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期间核查操作规程
高效液相色谱仪和质谱连用操作流程
![高效液相色谱仪和质谱连用操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b95a8921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f8.png)
高效液相色谱仪和质谱连用操作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高效液相色谱仪与质谱联用的操作流程详解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与质谱仪(MS)的联用,是现代分析化学中常用的一种技术,尤其在药物分析、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高效液相色谱仪期间核查操作规程
![高效液相色谱仪期间核查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4a4c231ffad6195f312ba6bb.png)
高效液相色谱仪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1. 目的在仪器设备两次检定之间,进行期间核查,验证设备是否保持校准时的状态,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 核查项目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定量重复性、检出限(DL)、基线噪声和基线漂移。
3. 使用的标准物质(核查标准)萘、苯甲酸、山梨酸标准品4. 核查依据;4.1 高效液相色谱使用说明书。
4.2 JJG 705-2002《液相色谱仪检定规程》5. 核查方法5.1环境条件5.1.1安装仪器的房间应清洁无尘,无易燃、易爆和腐蚀性气体,室内排风良好。
5.1.2仪器应平衡地放在工作台上,便于操作,周围无强烈的机械振动和电磁干扰,仪器接地良好5.1.3环境温度10~30℃,8小时内温度波动不超过±3℃,相对湿度低于85%。
5.2电源要求5.2.1电源电压:220±22V5.2.2电源频率:50±0.5Hz5.3仪器与试剂5.3.1秒表,分度值小于0.1s5.3.2电子天平,最大称重200g,最小分度0.1mg5.3.3容量瓶50ml5.3.4微量注射器100μl5.3.5甲醇(色谱纯)5.3.6色谱用水5.4核查方法5.4.1泵流量设定值误差SS 、流量稳定性误差SR的检查。
5.4.1.1技术要求5.4.1.2按5.4.1.1表设定流量,待流速稳定后,在流动相排出口用事先清洗称重过的容量瓶收集流动相,同时用秒表计时,准确地收集10~25min,称重。
按式(1)、(2)计算SS 和SR。
SS =(Fm-Fs)/Fs×100% (1)SR =(Fmax-Fmin)/F×100% (2)式中:SS----流量设定值误差,%Fm =(W2-W1)/(ρi·t),流量实测值,mL/min;W2----容量瓶+流动相的重量,g;W1----容量瓶的重量,g;FS----流量设定值,mL/min;ρi----实验温度下流动相的密度,g/cm3;t----收集流动相的时间,min;SR----流量稳定性误差,%;Fmax---同一组测量中流量最大值,mL/min;Fmin---同一组测量中流量最小值,mL/min;F----同一组测量中流量的算术平均值,mL/min。
高效液相色谱仪期间核查规程
![高效液相色谱仪期间核查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9e388cf733d4b14e852468d0.png)
高效液相色谱仪期间核查规程1 目的保证高效液相色谱仪计量的准确度。
2 范围适用于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期间核查。
3 期间核查项目和技术要求3.1. 泵流量设定值误差应Ss≤±2%;流量稳定性误差应SR≤±2%。
3.2. 定性测量重复性误差(5次定量环进样)应RSD≤1.5%。
3.3. 定量测量重复性误差(5次定量环进样)应RSD≤1.5%。
4 核查步骤4.1. 泵流量设定值误差Ss,流量稳定性误差SR的核查。
4.1.1. 仪器与用具分析天平,万分之一,秒表,精度0.01秒,10ml容量瓶。
4.1.2. 操作程序4.1.2.1. 将泵、进样器、色谱柱和检测器连接好,以甲醇为流动相。
4.1.2.2. 按表1设定流量,待流速稳定后,在流动相排出口用事先精密称定过重量的容量瓶收集流动相,同时用秒表记录,准确收集10~25分钟,再精密称定其重量。
收集时间应符合下表规定,每个设定值重复测定3次。
4.1.3. 结果计算按下列公式计算SS和SR:Fm=(W2-W1)/(P.t)SS=(Fm-FS)/FS×100%SR=(Fmax-Fmin)/F×100%W2为容量瓶+流动相的重量(g)W1为容量瓶的重量P为实验条件下的流动相密度(g/cm3)t为收集流动相的时间(min)PFm流量实测值(ml/min)FS流量设定值Fmin同一组测量中流量最小值Fmax同一组测量中流量最大值F为同一组测量中流量的算术平均值4.1.4. 结果判断:SS和SR值应符合下表规定流量设定值(ml/min) 1.0测量次数 3收集流动相时间(min) 5允许误差 SS 2%SR 2%4.1.5. 注意事项:收集时间应将“秒”换算为“分”代入公式计算。
4.2. 定性、定量测量重复性试验4.2.1. 色谱条件色谱柱:C18流动相:乙腈:水(55:45)流速:1ml/min波长:350nm进样量:20ul(定量环或是自动进样)4.2.2.操作程序将仪器连接好,使之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待基线稳定后,用进样阀的定量环注入20ul,浓度为1ug/ml左右的甲醛衍生物溶液或稳定的待分析样品溶液,连续进样5次,记录甲醛的峰保留时间和峰面积。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设备安全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d9dd7e0d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7f.png)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设备安全操作规程1. 前言: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是分析化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它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高准确度、高特异性等优势,广泛应用于环境、医药、制药、化工、食品、农业等领域的分析和检测。
然而,LC-MS作为一种特殊的化学分析仪器,在操作中存在潜在的危险,若不遵循正确的操作规范,不仅容易引起设备损坏,还可能对人员造成伤害。
为了保障人员安全,实现设备的正常运行,特制定本操作规程,供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使用者参考。
2. 设备基本情况: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是由主机、气源、布图仪、气液控制器等部分组成的,具体情况如下:•主机:负责液相和质谱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气源:提供质谱需要的空气或氮气;•布图仪:由我们提供样品,通过特定的方法将样品尽量分离,并且将其从液体中进入气态;•气液控制器:控制样品的流动,以便样品进入到质谱分析中。
3. 设备安全操作规程:3.1 设备运行前的检查在每次使用之前,操作人员必须进行设备的检查,确保设备状态正常,无任何故障,具体操作如下:•检查主机的电源线和通讯线是否连接牢固;•检查各个部分的仪器是否通电,是否工作正常;•检查设备的气源是否给予充足,如供气压力、纯度是否符合要求。
3.2 操作前的准备操作人员在开始操作前,必须完成以下准备工作:•佩戴实验室的个人防护用品,包括手套、防护眼镜、口罩等;•将操作手册材料准备齐全,保持操作手册对设备的清洁程度;•检查样品的来源和容器包装,保证样品的完整性。
3.3 操作时的注意事项操作人员在实验操作中,必须注意以下事项:•在操作前认真阅读操作手册,并按照操作手册上的步骤进行操作;•操作过程中,必须正确设置设备的参数,并按照标准的操作流程进行操作;•在使用设备时,必须遵守操作规范,领先实验室人员的统一指挥。
3.4 操作后的注意事项操作人员在完成操作后,必须进行以下事项:•断开电源,关掉气源,离开安全区域;•将设备周围的样品容器归位,并整理好样品的相关文件;•检查设备的状态,是否存在漏洞、损坏等情况,并及时进行相应的处理。
高效液相色谱仪期间核查操作规程
![高效液相色谱仪期间核查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0164404c6edb6f1aff001fb1.png)
高效液相色谱仪期间核查操作规程1目的为使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功能在检定期间内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在仪器设备两次检定期间,对该设备进行期间核查,以验证设备是否保持校准时的状态,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范围适用于中心U3000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期间核查。
3 核查项目泵流量设定值误差S S、泵流量稳定性S R、基线噪声、基线漂移,采用有证的标准物质萘甲醇溶液(已知浓度u并给出不确定度Ur的单标准物质)1.0×10-7g/ml、1.0×10-4g/ml,检出限(L)、定性重复性、定量重复性。
4 核查依据JJG694-2009《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定规程》5 核查方法计量器具控制包括:两次检定之间或大修(修理更换泵、光路等)后的运行检查。
5.1 核查条件(1)环境条件核查室应清洁无尘,无易燃、易爆和腐蚀性气体,通风良好。
室温(15—30)℃,检定过程中温度变化不超过3℃,室内相对湿度20%—85%。
仪器应平稳的放在工作台上,周围无强烈机械振动和电磁干扰源,仪器接地良好。
(2)其他要求核查用试剂:色谱级甲醇,纯水,萘-甲醇溶液1.00×10-4g/ml和1.00×10-7g/ml。
拓展不确定度小于4%,k=2。
5.2通用技术要求:目视、手动检查。
5.3输液系统泵流量稳定性S R设定流量1ml/min,启动仪器,压力稳定后,在流动相出口处用事先称重过的洁净容量瓶收集流动相,同时用秒表计时,收集5min时间流出的流动相,在分析天平称重,按公式计算S s和S R,重复测量3次。
式中:——流量3次测量值算术平均值,ml/min;——流量设定值,ml/min式中:F max——同一设定流量3次测量值的最大值,mL/min;F min——同一设定流量3次测量值的最小值,mL/min。
F min=(W2-W1)/(ρt·t)(2) 式中:F m——流量实测值,ml/min;W2——容量瓶+流动相的质量,g;W1——容量瓶的质量,g;ρt——实验温度下流动相的密度,g/cm3(不同温度下流动相的密度参见JJG694-2009《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定规程》附录C)t——收集流动相的时间,min。
高效液相色谱仪期间核查操作规程
![高效液相色谱仪期间核查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938af5a28e9951e79a8927cb.png)
高效液相色谱仪期间核查操作规程文件编码:版本号:02目录一、目的 (1)二、适用范围 (1)三、内容 (1)四、附件 (5)五、变更历史 (5)一、目的为了使高效液相色谱仪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企业内部定期对仪器进行校准;本规程规定了公司高效液相色谱仪期间核查的项目、方法及周期,使质量部校准小组有章可循。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公司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期间核查工作。
三、内容1.制定依据1.1.《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1.2.《高效液相色谱法操作规程》(C08-0128)1.3.《液相色谱仪检定规程》(JJG705-2002)1.4.《药品生产验证指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3年版2.通用技术要求2.1.仪器外观仪器上应有仪器的名称、型号、制造厂名、产品系列号等标牌。
2.2.仪器电路系统仪器电源线、信号线插接紧密,各开关、按键、旋钮等功能正常,指示灯灵敏,显示器正常。
3.计量器具控制3.1.校准条件3.1.1.环境条件a.校准室应清洁无尘、无易燃、易爆、腐蚀性气体,通风良好;b.室温在15-30℃,校准过程中温度变化不超过3℃(对示差折光检测器温度变化不超过2℃,室内湿度在10%-75%RH范围内;c.仪器应平稳放在工作台上,周围无强烈机械震动和电磁干扰源,仪器接地良好;d.电源电压为(220±22)V。
3.1.2.校准设备a.秒表:分度值不大于0.1s;b.分析天平:最大载荷应大于220g,最小分度值应小于0.01mg;c.容量瓶:10ml 9个。
以上计量器具需经检定合格3.1.3.标准物质1×10-4、1×10-7萘/甲醇溶液1×10-3丙三醇/水溶液大豆油对照品(中检所)4.校准项目、接受标准及周期(表1)5.期间核查方法5.1.外观检查按2.1、2.2条的要求,用目视、手动检查5.2.输液系统检查5.2.1.泵流量设定值误差Ss、流量稳定性误差S R检查按下表2的要求以纯化水为流动相,启动仪器,设定流量,待压力稳定后,在流动相出口处用事先清洗称重过的容量瓶收集流动相,同时用秒表计时,收集表2规定时间流出的流动相,在分析天平上称重,按式(1)、式(2)、式(3)计算Ss和SRFm=(W2-W1)/ρr·t 式(1)S S =︱F-FS︱/FS× 100% 式(2)S R =(Fmax-Fmin) /F × 100% 式(3)式中: Fm:流量实测值,ml/min ;W2:容量瓶+流动相的质量,g;W1:容量瓶的质量,g;ρr:实验温度下流动相的密度,g/cm3 ;FS:流量设定值,ml/min;T:收集流动相的时间,min;Fmax:同一组测量中流量最大值,ml/min;Fmin:同一组测量中流量最小值,ml/min ;F: 同一组测量的算术平均值,ml/min;5.3.检测器5.3.1.紫外检测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a.基线噪声和基线漂移将仪器的各部分连接好,紫外检测器波长调到254nm,流动相为100%甲醇,柱温35℃,流速为1.0ml/min,吸收度范围选择最灵敏档,开机,待基线稳定后,记录基线30分钟,计算基线漂移和噪声。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自检 核查规程 电子版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自检 核查规程 电子版](https://img.taocdn.com/s3/m/79a26f51804d2b160b4ec09c.png)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自检/核查规程1 说明1.1工作原理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为配备质谱类型检测器的液相色谱仪,包括单四级杆、三重四级杆、离子阱和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检测器。
1.2适用范围本规程仅适用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中质谱检测器部分的自检定校准。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中配备紫外或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液相色谱仪部分,其自检定参照“高效液相色谱仪检定规程”。
1.3制定依据本规程参照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JJF(闽)1032—2010:“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校准规范”制定。
2 项目及技术要求2.1质量精度:2.1.1 单四极杆、三重四级杆、离子阱质谱检测器,±0.4amu。
2.1.2 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检测器,≤5ppm(8小时内变化小于2ppm)。
2.2 质量范围:50~2000amu。
2.3 灵敏度:2.3.1单四极杆质谱100pg利血平,SN≥3;2.3.2 串联质谱50pg利血平,SN≥3。
2.4 分辨率: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检测器,R≥10,000。
2.5 整机定性及定量重复性:2.5.1 质量色谱图保留时间相对标准偏差,RSD ≤2%。
2.5.2 质量色谱图峰面积相对标准偏差,RSD ≤5%(仅适用于SIM 模式的单四极杆质谱检测器和MRM 模式的三重四级杆质谱检测器)。
3 检测条件3.1 环境温度为18~25℃,8小时内温度波动不超过±2℃,相对湿度低于65%。
3.2 电源电压220±11V ,电源频率50±0.5Hz 。
3.3 检测设备 电子天平、容量瓶、微量注射器、移液器、C18色谱柱(柱长小于5cm ,2mm 内径,填料尺寸小于5μm )3.4 标准物质和试剂3.4.1 标准物质 盐酸苯乙双胍、枸橼酸西地那非、利血平、胸腺五肽;3.4.2 试剂 甲醇(色谱纯)、乙腈(色谱纯)、超纯水(18.2MΩ.cm )、市售纯净水、甲酸铵(分析纯)。
4 检测方法4.1 质量精度(ESI+):采用浓度为5μg/ml 、0.5μg/ml 、0.05μg/ml 的盐酸苯乙双胍+枸橼酸西地那非+胸腺五肽混合校正液,甲醇-水(50/50)为溶剂,进样方式为柱塞泵连续进样,质谱一级全扫描模式,记录50~2000质量范围,相关分子离子峰(M+1)为:206.1(苯乙双胍)、475.2(西地那非)、680.4(胸腺五肽)、1359.7(胸腺五肽二聚体)。
高效液相色谱仪期间核查操作规程
![高效液相色谱仪期间核查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7d43f1ed284ac850ad0242d4.png)
高效液相色谱仪期间核查操作规程1 目的为了确保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性能在仪器两次检定期间内处于正常状态,对仪器设备进行期间核查,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 范围适用于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期间核查。
3核查项目检测器:基线噪声、基线漂移、定性定量重复性;4 核查依据JJG 705-2014 液相色谱仪检定规程、液相色谱仪操作指导书。
5 核查方法5.1 测定条件:温度:15~30℃,相对湿度20~80%。
5.2 基线噪音和基线漂移的测定紫外检测器和二极管阵列检测器:选用C18色谱柱,以100%甲醇为流动相,流量为1.0mL/min,检测器的波长选择在254nm,检测灵敏度调到最灵敏档。
开机预热,待仪器稳定后记录基线30min。
荧光检测器:选用C18色谱柱,以100%甲醇为流动相,流量为1.0mL/min,激发波长设定为290nm,发射波长设定为330nm。
开机预热,待仪器稳定后记录基线30min。
示差折光检测器:选用C18色谱柱,将仪器各部分连接好,以甲醇为流动相,流量为1 mL/min,参比池充满流动相,灵敏度选择在最灵敏当,接通电源,待仪器稳定后,记录基线30min5.3 整机性能(定性、定量重复性)测定将仪器各部分连接好,选用C18色谱柱,选择100%甲醇为流动相,流量为1.0mL/min,根据仪器配置的检测器选择测量参数,紫外-可见光检测器和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波长设定为254nm,灵敏度选择适中,基线稳定后由进样器注入10uL的1*10-4g/mL萘的甲醇溶液;荧光检测器将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分别设定为290nm和330nm,灵敏度选择在中间档,基线稳定后注入10uL的1*10-5g/mL萘的甲醇溶液;示差折光检测器灵敏度选择在中间档,注入10 uL的200μg/mL的甲醇中胆固醇标准溶液, 连续测量6次,记录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计算相对标准偏差RSD.6 评定标准7 核查周期在仪器设备两次检定之间,每六个月核查一次。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校验SOP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校验SOP](https://img.taocdn.com/s3/m/8b436103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fd.png)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验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2020)的期间核查2.校验方法准备1.0ng/μL和100pg/μL的利血平在甲醇中的标准溶液,按液相色谱流动相流速0.8mL/min,ESI+与APCI+模式下流动相:甲醇:水(80:20,体积分数),加入0.1%(体积分数)甲酸;ESI-模式下流动相:甲醇:水(80:20,体积分数),加入0.1%(体积分数)氨水,设置仪器参数,使用全扫描模式(Scan)校准分辨力与质量准确性,使用选择离子模式(SIM)校准信噪比、峰面积重复性、保留时间重复性。
3.计量性能指标校验项目仪器类型电离模式要求分辨力单四级杆ESI+≤1u信噪比单四级杆ESI+≥10:1 ESI-APCI+质量准确性单四级杆ESI+≤0.5u峰面积重复性单四级杆ESI+≤10%保留时间重复性单四级杆ESI+≤1.5%4.校验周期校验项目周期分辨力1年信噪比1年质量准确性1年峰面积重复性1年保留时间重复性1年5.校验项目5.1分辨力待仪器运行稳定后,根据校验方法中推荐条件,在ESI+模式下,选择全扫描模式(Scan),将扫描范围设为m/z=606~612,注入1ng/μL的利血平溶液5μL。
观察质谱图,记录m/z=609质谱峰,并计算其50%峰高处的峰宽,得到W1/2,作为分辨力的结果。
5.2质量准确性在ESI+模式下,选择全扫描模式(Scan ),将扫描范围设为604~614,注入1ng/μL 的利血平标准溶液10μL ,观察质谱图,记录特征离子的实测质量数(有效数字取小数点后两位)。
根据公式(1)计算△M ,以△M 的最大值作为质量准确性的结果。
i 理i 测M -M △M =(1)式中:M i 测——第i 个离子的测量值,u M i 理——第i 个离子的理论值,u ;5.3信噪比根据检验方法中条件设置仪器参数,使用选择离子模式(SIM ),分别在ESI+和APCI+模式下:将检测离子m/z 设为609;在ESI-模式下:将检测离子设为607。
20 液相色谱仪期间核查规程.
![20 液相色谱仪期间核查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3eafd4154a7302768e993975.png)
液相色谱仪期间核查规程1 目的为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在仪器二次检定之间,进行运行检查,验证仪器是否保持校准时的状态。
2 核查项目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定量重复性、基线噪声和基线漂移、检测限。
3 使用的标准物质有证标准物质 4 核查依据JJG 705-2002《液相色谱仪检定规程》 5 核查方法 5.1环境条件室温10-30℃,检定过程室温变化不超过3℃;室内湿度在20%-85%范围内。
5.2标准曲线配置标准曲线,计算相关系数r 。
5.3基线噪声和基线漂移仪器稳定后,记录30分钟,计算基线噪声和基线漂移。
基线噪声用检测器自身物理量(AU )作单位表示,基线漂移用一小时内基线偏离原点的值(AU/H )表示。
5.4定量重复性待基线稳定后,按标准系列中间点连续进样6次,记录保留时间和峰面积,按下式计算相对标准偏差RSD 。
RSD=%1001)1/()(12⨯⨯--∑=xn x x ni i5.5最小检测浓度检定按标准系列最底点由色谱峰高和基线噪声峰高按下式计算最小检出浓度。
C 1=2×H N ×C H /HC 1—最小检测浓度; H N --噪声峰高; C H --样品浓度;H--样品峰高 6 评定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 ≥0.990; 基线噪声≤5×10-4(AU); 基线漂移≤5×10-3(AU/H); 定量重复性≤5%。
7 核查时间仪器二次检定之间,或仪器出现故障经维修后重新投入使用前。
8 相关记录液相色谱仪期间核查记录(记录格式编号:)液相色谱仪期间核查记录表。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期间核查操作规程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期间核查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d447f9b1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26.png)
⾼效液相⾊谱-质谱联⽤期间核查操作规程⾼效液相⾊谱-质谱联⽤仪期间核查操作规程1 ⽬的为了确保⾼效液相⾊谱-质谱联⽤仪检测性能在仪器两次检定期间内处于正常状态,对仪器设备进⾏期间核查,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 范围适⽤于⾼效液相⾊谱-质谱联⽤仪的期间核查。
3核查项⽬检测器:分辨⼒、信噪⽐、峰⾯积重复性、保留时间重复性。
4 核查依据JJF 1317-2011 液相⾊谱-质谱联⽤仪校准规范、液相⾊谱-质谱联⽤仪操作指导书。
5 核查⽅法5.1 测定条件:温度:15~30℃,相对湿度20~80%。
仪器室不得有明显的机械振动,⽆电磁⼲扰。
标准物质:利⾎平溶液标准物质,相对扩展不确定度由于5%(k=2)移液器或移液管:量程范围100uL或200uL,B级或以上;容量瓶:10mL或25mL,B级或以上。
5.2 分辨⼒将仪器运⾏稳定后,根据仪器说明书的推荐条件设置参数,将扫描范围设为606~612,直接注⼊,注⼊5ng利⾎平,观察质谱图,记录m/z为609质谱峰,并计算其50%峰⾼处的缝宽,得到W1/2,作为分辨⼒的结果。
5.3 信噪⽐根据附录B设定液相⾊谱条件并优化质谱条件,将检测离⼦的m/z设为表2中特征离⼦的m/z,经⾊谱柱注⼊相应量的利⾎平。
观察⾊谱图,记录其⾊谱峰峰⾼作为Hs。
同时记录信号峰后1min~3min时间内的基线输出信号的最⼤值与最⼩值之差,作为Hn。
根据公式计算信噪⽐S/N,连续测量6次,以6次测量S/N的平均值作为信噪⽐的结果。
S/N= Hs /Hn式中:Hs——为提取离⼦m/z的⾊谱峰峰⾼H n ——为基线噪声值信噪⽐测量条件表5.3 峰⾯积重复性与保留时间重复性:根据附录B 设定液相⾊谱条件并优化质谱条件,将检测离⼦的m/z 设为表2中特征离⼦的m/z,经⾊谱柱注⼊相应量的利⾎平。
连续测量6次,记录⾊谱峰的保留时间和峰⾯积,按下述公式计算相对标准偏差RSD.RSD=1001)1/()(12--∑=x n x x ni i %6 评定标准6.1 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 6.1.1 分辨⼒ESI+≤1u ;6.1.2 信噪⽐ESI+≥30:1;ESI-≥10:1;APCI+≥30:1 6.1.3 峰⾯积重现性≤10% 6.1.4 保留时间重复性≤1.5%; 7 核查周期在仪器设备两次检定之间,每六个⽉核查⼀次。
高效液相色谱仪期间核查操作规程
![高效液相色谱仪期间核查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0164404c6edb6f1aff001fb1.png)
高效液相色谱仪期间核查操作规程1目的为使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功能在检定期间内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在仪器设备两次检定期间,对该设备进行期间核查,以验证设备是否保持校准时的状态,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范围适用于中心U3000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期间核查。
3 核查项目泵流量设定值误差S S、泵流量稳定性S R、基线噪声、基线漂移,采用有证的标准物质萘甲醇溶液(已知浓度u并给出不确定度Ur的单标准物质)1.0×10-7g/ml、1.0×10-4g/ml,检出限(L)、定性重复性、定量重复性。
4 核查依据JJG694-2009《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定规程》5 核查方法计量器具控制包括:两次检定之间或大修(修理更换泵、光路等)后的运行检查。
5.1 核查条件(1)环境条件核查室应清洁无尘,无易燃、易爆和腐蚀性气体,通风良好。
室温(15—30)℃,检定过程中温度变化不超过3℃,室内相对湿度20%—85%。
仪器应平稳的放在工作台上,周围无强烈机械振动和电磁干扰源,仪器接地良好。
(2)其他要求核查用试剂:色谱级甲醇,纯水,萘-甲醇溶液1.00×10-4g/ml和1.00×10-7g/ml。
拓展不确定度小于4%,k=2。
5.2通用技术要求:目视、手动检查。
5.3输液系统泵流量稳定性S R设定流量1ml/min,启动仪器,压力稳定后,在流动相出口处用事先称重过的洁净容量瓶收集流动相,同时用秒表计时,收集5min时间流出的流动相,在分析天平称重,按公式计算S s和S R,重复测量3次。
式中:——流量3次测量值算术平均值,ml/min;——流量设定值,ml/min式中:F max——同一设定流量3次测量值的最大值,mL/min;F min——同一设定流量3次测量值的最小值,mL/min。
F min=(W2-W1)/(ρt·t)(2) 式中:F m——流量实测值,ml/min;W2——容量瓶+流动相的质量,g;W1——容量瓶的质量,g;ρt——实验温度下流动相的密度,g/cm3(不同温度下流动相的密度参见JJG694-2009《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定规程》附录C)t——收集流动相的时间,min。
检测中心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检测中心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c3e6d4cf524de518964b7d6c.png)
检测中心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查明仪器潜在问题,确保仪器处于最佳运转状态,能满足检测工作
的开展
2 适用范围
在检定周期内,定期对仪器进行运转期间核查,若仪器长时间不使
用,重新使用该仪器时亦适用。
3 职责
仪器责任人或使用人进行仪器的期间核查。
4 核查内容
4.1核查指标
(1)检出限:正离子(盐酸克伦特罗),负离子(氯霉素)。
(2)相对标准偏差。
4.2 核查方法
(1)浓度一定的盐酸克伦特罗和氯霉素标准液10μL进样,记录信
噪比(S/N),其信噪比满足以下要求。
2.5ng/mL盐酸克伦特罗,m/z 277.1〉203,信噪比
正ESI≥300:1
信噪比
1.0ng/mL氯霉素,m/z 321.1〉152,信噪比≥30:
负ESI1
(2)仪器稳定后,用同一标准品连续进样8次,记录每次谱图的峰面积,
取其中6次按下式计算RSD值,要求RSD≤10%。
n
..X
.
X
.2
i1
i.1
RSD% .
..100%
.n
.1.
X
4.3 仪器在期间核查后,按要求填写“仪器期间核查记录”。
5、相关记录
FNAJ/JL03-A-504Ⅶ仪器设备计量检定计划与实施情况记录表
FNAJ/JL 03-A-504Ⅷ仪器期间检查记录表
FNAJ/JL 05-A-504Ⅰ年度仪器期间核查计划。
高效液相色谱仪期间核查规程
![高效液相色谱仪期间核查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deb953c4ccbff121dc368305.png)
1.目的为了解高效液相色谱仪的状态,维护高效液相色谱仪在两次检定期间校准状态的可信度,减少由于仪器稳定性变化造成的试验结果偏差,特对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期间检查。
2. 人员及职责2.1检验员按照指导书负责期间核查计划的具体实施及负责期间核查的核查记录。
2.2审核人:负责审核核查方案、监督期间核查过程、确认核查效果、审核数据。
审核人可由中心负责人兼任。
2.2 质量部长审核期间核查结果并负责组织处理核查发现的不符合项目,审核批准核查报告。
2.3 资料管理员负责仪器设备期间核查记录的归档保管。
3. 引用标准3.1 jjg705-2002液相色谱仪检定规程3.2液相色谱仪使用、维护说明书。
4. 核查条件4.1 环境条件4.1.1环境温度5~35 ℃,相对湿度20%~85%。
4.1.2室内无强烈的机械振动和电磁干扰。
4.2 仪器安装要求:仪器应安装在平稳的工作台面上,电缆线的接插件应紧密配合,仪器接地良好。
4.3 电源要求:电压为(220±22)V,频率为(50±1)HZ。
4.4期间核查的准备4.4.1测试设备秒表:分度值不大于0.1秒电子分析天平微量注射器:10μL,50μL,(自动进样器不需)游标卡尺:15cm/0.02mm以上器具需计量检定合格4.4.2试药:萘甲醇(色谱纯)4 测试方法4.1 流量设定值误差S S和流量稳定性误差S R选用C18色谱柱,用100%甲醇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启动仪器,待压力稳定后,在流动相出口处用清洁、干燥已称重过的容量瓶收集流动相,同时用秒表计时,收集5分钟,测量3次,称重,计算S S和S R。
S S=(F m平-F S)/F S×100%S R =(F max-F min)/ F m平×100%式中:S S—流量设定值误差(%)F m—流量实测值F m=(W2-W1)/ρt·tW2—容量瓶+流动相的质量(g)W1—容量瓶的质量(g)F S—流量设定值(mL/min)ρt—实验温度下流动相的密度(g/cm3)t—收集流动相的时间(min)S R—流量稳定性误差(%)F max—同一组测量中流量最大值(mL/min)F min—同一组测量中流量最小值(mL/min)F m平—同一组测量的算术平均值(mL/min)4.2 基线噪声N D和基线漂移选用C18色谱柱,用100%甲醇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54nm,启动仪器,待压力稳定后,记录基线30min,计算基线噪声(用AU表示)。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期间核查实验方法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期间核查实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7c29484dd88d0d233d46a3f.png)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期间核查实验方法1 目的用于质检站(检验公司)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在两次校准期间的仪器核查,以确保设备持续符合计量要求。
2 范围适用于质检站(检验公司)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的校准核查工作。
3 程序 3.1 信噪比根据仪器供应商推荐的条件或者附录A 设定液相色谱条件并优化质谱条件,将检测离子的m/z 设定为表1中特征离子的m/z ,经色谱柱注入相应量的利血平。
观察色谱图,记录其色谱峰峰高作为Hs 。
同时记录信号峰后1min~3min 时间内的基线输出信号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记做Hn 。
根据公式(1)计算信噪比S/N ,连续测量6次,以6次测量S/N 的平均值作为信噪比的结果。
S/N = Hs/Hn (1)式中:Hs ——提取离子(m/z )的色谱峰峰高; Hn ——基线噪声值。
表1 信噪比测试条件3.2 面积重复性将检测离子的m/z 设为表2中特征离子的m/z ,经色谱柱注入相应量的利血平。
观察色谱图,记录其色谱峰的峰面积。
连续测量6次。
根据公式(2)计算相对标准偏差(RSD ),作为面积重复性的结果。
%100x116)x x(RSD 61i 2i⨯⨯--=∑= (2)式中:x i——第i次测量的峰面积;x——6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i——测量序号。
表2 面积重复性测量条件3.3 性能指标以上测量项目可根据日常检测项目情况具体安排核查项目,指标应满足表3要求。
表3 液相色谱串联色谱仪性能指标附录A 液相色谱和质谱参数色谱柱:C18色谱柱。
流速:0.2mL/min~0.4 mL/min。
流动相:ESI+与APCI+模式,甲醇:水=8:2(0.1%甲酸)ESI-模式,甲醇:水=8:2(0.1%甲酸+0.2%氨水)质谱调谐:首先使用仪器的质谱优化功能进行优化。
可采用浓度为1.0μg/mL 的利血平溶液标准物质,以直接注入或经液相色谱进样的方式分别对质谱的毛细管电压值、锥孔电压值、碰撞能量、雾化气温度和气流大小等参数进行优化,使利血平在m/z 609的离子峰最高。
液质联用仪期间核查方案
![液质联用仪期间核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7d51f6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52.png)
液质联用仪期间核查方案液质联用仪(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简称LC-MS)是一种常用的分析仪器,可以同时进行分离和定性分析。
在使用液质联用仪期间,为了保证分析结果准确可靠,需要进行核查工作。
下面将对液质联用仪期间核查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一、核查目的二、核查内容1.仪器状态核查:检查仪器的运行状态,如是否正常开机,是否出现异常报警等。
2.仪器参数核查:检查仪器的相关参数设置,如温度、流速、柱温等参数是否符合要求。
3.样品准备核查:检查样品的准备工作是否符合要求,如样品的储存、处理和标记等。
4.样品注射核查:检查样品注射的流速、体积和时间是否符合要求。
5.质控核查:进行质控样品的测试,检查其结果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
6.标准曲线核查:检查标准曲线的线性、敏感性和准确性是否符合要求。
7.安全操作核查:检查仪器操作人员是否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如是否佩戴防护用具等。
三、核查方法1.仪器状态核查:观察仪器运行界面,检查各个模块的状态指示灯,查看是否存在异常报警信息。
2.仪器参数核查:检查仪器参数设置界面,根据实验方法的要求,核实参数的设置情况。
3.样品准备核查:检查样品保存情况,如是否存放在正确的温度下,是否标记清楚等。
4.样品注射核查:选择一个样品,并按照方法要求进行注射,观察注射过程中是否出现异常现象。
5.质控核查:选择一个质控样品进行测试,检查测试结果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
6.标准曲线核查:选择一个标准品进行测试,绘制标准曲线,检查其线性、敏感性和准确性是否符合要求。
7.安全操作核查:随机抽取一名仪器操作人员,对其进行日常操作的监督,检查是否按照规程操作。
四、核查频率1.仪器状态核查:每日进行。
2.仪器参数核查:每次实验前进行。
3.样品准备核查:每次实验前进行。
4.样品注射核查:每次实验前进行。
5.质控核查:每日进行。
6.标准曲线核查:每次实验前进行。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操作说明书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操作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20649d36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b9.png)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操作说明书一、仪器介绍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是一种先进的分析仪器,结合了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技术,广泛应用于药学、环境分析、食品安全等领域。
本操作说明书将详细介绍该仪器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以确保用户正确、安全地操作仪器。
二、操作流程1. 启动仪器a. 根据仪器的启动标准操作程序,打开主机电源。
b. 打开联用仪软件,确保软件与仪器的连接稳定。
c. 检查仪器的液氮供应,确保冷却系统工作正常。
2. 样品准备a. 准备需要分析的样品,并进行适当的处理,如提取、稀释等。
b. 将样品注射器与进样口连接,并固定好,确保密封良好。
3. 设置分析方法a. 在联用仪软件中选择或创建适当的分析方法,包括色谱柱类型、流动相组成、进样量等参数。
b. 在软件中设置质谱仪的工作条件,如离子源温度、离子化方式等。
4. 运行分析a. 在进样器中注入待测样品,保持注射器处于关闭状态。
b. 在软件中点击运行按钮,启动仪器运行分析程序。
c. 观察仪器的运行情况,确保色谱和质谱系统正常工作。
d. 根据需要,可以对运行过程中的一些参数进行调整,如温度、流速等。
5. 数据处理a. 分析结果将会在软件中自动显示,可以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b. 根据需要,可以导出数据报告或图表,用于进一步研究和报告撰写。
三、注意事项1. 操作前必须仔细阅读仪器的操作手册,并遵循相关安全规定。
2. 在使用仪器前,确保所有连接正确、固定,并检查系统中的密封件是否完好。
3. 在操作过程中注意个人防护,如佩戴实验手套、护目镜等。
4. 注意运用化学品和有毒试剂时的安全操作,并妥善处理废液和废品。
5. 定期检查仪器的运行状态和维护要求,确保仪器的长期稳定工作。
四、故障排除1. 若发现异常情况或仪器故障,立即停止使用,并按照操作手册中的故障排除指南进行处理。
2. 如无法解决故障,请联系仪器供应商或生产厂家的技术支持。
五、总结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分析工具,能够提供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的分析结果。
024-超高效液相色谱二级质谱联用仪操作规程
![024-超高效液相色谱二级质谱联用仪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1ab8b323f111f18583d05a10.png)
1.目的规范超高效液相色谱/二级质谱联用仪的操作程序,保证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
2.适用范围适用于装有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的Agilent RRLC/6410B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用于测定有机样品的使用操作。
3.职责3.1操作人员按照本规程操作仪器。
3.2管理人员负责监督仪器的操作是否符合规程,并对仪器进行定期维护、保养。
3.3药械供应管理科负责仪器综合管理。
4.操作程序4.1安全操作及使用环境4.1.1室内保持通风良好;仪器应避免阳光直射,远离震源。
4.1.2环境条件控制在温度10℃—30℃,湿度10%--85%之间。
4.1.3仪器发生异常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待压力降至0后再进行处理。
4.1.4仪器设有自动报警器,当出现漏液或压力过高时,仪器报警,应关闭仪器,进行检查。
4.1.5操作中如需更改柱子或零件,需停机后,待压力降至0 后,方可操作。
4.2操作规程4.2.1开机4.2.1.1准备溶剂先经0.45μm的滤膜减压过滤,样品必须过0.45μm滤膜净化。
配制流动相,并连接通管路。
4.2.1.2打开液氮罐自增压阀门,调节液氮罐或N2 发生器的输出压力为0.56-0.69MPa(80-100psi),调节高纯氮气钢瓶减压表输出压力小于0.2 MPa (一般为0.15MPa 或10-30Psi)。
确认前级泵的气镇阀处于关闭状态。
依次打开LC1200 各电源开关,打开G6400 系列 QQQ 的电源开关,此时听到一声电磁阀的声音,前级泵启动,然后涡轮泵开始工作,等待大概2min 左右待QQQ 上的SmartCard4 通讯板完成初始化。
执行 Start—Programs-Accessories—Command Prompt 打开Dos 提示符,输入命令Ping192.168.254.12,如下图观察是否通讯正常。
如果结果显示通讯正常,回到桌面启动Data Acquisition 图标,此时MassHunter 软件启动,并听到另外一声电磁阀的声音,表示仪器通讯正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期间核查操作规程
1 目的
为了确保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性能在仪器两次检定期间内处于正常状态,对仪器设备进行期间核查,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 范围
适用于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期间核查。
3核查项目
检测器:分辨力、信噪比、峰面积重复性、保留时间重复性。
4 核查依据
JJF 1317-2011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校准规范、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操作指导书。
5 核查方法
5.1 测定条件:温度:15~30℃,相对湿度20~80%。
仪器室不得有明显的机械振动,无电磁干扰。
标准物质:利血平溶液标准物质,相对扩展不确定度由于5%(k=2)
移液器或移液管:量程范围100uL或200uL,B级或以上;
容量瓶:10mL或25mL,B级或以上。
5.2 分辨力
将仪器运行稳定后,根据仪器说明书的推荐条件设置参数,将扫描范围设为606~612,直接注入,注入5ng利血平,观察质谱图,记录m/z为609质谱峰,并计算其50%峰高处的缝宽,得到W1/2,作为分辨力的结果。
5.3 信噪比
根据附录B设定液相色谱条件并优化质谱条件,将检测离子的m/z设为表2中特征离子的m/z,经色谱柱注入相应量的利血平。
观察色谱图,记录其色谱峰峰高作为H
s。
同时记录信
号峰后1min~3min时间内的基线输出信号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作为H
n。
根据公式计算信噪比S/N,连续测量6次,以6次测量S/N的平均值作为信噪比的结果。
S/N= H
s /H
n
式中:H
s
——为提取离子m/z的色谱峰峰高
H n ——为基线噪声值
信噪比测量条件表
5.3 峰面积重复性与保留时间重复性:
根据附录B 设定液相色谱条件并优化质谱条件,将检测离子的m/z 设为表2中特征离子的m/z,经色谱柱注入相应量的利血平。
连续测量6次,记录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按下述公式计算相对标准偏差RSD.
RSD=1001)1/()(1
2
⨯⨯--∑=x n x x n
i i %
6 评定标准
6.1 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 6.1.1 分辨力ESI+≤1u ;
6.1.2 信噪比ESI+≥30:1;ESI-≥10:1;APCI+≥30:1 6.1.3 峰面积重现性≤10% 6.1.4 保留时间重复性≤1.5%; 7 核查周期
在仪器设备两次检定之间,每六个月核查一次。
如遇特殊情况,可增加期间核查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