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要点4

合集下载

公共政策重点

公共政策重点

1公共政策是政府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所制定的政策。

2公共政策的强制性经常与惩罚性措施相联系,若缺乏这种措施就将失去权威性。

3政策的调控功能常常表现出特有的倾斜性,即鲜明地强调政府工作的侧重点。

4政策科学"的概念是由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最早提出的。

5政府主体是公共政策主体中最核心,并发挥独特作用的部分。

6新型的公共政策理念视政策对象:公众为伙伴。

7决策权力的角逐的核心问题是权力,因为政治权力是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

8个人决策模式包括个人专断式和个人负责制两种具体形式。

9决策中的各种智囊组织经常被称为决策者的外脑。

10决策权力的横向分化反映在政治结构中立法、司法、行政等权力的分化,以及行政部门的分化。

11政策目标的有效性取决于不同的参与者对它的共识。

12决策过程中的第一步是诊断问题所在,确定决策目标。

13决策过程中的第二步是探索和拟定各种可能的备择方案。

14西蒙把决策过程分为三步,分别称为情报活动、设计活动和抉择活动。

15西蒙认为,决策的基本程序中应包括审查活动,即决策过程中的反馈。

16在政策方案设计过程中,必须注意不同的政策方案之间的(选择)。

17在政策方案执行过程中,偶然失效是指执行过程进入正常状态的失效。

18史密斯提出了著名的政策执行模型。

19人们把分析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失效现象所描述的曲线称为浴盆模型。

20史密斯认为,政策执行中有四个基本要素是必须认真考虑。

21人们把对政策接受的反应,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服从、认同与内化。

22 政策效果评价从本质上看是一种价值判断。

23 在任何决策过程中,理性因素和超理性因素总是混合在一起的。

24 在公共政策的评价标准中,应坚持加以突出的是技术可行性原则。

25 政策评估是对政策方案所做的分析。

26 政策评估是对政策效果所做的判断。

27思维就是有意识的头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关系所作的自觉性、概括性与间接性反映。

思维方法则是指人们依据事物的客观规律而形成的思维规则和手段。

04第四章 公共政策

04第四章 公共政策
标而采取的具体方式和方法。
(二) 政策工具类型
1. 强制性政策工具
强制性政策工具也称为指导性政策工具,它是借助国家或 政府的权威及强制力,迫使目标群体及个人采取或不采取 某种行为。
(1) 规制。
规制指的是一种活动过程,在这种过程中政府对个人和机 构提出要求或 规定某些活动,并经历一种连续的行政管 理过程。
8)国家行政学院张金马 公共政策是党和政府用以规范、引导有关机构、团体和
个人行为的准则或指南。其表达的形式有法律规章、行政 命令、政府首脑的书面或口头 声明、指示,以及行动计 划与策略等。
9)我国学者陈振明
公共政策是国家(政府)、执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在特定时 期为实现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目标所采取的政治 行动或所规定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系列谋略、法令、措施 、办法、方法、条例等的总称。
(三) 公共政策的稳定性是公共管理的重要途径
追求稳定是任何一个政治系统的基本目标。公共政策作为政 治系统运行的中心、公共部门履行职能的手段和进行公共管 理的途径,必须保持稳定。
第二节 公共政策系统
一、公共政策主体
目前,被广泛认可的公共政策主体的划分是美国学者詹姆 斯·E. 安德森在《公共 政策》一书提出的。他从政策主体 的身份出发,将其划分为官方决策者和非官方参与者。
就美国而言,总统在立法方面的权威显然已经被确定, 委员会导致了国会领导的分散,加之缺少强有力的政党 权威,使国会越来越依赖于总统提出的立法建议。而且 ,国会还常常将一些非常重大的决策权授予总统,特别 是在需要高度集中的外交和军事领域,总统所拥有的合 法权力和行动自由比其在内政方面所拥有的 权力和自由 要大得多。
(四) 权威性
公共政策的权威性是以其合法性为基础的,政策只有合法 化,才能具有对公众的约束力。

公共政策要点整理

公共政策要点整理

{第一章}1.公共政策的作用:导向功能、管制功能、调控功能、分配功能2.公共利益的界定:公共性、合理性、正当性、公平性{第二章}3.政策分析含义:政策分析是针对政策的制定过程及关节,就公共政策产生的原因、结果和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和调查的活动4.政策分析类型:4.1研究型分析:研究周期、投入成本高,占有资料多,效果显示慢,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回应力相对较弱。

4.2快速分析:多涉及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简便、快捷的分析过程、分析结果的及时提供,受到决策者的广泛关注。

5.方法论:批判性复合主义方法论以多维定位为原则,借助多视角、方法、指标、数据资源和交流媒介观察和认识事物。

具体表现:多元操作主义、多重方法研究、多重分析综合、多变量分析、利益相关者的多重分析、多角度分析、多媒介交流6.政策分析的基本步骤:定义问题、收集证据、分析原因、评估政策、开发方案、结果预测、择优选择。

6.1层次分析:1)可能的原因:直接原因,间接原因;2)合理的原因:现实条件下可以解决的原因和现实条件下不能解决的原因;3)可行的原因:现实条件下可以解决的原因。

7.政策交流过程:政策分析、材料引申、互动交流、知识利用8.政策相关文件的利用:综合、整理、解释、简化、直观说明、总结{第三章}9.公共政策理念的内容:生命至尊、公平至上、民主为用、法治优先、诚信为基、宽容为怀、自由为体、民生为天、以人为本、和谐为贵10.政策主体:官方决策者[立法机关、行政决策机关、行政执行机关、法院]、非官方决策者[利益集团、政党、公民个人、大众传媒、思想库]11.政策环境的构成:地理环境、经济环境、政治传统与政治文化、社会变迁、国际环境。

{第五章}12.社会问题的含义:当一个社会的大部分成员或一部分有影响的人物认为某种社会状况不理想或不可取,应该引起全社会关注并设法加以改变13.社会问题的特征:社会问题是一种客观条件、社会问题是一种主观定义、社会问题受价值判断的影响、社会问题是关系到大多数人的问题、社会问题的形成具有阶段性特征、社会问题多带有系统性特征14.社会问题的类型:过失性社会问题、结构性社会问题15.政策问题确认:指对于政策问题的察觉、界定和描述的过程16.问题察觉:指某一社会现象被人们发现并扩散,逐渐引起社会公众和政府有关部门关注的过程17.问题界定:是指对问题进行特定分析和解释的过程18.问题描述:运用可操作语言(数字、文字、符号、图表等表达方式)对问题进行明确表述的过程19.政策议程(公众议程与政府议程)类型:外在创始型议程(政策诉求由政府系统外的个人或团体提出)、政治动员型议程(具有权威作用的政治领袖主动提出政策意向);内在创始型议程(政策诉求源于政府机构内部工作人员或部门)20.政策议程建立条件:私人诉求、团体推动、领袖因素、体制功能、传媒作用、问题本身21.政策议程触发机制:引发政策议程产生的事件。

公共管理考研公共政策知识要点串讲

公共管理考研公共政策知识要点串讲

公共管理考研公共政策知识要点串讲公共管理考研是为了培养专业化的公共管理人才,而公共政策则是公共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介绍公共管理考研公共政策的要点。

一、公共政策的定义及特点公共政策是政府为解决社会问题而采取的行动方案和决策过程的总和。

它具有一定的特点,包括持续性、目标导向性、组织性、动态性和复杂性等。

1. 持续性:公共政策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仅仅是短期的行动和措施。

2. 目标导向性:公共政策的核心是达到明确的目标或者解决特定的社会问题。

3. 组织性:公共政策必须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人员支持,以保障政策的实施和监督。

4. 动态性:公共政策需要根据社会环境、资源变化等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5. 复杂性:公共政策涉及多个利益相关者和多个社会领域,因此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

二、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环节,包括问题提出、议程设置、政策制定、政策实施和政策评估等环节。

1. 问题提出:社会问题和需求成为公共政策的出发点,通过社会调研、专家研究等手段来发现问题。

2. 议程设置:政策制定者将问题提升到议事日程中,通过政策建议、战略规划等工具将问题有序化。

3. 政策制定:通过决策者集体讨论、政策评估、法律制定等步骤,确定公共政策的内容和方案。

4. 政策实施:政策实施涉及资源配置、管理监督和执行等具体措施,以达到政策目标。

5. 政策评估:通过对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估来检验政策是否达到预期目标,以便进行调整和改进。

三、公共政策的分析方法公共政策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制度分析、经济分析、风险分析和评价分析等。

1. 制度分析:通过对政策制度、组织结构、政府行为等因素的分析,来探究政策的背后逻辑和规则。

2. 经济分析:经济分析主要关注资源配置效率、公共支出和收入等经济因素对政策的影响。

3. 风险分析:风险分析考虑政策实施过程中可能面临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因素,以制定风险管理策略。

4. 评价分析:评价分析通过对政策实施效果和影响的评估,来判断政策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公共政策分析 期末复习 重点难点 总结 整理

公共政策分析 期末复习 重点难点 总结 整理

公共政策分析第一章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第一节、什么是公共政策学1、公共政策是随着公共权力机关的产生而产生的。

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政策科学、政策学或公共政策学发端于1951年拉斯韦尔和勒纳两位美国政治学家合编的《政策科学:视野与方法的近期发展》一书。

2、公共政策学:它尽可能地运用科学方法研究公共政策的内容、过程与产出,探索其固有规律,形成系统性知识,并运用这种知识进行政策分析,进而通过公共权力机关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政策实践。

3、公共政策:指的则是公共权力机关建立起来的包括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在内的所有国家机构,以及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内的执政党制定和实施的政策。

4、公共政策学的内涵(一)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是公共组织,尤其是公共权力机关制定和执行的公共政策,也就是公共决策。

(二)这门学科具有准科学的特征。

强调运用科学方法,强调实证研究,即强调研究发现具有逻辑一致性又强调其可检验性,是这门学科在方法论上的重要特征。

(三)这门学科在内容上具有跨学科性或多学科交叉、渗透、综合的特征。

(四)学术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创造与权力运作相结合,是这门学科的又一显著特征。

5、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有三个: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概念体系。

就行为取向而言,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公共权力组织的决策行为,涉及一部分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公共性强的决策行为;就结果取向而言,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公共政策。

6、具体研究对象:第一:公共政策学研究的是组织的而非纯个人的决策行为。

所谓组织,就是由两个以上的人构成、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按照一定的目标和形式编制起来的人群体系。

第二:只有公共组织的决策行为才是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

所谓公共组织,就是以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协调和增进公共利益为目的的组织。

第三:在公共组织中,政府组织即公共权力组织的决策行为,是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的核心和重点。

第四:政府以外的公共组织。

自考必过公共政策学重点

自考必过公共政策学重点

第一讲公共政策概述公共政策的内涵1、对公共政策概念的探讨(1)哈罗德·拉斯韦尔、亚伯拉罕·卡普兰公共政策是一项含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

(2)戴维·伊斯顿公共政策就是对全社会的价值作权威的分配。

(3)托马斯·戴伊公共政策是关于政府所为和所不为所有内容。

(4)詹姆斯·安德森公共政策是政府的一个有目的的活动过程,而这些活动是由一个或一批行为者为处理某一问题或事物采取的。

(二)公共政策含义公共政策是国家机构及公共团体为了实现特定的公共目的,对社会价值进行合理配置的决定与实施过程。

3、公共政策的主要表现形式行动方案、方针、原则、策略、措施、计划、行为规范4、公共政策的特征公共性价值性权威性动态性⏹5、公共政策(具体政策)的分类⏹①侧重于政治学科的公共政策⏹国家安全政策、外交政策、选举政策、权利保障政策等⏹②侧重于经济学科的公共政策⏹能源政策、税收政策、产业政策、金融政策⏹③侧重于社会学科的公共政策⏹社会保障政策、教育政策、人口政策、妇女儿童政策、卫生政策等⏹④侧重于市政和区域规划学科的公共政策⏹土地政策、交通政策、住房政策、环境保护政策、公共通讯政策等⏹⑤侧重于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公共政策⏹科技开发政策、科技推广应用政策、技术改造政策、质量认证政策等⏹6、公共政策的功能⏹目标导向功能⏹法律规制功能⏹利益协调功能⏹政治象征功能⏹社会发展功能(二)公共政策的发展⏹消极政策→→→积极政策⏹经验政策→→→规范政策⏹单一型政策→→→综合型政策⏹(一)公共政策学产生的根源⏹1、行为主义的盛行⏹2、社会问题的增多⏹3、政策替代的文化⏹(二)公共政策学发展的背景⏹首先,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推动下,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复杂的国内和国际问题,公共政策也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

⏹其次,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和世界改革浪潮的推动,公共政策的功能和作用愈加凸现。

⏹再次,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及其产业的交叉科学、边缘科学、横断科学和综合性科学极大地推动公共政策学的发展。

公共政策知识点

公共政策知识点

1.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

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

2.公共政策的内涵:1)是决定、决策、对策、政策的一种特殊形态2)是经由政治过程而进行方案的初拟、优化和择定的结果3)是公共权力机关的基本的活动方式或活动过程,是公共权力机关的权力意志的表现4)三大要素:公共问题、公共目标、公共利益5)是一种权威性的价值分配方案6)有消极和积极之分3.公共政策产生的条件:公共问题的形成、公共决策机关的产生、公共强制机构的出现4.现代的公共政策的表现:1)在公共问题的形成过程中,公民参与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2)现代国家和政府制度的基本理念是主权在民3)现代国家和政府越来越注重执行社会管理职能,其目的不仅在维护和巩固政治统治,而且是推动经济和社会自身的发展4)传统的公共政策的质量取决于统治者个人,而现代的公共政策的质量取决于政策过程的科学化和民主化5.政策类型:从内容特征上分:1)元政策(总政策、总方针)、基本政策(基本国策、方针性政策、纲领性政策、根本政策)、部门政策(具体政策、方面政策)2)战略(宏观决策、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一言兴邦,一言丧邦)、策略(中观决策)、战术(微观决策)6.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管制,引导,调控,引导7.现代公共政策的规定性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为着一定的目标而进行的社会资源的配置和社会价值的分配8.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1)政治性、权威性、强制性2)公共性与偏好性的对立统一3)应然与实然的统一4)回应性与普遍性的统一9.政策工具的类型:1)一至八至更多2)三分法:政策工具光谱依强制的有无、强弱划分为:自愿性(非强制性)、混合性、强制性10.公共政策主体:1)直接主体:国家的代议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某些政治体制内的政党和军队领导人2)间接主体:①次国家政策行为者(地方政府、政党、利益集团、非政府组织、公民、社会会政治运动、公共舆论)②跨国政策行为者(跨国公司、联盟)③全球性政策行为者(全球性政府间组织、全球性非政府组织)11.政策网络:指在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政府和其他行为者围绕共同的,实际上是不断协商的信念和利益而结成的正式的(制度性)和非正式的联系。

公共政策分析复习重点

公共政策分析复习重点

公共政策分析复习重点第一章公共政策分析理论与框架1、公共政策的含义(记住):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

2、公共政策的本质:更好的维护好、落实好国家意志,而对社会利益进行权威性的分配,并不断采取各种措施、手段、方法来增进社会公共利益。

3、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掌握):(1)常态社会下的公共政策的功能:(2)转型社会中公共政策的特殊功能:①稳定功能②公平正义功能③社会革新功能4、公共政策的类型(掌握):(1)按层次划分:①元政策:即具有价值规范功能,突出宪法的政策总称;②基本政策:通常是高层次的、大型的、长远的、带有战略性、主导性的政策方案,即基本国策。

特征有:1)权威性 2)广泛性 3)稳定性 4)系统性③具体政策:实现基本政策的手段或具体规定。

(2)按政策具体功能划分:分配型政策(如交通政策)、再分配性政策(如福利政策)、规制型政策(如刑事政策)(3)按所调整的社会内容划分:政治政策、经济政策、科技政策、社会政策、文化教育政策、外交政策、民族政策等(4)按内容性质划分:实质性政策、程序性政策5、公共政策分析的三种模式及特征(了解):(1)麦卡尔—韦伯分析模式(内容和过程分析模式)1)政策分析主要包括政策的内容和政策过程两个方面;2) 政策分析的常见形式:规范性分析和描述性分析;3)包括四种不同的类型分析:A. 政策内容的规范性分析 B.政策内容的描述性分析C. 政策过程的规范性分析D.政策过程的描述性分析(2)沃尔夫的分析模式认为政策分析通常有如下程序:1)收集信息和资料 2)分析信息和资料之间的关系 3)建立各种分析模型4)提供可供选择的方案 5)根据实际选择相对最优方案(3)邓恩的分析模式(信息转换的过程)1)主要是从政策信息转换的过程来研究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框架。

2)政策分析就是要解决:事实、价值、规范三个核心问题。

由此导出三种分析方法:经验分析法、评价分析法和规范分析法。

公共政策分析重点

公共政策分析重点

公共政策分析一、公共政策的本质1、要实实在在地增进社会利益2、对全社会的利益进行分配3、给予各种利益关系的有选择的利益分配4、通过整合各种利益矛盾后的利益分配5、要在实践中得到兑现的利益分配6、要在增进社会利益中突出效率,在分配社会利益中突出公平二、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所谓公共政策的功能,就是公共政策在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1、导向功能为解决社会利益关系中的矛盾所引发的社会问题,政府依据特定目标,通过政策对人们的行为和事物的发展加以引导,使政策具有导向性,也就是说,政策为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行为确定方向,能使整个社会生活纳入到统一明确的目标上,并按既定方向有序前进。

同时,政策的导向,既是行为导向,也是观念导向,公共政策既起直接导向的功能,又有间接的引导功能。

从作用效果看,其功能包括正向引导功能和负向引导功能。

在我国,政府政策所谋求的是要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利益。

而西方国家公共政策的负导向功能表现突出。

2、调控功能公共政策的调控功能是指政府运用政策,在对社会公共事务中出现的各种利益矛盾,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中所引起的作用。

调节作用和控制作用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调解中有控制,控制中达到了调节。

政策的调控作用,体现在调控社会各种利益关系,尤为重要的是利益关系。

公共政策浸透了决策者的认识能力和主观偏好。

公共政策的调控功能具有倾斜性,有间接和直接两种形式,也有积极和消极行为。

3、分配功能公共政策具有分配社会利益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它的分配功能。

某项政策的实施必然是一部分人获益,或获得较多的利益,为了减少这种利益摩擦,需要政策站在公正的立场上调整显示的利益关系。

在普通情况下,以下三种利益群体和个体更容易从中获益:1)与政府主观偏好一致或基本一致者2)最具代表社会生产力发展方向者3)普遍获益的社会多数或者绝大多数者社会利益矛盾突出反映在分配不公上,研究公共政策的利益分配功能十分重要。

三、政府、市场、第三部门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决策功能和怎样协调三者的关系?1、1)政府:政府作为第一部门,它是现代社会中公共物品和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它由各种正式的公共机构组成,它在提供物品时一般不以盈利为目的,它通过哈发地行使强制来达到自己的目标。

公共政策重点

公共政策重点

公共政策第一章、公共政策概述1、定义:公共权力机关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配合和落实的过程中,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的和指定的行为准则(内涵:有明确活动方向的过程(目标明确、动态的过程、连贯性程序、放大效应);是政府带有选择性的管理行为(反复选择、“行为”和“不行为”、社会管理);是政府按照统治意愿对社会生活所做的行为准则(权威地位、普遍效力、政府主体、政治价值))2、基本特征:政治性与权威性的统一;公共性与自利性的统一;稳定性与适应性的统一;特定性与普遍性的统一。

3、本质:(1)社会本质是政府对公共利益的权威性的分配(利益选择、综合、分配、落实)(2)认识论本质:政策的本质是理论与实践的中间环节,兼具理论与实践的二重特性(政策与理论——理论是政策的理论依据,政策是理论的具体化。

政策与实践——政策是实践经验的原则化并在实践中得以完善和发展,实践须以政策为出发点并贯穿整个过程)。

4、分类:(1)按形式分类:<1>公共政策的横向形成构成:立法决策——宪法、基本法律、其他法律、人大决定《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行政政策——行政法规(以总理令的形式发布)、行政措施、决定和命令(以国务院文件或国务院办公厅文件的形式发布)、部门规章(以部长令的形式发布);司法决策;执政党的政策。

<2>公共政策的纵向形式构成:①根据现行宪法,当代中国作为但一直国家,基本政策的制定权属于中央,地方政策的制定必须在中央政策的指导下进行,其目标、方向和行为规范为中央政策所决定,所以地方政策只是中央政策的具体化。

②从形式上看,当代中国地方政府有两个、三个、四个层级:直辖市—区(地级);直辖市—区(县)—乡(镇)、省(自治区)—县(市)—乡(镇);省(自治区)—市(地级或副省级)、自治州(地级)——县(市、区、自治县)—乡(镇)。

地方政策可划分为省政策、市政策、县政策、乡政策。

公共政策分析知识点梳理

公共政策分析知识点梳理

公共政策分析知识点梳理1.公共政策理论:公共政策理论包括公共选择理论、制度主义理论、政策实施理论等。

公共选择理论研究政府决策的根本原则以及利益相关者如何通过游说和组织来影响政策制定过程。

制度主义理论研究非正式和形式的制度对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影响。

政策实施理论研究政策如何在实施过程中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组织的能力、资源的充足性以及政策执行者的态度。

2.政策问题识别:政策问题识别是公共政策制定的第一步,它涉及到对社会经济问题的客观分析和主观判断。

政策问题识别包括问题的形成机制、影响因素以及突出问题的筛选等。

3.政策制定:政策制定是指在确定政策目标的基础上,通过选择手段和实施措施来解决公共问题。

政策制定涉及到政策目标的设定、政策手段的选择、政策评估的重要性等问题。

4.政策实施:政策实施是指政府将政策目标转化为实际行动的过程。

政策实施涉及到资源配置、组织安排、人员培训、监督考核等问题。

5.政策评估:政策评估是对政策目标的实现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的过程。

政策评估包括政策影响评估、政策效率评估、政策可行性评估等。

6.利益相关者分析:利益相关者分析是指对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的利益相关者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估。

利益相关者可以是政府部门、公民社会组织、企业、媒体等。

7.决策分析:决策分析是指通过采用科学的决策工具和方法,对政策选择和决策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估。

决策分析包括成本效益分析、风险分析、决策树分析等。

8.管理和组织:公共政策分析涉及到政府和公共组织的管理和组织问题。

管理和组织包括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安排、资源的调配、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等。

公共政策分析需要综合运用上述知识点进行分析和评估,以制定合理有效的公共政策。

同时,还需要注重政策实施和政策评估,以保证政策能够得到有效落实和改进。

公共政策分析不仅是学术研究的重要领域,也是政府和公共组织制定决策的基础。

公共政策学期末复习要点

公共政策学期末复习要点

公共政策学期末复习要点一、名词解释:公共政策——由国家(政府)、执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在特定时期为实现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目标所采取的政治行动或所规定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系列谋略、法令、措施、办法、方法、条例等的总称。

实质性政策——与政府将要采取的行动有关的,会直接带给人们收益或不便,并分配相关收益或支付成本的政策类型。

程序性政策——只涉及怎样采取行动或由谁来采取行动,但其可能会有实质性结果的政策类型。

如利用程序性问题推动、推迟或阻止实质性的决定或政策。

公共政策分析——是对政府为解决各类公共政策问题所选择的政策的本质、产生原因及实施效果的研究;其目的在于通过整合性与科际性的分析,发现问题的要害和症结所在,帮助决策者减少决策失误,改善公共部门在决策上的低效状况,增强决策的预期性和取向性。

政策主体——指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的个人、团体或组织。

在西方,人们习惯于将政策主体尤其是政策制定者分为官方的主体和非官方的主体两大类,官方决策者一般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

非官方参与者包括利益集团、政治党派、大众传媒、思想库和公民个人等。

公共政策工具——在公共政策的制定中,要确定采取何种手段、通过何种机制来执行政策,这种手段和机制就是公共政策工具。

政策工具的选择与政策选择本身同等重要,关系到公共政策能否达成预期政策目标。

政策规划——政策规划是指在既定原则下寻求优化方案的一系列分析和抉择活动。

既需要决策者的积极参与,又需要政策分析人员的密切配合。

常被视为狭义的政策分析过程。

且政策规划主体既有单一型又有多元型。

听证制度——指权力机关特别是行政机关作出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利益的重大事项或者重大决定之前,充分听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意见的制度。

公共政策的合法性——指公共政策从制定到执行的整个过程都要合乎法律的要求,不能违背法律的意旨,即公共政策过程的合法性。

政策执行——政策执行就是指“在一个议案成为一项政策之后所发生的事情”。

公共政策学知识点整理

公共政策学知识点整理

公共政策学知识点整理第一章1、公共政策的研究途径(1)政治学的研究途径系统途径、过程途径、团体途径、精英途径、制度途径(2)经济学研究途径福利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新制度主义2、公共政策的研究对象:公共政策3、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是利益4、公共政策的规范性和指导性的具体表现(1)规范了具体的客体、指向目标、制定程序,对人或包括政党在内的组织都具有约束力。

(2)政策对党和国家的工作人员及人们的行为予以指导(3)分为宏观指导和微观指导,总指导或具体指导,指令性指导或一般性指导。

(4)与法律不同,公共政策的指导性只具有一般性约束力。

5、公共政策的时代性的具体表现(1)在与公共政策同时期的历史条件下,政策自身为适应时代所显示的特征。

(2)公共政策的内容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政府职能转变不断丰富。

(3)政策理论和政策分析方法的多元化(4)政策问题的复杂性问题体现了时代性。

第二章1、公共政策的客体:指的是政策所发生的作用的对象,包括政策所要处理的社会问题(事)和所要发生作用的社会成员(人)两个方面。

政策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充当人们处理问题,进行社会控制以及调整人们之间关系特别是利益关系的工具或手段。

公共政策的目标团体:从人的角度看,政策所发生作用的对象是社会成员,这些受规范、制约的社会成员称为目标团体。

政策所要调整或规范的是人的行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利益关系。

2、政策环境的定义:是指影响政策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

3、社会问题的定义:社会正常发展过程中出现偏差或现实状况与社会期望状况之间的差距。

偏差和差距导致了社会的紧张状态,涉及较为广泛的社会关系。

4、社会经济状况对公共政策系统及其过程的影响:(1)首先,经济状况是一国或地区的政府制定政策的基本出发点。

(2)其次,经济实力是政策制定和实施的资本物质条件。

(3)最后,社会物质经济利益的分配调节,是一定历史时期政策体系,特别是大量经济社会政策得以确定的主要根据。

公共政策分析重点

公共政策分析重点

1、公共政策:从一般意义上来讲,公共政策是指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和民众,为实现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事务共同管理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或行为规范。

2、公共利益:是公众和社团普遍享有的包含某种金钱利益,或者公众或者社团的权利和义务因之受到影响的某种利益。

公共利益并不意味着狭隘的如某种稀见之物,或者像处于争议中的事情影响的特定地区的利益。

3、政府失灵:政府的活动或干预措施缺乏效率,或者说政府做出了降低经济效率的决策或不能实施改革经济效率的决策。

4公共政策主体: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共政策全过程的个人、团体或组织。

主要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政党、利益集团、思想库、大众传媒和公民个人等。

5、公共政策客体:公共政策所发生作用的对象,包括公共政策所要处理的社会问题和所要发生作用的社会成员(目标群体)两个方面。

6、公共政策问题:公共政策问题是指基于特定的社会问题,由政府列入政策议程并采取行动,通过公共行为希望实现或解决的问题。

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内涵应主要包括:社会客观现象或问题情境;对上述问题的察觉与认同;价值、利益与规范的冲突;团体的活动与力量;政府的必要行动。

7、第三类错误:当应该解决正确的问题时,却对问题的实质或规范性作出错误的解读,表面上看似找到了引发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正确的解决方案,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反而把人们带入歧途。

第三类错误是政策分析与规划过程中相当致命的错误。

8、政策议程:某一引起公共政策决定者深切关注并确定必须解决的公共问题,以及正式提起政策讨论,决定政府是否对其采取行动、何时采取行动、采取什么行动的过程。

政策议程的建立是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一步。

9、多源流分析模型:由约翰*W 金登提出的,建立在问题流、政策流、政治流三种信息流的基础上,以研究模糊状态下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为目标,为探索当代公共决策的规律、提高决策的有效性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的政策过程理论。

10、公共决策体质:决策权力与责任在决策主体之间进行分配所形成的权力配置格局和责任分担模式,是多元决策主体在决策过程中的分工合作与活动程序。

公共政策学重点

公共政策学重点

公共政策学重点公共政策学重点第一章一、公共政策是指政府等社会公共权威为实现特定的社会目标,解决社会问题、对社会价值进行合理配置的决定与实施过程,它具体表现为一系列的法令、策略、条例、措施等。

比如,民族区域政策,保障房政策,等等。

二、公共政策的特征1、阶级性(本质特征)-公共政策集中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和愿望。

2、目标性-每一项政策都有自己的方向和目标,也就是说没有无目标的政策。

3、强制性-公共政策具有约束性和强制力。

4、相对稳定性-既要保持稳定又要适时做出调整。

三、公共政策的本质:(戴维.伊斯顿)认为:公共政策的本质是政府对社会实行权威性的利益分配。

按照我们的理解,政府分配利益是一个动态过程,分配的基础是政府选择利益和综合利益,分配的关键是落实利益。

从社会公共利益中,由利益选择到利益综合,由利益分配到利益落实,这是一个完整的过程。

公共政策的过程取向是与这种利益取向完全一致的。

四、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1、分配社会资源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就是对社会资源的分配和各种利益关系的协调。

2、规社会行为对其目标团体的约束作用;对广大社会成员具有行为导向和协调作用。

3、解决社会问题解决社会问题、缓解社会矛盾、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促进社会稳定和社会整合。

4、促进社会发展服务于社会的总体发展,把握社会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实现政策目标。

五、社会转型期,公共政策的特殊功能1、社会均衡稳定功能2、社会公平正义功能3、社会变革求新功能拉斯韦尔首次对政策科学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成为公共政策科学的奠基人和创始人。

《政策科学》是公共政策科学发展史上的第一部经典著作第二章一、公共政策主体: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执政党、公民、利益集团、大众、思想库二、利益团体:是基于某种共同价值、共同利益、共同态度或者是某种职业和行业而形成的正式、非正式团体和群体等社会组织。

其目的在于建立、维持、增进共同利益和共同态度所蕴含的行为模式;其职责是履行利益聚合功能,以保障或增进其成员的利益作为最高目标。

公共政策学知识点

公共政策学知识点

公共政策学知识点第一章绪论1、公共政策:由国家(政府)、执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在特定时期为实现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目标所采取的政治行动或所规定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系列谋略、法令、措施、办法、方法、条例等的总称。

“公共政策”的内涵:1)公共政策有特定的主体,即由国家或政府、执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所制定及执行,体现了主体的意志。

2)公共政策具有特定的价值取向,要实现特定目标或目的。

3)公共政策表现为由一系列行为所构成的行动过程,是政府为解决特定社会问题及调整相关利益关系而采取的政治行动过程。

4)公共政策是一种行为准则或行为规范。

公共政策的本质:1)“利益”是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

2)公共政策就是对社会利益的权威性分配。

3)公共政策对社会利益分配的基础是不断的促进公共利益的增长。

利益的选择——利益的整合——利益的分配——利益的落实——利益的增进公共政策的本质就是在更好的维护好、落实好国家意志,而对社会利益进行权威性的分配,并不断采取各种措施、手段、方法来增进社会公共利益。

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阶级性;整体性;前瞻性;层次性;多样性;合法性公共政策的功能:常态社会下的公共政策的功能1)导向功能2)调控功能3)分配功能4)象征性功能转型社会中公共政策的特殊功能1)公共政策的稳定功能2)公共政策的公平正义功能3)公共政策促进社会革新功能2、政策系统:由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及其与政策环境相互作用而构成的社会政治系统。

政策主体(政策活动者)指的是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的个人、团体或组织。

政策客体指的是政策所发生作用的对象,包括政策所要处理的社会问题(事)和所要发生作用的社会成员(人)两个方面。

政策环境:社会经济状况、体制或制度条件、政治文化、国际环境政策系统的划分:信息子系统、咨询子系统、决断子系统、执行子系统、监控子系统3、政策过程:阶段途径决策过程划分为情报、建议、规定、行使、应用、终结、评价七个阶段(拉斯韦尔)创议、估计、选择、执行、评估、终结(布鲁尔)4、公共政策学的兴起1)公共政策学的形成: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政策科学运动”拉斯韦尔—德洛尔的政策科学传统2)公共政策学的新进展:20世纪七八十年代(1)政策评估方面(2)政策执行方面(3)政策终结方面3)最近二三十年:(1)与公共行政学和管理学不断融合-公共管理学(2)经济学研究途径地位越来越重要(3)新的分支比如比较公共政策、政策伦理学等(4)从纯技术和经济理性,转向价值分析公共政策学兴起的背景(1)公共政策学的兴起与当代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以及各国所面临的特殊问题有关。

公共政策复习重点

公共政策复习重点

第一章一、公共政策概念中“公共一词”的含义:1以体现公共意志为总体标准,2一解决社会公共问题为目标,3形成过程经由法定民主政治程序,4由国家政府或权利机关、公共职能部门具体制定和推行二、公共政策概念的多种阐释:管理职能型,行为准则型,活动过程型三、公共政策的概念:以政府为代表的公共权利机构针对社会公共问题的解决,通过民主政治程序和执行的行动方针和行为准则。

四、政策与法律的关系:1法律具有相对稳定性,2政策是法律建立和修定的基础,a 在一定的条件下某些政策会转化为法律,b 在法律出现空白的时候相应的政策可以填补空白,3在执行过程中,政策比法律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五、公共政策的特征:公共性,权威性,整体性,超前性,层次性,多样性六、合法性和权威性的关系:1合法性事权威性的基础,2权威性事合法性的保障七、发配功能:八、公共政策的分类中主导性与辅助性政策的概念,物质性(实质性)和符号性(象征性)政策的概念及关系:主导性政策:解决现实公共问题的政策,包括政府采取行动的主导目标、方向、具体步骤与措施辅助性政策:组织、落实主导性政策的政策,是主导性政策目标顺利实现的保障型政策,包括政策制定的程序和政策执行的策略物质性政策:具有到位的物质资源投入,有明确的执行授权,对政策调适对象或是有明确的切实利益提供,或是有明确的具体的行为,同时有严密的组织程序辅助执行的政策符号性政策:在内容上没有物质资源与实权、实利的提供,对调适对象来说,其只是一种号召或舆论,不一定实质地执行两者关系:第二章一、中国古代的政策思想:1形成了以民为本,事异备变的思想,2建立了恩威并施,以柔克刚的施政谋略,a韬光养晦、以曲为值、以退为进,b力倡仁信、厚施绥靖、倍加安抚,3重政策辩论,政策分析的传统,4形成了完整的国策谋略体系(《战国策》是我国最早的比较完整的政策著作)二、政策科学的诞生与形成:三、智囊团的成熟条件:四、脑库的分类:五、脑库对政策科学的意义:1脑库的发展使专业性的政策分析研究有了高层次的实现人事基础,2在脑库的政策分析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并完善了各种政策分析的方法,3脑库研究的各种具体问题也成为政策科学研究内容的重要部分之一六、相关科学的发展:政治学的发展孕育了政策科学,社会学与政策学殊途同归,他为政策科学提供逻辑起点和技术方法七、斯坦福会议:20世纪50年代初期,在纽约卡耐基财团的资助下,众多学者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召开了“关于国际关系理论革命性、发展性学术讨论会”八、拉斯韦尔主编的会议论文集《政策科学:近来在范畴与方法上的发展》被公认为政策科学产生的标志性著作。

公共政策政策实施分析知识点汇总

公共政策政策实施分析知识点汇总

公共政策政策实施分析知识点汇总公共政策的实施是将政策目标转化为实际效果的关键环节。

理解公共政策的实施过程及其相关知识点,对于评估政策的有效性、改进政策制定和执行具有重要意义。

一、公共政策实施的内涵与特点公共政策实施指的是把政策方案付诸实践,以实现政策目标的过程。

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目标导向性:政策实施始终围绕着预先设定的政策目标展开,所有的行动和措施都是为了达成这些目标。

2、动态性:实施过程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会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和优化。

3、复杂性:涉及到众多的利益相关者、资源分配、执行机构的协调等多个方面。

4、系统性:是一个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系统工程,需要各个环节的协同配合。

二、公共政策实施的步骤1、政策宣传让政策的目标群体和相关人员了解政策的内容、意义和要求,这是政策实施的第一步。

有效的政策宣传可以提高公众的知晓度和接受度,减少实施过程中的阻力。

2、政策分解将总体政策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可操作的子目标,并将相关任务分配给不同的执行机构和人员。

3、资源配置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调配,以确保政策实施有足够的支持。

4、组织协调协调不同的执行机构、部门之间的工作,形成合力,避免出现推诿扯皮的现象。

5、监督控制对政策实施的过程和效果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三、影响公共政策实施的因素1、政策本身的质量政策的目标是否明确、具体,政策方案是否合理、可行,都会直接影响到实施的效果。

2、执行机构执行机构的能力、效率、组织结构等因素对政策实施至关重要。

一个高效、专业的执行机构能够更好地推动政策的落实。

3、目标群体目标群体对政策的接受程度、自身的素质和能力等也会影响政策的实施。

如果目标群体对政策不理解、不支持,甚至抵制,政策实施就会遇到困难。

4、政策环境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环境因素。

稳定的政治环境、良好的经济状况、积极的社会氛围等都有利于政策的实施。

5、资源投入充足的资源投入是政策实施的物质保障,如果资源不足,政策实施就可能无法顺利进行。

公共政策考研知识点归纳

公共政策考研知识点归纳

公共政策考研知识点归纳公共政策是指政府为解决社会问题,实现公共利益而采取的行动和措施。

作为考研政治科目的一部分,公共政策的相关知识点非常重要。

本文将对公共政策考研知识点进行归纳,以帮助考生全面了解和掌握相关内容。

一、公共政策的定义和特点公共政策是国家对特定问题或特定目标所采取的行动和措施。

它具有以下特点:1.公共性:公共政策是为整个社会的公共利益服务的,而不是个人或特定群体的私利。

2.法定性:公共政策是根据国家法律和法规制定的,具有法律约束力。

3.决策:公共政策是经过决策程序形成的,需要政府和其他相关部门参与。

4.行动性:公共政策需要采取具体行动和措施来实施。

二、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议题设置:政府或相关部门通过分析社会问题和需求,确定制定公共政策的议题。

2.议题研究:政府或相关研究机构对议题进行深入研究,了解问题的本质和原因,为后续政策的决策提供依据。

3.决策制定:政府根据研究报告和相关数据,进行政策的决策制定,包括政策目标的确定、政策方案的选择和政策的实施计划等。

4.政策实施:政府按照制定的方案和计划,采取行动来实施政策,包括组织资源、调动力量和实施各项具体举措等。

5.政策评估:政府对政策实施结果进行评估,了解政策的效果和影响,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政策的调整和完善。

三、公共政策的分类公共政策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方式有以下几种:1.按照政策目标分类:可以分为社会政策、经济政策、环境政策、教育政策等。

2.按照政策领域分类:可以分为公共安全政策、城市发展政策、环境保护政策、教育改革政策等。

3.按照政策工具分类:可以分为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法律手段、信息手段等。

4.按照政策层次分类:可以分为国家层面政策、地方层面政策、国际层面政策等。

四、公共政策的评估方法公共政策的评估是为了了解政策的效果和影响,为政策的调整和完善提供依据。

常用的政策评估方法有:1.政策目标评估:评估政策是否达到既定的目标,通过指标、数据和统计分析等方法进行评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公共政策与政策工具
第一节公共政策的含义和类型
•相关概念辨析
决定、决策、对策、政策、公共政策
一、公共政策的概念与内涵
•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

•内涵:
1 公共政策是一种特殊形态
2 行为特性
3 是公共权力机关与公民互动的结果
4 三大要素:公共问题、公共目标、公共利益
5 价值特性:权威的价值分配方案
6 形式上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
二、公共政策的产生与发展
1 公共政策产生的三个条件
•公共政策问题的产生
•公共权力机关的产生
•公共强制机构的出现
2 公共政策的发展
•公民参与
•主权在民
•社会管理
•科学化和民主化
三、公共政策的类型
1 从内容特征上划分
•元政策基本政策部门政策
•战略策略战术
•政治政策经济政策社会政策教育、科技、文化政策
•其他分类
2 从形式特征上划分
•公共政策的形式特征是由权力机关的权力划分和权力配置决定的
•横向形式特征:
立法决策
国家元首决策
行政决策
司法决策
执政党决策
•纵向形式特征
四、公共政策与法
●相同:
共同的形式特征
相同的主体
相同的社会作用
相同的程序
●相异:
各自强调的重点
执行过程
权力与义务之间的关系
条文与精神
强制性
灵活性
作用范围
第二节公共政策的本质、特征与功能
一、政策的认识论本质
●理论与实践的中间环节
理论是政策的理念依据,政策是理论的具体化
政策是实践经验的原则化并在实践中得以完善和发展,实践必需以政策为出发点并贯穿其整个过程
二、政策的社会本质
●公共性与偏好性的对立统一
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为着一定的目标而进行的社会资源的配置和社会价值的分配。

是公共性与偏好性的矛盾体
三、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
政治性、权威性与强制性
公共性与偏好性的对立统一
实然与应然的统一
回应性与普遍性的统一
四、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
管制功能
引导功能
调控功能
分配功能
•案例分析——反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