表现启发性教学原则;“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学习和行动相结合,要求学以致用。
(2)孟子,我国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他的教育思想在古代中国教育史上占着重要地位。
后世把他和孔子的思想并称为“孔孟之道”。
孟子在中国教育史上首倡“性善”论。
他把人性归于天性,把道德归于人性,又把人性归于天赋,构成了他的先验主义的人性论。
著有《孟子》一书。
(3)墨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墨家学派的始创人。
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
墨子是躬行实践的教育家,在教育方法上有重大贡献。
一、指出教与学是不可分的统一体。
他把教与学比作和与唱,“唱而不和,是不教也,智多而不教,功适息”。
二、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
三、提出“量力所能至”的自然原则。
他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自然发展安排教学程序,做到“深其深,浅其浅”,使学生能“浅者求浅”,“深者求深”。
(4)战国末年,中国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教育文献《学记》。
《学记》提出了“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5)王充,我国古代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著《论衡》。
在教育思想方面,王充很重视环境的影响和教育的作用。
他虽然认为人性有善有恶,但他肯定善恶是可以改变的。
“在化不在性”,重要的是教育。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试大纲
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1、了解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作及主要教育思想2、掌握教育的涵义及其构成要素广义的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狭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是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的、由专门的教职人员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
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教育中介系统)3、了解教育的起源、基本形态及其历史发展脉络教育的形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历史脉络:一是古代教育,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教育;二是现代教育,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三是未来教育。
教育的本质属于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特征。
4、理解教育的基本功能个体发展功能(本体功能)+社会发展功能(派生功能)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A、教育与人口:教育对人口数量有制约作用;教育是提高人口质量(主要体现在人口素质)的基本途径;教育可以实现青少年人口的职业分流,调整社会人口的职业构成;特定人口(亚人口群体,如残疾人口、少数民族人口等)与教育。
B、教育与社会生产力:教育促进劳动力和科学知识的生产与再生产C、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稳定和发展的舆论力量,教育能够促进民主化进程。
政治经济制度,特别是政治制度,是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直接制约着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但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不起决定作用。
D、教育与精神文化:教育的文化传承、文化选择、文化融合、文化创新功能。
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基本关系A、教育与人的发展B、教育与人的个性形成: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内发论(孟子“人性本善”,佛洛依德,威尔逊,格赛尔,人的发展顺序受基因决定)+外铄论(荀子“人性本恶”,洛克“白板说”,华生,给一打健康的婴儿,可以培养出小偷至领袖的各类人)+多因素相互作用论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等)+阶段性(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不平衡性(呈现出加速与平缓交替发展的状态,人的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要掌握和利用人的发展的成熟机制,抓住发展的关键期,不失时机地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学生健康地发展)+互补性(耳聪目明、体残志坚)+个别差异性C、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遗传、环境、学校教育(主导作用)、主观能动性5、了解青春期生理的变化(1)身体外形的剧烈变化:身高、体重、性发育的外部特征即第二特征等(2)体内机能的迅速健全:脑和神经系统基本成熟,但尚有待进一步锻炼(3)脑和中枢神经的发展:大脑皮层,特别是为抽象思维能力打下物质基础(4)性器官和性机能的发育成熟6、理解义务教育的特点国家强制性(最本质特征)公共性(面向本地区、本民族全体国民的教育,不应被垄断)免费性(全免或大部分免)基础性(人人必须要读书)7、了解发达国家学制改革发展的主要趋势(1)重视学前教育(2)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4)高等教育类型日益增多,大众化、普及化,且结构多层次化,类型多样化(5)普及终身教育思想,发展继续教育8、了解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熟悉我国当前学制1.旧中国的学制(1)1902年颁布“壬寅学制”(未实行)(2)1904年颁布“癸卯学制”(实行新学制的开端)(3)1912年颁布“壬子癸丑学制”(中华民国建立的第一个学制)(4)1922年颁布“壬戌学制”(又称新学制,六三三学制,以美国学制为蓝本)2.新中国的学制改革(1)1951年颁布中国人民共和国新学制(2)1958年的学制改革(3)1985年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①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②把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③中等教育改革;④高等教育改革;⑤加强领导,保证改革顺利进行。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整理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整理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中国古代教育思想方面,XXX被视为至圣先师和万世师表,他强调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同时提倡克己复礼、诲人不倦。
XXX则是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XXX,他认为人性本善,强调人人平等和道德自觉。
XXX则认为人性本恶,但可以通过教育来向善。
道家则主张道法自然,弃圣绝智和仁义,回归自然和本性。
XXX被XXX称为“人民教育家”,他先后创办了多所学校,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
西方教育名家方面,XXX、XXX、XXX、XXX、XXX、XXX、XXX和XXX等人都对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
比如,XXX首次将“教育学”作为独立学科提出,XXX则是近代第一位提出教育学著作的教育家,XXX则提出了绅士教育理论体系,XXX则在教育领域表达了反封建的理性革命声音。
一、教育的概念教育的词源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XXX认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三乐之一。
XXX则认为教育是培养和谐发展的人。
XXX认为教育是为完美的成人生活做准备,XXX则认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
因此,教育的定义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二、教育的含义教育是一种活动,是动物的本能活动和影响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有目的、有意识地影响人的生产、娱乐和自学活动,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有意识的向善的精神影响活动。
广义的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而狭义的教育则是指学校教育,是使人不断向上、不断超越的积极的精神活动,在道德上可以接受的方式使人不断向上,发生在学校中并以教与学为外在表现形式。
教育的起源与基本形态:教育的起源可以从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和劳动起源说三个方面来考虑。
生物起源说认为教育是由生物本能推动的,是一种天生的本能;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是人类心理发展的结果;劳动起源说则认为教育是人们在劳动中逐渐形成的。
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学校教育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有计划、有组织的促进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教资 教育知识与能力 (中学)
《教育学知识与能力》中学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的涵义1、教育一词最早出现于《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52、教育的概念广义: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是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狭义:学校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目的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施加影响,促使人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三、教育的属性1.教育的本质属性: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人类特有)2.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历史性---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各不相同,每个时期的教育具有自己的特点。
相对独立性---1.教育具有继承性2.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影响3.教育与社会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四、教育的起源与发展(背)口诀:本能生利西,心中无梦,米夫爱劳动五、教育的发展历程(背考教师编也是考这些)(1)原始社会:无阶级性,教育活动在生产活动中进行,以生活经验为主,教育手段是言传身教,口耳相传。
(2)古代社会(2)奴隶社会,我国夏代先出现了学校教育夏商西周:“痒”“序”“校”(教育机构)内容: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国春秋:官学衰微私学兴起古印度内容:宗教教育婆罗门教佛教西方古埃及文士学校内容:文字、书写、执政僧吏为师古希腊斯巴达内容:军事、政治尚武雅典:智育、德育、美育文法修辞辩证法崇文教育(3)封建社会中国:战国——清末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兴起,以儒、墨为主的显学盛行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文化教育政策和察举制的选士制度。
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教育上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隋唐:科举制。
宋代:《四书五经》被作为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
明代:八股文为科举考试的固定格式。
清代:废科举兴学堂。
西方:中世纪宗教教育:七艺——教会学校;七技——骑士学校1.产生了学校,教育作为统治阶级的工具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4)古代教育特征 3.古代教育具有阶级性,封建教育具有等级性4.古代学校表现道统性、专制、刻板、象征性5.初步发展,没有形成复杂的结构体系古代教育的特征:阶级性道统性等级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口诀:(街道板砖相等)(5)近现代教育1.资本主义教育的特征2.社会主义教育的特征(6)20世纪以后教育的特点(背)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现代化口诀:全民多现身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学的概念(单选)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必背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必背知识点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1. 教育的概念: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2. 教育的功能:教育具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传承文化、推动社会进步等功能。
3. 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
4. 教育的基本原则:科学性原则、系统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实践性原则等。
5. 教育的发展阶段: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
二、中学教育的基本特征和任务1. 中学教育的地位:中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时期。
2. 中学教育的特征:综合性、实践性、选择性、创新性等。
3. 中学教育的任务: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塑造人格、促进身心健康等。
4. 中学教育的课程设置:基础课程、拓展课程、选修课程等。
5. 中学教育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实践法等。
三、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1. 生理发展:青春期生理变化、身体发育等。
2. 心理发展:认知发展、情感发展、个性发展等。
3. 社会性发展:人际关系、社会适应、价值观等。
4. 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阶段性和连续性、个体差异、不平衡性等。
5. 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因素:遗传、环境、教育等。
四、中学生学习心理和教学策略1. 学习动机:内部动机、外部动机、成就动机等。
2. 学习策略: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等。
3. 学习迁移:正迁移、负迁移、零迁移等。
4. 学习评价: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等。
5. 教学策略:启发式教学、情境教学、合作学习等。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必背知识点五、中学教育课程与教学设计1. 课程设置的原则:科学性、系统性、选择性、实践性等。
2. 课程类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等。
3. 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
4. 教学设计的方法:系统分析法、目标分析法、任务分析法等。
【笔记】第一章 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的概念(选择、辨析)教育的词源:①“教育”概念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②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进行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广义:凡是能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观念的活动都是教育。
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狭义: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例题】辨析题:凡是增加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观念的活动是学校教育。
【参考答案】(1)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2)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是指凡是能增加人们知识和技能的,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狭义的教育特指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3)综上所述,题干混淆了广义的教育和狭义的教育,是错误的。
二、教育的构成要素(选择)1.教育者①教育者是指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的人②教育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和实施者)2.受教育者①指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责任和接受教育的人②受教育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学习活动的主体)3.教育影响①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一切中介的总和②教育影响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手段三、教育的属性(选择、辨析)1.本质属性(质的规定性)(辨析)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它的特点有:(1)教育的直接目的是培养人;(2)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有意识的社会活动;(3)教育是一种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的实践活动。
【例题】辨析题:母猴带着小猴爬树也是教育。
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1.教育的概念:广义—凡是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和活动的活动,都称为教育。
包括社会、学校、家庭教育。
狭义—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2.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萌芽阶段:孔子——主张有教无类,重视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的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强调学习与思考的结合。
墨子—“兼爱、非攻”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注重实用技术的传习。
创立阶段:夸美纽斯(捷克)—“教育史上的哥白尼”,《大教学论》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
教学原则: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
教学制度:班级授课制。
教学思想: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
教学内容:百科全书式的课程、教学原则: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和自觉性。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
①将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的内涵。
②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形成了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和课堂中心的三中心论。
强调教学过程是知、情、意统一的过程。
杜威(美)—《民主主义与教育》实用教育学的代表。
新三中心论:儿童、活动和经验中心。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主张“在做中学”;学校即社会;五步教学法:创伤疑难情景—确定疑难所在-提出假设—推断假设—验证。
3.人的身心发展规律: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
5.现代学制:双轨制(欧洲)单轨制(美国)分支制(前苏联)我国现行学制是从单轨学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
《纲要》指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死也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根本要求)、改革创新(强大动力)、促进公平(基本教育国策)、提高质量(核心人物)。
6.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它规定卓人才的质量和规格,对教育工作具有全程性的指导作用。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 重点整理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 重点整理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的概念(一)教育的词源1、“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说明:我国最早将“教”和“育”连用的是孟子。
·孟子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夸美纽斯说:教育是培养和谐发展的人。
·斯宾塞:教育是为完美的成人生活做准备。
·杜威说: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
2、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学”与现代意义上的“学”的含义的差别:(1)传统文化中“学”的目的不是获取知识,而是明了事理;(2)学的方法是内省而非外铄(3)学的内容为历史与道德,不含科学技术(4)学的主体包括每一个人,不局限于儿童与成人。
(二)教育的定义(培养人的活动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广义: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可以称作教育。
狭义: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
1、教育的定义: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2、教育的定义的理解:(1)描述了教育的实践特性。
(2)把教育看作是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两个耦合的过程。
(3)强调教育的“活力性”,教育在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过程中起“促进”和“加速”的作用。
(4)强调教育行为发生需要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背景。
二、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1、学校教育: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2、学校教育的基本要素:(1)教育者(2)受教育者(3)教育影响3、教育者包括:(1)教师(2)教育计划、教材的设计者和编写者;(3)教育管理人员(4)参加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结论:教师是学校教育者的主体和代表,是直接的教育者4、受教育者:即教育对象,各级各类学生。
(1)学生的一般特征:实践活动必须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2)特殊性表现在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并不是一尘不变的,而是在随着外界影响不断变化的。
速记中教第1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本章内容主要以单选和简答以及辨析的形式考查考生教育的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
考生应了解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
理解义务教育的特点;了解发达国家学制改革发展的主要趋势;了解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熟悉我国当前的学制。
了解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法、调查法、历史法、实验法和行动研究法等,以及中国成立后颁布的教育方针,熟悉国家当前的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及实现教育目的的要求;了解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及其相互关系。
重点掌握教育的涵义及构成要素;了解教育的起源、基本形态及其历史发展脉络;理解教育的基本功能,理解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口、教育与社会生产力、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教育与精神文化等的相互关系;理解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人的个性形成,以及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遗传、环境、教育、人的主观能动性等及它们在人的发展中的各自作用;了解青春期生理的变化,包括中学生的身体外形、体内机能、脑的发育、性的发育和成熟。
第一节教育与教育学概述考点1 教育概述☆☆☆(一)教育的涵义广义的教育,泛指凡是能增长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
狭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特定的教育场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以使他们的身心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的过程。
(二)教育的属性1.教育的本质属性从本质属性来说,教育就是根据一定社会需要进行的培养人的活动,或者说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质的规定性。
2.教育的社会属性(1)教育具有永恒性——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
(2)教育具有历史性——不同社会、同一社会不同历史阶段教育具有自己的特点。
(3)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教育具有继承性;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中学教育基本原理
中学教育基本原理
中学教育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尊重个体差异: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特点和潜能。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需求,并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帮助每个学生实现自己的潜能。
2. 动手实践:中学生的学习应该注重实践性与动手能力的培养。
理论知识的学习需要结合实际问题来进行实践操作,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增强自己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合作学习:中学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互相交流、相互学习,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培养创新思维:中学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问题解决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激发他们对知识的兴趣和探索的动力。
5. 以人为本:中学教育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教师要关心学生的情感需求,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提供积极的情感支持和关怀。
综上所述,中学教育基本原理包括尊重个体差异、动手实践、合作学习、培养创新思维和以人为本。
这些原理可以帮助教师有效地指导学生,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教育基础知识
(完整版)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主观题考点(全)
(完整版)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主观题考点(全)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1.教育的功能(辨)按教育作用的对象,分为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按教育功能作用的的方向,分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按教育功能作用呈现的形式,分为显性功能和隐形功能2.教育的基本规律(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简答)规模速度、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学校的专业设置、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简答):领导权、受教育权、教育目的、教育内容的取舍、教育体制、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教育相对独立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教育促进民主化进程,但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辨析)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起着巨大的影响作用,但不起决定作用。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教育在这种矛盾运动中知识加速或延缓作用,而不起决定作用。
(4)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文化功能)(简答):传承(传递和保存、活化)、改造(选择和整理、提升)、传播交流和融合、更新和创造。
(5)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一般来说,教育为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为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所制约,为一定的文化所影响,但教育又常显示出其自身所特有的形式和发展轨迹。
这是因为,作为教育活动主题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人,而人的显著特点是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等,这些特点决定了人的独立性,从而也决定了教育的独特性。
我们不能把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理解为绝对独立性,教育也受社会发展的制约。
教育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所决定的,受民族文化的发展状况与需求的制约,也就是说教育的社会制约性仍是其根本特性。
如果把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理解为绝对独立性,就会使教育走向“超经济”“超政治”“超文化”的错误道路,丧失教育发展的社会基础和动力。
(6)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简单、辨析):遗传、环境、学校教育和个体主观能动性。
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是指教育学科的基础内容和原理性的学术理论。
学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教育学科的本质,从而更好地实施和推进教育工作。
本文将从教育基础知识、教育基本原理以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教育基础知识是指教育学科中一些基本的概念和理论。
例如,教育的定义、教育的目标、教育的对象、教育的内容、教育的方法等。
教育的定义是指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手段,以培养人的发展潜力、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需要为宗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教育的目标是指通过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使其具备适应社会需求和个人自我发展的能力。
其次,教育基本原理是指教育学科的一些基本规律和原则。
这些原理可以指导教育者的行为和决策,帮助他们更好地实施教育工作。
例如,教育个别化原则是指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满足每个学生的发展需求。
教育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育活动应该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步骤进行,逐步推进学生的发展。
教育启发性原则是指教育活动应该通过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综上所述,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是教育学科的重要内容,具有指导教育实践的重要作用。
学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教育学科的本质,提高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教育者通过运用这些知识和原理,可以更好地组织和管理教育活动,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此,我们应该不断学习和探索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专业素养,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的涵义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产生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培养人的活动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可以称作教育。
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则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学校教育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教育机构承担。
二、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教育者是指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包括学校教师,教育计划、教科书的设计者和编写者,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参与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
其中,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是最直接的教育者。
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既包括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学习的儿童、少年和青年,也包括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中的学生。
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
教育影响教育影响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手段,是置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并把他们联系起来的纽带、主要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措施等。
教育影响是教育活动的中介。
三要素的关系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这三个基本要素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
教育者是教育影响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纽带,受教育者是教育者选择和施加教育影响的对象、教育影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作用的桥梁。
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
三、教育的起源与发展教育的起源1、生物起源说生物起源说是第一个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其代表人物有19世纪法国的利托尔诺、美国的桑代克,英国的沛西?能。
生物起源说认为人类教育起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认为动物界就有教育活动。
其基本错误是混淆了动物的本能活动与人类社会教育活动的界限。
2、心理起源说美国心理学家孟禄是心理起源论的代表人物,著有《教育史教科书》一书。
孟禄从心理学观点出发,根据原始社会没有学校、没有教师、没有教材的原始史实,判定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3、劳动起源说劳动起源说的代表人物主要是前苏联米丁斯基、凯洛夫等教育史学家和教育学家。
劳动起源论者在批判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基础上,运用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阐述人和人类社会起源的观点。
从恩格斯的“劳动在一定意义上创造了人类本身”这一基本命题出发、推断出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我国学者杨贤江在《新教育大纲》中,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述教育起源的理论,正确解释了教育起源问题,他说:“自有人生,便有教育。
”认为原始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使社会成员适应群体社会生活和群体生产活动的需要,也是人类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是在生活实践过程中进行的。
教育的发展历程1、原始社会的教育原始社会的教育有如下特点:这种原始的教育活动,已经是人类有意识的社会活动,具有一定的目的性,但还谈不上有严密的计划性。
原始社会的教育没有阶级性,教育目的是为生产斗争和社会生活服务。
教育内容与原始社会生活需要相应,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容,但教育内容贫乏。
教育手段主要是身教、言传,二者相辅而行,口耳相传,并结合实际动作的示范和模仿,没有文字和书本。
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
集体的社会性的教育活动是为了培养合格的氏族成员,人人都具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
原始教育是一种名副其实的“生活教育”,没有从生产劳动和“原始礼仪”中分离出来,教育活动在生产生活中进行。
教育活动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为一体,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下,过什么样的社会生活,就受什么样的教育。
教育直接为生产和生活服务。
男女教育有区别,根源在于分工。
由于生理、体质差异导致分工不同,进而导致从事的社会劳动不同、所受教育不同。
男性劳动侧重于狩猎、农耕、放牧,女性劳动侧重于采集、种植、家务、纺织。
教育水平低,教育没有专门人员、专门机构场所、专门的组织形式。
教育活动是分散进行,随时随地进行的。
负责教育的是有生产生活经验的长者,对年轻人进行经验知识的传授,但他们还不是从事教育的专职人员。
教育与原始宗教和仪式有着紧密的联系。
原始宗教和仪式本身承担着一定的教育功能,对于传递原始社会的生产和生活经验,约束和塑造人们的社会行为起到重要作用。
2、古代封建社会的教育古代中国五帝之大学:“成均”,最早出自董仲舒《春秋繁露》。
部落显贵重视音乐修养,他们的子弟均受乐教。
乐师日常演奏歌唱之地,亦为实施乐教之地,该场所称为成均。
成均不是劳动场所,所进行的教育也不是以生产劳动为内容的教育,它是在生产过程之外进行的独立性的活动、教育和学者都已脱离生产劳动,成为专门从事教或专门从事学的人,这已具有条件可被认为是古代学校的萌芽。
根据历史记载,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孟子》里说,夏、商、周“设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
夏日校,殷日序,周日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
”“庠”:传说中虞舜时代的学校,兼做养老、藏米之所。
养老是氏族社会的传统,将富有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常识的老人集中起来,由集体敬养,这些老人自然担负起教育下一代的责任,所以养老的场所逐渐成为传授生产、生活经验和知识的学校。
庠这种机构,兼有养老与教育两方面重要活动。
“序”:起初是教射的场所,后发展成为奴隶主贵族一切公共活动,如议政、祭祀、养老的场所,也是奴隶主贵族教育子弟的场所。
“校”:原义为木囚,即以木材为围栏。
作为养马驯马的地方,后来利用这宽广的场所来进行军事训练、而成为习武的场所。
西周以后,学校教育制度已经发展到比较完备的形式,形成了“学在官府”、“政教一体”、“官师合一”的官学体系格局。
并有了“国学”与“乡学”之分,即分别为设在王城和诸侯国都的学校与设在地方的学校、设在阊里的塾校。
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
春秋战国时期,战争动乱打破旧的文化垄断,官学衰微。
但官学的衰落不等于教育发展的中断,私学兴起为教育的发展开辟了新途径。
诸子百家争鸣,促进了教育理论的发展和教育经验的丰富。
私学的产生促成了一大批教育思想家的产生,形成了古代教育思想的第一次高潮。
诸子百家中影响最大,并与教育关系最密切的是儒、墨、道、法。
儒、墨两家的私学成为当时的显学。
孔子私学的规模最大,存在了四多年,弟子三千。
春秋战国时期私学的发展是我国教育史、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盛况。
儒家:以孔子、孟子、荀子和《礼记》为代表墨家:以墨翟及其后学为代表道家:以老子、庄子为代表法家:以商鞅、韩非为代表秦朝实行文化教育专制、教育政策遵循着一个中心原则: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君主集权的封建统治制度,法家思想在教育中占据统治地位。
秦在文化教育上采取了以下措施:严禁私学,颁“挟书令”,“焚书坑儒”,推行“吏师制度”。
秦禁私学后,百家争鸣的风气从此结束。
汉代教育对以后两千年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起了规范化和定型化的作用。
国家的统一、经济的繁荣、新的教学手段帛和纸作为书写工具的出现。
是汉代学校教育发展的三个基本的社会物质条件。
在这三个基本条件的基础上,在汉武帝开始实行的“独尊儒术”的政策指导下,汉代的官学和私学都得到空前的发展,学制系统已初具规模,为以后历代封建王朝的学校教育制度奠定了初步基础。
汉朝教育不仅确立了儒学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的独尊地位,同时也在教育制度、设施、内容、形式等各个方面都为后来整个封建时代的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央太学和地方官学的设立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官办学校制度提供了基本框架:私学中的书馆和经馆不仅是对春秋战国时期私人讲学传统的继承,实际上也是后来私塾、书院的历史渊源。
魏晋时期是封建门阀制度高度发展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在地主阶级内部“严士庶之别”,对学校教育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
士族享有受教育的特权和优先选官的特权,挫伤了人们求学的积极性。
魏晋时期的儒学受各种思潮的冲击日渐衰微,两汉时的独尊地位早已成为旧梦。
相反,东汉时传人中国的佛教、新崛起的汇合儒道佛的玄学、史学、书学、文学等,都进入了大发展时期。
这个时期的经学,汇释众家经说,注重义理之学。
吸收佛、玄思想,力求简洁明了,标举大义,一反汉朝繁琐支离以及阴阳五行化的经学、形成“魏晋经学”,对学校教育影响颇大。
隋唐以后盛行的科举制度使得政治、思想、教育的联系更加制度化,它对于改变魏晋南北朝时期“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严格等级制度起了积极的作用,为广大的中小地主阶级子弟进宫为吏开辟了道路,但也加强了对知识分子的思想和人格的限制。
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
特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的内容不再是科举的内容,知识分子的毕生精力用在了经书的背诵上。
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考科举的固定格式,不仅社会思想受到钳制,而且在形式上创造性也被扼制。
一直到光绪三一年,科举制度再也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清政府才下令废科举开学堂。
古代印度古代印度宗教权威至高无上,教育控制在婆罗门教和佛教手中。
婆罗门教有严格的等级规定,把人分成四种等级,处于最高等级的是僧侣祭司,应该受到最优良的教育;其次是刹帝利,为军事贵族,这两个种姓是天然的统治者;再次是吠舍种姓,仅能从事农工商业;最低等级的是首陀罗种姓,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识字读经被认为是违反了神的旨意,可能被处死。
婆罗门教的教条是指导思想,该教的经典《吠陀》是主要的教育内容,教中的僧侣是唯一的教师,教育的活动主要是背诵经典和钻研经义。
佛教与婆罗门教虽然是两大教派,但都敬奉梵天,主张禁欲修行。
但佛教比较关心大众,表现在教育上主要是广设庙宇,使教育面向更多的群众,形成了寺院学府的特色,并一直延续到英国殖民地时期。
古代埃及大约在四千年前,古埃及发展成为强大的中王国,文化繁荣,教育也达到了鼎盛时期。
根据文献记载、埃及在古王国末期已有宫廷学校,它是法老教育皇子皇孙和贵族子弟的场所。
中王国以后,宫廷学校已不能满足培养官吏的需要,开设了职官学校。
这些学校以吏为师、以法为教,招收贵族和官员子弟、兼负文化训练和业务训练的任务。
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
文士精通文字,能写善书,执掌治事权限,较受尊重,“学为文士”成为一般奴隶主阶级追求的目标。
为了满足这种需要,许多文士便设立私学,招收生徒,同时也有传授天文、数学、医学等实用知识的文士学校。
于是“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成为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