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案件证据的收集和运用.ppt
【高清图解】毒品识别手册与案例分析PPT
![【高清图解】毒品识别手册与案例分析PPT](https://img.taocdn.com/s3/m/bf20f55d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2a.png)
• 对个人健康的损害:如损害神经
生理依赖
卡因等
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等
• 危害性:对人体健康、家庭、社
• 精神药品:如冰毒、摇头丸、K粉
• 对家庭的影响:如导致家庭破裂、
会造成严重损害
等
财产损失等
• 毒品原植物:如罂粟、大麻、古
• 对社会的影响:如诱发犯罪、滋
柯等
生艾滋病等
毒品的主要种类及其特点
• 逃避现实:逃避生活中的压力、困境
• 自卑心理:对自己评价过低,寻求心理平衡
吸毒者的动机分析
• 社交动机:为了融入某个群体、获得认同感
• 逃避动机:为了逃避现实中的问题、压力
• 自我实现动机: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能力
社会环境与家庭背景对吸毒的影响
社会环境因素
家庭背景因素
• 社会风气:如吸毒成为一种“时尚”
Docs
高清图解:毒品识别手册与案例分析PPT
DOCS SMART CREATE
01
毒品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毒品的定义及其危害性
毒品的种类繁多,主要
包括麻醉药品、精神药
品、毒品原植物等
毒品是指具有成瘾性、危害性的物质
毒品的危害性主要体现
在以下几个方面
• 上瘾性:长期使用会导致心理和
• 麻醉药品:如海洛因、吗啡、可
• 心理康复:帮助吸毒者建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
• 社会康复:为吸毒者提供职业培训、就业指导等帮助
04
毒品案例分析:吸毒危害与后果
吸毒对个人健康的危害
对神经系统的损害
• 如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等
• 如神经系统疾病、精神疾病等
对消化系统的损害
• 如胃肠道功能紊乱、消化道出血等
涉毒犯罪ppt课件
![涉毒犯罪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48e52a6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f6.png)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法源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二百克以上不满一千 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不满五十克或者其他 毒品数量较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毒品的数量以查证属实的走私、贩卖、 运输、制造、非法持有毒品的数量计算, 不以纯度折算。
强迫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 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引诱、教唆、欺骗或者强迫未成年人 吸食、注射毒品的,从重处罚。
容留他人吸毒罪
第三百五十四条 容留他人吸食、注 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者管制,并处罚金。
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罪, 贩卖毒品罪——法源
第三百五十五条 依法从事生产、运输、管 理、使用国家管制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人员, 违反国家规定,向吸食、注射毒品的人提供国家 规定管制的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精神 药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 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并处罚金。向走私、贩卖毒品的犯罪分子或者以 牟利为目的,向吸食、注射毒品的人提供国家规 定管制的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精神药 品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四十七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认定
3、关于把假毒品误认为真毒品贩卖的定 性
应按刑法上的认识错误理论来解决。 此种情况下行为人主观上具有犯本罪的故 意,客观上实施了贩卖行为,仅仅因为发 生了错误认识而卖出了假毒品,因此,对 其仍应以贩卖毒品罪(未遂)论处。
认定
4、关于本罪的共犯 (1)根据《刑法》第349条第3款的规定,
浅谈贩卖毒品案件证据的审查与运用
![浅谈贩卖毒品案件证据的审查与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88c9636927d3240c8447efcc.png)
一、贩卖毒品案件中的证据特点(一)犯罪手段狡猾、行为诡秘、收集证据困难,证据种类单薄。
在这类案件中,除了购买毒品者外很少有其他证人证言。
获取的书证种类单一,通讯资料往往是比较重要的间接证据。
且在司法实践中,很少有当事人主动举报的情况。
(二)犯罪嫌疑人多持抗拒心理,拒供、翻供情况多(三)获取物证难贩卖毒品案件的物证包括毒品、毒资、作案工具等。
作为载体的毒品,是贩毒案件的核心,是定罪量刑的主要依据,但因其性质的特殊性,在司法实践中很难取证。
贩毒人员通常采用零星贩卖的方式,即使当场缴获,数量一般也很少,不能反映其全部的罪行,在公安人员当场抓获毒品交易时,一些贩毒人员甚至还会当场弃置或销毁毒品。
且毒品又是直接损耗的消费品,一旦落入吸毒者手中,很快就会被吸食或注射,导致这一物证的缺失。
(四)诱惑侦查多,往往“特情”的证言证据成为定案的直接证据。
在实践中,我院原则上要求公安机关对特情引诱时要求进行录音录像。
二、贩卖毒品案件的证据审查审查判断证据,是指承办人对已经收集到的各种证据材料,进行分析研究,辨别真伪,确定各个证据有无证明力和证明力的大小,并对整个案件事实作出合乎实际的结论。
(一)对犯罪嫌疑人供述的审查犯罪嫌疑人是最了解案件情况也是可能受到刑罚处罚的人,所以其口供常常具有很大的虚假性。
其自以为贩毒案件流动性大,涉及的人也多,侦查机关不易查到真凭实据。
所以,我们在审查犯罪嫌疑人口供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初次口供审查判断。
在犯罪嫌疑人被抓获的初期,由于惊魂未定,做贼心虚,初次同公安人员接触时形成的材料,一般具有较高的真实性,通常情况下,贩毒案件犯罪嫌疑人在这一时间多数容易说出真实情况。
对这些口供的审查,应注意审查犯罪嫌疑人的供述是在什么情况下作出的,有无诱、逼、套、指供的情况,犯罪嫌疑人供述的完整性,可信性和真实性的程度如何,内容有无矛盾;对于违反法律程序取得的供词不具有合法性,不能作为证据使用。
2、翻供的审查判断。
禁毒案例ppt课件
![禁毒案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407182d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71.png)
某社区戒毒康复工作
案例三
某学校毒品预防教育
失败案例分析
案例一
某戒毒所管理不善导致毒品流入
案例二
某缉毒行动失败的原因分析
案例三
某吸毒人员复吸案例解析
案例总结与启示
成功案例的共同点
科学有效的戒毒康复措施、社会 各界的积极参与、完善的法律法
规和政策保障。
失败案例的教训
管理漏洞、执法不力、缺乏有效监 督和评估机制。
禁毒经验交流
加强与国际社会的禁毒经验交流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提高我国 禁毒工作水平。
THANKS
谢谢
人健康。
维护社会稳定
毒品问题常常伴随着犯罪行为, 毒品预防有助于减少犯罪,维护
社会治安。
提高生活质量
毒品滥用会严重影响个人的工作 和生活,预防毒品有助于提高生
活质量。
毒品预防的方法和措施
制定法律法规
通过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限制毒品的生产、运输和销售,从源 头上遏制毒品的流通。
开展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渠道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毒品危害的认识,增强 自我防范意识。
完善禁毒法律法规
加强禁毒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 ,提高毒品犯罪的处罚力度,为 禁毒工作提供有力法律保障。
加大资源投入
加大对禁毒工作的资源投入,加 强人力、物力和财力保障,推动 禁毒工作深入开展。
04
CHAPTER
毒品预防与教育
毒品预防的重要性
保护个人健康
毒品对个人身体健康造成极大危 害,预防毒品滥用有助于维护个
毒品来源
毒品主要来源于非法渠道 ,包括走私、贩卖等。
毒品的危害
健康危害
长期吸食毒品会导致人体 生理功能紊乱,引发各种 疾病,如肝炎、肺炎、心 脏病等。
禁毒学毒品犯罪案件侦查ppt课件
![禁毒学毒品犯罪案件侦查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e3a6eed6137ee06eff91865.png)
1. 配合专案侦查,发现案件线索 2. 配合刑嫌调查,打击预谋犯罪 3. 配合外线侦查,发现或获取罪证 4. 配合内线侦查,掌握犯罪动向 5. 配合讯问,掌握犯罪嫌疑人的心理活动
24
涉毒资产调查,是指缉毒执法部门在银行等金融 机构的配合下,对毒品犯罪收益和可能用于毒品 犯罪的可疑资金的流动情况进行调查,达到追缴 毒品犯罪的非法收益、发现毒品犯罪线索的目的, 从而彻底打击毒品犯罪的一种侦查措施。
20
1. 作出实施控制下的交付的决定 2. 拟定控制下的交付的方案
21
严密控制毒品和逆用人员 实施统一指挥 充分准备、灵活处置 在保证毒品、毒资绝对安全的情况下,要尽
快、更多的发现犯罪嫌疑人 使用技侦手段,加强对犯罪嫌疑人的监控和
案件的取证
22
技术侦查是指公安机关在侦查工作中,依照国家 法律赋予的权力,利用特定的科学技术手段发现、 收集重大犯罪线索和证据,以配合侦查破案的一 种特殊的秘密侦查措施,简称“技侦” 主要有电子侦听、电话监听、电子监控、秘密拍 照、秘密录像、邮件检查等秘密的专门技术手段
10
严格遵守“严密控制,积极侦查,内紧外松,不 露行迹。”的原则。
11
化装侦查的概念,是指侦查人员在缉毒部门 的领导、指挥和策划下,或者在内线人员的 策应下,化装成特定身份的人员,伺机接近 或打入毒品犯罪团伙或查工作的一种 外线侦查措施。
12
化装侦查的原则:因地制宜,适应环境。 (社会化,群众化)
1
毒品犯罪案件常用的侦查手段和措施,是指公安机关 在侦破毒品犯罪案件时经常采用的,侦查人员必须掌握、使 用的侦查手段和措施。
毒品犯罪案件的侦查手段和措施比较多,主要有以下几 种: 公开查缉 外线侦查 内线侦查 控制下交付 技术侦查手段 涉毒资产调查
毒品课件
![毒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f5fd465a98271fe910ef966.png)
(二)技术手段侦查 使用技术侦查手段时应该注意: 1.交控对象要准确 毒品案件侦查部门交给技术侦查部门进行监控的对象必须是确有 毒品犯罪活动或者重大毒品犯罪嫌疑的人员,只有在多方证据或迹象表明 侦查对象正在预谋或进行毒品犯罪活动的情况下,才能交给技术侦查部门 进行监控。 2.交控要求要明确 毒品案件侦查部门在将侦查对象交给技术侦查部门进行监控时, 一定要明确监控要求。包括使用何种手段监控、监控对象的哪些活动等。 3.认真分析研究监控材料 毒品案件侦查部门对技术侦查部门所获取的有关监控对象的材料 要及时整理、分析和研究,需要破译、翻译的要及时组织专门力量进行处 置。 4.要协同作战 毒品案件侦查部门要把案件侦查的进展情况、内线贴靠所提供的 情况及时全面地提供给技术侦查部门,使技术侦查部门对案件能够全面了 解,为其在监控过程中获得主动权奠定基础。 5.严格坚持审批制度 毒品案件侦查部门要对各种技术侦查手段的使用有所了解,并且 要严格按照使用技术侦查手段的有关规定来办理相关手续,禁止滥用。
毒品案件中证据的搜集
1.物证的收集
(1)毒品的收集 毒品是毒品犯罪案件的重要物证,但同时自身又具有非法性、 成瘾性特征,在收集、保管和销毁毒品物证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守有 关规章和法律规定。对于现场搜缴、查获的毒品,应有两名以上民 警共同清点,及时在扣押清单上注明查获时间、地点、种类、形状、 重量以及如何发现等内容,由在场民警、见证人和犯罪嫌疑人在扣 押清单上签字后当场封存。发现无人认领的毒品时,应将所查获的 毒品及时取样送技术部门进行鉴定。 对于依法查获的毒品,应该由专人保管。在案件结束以后, 侦查部门应将毒品移交专人入库保管,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无 权私自保存毒品。毒品管理必须设置安全仓库,专人负责并建立专 门登记帐本。毒品管理人员要严格把好毒品出库关,对有关部门移 交的毒品应认真登记造册。
毒品案件言词证据的收集与思考
![毒品案件言词证据的收集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83f82337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46.png)
鉴别言词证据的真伪
证据来源分析
对提供言词证据的证人、 线人、嫌疑人等身份背景 进行调查,以评估其可信 度和可能存在的偏见。
陈述内容审查
通过分析陈述内容的逻辑 性、详细程度、是否与其 他证据相互印证等因素, 判断言词证据的真实性。
侦查手段运用
运用侦查手段如心理测试 、测谎仪等辅助鉴别言词 证据的真伪。
度可能受到挑战。
提高言词证据收集与分析能力的建议
多元化证据收集
在收集言词证据时,应注意与其他类型的证据相互印证, 形成证据链。例如,通过收集物证、书证等证据,与言词 证据相互补充,提高证据的整体可信度。
专业化取证人员
提高取证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确保他们在收集、 记录和分析言词证据时能够遵循科学、规范的原则,减少 主观因素的干扰。
言词证据在毒品案件中的重要性
定义和作用
解释言词证据的定义,以及在毒品案 件中言词证据对于案件侦破和定罪的 重要性。
与其他证据的关系
分析言词证据与其他类型证据的关系 和互补作用。
汇报目的和主要内容
汇报目的:说明本次汇报的目的,如提高办案人员对言词证据的重视程度,改进言 词证据的收集方法等。
主要内容:概述本次汇报的主要内容,包括言词证据的收集方法、分析方法和应用 等。
假言词证据的出现。
THANKS
感谢观看
强化证人保护
建立健全证人保护制度,确保证人在提供言词证据时免受 威胁和报复,从而提高证人作证的积极性和言词证据的真 实性。
探索新技术在言词证据收集与分析中的应用
• 语音识别技术:利用语音识别技术,将口头陈述转化为文字记录,提高言词证 据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同时,语音识别技术还可以辅助分析口头陈述中的情 感、语气等信息,为案件研判提供更多线索。
毒品案件言词证据的收集与思考
![毒品案件言词证据的收集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1d28d28c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5c.png)
言词证据的收集应当符合规范程序,包括 告知权利、制作笔录、签字确认等环节, 以确保证据的合法性和真实性。
02
毒品案件言词证据的收集方法
询问证人
01
02
03
询问证人的重要性
证人是毒品案件的重要信 息来源,他们的证言对于 案件的调查和审判至关重 要。
询问技巧
在询问证人时,应采取温 和、耐心和细致的态度, 确保证人提供真实、准确 的证言。
05
毒品案件言词证据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证人证言在毒品案件中的作用
总结词
证人证言在毒品案件中具有重要价值,但存在一定的不稳定 性。
详细描述
证人证言可以提供案件的重要线索,有助于确定案件性质和 涉案人员。然而,由于毒品案件的特殊性,证人往往受到威 胁或利诱,导致证言出现偏差或虚假。因此,在收集和审查 证人证言时需要特别谨慎。
特点
言词证据具有主观性和不稳定性 ,容易受到人的主观因素的影响 ,如情绪、记忆、表达等。
言词证据在毒品案件中的重要性
直接证据
在毒品案件中,言词证据通常是直接 证据,能够直接证明案件事实,特别 是涉及毒品交易、毒品持有等方面的 证据。
证明犯罪动机和目的
揭示案件全貌
言词证据可以揭示整个案件的全貌, 包括毒品来源、交易过程、涉案人员 等,有助于全面了解案件情况。
毒品案件言词证据的收集与 思考
汇报人: 2024-01-03
目录
• 毒品案件言词证据概述 • 毒品案件言词证据的收集方法 • 毒品案件言词证据的审查与判
断 • 毒品案件言词证据的挑战与对
策 • 毒品案件言词证据的案例分析
01
毒品案件言词证据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禁毒办案课件ppt
![禁毒办案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3cbbd444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e6.png)
通过宣传册、海报、视频、讲座、社区活动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利用媒体 和社交平台扩大覆盖面。
毒品预防的策略与措施
策略
制定全面、科学的预防策略,针对不同年龄、群体和地区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措施。
措施
加强禁毒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行,提高毒品检测和打击力度,建立毒品预防教育体系,鼓励社区、家 庭和学校积极参与禁毒工作。
随着科技的发展,毒品犯罪手段 越来越隐蔽,如利用互联网进行 交易等。
我国毒品犯罪现状
毒品犯罪数量持续上升
我国毒品犯罪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禁毒形势 严峻。
毒品来源多样化
我国毒品来源多样化,既有国内制毒,也有境 外走私。
毒品滥用问题严重
我国毒品滥用问题严重,吸毒人员数量庞大,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危害不容 忽视。
包括《1961年麻醉品单一公约》、《1971年精神药物公约》和《联合国禁止 非法贩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公约》等,为各国禁毒工作提供了法律框架和指 导原则。
其他国际组织禁毒法规
如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刑警组织等,也制定了一系列禁毒相关的法规和文件。
我国禁毒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
规定了禁毒工作的方针、原则、措施和法律责任,是开展禁毒工作的法律依据。
毒品危害与后果
健康危害
长期滥用毒品会导致各种身体疾病,如感染、心血管 疾病、肝病、肺病等。
心理危害
滥用毒品会导致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幻觉、妄 想等。
社会危害
滥用毒品会导致家庭破裂、犯罪率上升、经济负担加 重等社会问题。
禁毒工作的意义与重要性
01
02
03
保护人民健康
禁毒工作能够有效减少毒 品滥用,保护人民身体健 康。
合法取证
【证据收集指引】毒品犯罪案件(最全)
![【证据收集指引】毒品犯罪案件(最全)](https://img.taocdn.com/s3/m/ffa47cd79b6648d7c0c74622.png)
证据收集指引】毒品犯罪案件(最全)1.收集立案的证据对毒品案件立案侦查,应当有相关人员报案、控告、举报的材料,或者犯罪嫌疑人投案的材料,或者公安机关在履行职务过程中发现涉毒犯罪的材料,或者相关部门移送的涉毒犯罪材料等证据材料证明。
(1)报案、控告、举报或者投案材料①报案、控告、举报可以用书面或者口头提出。
口头报案、控告、举报的,接受的工作人员应当制作笔录,经宣读无误后,由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签名或者盖章。
网上报案、控告、举报的,应对网页截图打印附卷,并注明来源。
③电话报案、控告、举报的,接受的工作人员应当制作笔录,载明报案人的基本情况、报案电话等信息。
④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的,接受的工作人员应当制作笔录,由投案人签名、捺印。
⑤报案、控告、举报可能招致打击报复的,相关单位应履行保密义务,并对相关材料作技术处理。
(2)公安机关在履行职务中发现涉毒犯罪的材料公安机关在日常巡逻、例行检查等履行职务过程中发现涉毒犯罪的,工作人员应当将相关情况写成书面材料,签名并加盖单位公章。
工作人员所写的书面材料,每人一份,不能共同书写。
(3)相关部门移送的涉毒犯罪材料①有关单位在日常工作中发现涉毒犯罪向公安机关移送的材料,应加盖单位公章。
②公安机关顺线侦查的,应制作相关线索来源说明材料。
③上级公安机关指定管辖的,应将相关函件及线索材料附卷。
(4 )特情提供的材料通过特情提供涉毒犯罪情报的,应当将相关情况写成书面材料,并应加盖单位公章。
如材料涉密应标注密级,另行制作保密卷移送。
5)报案人证言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案件情况,向报案人了解、核实与案件相关的情况,制作调查笔录,由报案人签名或者盖章。
(6)受案登记表、立案决定书受案登记表由表头、腹栏、尾栏组成。
表头填写内容包括报案人基本情况、报案方式、发案时间、发案地点、犯罪嫌疑人基本情况等。
腹栏填写内容包括报案情况、简要案情、犯罪行为造成的损害结果等。
尾栏填写内容包括领导的意见、处理结果等。
: 黄赌毒案件查处PPT课件
![: 黄赌毒案件查处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cccdb845022aaea998f0fd1.png)
并签名或者加盖鉴定机构印章。
(2)、公安机关应当将鉴定结论复印件交违法嫌疑人和受害人各
一份。
(3)、违法嫌疑人或者受害人对鉴定结论有异议的,可以
提出重新鉴定的申请,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
后,进行重新鉴定。申请重新鉴定以一次为限。
(4)、重新鉴定,公安机关应当另行指派或者聘请鉴定人或
者鉴定机构。
执法实践中注意把握以下四个问题: ***因情况紧急; ***对单位确有必要立即进行检查; ***出示执法身份证件; ***检查结束后,立即补办检查手续。
注意:检查过程中,应当有被检查人或者其家属或者其他见证人在
场。
.
10
(二)、鉴定
——是办案部门为了查明案情,解决案件中的某些专门性问 题,由公安机关指派、聘请有专门知识的人对该专门性问题 进行鉴别和判断的一种活动。
a、两名以上的办案人员; b 、除表明执法身份外,还必须持有检查手续,
即《检查证》 (式样九) p54 c、制作检查笔录。检查应当制作检查笔录。检查笔
录由办案人员、被检查人或者见证人签名。被检 查人不在场或者拒绝签名的,办案人员应当在检 查笔录(式样十) p62上注明。
.
9
B、对“单位”的检查
《程序规定》规定:“因情况紧急,对单位确有必要立即进行检 查 的,办案人员可以凭执法身份证件进行检查,检查结束后,立 即补办检查手续。”
(3)、对证据先行登记保存时,应当会同证据的持有人或 者见证人对证据的名称、数量、特征等进行登记,开具先 行登记保存证据清单(式样十二)。必要时,应当对登记 保存的证据拍照。
(4)、先行登记保存证据清单由办案人员和证据持有人
签名。证据持有人拒绝签名的,办案人员应当在先行登记
毒品案件证据的搜集固定及法律运用26页PPT
![毒品案件证据的搜集固定及法律运用26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fbfdf429e009581b6ad9eb7b.png)
1
0
、
倚
南
窗Leabharlann 以寄傲,
审
容
膝
之
易
安
。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毒品案件证据的搜集固定及法律运用
6
、
露
凝
无
游
氛
,
天
高
风
景
澈
。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
吁
嗟
身
后
名
,
于
我
若
浮
烟
。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END
毒品犯罪证据的运用
![毒品犯罪证据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c1313677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12.png)
毒品犯罪证据的运用及重要量刑情节的诉讼审查分类:郑蜀饶目次一、毒品犯罪证据的种类和特点二、毒品犯罪案件证据的审查判断(一)毒品的审查判断(二)毒品鉴定结论的审查判断(三)查获毒品经过材料的审查判断(四)被告人口供的审查判断(五)证人证言的审查判断三、运输毒品犯罪主观故意证据的审查与运用四、对毒品犯罪分子是否具有自首、立功情节的审查认定五、毒品犯罪证据收集中应注意的问题(一)毒品犯罪证据的收集方法(二)诱惑侦查的合法性界限和法律后果*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
(三)诱惑侦查的主要表现形式和相关案件的处罚原则毒品犯罪行为有着明显区别于其他类型犯罪的规律和特点,这就决定了在毒品案件的诉讼过程中,国家侦查、检察和审判机关的司法实务行为及辩护律师的诉讼活动,都应当特别注重对其内在、外在规律和特点的研究,以达到准确认定事实,正确定罪量刑的刑事诉讼目的。
本文拟就当前毒品犯罪特别是走私、制造、贩卖、运输毒品犯罪案件诉讼活动中,较常遇到且对诉讼结果会产生重要影响的涉及证据运用的几个问题,进行研究。
一、毒品犯罪证据的种类和特点证据种类,是法律上对证据的分类,又称法定的证据种类,其指的是表现证据事实的各种外部形式。
我国《刑事诉讼法》对证据种类作了具体分类,该法第42条第2款规定:证据有下列七种:(1)物证、书证;(2)证人证言;(3)被害人陈述;(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5)鉴定结论;(6)勘验、检查笔录;(7)视听资料。
上述规定中的七种证据,是普通刑事犯罪证据的法定形式。
但是,在毒品犯罪案件中,由于毒品犯罪行为本身具有的特殊规律和特点,证据形式比其他刑事犯罪案件的证据形式的种类少。
在司法实践中,毒品犯罪案件的证据主要有:(1)毒品。
作为毒品案件诉讼证据的毒品,指的主要是被查获在案的毒品。
从广义上讲,查获的制毒原料、制毒配剂作为走私、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的证据使用的,也属于这一类证据的范畴。
由于毒品犯罪案件的特殊性,毒品也就成为毒品案件的首要证据根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以贩养吸毒品数量认定应注意的问题
❖ 关于这个问题,最高法院曾出台过两个解释:一是1995年 《关于办理毒品刑事案件适用法律几个问题的答复》第2条 规定“对被告人购买了一定数量的毒品,但只查明其贩卖了 一部分,其余部分已由被告人吸食的,应当按已查明的销售 数额确定贩毒的数量”。二是《南宁会议纪要》规定“对于 以贩养吸的被告人,被查获的毒品数量应认定为其犯罪的数 量,但量刑时应考虑被告人吸食毒品的情节”。
1、推定明知。
实务界普遍认为,在办理毒品犯罪案件中应当允许推定明知。 这里的推定,是指事实推定,即从已知的事实推论未知的事实, 从而得出结论;这也是一种证明方法,即以一定事实证据为依 据,结合日常生活经验和常识,从而推出另一情况的方法。
2、如何推定明知?
判断被告人主观是否明知,不能仅凭被告人供述,而应当依 据被告人的年龄、阅历、智力及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结合实 施毒品犯罪行为的过程、行为方式、毒品被查获时的情形等证 据,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3)被告人遇执法人员检查时,有逃跑或将携带的物品丢弃或逃跑、抗拒检 查等行为,后从其携带或丢弃的物品中查获毒品的。
(4)采用体内藏毒的方法运输毒品的。 (5)为获取不同寻常的高额或不等值的报酬而携带、运输毒品的。 (6)采用高度隐蔽的方式走私、携带、运输毒品的,如将毒品藏匿于随身的
箱包、穿戴的服装、鞋子夹层等不易被发现和比较隐蔽的地方。 (7)采用高度隐蔽方式交接毒品,明显违背合法物品官场交接方式的 。 (8)行程故意绕开检查站点的。 (9)以虚假地址和身份办理托运手续的。 (10)多次为同一毒贩运毒的。 (11)曾因毒品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 (12)其他有证据足以证明行为人应当知道的。
(三)毒品案件证据的特殊性
毒品犯罪案件中的证据,许多是使用特情、卧底或 采用技术侦查等秘密手段获取的。有些不能直接用作 定案的根据。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一方面要授权侦查 机关使用特情、卧底、跟踪监控以及“诱惑侦查”等 手段,另一方面要严格控制,防止此类手段被滥用。
三、增强证据意识,妥善收集与运用证据
(五)毒品案犯具有极强的对抗性,证据更难 获取
❖ 毒品犯罪通常是一种有计划、有预谋的故意犯罪, 而且往往是职业性犯罪,具有极强的对抗性,这就 加大了缉毒工作的危险性,这更给缉毒民警获取证 据设置了重重障碍。由于证据难取或者难以互相印 证,往往造成最后定案的困难。
二、毒品案件证据与普通刑事案件证 据的区别
(一)办理毒品案件中证据意识欠缺的种种表现
(二)缉毒侦查在证据问题上容易发生的三种失误
(三)查处毒品案件运用证据应当注意的问题 1.特别应注意即时取证或适时取证。 2.收集证据必须十分仔细。
3.取证要注意合法性。
(四)正确运用推定规则认定行为人是否“明知”
“明知”是指行为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所运输或携带的是毒品的心 理状态。在审判实践中,运输毒品特别是用箱包运输毒品的被告人 ,往往以“为他人携带和运输,并不知道装有毒品”进行辩解。如 何认定毒品犯罪中的主观“明知”,就成为一个关系罪与非罪的难 题。
毒品案件证据的收集和运用
禁毒支队 钱晓良
要点
一、毒品案件与普通刑事案件的区 别 二、毒品案件证据与普通刑事案件 证据的区别 三、增强证据意识,妥善收集与运 用证据 四、以贩养吸毒品数量认定应注意 的问题 五、如何结合本职工作来开展禁毒 工作
一、毒品案件与普通刑事案件的区别, 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一)没有通常意义上的被害人,也就没有 特定的报案人
❖ 毒品案件的侦查,不可能得到被害人或知情人的协 助与配合,调查取证必然会遇到许多困难。
(二)没有通常意义上的发案现场
❖ 刑事案件发生后,从现场勘查中收集证据,通常是侦 查破案的主要方法。毒品交易的最大特点是具有流 动性,很难通过现场勘查提取到作案时遗留的痕迹、 物证。
五、如何结合本职工作来开展禁毒工作
1,建立完善考核奖励机制。不断加强派出所工作规范化建设,推进基层基础工作 的总体要求,结合派出所等级化管理,健全和完善禁吸帮教工作考核奖惩机制。围 绕派出所民警禁吸帮教的工作实际,重点考核:一是帮教工作措施是否落实;二是 尿检工作是否符合要求;三是帮教对象能否得到有效控制;四是教育转化是否得力。 在量化考核的基础上,落实奖惩措施,对禁吸帮教工作措施得力,发现并主动打击 涉毒违法犯罪的民警,要预以奖励;对工作不负责任,导致禁吸帮教工作流于形式, 要进行倒查,严肃追究责任。
(二)毒品案件证据的即时性
❖ 刑事案件侦查,通常是证明“已经过去了的”犯罪 行为,许多证据有时还可以“滞后固定”。而毒品 案件的侦查,是证实“正在实施”或者“将要实施” 的犯罪行为,其对证据的“现实性”和“及时性” 就有很高的要求。如果没有获取到“现在进行时” 的证据,其证明作用便会减弱直至失效。这些特性 也使得毒品案件的证据不同于普通刑事案件。普通 刑事案件,出现证据不足时,也许事后还可以补救, 但毒品案件的证据时过境迁便再也无法弥补。
(三)与一般刑事案件的表现形式不同
❖ 普通刑事案件,通常是某种犯罪行为侵犯了公民或 法人的合法权益,导致发生了危害社会的结果。毒 品案件的表现形式却不同,表现为一种特殊的商品 交易,通常也不会立即产生危害结果,这就使得侦 查机关很难顺着直接因果关系的线索去侦查破案。
(四)对毒品案件的侦破方式不同
❖ 普通刑事案件主要是通过现场勘查和向被害人、知 情人等调查来收集各种证据。而侦破毒品案件,主 要是依靠情报、特情或“卧底”(化装侦查),这 就决定了侦查工作的方式方法和策略运用都不同, 侦 查的方向或顺序也不同。
(1)执法人员在机场、车站、港口、口岸和其他检查站检查时,要求行为 人申报为他人携带的箱包、物品和其他疑似毒品物,并告知其法律责任后, 被告人未如实申报,后从其所携带的物品内查获毒品的。
认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其主观上具有“明知”:
(2)被告人以伪报、藏匿、伪装等蒙蔽手段,逃避海关、边防检查或邮检的, 后从其携带的物品、邮件中查获毒品的。
(一毒品案件证据具有相对的单一性
❖ 证实毒品犯罪,必须“人赃(毒品)俱获”。第一 位的要求就是要缴获毒品。侦破一起毒品案件,首 先要明确有没有缴获毒品?是什么毒品?重量究竟 是多少?解决“有没有”、“是什么”、“有多少” 的问题。办理毒品犯罪案件时,毒品几乎是具有 “唯一真实证明力”的证据。如果抓获了犯罪嫌疑 人却没有查获毒品,那么即使他承认有罪,仍然不 能对其起诉和判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