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压-潜水非完整井计算公式

合集下载

基坑总涌水量计算公式汇总

基坑总涌水量计算公式汇总

一、基坑总涌水量计算按井管(筒)是否穿透整个含水层分为完整井和非完整井。

按井深分为浅井、中深井和深井。

当水井开凿在承压含水层中,而承压水头又高于地面时称承压井或自流井。

(一)、均质含水层潜水完整井基坑涌水量计算:1、基坑远离水源时:如图1(a )图1符号 意义 单位 k 土的渗透系数 m/d H潜水含水层厚度 m S基坑水位降深 m R降水影响半径 m γ0基坑等效半径 m Q 基坑总涌水量 m 3/d注:(1)、降水影响半径宜根据试验确定,当基坑安全等级为二、三级时,当为潜水含水层时: 当为承压水时: (2)、基坑等效半径当基坑为圆形时就是基坑半径,当基坑为矩形时如下计算:γ0=0.29(a+b)当基坑为不规则形状时:)1lg()2(366.10r R S S H K Q +-=kHS R 2=kS R 10=πA r =02、基坑近河岸:符号意义单位b 基坑中心到河岸的距离mQ 基坑总涌水量m3/d(二)、均质含水层潜水非完整井基坑涌水量计算:1、基坑远离地面水源:如图2(a)符号意义单位hm(H+h)/2 ml过滤器长度mR 降水影响半径γ基坑等效半径S 基坑水位降深Q 基坑总涌水量m3/d2lg)2(366.1rbSSHkQ-=)2.01lg()1lg(366.122rhllhrRhHkQmmm+-++-=)2(hHhm+=2、基坑近河岸:(含水层厚度不大时)b>M/2 如图2(b ) 式中:b为基坑中心至河岸的距离,M 为过滤器向下至不透水土层的深度 符号 意义 单位 M见表格上说明 m Q 基坑总涌水量 m 3/d1、基坑远离水源时:如图3-a符号意义 单位 M承压水厚度 m S基坑水位降深 m k土的渗透系数 m/d R降水影响半径 m γ0基坑等效半径 m Q基坑总涌水量 m 3/d]14.0lg 25.066.0lg 2lg [366.122200lM b M l r l l r b s l ks Q -+++=)1lg(73.20r R MS k Q +=2、基坑近河岸:b<0.5γ0 如图3-b b 为基坑中心至河岸的距离 符号意义 单位 b见表上说明 m Q 基坑总涌水量 m 3/d(四)、均质含水层承压水非完整井基坑涌水量计算 如图4符号意义 单位 l过滤器长度 m M承压水厚度 S基坑水位降深 R降水影响半径 γ0基坑等效半径 Q基坑总涌水量 m3/d)2lg(73.20r b MS k Q =)2.01lg()1lg(73.200r M l l M r R MS k Q +-++=(五)、均质含水层承压-潜水非完整井基坑涌水量计算如图5图5符号意义单位R 降水影响半径m M 承压水厚度Hhγ基坑等效半径Q 基坑总涌水量m3/d)1lg()2(366.12rRhMMHkQ+--=。

渗透系数+基坑总涌水量计算公式汇总

渗透系数+基坑总涌水量计算公式汇总

3. 经验估算法渗透系数k值还可以用一些经验公式来估算,例如1991年哈森提出用有效粒径d10计算较均匀砂土的渗透系数的公式哈森(Hazen)(2-9)1955年,太沙基提出了考虑土体孔隙比e的经验公式太沙基(Kael·Terzaghi 1883~1963),近代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的创始人,1883年10月2日生于布拉格(当时属奥地利)。

早期从事钢筋混凝土的研究工作,1912年获奥地利格拉茨高等工业学院博士学位。

1921~1923年,发表了饱和粘土的一维固结理论,提出了有效应力原理。

1925年出版了最早的《土力学》专著。

1929~1938年任维也纳技术大学教授,1938年后任美国哈佛大学教授。

他一生论著有200多篇,代表性的论著有《理论土力学》和《土力学的工程实践》。

1936年太沙基发起成立国际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协会,并任协会主席至1957年。

(2-10)以上二式中的d10均以mm计,k值的单位是cm/s。

这些经验公式虽然有其实用的一面,但都有其适用条件和局限性,可靠性较差,一般只在作粗略估算时采用。

在无实测资料时,还可以参照有关规范或已建成工程的资料来选定k值,有关常见土的渗透系数参考值如表2-1 。

表2-1 土的渗透系数参考值土的类别渗透系数kcm/s土的类别渗透系数kcm/s粘土<10-7中砂10-2粉质粘土10-5~ 10-6粗砂10-2粉土10-4~ 10-5砾砂10-1粉砂10-3~ 10-4砾石>10-1细砂10-3一、基坑总涌水量计算 按井管(筒)是否穿透整个含水层分为完整井和非完整井。

按井深分为浅井、中深井和深井。

当水井开凿在承压含水层中,而承压水头又高于地面时称承压井或自流井。

(一)、均质含水层潜水完整井基坑涌水量计算: 1、基坑远离水源时:如图1(a )图1符号 意义单位 k 土的渗透系数 m/d H 潜水含水层厚度 m S 基坑水位降深 m R 降水影响半径 m γ0 基坑等效半径 m Q基坑总涌水量m 3/d当为潜水含水层时: 当为承压水时: (2)、基坑等效半径当基坑为圆形时就是基坑半径, 当基坑为矩形时如下计算:γ0=0.29(a+b) 当基坑为不规则形状时:)1lg()2(366.10r R SS H K Q +-=kH S R 2=kS R 10=πA r =2、基坑近河岸:符号意义单位b 基坑中心到河岸的距离mQ 基坑总涌水量m3/d(二)、均质含水层潜水非完整井基坑涌水量计算:1、基坑远离地面水源:如图2(a)符号意义单位hm(H+h)/2 ml过滤器长度mR 降水影响半径γ基坑等效半径S 基坑水位降深Q 基坑总涌水量m3/d2lg)2(366.1rbSSHkQ-=)2.01lg()1lg(366.122rhllhrRhHkQmmm+-++-=)2(hHhm+=2、基坑近河岸:(含水层厚度不大时) b>M/2 如图2(b )式中:b为基坑中心至河岸的距离,M 为过滤器向下至不透水土层的深度符号 意义单位 M 见表格上说明 m Q基坑总涌水量m 3/d1、基坑远离水源时: 如图3-a符号 意义单位 M 承压水厚度 m S 基坑水位降深 m k 土的渗透系数 m/d R 降水影响半径 m γ0 基坑等效半径 m Q基坑总涌水量m 3/d]14.0lg 25.066.0lg 2lg [366.12220lM b M l r l l rb s l ks Q -+++=)1lg(73.20r RMSk Q +=2、基坑近河岸:b<0.5γ0 如图3-bb 为基坑中心至河岸的距离 符号意义单位 b 见表上说明 m Q基坑总涌水量m 3/d(四)、均质含水层承压水非完整井基坑涌水量计算 如图4符号 意义单位 l过滤器长度 m M 承压水厚度 S 基坑水位降深 R 降水影响半径 γ0 基坑等效半径 Q基坑总涌水量m3/d)2lg(73.20r b MS k Q =)2.01lg()1lg(73.20rM l l Mr R MS kQ +-++=(五)、均质含水层承压-潜水非完整井基坑涌水量计算 如图5图5符号 意义单位 R 降水影响半径 m M 承压水厚度 H hγ0 基坑等效半径 Q基坑总涌水量m3/d)1lg()2(366.102r R h M M H k Q +--=。

《干扰井群计算分析程序》编制

《干扰井群计算分析程序》编制

123试验资料表明,管井抽水中出水量 Q 与其相应的水位降深 S 一般都具有一定的函数关系,如对 数 : Q = A + BlgS (1)幂 : Q = AS B (2)抛物线 : Q = AS + BS 2(3) 双曲线 : 1/Q = A + B/S (4)等,这种函数关系均可通过单井抽水试验确定下来。

另外,当抽水井以一定流量抽水时,观测孔水位降深与抽水井出水量 Q 以及距离 d 的多元关系可综合表述为下式:t = b 0 +b 1 lgQ + b 2 (1 + lgQ)lgd (5)或 t = b 0 + b 1 lgQ + (b 2+b 3 lgQ)lgd (6)上式亦可通过多孔抽水试验确定下来。

如上,当有 n 口井同时进行抽水时,抽水井中水位降深不仅受本井出水量影响,而且还将同时受到其它各抽水井出水量的影响,故各井水位降深可表示为:⎢⎢⎢⎢⎢⎣⎡+++=+++=+++=nnn n n n nS S S S S S S S S S S S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21222212112111 其中,抽水井降深可以由 (1)式确定,其它井对抽水井所产生的干扰水位降可以由(5)或(6)式确定[文中均以(5)式为例叙述],则有⎢⎢⎢⎢⎢⎣⎡+++=+++=+++=)(),(),(),()(),(),(),()(2211222112112211n n n n n n n n Q f d Q f d Q f S d Q f Q f d Q f S d Q f d Q f Q f S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7)通过求解(7)式,即可直接计算各干扰井的降深。

当给定各井降深后,计算各井出水量时,继续展开(7)式有4⎢⎢⎢⎢⎢⎣⎡++++++++++=++++++++++=++++++++++=n n S S S BlgQ A )lgd lgQ (1b lgQ b b )lgd lgQ (1b lgQ b b )lgd lgQ (1b lgQ b b BlgQ A )lgd lgQ (1b lgQ b b )lgd lgQ (1b lgQ b b )lgd lgQ (1b lgQ b b BlgQ A n222 210n112 1102n n 2n 1022112 11021n n 2n 101222 21011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整理上式⎢⎢⎢⎢⎢⎣⎡++++++++++=++++++++++=++++++++++=n 2n221n2201n121n120n 2n 212n 2021212121202n 1n 211n 2021221122011BlgQ A )lgQ lgd b b (lgd b b )lgQ lgd b (b lgd b b )lgQ lgd b b (lgd b b BlgQ A )lgQ lgd b (b lgd b b )lgQ lgd b b (lgd b b )lgQ lgd b (b lgd b b BlgQ A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n S S S 则⎢⎢⎢⎢⎢⎣⎡+++++=+++++−+++++=+++++−+++++=+++++−n 2n2211n121n220n120n 2n 212121212n 2021202n 1n 212122111n 2012201BlgQ )lgQ lgd b b ()lgQ lgd b (b )A lgd b b lgd b b ()lgQ lgd b b ( BlgQ )lgQ lgd b (b )lgd b b lgd b b ( )lgQ lgd b b ()lgQ lgd b (b BlgQ )lgd b b lgd b b A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n S A S S 亦即]lg )lg [()lg (lg 121120j n j i ij n j i ij i i Q d b b d b b Q B A S ∑∑−≠−≠+++++= (8)或]lg )lg [(lg )lg (121120j n j i ij i n j i ij i Q d b b Q B d b b A S ∑∑−≠−≠++=+−− (8′)上式中 i,j=1,2,……,n。

抽水水自动计算各种公式

抽水水自动计算各种公式
WG01
潜水非完整井抽水试验(工程地质手册
K= K= 0.366Q(㏒R-㏒r) Hs 9.4562238 (m/d)
Ry的结果= 29.31141777 (m) 公式Ry= 2S(HK)-2
WG08
潜水非完整井抽水试验(工程地质手册
K= K= 0.366Q(㏒R-㏒r) Hs 11.0553898 (m/d)
K= 0.366Q(㏒R-㏒r) Hs
K=
10.7995516
(m/d)
Ry的结果= 78.97987735 (m) 公式Ry= 2S(HK)-2
3.4 2.9 3.2 3.8
15.6 14.2 13.6 14.8
4.588235 4.896552 4.25 3.894737
试验(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
30分钟的稳定流量→ Q→ (H)自然状况下潜水含水层厚度→ Ry→ 7.4 355.2 10 78.9 (m3/30min) (m3/d) (m) (m) 14.8

r→ (s)水位降升→
0.055 3.8
(m) (m) 4.111111
只需输入红色部分
试验(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
30分钟的稳定流量→ Q→ (H)自然状况下潜水含水层厚度→ Ry→ r→ (s)水位降升→ 6.8 326.4 10 68.8 0.055 3.2 (m3/30min) (m3/d) (m) (m) (m) (m) 3.777778 只需输入红色部分 13.6
试验(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
Ry的结果= 66.80448914 (m) 公式Ry= 2S(HK)-2
WG10
潜水非完整井抽水试验(工程地质手册
K= K= 0.366Q(㏒R-㏒r) Hs 11.5625632 (m/d)

承压-潜水非完整井计算公式

承压-潜水非完整井计算公式

基坑降水、土方、支护工程降水设计计算书一、设计计算依据1、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3、其它相关资料。

二、计算过程本次计算采取如下程序:本工程采用承压-潜水非完整井计算基坑涌水量。

公式一:)R(1lg h -M)M -2H 366.102r kQ +=(式中:Q ——基坑涌水量(m 3/d) k ——渗透系数(m/d),10 S ——水位降深(m),7.0mR ——引用影响半径(m),R=kH s 2=230m r 0——基坑半径(m),F F r 564.0/0==π=104.5m F ——基坑面积(m 2),本工程暂取34358m 2l ——过滤器有效工作部分长度H ——初始静止水位至井底的距离 h ——基坑底至井底的距离M ——承压含水层厚度(m),27.0 计算得:Q=2969.9m 3/d根据我公司多年施工经验,根据规范所计算涌水量往往比实际小很多,本工程根据经验,按两倍理论量计算涌水量,即涌水量为:2969.9×2=5940 m 3/d公式二:3120q kl r s π=式中:q ——管井的出水量(m 3/d) s r ——过滤器半径(m ) l ——过滤器浸部分段长度(m),2.0 k ——含水层渗透系数(m/d),380 计算得:q =182.40m 3/d公式三:qQn 1.1=计算得井数为:n ≈36公式四:T y Z ir c h L +++++=0式中:L ——井深(m) h ——基坑深度(m),5.5c ——降水水面距基坑底的深度(m),1.0 i ——水力坡度,取0.03Z ——降水期间地下水位变幅(m),0.5 y ——过滤器工作部分长度(m),2.0T ——沉砂管长度(m),0.5计算得井深为:L ≈12.6m ,取 13m 公式五:1'-=n l a式中:'l ——沿基坑布置井点的长度(m),约1160m 计算得井间距为:a ≈33.1m因按规范计算降水井所需间距往往比实际需要要小很多,根据我 公司多年降水经验,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降水井间距为7.0m ,另,由于基坑面积较大,在槽内加设疏干井,共布降水井165口。

水文地质参数计算迭代法

水文地质参数计算迭代法

第一种模式承压水含水层厚降深影响半径代号QQ M S R 单位立方米/小时立方米/天升/秒米米米模式自动计算自动计算自动计算输入输入输入结果20.67011836496.082841 5.7416995441.4 3.3218.54546最大水量(1.75倍降深36.17270712868.14497110.047974441.4 5.8118.54546最大水量(降深到顶板622.593926414942.2542172.94276441.410018.54546第二种模式承压水影响半径依据经验公式含水层厚降深影响半径代号QQ M S R 单位立方米/小时立方米/天升/秒米米米模式自动计算自动计算自动计算输入输入输入正常水量7.83517209188.044132.1764367441.41 5.642196正常水量正常水量)(lg 73.200Lgr R MS K Q -=)(lg 73.200Lgr R MS K Q -=最大水量(1.75倍降深12.23566883293.656052 3.3987969441.4 1.759.831468最大水量(降深到顶板392.12404329410.97704108.92335441.4100558.6261第一种模式潜水潜水计算涌水量含水层厚降深影响半径代号H0S R单位立方米/小时立方米/天升/秒米米米模式自动计算自动计算自动计算输入输入输入正常水量561.833937213484.0145156.06498800.7638.0258537.22最大水量(1.75倍降深)494.879236311877.1017137.46645800.71116.543758537.22最大水量(降深到含水层厚度的一半)439.524560810548.5895122.09016800.7400.378537.22第二种模式潜水潜水计算涌水量含水层厚降深影响半径代号H0S R单位立方米/小时立方米/天升/秒米米米模式自动计算自动计算自动计算输入输入输入正常水量561.810323313483.4478156.05842800.7638.0258540.097最大水量(1.75倍降深)462.572488711101.7397128.49236800.71116.5437514943.05最大水量(降深到含水层厚度的一半)466.621136811198.9073129.61698800.7400.375360.086承压转潜水计算涌水量第一种模式含水层厚度降深影响半径代号m SR单位立方米/小时立方米/天升/秒米米米Q 流量Q正常水量Q 正常水量)(lg 2(366.1220Lgr R hw m m H K Q ---=))(lg )2(366.10LgrRS S HKQ --=)(lg )2(366.10LgrRS S HKQ --=正常水量30.59348499734.243648.498190340.15240.31563.04最大水量(1.75倍降深)-20.47614172-491.4274-5.68781740.15420.5251056.593最大水量(降深到含水层厚度的一半)26.81982868643.6758887.449952440.15220.225554.6423承压转潜水计算涌水量第一种模式含水层厚度降深影响半径代号m S R单位立方米/小时立方米/天升/秒米米米模式自动计算自动计算自动计算输入输入输入正常水量65.522242581572.5338218.20062340.15240.31215.365最大水量(1.75倍降深)-19.69363061-472.64713-5.47045340.15420.5251338.262最大水量(降深到含水层厚度的一半)25.67795563616.2709357.132765540.15220.225702.1497水文地质参数:非完整承压水井第一种模式有效厚度降深影响半径代号Q Ma S R0单位立方米/小时立方米/天升/秒米米米模式自动计算自动计算自动计算输入输入输入正常水量36.38257768873.18186410.10627210076022600水文地质参数:非完整承压水井第二种模式有效厚度降深影响半径代号QMa SR0单位立方米/小时立方米/天升/秒米米米流量Q )(lg 2(366.1220Lgr R hw m m H K Q ---=)2M()Mat ()Lgr (lgR S Ma 2.73K Q 21⨯⨯-⨯⨯=2M()Mat ()Lgr (lgR S Ma 2.73K Q 21⨯⨯-⨯⨯=正常水量10.79999094259.199783 2.999997510079.35185.4203进水厚度降深影响半径代号Q Q L Sw R=1.6×L单位立方米/小时立方米/天升/秒米米米模式自动计算自动计算自动计算输入输入输入结果5.345752542128.298061 1.4849313100 3.32160最大水量(1.75倍降深)9.355066948224.521607 2.5986297100 5.81160最大水量(降深到顶板)161.01664283864.3994344.726845100100160最大水量(降深到底板)322.03328577728.7988689.45369100200160渗透系数渗透系数降深代号KMS 单位立方米/小时立方米/天升/秒米/天米米模式自动计算自动计算自动计算输入输入输入结果1093.87652326253.0365303.854590.1400500正常水量含水层初期突然弹性释放计算(非稳定流量Q井壁进水的非完整计算计算)6.1(lg 73.20Lgr L LS K Q W -=)(1416.34u W SM K Q ⨯⨯⨯⨯=Q(m³/h)Q(m³/d)19.7472.812.4297.6R:影响半径实际观测水井半径渗透系数水头高于顶板高度rw KH 米米/天米输入输入输入0.05650.3120.05650.3120.05650.312100影响半径依据经验公式推算:R=10sk^0.5+rw水井半径渗透系数水头高于顶板高度rw KH 米米/天米输入输入输入0.05650.312)7300Lgr R MSK0.05650.3120.05650.312100R:影响半径实际观测水井半径渗透系数剩余厚度rw Khw 米米/天米输入输入输入2.820.0559162.7152.820.0559-315.8042.820.0559400.37影响半径依据经验公式推算:R=2s(kh)^0.5+rw水井半径渗透系数剩余厚度rw Khw 米米/天米输入输入输入2.820.0559162.7152.820.0559-315.8042.820.0559400.37R:影响半径实际观测水井半径渗透系数从地板起算的水头高度剩余厚度rwKH0hw米米/天米米)220Lgr R hw m m H ---)))0LgrS S H-输入输入输入输入9750.00623240.32.760.0628240.3-180.2252.760.0628240.320.075影响半径依据经验公式推算:R=2s(kh)^0.5+rw水井半径渗透系数从地板起算的水头高度剩余厚度rw K H0hw米米/天米米输入输入输入输入9750.00623240.302.760.0628240.3-180.2252.760.0628240.320.075R:影响半径实际观测钻孔半径坑道内有效揭露厚度渗透系数r t K米米米/天输入输入输入4450100.008影响半径依据经验公式推算:R=10SK^0.5+rw钻孔半径坑道内有效揭露厚度渗透系数rtK 米米米/天)g 2(220Lgr R hw m m H ---)41)Mat 2Ma ()Ma t ()r S 21-⨯⨯⨯41)Mat 2Ma ()Ma t ()r S 21-⨯⨯⨯输入输入输入0.05500.054574条件:L/Rw>5水井半径渗透系数水头高于顶板高度含水层厚度rw K H M米米/天米米输入输入输入输入10.31210010.31210010.31210010010.312100100井半径时间储水系数泰斯井函数泰斯井函数误差r t s弹u W(u)W(u)最后一项误差米天输入输入输入自动计算自动计算2.50.10.00013.91E-059.573171 1.51582E-25非稳定流)Q(L/S) 5.472222 3.444444Q(L/S) 5.472222 3.444444。

轻型井点降水方案及计算

轻型井点降水方案及计算

轻型井点降水条件:井点抽水量必须大于场地范围的涌水量才能达到降水目的1.涌水量计算根据地下水位是否有压力,水井分为无压井和承压井.根据水井是否达到不透水层,分为完成井和非完成井.(只有无压完成井比较完善)1.环形井点(1).无压完成井的涌水量计算Q=1.366K【(2H-S)S/lgR-lgX.】K=地下水穿透土层的系数,单位 M/dH=含水层的厚度(原有地下水位到不透水层)s=水位降低值(原有地下水位倒降低后水位)R=抽水影响半径;R=1.95s√HK(√为开方)X。

=整个降水系统假想半径 X。

=√f/π (f为井点面积)(2)无压非完整井(仍用上述公式,只是将H换成地下水有效深度H。

)计算出的H。

必须与实际含水层厚度H相比较当H。

>H时依然取H(3)承压完整井计算公式Q=[2.73K(M×N)÷(lgR-lgX)]×[√M÷(L+0.5)r]×√(2M-L)÷MM=上层不透水层至下层不透水层r=井点管半径(4)承压非完整井计算公式Q=2.73K×M×S ÷(lgR-lgX。

)2.单根井点管水量计算q=65πdl(k) [l=滤管长度. d=井管直径将k开三次方]3.井点管数量及距离的计算(D可取0.8 1.6 1.2 2.0)数量n=1.1(Q÷q)距离D=L÷n(L为总管总长)D是否符合管上间距要求、对比取出管上间距再次求井管数量4.设备选择采用干式真空泵井点设备.型号W5.W6W5:L<100m数量<80根W6:L<120m数量<100根在系统使用过程中.经常检查真空表;压力表始终≥55KPa。

基坑降水计算程序(2012规范版)

基坑降水计算程序(2012规范版)
基坑降水计算程序(2012规范)
类别
承压水非完 整井Βιβλιοθήκη 参数 基坑面积(m2)渗透系数k (m/d) 等效半径r 0 =(A/π)1/2
井水位降深sw(m) 降水井影响半径R =10sw(k )1/2
降水后基坑内的水位高度h(m) 潜水含水层厚度H(m)
基坑地下水位的设计降深sd(m) hm(m)
过滤器长度l (m) 过滤器半径r s (m) 基坑涌水量Q (m3/d) 管井单井出水量q (m3/d) 降水井数量n=1.1Q/q
012规范)
计算结果 16328.00 25.920 72.111 10.00 509.117 6.20 13.10 5.00 9.650 4.00 0.25 4122.591 1112.068 4.078 5
15.00 5.00
5088.334 1112.068
5.033 6
,承压水非完整井计算结果 井适当放大可用于本地区
取整
承压--潜水 非完整井
降水井总长度H (m) 坑底至管井底距离h (m)
基坑涌水量Q (m3/d) 管井单井出水量q (m3/d)
降水井数量n=1.1Q/q 取整
注:苏州地区一般按300-500m2一口降水井,承压水非完整井计算结果 基本不适于本地区,建议承压--潜水非完整井适当放大可用于本地区
备注
输入项 输入项
当井深 输入项 水位小
输入项 输入项 输入项 输入项 输入项
结果 输入项 输入项
结果
Q 3.1314k (2H sd )sd ln(1 R ) r0
Q
3.1314k
ln(1
R)
H 2 h2 hm l ln(1
0.2
hm

基坑降水计算-承压水完整井-非完整井

基坑降水计算-承压水完整井-非完整井

60.00m 60.00m 50.00m 50.00m 10.00m 10.00m
20.00m 20.00m 0.50m 0.50m 2.00m 2.00m 0.50m 0.50m 0.25m 0.25m 1.20m 1.20m 0.15m 0.15m 7.60m/d
7.60m/d
0.10
0.10
R=10S n=基坑承压水降水计算-图文
承压水完整井
承压水非完整井
输入参数输入参数基坑长度(L)基坑长度(L)基坑宽度(B)
基坑宽度(B)
基坑开挖深度(相对地表)基坑开挖深度(相对地表)承压水含水层厚度(M)承压水含水层厚度(M)降水后坑底水位与基底距离降水后坑底水位与基底距离承压水水头埋深(相对地表)
承压水水头埋深(相对地表)
井点管距坑壁距离井点管距坑壁距离降水井直径
降水井直径
过滤器进水长度(l )过滤器进水长度(l )过滤器半径(r s )过滤器半径(r s )渗透系数(K)渗透系数(K)水力坡降(i)水力坡降(i)说明:计算依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表中蓝色数字根据工程概况输入,单位为基坑工程设计规范默认单位,直接输入数字,单位自动添加,单井出水量和不同土体渗透系数参考值取值见附表。

R。

水文地质计算K、R值公式选择

水文地质计算K、R值公式选择

水文地质计算K 、R 值公式选择一、 承压水完整井K 值计算 1、承压完整井rR S M Q K lg 366.0⋅= 裘布依2、承压完整井有一个观测孔3、承压完整孔二、 承压水非完整井K 值计算 1、承压非完整井 SM QK ⋅=π2 用于潜水时将M 换成H2、承压水非完整井(井壁进水)式中r —过滤器半径,长度L<0.3m3、承压水非完整井(井壁、井底进水)4、 承压水非完整孔(GB50027—规范)当M>150r, L/M>1时三、 潜水完整井K 值计算 1、实用于潜水—承压水完整井及非完整井2、潜水完整井()rRS S H Q K lg2733.0-=裘布依3、潜水完整井四、 潜水非完整孔K 值计算 1、潜水非完整孔当1.0,150>>h L r h 时: 式中:H —自然情况下,潜水含水层厚度(m );h —潜水含水层在自然情况下和抽水时的厚度的平均值(m );h —潜水含水层在抽水时的厚度(m );Q —抽水孔大降深时的流量(m 3/d )。

2、潜水非完整孔 五、影响半径计算公式1、 承压水概略计算K S R 10= 吉哈尔特KHIQR 2=凯尔盖 2、潜水概略计算K H S R ⋅=2 对直径大的和单井算出的R 值偏大3μKHtR = 威伯六、 利用观测孔水位下降值计算R值1、承压水完整井、两个观测孔211221lg lg lg S S r S r S R --=裘布依2、潜水完整井注: S 1,S 2—观测孔降深(m )r 1,r 2—观测孔至抽水孔距离(m )H —潜水含水层厚度(m ) R —影响半径(m ) t —时间(日)μ—给水度I —地下水水力坡度在2221,h h ∆∆—在2h ∆—lgr 关系曲线的直线段上任意两点的纵坐标值(m 2)。

七、 给水度、释水系数、渗透系数、导水系数、传导系数1、潜水含水层的给水度(μ):又叫延迟储水系,即水能从岩层中自由流出的能力,数值等于流出的水体积和岩石体积之比。

水文地质学第8章-3

水文地质学第8章-3

∂ 2 H 1 ∂H 把Q1、Q2、∆V代入(1)式,化简后得: T 2 + ∂r r ∂r
∂H 因为单位时间的水头下降为 ,则单位时间内单元含 ∂t 水柱体内的弹性释放水量应为 ∆V = 2πrdrµ * ∂H ∂t
∂H = µ* ∂t
2、泰斯公式的导出: 、泰斯公式的导出: 根据上述假定条件,建立数学模型:
∂ 2 H 1 ∂H ∂H µ* = T 2 + ∂r ∂t r ∂r H t =0 = H 0 H r →∞ = H 0 lim r
r
0
∂H Q = ∂r 2πT
t>0 r >0 t = 0 r >0 t>0 r ∞ t>0
求解上述数学模型的思路:先将二阶偏微分方程变换为只 含一个变量的常微分方程,求出该微分方程的解,最后得 出计算公式---泰斯公式。
r 2µ * r 2µ * ≤ 0.01 或 t ≥ 25 1%,所以:在 的影响下,由 4Tt T
r 2µ* − 4Tt
于井径无限小的假设引起的相对误差不超过1%。
二、潜水完整井非稳定流公式----仿泰斯公式 潜水完整井非稳定流公式 仿泰斯公式 潜水向完整井的运动(如下图示),其潜水面 是一个随时间 不断变化的可动边界。即: (1)在潜水含水层中抽水,近井范围内具有三维流特征,要考 虑渗流速度的垂直分量; (2)含水层厚度是时间t及向径r的函数,因此T也是t和r的函数。 (3)在潜水含水层中抽水具有“滞后疏干”和“延迟补给”的 特点。 1、假定条件: 、假定条件: (1)含水层均质、等厚、隔水底板水平埋藏,含水层侧向无界; (2)垂向无水量交换,抽水前潜水面水平; (3)当抽水降深与含水层厚度比不大时,将近井范围内三维流 简化为二维流。

渗透系数+基坑总涌水量计算公式汇总

渗透系数+基坑总涌水量计算公式汇总

3. 经验估算法渗透系数k值还可以用一些经验公式来估算,例如1991年哈森提出用有效粒径d10计算较均匀砂土的渗透系数的公式哈森(Hazen)(2-9)1955年,太沙基提出了考虑土体孔隙比e的经验公式太沙基(Kael·Terzaghi 1883~1963),近代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的创始人,1883年10月2日生于布拉格(当时属奥地利)。

早期从事钢筋混凝土的研究工作,1912年获奥地利格拉茨高等工业学院博士学位。

1921~1923年,发表了饱和粘土的一维固结理论,提出了有效应力原理。

1925年出版了最早的《土力学》专著。

1929~1938年任维也纳技术大学教授,1938年后任美国哈佛大学教授。

他一生论著有200多篇,代表性的论著有《理论土力学》和《土力学的工程实践》。

1936年太沙基发起成立国际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协会,并任协会主席至1957年。

(2-10)以上二式中的d10均以mm计,k值的单位是cm/s 。

这些经验公式虽然有其实用的一面,但都有其适用条件和局限性,可靠性较差,一般只在作粗略估算时采用。

在无实测资料时,还可以参照有关规或已建成工程的资料来选定k值,有关常见土的渗透系数参考值如表2-1 。

表2-1 土的渗透系数参考值土的类别渗透系数kcm/s土的类别渗透系数kcm/s粘土<10-7中砂10-2粉质粘土10-5~ 10-6粗砂10-2粉土10-4~ 10-5砾砂10-1粉砂10-3~ 10-4砾石>10-1细砂10-3一、基坑总涌水量计算 按井管(筒)是否穿透整个含水层分为完整井和非完整井。

按井深分为浅井、中深井和深井。

当水井开凿在承压含水层中,而承压水头又高于地面时称承压井或自流井。

(一)、均质含水层潜水完整井基坑涌水量计算: 1、基坑远离水源时:如图1(a )图1符号 意义单位 k 土的渗透系数 m/d H 潜水含水层厚度 m S 基坑水位降深 m R 降水影响半径 m γ0 基坑等效半径 m Q基坑总涌水量m 3/d注:(1)、降水影响半径宜根据试验确定,当基坑安全等级为二、三级时, 当为潜水含水层时: 当为承压水时: (2)、基坑等效半径当基坑为圆形时就是基坑半径, 当基坑为矩形时如下计算:γ0=0.29(a+b) 当基坑为不规则形状时:)1lg()2(366.10r RSS H K Q +-=kH S R 2=kS R 10=πAr =2、基坑近河岸:如图1(b )符号 意义单位 b 基坑中心到河岸的距离m Q基坑总涌水量m 3/d(二)、均质含水层潜水非完整井基坑涌水量计算: 1、基坑远离地面水源: 如图2(a )图2符号 意义单位 h m (H+h)/2 m l 过滤器长度 m R 降水影响半径 γ0 基坑等效半径S 基坑水位降深 Q基坑总涌水量m 3/d02lg)2(366.1r b S S H kQ -=)2.01lg()1lg(366.10022r h l l h r R h H k Q m m m+-++-=)2(h H h m+=2、基坑近河岸:(含水层厚度不大时) b>M/2 如图2(b )式中:b 为基坑中心至河岸的距离,M 为过滤器向下至不透水土层的深度符号 意义单位 M 见表格上说明 m Q基坑总涌水量m 3/d(三)、均质含水层承压水完整井基坑涌水量计算: 1、基坑远离水源时: 如图3-a图3符号 意义单位 M 承压水厚度 m S 基坑水位降深 m k 土的渗透系数 m/d R 降水影响半径 m γ0 基坑等效半径 m Q基坑总涌水量m 3/d]14.0lg 25.066.0lg 2lg [366.1222lM b M l r l l rb s l ks Q -+++=)1lg(73.20r RMSk Q +=2、基坑近河岸:b<0.5γ0 如图3-b b 为基坑中心至河岸的距离符号 意义单位 b 见表上说明 m Q基坑总涌水量m 3/d(四)、均质含水层承压水非完整井基坑涌水量计算 如图4图4符号 意义单位 l过滤器长度 m M 承压水厚度 S 基坑水位降深 R 降水影响半径 γ0 基坑等效半径 Q基坑总涌水量m3/d)2lg(73.20r b MS kQ =)2.01lg()1lg(73.20rMl l M r R MS kQ +-++=(五)、均质含水层承压-潜水非完整井基坑涌水量计算 如图5图5符号 意义单位 R 降水影响半径 m M 承压水厚度 H hγ0 基坑等效半径 Q基坑总涌水量m3/d)1lg()2(366.102r R h M M H kQ +--=。

泰斯公式

泰斯公式

泰斯公式讨论
1、各因素对降深的影响(四) ⑦ t趋向无穷大时,s也趋向于无穷大。
Q sr , t W u 4T
这似乎不太合理。但要注意公式的应用条件,承压井流保 持承压状态,即s不得大于(H0-M),否则将转化为承压- 无压井流,破坏了基本条件。对于无压井流,s不得大于h0。 因为在s=h0以后,流量将变小,破坏了定流量的基本条件,那 时,就转变为定降深变流量的条件了。
可见:随着u增大,W(u)减小,是一个类似对数函 数关系。
泰斯公式井函数讨论
3、泰斯公式的其他形式
当u足够小时,泰斯井函数可用前两项近似表示,即:
r2 r2 4at 2.25at W ln 0.5772 ln 2 ln 1.781 ln 2 4at 4at r r
s2
Q 2.25at ln 4T r22
Q
2T s1 s2 r ln 1 r2
泰斯公式讨论
3、通过半径r的圆柱形过水断面的流量Qr(三)
注意,这里不能如此理解:
(1)不能理解为裘布依公式可用于无限含水层。 (2)在靠近抽水井的地方,会形成稳定流。
s Q 1 t 4KM t
意味着,在一定范围内,它们的水头下降速度相同,与r无关。(即J不变)
泰斯公式讨论
2、承压含水层中任意点水头下降速度(四)
s Q 1 t 4KM t
意味着,在一定范围内,它们的水头下降速度相同,与r无关(即J不 变) 。换言之:在一定r范围内,经过一定的抽水时间之后,承压漏斗 曲线平行下降。该现象已被大量抽水试验验证。
r s Q 1 4 at e 2 t t 4T t 2
2
r Q 1 4 at r 2 e 4a 4T t

两种潜水非完整井涌水量计算公式的对比分析

两种潜水非完整井涌水量计算公式的对比分析

两种潜水非完整井涌水量计算公式的对比分析
单朋飞;左华楠
【期刊名称】《中国水运:下半月》
【年(卷),期】2022(22)2
【摘要】在深基坑降水过程中,常采用深井降水,降水井的涌水量的计算至关重要,
若涌水量计算结果偏少,则导致降水失败,若涌水量计算结果偏大,则导致额外的经济成本。

本文以沙特吉赞商业港工程中的HDPE管岸侧取排水口结构物基坑为例,使
用两种不同的潜水非完整井涌水量计算公式,对比分析两种计算公式涌水量的差异,
并以实际降水工程为例,给出两种公式适用性的结论,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参考。

【总页数】3页(P103-105)
【作者】单朋飞;左华楠
【作者单位】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463
【相关文献】
1.潜水含水层中近河基坑非完整井涌水量计算探讨
2.潜水含水层中近河基坑非完整井涌水量计算探讨
3.对潜水非完整井涌水量计算公式的商榷
4.对非完整井产水量
计算公式中参数A的简化计算公式的建议5.超大矩形深基坑潜水非完整井涌水量
计算方法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坑降水、土方、支护工程
降水设计计算书
一、设计计算依据
1、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3、其它相关资料。

二、计算过程
本次计算采取如下程序:
本工程采用承压-潜水非完整井计算基坑涌水量。

公式一:
)R (1lg h -M)M -2H 366.10
2r k Q +=(
式中:Q ——基坑涌水量(m 3/d)
k ——渗透系数(m/d),10
S ——水位降深(m),7.0m R ——引用影响半径(m),R=kH s 2=230m r 0——基坑半径(m),F F r 564.0/0==π=104.5m F ——基坑面积(m 2),本工程暂取34358m 2
l ——过滤器有效工作部分长度
H ——初始静止水位至井底的距离
h ——基坑底至井底的距离
M ——承压含水层厚度(m),27.0
计算得:Q=2969.9m 3/d
根据我公司多年施工经验,根据规范所计算涌水量往往比实际小很多,本工程根据经验,按两倍理论量计算涌水量,即涌水量为:2969.9×2=5940 m 3/d
公式二:
3
120q k l r s π=
式中:q ——管井的出水量(m 3/d)
s r ——过滤器半径(m )
l ——过滤器浸部分段长度(m),2.0
k ——含水层渗透系数(m/d),380
计算得:q =182.40m 3/d
公式三:
q Q
n 1.1=
计算得井数为:n ≈36
公式四:
T y Z ir c h L +++++=0
式中:L ——井深(m)
h ——基坑深度(m),5.5
c ——降水水面距基坑底的深度(m),1.0
i ——水力坡度,取0.03
Z ——降水期间地下水位变幅(m),0.5
y ——过滤器工作部分长度(m),2.0
T ——沉砂管长度(m),0.5
计算得井深为:L ≈12.6m ,取 13m
公式五:
1'-=n l a
式中:'l ——沿基坑布置井点的长度(m),约1160m 计算得井间距为:a ≈33.1m
因按规范计算降水井所需间距往往比实际需要要小很多,根据我 公司多年降水经验,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降水井间距为7.0m ,另,由于基坑面积较大,在槽内加设疏干井,共布降水井165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