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3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苏教版
3.寻找遗传和变异的秘密教学目标:1、知道变异可分为生物体自身产生的变异和用人工方法产生的变异。
2、知道人类利用遗传学知识,极大地改善了自己的生活。
3、知道科学家为了研究遗传和变异进行了艰苦不懈的探索。
4、了解科学界对用人工方法使生物产生变异存在着争议。
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人类利用遗传学知识,改善人类生活和促进生产。
难点:了解科学家为了研究遗传和变异进行了艰苦不懈的探索。
教学准备:相关图片、材料、课件,孟德尔的故事,袁隆平的故事。
教学过程:一、导入1、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遗传和变异的内容,谁能来举例说一说什么是遗传现象?什么是变异现象呢?(学生回答,教师板书遗传变异)2、现在来看一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出示辣椒)3、再出示彩椒,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又是什么吗?叫什么名字呢?这是彩椒,又叫太空椒,这是科学家们近几年培育出来的新品种,4、现在谁来说一说,它们两个有亲缘关系吗?它们两个谁是父代,谁是子代呢?(学生回答)那么彩椒从辣椒遗传来了哪些特征,彩椒的哪些特征是变异的特征?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然后把你观察到的和平时吃辣椒时观察到的特征跟同组同学说一说。
5、学生观察并汇报交流:(……是彩椒从辣椒遗传来的特征,彩椒的……是变异的特征)6、提出问题:你能猜一猜,辣椒是通过什么把这些特征遗传给了彩椒,彩椒又是什么产生了变异呢?把学生的猜测写在副板书,如果猜不出的话在辣椒旁画一个大大的问号)(DNA基因)7、学生猜测。
8、那么这节课我们就和科学家们一起寻找遗传和变异的秘密(板书课题)二、讲授1、谈话:关于这个秘密你用什么方法来揭开呢?我们科学探究的方法是观察、实验、查阅资料(无法观察、实验,那们我们就来查阅资料,你们现在有这方面的资料吗,那我们就利用书上的资料来研究这个问题。
2、我们先来认识一位科学家。
(出示图)你知道他是谁?这就是孟德尔,他对豌豆进行了研究。
孟德尔是怎么研究的?研究的结果怎样?我们来读一读书上资料,边读边想。
7《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课件(28张)+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练习.pptx
高产和抗倒伏是由显性因子控制的,高产抗倒伏小麦由高产倒伏和低产抗倒伏小麦杂交而成。 交流 哪两只狗交配后会生出中间毛色黑白相间、耳朵直立的小狗? 亲代 毛色 耳朵 鼻子 嘴 1号狗 黄色 直立 尖 长 2号狗
3号狗 4号狗 5号狗 6号狗 黑白相间 灰白相间 黑白相间 黄白相间 黑色斑点 聋耳、较大 直立、较小 直立、较大 奔耳、很大 奔耳、很大
以下选项应抢答“错”的是0 A.达尔文认为:生物是通过遗传、变异、人工选择一步一步地发展着、进化者 B.用人工的方法也可以使遗传物质发生变异 C.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
A
C
A 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孟德尔及后续的对遗传和变异秘密的研究,初步了解遗传和变异的原因。同时我 们学会了应用遗传和变异的道理辨别身边动植物的杂交现象。在了解人工选育优良品种的实例的基础上,分析评价 人工干预生物变异的利与弊。 板书设计 变异方法 杂交技术 用放射性物质照射
人工干预种植的番茄失去了它本来的味道 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人力、物力来试验和选择具有稳定遗传的变异 生物技术的不利因素带来的后果是未知的,其安全性得不到保证 交流 通过刚才大家的辩论,我们了解了人工干预生物变异的利和弊。不管在什么时候,每一样事情不可能只有利而 没有弊,我们所要做的事情就是不断的改进技术,最大限度的利用人工干预生物变异的优点,进一步强化他的优点, 弱化他的缺点。 辩论总结 课堂练习 1.孟德尔的豌豆实验中,当用紫色花豌豆和白色花豌豆杂交时, 第一代豌豆的花
7《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课件(28张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练习
7《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课件(28张)+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练习 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 苏教版 六年级上 思考 ♦为什么后代长得像父母又稍有不同? ♦是什么让父母的某些特征遗传到下一代的? 遗传和变异 思考 遗传 (子代与亲代之间总是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 变异 (子代与亲代之间,子代的不同个体之间,存在一些不同的特征) 知识回顾:什么是遗传和变异?
苏教版科学六下《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教学设计
苏教版科学六下《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六下《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遗传和变异的概念,明白遗传和变异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通过丰富的案例,引导学生探究遗传和变异的奥秘,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细胞的基本知识,对生物学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遗传和变异的概念较为抽象,学生可能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遗传和变异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遗传和变异的概念,明白遗传和变异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遗传和变异的奥秘。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究精神,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和变化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遗传和变异的概念及其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应用。
2.难点:理解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以及遗传和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的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理解遗传和变异的概念。
2.案例教学法:分析具体的遗传和变异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3.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实验法:安排实验环节,让学生亲身体验遗传和变异的现象。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遗传和变异案例,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2.准备实验材料和设备,确保实验环节的顺利进行。
3.制作PPT,用于课堂演示和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常见的遗传和变异现象,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和“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遗传?什么是变异?2.呈现(10分钟)简要讲解遗传和变异的概念,解释遗传是指生物的性状传递给后代的现象,变异是指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
3.操练(15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教材中提供的遗传和变异案例,如孟德尔的豌豆实验、多指症等。
7《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教案
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遗传和变异的概念。
2. 学生能够描述遗传和变异的现象。
3. 学生能够分析遗传图谱,了解遗传规律。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探究遗传与变异。
2. 学生利用图表和数据来分析遗传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培养对生命科学探究的兴趣。
2.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合作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遗传和变异的基本概念。
2. 遗传规律及其应用。
难点:1. 遗传图谱的解读。
2. 基因与表现型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遗传图谱、实验器材、多媒体课件。
2. 教学环境:实验室、多媒体教室。
3. 教学辅助工具:显微镜、染色体模型。
1. 导入新课通过简单的日常生活中的遗传现象引入主题。
展示遗传图谱,引发学生对遗传问题的思考。
2. 探究活动学生分组进行遗传实验,如植物的嫁接、动物的亲子鉴定等。
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分析遗传与变异的现象。
3. 知识拓展通过多媒体课件介绍遗传学的发展史。
讨论遗传技术在医学、农业等领域的应用。
4. 课堂小结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遗传与变异知识。
教师强调遗传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1. 完成实验报告: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分析实验数据。
2.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基因与DNA的关系。
3. 搜集相关的遗传变异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案例,进行课堂分享。
六、教学反思教师需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以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计划和策略,以便更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
七、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学生的参与度、提问与回答。
2. 实验报告:实验操作的准确性、数据的记录与分析。
3. 作业完成情况: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
4. 课堂讨论:学生对遗传与变异实际案例的分析。
八、教学拓展1. 开展遗传相关主题的科学讲座或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讲解。
2. 组织学生参观基因研究机构或生物技术公司,了解遗传学在实践中的应用。
苏教版科学六下《寻找遗传和变异的秘密》说课稿
苏教版科学六下《寻找遗传和变异的秘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六下《寻找遗传和变异的秘密》这一章节,主要围绕着遗传和变异的概念、原因以及实例展开。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理解遗传和变异的概念,探讨其产生的原因,让学生在探究中感受科学的魅力。
二. 学情分析六下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知识基础,对遗传和变异的概念有初步的了解。
但学生对遗传和变异的原因以及深入机制的理解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遗传和变异的奥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遗传和变异的概念,掌握遗传和变异的原因及其实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遗传和变异的概念、原因及其实例。
2.教学难点:遗传和变异的深入机制的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观察、讨论、实验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等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张亲子鉴定图片,引导学生思考遗传和变异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遗传和变异的概念:学生通过观察教材中的图片和实例,自主学习遗传和变异的概念。
3.探讨遗传和变异的原因: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遗传和变异原因的理解,教师进行点评和引导。
4.实例分析:学生分组分析教材中的实例,总结遗传和变异的特点和规律。
5.实验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进一步理解遗传和变异的机制。
6.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并进行拓展思考。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突出遗传和变异的概念、原因及其实例。
可以使用流程图、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 知识清单
《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知识清单一、遗传的基本概念遗传,简单来说,就是生物将自身的特征传递给后代的现象。
从我们的外貌、身高,到性格、疾病易感性,都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
遗传物质的载体是染色体,而染色体主要由DNA(脱氧核糖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DNA 是一种双螺旋结构的大分子,就像一个长长的密码本,记录着生物体的遗传信息。
基因是DNA 上具有特定功能的片段,它们决定了生物的各种性状。
比如,控制眼睛颜色的基因、决定血型的基因等等。
二、遗传的规律1、孟德尔遗传定律(1)分离定律:在杂合子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当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开,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自由组合定律: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连锁与互换定律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常常有连在一起遗传的倾向,但在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之间也会发生交叉互换,导致基因重组。
三、变异的类型1、可遗传变异(1)基因突变:基因内部发生的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
基因突变是产生新基因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2)基因重组: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包括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交叉互换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3)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和染色体数目变异(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2、不可遗传变异由环境因素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的变异。
比如,晒黑的皮肤、通过锻炼而增强的肌肉等。
四、遗传与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遗传使生物的性状相对稳定,保持物种的延续性;变异则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使生物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2.3《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教学设计1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2.3《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是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2单元“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的第3课。
本课内容旨在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理解遗传和变异的概念,掌握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并能够举例说明遗传和变异的现象。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探究活动:“遗传的秘密”和“变异的秘密”。
通过这两个活动,学生可以深入理解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以及它们在生物界中的普遍性。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细胞的基本结构、生物的特征等知识,对生物的基本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遗传和变异这两个概念,学生可能还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需要通过实验和探究活动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遗传和变异的实例比较感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探究遗传和变异的秘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理解遗传和变异的概念,掌握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
2.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探究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遗传和变异的概念、遗传和变异的实例。
2.难点:遗传和变异的本质、遗传和变异的普遍性。
五. 教学方法1.采用实验探究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遗传和变异的现象,理解遗传和变异的概念。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3.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实验材料和仪器,如放大镜、显微镜、生物模型等。
2.准备相关资料和图片,如遗传和变异的实例、生物的遗传图解等。
3.准备教学课件,以便进行多媒体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实例,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7《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教案
《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遗传和变异的概念。
激发学生对遗传和变异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引入遗传和变异的概念。
通过实例介绍遗传和变异的现象。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兴趣。
通过展示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遗传和变异的现象。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对遗传和变异概念的理解程度。
记录学生在观察实例时的发现和分析能力。
第二章:遗传的规律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孟德尔遗传定律。
让学生能够分析遗传现象的规律性。
2.2 教学内容介绍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基本概念。
通过实例解释孟德尔遗传定律的规律性。
2.3 教学方法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理解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基本概念。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例,发现遗传现象的规律性。
2.4 教学评估检查学生对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理解程度。
评估学生在观察实例时的发现和分析能力。
第三章:遗传的传递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遗传物质的传递过程。
让学生能够解释遗传现象的传递机制。
3.2 教学内容介绍遗传物质的传递过程。
通过实例解释遗传现象的传递机制。
3.3 教学方法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理解遗传物质的传递过程。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例,发现遗传现象的传递机制。
3.4 教学评估检查学生对遗传物质的传递过程的理解程度。
评估学生在观察实例时的发现和分析能力。
第四章:变异的类型和原因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变异的类型和原因。
让学生能够分析和解释不同类型的变异现象。
4.2 教学内容介绍变异的类型和原因。
通过实例解释不同类型的变异现象。
4.3 教学方法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理解变异的类型和原因。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例,发现不同类型的变异现象。
4.4 教学评估检查学生对变异的类型和原因的理解程度。
评估学生在观察实例时的发现和分析能力。
第五章:遗传与变异的应用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遗传与变异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激发学生对遗传与变异应用的兴趣和好奇心。
《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 学习任务单
《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学习任务单一、学习目标1、理解遗传与变异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掌握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
3、了解遗传规律的发现过程和应用。
4、探究变异产生的原因和类型。
5、认识遗传与变异在生物进化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遗传物质 DNA 的结构和功能。
(2)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内容和应用。
(3)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和特点。
2、难点(1)基因的表达和调控机制。
(2)遗传与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三、学习资源1、教材:《生物学》相关章节。
2、在线课程:_____网站上的遗传与变异相关课程。
3、科普文章:《遗传的奥秘》、《变异的奇迹》等。
4、实验视频:有关遗传实验的操作视频。
四、学习方法1、自主学习(1)阅读教材和相关科普文章,理解遗传与变异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观看在线课程和实验视频,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2、合作学习(1)与同学组成学习小组,讨论遗传与变异的相关问题,分享彼此的观点和见解。
(2)共同完成一些探究性的学习任务,如调查家族遗传病史等。
3、实验探究(1)利用实验室条件,进行一些简单的遗传实验,如豌豆杂交实验等,亲身体验遗传规律的发现过程。
(2)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五、学习过程1、知识导入(1)通过观察身边的生物现象,如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似和差异,引发对遗传与变异问题的思考。
(2)提出问题:为什么子女会与父母有相似之处,又为什么会存在不同?2、遗传物质的探索(1)学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了解遗传因子的分离和自由组合规律。
(2)认识摩尔根的果蝇实验,明确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定位。
(3)探究 DNA 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如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3、 DNA 的结构与功能(1)了解 DNA 的双螺旋结构模型,掌握其组成成分和结构特点。
(2)学习 DNA 的复制过程,理解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式。
(3)探讨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过程,明白基因如何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小学科学7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教案)
小学科学7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教案)小学科学7 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观察和实验,引导学生了解遗传与变异的基本概念;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实验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案内容】1. 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或图片来激发学生对遗传与变异的兴趣。
2. 剖析遗传与变异(15分钟)a) 解释遗传的基本概念:遗传是指物种在繁衍后代时通过基因传递特征的现象。
b) 解释变异的基本概念:变异是指物种后代之间出现的差异。
c) 举例说明遗传与变异的关系:变异来自于遗传,而遗传会引起变异。
3. 进行实验(30分钟)a)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植物种子的遗传和变异情况,让学生从实验中理解遗传与变异的原因和过程。
b) 实验材料:多个植物种子,纸包装袋,种植土,水。
c) 实验步骤:- 将一部分种子均匀分配给每个学生或小组。
- 每个学生或小组将其种子放在纸包装袋中。
- 每个纸包装袋上标注学生或小组的姓名,并放置在同样的条件下,给予相同的水和光照。
- 每周观察种子的生长情况,并记录下来。
d) 实验记录和分析:- 鼓励学生观察、记录植物的各个方面,如株高、叶片形状、叶片颜色等。
- 通过分析记录的数据,学生可以发现某些种子生长得更高、叶片形状不同或颜色发生变化。
-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变异是由基因所导致的。
4. 分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讨论他们观察到的有关遗传与变异的现象,并回答以下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 你认为哪些因素会导致遗传和变异的发生?- 你能从你的实验中推断出哪些基因会导致具体的变异?- 遗传和变异对于物种的生存有何作用?5. 总结与展示(15分钟)将小组代表召集到前面,让他们分享他们的观察和结论,并与整个班级一起总结学到的知识和发现。
引导学生认识到遗传与变异在物种繁衍和进化中的重要性。
6. 课堂作业(5分钟)留下一份小作业,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自己对遗传与变异有什么新的认识?- 如何应用所学知识保护生物多样性?7. 家庭作业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家族中的成员,寻找遗传和变异的实例,并以图表或文字的形式完成报告。
小学科学第7课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第7课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教学设计)小学科学教学设计: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引言:科学是学校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门学科,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对世界的探索欲望。
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小学科学第七课《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帮助学生了解遗传与变异的基本概念,并通过实践活动和讨论,让他们亲自探索这个世界的奥秘。
一、教学目标:1. 了解遗传与变异的基本概念;2. 理解遗传在生物种群中的作用;3.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4. 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1. 学习课文中关于遗传与变异的知识;2. 通过实践活动和讨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遗传与变异;3. 进行观察实验,让学生亲自探索遗传与变异;4. 制作小组展示,分享实验结果和思考。
三、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老师可以通过一个小小的例子来引入。
例如,可以用花色、眼睛颜色等特征来说明遗传与变异的现象,并带领学生思考这些特征是如何被传递给下一代的。
学习课文:2. 让学生认真阅读与遗传与变异相关的课文,强调学生应通过阅读理解新概念和术语。
3. 学生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帮助他们整理、梳理和理解课文中的关键知识点。
实践活动:4. 学生将被分成小组,并为每个小组分配一个实验主题,例如:植物的种子颜色、昆虫的翅膀形状等。
5. 每个小组将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观察实验材料的变异现象,如播种同一种植物,观察种子的颜色和大小是否会有变化。
6. 学生需要记录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并进行数据分析和总结。
老师可以提供相应的记录表格和工具。
讨论与分享:7. 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实验结果并分享他们对实验的思考和解释。
8. 学生可以相互提问、讨论和比较各组的实验结果,共同探索遗传和变异的秘密。
归纳总结:9. 通过讨论和分享,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和归纳他们在实践活动中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
10. 这一部分的活动可以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和分析能力,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
7《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教案
教案: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第一章:引言1.1 课程目标引导学生了解遗传与变异的概念,激发学生对遗传与变异现象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1.2.1 遗传与变异的定义1.2.2 遗传与变异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3 教学方法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讨遗传与变异的概念及日常应用。
第二章:遗传的基本规律2.1 课程目标让学生掌握孟德尔遗传定律,了解遗传的基本规律。
2.2 教学内容2.2.1 孟德尔遗传定律2.2.2 遗传的基本规律2.3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孟德尔遗传定律及遗传的基本规律。
第三章:变异的类型与原因3.1 课程目标使学生了解变异的类型及原因,认识到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重要性。
3.2 教学内容3.2.1 变异的类型3.2.2 变异的原因3.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变异的类型及原因,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第四章:遗传与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4.1 课程目标让学生理解遗传与变异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作用,认识到生物进化的必然性。
4.2 教学内容4.2.1 遗传与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4.2.2 生物进化的实例4.3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法:通过展示生物进化的实例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遗传与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第五章:遗传与变异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5.1 课程目标使学生了解遗传与变异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农业生产的认识。
5.2 教学内容5.2.1 遗传与变异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5.2.2 遗传改良实例5.3 教学方法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农业生产现场,了解遗传与变异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第六章:遗传与变异在医学领域的应用6.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遗传与变异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培养学生对医学研究的兴趣。
6.2 教学内容6.2.1 遗传病的研究与治疗6.2.2 遗传变异在药物反应中的作用6.3 教学方法情景模拟法:通过模拟情景,让学生了解遗传与变异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第七章:遗传与变异在生物科技领域的应用7.1 课程目标使学生了解遗传与变异在生物科技领域的应用,培养学生对生物科技的兴趣。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2.3《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说课稿2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2.3《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2.3《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是一节以生物学科为基础的科学课程。
教材从生活中的实例出发,引导学生探究遗传与变异的现象,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了解遗传与变异的基本概念,掌握遗传与变异的规律。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周围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现象有所观察和思考。
但在科学探究方面,学生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探究遗传与变异的秘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遗传与变异的概念,知道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遗传与变异的现象,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理解生物的多样性和变化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遗传与变异的概念及其规律。
难点:遗传与变异的实质及其机制。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亲子代生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引出遗传与变异的概念。
2.探究遗传与变异的现象: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实验,记录并分析结果,总结遗传与变异的规律。
3.讨论遗传与变异的实质:引导学生从细胞水平去理解遗传与变异的实质,通过实例讲解基因的作用。
4.总结与拓展: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教师提出拓展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遗传与变异的核心内容。
可以设计如下板书:•概念: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规律: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遗传是普遍存在的,变异是随机发生的。
《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 学习任务单
《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学习任务单一、学习目标1、了解遗传与变异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掌握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
3、理解基因的表达和调控机制。
4、认识遗传变异的类型和产生原因。
5、探究遗传与变异在生物进化和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遗传物质 DNA 的结构和复制过程。
(2)基因的表达和遗传信息的传递。
(3)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特点和机制。
2、难点(1)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
(2)遗传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综合作用。
三、学习方法1、阅读教材和相关参考书籍,理解基本概念和原理。
2、观看相关的教学视频和科普节目,加深对知识的直观认识。
3、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共同解决问题。
4、进行实验探究,亲身体验遗传与变异的现象和规律。
5、运用思维导图等工具,构建知识体系,梳理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四、学习资源1、教材:《生物学》相关章节。
2、参考书籍:《遗传学概论》《遗传与进化》等。
3、在线课程:各大在线教育平台的相关课程。
4、科普网站:科普中国、果壳网等。
5、实验器材和材料:显微镜、细胞切片、染色剂等。
五、学习过程1、知识讲解(1)遗传的基本概念遗传是指生物体通过生殖将自身的基因传递给后代,使后代具有与亲代相似的性状。
例如,人类的眼睛颜色、身高、血型等特征都可以通过遗传传递给下一代。
(2)遗传物质——DNADNA 是脱氧核糖核酸的简称,它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
DNA 分子由两条链组成,呈双螺旋结构。
碱基的排列顺序决定了遗传信息。
(3)基因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它控制着生物体的性状。
基因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合成蛋白质,从而实现对性状的控制。
(4)变异的类型变异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可遗传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不可遗传变异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
(5)遗传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
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教学目标科学探究:·了解科学家为了研究遗传和变异进行坚持不懈的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探索精神和科学态度,进而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科学品质。
科学知识:·知道变异可分为生物体自身产生的变异和用人工方法产生的变异。
·知道人类利用遗传学知识,极大的改善了自己的生活。
,重难点重点:知道人类利用遗传学知识,改善人类生活和促进生产。
难点:了解科学家为了研究遗传和变异进行了艰苦不懈的探索。
学情分析通过介绍科学家们寻找遗传和变异秘密的故事,让学生了解科学家对遗传和变异的探究过程,以及利用遗传和变异为人类造福所做的不懈努力。
积极指导学生阅读、讨论。
这对于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有的重要的意义。
教法学法●了解人类探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秘密的发展历史。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流程一、导入我们已经知道了生物的遗传是指子女和父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变异是指子代与父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特征;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后代长得像父母,又稍有不同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索遗传与变异的秘密吧!(出示课题)二、了解孟德尔的故事1.你知道现在遗传学之父是谁吗?2.学生讲故事。
3.你听了孟德尔的故事有什么想法呢?试着对实验结果作出你的解释4.学生小组交流后再全班讨论。
5.但是后来的研究者又发现,用孟德尔的研究理论不能解释另一些现象,究竟是什么现象呢?请一个同学继续讲故事。
6.你对这个现象有什么解释?7.教师小结:孟德尔的研究理论只解释了生物间的遗传现象,并没有提到生物自己也可能会产生变异的现象。
三、了解袁隆平的故事1.我们国家有一位水稻专家,他解决了世界农业科研难题,他就是我国著名的水稻专家袁隆平。
2.谁知道袁隆平的故事?请同学给大家说说。
6.这些都是经过改良的品种,你还了解哪些农作物的新品种?四、小课堂大辩论1.讲解要求:本次的辩论会辩题是食用人工变异的食物是否合理,正方观点是合理,反方观点是不合理。
2.3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
遗传和变异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 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
没有遗传就没有相对稳定的生物界; 没有变异生物界就不可能进化和发展。
作业
1、搜集有关遗传与变异的资料。 2、制作遗传与变异的手抄报。
子代与父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遗传子代与父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变异是什么携带着父母的形态特征从上一代传到下一代
• 为什么后代长得像父母 又稍有不同?是什么携带 着父母的形态特征从上一 代传到下一代?科学家们 为了解释这些问题,花费 了很大的精力。
袁隆平爷爷发现的谷大粒多, 子粒饱满的水稻是因为变异的缘故, 袁隆平爷爷又利用遗传规律, 让这种变异遗传下去。
隆平爷爷从事杂交水稻研究 已经半个世纪了,不畏艰难,甘于奉献, 为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 他的杰出成就不仅属于中国,而且影响世界。
这样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用人工的方法也可以使遗传物质发生变异,
1爸爸妈妈是单眼皮,孩子会是双眼皮吗?
2爸爸妈妈是双眼皮,生出来的孩子一定是 双眼皮,这种说法对吗?
后续者的研究与发现
孟德尔的研究理论只解释了父母的结合会出 现变异外,后来科学家发现生物体自身也可能产 生变异。
有些变异对生物是有害的,有些变异对生物 是有益的,还有一些变异既无害也无益。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遗传与变异
是生命最基本的两个特征.
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
子代与父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或 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
这种现象称为遗传
子代与父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或 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特征,
这种现象称为变异
是什么携带着父母的形态特征从 上一代传到下一代?
小学科学7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教案)学年科学六年级上册苏教版
小学科学7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教案)学年科学六年级上册苏教版小学科学7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遗传与变异的概念和意义。
2. 掌握物种的遗传特征以及变异的原因。
3. 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二、教学重点1. 遗传与变异的概念和意义。
2. 物种的遗传特征和变异的原因。
三、教学难点1. 解释遗传与变异的概念和意义。
2. 分析物种的遗传特征以及其变异。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投影仪、幻灯片、实验器材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尺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投影幻灯片展示一系列物种的图片,并引导学生讨论这些物种之间有何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为什么相同物种之间会有差异以及不同物种之间会有共同点。
2. 概念引入(15分钟)教师通过幻灯片介绍遗传与变异的概念,可使用图表和例子来加深学生对此概念的理解。
教师解释遗传是指父母传给子女的性状,而变异是指物种内部个体之间或不同物种之间性状的差异。
3. 遗传与变异的现象(2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物种,例如植物的花朵颜色、形状以及动物的毛色、身高等遗传特征,并让学生就同一物种内的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进行讨论。
教师通过实例来说明这些差异是由遗传和变异造成的,并解释遗传与变异的原因。
4. 实验设计(2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一项小实验,目的是通过遗传和变异来观察植物的生长差异。
教师将提供不同类型的种子给学生,学生分别将这些种子种植在相同的土壤和条件下,并保持水和阳光的供应相同。
学生需要记录下每种种子的生长情况,包括生长速度、高度、叶片数量等。
5. 实验结果分析(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让学生总结出遗传和变异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差异可能与遗传物质的不同有关。
6. 拓展活动(1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与遗传与变异相关的拓展活动,例如观察家禽的性状差异、了解育种过程中的遗传与变异等。
7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表格式教案)苏教版(2017秋)科学六年级上册2
7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表格式教案)苏教版(2017秋)科学六年级上册【课标落实】1.本单元通过观察、调查、资料分析、科学史学习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高年段的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初步认识人体的主要生命活动和人体健康;了解生物的生存条件和生物的多样性。
科学探究:能基于所学的知识,从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等角度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调查、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事物的信息。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科学探究的结论,判断结论与假设是否一致。
科学态度:表现出对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在尊重证据的前提下,坚持正确的观点。
能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反思、调整自己的探究;在进行多人合作时,愿意沟通交流,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在科学研究与技术应用中必须考虑伦理和道德的价值取向。
了解人类的好奇和社会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
2.本课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生命科学领域”的高年段要求。
11.3 生物体的后代与亲代非常相似,但也有一些细微的不同。
描述和比较植物后代与亲代的异同,如花的颜色,叶的颜色、大小与形状等。
描述和比较动物后代与亲代的异同,如毛皮的颜色、躯体的大小、外形和外貌等。
【教材分析】《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是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2单元《遗传与变异》的第三课时。
本课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遗传现象和变异现象后,引导学生了解关于遗传和变异的科学史、应用情况以及最新进展,从而对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形成比较完整的认识。
本课教学内容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孟德尔及后续的研究入手,了解遗传和变异的科学史;第二部分,以分析高产抗倒伏小麦的产生、寻找目标狗的亲代为例,了解遗传和变异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第三部分,了解利用人工干预生物变异的方法可以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第四部分,开展科学辩论会:人工干预生物变异,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从整体来说,教材按照时间顺序,把遗传和变异研究的过去、现在、将来有机整合在一起。
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说课稿
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是人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七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遗传和变异的概念,探究遗传和变异的原因。
教材内容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关于遗传和变异的定义、现象和原因的介绍;另一部分是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和探究遗传和变异的现象。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生活中的一些遗传和变异现象也有所了解。
但学生对遗传和变异的概念、原因以及它们在生物界的意义可能还不太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切入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遗传和变异的秘密。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遗传和变异的概念,知道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2.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科学,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遗传和变异的概念及原因。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生物界的重要性和意义。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遗传和变异的秘密。
2.运用观察、实验、讨论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3.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生活中的遗传和变异现象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思考遗传和变异的含义。
2.探究遗传和变异的概念: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了解遗传和变异的现象,总结出遗传和变异的定义。
3.探究遗传和变异的原因:引导学生分析遗传和变异的原因,让学生认识到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4.实例分析:让学生分析生活中的一些遗传和变异现象,加深对遗传和变异的理解。
5.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遗传和变异在生物界的重要性和意义。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标题: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1.遗传和变异的概念2.遗传和变异的现象3.遗传和变异的原因4.遗传和变异在生物界的意义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实验操作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程度等方面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袁隆平爷爷的故事
2.网络搜索:什么是遗传物质?
孟德尔的研究与发现
孟 德 尔 ( 1822——
1884),现代遗传学之父。
孟德尔 在 他管 理的
花园里种植了数百株豌豆。 他发现 这 些豌 豆的 后代形态特征大多和它们 的上一代相似。
关于豌豆紫色花和白色花的现象
后续者的研究与发现
他们认为,除了因父母的结合会出现
)照射种子,科研人员用人工变异培育出许多
优良品种,如(
)。
),(
) ,(
),
课堂训练
1、父母双方都是高个的,因为遗传的缘故,所生子女一定是 高个的。 ( )
2、生物的每一个特征都是能遗传的。( )
3、太空椒是因为它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异,所以才长得果大
色艳,籽少肉厚的。( )
4、生物界,各种各样的昆虫都是遗传或变异的结果。( )
太空椒
太空椒果大色艳 ,籽少肉
厚,维生素 c 和铜铁等微量
元素含量都比原来高出
7%~20%。 植株明显增高增粗 、果型 增大,产量增长 20% 以上, 对病虫害的抗逆性比较强 。
瘦肉型猪
瘦肉型猪可以通过杂交还有选取瘦肉率高 的猪繁殖培育。
太空育种
将农作物种子或试管种苗送到太空,利用 太空特殊的、地面无法模拟的环境使种子 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选育。 世界上只有美国、俄罗斯、中国成功地进 行了卫星搭载太空育种。我国 1987 年开始 将蔬菜等搭载上天。
变异外,生物体自身也可能产生变异。
有些变异对生物是有害的,有些变异
对生物是有益的,还有一些变异既无 害也无益。
袁隆平爷爷的故事
袁隆平,著名水稻
专家。他在稻田里偶然
发现了一株谷大粒多、
子粒饱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野生水稻。
经过多年的选育,他培
育出了杂交水稻新品种。
无籽西瓜
新型草莓
太空椒
瘦肉型猪
用人工的方法也可以使 遗传物质发生变异,如用x射 遗传物质
太空搭载的鸡冠花、麦秆菊、蜀葵、矮牵牛等,都表现
出开花多、花色变异、花期长等特点。尤其是粉色的矮
牵牛,花朵中出现了红白相间的条纹。更令人惊奇的是
万寿菊的花期竟延长到6个月以上。 游过太空的大蒜能长到近半斤重,太空萝卜的幼苗让害 虫敬而远之。
人类对遗传变异的发现
1969 年 科学家成功分离出第一个基因。 孟德尔提出了生物的 20 世纪初期,摩尔根 2012 年美国科学家发现死亡基因,该 2000 年 4 月底 中国科学家按照国 2000 年 5 月 8 日 德、日等国科学家 1909 年约翰逊正式提出“基因” 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 通过果蝇的遗传实验, 1983 年 科学家首次培育出世界 基因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类的生物 1980 年 科学家首次培育出世界 20 世纪 50 年代以后沃森和克 际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部署,完成 宣布,已基本完成了人体第 21对 制的观点。 得出了染色体是基因 钟,甚至能预测一个人最可能在一天 第一个转基因动物转基因小鼠。 里克提出 DNA 双螺旋结构 概念。 第一个转基因植物转基因烟草。 了 1% 人类基因组的工作框架图。 染色体的测序工作。 载体的结论。 中的什么时候死亡。
为什么后代长得像父母 又稍有不同?
是什么携带着父母的形 态特征从上一代传到下 一代? 科学家们为了解释这些 问题,花费了很大的精 力。
1
自学部分 重点探究 总结 课堂训练
C
目录
ONTENTS
2
3 4 5
结束放映
课后任务
自学部分 1.认真阅读教材中的三段材料,完成下表。
阅读内容 孟德尔的研究与发现 后续者的研究与发现 他的研究成果 我要学习他的
线照射种子。科研人员利用
人工变异培育出许多优良品
种。
遗传物质
DNA
脱 氧 核 糖 核 酸 ( 英 语缩写为 DNA ), 是一种分子,双链
结构。
带 有 遗 传 讯 息 的
DNA 片段称为基因。
基因
基因(遗传因子)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支 持着生命的基本构造和性能。储存着生命的种族、血型、 孕育、生长、凋亡过程的全部信息。生物体的生、长、衰、
太空育种
太空育种
太空西瓜的显著特点 是含糖量达13%以上, 纤维少,个头大,吃
起来沙甜可口。
太空玉米能结出6-7 个“棒子”,可长出 5种颜色,而且味道 也比普通玉米好。
太空育种
自1987年以来,我国利用返
回式卫星和神舟飞船,先后进
行了10多次搭载,有1000多个品种的种子和生物材料上天。
返回目录
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
谁?
孟德尔 后续者 袁隆平 ……
什么秘密?
遗传 变异 杂交水稻
遗传物质 人工变异 太空育种 ……
课堂训练
1.( )被人们称为现代遗传学之父,( )被 人们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2.( )和( )是生命最基本的两种特征。 ),比如用
3.用人工的方法可以使遗传物质发生( ( (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
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
(谁在寻找)
(什么秘密)
作者:付小红
回忆
1、子女和父母之间一般都( )地保 持着一些( )的特征,这种现象叫 ( )。
2、子代与( )之间、( 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 这种现象叫( )。
)之间一 )的特征,
3、( )和( )是生物的基本特征, 在生物界是( )的。
病、老、死等一切生命现象都与基因有关。
返回目录
无籽西瓜
无籽西瓜是三倍体, 由于三倍体细胞在进 行减数分裂时出现染 色体紊乱的情况,所
以三倍体西瓜不能形
成种子。
新型草莓
利: 新型草莓营养丰富,维生素C含量
丰富,含有果胶和丰富的膳食纤维,是老
少皆宜的健康食品。 弊:新型草莓比以前大,但口感不好, 不易保存。
5、生物只会因父母的结合而出现变异,生物体自身不会出现 变异。( )
返回目录
课后任务
收集有关生物遗传与变异最新进 展的一些资料,编一份小报。 科学辩论会 生物变异现象有什么利弊?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