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化学平衡移动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寻找勒夏特列……
———《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教学设计
陈云沣
(云师大附中大理分校云南大理 671000)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平衡》第2课时“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即勒夏特列原理。
学生在学习化学平衡之前已经有溶解平衡的初步概念(初中),在化学平衡之后将学习电离平衡、水解平衡和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化学平衡在学生所需学习的平衡系列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理论之一。通过对本章的学习,既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溶解平衡和硫酸、硝酸工业生产的化学原理的理解,又为以后学习电离平衡理论、水解平衡和溶解平衡奠定基础。
本节教材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化学平衡状态是基础;第二部分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化学平衡移动;第三部分化学平衡常数。第二部分“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采取先通过实验说明化学平衡能够移动,从而展开对“影响化学平衡移动条件”的讨论。在对“影响化学平衡移动条件”的讨论过程中,教材编写者过分注重实验的应用,虽然能说明:温度、浓度能引起化学平衡的移动,但对压强的分析就显得不好展开,容易让分析和讨论过程显得过于复杂和繁琐,况且勒夏特列原理中最重要的问题是说明“减弱”。即改变条件的瞬间与原平衡相比体系的浓度、压强或温度的改变程度被减弱。我认为仅仅利用教材所提供的实验,可以说明浓度、温度能引起化学平衡的移动,但很难让学生感受、理解勒夏特列原理中所谓的“减弱”的含义。所以我在对“影响化学平衡移动条件”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借助实验的同时,想充分运用化学平衡常数开展对“影响化学平衡移动条件”的讨论,让学生在运用化学平衡常数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发现、理解勒夏特列原理。使最终得到勒夏特列原理变得水到渠成。使枯燥、抽象的理论变得具体、形象、生动,有足够的感性认识基础,理性分析过程,最后上升到深刻理解的地步。
二、学情分析
本堂课的对象是高二理科班学生。学生已经学习了“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化学平衡”等理论,在知识上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学生具有一定的实验能力,合作意识;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对遇到的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能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对问题进行简单探讨,为该节课的顺利开展提供了能力保证。
三、设计思路
本节课从4个环节、2种角度来探寻“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
1、先通过实验让学生获取感性认识;利用化学平衡常数K和Qc之间的探讨进行理性分析;由化学平衡常数K的具体计算深刻理解“减弱”含义;通过练习达到巩固、提高目的。
2、角度1:立足课本实验,充分挖掘课本实验的有效信息开展学习活动。角度2:利用化学平衡常数K和Qc之间的分析来进行学习活动。
整个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在实验中获取认知,在分析问题中强化理解,在完成任务中实现对知识认识的不断升华。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掌握浓度、温度、压强等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
问题,逻辑思维的能力和自学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生对勒沙特列原理的字面含意“平衡将向着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的
理解有较大的难度,故而对该原理中重点字词“减弱这种改变”的理解、剖析进
而加以掌握是本节的难点。
六、课前准备:FeCl
3
、饱和KSCN 溶液、NO
2
(g)和N
2
O
4
(g)平衡体系、热水、
冰、试管、胶头滴管、烧杯。
七、教学流程
巧妙复习做铺垫→分组实验得感知→理性寻找定方向→深刻理解“减弱”意→练
习及时巩固牢。
八、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上节课大家学习了化学平衡状态,那么化学平衡状态有哪些特征呢?[学生活动] “逆、等、动、定、变”。
[教师活动] “等”就是当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V
正
=V
逆
;那么V
正
≠V
逆
时,化学
平衡要么正向移动,要么逆向移动。反过来,化学平衡状态发生了移动,就一定
会有V
正
≠V
逆
这个过程。“定”就是当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各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如:m A(g) + n B(g) p C(g)+ q D(g) ;△H<0。那么这些保持不变的物质
浓度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各生成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除以各
反应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所得的比值为化学平衡常数K,化学平衡常
数只是温度的函数,即温度不改变化学平衡常数就不会发生改变。具体如下:
m A(g) + n B(g) p C(g)+ q D(g) ;△H<0
“变”就是当外界条件改变了,化学平衡就会发生移动。那到底是哪些条件会引
起化学平衡的移动呢?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的同时,为本节课的顺利开展做好铺垫
和导入本节课。
[学生活动]学生分2组进行教材实验2-6、2-7,并完成下表。
[教师活动]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
溶液颜色化学反应移动方向在烧杯中,先加10mL水,
将0.005mol/LFeCl
3
和
0.01mol/LKSCN溶液各5
滴滴入烧杯中混合均匀,
均分3份
滴加FeCl
3
溶液
滴加饱和KSCN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