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介入的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血管外科手术介入治疗基础知识ppt课件

血管外科手术介入治疗基础知识ppt课件

;.
63
介入治疗并发症
;.
64
AVF
Pseudoaneurysm
;.
Mycotic Aneurysm
66
手术治疗基础知识
;.
68
;.
69
血管外科器械
;.
70
血管外科特殊器械
;.
71
无创血管镊、阻断钳
;.
72
血管缝合
;.
73
缝线粗细 7-0美制单位 0.5 Ph.欧制单位
聚丙烯 蓝色单丝
导引子(Introducer)
Y阀
;.
Torquer
25
;.
26
导丝操作的原则
;.
27
导管的分类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例:SIM导管的使用
;.
34
第三步: 在体外与病变部位之间建立“生命线”
• 交换导丝、导引导管 • 交换导丝头端位置要跨越病变,到达病变的远端正常动脉
• 自膨支架
• 螺旋型支架
;.
9
• 覆膜支架
血管介入治疗的组成
;.
10
第一步: 建立和维持血管通路
• 穿刺针、导管鞘、导引导管、Y阀
;.
11
动脉穿刺
;.
12
髂前上棘 股骨头 小转子
股深、浅动脉
股动脉穿刺部位
腹壁下动脉 旋髂浅动脉
耻骨结节
;.
13
Seldinger穿刺法
;.
14
穿刺针
;.
15
造影术,并获得1956年诺贝尔奖。 • 1941年,Farinas采用股动脉切开插管做腹主动脉造影。

心血管病介入治疗相关知识及围手术期护理

心血管病介入治疗相关知识及围手术期护理

心血管病介入治疗相关知识及围手术期护理一、概括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是一种先进的治疗手段,对于改善心血管疾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介入治疗在心血管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详细介绍心血管病介入治疗的相关知识,包括其定义、发展历程、技术特点以及应用范围。

同时本文将重点阐述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要性,包括术前准备、术中护理和术后观察与护理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全面了解心血管病介入治疗的相关知识以及围手术期护理的关键要点,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指导,帮助患者顺利度过手术期,提高治疗效果和康复率。

1. 心血管病介入治疗的重要性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是一种现代化的治疗方法,在心血管病领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而心血管病介入治疗的应用正是解决这一难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与传统的手术治疗相比,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其通过先进的医疗技术和设备,对狭窄或堵塞的血管进行扩张、疏通,达到恢复血液流通的目的,对于急性心肌梗塞、冠心病等严重心血管疾病的抢救和治疗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心血管病介入治疗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其在现代医学领域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而在此背景下,围手术期护理的合理性、科学性和高效性更是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命质量,对此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是十分必要的。

2. 心血管疾病对全球健康的影响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健康问题,其高发率及死亡率给全球社会经济带来巨大负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

在全球范围内,心血管疾病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在工业化国家和发达城市,其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生活方式的改变(如饮食结构的改变、缺乏运动等),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高发,心血管疾病的威胁愈发严重。

这不仅给患者带来巨大的身心痛苦,而且给医疗系统带来巨大压力,增加了医疗成本和社会经济负担。

冠脉介入治疗基本知识介绍

冠脉介入治疗基本知识介绍

• 重要参数:cm:导管的长度 冠脉狭窄介入治疗的适应症
常规程序:择期手术的病人一般先行单纯造影,然后再根据情况择期行治疗(现在很多技术熟练地方同时完成);
0mm;长度:10-40mm;
• 穿刺选择的动脉:股动脉,桡动脉
mm:球囊的长度和直径
纤维斑块的发展过程包括细胞的生长和平滑肌细胞的增生。
• bar:球囊的压力(NBP,RBP) 常用类型:JL(Judkins Left),JR,AL,AR,猪尾导管(仅造影用),多功能导管,搭桥导管
冠心病
• 主要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 粥样硬化性斑块引起的狭窄影响了该冠 脉对所辖心肌的供血,供氧---即导致心肌 缺血
冠心病
• 易发病因素:

高血脂

高血压

吸烟

糖尿病

性别

家族史

其他因素
冠心病
• 狭窄类型
• 向心性狭窄:斑块均匀分布,成圆周状排列。
造影下动脉在各个方位均显示狭窄。这种狭窄 较容易行介入治疗。
人体动脉系统的解剖
心 脏 的 基 本 解 剖
冠状动脉的解剖
左 主 干 : LM 左 回 旋 支 : LCX 左 前 降 支 : LAD 对 角 支 : D ia g 钝 缘 支 : OM 右 冠 脉 : RCA 后 侧 支 ; PL 后 降 支 : PD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 病的病理生理和临床表现
柔韧性。该特性与支架的通过性以及支架植入后对血管 的拉直程度有关。
• 径向支撑力:指支架撑开后对抗压力的能力。该特性
与支架植入后血管的弹性回缩有关。
• 可视性:处于最适状态,不太弱,不太强 • 可靠的扩张:协调一致

介入血管科基础知识

介入血管科基础知识

穿刺针
• 穿刺针:根据用途可分为血管性介入穿刺针、活检针、治疗针。以G
为单位 ,细针(14-20G)、粗针(21-23G) 血管性介入穿刺针: 其作用是穿刺皮肤、皮下组织、血管壁,将导丝和造影导管引入血管, 是介入诊断、治疗术中的重要器械之一
• 动脉穿刺针与静脉穿刺针:Seldinger针、前壁穿刺针、其它穿刺针。
• 穿刺针 • 导管:造影导管、 引流导管、球囊扩张导管等。 • 导丝:超滑导丝,超硬导丝、交换导丝,溶栓导
丝等。
• 导管鞘 • 支架:内涵管和金属支架(自涨式和球囊扩张式) • 其他:下腔静脉滤器、网篮、激光、微波、冷冻
器材、旋切导管等。
导管
• 导管(catheter)是介入诊断、治疗所用的主要器
• 也可用20G
– 内径 0.64mm (0.025 in),可过 0.021导丝
• 长度多为 7cm
穿刺针
• 血管性介入穿刺针:
– 其作用是穿刺皮肤、皮下组织、血管壁,将导 丝和造影导管引入血管,是介入诊断、治疗术 中的重要器械之一。常用的是二部件穿刺针: 由外套管和针芯构成。针的外径以G表示。
– 按结构分为:Z形结构,编织结构,管状 结构,包绕式结构。
– 按支撑力分为:自扩式,球囊扩张式, 热记忆式,可回收式支架。
支架
支架
支架
支 架
支架
支架
不同种类的支架(一)
自膨胀式支架 球囊扩张式支架
螺旋式支架
支架的释放技术




球囊扩张式支架
导管
• 结构:网络导管,均质导管 • 外形:
导管
• 规格(French , F):2~12F不等,成人常用

2024年度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基层普及培训

2024年度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基层普及培训

2024年度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基层普及培训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

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而且趋向年轻化。

心血管疾病的严重程度不言而喻,它不仅对患者本人造成巨大的生理和心理压力,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负担。

急需加强心血管疾病的诊疗技术基层普及培训,帮助更多的医护人员掌握心血管疾病的介入诊疗技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一、背景分析1. 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情况2. 心血管疾病的介入诊疗技术的重要性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及时、准确地诊断和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介入诊疗技术是一种高效的治疗方式,可以有效地解决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症状和病情。

在这种背景下,普及心血管疾病的介入诊疗技术对于提高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培训方案1. 培训内容(1)心血管疾病的基本知识:包括心血管疾病的定义、发病原因、临床表现等。

(2)心血管疾病的介入诊疗技术:包括冠脉造影、PCI术、支架置入、心脏射频消融术等。

(3)心血管疾病的护理知识:包括患者的护理原则、患者的心理护理等。

2. 培训目标(1)提高医护人员的心血管疾病诊疗技术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专业的治疗服务。

(2)引导患者树立正确的健康理念,培养自我保健意识,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3)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水平和治疗效果。

三、培训措施1. 专家授课2. 现场演练组织现场演练活动,让医护人员亲自动手操作,熟练掌握心血管疾病的介入诊疗技术,提高工作技能和水平。

3. 病例讨论组织病例讨论会,让医护人员分享自己的病例和治疗经验,促进经验交流,共同提高诊疗水平。

四、培训效果通过本次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基层普及培训,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水平和治疗效果也得到了明显提高。

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技术培训项目

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技术培训项目

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技术培训项目心血管疾病是指影响心脏和血管功能的一系列疾病,包括冠心病、心肌梗死、高血压等。

随着生活方式和环境的改变,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

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方法有很多,其中介入诊疗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什么是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是一种通过血管内途径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方法,它可以通过血管内导管将治疗工具送入病变的部位进行治疗,如血管扩张、血管内支架植入等。

介入诊疗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效果明显等优点,已成为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

介入诊疗技术包括哪些内容?介入诊疗技术包括冠状动脉介入、外周血管介入、心脏瓣膜介入、脑血管介入等。

其中,冠状动脉介入是介入诊疗技术中最常见的一种,它是通过血管内导管将扩张球囊送到狭窄的冠状动脉病变部位进行扩张,以恢复血流通畅。

外周血管介入是指通过血管内导管将治疗工具送入外周血管病变部位进行治疗,如血管支架植入、血管闭塞治疗等。

心脏瓣膜介入是指通过血管内导管将一些瓣膜置换设备送入心脏瓣膜病变部位进行治疗。

脑血管介入是指通过血管内导管将治疗工具送入脑血管病变部位进行治疗,如血管支架植入、血管闭塞治疗等。

介入诊疗技术的培训项目有哪些?随着介入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医疗机构都开始开展介入诊疗技术的培训项目,以提高医护人员的技能水平和治疗水平。

培训内容包括基础理论知识、实操技能训练、病例讨论等。

具体来说,培训项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理论知识:介绍介入诊疗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血管解剖学、血管病变的诊断和治疗原则、介入诊疗技术的基本操作流程等。

2.实操技能训练:通过模拟手术操作和真实手术操作,让医护人员掌握介入诊疗技术的实操技能,如血管穿刺技巧、导管操作技巧、扩张球囊操作技巧等。

3.病例讨论:通过病例讨论,让医护人员了解各种不同类型的病例,掌握治疗策略和技巧,提高治疗水平。

4.质量控制:介入诊疗技术的培训还包括质量控制方面的内容,如手术操作规范、手术安全控制、手术后的护理等。

介入治疗及护理知识科普

介入治疗及护理知识科普

介入治疗及护理知识科普有很大一部分患者均缺乏对介入治疗相关知识的了解,从而在接受治疗期间会出现焦虑及紧张等不良心理情绪,影响介入治疗工作效果及质量。

为了确保介入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做好介入治疗护理工作极为关键。

下文对什么是介入治疗、介入治疗的优势及注意事项进行简要介绍,详细阐述介入治疗护理方法。

1.什么是介入治疗介入治疗又称介入科治疗,是继内科和外科的又一大独立学科,成为三大支柱性学科。

介入治疗主要指的是以影像学作为基础,在超声、CT、X光、MR的导引下,通过穿刺或导丝介入材料对疾病进行治疗,可有效取得细菌学、生理学、影像学、组织学的资料,从而实现对疾病的诊断。

介入治疗的优势在于不需要开刀暴露病灶,只需要在血管或皮肤上做直径几毫米的微小通道,在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对病灶局部做治疗,对人体的创伤微乎其微,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效果好、并发症少的特点。

2.介入治疗的优势介入治疗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内容:(1)介入治疗只需要在患者的皮肤表面、血管处开一个2-3㎜的穿刺创口,对机体的损伤很小,不需要开刀,术后康复快。

(2)对患者机体的其他器官不会造成任何损伤,治疗效果好。

(3)对于目前无法根治的恶性肿瘤治疗中,介入治疗可以将药物直接作用在肿瘤病变位置上,不同于其他治疗,对患者的器官不会造成损伤产生副作用。

(4)介入治疗在麻醉方式上,只需要局部麻醉,副作用小,更加适用于体质弱、老年人等身体耐受力差的人群。

(5)介入治疗手术的成功率高达90%,而安全性更高,死亡率几乎为零。

3.介入治疗后注意事项介入治疗后注意事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内容:(1)在治疗结束后,患者要留意穿刺部位有无红肿、发紫、出血等情况发生,如有异常要及时上报医护人员。

(2)患者术后在无恶心、呕吐等情况后可进食,进食早以清淡流质饮食为主,禁忌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可多进食高维生素、高蛋白、易消化的低脂饮食,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

(3)术后24h内要保证绝对的卧床休息,避免过早运动导致腹压突然上升,使穿刺点出血。

血管介入培训计划

血管介入培训计划

血管介入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血管介入是一种通过导管在血管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技术,如血管造影、血管支架植入、血栓抽吸等。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血管介入技术在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介入治疗、周围血管病变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为了提高医务人员的血管介入技术水平,本培训计划旨在为医生和护士提供系统、全面的血管介入培训。

二、培训内容1. 血管介入技术的基础知识- 血管解剖学- 血液循环生理学- 血管介入设备和材料- 血管介入手术室管理与消毒2. 血管介入常见疾病诊断和治疗- 冠状动脉疾病的介入治疗- 脑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 外周血管病变的介入治疗- 肿瘤介入治疗3. 血管介入手术操作技术- 血管造影操作技术- 血管支架植入操作技术- 血栓抽吸操作技术- 血管活检操作技术4. 血管介入并发症处理- 血管介入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急性血管闭塞的处理- 动静脉瘘的处理- 穿孔和出血的处理5. 血管介入相关医学影像学- 血管造影影像学基础知识- 血管介入手术影像诊断能力三、培训对象1. 医生:主刀医生、主管医生、住院医师等2. 护士:血管介入手术室护士、血管造影室护士等四、培训方式本培训计划的培训方式包括理论培训和实践培训两部分。

理论培训通过专业讲座、学习资料、课程考核等方式进行;实践培训通过临床实习、模拟手术、技能训练、实际手术操作等方式进行。

1. 理论培训- 专业讲座:邀请相关专家学者进行系统、全面的理论讲解。

- 学习资料:提供相关学习资料,包括教材、论文、案例分析等。

- 课程考核:设置理论考试,对培训对象进行学习成果的评估。

2. 实践培训- 临床实习:培训对象到相关临床科室进行实际的血管介入手术操作。

- 模拟手术:提供血管介入手术模拟训练设备,进行实际操作的模拟训练。

- 技能训练:通过专业教练进行针对性的技能训练,提高手术操作技能。

- 实际手术操作:在临床指导下进行实际的血管介入手术操作。

五、培训时间本培训计划的培训时间为3个月,包括1个月的理论培训和2个月的实践培训。

血管外科手术介入治疗基础知识

血管外科手术介入治疗基础知识
1974年,Gruentzig发明 了双腔球囊导管进行外周 血管成形术
1977年,第一例成功的 PTCA手术
介入治疗设备
高压注射器
防护设备
8
C型臂
操控板 监视器
检查床
介入治疗器材
穿刺针 导管鞘、长鞘、Guiding 导丝
选择导丝 交换导丝
导管
选择性导管:椎动脉导管、Corbra眼镜蛇、Simens、MPA、翻山导管 造影导管:猪尾导管、黄金标记猪尾导管 治疗导管:球囊导管、返回真腔装置、溶栓导管、抓捕器、圈套器
血管外科手术/介入治疗基础知识
PUMCH 曾嵘
1
材料科学、工程制造 技术的进步
血管外科的发展有赖于技术的进步 介入和手术是血管外科的两条腿
2
介入放射学简史
1895年Wilhelm Conrad Röntgen
威3 廉·康拉德·伦琴 发现了X射线
介入放射学简史
1896年,Hasher等在X线发现不久,即用石膏作造 影剂开始尸体动脉造影研究。
1910年,Franck等进行活体动物动脉造影。 1923年,Berberic使用溴化锶进行人体造影,同年,
Sicard等用碘罂子油做静脉造影成功。 1924年,Brook等用50%碘化钠做了人股动脉造影。 1929年, Werner Forssmann成功地将导管从自己
的上臂静脉插入右心房,首创心导管造影术,并获得 1956年诺贝尔奖。 1941年,Farinas采用股动脉切开插管做腹主动脉造 影。
39
两种导送系统
40
同轴导送系统
MARKE R
BALLOO N
MARKE R
快速交换系统

冠脉介入基础知识

冠脉介入基础知识
) 17
Air injection volume(mL)
15
13
A
B
11
9
7
0
60
120
180
240
Time (min.)
*装置内空气的多少以及压迫时间,取决于病人的实际情况。穿刺部位的不同也决定压迫时间 的长短。
总结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是通过心导 管技术疏通狭窄甚至闭塞的冠状动脉管腔, 从而改善心肌的血流灌注的有效优选治疗 方法。
泰尔茂 16cm 桡鞘的临床意义
TERUMO的桡动脉鞘鞘管长度是16cm。
这个长度经过Dr. Saito等桡动脉专家的验证, 既可以拉直前臂桡动脉,又不会越过肘关节,避免 了患者手臂活动可能造成的鞘管折损以及由此引发 的动脉损伤。
超滑血管造影导丝“黑泥鳅”
拥有专利的 M (亲水聚合物) 涂层,具备良 好的顺滑移动性, 可通过弯曲的解剖渠道。
泰尔茂产品在研发过程中更贴近人性化, 为患者在术中减轻痛苦,术后减轻危害。
泰尔茂产品具有独特地研发理念,精密的 产品参数。为术者提供更细微的产品帮助
谢谢!
输送性 ➢ 跨越病变的能力 ➢ 小的外径,柔软的材料,加以好的跟踪性和推送性,使 球囊实现很好的输送性
医生希望的球囊特性
可视性 ➢ 在射线下能看到球囊标记 ➢ 通常用于测量病变的长度,以进行预扩张,或放置在支架内 以进行后扩张
局部扩张 ➢ 在治疗范围内减小外部损伤的能力 ➢ 准确的标记放置和头端渐变缩小很重要
4. 使用特制针筒从空气孔中注入空气,使球囊膨胀起来.
◆一般空气量 针筒标注的容量:15mL
Approx. 20.0kPa (200mmHg)
(Use a pressure which results in a ‘barely there’ finger-tip pulse.) Ai r

冠脉介入基础知识

冠脉介入基础知识

冠脉介入基础知识
冠脉介入是一种治疗冠状动脉疾病的方法,主要涉及在病变的血管中放置支架以恢复血流。

以下是冠脉介入的基础知识:
1. 手术过程:冠脉介入手术通常以股动脉或桡动脉为穿刺部位,局部麻醉后将鞘管插入所选动脉,指引导管通过鞘管到达待治疗的冠状动脉。

然后将导丝通过导管送达冠状动脉梗阻部位,再将球囊扩张器的导管送到梗阻部位,通过气囊充气挤压斑块,从而解除梗阻,最后植入支架,使管腔保持畅通。

2. 适应症:冠脉介入手术一般用于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患者。

如果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症状,或者患者存在冠状动脉新发生的病变、吻合口远端的病变或扩张旁路移植血管的狭窄等情况,可以考虑进行冠脉介入手术。

3. 安全性:冠脉介入治疗目前是一项非常成熟的技术,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然而,任何手术都存在风险,因此在术前一定要充分了解手术的风险和相关并发症。

4. 支架植入:在冠脉介入手术中,通常需要植入支架以扩大冠状动脉管腔,改善心脏血流。

目前常用的支架材料是不锈钢合金,具有很强的支撑力、耐腐蚀性,不会生锈和塌陷。

术中扩张支架时,采用的高压力使支架紧紧地镶嵌在冠状动脉壁上,不会发生移动和脱位。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请咨询专业医生。

心血管介入治疗高级培训教程

心血管介入治疗高级培训教程

心血管介入治疗高级培训教程1. 心血管介入治疗的基础知识心血管介入治疗,听上去有点高大上,其实说白了就是通过一些小手术、穿刺啥的来解决心脏和血管的问题。

就像给你的爱车做一次大保养,把那些潜在的隐患都一一排查出来,让它能在马路上顺顺畅畅。

别看这个领域听起来复杂,实际上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心脏病、动脉硬化等,都是可以通过这些技术来治疗的。

1.1 介入治疗的优势说到介入治疗的好处,真是数不胜数。

首先,它的创伤小。

你想啊,传统手术得开刀,动辄就要恢复好久。

而介入治疗,通常都是用小针头或者导管插入,术后很快就能恢复,基本上能让你吃上个早餐就能回家。

再者,效果也不错。

很多心脏病患者通过介入治疗后,像是换了个人一样,活力满满,仿佛重获新生。

1.2 适应症与禁忌症当然,介入治疗也不是万能的。

有些病人可能因为合并症、过敏反应等原因,不能做这些治疗。

就像打游戏,有些副本你就是进不去。

但如果你符合条件,那就可以勇往直前,接受这一波“升级”。

所以,在准备接受介入治疗之前,一定要和医生好好沟通,了解清楚自己的情况。

2. 介入治疗的流程介入治疗的流程其实挺简单的,像吃个快餐,虽然快,但也得讲究点。

我们从准备阶段说起吧。

2.1 术前准备在进行介入治疗前,医生会对你进行全面的评估。

这就好比考试前的复习,得看看你哪些地方掌握得扎实,哪些地方需要补习。

医生会给你安排一些检查,比如心电图、超声波等,确保你的身体状况适合手术。

别紧张,保持轻松的心态,毕竟你是去做“升级”,不是去“打怪”。

2.2 术中体验到了手术当天,你就可以放轻松了。

其实整个过程就像坐过山车,开始可能会有点紧张,但随着手术的进行,你会发现这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医生会在你的血管里放入导管,然后通过影像设备来观察你的心脏和血管。

虽然你可能会感到一些不适,但大部分情况下你是可以保持清醒的。

没事,多想想你爱吃的美食,心情会好很多!3. 术后的恢复与注意事项手术完了,大家最关心的当然是恢复了。

介入的相关知识PPT课件

介入的相关知识PPT课件
可引起恶心、呕吐症状,因此术后积极防止患者出现的恶 心呕吐症状。遵医嘱给予药物,同时嘱患者深呼吸,呕吐 时头偏向一侧,以免误吸引起呛咳或窒息,还应注意观察 呕吐物、排泄物的性质、颜色、量并做好记录,及时发现 出血现象,争取早期处理。
▪ 3 肝肾功能受损的护理 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可能
因肝脏缺血缺氧、化疗药物影响等因素导致肝功 能不同程度损害,部分患者可出现胆红素升高, 表现为黄疸加重、腹水,严重者出现嗜睡、肝昏 迷等。对肝功能有损害的患者,嘱多卧床休息, 保证充足睡眠,注意血象变化、保暖,观察患者 的意识变化进行保肝护肝治疗。除对肝功能损害 外,又因大量化疗药物毒性反应和大量癌细胞坏 死由肾脏排出所致肾功能受损,术后应给水化治 疗,鼓励患者多饮水,促进毒物排泄。同时观察 24h尿量及颜色,利于及时处理。
介入治疗的优点
▪ 介入治疗其特点是创伤小、简便、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和住院时间明
显缩短。
▪ 一、对于需内科治疗类疾病,介入治疗相对于内科治疗优点在于: ▪ 药物可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不仅可大大提高病变部位药物浓度,还可
大大减少药物用量,减少药物副作用。
▪ 二、对于需外科治疗类疾病,介入治疗相对与外科治疗优点在于: ▪ 1、它无需开刀暴露病灶,一般只需几毫米的皮肤切口,就可完成治疗,
表皮损伤小、外表美观。
▪ 2、大部分病人只要局部麻醉而非全身麻醉,从而降低了麻醉的危险性。 ▪ 3、损失小、恢复快、效果满意,对身体正常器官的影响小。 ▪ 4、对于目前治疗难度大的恶性肿瘤,介入治疗能够尽量把药物局限在病
变的部位,而减少对身体和其他器官的副作用。部分肿瘤在介入治疗后 相当于外科切除除。
组织缺血坏死,机体吸收毒素,短期内肝组织水肿、炎症 对栓塞剂的反应。持续高热达38℃~39.5℃。监测体温每 4h一次,发热持续期可先给予物理降温,若体温未降可给 予药物降温,但需注意因退热大量出汗而发生虚脱,采取 降温措施半小时后应复测体温。

血管外科手术介入治疗基础知识_图文

血管外科手术介入治疗基础知识_图文
• 1910年,Franck等进行活体动物动脉造影。 • 1923年,Berberic使用溴化锶进行人体造影,
同年,Sicard等用碘罂子油做静脉造影成功。 • 1924年,Brook等用50%碘化钠做了人股动脉
造影。 • 1929年, Werner Forssmann成功地将导管从自
己的上臂静脉插入右心房,首创心导管造影术, 并获得1956年诺贝尔奖。 • 1941年,Farinas采用股动脉切开插管做腹主动 脉造影。
网、抓捕器、弹簧栓等
球囊导管需要了解的几个概念
• 两种导送系统(同轴、快速交换) • 预扩张、后扩张 • 顺应性球囊、非顺应性球囊 • 低压球囊、高压球囊 • 阻断球囊、扩张球囊 • 球囊回抱性,三折、六折球囊
两种导送系统
同轴导送系统
MARKER BALLOON
MARKER
快速交换系统
WIRE
• 非顺应性球囊 • 顺应性球囊 • 双球囊、切割球囊
• 临时或永久置入物
– 支架
• 球扩支架 • 自膨支架 • 螺旋型支架 • 覆膜支架
– 腔静脉滤网 – 脑保护装置 – 封堵器 – 弹簧栓
• 其他:血管闭合器、缝合器、Y阀、压力泵
建立和维持血管通路 选择病变部位,了解病变情况 在体外与病变部位之间建立“生命线” 治疗(球囊扩张、置入移植物、溶栓) 止血(血管闭合器、缝合器)
血管外科手术介入治疗基础知识_图文.pptx
血管外科的发展有赖于技术的进步 介入和手术是血管外科的两条腿
介入放射学简史
1895年Wilhelm Conrad Röntgen
威廉·康拉德·伦琴 发现了X射线
介入放射学简史
• 1896年,Hasher等在X线发现不久,即用石膏 作造影剂开始尸体动脉造影研究。

介入基础知识系列之三-肠系膜动脉交通支

介入基础知识系列之三-肠系膜动脉交通支

介入基础知识系列之三-肠系膜动脉交通支今天介绍的主要内容是肠系膜动脉的交通支,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肠系膜的侧支循环解剖充分的肠系膜侧支循环依靠三个主要动脉参与: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和肠系膜下动脉,分别组成4个动脉吻合弓:(1)胰十二指肠动脉弓(2)若兰氏动脉弓(arc of Riolan)(3)蒙德氏边缘动脉弓(arc of Drummond)(4)直肠动脉弓通过上述4个动脉吻合弓,最终达成腹腔干动脉与髂内动脉的交通。

胰十二指肠动脉弓腹腔动脉向前走行2cm,即分出肝总,胃左和脾动脉。

肝总动脉的第2个分支是胃十二指肠动脉,再分出胃网膜右,胰十二指肠上动脉。

后者之前,后支与胰十二指肠下动脉即肠系膜上动脉的第一个分支之前、后支围绕胰头相吻合,成为胰十二指肠动脉弓,是腹腔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之间的重要侧支吻合环节。

arc of Drummond 1913年Drummond首先描述,又称边缘动脉弓,沿左半截场内侧缘走行。

它起于肠系膜下动脉达于中结肠动脉的左支。

正常情况下经腹主动脉动脉造影时,该动脉弓通常不显影。

arc of Riolan 连接起于肠系膜下动脉的左结肠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第二个分支的中结肠动脉左支的迂曲动脉。

该动脉正常情况下处于隐性存在状态,无血流通过。

近来有人主张称为肠系膜动脉(Meandering Mesenteric Artery, MMA)。

当肠系膜上或者下动脉闭塞或者狭窄时,这条动脉可以变得非常粗大和迂曲。

直肠吻合弓发自肠系膜下动脉的直肠上动脉与发自髂内动脉的直肠下动脉在直肠形成吻合弓。

是躯干动脉与肠系膜动脉血循环之间的重要通道。

下图肠系膜上和肠系膜下之间两个交通血管的图示内侧为arc of Riolan(红色标记)(Riolan弓组成:肠系膜上动脉--结肠中动脉--结肠中动脉左支--riolan弓--肠系膜下动脉)外侧为arc of Drummond(图示为扩张Riolan弓)图示为动脉炎患者,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所见,由于肠系膜下动脉闭塞,引起riolan弓开放, Drummond弓未显示。

介入基础知识系列之二十六-下腔静脉滤器相关知识

介入基础知识系列之二十六-下腔静脉滤器相关知识

介入基础知识系列之二十六-下腔静脉滤器相关知识下腔静脉滤器相关知识首先要知道下腔静脉滤器植入的适应症:第一,有抗凝禁忌症的深静脉血栓第二,有不明原因的肺血栓形成,但不包括亚肺段血栓形成(low risk)第三,外科手术或外伤病人的预防性下腔静脉滤器植入第四,下腔静脉或髂静脉漂浮血栓,即使在抗凝的情况下,也应该植入下腔静脉滤器第五,在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之前,可以预防性放置下腔静脉滤器有以上适应症,我们可以推理出,在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之后,如果还有残留血栓,一旦病人开始抗凝,就可以取出下腔静脉滤器,因为抗凝本身是深静脉血栓的首选治疗,既然已经开始抗凝,当然可以取出滤器。

滤器取出的时间窗有很大的争议。

从厂家的说明,大多数厂家建议1月之内取出,有的甚至限制在十四天之内。

在临床实践中,这种时间窗可行性不强。

总的原则是不管下腔静脉滤器已经植入多长时间,都可以进行下腔静脉滤器取出术,只是下腔静脉滤器在体内的存留时间越长,取出的成功性越低,但对于个案病人不妨一试。

我个人的做法,是在下腔静脉滤器植入三个月之内取出。

因此当滤器植入后,我的助理会在两个月时联系患者,复习病历,如果没有下腔静脉滤器取出的禁忌症,我们将预约病人,一个月后取出下腔静脉滤器。

在下腔静脉滤器取出时,应该常规进行下腔静脉造影,了解下腔静脉滤器的位置,是否贴壁,滤器内是否有血栓等。

当下腔静脉滤器内有血栓存留时,需要进行血栓体积的评估,评估采用目测方法进行,如果血栓的体积大于下腔静脉滤器锥形体积的25%,则不应该取出滤器,后续的处理方法是抗凝治疗1到2周后再取出下腔静脉滤器。

这是最经典的Greenfield滤器,为永久滤器由于他的知名度,很多医生申请滤器时,常规将申请叫做greenfield滤器植入。

这种滤器基本淘汰。

因为它的植入管径大,损伤相对大,而且不能回收。

这是目前使用最多的Gunter Tulip滤器Cook公司生产,它的特点是可回收,为两级释放,贴壁率低。

医院血管介入技术培训

医院血管介入技术培训

培训标准不统一
各医院血管介入技术培训的标准和质量存在差异,导致培训效果 不一。
培训管理不规范
部分医院的培训管理不够规范,缺乏有效的评估和监督机制。
受训者技能水平不均
受训者的技能水平存在差异,影响培训效果和实际应用能力。
培训与实际应用的脱节
理论与实践脱节
01
部分培训过于注重理论教学,缺乏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导致
医院血管介入技术培训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31
目 录
• 血管介入技术概述 • 血管介入技术培训内容 • 血管介入技术培训方式 • 血管介入技术培训效果评估 • 血管介入技术培训的挑战与对策
01
血管介入技术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血管介入技术是一种在影像设备 引导下,通过导管等介入器材对 血管病变进行治疗的技术。
模拟训练使用高仿真设备模拟血管介入操作过程,学员通过反复练习,提高操作 技能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模拟训练还包括对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 意外情况的模拟,使学员能够熟练掌握处理方法。
远程教育
总结词
远程教育为学员提供了灵活的学习方式,方便学员随时随地 进行学习。
详细描述
远程教育包括在线课程、视频教程等学习资源,学员可以根 据自己的时间和进度进行学习。远程教育还提供了与导师和 其他学员在线交流的平台,方便学员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讨论 和交流。
介入治疗。
其他
如脾功能亢进、消化道 出血、输卵管阻塞等疾
病的血管介入治疗。
02
血管介入技术培训内容
基础知识培训
01
02
03
血管解剖学
掌握人体血管的分布、结 构和功能,为后续介入技 术操作打下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管内介入治疗器械
• • • • • • • • 指引导管(5 Fr-9Fr) 导丝,交换导丝 球囊导管系统(扩张,封堵) 血管远端保护装置(保护伞) 捕捞器 (Goose neck snail…) 支架导管系统(球扩式,自膨式,带膜) 微导管(OTW, 漂浮) 栓塞材料(Coil,Onyx,NBCA,PVA…)
术前准备
• • • • • 患者常规备皮 过敏试验(碘) 左侧肢体建立输液通道 各种监护装配 留置导尿
导管室内所需物品
• • • • 心电、呼吸监护设备 氧气供给系统 各类急救药品及设备 镇静药、解痉药、肝素、鱼精蛋白及尿激 酶等
血管造影所需器械
• • • • • • • • 穿刺针(套管针) 血管扩张器(血管鞘) Y 阀(二相、三相) 三通 高压输液袋 延长管 导丝(.032-.035) (泥鳅导丝,交换导丝) 造影导管
套管针,血管鞘,三通
脑血管血管造影示意图
Complications of Angiography 并发症
• Groin hematoma (leakage, bruising) most common 最常见腹股沟血肿 • Hemorrhage 出血 • Allergic reaction to contrast or drugs administered 造影剂或药物过敏反应 • Arterial injury 动脉损伤 • Renal failure due to contrast metabolism 造影剂 代谢引起的肾衰 • Infection 感染 • Stroke 中风 • Death 死亡
Procedure - Seldinger Technique (1) 步骤-Seldinger 技术



The skin is prepared and punctured穿刺部位备皮 The femoral artery and inguinal ligament are located 股动脉位于腹股沟韧带处 The needle with stylet is angled parallel to the course of the femoral artery
套管针的针头倾斜平行进入到股 动脉内
Procedure - Seldinger Technique (2) 步骤 • Artery is punctured (double or

• • •
• •
single wall technique) 穿刺动 脉 Stylet is removed and needle withdrawn until blood flow occurs移动套管针将针头回撤 直到看到回血 Cannula removed 移动套管 Wire inserted 导丝插入 Wire is fixed & needle removed固定导丝,针头撤出 Track is dilated 扩张通道 Catheter is introduced over the wire 导管通过导丝进入
球囊扩张示意图
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示意图
预装球扩式支架系统
自膨式支架系统
远端保护装置-保护伞
捕捞器-Goose Neck Snail
带膜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架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