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太极拳教学的研究
普通高校太极拳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
.
教 师 成 为 主导 。 生 成 为 主体 , 发 学 生 的 学 激 学 习兴 趣 ,这 样 有 助 于学 生 对 二 十 四式 太 极 拳 动 作 的 领 悟 和 把握 。 42提 高 教 师 业 务 水 平 . 发 学 生 的学 . 激 习 兴 趣 教师应 不断 的提 高 自己的业务 水平 。 太极拳 的每 一个技 术动作都 有攻 防含义 , 教 师 在 讲 授 太 极 拳 的 技 术 时应 对 其 实 用 价 值进 行 讲 解 ,让 学 生 对 每 一 个 技 术 动作 都 有 所 了 解 。 教 师 在 教 学 的过 程 中 能 够 采 用 多 种 多样 的 教 学 手 段 .突 出太 极 拳 的技 击 教学 , 使 学 生 在 感 官上 得 到一 种 享 受 . 要 从 而使 学 生 产 生 一 种 求 学 的 欲 望 。 43采 用 多 种 的 教 学 方 法 优 化 太 极 拳 -
3. 极 拳 的教 学现 状 太 31太 极 拳 教 学 时数 少 .
33教 学 方 法 传 统 单 一 - 在 对 长 春 市 6所 普 通 高 校 的调 查 中 发 现 .太 极 拳 的教 学 主 要 是 以教 师 的动 作 示 范 和 教 师 的讲 解 为 主 。 如 在 学 新 的 技 术 动 作 时 , 师 要 先 对 技 术 动 作 进 行 示 范 , 后 教 然 对 其 进 行 讲 解 。学 生 对 教 师 所 讲 授 的 内 容 进 行 模 仿 练 习 ,最后 学 生 集 体 练 习— — 分 组 练 习— — 配 音 乐 练 习 。 整个 教 学 方 法 单 在 整个 教 学 过 程 中 都 是 以教 师 为 主 体 . 学 生 被 动 接 受 .这 严 重 影 响 了 二 十 四式 太 极 拳 的 教学 质 量 和 学 生 学 习 的积 极 性 。 3 . 学 的 连 贯 性 差 . 学 效 果 需 提 高 4教 教 在 对 6所 学 校 的 调 查 中发 现 ,将 二 十 四式 太 极 拳 分 4个 学 期 教 授 的学 校 .这 学 期教授 的内容下 学期 学生 已经忘 了 9%. 0 教 师 还 要 回 过 头 来 重 新 教 授 .无 形 中增 加 了 教 学 任 务 。 学 期 推 一 学 期 . 后 一 学 期 一 最 的教 学 任 务很 难 完 成 。 一 学 期 授 完 二 十 四 式 太 极 拳 的学 校 . 由于 授 课 时 间 少 任 务 重 . 学生 学 习 的 比 较肤 浅 不 扎 实 ,有 一 大 半 的 学 生 会 做 不 知 道 名 称 ,有 的 学 完 后 在 没 有 练 习过 这 些 数 据 充 分 说 明 学 生 并 没 真 正 地 认识 到太极 拳的健 身功能 和锻炼 价值 , 他 们 只 是 为 了应 付 体 育 课 考试 及 获 得 体 育 学
高校太极拳教学探析
高校太极拳教学探析
太极拳是一门中国传统武术,近年来在高校中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和重视。
高校太极拳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健康意识和道德
素质,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的精神修养和心理健康。
在太极拳教学中,传授基本招式和动作是首要任务。
教师应该注重学
生的身体训练,注意体式、形态和动作的规范,强调扎实的基本功训练,
从而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此外,教师还需要传授太极拳的文化内涵和哲
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和人文素质,鼓励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注重内
心平静和意志力的锻炼,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
在课程设置方面,太极拳教学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健康状况、学习
水平等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排课。
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可以设置基础班,
进阶班等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以逐级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和文化修养。
最后,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该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在注重传统的
同时,也兼顾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通过多种渠道的教学形式,如讲授课程、展示示范、实践演练、视频教学、网络教育等方式,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和知识储备,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参与度。
总的来说,高校太极拳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技能、文化和道德素质,通过传授基本技术和文化内涵,以及合理的课程设置和多样化的教学
形式,使学生能够在太极拳教学中得到全面的提升和成长。
普通高校“太极掌”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
31太极拳已成 为普通高校体 育教学 的主要 内容 太极拳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 ,是我 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 部 分 。 极 拳 是 我 国 民族 传 统 文 化 的 瑰 宝 , 史 悠 久 , 涵 丰 富 。 太 历 内 目前 的 各 个 普 通 高校 都 将 二 十 四式 简 化 太 极 拳 作 为体 育 教 学 的 必学内容 及选修课 ,这说 明各高校充分认识到太极拳教学对传 承 民 族 文 化 的重 要 作 用 。 32太 极 拳 教 学 课 时 比重 偏 小 . 太极拳 的特点是轻松柔和 : 太极拳 的架势平稳舒展 、 动作不 僵 不拘 、 缓慢轻 灵 、 连贯均匀 。整套太 极拳动 作 , “ 势 ” 从 起 到 “ 势 ”, 论 动作 的 虚 实 变化 和 姿 势 的 过 渡 转 换 , 是 紧 密 衔 收 不 都 接、 贯一气 、 明显停顿 、 势相随 、 行 云流水 、 绵不 断。 连 无 势 如 绵 如要做到 以上所说 就需要一定 的时间。而 目前 , 在调查 的 3所 高校 二十 四式简化 太极 拳教学 中 , 每学 期太极拳 学习 , 共计 2 0 课 时左右。在仅有的课 时内 , 师不但要教整套动作 , 教 还要进行 考核 , 师为完成教学任务 , 教 无暇顾及对 太极拳动作 内涵进行深
2 0 0 98
体 育 世 界 . 术 学
普通高校 “ 太极拳” 教学现状 与对策研究
韦朝 贵
摘 要 本文从 高校 太极 拳教学入手 , 通过调查研究 分析 了高校 当前 太极拳教 学存在 的 问题 出了相应 的改 提 进措 施, 以期提高太 拳教学 效果 , 学生 获得一 种终 受益的健 身手 同 时有 助于提 高学 生对 太极拳 的 认识 篼 使 l 瑟 和学 习的积极 主动性 , 养和加强 学生习 练太板拳的 兴趣 培 更加深 贯彻素质 教 育和 终身 育的 思想 提高 ¨ 入地 体 为 ¨
高校太极拳教学策略探讨
高校太极拳教学策略探讨太极拳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
在高校中,学生们承受着更大的学业压力和心理压力。
太极拳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身心健康为核心目标。
通过太极拳的练习,学生们能够达到舒缓压力、放松身心、恢复精力和提高睡眠质量等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身心状态,通过太极拳的动作和呼吸来调整身心平衡,从而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太极拳教学的内容应该包括太极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动作。
太极拳的理论包括太极拳的起源、发展历史、基本原理和代表性拳谱等。
学生们应该通过学习太极拳的理论知识,了解太极拳的文化内涵和核心价值观。
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包括起式、调息、基本手势、步法和套路等。
学生们应该通过练习太极拳的基本动作,掌握太极拳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操作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寓教于乐,通过讲解太极拳理论和示范太极拳动作来引导学生进行练习。
太极拳教学的方法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太极拳教学既要讲授太极拳的理论知识,又要进行太极拳的实践操作。
在讲授太极拳理论知识时,教师可以采用讲解、讨论和研讨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太极拳的文化内涵和核心价值观。
在进行太极拳实践操作时,教师可以采用示范、引导和训练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太极拳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操作方法。
教师还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和学习进程,组织不同难度和强度的太极拳练习活动。
高校太极拳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教学的内容包括太极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动作,教学的方法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太极拳教学,不仅能满足学生的身体锻炼需求,还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
希望高校太极拳教学能够在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高校开展太极拳运动对大学生健身行为影响的研究
高校开展太极拳运动对大学生健身行为影响的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太极拳是一种源自中国传统文化的健身运动,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健身领域。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和工作压力的增加,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健康问题,包括缺乏运动、心理压力大、不良的健康行为等。
因此,开展太极拳运动在高校针对大学生健身行为的积极影响备受关注。
在当前高校中,虽然有各种形式的健身活动和课程,但是很多大学生由于时间約束或对传统的健身方式不感兴趣而无法坚持。
太极拳作为一种注重身心合一的健身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强身健体,还能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和社交能力,对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高校开展太极拳运动对大学生健身行为的影响,旨在为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健康和健康行为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深入研究太极拳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应用情况及效果,有助于完善高校体育课程设置,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高校开展太极拳运动对大学生健身行为的影响,以深入了解太极拳对大学生身体素质、心理健康、健康行为和社交能力的促进作用。
通过研究太极拳在大学生健身中的应用情况,以及太极拳对大学生整体健康状况的影响,旨在为高校提供开展太极拳运动的依据和指导。
此外,通过研究太极拳对大学生社交能力的提升效果,可以为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提供实证支持。
通过明确研究目的,可以为高校开展更加有针对性和有效果的太极拳运动提供理论支持,进一步推动大学生健康素质的提升,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1.3 研究意义太极拳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国武术运动,自古以来就被人们广泛推崇和喜爱。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太极拳运动逐渐被引入到各个群体中,包括大学生群体。
高校开展太极拳运动对大学生健身行为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研究高校开展太极拳运动对大学生健身行为的影响可以为大学生健康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太极拳作为一种以柔克刚、以缓为快的运动方式,能够有效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和平衡能力,有利于改善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高校太极拳教学改革研究
位置的掌握和模仿 。而多媒体辅助教学系
统 的 最 大特 点就 是 直 观 性 较 强 ,为 学 生 掌 握 太 极 拳 技 能创 造 更 为 便 利 的学 习契 机 。 例 如 ,在 复 杂 的动 作 教 学 中 ,通 过 多媒 体 教 学 技 术 的 影像 、 图解 、 分解 等 的直 观 呈 现 ,使 学 生通 过 听 、看 、 思考 等学 习渠 道 相 结 合 , 内化 为大 脑 中 准 确 的动 作 技 巧 ,
2 、太极拳的教学方法
在 教 学过 程 中要 突 出 学生 的学 习主 体 性 ,不 能 仅 限 于 口号宣 传 上 ,要 始 终 贯彻 到教 学 过 程 中 。在太 极 拳 的教 学 中 不仅 仅 使学 生 掌 握 全 面 的技 能技 巧 ,更 需 要培 养 学 生 的 自学 、 自练 、 自评 、创 新 、 主动 性 等 能 力 ,促 进 学 生 终 身体 育 意 识 的 形 成 ,
太极拳 训练 提供 更多 的平 台 。
太极拳锻炼价值较低 ,这种错误观点严重
阻碍 了太 极 拳 教 学 的 发展 。究 其 原 因 :一 是 高校 中太 极 拳 的教 学 内容 缺 少 系 统 性 , 加 之 教 学方 法 单 一 , 导致 学生 对 太 极 拳 的 认 识 不够 深 入 ,学 习 积极 性 也 不 高 ;二 是 武 术 教 师 对 太 极 拳 的 文 化 底 蕴 、 锻 炼 功 效 、 攻 防技 能讲 解 不 够全 面 , 因此 学 生对
教 学 评价 ,学 生 可 以通 过教 师 的教 学 方 式 和 手 段进 行 评 价 ,有 利 于 教师 及 时发 现 自
身 教 学 中 的不 足 ,通 过 改 正和 优 化 教 学 方
1 、太极拳教学内容的改革
高校太极拳教学策略探讨
高校太极拳教学策略探讨一、高校太极拳教学的特点1. 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特点:大多数高校学生在进入大学时已经具有一定的身体素质和运动基础,但由于长期的课业压力和不良的生活习惯,很多学生的身体素质逐渐下降,需要进行系统的锻炼来维持健康。
大学生处于青春期,心理上较为敏感,对于新事物和新知识有着浓厚的兴趣。
2. 教学环境和资源:高校拥有一流的教学设施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以为太极拳的教学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教学设施的先进化、高校师资队伍的专业性和丰富经验,将为高校太极拳教学提供有力的支持。
3. 学生对太极拳的认知和期望:由于太极拳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知名度,很多学生对太极拳已经有一定的认知和期望。
他们希望通过学习太极拳能够获得身心健康、调理情绪、提升自身的气质和魅力,甚至达到一定的进攻和防御能力。
1. 师资队伍的建设高校太极拳教学的师资队伍是决定教学质量和效果的重要因素。
高校应该培养一支富有激情和创新精神的太极拳教师队伍,他们应该同时具备深厚的太极拳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战经验。
还应该具有良好的教学能力和理论水平,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设计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
2. 教学内容和方法的优化高校太极拳教学内容应该注重均衡发展,除了传统的拳术技巧外,还应该注重对太极拳理论、养生保健知识、武术精神的培养。
太极拳教学方法应该注重因材施教,不断创新,采用多种形式和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通过太极拳表演、影视欣赏、实地考察等方式来拓展学生的视野和认知。
3. 实践环节的设置高校太极拳教学应该注重实战实践的训练,通过实际动作演练,使学生更快地掌握理论知识,提高技能水平。
除了在教室里进行理论授课外,还应该加强体育场地和场地的利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战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太极拳的魅力。
4. 课外活动的丰富高校太极拳教学不仅应该注重课堂教学,还应该注重课外活动的开展。
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太极拳比赛、太极拳文化讲座、太极拳培训班等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交流平台。
高校太极拳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
民族凝聚 力, 激发爱 国主义情操。 太极一词源 出《 易》, 周 文理 学家 曾有 解释 : 太 极谓 天 地未 分之 “ 三、 高校 开展 太 极 拳 教 学 的 优 势 分 析 前, 元气混而为一 , 即是太初 , 太一也 ” 其含有至高 、 , 至极 绝对 之意。太 1 高校 具 有 得 天 独 厚的 教 学硬 件 、 极拳形成于明末清初 , 曾称为 “ 长拳 、 绵拳 、 软手 、 十三势 ” , “ “ 等 在 除拥有健全的场馆 、 器材外 , 更为重要的理论与技术 兼备的教师 队 清朝乾 隆年 间 , 山西人 王宗岳 所著得 《 太极拳 论》 由此 确立 太极 拳 的 伍 保 障 。 , 名称 。 2 高校 特 有 的人 文 气氛 、 2 种 类 、 高校里人文氛围浓郁 , 因此为普及太极拳提供了良好 的文化气氛。 太极拳经过不断的创新 、 提炼 , 演变出许多流 派 , 其中流 传较广、 影 3 大 学 生较 高的 文 化修 养 、 0 深远的大致有以下 5派 : 向 陈式、 杨式、 吴式 、 式与引\ 太极 拳。其中 武 式 大学生知识储备 丰富 , 思维 活跃 , 能深切 体会 到太极 拳 的文 化 内 陈式太极拳是最为古老 , 其他 流派 的太极拳都 是在此 基础上 演变与 发 涵 , 潜心练习易达到内外兼修的效果。 展的 , 目前 高校体育教学 中较普遍 的太极拳 主要是 根据杨 式太极 拳所 四 、 校 太 极 拳 教 学 存 在 的 问题 高 创编的 简化太极拳 ( 即二十 四式太极拳 ) 。 1 对 太极 拳 认 识 不 足 、
2高校特有的人文高校里人文氛围浓3大学生较高的文大学生知识储涵潜心练习易达到内四高校太极拳教1对太极拳认识不在教学实践中学作因此学习太极拳就思维活跃的特殊时期缓慢重意不重力的太2重实践轻理论在实际的太极拳教理论学生不了解动作3教法单一在太极拳教学中跟着模仿只注重外在扭曲了太极拳发展传播响太极拳的教学质量
普通高校简化太极拳教学实践研究
2 结果分析
表 1 对学习过太极拳的 在校学生的调查
普 通 高校 ; 简化 太极 拳 ;教 学研 究
太极拳 ,它蕴涵着丰富的中国古典哲 理, 以脉络学说 为基础 , 强调整体性 , 是一 从表 1 可以看出 ,学过太极拳的在校 种具有强身、 健体 、 益智 、 修性等多种功效 学生现在不再练 习, 2 7 而学过还经 占5 .%, 的人体运动 。太极拳运动强调 松、静 、匀、 常练习的仅 占 2 .%。太极拳根本不如篮 04 柔 、圆, 出一个松字 ,即强调心静体松 、 突 足球 、 健美操具有 强烈吸引年轻人的魅 用意不用力。 太极拳是大脑皮层的体操” “ , 球、 力, 课下 很 少 见学 生 去 练 习它 。 校 里 打太 学 具有调节人体 中枢神经系统 的作用 ,同时 极拳的倒是不少 , 可都是中老 年人群。 正在 对心血管机能 、呼吸功能的改善也有积极 的影响 ,其健 身的意义和作用已被现代医 学习太极拳的大学生们 ,只知道四肢怎样 却不知每一招的用意 , 更谈不上掌 学证明 ,国内外很多学者也做 了研究和报 的比划 , 握内外结合的太极拳精华 了。 究其原因: ① 道。 如今, 太极拳运动已成为我国社会体育 太极拳套路的编写只讲动作做法 ,根本不 活动 ,特 别是 中老年知识分子锻炼身体的 提动作的技击内涵,及内家拳的意念,呼 重要内容,同时也是高校体 育教学内容的 吸。在教学评估中只是追求动作如 何的标 重 要组 成 部 分 。 好看、稳健 、 有难度等, 却抛弃了武术 大学生正处于精力充沛 ,活泼好动的 准、 的根本——技击内涵和内家拳内外结合形 青春期,还不能也很少愿意去体验太极拳 神兼备的特点。②许 多从事太极拳 教学的 所赋予的健康价值 , 对于柔和缓慢 , 重意不 重力的太极拳套路运动往往是敬而远之 。 教师 自身造诣不深 。从调查 中发现将太极 1 拳变成 “ 太极操” 大有人在 , 多教l也只 许 J 币 笔者 根据 多年的教学经验 ,发现常规的太 停 留在太极拳动作练 习上 ,对太极拳的 内 极拳套路教学方法 ,很难激起和维持学生 这 对太极拳学习兴趣 。大部分学生只是为应 涵知 之 甚少 , 将 影 响太 极 拳 教学 的 深 度 。 学生在这样的教师指导下 ,也只能是 照葫 付考试而机械 、 被动的学习太极拳 , 已完 这 学习只能停留在动作的做法上 , 学 全不能适应当前健康教育和终身体育思想 芦 画瓢 , 习的 目的是 为 了应 付 考 试 。 的要 求 。 表 2 对 正准备学习太极拳的 因此 ,如何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课堂教 学生的兴趣调查 学时 间,培养和维持学生学习太极拳的兴 分 类 人数 % 趣 ,使高校太极拳教学逐步做到由教师教 有兴趣 , 6 2. 9 8 太极拳到学生学太极拳直至 自觉地去练太 有 点兴 趣 5 l 2 0 极拳 ,达到提 高高校太极拳的教学 质量的 没兴趣 18 2 5. 0 2 目的 , 培养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 , 还是值得 总 计 25 5 10 0
高校太极拳教学策略探讨
高校太极拳教学策略探讨太极拳作为我国传统武术的代表之一,具有独特的内外兼修的特点,是一门既能强身健体又能提高心理素质的综合性体育项目。
在高校太极拳教学中,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太极拳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制定合理的教学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高校太极拳教学应强调基本功的培养。
太极拳的正确姿势和基本动作是学习太极拳的重要基础。
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学生身体的基本动作和动作的修整进行指导,包括腿部的踢腿和腾跃动作、手部的抱太极球和推手等动作。
通过重复训练和技巧讲解,让学生掌握正确的体位和动作要领,为后续技术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校太极拳教学应培养学生的内外协调能力。
太极拳强调内外兼修,即在外表动作的柔和流畅中,体现了身体内在的力量和调节。
高校太极拳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内在气息的调节和外表动作的流畅。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太极拳的内在原理和开展“一气贯通”的训练来引导学生,加强学生对太极拳内外合一的认识和体验。
让学生在进行太极拳动作时注重调整自身呼吸和姿势,使内外协调更加自然和谐。
高校太极拳教学应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理论知识是太极拳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仅限于纸上谈兵并不能真正掌握太极拳的实质。
高校太极拳教学应该通过实践和体验,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太极拳的魅力。
教师可以利用示范和练习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关键动作的实施要领。
通过讲解太极拳的内在动力和力量传导原理,帮助学生理解内功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太极拳的实际应用能力。
高校太极拳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太极拳是一种集体协作的运动,讲究团队配合和整体感。
在高校太极拳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学生之间的配合训练,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深入探讨。
可以采用两人对练或者团体练习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合作练习来提高技术水平和团队意识。
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互相尊重和鼓励,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高校太极拳教学需要制定合理的教学策略。
通过强调基本功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内外协调能力、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以及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太极拳技术与内功的提高,激发学生对太极拳的热爱和兴趣。
高校太极拳教学策略探讨
高校太极拳教学策略探讨一、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在高校太极拳教学中,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由于太极拳是一种较为柔和的运动方式,对于身体素质要求相对较低,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学生。
由于每个学生的身体状况和健康状况不同,对太极拳的适应程度也各有不同。
教师在开展太极拳教学之前,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包括患有哪些慢性病、是否有运动伤害等。
这样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计划,确保学生的身体健康,提高学习效果。
二、注重基础动作的训练太极拳是一种需要长期坚持的武术运动,要想真正掌握太极拳的精髓,首先要打好基础动作。
基础动作是太极拳的核心,对于太极拳的学习至关重要。
在高校太极拳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基础动作的训练,夯实学生的基础。
通过反复练习基础动作,使学生掌握太极拳的基本姿势和动作要领,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基础动作的练习,来提高学生的耐力和柔韧性,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在学习太极拳的过程中得到身心的双重锻炼。
三、注重形体的调整太极拳是一种讲究形体和动作的艺术,对于学生的姿势和形体要求非常高。
在高校太极拳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形体的调整。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模仿、比较等方式,指导学生正确的动作要领和形体姿势,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的动作,提高学生的动作质量。
教师还可以针对学生不同的形体特点和问题,采用不同的调整方式和方法,使学生的动作更加规范、流畅和美观。
通过不断调整学生的形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注重心理素质的培养太极拳注重修身养性,讲究心理的自我调控和情绪的平衡。
在高校太极拳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太极拳的内涵、引导学生练习静坐、调理呼吸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在学习太极拳的过程中不仅锻炼身体,还能够调整心态,提升自我修养。
教师还可以通过讲解太极拳的传统文化、演示太极拳的功效等方式,激发学生尊重传统文化的情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普通高校太极拳教学方法研究与评析
1、普通高校太极拳教学方法研究现状本文以“太极拳教学——应用研究”为主题查阅学术期刊()数据库,不计发表年限共收集相关论文104篇,对太极拳的教学方法进行整理、分析、归纳和总结(表1所示),把具有共性、相似的教学应用研究分为以下几类重点研究。
表1 太极教学方法相似、共性类分组统计表类别音乐攻防分组法翻转课堂现代媒介表象训练其它篇数91016487311.1、“音乐”法在太极拳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太极拳中融入音乐最有影响力的是在1990年北京亚运会开幕式上千人的太极拳表演,于是太极拳配乐逐渐进入大众视野并被广泛推广应用。
普通高校对太极拳的推广和传承一直非常活跃,许多教师在太极拳的教学中不满足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也把音乐与太极拳教学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传教施学,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王莹研究认为太极拳与音乐的融合是随着现代体育发展应运而生的,教学中有利于提高练习者的兴趣、易入境和陶冶情操;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对集体演练具有指挥作用。
但也要注意音乐与太极不合拍的弊端。
李明采用实验对照研究得出:太极教学中配音乐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更清晰的记住动作名称及顺序等,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方式与手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把音乐与太极拳教学结合起来的研究论文都从理论上和实践中得出在太极拳教学中,合理、恰当地使用音乐,不仅增强了太极拳动作的节奏感,而且很好地表达了太极拳丰富的内涵及其艺术魅力,能够引起教师与学生的共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2、“攻防”技击在太极拳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太极拳是武术的范畴,具有武术搏击的特点。
太极拳每招每式都含有“攻、防”技击内容,把“攻防”的意义利用在太极拳的教学中是众多学者在实践中得出的有效经验。
洪晓波研究认为采用攻防意识教学法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的太极拳教学,让学生从另一个方面去诠释这个项目,更加自主地去了解太极拳,攻防意识教学法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循规蹈矩、枯燥乏味。
高校太极拳教学策略探讨
高校太极拳教学策略探讨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开设太极拳课程,并将其纳入体育课程体系中。
由于太极拳教学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技术要求,高校太极拳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有必要对高校太极拳教学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以期为高校太极拳教学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高校太极拳教学的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太极拳教学的特点,明确高校太极拳教学的目标和任务;2. 调查当前高校太极拳教学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3. 探讨如何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4. 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确保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5. 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高校太极拳教学提供一些可行的方法和建议,为学生学习太极拳提供有效的指导,促进太极拳在高校教育中的发展与推广。
1.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指研究者为了解决问题或验证假设所采用的一系列操作程序和技术。
在本文的研究中,我们采用了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我们通过文献研究的方式,梳理了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前沿进展,了解高校太极拳教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通过对文献的系统梳理和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这一领域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的研究奠定基础。
我们进行了实地调研,对多所高校进行了教学实况观察和访谈,了解不同高校太极拳教学的具体情况和特点。
通过实地调研,我们可以深入了解高校太极拳教学的实际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和瓶颈,并为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提供实践基础。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旨在全面深入地探讨高校太极拳教学的现状和策略,并为提高太极拳教学质量和效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2. 正文2.1 太极拳教学特点太极拳讲究“以意驭气,以气驭力”,强调内力的运用。
高校太极拳教学策略探讨
高校太极拳教学策略探讨【摘要】本文探讨了高校太极拳教学策略,首先分析了太极拳在高校教学中的重要性,指出其对学生身心健康的积极影响。
接着讨论了目前高校太极拳教学存在的问题,如教学内容单一、缺乏互动等。
然后提出了提升高校太极拳教学效果的策略,包括注重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的融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最后强调了不断探讨和改进高校太极拳教学策略的重要性,以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更多可能。
通过本文的探讨,旨在引发人们对高校太极拳教学的关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
【关键词】高校太极拳教学、教学策略、传统与现代、自主学习、提升、学生发展、探讨、改进、全面发展1. 引言1.1 高校太极拳教学策略探讨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的武术形式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近年来在高校太极拳教学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高校太极拳教学策略探讨》这一主题旨在探讨如何更好地将太极拳教学融入高校教育体系,发挥其独特的教育功能,提升学生身心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目前高校太极拳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教学内容不够系统完整、教学方法单一枯燥、学生参与度低等。
如何提升高校太极拳教学的效果,使之更好地融入高校课程体系,培养学生身心健康,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不断探讨和改进太极拳教学策略,结合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的融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是当前高校太极拳教学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2. 正文2.1 太极拳在高校教学的重要性太极拳的套路动作多变,包含丰富的招式和技巧,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
通过太极拳的练习,可以增强学生的肌肉力量、灵活性和耐力,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从而有利于学生全面的身体素质提升。
太极拳的教学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感受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和价值观念。
太极拳注重阴阳调和、动静结合、柔中带刚的原则,这种思想观念对于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发展也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高校太极拳教学策略探讨
高校太极拳教学策略探讨一、教学目标二、教学内容高校太极拳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基本功训练、太极拳套路习练和太极拳理论的学习。
基本功训练包括呼吸调整、体位调整、站桩练习、步法练习等,通过这些基本功训练,学生可以掌握太极拳的基本运动技能。
太极拳套路习练是太极拳的核心内容,学生需要通过反复的练习掌握太极拳的套路,并且能够灵活运用于实战之中。
太极拳理论的学习包括太极拳的历史渊源、太极拳的精髓理念以及太极拳的传统文化内涵等,这些内容能够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太极拳的背景和内涵,加深对太极拳的理解和认识。
三、教学方法在高校太极拳教学中,教学方法需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和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运用,既要注重传统的教学方法,又要注重现代的教学手段。
在基本功训练中,可以采用示范-练习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观摩教练的示范动作,然后再进行复述练习。
在太极拳套路习练中,可以采用分层次、分难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逐步学习太极拳的套路。
在太极拳理论的学习中,可以采用讲解-讨论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听讲解、阅读资料、讨论交流等方式来学习太极拳的相关理论内容。
教学方法还可以融入现代科技手段,如利用视频教学、虚拟仿真等技术手段来辅助教学,让学生更加直观、深入地了解太极拳的内容。
四、评估方式高校太极拳教学的评估方式既要注重学生的技能水平,又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技能水平方面,可以采用考试、演示等方式对学生的太极拳套路和基本功进行评估,考察学生是否掌握了太极拳的基本技能。
在综合素养方面,可以采用问卷调查、讨论评价等方式对学生的文化素养、文化认同和身心健康情况进行评估,考察学生对太极拳的态度和了解程度。
通过这样的评估方式,可以全面、客观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水平,及时发现问题和改进教学方法。
高校太极拳教学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合理制定教学目标,设计科学的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及综合有效的评估方式。
通过这样的策略探讨和实践尝试,相信能够让高校太极拳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文化素养的提升做出更大的贡献。
对普通高校太极拳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综述
值 得 思 考 的 。但 教 学 就 要 达 到 教 学 目标 的
意 义 ,弘 扬 和传 承 会 给 教 学 带 来 的另 一 种 含 义 。音 乐 对 于传 统 太 极 拳 会 不会 带 来 不 利 的影 响 ? 《 北京 普 通 高 校 大学 生 武 术 课程 设置 现 状 研 究 及 对 策 》 中李 君 华 提 出 了建 议 ,
述 .
通 过 阅 读 大 多 数 作 者 认 为 普 通 高 校 太 极 拳 教 学 的 现 状 是 不 理 想 的 , 不 尽 人 意 的 ,偏 离 了 武 术 思 想 发 展 的 根 源 , 仅 仅 是 教 师 去 完 成 教 学 的 目的 , 不 能 够 受 到 学 生 的 足 够 重 视 , 偏 离 了教 育 的 目
太 极 拳 不 是 每个 人 都 适 合 去 练 习 的 ,我 们
在 培 养 学 生对 太 极 拳 产 生 兴趣 的 同 时 ,也 应 尊 重 学 生 自己 的兴 趣 ,不 应 只 为发 展 学 生在 太 极 拳 方面 的兴 趣 一 味 的 自以 为是 , 应尊 重 学 生 的个 体 差 异 。还 有 就 是 一 门课
学 效果不尽 人意 。 ”相应 的对策 : “ 太
极 拳 教 学 思 想 的 改 观 , 借 鉴 邱 丕 相 教 授 对 日本 国 术 武 道 进 入 体 育 课 堂 学 习 的 介 绍 ; 太 极 拳 学 习 目标 的 重 新 定 位 , 太 极 拳 在 高 校 体 育 教 学 中 应 将 目标 定 位 于 太 极 拳 学 习 的入 门 阶段 。 对 普 通 高 校 太 极 拳 教 学 现 状 分 析 是 没 有 太 大 错误 ,事 实 也 基 本 是这 样 一种 情 况 ,学 生 学 习积 极 性 低 教 学不 尽 人 意 ,本 人 认 为 , 为什 么会 出现 这种 问题 ?我 们 要 考 虑 以下 几个 问题 , ( 1 )是 太极 拳文 化 的 问题 , 就 是学 生 对 太 极 拳 的 了解 程 度 ,而
高校太极拳教学方法研究
主要存在教 学方法 陈旧、 太极拳 内涵讲解缺 失和学生的兴趣培养 困难 等问题 , 针对这 些问题 , 本文提 出 了 关键词 : 太极拳 ; 教学方法; 改革
Ab s t r a c t : t h e i m p r o v e m e n t o f t h e t e a c h i n g m e t h o d o f P u b l i c P h y s i c a l E d u c a t i o n T a i j i q u a n i n u n i v e r s i t i e s h a s t h e
1 研究体育课太极拳教学方法的意义 太极拳是中华 民族传 统文化 的瑰宝 , 是适合 终身锻炼 的
一
兴趣 , 使学生产生厌倦 隋绪。
2 . 2 太极拳 内涵讲解缺 失
种最佳的运动项 目, 不但 具有独 特的健身 、 修身 、 防身 的作
明朝年间王宗岳《 太极拳论》 中介绍 了太极拳 内涵 : “ 太极 者, 无极而生 , 动静之 机, 阴阳之母 也。动之则分 , 静 之则合 。 分不开 的, 而在教学过程 中, 由于许多老师对太极拳 的认 识仅 仅停 留在单纯的在规定的教学课时数 内完成教学任务 , 对于太 极拳理论 的讲解 少之 又少。 比如 , 拳谱 中讲 “ 意气君 来骨 肉
I c us t o f o b s o l e t e t e a c h i n g me t h o d s ,T i q u a n c o n n o t a t i o n e x p l a n a t i o n d e l e t i o n a n d s t u d e n t s i n t e r e s t e d i n t r a i n i n g
高校太极拳教学策略探讨
高校太极拳教学策略探讨
太极拳,又被称为太极,是中国练习和比赛的武术之一,通常安排在中国国家大学的武
术节目中,因此它的教学对大学的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
因此,有必要探讨针对高校学生的太极教学策略。
首先,从高校太极拳教学的角度来看,教师首先要清楚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和训练经历,以确定课程的难度。
考虑到大学生的年龄层次和训练经历,最好采取渐进式的训练方式,以适应学生综合性水平。
在课堂之外,教师还可以举行常规训练活动,以辅助太极拳训练水平的提高和技术改进,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其次,太极拳不仅要加强体力训练,还需要正确的精神训练。
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检测、激励、参照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正确太极思想,增强对太极拳行为模式、规范和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和体会。
再者,教师需要健全太极拳教学评估机制,在练习过程中结合考试、评分和研讨等多种形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后,教师要在太极拳教学中引入比赛活动,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和欣赏太极拳的实践价值和精神文化内涵,培养他们的良好竞赛态度和健康竞技能力。
总之,针对高校学生开展太极拳教学时,教师应遵守渐进式教学原则,加强训练强度,引进竞赛活动,积极开展心理精神训练,构建评估机制,以提升太极拳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建国以来高校太极拳教学研究述评
建国以来高校太极拳教学研究述评自建国以来,我国高校太极拳教学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高校太极拳教学研究的重要性在于促进太极拳的传承与发展,培养优秀的太极拳人才,推动太极拳在国内外的推广与普及。
本文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实践效果三个方面对建国以来高校太极拳教学研究进行评述。
高校太极拳教学研究的内容多样化丰富。
太极拳是一门拳术与养生之学,高校太极拳教学中不仅包含太极拳套路的训练,还涉及到太极拳的基本理论、养生功法、太极拳的应用等内容。
教学内容的深入研究能使学生对太极拳形成更全面的认识,并能将太极拳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太极拳水平。
高校太极拳教学研究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与优化。
教学方法的创新包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科技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等。
例如,引入多媒体教学,通过图像和视频展示太极拳动作的精确要领;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体验太极拳的奥秘。
这些创新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高校太极拳教学研究在实践效果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通过对太极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不断研究,高校太极拳教学的实践效果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一方面,学生的太极拳技能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能够熟练掌握太极拳的套路和基本功法。
另一方面,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太极拳的养生功效得到了充分发挥。
这一系列的效果使得高校太极拳教学研究得到了更多的认可和推广。
然而,建国以来高校太极拳教学研究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有些高校太极拳教学仍停留在传统的方法和理论中,缺乏对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与融合。
其次,一些高校太极拳教学研究的成果没有得到有效的推广与普及,导致教学成果无法更好地造福更多的人群。
第三,太极拳教学的实践效果评价体系尚未建立或不完善,缺乏科学的评价标准和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建议高校太极拳教学研究应加强与现代科技手段的结合,推广多媒体教学、虚拟现实等先进技术,提高教学效果和吸引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高校太极拳教学的研究
摘要:太极拳作为武术的一个大项,流派众多,风格独特。
目前,我国高校大学体育教学普遍采用简化24式太极拳作为教材,作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结合自身教学与学生学习的体会,总结出几点经验,以期推动太极拳运动的开展,促进身心健康。
关键词:高校太极拳教学指导思想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确定课程内容的主要原则是: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结合、选择性与实效性相结合、科学性与可接受性相结合、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武术项目之一,深受大学生的喜爱。
因此,太极拳自然成了广大教师的首选内容,很多高校的大学体育课程都把太极拳作为教学内容之一。
但在太极拳教学中,学生好动勿静,如何恰当地指导学生进行练习,提高学生学练的兴趣和教学质量,是我们应考虑的主要问题。
1.教学指导思想
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一直是体育课程教学的指导思想。
当前太极拳教师应当改变观念,树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贯彻“淡化套路、突出方法、强调应用”的教学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其身心健康发展。
2.教学目标
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指导下,太
极拳基本目标应根据不同群体进行设置,因此对那些身体异常和病、残、弱及个别大龄等特殊群体学生,太极拳教学的意义很大。
只有针对对象的特点制定的目标才更具有可操作性。
太极拳教学目标是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基本要求而确定的,除了《大纲》中的5个目标: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社会适应目标外,太极拳教学中,在促进学生技术技能发展的同时,还应养成运用太极拳进行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和习惯,并获得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健康发展,体现高校体育课程“多功能”的目标特点。
3.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途径、手段和方式,直接影响到教学任务的完成。
教学方法要讲究个性化和多样化,提倡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助,努力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1加强基本功的学练
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武术基本功是学好任何武术套路的基础,教学时要从武术基本功入手逐渐过渡到太极拳基本功。
在练习太极拳基本功时要讲解太极拳运动特点及规律,动作学习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要使学生了解太极拳身体各部位姿势,对基本动作、动作组合进行强化练习,对手、眼、身、步的配合进行协调性训练,在练习步法的过程中重点要体会虚实分明的特点,加强下肢力量的练习。
在教学中以游戏的形式、比赛的形式进行基本功练习效果较
好,可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
3.2语言灵活生动
语言在教学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太极拳的过程中,通过对动作的讲解、攻防方法的分析,让学生体会“四两拨千斤”的道理,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用简单扼要、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动作,用动物形象姿态比喻动作,用提示性、启发性语言为口令等,学生均能较快掌握动作。
讲解过程中不单纯从技术层面,还要从文化层面引导学生理解,共同提高对太极拳运动的认识。
3.3重视直观教学
示范是体育教学的主要环节。
太极拳教学以优美的动作示范引导学生参与学习。
在教学中可以进行正面示范、侧面示范、背面示范;在领做时多以背面领做为主、配合镜面领做进行教学。
领做时的速度可以适当变化,在掌握动作后应在正常速度下练习。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课前和课后都可布置作业,让学生通过网络视频调整动作,提高技术水平。
3.4合理运用完整与分解教学法
在太极拳教学中,挑选出其中较为复杂的动作提前学练。
先进行完整的动作示范再分解教学,最后完整练习。
对于简单动作不宜过多分解,以免学生不能形成完整的动作概念。
3.5练习形式多样化
太极拳教学以集体教学为主,练习形式寻求多样化。
集体练习、
分组练习、个人练习在太极拳教学中灵活运用。
集体练习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使学生初步掌握动作的方向、路线;分组练习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或逐个轮流练习,其他人观摩、评论、纠错,或小组长领做或指挥练习等,要求学生既要独立思考,反复体会动作,又要学生互相观摩学习,分析纠正动作,取长补短,提高学生分析动作的能力,培养团结互助的精神;个人练习最好是在掌握了正确的动作技法后进行,其好处是进一步完善动作,巩固动作技术。
4.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检验太极拳教学目标实现程度和促进教学目标实现的有效手段。
高校太极拳教学的评价应贯彻“淡化套路、突出方法、强调应用”这一指导思想,明确太极拳教学效果评价的目的所在,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原则,尤其对身体情况不尽相同的学生做到区别对待,充分体现促进和鼓励性评价,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及终身体育意识,同时也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进行综合评价。
5.建议
5.1太极拳教师要加强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培养良好的武术道德。
5.2太极拳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提高太极拳的技术水平。
5.3太极拳教师要不断探索和改革教学手段与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5.4太极拳教师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
使学生通过太极拳学习而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邱丕.中国武术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