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中历史文化古村落保护的问题与对策
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策略
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策略历史文化名村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独特的地域文化和传统的生活方式,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然而,在现代化进程的浪潮中,许多历史文化名村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城市化的扩张、人口的流失、传统建筑的破败等。
因此,探讨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完善的法律法规是保护历史文化名村的重要保障。
政府应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明确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范围、保护标准、保护责任和处罚措施等。
同时,要加强执法力度,对破坏历史文化名村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确保法律法规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例如,对于私自拆除传统建筑、破坏文物古迹、违规建设等行为,要给予重罚,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此外,还应建立健全监督机制,鼓励公众参与监督,形成全社会共同保护历史文化名村的良好氛围。
二、科学规划与合理布局科学合理的规划是历史文化名村保护的前提。
在规划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名村的历史文化价值、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制定具有前瞻性和可持续性的规划方案。
首先,要对历史文化名村进行全面的调查和评估,包括历史沿革、建筑风格、文化遗产、人口状况等方面,为规划提供准确的依据。
其次,要明确保护的重点区域和对象,划定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和环境协调区,对不同区域实行不同的保护措施。
在核心保护区内,要严格保护传统建筑和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在建设控制地带内,要控制新建建筑的高度、体量、风格等,使其与传统风貌相协调;在环境协调区内,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景观的营造。
同时,要合理规划名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
例如,加强道路、供水、供电、排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建设文化活动中心、医疗卫生机构、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满足居民的精神文化和生活需求。
三、加强传统建筑保护传统建筑是历史文化名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文化的物质载体。
加强传统建筑的保护是历史文化名村保护的核心任务之一。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保护和整治导则
我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保护和整治导则我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保护和整治导则作为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现代化的发展,传统村落的保护和整治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出发,探讨我国传统村落保护和整治的现状、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我国传统村落的现状1.1 我国传统村落的特点我国传统村落是我国古代村落建筑风貌的代表,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而且在我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中占有重要地位。
这些村落通过建筑、规划、生产、生活等多个方面的具体表现,展现了我国古代乡村社会的组织形式、聚落风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特色。
1.2 我国传统村落保护的现状尽管我国传统村落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不言而喻,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经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压力,许多传统村落却面临着亟待保护的困境。
其中,一些传统村落因为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遭遇了严重的破坏和消失,这不仅损害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完整性,也影响了传统村落的传承和发展。
1.3 我国传统村落整治的现状为了解决我国传统村落保护的问题,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和政策,对于传统村落的整治工作进行了积极的推进。
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整治导则以及实践中的一些困难,传统村落整治工作仍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二、我国传统村落保护和整治的问题2.1 缺乏规范的整治导则我国传统村落整治工作中存在着整治导则不够规范、统一、科学的问题,这导致了整治工作的不规范性和盲目性。
缺乏有效的整治导则也使得传统村落整治工作没有得到有效的指导和支持。
2.2 缺乏有效的保护机制在传统村落保护工作中,缺乏有效的保护机制是一个重要问题。
这些机制不仅包括法律、政策等宏观层面的保护机制,也包括对传统村落的具体保护举措和措施。
缺乏有效的保护机制,会使得整治工作难以开展和实施。
2.3 缺乏专业人才和专业机构支持传统村落整治工作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和专业机构的支持,但是现实中,我国传统村落整治工作还存在着缺乏专业人才和专业机构支持的问题。
古村落保护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古村落保护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1.引言古村落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建筑价值。
然而,近年来古村落的保护利用面临着一些问题,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并进行合理的保护利用是亟需探讨的课题。
2.问题分析古村落保护利用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2.1城乡发展不平衡当前,我国城乡发展存在明显差异,城市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农村地区的发展相对滞后,导致了古村落保护利用的不平衡。
许多古村落仍然面临贫困、人口流失等问题,难以有效保护。
2.2资金短缺古村落保护利用需要大量资金,包括修缮古建筑、改善基础设施、提升旅游设施等方面的投入。
然而,目前很多古村落的财政资源有限,很难得到足够的资金支持。
2.3缺乏专业人才古村落保护利用需要有相关的专业人才进行规划、设计和管理,包括历史文化专家、建筑设计师、旅游管理人员等。
然而,目前缺乏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才,导致古村落的保护利用工作无法顺利进行。
2.4旅游开发过度为了实现古村落的保护利用,旅游开发已成为一种常见的手段。
然而,部分古村落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受到了人为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长远来看,这种不合理的开发方式将对古村落的保护造成威胁。
3.对策建议为了有效解决古村落保护利用存在的问题,以下是一些对策建议:3.1平衡城乡发展应该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支持力度,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减少人口流失。
只有通过平衡城乡发展,才能有效保护古村落。
3.2多渠道筹措资金政府应加大对古村落保护利用工作的资金支持,同时鼓励社会资本的参与。
可以通过发行文化旅游债券、吸引企业捐赠、引入合作伙伴等方式筹措资金,确保古村落保护利用的持续推进。
3.3加强人才培养建立健全古村落保护利用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加强高校相关专业的教育和培训,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身于古村落保护利用的事业。
同时,可以引入专业机构进行技术支持和人员培训,提升整体管理水平。
3.4合理规划和管理在进行旅游开发时,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并加强管理,确保古村落的原貌不受破坏。
古村落保护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古村落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拥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乡土文化。
然而,随着城乡发展不均衡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古村落的保护和利用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对古村落保护利用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评估,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能够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问题一:城乡发展不均衡带来的挑战古村落往往位于偏远的地区,其土地资源和经济基础相对薄弱。
而城市化的发展带来了资金和人才的向城市集中,古村落地区的人口外流和资源匮乏已成为制约古村落保护和利用的重要问题。
城市对于古村落的冲击也是显而易见的,一些古村落因为无法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而逐渐荒废,面临着被淘汰的命运。
问题二:文化传承面临的困境古村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正面临着挑战。
一些古村落的年轻人选择到城市打拼,而老人留守古村落的情况越来越多,导致古村落的传统文化面临断代的危险;另一些古村落的文化遗产可能因为缺乏有效的保护而面临丢失的危险。
问题三:保护利用模式亟待创新目前,古村落的保护利用主要包括政府主导的保护、民间自发的保护和商业化开发等模式。
然而,这些模式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问题。
政府主导的保护面临资金问题和管理困难;民间自发的保护难以形成规模化而持续的保护力量;商业化开发则可能带来文化和环境的破坏。
需要寻找一种新的保护利用模式,使得古村落的保护能够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保持发展的活力,同时又能够保持传统文化的纯粹性。
对策建议一:建立多元化的保护利用机制为了解决古村落保护利用面临的问题,需要建立多元化的保护利用机制,充分发挥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和居民等不同主体的作用。
政府要加大对古村落的扶持力度,鼓励社会组织和企业积极参与古村落的保护;同时也要鼓励居民参与古村落的保护,唤起他们对传统的文化和风俗的珍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保护保留模式。
对策建议二:推动古村落的文化传承为了推动古村落的文化传承,需要加强对古村落的文化挖掘和整理,鼓励研究人员对古村落进行深入挖掘,将其传统的文化和历史价值进行系统的整理、保护和传承。
传统村落保护工作面临的困难问题及建议
传统村落保护工作面临的困难问题及建议在当今社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传统村落保护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对传统村落保护工作面临的问题进行全面评估,并提出相关建议,希望能够有助于更好地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工作。
1. 困难问题的评估1.1 经济发展压力: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农村居民纷纷涌入城市,导致传统村落的人口外流,村庄面临老龄化和人口减少的问题。
由于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传统村落面临着发展和流动性的挑战。
1.2 城乡发展不均衡:在城市化进程中,许多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迅速,但大部分传统村落则鲜有发展机会。
这样的不均衡发展导致了资源的过度集中和传统村落的发展不足。
1.3 环境保护和改善问题:传统村落保护需要保护好村落的环境和文化遗产,但由于城市化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和破坏,传统村落所处的环境恶化,使得保护和改善村落环境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2. 建议2.1 加强政府政策支持:政府在传统村落保护方面需要出台更多针对性的政策,鼓励和支持传统村落的经济发展。
可以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增加村落的经济收入。
2.2 加大投入力度:政府需要增加对传统村落保护的投入力度,包括资金、技术、人才等各方面的支持。
只有通过高强度的投入,才能有效地保护传统村落。
2.3 加强社会参与:传统村落保护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
政府可以引导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传统村落保护,进行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传统村落保护的认识和支持度。
2.4 加强保护意识:传统村落居民需要增强自身的村落保护意识,保护好自己的生活环境和文化传统,积极参与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
3.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传统村落保护是一项长期而又繁重的任务,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我们不能因为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而忽视传统村落的保护,保护传统村落关系到我们的文化传承和乡村环境,是我们的责任所在。
总结回顾本文从经济发展压力、城乡发展不均衡、环境保护和改善等方面对传统村落保护工作面临的困难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评估,提出了加强政府政策支持、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会参与和加强保护意识等相关建议,同时共享了自己对传统村落保护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基层反映:传统村落文化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基层反映:传统村落文化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今天,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基层反映:传统村落文化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范文,供大家在撰写基层反映、社情民意或问题转报时参考使用!正文如下:传统村落文化资源是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和博物馆,长期以来,随着农业现代化、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开发和城乡统筹发展等多重挑战,传统村落文化资源保护亟需加强和完善。
一、存在的问题一是传统村落文化资源处于老龄化、空巢化自然性颓废状态。
传统村落大多年代久远,散落在相对偏僻、贫困落后的地区,破败严重。
除了极少数传统村落被列为历史文化名村得到较好保护外,大多数传统村落文化资源得不到有效保护。
二是农村规划无序性和土地政策不完善导致拆旧建新“自主性破坏”。
一些地区以城乡统筹发展、调整土地资源为名,进行大规模的行政村撤并、迁并活动,或整村推倒重建,或整村搬迁合并,使不少传统村落文化资源被破坏或消失。
三是地方政府“重开发轻保护”和商业化过度开发导致“旅游性破坏”。
由于体制弊端,部分地区对传统村落保护意识淡漠,地方建设片面追求传统村落乡土建筑的经济价值,一些具有重要价值的乡土文化资源因保护管理不善遭到损毁。
四是法规不健全、政策制度弊端、产权不清,给传统村落文化资源保护带来困难。
?传统村落文化资源保护的法规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各地的地方性保护法规都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和地域性。
村镇的建设规划、自然遗产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管理,物质文化遗产由国家文物部门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由文化部门管理。
传统村落具有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及自然遗产三重属性,应该三部门都该管,实际上没有一个明确的部门专门负责。
五是认识不足、保护乏力,造成村落文化资源自然性毁损。
部分地区对传统村落文化资源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认识不足,许多传统村落的格局风貌、生态环境不断遭受破坏,一些民间民俗文化濒临消亡,不少传统技能和民间艺术后继乏人,面临失传危险。
?二、对策建议一是制订《传统村落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规划》。
古村落的保护情况,存在问题及建议
古村落的保护情况,存在问题及建议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古村落保护:现状、问题与对策古村落,是历史的见证者,文化的载体,也是人类文明的独特印记。
新农村建设中对古建筑的保护
新农村建设中对古建筑的保护导读:我国广阔的农村天地里,一些古老建筑不光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中华文化的物质见证,也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精品,当前我国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开展大规模的新农村建设,给古老的中国农村带来了历史巨变,同时这些具有悠久历史见证的古建筑其生存环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
如何在新农村建设中保护好这些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提升新农村建设质量,丰富新农村建设内涵,我们不得不深思熟虑探索适合新农村建设和保护古老建筑共同和谐发展并存的可持续道路。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古建筑保护;依法治理;可持续发展为了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在全国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号召,学校组建了扶贫工作队,我被派到湖北省麻城市龟山镇土门坳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到了这个大别山里的偏远农村,走访附近几个自然村落,感受着这里的乡土人情,看到了一些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一些认识的误区,特别是对古建筑保护方面意识淡泊,把新农村建设理解成新村庄建设,置一些在村里原来的古建筑文化遗产的真实性不顾,过分追求“新”,盲目的拆,迁,建,极少考虑古建筑的保护和传承,破坏了原有的人文和自然环境,致使现在的新农村,出现了“千村一样”的现象。
一、新农村建设中对古建筑保护的认识不够,措施不力,缺乏资金,出现了很多问题1)文化遗产保护的法规、制度、技术不够健全。
我国现存国情是农村古村落的范围广,情况差异,保护对象复杂,在新农村建设全面开展的形势下,现有的文物法律、法规只能适用于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对于我国幅员辽阔的农村面积许多未列入保护范围的古建筑根本没有具体的规范标准。
2)农村古建筑存在着产权不清和用地政策等问题。
现在的农村里,有些建筑数代传承,到了现在由于经济的发展很多房屋无人住更无人管理,有些房屋分属几户人家,保与拆,修和不修,难以形成统一意见,还有些房屋面临无人传承,人去屋空最后自然破损坍塌。
目前了解到的用地政策也限制了农民只能拆旧建新,因而在古老的村落里出现了新旧参差不齐的房屋,严重破坏了历史格局和当地文化风貌。
新农村建设中的古村落保护措施
摘要 :新农村 建设是 我 国农村 发展 的趋 对 外宣 传 得 多 ,对 建 设 、旅 游 等 部 门宣 传 得 少 ;对 专 业人 士 宣 传 得 多 ,对 群众 宣 传 理与古 建筑的关 系 ,本 文在此基础 上论 述 了 得 少 。 如 此 一 来 , 宣 传 并 没 有 达 到 预 期 的 效 在新农村建设 中,保 护古村 落的一些措施 。 果 深 入开展 新农村建 设中文化 遗产保 护的 关键词 :新农村 ;古村落;保 护 宣 传 教 育 工 作 , 增 强 各 级 政 府 保 护 文 化 遗 产 随着新 农村建 设的不 断推进 ,我 国农 村 的意识 ,引导和 鼓励广大 民众参 与文化 遗产 生存环境 正在发生 明显变 化 ,但在 变迁 的步 的保护 。要充分 运用各种 舆论手 段和宣 传形 伐 中 ,如 何 保 护 抢 救 已经 极 其 有 限 的 古 村 落 式 ,广泛 宣传 《 文物保护 法 》等 有关法 律法
代 化 建 设 突 飞 猛 进 , 人 们 重 建 设 轻 保 护 ,拆 掉 了 很 多 可 以 不 拆 或 本 不 该 拆 的 古 建 筑 ,各
地政府 及其相 关部 门对 本 区域 内除文 物保护 单 位 之 外 的 建 筑 遗 产 的 底 数 是 不 清 的 , 或 知 之 不 全 , 甚 至 一 无 所 知 。 即便 进 行 过 文 物 普 查 , 也 对 农 村 文 化 遗 产 缺 乏 深 入 系 统 的 普 查 ,对 文 化 遗 产 保 护 对 象 缺 乏 全 面 系 统 的 了 解和 掌握 。因此,有 必要对农 村文化 遗产进 行 一 次 全 面 的 普 查 , 并 公 布 保 护 名 单 , 这 样 才能进 行很好 的保护 。古村镇 分布地 区广 , 民族 与 地 域 条 件 各 具 特 色 ,须 分 别 对 待 ,依 据 不 同 的 情 况 、 价 值 的 大 小 、 完 整 的 程 度 采 取 不 同 的 措 施 。 通 过 文 化 遗 产 普 查 , 在 全 面 了解情 况的基 础上 ,才 能按照 国务 院提 出的 “ 护 为 主 、 抢 救 第 一 、 合 理 利 用 、 加 强 管 保 理 ” 的 方 针 , 加 强 对 重 要 濒 危 文 物 的 保 护 和 管 理 , 以 促进 新 农村 建 设 的 协 调 发 展 。 2 、加强法规建设 加 强 法 规 建 设 ,尽 快 起 草 制 订 专 门 的 保 护 法 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有 的 文 物 保 护 法 律 法 规 不 完 全 适合 乡土建筑 保护 ,为便于各 项保护 工作 的 开 展 , 有 必 要 考 虑 制 定 适 用 于 乡 土 建 筑 保 护 的专 门 法 规 或 政 策 , 并 鼓 励 村 民 自行 订 立 文 化 遗 产 保 护 的 乡 规 民约 , 重 点 追 究 因 决 策 失
传统村落保护工作面临的困难问题及建议
《传统村落保护工作面临的困难问题及建议》传统村落,作为人类文明的瑰宝,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文化的传承和民族的情感。
然而,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却面临着诸多困难与问题。
这些困难不仅阻碍了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也对我们的文化遗产保护构成了严峻挑战。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传统村落保护工作所面临的困难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传统村落保护工作面临的困难问题(一)经济发展与保护的矛盾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传统村落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
村民们渴望改善生活条件,追求更高的经济收入,往往倾向于拆除传统建筑,进行现代化的建设和开发,以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
另传统村落的保护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包括建筑修缮、基础设施建设、文化传承等方面,而这些资金来源往往有限,难以满足保护的需求。
这种经济发展与保护的矛盾,使得传统村落的保护工作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二)规划与管理的缺失在传统村落的保护过程中,规划与管理的缺失也是一个突出问题。
许多传统村落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建筑布局混乱,无序开发现象严重。
管理体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导致乱搭乱建、破坏文物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
一些地方政府对传统村落的保护重视程度不够,缺乏长远的规划和战略眼光,往往只注重短期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传统村落的长远发展和文化价值。
(三)传统建筑的损毁与老化传统村落的建筑大多具有悠久的历史,历经岁月的洗礼,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损毁与老化的问题。
由于缺乏有效的修缮和维护,许多传统建筑面临着坍塌、倒塌的危险,建筑的风貌和特色也逐渐丧失。
一些传统建筑材料的稀缺性和难以获取性,也增加了修缮的难度和成本。
现代化生活方式的冲击,使得传统建筑的功能无法满足现代人们的需求,进一步加剧了传统建筑的损毁。
(四)人口流失与文化传承困境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传统村落面临着严重的人口流失问题。
大量年轻人离开村落,前往城市谋求发展,导致村落中老年人和儿童居多,村落的活力和生机逐渐减弱。
古村保护 问题及建议
古村保护问题及建议干这行这么久,今天分享点古村保护的经验。
古村保护啊,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
我觉得首先遇到的一个大问题就是资金。
你想啊,古村里面那些古建筑,时间久了,破破烂烂的,修复起来那可得花不少钱呢。
我之前就参与过一个古村的保护项目,一看到那些墙壁都快塌了的老房子,就知道要下大成本了。
可钱从哪儿来呀?靠村民自己肯定不行。
有时候政府会拨款,但有时候拨款也有限啊。
我感觉就可以想点别的办法,比如说可以找一些企业来捐助或者搞合资开发。
但这里就又有问题了,开发和保护这个平衡很难掌握。
有的企业一过来,就想着把古村搞得商业化,到处乱建商业街什么的,把古村原本的韵味都破坏了。
就像有个古村引进了一家企业后,古巷子里突然多了好多卖旅游纪念品的现代小亭子,那看起来真是不伦不类。
哦对了还有古村里面村民的意识也很重要。
很多时候我们做保护规划,村民不理解啊。
为啥呢?因为我们的一些措施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生活。
比如不让在古建筑旁边乱搭乱建,可村民觉得这样方便放农具啥的。
我们得想办法提高村民的保护意识。
我想啊,能不能定期组织些讲解活动呢?讲讲古村的历史价值,这古村可是先辈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啊,就像家里传下来的传家宝,要好好爱护。
人员的专业素质也是个问题。
古村保护,需要历史建筑修复、传统文化保护等多方面的专业人才。
可这样的人才不好找啊,而且很多地方找来的人也不太专业。
我之前就见过一个古村修复,找来的工人就是普通的建筑工人,按照现代建筑的方法去修古建筑,差点就把一堵有雕花的老墙给毁掉了。
我觉得要加大这方面人才的培养,学校也可以多开些相关的专业课程。
可是这又需要时间和投入,暂时也不是那么容易实现。
那在当前怎么办呢?可以找一些有经验的老手带一带新人,虽然土了点,但至少能应急。
另外还有个很头疼的,就是保护规划和实际执行的差距。
好多地方规划得倒是挺好,古村保护区划分得明明白白,可真正施工执行的时候,偷工减料或者乱改方案的现象不少。
我感觉这一方面要加强监管,就像盖大楼有监理看着一样,古村保护也得有人盯着点。
传统村落保护工作面临的困难问题及建议
传统村落保护工作面临的困难问题及建议传统村落保护工作面临的困难问题及建议一、引言传统村落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其独特的建筑风格、文化传承以及社会生活方式,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现代化的推进,许多传统村落正面临着被破坏和边缘化的困境。
为了保护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我们需要认识到传统村落保护工作所面临的困难,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困难问题分析1. 地方政府对传统村落保护的不重视地方政府往往将经济发展放在首位,忽视了传统村落的保护。
他们过于关注当地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了传统村落作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性。
另外,地方政府缺乏保护政策和法律的制定与执行,使得保护工作显得力不从心。
2. 传统村落保护意识不强许多当地居民对传统村落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识,缺乏对传统村落保护的意识。
他们普遍追求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忽视了传统村落的独特之处。
需要加强对居民的教育和宣传,提高他们的保护意识。
3. 城市化进程对传统村落的冲击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许多传统村落正面临着来自城市的冲击。
城市化给传统村落带来了土地利用问题、人口外流等一系列挑战,导致传统村落的破坏和衰落。
需要制定相关政策,明确传统村落的保护区域,限制发展规模,保护传统村落的完整性和原汁原味。
4. 传统村落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传统村落保护往往受到经济发展的制约,因为保护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
然而,传统村落的经济收益相对较低,无法满足保护工作的需要。
需要制定有效的保护和经济发展相结合的策略,通过发展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等方式,实现传统村落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三、建议解决方案1. 制定完善的法律和政策地方政府应加强对传统村落保护的法律和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明确传统村落保护的目标和责任,并加大对传统村落的经费投入。
需要建立相关机构和专业团队,加强对传统村落的监督和管理。
2. 提高居民保护意识通过教育和宣传,提高居民对传统村落的认识和了解,增强他们对传统村落保护的意识和认同。
古村落景观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古村落景观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背景1.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当前大规模的新农村建设正在全国各地展开,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和基础,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和首要任务,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是新农村建设的具体体现,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保证.而这其中以村落景观整治是新农村建设中最容易见成效的环节[ ]。
1.2保护古村落是我们的历史责任古村落是一种特殊景观,他是历史遗留下来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内涵,它以古老的元素反应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经济社会发展的形成于演变过程,真实了解古村落是了解一个民族的窗口。
一古村落不仅是拥有物质文化遗产的场所,也是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区,即古村落是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体[ ]。
国家的古村落保护不仅仅是保护建筑,还有非常丰富的民族文化、传统节日、传统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古村落反应了我国的历史文化底蕴与内涵,保护古村落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文化根基,保护我们的历史。
2古村落的特征2.1景观丰富多样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各地古村落因为自然环境,人文气息,宗教信仰、生活习惯不同而表现的多样化。
2.2深厚的文化内涵中国古村落中孕育着浓厚的文化内涵,处处透露着一种文化气息。
古村落作为一种传统的居住空间,由于深受哲学的影响,讲究“天人合一”的思想,表现出独特的充满生机与自然地空间特点。
人们热爱自然,师法自然。
2.3历史悠久中国大多数古村落建于明代以前,年代久远并且保存完好,例如婺源古村落的建筑,是当今中国古建筑保存最多、最完好的地方之一。
全县至今仍完好地保存着明清时代的古祠堂113座、古府第28栋、古民宅36幢和古桥187座。
村庄一般都选择在前有流水、后靠青山的地方。
村前的小河、水口山、水口林和村后的后龙山上的林木,历来得到村民悉心的保护,谁要是砍了山上的一竹一木,就要受到公众的谴责和乡规民约的处罚。
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一、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现状传统村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艺术、建筑、风俗等方面的价值。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传统村落面临着严重的破坏和消失的威胁。
为了保护传统村落,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传统村落保护条例》等,同时也有不少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
目前,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政策法规逐步完善。
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和法规,为传统村落的保护提供了法律保障。
2.保护意识逐渐增强。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传统村落的重要性,积极参与保护工作。
3.保护措施逐步落实。
一些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传统村落的保护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修缮古建筑、保护传统手工艺等。
二、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存在问题虽然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存在以下问题:1.保护意识不够。
一些地方政府和居民对传统村落的保护意识还不够,存在破坏古建筑、随意拆除等现象。
2.保护措施不够全面。
一些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在传统村落保护方面采取的措施还不够全面,如对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不够重视。
3.保护效果不够明显。
一些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在传统村落保护方面的工作效果不够明显,存在保护措施不到位、保护成果难以持续等问题。
三、对策建议为了更好地保护传统村落,应采取以下对策:1.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对传统村落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居民和政府的保护意识。
2.完善政策法规。
进一步完善传统村落保护的政策法规,明确保护责任和权利。
3.加强保护措施。
加强传统村落保护措施的制定和落实,包括修缮古建筑、保护传统手工艺等。
4.加强监管和执法。
加强对传统村落保护的监管和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破坏古建筑、随意拆除等行为。
5.加强社会参与。
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形成多方合力,共同保护传统村落的文化遗产。
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遗产保护问题
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遗产保护问题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快速推进,如何在这个过程中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探讨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遗产保护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措施。
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文化遗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大量传统农具、民居建筑和乡村风貌悄然消失,这些都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保护意识的建立保护文化遗产首先要建立保护意识。
政府和媒体应加大宣传力度,让农民了解到文化遗产的价值和重要性。
同时,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教育,让他们从小就树立起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三、政策法规的制定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对农村文化遗产的保护予以明确规定。
同时,加强对农村文化遗产保护的监督和执法力度,确保政策的落实。
四、修复与保护针对已经受损的文化遗产,应当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
修复应尽量保留原有的历史风貌和建筑特点,避免过度改动。
同时,应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修复后的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
五、文化遗产开发利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并不矛盾,可以通过开展文化旅游等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农村文化遗产,并为农民创造一定的经济收入。
但开发利用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不能损害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和正宗性。
六、社会组织的参与除了政府的主导作用,社会组织也应积极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例如成立农村文化遗产保护协会、设立专门的遗产保护基金等,可以动员更多的人力和财力来参与到保护工作中。
七、教育与传承农村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保护,更重要的是对传统知识与技艺的传承。
农民应当传承自己的传统手艺,教育下一代继承发扬农村文化。
八、保护与农村发展的协调农户的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农业,而保护农村文化遗产需要一定的经济投入。
因此,保护与发展必须取得协调。
政府可以通过资金补贴、奖励政策等方式,鼓励农民积极参与文化保护工作,同时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九、国际合作与交流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全球性的问题,各国应加强合作,共同保护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新农村建设中历史文化古村落保护的问题与对策
村落 l 余个 , 0 其它古文化村落 1 O余个。 笔者结合宁都
县 对 古 村 落保 护 与开 发 的 实践 , 了几 点 粗浅 思 考 : 作
4 经费支撑短缺 , 、 古村 落有效保 护较难 。 古村落的
保 护 建筑 多 , 年年 有 残 损 , 年需 修 缮 , 年 否则 就 难 以做
灭古村落不闻不管 。
3 、过 度旅 游 开发 ,古 村 落 受毁 于商
业化 。 不可否认 , 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和 利用对保 护 占村 落有 一定 的促 进作用 ,
但 过 度 开 发 也会 出现 众 多 弊端 。 的餐 饮 设 施 、 馆 和 有 宾 村 落 的 保 护 就 非 常 蕈 视 , 目前 已列 为罩 点 保 护 古 村 落
造 新 房或 盲 目将 旧 房 翻新 , 是 不
因地制 宜推广适合 本地风 土人 情的新户型 , 而是用西洋 的建筑
充斥乡村。
2保 护意识淡薄 , 、 古村落保
护监 管 措 施 缺 位 。一 方 面农 民 群 众 是 保 护 历 史 古 村 落 的 主 要
力 量群体 。但 有关这方 面的宣 传教育力度不够 ,辐射面不广 , 加之农民受本身文化水平有限 , 改善生活条件 的迫切愿望影响 ,
文化遗产和文化传统 , 走出一条保护古村落 、 建设新农
村 的和 谐 发展 之 路 。
一
、
历 史 文化 古 村 落保 护 面 临 的 种种 问题
城市化进 程及新农村建 没步伐 的加快 ,一些古村落传 统的建筑 风貌 、淳朴 的人文环境等遭到了不同程度的 破坏。作 为物质 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体的 古村落一旦毁坏 至极 ,便意味着千百年来经过人们世 世代代传 承的厚重历史 的损害 , 文化积淀 的消失 。 社会
浅谈古村落保护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谈古村落保护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如何正确处理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之间的矛盾,把新农村建设与古村落保护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使古村落获得新生,是我们当前亟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标签:古村落保护解决对策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在各地的迅速开展,古村落保护和开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在这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古村落保护面临怎样的命运,对它们保护和发展应当探索一条怎样的路径,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古村落的现状导致古村落破败的原因有很多。
据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开展的普查显示,我国230万个村庄,目前依旧保存与自然相融合的村落、代表性民居、经典建筑、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古村落,已由2005年的5000个锐减到如今的2000至3000个。
当前古村落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沿海发达地区,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古村落保护现状令人担忧。
古村落存在的自我空间逐渐消失,而且非常迅速。
随着各地经济迅速发展,传统生产方式的改变,现代制造业愈来愈成为各地经济的支柱产业,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逐步蚕食了古村落。
2.无人居住加速古村落破败。
古村落在城镇化进程中,由于有政府资助,村民大多搬迁到交通便捷、生产生活环境相对优越的城镇居住,古村落房屋无人居住,加之没有投入资金维修,导致逐渐残破。
大量农村人口进城务工,古村落逐渐空巢化,只剩少数老人和儿童留守,有的已变成了无人村,其中大量文化信息、社会形态随之消失。
3.靠近城市、有开发价值的城中村面临全村被拆除,农民住进城市高层住宅,而祠堂、寺庙则被拆除,集中重建,不少古村落从此消失。
除了受国家文物法保护的古村落外,所有有价值的历史建筑遗迹基本消失。
就是远离城镇的古村落,也因财力和人力的不足,基本也难以保护。
4.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不强。
由于人们的价值取向不同,不少人把一些珍贵的老民居、古村落视为贫穷落后的象征,随意毁坏、拆除或买卖,甚至一些农村传统文化、传统技艺也被当作封建迷信、雕虫小技被遗弃。
浅谈新农村建设中的传统村落保护
浅谈新农村建设中的传统村落保护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传统村落保护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传统村落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沉淀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然而,由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的冲击,以及缺少有效保护措施的原因,许多传统村落在建设过程中被遗弃或遭到破坏,严重影响了文化传承与美丽乡村建设。
因此,加强传统村落保护,成为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必要措施之一。
一、传统村落的意义传统村落是指按照传统历史文化、地域特征、乡土风貌建造而成,历史悠久、文化厚重、自然生态优美等方面有着突出表现的村落。
传统村落承载了丰富的文化、传统习俗以及历史沉淀,并且呈现出地域特色和风俗,体现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具有较高的文化、历史、社会、艺术及科学价值。
同时,传统村落对乡村环境和人们心灵世界的影响也很大。
二、传统村落保护的必要性在新农村建设中,传统村落的保护因素较多,如现代化建设策略、规划与设施等的缺乏,也包括政策扶持力度的不足等原因。
如果缺乏保护措施,这些高价值的建筑将被逐渐取代,从而丧失其独特的文化价值。
同时,在传统村落被破坏或失去文化内涵时,将导致文化的去纯化和山寨化。
此外,传统村落的保护还体现了国家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和承诺。
三、传统村落保护的措施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采取保护措施,谨慎对待传统村落的发展和改造。
要想在保护的同时,实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措施的制定:1、保护采取多样化手段:如立法、规划、管理、监管、基础设施建设、参与和管理等。
2、协调发展。
坚持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保原则,从生态、文化、社会等多个角度进行融合,综合发展,实现村落的可持续发展。
3、维护村民权益。
在保护传统村落的同时,要保障村民的合法权益,加强与村民的沟通交流和参与,让他们认识到传统村落保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四、结语传统村落保护是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古村落保护利用的问题与对策
古村落保护利用的问题与对策正文:1. 古村落保护利用的背景及意义1.1 古村落的定义和特点1.2 古村落保护利用的意义2. 古村落保护面临的问题2.1 建筑和文化遗产的退化和破坏2.2 人口减少和老龄化的影响2.3 经济发展不平衡和资源浪费2.4 基础设施落后和交通不便3. 古村落保护利用的对策3.1 法律法规的制定和落实3.2 文化遗产保护的加强3.3 宣传推广和旅游开发3.4 公共设施和服务的改善3.5 社会组织的参与和合作4. 古村落保护利用的经验和案例4.1 国内成功的古村落保护利用案例4.2 国际经典的古村落保护利用案例附件:1. 古村落保护法律法规汇总2. 古村落保护利用实施方案范本法律名词及注释:1. 文化遗产保护法: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了保护、研究、传承和利用文化遗产,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维护国家文化主权和国家统一的法律。
2. 古村落:是指具有一定历史、文化、艺术、科学价值,以及建筑、规划、氛围等方面的优秀特点,且在历史进程中具有完整性、典型性、时代性等特点的村落。
正文:1. 古村落保护利用的意义和背景1.1 古村落的历史和价值2. 古村落保护面临的问题及原因2.1 古村落建筑与环境的退化2.2 经济发展对古村落的冲击2.3 人口外流与老龄化趋势2.4 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3. 古村落保护利用的对策和方法3.1 法规的制定和执行3.2 建筑和文化遗产保护3.3 旅游开发和经济振兴3.4 社区参与和合作机制3.5 教育和宣传的重要性4. 古村落保护利用的案例与经验4.1 国内成功的古村落保护利用案例 4.2 国际上经典的古村落保护利用案例附件:1. 古村落保护利用的法规法则归纳法律名词及注释:1. 文化遗产:指反映人类社会历史演变、具有历史、科学、艺术、历史人类学、民俗学、考古学等方面价值的物质或非物质的产物和遗存,以及与其相关的传统、仪式、实践等。
2. 古村落:指具有一定历史、文化、艺术等价值,并在建筑、规划、环境、社会等方面具有完整性与典型性的村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农村建设中历史文化古村落保护的问题与对策作者:钟培林来源:《老区建设》2008年第21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全国各地的迅速推进,使广大农村着实发生了巨大变化,这无疑为承载千年历史文化的古村落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但随着城市化进程及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一些古村落传统的建筑风貌、淳朴的人文环境等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作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体的古村落一旦毁坏至极,便意味着千百年来经过人们世世代代传承的厚重历史的损害,文化积淀的消失。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切实保护好千百年来形成的文化遗产和文化传统,走出一条保护古村落、建设新农村的和谐发展之路。
一、历史文化古村落保护面临的种种问题大家都知道古村落形成不易,但现实中古村落被破坏却轻而易举。
完整的古村落、古民居幸存者甚少,其现状令人堪忧,在保护古村落中存在诸多问题。
1、盲目拆旧建新,一些历史古建筑受到破坏。
新农村建设中,文化遗产保护问题不能回避。
一些地方把新农村建设片面理解为新村建设,结果许多古建筑在盖新房、建楼房的大拆大改大建中遭到破坏。
另外,随着农村经济的繁荣,作为古村落主体的农民富裕之后,认为乡村传统建筑是“土气”,人们追“新”求“异”,喜欢盖高楼,显富有,村民纷纷营造新房或盲目将旧房翻新,不是因地制宜推广适合本地风土人情的新户型,而是用西洋的建筑充斥乡村。
2、保护意识淡薄,古村落保护监管措施缺位。
一方面农民群众是保护历史古村落的主要力量群体。
但有关这方面的宣传教育力度不够,辐射面不广,加之农民受本身文化水平有限,改善生活条件的迫切愿望影响,从而对保护珍贵遗产资源的认识模糊,网络上屡屡报道许多古建筑的构件被卖被盗,古建筑遭破坏无人问津的现象。
也有的村民认为老房、旧房就是落后的象征,肆意拆除,出现“遇村拆建,逢庄粉墙,凡路水泥化”千村一面的局面,使历史古村落陷入了“有文脉没文化”的尴尬。
另一方面乡村两级是古村落的直接管理者,也是直接保护者,其思想认识还不到位。
有些地方受不良政绩观影响,盲目跟风,急功近利,对一些村民破坏和毁灭古村落不闻不管。
3、过度旅游开发,古村落受毁于商业化。
不可否认,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对保护古村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过度开发也会出现众多弊端。
有的餐饮设施、宾馆和道路交通规划建设破坏了古村落的整体性。
尤其令人担忧的是,当古村落成为“景区”后,古朴而富有传统的乡风民俗受到市场经济和现代文明的冲击,大量有价值的文化遗产在追求短期效益下被破坏。
4、经费支撑短缺,古村落有效保护较难。
古村落的保护建筑多,年年有残损,年年需修缮,否则就难以做到保持古村落的完整性。
但现实情况是各级财政文化遗产保护经费有限,且大多没有年初预算,造成许多古村落、古民居因缺乏保护经费而得不到有效保护和修缮,同时保护应急机制建立也难,一旦出现古建筑突发性破损,常常束手无策。
二、历史文化古村落保护与开发的对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村庄治理要突出乡村特色、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保护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和古民宅。
”今年5月份,江西省委书记苏荣在赣南调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时,要求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保护、开发、利用历史文化结合起来,积极开发古村落等历史文化遗产,促进农村文化旅游业的大发展。
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成为高层的共识。
以宁都县为例,众多的历史文化古村落分布在370余个自然村。
据统计,宁都县内革命旧址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旧址1处,省级重点保护旧址7处,县级重点保护文物单位6处,尤其是县内众多的宗祠文化村、客家文化村、红色文化村大多分布在乡村。
宁都县从新农村建设启动以来,对古村落的保护就非常重视,目前已列为重点保护古村落近60余个,其中百年宗祠文化的村落20余个,百年客家文化村落有15余个,老一辈革命家曾经战斗的红色村落10余个,其它古文化村落10余个。
笔者结合宁都县对古村落保护与开发的实践,作了几点粗浅思考:首先,要完善古村落保护的组织领导机制。
古村落保护既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也是“古色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加强对古村落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
一要提高全民的古村落保护意识。
除了从事古村落保护的专业部门、规划工作者等,要把普及乡土文化保护与延承的教育作为一项全民素质教育内容,常抓不懈。
广大农民群众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力量,也是农村古村落保护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
要指导农村制定古村落保护的乡规民约,建立古村落保护队伍和传承队伍,引导和鼓励农民群众参与古村落保护。
宁都县为宣传古村落保护的意义,在广大农民和第一线的基层干部中进行此项教育,让干部认识到古村落是中华民族得以繁衍发展的精神寄托和智慧结晶,是民族凝聚力和进取心的重要源泉,保护古村落,目的是要使整个地区的文化精神、文化气息得到传承、延续和创新。
二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摸清家底。
要对辖区内文化遗产资源进行全面普查,全面了解和掌握文化遗产分布情况、所处环境和保护现状,按照标准,甄别有价值的历史文化古村落和传统乡土建筑,予以公布并开展保护工作。
出台“古村落”名录,为加强保护夯实基础。
三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古村落保护管理办法。
从各地实际出发,制定古村落管理(包括安全管理)办法,提出保护要求,明确责任主体,建立保护机构。
四要理顺并完善体制。
要加强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力量。
宁都县组建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时,把建设规划局、发改委、文化局、旅游局等相关部门列为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重要成员,且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内设村镇建设组,村镇建设组内设立古村落保护与开发科室,抽调专业人员一起办公,指导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工作,形成严密的古村落保护组织机构。
其次,要落实古村落保护规划编制机制。
科学的规划必须建立在对现有资源科学评价的基础上,坚持“自然、人文、生态”为价值判断的基本原则,按照“尊重历史、尊重现实、修旧如旧、体现特色、提高品位”的要求,根据不同村落类型,分类建立评价模式,专门编制乡土文化保护规划。
宁都县在编制古村落规划时,不论是否列入历史文化名村,在编制新农村规划中都应有乡土文化保护专项,其内容可涉及历史沿革、民俗风情、传说故事、古建遗存、名人传记、村规民约、家族族谱、传统技艺、古树名木等诸多方面。
对未有效进行此项规划工作的村庄规划可认定规划不过关。
历史文化名村除要进行传统建筑风貌保护外,还应挖掘其精神文化内涵,进行深层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延承。
既要建现代文明的新农村,又要传承历史之文脉,让新农村与古文化相得益彰,相映生辉。
只有充分发挥规划的基础性作用,才能防止与避免历史古村落文化的消逝。
第三,要探索合理的古村落保护开发机制。
各地拥有的古村落,在较长时间里未被人们充分认识。
考虑到古村落大多地域偏远、交通不便,当地自然资源往往非常有限,唯有利用传统文化内涵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优势,努力寻求古村落保护与当地经济发展良性循环的路径,使得保护古村落和发展经济社会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在保护历史文化古村落中,将古村落保护与旅游开发相结合,与传统文化继承相并举,与生态保护相协调,与青少年核心价值观教育一致,努力探索古村落保护与开发新模式,不仅能有效地保护古村落,而且还提升了新农村的文化品位。
比如宁都县在保护与开发古村落中探索三种模式。
一是宁都县具有客家傩戏、竹蒿灯笼、采茶戏、宁都道情、剪纸等农耕文化的精萃,该县通过开发客家文化遗产,打造“客家风俗旅游村”、“宗祠文化旅游村”等精品旅游村。
二是利用客家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继承、培植和发展以“邻里互助、和睦相处、扶弱济贫、仁爱慈善、诚实守信”为主要内容的传统美德,赋予历史文化时代内涵。
三是宁都县又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三次“反围剿”的主战场,象毛泽东、曾山等老一辈革命家在此留下过光辉足迹,通过开发、利用红色资源,建设“爱国主义教育村”,把“红色文化”作为青少年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使青少年感知历史,感悟红色文化,接受深刻的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
第四、要形成古村落保护多元化筹资机制。
经费匮乏,是制约历史古村落抢救与保护的最关键问题,因而,破解经费难题是当务之急。
一是建议加大国家投入。
国家在新农村建设财政专项资金上,切出一块,明确为古村落保护专项资金,并形成保护经费逐年加大机制。
二是地方政府适当配套投入。
作为地方政府更应发挥财政性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合理利用、协调各部门用于新农村建设的资金,以充分调动古民居所有权者抢救与保护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各级政府要将文化遗产保护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保障区域内乡土建筑等重点文化遗产保护经费的投入。
宁都县在保护古村落的经费投入大,这几年来,每年投资都达到上百万元。
今年为保护好千年客家古村落田埠乡东龙村,县财政投入资金已达150万元。
三是鼓励社会资金的投入。
对于其他未列为保护对象的有价值的古建筑,可以通过相应的政策规定,鼓励、引导社会资金进入;要积极探索多元化的筹资模式,建立起政府、社会、集体、个人按比例共同出资承担的投入机制。
第五,要建立古村落保护长效管理机制。
建立“政府牵头、理事会主导、村民配合”的管理机制。
政府牵头,就是政府发挥牵头协调作用,帮助解决古村落的保护问题。
理事会主导,就是成立村民理事会,通过理事会来贯彻规划思路、加强保护措施的落实、规范经营秩序、统筹利益分配。
宁都县在规划古村落中充分发挥村民理事会的作用。
比如古村落编制规划时,由理事会出面,召集村民开会、问卷调查、公开规划设计图等方式,调动村民参与村庄规划的积极性,从而使古村落的规划更加科学。
村民配合,就是调动村民的积极性,让村民成为古村落的保护者、经营者和受益者。
同时,要形成监管部门联动机制,完善执法检查制度,认真开展古村落保护的执法检查,严厉打击损害古村落的人和事,建立保护责任制度,确保古村落保护工作有人管、有人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