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电容补偿容量计算法

合集下载

110420,变电站集中补偿电容器的设计容量

110420,变电站集中补偿电容器的设计容量

图1 系统接线示意图变电站无功补偿电容器容量计算合理进行无功补偿是保证电压质量和电网稳定运行的必要手段,对提高输送能力和降低电网损耗具有重要意义,2007年8月24日国家电网公司下发的《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系统无功补偿配置技术原则》要求220kV 变电站“补偿容量按照主变压器容量的10%-25%配置”,35kV~110kV 变电站“按主变压器容量的10%~30%配置”,具体计算方法没有明确指出。

现以我公司220kV 单城变电站扩建增设无功补偿电容器为例进行探讨。

1、变电站基本情况(以山东一变电为例)220kV 单城站在系统中的位置如图1,220kV 鱼台站接入济宁电网与山东省电网相联。

该站1999年建成投运,一期一台主变容量150MVA ,未装设无功补偿设备,作为“提高输送能力”的一项措施,2005年加装无功补偿电容器。

2、计算补偿容量的不同方法依据《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系统无功补偿配置技术原则》要求,由不同角度计算可得出不同的容量要求。

(1)按最高负荷时变压器高压侧功率因数不低于0.95计算。

220kV 单城站#1主变压器高压侧最高负荷Smax=P+jQ=108.5+j67.2P=主变损耗P2+负荷电缆损耗P3+最大负荷P4 Q=主变损耗Q2+负荷电缆损耗Q3+最大负荷Q4------主变损耗P2==P0(Fe )+Pk*(S 30/Sn )^2主变损耗Q2==Sn[Io%/100+Uk%(S 30/Sn )^2/100] 负荷电缆损耗P3==3*I 30^2*R l 负荷电缆损耗Q3==3*I 30^2*X l电力系统阻抗:Xs==Uc^2/Soc Soc=1.732*Ioc*UnUk%=(1.732*In*X T /Uc)*100=(Sn*X T )/Uc^2*100 X T = Uk%*Uc^2/(100*Sn) Pk==3*I n ^2*R T=(Sn/Uc)^2*R T R T == Pk(Uc/Sn)^2---------------Uc:短路点短路计算电压;Soc :系统出口断路器的断流容量; Ioc :开断电流; I30:计算电流功率因数85.02.675.1085.108cos φ2222=+=+=QPP补偿容量MVar57.3195)tgarccos0.-85tgarccos0.(5.10895)tgarccos0.-P(tg Q QC=⨯==∆=ϕ (1)(2)按补偿主变压器无功损耗计算MVarSISN36.01015024.010%Q22=⨯⨯=⨯=≈--额定负载漏磁功率MVar S U Q Nk k 505.201015067.1310%2221212=⨯⨯=⨯=-- MVarSUQNk k 1225.17107583.2210%2231313=⨯⨯=⨯=-- MVarSUQNk k 6025.5107547.710%2232323=⨯⨯=⨯=--MVarQQQQ k k k k 0125.1626025.51225.17505.2022313121=-+=-+=MVarS QQQSQNk k k Nk 985.821225.176025.5505.202)(21132312222=-+=-+=MVarS Q Q Q S Q Nk k k N k 0275.08505.226025.51225.172)(21122313233=-+=-+=5.19MVar1509.495.102985.8222222222=+⨯=⨯=∆Nk k SS QQ MVarS S Q Q Nk k 0001238.0755.19.40275.0222232333=+⨯=⨯=∆ MVarS Q Q Q Q P P Q S Q Q Q Q P P P P Q S S Q Q Nk k k Nk k k k k Nk k 488.10150)0001238.05.119.59.49()9.45.102(0125.16)()()()(222212332223212123322233221212111=+++++⨯=∆++∆+++⨯≈∆++∆++∆++∆+⨯=⨯=∆变压器无功损耗 MVarQ Q Q Q Q k k k T 04.160001238.019.5488.1036.03210=+++=∆+∆+∆+=∆(5)补偿容量QC=ΔQT=16.04 MVar(3)按各种运行方式下电压合格计算无功负荷变化引起母线电压的变化量与变电站在电网中所处的位置有关,计算较为复杂,最好使用某种软件进行计算分析。

10Kⅴ无功电容补偿标准

10Kⅴ无功电容补偿标准

10Kⅴ无功电容补偿标准有关10kV线路无功补偿系统设计的方法,包括补偿点及补偿容量的确定、补偿位置确定、无功补偿技术要求,以及10kV线路无功补偿实例等,一起来了解下。

10kV线路无功补偿系统设计一、补偿点及补偿容量的确定为求出在满足运行约束条件下的最优无功补偿容量及位置,本文以年支出费用最小为目标函数,以潮流方程约束为等式约束,以负荷电压、补偿容量等运行限量为不等式约束。

年支出费用包括补偿设备的年运行维护费、投资的回收、补偿电容的有功损耗和补偿后10kV网线损而支付的能损费用。

总的有功损耗由两部分组成:(1)因有功电流的流动产生,(2)由无功电流的流动产生。

通过在线路上安装补偿电,能够减小无功电流,从而减小无功电流的流动引起的有功损耗。

对网络中除电源节点外的所有节点实施此算法,按照每个节点补偿最佳容量后降低的有功线损,由大到小排列,即可得候选的补偿节点。

此系统利用遗传算法对得到候选的补偿节点来求解补偿节点及补偿容量,补偿点只能选在节点处。

而这些节点有可能不是最佳补偿点,为此系统提出基于非节点的补偿算法,即利用遗传算法并行寻优的特点,在每个补偿节点的上接和下接支路中,按电线杆的位置,增加相应节点(称为非节点),以节点与非节点的电气距离作为控制变量集,再利用遗传算法求出最佳补偿位置及补偿容量。

通过算例分析显示在不增加无功补偿设备费用的前提下,这种“非节点”补偿方式能进一步提高电压水平及降低线损。

二、补偿位置确定无功补偿装置安装地点的选择应符合无功就地平衡的原则,尽可能减少主干线上的无功电流为目标。

不同电组最佳装设位置的计算公式如下:Li=(2i/2n+1)L式中,L为线路长度,n为电组数,Li为第i组电的安装位置,i=1……n通过测算,根据实践中经验,一条线一台无功补偿柜一般安装在线路负荷三分之二处。

通过合理配置无功补偿容量,选择电最佳装设地点,能改善电压质量,还能降低线路损耗。

一般来讲,配电线路上电力电安装组数越多,降损效果越明显,但相应地增加了运行维护的工作量,同时也增加了补偿设备的投资成本上升。

高压无功就地补偿装置容量计算公式

高压无功就地补偿装置容量计算公式

系统电压U L /kV
10电容器额定线电压Uc/kV 11电抗率K
0.06电动机额定功率P N /Kw 280电动机负载率β1电动机效率η
0.928Kf----补偿系数,推荐为0.90.9补偿前电机功率因数COS φ10.79补偿后目标功率因数COS φ20.9电动机额定电流I n /A 22.05069775电动机空载电流I O /A
9.2612930570.9倍电动机空载电流I O1/A 8.335163751功率因数--计算容量Qo 1/kvar 88.03179048空载电流--计算容量Qo 2/kvar 144.3692711功率因数--安装容量Qc 1/kvar 100.1273585空载电流--安装容量Qc 2/kvar 164.2056089
成套装置实际选择安装容量Qc 120
成套装置实际输出无功容量Qo 105.5037806成套装置额定工作电流I N (A) 6.298366573电机原无功功率Q 1
234.16346补偿后实际功率因数cos φ'0.919861729补偿后实际功率因数cos φ'
0.919861729
参数值
计算值
实际值。

220kV变电站无功补偿容量的合理配置

220kV变电站无功补偿容量的合理配置

220kV变电站无功补偿容量的合理配置摘要:电力系统中,无功合理分布是保证电压质量和经济运行的重要条件。

220kV变电站作为城市电网的重要节点,合理的无功配置对于提高负荷功率因数、减少电力输送损耗、改善电能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变电站设计中,应根据地区特点对220kV变电站的无功补偿容量进行合理配置和选择。

本文主要分析探讨了220kV变电站无功补偿容量的合理配置情况,以供参阅。

关键词:220kV变电站;无功补偿;容量;配置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民对用电量的需求越来越大,对于无功需求也相应增长,所以我国的配电系统呈现超负荷现状。

基于此,相关工作人员如何针对配电网进行合理、高效的无功补偿是当下保证配电网进行安全运行的前提条件,这与国民能否获得高效、安全的用电有极大的关系。

1 220kV变电站常用无功补偿设备(1)同步调相机。

同步调相机相当于一台不带负荷的同步电动机,是使用最早的无功补偿装置,造价昂贵,操作复杂,因此在并联电容器补偿方式出现后,使用较少,但是在某些要求较高的场合,具有一定的优势:①能够提供平滑无极的无功输出,可以根据系统中无功负荷的变化灵活得对电压进行调整;②既可以做无功负荷,也可以做无功电源;③可以与强励装置配合,在系统高电压剧烈波动时进行调整。

(2)并联电容器。

电容器作为无功补偿装置,具有显著的优势。

首先,它造价低廉,运行和维护简单,损耗少,效率高,并且几乎没有噪音。

但是它只能作为无功电源使用,输出的无功是阶跃变化的,并且在系统电压急剧变化时失去调节作用。

(3)并联电抗器。

并联电抗器大多作为无功负荷使用,将电网电压限制在一定水平内,还可以与中性点小电抗配合,消除潜供电流。

目前,大多采用损耗小、造价高的高压电抗器。

(4)静止补偿器。

静止补偿器(SVC)是近年来由于电子技术的进步而兴起的一种电力电子补偿装置。

与以上三类补偿设备相比,可以对动态冲击无功负荷进行补偿。

SVC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快速进行调节。

10kv电容补偿

10kv电容补偿

10kv电容补偿附件⼀1、使⽤环境条件:海拔⾼度4400(5100)m 最⼤风速30m/s最⾼温度+35℃最低温度-20℃最⼤⽇温差80K最⼤相对湿度40%⽇照0.1W/cm风速0.5m/S地震烈度8污秽等级Ⅱ级3、使⽤环境3.1 环境温度:30℃3.2 最⼤⽇温差:80k3.3 最⾼⽇平均温度:25℃3.4 海拔⾼度:4200(5100)m3.5 环境相对湿度:40%3.6 运输、贮存最低湿度:80%3.7 安装⽅式:户内4、技术参数4.1 系统标准电压:10.5KV4.2 最⾼⼯作电压:12KV4.3 额定频率:50Hz4.4 电抗率:6%4.5 相数:34.6 功率因数:0.95以上5、装置设计结构⾼压动态⽆功功率补偿装置由可控硅阀控制系统、⾼压并联电容器组、⼲式铁芯电抗器、电压互感器、避雷器和附属设备组成,电容器组由可控硅阀控制系统来投切。

成套装置采⽤柜式结构,能够⾃动补偿系统⽆功功率,有显著的节能、稳压和增容效果。

⾼压SVG-10/1200kvar动态⽆功补偿装置两套。

单套设备由五⾯柜组成。

其中控制柜⼀台,阀组投切柜⼀台、电容柜三台,分成3组:容量为150、450、600kvar;投切由可控硅阀控制系统根据负载变化⾃动投切,保证补偿精度,改善系统电能质量。

6、⾼压⽆功功率补偿装置技术条件6.1 能够根据电⽹系统⽆功功率⼤⼩和电压控制要求⾃动投切与调节,不需要⼈⼯⼲预,快速动态补偿⽆功功率,提⾼系统功率因数,保证系统功率因数在0.95以上。

6.2 采⽤全数字化智能控制系统,由微机监测、智能调节。

6.3 能够快速响应,⾃动投切与调节,不需要⼈⼯⼲预。

6.4应该采⽤电容器专⽤⾼压喷逐式熔断器作为短路保护、确保设备安全运⾏。

6.5 采⽤串联电抗器,减⼩合闸涌流,保护电容器组可靠运⾏。

6.6 抑制系统谐波,保证设备正常运⾏。

6.7 结构要求设计合理,使⽤⽅便,可⼿动操作,也可与负荷同步投切,免维护运⾏。

浅谈接地电容电流及其补偿容量计算

浅谈接地电容电流及其补偿容量计算
2)造成接地点热破坏及接地网电压升高
单相接地电容电流过大,使接地点热效应增大,对电缆等设备造成热破坏,该电流流入接地网后由于接地电阻的原因,使整个接地电网电压升高,危害人身安全。
3)交流杂散电流危害
电容电流流入大地后,在大地中形成杂散电流,该电流可能产生火花,引燃可燃气体、煤尘爆炸等,可能造成雷管先期放炮,并且腐蚀水管,气管等金属设施。
浅谈接地电容电流及其补偿容量计算
梁金明,李国明
河北省沧州市沧炼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摘要:介绍了10KV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电容电流过大的危害及补偿原则,阐述了智能型自动补偿装置的组成及特点,给出了电容电流及补偿容量的计算方法。
关键词:电容电流 消弧线圈
1 前言
众所周知10kV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小电流接地系统)具有如下特点:当一相发生金属性接地故障时,接地相对地电位为零,其它两相对地电位比接地前升高√3倍,一般情况下,当发生单相金属性接地故障时,流过故障点的短路电流仅为全部线路接地电容电流之和其值并不大,发出接地信号,值班人员可在2小时内选择和排除接地故障,保证连续不间断供电。
kV侧采用的是三角形接线,10 kV系统是没有中性点的,解决的办法是将消弧线圈接在星形接线的10
kV站用接地变压器中性点上。这样,系统零序网络等效于由对地电容和消弧线圈构成的LC串联电路。
脱谐度决定了一是弧道中的残余电流;二是恢复电压上升到最大值的时间;三是恢复电压的上升速度,它是影响灭弧的主要因素。工程上用脱谐度V来描述调谐程度
(6)接地变压器容量选择
接地变除可带消弧圈外,兼作所用变。
(5-4)
式中:Q — 消弧线圈容量,kVA
S — 所变容量,kVA
Ф — 功率因素角

无功补偿节电效果简要计算分析

无功补偿节电效果简要计算分析

无功补偿节电效果简要计算分析与无功补偿节电效果有关的参数为:1,导线横载面积及线路长短;2,实际的补偿电容量;3,补偿电容器运行时间;4, 电容器安装地点;5,电压高低对补偿容量的影响;6,有功功率大小。

每条线路的无功补偿量的计算举例高压线路无功补偿的电量和节约电量的计算方法很多,实际线路需要计算的参数也很多,为便于计算,在此简要举例,仅供参考。

计算步骤:1,首先了解每条线路的功率因数cosj是多少;2, 要掌握每条线路的负荷是多少,(最低负荷、最大负荷、平均负荷);3, 补偿后需要达到的功率因数是多少。

例如:一条10KV线路长12公里,主要负荷大部分在10公里以后,导线70mm2(LGJ型),最低负荷800KW,平均负荷2000KW,目前功率因数cosj为0.75左右。

要补偿到0.95,需补偿电容器多少千乏?根据该线路情况,每千瓦的无功补偿量不低于平均负荷2000KW。

(查附表3,另见:《电容补偿表》。

补偿前0.75,要补偿到0.95,每千瓦要补偿电容量0.55千乏)。

即:2000×0.55=1100千乏(总补偿量)最低负荷为800KW即:800×0.55=440千乏,约450千乏根据该线路负荷,一组采用固定补偿450千乏左右,另一组采用自动投切补偿650千乏左右,总无功补偿量1100千乏左右,这样可使功率因数平均保持在0.95左右。

有关功率因数大小的当前数值未知时,可按月供有功电量和无功电量计算,查附表4所得,平均负荷量多少千瓦,按月有功电量除以运行时间,就可以得出平均负荷。

1.1.2 安装地点及节约电量降低损耗的计算方法。

安装地点:上述线路负荷大部分在10公里以后,固定的450千乏电容器组可安装在负荷集中处,自动补偿的650千乏安装在负荷集中的上侧,补偿原则可达到就地就近平衡。

节约电量:该线路为70mm2导线,查附表2,每公里电阻0.46Ω,按10公里总电阻为 4.6Ω。

并联电容器补偿装置基础知识

并联电容器补偿装置基础知识

并联电容器补偿装置基本知识无功补偿容量计算的基本公式: Q = Ptg φ1——tg φ2=P1cos 11cos 12212---ϕϕ tg φ1、tg φ2——补偿前、后的计算功率因数角的正切值 P ——有功负荷Q ——需要补偿的无功容量 并联电容器组的组成1.组架式并联电容器组:并联电容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或隔离带接地、放电线圈、串联电抗器、氧化锌避雷器、并联电容器专用熔断器、组架等;2.集合式并联电容器组无容量抽头:并联电容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或隔离带接地、放电线圈、串联电抗器、氧化锌避雷器、组架等; 并联电容器支路内串接串联电抗器的原因:变电所中只装一组电容器时,一般合闸涌流不大,当母线短路容量不大于80倍电容器组容量时,涌流将不会超过10倍电容器组额定电流;可以不装限制涌流的串联电抗器;由于现在系统中母线的短路容量普遍较大,且变电所内同时装设两组以上的并联电容器组的情况较多,并联电容器组投入运行时,所受到的合闸涌流值较大,因而,并联电容器组需串接串联电抗器;串联电抗器的另一个主要作用是当系统中含有高次谐波时,装设并联电容器装置后,电容器回路的容性阻抗会将原有高次谐波含量放大,使其超过允许值,这时应在电容器回路中串接串联电抗器,以改变电容器回路的阻抗参数,限制谐波的过分放大; 串联电抗器电抗率的选择对于纯粹用于限制涌流的目的,串联电抗器的电抗率可选择为0.1~1%即可;对于用于限制高次谐波放大的串联电抗器;其感抗值的选择应使在可能产生的任何谐波下,均使电容器回路的总电抗为感性而不是容性,从而消除了谐振的可能;电抗器的感抗值按下列计算:XL=K错误!式中XL——串联电抗器的感抗,Ω;XC——补偿电容器的工频容抗, Ω;K——可靠系数,一般取1.2~1.5;对于5次谐波而言,则X L =1.2~1.5×错误!=0.048 ~0.06XC一般定为0.045 ~0.06XC = 4.5 %~ 6 % XC对于3次谐波而言,则X L =12%~13% XC电抗器的端电压和容量的选择电抗器的端电压=电容器的相电压×电抗率每相电抗器的容量=每相电容器容量×电抗率电抗器的额定电压为并联电容器组的额定电压电抗器的种类:油浸铁心式:CKS或CKD, 可用于户内、户外;干式空心电抗器CKGKL,可用于户内、户外;干式铁心电抗器CKGSC,干式产品中体积最小,且三相同体,但目前无35kV级产品,只能用于户内;干式半心电抗器:直径比空心产品小,可用于户内、户外;并联电容器额定电压的选择由于串联电抗器的接入,引起电容器上的基波电压升高,其值为——电容器的额定电压相电压,kV;式中 UC——系统额定相电压, kV;UφA——串联电抗率对于并联电容器组接线方式为星形接线或双星形接线,电容器额定电压如下10kV: 6%串联电抗率,电容器额定相电压11/√3 kV12~13%串联电抗率,电容器额定相电压12/√3 kV35kV: 6%串联电抗率,电容器额定相电压38.5/√3 kV12~13%串联电抗率,电容器额定相电压42/√3 kV上述选择是在系统额定电压分别为10kV和35kV的情况下,如系统额定电压有所上升,则并联电容器的额定电压也相应升高;氧化锌避雷器的选择和使用氧化锌避雷器的接线方式Ⅰ型接线Ⅲ型接线特点:1. Ⅰ型接线方式:优点:比较简单,但对避雷器的特性要求高,当发生一相接地时,要求非接地的两只避雷器能通过三相电容器积蓄的能量;缺点:相间过电压保护水平较高,因为是由两只避雷器对地残压之和决定的;2. Ⅲ型接线避雷器直接并接在电容器极间,保护配合直接,不受其他因数的影响,但这种方式要求避雷器的通流容量比较大;选用原则:10kV:通流容量35kV:通流容量隔离开关、接地开关及隔离带接地开关的选择用途:隔离开关做隔离之用10kV:户内:GN19-10/400, 630,1250户外:GW4-10/400, 630,1250 或GW4-10W/630爬电比距≥2.5cm/kV GW1-10/400尽量少采用35 kV:户内:GN2-35/400, 630,1250户外:GW4-35/630,1250或GW4-35W/630爬电比距≥2.5cm/kV隔离开关做接地之用10kV:户内:GN19-10/400, 630,1250户外:GW4-10/400, 630,1250或GW4-10W/630爬电比距≥2.5cm/kVGW1-10/400,63035 kV:户内:GN2-35/400, 630,1250户外:GW4-35/630,1250或GW4-35W/630爬电比距≥2.5cm/kV隔离开关带接地10kV:户内:GN24-10D/400,630,1250户外:GW4-10D/400,630,1250或GW4-10DW/630爬电比距≥2.5cm/kV35 kV:户外:GW4-35D/630,1250或GW4-35DW/630爬电比距≥2.5cm/kV隔离开关额定电流的选择隔离开关的额定电流=电容器额定相电流×1.5,再适当加一些余度如果用户对动、热稳定电流有要求,则应首先满足动热稳定的要求放电线圈的选择放电线圈的放电容量>每相电容器容量放电线圈的额定相电压=电容器的额定相电压放电线圈的种类:油浸式:价格较低,但由于用于绝缘的油同空气通过呼吸器相连,使绝缘油会由于呼吸的原因而受潮,同时产品内的绝缘油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及存在火灾隐患;全封闭式:绝缘油与空气不直接接触,杜绝了绝缘油受潮的可能,但价格较高,同时产品内的绝缘油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及存在火灾隐患;干式:彻底改变了绝缘种类,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也不存在大的火灾隐患,但价格较高;且目前国内35kV级还没有此类产品;并联电容器单台用熔断器熔断器的额定电流=1.5×并联电容器额定电流并联电容器组接线种类单星形接线零序电压开口三角电压保护差动电压保护双星形接线中性点不平衡电流保护带容量抽头的并联电容器补偿装置近几年来,由于以下的原因,对集合式并联电容器提出了新的要求:用户新建变电所, 主变压器负荷小, 而无功补偿容量按满负荷配置, 全部投入时会发生过补偿的现象;周期性负荷变动,如农村电网当高峰及高峰过后需投入的电容器容量便不相同;带容量抽头的集合式并联电容器装置接线图1/2或1/3,2/3容量抽头接线图电抗器前置 1/2容量抽头接线图电抗器前置1/2或1/3,2/3容量抽头接线图电抗器后置 1/2容量抽头接线图电抗器后置电抗器需要抽头的原因:1.组架式高压并联电容器及无功补偿装置特点:构架组成灵活,但占地面积大;2.集合式并联电容器及成套补偿装置2.1 集合式并联电容器的优点:占地面积小,安装维护方便,可靠性高,运行费用省占地面积小:密集型并联电容器的安装占地面积约为组架式成套占地面积1/3~1/4,并且电容器单台容量越大,则占地面积与容量的比值就越小;安装维护方便:由于密封型电容器的台数少,电容器运到现场后,立即就可就位,比组架式成套安装工作量少,成套安装也较为简单,电容器台数少,电容器单元置于油箱内,巡视工作量小,减轻了运行人员的负担;可靠性高:由于对密集型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①采用元件串内熔丝后再并联的方式, 少数元件击穿后由于内熔丝熔断, 电容量变化不大, 电容器仍可继续运行;②适当降低元件工作场强,在绝缘上留有余度;③采用全膜介质,增强箱内外绝缘;从而提高了并联电容器的运行可靠性;自愈式并联电容器的自愈机理:普通金属化膜在介质疵点被击穿时,两极板间即短路放电产生电弧;在电弧高温作用下,击穿点周围的金属化极板补迅速蒸发,在击穿点周围的金属化极板被同时蒸发,在击穿点周围形成一个绝缘区;当绝缘区的半径达到一定尺寸时,电弧熄灭击穿停止,介质绝缘恢复,自愈过程即完成;自愈式并联电容器的特点:优点:体积小,重量轻,具有自愈性能,损耗小,在低压系统已得到广泛运用;缺点:自愈式电容器的金属化层的自愈性是有限的,电容器长期运行介质老化后,若某一点击穿并企图自愈时,因介电强度不够,不能迅速自愈,电弧产生的热量会引起该点邻近层介质发热,介电强度下降,从而发生击穿并企图自愈而又不能自愈;这样就引发邻近多层介质的企图自愈和击穿;击穿使电流增大,自愈使电流减小,结果电流在较长一段时间不会剧烈增加,若使用串联熔丝进行保护,熔丝不一定会熔断,而连续自愈和击穿产生的大量气体却使电容器外壳鼓肚,直到发生外壳爆裂事故;因此金属化自愈式电容器不能象箔式电容器那样使用串联熔丝作为防爆的安全保护,而要使用压力保护或热保护,此种保护方式的响应时间要比熔丝长,因而金属化并联电容器的保护性能不如箔式电容器液体介质为绝缘油的并联电容器;另外由于电容器本身的自愈作用,电容器的容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减小,因而,金属化高压并联电容器在高电压领域的使用和推广还需要进一步努力;。

10KV线路电容补偿实例

10KV线路电容补偿实例

怎样进行无功自动补偿怎样进行无功自动补偿一. 我国电力工业向来重视有功负荷、有功电量,轻视无功负荷和无功电量一方面是由于长期缺电,满足有功需要都来不及,顾不上无功问题;二是由于认识上的偏差,认为有功电量才是用能源换来的,而无功不是能源;三是认为无功数量不大,或者说只有工业企业有无功,而居民生活用电没有无功问题。

无功被忘却,给电力部门造成多大的损失,造成多大的能源浪费,至今没有入确切地计算过。

最近的一些信息表明,无功问题已经开始受到重视。

无功补偿有着巨大的效益无功补偿技术适用于电力系统及各行业用电单位。

对于电力系统,通过采用无功补偿技术可以降低线损,提高末端电压,保证供电质量;对于用电企业,较大功率的用电设备,采用就地补偿装置可以取得同样的节能效果。

电力部门在近年来进行的城市电网和农村电网改造中也强调无功的就地补偿。

无功补偿具有推广前途,我国电力系统每年线路损耗604万千瓦时,在1998年开始的城乡电网改造和建设中,要求降低线损10%,如果通过无功补偿技术使线损降低2%,就可以节省电力12亿千瓦时。

而对于用电企业,据统计,全年电动机耗电量为2900亿千瓦时,线路损耗按10%计算,则由此产生的线损约为290亿千瓦时,如果全国有20%的电动机采用无功补偿技术,使电动机的平均功率因数由0.85提高到0.95,则每年可以降低网损11.6亿千瓦时。

总之,无功补偿节能技术可以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电力系统和用电企业若采用此技术,将获得良好的收益。

研究实例说明,由于无功负荷大,功率因数偏低会造成大量有功电能损耗,多消耗无功就会相应地多消耗有功。

无功负荷大,功率因数偏低,如果不能就地补偿,就使配电、输电和发电设施不能充分发挥作用,降低发、输电的能力,损失极大,值得注意。

居民生活和楼字无功负荷急剧增长过去无功负荷主要在工业企业,所以只对大型工业企业在实行两部制电价的同时,实施功率因数奖惩办法,而对其他用户都没有功率因数考核。

220kV无功补偿原理及应用要点分析

220kV无功补偿原理及应用要点分析

220kV无功补偿原理及应用要点分析摘要:有功功率是保持用电设备正常运行所需的电功率,也就是将电能转换为其他形式能量(机械能、光能、热能)的电功率,无功功率比较抽象,它是用于电路与磁场的交换,并用来在电气设备中建立和维护磁场的电功率,它不对外做功,而是转变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我场风电机组使用的是异步发电机,发电机工作过程中需要外界吸收励磁电流,也就是上面所说的无功功率。

SVC系统的运行维护,电容器、电抗器、隔离开关、阀组室的运行维护,及SVC系统的日常异常及事故处理。

一.无功补偿简介在交流电路中,有电源供给负载的功率有两种:一种是有功功率,一种是无功功率。

有功功率是保持用电设备正常运行所需的电功率,也就是将电能转换为其他形式能量(机械能、光能、热能)的电功率。

比如:5.5千瓦的电动机就是把5.5千瓦的电能转换为机械能,带动水泵抽水或拖拉机脱粒;各种照明设备将电能转换为光能,工人们生活和工作照明,有功功率的符号用P表示,单位有瓦(W)、千瓦(kW)、兆瓦(MW).无功功率比较抽象,它是用于电路与磁场的交换,并用来在电气设备中建立和维护磁场的电功率,它不对外做功,而是转变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凡是有电磁线圈的电气设备,要建立磁场,就要消耗无功功率。

比如40瓦的日光灯,除需40多瓦有功功率(镇流器也消耗一部分有功功率)来发光外,还需80乏左右的无功功率供镇流器的线圈建立交变磁场用。

由于它不对外做功,才被叫无功。

无功功率的符号用Q表示。

单位用乏(Var)或千乏(kVar)。

二.无功补偿的种类1.集中补偿在高低压配电所内设置若干电容器,电容器接在配电母线上,补偿母线供电范围内的无功功率。

例如升压站内10千伏或35千伏母线上接的电容器。

2.单独就地补偿将电容器装于箱内,放置在电动机或发电机附近,对其进行单独的补偿。

补偿电容器的主要作用是通过补偿无功来提高用电设备的功率因数,有功电量消耗也不会有明显增加,但无功的消耗一定是明显降低的。

电力电容补尝柜中电容的计算

电力电容补尝柜中电容的计算

电力电容补尝柜中电容的计算Qc=Pp(tanφ1-tanφ2)式中 Qc-----所需的补偿容量(kvar);tanφ1,tanφ2-----补偿前,后平均功率因数角的正切;Pp-----一年中最大负荷月份的平均有功负荷(kW)。

tanφ1-tanφ2=qc,称为补偿率,或者称为比补偿功率。

一般在电工手册里可以查到。

举例:补偿前cosφ1=0.56,要求补偿后cosφ2=0.90,此时qc=1。

补偿前cosφ1=0.64,要求补偿后cosφ2=0.96,此时qc=0.91。

补偿前cosφ1=0.70,要求补偿后cosφ2=0.90,此时qc=0.54。

知道了所需的补偿容量QC (qc)后,用QC乘以变压器容量KVA得到电容器的容量,电工电子专业英语查询(1)元件设备三绕组变压器:three-column transformer ThrClnTrans双绕组变压器:double-column transformer DblClmnTrans电容器:Capacitor并联电容器:shunt capacitor电抗器:Reactor母线:Busbar输电线:TransmissionLine发电厂:power plant断路器:Breaker刀闸(隔离开关):Isolator分接头:tap电动机:motor(2)状态参数有功:active power无功:reactive power电流:current容量:capacity电压:voltage档位:tap position有功损耗:reactive loss无功损耗:active loss功率因数:power-factor功率:power功角:power-angle电压等级:voltage grade空载损耗:no-load loss铁损:iron loss铜损:copper loss空载电流:no-load current阻抗:impedance正序阻抗:positive sequence impedance负序阻抗:negative sequence impedance零序阻抗:zero sequence impedance电阻:resistor电抗:reactance电导:conductance电纳:susceptance无功负载:reactive load 或者QLoad有功负载: active load PLoad遥测:YC(telemetering)遥信:YX励磁电流(转子电流):magnetizing current定子:stator功角:power-angle上限:upper limit下限:lower limit并列的:apposable高压: high voltage低压:low voltage中压:middle voltage电力系统 power system发电机 generator励磁 excitation励磁器 excitor电压 voltage电流 current母线 bus变压器 transformer升压变压器 step-up transformer高压侧 high side输电系统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输电线 transmission line固定串联电容补偿fixed series capacitor compensation 稳定 stability电压稳定 voltage stability功角稳定 angle stability暂态稳定 transient stability电厂 power plant能量输送 power transfer交流 AC装机容量 installed capacity电网 power system落点 drop point开关站 switch station双回同杆并架 double-circuit lines on the same tower 变电站 transformer substation补偿度 degree of compensation高抗 high voltage shunt reactor无功补偿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故障 fault调节 regulation裕度 magin三相故障 three phase fault故障切除时间 fault clearing time极限切除时间 critical clearing time切机 generator triping高顶值 high limited value强行励磁 reinforced excitation线路补偿器 LDC(line drop compensation)机端 generator terminal静态 static (state)动态 dynamic (state)单机无穷大系统 one machine - infinity bus system机端电压控制 AVR电抗 reactance电阻 resistance功角 power angle有功(功率) active power无功(功率) reactive power功率因数 power factor无功电流 reactive current下降特性 droop characteristics斜率 slope额定 rating变比 ratio参考值 reference value电压互感器 PT分接头 tap下降率 droop rate仿真分析 simulation analysis传递函数 transfer function框图 block diagram受端 receive-side裕度 margin同步 synchronization失去同步 loss of synchronization 阻尼 damping摇摆 swing保护断路器 circuit breaker电阻:resistance电抗:reactance阻抗:impedance电导:conductance电纳:susceptance导纳:admittance电感:inductance电容: capacitance。

220kV变电站无功补偿容量计算与分析

220kV变电站无功补偿容量计算与分析

引言变电站要提高电网输送能力、降低电网的工作损耗,就需要对变电站无功补偿容量进行计算,并通过计算结果设置合理的无功补偿装置,从而提高变电站工作效率,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

1220kV 电力变压器无功功率分析及计算当前社会上应用的电力变压器中由内部铁芯中的激磁产生的无功功率(Q1),以及副边漏磁产生的无功功率(Q2)即变压器总的无功功率(Q )。

Q=Q 1+Q 2在变压器输入输出电压稳定时,铁芯所产生的无功功率等于变压器的空载试验无功功率:Q 1=Q 0=i 0S N100符号解释:i 0为变压器激磁电流百分值;S N 为变压器额定容量;Q 0为变压器空载试验时的无功功率。

式中的Q 1是一个恒定量,与铁损一样,与整体变压器的重量和材料有关,在两端电压不变的条件下。

电力变压器漏磁产生的无功功率(Q 2)与负荷电流(i )同时变化,设定主变高、中、低压侧绕组的短路电压分别为:U K1、U K2和U K3,则有:U k1=12(U k1-2+U k1-3-U k2-3)U k2=12(U k1-3+U k2-3-U k1-3)U k3=12(U k1-3+U k2-3-U k1-2)变压器手册或者是制造厂所提供的短路电压值,均按照折算成与变压器额定负载容量相对应的值,基于此,三绕组变压器的等值绕组电抗表示为公式:X Ti =U ki VN 2S N(i=1,2,3)符号解释:S N 为变压器额定容量;V N 为额定线电压。

基于此,三绕组变压器主变的无功损耗可表示为:Q 2=S 12V 12X T1+S 22V 22X T2+S 32V 32X T3符号解释:S 1为主变高压侧绕组通过的负荷容量,S 2为主变中压侧绕组通过负荷容量,S 3为主变低压侧绕组通过的负荷容量,单位为MVA ;V 1为主变高压侧绕组的计算电压,V 2为主变中压侧绕组的计算电压,V 3为主变低压侧绕组计算电压,单位,kV ;X T1为主变高压侧绕组的电抗值,X T2为主变中压侧绕组电抗值,X T3为主变低压侧绕组电抗值,单位,Ω。

10kV线路电容电流补偿方式分析

10kV线路电容电流补偿方式分析

10kV线路电容电流补偿方式分析电缆相间和相对地电容比较大,在正常运行以及故障条件下都会存在大电容电流,尤其对于轻载长电缆线路来说。

电容电流问题会加大线路安全隐患,为了补偿电力系统的电容电流,就必须应用有效技术措施。

在10kV线路运行期间,应当注重补偿效果,以此维护供电可靠性,减少设备损耗,从根本上提升系统功率因数,加强供电质量。

1、10kV线路保护存在的问题通常情况下,10kV线路长度在1km左右,其中部分线路为双电源。

在线路运行期间常常配置两段式电压速断,限时过流保护以及电流闭锁。

对于10kV线路工程来说,仅仅通过以上保护措施无法满足保护标准,并且对于Y型线路来说,不能采用整定计算方式实现保护效果。

对于地方10kV线路来说,由于会受到环境以及地理影响,导致电源点与负荷区域之间的位置比较远,电网运行过程中,会增加出线开关分闸机。

若将消弧线圈设置在电站中,当某电站发生跳闸施工之后,会导致消弧线圈退出运行,此时就会影响系统补偿效果。

因此消弧线圈不能设置在水电站。

由于10kV线路在欠补偿状态下极易产生谐振故障,所以必须注重电容电流补偿。

电网10kV系统不能集中进行电容电流补偿,因此无法将消弧线圈设置在变电站中。

在出现单相接地故障之后,接地电弧不会自动熄灭,此时就会导致相间短路。

电弧接地时会加大相电压,损坏电力系统中的薄弱设备,还会影响电力系统和电力设备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

所以,日常检修与维护期间需要合理应用补偿技术改善此类问题,可以通过电流补偿和电压补偿方式处理,以此消除电容电流的不利影响。

如果电力系统在正常运行状态下使用欠补偿方式,消弧线圈感性补偿电流小于线路电容电流,此时残余电流为容性。

当线路开关跳闸之后,会相应减少总容性电流分量,此时补偿残余电流近似于零。

在补偿之后,会加大中性点位移电压,此时会产生系统全补偿现象,导致系统运行期间发生振荡事故。

如果电力系统在正常运行状态下使用欠补偿方式,消弧线圈感性补偿电流大于线路电容电流,此时残余电流为感性。

高压电容补偿容量的两种计算方法

高压电容补偿容量的两种计算方法

高压电容补偿容量的两种计算方法。

一、计算法补偿容量是根据用电情况来确定的,可用下面的公式计算得到:Q=P ( - )=PK其中:P-最大负荷月平均有功功率COSφ1-补偿前功率因数COSφ2-补偿后功率因数Q-所需无功补偿容量K-补偿率系数(可从下表查得)二、国家通用经验法补偿容量确定参考表:补偿前COSφ1为得到所需COSφ2每千瓦负荷所需补偿千乏数 0.70 0.75 0.80 0.82 0.84 0.85 0.88 0.90 0.92 0.94 0.96 0.980.30 2.16 2.30 2.42 2.48 2.53 2.59 2.65 2.70 2.76 2.82 2.89 2.980.35 1.66 1.80 1.93 1.98 2.03 2.08 2.14 2.19 2.25 2.31 2.38 2.470.40 1.27 1.41 1.54 1.60 1.65 1.70 1.76 1.81 1.87 1.03 2.00 2.090.45 0.97 1.11 1.24 1.29 1.34 1.40 1.45 1.50 1.56 1.62 1.69 1.780.50 0.71 0.85 0.98 1.04 1.09 1.14 1.20 1.25 1.31 1.37 1.44 1.530.52 0.62 0.76 0.89 0.95 1.00 1.03 1.11 1.16 1.22 1.28 1.35 1.440.54 0.54 0.68 0.81 0.85 0.92 0.97 1.02 1.08 1.14 1.20 1.27 1.360.56 0.46 0.60 0.73 0.78 0.84 0.89 0.94 1.00 1.05 1.12 1.19 1.280.58 0.39 0.52 0.66 0.71 0.76 0.81 0.87 0.92 0.98 1.04 1.11 1.200.60 0.31 0.45 0.58 0.64 0.96 0.74 0.80 0.85 0.91 0.97 1.04 1.130.62 0.25 0.39 0.52 0.57 0.62 0.67 0.73 0.78 0.84 0.90 0.97 1.060.64 0.18 0.32 0.45 0.51 0.56 0.61 0.67 0.72 0.78 0.84 0.91 1.000.66 0.12 0.26 0.39 0.45 0.49 0.55 0.60 0.66 0.71 0.78 0.85 0.940.68 0.06 0.20 0.33 0.38 0.43 0.49 0.51 0.60 0.65 0.72 0.79 0.880.70 0.14 0.27 0.33 0.38 0.43 0.49 0.54 0.60 0.66 0.73 0.820.72 0.08 0.22 0.27 0.32 0.37 0.43 0.48 0.54 0.60 0.67 0.760.74 0.03 0.16 0.21 0.26 0.32 0.37 0.43 0.48 0.55 0.62 0.710.76 0.11 0.16 0.21 0.26 0.32 0.37 0.43 0.50 0.56 0.650.78 0.05 0.11 0.16 0.21 0.27 0.32 0.38 0.44 0.51 0.600.80 0.05 0.10 0.16 0.21 0.27 0.33 0.39 0.46 0.550.82 0.05 0.10 0.16 0.22 0.27 0.33 0.40 0.490.84 0.05 0.11 0.16 0.22 0.28 0.35 0.440.86 0.05 0.11 0.17 0.23 0.30 0.390.88 0.06 0.11 0.17 0.25 0.330.90 0.06 0.12 0.19 0.28需要说明的是,集中补偿时,用电回路中许多设备是轻载或空载,所以补偿容量应适当加大。

补偿的容量的计算方法如下

补偿的容量的计算方法如下

补偿的容量的计算方法如下:首先需要计算有功。

P=560*0.33=185KW,无功为Q=185*tg(arccos0.33)=528Kvr,补偿后有功不变,设补偿后的功率因数为:0.92,补偿后无功Q=P*tg(arccos0.92)=78Kvar二者相减即为需要补偿的量:528-78=450Kvar,以上是安装变压器的最大负荷计算的,如果你的视在功率没有那么大,那么同等按照S=1.732*U*I得出视在功率,带入上市即可计算。

变压器空载状态下电流很小,S9系列的变压器空载电流约为额定电流的1.6~2%,空载电流可以近似全部等效为无功电流。

如果变压器的容量较小,空载变压器的无功消耗也很小,可以不加补偿,如果变压器容量较大,可以考虑加电容器补偿。

应注意,补偿变压器自身的无功损耗应该在高压侧补偿月平均功率因数为0.3是用电量过少导致的,一般负载的平均功率因数约0.7附近,若从0.7提高到0.9(补偿略高于标准0.85)时,每KW负载需电容补偿量为0.536KVra,需总电容量:160×0.8×0.536≈69(KVra)以每个电容为16KVra,按5个组成一个自动投切电容补偿柜计,价格约6000元附近。

因月用电量过少,变压器无功损耗最低限额约3460度(不用电也是该数),这部分在低压计量时是以无功电表度数相加后计算的,尽管视在功率因数补偿接近0.9也是不能达标的,若有功月电量越过1.5万度才有可能达标。

用电量过少最好是变压器降容,小于100KVA不考核功率因数。

参考月平均功率因数公式就会明白其中关系的。

我们单位现在用的是315KVA的三项变压器,现在2次侧的每项电流是100A,应时下社会的节能要求,我想把它换成160KVA的,容量是否可以?冗余多少容量?还想问的是我换成160KVA的以后,相比原来的315KVA的,每年能为单位节省多少电量,请给出答案并列出计算依据。

谢谢。

最佳答案以下只是估算:1》315KVA变压器的二次侧电流才100A附近,显然有功变损是以固定(底额)电度额结算的,每月有功变损电量约1380度;而160KVA二次侧电流额定电流约231A,有功变损基本上也是以固定(底额)电度额结算的,每月有功变损电量约705度,每年能节省电量:1380-705×12=8100(度)2》315KVA变压器无功变损电量约6600度,因用电量过小,月结功率因数应很低,约≤0.5,因不达标的(标准为0.9)要求每月被罚款≥5000元。

电容补偿

电容补偿

(kvar/kW),其值可由表8-31查取。 单台电动机进行个别补偿时,补偿量为:
Qc
3U e I o
式中,Qc--补偿容量(kvar);
U e--电动机额定电压(kV); I o --电动机空载电流(A);
5
6
7
单台电动机应根据设备运行情况确定补偿容量,可按表8-32选择补偿量。
8
RXJW低压无功补偿器
RXJW型低压无功补偿配电装置适用于交流50Hz,额定电压0.4kV以下的输
配电系统。该系列产品是融自动补偿和配电为一体,集漏电保护、电能计量、过 流、过压、缺相保护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新型户内外低压配电柜。本柜具体积小、 易安装、防窃电、成本低、适应强、耐老化、投运准确,无补偿误区等优点,并 且防护等级高,保护性能完善,自动化程度高,是理想的电网改造适选产品。 型号及其含义
25
电气专业教育训练之电容补偿
电力电容器型号和结构 补偿原理 补偿方式 无功功率容量计算 RXJW低压无功补偿器 电力电容器的运行维护和故障处理 实例 附录
1
电力电容器型号和结构
2
补偿原理
电力电容补偿分为串联和并联两种。串联补偿是将电容串联在高压输电线 路中,以抵消线路的部分感抗,降低输电线路损耗,提高负载端的电压。并联
宏全食品新增动力配电,配电距离230米,其主要设备有:空压机、吹瓶、射出、 冰水机等,计算有功功率950KW,平均功因0.75,配线为15*YJV185+2*YJV185;业主要 求压损不超过5%,试计算其无功补偿容量? 解:1、功因0.75时,其视在功率 S1=[9502+(950*tgarccos¢)2]0.5=1267KW 计算电流I1=S1/(1.732*0.38)=1925A每根电缆载流1925/5=385A 压损△U1=1.732*IL*(R*cos¢+X*sin ¢) =1.732*385*0.23*(0.118*0.75+0.078*0.66)

110kV变电站无功补偿容量计算及合理配置

110kV变电站无功补偿容量计算及合理配置

110kV变电站无功补偿容量计算及合理配置摘要:电力系统的无功补偿与无功平衡,是保证电压质量的基本条件。

有效的电压控制和合理的无功补偿,不仅能保证电压质量,而且提高了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充分发挥了经济效益。

110kV变电站多为终端和分支变电所,其合理的无功配置对提高负荷功率因数、减少电网有功损耗和改善电能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110kV变电站的设计中,应根据地区特点对无功补偿容量进行合理配置和选择。

本文通过实例对110kV变电站无功补偿的配置原则和容量计算方法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合理配置110kV变电站无功补偿的要点。

关键词:电力系统;110kV变电站;无功补偿1 无功补偿的原则无功补偿应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广西地区还要满足南方电网的技术原则。

(1)电力系统的无功补偿应按分(电压)层分(供电)区基本平衡的原则进行配置。

分(电压)层无功平衡的重点是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层面的无功平衡,分(供电)区就地平衡的重点是110kV及以下配电系统的无功平衡。

无功补偿配置应根据电网情况,实施分散就地补偿与变电站集中补偿相结合,电网补偿与用户补偿相结合,高压补偿与低压补偿相结合,满足降损和调压的需要。

(2)变电站应结合电网规划和电源建设,合理配置适当规模、类型的无功补偿装置。

所装设的无功补偿装置应不引起系统谐波明显放大,并应避免大量的无功电力穿越变压器。

(3)110kV变电站无功补偿以补偿主变压器无功损耗为主,并适当补偿部分线路的无功损耗。

根据《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SD 325-1989),补偿容量可按主变压器容量的0.10~0.30确定,并满足110kV主变压器最大负荷时,其二次侧功率因数110kV不低于0.95,35kV、10kV不低于0.9。

(4)对于大量采用10kV~220kV电缆线路的城市电网,在新建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变电站时,应根据电缆进、出线情况在相关变电站分散配置适当容量的感性无功补偿装置。

高压电容补偿容量计算法

高压电容补偿容量计算法
补偿前COSφ1为得到所需COSφ2每千瓦负荷所需补偿千乏数
0.70 0.75 0.80 0.82 0.84 0.85 0.88 0.90 0.92 0.94 0.96 0.98
0.302.16 2.30 2.42 2.48 2.53 2.59 2.65 2.70 2.76 2.82 2.89 2.98
高压电容补偿容量计算法
高压电容补偿容量的两种计算方法。
一、计算法
补偿容量是根据用电情况来确定的,可用下面的公式计算得到:
Q=P ( -)=PK其中:P-最大负荷月平均有功功率
COSφ1-补偿前功率因数COSφ2-补偿后功率因数Q-所需无功补偿容量
K-补偿率系数(可从下表查得)
二、国家通用经验法补偿容量确定参考表:
0.620.25 0.39 0.52 0.57 0.62 0.67 0.73 0.78 0.84 0.90 0.97 1.06
0.640.18 0.32 0.45 0.51 0.56 0.61 0.67 0.72 0.78 0.84 0.91 1.00
0.660.12 0.26 0.39 0.45 0.49 0.55 0.60 0.66 0.71 0.78 0.85 0.94
0.680.06 0.20 0.33 0.38 0.43 0.49 0.51 0.60 0.65 0.72 0.79 0.88
0.700.14 0.27 0.33 0.38 0.43 0.49 0.54 0.60 0.66 0.73 0.82
0.720.08 0.22 0.27 0.32 0.37 0.43 0.48 0.54 0.60 0.67 0.76
0.800.05 0.1046 0.55
0.820.05 0.10 0.16 0.22 0.27 0.33 0.40 0.49

补偿的容量的计算方法如下

补偿的容量的计算方法如下

补偿的容量的计算方法如下:首先需要计算有功。

P=560*0.33=185KW,无功为Q=185*tg(arccos0。

33)=528Kvr,补偿后有功不变,设补偿后的功率因数为:0。

92,补偿后无功Q=P*tg(arccos0.92)=78Kvar二者相减即为需要补偿的量:528-78=450Kvar,以上是安装变压器的最大负荷计算的,如果你的视在功率没有那么大,那么同等按照S=1.732*U*I得出视在功率,带入上市即可计算。

变压器空载状态下电流很小,S9系列的变压器空载电流约为额定电流的1。

6~2%,空载电流可以近似全部等效为无功电流。

如果变压器的容量较小,空载变压器的无功消耗也很小,可以不加补偿,如果变压器容量较大,可以考虑加电容器补偿。

应注意,补偿变压器自身的无功损耗应该在高压侧补偿月平均功率因数为0.3是用电量过少导致的,一般负载的平均功率因数约0。

7附近,若从0。

7提高到0.9(补偿略高于标准0。

85)时,每KW负载需电容补偿量为0.536KVra,需总电容量:160×0.8×0。

536≈69(KVra)以每个电容为16KVra,按5个组成一个自动投切电容补偿柜计,价格约6000元附近。

因月用电量过少,变压器无功损耗最低限额约3460度(不用电也是该数),这部分在低压计量时是以无功电表度数相加后计算的,尽管视在功率因数补偿接近0。

9也是不能达标的,若有功月电量越过1.5万度才有可能达标。

用电量过少最好是变压器降容,小于100KVA不考核功率因数.参考月平均功率因数公式就会明白其中关系的。

我们单位现在用的是315KVA的三项变压器,现在2次侧的每项电流是100A,应时下社会的节能要求,我想把它换成160KVA的,容量是否可以?冗余多少容量?还想问的是我换成160KVA的以后,相比原来的315KVA的,每年能为单位节省多少电量,请给出答案并列出计算依据。

谢谢。

最佳答案以下只是估算:1》315KVA变压器的二次侧电流才100A附近,显然有功变损是以固定(底额)电度额结算的,每月有功变损电量约1380度;而160KVA二次侧电流额定电流约231A,有功变损基本上也是以固定(底额)电度额结算的,每月有功变损电量约705度,每年能节省电量:1380-705×12=8100(度)2》315KVA变压器无功变损电量约6600度,因用电量过小,月结功率因数应很低,约≤0.5,因不达标的(标准为0.9)要求每月被罚款≥5000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